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的对话

2024-05-10

走进心灵的对话(共10篇)

走进心灵的对话 篇1

去年我接了初四一个问题较严重的班, 班里有几位思想行为偏激、不易说教的学生, 为此这个班曾前后换了三位班主任, 临近毕业的一年, 谁也不想接这个班, 领导找到了我, 我只好临危受命, 根据多年的经验, 这又是一个难以管教的班, 我在思考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是单刀直入还是迂回摸底?是冷眼相对还是走进心灵?记得泰戈尔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于是我选择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细心观察, 展开对话。

首先我不动声色地开展了班级工作, 健全班委, 完善班规班纪, 召开了第一次班委会, 通过座谈了解到班集体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哥们义气、以强凌弱、拉帮结派、无心学习、胸无大志、以与老师对立为荣, 大有歪风压倒正气的趋势。于是我找到了为首的男生刘甲和女生刘乙,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与他们分别进行了刨根问底的详谈, 之后我陷入了深思, 也难怪他们发展到今天, 原来他们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一直困扰着他们。刘甲是随父母来城打工的子弟, 好不容易进了附中, 由于父母整天忙于生意, 就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奶奶监管, 开始还行,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刘甲逐渐成熟起来, 心眼也多了, 又受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 渐渐地表现出哥们义气, 处处摆出老大的样子, 开始不服从班主任和老师的管教, 虽与家长进行多次合作, 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过少, 这种只管孩子生活, 不对孩子进行感情投入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缺失,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逆反心理强, 若不及时加以疏导, 容易成为迷路的孩子。当我问他有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时, 他流下了眼泪, 并说道每次看到学校对自己的处分, 心里就不是滋味, 并决心改正, 可谁是倾诉的对象呢?父母没时间, 老师不敢接近, 同学多是敬而远之, 于是他又失去了勇气, 选择了随波逐流。刘乙上初三时曾与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发生冲突, 原因是刘乙在课上看小说受到批评, 觉得没面子, 就与老师大吵大闹起来, 从此表现随意, 穿着打扮赶时尚, 头发烫成蘑菇云, 针对班主任和学校的批评漠然处之, 影响较坏。究其原因, 她初一时父母离异, 其父母各自又迅速成立了家庭, 她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享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 为此憎恨父母, 性格孤僻易暴躁, 多次与老师对立, 还多次扬言谁要再惹她就以离家出走相威胁。交流中她说没有人关心她, 没有人和她谈心、说悄悄话, 她很孤独。面对面前的这两位学生, 我顿感他们首先缺乏的是爱、理解和沟通。有时规定制度可能会改变一些人, 但也不是万能的。有时我们过于把自己当做尊者, 而没有走下神坛, 贴近学生的心灵, 从而制造了无数个所谓的叛逆。

接下来, 我时常找他们谈心、谈生活、谈健康、谈电视剧、谈足球、谈我的成长经历, 也谈到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及人类面对的问题, 话题涉及方方面面。另外, 我还特意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做, 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潜质和价值所在。渐渐地, 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微笑;渐渐地, 他们不再惹是生非;渐渐地, 我们成了朋友;渐渐地, 信任的桥梁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架起。接班一月有余, 班里开始出现新气象, 德育量化遥遥领先, 课堂纪律今非昔比, 班风正、学风浓,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形成了。

对此我感悟颇深, 有时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 也许我们无从下手, 但只要抓住问题根本, 学会寻找细节, 问题终会解决, 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走进心灵 真诚对话 篇2

一、问题学生的形成

第一步,出现问题行为。学校规章制度中有着许多明确的行为要求,如上学不准迟到,上课不能随便说话,禁止踩踏草坪,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必须按时完成作业等。那么多的“不准、不能、必须、禁止”,圣人也难免犯错,更何况是心智不够健全的学生呢?出现问题行为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第二步,被贴上“标签”。学生因为好奇心、易冲动、不良习惯等,出现了问题行为,由于教师的片面认识和轻易否定,由于同学们的随声附和,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对号入座,贴上了各种“标签”。

第三步,成为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经常遭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贬损歧视,正常成长的环境就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多数学生慢慢地接受了“标签”内容的暗示,有的甚至故意采用对抗方式,获得心理安慰。久而久之,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并且不断累积,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二、问题学生的预防

为了预防问题学生的出现,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要因为学生一时的问题行为,就随随便便给他们贴上“标签”。

1.不要心存偏见,要公平。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是每一名教育者应有的工作态度。教学中,当任课老师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时,有的班主任首先想到的就是某些学生在故意捣乱、起哄,这样很容易制造出“冤假错案”,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敌意。

2.不要令行禁止,要灵活。学校的规章制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如有的学生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因为好玩,摘花折草是因为一时好奇。此时,教师不要随意给学生贴上小偷、破坏公物的“标签”,先心平气和地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如果学生是无意的,不知者不怪,应该给予谅解;如果是有意的,就耐心细致地批评教育。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就事论事,适可而止,切不可言过其实,上纲上线。

3.不在明处批评,在暗处。俗话说,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人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教师在众目睽睽之中让这些学生没面子,容易让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例如:一位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反复批评一个学生,还当众把该生的试卷撕烂了。该生忍无可忍,用手中的钢笔戳向教师的脸,使这位教师脸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教师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容易助推同学快速给他们贴上“标签”。即便有些问题行为必须公开处理,也需要全面考虑,三思而后行。

4.不要不以为然,要及时。中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管大小轻重,教师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有时候会好心办坏事,有时候会因不知情而犯错误。教师及时在班级中帮助他们澄清事实,就会避免因延迟滞后被同学误解而给他们贴上“标签”。

三、问题学生的转化

一些学生已是问题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常常置若罔闻,甚至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惹是生非,进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要轻言放弃,要想方设法地转化他们,这也是教师应有的良知、责任和职业操守。

1.不要歧视,要提供正常的成长空间。一些班级中,问题学生常常被当作“另类”,他们的座位要么在教室的角角落落,要么在讲台的附近。在教师看来,一是便于得到自己的“特殊照顾”,二是避免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影响。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歧视行为,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对立。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更要以身作则,经常主动地走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和被认可感。

2.因人而异,帮助揭下问题“标签”。问题学生看似很强大,实际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教师要善于从问题行为中发现积极的因素,提供必要的帮助。如一个学生经常上学迟到,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只要发现他按时进校,就及时地予以表扬,以此培养他的信心,同时给其他同学一种正面暗示:他正在慢慢地改正,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而已。如果他依然如故,教师不妨先与这个学生达成秘密小协议,然后,在班级中帮他编造一个“合适的理由”,让其他同学信以为真,尽早地帮他揭下“标签”。

3.利用偶像,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时下,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虽然远离学生现实的生活,不能与学生直接互动交流,其影响力却非同小可,学生们常把偶像视作自己学习仿效的榜样。问题学生一般难以听从教师或家长的教育,但偶像的经历和遭遇常常得到他们的心理认同,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有时,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并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力量。

4.善于留白,耐心地等待自我改变。留白,是教育的艺术,是一种等待,也是一种成全。面对“顽固不化”的问题学生,教师有时可以采取冷处理。只要他们的表现不过于放肆,就不要穷追不舍。这样,学生的厌烦心理、对抗心理就会随之降低,教师不妨采取“以面带点”的方式,加强集体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感召和激励这些学生上进,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当然,学生成为问题学生,除教师教育失误外,还可能有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者社会原因等。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教师,都应善待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转化每一个问题学生,争取让他们早日回归健康成长的道路上。

走进心灵的对话 篇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对文本的浓厚兴趣,形成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积极对话的互动情境。创设情境是激发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适时采用直观演示、音乐渲染、故事情境等多种形式巧创情境。《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是十分美丽的,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为此我创设了“快乐旅行”的情境,让学生乘上“竹筏”,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钢琴曲,欣赏《走进桂林》的风光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连绵不断的画卷”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迫切地想去文本中了解桂林山水。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办法,又是积累词汇、训练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品读课文,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感受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浓浓的父子情,体会这对父子的伟大。教学“父亲不顾一切拯救儿子”这部分时,采用教师引读、学生回读的形式,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深化情感的目的。父子之间的对话是课文情感表达的高潮部分,可通过自由诵读、同桌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加以感悟。“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是串联全文、表达情感的主线,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在一次次的激情诵读中,学生进一步为父子之间坚定的信念所打动。

三、以情激情,形成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情”,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激发、感染学生的“情”,从而加深体验,形成共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章,但课文叙述的事件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一下子无法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对文章蕴含的感情难以准确把握。课堂上,我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当时白人收购印第安人领地的历史背景以及西雅图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从中感受印第安人被迫转让土地的无奈及对土地深沉的爱。配着音乐,我深情地朗读课文,读到动情处,我的声音哽咽了,学生也感动了。整节课上,师生情感交融,浑然一体,实现了文本表达与情感体验的统一。

四、尊重独特体验,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即所谓“一百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个性化地表达出来。如在《景阳冈》一文的教学中,在交流阅读感受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景阳冈》一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要学习武松那种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有的学生认为要摒弃武松那种不听他人劝告、率性而为的个性……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予以及时的表扬、鼓励及正确的引导。

五、鼓励质疑,点拨解疑

一个人会不会读书,能否独立思考,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会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从教师的发问转向学生的主动发问,教师要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先用富有挑战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同学们,你们当中谁能当小老师提出问题来考考大家?”话音刚落,学生踊跃提问。我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课堂成了师生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战场”,人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丰富想象,思维创新

心灵的对话 篇4

日记是你寂寞难耐时的玩伴。当你一个人在家,没有兄弟姐妹,父母不在,你一定会感到寂寞吧?告诉你,来写写日记吧,把你心中的感受写下来,幻想有一个虚拟的“我”在跟真实的我讲话,自己跟自己对话,不就没有寂寞了吗?《安妮日记》的作者把自己的日记起名叫“吉蒂”,每天写日记前先称呼“亲爱的吉蒂”,你也可以效仿一下哦!

日记是一位优秀的倾诉者。当你遇到烦恼、愤怒、委屈、冤枉等烦心事时,没有人理解你,或者你不想跟别人多说什么,那么就写日记吧,它不会跟你争辩,不会打断你的述说,绝对是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只要你愿意,它可以一直耐心地倾听下去,而且不计时间,不计金钱,多划算呀!

日记是一块心灵的净化地。当你走在道德十字路口,面对抉择时,你可以静静地在日记里写下自己复杂的心情,写着写着,你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做出合理的选择。

日记是分享心情的一位朋友,是和心灵进行对话的最好方法。

《罪与罚》中的心灵对话 篇5

在这个片段甚至是整个小说世界中, “到处都是公开对话的对语与主人公们内在的对语的交错、呼应或交锋。到处都是一定数量的观点、思想和语言, 合起来由几个不相融合的声音说出, 而在每个声音里听起来都有不同。”主人公拉斯克里尼科夫是心灵对话的最核心人物。他在遭受着贫困漂泊与走投无路的夹击时, “不修边幅, 邋里邋遢, 已经到了极点”, 但至少“拉斯克里尼科夫甚至觉得, 这样倒挺惬意” (第三节第三段) 。然而“母亲的信让他痛苦到了极点 (第四节开头) ”。显而易见, 表面上是信件致使他痛苦, 但实质上是他最脆弱的神经已经被拨动起来了, 或者说他的软肋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致使他有失去最后的精神寄托的痛苦, 某种使之得以存在的动力遭受创伤。但所有这些, 无不体现在整个“对话”关系构建的小说世界中, 种种出场的人物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心灵表现。

该片段中, 拉斯克里尼科夫的情绪达到最激烈的状态, 这是心灵对话的高潮部分。如:“她却出卖了自己!”———“她是肯出卖自己!”———“她会出卖自己!什么都肯出卖!”之后接下来的三段文字中, 前后十多个感叹号“!”, 与近三十个问号“?”交织并行, 强烈对峙, 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对话狂潮。当然, 不言而喻, 主人公的精神状态极度紧张, 主人公的心灵世界波澜怒吼。这让读者也为之窒息。值得注意的是, “?”问号多于感叹号“!”占上风位置。可见, “这些问题早就在折磨他的心灵, 使他痛苦到了极点!”痛苦之关键, 恐怕在于他内心的矛盾和思想的争锋。

“决不会有!为了让这样的事不至发生, 你要做什么呢……你猜到了吗?”这个部分, 在拉斯克里尼科夫看来, 这样的问题最具有杀伤力, 也就是前面谈及的精神的后花园受到沉重的刺激。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社会本能, 如“爱和同情” (心理学家詹姆斯语) 。一旦拉斯克里尼科夫的社会本能遭受威胁和创伤, 那么可想他的内心是如何的复杂, 他未来的命运将向何方?

即便如此, 作为颇具思想深度的拉斯克里尼科夫, 理所当然地认为必须尽快有个结论以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一定的才去某种行动, 立刻行动起来……即便什么决定都行……”如此一来, 终于爆发出“发狂似的大声叫喊”, 还有一个念头, 是“完全陌生的新形式的可怕的”幻想的形式。这样的心灵对话, 越深层挖掘, 越神秘无休止。不同的声音融合到一个人的心灵对话之中。这其实就是巴赫金所说的“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的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正是有着太多不同的声音, 才有了不同心灵的对话关系;正是在这些心灵的对话中, 体现着不同的声音可以自由地平等地同时共存。小说中, 主人公和“自我”、假想的母亲、妹妹、读者以及作者这些角色平等交流对话, 这就是最普遍的说明。

多种不同的声音代表着多种不同的立场出现, 这些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些声音的交织, 实质上就是心灵对话的内在因素, 根本在于思想的争辩和叩问。在《罪与罚》中, 这些对话都是围绕着拉斯克里尼科夫的心灵对话而展开的, 恰当地说, 应该是拉斯克里尼科夫的思想对话在起作用。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的主要人物, 都是冥思苦想的人, 每个人都有种‘伟大的却没有解决的思想’, 它们全都首先要弄明白思想。”而思想只有在交锋状态下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对话也就越加呈现出交织的火热。人的心灵状态便随着对话的无限延伸和永远未完成而跃然纸上。

自主对话放飞学生的心灵 篇6

一、自主对话, 搭建平台, 渲染民主氛围

现代教育中的对话不是简单的语言交流, 而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的相互接纳, 因此, 对话需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 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 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如在执教《我有一盒彩笔》的课堂中, 我紧紧围绕学生身边的话题切入主题,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自身的经验来学习, 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构建了对话平台, 拉开了自主对话的序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广袤的语文天地中自由驰骋。

二、自主对话, 激发欲望, 让学生乐此不疲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而北师大版教材识字量大, 教师根据这些特点,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多种识字手段, 如滚动识字、自由识字、同桌检查、抢读生字、开火车读词等。这些识字方法活泼有趣,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使识字教学进行得扎实有效。

三、自主对话, 让学生在自主中建构

1. 话题是对话的要素之一。

话题设计直接影响对话活动能否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所以, 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学生有话说, 而不是部分学生动起来。这是自主对话式教学的关键。与文本对话, 巧设话题, 综观整堂课, 我设计了这么几个话题:“丁丁画了几幅画?”“他画了什么?”“你最喜欢丁丁的哪个理想?为什么?”这些系列话题既紧扣文本, 又与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贴近。这些较好的话题, 设置了一个情境, 营造了一个氛围, 让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

2.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感悟语言材料, 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 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 想得越深, 自然感悟就越丰富。这样就为“对话式”教学打下了基础, 就不必担心在对话时无话可说了。在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 读中感悟, 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以读显形, 突出感染性, 如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 让学生体会到, 丁丁既画了美好的今天, 也画了明天的理想;以读动情, 坚持渗透性。如多处引导学生美美地读文, 在读中体会丁丁善良的出发点, 感受其画的美;以读育人, 注重熏陶性。如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有一盒彩笔, 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想象之后, 再来读文, 就能感受到丁丁美好的愿望, 这样,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

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7

一、用“爱”开启心灵之锁

通常教师会欣赏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 而对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感到无奈, 觉得讨厌, 甚至歧视。其实, 对这类学生而言, 教师和家长的呵斥会使他们封闭自己, 表现出消沉和叛逆。因此, 教师要亲近和爱护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 使其积极向上。要做到这一点, 班主任必然经历失落、失望, 甚至绝望的心路历程, 但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的付出绝对值得。

“爱”是教育的基础,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学生, 使学生内心产生持续的健康情感, 向教师敞开心扉。

二、用“尊重”拉近心灵距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离开“尊重”也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 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只有被尊重, 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 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当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得到教师的认可后, 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就缩短许多。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指出, 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无地自容, 他们便会失望, 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打击, 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思想就愈加淡薄。设想一下, 对一个自尊心被伤的学生, 还能有什么方法教育他?因此,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一是不体罚, 不当众批评、讥讽学生, 不随意向家长告状。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个人意愿。三是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在进行各种选拔时, 机会平等;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 一视同仁。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 轻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意味着扼杀人才;一味的冷眼和讥笑, 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三、用鼓励激发心灵闪光

教师要了解学生,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心理状态和家庭状况等, 并留心观察学生, 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就是教师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心理学研究表明, 热情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因此, 教师最重要是的工作就是, 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时, 给予力量和鼓励;同时,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上海闸北中学有一句名言:“成功是成功之母。”因此, 教师要帮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 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并促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走向自信, 取得更大成功。

我曾教过的一个高一学生, 她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上课时要么发呆, 要么写写画画, 各科成绩都不理想。有一次, 我发现她在课本上画的一幅卡通漫画很好, 于是就和她讨论参加班上板报小组的事, 她没有同意, 但却答应帮忙画一幅漫画。后来, 她的漫画被放在显眼的位置, 很大、很漂亮。我因为这件事在班会课上表扬她, 此后我经常有意无意地给她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 其他学生也因她的特长而请她帮忙画画。再后来, 她有了很大改变。高二分班后她就不在我的班上了, 据她后来的班主任说, 她后来在绘画方面的表现越发出色, 最终考上较好的大学。

赞扬如同阳光, 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佳或情绪低落的学生, 赞扬会给他带来温馨的、成功的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适当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勇敢向困难挑战, 顺利走向成功。

四、用耐心期待心灵觉醒

在教育生活中, 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些学生经常犯错, 教师付出很多努力, 他们也没能改正。这时, 教师一定会有些泄气, 认为这样的学生“朽木不可雕”。这样的情况, 并不少见。其实, 教育就是转化人的工作, 让一个人得到转化, 最重要的是要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 它需要教师不厌其烦、诲人不倦, 它需要教师用耐心启发学生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8

一、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应该是有创意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只是被动地学习, 就难以实现“创新”。我记得有位老师在上三年级的《会说话的手》这节课时很有争议, 因为有别的老师上过, 而且上得很精彩, 所以这位老师上同一内容时, 心中很是胆怯, 怕别人上得好, 自己无法超越。我的观点不是这样,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同课异构的课可多了, 只有自己对这样的课题感兴趣, 对所教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那么, 怎样吸引学生, 怎样完成教学任务, 要积极地思考, 大胆地实践, 不光让教学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更激发了个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绝对吸引人, 也能使个体得到提高。可以说创造无处不在, 有了丰富奇妙的想象, 就要付诸行动。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勇于实践

一位老师在上《适合纹样》这一课时, 我建议她可以把导入部分设计得生动一点。这位老师是位勇于实践的创新者, 把生日蛋糕带进了自己的课堂, 先给学生过个生日。因为蛋糕上有典型的适合纹样, 这样导入既新鲜, 又好玩,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从吃的到穿的, 到居住的场所, 一下子找到了好多的适合纹样, 不用说, 这样的课有生活情趣。而且学生也真正理解了适合纹样, 学生的作品还特别贴近生活, 从妈妈的围巾到沙发靠垫, 学生提到的物品各式各样,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生活即学习。

三、善于向学生学习

记得我在上《像什么呀》手工课时, 用一张纸进行物品变形, 在孩子的眼里, 我用手撕一下就变成了小鱼, 再用手撕一下就变成了小房子, 变成了帆船, 变成了生活中的好多东西。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者, 一张纸、一块布、一堆沙、几粒石子, 甚至一根木棍, 都会成为他们创造的材料, 引发他们的创造兴趣。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 大胆尝试更多的画种, 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 全方位拓展儿童的思维, 开阔视野,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毕加索说:“我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画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 看看孩子们在干什么, 往往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 带给我们全新的思维。在小学美术课堂上, 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创造带来的成就感。这样的老师才是最优秀的老师。

四、发现闪光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 不仅老师要设置问题, 更应该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气, 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的语言、情感、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 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诱发其学习兴趣, 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时用语言鼓励, 有时用点头表示肯定, 有时是很亲切地抚摸学生的头以示激励。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会赞美学生的这种方式很重要, 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 是一种驱使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用心灵去赢得爱, 用爱去交换爱。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只要我们爱孩子, 孩子都能感受到, 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但学生的能力、智力等各方面确实存在差异,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或能够独立进行各类创作, 并大胆主动地表现自己。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 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 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适当给孩子以赞美评价, 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 有效地学习, 大胆表现自我有很大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 使他们多一份自信。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 让自己用思维的火花燃烧学生, 即使有所差异也没有关系, 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 我们应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给以引导和尊重。

文本与心灵的对话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交流;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81-01

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写道,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挖掘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对话中去,在理解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在感悟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情感交流,可以抓住以下三点:

一、挖掘切入点,激发情感

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首先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好的切入,既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环境、文本、教师、学生等四方面进行切入,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去感受、去探究文本的欲望。找准阅读文本的切入点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情境切入

借助音乐、美术、影视、课件等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种近乎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可以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情境。方式可以有创设知识情境、创设学习情境等。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

2、内容切入

文章一般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我们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最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关键之处,把蕴含的情感点化出来,就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方式可以有朗读欣赏、巧设悬念、介绍背景等。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3、话语切入

教师发挥语言的魅力,用充满激情的、诗般的教学语言导入新课,就会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交流。方式可以有激情谈话、渲染氛围、幽默谐趣、故事激趣、质疑激情等。一堂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往往有着精彩的谈话激情导入,激起学生迫不及待想进入文本的冲动。

4、旧知切入

有的课文与学生的旧知和生活经验有很大的联系,可以提出一些与新课有关的事情、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回忆,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将心比心,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情感距离。方式可以有回忆旧知、品读名言、激活体验等。

二、紧扣共鸣点,深化情感

随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进行情感迁移,并在教师情感的带动下,把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领会文章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从三方面探索:

1、再现情感

作品寄寓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述表达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细心揣摩作品的情感脉络,酝酿和调动自己的情感,通过再现作品的情景,与作品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方式可以有朗读感悟、语境呈现、想象场景等。

2、体验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作品人物出发设身处地地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引起自己在情感、态度上的共鸣。方式可以有联系生活、换位思考、即兴表演等。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

3、表达情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同,要引导学生把自己体会、感悟的主观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就会达到与作品的共鸣。方式可以有情理辩论、补充空白、感情诵读、表达感想等。

三、把握发展点,升华情感

当学生情感飞扬时,我们要适时地把握时机,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内化、升华,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1、激情写作

当学生领会了文章的情感,或被人物的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的景色所陶醉,就会产生“情满而溢发”的现象。这时,让学生进行激情写作,既抒发和升华了学生心中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2、阅读延伸

学生在理解文章、领会情感后,对作品和作者产生了一定的认同。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作品相类似的文章以及作者所写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拓展中加深体验,使学生课内情感在课外得到延伸。

3、读书实践活动

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情感后,开展相关的读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并从中体会到文章以及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 汪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2003(08)

[2] 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

[3] 贺诚《“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3

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10

一、用爱心, 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语言”上拉近与学生的感情, 走进学生的心灵

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接受教育, “情通而理自达”。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定势, 他就会乐意接受教育, 相信教师讲解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

班上是有位女生脾气很倔强, 同时她又是周杰伦的“超级粉丝”。无论书上、课桌上还是自己的卧室里, 到处贴满了周杰伦的头像, 摆满了跟周杰伦有关的东西, 如果班级里有谁说周杰伦的任何缺点, 她会马上和人家吵架。班级里的很多同学对她有很大的意见, 几乎天天有人会向我告状, 我知道我处理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位女生以后的学习态度。于是我慢慢试着和她拉家常, 告诉她老师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 如《菊花台》等, 喜欢周杰伦很正常, 他有很多优点, 会唱歌会演戏, 会写歌还会谱词, 我们可以以他为榜样, 努力提高自己, 特别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他又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凡人, 不可能十全十美, 也会有不少缺点。几次聊过后, 她的态度明显有所好转了, 最后终于诚恳地告诉我:“老师, 我知道自己有点过了, 我也明白为什么我的人缘不太好了。”现在, 她说话的语气比以前缓和多了, 愿意跟她说话的同学也明显增多了。这件事情尤其让我深刻体会到师生关系平等的重要性。

二、用耐心, 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双向交流, 产生互动, 走进学生的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就要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班级的任何活动安排, 大到班干部的提拔任命, 小到班级盆景的摆放, 都是我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我把与学生朋友式的交往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文明班集体。在班级推行“班干部竞选制”“班级一帮一互助活动”, 与同学们一起制定班级公约, 同时推行了学生月考核制度, 把学生名单张贴于板报栏, 每月的“★”多少就是奖励的依据, 学期考核班级学生奖励的项目多达二十多种, 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使班级四项评比扣分大大减少, 杜绝了违纪情况的发生。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如:校歌咏比赛、校文明值日岗活动、学生会的干部选举、学校播音员和编辑工作, 等等;在班级管理这一块, 在班干部队伍建设上, 我同样加强纪律和素质教育, 把权利下放, 任务到人, 采用一人一岗制, 使每位干部各司其职 (站好岗, 管好人) , 并且各部门相互监督。我只做传达检查工作, 其余工作由各个负责人管理, 全部工作布置周密;班级的早读、自习、考试完全靠自我监督实现, 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为整个年级作了很好的表率, 并且还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校运会上也取得了团体第二名、冬季三项的第二名及班级期中期末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这些活动, 唤起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台, 同时增强了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 使班集体拧成一股绳, 真正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由此, 班主任在班上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三、用进取心, 以自身较广博的文化素养影响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灵

俗话说:“自尊之心, 人皆有之。”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 尤其是学生, 他们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 取得成绩时, 希望得到赞同;而在出现错误时, 在内疚的同时也希望得到谅解。偶然见到了万玮的《班主任兵法》, 读过之后, 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仿佛站在我眼前,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空余时间对心理教育的学习、心理咨询的培训更让我走出了常规教育。班上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是一对死冤家, 他们表面你争我斗, 内心都是为了把班级管理好, 把全班学习成绩提高。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往往上午这个告状, 下午那个来诉苦, 双方一直说服不了对方。于是我在班会课上告诉大家 (主要是说给他们两人听的) :“听说班长和学习委员吵架了, 我非但不生气, 反而很高兴, 为什么?”然后借用同学的回答:“他们时刻在为班级考虑!为同学着想!”然后再问学生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同学会告诉我:“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是事先两人应该商量好。”下课后, 我看到他们两人微笑地看着对方, 我知道他们双方都已经接受了这个建议, 成功的喜悦已经开始伴随着我了。有人说“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老师”。是的, 教师的注意、关怀意味着了解、重视和喜爱。

四、用恒心, 关注学生身上点滴的进步, 鼓励赏识学困生的成长, 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 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班上的一位男生来自外省, 小学从没学过英语, 所以进入中学后, 他26个字母也不认识, 对于什么是英语也没有任何概念, 成绩的揭晓更是让他满怀失落。在做好他的课外辅导、找了“一帮一”的学英语小助手给他之后, 我还积极利用作业批语对他进行鼓励, 与他交流:“你很棒, 默写进步了!”“加油, 继续努力”“老师发现你很聪明, 学起来很快的”等, 慢慢地, 他也会回复:“谢谢老师, 我会努力的!”“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每天的交流都让他尝到被关心的快乐味道。

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评价如何,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被老师关心和喜爱,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困难生”, 教师如果能多点鼓励和表扬, 少点批评和训斥, 尽量地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 然后真诚地、大方地去赞赏他们, 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这样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 他们会更加信赖你, 他们的心灵也会向你敞开。

上一篇:市场天花板下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