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的功能

2024-05-13

语法的功能(共11篇)

语法的功能 篇1

Ambiguity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all languages.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For example, in Qiu Shude (1998)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y which the ambiguity is triggered linguistically, there are phonological, semantic, pragmatic and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Among these types of ambiguity,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frequently met phenomenon is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Qiu Shude (1998:584) argues that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FG) takes the clause as the basic grammatical unit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to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which cannot be well illustrated in the framework of formal grammar.Therefore it will analyze the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from two levels, that is, the phrasal and the clausal level.

1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Lexicogramatical ambiguity is a kind of common yet complicated one.For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in phrasal level, two types of ambiguity will be explored, that is, the nominal phrase and the verbal phrase.

Phrases which have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ies like:old men and women;small bed and chair are difficult for us to decide whether the adjective is modifying all the following elements or only the immediate constituents.Thus for each of the two phrases, there are two interpretations.For the first one, it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adjective“old”only modifies the immediate constituents“men”or it modifies the following noun phrase“men and women”.This is the same case for the second structure.Since the head has more than one modifier, which modifies different sentence elements and different attachments, they produce different meanings.This unclear modification relationship causes ambiguity though the whole phrase is still a subordinate structure.

Verbal phrases can also be ambiguous.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two phrases:visiting scholars;they are relieved.In those two clauses, the present participle“visiting”and the past participle“relieved”can function either as“classifier”and“epithet”.In English, verbs are classified into transitive and intransitive verbs traditionally.However, the boundary between transitive and intransitive verbs is not clear cut.The frequent occurring cases are some verbs can be used as an intransitive verb as well as a transitive verb.Another case in which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may be caused is when the present participle or the past participle is presented.In some clauses, it is hard for the reader or receiver to decide the function of the verb.For example, the clause“they are relieved”.It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material process as well as a relational process.What is mor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ransitivity system in SFG, the process is realized by the verb group.As a result, a clause can be interpreted into different processes when the verb by which the process realized can be used to realize more than one process.

2 Functional Analysis of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2.1 Nominal Phrase

Two types of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on phrasal level will be focused on, that is, the nominal phase and the verbal phrase.The adjective noun+noun structure is the most frequent structural ambiguity.Now first plea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noun phrase:

1) old men and women

Halliday (2000) proposes the concept of“scale”and stated that language has five scales:morpheme, word, phrase, clause and text.He also suggested that in SFG, linguists adopt the smallest bracketing in structural analysis.Then the nominal phrase“old men and women”will naturally be analyzed as the adjective“old”modifies the coordinated structure“men and women”according to the smallest bracketing.

Another frequent construction is specifier+head.For example:

2) Small children’s bed

Halliday mentioned the two terms“classifier”and“epithet”when discussing the experiential structure of nominal phrase.The function of classifier is to state the category of objects while the function of“specifier”is to state the attributes of objects.Thus the construction then can be analyzed in the following way:the first is to treat“small”as“specifier”while“children’s”as“classifier”;the second interpretation is to treat“small children’s”as the“classifier”.

2.2 The clausal level

In this subpart, three kinds of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will be analyzed, that is, ambiguity caused by different functions of verbs;ambiguity caused by Elliptical structure and ambiguity caused by the unclear modification relationship.

2.2.1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Caused by Different Func-tions of Verbs

Halliday (2000) proposes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to explain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three functions.The transitivity system consists of six different processes;they are material, mental, relational, verbal, behavioral and existential process.The first three are regarded as the main processes and the rest are minor processes.Different processes embrace different participants.For example, in material process, it typically includes“actor”and“goal”;“carrier”and“attribute”in relational process, etc.another significant constituent is“circumstantial elements”.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ransitivity system, another important constituent is“circumstantial elements”.Further more, the process is realized by the verbal group, the participant is realized by the nominal group and the circumstantial elements by the adverbs or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Now let us strid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ambiguity caused by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verb.Plea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

3) Comedian A:My dog’s got no nose.

Comedian B:Your dog’s got no nose?How does it smell?

Comedian A:Terrible. (Bloor&Bloor 1995:130)

We can see that this example is a joke in which the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plays a positive part.The conversation produces the funnies because the verb“smell”has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interrogative clause.As we have mentioned that the process is realized by the verb and th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lause will be expressing different experiences when the verb functions differently.Thus, the interrogative can be interpreted into two kinds of process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would be like the following.This joke is based on ambiguity.Comedian B is asking about the dog’s ability to smell things.In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his question, the Process is mental and he (the dog) is Senser.Comedian A, ignor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question, surprisingly interprets it as an entirely new topic concerning the odour possessed by the dog.In this question, the Process is relational and he (the dog) is Carrier.Comedian A treats the verb smell as a copular verb.

2.2.2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Caused by Elliptical Structure

Conciseness of ellipsis makes emphasis highlighted and expression forceful.However, it often causes a sentence ambiguous.In English, we often find elliptical structure in comparative sentences and they incline to be ambiguous.For example:

4) He likes you more than me.

The meaning of the clause can hardly identified because of its indeterminacy of meaning.The sentence can be interpreted either to mean“he likes you more than I like you”or“he likes you more than he likes me”.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one sentence will be indeterminate when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lause are hard to identify.

2.2.3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caused by unclear modifi-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circumstantial elements”will be helpful and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illustration for this type of ambiguity.Let us consider the following examples:

5) “I will tell you what I tell every taxpayer who sits in that chair, ”said the tax-collector at the beginning of Brown’s audit, “it’s a privilege to live in this great country, and you should pay your taxes with a smile.”

“Thank goodness, ”said the visibly relaxed Brown, “I thought you were going to ask for money.”

In the previous analysis, we thought that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 can be interpreted either as“means”or as“accompaniment”.But we did not go further at that time.Here we are going to deepen the analysi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for this kind of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will be presented.And th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rcumstantial elements, the clause will be analyzed as the following:

3 Conclus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exicogrammatical ambiguity has beenshowed from the functional approach.It mainly discusses structur-al ambiguity on the phrasal and the clausal level.The ambiguityanalysis from a functional approach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from other approaches.Further more, other kinds of ambiguity, like semantic ambiguity or grammatical ambiguity can also besolved from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Since for most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mbiguity is hard for them to learn.Thesufficient explanation of why ambiguity occurs and how to elimi-nate ambiguity can be helpful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Ifmore and more scholars would take a functional approach in ambi-guity analysis, a new model for ambiguity analysis will be provid-ed and the study of ambiguous phenomenon can be deepened.

摘要:歧义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 有效地分析语言分析对于交际和外语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从功能方法的角度对词汇语法歧义进行了着重分析, 并特别解释及物系统框架内的词汇语法歧义。这充分说明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词汇语法歧义提供了一个全新而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功能方法,词汇语法歧义,及物系统

语法的功能 篇2

俞士汶

关键词:语言信息处理、现代汉语、词类、语法功能

一.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 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作, 经过几年的研究, 提出了一个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并将五万多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归类, 与此同时还按类详细描述了每个词语的多种语法属性, 初步建成了“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另外对数十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和词性标注。这就又进一步检验了词类划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达到如此规模和如此深度的汉语语言工程实践可能是罕见的。

本文介绍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分类的理论基础, 并以若干词类为例详细介绍具体的划类准则。

现代汉语的词分为以下18个基本词类, 括号中的拉丁字母是各类词的代码。

名词(n), 时间词(t), 处所词(s), 方位词(f), 数词(m), 量词(q), 区别词(b), 代词(r), 动词(v), 形容词(a), 状态词(z), 副词(d), 介词(p), 连词(c), 助词(u), 语气词(y), 拟声词(o), 叹词(e)。

这些基本词类可以合并为较大的词类。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统称为体词, 动词、形容词、状态词统称为谓词。有一部分代词属于体词, 另一部分代词属于谓词。体词、谓词、区别词和副词又合称为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合称为虚词。实词与虚词是汉语的两大词类。此外还有拟声词与叹词, 它们游离于这两大词类之外。

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技术要求在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配备一部电子词典。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 可以认为作为电子词典的登录项的语言单位是“词”。其中大部分肯定是语言学家认同的词, 这也就是暗示了其中还有一部分不能看作“词”。从计算机处理实际文本的需要出发,从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的角度考虑,词典中另外包含了以下7类语言成分: 前接成分(h): 阿, 老, 非, 超, 单 后接成分(k): 儿, 子, 性, 员, 器 语素字(g): 民, 衣, 失, 遥, 郝 非语素字(x): 鸳, 枇, 蚣

成语(i): 按部就班, 八拜之交习用语(l): 总而言之, 由此可见 简称略语(j): 三好, 全总

前4类是比“词”更小的单位,不成词。这些成分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电子词典的规模允许,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成分全部收入。后3类是比“词”更大的单位, 词典中只能收一部分使用频率高的。本文将电子词典中登录的各种语言成分笼统地叫做“词语”。

以下行文中的“词类”是就前面的18个基本词类而言的, 有时也讨论上述后7类语言成分。

二.词语分类的理论基础 2.1 分类的目的与依据

为了进行语法研究与信息处理, 需要把语法功能相同的或者相近的词归成一类。这里包含两项工作。一项是要针对汉语词语的全集, 按照某种标准, 建立一个分类体系。第一章所介绍的就是面向信息处理的一种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另一项工作是决定该全集中的每一个词语究竟属于哪一个词类, 这项工作可以叫“归类”, 不过人们习惯上也在“归类”的意义上使用“分类”这个术语。

如果面向人的语言研究,词语分类尚不十分迫切的话,那么面向计算机的语言研究, 词语的语法分类及其代码化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词语分类实际上是将最重要的语法知识与语法规则条理化, 从而为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生成提供最重要的线索。

划分词类的本质根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所谓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指:(1)和某个或某类词语组合的能力;(2)在句法结构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例如, 考察具有如下语法功能的词。

a.可以用作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但不能带真宾语。如“个子高,教室安静”中的“高, 安静”是谓语。象“高三公分, 安静了两天” 中的数量短语 “三公分,两天”是准宾语,而不是真宾语。

b.可以受“很”一类程度副词修饰,如“很高,挺安静,特别雄伟”。

c.可以作述补结构中的补语,如“洗干净,捆得结实”中的“干净、结实”是补语。d.直接或加“地”后作状中结构中的状语, 如“迅速提高, 安全地转移”中的“迅速、安全”是状语。

e.直接或加“的”后作定中结构中的定语, 如“漂亮小姐, 挺拔的山峰”中的“漂亮、挺拔”是定语。

f.可以用 a +“不”+ a 的形式提问,如“硬不硬,痛苦不痛苦”。g.后可接语气词“着呢”,如“美着呢,痛快着呢”。

可将这样的词归成一类, 起个名字叫“形容词”, 并用一个代码“a”表示。这样, 如果判明了一个词具有上述功能, 则可以将它归入形容词;反之, 如果能从汉语语法信息词典查得某个词的词类代码是“a”, 则知它很可能具有上述语法功能, 除非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对其中某些词的某些语法功能另有更准确的描述。

参照上述语法功能, 可以将形容词同其它词类区分开。如名词不具备上述功能中的b,c, d, f, g, 一般地说,也不具备功能a。同时名词的语法功能中也有一些是形容词所不具备的。划分汉语词类的本质依据就是这些语法功能的异同。

划分词类的本质依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这与划分词类的目的是紧密相关的, 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的语法功能并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与“打仗”指的是同一个概念, 可是“战争”是名词, “打仗”是动词。汉语不象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也不能根据形态给汉语的词语分类。在第1章描述的分类体系中,有一些词类(如代词、数词、拟声词和叹词), 不是严格根据它们的语法功能分布划分出来的。这种情况不会给词类划分理论造成困难。以代词为例, 它是根据一个词是否具有指代功能划分出来的, 这实际上是语义范畴的功能。如果严格按功能划分, 不妨细分为体词性代词(过去叫代名词)和谓词性代词。现在仍将它们归入一类, 是为了同传统的说法衔接,同时也适合信息处理的需要。

2.2 关于分类问题的若干说明

2.2.1 词的同一性问题 虽然说划分词类不是依据意义, 但是需要认识到, 划分词类只能在确定了词的同一性的基础上进行。所谓同一性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词形相同的若干个词应该算同一个词还是应该算不同的词。书面汉语的同形词限定为汉字相同的词, 也可以直接叫做同字词。同字词又可分为同字异音词与同字同音词。如“好人好事”中的“好”与“好管闲事”的“好”是同字异音词, 而“很好”与“好狠”中的“好”却是同字同音词。同字异音词当然是不同的词。因此, 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同字同音词。

例1 门上挂着一把锁。

例2 请把门锁好。例1与例2中的两个“锁”的意义区别很明显, 并且语法功能也有明显的不同, 因而有理由说它们是不同的两个词, 一个属名词, 另一个属动词。

例3 村里死了一口猪。

例4 这个办法很死。

例3中的“死”是失去生命的意思,可以带体词性宾语, 例4中的“死”是呆板、不灵活的意思, 可以受“很”一类程度副词修饰。如果认为“失去生命”与“不灵活”就是不同的意思, 那就可以认为例3与例4中的两个“死”是不同的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如果认为“不灵活”的意思是由“失去生命”的意思引申出来的,把例3与例4的两个“死”看成同一个词,这时就需要把有关“死”的种种语法功能合在一起, 由此来确定“死”的词类, 采取这种观点, “死”兼属动词和形容词这两类词。不过, 对于计算机来说, 在句法分析的范围内, 只要能在电子词典中查到“锁”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死”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就达到要求了。至于分属名词与动词的“锁”, 分属动词与形容词的“死”是两个不同的词还是同一词兼属不同词类的区别就不那么重要了。2.2.2 各类词的划类准则

既然划分词类的本质依据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那么在确定各类词的分类标准时, 是否都要列举各类词的全部语法功能呢? 这是不必要的, 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全部语法功能中当然也包括了这一类词与其它类词的某些相同的语法功能, 而这些相同的语法功能对划分词类是没有作用的。划分词类时必须注意不同词类之间那些互相有区别的特征, 即各个词类的语法特点。在进行将具体的一个词划归某个词类的实际操作时, 检验该词是否具备该类词的全部语法特点往往也是不容易的, 通常只要抓住最重要的语法特点即可。

例如,2.1节列举了形容词的各种语法功能(当然还不是全部), 其中象“做定语”这样的功能就算不上是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因为名词、动词同样可以做定语。形容词的划类准则可以选这样两条: 1.可以作谓语但不带真宾语;2.可以被“很”修饰。

选择分类标准的原则应当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词类, 其所属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要有足够多的共同点, 同时跟别的词类又要有足够多的不同点。

划类标准也不是绝对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若选择的划类标准不同, 建立的词语分类体系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类的词之间必须要有相互区别的语法特点, 但不是说不同类的词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动词与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 后面都可以接“了”及趋向动词“起来”, 就是它们共同的语法功能。如果以这些共同的语法功能作为划类标准, 则可以将动词与形容词(还包括状态词)合并为一个更大的类, 即谓词。2.2.3 典型性问题

在一个确定的分类体系中, 同类的词有共同的语法功能,但不等于说,同类的词的语法功能完全相同。对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 实际可行的、有价值的分类只能做到把语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词归在一起。这样一来,同类的词,有些是典型的, 符合分类的全部标准或最重要的标准,有些是不典型的,只符合其中一部分标准。例如, “苹果、水泥、勇气、心胸”都是名词,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能做句子的主语与宾语,不受副词修饰。一般地说,名词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不过量词的类型又有差别。如修饰“苹果”的数量结构中的量词可以是个体量词、度量词、容器量词与种类量词等, 与“水泥”搭配的就没有个体量词, 与“勇气”搭配的只有种类量词和不定量词,而“心胸”却不能受任何数量结构或数词修饰。

在列举各个词类的划类准则时,应尽可能地把那些重要的列在前面。当判断一个具体的词是否属于某个词类时, 就可以看它是否符合这些判断标准。越符合多项标准或者前面的标准, 越是该类典型的词。反之, 虽将一个词划入了该类, 但它只符合少数几项标准或者只符合较后面的标准, 那么这个词在该类中就不是典型的。这也是语言现象的模糊性的一种表现。

2.3 词语的兼类

在“2.2.1词的同一性问题”中已经涉及了词的兼类, 这里更集中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词的兼类指的是如果同字同音同义的同一个词具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则认为这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简称兼类。

兼类问题可用表征形容词与动词关系的图1来说明。

图1.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

在图1中,左边的圆代表形容词的集合,右边的圆代表动词的集合。这两个圆不相重合部分分别用a,v表示,相重合的阴影部分用$表示。形容词与动词虽然都是谓词,但它们有相互区别的语法特点,如形容词可以受“很”修饰且不能带真宾语,而动词或者不能受“很”修饰或者能带真宾语。根据这些语法特点,可以把绝大部分形容词与动词区分开来。但是,汉语中确实有一些词处于两个圆重合的阴影部分, 如“端正,巩固,方便,壮大,繁荣,丰富”等,这些词既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又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并且看不出它们作为形容词或者作为动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因此,本研究报告认为这些词兼属形容词与动词。

前面已经提到,划类标准有一定的相对性。仍以图1为例,关于a,v,$可以有以下4种处理意见。

(一)将a,v,$各自处理成独立的类,这就需要为$起个合适的名字。本研究报告维持已经划定了的18个基本词类的稳定性,不主张这样做。

(二)将阴影部分$与a合并,形容词的集合就是左边的完整的圆。动词的集合只剩下v, 动词集合内的各个元素间语法功能的一致性就加大了。

(三)与(二)反过来,将$与v合并。动词的集合就是右边的完整的圆。形容词的集合只剩下了a。

(四)a为形容词, v为动词, $为兼类,既是形容词的子集,又是动词的子集。反映在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就是将同一个词如“端正,巩固,方便„„”区分成两个登录项(即词语), 分别归入形容词与动词。

如果将a,v,$抽象为任意两个不同的词类及它们的交集,那么在以上4种处理意见中,究竟哪一种更妥当一些呢? 这不能一概而论。对形容词与动词的交集中的 “端正, 巩固, 方便„„”这些词,本研究报告采用了第4种处理意见,但不等于说,对其它词类也一律这么办。在划分词类中, 应当确立这样一条原则, 即在整个词类系统中,只有少数词是兼类的。这条原则同样适合电子词典的开发, 因为坚持这个原则可以保证词典的冗余度小。与“端正,巩固,方便„„”这些词相似,象“研究,教育,批评,建设,团结”这一类兼有动词与名词的功能,但这类词在动词中的比重较大,本技术报告不将它们看作兼类,只将它们划归动词,是动词的一个特殊的子类,叫“名动词”,在电子词典中有关这些动词的名词特性另列专门的语法属性字段加以描述。

关于种种兼类现象,本技术报告在第3章“各类词的划分方法及有关说明”中将具体介绍。前面已经指出“一把锁”中的指物的“锁”与“锁门”中的指行为动作的“锁”是两个不同的词,在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在名词“锁”的记录中需指明还有一个同字同音的动词“锁”, 同样在动词“锁”记录中也需要指明另有一个同字同音的名词的“锁”。

三.划类准则例解

应该首先区分汉语中的实词与虚词,继之区分实词中的体词与谓词, 然后再逐一说明各个基本词语类别的划分准则。限于篇幅, 这里只能选择若干词类作为例子加以介绍。

名词是最重要的一类体词。大多数语法论著认为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是名词的子类。本文介绍的分类体系将它们处理成与名词平行的类,下面只以时间词与方位词为例。在谓词中, 本文只介绍从形容词中分化出来的状态词。本文还介绍了实词中的区别词。对于虚词, 本文只选了介词。另外,对前接成分、后接成分、语素字、非语素字也作了说明。

3.1 时间词

(1)时间词是从名词中分化出来的一类体词,如“昨天,现在,今后, 宋朝”等。(2)时间词能做“在”、“到”和“等到”的宾语。

(3)时间词可用“什么时候”、“这(个)时候”或“那(个)时候”提问或指代。

(4)普通时间词可以作状语,且作状语时无需加“地”,也不能加“地”。如“我昨天看了电影”。专有时间词,象“宋朝”,不能单独作状语。(5)时间词都表示时间。但语义与时间有关的词不一定是时间词。如“时间、时候、功夫” 是名词(虽然可以说:“时间到了”但不能说“在时间”或“等到时间”), “已经,刚,忽然”是副词,“半天,三年”是数量词(组)。

(6)时间词通常表示“时点”, 即时间的位置或早晚,当然,这里说的“时点”并不是数学中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表示“时量”(即时间的长短)的,都可以划为数量词或数量短语(一会儿,三年,两个钟头)。

3.2 方位词

(1)方位词的数量有限。单纯方位词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内,中,左,右,东,西,南,北”等, 象“本世纪初,五月底,近年来,十年间”中的“初,底,来,间”也可划归方位词。合成方位词是由单纯方位词前接或后接其它成分构成的, 如“上边,下面,前头,东边,之下,之间,以前,以后,以来”等。

(2)一部分合成方位词可以单独充任主语或宾语。单纯方位词与另一部分合成方位词通常只能附着于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数量词等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方位短语,如“桌子上,今年之内,长江以北,三年以来”, 才能充任句子成分。但在对举的条件下, 单纯方位词也可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前怕狼,后怕虎”。(3)方位短语通常表示空间、时间的相对方位。方位短语中前面的体词性成分就是相对方位的参照点。方位词即使单独使用,也是要有参照点的,只不过参照点没有明显出现罢了, 这时从上下文一定可以判定参照点,在对话的环境中,通常以说话人的时空位置为参照点。

(4)使用频率很高的“上,下,中”有时不表示实在的方位,有引申的意义。如“理论上”、“思想上”表示方面,“在老师指导下”、“在同学们帮助下”表示条件,“在知识分子中”、“在农村人口中”表示范围。

(5)多数方位词附着在体词性成分之后, 有些方位词也可附着于谓词性成分之后, 如“在老师指导下”、“发展中”、“睡觉之前”。

(6)表示处所的合成方位词可以受副词“最”修饰, 如“最上头,最东面,最后边”。

(7)表示时间或处所的一部分合成方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如“以后去拜望您”,“咱们里面谈”。

3.3 区别词

(1)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粘着词, 主要用作定语。

(2)有一部分区别词过去可能认为是名词,如“金,银,雌,雄,男,女,慢性,微型”等。但这些词都不能独立作主语、宾语。

应该注意,“慢性”是区别词,“酸性,弹性”是名词, 因为可以说“带酸性, 弹性很大”。(3)有一部分区别词过去可能认为是形容词, 如“初级,高等,大型,公共”等,但这些词不能作谓语,也不能受“很”、“不”修饰。

应该注意,“初级,高等”是区别词, “低级,高级”是形容词。

(4)在一定条件下,如在包含对举格式的句子里,区别词也可以做主语和宾语,如“不分男女”,“急性、慢性都不好治”,“彩色比黑白贵”。某些区别词能够代替名词,如“无轨”可替代“无轨电车”。区别词后接“的”构成的结构是体词性的,可以作主语与宾语。(5)一部分区别词,如“共同,局部,自动”兼副词。

(6)从意义上看,区别词表示的是一种分类标准,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 例如: 男-女, 金-银, 国营-私营,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但是意义上成对或成组的词并不一定都属于一类, 例如“相对-绝对”是成对的,“相对”是区别词, 而“绝对”却是形容词。“初级-中级-高级”是成组的, 但其中“初级”和“中级”是区别词,“高级”是形容词。

按照现在的划分方法,区别词与名词之间、区别词与形容词之间是不会有兼类现象的。

3.4 状态词

(1)状态词可以看作是从形容词中分化出来的一类谓词。(2)状态词没有单字词,通常是二字词,三字词或四字词。

(3)状态词是不能受“很”修饰的,如“雪白,泪汪汪,满满当当”这些词不能受“很”修饰。(4)绝大多数状态词是不能受“不”修饰的, 如“笔直,白茫茫,灰不溜秋”。

(5)状态词能作谓语, 但不能带宾语及补语。状态词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作述补结构中的补语。

(6)一些双音节形容词有几种变化形态,是作为状态词使用的,在实际的语料中也可以直接标注为状态词。如“孤单单,亮堂堂,平平常常,慌里慌张”分别是由 “孤单,亮堂,平常,慌张”变化来的,它们不能都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但词典中也收了少量这样的词作为样例。

至于单音节形容词,有的可以重叠。但重叠后的形容词,有的是副词,如:“紧紧”,有的必须加“的”才能成为状态词,如“甜甜的,扁扁的”。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只在形容词库中注明这种变化的形式。(7)二个字的状态词只能有ABAB的重叠形式, 重叠后仍是状态词。状态词没有AABB的重叠形式。

(8)状态词不会同其它基本词类发生兼类问题。

3.5 介词

(1)介词是虚词, 介词一定要和后面的宾语(可以是体词性的, 也可以是谓词性的)构成介词结构才可以在句法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被,从,对于,关于”等是典型的介词。

(2)由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动词演变来的, 大部分介词还保留了动词的用法。以下列举的“在,到,给,跟,比”五个词在下面左边各句中是动词,在右边各词中是介词: 这本书在桌子上 在桌子上写字

列车到北京了 到北京聚会

他给过一支笔 给我了解一下

别老跟着我 你跟他说过了吗

咱们不妨比一比 他比我高

作为动词可以单说, 可以单独作谓语(“在,到”), 可以带“着,了,过”(“给,跟”), 可以有形态变化(“比”)。作为介词不能单说, 不能单独作谓语,不能后接“着,了,过”,不能有形态变化。即使组成介词结构后,一般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作状语或补语,即自由的短语结构中除介词结构外一定要有另外的谓语。

(3)“跟,和,同”是介词,又是连词。在下边左边各句中它们是连词,在右边各句中是介词。

水仙跟腊梅都开了 我(常)跟他借钱

小李和小王都是大学生 小李(不)和小王讨论问题

老师同学生一块儿去了 他的脸色(简直)同纸一样白

“跟,和,同”这3个词是介词还是连词的判别条件可归纳为: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不能互换位置或者在这些词的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 则这些词是介词。如果这些词的前后成分可以互换位置即互换位置后句子的意思不变并且在这些词的前面不能有修饰成分, 则这些词是连词。另外, 还有一个形式特征可用于区分文本中的介词与连词, 作为介词的“跟,和,同”总是前置的, 因此可以在句首出现,而作为连词它们总是中置的,是不会在句首出现的。(4)“在,到,给”兼属动词与介词,在以下结构中, 他住在北京

已经送到家里

送给他一本书

本项研究认为这里的“在”是介词, 介词结构“在北京”是“住”的补语。“他住在北京”可以变换为“他在北京住”,意思不变。“到”是趋向动词, 是动词“送”的补语,在“送”与“到”之间可以加“得/不”,“送到”之后可以加“了”。“给”也是动词,“送给”也是述补结构,“送给”之后可以加“了”。(5)以下结构: 走向胜利

来自全国各地

发源于青海

乘以一百

都可以看作是动词“走, 来, 发源, 乘”后面接一个作补语的介词短语。但这些结构都受到文言残留的影响。其中“走向,来自,乘以”在现代汉语中, 特别是在信息处理系统中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动词是最方便的了。3.6 前接成分

(1)接在语素或词的前面构成合成词的一种构词成分, 这样构成的合成词, 有的已作为一个词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但多数未被收入电子词典。

(2)典型的前接成分有 “阿,老,第,初”。“第”与“初”已作为前助数词归入了数词。因此,只剩下了“阿”和“老”。若“阿爸,阿妈,老鼠”已作为词收入了词典,构词法认为它们是由前缀“阿”和“老”与一个实语素结合而成的合成词。不过从句法分析的角度, 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不再细分。若“阿叔,阿婶,老张,老九”这些词未被收入词典, 则可看成是由前接成分“阿”和“老”与一个语素组合而成的。

(3)新兴的前接成分很多, 它们可能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类中的词同形, 如“反,超,过,无”兼动词, “小”兼形容词, “不”兼副词。(4)前接成分与区别词不应有相交部分。

3.7 后接成分

(1)接在语素或词的后面构成合成词的一种构词成分, 这样构成的合成词, 有的已作为一个词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但多数未被收入电子词典。

(2)典型的后接成分有“子,头,们,儿”等。若“儿子,木头,人们,花儿”已作为一个词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构词法认为其中的“子,头,们,儿”是后缀,不过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则可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 不再细分。象“帽子,画儿,狗腿子,石头,砖头,朋友们,蝈蝈儿”这些词,若词典未收,则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由一个语素加上一个后接成分组成的。作为后接成分的“子,们,头,儿”读轻声, “儿”不单成音节。象“电子,中子,弹子,鸡子”中的“子”读第3声,不读轻声, 不算后接成分。“头”作为后接成分, 读轻声, 如“馒头”。“子弹头”中的“头”读第2声, 就不算后接成分。

(3)新兴的后接成分很多,如“性,论,观,率,界,炎,学,家,员,化”等。其中多数兼属名词,如“性,家”等,也有兼属动词的如“论,化”等。(4)“的,地,得,着,了,过”已划归助词。语言学深入研究了词缀“的”与助词“的”的区分, 从信息处理角度只把“的”处理成助词较为简单。

助词与后接成分不应有重叠部分。

(5)“省,市,县,村,镇,部,司,局,处,军,团,排,班,系,所”等词划归名词, 可兼用作后接成分,但不再划入后接成分。

3.8 语素字与非语素字

(1)除已作为单字词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以外, 所有汉字(GB2312—80的6763个汉字范围以内的)均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其中一类是语素, 另一类不是语素。

(2)“柿,遥,抒”是语素字的例子。“柿”是名词词根, “遥”是形容词词根, “抒”是动词词根。“箱,带”等是名词词根, 不过“箱”也是量词, “带”又是动词。(3)“琵,琶,匍,匐”是非语素字的例子。“琵琶,匍匐”才是语素。

(4)凡不能单独成词而又可作为中国人姓氏的字皆划归“语素字”, 如“俞, 郝”。

(5)区别语素字与非语素字同古汉语知识关系甚大。本研究报告只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翡翠、鸳鸯、鹌鹑”各是一个语素,而“翡,翠,鸳,鸯,鹌,鹑”都是非语素字。(6)标点符号另作一类研究。

(7)现代汉语文章中还夹杂了不少外文字, 阿拉伯数字等字符。这些单个的字符都可以看作非语素字。不过,它们的数量有限, 机器内部的代码与汉字又能区分得开,可以不收入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四.结束语

本文是依据笔者的一份研究报告《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改写的, 相对于原报告, 篇幅大大压缩了。本文大体上保留了原报告的体系、理论基础部分的原貌, 只是第3部分只能选择若干类其它语法论著较少论及的类别加以阐述该研究报告所遵循的划类准则。这样难免有不平衡的感觉。

在研究报告中, 笔者已对有关的指导者、支持者致以谢意,也列出了参考文献,这里不再赘述。

惯用语的语法功能浅探 篇3

【关键词】惯用语 语法功能 整体化意义 结构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5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归入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行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主要归功于惯用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日常生活。如“吃白饭”“带头羊”“臭老九”“炒鱿鱼”“乌纱帽”等。这些惯用语都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生活细节联系紧密。经过使用后慢慢定下来,一般来说,都是脱口而出,不必临时组织。那么,怎么理解惯用语的语法功能呢?

一、惯用语的整体化意义

首先,惯用语它的结构是词组,但是意义却是整体化了的。比如,我们把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叫“炒冷饭”,把奉承别人叫“戴高帽子”。“炒冷饭”和“戴高帽子”从结构上看都是词组。但是从意义上看,“炒冷饭” 和“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却不是“炒”和“冷饭”简单相加的字面意义,“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也不同于“戴”和“高帽子”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字面意义只是词组的语源意义,一旦成为惯用语之后,这个词组的字面意义就不再起作用,通常通过一定的转义手段(如修辞)将意义转化为描绘性、抽象性的虚指或泛指才是它的实际意义。

二、惯用语的结构形式

首先,从内部结构形式上看,动宾形式所占比例最多,如“出(动)洋相(宾)”“过(动)独木桥(宾)”“碰(动)钉子(宾)”“背(动)黑锅(宾)”等,其次是偏正式的惯用语占比例较多,如“门外(偏)汉(正)” “糖衣(偏)炮弹(正)”等。然后是主谓式的,如“鬼(主)画符(谓)”“天(主)晓得(谓)” “驴(主)打滚(谓)”,而连谓、联合、补充式的惯用语则比较少。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惯用语内部结构还具有特殊性,主要指的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很多惯用语我们之所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还有原因是从字面上看意义是荒谬的,是不同常理的。最常见的超常组合是动宾的超常搭配,如“喝西北风”“嚼舌头”等。“喝”本来是指把液体咽下去,一般与其搭配的是液体类,如“喝水”,“喝酒”等。“西北风”与“喝”的搭配显然是超常的,“风”本来是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的事物。因此“喝西北风”用来比喻没有东西吃,饿肚子。类似的还有主谓式的超常搭配,如“眼皮子浅”,常理的“眼皮子”是眼敛的通称,“眼皮子”和形容词“浅”的超常搭配指的是目光短浅或见识浅薄。

当然,惯用语虽然是定型的词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是它的整体意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格式不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动词可以进行同义或近义的转换。

这种情况在动宾式和主谓式的惯用语里比较常见,如动宾式的“兜圈子”可以说成“绕圈子”或者“转圈子”;“赶鸭子上架”也可以说成“拿鸭子上架”“打鸭子上架”,主谓式的“生米煮成熟饭”,可以说成“生米做成熟饭”;“食苦果”可以说成“吃苦果”。

而这种同义或近义词变换现象,也不限于动词。有的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也可以变换,如: “戴绿头巾”也可以说成“戴绿帽子”。元明两代规定娼妓家,乐人家中的男子要戴绿头巾。“戴绿头巾”是早期形式,今多说成“戴绿帽子”。

(二)构成成分可以拆开,插入其他成分。

有的惯用语的构成成分在运用中不仅可以替换,还可以增加或减少,以体现惯用语构成的相对灵活性。

惯用语“碰钉子”在动宾之间常常会添加一些成分,使得所指更加明确。“碰硬钉子”“碰了一个软钉子”都是在宾语前加了定语来修饰。“硬”强调了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的态度是强硬的,而“软”则强调了遭到的拒绝是以委婉的的形式。修饰的定语不同,整个惯用语的意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惯用语的语法功能

惯用语通常在语法上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做句子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做句子的组成部分;二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都能独立成句。

第一、做句子成分的功能。

(1)作主语,如:

○1瞎猫碰见死老鼠是最妥当的办法。(老舍《四世同堂》第一章)

(2)作谓语,如:

○1他吹胡子瞪眼,熊了我一顿。(李满天《水向東流》)

(3)作宾语,如:

○1你看,头一件你就给我个闷葫芦。(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六章)

(4)作定语,如:

○1这个地方不象话的地方多得很。只要你多住几天,多看看就像话了。《曹禺选集》

(5)作状语,如:

○1没见梁永生的影儿,便横鼻子竖眼地责问翠花道:“他哪里去啦?”(郭澄青《大刀记》一卷第七页)

(6)作补语,如:

○1这下子把柳国斌砸了个狗吃屎,头昏眼黑。(《负曝闲谈》第三回)

第二、有时相当于一个分句,充当复句的组成部分。

○1火点着了,狗咬狗,让他们咬去吧。(冯志《敌后武工队》)

○2江湖上的道理,半点也不懂,头发胡子一把抓,全部分个青红皂白,你我咋个闯过呢?(艾芜《荒山上》)

第三、有成句的功能。

“惯用语”成句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单独成句充当句群的组成部分,如:

○1摘了奶,忘了娘!自己翻了身,就知想着守男人抱娃娃,享清福啦!(冯德英《迎春花》)

○2忠于职守。拿得起,放得下。(陈云《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个问题》)

四、结语

通过惯用语的语法功能浅探,我们可以看到惯用语在我国语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惯用语数量浩繁、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自成一类的特点。结构的相对固定化以及语义的通俗化、功能的多样化,使惯用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更新,惯用语不仅成为社会生活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而且还将让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温端正:《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 施宝义:《汉语惯用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版。

[3] 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例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出版。

[4] 周荐:《二十一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系统功能语法下名词化功能的研究 篇4

1 名词化功能研究

从系统功能语法下元功能的视角下考虑, 名词化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下面, 将从这三个功能展开详细论述名词化在语篇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1 概念功能

名词化结构通过把动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转化成名词, 使得小句的信息量被压缩, 在较小的空间里蕴含大量的信息, 这样语篇就会显得紧凑, 从而使得文章表达简洁有力;其次, 将主语或主位名词化可以把某些不确定的信息变得更加确定, 使信息显得自然而且容易被接受。从概念功能考虑, 名词化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简约、紧凑、正式。

1.1.1 简约功能

名词化隐喻将小句压缩成词组, 或者是将多个复杂小句转化成一个简单小句, 减少句子的数量, 从而减少单词量, 使得整个语篇句子结构简单, 节省空间, 使得文章简约, 蕴含丰富的信息。这样简化的语言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秦秀白 (2002) 指出, 在新闻语篇中, 记者为了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信息压缩在一个简单句中, 会在名词或动词前使用大量的修饰语从而使得句子表达完整。在这个名词化的过程中, 名词所包含的信息丰富, 而通过名词化后, 整篇文章显得简洁、节约。Reah (1998:21) 提到, 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一个句子更加灵活, 因为它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

Doubts on Revival of Rover Plant (Times, 11/11/2005)

从以上例子中, 我们发现相当复杂的信息浓缩在名词词组中, 能够使得新闻标题简洁有力, 富有信息, 而且吸引观众眼球。其实, 运用名词化来打包信息在新闻报纸中随处可见。

1.1.2 紧凑功能

Halliday (1985:300) 曾指出, 书面语言中, 一个相对简单的语法结构中往往蕴含着相当大的词汇量。也就是说, 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很大的词汇量转换为一个简单的语法结构,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名词化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加紧凑。

例如:

In the retraction, published by Nature on Thursday, the researchers said, “Moreover, we have found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some of the figures and data published in the paper and the original data.We have therefore lost confidence in the reported conclusions.”

在这个例子中, 有四处地方被名词化, 通过名词化, 整个关系结构更加清楚, 同时, 也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如果我们继续使用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整个结构就会相当复杂和破碎。而名词化通过把小句转化为词组, 使得信息表达紧凑。将信息打包成名词词组, 意味着名词前后将出现大量的修饰语, 名词化也可以为句子所要表达的其他信息提供大量的空间。

1.1.3 正式功能

英语名词化的使用和文体紧密相连。文章使用名词化的频率越高就会越抽象, 越抽象也就越书面化, 这样语篇就会越正式。名词化隐喻一般被用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言中。比如, 在很多的新闻报道、科技语篇中, 就会要求使用正式语言, 此时名词化就会不断被应用, 以便加强文章的正式度。因此, 名词化的正式功能在各种书面文体中就得到了体现。

Halliday (1985:342) 指出, 成人语篇中到处充满名词化隐喻, 不涉及隐喻的语篇只有儿童文章。作为语法隐喻的一种最有用的表达形式, 名词化在成人语篇中最突出的文体功能就是正式。其实, 名词化可以看作成人语篇的标志之一。

1.2 人际功能

1.2.1 非人格化功能

在语气系统里, 名词化把句子的主语省略, 将动作的行为者模糊化, 这样就使得所要表达的信息“非人格化”, 人们就不容易辨别谁是事件的责任人。其次, 名词化通过省略小句的限定成分, 将发生的时间隐藏, 将要表达的信息客观化, 给人一种不可改变、无法商量的感觉。

例如:

(Edwards=Chairman of BL, BL=British Leyland factory) Edwards tells BL unions that strike would bring closure.

在例子中, 行为者被省略, 名词化的strike成了句子的主语, 似乎变成事件发生的原因, closure成了strike导致的直接结果。事实上, 并不是袭击者造成工厂的关闭, 而是一个公司的董事层才有这样的权利关闭公司。因此, 名词化的使用掩盖了动作的发出者, 使其逃避责任, 同时挽救所谓的面子。

1.2.2 掩盖情态来源功能

在情态系统中, 名词化把情态的来源省略或者隐藏, 这样读者就无法确认信息的真伪, 只能无端相信报道。进而说话者将自己的主观评价传输给读者, 使得读者下意识地接受信息, 并把信息当作事实。名词化削弱了主观性, 加强了文章的客观性。名词化掩盖了评价的来源, 以达到更好的客观效果。此外, 名词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进一步被评价 (Eggins&Slade, 1997:127) 。Thompson (1990) 曾指出, 名词化的过程是无限的, 它不局限于说话的时间, 也不具有情态性质。

例如:

Tuesday’s attacks o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sends the world into its first global recession since 1974...

在例子中, 名词词组未提及动作的行为者, 使得没有人对事件负责, 逃避了应负担的责任。因此, 名词化的运用可以使得动作行为者避免谴责, 逃避责任。

1.2.3 隐藏主观评价功能

一致式的过程主要由动词或动词词组体现, 名词词组体现参加者, 形容词词组起到修饰作用;然而动词词组或者形容词词组经过名词化后, 使得原先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变成由名词体现, 动词过程转化成名词的过程实际上就减弱了主观性, 将相关的参与者省略了, 加强了文章的客观性。

例如:

Any failure to deal with previous incidents led directly to the death of Mr.Chen.

在上述例子中, 名词化的failure把记者自己的评价隐藏在小句to deal with previous incidents中, 这样就达到了信息的客观性和事实性。

从人际功能方面考虑, 名词化可以使信息“非人格化”;掩盖情态来源来加强说服力;隐藏主观评价来加强客观性和事实性。

1.3 语篇功能

名词化通过压缩小句或者是短语, 将小句或者短语转化成名词或者名词词组, 由名词或者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语篇中句子的主述位可以由名词化的词组体现, 前句的主位仍是后句的主位, 或者是前句的主位成为后句的述位, 或者是前句的主述位成为后句的主位。这种主述位的推进模式, 能够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同时名词化结构能够使得未知的信息得到凸显, 并且预设已知的信息, 这样整个语篇的信息就会变得更加连贯。

从语篇功能考虑, 主要把名词化的功能分为两类:语篇衔接和语用预设。

1.3.1 语篇衔接功能

“主位—述位”是语篇衔接与连贯重要方式之一。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是通过“主位—述位”衔接实现 (范文芳, 1999) , 即前句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名词化后, 可作后句主位、述位或主述位组成成分。胡壮麟 (1994) 指出, 名词化能够促进语篇衔接, 这种衔接关系主要是由主述位的关系推进的, 通常有三种语篇衔接模式:前句的主位仍是后句的主位T1-R1—T2 (=T1) -R2;前句的述位是后句的主位T1-R1—T2 (=R1) -R2;前句的主述位成为后句的主位T1-R1—T2 (=T1+R1) -R2。

1.3.2 语用预设功能

名词化的语用预设功能主要是通过把过程改变成事物, 或者改变语篇结构和相应的信息分布, 来实现把所要表达的信息隐藏在文章中, 然而所隐藏的信息言者往往是知道的, 而且言者也知道读者有能力识别自己所隐藏的信息。所以名词化能够隐藏言者的动机, 是实现语用预设的很好的工具。程晓堂 (2003) 提到过, 名词化是一种很好的语用预设工具, 能够将作者的意思隐藏在名词化的词中。

虽然名词化是一种语法形式的变化, 但是实际上它也是一种语义现象。事物经过名词化后会具有多重语义特征, 动词所体现的过程意义, 形容词所体现的属性意义除了保持原有的语义外, 又被附加了新的语义, 也就是隐喻的意义。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小句的语篇结构和语义结构发生变化, 这样语篇的意思也会随之变化。其中, 在转化的过程中, 有的语义被增加, 同时有的语义就会被删除, 动作的行为者和话语的情态、语气就被省略了。然而, 这些信息表面上似乎减少, 实际上都被作者隐藏在了名词化的词组中。这些作者都是知道的, 或者说是作者故意为之, 但是读者不一定知道。名词化的词组中就会包含预设, 读者能够通过推敲将作者的意思推理出来。

2 总结

名词化虽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科学思维工具的功能, 具有简洁性、紧凑性、客观性、抽象性、多重语义等特征, 但却不大适合日常生活的要求。通过名词化转化而来的词大多数是抽象名词, 这些抽象名词一般比较晦涩难懂, 从而使语篇的信息量加大, 使得语义发生歧义, 容易让人误解, 因此, 名词化隐喻的使用一般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中, 在口语中很少运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8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3]Reah D.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98.

[4]Eggins S, Slade D.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Cassell, 1997.

[5]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 arch Pres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6]程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 2003 (3) :19-22.

[7]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 1999 (1) :9-12.

[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1994.

[9]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0]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1]王晋军.名词化在语篇类型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03, 13 (2) :4-8.

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教学

韩礼德自70年代以来发表了包括《语言的系统和功能》在内的许多著作,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受该理论流派影响的教学观大都遵循功能和意义原则,重视情景和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制约作用。

一、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语法是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的。简单来说,一个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排他的选择,即语法中可供选择的选项;在特定的系统中各选项既相互区分又有共同之处。比如,英语中的“数”系统包括两种选择:单数和复数。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人称”“时态”“语态”系统等。

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人际功能则强调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指语言具有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对事物的判断等功能。然而,在实际运用语言过程中,上述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也需要说话者把词句组织成语篇才能够实现,这就是语言的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对意义的描述不仅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还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即从关注语篇、话语、语境开始。

二、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1.系统的思想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语言是一套可供选择的选项,即意义潜释。意义潜释之间是聚合关系,而语言结构便是从潜释中产生。

从系统的思想角度来看,教师要意识到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并把握潜势的能力。即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合理地选择语言。比如,对于“How are you”这个问题,教师要教学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回答“Fine”“Im good”“Not bad”等。此外,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在教学上有所侧重,比如,对大学生来说,不同的专业需要了解掌握的意义潜释肯定有所不同,教师应对此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2.层次的思想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具有层次性,而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这三个基本层次之间存在一种实现关系,即对意义(语义层)的选择实现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实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

语言的层次性中所暗含的自由变异对语言教学有指导意义。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而一个形式又可实现不同意义,比如,英文里的同义词和一词多义就是如此。同样,形式和实体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如同音异形词和同形异音词。反映到教学上,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对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解答,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3.纯理功能思想

根据韩礼德的理念,语言有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个功能同时存在,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同时设计这三种功能,不可只侧重某一面。

就概念功能来看,教学主要体现在词汇部分,重视学生对词汇意思的掌握。然而,教师必须考虑到语言也有层次性,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比较灵活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考虑语境因素,避免死记硬背。

人际功能强调语言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有意义的活动。目前,国内的课堂环境中教师仍是主角,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从语言的人际功能角度来看,这样模式下的课堂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吸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更多地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交流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对人际功能的认识,有效地实现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交流。

语篇功能强调语言的连贯性,衔接手段、主述位结构及信息结构是语篇意义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要想明白语篇的意图或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必须具备较高的语篇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这一功能,帮助学生把握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及衔接手段。

4.盖然的思想

简单来说,盖然的思想是指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词汇、句法及文体风格的选择都会因人而异或由不同的语境决定。比如,在表达喜欢时,有的人用“love”,有的人用“like”。有时候某些不同的词汇或句法选择并不存在意义上的差异。将这种盖然的思想反映到教学上,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语言形式项目的使用,能理解语义与特定情境语境的关系,提倡学习的灵活性。

三、结语

自创立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强调语言与特定的语境密切相关,着重探究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深刻地阐释了语言的内在含义。而且,其中的观点和理念对语言教学有广泛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柳小丽,李桔元.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教学观对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96-98.

语法的功能 篇6

传统语法教学主要以输出式的练习为主,更加重视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形式。通常会安排各种句型转换练习、替换练习、完成句子,甚至是翻译等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从直观上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法的习惯,并且忽视了“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9]。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高职英语专业语法的教学模式。

2.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2.1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概念

系统功能语法的发起人韩礼德从伦敦学派创始人Firth那里继承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语言环境’(context of situation),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学说,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语言,提出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第二是‘系统’(system)概念,但他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3]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a form o“doing”),而不是“知识”方式(a form of“knowing”)。韩礼德认为:所谓,“语言”就是讲话人“能做”什么,所谓“言语”就是讲话人“实际做了”什么。[4]

语言只有在涉及交际活动话题和范围的语场,表明交际双方关系、交际意图的语旨及表明交际渠道的语式,这三个要素组成的特定语境帮助下才会被理解,进而内化为使用者的知识或经验。

2.2 系统功能语法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会因为对语言学理论的深入了解而对这门语言的描述更加准确。韩礼德的“系统”概念并不认为语言是合乎语法的句子集合或组合关系,而是有意义、有规则的“意义潜势”网络,可以用聚合关系定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教学理念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发展其“意义潜势”,根据不同的语境在“潜势”中选择适合某个语境的语言。所以无论在教学内容上或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既注重学生对语音、写作、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注重学生用语言表达意义和用语言做事的交际能力的提高。[2]

3. 高职英语专业英语语法教学情况分析

3.1 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法作为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学生学好英语,把英语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

研究英语教育方面的学者一致肯定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例如,曹旭根据美国社会学家Hymes关于交际能力的观点,即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性、可行性、适宜性和现实性,指出交际能力必须以语法性,即语法能力为基础。[1]

3.2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语法现状

结合几年教授英语专业语法的经验,笔者发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高职生在入校前一般已学过6年或更长时间的英语,具有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且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要求不是研究性的而是以实用性为主,所以语法在难度和深度上相比大学专业英语语法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学时期,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以前不知道的语法,很有成就感,但现在进入高职,发现仍然是学习这些见过的知识点,感觉英语语法学习进入了倒退阶段,这样可能使高职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不重视,并且学习兴趣可能不高。

其次,大部分学生在老师上课时提到语法点时,能很快回想起这个语法的概念,而到自己使用时却缺少语法的敏感度,这说明以前的语法知识并不牢固。

最后,有些在做练习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好像只局限于完成语法练习,在实际生活、工作场景中却经常犯低级错误,也就是对语法只停留在形式而非实用角度。

3.3 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语法教学方法(presentation-based approach)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6]这种教学法主要以语言形式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很多教师一般按照教材讲解语法点、例句分析、学生做题的顺序教授,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而且例句比较孤立,没有上下文,与学生目前的生活及今后的工作联系不大,对学生没有太大吸引力。忽视语法教学的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可能是对交际法教学和《高职高专英语基本要求》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的误解所致。

4. 高职专业英语独立语法教学模式的探讨

考虑到高职高专英语语法学习及教学的问题,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概念,笔者认为在教授语法时,特别在高职阶段,不能简单地复习语法结构,对于高职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法结构固然重要,但用正确的语言交流更加重要。正如系统功能语法所关注的“语言”不是“知识”,而是讲话人能“做”什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特定的场合运用英语正确的表达,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才是最重要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既不同于中学时期注重语言形式,又不同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要求深入研究语法现象,而应该注重实践,强调与专业特定情境相联系,既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以前的语法形式,又注意意义的统一。所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高职英语专业独立语法教学的建议。

4.1 语料的选择

只有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真正地培养一种语法意识,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语法学习方法,在交际使用语言中理解、掌握语法知识,从而使英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所以教材中最好能提供给学生大量而真实的语篇,不仅要体现相关语法规则,还要通过语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如果教材中没有编排,就可以安排学生课外从其他的英语书中找到今天所学的相关语法,特别是从与他们的专业有关的英语书中学习。这不仅能巩固所学语法,而且能使学生觉得语法与他们的生活、专业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这种通过上下文教授语法的方法将比孤立地对语法进行讲解和操练更加有用。心理学家Ausubel曾经将“意义化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与“死记硬背”(rote learning)作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理解性学习在语言课堂学习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8]所以当语法出现在相应的富有意义的语篇中时,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是显性的语法教学模式,所谓显性的语法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语法结构以显性的方式有意识地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了“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但为什么我们教了几十英语后还是摆脱不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的可取性,特别是在学习的初期,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结构,通过教师对某种语言结构的提示、解释及以掌握某种形式为目的的操练,起到了一个唤起意识(consciousness raising)[10]、引发注意(attention)的作用[2],而“在学习理论中,注意阶段被视为学习的第一阶段”[10],此外,学生接触到清晰、系统的语法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所以真正完全不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全用,也就是教学方法不能单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描述方法及有关原理在运用到外语教学与实践中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语篇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文化教学法等。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力求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交流的目的下,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并逐渐使其系统化,学习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当的词汇、连句成篇,最终有效地交流。这也符合《语言学词典》对语法的定义: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包括音位学、句法学、词汇学和语义学。[5]

4.3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就要实现学习者大脑的“语法内化”(internalization)。所谓语法内化,是指获取“操母语者所具有的对何为符和语法,何为不符合语法的一种直觉”[11];指“获取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在交际场合自发而恰当地回答问题,能够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12]

在口语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符合高职学生专业的活动,如口头交际任务、演示一段工作流程等方式,使语法教学与学生专业相联系;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听课外材料学习语法,当他们记录听力内容时会发现,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灵活地出现在了各种语料里,不同的语境包括:语音、语调、词义及句子结构等都会造成不同的语义;在阅读中学习语法也是提高语法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完一个章节的语法后,要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所学语法点,在第二次课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还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采用集体讨论和老师讲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写作中更能够有效训练语法,写作能使人精确,也包括语法使用上的精确。只有一篇形式和意义完美结合的习作才称得上好的作品。写作对语言的要求严谨,使其成为对语法学习最直接的检验。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在语篇中学习语法,在交际中使用语法,让那些显性的语法知识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内化。

参考文献

[1]曹旭.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8 (18) :146.

[2]戴炜栋.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599.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29.

[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30.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10.

[6]王晓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43.

[7]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Ausubel, D.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 on, 1978.

[9]Halliday.MAK, McIntosh A, Strevens P.The Linguistic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 1964.

[10]Jack C.Richards.Longman Dict 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J].Longman, 1998.

[11]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 anguage Acquisiti 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语法的功能 篇7

关键词:“凡是”,句法功能,语法化

一、古今“凡是”词性及表现形式

(一) “凡是”的词性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 1982) 《汉英虚词词典》 (王还, 1992) 等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凡是”是副词, 表示在一定范围里没有例外, 只能用在主语前边, 后边常用“都、均、一律、没有不”等。“凡是”是表范围的副词。现代汉语的“凡是”和古代汉语的“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体现在语法化过程中;它们的区别则表现在语法功能上。

(二) 在《红楼梦》中“凡是”有三种表现形式

“但凡”“但凡是”“凡是”这三种语言表现形式在《红楼梦》中共出现19处, 其中“但凡是”出现三次, “凡是”出现两次, “但凡”出现十四次。

1 凡是:如

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 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 俱已认熟了一半,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今日会酒, 明日观花, 甚至聚赌嫖娼, 渐渐无所不至, 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红楼梦》第四回)

2. 但凡:如

宝玉点头叹道:“……但凡宽慰些, 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3. 但凡是:

如我但凡是个男人, 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 立一番事业, 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凡是”是总括之词。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在现代汉语中更体现的琳琳尽致。如:

凡是能够勉强走动的伤兵, 大抵在茶馆, 酒店, 理发铺, 以及人家的檐前或门口闲坐, 讲述战争的故事, 无论哪里, 总有一群人眉飞色舞的在听他。 (《鲁迅全集》)

二、“凡是”的句法功能

“凡是”是限定性的副词, 它所概括的对象在整个范围中既不是全体也不是个体,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如:

S城有一种习惯, 就是凡是小康之家, 到冬天一定用盐来腌一缸白菜, 以供一年之需, 其用意是否和四川的榨菜相同, 我不知道。 (《鲁迅全集》)

(一) “凡是”既可修饰动词、形容词, 也可修饰名词。“凡是”是附体词。

“凡是”所概括的成分通常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 如: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红楼梦》第四回)

“凡是”不只总括名词性成份, 有时也连接一个小句, 例如

“凡是能够勉强走动的伤兵, 大抵在茶馆, 酒店, 理发铺, 以及人家的檐前或门口闲坐, 讲述战争的故事, 无论那里, 总有一群人眉飞色舞的在听他。 (《鲁迅全集》) 。”

(二) “凡是”句中通常有其他词与其相照应, 如“都、总、也、就”等。

“凡是”在句中通常可以省略, 句子原意不受影响。目前, 语法学界对“凡是”的普遍认识是:“凡是”一般出现在句首约束整个句子, 述语中有“都、全、均”等表示总括意义的副词与其相照应。实际上, 在自然语言中, “凡是”在句中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 它不总是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句首。有时也出现在一个小句的句首。如:

士隐叹息道:“……凡是情思缠绵的, 那结果就不可问了。” (《红楼梦》第一二零回)

就是跳舞, 肉感等等, 凡是和女性有关的, 都成了罪状。 (《鲁迅全集》)

(三) 在“凡是”句中, “凡是”通常可以省略, 省略后的句子仍然是合格句, 如:

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 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 俱已认熟了一半, 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 莫不喜与他来往, 今日会酒, 明日观花, 甚至聚赌嫖娼, 渐渐无所不至, 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红楼梦》第四回)

(四) “凡是”的句法特征

“凡是”的句法特征是兼有关联功能的限定词, 表现出连接性, 具有连词的特征, 但并不能证明“凡是”是连词。有的“凡是”相当于“只要是”。例如:

我但凡是个男人, 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 立一番事业, 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凡是“白话文”里面, ……自然淘汰出去, 不能够存在。 (《鲁迅全集》)

三、“凡是”的语法化过程

现代汉语中认为“凡是”是表范围的总括性副词。“凡是”限定为词性成分的现象至迟到魏晋时期已经广泛出现了。“凡是”既可以在形容词前充当焦点标记, 如: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 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

也可以在动词短语前充当焦点标记, 如: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 你别哄我。……但凡宽慰些, 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

放在形容词前表示形容词的总括;放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总括。

朱德熙中把“凡”归入范围副词:“我们认为‘光、就、单、凡’一类副词直接在名词前头出现的句子应该看成是省略了‘是’的紧缩形式。”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汉语“凡是”就是由古代汉语“凡”发展演变过来的。古代汉语中的“凡”有副词、连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词性, 当“凡是”的出现就全合并虚化成副词这一种, 虽然有的时候“凡是”也隐约表现为连词的词性, 但终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改变“凡是”是总括性副词这一性质。

“凡是”词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凡”在修饰系动词“是”的过程中, 就已形成了定型的搭配, 此后走上了凝固、融合之路。“凡是”是“凡”语法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个固定词语。

《红楼梦》和《鲁迅全集》中“凡是”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都可以比较自由的修饰一个词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如: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 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在中国, 凡是猛人 (这是广州常用的话, 其中可以包括名人, 能人, 阔人三种) , 都有这种的运命。 (《鲁迅全集》)

“凡是”的副词性向连词转化过程中也是它的语法化过程。这里不多介绍。汉语中的“凡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 它既是句法组成的短语 (凡……是) , 又是词法组合的单词。这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研究中深入探讨, 更进一步发现及完善规律。

“凡是”的虚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分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凡是”很有可能或者必须有其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但是无论怎样变化, 必须遵守语法化的九项原则。这是无需置疑的规律。

四、结语

在汉语中, 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用动词形容词来描述, 也可以用数词来限定, 但如果想要突出并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概括性, 就必须用各种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定或概括。“凡是”是总括性的副词, 它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为“凡是”“但凡”“但凡是”三种形式。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留有痕迹, 这实际上就是语法化理论所说的并存原则。“凡是”的句法功能更能体现其多功能性。

参考文献

[1]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许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6]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7]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词汇观 篇8

1 内容简介

全书对词汇学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Lexicology, Words and Meaning及The Future of Lexicology。其中第一、三部分由Halliday执笔, 第二部分由Yallop撰写。

第一部分介绍了词的定义、词的描述方法、词汇学的历史及英国的词典演变发展情况。Halliday分析了在对“word”一词在英语和在其他语言如汉语、阿拉伯语等中定义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提出需要从词汇 (lexical items) 角度或语法范畴 (grammatical categories) 角度对词的定义进行探讨, 以便深入理解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他还介绍了词汇学中用来描述词的两种主要方法:按字母顺序编纂词典和按意义相似编纂同义词词典。他回顾了词汇学在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及欧洲研究的历史情况。印度的词汇学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3-2世纪用来解释吠陀经中疑难字词的术语表。公元7世纪, 著名学者Amera Sinha编纂的一本梵文词典在19世纪还被译成了英文, 在当时被经常使用。在中国, 最早的尚存的词汇学作品是编纂于公元前3世纪的一本同义词词典《尔雅》。由于中国人不太注意语法, 中国人对词汇的研究呈三大趋势:1) 记录方言;2) 研究汉字的起源;3) 描述汉语的语音。阿拉伯和希伯来的词汇学研究则具有重视语法的传统。阿拉伯语法学家曾按照语音规则给词排序。11、15世纪, 波斯学者曾编写一些双语词典如波斯-阿拉伯语词典和波斯-土耳其语词典。遗憾的是, 一些国家如埃及、希腊和印度最早期的词汇研究作品都已经遗失。15-19世纪以来, 欧洲一些国家也一直遵循以编纂词典的方式研究词汇。Halliday还重点介绍了英国词典编纂的历史, 尤其是19世纪英国词汇学研究的成就。

第二部分论述了词和意义的关系。在这一章节中, Yallop对词的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词的词典义进行了评论。他探讨了两个容易令人误解的概念:原始义 (original meanig) 和恰当义 (correct meaning) 。虽然词典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义, 但它并不能详尽地提供词义。任何尝试固定词义或把词汇的意义和其原始义混为一谈的作法都是不恰当的, 都否认了语言的社会性。他还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语言和意义的关系进行了阐释:语言是社会行为, 意义则是社会现象。Yallop认为, 语言只是一种个体能力, 因为社会互动得以生存;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 在社会环境中被习得。词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社会团体中的人们赋予其意义。Yallop还介绍了Saussure, Firth及Chomsky对于语言与意义关系的论述和他们对词汇学研究的贡献。Saussure有关语言符号的本质、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的论述, Firth对意义和语境关系的研究, Chomsky对意义和认知关系的阐述对词汇学研究有很大的启示。Saussure从语言系统的内部、Firth结合社会学的研究观点和方法、Chomsky则从人类的心智内部来解释语言、阐释词义。他们为词汇学中词的意义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

Yallop还讨论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语言和现实相联并植根于现实。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指称论, 即词汇被用来指称现实中的事物, 越来越呈现出其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词汇在现实中都有指称, 而且同一所指也会有不同词汇来表示。我们对现实的本质了解越深, 我们对语言的研究也就越深入, 对词汇的理解也就越透彻。Yallop认为, 很难在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和非语言知识之间划清界限。词汇不是词典中孤立的词条, 而是文本和语篇中最重要的元素。词汇出现在实际的语篇中, 而不仅仅是词典中单个的词条。传统的词典编纂者往往脱离语境孤立地描述词汇意义, 读者获得的只是一些分散的、无上下文的词义。现代数据库的应用使语言学家们不再受制于脱离语境对单个词进行研究。借助于语料库, 语言学家们对词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Yallop指出, 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很多语言在语音、语法、意义和文化方面彼此相关或截然不同, 但他们仍互相影响且保持独立。因此, 外语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体验;不仅可以扩大学习者的知识范围, 而且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除此之外, Yallop还探讨了词汇学研究与翻译的关系。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有时被描述为对同一意义重述 (rewording) 或发现新词表达同一意义的过程。Yallop则认为, 不能把翻译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语言中词汇的意义无改变地用另一种语言中的词汇重新表达的过程。—源。20世纪末, 电脑和数据库的应用使得数据处理和以语篇为基础的研究成为可能。大量的真实文本数据可以为构建词汇语法数据提供可靠性, 而通过电脑研究语言, 即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库研究, 也促进了词汇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Halliday认为, 不同类型、功能的词典可以为词汇学研究提供最好的资料来源。现代电脑技术使得各种词典应运而生, 为词汇学长足发展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提。因此, 21世纪词汇学研究有着光明的前景, 将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大重点。

2 本书的特点

该书是一本从宏观角度对词汇学进行研究的著作, 为我们了解词汇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献, 明确了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词汇及从不同视角对其的定义、词汇学的研究方法。该书还从微观角度举例描述了词义的发展过程, 探讨了不同语言学流派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学研究的影响及词汇学研究和翻译学科之间的关系。该书内容精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者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的有关理论, 研究了语言尤其是英语语言中的词汇问题, 介绍了“词”的基本知识, 主要阐述了词汇的发展变化及相关的词典知识。该书可以使读者对词汇学尤其是英语词汇学具有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能较深入地了解词汇学尤其是英语词汇学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中出现的各种词汇现象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除此之外, 作者还尝试把词汇学研究应用到翻译研究中, 提高读者对英语词语的理解、阐释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由此可见, 该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内容指导性强, 不愧为当今词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3 本书的不足

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词汇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但作为一本宏观性研究著作, 该书并未能全面向读者介绍词汇学发展情况和词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其中的一些观点也还有待商榷。首先, 词汇学研究的资料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词典, 这一点在词汇学研究中已达成共识。实际上, 词典只是提供词汇学研究的一种资料来源而已, 以语篇为基础研究词汇更能为词汇学研究提供真实的语境, 也更能深入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正如Yallop在书中所述, 我们对词汇的理解取决于语篇, 取决于我们对词汇的体验, 取决于我们对其他人在真实情景中如何使用词汇的体验 (Halliday&Yallop, 2007:54) 。如果专注于利用词典而忽视其他资料来源研究词汇学则很容易把对词汇研究的范围缩小。其次, 词汇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应仅局限于词典编撰, 词典编撰只是对词汇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集中体现。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研究方法和整个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脉相通的。从传统的语文学研究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以及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都对词汇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词汇研究也一直是各语言学派研究的核心内容。这一点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得以体现, 通读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研究著作, 对词汇意义的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认知语言学又可以被称为认知词汇学, 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词汇学紧密相连的。再次, 虽然该书更多地侧重于对词汇学研究进行梳理, 但近几年词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如词汇的语用研究、心理词汇的研究都未被提及。这些不能不说是该书的遗憾。

4 结束语

西方语言学因一度忽视词汇学研究而耽误了词汇学研究的进程, 现在已经重新开始重视。近几年, 国内外语言学界都兴起了词汇研究热。各学派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很多都是以词汇研究为核心, 探讨词汇的意义、结构变化等。Wunderlich就曾提出,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 (Wunderlich, 2006:1) 。实际上, 早在2001年, 国内词汇学研究专家汪榕培先生就撰文指出,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21世纪的英语研究必然以广义的英语词汇学为新的增长点, 我对此深信不疑” (汪榕培, 2001:20) 。既然词汇是语言的核心, 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词汇学研究必将是一门跨学科研究。不仅词典编撰, 而且计算机科学、语言习得、心理学和神经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都将对词汇学研究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和词汇学家Yallop合著的《词汇学简介》一书则为我们了解和深入研究词汇学奠定了基础。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家M.A.K.Halliday与Colin Yallop合著的Lexicology:A Short Introduction一书对词的定义、词的描述方法、词与意义的关系及词汇学的历史及未来进行了探讨。读者从中不仅可以获得系统功能语法词汇理论的基本知识, 还可以了解一些有关词汇学的其他重要问题。

关键词:词汇学,词义,系统功能语法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词汇学:历史与现状[J].外语研究, 2001 (1) :13-20.

[2]Halliday M A K, Yallop C.Lexicology:A Short Introduction[M].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7.

语法的功能 篇9

一、在句中句子成分之后的“也”

1、在主语之后

(1) 主语为专用名词, “也”主要表强调语气, 如:

(1) 乃及楚平, 使王子伯骈告于晋, 曰:“……民知穷困, 而受盟于楚。孤也与其二三臣不能禁止, 不敢不告。” (襄公八年P310)

(2) 子禄御公子城, 庄堇为右。干犨 (chōu) 御吕封人华豹, 张匄 (gài) 为右。相遇, 城还。华豹曰:“城也!”城怒, 而反之。 (昭公二十一年P585)

(3) 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襄公三年P297)

在强调语气中有假设语气, 这个在上下文中可以辨别, 如:

(4) 初, 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以为大感。及将死, 集其族, 曰:“椒也知证, 乃速行矣, 无及于位。” (宣公四年P202)

有时在专名前用“唯”, 使强调的语气更为加重。

(5) 公囚大子, 大子曰:“唯佐也能免我。” (襄公五年P400)

(2) 主语为普通名词

主语为普通名词时, 为表示强调具体的一个, 名词前常有“是”、“此”、“其”等代词作定语与“也”配合。如:

(1)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隐公元年P3)

(2) 是子也, 熊虎之状, 豺狼之声, 弗杀, 必灭若敖氏矣。 (宣公四年P202)

(3) 此子也才, 吾受子之赐;不才, 吾唯子之怒。 (文公七年P166)

2、在宾语之后

(1) 宾语为专有名词, 如人名。

(1) 公见弃也而视之, 尤。 (襄公二十六年P400)

(2) 呜呼!天祸卫国也夫!吾不获鱄也使主社稷。 (成公十四年P271)

以上例句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也”、“弃也”的“也”有强调语气。

有时“也”用在并列的两个专名之后。如;

(3) 是岁也, 狄伐鲁, 叔孙庄于是乎败于咸, 获长狄侨如及虺 (huī) 也, 豹也而皆以名其子。 (襄公三十年P434)

“虺也”、“豹也”并列, 表示历数, 由连词“及”与长侨狄如连接, 作“获”的宾语。“也不仅仅表示停顿和历数语气, 而且把“虺”和“豹”区别开来, 使人一看便知其为两个人。

(4) 魏子谓成:“吾与戍也县, 人其以我为堂乎?”对曰“何也!……” (昭公二十八年P621)

“戍”是“与”的间接宾语, “县”是直接宾语。在“戍”后加“也”有强调之意, 且对两个宾语有标志区别的作用。让句子结构清晰层次清楚。

(2) 宾语为名词性短语

名词短语多为“此 (是) +名“结构, 如:

(1) 先君此子也而属诸子, 曰:…… (文公七年P166)

(2) 今弃是度也, 而为刑鼎, 民在鼎矣, 何以尊贵? (昭公二十九年P626)

3、用在句首表时间或事件的名词, 名词短语之后

(1) 与表时间的构成“古也”、“今也”。

(1) 乐作, 午言曰:“今也得栾孺子何如?” (襄公二十三年P347)

(2) 仲尼曰:“古也有志;古之复礼, 仁也。信善哉!” (昭公十二年P536)

(2) 用在表时间或事件的名词短语之后, 名词短语都是由“是”或“此”加名词组成, “也”与“是”、“此”配合, 表示强调并提起下文。如:

(1) 此行也, 晋师必败。 (宣公十二年P214)

(2) 是夜也, 赵简子梦童子嬴而转以歌。 (昭公三十一年P632)

4、用在“其”+“动”之后, 也即是“其+谓+也”的句式, 分为三种情形:

一种是整个句式用作句中主语, 一种是用作宾语, 还有一种是用作介词宾语。

(1) 用作主语。如

(1) 子反清以重币锢之, 王曰:“止!其自为谋也则过矣, 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 (成公二年P274)

(2) 魏子之举也义, 其命也忠, 其长有后於晋国乎! (昭公二十八年P622)

(2) 用作宾语, 如:

(1) 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 故逃归不盟。 (僖公五年P88)

(2) 伍举知其有备也, 请垂橐 (tuó) 而入。 (昭公一年P453) (3) 用作介词宾语, 如

(1) 栾书怨郤至, 以其不从己而败楚也, 欲废之。 (成公十七年P286)

(2) 齐侯之出也, 过谭也, 谭不礼焉, 及其入也, 诸侯皆贺, 谭又不至。 (庄公十年P51)

5、在介宾短语之后

(1) 用作主语。如…也”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 为馆于其官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 泣曰:“先君以是舞也, 习以戒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舞仇, 而于未亡人之侧, 不亦异乎!” (庄公二十八年P68)

“先君以是舞也“中的“也”表示语音停顿, 既有对“是舞”强调之义, 又似有因哭泣而说话继续的味道, 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

⑵“于……也”, 这种结构分两种情况, 一是“于此 (是) +也”, 如例 (1) , (2) , 二是“于+地点+也”, 如例 (3) , (4)

(1) 政在季氏, 于此君也, 四公矣。 (昭公三十二年P635) (2) 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 足以为国基矣。” (昭公十三年P548)

(3) 战于肴也, 晋梁弘御戎, 莱驹为右。 (文公二年P156) (4) 晋人讨其贰于楚也, 执诸铜鞮。 (成公九年P258)

⑶“因……也”

曹人凶惧, 为其所得者, 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僖公二十八年P135)

⑷“及……也”

赵简子……旦占诸史墨, 曰:“吾楚如是, 今而日食, 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 吴其入郢乎!” (昭公三十一年P632)

⑸“与……也”

阚 (kàn) 止知之, 先待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 反, 与壬也处。” (哀公六年P696)

(6) “为……也”

为此役也, 子若以君命赐之, 其已。 (昭公十三年P545)

6、在兼语之后

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 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隐公十一年P18)

“吾将使获也”不成句, 不能断开, 因此知“也”附属于兼语“获”, 表示对兼语的强调。

二、复句中前一分句后的“也”

1、分句后的“也”在配合文义表达各种语气的时候, 常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1) 穿曰:“我不知谋, 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 获一卿矣。秦以胜归, 我何以报?”乃皆出战, 交绥。 (文公十二年P175)

(2) 吾不得志于汉东也, 我则使然。 (桓公六年P27)

(3) 虽无益也, 将焉辟之? (僖公九年P95)

其中 (1) 例中“秦获穿也”表假设, 意为秦如果获穿。

2、有时名谓句和动谓句联合成复句, 名谓+“也”作表假设的分句, “也”表假设的语气。如:

(1) 季孙有疾, 命正常曰:“无死!南孺子之子, 男也, 则以告而立之;女也, 则肥也可。” (哀公三年P688)

有时名谓为“所”+动的结构, 如:

(2) 君子违, 不适仇国。未臣而有伐之, 奔命焉, 死之可也。所托也, 则隐。 (哀公八年P702)

有时分句是一个主谓判断句, 这种判断常是为推论服务的, 因此名谓后的“也”既表判断语气又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在分句与下文的关系中又有多种。如顺承关系, 转折关系, 并列关系。

表顺承的有如:

闵公, 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 故齐人立之。 (闵公二年P75)

表转折的有如:

男女之别, 国之大节也, 而由夫人乱之, 无乃不可乎! (庄公二十四年P64)

表反问的有如:

然吾子, 主也, 至敢不从? (成公十二年P265)

表并列的有如:

邯郸午, 荀宾之甥也, 荀寅, 范吉射之姻也, 而相与睦, 故不与围邯郸, 将作乱。 (定公十三年P672)

经过上面的浅析后, 我们可以知道当“也”位于句子中句子成分之后或复句分句之后时, 其基本作用是表示语意未完, 提起下文, 同时还常表示强调。当它在主语、宾语、兼语之后时, 强调的作用尤其明显, 因为“也”前面如若不是专名就是指示代词“是”或“此”加上普通名词, 本身就已有的强调意味, 再加上“也”的作用, 使原来没有停顿的地方有了停顿, 就更有引人注目的意味了。“也”的这种用法是古汉语一种很生动的表现手法, 显示出说话人的主观倾向和感情色彩, 给语言以生命形态。

参考文献

[1]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

[2]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语文出版社, 2006.

[3]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 2000.

[4]侯精一、施关淦.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M].商务印书馆, 2000.

[5]冀昀.左传[M].线装书局, 2007.

[6]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商务印书馆, 2005.

[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8]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 1995.

[9]杨伯峻.古汉语虚词[Z].中华书局, 1983.

语法的功能 篇10

如果我们对英语语法现象仔细观察分析,便会发现:英语语法本身实际上兼有两种功能:结构功能和交际功能。所谓结构功能是指它的构词造句功能,即句子的外形、框架功能;所谓交际功能是指它的实际表意功能,即句子的内涵显示功能。从翻译这个角度来看,这两种功能有时是一致的,即我们从一个句子的外形结构便能大致了解这个句子的表意。例如:She is a student,she studies English in our collage.(她是学生,她在我们学院学英语。)这里,代词对代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主、谓、宾结构英汉都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二者又不完全一致,即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并不能代替句子的实际含义表达。例如:

The pallor of her face indicated 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

若按语法分析,the pallor of her face应表达为“她脸色的苍白”。因为the pallor是名词,为of短语(定语)所修饰。但译文却从表意的角度将此句译为:“她苍白的脸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时的情绪,”在这句表意文字里,原文语法上的名词the pallor被译成了形容词。又如:

I’In afraid l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句子中的teacher若按语法的结构功能作为名词的话,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就要翻译为:“我认为我的小弟弟比我是个好教师’’这不仅不符合原文的含义,更不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但我们若从语法的交际功能上理解,即从上下文的表意需要上理解,把teacher(教师)理解为动词“教”,表达起来就容易多了。全文表达为:“我未必会教你游泳,我想我的小弟弟比我教得好。”

从以上两则简单的词语分析可以看出:英语语法的结构功能是静态的、刻板的(因为我们不能把上例中的pallor说成是形容词,teacher说成是动词),而它的交际功能则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我们可以把名词理解为形容词或动词)。也可以说,英语语法除了结构功能这个表面框架外,还有它实际表意功能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英语语法时,应二者兼顾。在教学时,应把这两种功能都作为教学的内容,

那么,英语语法的交际功能为什么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呢?笔者认为,是特定的上下文或语境的作用,如前面的例子是因为上下文需要把pallor理解为形容词,teacher理解为动词,不这样的话,汉语表达就不自然。因此,“正是这种上下文或语境的制约关系确定着一个句子的交际功能。”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说:“句子按交际功能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大类。”“这种描述主要着眼于句子的浯法结构特征。如若论其交际功能,那就显得不够全面。”比如陈述句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并非都是陈述观点或事实,疑问句也并非都是用于提问。例如:

(1)It is raining.(陈述句)

这句话或是请你关窗,或是请你收衣,或是挽留客人,或是提醒带雨具,场合不同,真意迥异。

(2)Is that pepper over there?(疑问句)

这句话形式上是个问句,实际上表达的含义有可能是在提问,也有可能是表示请求,言者真意何在需根据场合判定。

(3)Is the window open?(疑问句)

这句话用于冬天是请你关窗,用于夏天是让你打开:你屋里若装有空调设备,那么,即使是夏天还是叫你关窗。

可见,“同—句子结构在不同上下文或语境中可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当然,“同一交际功能在不同场合也可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示”。但若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句子的交际功能就无法确定。例如在下列语境中:

“大学生约翰在跟朋友纳丁讨论一件事:他要给女友玛里琳买一件生日礼物,想听听他的意见,纳丁建议他买鲜花。”

我们由此可以确定这儿的交际功能是“提建议”Give Advice or Make a Suggestion)所以纳丁可用下列不同的句式来提建议:

(1)Buy her some flowes.(Imperative)

給她买些花。(祈使式)

(2)I like flowers.(statement)

我喜欢花。(陈述式)

(3)Flowers.(Single Word)

(买些)花。(单词式)

(4)How about flowers? (question)

(买些)花怎么样?(疑问式)

上述四种是常见的表达方式。当然纳丁还可采用其它方式提出建议,例如:

(1)If I were you,I’d buy flowers.(Condifional)

如果我是你,我会买些花。(条件句)

(2)You should get her flowers.(Strong Modals)

给她买些花。(强情态式)

(3)You should buy her flowers.(Modals—)

你可以给她买些花。(弱情态式)

也就是说,“提建议”这一交际功能可以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达。但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纳丁建议买鲜花),便无法判定上述诸句的共同的“建议”功能。所以,无论是“同一句子结构可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还是“同一交际功能可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这一切都是以上下文或语境为条件的,只有上下文或语境才是制约语法交际功能灵活性的主要因素。

虽然上下文或语境对语法的结构功能不具这种制约关系,但它可用来判断句子结构的适合性(Approrpriacy),例如:

What is you sister going to do this Sunday?

She works in a factory.

这—组对话的答语尽管在浯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用在这里并不适合,因为它答非所问.这就是“适合性”问题,这里我们判断它不适合,是指在上文”What is your sister going to do this Sunday?”这一特定的语境中不适合。

又比如从浯法角度看,许多主动句可以转换为被动句,反之亦然。但是,在具体上下文中,主动句和被动句并非都是可以随便交替的。例如:

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动句)

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 storm。(被动句)

孤立地看,上述两种结构都是正确的。但若在下列对话中:

What happened to the crops?

The storm destroyed the crops,(主动句)

上述答语,用主动句显然不适当。因为根据信息分配原则,已知信息通常出现在句首,新信息一般出现在句尾,而这个答语却把新信息(the storm)置于句首,而把已知信息(the crops)置于句尾,以致新旧信息倒置,使这个句子答非所问。回答这个问句,如果采用被动结构:

The crops were destroyed by the storm。(被动句)

显然就比较适合了。这里被动句的适合与前一主动句的不适合都是在特定的语境“what happened to the crops?”中判定的。可见句子结构的适合性,也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或语境中才能得以解决。

非谓语动词语法功能比较 篇11

在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中, 不定式分为带to的不定式及不带to的不定式。不定式和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而分词则无此变化, 具体变化详见以下两表:

在一个句子中, 非谓语动词可以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定语、宾补、状语等。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既存在相似点, 也存在差异。为了对非谓语动词有着更好的运用, 文章将从六个方面对非谓语动词语法功能进行比较。

一、作主语

1. 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中, 只有不定式及动名词可以用作逻辑主语, 例如:

(1) It is dangerous to play with explosives.

(2) It is dangerous playing with explosives.

2. 不定式及不定式短语可以用作“be, seem, appear”的主语, 此时, 不定式应置于句首。

例如:“To hesitate would have been fatal.”但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用it作形式主语置于句首, 而将真正主语不定式置后:“It would have been fatal to hesitate.”在find, discover, believe, think, consider, expect等词后的宾语从句中, 不定式及动名词都可用作主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find后的宾语从句中, 可将be省掉, 如:

(1) He foun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park.→He found it difficult to park.

(2) He found parking was difficult.→He found parking difficult.

在其它动词后的宾语从句中勿将be省掉。

3. 通常情况下, 动名词表明的是普通动作, 不定式则表示特定的、具体的、短暂的或瞬间动作。

如:

(1) Swimming is beneficial to health. (抽象动作)

(2) To swim in such cold weather did require of him a great deal of courage. (特定动作)

4. 在一些句式中, 如“There is/was no...”“It is/was no use (useless, nice, good) ...”结构中, 主语只能是动名词。

如:

(1)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the split milk.

(2) It is no good objecting.

5. 在句子中, 如果表语是不定式, 主语则相应地用不定式;如果表语是动名词, 主语相应地用动名词, 例如:

(1) To see is to believe.

(2) Seeing is believing.

二、作表语

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在句子中都可以作表语。接下来就将动名词与不定式、分词与动名词进行一下比较。

1. 不定式与动名词。

大多数情况下作表语时, 动名词可以代替不定式, 但有一点区别。当某一动作比较抽象, 并且失去了动词的某些特性, 接近于名词, 此时须用动名词, 例如“My hobby is gardening.”而不是“My hobby is to garden.”。

2. 分词与动名词。

分词与动名词作表语, 用来阐述主语的性质特征, 此时, 我们可将其当成形容词。一个句子中到底是用分词作表语还是动名词, 这须取决于主语与表语的关系。如:

(1) I am tired. (主语I是动作的承受者, 意思是“Something has tired me.”)

(2) The job is tiring. (主语job是动作的执行者, 意思是“The job tires me.”)

三、作宾语

1. 大多数情况下动词后面的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 意义上不会有任何的差异。例如:在动词love, like, hate, prefer, begin, intend等词后面就没有什么差异。

2. 但有时跟在同一动词后却有很大的不同即第二种情况。例如在动词remember, forget, regret, try, mean, stop, go on等后面, 不定式与动名词作宾语时意义就有很大的不同。如:

(1) I remember locking the door. (我记得把门锁上了。)

(2) I will remember to lock the door. (我会记得把门锁上的。)

3. 有些动词后只能跟不定式作宾语, 例如在offer, promise, hope, manage, pretend, attempt, decide, agree, expect, determine等词后。

4. 有些动词和词组后只能跟动名词作宾语, 例如在advise, allow, admit, appreciate, avoid, consider, imagine, delay, mind, enjoy, finish, practice, cannot help doing something, put off, give up等词后。

四、作定语

1. 不定式作定语, 通常皆置于其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它与其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可能是主谓关系, 也可能是动宾关系。如:

(1) The next train to arrive was from Beijing. (主谓关系)

(2) He has too many things to do. (动宾关系)

2. 过去分词用作定语, 多表已完成的动作, 如:

(1) Her job was to take care of the wounded soldier.

过去分词短语用作定语时, 一般皆置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后, 其意义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 但较从句简洁, 多用于笔语中。如:

(2) Trucks and buses were driven on gas carried in large bags on the roof.

3. 现在分词与动名词的比较。

(1) 现在分词作定语时与动名词不同, 首先, 现在分词不重读, 动名词则须重读。如:

(1) 熟睡的孩子 (现在分词不重读)

(2) 卧车 (动名词须重读)

(2) 现在分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在逻辑上具有主谓关系, 动名词则表示其所修饰的名词的性质, 两者在逻辑上无主谓关系, 以上述两个短语为例, 现在分词sleeping表示所修饰的名词child的动作, 在逻辑上child是主语, sleeping是谓语;动名词sleeping则表示其所修饰的名词car的性质或用途, 两者在逻辑上没有主谓关系。

(3) 现在分词作定语时, 其前可有副词、形容词或名词, 这些词皆与现在分词有密切关系。如:

(1) a hard-working student (一个很用功的学生)

(2) a good-looking (一个漂亮的姑娘)

(3) a man-eating animal (一种吃人的动物)

动名词作定语时, 其前可有形容词, 但此形容词不是修饰动名词, 而是修饰“动名词+名词”结构。如:a big waiting room。

五、作宾补

1. 不定式、动名词及分词都可以用作宾补, 如:

(1) Can we call this serving the people? (动名词)

(2) I will get a man to repair the door. (不定式)

(3) I saw him leave the house. (不带to的不定式)

(4) I saw him leaving the house. (现在分词)

(5) I will get the door repaired. (过去分词)

2. want, ask等词用于主动语态时后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在被动语态中同样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例如:

(1)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ir homework in time. (主动语态)

(2)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finish their homework in time (被动语态)

3. 动词make, have等用于主动语态时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而转化为被动语态时则须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1) The teacher makes him answer that difficult question. (主动语态)

(2) He is made to answer that difficult question. (被动语态)

4. 动词help后既可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也可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

(1) The Young Pioneers helped the old man find the lost bag.

(2) They helped the farmers to get in the wheat on Sunday.

六、作状语

在非谓语动词中, 动名词不可充当状语。分词状语一般表示时间、原因、条件或伴随, 而不定式状语则表目的或结果。例如:

1.时间: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hile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 I met a friend.

2.原因: (Being) tired with the work (=because he was tired with the work) , he sat down to rest.

3.条件:Turning to the left (=If you turn to the left) , you will find the place you want.

4.伴随:They left for the fields, shouldering spades and hoes.

5.目的或结果: (1) He came to see the sights. (目的)

(2) The peasants worked hard (so as) to live. (结果)

总之, 非谓语动词是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谓语动词有着谓语动词没有的一些功能。掌握好非谓语动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 对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大的帮助。非谓语动词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 应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薄冰.英语语法.开明出版社, 1999.

[2]赵德鑫.英语语法手册.商务印书馆, 1978.

[3]吕叔湘.英语语法指南.商务印书馆, 2000.

[4]王嘉龄.非谓语动词.商务印书馆.

[5]张振邦.新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卡车市场下一篇:大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