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程

2024-10-03

高中英语课程(精选12篇)

高中英语课程 篇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程理念是英语课程要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1]英语课程应在创设一个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 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作出自己的选择, 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特点的学习过程, 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在评价上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评价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本体性功能。[2]本着这样的理念, 南京金陵中学于2005~2008年进行了高中英语课程设置及课程评价改革的尝试。

一、课程改革探索

(一) 课程设置

本着既为学生的共同发展构建平台, 又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机会的原则, 在课程设置上金陵中学采用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菜单式课程体系, 并具体设置了高中三年的英语课程内容 (见表1, 表2和表3) 。

说明:周课时数1+1表示两门选修课同时开设, 每周各1课时。学分1+1表示两门选修课每学期各1个学分。

说明:学生可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任选两门。在学校选修时段完成, 课时不计入英语周课时数。

(二) 课程评价

本着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的理念, 体现“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的思想, [3]金陵中学英语课程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重视评价的激励机制与改进功能, 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4]这种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革试卷结构, 在非毕业班的命题中增加生成性练习如单词拼写题, 动词填空题, 句子翻译和句型转换题等, 书写题等主客观选择题比例为33:67, 注重语言基础, 凸显评价的检测甑别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5]

2. 采用形成性评价 (40%) 和终结性评价 (60%) 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调动师生积极性的有效杠杆。以下是《金陵中学高一英语学分认定方案》的具体构成 (见表4) 。

通过评价, 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并学会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三、几点思考

通过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金陵中学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课程体系得以完善, 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均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也对自身的课程改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1.选修系列II为任意选修课程。从课程标准介绍的任意选修课程看, 无论是技能类、应用类还是欣赏类的课程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英语课程, 这些英语课程不是普通师范生都能掌握的, 因此在很多学校里没有合格的师资开设此类课程。[6]同时, 选修教材的配套尚有待完善。任意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没有明确的依据。

2.以多元评价代替单纯的考试, 但形成性评价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 使评价失去严肃性;形成性评价与学生学业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确立, 使评价的效用降低。[7]

摘要:2005~2008年南京金陵中学结合本校英语教学实际,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英语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激发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课程设置,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琳, 王蔷, 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 张渭城等,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张正东, 陈治安, 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调查研究结题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靳莹, 周志华.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0) .

[6]宋桂月, 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于漪.新世纪教师素养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高中英语课程 篇2

2.二,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3,要勤于做学生成长记录,进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

高中英语如何实施新课程 篇3

关键词:实施 新课程 高中英语教师 有效性 主动学习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的英语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好发展时期,它的鲜明标志是新课改、新课程和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学生是发展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定了型的传声器,不再是以纲为本,以教材为依据的盲从者,而应把教师看作是发掘资源的导向,是寻求机会的组织者。为了实行这一跨越,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

一、教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表现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差生。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作为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思想,想方设法地开展各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以便更好地掌握。

三、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出发,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以激活学生情感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第二,要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让所教内容更贴近生活。第三,教师应把思与行作为有机的结合体,组织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应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下眉头等。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抓住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就能克服教学中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误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仍然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四、合理利用小组合作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英语知识点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因此,教师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课堂小组活动的办法,尽量地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互助,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进行各种言语表达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将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分享为主题的交互思维网络。因此,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爱好和学习积极性。

高中英语课程 篇4

根据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608.2万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 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 按比例推算, 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多发期并存的双重阶段, 高职教育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 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自我定位,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同样对学生就业提出处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使培养的高职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近几年, 为提高教学质量, 使培养的高职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其主要方向是1+1的模式, 即传统的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也称GE即General English通用英语) 加上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即专门用途英语) 。显而易见, 通用英语的教学是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出的应用方面的要求。ESP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显的学习目的, 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 学习在某些学科内实用英语的技能;二是有特殊的内容, 即专门化的内容。ESP的类别细分固然有其优势, 其类别的细分和通用英语相比固然有更强的针对性, 可以满足特定专业学生工作岗位的要求, 但是这种类别的细分对于一个综合性的高职院校来说, 每个专业都开设相对应的ESP课程, 从师资到硬件管理上都有很大的难度;另外, 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对专业英语的运用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一些专业词汇的掌握并不能帮助学生在求职面试以及工作中更好的交流。

在这种形势下, 高职英语教学迫切需要建立起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应能力。为高职学生在校英语学习与就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为学生的求职、就业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各高职院校教师不断的调查与探索中, 有关职场的英语内容出现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

2 职场英语开设的需求分析

笔者就高职学生高职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后续课程的设计和改革进行思考, 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所在城市六所高职院校大二的学生, 对其基本学习需求、对教材的需求及对教师的需求、以及对后续课程的需求进行了调查访问。

对于“您学习英语的动机来源是什么?”“您觉得学习英语对您的将来就业有帮助吗?”的问题回答中78%的学生选择了学习英语的动机来源是“择业需求”, 85%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对将来的就业会有帮助。在发放的问卷调查中有个问题是“你认为高职英语课程结束后的英语学习有必要吗?”。有多于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460名学生认为有必要, 46名学生认为无所谓, 34名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完成高职英语学习后仍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 重视英语学习。

从表2的数据显示, 72%的学生认为三级后续阶段英语学习是为了择业做准备;21%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参加四、六级考试 (隐形答案为: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 ;只有6%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参加自考, 继续深造;剩下1%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是为了将来留学做准备。从数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 大部分高职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就业。所以在高职院校开设“职场英语”是很有必要性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 职场英语 (workplace English) 有着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对于大部分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职场都是他们要面临的一个特定的环境, 而在职场这个特定环境里的一些共性情景下所使用的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学生十分需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职场英语概念, 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其职业交际能力, 满足学生面试就业的要求。

3 职场英语教学内容的需求分析

同时, 在调查中, 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方面的需求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问到“哪一方面的英语后续课程学习对学生最有帮助?”时, 47%的学生选择了“听说”。同时发现无论是哪一阶段的英语学习, 英语听说能力都是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的能力, 也就是说迫切希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另外, 由于英语高职高专应用能力考试于英语四、六考试中对作文题型的要求不同 (应用能力考试中要求应用文写作) , 所以学生认为写作能力也是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

从关于使用教材方面的调查中, 一方面有80%的学生认为一本针对性较强的英语学习教材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另一方面近92%的学生在高职英语后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从未使用过专业英语教材。而在高职英语后续阶段的学习教材应以以下哪一方面为重点的问题中, 有20%的学生认为应以高职英语知识为主;有37%的学生认为是专业英语知识;42%的学生认为应以职场英语知识为主。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高职英语后续阶段的学习应该侧重与专业、职业相关的知识内容,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运用性, 这一点恰恰体现了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

在“学习中是否经常碰见与就业、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或者英语专业词汇”的问题中, 43名学生回答会经常碰到;86名学生回答“有时候”;回答“很少”的有97名;“几乎没有”的则有44名。其中回答“经常”和“有时候”碰见与就业、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或者英语专业词汇的学生占48%, 学生在日常学生中经常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更能说明在高职英语后续学习中应该注重职场英语知识。在对后续英语课程内容的需求方面, 41%的学生希望学习到“实践操作” (下转第113页) (上接第72页) 方面的知识, 42%的学生希望学习到“各职业领域中的常用知识”最后两个表格中的数据清楚的显示, 高职英语后续课程教材应该要具备有专业性、职业性、普及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操作性。

4 结束语

从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调查来看, 大部分学生希望在高职英语学习结束后开设后续英语课程, 以提高自身将来在市场上的竞能力。因此, 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 都为高职院校开设高职英语后续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发展环境。因此可以把“职场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 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 形成“高职英语+职场英语”的课程设置。对于“职场英语”教材的选择方面, 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供选用。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难度太大, 既不能直接拿来用, 参考价值也不大。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编写或者选用符合高职人才、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强调能力训练的教材。突出教材的真实性, 真实的语料必须来自既定的目标情景, 密切联系学生的择业, 体现与就业相关的社会信息。此外, 教材的语料不宜太难, 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在语体上尽量接近实际交际语言, 在呈现方式与联系形式上需体现学习的实践性。S

参考文献

[1]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 (1) :31-3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段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中,明确指出了高中英语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侧重点,如何深刻地理解这个目标,对于高中教师如何很好地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用英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英语课程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理解这些能力的具体含义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2)关于如何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包括五个维度的基本目际,即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这五个目标的具体内容是:

①语言技能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基础和渠道。在高中阶段,对于语言技能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听、读、观察和动手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达信息和表达见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发展口笔头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②语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服务于思维和交流的需要。教学不能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而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所在的情境紧密结合起来。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和策略首次列为课程的目标,对情感和策略目标作了分级的目标描述,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学会积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当前,有部分老师认为新高中英语课程仅仅是提高了对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认识。新高中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计和思路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绝对不是仅仅提高了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课程目标综合性发展的问题;我们的英语课程目标不再是仅仅瞄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我们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我们英语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此外,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学生仅仅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懂得一些语法知识是不能够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标准的,学生必须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能力,单靠过去的教学方式,讲、练、译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师必须认识目标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过程为主动实践、积极探索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合作与研究,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实践和探索。还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认识的体现,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学的条件和环境来确定,不能仅仅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是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人,更是发展中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1)为什么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

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学习就根本不可能发生。如何使学生对英语有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动机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想学,乐学,教师首先要设法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保持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他们才会付出努力,进而取得进步和成功。而进步和成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主动和努力,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兴趣和动机分内在和外在两种,外在的兴趣和动机来源于外界的影响,老师的表扬、考试的压力、社会的环境等。当外界的影响不再存在时,动机也就很容易消失。相反,内在的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对学科本身和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学习中所获得的乐趣、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满足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表明,内在兴趣和动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也更具有持久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堂活动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中的每—个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好学科,而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认为,情感态度不应是某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问题,而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其实不然,从根本上说,情感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关注人的发展就不可能不关注人的情感健康。对于人的情感教育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门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而应该是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特别给予关注的,在很大程度土也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一样,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园地。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过去的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但忽视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情感受到很多的挫折和伤害。在新课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情感关怀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尽可能结合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融化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2)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不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学生普遍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复习笔记,下课记忆、背诵、写作业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很多学生就等着老师留作业、出练习题,好像没有考试、没有练习,学生就没法学习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学习比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是今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力。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人社会以后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本次课改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就高中英语课程而言,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终身学习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条件。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所有课程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目标、计划和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参与自我评价等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离开学校后也同样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阶段总结 篇6

关键词:培训;新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66

实施新课程已多年,回顾这几年来的课改实践工作,本市的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参与新课程理论的学习,钻研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的气氛浓厚,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化,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一、重视培训学习——师资队伍的培训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参与者、实施者、研究者,在课改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力求通过培训和教师自身学习帮助教师尽快实现观念、角色、功能的转变。

1. 进行全员集体培训,明确目标,强化理念

教研室在每个年级段开设“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课程,进行了全员参与的集体培训。其主要内容有: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及课程标准解读。邀请课改专家作新课程的学术报告;教研员和教师围绕新课程作专题讲座,组织教师交流实施新课程的体会,并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共同研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培训,教师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树立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使教师尽快步入课程改革的正常轨道。

2. 重视对培训者的培训。提高课改的培训质量

市级学科带头人、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培训者,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中坚力量,在实施新课程中起示范辐射和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在高中每个年级段成立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教学协作组。同时,派出许多骨干教师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国研讨会以及省、市级高中英语课程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和听课等。

3. 重视课改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了使新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造就一批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要求全体英语教师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展开课题研究,结合自身的实践,边教边研究。要求全体英语教师系统学习一些论著,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要求全体英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课题研究成为新课改的有效引领。

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

本市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必须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推荐骨干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活动,同时又让骨干教师带动全体英语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感悟英语语言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互相学习、增强自信,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4. 增加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

我们倡导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以“任务型”为模式的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有助于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5.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则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采取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三、困惑与思考

通过扎实有效的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意识正在被更多的英语教师所接受和认同,努力改革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正在成为当前本市英语教学的常态行为。然而对照新课程实验要求,我们感到尚有不小差距,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问题1:初高中教学衔接不够,导致教学困难

原因: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上,尤其在听力和语法上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这些变化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学。

建议:高一教师应重视学生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不仅要做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衔接,还要做好学习方式的衔接。教师要研究初高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的差别,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重新构建知识网络,逐步地向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规定靠拢。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

问题2:高一教师群体新手上路

原因:高中新課程是从起始年段开始实施,而高一年级新教师相对偏多,对教材编写体例不熟悉,对新课标的学习不到位,对新教材各种课型教学的思路、模式和方法掌握不准;不懂得针对不同的课型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课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步骤层次不清。虽然新教师也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

建议:提倡集体备课和同伴互助,实现团队的整体提升。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师之间合作和交流的教研氛围。通过交流和听课,体会每个教师对教材处理、问题设计、师生活动的效度等差异造成的实际教学效果的差异,从中得到借鉴并形成更完善的教学方案。

高中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是全新的尝试和挑战,许多问题还有待改进。但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必将促进新课程的不断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虚心学习,进一步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实提高本市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面对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反思 篇7

一、反思素质教育

为什么改革三十多年来, 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呢?原因是我们原有的教育是配方配出来的, 一贯追求的保底教育连底都没有保住, 只追求的是高层次的教育。因此, 教育改革在所难免,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 有些人却认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多搞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就是让学生多唱唱、跳跳、画画, 就是少做作业、少考试。这就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误会, 认为素质教育是不抓学习, 只让学生玩, 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将来考不上大学, 成不了才, 耽误前程。课堂里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 课堂外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有的还自鸣得意地说:“在抓应试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由此看来, 素质教育不能再歪曲了!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但这种理解没有突破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单维度性。素质教育, 就是以激活学生智商与情商为目的, 以真善美教育为方向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应在于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在于其主体性。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并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事实上,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相互对立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任何一个方面发展不好都会影响其他几个方面的发展。比如说, 一些省份不考听力, 如果教师也不重视听力的话, 这样肯定会影响其他几个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强调某一个 (几个) 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个 (几个) 方面, 英语的学习都会是“畸形”。至于只重视一部分“有希望”的学生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 其带来的后果就更严重了。这样会让学生心目中从小就蒙上一层不公平的阴影, 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 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当然, 要消灭这种现象, 必须从根源着手,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反思教学理念

面对新教材, 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 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 才能避免“穿新鞋, 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

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 更要以人为本;英语教学过程既要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1.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 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总结学习方法, 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 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 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 并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 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 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 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

4.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教学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 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三、反思新教材

多数师生普遍认为新教材偏难, 就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掌握得很好。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才恰当, 我想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内容。这应该是我们的共识。比如说, 单词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去记, 有些活动不一定都要开展。总之, 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话, 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 欲速则不达。

四、反思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点”

目前英语教学中, 很多教师运用“语言点”教学法, 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语法学习。没有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作为一项任务, 从而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工具”。常常听到教师抱怨:才讲的语言点学生又忘了, 这个语言点讲过多少遍, 结果还是记不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 讲得太多, 学生无法全部记住;另一方面, 学生学了以后没有去用。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之后, 只是将其作为语言点来研究, 而没有带头去运用它。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 不通过听、说、读、译来巩固效果, 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反思, 才能有所创新。我们不仅要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 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 还要通过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 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芬高中英语课程的比较 篇8

一、中芬高中英语课程之间的比照

在对中芬高中英语课程之间的比照上,我们就两国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学程与学段、课程实施的组织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思考。

1. 课程目标与要求

芬兰学校假期长课时少,但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高。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芬兰的英语教育有其独到的一面。

芬兰的英语课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组合而成,这一点与我国很相似。英语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由芬兰国家教委负责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而由地方和学校自由选择教材。《芬兰高中教育课程框架大纲》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英语教育的总体要求,即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健康全面发展、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热爱和平的社会成员。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下,芬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中特别关注培养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流畅表达,如其课程的具体描述: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基础上,能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通过阅读等形式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反思评价英语学习。

在芬兰,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门外语学习并参加高中毕业时的国家考试。虽然有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可供选择,但由于大多数学校在小学三年级起便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课,因此,英语常常是学生的首选。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形式多样,多注重口语表达,学生几乎没有考试的负担,这使得很多学生愿意选择并进行学习。

而在我国,英语学科是一门高中必修课,其教育目标主要为: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方式),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共有六至九级四个级别。由于英语是我国现行高考的必考科目,学生必须进行英语考试,因而很多学生无论是否喜欢英语都不得不完成大量英语作业,学生英语学习负担相对较重。虽然,我国很多学生也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由于多数课堂实行的是以语法和词汇为主的教学,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耐心。

2. 学程与学段

根据芬兰的《高中教育课程大纲》,芬兰高中英语课程可由学校和教师按照内容与难度,对课程进行灵活的设置,分为数量不等的若干学程,一个学程为30至38个课程,每课授课时间为75分钟。芬兰实行学段制,每个学年分为5至6个学段,每个学段6至7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周。每名高中生至少要修完75个学程,其中49个为必修学程,10个为专业学程。在2至4年中,芬兰高中生可完成英语学习。虽然没有固定的班级,但芬兰学生能在更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选修多门学程,有些学生甚至选修了100个学程,为其大学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我国,高中英语课程选择的权限不在学校或者教师,而是在国家与地区。高中三个学段都有各自的学习内容(基本素材、呈现形式、功能意义、语言知识)和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分为五级和六级,分别对应着三个学年、六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细分为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态度情感两个部分。每名高中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学期的学习任务,方能通过各学科的学习要求。

3. 课程实施的组织保障——班级的组成

芬兰高中普遍推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它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开学前,学生们可以领到学校课程安排的小册子,在学校网站上按照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合理选择课程,也可选择适合的学段,甚至是自己喜爱的教师。在自主确定了学期的课表后,学生只要每天到所选课班级上课即可。

这点完全和我们的授课制度相反,我们学生的班级基本是固定的,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和管理,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相对固定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即便有少量学校允许学生在某些科目上进行走班制(主要是拓展课和高三的“加一课”),但是在完成走班课的学习后,学生还得回到原来的班级中学习,因为学籍是在那个固定的班级中。

二、中芬高中英语教材的比照

在对中芬高中英语教材比较上,我们选取了芬兰《Open Road》(开放之路)教材与《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进行比较,对教材的侧重点、教材的编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思考。

1. 教材的侧重点

芬兰的高中英语教材以阅读为主,但更注重对口语、翻译、写作等语言的运用。如教材《Open Road》(开放之路)开篇便介绍常用的教室英语(如进入和离开教室,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等),在强调英语教学的基本要素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实际。另外,教材中编写者的引言,更用肯定的话语鼓励学生;字母词表、不规则动词表,扫清了学生学习障碍;学生用书附上的练习答案,为自我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保障。

而我国的教材,以上海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则以阅读文章为主,强调英语技能的培养,注重英语的应用。例如,《牛津英语(上海版)》开篇的内容目录,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总体思路;阅读文章的难点解析,能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学习策略指导,能提高学生写作等语用能力;语法词汇、字母词表,能提供来源文章的页码和给予更清晰的单词释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单词和词组。

总体而言,这两种教材均注重学生的发展。芬兰学生较容易熟悉课程,开始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中国高中学生更易于掌握系统的教学知识。

2. 教材的编排

以教材编排而言,中芬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编排差异很大。

以芬兰的《Open Road》(开放之路)为例,教材有厚厚的8册,题材丰富,教学内容远远多于我们,但教材的难度却不大,紧紧结合了芬兰学生的实际生活。每册一般分为2个主题,每个主题有5至6篇学习素材。如在生活和学习的主题中,有文学作品的节选《A Future of Sorts》(多种未来)、歌曲《Something Else》(其他事)、新闻《Finnish Whizz Kids》(芬兰神童)、评论《All the Way from Australia》(来自澳大利亚),以及信息型文本《Exam Rites》(考试习惯)。教材的选材之丰富,文体之多样,实为罕见。教材的内容从外太空到旅游地图,从自传到模拟面试,从介绍各国学生学习的《So Much to Gain》(收获良多)、研究动物习性的《Dogs Behaving Badly》(狗的行为),到介绍演讲技巧的《Perfect Presentations》(完美表现),甚至是《Love Letters》(情书)和《Every Shoe Tells a Story》(高跟鞋),都成为了芬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除了在每篇阅读课前有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的任务,甚至在最后的第8册教材中,全部安排了口语练习,采用对话、模拟面试等形式,既介绍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又关注了学生的表达,包括字母发音、单词重音、句子的语音与语调等。

《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中共6册,每册分为3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2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阅读、语法、技能和补充阅读。每个模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自然世界主题中,阅读《Plant》(植物)、《Creatures Large and Small》(大小动物),完成阅读练习,讲解连词的用法,阅读了解《Hibernation》(冬眠)。

中芬教材各有特点,中国英语教材的循序渐进,以阅读文章为载体,语法练习充分,适合中国国情,而芬兰的英语教材以实用为原则,选材不拘一格,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训练符合芬兰学生的实际需求。

为了能直观地展现两种教材之间的一些差异,我们对中芬高中英语教材的起始第一单元进行了列表对比,并进行了如下详细分析,如下页表格所示。

芬兰教材第一课时的小组游戏,改变了传统的自我介绍的方式,而是通过4至6人一组掷骰子玩桌面游戏的方式,随机回答几十个有关个人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问题,让学生在互相了解的同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顺利开展英语学习。芬兰的阅读材料《A New Beginning》(一个新开始),讲述了印度男孩进入新学校学习的故事,之后的单词解释和翻译练习,检测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介词填空、单词听写、拼写改错等语法练习,为最后的短文写作做了层层铺垫,使之水到渠成。

中国教材主题为人体,难度相对较大,无论从身体语言到眼神交流,学生都不熟悉,单凭阅读材料很难让学生有直观的理解。阅读活动中介绍的略读技巧非常重要,相关的问题设计合理;阅读后的单词配对和单词填空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新学单词、词组的掌握。语法的时态复习、听力的识别描述性单词、口语的描述他人、短字条写作设计得都很好,但和主题相关性稍弱。

我们以为,芬兰教材《Open Road》(开放之路)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单词的形、义、音,逐步开始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牛津英语(上海版)》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各种技能,如略读、识别描述、描述人、学写实用短文等。

三、芬兰教学评价方式分析

芬兰高中对学生英语课程的评价是通过各学段最后一周的考试来进行的,这一点和我们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考试成绩实行10分制,4分及4分以下为不及格,10分为满分。如果只有一个不及格,并不妨碍学生选修高级课程,学生只需在准备充分后参加补考,补考次数不限,考试成绩以最高一次计入。但如果出现了两个不及格,就必须重新学习,通过考试后,方能继续学习更高级别的课程。

由于芬兰学校没有留级制度,英语考试的形式也随之变得较为多样化,如口语考试、听力考试、开卷考试、写论文考试等。平时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都被计入总分。高中学习结业时,所有学生须参加全国毕业考试,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了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毕业水平,同时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资格考试。考试每半年举行一次,94%的高中学生可通过此考试获取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资格。据悉,在约三小时的英语考试中,学生主要完成听力理解、阅读文章并进行评论的题目。高校入学考试则由各高校各专业自行出题。

芬兰的英语课程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学习计划进展和学习兴趣等不同情况,在完成学校规定学分的基础上,自己决定用2至4年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只有当英语学习不再是无奈的选择时,学生才会真正地喜欢上英语。

通过对中芬英语教材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这对当下编写既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又融合中芬文化背景的英语教材,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将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使他们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芬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在英语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可以大胆选用不同的教材内容,把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大胆选用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

浅析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 篇9

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境,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上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的特点

1.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充分结合。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有意识与无意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完全地有意识教学,学生很难全程高效集中地投入到课堂中。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调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意识地认真的学习,又能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下无意识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高效地学习又能培养情感意志,轻松地学习。

2.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这些工具不论是生动有趣短小的视频还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或者是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在课堂不同环节的应用其作用也有不同。在导入中应用情境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而在总结时利用情境教学往往能起到启示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因此在课堂的不同环节利用情境教学应注意各部分利用的特点,充分挖掘情境教学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三、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具体应用

1.课堂导入部分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学往往缺乏生气,而在英语教学的导入部分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则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导入部分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还能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况习进入课堂学习,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在课堂的导入部分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英文短视频,则学生会提前进入与地震有关的学习中,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做好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而根据视频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地震发生中自救与他救中会用到的词汇与句子,这样能很自然地进行课堂的学习中,并且让学生关注一些通用的常识问题,在无意识中传递有用的知识给学生。

2.课堂提问中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学教师为了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因而学生也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习惯。但在合适的时机创适宜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为学生播放不同节日常唱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猜具体的节日,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节日的由来,而人们又为什么要设立这些节日,丰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3.课后总结部分的应用。课后总结一般是在课堂快结束时进行的,因此很多同学会有不专心、不耐烦的情绪。而结合具体的情境丰富这部分的内容,用吸引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下放松地学习则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无意识下吸收知识。例如在学习必修2 The Olympic Games,在总结部分可以请学生表演课上所学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项目,而让其它同学猜这位同学表演的项目的英文名称,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关于运动的词汇,还能让学生在无意识下学习。

四、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形式化的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中应避免为了情景教学而创设情景,不能只重视形式缺不重视内容。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盲目地设计情境。盲目地设计情境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可能出现课堂失控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课堂情境时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2.注重情境教学的丰富性。在利用情境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丰富情境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能重复地利用一种方法,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有不耐烦的情绪。在设计情境方面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设计中,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情境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

五、结语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正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材,而通过情境教学不仅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思考,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在其它方面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钰.基于新课程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4):86-86.

[2]韦兰艳.探究高中英语中情境教学实践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10):59.

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的反思 篇1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因此,中小学课堂既应该是播种文化种子的土壤, 又应该是灌溉心灵之花的苗圃, 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 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内容, 在完成本课程任务的基础上,抓住中学生可塑性强这一教育的有利时机,恰到好处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教育,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同模范的对照、比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 , 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创设情境,在英语课堂上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外语教育和德育互相促进,把德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教育之中。

(一 )教师自身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德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德和才。”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等多方面的素养。我们在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的同时, 不能忽视尊重学生,包括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在教育实际中,有的教师养成随意“教训”学生的习惯,或许这一切都源于“老师教训是为学生好”的初衷,但学生同我们一样,渴望自由和平等,渴望受到尊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其学习的楷模,道德的标杆,人生的导师,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二 )立足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根本保证 。

1.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凭空而谈,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现在的新课程英语教材内容主题涉及人文、社会、环境、体育等,是教师进行课堂德育的最佳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适时地向学生点明教材中蕴涵的教育意义,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达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2的主题是“Making Discoveries”, 探讨的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 同时应该尊重自然。教师可以联系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进行必要的发散与深化。教学内容是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基本材料,但并不是每篇教材都能直接用来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挖掘。牛津英语模块9的主题是“Communicate with other cultures”, 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 , 加强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的了解。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挖掘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教学点,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现在国外学汉语的人是越来越多, 孔子学院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良好平台。国外学汉语热折射出的是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这一事实能极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契机。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材中存在许多教育因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教师若把握住这些契机,及时引导,及时教育,收到的效果更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及谚语等进行人生观教育,有时往往恰当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甚至会让他们终生受用。如: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to success.(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种谚语可以让学生明白面对人生的时候,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准备,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要满怀信心,战胜困难。

(四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讲究技 。

如何有效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地方,但不容置疑的是,有意识地把德育融于智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拥有高尚的人格,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使德育融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创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的方 式让学生 自己感悟 。很多时 候教师不 需要刻意 雕琢 ,只需要巧 妙地引导 ,鼓励学生 互相交流 或辩论 ,自己寻找答案,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甚至是自我教育。德育是现代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

首先,课堂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引航员的工作,做到点到为止,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有形空间是有限的,但教学内容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教师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引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其次,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那种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是没有市场的,也是学生最头痛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就某一话题进行相互间思想的交流,通过交流达到明辨是非,促进课堂德育教学。最后,讨论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一个讨论的主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才能使学生的德、智等全面发展。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能单纯地为“渗透德育”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探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把德育教育融于英语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而应设置各种情景,营造良好的德育气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这样才称得上全面完成英语教育。

摘要: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具有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使英语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探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并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德育渗透的见解。

浅析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境教学 情感与态度

一、前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境,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上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情境教学的特点

1.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充分结合。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有意识与无意识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完全地有意识教学,学生很难全程高效集中地投入到课堂中。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调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意识地认真的学习,又能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下无意识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高效地学习又能培养情感意志,轻松地学习。

2.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这些工具不论是生动有趣短小的视频还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或者是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在课堂不同环节的应用其作用也有不同。在导入中应用情境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而在总结时利用情境教学往往能起到启示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因此在课堂的不同环节利用情境教学应注意各部分利用的特点,充分挖掘情境教学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三、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具体应用

1.课堂导入部分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学往往缺乏生气,而在英语教学的导入部分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则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导入部分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还能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况习进入课堂学习,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 Unit 4 Earthquakes,在课堂的导入部分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英文短视频,则学生会提前进入与地震有关的学习中,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做好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而根据视频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地震发生中自救与他救中会用到的词汇与句子,这样能很自然地进行课堂的学习中,并且让学生关注一些通用的常识问题,在无意识中传递有用的知识给学生。

2.课堂提问中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学教师为了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因而学生也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习惯。但在合适的时机创适宜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为学生播放不同节日常唱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猜具体的节日,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节日的由来,而人们又为什么要设立这些节日,丰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3.课后总结部分的应用。课后总结一般是在课堂快结束时进行的,因此很多同学会有不专心、不耐烦的情绪。而结合具体的情境丰富这部分的内容,用吸引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下放松地学习则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无意识下吸收知识。例如在学习必修2 The Olympic Games,在总结部分可以请学生表演课上所学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项目,而让其它同学猜这位同学表演的项目的英文名称,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关于运动的词汇,还能让学生在无意识下学习。

四、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形式化的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情境教学中应避免为了情景教学而创设情景,不能只重视形式缺不重视内容。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盲目地设计情境。盲目地设计情境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有可能出现课堂失控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课堂情境时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2.注重情境教学的丰富性。在利用情境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丰富情境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能重复地利用一种方法,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有不耐烦的情绪。在设计情境方面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设计中,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情境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

五、结语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正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材,而通过情境教学不仅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思考,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在其它方面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钰.基于新课程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4):86-86.

[2]韦兰艳.探究高中英语中情境教学实践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10):59.

新课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运用 篇12

学习动力。外研版英语教材,每一个模块安排了一篇对话和一篇阅读课文,教师可采用合作型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在对话教学课堂中,学生跟读录音后,分组朗读训练,以优带差,然后抽查小组齐读,开展分组对话,男女对话,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阅读教学中,先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分组带着问题默读,共同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齐读或分组大声练习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课文,掌握一些重点句子。但在齐读中,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生读书速度快,有些学生读书速读相对较慢,朗读中往往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指出朗读中的优缺点,并对不会读、读快或读慢的学生加以训练,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让学生自觉地投入朗读中。这样朗读往往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不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放录音磁带,因录音磁带所提供的语言是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以及良好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读出语感,有效提高背诵和理解能力

2000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大声朗读英语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没有真正地大声读英语,就不会有真正的语感。如何从朗读中读出语感,有效提高背诵和理解能力呢?

1.反复朗读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英语也如此,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语感,就得反复听,反复读,如反复读night,light,right,tight,sight,学生很快能记住单词。在教授there be句型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有关这个句型的句子,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背下了句子,在愉快的朗读中掌握了句型。另外,应加强课外朗读。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听录音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学过的新内容,这样学习效果更好。

2.抓好早读

“一年之际在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记忆最好的时候,抓好早读极为重要。在早读课,可以安排学生用以

1.依据学校资源特点,拓宽学习途径。

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支撑。校本资源则是学生学习和接受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根据本校的校园环境、学校学习文化氛围、特色景点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激活学生丰富的语言学习想象思维。这样的资源运用,能够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和生活的激情。

英语课程教学与本校的特色资源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让静止的资源转化为有声、有形的动态学习资源,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感悟。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运用敏锐的眼光探寻学校特有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认知体验。在运用学校资源过程中,应把握如下环节:(1)深入了解课程知识的深化点,让学生根据学习认知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思维,并与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化组合。(2)培养学生丰富语言学习资源意识,建议学生从身边生活素材或者学校资源中搜集相关资料。(3)运用情境教学引导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校本资源学习环境中,深入感悟课程知识,满足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校本资源的丰富,更能够发挥其引导促进作用。例如,在下几种方式朗读:(1)跟读,跟教师或录音磁带读;(2)齐读,目的是让会读的同学带动不会读的同学;(3)自由读,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读,记单词、背课文,读懂重点,读破难点。不管什么样的读法,教师都应加以指导,特别是在语音、语调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语感理解句型、课文等。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不知不觉背诵课文,又可以理解句子,掌握语法。

三、读出语言表达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用口语和书面语表情达意。学生口语的标准纯正,离不开朗读,学生书面语准确生动,也离不开朗读。反复训练学生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无意地输入大量的词、句子。这在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朗读规范的书面语言,多朗读一些优秀的范文,学生可以把这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可以要求学生朗读对话或课文的某一段,还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些优秀范文并背下。多读,多背,多输入,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方面,才能有效地输出,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朗读是学生学好英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老师来说,朗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对学英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持之以恒地运用,就一定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老师首先要明确它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认真地朗读,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英语朗读能力。相信丰富多彩的课堂朗读训练、晨读,会让学生读出自信,读出兴趣,在学英语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方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何佩建.英语课文复述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0.

[3]吴小馨.影响课堂教学互动的隐性因素—面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小学低段英语“多维发展性”评价方式初探

胡英博

(绍兴市培新小学,浙江绍兴

摘要:本文提出在小学低段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多维发展性的评价方式,这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低段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英语多维发展性评价方式

多维发展性评价指对学生进行对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性的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对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手段。“多维”是指时间、空间、方式、主体和角度思维多层次、多方位。评价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评价的结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目的等方面。

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用分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方式。虽然有用打等级这种模糊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但是90分和89分又差多少呢?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90分段,一个80分段,一个得到A,另一个却是B。等级永久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对于低端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感觉,不觉得这有什么好,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因此,对于低段的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教师采取正确有效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灵活地运用语言,建立自信。

一、课堂内的评价

(一)借助表扬性话语,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低段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受自身的心理年龄、《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4 A charity show的Reading“Hosting a charity show”教学中,可运用学校中舞蹈兴趣小组资源进行教学。首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一次舞蹈兴趣小组才华展示活动,并鼓励学生主动参加欣赏。其次,教师在学生观看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If poor children in east have no food and clothes,what do you want to help them?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自然会根据阅读中的义演表演主题想象为西部贫困儿童进行募捐。最后,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引出如下的思考题目:How to have a charity show?从而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活化表达情景资源,增强认知感受。

创造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情感,更利于学生在环境氛围的引导中,深入理解感悟,增强认知体验。通过优化情景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接受。

在活化表达情景资源时,不妨按照会话表达、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的要求用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有意识理解记忆力。在情境氛围营造中,应该体现“和谐性”和“人文性”,即在尊重学生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基础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不断优化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境表达,充分运用学习知识表达交流,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对情景资源进行优化升华,不断拓宽其语言文化的知识视野。

活化情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式的英语学习过程。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Star signs的Reading“What is your star sign?”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运用化装舞会的方式将自己化装成最喜欢的星座,并要求学生围绕“What’s the reason make you like the star sign?”进行互相表达交流,增强理解体验和表达运用。

3. 尝试多元表达运用,促进资源转化。

校本课程资源的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呈现,

语言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不会像学习母语那样灵活和有感悟。语言的交际性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充满激情和赞赏性的语言,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压力,增加学习的动力。

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教师要注重对课堂表现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及时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加分或发奖券的奖励;对于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用“Very 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表扬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其次,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的小组比赛活动中,获胜组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当然,每节课教师要尽量不让得到奖励的学生重复,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奖励,促进其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表扬性语言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评价,就是要在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激活英语学习的思维,增强语言的感知能力,创造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评价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桌互评。利用同桌的亲密无间的特点,鼓励彼此说真话,让自己能够有一定的认识;(2)小组测评。借助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其英语学习发展需要。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设置一定的探究话题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便于学生进行交际,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探究过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转化。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可依据资源的特点,通过自主表达深化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运用对话交流加深认知感悟,增强理解力;通过角色扮演深化课程教学过程,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视野;通过书面表达呈现总结学习过程,不断调整语言学习策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这种表达应该体现校本资源中的“相似性”,让学生在相似的话题资源中不断深入理解感悟。

如上所述,开发校本学习资源是对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拓展,在有效发挥资源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用学生熟悉的学习资源引导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香菊.基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2]田健.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的英语校本教研[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09).

[3]顾从霞.浅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化运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11).

[4]夏丽.也谈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英语之友(中旬),2011(12).

上一篇:阅读教学下的读写结合下一篇:纳米复合刀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