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数学地思考

2024-09-07

引领学生数学地思考(精选5篇)

引领学生数学地思考 篇1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内核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课程形态, 作为具有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基础性学科——数学, 则必须重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 引领学生参与数学综合实践.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综合实践

任教初中数学多年可以说是感触多多, 数学教学的学科课程、实践课程都是我们所必须兼顾的, 现在又必须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 应当以怎样的姿态应对课程改革内核出的新课程形态, 采取怎样的手段去引领学生参与数学综合实践, 都是我们所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

一、引领学生学生参与综合实践需自身观念先进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提纲中关于“理想的智育”有这样一段精辟的阐述: “理想的智育, 应该注重协调和谐, 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着力于‘合格 + 特长’的个性养成. ”先生的话语对我们有怎样的启迪, 那就是当今的智育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化知识, 应当考虑学生的个性, 应当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怎样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 毫无疑问必须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足鼎立. 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深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以先进的理念去看待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应当看到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无可比拟的, 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开放社会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 高度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以及开放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活动. 作为我们教师也必须有这样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其关键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综合, 二是实践. 其综合又体现在内容和对象的综合, 当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 那么就能产生更为理想的思维效果, 学生之间就完全可以迸发出灿烂的思维火花; 实践可以出真知, 切不可小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威力.

二、引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需生活资源丰富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历练数十年所创造的教育理论, 是继孔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对民主教育最伟大的贡献. 对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 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必须的资源既要涉猎学生的生活, 又要是学生所能涉猎到的社会现实, 尤其是我们当今的改革开放, 无论是生活还是社会都已成为广大初中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必然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住机遇, 让鲜活的资源发挥出熏陶情感、启迪智慧和匡正行为的无穷力量. 应当说数学教材对我们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有界定和安排的, 但前沿意义不够强, 很难适应飞跃发展的形式需求, 当然也很难适应我们初中学生的成长需求. 所以,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使我们也必须力求做到尽可能地多与自然、社会、自我相容. 以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展开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测、考察、实验、探究自然, 感受自然, 则可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学生及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从生活中提出关于人与社会问题的活动主题, 学生可以通过活动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 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引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需学生创新探究

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需求在逐步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变化的发生、发展让我们感到初中学生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科学理念的崇尚. 虽然还未能显示出极为迫切的需求, 但也已在他们的心灵里有了一定的雏形. 他们已不再像小学时期那样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可玩性, 比较多的寄希望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可探性. 凡能够让他们有着充裕时间进行合乎情理的思考、分析、推理、演绎的, 他们往往会去打破砂锅问到底地穷追不舍; 凡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去自己发现问题的往往多希望自己去发现, 也比较寄希望于自己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现更多的问题; 更为可叹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怀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独立心理, 自己发现的问题还由他们自己去予以解决. 这就说明学生是极具探求欲望的, 那么让学生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就必须力求有探究的价值. 没有探究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意义的. 要求我们学生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有一定的探索性, 便于学生去进行数学思考, 便于学生去进行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其根本不完全是活动, 根本应当建立在活动的创新结果上, 也完全可以这样说活动仅是手段, 还算不上是最终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时, 要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并且还要努力使得交流过程中有着我们每个学生的份额. 从教育教学的实践看,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需求我们的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有充分的利群性, 也就是说要使学生人人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事情做,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事事都有人去做. 让每个学生都能闪闪亮亮, 尤其是努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看到那些学习中存有差异学生的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1]孙朝仁.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基于动手“做数学”[M].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 (10) .

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热情、发现问题、找寻规律、积累经验、感悟方法,进而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情感、形成思想。如何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下面谈谈个人教学实践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创设经历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

数学情景提供了让学生建构知识的丰富信息。创设数学情景就是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觉得“数学好玩”,在情景中“玩”懂数学、真正热爱数学、更好地使用数学。

新教材特点之一就是提供了大量的主题图或情景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比一比、猜一猜、想一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文化环境、家庭背景、思维方式,合理利用、设计真实情景,让学生主动走进情景、发现问题、建构知识。

二、提供经历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思辨问题

好的数学指的是能发展的、能越来越深入、能被广泛应用、互相联系的数学。在教学时,提供好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辨问题的实质,就能把抽象的、难的、高等的内容变成现实的、容易的、初等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出示了下列四组题目:

(一) (二) (三) (四)

1/2 1/5 1/10 1/3

1/4 1/25 1/20 1/6

1/8 1/125 1/50 1/35

先让学生分组计算,发现第一、第二、第三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第四组的结果是循环小数。

再比较探究四组分数的共同点:所有分数均为最简分数;分子均为1(说明分数化有限小数与分母有关)。

接着研究每组的规律,结果明白:第一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第二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5;第三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或5;第四组,分母除了质因数2和5以外,还含有其他的质因数。第一、二、三组分数均能化成有限小数,第四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同时总结得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或5,那么这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综合性训练,让学生应用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这样具有个性特点和共同特征的学习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辨问题、发现本质,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经历学习过程,培养数学情感,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

三、开展经历学习的操作,让学生探究问题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做一做、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有目标、有学具、有要求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求知,在操作中成长。

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课之后,出了一道提高训练题:“已知圆柱体的表面积为383.08平方分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分米,求圆柱体的高。”学生都认真解答。①求底面积——②求侧面积——③求圆柱体的高。

在解答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悄悄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不知道对不对?”

我说:“说来听听。”

学生说:“先把282.6÷(3.14×4×2)=14(分米),再用14-4=10(分米),不知有没有道理?”

我马上醒悟到:圆柱体的侧面、底面都和底面周长有关系,这种计算很可能有道理,于是鼓励她大胆思考,立即安排全班同学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或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构建。

小组合作的学生经过认真推理得到:圆柱体的两底面积=2πr =2πr r=Cr。

圆柱体的表面积=S侧+2S=Ch+Cr=C·(h+r),用字母表示为S表= C·(h+r)。

这只是推理,是不是一般的规律呢?我又鼓励学生操作验证。实践操作的学生通过图形的剪拼得出: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剪开为长方形,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而圆柱体的底面按照其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为πr,宽为 r,而相同的两个底面拼在一起是一个大长方形,长为πr+πr=2πr=C,宽为r,其面积为2πrr =Cr,结果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形为一个更大长方形,长为C,宽为h+r,进而得到S表= C·(h+r)。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学生,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于是,我及时补充了一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都很快地计算出了正确结果。到此,我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告诉圆柱体的表面积和高,能不能求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或直径?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思考,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无法确定。通过实际操作与合作,学生明白了圆柱体表面积还可以这样算,创新了的计算方法,简化了解题难度,提高了解题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探究数学未拥知识的兴趣、信心和能力。

四、提出经历学习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阶段。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会提问题;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明确的问题。“问题由学生提出”是教师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在问题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学习的价值,最终实现在问题的发现过程中构建知识,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启迪智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点化生命。新课程下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很多,如比较、猜想、分类、游戏、画图、推理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相关环节,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掌握知识、升华概念。

如我在教学分解质因数概念后,安排了一组比较练习:

①2×2×3=12

②1×2×2×3=12

③3×4=12

④12=2×2×3

⑤12=1×2×2×3

⑥12=3×4

让学生为每个算式取一个名称。通过比较,学生用到了下列概念——连乘、乘法算式、分解质因数、分解因数。这一环节的安排,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解质因数”,创新地提出了“分解因数”的概念,达到了巩固知识、升华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传知授能解惑”。

教学过程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实现一体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多变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二者的有机融合,更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

引领学生数学地思考 篇3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率时, 笔者就是这样去导入新授的. 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聊聊天吧, 教师说一句话, 请你把它变成两句话, 并且意思不变.“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学生近乎是异口同声. 再像教师这样说一句话请同位同学变成两句话, 学生异常热烈. 现在我们换一下, 教师说两句话, 请你们把他变成一句话, 并且意思不变.“我喜欢唱歌, 也喜欢跳舞. ”像这样的话说得完吗? 是说不完的. 不管是把一句话变成两句话, 还是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虽然形式变了, 但他们的意思也是不变的. 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的就是这种像变换句式一样有趣的数学. 有像语文一样的数学? 学生睁大双眼, 竖起双耳“且听下回分解”. 于是在米黄板上出现这样的要求: 在相同得数的两个算式后面打上“√”

( A) 45 × 5 + 55 × 5 = ( 45 + 55) × 5 = ( )

( B) ( 42 + 35) × 2 = 42 × 2 + 35 × 2 = ( )

( C) 5 × ( 37 × 2) = 5 × 37 + 5 × 2 = ( )

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与不相同后, 发现了什么? 是否发现A、B两条题目的个中奥秘? 这样的奥秘又告诉我们数学问题解决的哪方面道理呢? 学生这时充分意识到: 数学有时也像语文那样的有趣. 学生产生一定情趣意义上的探究, 其思维容易击中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

二、设计佳境让学生有趣进入探究角色

对于小学生学习比较具有抽象意义特征的数学, 作为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情境应当力求仙境般, 让学生在呼吸到知识空气中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活神仙”. 譬如教学乘法分配率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运用分配率计算乘法的快速和简便的意义, 笔者就让教室两大列学生进行计算比赛, 一大列计算乘法分配率的算式, 一大列计算非乘法分配率的算式. 其竞赛结果使学生感觉到乘法分配率的简便意义所在, 确实, 在平时进行计算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那运算就会很快获得结果. 在这时笔者就向学生投之以石, 有些算式不是直接展示的乘法分配率, 需要把算式去适当变形, 才会使计算比较简便[2]. 运用乘法分配率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对算式中的因素去分别进行配对, “对”配得正确, 那运算结果才准确. 这时学生便看那一组组算式题, 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后, 便发现把乘法分配率从左往右看, 是把括号外面的数与括号里的数分别配对相乘再相加的过程, 反之就是把两个乘法算式合并, 在合并的基础上求和再相乘. 而合并时要注意什么呢? 那就是要把两个不同的因数相加, 再和相同的因数相乘. 学生的思维达到极兴奋状态, 所表达的语言也真是太正确了, 那么在一个算式里两个不同的因数是谁? 相同的因数又是谁? 学生也比较准确地找出来. 运用乘法分配律运算着实可以解决运算速度的问题, 但必须找准相同的因素.

三、利用互助让学生有趣进入探究角色

教育教学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 童有童言, 童有童语. 虽然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还不是那么简练缜密, 但有时对同伴的启迪意义还是颇具实在意义的. 窃以为将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力求相近, 那对学生的互助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而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小学生来说其探究意义还是比较广泛的. 所以, 平时的数学课堂力求让学生比较充分的互动, 比较真实意义上的互动, 在互动的基础上达到互助的效果[3]. 如, 教学“小数的性质”, 笔者就让学生合作探究小数所具有的性质, 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身边的尺子, 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然后相互之间交流观察尺子上的这些内容的发现; 然后再让学生之间共同将这些数据改成用米做单位写下来, 学生便都这样写着: 1分米= 0. 1米, 10厘米 = 0. 1米, 100毫米 = 0. 1米; 接着又让学生去互助探究这些等式所表达的意义: 0. 1米 = 0. 10米 = 0. 100米= 0. 1000米 = 0. 10000米. 学生观察完毕, 都发现这些数据都是相同的, 怎么就还完全相同了呢? 这里面肯定隐含着一定的秘密, 于是就让学生去继续探究, 其中就有学生这样去猜想, 是不是小数就是这样? 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一个“0”, 小数的大小不变呢? 小学生能有这样的猜想真不简单! 这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初步感悟小数的性质.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地位的确立, 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并不就是比较简单地喊喊口号, 或者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牧羊式的学习.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孜孜探求着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引领有趣,学习自主,策略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让情境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 篇4

一、创设趣味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思维常常是从好奇开始的, 教师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案例1:教学《数的整除总复习》

新课伊始, 师生互致问候, 未待入座时。

师:别着急坐下, 我们先做个小游戏, 请按老师的要求坐下。

师:请学号能被2整除的同学坐下。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师:请学号能被5整除的同学坐下, 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师: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坐下, 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呢?

师:如果让剩下的同学都坐下, 我们可以怎样设计问题, 谁来说说?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 但这个百宝箱有一个由ABCDEF六个字母组成数字密码, 要想打开这个百宝箱, 必须先破译它的密码。给出条件:A是最小的合数、B是最小质数的立方、C是最大的一位数、D是连续的两个质数的乘积、E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F是没有倒数的数。

概念教学的讲解枯燥无味,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但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 学生被这些有趣的情境深深吸引, 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切实理解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新知识探索的欲望, 有利于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2:教学《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师:今天老师想到商店里去买3千克纯豆油, 老师家里有几只能装2.5千克油的油桶, 请问老师至少要带几只油桶去买油?

生1:3÷2.5=1.2 (个)

生2:生活中没有1.2个油桶, 应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得1个。

生3:不行, 因为1个桶根本就不能满足买3千克豆油这个条件, 所以我认为根据生活实际必须要2个捅。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叫“进一法”

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实例, 不但让同学们掌握了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 以及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质疑情境,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 是探究的内驱力,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出一个个带有开放性的、适合学生质疑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并能明确探究的目标, 把握住探究的方向。

案例3:《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先出示质疑情境:“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你能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学生把数字从0找到了9, 断定从个位上不能发现特征。我顺势利导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1.先任意找出几个不同的能被3整除的数, 并把它写下来;2.观察这些数, 你发现了什么?3.观察这些数各个数位的和, 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设计,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有了探究的方向, 最后总结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

在教学中, 除了设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外, 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借问题促探索, 借探索促发现, 借发现促创新。

四、创设合作情境,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合作情境, 切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搭建平台。

案例4: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学生往往在“底面积×高”之后忽略了再乘以1/3, 其实就是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理解不透彻, 为了抓住重点, 我创设了小组合作的情境。

师:请各小组把你们的研究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1:我们小组把圆锥里装满了沙子向圆柱里倒, 倒了3次正好倒满。

生2:我们小组和他们一样。

生3:我们小组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但倒了3次没有倒满。

生4:我们小组倒了3次但沙子装不完。

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情况呢?

生5:是不是我们各个小组使用的器材不一样。

师:请各小组互相交换器材再进行实验, 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6:我认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师:为什么要乘1/3?

生7: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只能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所以要乘以1/3。

由此可见,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适的情境, 让情境愉悦学生的身心、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散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主动地、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

引领学生数学地思考 篇5

目前,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讲授、教具演示、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 不过, “导学案”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导学案”的最大特点是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教师的角度讲, “导学案”渗透了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定位, 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学法的指导等;从学生角度讲, “导学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有序、有效地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建构知识。因此, “导学案”是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 学生主动建构重要概念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导学案”通常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总结、课堂检测等环节, 充分发挥好每一个环节的引领作用, 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起重要概念。

下面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课第一课时为例, 谈一谈“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的建立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锁定重要概念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生态系统概念及生态系统组成, 既是本节课教学目标, 也是本节课要建立的重要概念。在编写“导学案”学习目标环节时, 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明确提出学生学习活动要建立的生物学重要概念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学习目标, 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 引领学生建构重要概念的学习活动, 使师生双方的活动能做到有的放矢。

1. 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二、倡导自主学习, 独立感知概念

自主学习是建构重要概念学习活动的基础, 设计“导学案”环节时, 主要以问题、填写关键词、识图等形式进行加工编写。引导学生阅读原文, 感知重要概念, 整体把握重要概念中的关键词。使学生能结合教材通过自学完成任务, 对重要概念做初步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新的问题, 为合作探究、深入理解重要概念做好铺垫。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____________内, _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 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后者包括绿色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根据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将它们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开展合作探究, 深入理解概念

此环节是建构重要概念的关键环节, 承载着对重要概念内涵的理解, 是借助于丰富的思维活动建构重要概念的核心学习活动, 是对重要概念中抽象点、复杂点、关联点等化解的思维碰撞过程。激烈的思维活动需要多样的学习活动支撑, “导学案”可通过设计“认一认”“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思考讨论类活动, 将要探究的重要概念问题化、具体化、活动化, 创设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景,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 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概念的内在要素及相互关系, 通过质疑、解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 及时处理重要概念建立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来主动建构生态系统等重要概念。

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认一认: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 认识图中的各种生物。

找一找:除了生物成分以外, 池塘生态系统还包括哪些非生物成分?

写一写:请将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填写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说一说:你能说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吗?

议一议:池塘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 动植物的遗体和它们排出的废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

四、精心梳理盘点, 主动建构概念

课堂总结是整个建构重要概念活动的结晶与升华, 该环节通常运用概念图策略, 引导学生将所理解、掌握的有关重要概念构成要素, 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纳入到认知结构的网络中去, 形成科学、准确、清晰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五、及时课堂检测, 力求巩固概念

灵活变形, 辨析重要概念。围绕建立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遵循典型、适量、多层次的原则, 确定课堂检测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内纠错, 及时发现对重要概念理解、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 准确定位, 及时补充、修补存在的漏洞, 形成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与掌握。

1. 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里所有的鱼B.革命公园里所有的动物和草

C.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D.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2. 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3. 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 生态系统中, 消费者的作用是 ()

A.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B.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C.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D.分解动植物遗体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河流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环境中所有的生物

C.细菌太微小,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D.猪笼草不能看成是生产者

6. 小明家里有个大大的水族箱, 里面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 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通过运用“导学案”, 开展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 使我们深刻地感悟到“导学案”的确是建构重要概念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发挥好“导学案”的作用, 首先应该确定好教学目标, 并且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理清该节课的重要概念, 围绕重要概念大力整合教学资源, 仔细选编学生主动建构概念的材料,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自主建立知识框架和重要概念体系。其次, 注意应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亲身经历重要概念建立的过程, 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最后, 要注意创设形式多样的重要概念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让学生成为建构重要概念的主人。通过重要概念教学活动开展, 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物学教学应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开展教学活动, 生物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构建重要概念, 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导学案”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概念教学好途径。

上一篇:功能的分析下一篇: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