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2024-10-11

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共11篇)

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篇1

摘要: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来源,数学教材中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都给学生传递一种数学信号,读懂数学文本语言才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要想让低年级学生爱学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读书中文本的能力,让学生与数学书中的文本亲密对话。阅读数学文本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者的思维进行对话,让学生更好地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主人。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第一关。数学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尤为重要。我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不断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文本方法,培养他们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让学生会阅读,乐阅读。

一、教给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

1.从文本中抓关键字、词理解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对“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跟老师读一遍,给不认识的字“第、位”加上拼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这句话,体会文字的含义,并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开始学生体会不出重点,也圈不出来,这时我就点拨“:从右边起”,那么老师从左边起行吗?在我的慢慢引导下,学生就圈出了“右”、“第一”、“个位”、“第二”、“十位”这几个关键的词,如“17”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学生能很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将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

2.从文本中抓重点语句理解

青岛版教材中常有这样的对话框“我这样算……”,当学生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理解它的意思,为了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我把“我这样算”这句话中的“我”字就像读语文课文一样有感情地读出来,音高而长,并且重复两遍,此时学生个个积极动脑思考,纷纷举起了手,姜钧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那样算,我这样算,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其他的同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拍手表扬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一遇到这句话就树立了他们理解文本的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想方法,寻求一种和其他同学不同的算法,体现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算法多样性。

3.从文本中抓图例理解

教学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的红点例题“27+6”口算方法时,学生发现个位“7+6”比10大,与信息窗一的不进位加法不同,怎么办呢?发现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就引导说:“书中的同学分别用小正方体和计数器进行了操作,自己仔细阅读文本中的两个演示图,你明白了什么?看谁先告诉老师?”学生纷纷动手摆小正方体来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大约两分钟后,一个女孩边用手势表示边说“:老师,我知道了,这幅小正方体的图是指把7个和6个小正方体合起来,可以把10个摞成一摞。”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真了不起,那么一摞表示什么?”她很快说出“:一摞就是一个十”。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说了右图计数器的意思,看了孩子们会自己看图动手操作来理解算理了。紧接着我总结:不管是算式、小正方体和计数器,在加法计算时只要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这样,学生对文本中的操作配图就茅塞顿开,对学生理解算理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告诉学生在今后阅读文本时,要细细体会教材中每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阅读文本中学习知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方法,阅读文本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

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种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题目理解,还能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是学生掌握、获得数学知识的金钥匙。

1.边读边写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对数学来讲,更是如此。在阅读时,引导学生运用找一找、圈一圈、写一写等辅助方式,做好标记,画出关键字、重点词,将自己的想法、解题思路及时写下来。手脑并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边读边想的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文本的简洁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要学会对数学文本用心品读,不仅仅要眼到、口到、手到,更要心到,将之读懂、读透。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想结合,加深理解,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人讲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诠释了: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文本的教学。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养成不依赖教师就能阅读教材,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阅读能让每个学生终生受益。

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篇2

【摘要】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而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是以学生这一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和出发点、归宿。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真正的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最主要的的任务是能过各种手段来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中的一篇课文《检阅》为例,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文本阅读,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重要性在于,文本解读到何种层面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空间及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说,文本阅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本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教师若是自己对文本未曾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又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教学《检阅》一课中,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放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这也是文章直接呈现给大家的。文本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呢?

“同学们为什么让博莱克参加这次检阅?” “作者和编者想弘扬的是什么?” “博莱克该不该参加这次检阅?” “艰苦的训练会不会带给他其他的伤害?”

“同学们讨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时博莱克在哪里?” “队员们为什么让他站在第一排?” “为什么没有人征求博莱克的意见?”

“博莱克自己什么想法?为什么文章一字没有?” “博莱克参加不参加这次检阅应该由谁来决定?”

“博莱克在检阅中应该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应该有什么来决定?”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看到了文本呈现的意义上的缺失,尊重残疾人绝不仅仅是“给他和普通人一样的机会”,更应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在教学《检阅》引号的应用时,有这样的几个句子:

(1)“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

(2)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3)“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三个句子,三种不同用法:第一句,因为队里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在当时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怕说这个事,一说就是得罪人的事,队员说这事是显得很是犹豫,既然犹豫,所以说话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顺畅,理所当然就把说话的人放在了中间了。第二句,队长显然是对博莱克的肯定,是对博莱克的信任,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所以把说话人放在了前面了。第三句,是观众从心底对儿童队员们的认同,赞美,因此把引号放在前面。这样一剖析,引号的使用就一目了然。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交流思想,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对话让课堂更加鲜活,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进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让学生与数学文本亲密对话 篇3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第一关。数学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尤为重要。我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不断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文本方法,培养他们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让学生会阅读,乐阅读。

一、教给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方法

1.从文本中抓关键字、词理解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 时,对“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跟老师读一遍,给不认识的字“第、位”加上拼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这句话,体会文字的含义,并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开始学生体会不出重点,也圈不出来,这时我就点拨:“从右边起”,那么老师从左边起行吗?在我的慢慢引导下,学生就圈出了“右”、“第一”、“个位”、“第二”、“十位”这几个关键的词,如“17”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学生能很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将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

2.从文本中抓重点语句理解

青岛版教材中常有这样的对话框“我这样算……”,当学生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理解它的意思,为了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我把“我这样算”这句话中的“我”字就像读语文课文一样有感情地读出来,音高而长,并且重复两遍,此时学生个个积极动脑思考,纷纷举起了手,姜钧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那样算,我这样算,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不一样。”其他的同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拍手表扬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一遇到这句话就树立了他们理解文本的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想方法,寻求一种和其他同学不同的算法,体现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算法多样性。

3.从文本中抓图例理解

教学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的红点例题“27+6”口算方法时,学生发现个位“7+6”比10大,与信息窗一的不进位加法不同,怎么办呢?发现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就引导说:“书中的同学分别用小正方体和计数器进行了操作,自己仔细阅读文本中的两个演示图,你明白了什么?看谁先告诉老师?”学生纷纷动手摆小正方体来探索进位加法的算理,大约两分钟后,一个女孩边用手势表示边说:“老师,我知道了,这幅小正方体的图是指把7个和6个小正方体合起来,可以把10个摞成一摞。”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真了不起,那么一摞表示什么?”她很快说出:“一摞就是一个十”。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说了右图计数器的意思,看了孩子们会自己看图动手操作来理解算理了。紧接着我总结:不管是算式、小正方体和计数器,在加法计算时只要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这样,学生对文本中的操作配图就茅塞顿开,对学生理解算理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告诉学生在今后阅读文本时,要细细体会教材中每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阅读文本中学习知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方法,阅读文本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

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种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题目理解,还能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是学生掌握、获得数学知识的金钥匙。

1.边读边写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对数学来讲,更是如此。在阅读时,引导学生运用找一找、圈一圈、写一写等辅助方式,做好标记,画出关键字、重点词,将自己的想法、解题思路及时写下来。手脑并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边读边想的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文本的简洁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要学会对数学文本用心品读,不仅仅要眼到、口到、手到,更要心到,将之读懂、读透。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想结合,加深理解,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人讲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很好地诠释了: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文本的教学。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养成不依赖教师就能阅读教材,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阅读能让每个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

[2]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篇4

一、提炼生活, 有效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 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在: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中的生活化、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

例如, 在教学《雨点》一课之前, 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研究员”, 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 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中的某些必须理解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巧妙的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雨点》过程中, 我还安排一个迁移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它在这些地方又是什么样儿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 通过教师启发,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 并能以课文为例, 说出落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或带来的变化。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 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 使语言更加规范, 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 从而逐步内化语言, 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 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我想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 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在努力实践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咬文嚼字,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言外之意

一般地说, 诗人、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 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学生与文本对话就是要咬文嚼字,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不仅是理解其义, 更要体会言外之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咀文嚼字。

在教学《长城》一课时, 我特别注意引领学生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 真正让语言文字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

例如, 我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时, 问学生:“‘气魄雄伟’‘奇迹’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接着, 我又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三方面进行理解感悟, 学生从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品味语言时, 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 与文本展开真正的对话。

例如, “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工程浩大) ;“没有……没有……” (设备的简陋) ;“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 (条件艰苦) 。我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读, 学生从中体会到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在品读语句后, 我让学生想象:“透过这厚厚的城砖,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借助这些问题, 学生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他们读得有声有色, 满怀豪情。

三、想象补白, 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对话

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 并能以课文情境为依托, 进行想象。笔者在执教《诚实与信任》的过程中, 抓住“事隔三天, 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的三天时间差,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无限, 情境猜测”的对话空间:

车主回来取车, 发现了, 心想:。又发现了, 心想:。三天后, 他又想, 于是他拿起了话筒, 拨通了电话……

这正是这篇文章的“空白”之处, 我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想象“补白”。让学生在“补白”过程中, 自然地走进文本, 与文本对话, 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 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教师以“补白”作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顺利地进入空白的故事情境之中, 想象人物的言行举止, 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样, 学生与文本的精彩对话自然应运而生了。

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篇5

1.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碰撞。

任何作品,都带有作家自传的性质,即所谓“文如其人”。但由于作家生活的时空与读者有距离,读者必然会对作品中所表述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文化背景产生疏离感。因此,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走近作家的时代,走进作家的生活,走进作家的灵魂,才能使学生对其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主动与作家心灵碰撞,真正触摸到作品活的灵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道路等有关信息,让他们课前就走近作者,欣赏作者;有条件的同学我还推荐他们阅读作家传记及其经典作品,增加感性储备;在课堂上,我把课文的导入权交给学生,或从讲述突出作家个性的故事入手,或从作家的自述导入,或从摘引评述作家的名句名篇导入,或从评介作家的生活经历、作品人物、地位影响等导入;在课后,我让学生以“我与作家对话”“我与作家交朋友”等为题写小作文。以写促读,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进而引导学生与背景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文本、读文悟意、感受体验,又要能跳出文本、引入生活、读出生活、读出自己。

2. 让学生深入文本,在对话中发现并欣赏佳景。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课文读得玲珑剔透时,眼前会豁然一亮。此时,什么都通了,什么都有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体味,去聆听文本的声音。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文本进行倾心的对话。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发现,在对话中质疑,在对话中欣赏文本中亮丽的风景,并将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相整合,再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对话中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感悟,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视界。这交流不但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还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3.引领文本中的“疑点”呼唤学生去感悟。

文本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是因为它留下了许多疑点让我们去思索。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应该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人们对大榕树的赞美,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则是作者身临其境后对这种赞美的认可。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这些疑点都在文本深处,发现了它们,才能有效地直接与其对话。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前质疑、课中质疑、课尾质疑,真正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 “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自然兴趣高,有问题必有争论。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相信学生做得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4.教师要掌握一些引导“对话教学”的技巧 。

(1)“头脑风暴法”。在对话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对话年者的思维。

(2)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在处理争议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论坛。

(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方法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保证学习质量。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篇6

一、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是学生的读

一般来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一些比较长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现代的, 还是古代的, 也无论是我国的, 还是外国的。这比较适应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 但给学生阅读感悟所必需的“读”带来诸多麻烦。应当说教材文本, 离开了学生的读, 那么感悟将如何获取?尤其是那些古代文学作品, 没有了学生的读, 感悟将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45分钟的时间, 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瞬, 它会不知不觉地溜走, 倘若花出过多时间让学生读, 那么感悟的时间从何而来?应当说学生的读和悟在时间上是一对具有严重冲突的矛盾。怎样解决?其办法有二, 一是让学生进行前置性的学习阅读,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前置性的阅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二是让学生进行比较理想的默读, 学生的默读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但需要学生用心默读, 用方法默读, 尤其需要学生用方法默读。在学生用心和用法的默读上, 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资源, 即让学生围绕一定的资源寻觅相关信息, 尤其是那些对感悟文本内容的有用信息。教学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知人论世的相关信息, 如作品主要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作者本身的相关际遇, 作者的个性特征, 作者的语言风格等。尤其是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 当学生对这些有一定的底数, 默读的效果就会很好, 就容易比较迅捷地走进文本, 就容易形成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阵势, 学生就能够比较理想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是学生的思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灌”还没有得到完全意义上的改变。原因比较复杂, 一是高中语文教学如同其他学科课程, 结束所有高中语文篇目教学的时间比较早, 容不得让学生进行少慢差费的阅读感悟;二是高中学生存有惰性, 依赖心理比较严重, 总以为教师就是比较万能的钥匙, 尤其能够解开现在的锁匙。他们不掌握任何锁匙, 也可以顺利迈进老师所用锁匙打开那大门之门槛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一些学生在阅读感悟上是不善于思考的, 多是听之任之。这很不利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刀越磨越快, 脑越用越活。这对我们有着深刻意义的启迪, 对高中学生而言, 不让其思考, 还待何时?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坚持以学生的思考推进教学流程。如教学杜甫的《咏怀古迹》时让学生思考, 而且是学生比较认真和深刻意义上的思考, 学生们经过思考, 被诗人咏昭君诗之绝唱所折服。从相关意义上说,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伟大的文学家都写过咏昭君的诗, 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 没有威风凛凛, 但诗歌作者所创造的那苍凉悲壮的意境, 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从相关意义上说, 没有学生自身的思考, 学生既不可能比较完美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又不可能比较理想地追溯那段历史, 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 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三、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获取是学生的探

应当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都出自于名家高手都蕴涵极为深刻而又丰富的内容, 可以说是一座座美甲胜天的富矿。高中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就要让学生探究, 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探究出作品之文字、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意义和色彩。平时的阅读感悟, 学生真实走进文本, 真正与文本比较有效地对话, 学生完全有可能探究出一篇篇作品之五彩斑斓的色彩。反之, 则不然;平时的阅读感悟, 如果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 那么将会经常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局面。平时的语文教学, 尤其是古诗文教学, 笔者比较欣赏和注意实践的是将一些同时代作品进行归类学习。曾将宋代比较有名的大家作品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比较鉴别、去欣赏感悟。学生们通过比较, 便发现每篇作品极具深刻意义的思想, 语言极具作家之风格, 而且词作之语序与诗歌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教学时, 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走进文本, 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能力得以增强, 对话的内容极其丰富。如学生能够比较理想地从《雨霖铃》的阅读感悟中发现词的上片写着情人话别时的种种情态, 似乎已将离别之情说尽。那下片该怎样写?在思考的基础上, 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 更主要的是探究出作者如此安排下片写法的好处所在。虽然学生在交流时多有说法不一之处, 但毕竟是学生的探求所获。虽然学生在交流时, 对一些词句之含义感悟得不是极其深刻, 但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作为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我们不可能完全苛求学生。

总而言之, 走进文本, 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需要学生多多实践, 需要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思考。当然也需要教师经常性地反思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寻觅具体的矫正策略。我们是不可能寻觅到最好的策略的, 但可以寻觅到更好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 2003.

[2]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 篇7

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珍珠鸟》一课后续作文教学——让学生以珍珠鸟的身份介绍作者冯骥才的启发, 也受昆山玉峰小学特级教师观点的启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文本资源, 开辟“与文本对话”的习作。本人以为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最后以作文的形式出现, 不失为实现学生与文本真实对话、广泛对话以及深度对话的良好途径, 更不失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习作”的含义

本文中所谓的“文本”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以及其中的课文。文本中的内容即课本以及课文所包含的内容, 文本中的人物包含编者、作者、文中的人物等。“对话”按词典上的解释是“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谈””, ,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经历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方法等与文本进行的对话。“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习作”即是指学生在阅读教学与文本对话后, 以自我的角色、或扮演文本中的某一角色, 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景物, 或者和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自我等进行想象、交流和对话, 并把这种对话包括自己的学习收获、体验感想等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此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思想修养。

二、“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习作”的可行性分析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钱理群先生在《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中说, “作文就是对话”。因此, 这种对话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 把“与文本对话”用作文的形式写下来是完全有可能的。“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写作”至少有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 让学生走入文本, 走近他人, 与自己对话, 与文本中的人物以作文的形式对话, 会让学生对这样“聊天式”的作文焕发兴趣。

第二, 这种写作是基于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写作, 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景物等有了解, 有话可说。不必什么都要另起炉灶寻找表达内容, 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话语的表达上, 注意思考怎样建构话语, 怎样把话语说清楚说连贯, 他们会感觉“这容易写”。

第三, 这种写作, 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作者, 即学生或文本中的人物, 有明确的交流对象——读者。学生写作有了自我意识, 有了读者意识, 也就有了角色感, 就会觉得更容易。

有人说学生作文的秘诀以及学好语文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 别无他法。那么, 经常进行这样的与文本对话也即阅读后的习作, 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会在频繁的写作实践中得以提升。

三、“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习作”的具体操作措施

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引领学生通过品词析句, 反复朗读, 联系学生生活体验, 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如主人公的思想品质、作者的内在情感、文本的写作构思、用词造句等, 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写作提供扎实的基础。因研究与文本对话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已有很多, 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但需要说明的是, 要防止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表面化、肤浅化、概念化、一元化、伪圣化。

如何引导学生把与文本对话的心理活动、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具体的步骤一般可以为:

1.定角色

这似乎是一个哲学命题, 然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日常的写作训练中, “我”就是学生自己。至于与谁对话, 则往往是不甚清晰的。因为作文大多是交给老师的, 学生想当然地把老师或同学 (同学互改作文) 当做读者。这样模糊读者, 或者读者对象老师化, 使学生作文越来越缺少动力。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作者, 也不知道作文原本有着广泛而有意义的读者群体。大多数学生因为缺少读者而缩小了写作范围内容, 写作激情也越来越少了。

(1) “我是谁?”

“让‘与文本对话看得见’的写作”中的“我”, 可以是多种角色。他可以是文本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如学习了《最后的葬礼》, 以总统的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学生扮演的就是总统。学习了《船长》, 以水手克莱芒的身份写一篇介绍船长的文章, 在船长牺牲纪念日的时候寄给曾经在船上的人们, 学生的身份就是水手克莱芒……因此, 首先要让学生确定自己的作者身份。

(2) “我与谁对话?”

有了读者意识, 学生就会选择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或语气语调, 想象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1) 可以和日常作文一样,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对话。如于永正让学生扮演珍珠鸟写的一篇关于主人冯骥才的文章中, 读者就是包括老师、同学、家长等在内的广大读者的。事实证明, 学生的读者对象是清晰的。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作者身份变换叙述语气, 叙述内容。

(2) 可以是与文中的某一人物对话。如学习了《九色鹿》这篇课文后给调达或者国王写一篇文章, 学习了《詹天佑》后以自己的身份写一封信给詹天佑等等, 这就是以文中人物为读者的。

(3) 也可是和自己对话。如学习了《小草和大树》《鲁滨孙漂流记》等后写一篇读后感勉励自己, 这就是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2.定内容

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了解了文本中的那个人、那些事, 与其中的人物对话, 或者让自己扮演文中的那个人与身边的同学对话——习作, 也有了共同的话题。

(1) 说写文中的内容

习作也即对话的内容可以是记叙文中的故事、人物, 说明文中事物的特点等。当然这有别于纯粹的复述, 而是融入了学生个性化理解的个性化习作。于永正在学生学习《珍珠鸟》后让学生扮演珍珠鸟, 写一写主人冯骥才的文章中, 学生写的就不仅是冯骥才对珍珠鸟的细心的照顾和呵护, 还写了冯骥才这个人多么耐心、多么有爱心等。

(2) 说写文中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如学习了《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后学生练习给文章的作者巴金或巴金的儿子写一封信, 学生因为与文本对话, 了解到巴金对家乡孩子的热爱关心, 了解了巴金珍惜时间十分谦逊的品格, 了解了巴金对孩子的期望、对生命的认识, 就会有很多内容和作者交流, 与此同时, 他们还会表达对作者的崇敬之情, 以及从中懂得的道理受到的启发等。书中的许多语言也可为学生所用,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虽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老师也会安排这样的读写:你觉得文中的某某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儿看出来?你想对文中的某某说什么?写下来。因为只要求三言两语, 因而学生写的内容往往是空洞的, 套话多。但如果把这类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和习作联系起来, 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精神品质等的感受, 就会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 同时还会进行缜密合理乃至独特的构思。在这样“与文本对话”后的习作训练中, 学生的思维便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说到底, 语言的表述, 就是思维的表达。

3.定结构语言

钱理群先生认为:作文是使用语言文字表达人的思维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人的残缺的、不甚清晰的想法情感态度得到补充、明确、系统化, 再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 呈现时对原始思想情感的美化, 具有主体的个性追求和表达风采, 使它呈现为文学、文化的特征。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 很多时候是针对某一内容, 是零散的。当他明确了自己是谁, 要对那个人说些什么时, 他就会考虑怎么跟那个人说, 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清晰。此时, 学生的个性特点、表达特点就在此过程中得以显现。学生把“与文本的对话”, 变成了“看得见的作文”, 他们会追求语言连贯通顺, 有条理, 并且富有个性。他们还会有意识地去运用那些新学到的但不那么熟悉的语言材料, 这样也就内化了课文语言, 不但降低了写作难度, 也激发了写作兴趣。

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篇8

一、倾听文本

要真正让学生倾听文本,就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去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坐在最后一排》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述一个极度自卑的小女孩在她的班主任白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建立了自信的故事。在备课时,为了降低难度,我细读文本,寻找到了学生最难理解且又能抓住学生心理的句子来让学生感悟。课文中有这么一句:“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其中提到的“愤愤不平、自暴自弃、虚荣、脆弱”正是当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而学生又往往不能正视它们。我关注到了这点,一上课就让学生们去体会隐藏在这些词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心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学生读到“老师只好把小女孩安排在最后一排”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里要用‘只好’一词?老师这样做好吗?”由于是换位思考,学生的发言很积极,他们既理解了文中教师这样做的难处,又对教师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此时,学生俨然成为出色的教师,教师又仿佛是聆听的学生,师生之情,情浓意切,进一步去体会文中白老师为这个小女孩所做的许多事情,去体会小女孩的心理转变。

此外,我在课的最后阶段出示了文章的中心句:“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给出问题:“坐在最后一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在经过我的反复引导后,学生最终都体会到其实可怕的是失去学习的自信。学生多次吟读后,情感进入高潮。师生“一唱一和”,渐入佳境。

二、倾听他人

倾听他人是指教师倾听学生或学生倾听教师对于文本的认识,倾听他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对比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并从中受到启发。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图片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然后,我再运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在阅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让学生有效感悟文本 篇9

一、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

新课程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有节奏地朗读文本, 强调学生必须用内心去感知文本, 鼓励学生沉潜到文本所描述的语言情景之中, 与文本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以有效地、恰如其分地感悟出仅仅凭文本语言的分析难以确切理解的内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建构自读、自悟的时空,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 用内心去感知文本, 有效地投入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氛围之中, 与文本作者情感发生共鸣, 以有效地悟出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 执教《黄河的主人》一文时, 学生在读“这么小, 这么轻……”这段时, 有的声音读得轻、舒, 旨在体现羊皮筏子小、轻的特点;有的读得语速颇快, 原因是作者看到这么小的羊皮筏子在惊涛骇浪中前进, 心提到嗓子眼儿了;还有的学生说读时要此起彼伏, 原因是要表现文本作者既惊讶又激动的心情等等。

又如, 一位教师执教《雾凇》时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 (文本) 第二自然段五至七句话:“渐渐地, 灯光、树影模糊了……”教师首先范读, 接着, 引领学生通过个性朗读, 读中感悟文本。

师:大家也想读吗?自己读读, 看看从中能读懂什么?

(生自由读、默读等等)

生1:通过朗读, 我分明感悟到“渐渐地”树影模糊了, 再“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从最初像“银线”, 到变成“银条”, 最后全都是“银松雾柳”了, 于是雾凇奇观终于形成。

生2: (略)

师: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得如此细致!我们从文本描述的雾凇形成过程, 真正地感悟到雾凇的确是一种———奇观了! (配乐齐读)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屏幕上的句子。

生3: (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4:我觉得他的语速应放慢些, 以表现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

师:你来读一读, 好吗?

(生4愉快地、认真地读)

师:他读得怎样, 大家来评价评价。

(学生从语速、重音等方面加以点评)

师:你们真会评价。从你们的评价中, 我就知道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

师:如果我们能把这奇观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呀! (生尝试背诵)

执教老师引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朗读策略, 比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默读、轮读、指名读等等,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文本的感悟之中。引领学生扣住文本中的“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等词语感悟雾凇形成之慢而且形成得悄无声息且蔚为壮观。执教老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引领学生真正品味感悟文本, 学生畅享到了感悟文本的智慧。

二、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文本

教师应努力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 精心呵护学生幻想的天性, 最大化地激活学生的想象潜能, 挖掘学生的灵性。学生可以由文本内想到文本外, 由自己想到文本中的核心人物等等。

比如,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主要描述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参加傣族人民的欢乐的泼水节的情况。当老师执教到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 背着象脚鼓出现, 全场欢腾的场面时, 突然从讲台上拿出一盘录像带对大家说:“这个场面真是美极了, 为了让大家能更加全面准确仔细地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 老师带来了一盘录像带, 你们想不想看呀?”“想看。”孩子们兴奋不已。这位老师却对大家说:“我这儿有一盒非常非常特殊的录像带, 无法用眼睛去看, 而可以用心去看。你们闭上眼睛, 谁用心谁就能看得到。”孩子们全都闭上了眼睛, 执教老师充满无限的激情、声情并茂地朗诵道:“周总理穿上傣族的服装……”学生们如临其境,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朗诵完毕, 执教老师追问:“同学们看到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来了。”“孩子们欢呼啊!”执教老师鼓励着大家。“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孩子们开始欢呼了。执教老师又说:“有些同学真正看到周总理来了, 他们多么的激动, 正挥动着双臂在高呼呢!”此时, 全班都不约而同地挥起了双臂, 大声疾呼:“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气氛异常热烈, 师生有效地融入到了文本情境之中。执教老师又说:“谁来把看到的情景描绘一下?”立即站起来好几个孩子, 他们绘声绘色得真像见到了当时的场面一样……

这节《难忘的泼水节》怎能不给学生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学生似无需用眼睛看, 全是在用心感悟。在想象中感悟, 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 灵魂得到洗礼, 品位得到提升。

摘要:2011版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鼓励教师珍视学生对教材 (文本) 的独特感悟, 主张学生通过对教材 (文本) 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有所理解文本, 有所思考文本, 有所体验文本, 有所感悟文本。

谈如何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篇10

阅读教学教学方法对话笔者在教学《有个孩子叫咪咪乔》时,问学生:你们读完课文以后,你了解到哪些内容?简要概括,要概括到什么程度呢?要抓住故事的基本特征!刚才我把这个故事的基本特征说出来了!人物的特征、做事的特征、主要的情节,而不是你说的“怎么样”!

现在我们学生概括也应该这样,要抓住故事的基本特征,主要的人物、主要的事件、主要的表现,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孩子那看似幼稚的举动却是最纯真、最美心灵的展示。“人之初,性本善。”幼稚中是最善良的东西,他能令我们每一个成人都感动!所以我才变化!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不要小看你的孩子幼稚的做法和举动,不要小看他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人家孩子的人性是对善、是人类最纯真的一种爱,是一种爱心!孩子的爱心是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培养出来的!要不,让我们的孩子在读时,他怎样去理解这个文本呢?

我们让孩子们去读什么呀?你能教育他不哭、不闹?让他从中去领悟什么呀?去领悟爸爸、妈妈做的怎么不对吗?不是!是领悟我们的善心、爱心,连爸爸妈妈都被感动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我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不理解,也会慢慢发生变化!班里有个叫子涵的男孩,他是各科都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作业完不成,经常惹事生非,上课做小动作,一节课40分钟,有30分钟在玩小东西,疯闹打架更是家常便饭,是学校里有名的“双差生”。据老师们反映,从幼儿园开始,他就是“坏孩子”的典型。为此,老师跟家长多次交流,都无济于事。而子涵自己也是自暴自弃,我曾多次批评教育,动之以情,但却都收效甚微,眼下正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善心、爱心最终感动了很多有善心、有爱心的人!要告诉孩子,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是: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在帮助自己。你帮助五个人,五个人都会帮助你。所有成功的人都懂得付出。先付出才能收获。心中有多少爱,才能分享多少爱。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当你对别人好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所以,我们的家长不理解不要紧,孩子们的这些有爱心的举动是能够感动和改变我们家长的!我认为,最后的落脚点得落到这儿!要不然,孩子们竟一味职责家长这不对、那不对,无理取闹!

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几个教师平日就认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而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各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再比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我觉得词语的教学本身,有的意思没搞清楚,比如学生将暴躁无常直接理解为暴躁,再就是文章中一些关键的语言没有联系起来,没有能够体会到作者写我的表现与写母亲、表现母亲的关系。

学生片面的将“暴躁无常”理解为“脾气不好”,这是一个教学的切入点:一方面,我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暴躁无常”与“暴躁”的区别,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通过比较,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是语言形式教学的目标。理解这个词语,我引导学生去联系了文中三处作者的“暴躁无常”的表现,让他们从作者的情绪无常变化的细节中体会“暴躁无常“的性格特点,当然,理解这些地方,也注意抓住了期间一些有特殊用意词语与句子、与上下文来体会,从而对作者当时的脾气状态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是在上下文的联系中读懂语言,这是一个过程——在整体的联系中读懂语言、体会形象的过程,学习感悟作者“写具体”的过程。

我个人觉得,高年级的语言形式教学,一方面要深入体会关键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再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文中的关键语言是怎样相互联系起来表达文本主旨的,及培养学生在文本整体联系中读懂文本语言的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前后照应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作者在材料安排方面,材料与材料之间相互关系。

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我曾被这话深深地吸引着。随着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的实践,我对这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育的战线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智慧,有技巧;要思考,要总结。

在例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文章对动物的尾巴的动作表述是非常经典的。这里,夹、翘,同样的表达效果——用词准确。也正因为这样,才表现了观察事物的细致程度、准确程度。这里,应该是文本主旨的东西。要认真去看,不能凭空想象。但是,我看了一些斗牛的照片。

我发现,有些照片上,牛的尾巴确实是“夹”,但是,也有一些照片上,牛的尾巴是直挺挺的,好像连尾巴都在用劲。这又怎么解释呢?我只能说,“翘”是不合适的。翘是向上的,跟“夹”、跟“直挺挺”不一样——为少部分不能算,它是松散的,会随着动作而摇动。所以,感觉牧童的话也有一些片面。

针对二年级学生来讲,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对于本文,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比较“没有不”与“都”在表达上的区别,可以体会“重复”的作用,可以引导体会比喻的方法在这里的作用,还应该引导体会“翘”与“夹”的区别。至于课文中的符合事实这一部分,我們可以通过照片给出的不同情态,引导学生做拓展练习——除了“夹”,还有怎养的情态,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我觉得让学生走进文本,总结起来是首先我们老师要备课充分,课前充分朗读,先走进文本;在设计课堂的导入时要多用心,因为学生的兴趣是关键;课前让学生做好新课的预习,课上要给学生充分读书的环节设计;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己走入文本;让学生大胆想象文本中的空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共鸣;抓住文本中重点的字、词、句、段去感悟文本。

参考文献:

\[1\]梅建,董中旭,鲁争征.研究体系对中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干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0):1230-1232.

\[2\]Tripathi RK,Sarkate PV,Jalgaonkar SV.Development of active learning modules in pharmacology for small group teaching. Educ Health,2015,(01):46-51.

\[3\]王晶,曾志嵘.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发展及主要问题分析.医学与社会,2015,(04):93-95.

\[4\]栾美晨.服务性学习教学策略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83-86.

\[5\]Cadorin L,Cheng SF,Palese A.Concurrent validity of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strument among Italian nursing students.BMC Nurs,2016,(21).

\[6\]盛强,霍金芝,杨斌.青少儿自身心理状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1999,(09):852.

\[7\]钱菁菁.基于阶段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初探\[J\].科技展望,2016,(02).

\[8\]李翠兰,莫薛唐,鄧伊凡.香港大学本科医学PBL教学对南山班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5):99-100.

\[9\]Sandars J,Walsh K.Self-directed learning.Educ Prim Care,2016,(02):151.

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与文本对话 篇11

一、理清文章脉络, 引入情境

文本大多是名篇佳作。很多作品都很重视环境描写。如: 《白杨》中介绍作者透过车窗看到的大戈壁大、荒凉、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等特点与窗外生在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展开中心。如何通过文本中特定的环境描写细节, 进行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使学生进入情境中, 去感悟文章的意境呢?我认为教学中不能只抓几个重点句、几个关键词讲解, 而应该借助环境描写, 让学生步入情境中, 感知人物的思想。在特定环境中, 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与文本的对话也更顺畅。

二、把握整体, 探究细节

课文中, 有些细节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师应在把握好整体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细节, 把那些隐藏的细节通过思维与理解、想象与实践, 把细节丰富起来, 体会作者的用意,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 《草船借箭》一文中,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诸葛亮的这一笑又说明了什么?教者设计几个这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究。学生的思想大门也打开了, 那些独特的见解, 那种活跃的氛围真让人欣慰。学生们说:诸葛亮把曹操摸得真透, 真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诸葛亮真神啊, 不仅知天文地理, 还懂人心呢;他的笑是自信的、大度的, 是胸有成竹, 是神机妙算;他的笑与周瑜的妒忌、狭隘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难怪民间都敬仰诸葛亮。学生理解了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与文本的对话就能入情入境。

三、品读细节, 感受正能量

文章中能让人切实感受到正能量的不是中心思想, 而是细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品读文章细节描写, 不仅有所获, 还有所感。如教《金色的鱼钩》, 文中是这样写老班长的“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儿, 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嚼、草根、鱼骨头、皱着、硬咽”这些词, 有个学生含着泪花说:“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 向老班长致敬!敬礼!”学生们一起敬队礼。此情此景, 学生们与文本已是心与心的沟通了。

四、抓住细节, 陶冶学生情操

细节描写是作者细致观察、丰富想象的结果, 又是学生与文本, 与作者对话的关键桥梁。如何抓住细节, 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 陶冶学生情操?首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高尚品质。如教《他是我的朋友》,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阮恒为什么颤抖地举起双手后又放下, 放下后又举起来?为什么在抽血过程中他越哭越厉害?从这个细节中, 引导学生体会阮恒的害怕、矛盾与救人心切, 尽管他认为输血后自己会死掉, 也坚持献了血。当别人问他原因时, 他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阮恒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感受真挚的友谊, 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其次, 在想象画面中, 提升学生情操。

上一篇:人力资源产权下一篇:车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