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与家长对话

2024-10-22

有效与家长对话(共11篇)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1

马克斯·范梅南有一句名言:“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我想, 这里的“教学”不是指那种程式化的、可重复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授受式教学, 而是指一种身心自由的、不可重复的、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主旨的互动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总是充满了“教学创意”。所谓“教学创意”, 主要是指充满新意的, 有个性的, 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可教学构想, 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案、新策划。

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对话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空间, 师生凭借教材, 均以主体的身份 (师为教的主体, 生为学的主体, 合称双主体) 参与交谈、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 而且指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因此, 课堂对话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对话就具备了教学创意。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 吃透教材, 并能灵活地使用教材, 更要讲究教学策略, 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必要时依据学生发展的实际, 重新整合教材, 然后再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角度, 设计出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探究的核心问题。

一、巧设话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 教师想要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这根弦, 就得事先校音定调。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 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 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 对于一些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学生感到不太熟悉的课文, 尤其是名篇, 无法调动学生兴趣, 甚至遭到学生排斥情绪时, 教师切忌指责学生, 并束手无策, 而要冷静分析, 最关键的是要善于从课文中选准切入口, 选择文中有价值、易展开的话题作为与学生对话的主题, 或激发学生兴趣, 或激发学生思维, 总之, 它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话题, 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的桃子”。我曾教鲁迅的《社戏》时, 原以为这一美妙而又贴近青少年心灵的作品, 肯定极受学生的欢迎。可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请学生预习后谈感受, 先后起来发言的几个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表示不喜欢这篇课文;对这一观点感受的认同程度如何, 让学生举手表决, 居然有过半数的学生持同样的观点。面对如此的课堂突发情况, 若照“预设”的内容施教结果不言而喻, 肯定失败。

因此, 我决定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从学生的心灵出发”, 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于是我要求学生只做一件事, 就两个字“找乐”———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快乐”, 然后再细心品“乐”,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发现和乐趣。结果, 这一名篇的教学, 由“不乐”到引导学生“找乐”, 最后学生学得其乐融融, 在波折中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实现了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二、厚铺台阶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文本解读活动, 它是一场多角度的对话, 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 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 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 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及直觉, 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 并理解文本, 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 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提升生命韵味, 陶冶人文情怀。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中, 若不能使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内心里有所沉淀, 那么我们的教育无异于雪泥鸿爪转瞬即逝, 同时也失去了它的本身价值。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都是有限的, 他们与文本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 不一定能马上进入文本。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 挖掘文本中与学生发展较近的思想内容, 为学生走进文本并与之有效对话作好铺垫。

我对文章《散步》中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特别感动, 可是发现学生学习这课时, 一开始竟无动于衷, 让他们赏析课文, 反应也不明显。我灵机一动, 让学生做了一个小测验, 在纸上写出和自己最亲的人 (不少于4个) , 然后第一步, 划去其中的一个人;紧接着, 再划去其中的一个人, 依此类推。做到第二步时, 就有同学哭了, 做到第三步时, 有些同学就做不下去了, 无论如何也不肯去掉其中的一个, 我问其原因, 学生泣不成声, 亲情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情境中实现有效对话。

三、精“链”材料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 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融入教材, 有感情地解读文本, 不能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因为文本不只是从属于作者个人或某个时代, 而是从属于历史, 从属于社会系统。解读文本要善于由此及彼, 拓展延伸到相关、相近或相似的文本和背景资料, 与作者自己的不同文本和不同作者的相类文本比较。这样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冲突和融合, 就可以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然而, 课外材料繁杂众多, 教师有时“望生心切”, 愿学生多读, 材料未经仔细挑选就用。这种做法的动机是好的, 但忽略了阅读的有效性。所以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深入地与文本有效对话, 教师很有必要对链接材料做精心选择与指导。例如《蔚蓝的大海》一文的课外拓展, 我链接了作者同一时期所写的《老人》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时确定好类比点, 比较《蔚蓝的大海》与《老人》内容上的不同点, 这是主题上求异;比较语言上的不同点, 这是写法上求异。这样链接, 使学生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又感受到作者同一背景下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风格的语言特点;既拓展语言视野, 积累更多的优美词汇, 又对问题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 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 我向学生介绍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

阅读下面材料 (略) ,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们如东的小洋口被很多游人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但游人对小洋口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人间仙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该材料的引入, 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 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 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 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 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生活, 又由生活回到文本的领悟, 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新理念。

四、善补空白

所谓“空白”, 主要是指文本中作者无意或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部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不是凸现在文字的表面, 而是需要“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精神去关照和欣赏”, “善补空白”就是这种“自由大胆精神”的实践和尝试。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 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中, 藏着极丰富的“有”。教师要在文本的“无”处通过对比辨析、求异论辩、迁移创设、联想拓展等思维方式, 制造“有”的内容, 使文本丰富起来, 引导学生向空间思维的多向性发展。

例如, 提问学生, 《黔之驴》中, 如果你是一只侥幸逃离虎口的驴, 面对血淋淋的现实, 你会何去何从?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超越自我, 还是听天由命, 坐以待毙?再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 我一家旅游回来, 在圣玛洛船上, 于勒遇到了菲利浦一家, 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事?对空白的填补, 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阅读积淀、想象能力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阅读中就有很大的对话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 在文中空白处进行合理、恰当、具体的填补, 揭示这些空白之处作者精心蕴积的丰富内涵。善于捕捉优秀作品中的“空白”, 并给以合适的填补, 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思维并与文本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巧设话题和厚铺台阶是实施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基础, 精“链”材料和善补空白是实现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深化。当学生与文本之间常有“有效对话”, 教师就会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动向, 关注对话推进过程中的一些动态生成的资源, 拓展思维就会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驿站,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引导和帮助, 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支持对话的持续展开和不断优化, 建构一个动态生成的对话课堂。惟有如此, 课堂教学才有创意, 教学生命之树才会常青。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文章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 指出现代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学生与课文作者三者对话的过程。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了从巧设话题、厚铺台阶、精“链”材料、善补空白这四个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深刻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有效提高课堂对话的语文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创意,课堂对话,有效性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以恰当的语言、态度、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

2、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教学设想】

1、重点:借家长会的契机,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

2、难点:如何将自己心中的话真实的、有礼的向家长倾诉。

3、教法学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交流环境和原则性指导,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编写剧本进行排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行互动式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学生自由组合,分为二个表演小组。

2、编写小剧本,排演。

3、调查:请写出近期与家长意见有分歧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

二、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喜欢画画,妈妈偏要让你去学钢琴;自己爱学电脑,爸爸偏不让。那么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是每一次被阻止都和爸妈吵一架,几天不理会人,还是与爸妈好好地谈谈,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呢?

(学生自由回答)

有的同学已经经历过前一种情况了,而有的同学正试图实践后者,又或许有些同学两都不选,暗地里偷偷进行自己的计划。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家长的矛盾呢?按下来我们看看“沟通”对于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意义?

三、小品表演。

1、同学小伟家

(故事梗概:因小伟喜欢玩网络游戏,家长阻止,小伟偷偷玩,被发现后大吵大闹,被家人关起来,懊恼万分,不知所措。)

2、同学小芳家

(故事梗概:小芳沉迷于看小说,成绩下降,家长制止,小芳反省自己,主动与家长沟通,先自我批评,再申明看小说的有益之处,并明确以后会合理的安排时间,最终取得家长的谅解与支持。)

四、同学们针对两组同学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可以对比两个同学的作法。)

五、小结:

从小芳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了应持怎样的态度,用怎样的语言,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与家长真正“沟通”;

从小伟的故事里,我们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没有沟通,我们在生活、学习乃至兴趣爱好等方面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自己也无法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由此可见,沟通对我们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开始里要充分肯定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2、听家长说话要有耐心,不要插嘴,假如家长谈话离题或讲个没完,要注意捕捉时机让谈话回到正题,对家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商量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自己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六、布置作业:

在家长会后,就自己写下的那个问题与父母进行沟通,并将大致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小伟:矛盾--拒绝沟通--争吵--困境

小芳:矛盾--反省--主动沟通--理解与支持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开始里要充分肯定家长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

2、听家长说话要有耐心,不要插嘴,假如家长谈话离题或讲个没完,要注意捕捉时机让谈话回到正题,对家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商量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自己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勇于进行自我批评。

批注,心灵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阅读

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其内容大致归为三类,即注释、提要和批语。积极推行批注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通过批注式阅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呢?下面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半截蜡烛》为例,谈谈我在课前、课中、课后批注的主要引导方法。

一、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预习是学习课文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前,我都要求学生首先把课文多读几遍,标明自然段,并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句子画下来,通过查字典、找参考书,给生字注上读音,弄清词义,指明出处,为把文章读得正确读流利作好准备。其次,任何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学生在预习时可根据课文内容,运用资料、工具书或网络等对作者的生平或文章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最后,学生在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大意,并将要点简明扼要地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做批注如下:读了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中的主人公是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以及三个德国军官。从查阅的资料上我了解到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的一户普通家庭里,课文描述的是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机智、勇敢的作斗争的过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是围绕“正义必胜”这个主题而安排的。《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从学生的预习批注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大意,而且关注课文的时代背景,初步感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预习批注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课中感悟,主题批注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学生在细细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关键词句动笔写批注,它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评论,通过点点滴滴的感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篇课文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描述来体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和勇敢,体现他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精神。该生的批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情等,通过抓住文中有价值的字词句及片断进行自悟,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抓手”,不仅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比较深入的体会,而且,通过读读、品品、写写,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倾心交谈”。

三、课后总结,升华批注

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批注,它可以是对原有批注进行补充、修正、升华,进一步的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成语、名言、诗句,或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练笔,通过将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迁移表达的过程中所有巩固和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批注:学了课文,我们看到了文中主人公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将一场生死危机化险为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机”,面对生活中或学习中的难题,你们会怎么办呢?如何化解呢?写一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写下自己对生活或是学习中的挫折的看法时,进一步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发展。一位学生做批注如下:读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别的问题,有时候连小小的困难或误会都会手忙脚乱。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很嚣张的“拦路虎”,几次思考都没能把它打倒。于是我很生气的把作业本往地上用力一扔。现在我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明白发脾气是于事无补的。我应该向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学习,遇到困难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转动自己的头脑解决难题。

在经历了“学生、教师、文本”间的深沉对话后,学生的感悟更深刻了,课后的批注也就成了学生敞开心扉后的真情流露。所以这再一次的与文本间的倾情对话,也是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的基础上,思维得到碰撞后的智慧释放,因此,在课后批注中提出的观点与问题也是理性的、有见地的。

总而言之,批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阅读时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良好的批注习惯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让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得到真正的落实,定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孙正香.引导批注,学会自学[J].学校管理,2012,1:30

实施有效对话的途径与策略 篇4

———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随着课改的推进,阅读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传话”式教学转向现代的“对话”式教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发展,已经更为凸显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1.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对话语境。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我长大了一岁》时,以生动有趣的课件动画“圣诞树”及“圣诞老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伴随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学生感到快乐无比。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2.尊重对话主体,促成角色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是独立的主体。对话教学则不同,它要求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必须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灌输者”,学生不再是“接受者”。也就是说,作为对话的一方———教师必须正视和尊重以“对话者”身份出现的学生,不以教者自居,而是“成为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实现平等对话?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请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太阳》的一个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认为太阳是我家小狗叫出来的。

师:为什么呢?

生:我家小狗不知为什么每天很早就“汪汪”叫,有时天刚亮,它就开始叫了。

师:所以,你觉得太阳是小狗叫出来的吧。

生:是的。

师:你能留心生活,联系实际,真不错。

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太阳是闹钟闹出来的。因为人们每天早上要定时才能起床,这样太阳就被闹出来了。像我妈就是每天定时起床的,而这时太阳也才刚出来。”此时我真正体会出了学生的内心是多么的丰富,我给出了赞赏的表情。

二、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文学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既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及作者进行交流,从而理解课文极其丰富的内涵。虽然语文教师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相当的文学积累,也有相当的教学经验,但尽管是这样,也没有哪位教师可以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力来搞清楚文章的所有细节。所以,教师依然需要研读教学参考,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参也指出了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提示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生本、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

因此,在师生对话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先完成一定的“阅读对话”,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要先与文本、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对课文进行一定的前积累、前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高质量的对话要建立在深入阅读课文后思考、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否则,对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我首先布置导学提纲,让学生思考:(1)课文是如何描写大禹治水的?(2)搜集课外有关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同时搜集资料,我有针对性地补充了一些资料,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抓住生成性资源,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时课堂上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在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我在执教《风》这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小诗。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当湿衣服干时,我知道风在那儿了。”这位学生刚说完,全班就哗然一片,学生嚷嚷“哪里有风了”,那位学生脸红了。这时我问学生:“你从哪里感受到风了呢?请你大胆地说一说。”学生说:“湿衣服要变干不仅仅要靠太阳晒,还要靠风的力量。”我会心地笑了,说:“老师觉得你是个细心的孩子,你要是把这句‘我知道风在那儿了’中的‘在’换成‘从’字,并在‘那儿’后加上‘过’字,变成‘我知道风从那儿过了’就更好了。”那位学生自信地点点头。我顺势讲了编小诗时用词准确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妙处。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活跃的方向发展,把学生的回答当成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不失时机地对议题进行延伸,并与生活实际和个人的情趣联系起来,及时生成新的话题,将对话引向深入。

四、处理好两重对话,是进行有效对话的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两重对话。

1.师生对话,触发感悟。

教师与学生对话是对话教学多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对话中,教师依然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这意味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对话,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草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这句话,并让学生找出哪个字最能体现“情深”。学生找到了“再”,同时有的学生还能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总结句进行联系并谈自己的体会。是的,对于文中精彩句段,教师应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咀嚼语言文字的精妙。对于学生的不理解之处,教师应引导、点拨,使其茅塞顿开。对于学生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教师应作精辟的点评,使学生的认识向远处延伸。在这一重对话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将自己定位于引导与组织学生学习的角色上。

2.生生对话,相互启发。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在交往中最放松,思维的火花最容易碰撞。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对话:“读了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愿意与同伴交流吗?”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的回答定会丰富多彩。在生生对话中,学生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在对话中,学生提高了自己交流、沟通的语言能力,生成了美好的情感,并完善着自己的人格。在这一重对话中,教师也要时时注意将自己定位于倾听、点拨的角色上。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5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6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话式教学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但从目前来看,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中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是课堂的唯一“发言者”,学生仍然以“听学”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出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等。因此,教师应注重进行有效对话,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创建对话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对话

为了进行有效对话,教师应创建对话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对话。情境的创设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实际。对话情境内容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问题情境,但前提是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然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以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从世界看中国》这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小视频,内容是关于一个主人公向外国小朋友介绍中国的情况。为了更贴合小学生的语言,视频中的主人公可以设置为动画人物,容易吸引学生关注。通过这个视频,可以顺利引出新课学习。同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对话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国际小导游,你会如何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我们伟大的中祖国呢?”这一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对话交流的欲望,开始主动与同桌进行交流。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能调动学生对话,也同时转变了学习模式,让学生实现乐学转变。学生在具有意义的问题中进行有效对话,掌握相关知识,并产生自豪感。由此可见,对话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

二、注重有效对话,构建灵动品德与社会课堂

由于很多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解不够透彻,因此简单地把对话教学当成“我问,你答”的形式。加上在这个模式过程中,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都是按照套路进行,毫无新意可言,更没有具体指向性和指导性,这样的对话是“无效对话”。教师应立足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话交流,使对话意义更为凸显。

1.引进生活内容,生成对话话题

从对话教学实践中发现,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点。话题能够有效带领学生进入对话境界,促进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在这里,话题让学生产生对话欲望,而问题则牵引学生深入对话。因此,教师可以引进生活内容,促进生成对话话题,构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对品德与社会知识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以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网络连接你我他》这一课为例。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伟大与在生活周边的渗透;其次,设计主题活动“网络真神奇”,生成对话话题。

生1:老师,我可以利用网络玩好玩的游戏,真是神奇!

生2:老师,妈妈下周带我去北京玩,她说怕没有飞机票,于是利用网络在网上进行订票,好神奇!不用出门就可以订票。

生3:老师,我经常使用网络观看动画视频,几乎什么动画视频都能找到,真神奇!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棒,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我们也需要合理使用网络,如不能沉迷游戏(此时教师再次利用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某学生沉迷游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围绕视频文件,继续说说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呢?如何均衡网络与学习生活?

(生又开始对话讨论)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视频,引进生活内容,引出“网络真神奇”主题活动,生成对话话题;然后,再利用经典视频,引出要注意均衡网络生活与正常学习生活,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个环节引发学生深思和进行对话)。在这节课上,话题从一个到另一个,紧扣教材,也增加了新意,让品德课堂灵动起来。

2.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生生之间进行对话,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分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对话探讨,从而生成知识。以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父母的难处》这一课为例。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即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的调查活动。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定调查方式、调查计划,最后选定小组代表进行口头陈述。学生接到合作任务后,开始进行对话交流,例如如何展开调查、谁负责文字记录、谁做代表进行陈述等。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品德与社会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口气,礼貌性问题等。实践证明,学生都能融入小组合作,并主动进行对话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设计对话活动,提升对话教学实效

对话教学需要一定的平台。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对话活动,提升对话教学实效。以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网络连接你我他》这一课为例。在教完内容后,我设计了主题辩论赛活动,让学生以网络利弊为辩论内容,展开辩论赛。针对辩论活动,我把全班分为正方(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和反方(不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展开辩论活动。同时,各方指定记录员记录对方的观点。在辩论活动中,学生热情对话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构建了灵动的课堂。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师应积极利用对话教学,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但是教师应注意进行有效对话,让学生围绕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

如何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有效对话 篇6

了解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指南针

教材的结构设计是为教材的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因此,了解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可以使学生与教材进行有效对话时不偏离方向,从而尽快掌握文本的大概内容。

例如,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的总体结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了这些隐性知识,再去跟教材对话,就会感觉思路清晰,道理明了,就不至于通读教材后感觉什么也弄不清,甚至觉得教材中有些内容前后重复,学着没啥意思,进而厌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学生称为“先后再终法”。

一种是“先试后定再导终评法”,即“学优生”开学前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开发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目标结构、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并形成书面材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笔者的邮箱里,笔者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写上方向性指导语,然后回复学生,让其重新通读教材,试着二度开发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形成新的内容,在开学前一周发给笔者过目。开学后头两节的课堂上,笔者根据掌握的信息引导学生构建并敲定教材整体结构设计,用来引导学生今后与教材文本开展有效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师生随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交流并调整完善使其合理化,等到学完教材内容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评析此方法的利弊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归纳。

另一种是“先看后证再导终评法”,即教师在放假前先简单构建好下一学期的教材整体结构设计材料,待放假时发给“学困生”,让其在假期里边通读教材边看教材整体结构设计材料,同时思考教材的内容如何体现在老师发的材料里,并写出书面证明材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笔者的邮箱里,笔者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写上方向性指导语,然后回复学生,让其重新通读教材,试着二次举例证明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形成新的内容在开学前一周发给笔者过目。后面的做法同第一种一样,故不再叙述说明。

把重点字、词、句的品析作为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抓手

字、词、句是作者思想情感及观点得以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以重点字、词、句的品析为抓手,夯实基本功,有助于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开展有效对话。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教材时,要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借助互联网首先解决自己弄不清的字、词的基本含义;要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结合整体内容及主题对主题词、关键词和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品读的基础上旁征博引,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些字、词、句的理解;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要设计一些与此对应的简单变式练习题来巩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跟踪性引导,教师就可以看出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的实际情况。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是什么”中“文化”的内涵与内容时涉及“意识形态”这个关键词,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不清它是什么意思。笔者就在预习指导材料里写道,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并记下“意识形态”的解释并认真体会。等到上课再问学生什么意思并举例说明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对答如流,同时笔者让学生关注这个词,因为在《哲学生活》中还要与它打交道,到那时会理解得更深刻。在课后的变式练习题检测中,几乎没有学生做错练习题。

用好教材插图蕴含的信息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加速器

用好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中生动形象、丰富鲜活的插图蕴含的信息,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顿悟其中的道理后重新回归文本,领会真谛。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好教材插图蕴含的信息去解读教材文本的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技能,还彰显了教材插图资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有的价值,为加快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拓宽了渠道。

如,笔者引导学生在活用教材第32页关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插图“第27届悉尼奥运会会徽、第28届雅典奥运会会徽、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时,除了借助三幅插图让学生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外,还借此机会让学生根据会徽的异同点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上升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加以简单理解,为学习《哲学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铺路,同时提醒学生是否可以用“舞动的北京”这一方中国之印的设计理念、材料、颜色、书写“京”字的创新等信息去理解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等有关知识时,学生说:“它太有价值了,肯定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教材的文本资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用一腔热情去运用它,让它在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的路上走得更快。

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生长素

要想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加工、转化、处理、理解教材文本的内容与精神,使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建构新知识的生长素,让学生有选择地调整或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时,针对学生原有的认识———“文化”即“文明”或者“文化”即“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笔者这样引导学生:“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文化跟日常生活中说的某人有‘文化’或某人很‘文明’一样吗?为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急着用原先对“文化”的理解来作答。笔者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文化生活中对“文化”的界定跟他们原先理解的“文化”不是一样的,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建构、丰富他们的知识,调整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

依托远程教育资源精心链接材料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启动器

学生解读教材要能钻进去,又能爬出来,才能深刻理解教材。可问题是教材不但是专家浓缩的精品,抽象性强,而且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甚至有时这些信息资源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的解读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不可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与升华。因而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拥有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素材精心加工处理,才能真正实现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现在的学生手头没有适合需要的资料,恰好远程教育资源能帮助教师为学生解决这一难题。远程教育资源中,有丰富的flash动画、视频资源、图片,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这些资源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走近并理解了教材文本,实现了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节日”时,由于教材对它的形成、功能及作用的介绍不足百字,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笔者就通过远程教育链接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视频资源、图片及专家解读,让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这样的链接诱发了学生的灵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进而达到了先走近后理解,最终拓展、强化教材解读的目的。

独立自主地进行综合探究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关键点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时,知识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致使学生误解甚至曲解教材的本意。因此,为实现学生与教材的有效对话,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教材先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合作探究,最后自己独立完成综合探究。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知识与能力主要是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形成的。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动机、认知结构、能力水平、意志等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教材的解读持有不同的观点、认识,甚至出现曲解教材的本意。这些问题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时,就需要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认识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互动,依靠集体智慧共同合作探究获取新认知,这是学生个体再学习、再认识、再顿悟、再提高的必经过程。在合作的时候,经过小组伙伴的信息交流与启发,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就会为自己进行独立自主的综合探究作理论准备。

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篇7

一、营造儿童文化氛围, 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

我们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教育所展现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 在这种世界里, 儿童是从属于成人的, 而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才能敞开心扉, 真诚地交流。语文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要有一个人文的环境, 营造一种儿童文化氛围。上述的案例就是教师从自己的意志和立场出发进行教学, 强迫儿童进入成人文化世界, 使他们的精神处在陌生、被动的状态之中, 这样他们哪里还有对话的欲望和能力?营造儿童喜欢的文化氛围, 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对话时, 也要带有一颗童心, 用儿童的心与儿童交流对话。

以执教巴金的《鸟的天堂》一课为例:

师:巴金爷爷这样一位观察事物细致的大文豪, 他真的认为榕树里没有一只鸟吗?昨晚老师和巴金爷爷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后即兴写了一首诗, 如果大家认同老师所表达的感情, 请在我读完诗后给一片热烈的掌声 (配音诵诗) !

沐浴着落日的余晖, 归巢的倦鸟, 面对白云的微笑, 带回清风的秘密, 抖落满身的尘土, 梳理零乱的羽毛, 浓浓的墨绿林里, 伙伴们悄悄耳语。密林外深色的天边, 已缀上星光点点。

归巢的倦鸟, 全都静静地、静静地, 歇息……明天, 当第一抹朝霞淡染树梢, 我知道:榕树林里, 又会响起欢腾的交响乐曲!

当老师伴随着悠扬的乐曲饱含深情地诵完这首小诗, 学生入迷了, 稍后, 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学生兴奋的情感进入亢奋。“老师, 我们和您一样读懂了巴金爷爷的心声, 他知道夕阳斜下, 觅食的鸟儿们都倦了, 休息了, 巴金爷爷不忍心打扰鸟儿们, 让鸟儿们美美地在大榕树里睡一觉, 于是划着船乘着暮色悄悄离开了, 第二天清早, 等鸟儿们醒来时会再来看望它们……”体会得多妙啊!就是这样一首小诗, 引诗入文, 营造了一种儿童喜欢的文化氛围, 把师生带到了大榕树下, 带进了鸟的天堂, 带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感受巴金爷爷高尚的人文情怀。师生同大榕树、同鸟儿们、同巴金爷爷真诚交流、真情互动, 奏响了一曲多么感人动听的人文赞歌。

二、潜心读书本, 学会与文本对话

指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展开真实的对话是进行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正确途径。

首先, 潜心读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从心理学角度讲, 读文章必须集中注意力, 口诵 (或眼看) 与心惟相结合, 用心专一并沉浸于课文之中,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潜心读书。学生只有潜心读书, 主动积极地口诵心惟, 才能把书读进去, 把书读懂。那如何让学生做到潜心读书呢?一是要求明确, 读什么内容、弄清什么问题要交代清楚, 要指导怎样去读, 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活动中, 主动积极开展思维情感活动, 读、画、思、批结合。二是时间要充足, 一节课自学课文的活动不能少于8~10分钟, 切不能只让学生象征性地朗读一次课文就收场, 这是因为找画重点, 思其语意, 批写见解, 记下问题, 都需要足够时间。三是引导探究, 分层导读, 无论是感知全文还是导读某部分, 先至少要朗读文章一次, 再默读, 找、画、思、批、读、悟结合, 读悟活动过程中, 老师还要渗透学法指导, 提示怎样去想, 或是抽象概括, 或是浮现形象, 体验感受, 并且记下不懂的问题, 以便在合作学习中提出。四是要面向全体, 加强视导, 对自主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要表扬, 对消极对待的要促进,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直接辅导。

第二, 要边读边与文章对话, 养成不断发问的习惯, 培养会问的能力。对话是个相互问答交流的动态的过程, 怎样与文本对话呢?在读中对文章不断发问是对话的基本方式。问什么?概括地说, 问文章字词句意与其表达的思想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即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怎样问?可边读边根据要求找、画, 边读边问是什么和为什么。根据认识的渐进规律, 可指导学生分达标性理解和拓展性理解两层发问。在达标性理解阶段, 初读课文要着重问词句, 感知其意;读完全文后问自己,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表达出什么感情。在朗读感知时, 多问文字的表面情意;默读深入理解体会时, 多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多问语言的思想和感情。在拓展性理解阶段, 可问文中省略了什么, 为什么省略, 根据文章思路, 故事会怎样发展延伸, 可怎样变换角度或文体。这样逐步训练, 自然会促进质疑问难水平的提高, 逐步达到会问。

三、立足文本, 培养悟性, 实现个性化阅读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实现个性化阅读, 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要紧扣文本, 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视频创设出来的内容及情境, 让学生多读多悟, 吟咏品味, 含英咀华,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对阅读教学来说, 教材在选编时特别强调文章的典范性, 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因此, 对学生来说, 无论掀开哪一篇课文, 都是敞开了一段独立完整的环境与空间, 走进了一所精神家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既是与文章中的字、词、句、段乃至整个文章内容的对话, 也是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对话, 既是与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的对话, 也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对文本自身内涵价值的感悟、探究交流, 进而占有和享用, 也是对文本的一种认同与反思。

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深入品味中, 才能感悟文本自身显性和潜在的东西, 也只有正确地把握到文本的本质特点, 才能生发出疑问, 产生新的见解, 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题材、风格、体裁是丰富多彩的, 这些文章,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接受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比如读《迷人的张家界》、《五彩池》等文章, 学生必须透过文字, 再现并进入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之中, 领略其中的山水风光;而学习《山雨》、《观潮》等课文, 不仅要读出景色本身的优美, 还要感受到它的气势、韵味等形式所构成的意境美;而读诸如《古井》、《峨眉道上》等课文, 我们则要品尝其中蕴含的浓厚的情感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 领悟它们的价值和本身承载的教育功能。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8

我园的家长大多都是高学历的大学老师, 由于科研教务繁忙大多数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来带, 而家长本人偶尔的接送也都是匆匆忙忙, 很少和老师有深入的交流, 所以每月的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这些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最重要的方式。但是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看到成长记录手册中孩子在园的照片以及绘画、手工作品, 他们更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生活、学习细节的文字观察描述以及客观的分析评价。

口头交流虽能及时地反应孩子在园的表现, 但是针对我们家长的现状他们没有时间进行面谈, 有时我们教师就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但是反馈不是特别明显, 很多家长一忙转身也就忘了, 而幼儿成长记录手册就给教师和家长提供给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手写的文字对于家园双方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一, 从习惯上说, 人们对文字信息的重视程度要高于言语信息, 作为大学老师的家长也是一样。同样的信息, 文字对人的刺激作用要大于言语, 更容易被家长重视和接受。

其二, 谈话受情景制约。我们在与家长进行谈话时, 如果家长此时心有所系, 那么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来阅读, 从而引起家长的重视。

其三, 书面语言可以反复修改, 教师更容易精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同样家长可以反复阅读才能充分地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 这更是言语表达方式无能为力的事情。

2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中教师与家长文字交流的现状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每月在家园之间交流反馈一次, 由老师先描述幼儿在园的情况, 然后再由家长写反馈以及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 往往流于这样一些形式。

2.1 否定型的交流

教师对幼儿的负面评价较多。如“您的孩子教学活动时总是要离开位置, 点心、午餐总是边吃边玩, 午睡时还常常影响旁边的小朋友, 希望家里配合努力改正。”这样否定性的评价会伤害家长自尊心, 一方面会引起一些易怒心急型的家长会焦虑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对待孩子, 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家长的对立情绪, 这些家长眼里孩子是最棒的, 老师的评价让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从而对老师持怀疑态度, 与老师产生隔阂。

2.2 笼统型的交流

教师对孩子的评价笼而统之, 空泛无物。如“您的孩子在生活中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 在学习中积极、主动, 表现认真。”用总结性的语言概况幼儿的表现, 缺乏真实的情景记录, 让家长难以准确深刻的了解孩子在园表现, 难以建立起孩子鲜活的形象, 从而使家长感觉幼儿成长手册只是一种表面形式, 没有实质意义。

2.3 片面型的交流

教师反馈给家长的都是学习方面的内容。如“您的孩子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 会在同伴面前大胆的念儿歌、唱歌表演, 绘画手工能独立完成, 希望继续努力变的更优秀。”这种只重视学习信息的反馈会诱发家长观念的偏颇, 造成家长一味重视孩子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 而忽视孩子情感的培养, , 产生重智商轻情商的不良后果。

2.4 建议型的交流

教师对孩子描述的建议粗糙空泛, 无的放失。如“希望宝宝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午睡习惯, 希望在活动中能遵守规则, 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这样的建议缺乏可操作性, 家长对这些很茫然, 孩子怎样才算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孩子应遵守哪方面的规则?怎样的进餐习惯才算良好?家长不知道具体在哪些方面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因此, 这样的交流不是有效的沟通。

3 探索适合本园教师与家长文字交流的策略

针对以上成长记录手册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教师要做到且行且思, 践思践行。让表面文字的交流成为家园双方心灵的对话。

3.1 真实性的交流

作为家长, 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一切细节, 是否吃饱, 大小便是否顺畅, 是否开心, 与小伙伴相处是否友好, 这就需要教师用最直接的自然观察法将孩子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如“您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能够一手拿勺子、一手扶着碗, 一口菜一口饭的吃, 桌面上保持的干干净净;上厕所时能够遵守秩序排好队上厕所, 能自己提拉裤子, 做好便后洗手;集中活动时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倾听, 有问题积极举手回答, 注意力能保持15分钟”这样细致的描写能让家长勾勒出孩子栩栩如生的生活情境, 能引起家长的情感共鸣, 对老师敬业工作的敬重。作为老师如果对每一个孩子都这样面面俱到, 这样并不现实, 因此我们提倡班内老师分工合作, 如本月一位老师观察班内男孩子并做记录, 另一位老师则观察女孩子做好记录, 下月就交换观察。总之我们老师一定要做到心系孩子、留心观察、用心捕捉, 才能正确传达孩子的言行细节。

3.2 针对性的交流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有些乖巧懂事, 有些调皮捣蛋, 我们在与家长交流时要遵循孩子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才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诚意, 从而让双方的沟通能坦诚有效。《指南》中也讲到“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但是在手写手册时, 也要考虑家长的个性倾向、育儿观念, 语言也要讲究艺术。如有的孩子调皮捣蛋, 家长又是娇纵溺爱, 那么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 在充分肯定孩子优点的基础上再提建议。“您的孩子非常有礼貌, 早上入园傍晚离园总是笑咪咪的和老师打招呼, 您的孩子也特别热心, 保育员老师在收拾餐具时总会帮助整理, 户外游戏的时候玩的特别开心, 可是有时在户外活动时会带动几个孩子躲避老师的视线, 离开群体进行模拟的打斗游戏, 好几个孩子都被打哭了向老师告状, 如果在家也有这样的行为, 希望家园一致教育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 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样改变告状为主的交流方式, 能够让家长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赏识和关注, 从而让家长在手册上的留言更加的积极。

3.3 全面性的交流

全面性的交流首先需要教师做到观察孩子。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提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教师不仅要观察孩子的知识积累和技能的发展水平, 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不仅要捕捉孩子偶发、典型的行为表现, 更要关注幼儿稳定的行为特征;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弱势项目, 更要关注幼儿的优势项目。如“您的孩子在生活中能自己吃饭、能自己大小便、能自己穿脱衣裤与鞋袜;在学习中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述, 能大胆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独立完成自己的美术手工作品, 能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在与同伴交往中, 能和小伙伴友好相处, 不吵架、不打人, 懂得分享好吃的东西给小伙伴们吃”。这样让家长对孩子从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社会交往方面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有个全面的认识, 拓宽家长的视野, 让家长不局限于对孩子学习认知的关注, 让家长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4 可操作性的交流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老师可以针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向家长提出配合的具体建议。如“在倾听故事时, 调皮的宝宝会东张张西望望, 区域活动时, 好动的宝宝从来都没有选择过阅读区, 建议爸爸妈妈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 并问问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陪孩子看看书,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阅读习惯”这种对症下药式的交流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 有助于落实家长的行动, 孩子家长在反馈时就写到“我们工作繁忙, 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 却忽略了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周末我们带孩子去书店买了孩子感兴趣的绘本, 每天不管多累都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 坚持了两个多星期了, 这几天我们惊奇的发现时间没到孩子自己从书架上拿书看, 认真的小模样真讨人喜爱, 谢谢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今后望老师多多指教”。诚恳的建议促使家园双方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幼儿成长手册》家园之间的文字交流具有针对性和纪念性, 能够就每个幼儿不同的情况作好家园之间及时地沟通和商讨, 是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中表现的窗口;是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载体。这种交流不但可以明显地看到家园双方的沟通轨迹以及孩子的成长变化, 还可以提升家园双方的信任感, 使家园联系透明亲情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曲新陵, 章丽.以《成长记录册》为载体, 探索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09) .

[3]王春燕.对幼儿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审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6 (12) .

[4]蔡丽萍.让每个幼儿都富有个性的发展:实施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一些体会[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7 (06) .

[5]张艳.幼儿园小班成长记录册的探索与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 2011 (05) .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师生对话,有效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组对话的主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带着与文本初次对话的结果进入课堂,师生之间的对话也由此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地展开了。师生对话包含了丰富的、源源不断的话题,蕴含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信任、关爱。教师角色将更多地促进和帮助学生自发地学习,应对迅速的变化,创造性地思维,解决问题,获得洞察力,提升创新能力。

一、师生对话的必要性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过:“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不同的人对同一语文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审美能力处于浅层次,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他们与文本视界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学生的视域是参差不齐的,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也必定有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使师生有了对话的必要性。

师生对话就是老师与学生关于文本意义的各种解读进行交流和探讨的过程。教师要主动与文本对话,以自己的感悟感染学生,进而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有了感悟才有了教学的底蕴,才能在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观察学生的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帮助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才能在关注学生主体性阅读的同时,防止学生对于文本的误读。教师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社会阅历、审美趣味等方面比学生丰富,对文本意义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这就使他们有可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教师应重视自己在文本解读上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阅读中张扬个性,教师必然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二、老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应对教育资料进行选择加工,引导学生通过该文本的学习,掌握一些概念,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规则。对文本的教育内容进行激活,使它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指点迷津,使他们既能发挥阅读的主体性,又能防止对文本的误读。

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类型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千差万别,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阅读文本的困难,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面前的文本意义所构成的矛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课文,引发奇思妙想。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并对学生回答及时作出评价,随时发现对话双方的意义差异,以达到师生心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对学生进行研究,及时发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从而促进阅读的顺利进行,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张扬。如善于朗读的学生,让其在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静听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对作品的感悟,挖掘出作品的人文内涵;善于思索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在一些文本解读的分歧处,多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产生个性化的认识。

比如在《落花生》一文中,讲到花生、石榴、苹果的特点时,有些学生说现代社会应当追求外表光鲜而又实用,这才尽善尽美。对于这个观点,不能完全说是不正确的。因为学生受当今某些社会弊病的熏染,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很正常的。尽管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学生确实是将自己的体验与社会现实结合了。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显现出来,以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把握。

再如学习《过秦论》,分析开篇几句妙在何处,学生可能较难把握。而夏丐尊先生在《文章讲话》中分析其三条规律:一是以“秦孝公”一词统率许多语句,足以加强文气;二是叠用调子相同的语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足以加强文气;三是句式要稍加变化,以助长波澜,显生动气韵。文章大家高水平的精妙分析,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阅读开启思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朗读,细心体会,效果就会比较显著,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老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阅读对话教学是以师生讨论为主要手段,比如为搜集和处理某种信息而设计专题阅读,为解决真实问题而进行专题阅读教学活动,围绕着具体文本解读而展开讨论。讨论依存的环境应是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应发扬民主、平等的作风,确立教学的生命意识,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平等的。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对学生都要和颜悦色,使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卓越的教师,应明确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且应杜绝“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思想强加于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抵制或抗拒。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生命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感知、实践、体验、分析、思考、理解和感悟。在民主、平等、公正、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提供主体思考的广阔空间,使师生之间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才有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提取信息对比分析和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1. 了解学生,设计一般性问题。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激发人的求知欲。教师应深透地钻研教学内容,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一方进行思考、猜测、分析,关注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了解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略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布疑设悬,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诱因,刺激求知的兴奋点,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蛇岛》是一篇说明文。设计问题时,我们围绕着蛇岛的特征来展开:在我国辽宁省旅顺市西北渤海中有一座孤岛,高不过二百多尺,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岛屿上,却生存着数以万计的毒蛇——蝮蛇。那么,一座小小的孤岛,何以能生存那么多的毒蛇,而且是令人生畏的蝮蛇呢?这些蛇又是靠什么生存的呢?这样一来,既交代了蛇岛的地理位置、面积,介绍了它的总特征,又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关注个性,创设争议性问题。

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情感特征、智能构成及兴趣爱好不同,对一篇文章的感受就不同。与文本对话,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做深入的探究。如文本的内容是否有创新,语言表达有何特色,作用在哪,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要创设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在课堂上,师生讨论的主题通常由教师启动,向学生辐射扩散,而后师生展开讨论,共同深入地探究。这样,更多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对话,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探讨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创造性思维被引发,学生可大胆说出自己心底真实的感受,个性化得以张扬,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比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优美散文。教学时,师生共同探究,合作研讨,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1)文章是否仅仅描写了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2)文章开头和结尾两小节写作手法的相同点有哪些;(3)中间部分作者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况;(4)作者在文本中是赞秋还是悲秋。这些问题,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通过相互的启发释疑才能解决。

3. 抓住契机,创设探究性问题。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应该能从瞬息万变的集体交流中,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把它提示出来,并以此为契机,提出相关的问题。当然,这其间教师应适当地作些说明,恰当地给予示范,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的集体思维进行碰撞,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学生的疑问在探究中豁然开朗,就能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疑惑。“教师还应善于激励每一个学生投身于集体思维的过程中,及时地给每一个人以反馈的信息,鼓励他们充满自信地发表意见,让他们在集体的探究中尝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探究讨论,畅所欲言。

总之,在互动的对话中,师生的认知相碰撞、交锋,经验能在探究中不断同化,不断重组完成意义,达到意义的生成。对话让教师能进一步地了解学生,针对他们的愿望和兴趣,创设阅读情境,使得对话教学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当然,结束对话时,教师应对已经生成的意义进行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M].语文教育研究大系李海林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3]王洪席,余功超.论语文教学的情趣化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10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平等对话”、“探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已得到普遍贯彻落实。可是我发现,由于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中的“平等对话”、“探究性学习”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耗时多,效率低。因此,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新课标精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把握“对话”实质,实现“对话”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界定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阅读教学中。但是,从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为此,在实施课程改革实践中,应该搞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对话”是不是“问答”的代名词

许多教师以为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就构成了对话,从而没有关注到多向的互动状态,于是,对话就变成了把学生的回答牵引到预设的答案之中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对话”指向单一,没有智慧的交锋和价值的提升。教师虽然不再独霸语言的舞台,却还是思想的霸主。“对话”从专家的理论层面走向教师的实践层面时出现了偏差。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那么,“对话”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话”就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双方思想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相互接受和相互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

2.“对话”可以脱离文本架空交流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现在有些语文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后半程的学习中安排一个拓展性环节。有的设计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这样不仅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反而冲淡了研读课文时形成的价值主题。在这样的拓展性环节中,学生往往把课外的许多东西搬进课内。这样的对话不是阅读教学中成功的对话。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对话要凭借教材内容来组织话题,即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和升华“意义”。

3.“对话”中教师要不要及时处理信息

新课堂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但问题一开放,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就肯定是五花八门的。现在有些语文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和感受,错误的信息不予否定,只是以“请坐”等含糊的语言搪塞过去,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有些语文课一次次闪现创新火花的信息,教师却只是简单地肯定,而没有对这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进行重组,引发学生的二次思考,造成了宝贵的课程资源的浪费。

面对纷至沓来、良莠不一的信息,大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瞬间处理的能力。更不用说用重组信息来提升“对话”的意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与文本充分对话,使自己既对文本精神充分把握,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课堂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敏捷的反应,做到游刃有余,调控得当。其次,在课堂上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信息时,应该把评价机会先让给学生,他们往往会带来智慧,给课堂带来“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时也给教师自己的思维腾出时间,想出处理的办法,以调整后面的教学。

二、准确把握“探究”实质,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语文学科里的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实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教师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心里存在着许多困惑。当前,针对探究性学习出现的偏差,也要搞清楚以下三個问题:

1.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等于科学课程的探究吗

如有位教师教《庐山云雾》,就让学生做实验探究云雾形成的原因。学生做完实验终于明白了庐山云雾的成因,但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吗?学生在课中得到实验技能是语文课的任务吗?如果实验只是为了理解课文,那么,这样的探究是低效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探究性学习与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划上等号。

首先,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要探究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构成规律。如有位教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让学生探究兵俑的神态,结果学生由文本内容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想。但后来让学生看投影描写一个兵俑时,他们却不知从何下手。是探究性学习错了吗?不是,关键是课中的探究只让学生关注了文章内容,而忽略了对作者语言表达形式和构成规律的探讨。细读课文,作者描绘兵俑的句子是由兵俑的外貌、神态、自己的联想三部分构成的。如果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兼顾了这一语言规律的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时就会得心应手。

其次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还要关注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不是推理性的,而应该是体验性的。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让学生进行推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我们的课文都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所以,理解课文也一定要情感与思维相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课实施探究性学习,千万不能把情感、情趣去掉。我们在让学生汇报交流时,既要让学生谈独特的感受,还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体验读出来。这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的关注,定会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率。

2.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就要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探究性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盲目推崇,而把传统教学中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给丢了,那只能是得不偿失。

比如,探究性学习使板块功能更突出,那么文本的内在脉络还要不要理出来?现在的语文课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往往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久下去,学生写起文章来势必会结构不清、思路模糊。因此,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还要“把根留住”,不妨增加一些理清文章结构,认识行文线索.感悟前后呼应等独具语文个性的东西。另外,朗读、吟诵、涵咏、背诵等这些传统教学经验都应继承,并发扬光大。

3.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要抛弃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有效与家长对话 篇11

1 融入学生思想, 回归学生时代

有时候, 老师的力量真的可以足够强大, 在课堂的教学中, 应该抛开教师的身份, 将自己放置于学生的地位, 如果坐在下面的是“我”, 面对讲台上的那个“我”, 感受如何。

1.1 案例回放

《我的同桌叫“墙壁”》:直到现在, 回想起这句话, 依然觉得小杭同学是非常幽默的孩子。也因为这样一个小插曲, 让小杭同学对会计专业课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在一次复习课上, 我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快问快答”, 让学生把同桌的姓名写在纸上, 如果没有同桌, 就写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放入盒中。在进行答题的过程中, 我抽到了一张纸条, 打开一看:呈现墙壁两个字。我很想知道是谁在恶作剧, 而“当事人”居然很勇敢:老师, 我的同桌叫“墙壁”。“当事人”便是小杭同学。我示意他坐下, 为了显示老师的威严, 我严肃的说:“请小杭同学以后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下次注意了。”课后, 我将这个小插曲说给办公室的老师听, 有位老师半开玩笑的说:他确实没说错, 他一个人坐, 旁边当然是墙壁。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或许是做班主任的敏感吧, 我觉得机会来了。在下次基础会计课上, 我特意在下课前五分钟, 郑重其事向小杭同学道歉, 并赠送了一枚书签。这次事件过后, 我惊喜的发现, 小杭同学每到上我的课, 变得精神了, 眼睛变得有神, 也慢慢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

1.2 案例思考

每位老师都应该时刻意识到, 不能对学生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为了了解学生眼中的世界, 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只有真正的融入学生的思想, 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合适的反应, 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现与学生的有效对话。

2 引入微笑规则, 营造快乐课堂

古龙说过:爱笑的女孩, 运气不会太差。每一次在任课班级的自我介绍中, 我都引用了古龙先生的话。我告诉学生, 每天都要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清脆的笑声往往会带来恍然大悟的神奇感受。会计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 学生的潜意识认为会计课都是十分乏味枯燥的。如何打破学生惯性思维, 打破沉闷的会计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知会计知识呢, 我引入了微笑规则, 致力打造快乐课堂, 在会计学习的海洋中快乐泛舟。

2.1 案例回放

《掌声在哪里》:小邵同学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在第一年基础会计的学习中, 基础没有打牢, 因此在学习财务会计过程中, 显得十分吃力。有时候她的答非所问, 往往会引来其他同学的嘲笑。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如何及时的肯定, 我思考了许久, 并试行了一些方法。我发现每当一位同学回答正确之后, 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微笑, 我能感觉到他的信心越来越大。在一次轮流回答问题的时候, 她没有回答出来, 我随即高喊一声:掌声在哪里?并向小邵同学投去鼓励的眼神。大伙也很积极的配合我, 有同学还大声说:加油!在大家的鼓励下, 小邵同学说出了正确的答案, 虽然有些不熟练, 但对她来说, 已是很大的进步。

2.2 案例思考

要改变课堂的面貌, 我们应从自身做起, 经常反省自觉对待学生的方式。通常, 我们并不在意自己对学生是拒绝还是接受, 然而, 这一差别对学生来说, 却至关重要。学生只要在感觉良好的时候, 才会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而要想产生好的效果, 光靠老师一个人的调动显得过于贫乏,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很重要。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应该积极主动的营造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微笑规则, 让学生在课堂中, 不再有过多的束缚感, 不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拒绝表达自己的想法。

3 留下思考空间, 提升课堂效益

课堂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很轻松。当然, 这也是非常需要的。但如果当学生遇到困难之后能够独立的克服这些困难, 那么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而不是把现成的、加工好的灌输给学生, 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 对于提升课堂的效益很有好处。

3.1 案例回放

《开心之余要关注效益》:“开心的课堂氛围固然重要, 但作为一名教师, 更要关注学生在这堂课中真正学到了什么, 要关注效益性。”这是一位会计元老在听完我的公开课之后给我的评价。他肯定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也肯定了与学生很融洽的课堂交流, 但与学生有效的课堂对话, 不仅仅是情感上的交流, 回归到本源, 在4 5分钟的课堂之中, 学生获得了什么, 更应该是老师所要关注事情。专家指出:在刚刚讲完新教材以后, 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室里保持安静, 让学生可以想一想教师讲过的东西。

3.2 案例思考

这里的有效对话可以是一种作为, 一种理念。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 一对一的沟通;对能够很快的完成任务的好学生, 应该事先就准备好补充题, 使得即便是反应最快的学生也要认真的动一番脑筋。要使中坚力量的学生, 从开始到结束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新教师应该重点考虑:我这节课, 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如何发挥题目的作用, 真正做到使所有的学生都在独立思考中取得成绩。不至于好的学生在完成题目之后无所事事, 也不至于让后进生跟不上节奏, 打击了学习的自信心。掌握的同时, 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也是老师应该思考的, 学生当堂所知道和理解的公式、会计分录, 还不能算是牢固的知识, 只有在以后的实际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得到运用和发挥, 才能变成牢固的、扎实的知识。课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布置课后作业, 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很多学生不喜欢重复的劳动, 往往会在接受老师作业的时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出来。因此, 课外作业的认真布置便是一名教师, 尤其是新教师, 需要思考的课题。课外作业应当是对知识的发展和深化, 是学习能力的改善, 也是课堂有效对话的延续。

上一篇:激励需求因素下一篇:高产奶牛的饲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