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2024-08-05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精选9篇)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1

我国即将面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次修订,其中必然涉及对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进一步思考甚至重构,因此,以国际比较的视角考察世界上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化学课程结构,总结国际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次比较分析我们重点关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1]加拿大(安大略省)、[2,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4]芬兰、[5]法国、[6]日本、[7]英国、[8]韩国、[9]和中国台湾[10]。

一、化学课程设置形式的主流趋势是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存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是课程设置的两种重要呈现形式。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含义基本一致,主要是继承某一传统学科的特点,以比较简约的方式将学科发展的序列通过概念、原理的组合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系。综合课程的学习内容往往不限于某一学科,而是横跨几门学科,将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从课程呈现形式来看,主要有四种情况:其一,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中,综合课程是基础,分科课程是拓展和深化;[11]其二,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但综合课程不作为分科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三,完全以化学分科课程的形式开设;其四,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

(一)开设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分科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下页图1 之①),综合课程是必修课程,作为选修的化学分科课程(和其他理科分科课程)在综合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分析的9 个国家和地区中,采取这种课程设置形式的最多,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韩国,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综合课程内容以及化学分科课程的修习要求均有所不同。

美国9~12 年级为高中阶段,其当前高中课程设置可以概括为“必修+ 选修+ 计划”的模式。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为终身发展和成为合格公民打好基础;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而独立的研究计划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才能。选修课程既有学术性课程,又有大量职业性、生活性课程。其中学术性课程又分为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先进水平和高级水平(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四个不同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某一等级的课程。[12]美国高中必修课程中,化学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科学的物质科学部分,各类化学分科课程属于选修课程,包括化学1、化学1(H)、化学2 和AP化学。非科学取向的学生可以分别选择修习化学1 或化学1(H),科学取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修习化学2 和AP化学。

英国高一年级学生全部必修“科学”综合课程,在高二和高三阶段,他们可以选择修习其他分科课程,其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很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法定的核心学习内容。对于英国全日制普通高中生来说,比较重要的是A水平课程。A水平课程是一种学术性课程,主要培养传统的学习技能,由两部分组成:高级辅助水平(AS水平)和高级水平第二阶段(A2)。通常学生在第一年选择四门学科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AS水平证书。这时,学生可以选择结束A水平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在第二年继续A2 阶段的学习。在A2 阶段,学生通常从所学四门AS科目中选择三门继续学习,并参加该阶段考试,最终拿到完整的A水平证书。需要指出的是,AS证书既是A水平证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有独立价值的证书,而A2 阶段的学习则不具有独立性。同一门学科AS、A2 考试都合格才能拿到一个完整的A水平证书。学生最后凭这三门A水平考试成绩申请英国的任意一所大学。[13]

加拿大安大略省从小学到高中的学制为12年制,其中包括小学6 年,中学6 年。安大略省的1~8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9~12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学生对化学的系统了解开始于9 年级,9~10 年级开设综合课程———科学,为必修课程,有学术科学课程和应用科学课程两种类别供学生选择。11~12 年级开设各类分科的科学课程(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科学等),均为选修课程。11~12 年级普通高中生有四种类型的化学课程可以选择修习:大学预科、学院预科、大学/ 学院预科、职业预科。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业内容和要求。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中生也都要必修“科学”课程,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类相关的化学分科课程,包括化学1、化学2、化学3 和化学4。其中化学1 和化学2 是各自独立的选修课程,而化学3 和化学4 则属于相互联系的选修课程,即学生如果选修化学3,则必须进一步选修化学4。

韩国的高中阶段为10~12 年级。10 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修“科学”综合课程。11~12 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修习包括化学在内的各类分科的科学课程。科学领域的一般选修科目有“生活和科学”,深化选修科目有物理Ⅰ、物理Ⅱ、化学Ⅰ、化学Ⅱ、生命科学Ⅰ、生命科学Ⅱ、地球科学Ⅰ、地球科学Ⅱ。

(二)开设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不作为分科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图1 之②),综合课程与化学分科课程(和其他理科分科课程)是并列设置关系,综合课程与化学分科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容水平层级关系。在所见的材料中,采取这种模式的是日本。

日本的高中理科均设置了综合课程,包括:理科基础、理科综合A(包含物理和化学相关内容)和理科综合B(包括生物和地理相关内容),同时还设置了各理科的分科课程,包括:一水平分科课程(物理1、化学1、生物1、地理1)和二水平分科课程(物理2、化学2、生物2、地理2)。日本高中生必须要在各类综合课程和一水平分科课程中共选两科修习,其中从这三类综合课程中至少选择一科进行学习。即,学生可以选择修习两科理科综合课程,而不选择任何理科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一科综合课程,加一科分科课程。之后,学生还可以从物理2、化学2、生物2、地理2 四门分科课程中自由选修。因此,如果学生选择理科综合B学习,再从物理1、生物1、地理1 三门分科课程中选择一门修习,则整个高中阶段都不需要修习化学内容。如果学生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对化学学习还有更高的追求,则在其选修完化学2 后,还有数理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数理课程的化学主要面向以化学专业为志向的学生。这种课程设置形式既保障了一定的基础性,也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梯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需要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要求。

(三)只设置分科的化学课程,不开设化学相关的综合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上页图1 之③),没有与化学有关的综合课程,化学以化学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在所见的材料中,芬兰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高中阶段只开设分科的化学课程。

芬兰高中课程设置为三个课程层次与三种课程类型。三个课程层次是学习领域(如环境与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学科(如化学)与学程(如化学的微观世界)。三种课程类型是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应用课程。2003 年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方案》中,化学学科属于“环境与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共包括5 个学程(相当于我国的模块)。就课程类型来说,化学学科的“人类及生存(生命)环境的化学(KE1)”学程属于必修课程,其余4 个学程属于专业课程,包括:化学的微观世界(KE2)、反应与能量(KE3)、金属与材料(KE4)、反应与平衡(KE5)。这四门化学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多门修习,也可以一门都不选,学生只需要在所有的高中学科核心课程中选择的专业课程的数量达到最低限———十门即可。

台湾地区高中化学也是以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的。高中化学课程包含两种类型:基础化学课程和选修化学课程。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分布在五个学期,共14 学分。基础化学课程(含实验)又分为基础化学(一)、(二)、(三),各2 学分,总共在三个学期内完成,每学期至少2 学分,基础化学(一)、(二)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基础化学(三)则是仅理科倾向的学生必须修习。选修化学(上)和选修化学(下)分别设置在高三两个学期,各3 学分,同时高三还开设选修化学实验,也分在上下两个学期,各1 学分。高三一学年完成化学四门相关课程的学习,共可以获得8 学分。选修化学和选修化学实验都是仅理科倾向的学生修习。

(四)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不开设化学分科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上页图1 之④),高中阶段化学不开设分科课程,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分析的样本中,只有法国属于这种课程设置形式。

法国高中教育从纵向来说分为两个阶段,即决定阶段(高一年级)和终结阶段(高二和高三年级)。以普通教育轨道为例,高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定向,分别进入文学专业、经济和社会专业以及理科专业。[14]在法国,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一直是以综合理科———“物理—化学”的形式开设,属于公共必修课,高中一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面向法国高中阶段所有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必修课程;而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则仅面向法国高中阶段所有理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选修课程。

基于分析可以看出,与初中阶段相同,高中阶段仍然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随着学科之间不断综合,世界上很多国家在高中阶段(主要是高一年级)开设化学综合课程(科学或综合理科),在高中阶段开设综合课程就如同初中阶段设置综合课程一样,正在逐步成为高中理科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与初中阶段不同的是,高中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分流阶段,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因此高中阶段的综合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替代分科的化学课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高中学习的更高阶段,同时会开设分科的化学课程。

二、化学课程类型以并列式和分水平递进式设计相结合

综观国际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与化学相关的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些化学课程类型的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递进式,其二是并列式。递进式设计的不同化学课程类型的水平上存在递进或进阶关系(如图2所示)。水平较低的C1 课程是水平较高的C2 课程的基础,C2 是C1 的进一步延伸或深化,即学生必须修完较低水平的C1 课程之后才能再修较高水平的C2 课程,进而可以继续深入修习其他更高水平的课程。递进式设计的化学课程对学生的修习时间一般都会涉及到年段的划分问题,即不同水平的C1 课程和C2 课程往往是在不同的年级或不同的学期分别开设的。

所谓并列式设计,即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组建相对独立的化学课程类目,各类化学课程之间没有水平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等任意选择修习科目及修习顺序(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先选择修习C2,再选择修习C1 或其他,或者先选择修习C1 再修习C2 或其他,或者仅选择修习其中的任一课程C1 或C2。

从国际上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化学课程类型都有分水平递进式设计,如美国的AP化学以化学2 为基础;英国的化学(A2)以化学(AS)为基础;韩国的化学Ⅱ需要在化学Ⅰ的基础上才能修习;日本的化学2 需要修习完化学1 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

同时,在同一课程水平内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对课程类型进行了并列式设计,即使不是在每一个学段内都设计多种类型并列的化学课程,也至少在高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学段内设计了可供学生并列选择的不同的化学课程。并列式设计的化学课程由于面对的学生对象不同,不同的课程之间一般也体现了水平上的差异,这有益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从国际上各国化学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并列式设计的课程的选择一般是排他性的,即选择了C1 课程一般不会再选择C2 课程,除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兴趣的转移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如美国的化学1、化学1(H)和化学2,其在美国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处于水平2(水平1 是全体学生必修的科学综合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任一课程进行修习。但是化学1、化学1(H)均没有设计更进一步的与之相关的递进式课程,如果学生想要进一步修习AP化学,则必须要选择修习化学2。加拿大安大略省根据学生学习轨道不同,在相同的课程水平内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根据学段分为三个水平,10 年级化学相关的课程为水平1,11 年级为水平2,12 年级为水平3。三个水平内部,均设计了并列关系的不同类型的化学相关课程。如,10年级化学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分为:学术型科学(SNC2D)和应用型科学(SNC2P);11 年级的化学课程分为:大学预科化学课程(SCH3U),大学/学院预科的科学课程;12 年级的化学课程则包括大学预科化学课程(SCH4U),学院预科化学课程(SCH4C),大学/ 学院科学课程(SNC4M),职业预科科学课(SNC4E)。9 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化学课程类型和水平如下页表所示。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是存在水平递进关系的,即选修模块的修习要以必修模块的修习为基础。然而根据现行设计,6 个选修课程模块之间是平行的并列式设计,即6 个选修课程模块之间不存在水平递进关系,这种设计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修习顺序和选择组合的方式,有效保障了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从而迎合个性多样化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各模块课程之间的并列关系,导致各选修模块课程内容深度拓展有限,理科9 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化学课程类型与水平表化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受到较大限制,很多有深入学习化学意愿的学生没有机会进一步选择更高水平的化学课程。因此,我国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考虑进行并列式与递进式相结合的设计,以保证既有可供不同需要的学生并列选择的选修化学课程模块,同时增加部分化学课程模块的水平梯度设计,增设高水平化学选修模块课程,这对于学生提前了解将来从事的专业领域,判断自己的真实特长和需要极有帮助。

三、化学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基础

化学是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科学课程设计的指导理念是科学素养,因此中学化学课程设计重视基础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际高中化学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基础,即学生学习的化学课程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都符合高中毕业水平要求。

综观现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的设计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必修课程设置中都安排有化学学科基础内容的学习。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科学或综合理科等综合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获得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学习,而将化学分科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这与我国当前高中阶段完全的化学分科课程设置并不相同。

进一步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性化学课程类型,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满足学生的基础学习,即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化学内容学习,从而具备个性化基础。这种个性化基础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选择性的重要体现,也体现了“学生发展为本”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性”的内涵大大扩展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的内容才叫基础,基础也可以有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可以具备不同的化学基础。如日本高中生化学基础有六种类型:其一,不修习任何相关化学的课程(选择修习理科综合B,再选择物理1或生物1 或地理1);其二,修习理科基础和化学1;其三,修习理科基础和一门其他理科分科课程(物理1 或生物1 或地理1);其四,修习综合理科A(含化学)和一门其他理科分科课程(物理1 或生物1或地理1);其五,修习综合理科A(含化学)和化学1;其六,修习理科综合B和化学1。加拿大安大略省,即使是学生必修的科学综合课程也分为学术型科学和应用型科学供学生选择作为基础性学习,其他阶段则设置了大学预科化学、学院预科化学和职业预科化学,供不同发展轨道的学生选择修习。

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也已经开始重视塑造学生的“个性化”基础。课程实施首先要求学生必修两个模块的化学课程建立共同基础,之后允许学生从6 个选修模块中任选1 个模块修习,达到高中化学毕业水平,从而满足塑造学生“个性化”基础。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对满足学生“个性化”基础发展的的追求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与当前国际上这种更彻底的“个性化”基础还有一定差距。

四、高中化学分科课程多属于选修课程,且以轨道式选择为主流

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化学课程结构设计具有选择性,是国际化学课程设计的一种趋势,即从掌握的材料来看,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化学课程都设置了可供不同学生选择学习的化学课程类型。同时化学分科课程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课程中一般不是必修课程,而是完成理科(或科学)综合课程的学习后,供学生自由选择修习的选修课程。一般来说,高中化学课程开始允许学生选择修习的时间点是11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年级)。

关于国际上化学课程选择修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轨道式选择,其二是学生兴趣选择。

所谓学生兴趣选择,就是根据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化学的初步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化学课程门类进行深入学习,芬兰、日本等国家化学课程的选修方式为兴趣选择。

所谓轨道式选择,主要是依据学生将来的发展轨道和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修习相应的化学课程。一旦学生确定了将来发展的轨道,如就业或者升入理科方向的大学,其需要学习的化学课程也就确定了。事实上,这种选择方式让学生选择的不是要学习哪一门化学课程,而是选择将来发展的方向或从事的职业。这种选择方式中,学生学习的有关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更加负责。很多国家的化学课程的选择性已经与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了密切关系,即采取轨道式选择,如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学生可以选择以下任一轨道,选择修习不同类型的化学课程,均可达到高中化学毕业水平:(1)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2 年级化学大学预科→11 年级化学大学预科;(2)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1年级化学大学预科→12 年级科学大学/ 学院预科;(3)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2 年级化学学院预科;(4)10 年级科学课应用型→12 年级化学学院预科;(5)10 年级科学课应用型→12 年级职业预科。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课程共设计了8 个模块,其中允许学生任意选修的模块有6 个,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类型数量之多,可谓是世界之最。并且,我国化学课程的选择模式确实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设置已经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的目标。然而化学模块课程的数量,特别是选修模块的数量相对较多,对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很难拥有自主选择权,而通常是以一个学校为单位选择学习,甚至有的以一个城市、省为单位选择特定的模块学习,这实际上是与模块设置的初衷相违背的。另外,不同模块之间的价值和水平并非完全等值的,甚至差别非常大。因此,通过学生选择学习的模块数量来确定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就必然引起不合理的质疑。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经济背景下,我国可参考轨道式选择模式。不同发展轨道的化学课程类型和水平均有所差异,学生选择了特定的学习轨道后,就意味着其需要选择修习的课程也确定了。另外,保持合理的共同必修课程,适当加大对化学学习更有需求学生的必选型选修课的深度、广度,提供或提倡学校开设更加丰富和各具特色的任选型选修课,可能会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并实现多赢。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李佳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面临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本文就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力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形要求下如何才能满足新课程化学教学的要求,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我结合几年从事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通常要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大搞题海战术,从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培养的是部分高分低能的“尖子生”。所以,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转变,即从传授知识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向培养能力、挖掘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转变。在教学评价上,从某一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效果向看学生智力状况达到的层次转变。在教学质量上,从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优劣来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教育质量观向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质量观念转变。在教学主体上,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面转变,明确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用品设计出能完成课本中探究问题的实验,这种方法比单纯讲习题的方法要直接而又让学生明白。如夏天天气热,我们指导学生自制各种味道的汽水,并要求每组同学根据自制汽水的特点写一句广告词,评出最佳广告词,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适应生产和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胆改革实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革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各种媒体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师更新了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去。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在45分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适当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势在必行。笔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由我们化学教师自行设计,或搜集相关的多媒体素材电脑动画辅助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裂、有害气体溢出等现象,现场实验不安全,而这部分内容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通过视频、音频、图画、音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剌激学生的大脑,加强教学信息传播力度。有时候,我们在教微观领域内容时如分子、原子内容,或者碳还原氧化物时,要让学生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并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一个难点,运用Flash化学教学软件,学生就比较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平时学习方法、习惯、成绩都好的学生,一般只在具体问题上给予指导,并适当增大训练难度,如单独给这批学生布置作业外的“每日一题”,要求尽量用多种方法解题,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态度端正、勤奋,但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按章进行“好题妙解”例题讲解,增强对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他们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智力较好,但随意性强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着重在学习品质上对他们进行教育、调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负责完成某项任务,以此来增强责任心和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对于少数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维护课堂的良好纪律。

四、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化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大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更要使学生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是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根据化学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三个方面的指导:

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给予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的化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理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课堂指导

有了充分的预习,课堂参入将是轻松而高效的。一要注意弄清本节课的目的要求,二要在注重资料收集,部分学生在收集、分析资料时,工作不够深入,只是利用网络或图书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有些学生热情很高,但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到最后结论的得出,都是家长代办,削弱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三是积极参入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懂的地方及时得到同学的帮助。四是听重点及教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及时把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提升。

3.复习及作业巩固指导

指导学生一定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使条理清楚,字迹清晰。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3

摘 要:绿色概念、绿色思想早已在化学新课改下逐渐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俨然成为当今新形势下教学内容的领军者。教师对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应向高中生全面推广绿色环保化学本质,从而有规划地实施正确的环保理念教学。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化学教学

新课标改革下的化学教学是建立在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之上,并加以衍生。而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应用将在一定条件下贯彻到化学教材。显而易见,绿色化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导入已是大势所趋,其相关思想和概念也会逐渐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在化学课堂上。绿色化学本质在于有效处理或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原料,使其本身具有的高危害性能大大缩水后,再加以二次处理掉。

一、引入绿色意识

1.绿色意识的提出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理科学习的重中之重。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毁灭性的环境、生活方式、健康影响。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把握着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命脉。但由于过度的开发、资源缺乏以及生产技术不合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发生,使得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人类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最新环境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关注的十大问题都或多或少和化学有关。其实,早在1990年初,美国就已颁布条例来执行环境污染预防及防范工作,其最有效的措施即是避免有害或有毒物质的产生与排放,通过在提升生产工艺、减少消耗能源和加大材料使用率层面着手,全面实行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此方案的颁布曾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一致拥护,也将“绿色化学”这一概念引入人类生产生活舞台,从而促使化学界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也使得各个领域的发展以“绿色化学”为基础。

2.展开绿色化学本质研究

自从绿色化学提出到发展以来,绿色化学已经流行于全球化学研究中,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绿色化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具有低污染或无污染性、高效性的,其整个设计及研究的进行都不会给环境造成影响,并且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上来看也在化学生产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化学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所必需接触的,也是常识。所以绿色观念的导入必定对人类整个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化学主要具有“5R”规则,从使得其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发生。而“5R”规则主要为:一是重新利用,即对于一些在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实际不发生反应或不参与的物质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这一类物质主要指载体、催化剂。这类媒介物质的重复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问题。二是减少用量,即在实验正常开展的过程中,减少一定试剂或溶液的用量,而不造成实验结果或现象观察的影响,这不仅起到节约资源,还有降低污染的作用。三是循环再生,即为了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污染,从而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生,这就要化学生产工艺技术应创新化和改革化。四是杜绝危险试剂的使用,即从根本上杜绝一些无法回收利用且有害物质的使用。五是重复应用,即将化学反应过程中为参加的原料或产生的副代物进行回收利用。这五大规则共同的特性在于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绿色理念融入化学生产中,从根本上实现零污染,从而构建“原子性”经济模式,尽量做到每个原子或分子在化学生产中全面有效化。

二、绿色教学理念的合理应用

1.化学核心剖析

教师在进行化学备课准备时,应在熟识教材内容的同时,归纳总结,提纲挈领,用点、线、面的形式构建出化学知识体系,从而有计划地进行绿色意识的培养和引入。新课改体制下的化学教材,已经吸纳了多方面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如,温室效应、“三废”排放、酸雨、大气污染、重金属中毒、光污染以及白色塑料污染等,使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中,也能更加与人类生活联系,从而体现出绿色化学未来前景的广泛性和必然性。

2.联系化工应该突出环保理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绿色意识的培养,最大程度地做到其理念融入化学学习中,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就需求教师在保证化学正常进行的同时,尽可能地根据某一目标产物或反应物的特性来寻求更加有效或适用的替代物,从而凸显出绿色工艺在化工实践中的优势所在。比如,教师在介绍氯气物理和化学性质时,对比发现双氧水也具有相同的漂白功效。用双氧水来替代氯气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含氯物质的产生,从而形成“环境友好型”化学。除此以外,根据绿色意识全新化,我们也能在其他方面得以很好地体现绿色化学的魅力所在。

(1)最小化实验进展。在满足一定化学实验内容的同时,教师最好实现化学实验开展的最小化。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设计出新的实验内容,尽可能地降低试剂或溶液的使用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型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最小化实验应将实验用量控制在常规用量基础上的十分之一,甚至高达千分之一,从而大范围地降低实验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空气污染,使得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最小化实验不仅具有降低污染、节约资源、简单易行等优势,也指引了化学学科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比如,教师在进行氯气性质实验检验操作时,通过将实验环境置于稀硫酸和漂白液下,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氯气的产生,从而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同时,环境也未受到大范围污染。

(2)规范操作。化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对于试剂的称取以及产物的处理都有一定的限制与标准,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心所欲,马虎为之。一旦出现事故,将会给生存环境和师生生命安全造成危险,那时就不单单是能源或试剂浪费的问题了。例如,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时,必须按照“三废”处理标准来处理化学反应的产物,达到高标准排放目标。同时,教师加强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绿色意识和安全意识。

(3)试剂无害无毒或者低毒低害。化学实验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得以具体、生动、形象的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而是更注重于学生获取基础知识以及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实验反应或步骤时,尽量采用污染较少或无污染的催化剂和试剂。比如,可以用FeCl3取代稀硝酸洗涤银镜反应过后的试管,利用直馏汽油取代苯做相关萃取实验。

(4)处理严格化。根据“三废”形式多样化,教师在对实验操作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方法多样化处理,以确保其处理结果符合实验室规定标准。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时,应以身作则地引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废渣和废液的处理,从而具有一定规划性地将溶液回收到不同的收集器内,再根据试剂自身独有的性质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如燃烧、分解、回收、中和、循环利用、吸收等方式,尽量选择最优化方案。

(5)现代化技术全真模拟实验。有些实验操作中所存在有害成分的物质多,或易爆、易燃,不仅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也会危害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然而,在这类实验与化学绿色意识相悖的情形下,教师就应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真化模拟。教师通过科技进行化学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实验原理方面上的仿真,使得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实验的本质与目的,从而加强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处理“三废”污染物的成本。

三、加强绿色理念在实践方面的延伸程度

1.教师在绿色化学教学中,不应只限于教材内容上的学习和巩固,应更加看重实践过程中绿色意识的应用,从而通过自身学习来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现象问题的解答

学生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的,这就需要自身通过社会实践,从而走出教材、走近实际、发现生活。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实际上,化学课本包含一大部分的化学课题,如资源开发、可持续化、工农业等方面都与化学研究息息相关。这就集中体现在资源及能源在应用、循环、优化过程中的治理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始终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以实验操作者和决定者的角色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构建,从而完成好奇、疑虑、推断、惊喜一系列情绪的波动,体会到自身进行抽象、分析、概括、综合、运用、解决过程的复杂情感,使得学生不仅感受到化学实验兴趣所在,还得到了实验操作能力的加强。同时,研究性学习主要着手于实际的参与和合作,在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同时,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及技能得以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

2.进行绿色化学实践,树立正确的绿化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学术性质的专家来进行绿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从而以化学期刊或化学竞赛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绿色意识。与此同时,学生自主研究身边相关的污染现象,如造纸废水、生活垃圾等方面,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结果来探讨合理的处理方案,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念知识学习的印象,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并锻炼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深化绿化理念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3.绿化意识教学评估及展望。

(1)绿化意识教学评估。①培养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积极性。绿化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传授酸雨相关理论时,可以与发电厂联系起来;在讲水泥相关知识时,就会联想到水泥性能等方面问题。②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绿化意识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态度的端正化,也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化。学生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③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训练。绿化意识教学偏重于相关化学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舞学生进行小论文、调查报告及心得的撰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专业论文的阐述能力。④构建学生绿化意识。学生经过绿化意识培养,可以在了解污染引起一系列不利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感受到进行环境保护的急切性。随着学生环保意识的加强,学生就会自主地加入到环保实践中,以身作则。

(2)绿化意识教学展望。绿色化学逐渐发展起来,必定有其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门学科知识,更具有自身研究价值、指导价值和战略价值。然而,化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尽管绿色化学无法替代基础教学,但其在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以及人类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首先,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不再只注重于升学率的高低,而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加深自身对实践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时刻关注本领域阶段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出现,做到跨领域教学。

绿色化学将是全球化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也将成为我们人类与自然和平统一、协调发展的保障。然而,新课改下的中学教学以人为本,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培养。特别是对于化学新形势下绿色意识的渗入,使学生必须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从而加强其自身绿化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来讲,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新秀,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彪.探究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绿色化学教育[J].电子制作,2013.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4

一、微课程概述及主要特征

“微课程”一词最初在1998年被尼尔森等人提及,它的出现容易让读者误理解为微型教学或者微内容。实际上,微课程是一种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具有完整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只是授课的地点、方式、授课的媒介、听课的对象与传统的教学不同而已。微课程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它的学习方式更方便,人们借助网络工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首先,微课程主要突出了时间短、内容少的特点。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在5到15分钟之间,在人们的感觉中时间比较短,适宜人们快速学习,并且人们也将乐意学习。微课程的内容短小,微课程的内容将传统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知识点,既独立又成体系,有利于人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记忆。其次,微课程的传播媒介是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形式有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被人们广泛熟知,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信息,微课程出现在网络平台之后,有利于拓展人们的学习途径。最后,微课程能够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由于微课程的内容包含许多方面,知识量庞大,对于喜欢学习的人群,他们可以花大量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而对于学习兴趣一般的人群,他们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反复学习,不会面临错过后无法弥补的局面。

二、微课程的设计流程

微课程的出现为网络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也为全面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微课程教育利用其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给学习者减轻了学习的压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微课程包含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而微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选题,设计课程内容并对教学内容做充足准备,在准备工作就序后对其进行录制,后期制作加工,修改工作完成后再传输到网络平台。对一个完整的微课程视频而言,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视频的有效成型。

除了制作程序之外,在课程设计中也要认真准备。首先,微课程的目标结构的选取是基础,微课程的目标设计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微课程在课程设计目标的选取上更接近于大众学习的目标。有适合学生的各学科的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弥补不足,对于优异的学生而言,微课程更是一条新的学习途径,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知识量;对于社会人士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微课程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的研究。

其次,在内容结构的设计方面,微课程的内容呈现的新颖性将决定微课程的发展空间,微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儿童要有动画、童话内容;对老年人要提供他们喜欢的话题;对年轻人要与当今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只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微课程才会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再次,微课程要严格按照“五步骤”进行制作。在结构安排中,微课程涉及主题、模版、内容、脚本和整合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将每个步骤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在课程设计中发现新的思路。

最后,微课程在推广方面,既要确保原有的创作节奏,又要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文件视频的传输中,要借助人们普遍关注程度高的网络平台来宣传。

三、有关微课程的教学案例应用与评价

把微课程转为学校学科教材,需要一个发展方向,而在学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也从侧面体现了微课程的应用价值。以高中化学为例,用微课程进行教学,首先要对其重难点进行分析,在知识体系中筛选出核心的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分解,制作成微课程教学视频。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难度加大,容量增多。就《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课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构成规律,从而分析该物质的性质。鉴于化学学科的抽象性,在微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将图片、音频、视频三者结合,让图片、音频随着教学需要而不断转换,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下面以苏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制作前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

化学是相对抽象的一门学科,在微课程的制作准备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要全面认识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化学学科知识。要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面临的共同难题,同时也要发现化学学科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确立与学生学习相一致的教学目标

在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化学学科的内容后,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境,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程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查缺补漏的新途径,缓解学生的压力。当然,在教学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还要明确教学目标,形成系列课程教学活动,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方向确立微课程的内容主题。比如:可以将化学教学分为理论知识篇、化学实验篇、课外拓展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对化学的理论知识逐个进行学习,灵活性比较强;化学实验是为了弥补学校课堂实验的不足,微课程教学实验包含的知识量更丰富,拓展的范围比较广,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三)严格按照微课程制作“五步骤”操作

制作《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课的微课程时,首先,要明确微课程主题,由于本节内容与物质有关,因而,在课程设置中以物质研究为主,包括物质的结构、原理等,将物质用不同的形态进行展示,争取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对物质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微课程模版。对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图文结合为主,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行编排,对于要讲解的重点、难点知识,要采用视频演示的模版,将一些典型的视频元素运用其中,或者运用典型的化学研究原理,增加微课程教学知识的容量。最后,在内容的选取上,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填充,将制作的化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修整,删减、添加,让微课程教学视频以更加完善的形式出现在网络学习平台中。

此外,为了让微课程教学能够继续推广发展,在微课程视频的制作中,还要提供课程评价环节,让观看视频的观众对教学视频的制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让微课程教学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5

一、要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善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社会观、经济观、法律观、道德观等的思想体系,是一门严密而完备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学习中,必须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我们这里所说的准确完整是指,我们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把握其本质,要从基本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而不是只学它的片言只语,不是断章取义,搞形而上学,不是搞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认真。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都需要用心理解,尤其是那些事关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基本常识,必须准确理解、细心领会,理清枝叶,把握主干,理解精神实质。

准确完整的理解理论观点,包括从整体上理解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实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学生的任务,第一步要通过教科书。教材不仅传授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还引导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觉悟的任务,同教材密不可分。如在理解时一定要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中心,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与国情教育、宪法教育、历史责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紧紧抓住这四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有机构成,即抓住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人才保障。

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根本任务之一。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观察分析能力,鉴别批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调节能力等等。

能力的培养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思想品德课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现实性都很强,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它包括社会交往人际关系,道德、法律准则,国内外的重大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同学们还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工农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学习理论与学习社会结合起来。同学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留意观察各种社会现象,观察商品经营、市场交易、生活消费、人际交往、流行风尚等,分析人们发出的议论看法,以这种种社会现象引发自己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进而认识其本质。

其次,要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比较是人们分析和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工具和方法。比较见异同,比较分优劣,比较出真知。在进行比较时,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要恰当地选择比较对象,使它们具有可比较性,既要进行横向比较,又要进行纵向比较。以提高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提高思想觉悟、指导行动

思想品德课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有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双重任务。知识和能力并不等于有觉悟,思想觉悟的提高与知识、能力的掌握是两回事。所以就存在着进一步把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思想觉悟的问题。这就是说,同学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观点,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思想的侵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

如何提高觉悟,首先是立场问题,认识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指导自己的行动,把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自身的思想认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动,才有可能辨明是非、善恶、美丑,提高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比如:如果根本不懂法,也不知守法的意义,就很难自觉地遵纪守法和护法;如果不知道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人类社会必然要进到共产主义,要提高其共产主义觉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也是办不到的。

如果提高觉悟,当然也有方法问题。要提高思想觉悟,就必须做到知、信、行的统一。知,就是知识和能力。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信,就是信仰,包括情感、信念、意志等。信仰是以观点为基础,由观点转化为情感,它是观点和情感的“合金”,同学们有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思想情感,就会产生对马克主义的信仰。情感是教育的窗户,有感情的变化才会引起思想的变化,促使立场的变化。我们只有树立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行,就是行为,是把信仰付诸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情感、信仰支配下所表现的行为。行是知、情、信的集中表现。如何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实现知、信、行的转化呢?除正确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外,重要的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强自我修养和自觉进步的能力。自我修养和自觉进步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在学习思想品德课过程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善于正确自我评价,善于总结生活经验,善于自我监督言行,善于自觉抵制和纠正错误,善于锻炼和增强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毅力。只有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我们认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实行知、信、行的转化,自觉地做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6

一、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目的

对于化学教育目的一直有两种相互矛盾但是又相互联系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对于学生素质的陶冶, 因此,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 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深且窄”的,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效果通常也不是非常理想。

第二点观点认为, 正好与第一种观点相反,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 因此, 学生学习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迅速且直接地得到应用, 鼓励学生直接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是无关紧要的, 学到的具体知识能否得到最为直接有效地应用才是最关键的。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 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浅且广”的, 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也必然是浅薄, 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和理论基础也必然是不完整和脆弱的。

综合看来, 这两种观点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 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而言之, 陶冶学生品质不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但是有效的知识也不全部都是实用性的。因此, 在高中阶段, 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并且完整的知识, 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必须齐备。我们需要认识的就是, 知识实用性的大小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学生采取的是何种的学习态度, 将科学观念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尊重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将知识的实用性发挥出来。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

布鲁纳指出:现代课程改革, 至少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 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 并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就是要获得相应学科的科学观念。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惊叹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给人类科学前景带来的巨大变化, 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些划时代的巨著蕴育着的人类科学观念的革命。科学史表明:科学观念的革命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重于科学知识本身。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 科学观念是组成科学素质的最高层次要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实施, 对于“素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更全面更科学, 其中素质分类的两维构造模式被广泛认同,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领域两个层面交构而成, 后者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个层面。在这里认知的方式、情感的形成、技能的获得都受到科学观念的间接支配, 都是由特定观念作为科学背景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第二, 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精髓便是具有科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教条性的和权威性的 (不允许学生质疑) , 所选用教材相当大一部分也是仅仅论述这些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氛围下的知识就想营养液一样, 直接通过静脉滴注到学生的体内, 看似满足了学生机体的需求, 但是学生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却因此大大退化了。综合看起来, 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没有学到科学观念, 没有学会如何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到实践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要跨越这道鸿沟, 最佳方法便是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第三, 科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工具

生物科学史表明:导致有所发明的“机遇”总是倾向于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所谓有准备的头脑, 就是指拥有科学观念的头脑, 它总会激发起强烈的问题意识, 促使有价值问题的被发现。相反, 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观念, 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教授为我国至今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而深感遗憾, 他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实现科学观念教育

首先,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教学过程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 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新知、从严求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使他们懂得:探索科学的奥秘,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都要付出辛勤劳动, 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若没有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 是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的。我们知道化学试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因此非常需要科学严谨的作风, 例如, 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中, 要重点给学生灌输科学试验、安全试验的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必须明确地了解甚至熟知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见图一:

让学生逐个指出标志的具体内容, 并开动脑筋想出一旦发生危险具体的应对的措施。这样, 科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释放”出来。

第二,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观念的灵魂, 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学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多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 不是以往功利性地追求结果, 而是享受寻求的答案的过程, 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例如, 在讲解《蒸馏和萃取》这一章节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蒸馏和萃取, 先提问同学:在海边, 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中央科教频道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上问题, 此时你就会发现, 各种古怪的想法都从学生的脑袋里面冒出来, 此时,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激活。

其次, 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非简单给予结果

布鲁纳指出“所谓知识, 是过程, 而不是结果”。布氏教育思想的灵魂在这句话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科学观念的形成具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 虽然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 但观念不属于知识范畴, 因此不能用“传递———接受”的方式去教授, 宣传口授只能给予关于观念的知识而不是观念本身。所以, 让学生学习只有那种引导科学探索, 让学习者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致力于有所“发现”的教学方式,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 在讲解《离子反应》时, 石墨、铜能导电, 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 OH溶液、K2SO4溶液和Na Cl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而氯化钠溶液可以?此时, 我们可以借助Flash来对学生形象地展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发生的过程, 远比只告诉他们结果强。

摘要:长期的应试教育让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明显, 在平常的学习中仅仅重视传输现有的知识结论以及相关操作技巧, 对于科学观念的灌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观念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科学观念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齐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0.48.53-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脸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2001 (8) :11-15

[4]孟献华.结合化学史实施探究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6 (8) :26-27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7

当人们从情感维度来透视教学时, 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中最富有生气和活力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和学生身上, 而忽视了对教学中的物———教材的情感性处理。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化学新教材、体现其意志的过程中, 也会流露出相应的情感, 这将导致化学新教材本身不可避免地蕴涵着大量情感因素。

一、利用化学新教材中的直观形象材料或语言文字材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提高教学效果, 保证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切学习活动都和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 化学知识也和生活实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情感。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后的一个重要理念, 富有情感的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情感, 学习效率自然就高。而教师的教学也是需要情感的, 对学生的爱, 对知识的崇拜, 对培养未来人才的使命感, 都是情感因素的体现。

情感是具有传染性的, 这种传染性恰好是感染性的体现, 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教材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为教师凭借语言、表情、动作等将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表现出来影响学生, 使之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情感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据此, 教师课前不仅要进行传统的认知性备课, 还要进行情感性备课, 注意准备具有感染性、体验性的内容, 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内容, 善于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实施对学生的情感迁移, 把学生的情感引导到学习中来, 利用这种情感的渲染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化学必修1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的“资料在线”栏目介绍了“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贡献”。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直感展示法, 对于文本的阅读是一切知识学习的根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了解我国化学家的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了解他们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励学生树立攻坚科学堡垒的远大理想。

二、利用化学新教材中的STS (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 挖掘隐性的情感因素, 强化学生学习的价值体验

根据情感的迁移理论, 一个人对他人或他物的情感会迁移至与之相关的对象身上去。因此化学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内容时, 他们对该内容的情感会自然迁移到对该内容的编写之中, 即使由于教材体例和风格上的限制, 不能把有关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情感隐匿于教材内容深处, 如STS内容, 从而为教师在教学中挖掘隐匿于深处的情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新课标实施之后, 化学新教材在核心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体现STS思想, 以支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内容的处理和组织上贯彻STS思想, 让学生从自然界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沉淀溶解平衡这一基本理念, 教材中“沉淀溶解平衡”这节内容选择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溶洞作为影像资料, 同时还引用了生活中众多的实例, 比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实验、“钡餐”透视、钡中毒的解毒、ZnS沉淀的转化、自来水的沉淀池、开水壶内的水垢等内容都属于沉淀和溶解的范畴。

化学新教材设置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性栏目和资料性栏目。例如, “身边的化学”、“科学与技术”、“化学前沿”和“历史回眸”等栏目。从栏目属性上体现了STS思想, 有利于STS内容真正进入教材。

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拓性的活动, 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 尤其是对情感因素的发掘。教材文本里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是教师要认真对待的教学资源, 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实施教学,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可以适当讲解, 配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将各种渠道搜集来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制作成PPT课件, 把隐性情感转化为显性情感展示出来。

2.化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化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善于搜集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素材, 充实到教学中,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了解了社会生活实际,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素材的搜集能力, 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还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 拓宽了视野。

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

对一些开放性的教学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充分体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新理念。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包括美育教育, 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美育教育, 比如分子的结构, 那种精美绝伦的组合, 可以让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是如此的美妙,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科学美是科学对象 (客观世界) 与科学表现 (定律、公式、方程、理论表述) 相统一的美。它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自然界的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统一的美,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科学发现的新奇美。例如:

微观物质的结构对称美, 如C60的“足球形”、有机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手性分子、原子轨道的形状等;

化学物质的形态美, 如金刚石的晶莹华贵, 红、蓝、绿宝石的光彩夺目等;

化学实验仪器的美, 如启普发生器、干燥器、锥形瓶、容量瓶、蒸馏烧瓶、冷凝管等化学实验仪器, 它们优美流畅的造型, 给人以对称、和谐的形式美;

化学理论所反映的和谐与统一美, 如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 (温度、浓度、压强) 之一, 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进行, 其中蕴含着和谐、简单、对称、新奇之美。

三、利用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不仅对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有很大帮助, 而且对培养能力,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模型、图片等手段, 利用化学新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把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促使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1.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化学的美丽和奥妙, 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质疑教师, 打破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迷信

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实验的装置、条件、操作的合理性, 指出化学新教材中个别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对教材内容加以改进或优化。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情感活动, 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让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亢奋状态, 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 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预设学生的未知, 实现完美的生成, 达到已知的目的。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具有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J].心理科学, 2000 (1) .

[2]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8

一、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 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化学学习中,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敢于质疑, 勤于思索, 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善于与人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2)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高中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与内涵看, 高中化学课程的环境教育要求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有些内容是环境教育的专题, 有些内容具有明显的、直接的环境教育指向;有些内容尽管不是直接的环境教育内容, 从绿色化学的教育角度来看, 为环境教育奠定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环境教育搭建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直接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中要求化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使学生在面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理智、科学的决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内容选择上, 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 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标准》要求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以及环境意识的形成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性。《标准》围绕“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理念, 设计了寓环境教育于化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集中方式: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化学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 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产、健康等“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的问题。渗透方式: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课标》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一级主题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例如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环境保护等。环境知识覆盖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理想的切入点。《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建议中的环境教育要求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 掌握原理,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 其目的是了解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环境内容主要涉及资源、能源、大气、水、土壤等, 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 在对环境要素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时, 似乎与环境教育难以直接挂钩, 但这些却是化学课程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 是分析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因而, 有必要以化学为视角, 挖掘化学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 “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 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 “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 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 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标准》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解析,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育教学中, 不仅是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的需要,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因此, 《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化学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也会将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韩梅.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相关性的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8, 28 (2) .

[3]刘玲玲.从环境教育视角解析新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育.2003, 24 (7) .

高中课程结构化学教育 篇9

一、拓宽教学范畴, 渗透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开,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首先,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宽课堂教学范畴, 这是渗透环境意识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会谈到各种自然资源, 也会向学生们介绍由于人类的不良生产活动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无法逆转的污染与破坏, 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开展环境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给学生们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同时, 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宽与延伸, 如可以搜寻一些相关的素材或资料来让学生了解。不仅是对于课本知识的一种丰富, 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问题, 进而让环境意识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渗透。

以“水”为例, 学生们会在课本中学到很多和水资源相关的知识, 同时也会意识到当下的许多人类生产活动对于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宽, 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 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 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据2013年的统计显示, 我国污水排放约416亿吨, 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 55%为工业废水。这些数据都能够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 也能够让大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急迫性。由此可见, 通过拓宽教学范畴, 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也能够让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得以渗透。

二、实验方式革新, 深入环境教育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同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能够很好地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化学课程中的不少实验都可能会对环境构成污染, 对于实验中的一些有毒有害产物如果不能良好处理, 这不仅会影响到自然环境, 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中毒事件。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与优化, 无论是对于实验装置的改造还是对于有毒有害产物的处理方式的革新, 都是非常好的减少实验污染的方法, 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课本中的很多化学实验都有着一定的改进空间,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 或变化实验的形式, 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如许多实验出现毒气外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 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教育好学生, 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里, 需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或者及时将尾气烧掉, 从而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低毒产物在实验中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突破口, 这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渗透环保意识, 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结合当地实况, 展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以课本为依托, 教师也可以结合很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引导,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意识, 也能够让他们很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如教师可以搜集社会上一些和环境有关的焦点问题, 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来组织学生的分析探讨, 还可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 这也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并且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体会空气污染的实际状况。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愈来愈多, 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一些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 启动时黑烟滚滚;每逢冬日的早晨, 站在城区的制高点俯瞰全市, 就会发现全市被取暖炉烟、汽车尾气团团笼罩。用一些学生的话说, 那种情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那么,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学生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环境污染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他们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自身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关的环境知识也很好地得到了深化。

上一篇:共建实训基地下一篇:配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