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2025-01-24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精选12篇)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篇1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创设多种情境, 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与作者、与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 会使他们在探究的乐趣中打开知识的大门。

1. 创设问题情境, 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 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 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 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这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 教师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你春游的时候, 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 (1) 儿童多的地方是怎样的情景? (2)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呢?这样, 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 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 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 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 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2. 创设形象意境, 体悟文本意蕴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 于是“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 而是表现了阳光普照般的母爱。在意境中, 情是被物化了的情, 景是被情化了的景, 真可谓是“景中情”、“情中景”了, 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 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呢?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 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 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 让文本生动起来, 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 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如教学《水乡歌》一课, 西北地区的学生对“水乡”这一概念较为陌生, 在教学中, 教师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的美丽, 从而让学生进入王国维的“以我观物, 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 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

3. 创设想象情境, 激活文本灵性

文本包蕴着很多空白之处, 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 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笔者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 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 感受姐姐在缠足前后的有什么不同;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畅谈自己的体会。如:学生在联系“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 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 洗衣、烧饭、插秧、挑柴, 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 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 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这几句品读时, 学生便想象姐姐洗衣、烧饭、插秧和挑柴的情景, 想象姐弟俩坐在门槛上, 仰望湛蓝的星空, 姐姐哼唱那悠扬的小曲, 孙中山趴在姐姐的膝盖上静静地倾听……虽然家里很穷, 但他们生活得依然是那样的快乐充实, 那样的无忧无虑。而这一切都是在姐姐没有缠足前才能拥有的生活。“一天, 孙中山从外面回来, 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 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 眼泪直往下流。”姐姐是如何的痛苦作者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 这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有的学生说姐姐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妈妈, 央求着妈妈不要再缠了;有的学生说姐姐疼得咬紧了牙, 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有的学生说姐姐不是在乞求, 而是在绝望地呐喊……当学生读懂孙中山曾苦苦地请求妈妈不要再给姐姐缠足了, 可这一切都是徒劳。“‘你年纪小, 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此时孙中山站在门外, 听着姐姐那绝望、凄惨的哭喊声, 仰望苍天紧握双拳, 发出悲壮的呼喊:“多么丑恶的规矩, 多么愚昧的陋习, 多么黑暗的社会……我要推翻这一切!”此时, 学生已分不清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还是现实生活的我了, 从而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 而又使唐人心, 即为我之心”的境地。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篇2

姓名:周毓春

工作单位:门源县第二寄宿制中学 联系电话:***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语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而且在部分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情操的陶冶。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深受人们喜爱,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 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 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上,忽视了古诗词应有的整体美教学。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那么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又与审美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些优秀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无论从内容到 形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学精品。语文古诗词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广泛、深刻的美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因此,古诗词为实施美育提供了极有趣、有价值的审美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注重 进行美育渗透,善于唤起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审美、鉴 别和判断能力,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思维锻炼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品味语言美,赋予学生美的感知

古诗词的美总离不开语言美。语言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 韵律美,是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古诗词中作者善于运用朴素优美、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性语言,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唤起读者对自己所展示出的生活形象与所描绘出的景象引发美感,从而让读者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开掘文学作品中美的源泉是语文审美教学的有效措施。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语文课中的美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美,在培养学生具有美好思想感情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理解课文所用的精妙的语言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以生动优美、精炼含蓄的语言塑造深邃优美的意境,尤其是古诗词往往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内容。

如曹操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气势磅礴,突出了诗人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表现了诗人自信、执着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陶渊明的“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更是妙趣横生。这首诗的前三句诗选取了九种事物,用“枯”、“老”、“昏”、“瘦”等字点染,使景物抹上了浓重的悲凉、色彩,让读者感受到羁旅之人的凄苦寂寥,使人肝 肠寸断。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再者,本句景物搭 配动静结合,奇妙无穷。

又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丰富,意韵深厚,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恬淡安宁与山水花鸟的勃勃生机。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律动着强有力的脉搏,回旋着令人向往的音律,震荡着动人心弦的灵魂,大自然已完全被人格化了。此时,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恬淡的心情。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的熏陶,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愫,从而促使其深切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及其表现力,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鉴赏意象美,激发学生美的想象

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要力求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 学生的美感去鉴赏美。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又如: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可见,意象是创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 程中运用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出的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的统 一,是读者在阅读接受中通过语言文字所感受到的客观物象和 主观情意的统一。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刻意去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审美想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 没有审美想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审美实践活动”。只有进行这种再造想象,才能再现形象、激发情感,也才能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可见有了意象意义的深层潜伏,才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蕴咀嚼不尽、欣赏不完。意象的蕴意也许就是中国古典诗词魅 力无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富有艺术魅力的美的意境,对学生的理智、情感和整个精神世界的健康塑造,往往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感悟到作品中的真、善、美;善于指导学生去充分理解课文中的美的形象,将学生带 进作者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充分感 知蕴含在课文中的人物美; 善于抓住课文中人物的灵魂美陶冶学生的心灵,指出作品中人物的美丑,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通过培养学生鉴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促成学生健康审美观的形成。

三、感悟人格美,塑造学生美的人格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我们用心体会就会被其无限魅力所吸引,情感受到无限感染和激发,心灵受到涤荡和震撼。因 此,我们在分析古诗词时,不但要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美,还要引导学生跳出诗词意象,由景理情,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接受作者情感的熏陶,培植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情趣、优秀的道德品质、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建构健全的人格。

如:亲情是人间至情,这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情感是最难割舍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慈爱,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客居他乡,对兄弟,亲人深深思念溢于言表。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当只是传授知识,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努力地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美好的思想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是教学古诗词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因为凝结在文章里的高尚思想,通过教师的激发,可以点燃学生脑海中的思想火花;倾注在课文里的美好情感,通过教师的情感陶冶,也能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心弦。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殿堂,聆听古代优秀诗人们的足音;带领学生漫步古诗林,认识、了解诗人,与他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体验他们的情感美,就能探寻到他们的灵魂与独特的人格魅力。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最常见的抓手 篇3

一、抓住外貌感受朗读,感悟人物品质

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随机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追问“他为什么满脸灰尘?从满脸灰尘中,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并进一步用语言引导:学校已变成一片废墟,空中灰尘纷飞,飞到你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甚至鼻子里,请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如果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感受?(生:快到窒息、难受、想要逃走)是啊!而我们文中这位父亲却在这样的环境里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生:坚强、伟大、了不起……)是啊,这是一位意志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如果你是文中这个获救的儿子,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我的父亲很伟大,我的父亲非常爱我……),你现在就是这个获救儿子的代表,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你现在内心又有怎样的感受?(我的父亲太伟大了,我很敬佩他,我以后要好好对待他)你真是个会感受、懂感恩的孩子,老师奖你再带着这样的感恩之情来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这句话。

其次,你还能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如,“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血迹。”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什么?是怎样感受到了?在学生深入感受到父亲为了救自己儿子,不分昼夜,不顾劳累、透支自己的身体,把双眼都熬红了,把衣服都磨破了,全身都是血迹,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用双手去挖,去抠,有时,甚至要抬起一大块沉重的水泥板,你从这位父亲这样的外貌中,你又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爱自己的孩子、坚定信念、伟大、意志坚强、与众不同……)这就是了不起,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最后,引导学生梳理出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首先是抓住人物外貌的句子,然后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接着潜入文中,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父亲,处在当时那个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再跳出书外,你是旁观者,你又是怎样的感受,你会感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转变角色,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形象,从而感悟人物的品质。最后再带着自己这样或那样的感受朗读课文。用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习得“感要深,读有情、悟需真”的阅读方法。这样,就可以避免蜻蜓点水、过而不入,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为读而读的窘境。同时,我正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联系生活与上下文,不断追问挖掘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感受朗读来感悟文中父亲的了不起。

二、抓住语言品味朗读,感悟人物品质

文中多次出现父亲的话,不管是看到儿子学校化成一片废墟后绝望般的呼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还是救子心切向旁边乞求般求助的声音“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或是知道儿子还活着时,一位父亲心中难以抑制的狂喜“阿曼达!我的儿子!”“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还有对儿子是否受伤的关切“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每个语句都透出了这位父亲对儿子那无可复加的爱与关切,教学时,我紧紧抓住其中最能体现父亲高大形象的一两句话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朗读,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如,绝望时的呼喊,与知道儿子还活着时的惊喜,引导学生试潜入角色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当时这位父亲,你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在感悟一位父亲从绝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是什么让这位父亲有了这样变化?(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出示课文中句子: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正是这样的信念,让这位父亲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举动,当许多赶来营救孩子的亲人,面对一堆废墟都绝望地离开时,这位父亲却留下来挖自己的孩子,甚至旁人劝他离开时,也无法阻挡他救儿子的决心。从这里,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了不起、伟大、意志坚定、与众不同……)正因为他拥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正因为它有这样坚强的意志,连续挖了38个小时,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所以,作者才会称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可见,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多么的重要啊!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位父亲说的话,读时要注意把自己当成文中这位父亲,想像他当时的心情。同时,我们正是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联系生活与上下文去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三、抓住动作体验朗读,感悟人物品质

文中表现父亲动作的词语很多,有:冲向、大喊、跪在、站起、走去、挖、问道、呼喊、说等,我教学时,并没有一一引导学生去感受体悟,也没有必要。我只抓住其中最能表现父亲品质的一个词作为一个点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如,抓住“挖”字,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怎样挖?当时他急匆匆来,到这里学校已成一片废墟,他能用什么工具挖呢?(双手),要用双手挖开,甚至要不时抬起一块块断裂、沉重的水泥板,他挖得多么辛苦啊!此时此刻,他心里在想什么?一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2.在怎样环境下挖?当时那里已成一片废墟,灰尘满天飞舞,空气快要让人窒息,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危及到这位父亲的生命,他就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中挖找自己的儿子,挖得多么艰难啊!简直是奋不顾身,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此时此刻,他心里又在想什么?二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3.别人怎么看待他的行为?当时有些人上来拉他,对他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还有救火队长挡住他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他离开。甚至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因为失去儿子过度悲痛,而精神失常了,面对这一切,你们想像一下,当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三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4.挖了多长时间?就是这位父亲,他在这样灰尘满天飞,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有人快把它当成精神失常的人的恶劣环境中,用自己的双手,一次又一次地抬起一块块沉重的水泥板,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最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四读这句话。是啊!正是这个“挖”字,正是这样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对儿子爱得无可复加的了不起父亲,让我们再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同时,我们也读到了如果当时他心中没有坚定的信念,哪怕有一点点犹豫放弃了,他就可能与自己的孩子从此阴阳两隔,不可能救出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同学。可见在关键时刻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多么重要啊!

总而言之,写人记事的精读课文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品质有很多途径、方式方法。以描写人物方法为途径,朗读感悟人物品质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抓住各种描写人物方法这一途径,充分联系生活和上下文,通过感受朗读、品味朗读及体验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不断丰实人物形象,从而感悟人物品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县第六小学)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篇4

关键词:文本,切入口,语言,诵读,意蕴

时下, 不少语文课运用影像、音乐、图片等工具制成色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件,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了课堂容量。但在热闹非凡的表面下, 弱化甚至脱离文本, 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真正的语文课应紧扣文本, 咬文嚼字, 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 品悟作品意蕴呢?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名家的课例, 略谈一二。

一.找准对话切入口, 巧设关键问题来感悟文本意蕴

文本的切入口———文本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与文本对话, 如同庖丁解牛, 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 只有找准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 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吃透文本的问题, 才能统领全文,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 形成对话, 挖掘文本意蕴。

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从题目入手

许多题目就是文本的线索、主旨、中心事件等, 把握了题目, 就找到了文本的切入口。如教《云南的歌会》一文时, 我抓住题目设计“文中写了哪些歌会?歌会的主角是谁?”学生顺着切入口, 很快从文本中找到“服饰独特、打秋千本领高超的云南女子、悠闲自在的赶马女孩子、乡村男女老幼在唱歌”, 然后分析他们唱歌的风格。学生从文本中深切地品读到云南女子在山野对歌的野趣美;赶马女孩子在山路漫歌的闲情美;乡村男女老幼在村寨传歌的风俗美。真是:“景美歌醇人豪放, 山野对歌竞风流。”解读题目, 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云南歌手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 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

2、从主旨句入手

如鲁迅的《雪》中“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一句。此句乃点睛之笔, 是设计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我依据主旨句设问?“孤独的雪”, “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顺着这一问题, 纷纷从文本中挖掘此句的内涵。北方的雪的特征是孤独, 在这里它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 而朔方的雪, 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 成了雨的精魂, 凝聚了所有坚强品格的精魂。更感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独立的斗争精神。此问题一解答, 学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3、从细节入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对话:“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 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 天这么热, 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 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 挺冷……”在这个片段中, 作者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多次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通过解读这个细节, 真实地感悟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 欺下媚上, 反复无常, 不知廉耻的走狗, 从而明白做人应以诚信为本, 与人为善, 万不可像奥楚蔑洛夫那样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 遭世人唾弃。

从人物性格入手如教学《杨修之死》, 我设计一个问题:原文中有一句话, 点名了杨修被杀死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我继续追问:这句话中, 哪一个词概括了杨修的性格?学生很清楚地找到“恃才放旷”这个词。然后我让学生解释“恃才放旷”这个成语意思。随后, 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杨修“恃才放旷”的例子。学生围绕“恃才放旷”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 “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问题, 也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解决, 学生找出了杨修真正的死因———过在自己。

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破解文本的切入口, 其实就是破解文本深层次内涵。”可见, 在教学中, 抓住文本切入口是何等重要。

二.咬文嚼字、细读漫赏, 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 细读漫赏, 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 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1、咬准人物语言, 细读漫赏, 走进文本深处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指导学生细读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和母亲的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把菲利普一家眼巴巴地盼望于勒的归来的那种急切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可是一度阔绰的富商竟成了衣衫褴褛的小贩。这对菲利普夫妇, 不啻晴天霹雳。他们从虚幻的幸福峰巅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母亲的暴怒也就情有可原, 由此挖掘出:该小说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其实也在表现“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 从而更深刻地走进文本深处。

2、咬准文本关键词, 推敲写作意图, 嚼出深层内涵

如教《老王》一课时, 对“镶嵌”词义的推敲咀嚼, 不仅咬出了字面字里之意, 而且咬出了弦外之音。引导学生先弄清“镶嵌”的本义:“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 (《现代汉语词典》) 然后结合语境, 联系前面的“直僵僵”得出比喻义:“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器物一般, 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 几乎完全失去了生命力。”这一个词表明:老王临终前凭着知恩图报的内心驱动力, 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杨绛一家的生命之程, 这得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决心!该词生动淋漓地表现了老王的向善真诚之心, 恰恰也是这一形象, 使杨绛多年来心怀愧怍, 不吐自责自忏而不快。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语:“推敲文字, 实际上是在推敲思想情感。”

3、咬准艺术手法, 品悟文本言外之意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 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 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想象、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细读文本时, 自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 读懂语言内蕴, 解读文本言外之意。

如教杜牧的《赤壁》一诗时, 我故意把“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让学生比较分析两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辨析, 品出了“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借代 (或以小见大) 的手法, 即“二乔”被“锁”的命运来表达东吴失败的命运, 委婉、形象, 富有诗韵, 悟出了文本言外之意。

从品读语言入手来解读文本还有很多方法, 比如抓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细读, 甚至抓住文本中的一两个标点符号进行细读等等, 这样用心揣摩, 仔细品味, 层层剥笋, 便能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可见, 细读文本语言,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就能品出文本语言中独特的内涵。

三.诵读文本、再现形象、触摸文本深处情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读, 作为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读, 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 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感知文本, 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本的情感, 再把揣摩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只有如此, 文本的语言、情感才能融为一体。

比如教《背影》时, 为了启发学生珍爱亲情, 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特意让学生反复读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在学生找出“父亲是胖子, 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写, “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后, 我启发他们进行想像朗读———想像父亲做那些动作是怎样吃力的神态, 从而感受到父亲心甘情愿为儿子奔波吃苦的情怀;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这些重点语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这种将品味语言、想像情境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朗读, 对语言品味, 解读文本, 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结束语:

立足文本, 找准切入点, 批文以入情, 品文以悟意, 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温度、美感、佳趣, 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 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

[2]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第40页。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篇5

一、新课程为什么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一)变革学习方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历史车轮驶进了21世纪。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时代的发展促使世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单纯重视“教”变为同时重视“学”,学习问题成为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核心问题之一。

国际21世纪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可见,学习将成为实现人们自我的途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即学会发展)是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学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

(二)变革学习方式有利于了学生全面发展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

学习原本是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是人的生命本性。每个人通过学习,认识事物、掌握本领,就能跨越时空去追溯远古、暇想未来,由此可体验到人生的自由境界,这是何等美妙而快乐。

学习其实是学生的一项创新性活动。人类处于生物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行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学习的结果,人的学习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开拓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一个特殊阶段,他们的学习不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学生的学习也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

总之,新课程从顺应时代发展、从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角度提出变革现行的学习方式,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的改变,而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它是保障学习者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新课程倡导建立哪些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性认识

新课程倡导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建构在大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课程理念之上,是建构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三招两式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0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然而,由于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及学生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的局限,课前预习常常停留在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等浅阅读层面,课堂学习时又依赖教师的解读,期待老师给予权威理解,很难饶有兴致地走进文本。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呢?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一、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

俗话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愚者虽愚,必有一得。”出于主观或者客观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作者在谋篇布局、情节安排等方面可能出现破绽。学生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更多的是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一旦得知文本存在破绽,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写渔人刚进桃花源见到桃源中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后文又提到桃源中人先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秦末到魏晋,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百年,人们的衣着必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文中却说“悉如外人”,这就是文本的疑似破绽。再如《智取生辰纲》,杨志一行“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正是炎热暑天;又因“一站站都是山路”,崎岖难行;为防备强人抢劫“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好容易来到黄泥岗,却是一个强人出没之所。正在松林里歇息时遇上了孤身挑酒过岗叫卖的汉子,既是强人出没之所,何以那汉子却敢孤身过岗?且天气炎热,喝酒又如何能够解渴?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看做是文本自身的疑似破绽,教师如果能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让学生寻找这些疑似破绽,学生必然会阅读兴趣大增,从而自觉深入地走进文本。

二、借助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文本解读的多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既满足了学生打破权威话语的心理,又有助于学生在各种解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借助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好方法。

如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旨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三种观点似乎都有依据、都有道理,哪一种更契合文本,更符合作者的原意,就成为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

三、借助别人对文本的误读

文本误读总会存在,文本误读虽然不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然而误读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误读也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时明确谬误之所在。

有人在读了《丑小鸭》这篇童话后认为:“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白天鹅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就算他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依旧生活在最初的地方,也一样能变成白天鹅,因为他原本就是一只天鹅蛋。”这种观点显然是对文本的误读,但是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在布置课前预习或者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这种观点抛出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甄别正误。学生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后必然会得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其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结果”的论断。因为文中写到丑小鸭在农家小屋也曾有过一段相对安逸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试想。在已经有了相对安逸的生活后,他如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怎么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呢?丑小鸭正是因为舍弃了安逸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在灌木林里认识白天鹅,否则,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同样,有人对夸父逐日的行为感到不解,认为夸父与太阳赛跑就是自不量力,甚至是自寻死路,夸父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如果教师将“夸父究竟是英雄还是傻子”这一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学生为了寻找有力的依据,必然会主动去疏通文句,了解文意。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怕”的心理解除了,教师讲授文言文时的枯燥沉闷感也消散了。

四、借助前人对文本的评点

前人对文本已有的评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学生在了解他人的评点时必然也会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篇就展现出一片迷人的江南春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有人认为能把江南春景写得如此绮丽繁复,令人心旌摇荡得益于“千里”二字,否则,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对同样一句诗,前人竟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种现象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无需教师多做支离破碎的解析,学生就会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判别孰是孰非。

五、借助编者对文本的删改

教材的编者在编选教材时出于某种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删改,如果教师能将原文呈现给学生,可能的话,亦可将原作者对删改文字的态度告知学生,供学生比较辨析,还教材的本来面目,学生天然的好奇心必定会驱动他们认真阅读文本。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原文的最后三段是这样的: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时,编者为了突出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将第二节删去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前把这些情况告诉学生,必然能够激起学生比较阅读,评判孰优孰劣的欲望,满足自己作为评委掌握裁定大权的心理。

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先学后教”,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把学生思想的闸门打开,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三招两式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然而, 由于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及学生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的局限, 课前预习常常停留在朗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等浅阅读层面, 课堂学习时又依赖教师的解读, 期待老师给予权威理解, 很难饶有兴致地走进文本。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呢?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一、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

俗话说:“智者千虑, 终有一失;愚者虽愚, 必有一得。”出于主观或者客观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作者在谋篇布局、情节安排等方面可能出现破绽。学生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式更多的是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 一旦得知文本存在破绽, 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借用文本的疑似破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桃花源记》一文中, 作者写渔人刚进桃花源见到桃源中人“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后文又提到桃源中人先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从秦末到魏晋,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百年, 人们的衣着必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文中却说 “悉如外人”, 这就是文本的疑似破绽。再如《智取生辰纲》, 杨志一行“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正是炎热暑天;又因“一站站都是山路”, 崎岖难行;为防备强人抢劫“却要辰牌起身, 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 无有一个稍轻”, 好容易来到黄泥岗, 却是一个强人出没之所。正在松林里歇息时遇上了孤身挑酒过岗叫卖的汉子, 既是强人出没之所, 何以那汉子却敢孤身过岗?且天气炎热, 喝酒又如何能够解渴?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看做是文本自身的疑似破绽, 教师如果能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让学生寻找这些疑似破绽, 学生必然会阅读兴趣大增, 从而自觉深入地走进文本。

二、借助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文本解读的多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既满足了学生打破权威话语的心理, 又有助于学生在各种解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借助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好方法。

如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旨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 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三种观点似乎都有依据、都有道理, 哪一种更契合文本, 更符合作者的原意, 就成为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然会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

三、借助别人对文本的误读

文本误读总会存在, 文本误读虽然不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本, 然而误读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误读也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时明确谬误之所在。

有人在读了《丑小鸭》这篇童话后认为:“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白天鹅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 就算他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 依旧生活在最初的地方, 也一样能变成白天鹅, 因为他原本就是一只天鹅蛋。”这种观点显然是对文本的误读, 但是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在布置课前预习或者上课时, 教师可以将这种观点抛出来, 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甄别正误。学生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后必然会得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其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结果”的论断。因为文中写到丑小鸭在农家小屋也曾有过一段相对安逸的生活,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试想。在已经有了相对安逸的生活后, 他如果得过且过, 不思进取, 怎么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呢?丑小鸭正是因为舍弃了安逸的生活, 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才能在灌木林里认识白天鹅, 否则, 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同样, 有人对夸父逐日的行为感到不解, 认为夸父与太阳赛跑就是自不量力, 甚至是自寻死路, 夸父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子。如果教师将“夸父究竟是英雄还是傻子”这一问题交由学生讨论, 学生为了寻找有力的依据, 必然会主动去疏通文句, 了解文意。这样, 学生学习文言文“怕”的心理解除了, 教师讲授文言文时的枯燥沉闷感也消散了。

四、借助前人对文本的评点

前人对文本已有的评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契机, 学生在了解他人的评点时必然也会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例如, 杜牧的《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篇就展现出一片迷人的江南春景: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有人认为能把江南春景写得如此绮丽繁复, 令人心旌摇荡得益于“千里”二字, 否则, 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 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 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 亦未必尽听得着, 看得见。题云 《江南春》, 江南方广千里, 千里之中, 莺啼而绿映焉, 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 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 不得专指一处, 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对同样一句诗, 前人竟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种现象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无需教师多做支离破碎的解析, 学生就会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判别孰是孰非。

五、借助编者对文本的删改

教材的编者在编选教材时出于某种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删改, 如果教师能将原文呈现给学生, 可能的话, 亦可将原作者对删改文字的态度告知学生, 供学生比较辨析, 还教材的本来面目, 学生天然的好奇心必定会驱动他们认真阅读文本。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原文的最后三段是这样的:

这时, 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 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 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 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 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 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 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时, 编者为了突出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将第二节删去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前把这些情况告诉学生, 必然能够激起学生比较阅读, 评判孰优孰劣的欲望, 满足自己作为评委掌握裁定大权的心理。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篇8

罗进近的教学具有大气厚重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以他广博的知识架构学生的语文知识网络, 用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的平等对话, 以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和智性光芒。

【教学感悟】语文教学既要指向品鉴文本的核心, 又要指向学生人文的发展;语文教师既要对教学资源锐意穷搜, 又要独具只眼地简化知识、发现美质。

作为《教学月刊·中学版》的编辑, 我对很多中学教师的认识都是源于他们的论文, 然而, 认识罗进近老师却是从他上《像山那样思考》的一个教学片段实录开始的。从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 罗老师从文本的表现形式着手, 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走进文本, 在细读中把握言语的本质, 通过理解、欣赏语言表现的形式, 理解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 收到了特有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 我国的中学阅读教学, 多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 这种做法被发挥到极致, 便出现了以文章结构分析来替代文学作品解读、鉴赏的现象。在新的世纪之交, 我国实行新的课程改革, 然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 有的教师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课程理念, 以致在教学中又出现了脱离文本大谈特谈体验、感悟的现象。这种种弊端, 导致我们的学生 (也包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一部分教师) 可能掌握了很多文学史的知识, 或者知道了一些文章学的概念、术语, 却很少能真正自主地去解读、鉴赏文学作品。近年来,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陈旧的教学模式、浮夸的不良教风仍然大量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 看到罗老师“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教学案例, 不禁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是因为只是看到一个教学案例的片段, 又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后来, 收到罗老师的投稿。在罗老师的稿件中, 我一眼看中了他关于“品鉴文心”的一段论述。在我看来, 这正是他的教学案例背后的教学理念。于是, 便就阅读教学中的“品鉴文心”这一问题采访了罗老师, 并约请他撰写了《体味真情赏析细部深度探究———例谈“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一文。

罗老师认为, 当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把远超过学生认知的社会学、文艺学、写作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硬灌”给学生以显示“过人学养”的不良教风。这与中学课堂的深度探究的教学设想是相违背的, 应该引起重视和纠正。而他倡导并一直在努力践行的“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 就是基于他对这种不良教风的反思提出来的。那么, 什么是“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呢?对此, 罗老师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文心”的解释入手进行阐释。刘勰曾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把“文心”一词解释为“为文之用心”, 所以, “品鉴文心”也就是品鉴“为文之用心”。在罗老师看来, 文本蕴含着文章、文化、文学、文字等诸多价值和功能, 构筑着作家和作品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和价值世界等, 而这些方面恰恰正是文章的“用心之处” (可以通俗地称之为“文本的核心”) 。就阅读教学而言, “品鉴文心”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去品鉴文本“用心之处”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意味着要弄清楚文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的问题, 而且意味着要弄清楚文本的特点、亮点、重点和疑点等核心内容, 从而完成对文本核心内容的价值挖掘和意蕴揭示, 建构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 罗老师进一步明确了“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的方法:读得真 (体味真情) , 读得细 (赏析细部) , 读得深 (深度探究) 。所谓“读得真”, 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诵读文本, 去打通和文本言语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系纽带 (即“通感情”) , 让学生能够将心比心, 贴着文本喜怒哀乐。所谓“读得细”, 就是要能够发现文本容易被人忽视却往往重要的内容, 这里的“细”不等于琐碎, 而是要精, 要精炼和精彩。所谓“读得深”, 就是要求学生能站在一个高度和深度去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 罗老师运用了以下教学资料:这首词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叶嘉莹曾经指出了, 在这篇仅100字的千古名作中, 有很多重复的文字, 如“江”“人”各三处, “山”“笑”“国”“一”“如”“多”等各两处, 却没有给人任何繁琐啰嗦之感, 其中的原因, 正如清代文学家沈德潜所说“情真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这个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从赏析词中的细部入手, 体味词中的放达之情, 接通了品鉴诗心的重要途径, 也成为了这堂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又如, 在《清兵卫与葫芦》教学时, 罗老师从“道”和“一”入手去深度探究这篇小说的文心。既然文中批判“武士道”, 提倡“人道主义”, 这里面都有道, 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从古文字学角度来说, “道”可以解释为“面之所向、行之所达”。“武士道”所追求的目标, 不是导致它的严重后果了吗?“人道”所追求的目标, 不正为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吗?而“壹”的解释, 从古文字角度来说, 就是葫芦的意思。壹, 简化之后, 不就是“一”吗?一, 唯一, 独一无二, 这不就是“个性解放”所要追求的目标吗?所以, 从古文字学层面入手可以去深度探究小说的主题, 这也就成为了这节课的一大特色。

最后, 罗老师还进一步指出, “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

1.需要备课的“锐意穷搜”。甲骨文和金文对“备”的释义是“盛矢之器, 置以待用”。由此引申的意思有:慎、思之详而备之详、预先准备、皆、齐全等。“课”的意思有:考问以验其实、考绩、有一定之进步之学业、学艺之进度、详议、计算等。备课要做到“繁则明, 详则精, 审则灵”。要达到“明、精、灵”的目的, 非锐意穷搜、执著一念不可。比如为了备好《像山那样思考》一课, 罗老师搜索了众多有关该课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 阅读了《沙乡年鉴》并整理出有价值的朗读材料, 阅读了有关评论和赏析文章。这样的“锐意穷搜”, 加深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确保他能够在教材处理、深度把握、细部赏析等方面独具只眼、有创新之处。

引领学生品读文本细节 篇9

一、细节描写的定义

描写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 例如某一个动作、 某一种表情、 某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 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读者“ 如见其人”、“ 如睹其物”。 因此, 正确运用细节描写, 对表现人物、叙述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 没有细节描写, 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形象。 在文章中, 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个阅读者, 必须善于捕捉那些在文中一闪而过的细节描写, 反复玩味、推敲, 在赏读的曲径上慢慢行进, 直至与作者的心意美丽邂逅。

二、如何引导学生品读细节

如在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文时, 文中写到一个重要的细节———“摇桂花”, 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这下, 我可乐了, 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童真童趣的生活场景。如果只是泛泛来读这句话, 或者是为了达到所谓的细读目的, 让学生多读几遍, 显然是不能完全读出作者儿时摇桂花树时的那股高兴劲儿, 那种无限的欢喜来。那么要如何做呢?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必须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 有了一颗童心, 带着这一颗童心去关注文章细节, 才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理解文章, 去感受文章, 才能把学生带入这种童话般的美丽故事中, 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美感来。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表演的方式, 让学生首先入戏, 只要学生一入戏, 那种“摇桂花”的幸福感就会通过戏把“摇”给表演出来。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让3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把讲台当做树, 一边做出使劲摇的动作, 一边嘴里声情并茂地喊着文章中的那句话, 让台下的学生观察这三名学生的面部表情, 课堂气氛就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学生们开心地笑着。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年“摇桂花”的开心劲儿, 笔者也给学生进行了一次身临其境的表演。

三、因势利导, 深入引领

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时, 笔者马上进行了适时深入的引导, 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 觉得作者儿时摇桂花时‘ 摇’出了什么? ”于是有的说摇出了桂花雨;有的说摇出了乐趣;有的说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 有的说摇出了快乐的心情, 摇出了童真、摇出了自己的快乐、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摇出了美好的生活、 摇出了香甜的生活等等。 由此可见, 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中闪耀着思想火花以及情感的细节描写。 因为小小的细节描写折射出来的是作者美好的心灵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适时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捕捉文章的细节描写, 读到“ 身临其境”, 最终达到细读文本的目的, 以此使学生品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涵和作者的精神世界, 以及他的情感变化。 如果读书达不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那么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字游戏而已, 味同嚼蜡, 无法深入细致挖掘文本, 就培养不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诵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篇10

一、引导学生重视诵读,逐步变成自觉行为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生在思 想上对诵 读重视不够,他们不爱开口,即使开口也是如小和尚念经,支支吾吾,平淡无味。一篇文章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下来的学生是少之又少。而这主要源于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诵读的妙处,再加上考试的压力,读书的功利性极强,一篇篇本是字字珠玑的文章,在学生的眼中却只是干巴巴的符号,索然无味。教师的讲解如果离开了学生对文本完整反复的亲自感知,任何讲解、提问和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极力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三分文章七分读”的道理。同一篇文章,经常先让学生读,教师不做评价,然后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或放朗诵录音,或指导朗诵好的学生读,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他们时常有这 样的惊叹:文章原来 能读得这 样美。这样有效地树立学生美文美读的意识。笔者还经常抽空让学生欣赏著名艺术家朗诵的名家诗文。每次欣赏时,学生都是极为认真,极为专注,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诵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营造良好氛围

听不见琅琅书声的语文课绝不是 好的语文 课。很多优秀教师执教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读是基础,是前提,学生还没有读熟读透文本教师就急于分析,学生只会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朗读。

1.“我的美文”欣赏

每节课在上课前三分钟安排朗诵优美诗文的环节,要求学生从课外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很是重视,都想展示自己,他们往往会阅读很多文章,精心挑选,精心准备,由于是自己喜欢的文章,他们诵读时特别投入。看似短短的三分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的却很多,既要精心挑选诗文,又要划分朗读节奏,事先多次练习。一学期下来,全班学生就收集了很多优秀 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既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有效提高了表达能力。

2.比赛诵读

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强。笔者在课 堂上经常 采用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 在读中思,在思中读,在读中比,在比中读。一篇文章初次读,学生往往问题特别多,笔者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互相发现,互相探讨,互相纠正,教师适时点拨。在学生对文章有了认识和 了解后,再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尽量表现出来。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以前光听教师讲时,总是昏昏欲睡的状态,但一听互相比着读,其学习兴趣一下就高涨起来,也参与进来摇头晃脑地读,全班积极性很高。

3.不同文章不同侧重读

中学教材都是文 质兼美的 文章,可让学生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诵读训练。笔者注重依据文章内容的差异,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各有侧重。有的文章需重点品味,尽量读出文中饱含的深情。如《背影》是一篇看似字字平常,实则句句含情的文章。作者用饱蘸浓情的笔墨把那份感人至深的父子情传递给读者,如果真正地体会到并恰当地诵读出来,定会让人无限酸楚而感动。但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少等缘故,不大容易体会到。于是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就主要采用诵读教学的方法,效果很好。先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诵读,然后交流感受;接着边读边品,边读边思,引导学生潜心文本中,抓住关键词句反复体会;而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学生联系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细心照顾,调动情感体验,很好地诠释了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再让学生欣赏本课的朗诵录音,学生沉浸在艺术家感人的朗诵声中,禁不住泪花闪现,久久无语。

通过诵读让学生零距离地触摸文 本,挖掘文本,以文解文,充分体会到语言文字本身蕴含的深意,深切感受到经典文章的 魅力,逐步培养 对语言文 字的敏锐 感受。如诗歌《乡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尽量读出情感,使学生受到巨大的感染,对文本产生极大兴趣,实现反复诵读,不断领会。

有的文章需展开想象,重点读出文中的形象。对于侧重人物刻画类的文章,就让学生重点揣摩人物性格,读好人物的语言。如 《范进中举》《故 乡》等文,篇幅较长,诵读时不必面面俱到,可抓住刻画人物的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体会,而后绘声绘色地读,学生就会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总之,不同文章不同 要求,灵活调整,各有侧重,力争使学生对诵读 产生浓厚 兴趣,自觉主动 深入理解 文章。只要学生爱读 文了,教师的讲 解分析就 有了落脚点,也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搭建多式平台,展示学生水平

在课堂上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其朗诵的才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往往课堂时间 紧,内容多,不能每次都让所有学生参与,时间长了,个别学生仍是老样子,没有动力。笔者注重搭建多个平台,如开选修课,在每周一次的朗诵课上,有时指导,有时欣赏,有时练习,有时竞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多给学 生介绍课外的优美诗文,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把握内容、感情,再对照朗诵艺术家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诵,慢慢模仿、学习,学生兴趣很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旧书不厌 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千古名句早就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初中阶段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诵读,自觉诵读,在读背中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学生才能体味到文章的原汁原味,才能感受到一篇篇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最终实现“自能阅读、自能写作”的目标。

摘要:依据学生情况,依据文本特点,运用比赛式、分角色、自由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地诵读文章的习惯,极大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其产生浓厚兴趣,逐步实现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

引领学生自由进出文本 篇11

一、 情境导入,初步认识作者的生活与工作

学生对巴金了解甚少,想很快进入课文,跟上作者的思绪是有点困难。我以贴近现实生活的“2003年感动中国”评委给一位获奖者的颁奖辞,拉开教学序幕。学生通过大屏幕默读感受: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愁、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上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学生通过猜作者,谈自己课前预习时所了解的作者,再经过老师的简短小结,学生从心底已对巴金有了敬佩、崇敬之情,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 突破重点段,体会作者文中流露的丰富情感

文章感人,是因为有丰富的情感。巴金作品的显著特色就是真情实感如淡淡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本文自始至终,渗透着作者谦虚、热爱生活、关爱儿童、甘于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思想,显示出那颗历经沧桑的心灵依然充满勃勃生机。一位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充满乐观精神的坚强老人跃然纸上,给那些天真的孩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阅读课文,让我们跟随作者进行了一次特别的旅行。第3自然段内容长,情感最集中、最丰富,是教学的重点。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应依据文本,读懂文本,传递文本,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对比教学活动,揣摩字句所流露的情感。在慢声细语中,学生的心开始不平静起来:“像巴金这样赫赫有名的作家,为什么也说自己是个普通人?”“我知道作者为什么写作了!”“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许多颗幼稚的心骤然受到强有力的撞击,不再轻描淡写地朗读,不再随心所欲地开小差了,一张张天真的脸上立刻有了思索的神情。

我趁机引导:巴金爷爷已好多年未回四川成都了,家乡孩子们多么渴望和敬爱的巴金爷爷见上一面,想和巴金爷爷一起说说话。巴金爷爷因身体原因不能回家乡,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同学边读边讨论,争先恐后地谈着自己认可的答案,其他同学还适时点评。

站在一旁的我并未立即来参加判定,“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哪句话最能流露巴金爷爷高尚的思想境界?”教室顿时又静了下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默读刚才有人提出的几句话,陷入沉思。很多同学找到了:“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适时引导学生理解巴金爷爷怎么形象地谈了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感悟其他相关的几句话,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开花结果”“白吃干饭”等词语的意思,还认识了谦虚、有爱心的巴金。我还补充了巴金的两句名言:“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尽可能多说真话。”通过进出文本,学生对巴金又多了一些了解,真正感受到这位人民作家的人格魅力,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鼓舞,童年的梦想被唤醒了。

三、 由表及里,细致了解作者写信的特殊背景和良苦用心

通过课文阅读,学生清楚巴金爷爷在收到家乡孩子一共40封信时,是忍着病痛在回信。

“这是一封普通的信吗?”让学生在下面的几段中找找答案。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首先被学生找到。有学生质疑:“巴金爷爷不能请他人代笔?或者打电话?”同学们纷纷认为,说得似乎有道理。为此,我发表自己的想法:用笔写信最能直接表达巴金爷爷的诚意。也有学生读第5自然段:“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叮咛和嘱托,使这封信变得沉甸甸的。“还有哪些语句看出这信很特别?”第4自然段中的两句:“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据老师所知,巴金爷爷在病魔缠身时,写字是件挺艰难的事,但他很坚强,还坚持完成《随想录》的写作,有时自己不能写,就口述以后请女儿记录。在出版《随想录》前,巴金爷爷亲自审稿,他做到了____,做到了____,做到了____。”(让学生先用文中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语练习说话。)

四、 角色谈话,深化对人物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在临结束授课前,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如果是巴金爷爷家乡的孩子,你如果曾写信给巴金爷爷,收到该信时,会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跃出课文进行想象,从而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真正从快乐轻松的语文学习中收获许多知识和技能。

总结时,我提到“本文虽是给家乡孩子的信,其实这封信的读者就是全国小学生”,这也是轰动当时的一件事,很多学生读了这封信,认识了巴金爷爷,受到了鼓舞。最后我作了简短的小结:“今天,巴金爷爷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读了他的这篇文章,让人深受启发。假如这位文化战士还在,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有的重复文本中印象深的语句,有的从巴金其他作品谈开去,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教学在浓烈氛围中结束。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篇12

1. 在情境中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应伴随教学的始终。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教师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1)儿童多的地方是怎样的情景?(2)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呢?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2. 在情境中体悟文本意蕴。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呢?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如教学《水乡歌》一课,学生对“水乡”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在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的美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了解江南水乡,使他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事物,获得真实具体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很好地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3. 在情境中激活文本灵性。

教学中通过将文本中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既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笔者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感受姐姐在缠足前后的有什么不同;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畅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便想象姐姐洗衣、烧饭、插秧和挑柴的情景,想象姐弟俩坐在门槛上,仰望湛蓝的星空……虽然家里很穷,但他们生活得依然是那样的快乐充实,那样的无忧无虑。而这一切都是在姐姐没有缠足前才能拥有的生活。“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姐姐是如何的痛苦作者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这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有的学生说姐姐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妈妈,央求着妈妈不要再缠了;有的学生说姐姐疼得咬紧了牙,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上一篇:锁定钢板内固定下一篇:自主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