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的教育

2024-08-04

走进心灵的教育(精选12篇)

走进心灵的教育 篇1

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性格各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 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 播下适宜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在《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这本书中, 作者林志超用这么一句话予以诠释:“心灵的教育, 在于细处摄神, 一叶知秋, 唯有处处见心、时时用心、以心换心的教育, 才能让细节成为经典!心要跟爱一起走, 教育才是真教育。”

是的, 志超如此阐述, 如此践行。面对学生的问题, 面对一群急需帮助的孩子, 志超以一种圆融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超然的心态, 走进学生心灵, 柔软地触摸, 让学生在一笑中感悟, 快乐地改变:插班生受到冷落和排挤, 志超通过“落实友谊”, 让插班生很快融入人群, 收获了友谊, 收获了温情、爱心和快乐;学生犯了错误, 志超通过“名人公告”, 公布错误之事, 却用“名人”代替学生姓名, 用心呵护, 换来学生“报之以李”的表现;学生天生缺陷, 志超通过“持续认可”, 不断撞击、发现、挖掘“非亮点”, 让学生去获取同学们的掌声, 唤起内心的感动, 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

读《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一书, 妙语连珠的文笔, 全书写法别具一格, 通过“直面36个学生问题, 直击教育现象;36篇艺术应对案例, 润泽学生心灵;36则精彩幽默评析, 令人感悟至深。”现象点击, 即是对教育现象的一种思索, 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 理性透视现实, 寄意教育期盼。案例描述, 是艺术应对的巧妙方法, 承载着教育睿智。启迪学子感悟, 使之熠熠生辉的教育, 契合了本人曾经提出的, 教育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的12个点:兴趣点——“因材施能、学会重复、赋予职责”;兴奋点——“点亮明灯、激励潜能、人人有责”;情感点——“如期关注、落实友谊、名人公告”;求异点——“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感同身受”;变化点——“看见未来、期待不同、走出自己”;荣辱点——“事件回放、另类日记、坐下说话”;利益点——“顺势而为、激起关注、微笑记录”;低潮点——“持续认可、重上战场、看见进步”;矛盾点——“果断干预、同伴打分、率先垂范”;敏感点——“点破纠结、批注情书、看见最美”;闪光点——“一芳群赏、放大亮点、你最珍贵”;共鸣点——“善意理解、沟通双赢、幽上一默”。评析部分乃本书另一精华, 揭示成功真谛, 阐述理论支撑, 富有人生寓意, 饱含生活哲理, 盈溢教育情感, 唤起教育共鸣。

走进学生心灵, 才能真正“艺术应对学生问题”。志超用艺术的方式走进学生心灵, 让学生体验高尚与尊严, 善良与真诚, 仁慈与怜悯, 奉献与付出, 感恩与宽容;让学生品味亲情、真情的幸福, 认识同情、温情的意义, 懂得爱情、友情的真谛, 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激起美的向往, 激荡生活的热情, 激活生命的燃烧。让他们的心灵里飞翔争鸣的百鸟, 铺满斗艳的鲜花, 流动碧透的清泉, 充满七彩的阳光……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让学生“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 他说:“我十分坚信, 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 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 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 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做学生心灵的培育师, 让教师的劳动成就学生, 让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 让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 让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 让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 让愚昧走向文明, 让弱小走向强大……培育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 引导学生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以自己的青春谱写辉煌的教育诗篇, 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绵长的文化繁衍, 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斑斓的成长手记, 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坚强的未来人杰……

走进学生的心灵, 做学生心灵的培育师, 既是教师的责任, 更是教师的幸福。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3-8-26

走进心灵的教育 篇2

常宁市宜阳中心学校石洲幼儿园 许红光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呢?又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又如何让他们的行为去感化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深思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将我园的一些做法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如何把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一)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教育。结合主题 安排活动

我利用大班上册《保护地球妈妈》为基础,有机的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如《植树节》、《我爱花草树木》、《变废为宝》、等系列活动。这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讲故事比赛、儿歌、游戏、绘画、歌唱等。在看图讲述《窗外的垃圾》中,我们把原来单纯的讲卫生教育扩展为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孩子们的认识海洋动物的活动中,我们以原有的教材为基础,自编了《救救蓝鲸》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幼儿看海水被污染后小海鲸在挣扎、在求救,使幼儿自觉萌发珍惜动物,憎恶破坏环境行为的情感。2 实地观察开展活动

幼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的支配,而幼儿的情感又十分外露鲜明。而对比观察是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的阶段。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组织幼儿去实地观察。我园靠近宜水河,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切的体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1适时的带他们进行参观,当他们看到那一堆堆垃圾让河水断流时,漂在河水上的小鱼发出难闻的气味时,有些女孩子当场就哭了起来。幼儿在马路边观察各种车辆排放出难闻的尾气;在工厂里看到大烟囱冒出刺鼻的浓烟,感受到空气污染让人很不舒服,眼睛流泪、呼吸困难。然后我再带幼儿来到绿化带,绿草如茵、树木茂盛、花儿绽放。孩子们通过比较,体会到这里空气真清新,懂得了树木、小草都有净化空气,吸附灰尘的本领。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鸣。他们说:“要是所有地方都这样,那该多好呀!”

(二)通过实践增强环保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我们还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幼儿亲自把种子种下去,经常浇水,捉虫,认真观察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同时记录植物生长日记。我们还通过开展废旧物品创作比赛。孩子们积极动脑子,精心创作了许多玩具。如用两只可乐罐做了望远镜;用各色吸管剪成一段段串起一条五彩项链;用牙膏盒、火柴盒做卡车、轿车、楼房;用塑料做小金鱼;用废信封做面具;用核桃壳做小船、小乌龟;还在六一汇演上表演了用废旧物体做成的时装表演。

二如何用他们的行为去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

走进人物的心灵 篇3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而且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我尝试着抓住几个重点语句从入文、入情、入心、入理四个层次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把握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仅以“他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个句子为例,谈一下我对阅读理解课文这四个层次的体会。

一、入文

所谓入文,就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本,走进文本所带给我们的文学天地,感受语文所展示给我们的未知世界。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学生通过阅读对它进行具体化,以学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练习中“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这一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浅层次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时间罗列的方式来表达,就是意在表现时间的漫长。通过再读这句话,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二、入情

在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这句话时,我用多媒体展示父亲艰难挖掘的场景,让学生伴随着低沉、哀痛而又略带紧张的音乐朗读这句话,让学生真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感情。学生在这种创设情景之下,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了父亲挖掘的艰辛,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这种情境再现背景下的朗读指导,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读的感情比刚才更丰富、细腻,感受更深刻。

三、入心

在学生对文本意义理解和课文情景体验的基础之上,如何把课文所塑造的父亲形象深深的烙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这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了解的重要一环。

我让学生带着对这位父亲的敬意细读这句话,提醒大家换位思考:“时间的漫长只是大多数学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来感受这段时间,可是如果真正走入父亲这位“当事人”的心灵,他此时的心情又是如何?他是希望时间再快一点吗?他是和我们一样也觉得过去的这三十六个小时是那样的漫长吗?”一个问题把学生带进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在这种“客串角色”式的“扮演”过程中,有的学生体会到这位父亲恨不得让时间停止,因为每多过一秒钟,儿子生还的希望就减少一分;有的学生谈到,过去的三十六个小时,这位父亲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度过的,因为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上接第4版)那就是要把儿子救出来;有一个学生还非常动情的提到,这位父亲多么希望,他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个梦,如果梦醒一切都可以回到从前那该多好,这样一个可怕的噩梦,他怎么还会觉得时间漫长呢?……我想,如此深刻的体验,如果没有真正的走入主人公的内心是做不到的、说不出的。

四、入理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几个字,能读几篇文章这么简单,我想除了锻炼能力,培养习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能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载体就课文。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讲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感受父爱伟大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位父亲说句心里话,说一说大家此时的内心想法。结果许多学生不仅谈到了对父亲的敬佩、赞美,而且谈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父爱联想到母爱,从课文联想到自身,不少同学还谈到了自己以前思想认识不到父母的苦心,以后一定会理解、关爱父母……能从语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联系自己,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吗?

走进心灵的教育 篇4

记得那是六月份下午的一节课, 天阴沉沉的, 教室里六盏灯全部打开, 依然无法把阴暗天气带给学生们的低沉情绪驱赶掉。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随后听到一声撕裂天空般的炸雷, 许多学生本能地发出“啊”的声音, 之后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课堂气氛沉重极了, 学生们的情绪明显地不安起来, 眼睛不时瞟向窗外。这时候, 我想告诉学生不要理会窗外的一切, 静下心来学习, 可转念一想, 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本, 笑着问学生:“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去看雨中校园的景象吗?”学生听了, 先是一愣, 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 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微笑着, 肯定地点点头, 随后, 传来一阵欢呼还伴随着一点掌声。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 站在楼道里, 看着正在被大雨笼罩的校园。学生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看到的景象。我也不闲着,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着学校里的一景一物。一会儿雨停了, 孩子们也逐渐安静下来。一刻钟后回到教室, 重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同学们七嘴八舌又开始交流了。“同学们, 我知道你们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来, 那就让我们畅所欲言, 把心中的话也像刚才的大雨一样倾泻出来吧!”话音刚落, 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纸和笔开始了心灵的宣泄。听着笔尖沙沙作响的声音, 我的心里荡漾着一种成功的幸福, 我为一刻钟前的决定感动庆幸。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在学生们的认真写作中下课铃响了, 我布置了今天的作业《雨中的校园》。第二天, 一篇篇习作交上来, 我是在微笑中读完这36篇文章的。可说, 这是他们最成功的一次习作。这时, 我想起了那句话“机智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痕迹”……我想若干年后, 他们不一定能记起我给他们上过的语文课, 但他们一定会记起, 下雨的语文课上, 我和他们一起看雨的情景……

教育机智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内在品质, 谁将成为好的教师或是坏的教师, 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形成健全的教育机智。教育教学情境瞬息万变, 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处理得果断机智, 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还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如果不能及时处理, 很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 否则, 纵有高超的学识, 也难以驾于课堂, 出色完成任务。这节课上, 如果我按照课前设计的流程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 无视窗外的电闪雷鸣, 风雨交加, 要求学生精力集中, 在喧闹中寻求宁静, 课堂教学也能貌似平静地顺利进行下去, 但教学效果如何, 不言而喻。因此, 我大胆地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暂时搁置到一边, 巧妙利用现实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 而不是强硬地把学生拉到我设计好的内容中去, 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学生的需要, 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从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单纯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说, 我无疑没有做到, 因为这节课上我的教学内容临时做了改变, 选择了与本课内容毫无关系的大雨做了本节课的主题。然而, 在得与失之间, 我得到了一种更为珍贵的东西———心灵的欢愉。那是一种生命好奇的需求;一种生命活力的张扬;是一种生命力量的释放, 这得益于一个教师在变化了的情境中选择了改变, 得益一个教师瞬间机智的取舍。

这次的事件, 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教育机智的重要性,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我们要敢于改变, 善于取舍, 这样才能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5

老师的爱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感,孩子们更象一个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启心灵之锁,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爱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肖秋涵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平时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一直想打开她那扇心灵之门,走进她的世界。有一天孩子们在画画,郭笃娜跑过来说:“老师,肖秋涵哭了,没有人碰她,不知道她为什么哭。”我赶紧走过去说:“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秋涵趴在桌子上一直哭,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原来是裤子湿了,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了,不要哭好吗?”她看着我,眼睛充满了泪水点了点头。我把他带到休息室,帮她换上了干净的裤子。我问她:“肖秋涵,是不是刚才玩积木时忘了去厕所呀?”

“是的,刚才我在插建锌子,忘记去厕所了。”肖秋涵红着脸对我说。“以后可不要忘了,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老师会帮你保密的。”“我以后不会忘了。”肖秋涵笑着说。我接着对她说:“秋涵,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做朋友好吗?”肖秋涵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信任:“好的,老师像我妈妈一样,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牵着肖秋涵的手说:“秋涵,我们一起去画画吧。”肖秋涵开心地答应了。

从那时起,我每天引导她和小朋友们相处,让他打开心灵那扇门,迎接快乐的每一天。慢慢地孩子们也走进了她的小世界,秋涵也变得活泼起来;每天听着她那稚嫩的童语,看着她那可爱的身影,我从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6

养成教育不可忽视

轶事1:垃圾桶的故事

教师在整理教室时,发现可回收垃圾箱内,竟然有许多用过的餐巾纸和铅笔屑,眉头不由地拧在了一起,忍不住问道:“这是谁干的?为什么讲了那么多遍还是记不住呢?”面对生气的老师,每个孩子都屏住了呼吸,教室里安静极了。老师见无人承认,又问了一遍,教室里还是鸦雀无声。老师自嘲地说:“看来是它们自己跑进来的,我把它们再请出来吧。”老师边说边动手拣起来。“老师,我来帮你。”“老师,让我来。”不一会儿,数十双小手伸了过来。老师是既好气又好笑,紧张的气氛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解读与反思:

如今的孩子们得到的爱太多,天天在爱的包围下成长,逐渐有了养尊处优的习惯,不知感恩,不知付出,不知关爱他人,唯我独尊。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总以为孩子小,树大自然直。可这一教育误区,却造成了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孩子入学后,尽管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然而,单方面的力量总是微薄的。瞧:教室里废纸随处可见,铅笔、橡皮到处丢,桌子歪了可以视而不见;黑板脏了可以无人问津。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些小事,微不足道,但反映出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滴水穿石”启迪着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习惯成就大事业。

保护孩子稚嫩的心灵

轶事2:误解之痛

有位小朋友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课堂纪律松懈,经过老师帮助后有了一点进步。

有一天,他正在专心地听讲。在老师转身板书的时候,他的铅笔滚落到地上,他够不着。于是,他小声地叫旁边的同学帮他捡。恰巧,老师板书完转过头来,看到他在说话,就批评了他,说他屡教不改,无视老师的存在,是不听话的孩子。他很委屈地争辩了几句,老师更生气了,说他“不老实”。下课了,几个同学围着他,为他打抱不平。

解读与反思: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觉性、自控能力很差,时常会犯错误。儿童的心是纯洁的,也是极易受伤害的。一直以来,我们习惯把服从和顺从与尊重老师划等号。老师们也自觉不自觉地喜欢那些听话、守纪的孩子。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从心底就有一种反感。尤其在批评的时候,如果哪个孩子不是乖乖地挨训而是辩解或顶嘴,肯定会让老师大发其火,惩罚也会更加严厉。教师们忽略了不良情感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正是老师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孩子自暴自弃。这对刚刚踏进知识大门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言行最容易挫伤他们的心。教师没有耐心、恒心和爱心,怎能抚慰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呢?

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轶事3:有趣的发现

一段优美动听的古筝曲在一(7)班的教室里回荡。这美妙动听的曲子震撼了班上的同学,也震撼了我的心。为何?弹奏这首曲子的孩子是我们班学习最吃力的孩子。一篇短短的课文就要背上几天才勉强背诵下来。这样的一个孩子,却能将这段长长的曲子记下来并娴熟地演奏出来,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解读与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理念,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成绩不好”“学习吃力”“接受能力差”“多动贪玩”“爱捣乱”的学生。教师还要会赞赏,赞赏学生取得的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孩子付出努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学生的独特性、爱好和特长。

教师总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赞赏也是比较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也赞赏不起来。认为他们不是读书的料,将来也不会有多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眼睛总是被蒙蔽着,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坚信这样的观点: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课间游戏重在“导”

轶事4:课间小插曲

“老师,不好了!王渊的牙齿被撞断了。”刚到办公室坐下,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小朋友的报告就追踪而至。我放下课本,奔向课室,拉过正在哭泣的王渊,发现孩子刚刚长好的门牙有一颗被拦腰折断,两颗门牙一长一短。面对此景,深感内疚。也许孩子将终身面对两颗参差不齐的牙齿了。心痛之余,发现教室走廊上互相追赶的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刚才发生的事而停下来,依然你追我赶,很是热闹。当时,一股怒气直冲脑门。一阵训斥,还是难解心头苦闷。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三令五申不允许在校内追赶,他们照样我行我素。

解读与反思: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学生的课间游戏无非是要么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要么坐在位子上看书写字不活动,要么是追跑打闹乱活动。在这些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学生常常发生因课间追跑打闹而导致的“跌破头”、“摔坏腿”等事故。老师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会建议学生课间不要在走廊上追跑,而是去做一些危险性很小的游戏,比如跳绳、跳牛皮筋、眺望远方等。但这些活动对孩子没有吸引力,他们就爱那些有危险的,刺激性强的追跑游戏,常常跑得满头大汗也舍不得停下来休息。有的甚至在满是课桌凳的教室里追逐打闹,将教室当作了他们游戏的战场,忽略了那些课桌凳对他们构成的威胁,看得老师们心惊胆战。于是,各种各样的禁止命令层出不穷,导致现在的孩子课间游戏很单一、无趣,这更加刺激孩子们去追求课间的追打嬉闹,各种事故也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不断发生。是“堵”是“导”,或许我们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多些引导才好。

冰心说过:“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应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用孩子的思维去想孩子、用孩子的心灵去爱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教育要走进学生和家长的心灵 篇7

一、考虑家长立场

从教育目的而言,家长和教师始终是同盟军,永远有合作的基础。对家长来说,有一种天然保护孩子的本能。在小张的手机被没收后,家长提出索要的理由近乎牵强,因为学习和手机之间根本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更何况手机被没收的原因是因为打游戏。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家长提出此种要求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是否是学生小张的恳求,让小张的妈妈无所适从?家长是否担心老师翻看小张的手机,造成对小张的不良印象;是否担心由于手机被老师没收,不便于联系,而担心小张的安全?是否看见小张手机被没收之后的消极情绪?)只有充分考虑家长立场,针对家长的顾忌对症下药,才能与家长进一步沟通协调。

二、达成教育共识

事情发生后,闵老师与小张进行了谈话,将学生说得“心服口服”,并且约定期末考试之后可以拿走手机,然后电话通知了小张家长。似乎如果没有出现小张妈妈索要手机的事情,教育目的就达成了。问题出在小张妈妈的身上吗?小张是个玩心较重、自控力较差、能言善辩的学生,一次说教是否能使小张心服口服呢?在处理事件过程中,能不能把自己曾三令五申不许打游戏作为没收手机的依据呢?毕竟手机属于个人财产。小张的父亲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是否就意味着小张的父亲完全赞同老师的做法呢?家长和教师达成的教育共识是实现教育有效性的保障。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情况,闵老师不应“先斩后奏”(先没收手机再告知家长),而应首先与家长联系,就小张在校使用手机打游戏的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明确学校使用手机的规定,同时了解小张在家打游戏的情况,将小张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相信,经过这样的沟通,一定会打消家长的顾虑,进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小张已是一名高中生,对自修课上不能使用手机打游戏,恐怕能讲出很多理由,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相应的行为表现呢?是否玩手机只是小张的问题呢?闵老师曾描述“临近期末,部分学生行为有点涣散,尽管我在教室里三令五申不允许玩游戏,但玩手机的人数还是有所增长”。因此,在对小张的教育上,不必过多讲述不能在自修课打游戏的道理,而是要让他承担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相应责任,同时也要通过主题班会等途径,在班级讨论我们应如何面对期末考试、制定复习方案、合理减压,而不是沉溺于手机游戏之中。

三、运用民主管理

回顾整个案例,笔者认为出现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的情况,源于我们对手机管理缺乏民主合理的管理程序。

一是应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出发点。明确手机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应与学生、家长充分协商讨论,尊重他们的想法,体现管理的民主性。手机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是学校管理者单方的事情,也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可以简单实现的。民主合理的程序能有效减少学校管理者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规范和自我管理。

三是制定手机管理制度,对手机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和细致的说明,方便操作与执行。比如,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必须关机(或静音);在课堂上学生不能使用手机做与学业无关的事情,否则手机要交由专人暂时保管,并通知家长一星期后取回,而且学生一个学期之内不能再带手机进入学校;等等。学校通过手机管理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避免潜在的问题,养成手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让思想品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 篇8

1. 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形成稳定道德品质的基础。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 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 重点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得到体验, 从而能够自觉地改掉一些不良习惯, 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为此, 必须遵循学生的道德内化规律。第一, 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 了解学生的需要, 激发情感, 引起共鸣;第二, 要激发学生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这是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动力;第三, 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第四, 要重视知、情、意、行等诸要素的培养;第五, 要开展实践交往活动,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要真正把主动权交还给德育的主体———学生。做到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答案让他们自己去寻求。对此, 我们提出了“六个给”:给学生一点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点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展示;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会, 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权力,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岗位, 让他们自己去锻炼。与此同时, 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引导学生内省、感悟, 对学生的犹豫要耐心, 对学生的反复要等待, 对学生的冲动要冷静, 对学生的“无知”要开导。总之, 教育者要有一颗平常心, 不要操之过急。当学生经历了内心的价值冲突后, 必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这种精神升华的快乐体验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灵中。

2. 心灵沟通———走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思想的碰撞。心灵沟通是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 因为德育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成长, 重视心灵的沟通, 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与纽带。沟通意味着师生双方心灵之间的大门是敞开的, 是双向的, 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趋向为零;通过沟通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互理解, 相互谅解, 相互关爱;通过沟通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获得一个宽松、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要真正实现心灵沟通, 师生之间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为此, 教师应该改变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 走到学生中去, 蹲下身子, 与学生双眸对视, 并且要做到三个“学会”:

一要学会倾听。

长期以来, 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专利。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做接受者, 不断地灌输做人的道理。其根本原因, 在于教师以权威自居, 沉醉于以自我为中心, 使教师不会倾听;缺乏耐心, 使教师不愿倾听;无视学生声音的价值, 使教师不屑于倾听。其后果不仅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 也使得教育效果令人失望。当前德育之所以低效, 与教师不重视倾听不无关系。教师的倾听有重要的价值, 它能有效地纠正学生的扭曲心理。教师的主动倾听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疾病, 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倾听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学生的欲望和需求、情感、个性、与他人的关系, 等等。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倾听, 而且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要做到:尊重学生声音的价值, 信赖学生的能力, 接受学生的情感, 帮助学生化解情感, 要有爱心、耐心和专心, 为学生的隐私保密。

二要学会理解。

德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 包括教师的理解。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喜悦需要有人分享, 成功需要有人欣赏, 烦恼需要有人共担, 失败需要有人慰藉, 这就是理解。学生常常把理解他们的老师当做“知音”, 你理解了他们, 他们就会与你相依相伴, 无话不谈。人的成长需要太多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接受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我们就会以极大的耐心与宽容接纳一切成长中的不成熟, 以极大的热忱肯定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三要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就是要欣赏每一个学生, 欣赏学生的每一点成功, 欣赏学生成功的每一个细节。欣赏优等生, 对于教师来说似乎是顺乎自然的事, 而欣赏学困生就不那么容易了。其实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欣赏。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欣赏, 只有得到教师的欣赏, 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因此, 欣赏对于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来说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 我们要努力挖掘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欣赏他们的成功和进步, 使我们的欣赏成为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外在动因。

3. 发展个性———走向学生心灵的基础

长期以来, 我们的德育大多采用集中统一和单调划一的管理及育人模式, 在统一的层面上进行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制约, 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也使得学校德育难以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其实人是千差万别的, 每个人的个性都反映了自身独特的心理状态。个性中既包含了人类共性的、民族的心理特征, 更包含了个人与他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试想, 在德育管理上, 采用单一的形式、统一的标准, 每个人的个性将如何发展呢?寻找不到学生真实的个性体现, 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呢?因此, 德育从社会本位走向学生心灵, 应在发展学生个性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要发展学生个性, 首先要做到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的个性, 决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 学生的个性就像是幼苗, 它需要精心呵护, 细心培养。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既要对学生提出共同的教育要求, 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此外, 一个良好的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磨炼, 需要经过学生个体的主观努力, 更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 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去把握, 个性发展的环境需要教师去创设。比如教师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眼光, 从多元的角度, 学会对各种信息的鉴别, 对各种知识的质疑, 对形形色色不健康的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4. 情感体验———走向学生心灵的关键

情感强调内心的感受;情感, 更能促进学生的内省潜能的开发, 产生自我激励、自我促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动力。而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现象。融入了情感体验的德育将使学生感同身受, 产生信服和震撼的效果。学生由情感体验得到的感受, 将受益终身。在这方面, 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 关注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学习中的合作、探究, 课堂中的质疑、讨论, 课间的游戏活动, 活动中的竞赛, 等等, 德育弥散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空间。德育的课堂不仅在教室, 在学校, 还在一切学生有可能涉足的地方。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充分认识学生多姿多彩的世界, 了解学生的各种兴趣, 了解学生的欢乐与哀愁, 所取得的成功与进步, 所面临的失败与挫折。通过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富有理性的活动, 以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走进心灵的教育 篇9

在伊索寓言中, 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风要和太阳比试谁更有力量。有人穿着大衣走过, 北风便施展威力, 使劲地吹, 结果那人的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了, 停止了。这时, 太阳温暖地照耀着, 那人感到闷热敞开了胸怀, 不一会, 出汗了, 他便脱去了大衣。

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温暖和友善会比暴力和冷酷更有征服力。因为暴力和冷酷只会使人增加对你的戒备之心, 对你敬而远之;而温暖和友善却能让人卸去心灵的盔甲, 让你的力量直抵对方的内心。教育, 作为一种“人的灵魂的工作”, 就应当以“温暖和友善”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上映于2004年3月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便是一部诠释了“爱的力量可以征服一切”的著名影片, 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打开孩子们锁闭的心灵之门, 让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的内心。影片中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便是马修老师带来的神奇的音乐, 更是他那一颗父亲般宽容、仁爱的心。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那所外号叫做“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 的确处于爱的“池塘之底”。这里幽晦如地狱, 没有阳光温暖心灵;孩子们犹如井底之蛙、笼中之鸟, 没有自由遨游的天地;这里的环境冰冷如冬, 污秽丛杂, 丝毫没有爱的润泽。在这里, 我们看到的“教育理念”便是“行动——反应”原则:一旦有孩子触犯纪律, 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责罚。倘若3秒内找不到肇事者, 所有人都要被关6小时的禁闭, 而且取消所有娱乐活动, 禁止任何外来探访, 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 孩子们只能在规定时间段与亲人见面, 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 完全缺乏公义、尊重和爱心。这所学校的校长, 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又刚愎自用。虽然他也曾经有过梦想与激情, 可在异化的教育环境中, 他的心灵也逐渐扭曲变形。为了向同业委员会争取经费, 为了获得晋升和荣誉勋章, 他可以不择手段, 任意掠取马修的成绩。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 他可以把蒙丹送进监狱, 可以宣告合唱团解散, 可以解雇马修……在他眼里, 惟有绝对的权威和惩罚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他不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 不倾听教师的建议, 只想着寻求晋升的路径和解决经费的来源。他无法认识到音乐的育人功效, 认为音乐带来的孩子们的变化只是一种巧合。在这里, 教师个个行为乖戾, 面目可憎, 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 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 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 这几乎成了他们的职业习惯, 或者说思维定势。他们每天如临大敌, 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 这里的学生与教师相互敌视。这里与其说是学校, 不如说是监狱。

当马修刚出现在这所学校的时候, 他所见到的是:学生辱骂他“秃子”, 哈让因为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捅伤, 一位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孩子跳楼自杀, 学生蓄意报复教师的批评和惩罚, 课堂上创作漫画羞辱校长……马修曾有过音乐创作的梦想, 也曾憧憬过爱情诗意的浪漫……当他步入这所寄宿学校, 他的理想和命运似乎也被卷入了“池塘之底”。

第一次与学生相遇, 马修便遭遇“重创”。远远地, 他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 推开木门, 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 刚上讲台就滑倒了, 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 教室才恢复了平静。然而, 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 宽容了这群孩子, 在孩子们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对话。起先, 马修要求打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 可是乐格克在侥幸规避校长的3秒后, 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15秒, 而被送往校长室。然而当马修看到乐格克被抽打得声嘶力竭时, 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处理——让他去医务室照看马桑, 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 遭到校长无情的鞭笞与践踏。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 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 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 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接着, 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 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监管课堂秩序。可惜, 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回到教室, 却发现皮埃尔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漫画像。面对这一场景, 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甚至可以依据学校的“行动——反应”原则, 禁闭皮埃尔三天, 给他来个下马威。可马修却选择了宽容, 他甚至还还了皮埃尔一个漫画像。最后, 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未来理想的职业。这时候, 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静!这群早已听从野性的呼唤的孩子, 他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灵魂, 没有真正晤对过自己的心灵。现在, 马修要他们重新拾起幼时的梦想, 重新捡回属于自己的人格尊严, 不知是晴天霹雳, 还是久旱逢霖?不过, 大家都很用心, 也许他们看到了幽晦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罅隙, 一束生命的光芒正照耀在他们的心灵之上。只有佩比诺仍在踯躅着。马修缓缓蹲下, 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搭在他的肩头, 耐心地软语询问。如此寻常的动作, 倾泻出无限的智慧与力量。对孩子们来说, 这是久违的场景!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滑稽可笑:牛仔、战士、间谍、将军、消防员、驯虎员、热气球驾驶员……

我们无法忘却马修初到学校时惶恐的目光、不解的询问、人性的质疑、疲惫不堪后的自我反思……他仿佛置身于教育的边缘地带。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他, 更能体察出被教师漠视的生命的心灵世界, 更能感悟爱与宽容的力量, 更祈求他人对自我言行的理解……尽管这些孩子行为乖戾, 语言粗俗, 但是内心深处却很柔软脆弱。如何温暖这些孤独寂寞的心灵?给孩子怎样的精神底色?这是摆在初到“池塘之底”的马修面前的一道严肃的课题。

生命中有许多偶然。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存放乐谱的皮包, 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引起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音乐, 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 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 也许会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学生在宿舍里发泄内心不满时的高歌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缺乏歌唱技巧, 但却是在用音乐表达真情!马修立刻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们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 让孩子们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希望的光芒, 让他们感受到单调的生命深处的滚滚热浪。

皮埃尔, 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幽闭而又敏感。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 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高墙, 穿越校园, 窜向云霄, 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 他很孤傲, 也很自卑, 从来不肯在公众面前展示歌喉的美丽, 甚至以戏谑的姿态使自己从合唱团里出局。然而, 马修却没有因为纠缠于他的有意无意的恶行, 而是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 唯有音乐, 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 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 能使他祛除邪恶, 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 可我却确信无疑, 他的嗓子是个奇迹, 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皮埃尔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 在马修的精心呵护和调教下, 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 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 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且被蒙丹所蛊惑的皮埃尔, 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尽管暗恋着他的母亲, 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赋, 但是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了皮埃尔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 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出它的珍贵。在皮埃尔倚柱忏悔, 茫然若失的眼神中, 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魅力。当合唱团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时, 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了他。这时, 我们看到了皮埃尔完美地契合着节拍的歌唱。在他的眼神里, 马修读到了自豪, 被谅解后的快乐, 还有第一次呈现在他眼中的感激。

合唱团进行得很顺利。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 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 让他灵感澎湃, 渐趋佳境。我们看到了这群孩子曾经写满忧郁与痛苦的脸上, 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课堂内, 操场上, 宿舍里, 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当皮埃尔将墨水投向马修时, 大家群起而攻之;严苛而古板的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 甚至爬上办公桌, 放飞纸鸽, 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上语言竟然也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 他甚至还加入了合唱团, 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从变化的孩子身上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她的生命也发生了全新的转向……马修的出现, 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光芒。可惜这一束光芒却转瞬即逝。就在哈桑校长为经费解决而振奋时, 一个电话让这一切灰飞烟灭。因误解而被蒙羞的蒙丹, 纵火烧了给自己带来痛苦记忆的学校, 留下了一个诡秘的笑容后转身远去。幸运的是, 马修恰好带领六十多个孩子去野外游玩, 使他们幸免一死。然而, 马修的擅离职守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推诿的。终于, 这个可怜的音乐家、失职的学监再次沉入了命运的谷底。他被解雇, 并要求立即离开, 不得再与孩子们相见……临走时, 他带走了孱弱的战争孤儿佩比诺。

走进心灵的教育 篇10

1. 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从而能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二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范围和空间,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与世界进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并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自由交流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成效,网络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这也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便利,及时便捷地获取到党政方针、国际国内大事要事、热门话题等,从而潜在地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的。

2. 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挑战。一是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被削弱,网络的出现让很多资料都可以唾手可得,并且这些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又不高,思想很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对教师权威性的漠视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人际交往的正当能力被削弱,网络虚拟性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非一定要“面对面”,这就让一些中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正当的社交能力却被削弱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消沉等情绪,造成心理问题。

二、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我国德育教育始终秉承的目标,更是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中学德育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 德育教育地位“低人一等”。因为当前的中学德育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还不够,导致德育教育在文化科目面前“低人一等”。

2. 德育教育方法“太过老套”。当前很多中学的德育教育仍以直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或思想品德课等纯理论课程为主,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达到预期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3. 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德育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校园黑板报、宣传栏、行为准则等方面本应是最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但是在很多学校却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4. 德育教育教学“力不从心”。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但是现在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多由班主任兼任,加上教学任务重,他们往往在德育教育方面力不从心。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特征现状分析

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渠道变得多元化,思想道德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1. 心智不成熟引起的性情多变。中学生正处在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但又喜欢自以为是。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学生性情不稳定,常常会因为一些极小的影响而发生急剧变化。

2. 青春期叛逆造成的早恋厌学。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父母的管制,生活相对独立,并且随着身体的发育,开始对跟异性交往有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的两难选择。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到不良影响,就非常容易早恋厌学。

3. 纪律观念不强引起的违法犯罪。中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的纪律和法律观念还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发生问题喜欢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甚至产生违法犯罪。

四、网络条件下如何进行中学德育教育

毫无疑问,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提高德育水平有利于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中学生恰好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1. 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渗入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要改变过去重传授、轻交流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育对中学生人生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

2. 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特别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情绪化。因此,教师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进而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要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要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重点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手段的效能,抓好德育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优势,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4. 要善于运用批评的艺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有学生天生就是问题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会为了犯错误而犯错误。很多时候,中学生会通过宣泄或者其他问题方式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方面要以引导、疏导为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 ;另一方面要把握分寸、注意场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要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中学生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既有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就能让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其成长很有意义。

6. 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运用到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觉性。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学德育教育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地位“低人一等”、方法“太过老套”、教学“力不从心”等问题,中学德育教育亟待加强。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心不断成熟、知识面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在树立正确育人观、抓好心理健康、发挥好隐形教育、善用批评艺术和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等方面下功夫,抓好网络新常态下中学德育教育。

走进孩子的心灵 篇11

一、在对学生施教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学科教学中道德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道德教育应该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自然流露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是“身教重于言教”,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应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是生存的需要,不是社会的需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这是教育的根本。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

十三年前,我走上了讲台,当上了班主任。有一天走进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讲台边上有一张一角的纸币,我把这张纸币从地上捡了起来,放在了讲台上,边放边说:“有谁掉了一角钱,请下课以后来认领。”我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了一片嘘声,更让我吃惊的是同学们都露出轻蔑的神情。我没有继续上课,拿起这一角纸币,问道:“你们当中有谁靠自己的双手赚过一角钱?”讲台下一片安静。“这钱不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吗?”我略带激动地说:“你们瞧不起它,不珍惜它,就是对不起你们父母的血汗。”“请下课来认领一角钱。”我把钱放在讲台上,同学们都看着我,不再是不屑与鄙夷,而是一脸的尊重!

平常,我教大家学会用礼貌用语。当学生帮我拿教具时,我总是说声“谢谢,辛苦你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总是让他们互相说“对不起,没关系”;当我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常说“请……”。其实,教语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同生活、同学习、同成长的过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日子,在他们的留言簿上我写下这样一句话:“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因为我知道,多年以后,他们可能不记得我上过的课,但可能记着这句话。我希望这句话能让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那么,我还奢望什么呢?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在乎学生的“在乎”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暴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它们被困在浅水里,再也游不回去了。这时,男人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很久,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那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男孩儿指着那些被他扔回大海的的小鱼说。这则故事让人陷入沉思。面对成人眼中熟视无睹的小鱼,孩子却那么在乎。也正是因为他的在乎,才赋予了小鱼新的生命。这不由得使人想到我们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在乎”也很多,而我们做老师的是否会在乎他们的“在乎”呢?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在乎”其实很少被我们关注,即使发现了,我们也常常像故事中的男人一样熟视无睹。显然,这样的过程对于曾经有着许多“可贵的在乎”的孩于们,毫无疑问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变得不再在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对于孩子们的“在乎”,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充分尊重他们因为在乎而表现出来的种种需求,甚至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否则,由于我们的目中无人而导致的急功近利行为,将会挫伤多少孩子的心灵啊!不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不可能发现孩子的“在乎”;不进入孩子的心灵,就体会不到孩子的需求。孩子们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微笑,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发言机会,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奖,在乎教师给他的一个改错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爱的使者,用爱的心灵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点需求,更能激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不断产生更多的“在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回答问题出错、作业有问题等,都可以再来一遍。但如果挫伤了一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教师尊重、珍视孩子们的“在乎”,让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快乐的事,让他们的心空蔚蓝起来。这不是给予,而是对孩子的真诚奉献。

有一次,班级卫生评比,我们班没有拿到卫生流动红旗,我劈头盖脸地把全班同学训了一通。训完之后,劳动委员找到我要求辞职。我问她为什么这次没有拿到流动红旗,她十分委屈地说:“我分派的任务,大家都完成了,您不也看到了吗?为什么没拿到流动红旗,我也不知道!”我心中一颤!这次大扫除,我是亲眼所见的,同学们都很尽心尽力,我在乎的却是所谓的“第一”,而忽略了同学们大扫除时所付出的辛苦。可这“第一”比起他们劳动时那种不怕辛苦、互相协作、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第一又算得什么?作为老师,我不禁有些惭愧:我自己又承担了什么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否应该经常问问自己:“老师,您更在乎什么?”

三、正确看待学生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应从学生“犯错误”中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使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在回忆自己小学老师武钟英先生时说,他自己从小是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在武先生教他之前,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已创造了三次留级的“光荣记录”,凡教过他的老师都断定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对他已不抱什么希望。可是武先生教他们班不久,就把钱梦龙叫到办公室里,对他说:“老师们都说你笨,现在我教你查字典,希望你能学会,证明自己不笨。”在武先生的指导下,钱梦龙学会了查字典,而且接受了一项任务:自备一本字典,以后先生每教新课之前,先由他把课文中生字的音义从字典中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钱梦龙老师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武先生的信任,真使我在受宠若惊之余感到无上的光荣!为了不负先生的信任,我竭尽全力把这项任务完成得无可挑剔。”更让他难忘的一件事是:在他小学毕业时,武先生在他的成绩报告单上写的评语,第一句竟用了这样的措辞:“该生天资聪颖!”这句话,使一个长期被自卑困扰的学生从“厌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开始踏上一条渴求知识的新路,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果钱梦龙没有遇到武先生,如果他的成绩报告单上一直是不及格的分数,结果又会怎样呢?正因为武先生能正确看待他学生的不足,并不是一味地加以否定,而是从中不断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感受到生命的尊严。那么,他们就能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充满热爱!让我们牢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在他们心中激发自豪感、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我曾经也上过“最后一课”。有一天在我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班上又乱哄哄的,我忍无可忍高声“咆哮”:“好吧!既然如此,下完课我就辞职!”我的话讲完,怒气喷发完,伤感自心头而起:“同学们,你们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应该努力学习,可你们总是那么调皮,不听话!希望你们记住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再见!”讲到这里,我自己的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此时,教室已是哭声一片。下课以后,同学们都围着我,不让我离去。他们个个都向我保证,我勉强地点点头。没想到从那以后,乱糟糟的班级一下子变得号令整齐、纪律严明,整个班级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的,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在老师怎么教育,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前几天,有个学生对我说,班上有些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在签字时,顺带狠狠地揍了他们一顿。我不由地愣住了。本来我想,试卷给家长签字,不是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辅导吗?并没想过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看来,事实并非如我所愿,我得改变一下做法。于是,我同意他们可以向我申请不签字。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露出了笑脸。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我又一次成功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12

一、用“爱”开启心灵之锁

通常教师会欣赏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 而对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感到无奈, 觉得讨厌, 甚至歧视。其实, 对这类学生而言, 教师和家长的呵斥会使他们封闭自己, 表现出消沉和叛逆。因此, 教师要亲近和爱护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不佳的学生, 使其积极向上。要做到这一点, 班主任必然经历失落、失望, 甚至绝望的心路历程, 但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的付出绝对值得。

“爱”是教育的基础,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学生, 使学生内心产生持续的健康情感, 向教师敞开心扉。

二、用“尊重”拉近心灵距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离开“尊重”也谈不上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 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只有被尊重, 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 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当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得到教师的认可后, 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就缩短许多。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指出, 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无地自容, 他们便会失望, 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打击, 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思想就愈加淡薄。设想一下, 对一个自尊心被伤的学生, 还能有什么方法教育他?因此,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一是不体罚, 不当众批评、讥讽学生, 不随意向家长告状。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个人意愿。三是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在进行各种选拔时, 机会平等;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 一视同仁。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 轻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意味着扼杀人才;一味的冷眼和讥笑, 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三、用鼓励激发心灵闪光

教师要了解学生,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心理状态和家庭状况等, 并留心观察学生, 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发现和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就是教师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心理学研究表明, 热情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因此, 教师最重要是的工作就是, 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时, 给予力量和鼓励;同时,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上海闸北中学有一句名言:“成功是成功之母。”因此, 教师要帮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 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并促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走向自信, 取得更大成功。

我曾教过的一个高一学生, 她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上课时要么发呆, 要么写写画画, 各科成绩都不理想。有一次, 我发现她在课本上画的一幅卡通漫画很好, 于是就和她讨论参加班上板报小组的事, 她没有同意, 但却答应帮忙画一幅漫画。后来, 她的漫画被放在显眼的位置, 很大、很漂亮。我因为这件事在班会课上表扬她, 此后我经常有意无意地给她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 其他学生也因她的特长而请她帮忙画画。再后来, 她有了很大改变。高二分班后她就不在我的班上了, 据她后来的班主任说, 她后来在绘画方面的表现越发出色, 最终考上较好的大学。

赞扬如同阳光, 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佳或情绪低落的学生, 赞扬会给他带来温馨的、成功的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适当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勇敢向困难挑战, 顺利走向成功。

四、用耐心期待心灵觉醒

在教育生活中, 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些学生经常犯错, 教师付出很多努力, 他们也没能改正。这时, 教师一定会有些泄气, 认为这样的学生“朽木不可雕”。这样的情况, 并不少见。其实, 教育就是转化人的工作, 让一个人得到转化, 最重要的是要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 它需要教师不厌其烦、诲人不倦, 它需要教师用耐心启发学生的心灵。

上一篇:二乘拟合下一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