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的分析(共12篇)
功能的分析 篇1
一、引言
关于“到”的动词用法 (1) , 《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以下简称《现汉》) 做如下处理 (266页, 省去注音, 格式也做了些调整, 下同) :
到 (1) 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期│火车~站了
(2) 往:~郊外去
(3) 用作动词的补语, 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办得~│说~一定要做~│想不~你来了
由此可知, “到”有补语用法 (简称为“到补”) , 也有一般用法 (简称为“到述”) , 本文主要看“到补”。笔者觉得, 义项 (3) 或者说“到补”的义项不够完备, 将之与《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以下简称《八百词》, 省去了一些用例, 格式也做了些调整, ) 比较 (151-152页) :
到[动]1.到达;达到。可带“了”、“过”。可带表示处所或数量的宾语。老王~了没有│我~过延安
2. 往。必带表处所的宾语。必带表示处所的宾语。你~哪儿去?
[趋]1.动+到[+名 (受事) ]。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好容易走~了
2.动+到+名 (处所) 。表示人或物随动作到达某地。他回~了家乡
3. 动+到+名 (时间) 。表示动作继续到什么时间。大风刮~下午两点才停止
4. 动/形+到+名。表示动作或性质状态达到某种程度。这种纸纵然好也好不~哪里去
5. 形+到+动/小句。表示状态达到的程度。声音高~不能再高了
显然《八百词》中“到”[趋]2、3、4、5四个义项并不指动作有结果。除此之外, 两种辞书还有一个重要区别, 《现汉》将“到补”看作是一般动词 (2) , 而《八百词》看作是趋向动词。相应地, 《八百词》将“到补”的看作是趋向补语, 而《现汉》应是将之看作结果补语。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文献处理也不尽相同。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以下简称《实用语法》) 认为“到”既可以做结果补语 (545、962页) , 如 (1) , 为一般动词 (541页) ;也可以做趋向补语 (569-570页) , 如 (2) , 为趋向动词 (646页) :
(1) 在景山公园最高的亭子, 可以看到北京城的全景。
(2) 他走到我面前站住了, 好像有什么事情。
显然, 该文献认为有两个“到”。不过该文献的处理并不周全, 它一方面认为“到”为一般动词, 可做结果补语, 同时又认为趋向动词“到”做趋向补语时, 可以表示结果意义, 如 (569页) :
(3) 今天你看到李老师了吗
例 (3) 中的“ (看) 到”与 (1) 中的“ (看) 到”并无不同。
朱德熙 (1982:130-132) 认为“到”可做补语, 并单列一类 (9.5节) , 与“结果补语” (9.3节) 、“趋向补语” (9.4节) 等并列。
可将以上几种文献的观点概括为下表 (见下页) 。
“到补”究竟是结果补语, 还是趋向补语, 或者兼而为之?相应地, 它是一般动词, 还是趋向动词, 或者兼而为之?笔者认为“到补”为趋向动词, 是趋向补语, 它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其中一种表示动作有了结果。也就是说, 笔者认为《八百词》的处理较妥当, 下文第二部分即对此做些分析。
说明:“[-]”表示该文献所列趋向动词未见“到”。
此外, 《八百词》虽然较好处理了“到补”的问题, 但该辞书将“到”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动词, 其前没有动词, 其后可接宾语 (“到述”) , 一类是趋向动词, 做趋向补语 (“到补”) 。这样处理有无必要?能不能将“到述”也看作趋向动词?这是第三部分要分析的问题。
二、“到补”与趋向补语、结果补语
这一部分分析“到补”的词性与功能, 为便于称说, 一般直接写作“到”。
2.1“到”与趋向补语
袁毓林 (1995) 指出, 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 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因此, 判断“到”是一般动词做结果补语, 还是趋向动词做趋向补语, 可以以典型地做结果补语的一般动词和典型地做趋向补语的趋向动词为参照, 看“到”的分布是与前者更具有相似性, 还是与后者更具有相似性, 从而将“到”归入相应的“家族”。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到”与典型趋向补语比较的情况。
下面以文献中常列的做趋向补语的“上”和“过”为参照来探讨。《现汉》对这两个词的处理如下 (1137页、499-500页) :
上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
(1) 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山顶。
(2) 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门│考~了大学。
(3) 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
过趋向动词。
(1) 用在动词后, 表示经过:走~广场。
(2) 用在动词后, 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
(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
比较:
由此可知, “到”和“上”、“过”一样, 既可以单独做补语 (a例) , 也可以后面再跟宾语 (b-d例) , 宾语可以表处所 (b例) , 也可以表受事 (c例) , 还可以表示时间、数量 (d例) (3) 。而且它们都可以和“来”、“去”构成复合趋向补语“上/到/过……来/去” (e例) 。此外, 它们和动词之间都可以插入“得”和“不”表示可能 (f例) 。由此可知, 它们结构上具有平行性, 具有相同的分布, 应当归为一类。
当然, “到”和“上”、“过”分布并不完全一致, 如“V+到”后可接小句, 而“上”、“过”不能, 比较:
(9b) 虽可以说, 但其中的“过”是经历体标记, 而不是趋向补语。而且“到”和“来/去”构成复合补语时, 两者之间一定要出现宾语, 如“*爬到来/去”, 而“上”、“过”和“来/去”构成复合补语时, 两者之间不一定出现宾语 (爬上来/爬过来) 。但同时, “上”、“过”有些功能也是“到”不具备的, 如“过”可以构成“形+过+名”结构 (如“成绩好过他”) , 表示超过。“上”可以用在动词后, 表示动作开始并持续下去 (如“最近又忙上了”) 。这些差别可能跟各自来源以及语法化过程不同有关。再说, 就是文献上常列举的趋向补语之间功能也并不完全一致, 如“过”就没有表示动作开始并持续下去的功能。
如果进一步研究, 可能还会发现“到”和“上、”“过”之间句法上这样那样的差别, 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一致的, 特别是表示动作趋向意义的功能是一致的, “到”完全可以和“上”、“过”一样, 归为趋向动词, 做趋向补语。
2.2“到”与结果补语
下面看“到”与常见结果补语的比较, 这里以动词“见”和形容词“好”为参照来做简要说明。
首先, 它们可以单独做动词的补语, 后面没有宾语;也可以后面跟受事宾语、时量宾语等;而且它们和动词之间可以插入“得/不”构成可能式, 如:
从这个角度看, “到”未尝不可以看作是结果补语, 为一般动词。不过, 上面已做过分析, 这些功能也是趋向动词所具备的。此外, “到”有些功能一般结果补语并不具备, 比较:
(13) 中的四个用例的“到”都跟趋向意义有关;而 (14a) 、 (15a) 虽然可说, 但“见”、“好”并不表示趋向意义。“到”后可跟表示处所的宾语, 而“见”和“好”后面不能, 如 (14b) 、 (15b) 。最有意思的是c例, (13c) 中的“学校”表示处所, 而 (14c) 、 (15c) 中的“学校”只能表示受事。此外, “到”可以和“来/去”构成复合趋向补语, 如 (13d) , 而“见”、“到”不能, 如 (14d) 、 (15d) 。总之, “到”和“见”、“好”具备的功能, 一般趋向补语也具备, 而“到”具备“见”、“好”并不具备的功能, 趋向补语同样具备。
2.3 小结
现将“到”与“上”、“过”和“见”、“好”的功能比较、总结于下表:
说明:V表示动词, X表示“到”、“上”等词, “O”表示宾语, 下标表示类别或意义, 如“O处”指处所宾语。
由上表可知, 与结果补语相比, “到”跟趋向补语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 (袁毓林1995) , 将“到”归为趋向动词做趋向补语比归为一般动词做结果补语更合理。因此, 笔者认为, 《八百词》的处理更妥当。 (4)
将“到”看作趋向动词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是, 它的一些功能或义项并不跟“趋向”有关, 如“到期”表示时间的到达, “想不到你来了”表示结果。这个问题其实容易解决, 无论是“时间”还是“结果”均可看作是“趋向”的引申, 或者说是趋向动词语法化的结果。关于这些概念的联系, 学界多有探讨, 如洪心衡 (1985:36-41) 、刘月华主编 (1998:18-23) 、王国栓 (2005:18) 等均将结果义看作是趋向动词的引申义;至于趋向向时间的引申义, 可看作是空间向时间引申的一种表现, 这有类型学上的证据 (参看Heine&Kuteva2002) 。
三、“到”的词性
上文认为“到补”为趋向动词, 做趋向补语。下面探讨动词“到”的词性, 即“到”有无必要分为“到述”和“到补”?“到述”可不可以看作趋向动词?
笔者觉得完全可以将“到述”看作趋向动词。首先, “到述”和“到补”的功能具有高度一致性, 比较:
由上可知, “到述”和“V到补”后边都可以没有其他成分, 如 (16a) 、 (17a) ;也都可以接处所宾语和时间宾语, 如 (16b) 、 (17b) , (16c) 、 (17c) ;都能和“来/去”搭配, 如 (16d) 、 (17d) 。但“V到补”之所以具有这些功能, 主要跟“到补”有关, 而不是与动词V有关, 比较 (17) 与 (18) , 如果没有“到补”, 或者V的意思发生了改变, (17a) 的“走”表示接近目标, (18a) 的“走”表示离开目标;或者不能说 (18b、18c) ;或者接受性稍差 (18d) 。因此, 从功能的角度看, “V到补”的“到补”是主要动词, “到述”和“到补”的功能具有高度一致性。
其次, “到述”和一般动词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其后可跟表处所的宾语, 特别是可以和“来/去”等搭配是一般动词所不具备的。
再次, 将“到述”看作趋向动词也符合动词的特点, 因为趋向动词作为动词本来就既可以做述语 (“到述”) , 也可以做补语 (“到补”) 。张斌主编 (2000:222) 就指出,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做述语, 也常用在动词后面充当补语。
总之, “到述”与趋向动词功能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又区别于一般动词, 因此可将“到述”看作趋向动词。
当然, 将“到述”看作趋向动词会遇到两个问题, 第一, 学界一般将趋向动词看作是一般动词的附类或特殊的类 (参看吕叔湘1979;《现汉》:5;张斌主编2000:221) ,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将“到述”看作一般动词似乎更合理。第二, “到述”的一些意义跟“趋向”无关。关于第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学界将趋向动词看作动词的附类是就整个词类系统来说的, 而且这样处理不能凸显“到述”具有趋向动词特点的个性。关于第二个问题可从词义引申或语法化的角度分析, 可参看第二部分。
四、结语
动词后的“到”无论表结果, 还是表趋向, 它们都是趋向补语, 为趋向动词;而且现代汉语的动词“到”为趋向动词, 只不过它既可以做述语, 也可以做补语。这样处理更简明, 而且可以得到解释。
参考文献
Heine, Bernd and Tania Kuteva.The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洪心衡《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增订本) 》, 商务印书馆, 2001
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77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 商务印书馆, 1999
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 华夏出版社, 2005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 语文出版社,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 商务印书馆, 2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 商务印书馆, 2012
朱德熙《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1982
功能的分析 篇2
零 引言
0.1语气副词是指“索性、难道、毕竟、幸亏、简直、反正”一类词。这类副词与其他类型的副词相比,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并不像其他副词那样,总位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而是既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呈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其次,在与前后成分的搭配上,语气副词不像其他副词那样,在静态的短语层次上就能组合,而必须在动态的句子层次上才能够组合。例如:
他幸亏找到了路标。/幸亏他找到了路标。
他难道也会去北京?/难道他也会去北京?
上述两例中的划线部分不能单独地充当定语或状语,就此可以判定这个组合不是属于短语层次,而是属于句子层次的。(张谊生a:43)
0.2语气副词的独特性,与这类副词具有表示语气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语气副词如何表示语气、表示什么样的语气等重视不够。传统的语法论著中,对句子语气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语调、语气词等因素上,例如房玉清(1992:601-602)说:“西方的一些语言主要用语调或动词的变化形式来表示语气;汉语也用语调表示语气,但更重要的是用语气助词表示语气”,语气助词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语气范畴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0.3汉语中的语气副词肯定是表示语气范畴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我们将语气副词在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中所起的作用归结为三个方面:表述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和强调性功能。
一 从短语和句子的区别谈语气副词的表述性功能
1.1高位表述和低位表述
1.1.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汉语中不仅谓词具有表述性,名词和部分副词也具有表述性。而这部分副词,主要指语气副词。(注:张谊生(2000b:72)认为,语气副词的“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的表述性”,并认为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对语气副词的特点和规律的揭示,“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语气系统出发,认为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功能,就是以该词类的“高层谓语”的特点作为依据的`。例如:
(1)幸亏派出所民警来的及时,把我抢了出来。(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4)
(2)难怪很多人像书中那样生活要走弯路呢。(王朔文集)
上例中的语气副词,都是在句子层面才能起到表述性的作用。
1.1.2语气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后面以及动词、形容词的前面。例如:
(3a)难道还非要我杜撰出什么和我有不法关系的人吗?(王朔文集)
(3b)你难道就不感到愤怒和侮辱么?(王朔文集)
(4a)老师,到底谁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又最爱显示自己?(王朔文集)
(4b)我什么也没说,不过我想问问你,你到底有没有车?(王朔文集)
a组的语气副词占据的句首位置,我们称之为“高位位置”,在语气系统中占据高位位置的语气副词具有高位功能;b组的语气副词占据的句中位置,我们称之为“低位位置”,在语气系统中占据低位位置的语气副词具有低位功能。
高位功能与低位功能是不完全一样的。具有高位功能的语气副词的管辖范围是全句,是对整个命题进行表述;具有低位功能的语气副词的管辖范围是句子中的述题部分,是对述题部分进行表述。例如(3a)中的“难道”是对整个命题“我杜撰出什么和我有不法关系的人”进行表述;(3b)中的“难道”只是对句子的谓语部分“不感到愤怒和侮辱”进行表述。同样一个语气副词,当它位于高位时,具有的是高位表述性功能,位于低位时,就不再具有高位表述
副词“难道”的语用功能分析 篇3
关键词:难道 语用功能 疑问句 预设 强调 指称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频率极高,用法丰富多彩。不管是在日常语体还是在文艺语体中,“难道”都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副词,经常用以表达深究义,它可以用在反问句中(主语前或主语后),加强反问语气。用在是非问句中,表示疑惑或揣测的口气。[1](P405~406)“难道”的出现能为语言增添一层更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本文拟从疑问句的性质、预设、强调、限定指称这四个方面来论述“难道”的语用功能。
一、改变疑问句的性质[4]
张谊生不同意将“难道”划为语气副词,而是认为这类词就其基本功能来说应该划为评注性副词。因此,作为评注性副词,“难道”在交际功用方面就有个明显的句类特征:只能用于假性疑问句。这一特征就使加上“难道”的疑问句性质发生了转变:真性→假性。如:
(1)a.你能这样做吗?
b.你难道能这样做吗?
(2)a.他没有去吗?
b.难道他没有去吗?
(3)a.他是广东人吗?
b.难道他是广东人吗?
以上三组例句中,a组例句是真性疑问句,表达对整个命题的怀疑和不知,主要功能在于询问,并没有主观感情色彩;而加上“难道”的b组例句,整个命题的功能就由询问转化为反问,说话人对所表达的信息是明确的,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因此,在真性疑问句前加上副词“难道”就使疑问句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转化为了假性疑问句。
二、预设功能
“预设”这一话题源于哲学,最早是由德国人弗雷格在其著作《意义和所指》中提出的。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中的预设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话语非断言部分的背景意义,涉及交际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及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与交际对象在具体语境中所关注的特定信息有关。[3]“难道”用于反问句时,其句子本意是对句面意义的否定,使真性是非疑问句变成假性疑问句,进而改变了整个命题的预设,因而“难道”可以看作是假性疑问句的预设触发语。如:
(1)a.你能这样做吗?
预设:你可以这样做或不能这样做。
b.你难道能这样做吗?
预设:你这样做不合适。
(4)a.咱们就一点盼望也没有了吗?
预设:有希望或没希望。
b.难道咱们就一点盼望也没有了吗?
预设:尽管前景不好,但心理还是存有一丝希望。
(5)a.能在这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我多年的梦想,这种追求是一件值得别人同情的事吗?
预设:这是值得别人同情或不需要别人同情的事情。
b.能在这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我多年的梦想,这种追求难道是一件值得别人同情的事吗?
预设:我的追求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6)a.身穿蓝色和服,展位上挂着大人小孩和服以及花花绿绿的面料——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预设: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或者不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b.身穿蓝色和服,展位上挂着大人小孩和服以及花花绿绿的面料——难道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
预设:松本想让中国人穿日本和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7)a.居然还有很多人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东西,他们不怕沙尘暴?
预设:他们怕沙尘暴或者不怕沙尘暴。
b.居然还有很多人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东西,他们难道不怕沙尘暴?
预设:他们肯定也会怕沙尘暴。
(8)a.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按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动物也能听懂人的语言?
预设:动物能听懂人的语言或不能听懂人的语言。
b.为什么这些动物能够按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难道动物也能听懂人的语言?
预设:动物不能听懂人的语言。
含有“难道”的疑问句除了上述表达反诘语气的外,还有一类是表达疑惑、揣测语气的是非疑问句,其预设常常出现在句表,呈现出与反问句完全不同的情况。如:
(9)一直没有消息,难道他没有收到我的信?(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10)这些东西竟像黄金一样,只能溶解在王水里。难道会是黄金吗?
(11)电话没人接,难道他不在家吗?(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12)钢笔找不到了,难道我昨天没有带回来?(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P406)
以上四个例句表达的是一种疑惑、揣测语气,其预设出现在句表。这几个例句的预设均是句子的前半部分,其预设触发语也不再是“难道”一词,例(9)、例(11)、例(12)的预设触发语分别是副词“没有”“不”“没有”,而例(10)的预设触发语则是动词“是”。在这几个例句中,“难道”只是作为表疑惑、揣测语气的形式标记存在。
三、强调功能
(一)正向强调和顺接强调
齐沪扬(2003)认为相当数量的语气副词都具有强调作用,但强调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正向强调和负向强调、顺接强调和逆转强调。[5]其中,正向强调能加强该副词所在句子或句段的语气、命题者的态度等因素,使整个表述显豁而明晰;负向强调则与之相反。反问句中省略“难道”后,并不影响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只是句子的反诘语气会有所减弱[1](P405~406),那么增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就具有正向强调作用。如:
(13)他们的想象力、悬念难道可以层出不穷?
(14)看着再次远去的赛场,记者一时懵了:难道是走错了?
(15)有人笑着对他说,难道这些图片对你也很新鲜吗?
(16)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
(17)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
在这几个例句中,“难道”的出现增强了说话人对命题的否定态度。
(18)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19)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
(20)禅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你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
以上例句中,“难道”一词增强了说话人对命题的肯定态度。
所谓逆转强调是由于说话人对客观事物肯否态度的强调,从而造成转折或对立情况的出现;而没有造成转折对立情况出现的强调,则是顺接强调[2]。关于“难道”具有顺接强调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证明:
第一,“难道”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倾向,可以在意志语气的表达中起作用。“难道”在反问句中的作用就是加强说话人对命题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在是非疑问句中表达对命题的猜测。这一点在前文所举的例子中均有反映。
第二,“难道”一词还可以与同样具有顺接强调功能的“是”连用。如:
(14)看着再次远去的赛场,记者一时懵了:难道是走错了?
(21)难道是失于检点,自讨苦吃吗?
(22)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
(二)突出焦点
所谓突出焦点,就是指一部分含有评注性副词的句子或句段,由于评注性副词的出现,使整个表述的重点显得明确而突出。张谊生认为评注性副词具有突出焦点的作用,并且这一作用更多的是由那些表半幅评注的副词来担当。“难道”一词既能表半幅评注,又能表全幅评注。如:
(13)他们的想象力、悬念难道可以层出不穷?
(16)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
(18)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这三个例句中的“难道”都是表半幅评注的,“难道”均位于主语之后。
(9)一直没有消息,难道他没有收到我的信?
(20)禅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你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
这两个例句中的“难道”是表全幅评注的,“难道”位于句首。但是,不管“难道”位于主语后还是句首,它所表达的都是对整个命题的态度。因此,“难道”要突出的焦点是其所在的整个问句,这一问句就是说话人带来的新信息。例(20)中,“我”这一焦点的突出是由副词“连”完成的,而“难道”突出的焦点是“你连我也不认识吗?”
四、限定指称功能
所谓限定指称的作用,就是指一部分含有评注性副词的句子和句段,由于评注性副词的出现,使得语篇中名词性主语的“指称”受到一定的限制[3](P65)。其名词性主语必须是有指的,定指的。在前文所举的关于“难道”的22个例句中,都没有出现名词性主语是无指、不定指的情况。此外,“难道”一词所在的句子或句段还可以出现以指示代词为主语,以及主语省略的现象。如:
(22)这难道是说个人创造了历史吗?
(23)不智不义之举,却要一意孤行,这难道会是台湾之福?
(24)那难道不是你心中所想的吗?
(25)那难道是我的过错?
这四个句子都以“这”“那”为主语,指称的是“难道”前面所说的话语。
(10)这些东西竟像黄金一样,只能溶解在王水里。难道会是黄金吗?
(21)难道是失于检点,自讨苦吃吗?
(26)我想,难道比印第安那那第一场比赛还糟吗?
以上三个例句的主语均是省略,隐去的。如例(21),可以加上人称代词作句子的主语;例(10)省略的主语就是“这些东西”;例(26)省略的主语是“这场比赛”。但是不管“难道”句的主语是名词性的、代词性的或是省略的,其主语的限定指称功能不变。
五、结语
作为“毕竟”类语气副词的“难道”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范围广、频率高,经常用以表达深究与揣测的语气。通过在相对完整的例句中的考察,我们认为它用在疑问句中,能够改变疑问句的性质,使真性疑问句转变为假性疑问句。“难道”具有预设功能,但是在表达反诘与揣测这两种语气的句子中,其预设触发语是不同的。在表达反诘语气的句子中,预设触发语为“难道”;在表达揣测语气的句子中,预设触发语为句中的其他副词或动词。副词“难道”在反问句中往往具有正向强调与顺接强调的作用。在突出焦点功能中,“难道”同时具有全幅评注和半幅评注作用。“难道”一词具有限定指称功能,不会出现名词性主语是无指、不定指的情况。此外,“难道”一词所在的句子或句段还可以出现以指示代词为主语,以及主语省略的表达方法。
附 注:
文章中未注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注 释:
[1]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1).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4).
[5]高书贵.“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6).
电梯保护功能的分析 篇4
1 对坠落危险的保护
1.1 发生坠落的原因:
门锁电气安全装置短接;门锁电路故障短接;门锁继电器吸合、释放不正常。强迫关门装置无效, 紧急开锁装置使用不当等。
层门是电梯井道入口的防护部件, 层门只有当轿厢在该层站停站时或通过专用的三角钥匙才能打开。门锁有两大作用, 对坠落危险的保护和对剪切的保护。对坠落危险构成保护的条件是层门及层门机械锁必须牢固以及层门被可靠锁紧。在正常运行时, 应不能打开层门, 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 应用金属制造或金属加固, 重力亦不应导致开锁。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由于磨损、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 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对层门电气安全装置的要求每个层门均应装设证实它闭合且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如果一个层门或多扇层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 应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轿厢运行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闭合位置上, 层门锁紧必须由一个符合安全触点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证实门扇锁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的元件, 应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门锁装置应有防护, 以避免可能妨碍正常功能的积尘危险。每个层门应设有符合安全触点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 以证实它的闭合位置。在门打开或未锁住的情况, 从人们正常可按近的位置, 用单一的不属于正常操作程序的动作应不可能开动电梯。验证锁紧元件位置的装置必须动作可靠。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 允许只锁紧一扇门, 未被锁住的其他门扇的闭合位置应由一个符合安全触点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
1.2 轿顶上防坠落保护
标准规定如下:
(1) 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30m的自由距离时, 轿顶应装设护栏。
(2) 对于轿厢上护板, 当层门打开时, 如果层门的门楣与轿顶之间存在空隙, 应在轿厢入口的上部用一覆盖整个层门宽度的刚性垂直板向上延伸, 将其挡住。
上述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在轿顶维修时坠入井道。
1.3 机房防坠落保护
标准规定如下:
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 应设置楼梯或台阶, 并设置护栏。
这是为了防止维修时人从高台处坠落。
1.4 其他防坠落保护
每个层门均应能从外面借助于一个与规定的开锁三角孔相配的钥匙将门开启。这样的钥匙应只交给一个负责人员。钥匙应带有书面说明, 详述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开锁后因未能有效的重新锁上而可能引起的事故。在一次紧急开锁之后, 门锁装置在层门闭合下, 不应保持开锁位置。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 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 如层门无论因为何种原因而开启, 则应有一种装置能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此规定是为了防止用三角钥匙开锁后, 门锁保持在开锁位置, 轿厢不在本层站, 乘客扒开层门而误入井道。实际上, 维修或管理人员用三角钥匙开层门时, 由于身体失去平衡而误入井道的事故是较常见的。每一轿厢地坎上均须装设护脚板, 其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0.75m。当电梯因故障而停在门区上侧, 乘客打开轿门离开轿厢, 此时在层门地坎和轿门地坎之间就形成一个由轿门护脚板封闭的区域, 防止人跳离轿厢时向井道内倾倒而跌入井道中。遗憾的是, 标准中没有对护脚板强度作进一步要求。只有具有一定强度的护脚板才能起到井道壁的作用。
此规定是为了使人们在打开层门后, 便于确认电梯是否在本层站, 以防误入井道。井道照明平时大都是关闭的, 这也是井道坠落事故较多的原因之一。
2 对剪切危险的保护
在电梯伤害事故中剪切所占比例很高, 对于这一危险, 标准要求从电气和机械多方面予以保护。
2.1 对开门走梯的保护
开门走梯原因:门电气安全装置被短接, 门锁电路故障短接, 门锁继电器不断开。
对开门走梯导致的剪切危险保护由层门的“层门开着电梯不能启动”的电气安全装置来完成。标准规定及预防措施, 见上文所述。
2.2 对开门溜梯的保护
接触器的触点发生粘连或衔铁不释放及卡住时制动器不能下闸;由于制动器电磁线圈中铁心咬死、铁心故障或机械卡阻等使制动失效, 弹簧力过小制动力不足等。电梯溜梯时与门的状态无关, 常因为有人处于轿厢与层门间而发生剪切或挤压事故。在平层停梯时, 电机处在脱离动力电源和电磁转矩为零状态, 这时只要制动器不能可靠制动, 轿厢和对重两侧不平衡, 就会发生溜梯。可见, 如果制动器失效, 所有电气保护的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 提高制动器的动作可靠性是增强电梯安全的一大关键。断制动器电流, 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当电梯停止时, 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 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 应防止电梯再运行。当电梯的电动机有可能起发电机作用时, 应防止该电动机向操纵制动器的电气装置馈电。断开制动器的释放电路后, 电梯应无附加延迟地被有效制动。
3 对挤压的防护
电梯井道中各相关间距的规定是很重要的, 建筑设计多样化给电梯井道尺寸的保证带来了一些麻烦, 同时也埋下了事故隐患。
发生挤压的原因:开门走梯及开门溜梯 (标准规定及预防措施见上文所述) ;电梯井道中各相关间距超过标准规定。
标准规定如下。
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 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通过
以上的保护措施, 实现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2]电梯监督检验规程TSG T7001-2009.
分析传统戏曲的教学功能论文 篇5
一、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现状调查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普法教育与传统戏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书籍有如孙书磊4月27日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的《谈西方文艺思维与当代戏曲实践的误区》,还有苏力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还有徐忠明译着《包公的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等有关传统艺术与法律的文章或着作,它们均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传统戏曲与法律之结合进行了阐述。与本文所关注的论点不同认识的有魏英杰发表于《东方早报》的《戏曲普法,接不上现代法律精神》,该文章针对陕西省石泉县的法官在当地仿古街的古代县衙中,以今案古审的判案方式进行的普法宣传活动进行论述,该文从“送法下乡”的角度承认其为有益的尝试,但同时也提出了在古代的司法情景中能否将当代的法律精神得到有效表达的疑问等等,这些有关传统戏曲与法律的文字资料均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二者进行了阐述,本文就研习各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普法教育的角度对二者进行系统剖析。
(一)我国普法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普法教育现状可以借用张明新在《对当代中国普法活动的反思》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当代中国普法活动规模之巨,形式之繁多,内容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在中国法制史上都堪称创举”[2]。就目前而言,人们把普法的目光更多投向了农村,尤其是以为中心的基本法律常识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都有效增强,普法行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众对于普法教育行为重要性的认识,对普法进行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传播活动。在当前,主要有网络传播、电视栏目传播,演讲、法律知识竞赛传播、宣讲团讲授、展板介绍等等,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了普法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为普法宣传提供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宣传阵营,多种宣传渠道也为普法教育赢得了更多的受众。针对这些相应的普法方式,我们详细分析看看效果如何?普法教育过程中所投入的大量的人、物和经济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对应的普法效果,普法教育工作依然存在内容刻板方式落后等现象,更缺少相应的普法效果考核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普法教育受众的多元接受措施为我们提供多元接受方式的同时也使得受教育群体具有个体化、单次性、无选择等弊端,这些弊端通过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
(二)传统普法教育的主要措施考察
目前传统普法教育的主要常见的措施有互联网法律索引、电视法制栏目、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展板介绍等措施。利用互联网进行普法教育,它有着超大容量的特点,因为它可以囊括更多的法制内容,有刑事案例、有条文解读、还有各种犯罪心理剖析,可谓是样样俱全面面俱到,想找什么就有什么,并存有大量视频材料和图片信息,还可以随意下载进行再传播,大大方便了想要接受法律知识的民众。我们在看到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接受网络法制类栏目的人员庞杂,其中不乏青少年人员,面对不经过处理的各类案件,还不具备成熟辨别能力的人群会有刻意模仿之嫌,尤其是模仿一些常见的犯罪过程,这样就对年轻的受众群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少年犯罪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犯罪行为是对视频中暴力事件的模仿,利用网络进行法制宣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过滤宣传的内容,这将是利用网络进行普法宣传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视类法制节目的开播,较网络传播有了一定的规范性,在一些节目中还配备有节目主持人对法律知识点的`解读,这样对于接受者产生了一定的正面传播作用,随着电视艺术的普及也为普法节目赢得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大量受众群体。与网络传播一样,电视传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法制节目时间点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使得接受者局限于固定的栏目时间,更多的电视频道与更丰富的电视节目,也分散了相当部分的受众,法制频道在某一时间段虽然可以锁定一部分受众,但他们也是不愿意重复接受相同的节目,起不到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效果。法律知识讲座可以再一个规定的时间内使法律知识在参与人群体中得到传播,但说教的意味让接受者更多感受到的是被动接受,这样被动接受使得随着讲座的结束而归为普法任务完成,既没有网络普法的广泛和丰富多样,有没有电视普法的直观性和舒服感,更缺少传统戏曲普法的可重复特点。法律知识竞赛较法制讲座形式灵活了许多,也可在参与人身上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因为通过正反双方的争论而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但其同样面临着受众面窄及不可重复传播的困境。我们目前更多接触的法律传播方式为展板宣传,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说明,这样的传播方式需要借助于相对固定的场所,针对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尚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的作用,但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现状来看,此措施也仅仅可以作为一种短期阶段性的措施,时间已久难免有成为一种固定摆设之嫌,可谓熟视无睹,将起不到宣传的效能。以上即为目前传统普法教育的几种主要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我们看到了几种措施各有所长也各存在弊端,同时也看到了利用传统戏曲进行普法教育进行普法的实效性。
(三)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
以传统的戏剧表演作为普法的传播工具具有可多次重复接受的特点,它的重复性来源于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特点,一句句念白,一曲曲唱段和一招一式的表演,将法律知识元素无痕纳入传统艺术中,接受者或仔细揣摩韵味或痴迷演员的精湛技艺,在主动接受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法律知识。不管是网络或电视普法传播还是普法知识竞答讲授、展板介绍,它们的重复性永远无法与传统戏曲相比,一出出经典传统剧目,如《西厢记》、《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等剧目演出了多少年,代代相传至今,戏迷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就是这样还是要重复听,重复看,我们的普法宣传内容如果成功植入传统戏剧剧目,将能起到可多场次重复的宣传效果。传统戏曲剧目从剧本构思到创作,到编排最后立于舞台,往往要经过专家学者多方论证,其内容应该是经过严格筛选审查后的结果,编排得当,将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不会出现如网络或电视屏幕中的暴力景象,有的是程式化的唱念做打艺术表演,可以说是年轻受众群安全进行普法接受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扩大传统艺术受众群的一种手段。传统戏曲艺术的编演,可以塑造更多的理想式人物或时间,如《窦娥冤》中的第六场窦娥的三个誓愿的应验和第七场与窦天章的梦会,因为它的理想式手段运用,为戏曲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还可以用一些经典唱段倾诉人物心声,往往这种手段更容易表达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如《明公断》中第一场“坐宫”中陈世美安排韩琪追杀秦香莲的心理活动。利用传统戏曲艺术的虚拟性特点,将会使普法教育形式更丰富更精彩。
二、发挥传统戏曲普法教育功能的具体思路
对于传统戏曲普法的教育功能而言,如何能合理高效地开展具体工作,将是实现传统戏曲特殊功能的关键。
(一)重视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作用
普法宣传的有效实施可以使社会更加稳定,对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广大民众都知法懂法,才有可能使“人治”社会真正转化为“法制”社会。以传统戏曲作为普法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还比较陌生,他们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怀疑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那么,以什么就可以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重要作用呢?那就是优秀的普法作品,就是经过精心排演的同时也是包含法律内容的优秀普法剧目,只要此剧目在普法行为中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进入到老百姓心中,那么,它在普法的多种方式中就有了重要的地位,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视。与网络和电视媒体相比,传统戏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这并不代表其不能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这项工作有待我们做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和实施,也可以这样理解,编演新的普法剧目或许可以为传统戏曲艺术开辟又一条发展之路,从而达到自身发展和有效进行普法宣传而获得共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二)改进普法戏曲曲目的内容与形式
目前的戏曲曲目更多展演的是传统的经典作品,尚无普法类经典剧目出现,普法的剧目还只是局限在一个很小范围、或一个地方性小区域的一些民间班社组织的阶段,这样的现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化观念,不能将普法剧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短片式制作中,要制作较大型的、艺术性较强的普法连本剧。以传统戏曲为载体进行普法宣传的民间组织,他们为什么搞这样的活动?他们是心血来潮么?仅仅是自娱自乐么?他们之所以有这样行为是因为他们扎根民间,知道老百姓真正乐于接受什么样的艺术,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拴住老百姓的心。回观一些正式演艺团体,他们在传承着优秀的传统艺术,在没有相关要求下一般是不会展演当代普法剧目的,他们或许觉得普法剧和他们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其实,普法剧目的展演并不在表演者的身上,而是在普法剧目的领导组织者那里。传统戏曲表演团体也需要精彩的剧目、不管是普法剧目还是其他,这些院团也期望普法剧为前提而进行剧本的编写与排演,进而研究如何将艺术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普法行为的相互结合,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以一定区域成立专门的戏曲普法院团,应该会形成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三)加大对普法戏曲曲目的经费支持
对于普法戏曲曲目的建设,离不开一定经济的投入,懂得了传统戏曲进行普法行为的重要性,可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原想。开辟区别于传统普法宣传的固有手段,所需资金如果能顺利纳入财政支出项目,就可以解决普法戏曲剧目的建设问题。在我国平阴县东阿镇的实施传统戏曲的普法活动中,就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系列措施的实施,得益于领导组织者的大力支持,不管是领导体系和普法队伍的建立还是奖惩考核机制的制定,如活动组织、人员培训、请老师指导,包括服装道具交通费用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均需一定的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如果光依靠民间班社或演绎团体自己掏腰包,恐怕将难以进行,毕竟他们还需要维持其组织的常态化运转,这些组织需要的是另外注入的资金,尤其是普法剧目初步启动期。
(四)建立普法戏曲曲目的推广普及机制
当获得经费支持的普法剧目编排成功后,就涉及到一个如何推广的问题,普法剧目不同于一般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它需要一个更大范围、场次相对均等的传播机制,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它的身上承载着一种特殊的任务,一种要进行法律宣传的任务。或许这项活动可以与文化系统正在进行的文化惠民活动与普法宣传共同结合起来而促成此事,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普法戏曲曲目的推广普及机制,将编、演统一部署,严把质量关,把优秀的、能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知识传播开来。
三、结语
微信的功能和属性分析 篇6
[关键词] 微信;功能;属性
[作者简介]魏超,张骁,北京印刷学院。
互联网在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后,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网络,互联网产品的创新更迭大致可以纳入传播学的理论视野中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互联网世界里信息传播活动的发展变迁,考察现有传播理论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一、微信简介
微信,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具人气的应用产品之一。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智能手机终端的即时通讯软件,支持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可以单聊及群聊;还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可以通过“摇一摇”“漂流瓶”进行陌生人交友;微信公众平台还为个人、团体、机构提供了一个媒体化平台,可以进行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微信支持ios、Android、symbian等多种平台手机。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版本发布。433天后,微信用户即过亿。又过了3个月,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突破2亿。比起新浪微博当年的迅速发展,微信似乎势头更猛。随着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微信很快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自从人类传播活动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受众规模便是衡量传播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户数量是腾讯公司开展一切业务的一项绝对优势。微信在移动终端上的迅速蔓延必然倚仗于腾讯7亿活跃用户的庞大基数。但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一款应用产品的“创新与普及”速度如此迅速,其背后肯定还有更深刻的逻辑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微信功能形态的不断丰富,微信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IM的新特征,这种新的产品形态究竟意义几何?如果说微信不是传统的IM,那它是什么?
从互联网产品分析角度出发,微信一直不断创新,产品简洁、易用,功能日益丰富,用户体验好,是一款优秀的应用。那么,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明确,微信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腾讯QQ在移动终端上的翻版和延伸,还是说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产品?它在信息传播层面带来了什么样的创新与变革,究竟微信是不是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它的属性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能否发展成为一个区别于微博、SNS的媒介产品?
二、微信的发展变迁
微信经过多次更新,功能不断扩展,产品形态已趋于成熟。追踪微信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发展路径经由单纯的移动IM延伸到社交网络,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微信更多地显示出走媒体化路线的特点,基于微信客户端的商业化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微信向移动互联网平台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之前,其核心功能是“即时通讯”,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传递。其基本功能相当于传统的短信、彩信,只是信息不再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传递,只需要开通移动互联网服务即可使用微信进行信息接收和发送。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特别之处在于信息符号形式更加多元化,呈现多媒体化特征。微信1.0只能发送文字和图片信息,2.0推出语音对讲成为微信最吸引人的功能之一,也是微信的支柱功能。微信2.5可以实现视频信息的发送,而微信4.2版本更直接地实现了手机终端的视频通话。就信息传播的路线而言,在点对点的信息传递方面,微信是一个完全的通讯工具,其突破意义在于将信息传播渠道由原来的移动通信网络迁移至移动互联网络。
微信2.5版本以及3.0版本,主要引入了社会交往元素,使微信具备了社交工具属性。微信2.5版本加入“查看在附近的人”功能,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在其附近同样开启本功能的人,使微信用户能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人。微信3.0接入“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这些新鲜的功能是此前的即时通讯工具都不具备的,使得微信顿时显得新奇、独特,引人注意。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是微信向媒体平台转型的关键一步。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采用了同新浪微博相似的名人战略,邀请影视明星及媒体品牌入驻该平台。微信用户成功添加名人的微信账号之后便可以不时收到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这种模式具有媒体化的订阅性质,一旦拥有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任何个人及团体机构即可以进行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微信的公众平台,微信在B2C以及O2O商业领域试水,出现了许多新鲜的商业化尝试。这些都是基于微信的媒介属性,充分利用微信区别于大众传媒和传统电商的特征的结果。
三、微信的三大功能与属性分析
目前的微信主体上呈现出即时通讯、社会交往和社会传播三大功能,表现出不同维度的媒介属性,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产品架构所呈现出来的新媒介特性才是微信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内核。
1. 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微信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信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信息进行交流,代表有 MSN、QQ等。
在微信之前,国外有一款手机即时通讯软件——Kik Messager非常流行。Kik Messager 的产品定位非常清晰:短信替代工具,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而非电信运营商的GSM网络发送信息。小米科技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类似的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即时通讯软件——米聊,将KIK模式引入中国。随后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包括电信运营商都迅速推出各自的 “类KIK应用”,但是微信在后期的发展中将米聊等同类产品远远甩在了身后。
nlc202309020511
微信最初以及目前最核心的功能仍是进行点对点的即时通讯。在实现点对点信息传递层面,微信是一个完全的通讯工具。
在信息传播的渠道方面,微信的突破意义在于将信息传播渠道由原来的移动通信网络迁移至移动互联网络。在微信之前,移动终端的语音信息及视频信息的人际传播只能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电话业务以及短信和彩信业务来实现。通过移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息是两项分离的业务而且使用费较高。而PC终端的即时通讯虽然可以实现语音和视频的对话,但是有设备地理位置的局限。手机QQ虽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但在微信之前它尚未实现语音和视频的即时通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微信实现人际传播的信息渠道相对电信运营商有很大优势:只要两个人手机上都装着微信,就可以直接通话,没有漫游费,没有越洋电话费,只产生上网流量费。微信支持语音和视频通话使运营商倍感危机,担心微信会成为运营商的终结者:互联网公司直接做语音业务是迟早的事,运营商可以阻止skype,甚至禁止微信加载语音通话功能,但无法阻挡大势。
在信息传播的符号形式上,微信可以进行文字、图片的传递,也可以进行语音对讲和视频通话,微信可以传递的信息形式集合了人类所有的信息符号载体,语音和视频对话的加入使信息传递形式更加多元,实现了信息载体形式的多媒体化。对传统电话和短信通信服务以及手机QQ都具有颠覆性。微信不断改进用户沟通体验,致力于还原面对面人际沟通的场景,实现了多媒体化互动沟通,提高交流沟通的质量。
2. 加入社交元素的微信
有数字麦克卢汉之称的保罗·莱文森把现存的媒介分为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旧媒介指互联网诞生前的一切媒介;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而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如博客、播客、社交网络。以Facebook、开心网、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为WEB2.0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新新媒介形式。
微信添加的“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漂流瓶”使微信具备了一定的社交功能,但其还不能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社交网络——SNS。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现在,一般所谓的SNS,其含义还远不及“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比如,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根据爱好进行凝聚(如豆瓣网),根据学习经历进行凝聚(如Facebook、人人网),根据周末出游的相同地点进行凝聚等,都被纳入“SNS”的范畴。根据这个宽泛的理解,微信是具备社交属性色彩的。
互联网世界的用户争夺即是用户关系网络的争夺。在众多关系网的重叠交叉中,都会出现一个核心的、稳定的关系网络——通讯录关系网。相较于SNS、微博客等,通讯录构建的是一个现实的、封闭的、稳定安全的熟人社交圈。基于通讯录的关系网在整个社交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封闭的熟人关系是微信能够迅速成长的基础,也是微信维护用户网络的根基。
以人人为代表的SNS网络是通过“熟人的熟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社会关系来拓展用户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用户网络。微信的社交功能不是基于通过现实人际关系的直接拓展完成的,而是基于位置信息和“摇一摇”“漂流瓶”这种偶然因素的匹配来完成的,无法形成稳定的网状用户关系。
因此,在微信上并存着两类用户关系链:一是基于通讯录(包括手机通讯录、邮箱通讯录和QQ好友通讯录)的熟人封闭关系;二是进行陌生人交友的松散关系,而且这两个关系链是独立并行的。在微信朋友圈刚推出的时候,许多人认为这是微信走SNS之路的信号,但是“朋友圈”中所展示的照片和生活记录主要是为了那个封闭的关系圈中的好友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依然是指向熟人关系,即使用户个人可以将朋友圈上的私密照片设为公开。微信的两条关系链无法赋予微信社会化网络的属性。
3. 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微信
微信的基础架构是一对一的即时通讯,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使微信具备了面向大众进行信息发布的功能,呈现出走媒体化路线的趋势。微信公众平台在这种一对一封闭平台基础上的媒体化路线能不能走得通,会走向何方?
任何个人和团体组织都可以申请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经审核开通成功后,微信公众账号即可以进行面向大众的多媒体信息的推送。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采用了同新浪微博相似的名人战略,邀请影视明星及媒体品牌入驻该平台。目前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集纳了数千个公众平台用户,包括影视明星以及各种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比如徐静蕾、黄晓明等当红明星,传统媒体代表有《城市画报》和广州的一个音乐电台栏目,网络自媒体代表有《蛮子日报》,还包括许多著名互联网博客;还有商业品牌推广账户,如星巴克等商业品牌也将微信作为营销推广的一个新平台。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个人用户添加公众平台为好友,建立通讯录好友关系,个人用户可以即时收到来自公众账号的信息推送。对微信公众账户的关注使微信个人用户和微信公众账号之间建立起类似RSS的订阅关系。用户对公众账号的关注是自愿行为,如果推送内容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可以随时取消关注,解除订阅关系。由于这种信息沟通是在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在理想状态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精准传播。但是目前的微信平台仍无法测量这种精准传播的效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使微信具备了一对多的广播能力。一对多的广播能力有两种情形:一对多和许多个一对一。通过一对多,微信就具备了广播式传播的特征,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传播者占主导地位,受众被动接收,具有单向传播特征。但是由于微信的点对点即时通讯的内核,公众平台与用户个人之间又建立起一对一的深度互动,传播者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服务。应用于商业化应用,微信的价值在于可以真正实现精准化营销,使微信具备CRM(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为微信的平台化建构了基础的传播结构。在媒体化路线上,微信无法通过封闭的关系实现信息的大面积传播,无法实现微博所具备的传播效率。但是微信开放了其API接口,为微信提供了不同于微博的媒体化路径——平台化。
四、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新平台
虽然微信不是严格意义的“社交网络”,但是微信利用“摇一摇”和“查看在附近的人”等有趣的社交功能以及QQ的庞大用户基数迅速形成一个新的用户群体,在移动互联网终端迅速圈出一个领地,这是微信媒体化路线的受众基础。
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上,微信选择开放API接口,将其平台化,充分利用其用户价值在移动互联网络上为大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开放API接口在不破坏本身关系链的情况下导入适合微信场景的站外链接,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分享音乐、新闻、美食、摄影等消息内容。例如,微信4.0与美丽说的合作,只接受美丽说的内容,不涉及关系链的整合,使微信具备了平台价值,这种站外链接也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雏形。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是微信向移动互联网平台转型的关键一步。虽然微信不具有微博的裂变传播效率,但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信息的组织化和结构化利用完全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为数字出版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并不是要通过微信建立一个新的内容生产中心,而是给众多信息服务提供一个开放平台,微信的价值在于平台化。
通过微信平台已经实现PC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对接,例如订阅《城市画报》的微信,在其推送信息中包含了《城市画报》在豆瓣网以及淘宝网的链接,可以阅读完整的内容文章,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窗口跳转到多个互联网地址。
微信在产生之初或许也没有预想到其平台化的路径,但今天的微信早已不简单是传统IM(Instant Messager)服务在移动终端的移植。微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平台化的特征和属性。微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具备移动互联网的基因,并一定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 篇7
一、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1. 乡土教材使用的必然性。
乡土教材作为本土知识的载体, 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风土人情的责任。“本土知识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本土知识与本土人民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 是本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基础和力量源泉。该定义试图概括本土知识的以下关键特征:第一, 本土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第二, 本土知识是一种整体性知识;第三, 本土知识是一种被压迫的知识;第四, 本土知识是一种授权的知识。”[1]要较好地保护这些本土知识, 最好的形式就是编写乡土教材, 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合成书本的结构体系, 才能更好地得到继续传播。
实现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的教育目的, 既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知识遗产, 又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明。甘地说:“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 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 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 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就是使他不断地疏远这种环境, 对于故乡的生活, 他一点也不感到有诗意。村庄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 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发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2]甘地所指出的这种现象在我国教育水平逐步发达的今天日益显露。这种现象的产生只能归因于我国在实现教育目的中所采用的措施, 必须重新考虑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规格。乡土教材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 让年轻一代找回精神上的家园, 从小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 热爱家乡并建设家乡, 而不是厌弃本土社会、对本土知识一无所知的人。
2. 乡土教材与校本课程。
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有个课程资源的问题。它们都是为了弥补国家统一设置课程的不足。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 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教材, 也可以使用乡土教材以外的教材。校本课程的空间广泛, 可以是借鉴外地的经验也可以是本土的文化知识, 还可以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里边的一个内容的细化, 而乡土教材只能是本土的, 空间很窄。这是从二者的资料来源上看。其次, 从内容上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乡土教材很看重历史、人文和艺术, 而校本课程则可以包罗万象, 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设置, 只要不偏离学校的中心课程, 就可以开发使用。再次, 一般来讲, 乡土教材一旦开发出来, 轻易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而校本课程, 有一定的周期, 变化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快。[3]分清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区别,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乡土教材来开发校本课程。
二、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
学校的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方面。对于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我们亦可从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1. 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主要是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对于乡土教材而言, 主要是乡土教材的使用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乡土教材是展示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科技、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是系统、科学、全面的反映建设沿革、地理环境、重大事件、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名优产品、专题资料等, 增加学生对本土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发挥乡土教材热爱乡邦、鉴往知来的独特功能,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时, 作为促进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为当地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 为沟通海内外同胞与家乡的真挚感情, 起到一定的作用。
2. 个体性功能。
乡土知识的教育在学校中既可作为直接的德育活动, 即设置相应的课程, 对学生进行讲述, 也可作为间接的德育活动, 布置在学生的周边环境中, 比如以宣传栏、名人格言警句等形式介绍给学生。
乡土教材的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 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学, 能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找到休息的场所, 舒缓紧张的神经, 增加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同时, 乡土教材的内容结合当地生产的实际, 使学生了解生产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 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恶习。特别是在生活条件日渐改善的今天, 乡土知识的学习, 会使他们的观念得到改变, 崇拜祖先的劳动成果。
3. 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知识、技能固然重要, 但是与做人的方向、价值观相比就显得比较下位。乡土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教育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情感内化。乡土教材不一定具有逻辑严密的科学知识, 但它往往充满了人类最珍贵、最纯朴的情感, 通过乡土教材的教读, 学生有可能将乡土教材中的情感加以内化, 形成自己崭新的情感体系。特别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乡贤、勇敢顽强与无私无畏的英雄, 均可化作学生心中的楷模, 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取的动力。而平时不注意的家乡山川美景, 通过乡土教材的点染, 也能催化学生爱的情感, 并逐步培养起他们欣赏美、创造美、感悟美的能力。
(2) 方向确立。乡土教材可以在每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价值的方向。如当学生看到科技发明为家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使贫弱的家乡成为美丽富饶的家园, 学生就容易确立学好科学文化, 建设伟大祖国的方向。而当乡土教材毫不隐瞒某些企业的发展给家乡环境与百姓健康带来危害时, 学生就有可能追问:人类将向何处去?个人的发展以何种价值作为导向?等等。他们就有可能朝着环保专家的方向努力。
三、乡土教材德育化的途径
要发挥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 实现乡土教材德育化,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乡土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基础教育阶段, 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 很少有学校将乡土知识的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向学生讲授。为此, 在正常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大量引用乡土教材中的知识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阅读相关的乡土知识, 并作为背景知识进行讲述。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 野外实地考察是加深乡土知识的重要途径。
利用寒暑假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注重实践知识的获得, 使学生深切体会家乡的大好河山, 领悟祖先的创造发明的真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 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3. 利用多媒体设备, 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 乡土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靠学校内的教师指引和学生对乡土教材的阅读。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 对激发学生学习乡土教材的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实施德育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土教材在学校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不断将乡土知识融入到正常的教学中, 不断改进乡土教材, 与时俱进, 删除一些过时的东西, 补充一些为时代服务的内容。同时要培养相应的师资队伍, 拓宽其知识面, 重新建构教师的知识结构, 为乡土教材的使用和乡土知识的传播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 2001, (8) .
[2]Prakash, M.S. (1993) , Gandhi s Postmodern Education:Ecology, Peace and Multiculturalism Relinked, Journal of Wholistic Education, Sept., p11.
英语幽默的语用功能分析 篇8
英语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语言现象。它通过诙谐或讽刺的语言形式改善人际关系, 调节谈话气氛, 反映人类文明和智慧, 使人们在感到愉悦的同时深受启迪。因此, 对幽默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古到今, 幽默是许多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 关于幽默的内在产生机制和解析机制以及它的语用价值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幽默作为语言的一个精华组成部分, 对其理解和运用始终是英语学习的一个瓶颈, 突破这一屏障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增加他们的背景知识,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幽默及其构成条件
幽默的分类有许多种。一般来说幽默可以分为两大类:依赖于人们肢体行为和表情行为的情景幽默及以言语行为为主要产生方式的言语幽默。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重要交际手段, 本文重点研究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一种既极为普通又极其特别的语言现象。它的语言构成可以变化万千, 但无以计数的言语幽默却制造了殊途同归的功效:愉悦心情, 绽放笑容, 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 影响态度, 指示行为。要实现上述语用功能, 应该使语言表达清楚明确, 避免歧义, 保证其可识性、可解性。但是, 歧义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罗素曾说, 整个语言都是模糊的。从认知层面上看,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的语言不可避免带有模糊性的特点。从语用学角度看, 经济性是自然语言的特征。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追求以最经济的努力获得最佳关联。从逻辑学角度看, 任何人也难以避免犯逻辑错误。谬误可以说与生俱来。任何人都不能声言自己对谬误有豁免权。正是由于人类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歧义性以及逻辑谬误的普遍性, 人们方能制造形式多样的言语幽默, 实现其不同的功效。
这种由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结果上的同一性早已吸引了众多学科中的众多学者对其发生机制和功能的兴趣与关注, 哲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均是幽默研究的传统领域并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此相对照的是, 语言学对言语幽默, 特别是语用学对言语幽默的研究刚刚兴起。近年来, 语言学的研究在理论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突破, 尤其是语义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为我们对幽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宽的视野和更新的角度。语用学强调对语言实际运用的研究, 因而在一系列广泛的语言学课题中显示了其宝贵的价值。
三、合作原则
H.P.Grice指出,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 会话双方都必须遵循一种原则, 才能互相配合默契, 使会话顺利进行。这条原则就是合作原则, 它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即1.数量准则, 就是会话各方根据话题内容提供充分而不超出所需的信息;2.质量准则, 就是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有依据, 即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 就是说话要贴切, 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话题内容相关;4.方式准则, 就是提供的信息必须简明扼要, 有条理, 不能模凌两可, 含糊不清,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这些就是语用学中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
但这四条准则毕竟是几条约定俗成的规约, 不同于严格的语言规则, 并非绝对不可违反。在实际交际中, 说话人公然违背某一条或几条准则, 也就是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这条准则, 同时他还想让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一条准则, Grice称此为对准则的“蔑视, ”。当说话人“蔑视”一条准则时, 交际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这样容易造成说话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的不一致。听话人应能够从他所听到的话中推导出说话人有可能表达的一些言外之意, 或弦外之音。然而, 这种不一致, 恰是造成幽默的主要原因。换言之, 有意无意违背合作原则是幽默产生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运用合作原则来分析一些会话实例, 探讨幽默性的会话含义是如何生成的。
1. 违反数量准则
例一.While my brother-in-law was tapping away on his home computer, his ten year-old daughter sneaked up behind him.Then she turned and ran into the kitchen, screaming to the rest of the family, “I know Daddy’s password!I knowDaddy’s password!”
“What is it?”her sisters asked eagerly.
“It’s Asterisk!Asterisk!Asterisk!Asterisk!Asterisk!Asterisk!.”
上面的例子表明幽默效果的产生是由于缺乏信息造成的, 小女孩和年轻的医生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 但是, 信息的数量不足, 致使他们的话语让对方听起来很荒谬。由此可见, 正是由于这粗心地对量的原则的违背导致了笑话的产生。
下面的幽默例子是由于提供的信息过多, 超出了要求而产生的, 即违背了量的原则的第二条要求。
例二.Billy and Bobby were small boys.They were brothers, and they often had fights with each other.
Last Saturday, their mother said to them, “I’m going to cook our lunch now.Go out and play in the garden, and be good.”
“Yes, Mummy, ”the two boys answered and they went out.
They played in the garden for half an hour, and then Billy ran into the kitchen.“Mummy, ”he said, “Bob’s broken a window in Mrs.Allen’s house.”Mrs.Allen was one of their neighbors.
“He’s a bad boy, ”his mother said“How did he break it?”
“I threw a stone at him, ”Billy answered, “and he quickly moved down.”
2. 违反质量准则
会话中出现的某些修辞手段, 如反语、夸张、隐喻等都可看作是对质量准则的违背, 因而产生了引人发笑的效果。人们使用反语时, 在不少情况下是出于礼貌, 幽默性语言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中处处可以发现幽默。例如:
例三.My mother was very proper and dignified ordinarily, but she could have an acid tongue when occasion demanded.Friends had stopped in on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way to visit another couple who had just had a baby.We had a drink and talked a lot and another drink and talked much more.Finally our friend said to her husband, “John, we’ve got to be going or the baby will be asleep.”“Or grown up!”said mother.
这则幽默里说婴儿在一个下午就会长大,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 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意地违背了质的原则。同时, 她的错误的评论暗含了幽默和讽刺, 表明他们呆的时间太长了。
3. 违反关联准则
例四.A blonde was bragging about her knowledge ofstate capitals.She proudly said, “Go ahead, ask me.Iknow all of them.”
A friend said, “OK, what’s the capital of Wisconsin?”
The blonde replied, “Oh, that’s easy:W.”
capital是个多义词, 它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国家、省或州的政府中心所在地, 即首都, 首府;第二种是指句子或专有名词的首字母, 应当大写;第三个意思是资本, 资金, 资产。很显然, 问句“OK, what’s the capital of Wisconsin?”中的capital应当是第一种意思, 而金发女人的回答竟然是“Oh, that’s easy:W.”, 她却理解为第二种意思, 即大写字母。表面上她遵守了关联原则, 话不离题, 事实上, 她无意识地偷换了论题, 违背了关联准则。美国人正是利用表面上的巧合, 幽默地讽刺了金发女人的傲慢和无知。
4. 违反方式准则
违反方式准则是人们不用那种简洁的、通常使用的方式去说话, 而是转弯抹角、咬文嚼字地去说话, 使听话人感到其中必有缘故。事实上, 许多幽默就是由于违背了方式的准则而产生的。例如:
例五.A couple walking in the park noticed a young man and woman sitting on a bench, passionately kissing.“Why don’t you do that?”said the wife.“Honey, ”replied her husband, “Idon’t even know that woman!”
四、英语幽默的语用功能
1. 礼貌原则
Grice的合作原则只解释了人们间接地使用语言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却没有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何要拐弯抹角而不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不少情况下, 人们这样违反会话准则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是出于礼貌的需要。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为了维持友好的人际关系、轻松和谐的气氛, 常用开玩笑的方式把不便直说的话表达出来。Leech认为, 人们以间接的、含蓄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指责, 是出于礼貌, 因为其指责的含义是通过推理才能由受话人推断出来的。为弥补合作原则的这一不足, 他提出了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具体体现为六条准则: (1) 策略准则; (2) 宽容准则; (3) 赞扬准则; (4) 谦虚准则; (5) 赞同准则; (6) 同情准则。会话的合作原则使说话人在假设对方乐于合作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而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 它维护了交谈双方的平等地位和友好关系。有时为了维护礼貌原则, 人们可以牺牲合作原则下的一条准则。而Brown和Levinson则认为, 礼貌就是人们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通过采取某种语言策略可以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社会交往中既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 又要照顾到对方的消极面子, 这样才能给对方留点面子, 给自己挣得点面子, 以免带来难堪的局面或使关系恶化。
幽默话语中那些间接话语常常出于礼貌, 维护受话人的积极面子。陈融说, “积极面子指人们的自我形象和个性, 即在交际活动中, 人们希望自己的形象和个性得到保持, 希望自己的言论、思想或行动得到肯定和赞赏”。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积极社会交际功能, 即缓和气氛、调解冲突, 维护面子;二是消极社会交际功能, 即讽刺挖苦、隐晦指责;三是娱乐功能。
2. 语用功能
(1) 积极的社会交际功能
言语幽默的积极交际功能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可以缓和气氛、调解冲突、维护面子。在重要场合, 特别是面对媒体, 遭遇无礼的责难时, 运用幽默话语可以缓和紧张气氛、调节冲突, 维护双方的面子。换句话说,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它不但让说话者摆脱困境, 又给冒犯者留一个台阶下, 显得宽宏大量, 不失绅士风度。众所周知, 言语幽默在外交场合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 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和里根等, 他们都具有幽默的潜质, 经常运用幽默的言语机智地表达观点, 缓和谈话时的紧张气氛, 保全了对方的面子, 又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言语幽默的语用功效有此可窥见一斑。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此就不再赘述。
(2) 消极的社会交际功能
言语幽默的消极功能是指它的讽刺挖苦、隐晦指责功能。古今中外许多幽默家都是借助于言语幽默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批评。因为幽默是喜剧的一部分, 是社会现实的理想的放映。法国著名的哲学家Bergson说, 人们嘲讽那些与社会规范格格不入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 笑声可以改正人们的行为。束定芳认为, 如果你必须得罪别人, 那么最好不要和礼貌原则发生冲突, 而是通过会话含义, 使听话者间接地推断出你的话语意思。
(3) 娱乐功能
与大多数人一样, 中国学者林语堂和胡适认为, 娱乐是言语幽默的一项重要功能。西方国家, 如美国, 也非常重视言语幽默的娱乐功能, 他们拍摄了许多幽默电视剧。中国有一句俗语, “笑一笑, 十年少”, 英语习语“A laugh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都表达了言语幽默的娱乐功能。
当然要实现言语幽默的上述语用功能, 需要交际双方, 尤其是听话人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共有知识和语言修养。否则, 说话者不但不能实现话语意图, 而且可能事与愿违, 产生负面效应。
上述分析表明, 言语幽默通常是人们在会话活动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或考虑到礼貌原则而创造的, 它可以使交际活动得以正常、有效地进行,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充满智慧的笑声和讥讽。了解幽默的语用视角,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欣赏和习得智慧的话语, 提高我们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融.面子·留面子·丢面子.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孙中原等.逻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牧群, 李相敏.英语幽默话语的谬误和诡辩及其语用功能.外语学刊, 2007 (5) .
[4]章婷.试论中国模糊语义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 2005 (5) .
[5]Brown, P., 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英语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 篇9
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英语的被动形态与其相应的主动语态并不完全等值,而是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含义或不同的修饰效果。(徐盛恒和黄国文,1985)例如:1)Bob murdered Jane.2)Jane was murdered by Bob.3)Jane was murdered.以上三个句子似乎表示一个意思,但仔细研读发现其还可能表示这样的含义:1)Bob杀了Jane,而不是其他人;2)Jane是Bob杀的,而不是其他人杀的;3)Jane是被杀死的,而不是饿死的或是溺死的。因而,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不仅具有不同的句式结构形式,而且还有不用的语义信息。
关于被动语态的研究,中国学者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如王还(1990)、隗雪燕和王雷(2001)等。但是对于英语被动语态的功能研究相对较少。系统功能学派指出,语言是人类赖以交流的工具,承载着丰富多样的功能。Halliday(1994)的系统功能理论明确提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也就是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以及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其中,概念功能又包含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两大类。Halliday&Hasan(1985)曾对三大功能做了如下解释:概念功能比较中性,是指说话人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人际功能则是言语功能,即说话者用言语来互动,表达自己的态度,并试图向听者灌输自己的思想,影响其思考和行动;语篇功能是传递信息的功能,说话人将以上两种功能组织成语篇,在此过程中,语言与语境相关。说话者只能产出与语境一直的语篇,通常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
这三大语言元功能使得人类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句式或者不同的结构,而这样不同的选择往往会蕴含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选择往往带来不同的含义。该文以Halliday(1994)的系统功能理论为基础,分别从语篇和人际功能两个角度来探讨分析被动语态的功能,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更灵活地运用被动语态。
1 被动语态的功能
1.1 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人们是如何使用语言组织好信息,然后将其井井有条地表达出来。语篇功能(Halliday,1994)包括三个子系统——主位-述位系统(Thematic Structure)、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tructure)和衔接系统(Cohesion)。
1)主位-述位系统
从信息分布的视角来看,Halliday认为所有的句子都可以切分为主位和述位。主位(theme)是指受话人的“出发点”,述位(rheme)则是说话人或作者对这个“出发点”有关的陈述。主位是句子交际的出发点,一般表示实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而述位是指跟在主位之后的所有成分,是发话者要传递的受话人未知的新信息。主位有“标志性主位”(marked)和“无标志性主位”(unmarked)之分:当句子中充当主位的成分也是句子主语时,这样的主位叫做无标志性主位;相反,如果主位不是句子的主语时,这样的主位就是标志性主位。因此,不同主位的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
(a)The child broke the window.
(b)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child.
句子(a)中主位是the child,述位是broke the window。有时候,说话人为了突出强调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往往调整语序,将原来不处于主位地位的成分安排到主位上,使之主位化(thematization)。于是产生了(b)这个句子。从意义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句子表达了同样的命题。但从主位-述位理论来看,两个句子传递的意义是有差别的。(a)中的主位是child,这是说话者的出发点,也是其说话的重点;但(b)中,主位是window,此时window变成了说话的焦点。
2)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
在语言交际中,发话者以信息单元的形式组织起一定的信息结构来传递信息。Halliday(1994)指出,信息单元是由新信息和旧信息构成的。信息交流是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新信息,指言语活动中尚未出现或者依据语境很难推断的信息;旧信息,又称已知信息,是指言语活动中已经出现的或者根据语境可以推断的信息。通常来说,主位常为已知信息,述位一般包含着新信息。例如:
(c)The storm destroyed the houses.
(d)The houses were destroyed by the storm.
(c)中the storm是已知信息,上文可能是“What did the storm do?”(d)中the houses是已知信息,而the storm成了新信息,说话者通过by短语将主动句中的主语转移到句尾,突出了动作的执行者,强调了行为施事。
3)链接系统
链接系统也就是指篇章的连贯性,指的是语篇中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把握好主位和述位的选择,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位置调换,使语篇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Halliday指出,话语不会突然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一定是按规律合理地发展起来的。例如:
(e)Jack stood up to make a speech,and the students present listened to him with great excitement.
(f)Jack stood up to make a speech,and was listened to with great excitement by the students present.
(e)是个并列结构,有两个独立主语:Jack和the students,
显得十分松散、累赘;而(f)中后面的句子使用被动语态,将两个句子合二为一,显得紧密、流畅,十分连贯。
2 人际功能
Granges(1983)指出,被动语态具有很强的交际语用功能,而这是很多主动语态结构无法达到的。人际功能是指用语言互动,同听话者建立或保持一定社会关系,并试图用语言去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正如Halliday(1976)所说:“语言的人际成分把语言与现实相结合,使说话者成为现实的入侵者,利用语言来实施了某个动作。Martin&White(2005)特别论述了人际功能,提出在语篇语义层面上表达的三个系统:商榷、参与和评价。因此,人际功能是说话人和话语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说话人对其所说或所写内容的态度(裘燕萍,2008)。
裘燕萍(2008)将英语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分为五大类:引起读者的关注;聚焦话题;摆脱责任;表示客观;对动作承受者表示礼貌和尊重。该文认为可以归纳为4点,分别是引起关注、表示委婉、陈述事实和推脱责任。其中第一点“引起关注”,根据关注内容的差异又可细分为对动作者的关注和对谈话者言语目的的关注。
2.1 引起关注
2.1.1 对动作者的关注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强调效果,经常使用by结构将未知的或出人意料的信息放于句子末端。例如:
(g)Many classmates isolated him.
(h)He was isolated by many classmates.
根据上文提及的Halliday的信息理论,处于最后位置的信息单位往往是信息中心,会引起更多的关注。(g)中,by被动结构的使用将“many classmates”放于句末,显然“many classmates”成了信息中心,更加强调了“孤立”的心理过程,会引起听话者更多的注意。
2.1.2 对言语目的的关注
当作者对言语目的更加感兴趣的时候,也会使用被动句。使用时,作者加入他的观点,暗示他的态度,引导读者关注他的言语目的。例如:
(i)People cut down the forest.
(j)The forest was cut down.
两句表达了相同的意义,但是却暗含着作者不同的意图。(j)中主语是“the forest”,最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承担了语气责任的成分,相对其他成分给读者的冲击更大。此时,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态度,强调砍树的结果,而关于树是怎么被砍的被谁砍的不予关注。而(i)只是单纯陈述了一个人类砍树的事实。由此可见,被动语态有着引起读者对于言语目的的关注的人际功能。
2.2 表示委婉
根据Grice的礼貌原则,说话者采用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意图,会达到礼貌和委婉的效果。礼貌原则是交流双方得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而被动语态的使用往往能够达到委婉语气的效果。例如:
(k)Visitors are requested not to touch the exhibits.
该句没有直接使用must not这样语气比较强烈的词,而使用被动语气显得语气比较委婉,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2.3 陈述事实
在客观性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中,比如说新闻报道或科技文章,一般很少使用第一人称I或WE,避免给人主观臆断的感觉,而更多使用第三人称,真实反映报道事实,增强其可信度。被动语态的使用就可以达到此类效果。例如:
(l)It couldn’t be determined whether any specific type of nuts was crucial to the protective effect.
这是选自《中国日报》的一篇名为“常吃坚果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的文章。该句中并没有使用带有主观性的人称,而是采用了被动语态的形式,表达客观,从而增加了整篇文章的可信度。
2.4 推脱责任
熊学亮和王志军(2002)指出英语被动句的原型是:主语(受事)+BE+V-en分词的形式,是不带施事者的。省略施事者,能够有效地推脱责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
(m)It’s believed that this is a new strain of bird flu,which is spreading from human to human.
为了推脱责任,作者省略了施事者,即使以后发现这种禽流感根本不会在人类之间传播,作者也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结论
日常生活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及其普遍。该文从功能语法学派的观点出发,通过各种各样的例句详细叙述了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以及人际功能。当然,该文对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还不全面,希望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要:从Halliday的三大纯理功能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出发,该文详细分析了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该文首先从主位-述位系统、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和链接系统的角度来探讨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并指出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包括:引起关注、表示委婉、陈述事实和推脱责任四大类。
关键词:被动语态,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参考文献
[1]Granges S.The Be+past Participle Construction in Spoken English[M].Amsterdam:North-Holland,1983.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Halliday M A K.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4]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1985.
[5]Martin J,White P.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Macmillan,2005.
[6]Quirk R.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2.
[7]隗雪燕,王雷.英语与汉语的被动含义[J].外语教学,2001(5).
[8]裘燕萍.英语被动语态的人际功能[J].外语研究,2008(2):22-26.
[9]王还.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C]//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10]徐盛恒,黄国文.英语被动结构选择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85(2).
功能的分析 篇10
一、高校师生冲突的原因
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定义:“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 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1) 他认为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复杂多元的,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质性原因, 主要指权利、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第二类是非物质性原因, 主要指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其中任何一种都可引起冲突, 而有的冲突则是上述多种原因复合作用的结果。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一般意义上看, 师生关系的物质性冲突原因可以理解为师生双方地位和资源方面的分配不均等;师生关系的非物质性冲突原因可以理解为双方价值观念取向的不一致以及理解沟通的不到位等。
(一) 师生之间存在冲突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教育体制也在改革, 师生身上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也逐渐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现在的“买方市场”, 他们要求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 以迎接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及挑战。而学校也在计算教育成本, 人力资源培养、师资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上日益严峻。此外, 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妥当等, 以及部分学生对于评优、奖学金评比、贷款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不认同或者不理解, 认为制度不合理, 都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二) 师生间价值观差异
教师一般已经形成一整套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不够成熟, 但是他们接触各种社会思潮的机会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希望能取得成人的某些权利, 表达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更原有的社会角色, 他们有些思潮容易与教师传授的价值观念相冲突。
(三) 学生自身因素
1. 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是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进行的, 不可能完全实现个性化教育, 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个性较强, 不愿服从整个组织的规范化教育。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点不同, 也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教师的非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导致了师生之间冲突的增多。
2. 混文凭的心态
有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 不认真学习, 对教师的认真工作不认可, 根据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优越, 上大学根本不努力学习, 纯粹是为了混文凭, 这也容易导致师生冲突。
(四) 教师方面的因素
1.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
高校扩招后, 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资源紧缺的情况, 学校安排合班、大班上课的情况也比较多,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学里师生之间课后的交流相对来说比较少, 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去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由于缺乏主动与别人沟通的意识, 更缺乏沟通的技巧, 虽然有时也想听听教师的建议, 但面对有些教师的高姿态, 他们反而会三缄其口或叛逆而行。因此, 师生冲突的发生及升级也在所难免。
2. 教师的管理方式不当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高度崛起, 思维自我中心严重出现, 主要表现为不过多地关心他人, 不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考虑, 而过分的自我关注。随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教师对大学生的管理也应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尽量避免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当然,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与教师对学生性格、素养等方面的认识有关, 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当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当的管理方式时, 学生易采取抵触行为而与教师发生冲突。
3. 部分教师素养不高
有些教师受市场经济利益化影响, 热衷搞第二职业, 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上, 不顾教学与科研质量, 一心向钱看。比如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 上课敷衍了事, 教学质量差, 对学生不负责。学生认为该学到的知识没有学到, 就可能导致师生间的冲突。
二、高校师生冲突的类型特征
科塞把社会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即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群体内冲突与群体外冲突、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其中, 高校师生冲突以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最为典型。
现实冲突, 是指个人或群体只是运用冲突这一最有效的方法, 来达到自己确定的目的和要求。现实冲突反映到高校师生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都有指向对方的特定要求。比如, 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学习, 并设定一定预期目标;生活要作息规律, 给予一定作息安排要求;在日常交友方面, 教师也易于给出相对主观的要求。学生对教师也会有要求, 比如教师上课的内容、方式和途径、考核方式等;尤其是高校学生, 在追求独立自主的过程中会对教师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即对学生的尊重。除非学生遵从教师的要求并内化教师所遵循的价值目标取向, 或者教师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提供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多元化选择, 并不要求学生遵从一定的价值目标取向, 那么师生冲突的可能性为零。而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 只要被要求方达不到对方的要求甚至出现抵抗, 就会引发师生各种冲突:不理睬、不听话、吵嘴甚至使用暴力。这也可以看成是一场“权力争夺战”, 借此手段以期达成自己的目的。
非现实性冲突, 是源于某种难以捕捉的外在因素, 其对象不是冲突的根源, 冲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宣泄敌对情绪。非现实冲突反映到高校师生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校园中的“替罪羔羊效应”, 如教师在工作或人际交往中的不顺或不满会不自觉地带到工作上, 同样, 学生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或烦恼也会不自觉地发泄给教师。从教师一方来看, 课堂纪律、学生的态度、科研压力、工作压力等的积累无法及时自我排解时, 在不小心失控下, 便容易带到教学工作中。而从学生一方来看,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 生活不如意、友情爱情的不顺心等各种学习或交往中产生的消级情绪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被一触即发, 引发师生间的非现实冲突, 从而发泄与释放了自身的大部分不良情绪。
三、高校师生冲突的功能分析
科塞注重研究社会冲突的正向功能, 即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作用。他对社会冲突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指出决定冲突是正功能还是反功能, 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冲突对象的问题类型。如果冲突冲击到核心价值, 就会产生消极的功能, 将威胁到社会群体的存在;如果冲突并不涉及他们关系的基础, 冲突就具有积极功能, 即正向功能, 可以成为维护结构的工具。在高校师生处于某种利益共同体的环境中, 冲突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正向功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暴露教育问题, 推动教育变革
不可否认, 教学过程中存在普遍“病症”, 如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教师的管理方式不当、师生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等。这些“病症”可能一时未转化为冲突, 故而被人忽略, 甚至熟视无睹。但是, 不时有师生冲突的案例见诸报端, 迫使人们痛定思痛。教师乃至社会不应该轻视或压制师生冲突, 而应借这些冲突, 使隐藏的教育问题、师生相处问题显现于外, 并顺藤摸瓜, 据果寻因, 从病源上肃清师生冲突的发生条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师生关系。此外, 师生冲突也可以锻炼教学主体——学生和教师,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让他们学会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调整师生关系, 适应社会需要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很容易导致师生冲突。当然, 冲突本身无褒贬之义, 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出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正确地引导师生关系的调整, 从而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走向和谐共存, 而不是被冲突牵着鼻子, 使师生关系走向淡漠, 那么, 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能够借由师生冲突的发生, 使自己更加具有抗压力和创造力, 更加适应变化着的现实社会的需要。
(三) 安全阀功能
在论述如何发泄不满和敌对情绪时, 科塞使用了“安全阀制度”这一概念, 安全阀可以发泄敌对情绪, 转移目标, 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只能缓和矛盾。其实, 师生之间的冲突对于他们的团结与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已经充满不满情绪的师生关系中, 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不满情绪采取强压, 或者学生对于教师的消极情绪采取直接回避, 双方都人为取缔任何形式的冲突, 那么不满情绪的积累有可能转化为针对对方的顽疾式偏见, 这种偏见反过来又不断强化不满情绪, 其后果影响深重;相反, 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冲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不同观点得到表达和不满情绪得到发泄, 防止这些敌意情绪积压, 这种不一致如若通过“安全阀”释放, 就可以使师生双方在心理上获得安慰和平缓, 保持师生关系的稳定。
四、高校师生冲突的对策
师生冲突如果处理不当, 不但会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 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甚至会损害学生的成长成才。针对我国师生冲突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近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 要重视这一现象尤其是对策的研究。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利用冲突提供了前提。师生之间尤其是教师方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它, 充分挖掘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促使冲突成为有用的校园和谐资源。
(一) 端正师生冲突双方的态度
当冲突不可避免时,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铭记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 防止师生冲突的破坏性影响, 在这个方面, 教师的责任更大。面对冲突, 师生双方要如实地找出问题的起因, 以积极、宽容、理性、换位思考的原则来处理好冲突, 这是影响冲突正向功能发挥的关键。双方要极力避免一味地指责对方, 推卸自己对冲突的责任。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在处理冲突过程中, 双方尤其是教师在不涉及原则问题上的妥协和让步也非常重要, 只有做到“严中有宽, 宽中有爱, 爱中有教”, 才能使双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良性互动,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 强化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对应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然而, 往往是某些框定的角色阻碍了冲突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在师生之间, 教师扮演的角色包含两个层次:传道授业解惑的传道士角色和与学生和谐共处的朋友角色。而现实生活中前者被不断强化, 后者往往被忽视。传道士角色显示着过于理性的抚养、教育成才的责任光辉, 一不小心便走向教师独裁;而作为朋友的角色则要求双方双向沟通、平等相处。倾听对于沟通非常重要, 沟通是否成功有百分之五十的因素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倾听别人。 (2) 这种“听”不是听听就算, 而是彼此交换意见的双向沟通, 实现从以往的学生对教师的单向依赖转化为双向关系。因此, 我们应该促进师生关系的调整, 重视教师的朋友角色, 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强化他们之间的平等关系。同时, 还要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改变工作态度, 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立场来理解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想法, 一切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出发, 急他们所急, 想他们所想,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 整合提升教师的权力和威望
美国的克利弗顿 (Clifton) 等人认为, 教师的权威主要来自于制度和个人两个方面。教师的制度性权威, 主要来自于外部组织的制度上的规定和形式上的确定, 它是社会赋予的。而教师的个人权威, 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人格魅力。社会赋予教师教学地位和教学资源上的独特优势, 并形成相应的教师权力。然而, 这种教师权力在师生冲突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不能单靠高高在上的角色来压人, 这样学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更迫切盼望在教师的外在权力之外, 能拥有让学生为之折服的魅力和威望, 因此, 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和格调, 要以丰富的学识、充满魅力的人格来征服学生, 并且要以积极的方式, 整合好制度性权威来行驶教师的权力, 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威望。这样才能在师生冲突面前处变不惊, 始终保证学生与自己的聚合状态。
(四) 合理利用“安全阀制度”
冲突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就师生之间而言, 教师应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途径等发表意见, 对他们所关心的校园问题、社会问题发表看法, 教师及时地解决这些意见或看法, 即使不能马上见效, 但至少起到发泄敌对情绪、释放心里紧张、缓和紧张关系的作用, 最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教师, 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好这个“安全阀”, 看到它显示的警报后, 一定要寻找各种途径让学生表达不满, 缓解与学生的敌对情绪。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重新整合实现师生间更高层次的一体化, 另一方面也要重新思索师生关系的现状, 尽快创立师生相处的新规范、新规则。
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上是和谐的。以科塞的冲突理论为认识途径, 对于师生冲突, 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冲突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捕捉到其消极影响并且化消极因素为积极作用, 使师生关系长期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
摘要:高校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师生资源分配不均、师生之间价值观存在差异、学生自身因素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以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为支撑, 研究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建构和谐校园的作用, 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师生冲突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师生冲突,科塞,正功能
参考文献
[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4]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面效应[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J].教育研究, 1999 (7) .
[6]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 2000 (2) .
[7]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技研究, 2004 (7) .
[8]蒲勃.师生冲突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对《箭与歌》的功能文体分析 篇11
关键词:箭与歌;语域;概念功能;人际功能
诗歌作为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体裁,集音韵美、形式美和内涵美为一体,长久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诗歌被认为是人类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其语言具有最高的文学性 (黄国文, 1988)。利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解读诗歌语篇,对其语言表达进行宏观与微观解析的学者也不胜枚举。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探讨下面这首蕴意丰富的短诗。
一、理论基础
Halliday (1994)认为,语言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并將其概括为语言的三大纯理论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以及内心世界各种意识的表达,既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相关联的人和物也与时间、地点等因素紧密相关;人际功能指以恰当的语言交流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是人们根据语言情景构建出或理解与之相适应的语篇,该功能显示了交际语境与信息传递之间关系的功能。这三种纯理论功能构成了语言的语义系统或意义濳势。人们是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因而语义系统要同语言情景或称语域发生联系。Halliday (1994)认为,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说,语言情景的符号结构有三个要素构成:语场 (field)、语旨和语式。语场是指各种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或交际事件,语旨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关系,语式是语言交际所涉及的不同媒介。语域是交际双方在某种特定的背景条件下,以特定的交际方式,为特定的交际目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成分的体现。
二、对《箭与歌》的功能文体分析
1.经验功能分析
及物性 (Transitivity) 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子系统,其目的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动作,耳闻目睹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相关的“参与者”与“环境成分”。根据Halliday (1994) 的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类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箭与歌》这首短诗共包含12个过程,经分析归纳该诗只涉及Halliday所概括六种过程中的四种,由于这首诗歌倾向于诗人个人语言独白,未与倾诉对象进行直接问答互动所以没有涉及言语过程,存在过程所占比例在整个及物性系统中相对较少 (主要分布在存在句中),对该诗歌的内容阐释与主题表达意义不大,因此该诗也没有囊括存在过程。现仅归纳分析本诗涉及到的这四种过程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每一种过程在这首短诗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从而探究及物性分析在描述文体特征时的表现力。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事 (process of doing)的过程 (Halliday, 2000)。从表1的数据来看,物质过程在所有过程中最为突出,占全诗总过程的2/3。大量的物质过程出现在这首短诗中表明该语篇以叙事为主,这也刚好符合该诗的情景语境,诗歌从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我”射出利“箭”,“箭”坠落在茫茫人世间,一段时间之后“我”偶然在橡树上发现这支利“箭”;“我”吟唱歌曲,“歌”消失在尘世间,“我”偶然发现其实早已深埋于朋友心田。用一系列的动词来描述上述经历。在对动词归类时,可以发现朗费罗对这首诗巧妙的结构安排及对动词的巧妙运用,诗的一二节是结构上的重复,这样整章复唱,回环往复实际上是诗人带动读者在感情上的不断深化。诗人以第一节“箭”作为一辅助意象引出第二节的“歌”,为第三节主题的表达和升华做好准备。因此,当一二节中出现完全重复的句子结构及动词表达时也不足为奇。通过进一步对动词及物与否进行分类得出,以“我”或“我”的眼力作为“参与者”的所有物质过程均为及物动词,即有与之对应的目标表明以“我”为代表的普通人是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支配和控制,揭示了潜藏在人心中的强大的支配欲望。但通过分析以“箭”和“歌”作为“参与者”的句子所涉及的动词均没有作用的对象,更突出了二者离开人的控制后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从而突出“我”也无力挽回的无奈。通过分析发现前两节的物质过程,实际上为第三节埋下了伏笔,直接阐发了诗歌的主题,巧妙而含蓄的赞美了恒久的友谊和不变的真心并非你我所能强行控制而是慢慢生长于有心人的心田。
2.人际功能分析
Halliday (2000) 认为,人际功能表达语言的人际意义,指的是用语言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话语的人际功能可通过语气、情态、强调及其他评价手段来实现。英语中语气作为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主要成分是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的次序或是否有主语决定的,英语里所有小句都被纳入四种语气中: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在朗费罗的这首短诗中除了第二节诗歌的最后一句为疑问语气,其余语气均为陈述语气。诗人运用高频的陈述句语气,如一个人的言语独白,向听众讲述自己的经历,突出了该诗叙事性的特点,同时也表达出了重新认识到在时光长河中,历经岁月沧桑却永不褪色的纯真友谊。全诗唯一一处使用疑问语气便得到了凸显,表达了诗人对不可控事物的无奈和感叹,仿佛在对自己说让它去吧,我能做什么呢?诗人认识到自己也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平凡凡的一员,生活之中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东西,自己就算拼尽全力也无法挽留,只有松开双手任他高飞,消失天际。
三、结语
不同认知层次的读者对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Widdowson (1992) 提出应该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去掉它头上光环,让它走进生活;应当鼓励人们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因为诗的设计本来就包含了许多意义潜势。有人把该诗理解为歌颂友谊,而有的人认为诗人在感叹人世善恶,这实际上是不同的读者理解这首诗时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朗费罗的短诗《箭与歌》从语域、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跌宕起伏的感情及发人深省的主题。《箭与歌》作为歌颂友谊的经典之作,其淳朴的语言,优美的音韵,醇厚的韵味让中西读者无不为之动容。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以朗费罗的这首短诗为例希望能够提供读者分析以及鉴赏诗歌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世生, 朱瑞清.文体学概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调查分析 篇12
1 调查对象
为在我社区居住的100例产妇, 无论剖宫产还是顺产, 在产后42d接受盆底功能障碍筛查。对筛查出的76例阳性病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指导观察组进行盆底功能锻炼, 方法为:有意识、有节律地收缩盆底肌肉3s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每日进行2~3次, 或每日做150~200次[2]。6~8周为1个疗程;坚持锻炼3个月。对照组只进行健康教育, 不进行锻炼。
2 结果
肌力≤3级的为盆底肌肉受损, 在接受检查的100例产妇中, 患有不同程度盆底肌肉受损的76例, 其发生率顺产大于剖宫产, 但是剖宫产后做盆底检查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见表1。
对患病者进行分组调查后, 观察组通过进行盆底肌肉训练3个月后, 肌纤维收缩力与持续时间均明显升高, 见表2。
通过卡方检验对两组肌力治疗前、后人数构成比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P<0.05, 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肌力恢复的人数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肌力恢复呈显著递增趋势,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产后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妇女在怀孕时由于腹压增加, 对盆底肌肉压力加大, 再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的挤压, 肌肉的收缩性受损,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3]。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及时恢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机能减退, 日后会出现漏尿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约有76%的妇女, 在产后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受损及肌纤维疲劳度减低, 这是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潜在危险。然而现在大多数妇女, 并没有认识到盆底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 现实中接受盆底检查的人数连1/2都不到, 很多人都感觉这个检查可有可无, 特别是剖宫产后的产妇。产后3个月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 盆底康复锻炼可以有效地收缩盆底松弛的肌肉, 恢复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治愈尿失禁等问题[4]。产后盆地修复项目的开展, 可以提早发现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 并及时进行宣传教育和康复指导, 通过一定时间的康复功能锻炼, 可以使盆底肌肉尽快回复, 减少日后漏尿等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5]。
摘要:目的: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盆底肌肉收缩性和弹力的作用。方法:抽取在本地居住的100例产妇, 在产后42d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筛查中的阳性病例分为2组, 指导其中一组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 和对照组比较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大多数妇女产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给予盆底康复训练后, 有一定的好转趋势。结论:应采取措施, 加强对孕产妇的宣教和指导, 使其意识到盆底功能障碍筛查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及早进行治疗, 可有效防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产后,盆地功能障碍,康复训练,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菊凝, 李蓉, 王未, 等.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 21 (1) :17.
[2]陈翠辉, 许雪梅, 黄丽.Kegel运动和全程性健康教育对产后性问题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4) :186.
[3]曲坚, 张晓薇.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4) :624.
[4]杨俊玲, 谢丽, 张培莲.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5) :254.
【功能的分析】推荐阅读:
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功能作图01-19
使用功能分析11-30
功能成本分析12-17
会话中非言语因素的语用分析及其交际功能10-18
肝功能分析05-28
功能分析音乐艺术11-15
功能性能分析12-13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分析06-04
公益广告语言功能分析01-14
超市信息管理功能分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