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2024-10-04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共6篇)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篇1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一)第一章比较简单,为节省时间,我讲得快些。

文学是形象艺术中的语言艺术,而诗歌则是语言艺术的尖端,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歌首先必须具有形象性,但同时还必须具有语言的音乐性和语法结构的技巧性。这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没有丰富的形象和充沛的感情,固然不成其为诗歌;但是如果缺乏和谐的韵律与精练的语言,同样也不成其为诗歌。

我国的古典诗歌很多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不少诗歌在语法上有所突破。丰富的形象和充沛的感情,因此,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和语法方面的一些基本特点,不仅对理解、欣赏古典诗歌有所帮助,而且对借鉴古代诗歌语言、提高现代新诗的创作技巧,也有其积极意义。

(重点之处我复制过去)

下面就从语言和语法两个方面做一点简要的介绍。第一节、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这看来是个一般常识范围的问题。固然,阅读古典诗歌的时候,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可是,初学者一提笔写起诗歌(特别是学写旧体诗词)来,这个问题就显得突出了。因此有着重提一下的必要。

诗歌,要求用最经济最恰当的字句,描绘最动人的景物书写最充沛的情感,写出来既饱含诗意,读起来更富有诗味,既唱得来,又记得住。这就要求诗歌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最早的诗歌,由于当时无所谓韵文、散文之分,因而有的就出现一些散文式的语言,或者就是用散文式的语言记录下来的。例如相传帝尧时期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歌谣读来似乎也押韵,但用韵并不严格。尽管如此,它毕竟还是诗。诗歌要有诗歌的语言,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大致可归纳为:

第一、诗歌要讲究声韵,格律诗更要讲究平仄韵律。第二、语言要求高度精炼、形象、准确。

第三、句子成分可以作适当省略。有时省去主语,有时省去谓语或其他成分。

第四、词序有时可以适当颠倒。甚至句子成分也可以倒置。格律诗形成以后,这些特点愈趋明显,要求也更加严格。而这些也正是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明显差别之处。了解这些差别很有必要,一方面,读古诗就不至于以对待散文的目光的目光去看待,另外一面写新诗就不致于写成分行排列的散文。下面一章我详细的说一下 :

二、锻字和炼句:

诗贵精炼,古今皆然,中外如此。这是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所谓精炼,简言之一是谋篇要精,二是字句要炼。谋篇要精 字句要炼。

古今中外的诗人和诗论家没有不注重诗歌语言精练的。我国晋代文论家陆机在论述文章的谋篇时曾经这样说过。

罄澄心以凝思,妙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这说的是写文章必须以最简约的语言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罄:用尽。澄心:真挚,无杂念。以:来。凝思:认真思考。妙众虑而为言:把典型的,大家都感觉出来的。作为自己写作的题材。挫,集中到。为文尚且如此,作诗更是这样。

至于炼字,被列宁称赞过得马雅可夫斯基有一个极精当的比喻颇足发人深省。他说:“诗歌的写作——如同镭的开采一样。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为了把一个字用得恰当,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诗人发出“二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感慨。这些感慨或有些过分,但毕竟是经验之谈,道出了古代诗人用功之勤,构思之苦。

南宋词人姜夔说过,作诗“始于意格,成于句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精妙的选材,独特的构思,独到的手法,在铸成篇章时还得落实到语言文字上。这就要求诗人从丰富的语言矿藏中提炼出最纯粹的诗歌语言来煅句成篇。注意:

独特的构思,独到的手法,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就能达到“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的神妙境界。如行云流水,是说流畅。听之金声玉振:朗朗上口。观之明霞散绮:千变万化的美的享受。独茧抽丝指含义深刻、绵长。在我国古典诗歌浩瀚的海洋里在语言艺术上放射出璀璨光芒的例子颇不少见,就写景来说,柳宗元的《江雪》可算是突出的一例。

这首五言古绝只用了寥寥二十字既写了千山、万径、又写了江、雪、垂钓翁,甚至还点出了老翁的穿戴;整个诗歌给人开拓出一片辽阔苍茫,漫天皆白的境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以二十字融情景于一炉。(白日依山尽......)作者以雄健概括的笔力,勾画出登临骋目所见的壮阔景象;既写了依依衔山的白日,又写了一泻千里的黄河。不仅如此,作者还宕开一笔,縁意造境,融境入意,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使全诗意境更加升华一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登高思远,胸臆顿开使人联想到千里万里更为广阔、更为高远的境界。

毛泽东的诗词更是以极其凝练的篇幅,囊括宇内,包举世界。七律《长征》以简短的五十六字历历如绘地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画卷呈现在读者眼前。仅仅一百一十四字的《沁园春.雪》,就写了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既有壮观的写景,又有豪迈的抒情;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远超历代咏雪之作。以上是就诗歌的谋篇而言。

谋篇就是立意:至于锻句,古典诗词也有很多地方可供我们借鉴。脍炙人口的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简明而有力的两句诗,犹如利剑一般戳穿了封建“盛世”虚幻的帷幕剥开了封建社会贫富尖锐对立的血淋淋的现实。封建社会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一入少陵诗,便觉惊心魄”(赵翼《瓯北诗话》),使人不能不惊叹诗人构思之深,运笔之妙。宋代诗人晏殊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后人评为“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确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缠绵悱恻的心境。也许作者曾经为此二句呕心沥血,因之特别珍视,以致一入于诗,再溶于词。刘禹锡的富于哲理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写个人沉滞遭遇的同时表现了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憧憬,反映了新陈代谢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象这一类写眼前景“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的诗句,并不是诗人毫不经意,信手拈来的,而恰恰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的结果。是诗人在语言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锻句当然离不开炼字。炼字:

古典诗词,往往某一诗句中一字之差,便是败笔,使全篇为之减色;而一字之切,却可以使全篇大为生色。

切,准确。所谓“石韫玉而山暉,水怀珠而川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早已成为炼字的佳话。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炼字的甘苦,不妨旧话重提:贾岛到京师考举人,有一天,骑在驴上偶然想起一个句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用“推”字,后来又改成“敲”字,到底用哪个字确定不下来,于是在驴背上念叨不止,还时时用手做“推”和“敲”的姿势,这时韩愈正好经过,贾岛问韩愈用哪个字好。韩愈想了一会说,我看还是用“敲”字好。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斟酌字句称之为“推敲”。石韫玉而山暉;石头因含玉而生辉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古代诗人炼字的又一突出范例。据说仅仅为了这个“绿”字作者就煞费苦心,把原稿改了十多次。原稿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到”字太一般化,于是改为“过”字;“过”字淡而无味,又改为“入”字;“入”字不响,又改为“满”字;仍不惬意……最后才定为“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充满生机,使整个诗篇都“活”起来了。

鲁迅不仅文风犀利,诗风也颇为卓绝。鲁迅的诗歌看似平易,其实字斟句酌同样是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心血的。内容且不说,就是在锻句炼字方面,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说他后来写入《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那首著名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就曾经四易其稿,几乎是每字都有所改动。

例如这首诗的头一句末三字“过春时”,原来写的是“度春时”,据许广平说:“这一句的推敲是经过相当考虑的。”至于颈联的修改,则更是注入了作者当时全部愤激之情。这一联第二稿还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到第四稿也就是(也就是写入《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的时候,“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了。这两字之改,把诗的意境更升华了:“眼看”态度未免消极,“忍看”则饱含着诗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无限愤激之情;“刀边”固然反映了当时险恶的环境,“刀丛”则进一步揭露了当时四面潜伏杀机的非人间的惨象。仅从这些修改,我们就可以看到鲁迅对遣词造意严谨到何等程度。同里钱秀才叫季重,喜欢填词。但他好喝酒耍性子,有不可一世的感觉。他有三个儿子,过分溺爱,不让他们念书。

饭后就带领他们嬉戏,唯恐不当他们的意。曾经写了一个帖子贴在柱子上说:“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是一个狂人。可以看出“饭饱甘为孺子牛”,在季重的笔下不过是吃饱了饭之后无聊的嬉戏。可是一到鲁迅笔下,仅仅改换了两个字,就赋予无限新意,正象郭沫若所指出的,“起了质的变化”

毛泽东的诗词可谓字字珠玑,光彩四溢。陈毅称赞说“妙语拈来着眼高”,确非虚语。现在就已经知道的某些诗句的修改也可以看出其运用语言艺术达到何等高深的造诣。下面仅举数例作为学习参考:

在七律《长征》中,颈联的起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来是“金沙浪拍悬崖暖”;后来改“浪”字为“水”字,改“悬”字为“云”字。“云崖”自然比“悬崖”更高更险。在七律《送瘟神》二首中,第二首颔联“红雨随心翻作浪,春风着意化为桥”,初稿是 “红雨无心翻作浪,春风有意化为桥”“无”和“有”构成对仗,无论从意境从字面看,已经是够工整的了,但是作者并不以此为满足,最后还把“无心”改为“随心”,把“有意”改为“着意”。这一改,全诗就更加生动、形象,更富于诗意了。

在七律《登庐山》中,首联对句“跃上葱茏四百旋”初稿却是“跃上葱茏四百盘”“盘”和“悬”在《平水韵》中固然分属不同韵部(盘属于上平声“十四寒”,“边、悬、天、烟、田”属于下平声“一先”),但是从诗歌用字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诗味”来看,以“旋”字代替“悬”字确实要优胜得多。在这里也使我们看出作者用韵是何等的严格。

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上片“原驰蜡象”一句中的“蜡”原来写作“腊”字。“腊象”看来似乎有点费解,但是改作“蜡象”,不仅跟上句“山舞银蛇”中的“银蛇”构成极为工整的对仗(《沁园春》词这两句要求对仗,“银”和“蜡”都象征白色),而且形象、生动、更便于理解。

象这样的例子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很多的。

学习古典诗歌的锻句炼字,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从中得到借鉴,以提高当代诗歌创作的水平。无论谋篇也好,锻句也好,炼字也好,贵在以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不是为了争奇斗胜。贵在以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关于这点,前人早已有所揭明。如赵翼就曾经说过:“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如果不注意“真炼”,一味追求字面的奇险,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古代诗人不乏这样的例子。清代诗论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中记载了一则“扶南三改《周瑜墓》诗,而愈改愈谬”的故事。故事中说,有个叫扶南的诗人,年轻时写过一首题为《周瑜墓》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看来还比较工稳。可是到了中年,他却把两句改为“大帝誓师江水绿,小乔卸甲晚妆红”。字面似乎雅了一些,但却显得牵强。到了晚年,又把它该做“小乔妆罢胭脂湿,大帝谋成翡翠通”。袁枚不禁斥之曰:“真乃不成文理!”过分雕琢,弄巧反拙。我们应当引为殷鉴。(待续)西风瘦马文/铃歌编辑

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特点研究 篇2

关键词:数学符号 符号语言 语法

一、引言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和符号语言三大类,这三者中最抽象、最能体现数学思维的便是数学符号语言。数学符号语言的抽象性不仅体现在数学符号单个元素的抽象性上,更表现为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的抽象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语法的解释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便是数学符号语言的结构方式。数学符号语言脱胎于自然语言,那么,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有怎样的关系?

二、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的关系

(一)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的相通之处

从数学符号语言从它的演变来看,教学符号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部分,但从逻辑上来看,它又有人工语言的特点。蒙太格在《普遍语法》中认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没有实质区别,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在结构规律方面是相通的。简而言之,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有相通之处。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一样,都是随着符号(文字)的产生、发展而日益完善。在很多情况下,数学符号语言的词、句是可以与自然语言进行结构上一一对应的,例如:“Rt∠”(直角)就是“Rt”(直的)与“∠”(角)的组合,就是“直的角”也就是“直角”;“∵∥,∥,∴∥”即“因为……,所以……”这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完全相同;“6>5”读作“六大于五”,而“A+形容词+于+B”的语法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

(1)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二)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与自然语言的语法的分化之处

自然语言的语法为数学符号语言语法的早期构建提供了基础。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思维所要求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得数学符号语言的构造更加精密与抽象,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特点也逐渐区别于自然语言而显现出来。自然语言是呈线性排列的,词序、语序的变化通常是前后调换的(在空间形式上,由于排版的不同,前后位置不一定指左右、也可能指上下,如在古代,汉字是上下排列的。)。例如:“你救了我”与“我救了你”;“哥哥和弟弟开玩笑”与“哥哥开弟弟的玩笑”;“我回家了先”与“我先回家了”等。然而,数学符号语言有在词序或语序上进行前后变化、上下变化、对角变化等,例如:“4÷2”与“2÷4”;“”与“”;“34”与“43”;“”与“”。部分数学符号语言是经过多次抽象,故其结构与自然语言有较大差异,例如:“”是由连乘式子“1×2×3×……×10”抽象得来,而四则运算源于加法,乘法也是从加法抽象而来的,学生学习的加法又是从自然语言中的动词“合”“并”所表示的动作中抽象得来的。

三、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特点

(一)结构化

在数学表达式中,数学符号并非像普通文字一样呈线性排列,而是有规律地分布在二维空间中。例如:中,以为基准,可以分为内部()、水平左部()、水平右部(+1)和左上部(3)。在数学中有一类较为特殊的运算符号,称为绑定符,它们不但规定了运算的形式,而且也规定着运算操作的作用范围,常见的绑定符号有:∑(求和符号)、∏(求积符号)、∫(积分符号)∪(并集符号)和∩(交集符号)等等。含有绑定符的数学表达式结构化的特点则更为突出,例如:在中,以∑为基准,可以分为水平左部()、上部(k)、下部(i=1)和水平右部()。其中“∑”规定运算的形式,水平右部规定了运算操作的对象的形式,而上下部规定了操作对象的范围,水平左部则是在整个操作过后的结果进行一个乘法运算。由于书写习惯的不同,这类数学表达式的上下部也被书写成上下标的形式(在基准符号的右上部与右下部),如:。

(二)抽象性

抽象性是自然语言语法的基本特征,也是数学符号语言的语法特点。数学符号语言语法的抽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无限的表达式,有限的规则。如“1+2”“3×4”“11-5”“15÷3”等都是“数字+符号+数字”的形式;“23”“52”“3888”等都是“数字+数字上标”的形式。

2.简要的表达式,复杂的操作。人类部分最基础的运算概念是建立在图与动作(变化)的基础上的,与动作分离的最初思维方式就是将动作图示符号化,所以,最初的符号是可以与操作进行一一对应的。表达式的抽象程度越高,则越难与操作进行对应。例如:“”与“1+2+3+……+99+100”,这两者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后者更容易与操作进行对应,所以就语法的抽象程度来说,前者高于后者。

(三)数学符号的分类

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数学符号分类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有学者按照数学符号的功能,将数学符号分成了元素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约定符号、性质符号和辅助符号。也有学者参考我国的“六书”(汉字的造字六法)对数学符号进行分类。根据数学符号自身的意义与在数学语句表达中的作用,笔者将数学符号与自然语言中的词性分类法作了分类。

1.名词

通常来说,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牛、北京、友谊、上面”等等。数学符号中也存在许多名词性符号,“△”表示三角形,“⊙”表示圆,“⌒”表示弧,“∠”表示角,“max”表示最大值,“min”表示最小值。

2.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跑、看、飞、有、起来、上去”等等。相当于数学符号中的“”(存在,是“exist”首字母大写的翻转)“+”“-”“×”“÷”“>”“<”“=”“”“”等。可以发现,这些符号的读法在汉语中本身便是动词(后5者是黏宾动词)。

3.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作数词,数词分为序数词和基数词。在数学中,常见的基数有“1”“2”“3”“4”等,而序数通常搭配文字“第”,如“第1”“第2”“第3”等。

4.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米”“摩”“秒”“千克”“开”“安”“坎”“次”等。相当于数学符号中的“m”“mol”“s”“kg”热力学温度单位“K”发光强度单位“cd”“times”等。

5.代词

代词是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包括: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而在数学中存在许多用字母代替具体数的例子,这类字母常见的有“x”“y”“z”“a”“b”“c”等,有时这些字母还会在右下角编号,如“x1”。

6.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如“高、大、白、冷、安静”等等。在数学中可以发现少数形容词:“”是任意的,是“arbitrary”首字母大写的倒置,“Rt△”中的“Rt”是直的,是“right”的缩写。

7.副词

副词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称的词,如“都、很、也、居然、更”等等。离散数学中的模态词“□”(必然)、“◇”(可能)都是典型的情态副词。

8.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如果、因为、所以”等等。在数学中,“∵”、“∴”、与“∧”、或“∨”、则“→”这些符号起连接的作用。

这种分类仅仅是简单的类比,数学符号中还有很多符号在数学语句结构中并不充当词语的作用,如:“”,虽然读作“非p”,但在句子结构中它的含义是p的否命题;“∪”的含义是“…与…的并集”;“∩”是“…与……的交集”等等,并非所有数学符号都适用于这种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

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2]于宇.试析蒙太格的普遍语法思想[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7).

[3]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folk)著.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

(第11版)[M].伍新春,赖丹凤,李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徐品方,张红.数学符号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李宇明.数学语言初见(连载)数量词语的语法特点[J].语言教

学与研究,1986,(22).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 篇3

一、诗歌的作用

诗歌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文字的出现便有了诗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诗歌从原始的劳动号子,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以后到现代的新诗这样一段几千年的多元化发展历史,其思想表现形式和语言展现艺术始终没有背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轨迹,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诗歌学习和运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知祖国语文,传承中华文化。

诗歌是语言文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植根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参入、社会文人所推动,自始至终传承了着中华文化传统,是祖国语言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运用能够使学习者清楚地认识祖国语言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认知传统古老的祖国语言文化的璀璨辉煌、博大精深;认识中国诗歌文化深厚雄浑的人文根基,广博深邃的思想底蕴,形式多样的类型体制,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是西方诗歌文化无法比拟的;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弘扬祖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2、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

诗歌以其独有的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不同的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出多样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直接而又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

通过诗歌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时代的变迁,知晓社会历史,认识社会环境,增长社会知识,进而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优美和伟大的基础上,开发智力,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提高思维创造力。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诗歌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文学作品。诗歌作品正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形象的思维,丰富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形象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思想认知态度为社会所传承,为人民所热爱。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欣赏,能够使人们通过感受文字语言的震撼、文学作品的形象,唤起联想和想象,开发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人们创新想象力的拓展,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4、开发语言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审美的熏陶,情感的溶合,思想的共鸣。

从语言的度角说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有的简炼直白,有的含蓄婉转;有的放纵恣肆,有的雍容典雅;有的优美浪漫,有的朴素自然。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使人们在欣赏、领悟精彩、规范的语言文字过程中,学习和借鉴语言表现的风格、特点和技巧进行语言练习,锤炼语言艺术,开发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从审美的角度看不同的诗歌作品,通过不同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形式,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出社会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学习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使人们在阅读、欣赏诗文的过程中结合诗文的声调、节凑、韵律,把握诗文诗意,想象描绘情景,体会诗人情感,展开美的想象,体会美的感受,从而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陶冶思想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二、诗歌的特点 从原始劳动号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起源初期的思想情感、语言思维和社会劳动生活;结合诗歌自劳动号子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我们可以感悟到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思想情感是诗歌的内在特点,是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本质所在;语言艺术侧是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诗歌的具体表现形态。

1、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一般也称“观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人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观点、裹贬态度等都属于思想的范畴,而所反应出的言词论调、笔墨文字都是其思想的情感表现形式。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人的这种思想情感。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

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上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感知诗人对社会事、物的认知观点、裹贬态度,进而悟赏诗人以此抒发的思想情感;诗歌习作时应该对客观存在的事和物有一个全面的思维认识,在明确的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着手创作,才能明确、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劳动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来源。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文字,改变了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创造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字则在丰富和发展人类语言的同时记载了社会生活的境况及发展轨迹,丰富了人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内容。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最早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从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看来,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生活的需要,起源于获取劳动丰收的愿望,而且,劳动生活直接构成了原始人类文学艺术活动的内容。因此,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诗歌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是依靠什么先天的本能,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据《吕氏春秋》的《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里所描述的“操牛尾,投足以歌”是一种歌舞的形式;而“歌八阕”则是歌舞的内容,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对“遂草木”、“奋五谷”的生活愿望以及“建帝功”、“依地德”的社会状况。这里歌舞形式所反映的歌舞内容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

诗歌既然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就会受到一定历史时代的制约。凡是社会制度和人事有重大变迁的时代,凡是新旧变革或社会动荡、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可以通过诗歌的声音,了解当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好恶爱憎,从而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人生。

就其时代性来说,各个时代不同的诗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这样或那样地带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从不同侧面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诗经》中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有些诗写的是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有些诗则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有些诗完整地记述了奴隶社会人们的具体劳动生活及劳动过程,如《豳风·七月》、《小雅·无羊》、《周南·苤苢》等。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凤·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完整地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境界。我国诗歌自《诗经》、《楚辞》后,经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到现代新诗的历代诗人及其诗歌作品,无论其社会发展如何的变化,无论社会斗争和民族矛盾怎样的激烈,无论是怎样的社会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其诗歌或诗句在思想内容上都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只有能够在思想内容上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本质的诗歌作品和真实反映思想情感、境界的诗人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存载并流传后世,为后人所研学和赏用。

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便是高度集中地概括了当代封建社会到处存在着的富人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穷人挨饿、受冻、受压迫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生活事实;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压迫、阶级剥削所造成的社会黑暗现象。

再如:近代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殷夫的诗篇《血字》。

《血字》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的著名诗篇,是殷夫于1929年11月为纪念“五卅”惨案四周年而作。它以一九二五年在上海产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为题材,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示了一个革命者誓与旧世界决战,为新时代催生的豪放气势。

从思想内容上看,诗的前三节表白了对“五卅”运动深切的追思。诗人以“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记录着冲突的通过”等诗化的语言,以不同的壮烈场境描写和刻画了“五卅”运动的悲壮画面,再现了“五卅”运动波涛壮阔、声势浩大的斗争情景,用重复的“血液写成的大字”诗句唤起人们要牢记“这个难忘的日子”,记住敌人残酷的罪恶,记住无产阶级在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所付出的血的代价;在借以寄托诗人的哀思的同时,用来唤起和鼓励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诗人在诗的四、五、六节,以“立起来,在南京路走!”“今日他们的天堂”、“他日他们的地狱”等澎湃的气概和洪亮有力的语句称颂了“五卅”运动,抒发了个人激情壮志,表达了自己为时代革命献身的崇高思想。

最后几节诗人在“五卅”运动的归意之下,将“五”和“卅”化为二个血字,通过“二个血字不该再放辉煌”“千万的心音够坚定了”“这个日子应当即刻消毁!”等诗句信念坚定地相信工农民众革命的血不会白流,坚信无产者尽责任、抖精神,在挣脱剥削压迫镣铐的斗争中,向旧世界发出冲锋的号角,用自己必需、切实的战役行动,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终将赢得革命的胜利。

短短一篇不足500字符的《血字》,划分了三个层次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既描写和刻画了“五卅”运动的真实壮烈的场境和波涛壮阔的浩大斗争声势,又用澎湃的气概和洪亮有力的语句抒发了个人激情壮志,表达了自己为时代革命献身的崇高思想,坚信无产者尽责任、抖精神,挣脱剥削压迫的镣铐,终将赢得革命的胜利。不可谓不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

诗歌发展到现代,无论是“九叶派”、“朦胧诗派”、“第三代诗人”,还是目前正在兴起的新的诗歌流派或新的诗人,所有的诗作都同样是无不体现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思想表现特点。

诗歌相比其他文学作品,由于结构篇幅、节奏韵律的具体要求不同,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更为集中,也更精炼。它往往是抓住生活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深入发掘,用高度集中、精练,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语句予以表现。伟大的导师、诗人毛泽东同志对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有着精辟的总结和论述,明确地指出:“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2)抒情言志,饱含丰富思想感情。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抒情是诗歌的本质。诗歌是通过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来揭示和反映社会生活,通过撷取社会生活中的感情浪花来表现社会现实,展现作者的志向和抱负。人的这种思想情感既包括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抱负,也包括社会大众的主流思潮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态度,而诗歌作者思想情感和志向抱负都是通过其诗歌中所述写的生活情感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是态度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情感的这种态度体验决定了有情感就会有表现。神态、举动、语言、文字都是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而诗歌中的抒情则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将情感无遗地展现出来,以为社会所甄别或接受。在中外诗歌发展历史上,凡是脍炙人口、长久流传的诗歌,无不饱含着真挚而浓烈的思想感情而为人们所普遍喜爱。

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发于诗人的内心深处,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态度体验。只有具体的、独特的、富有诗人个性,并发自诗人内心的真实的态度体验才能进入读者的内心,与读者产生共鸣,使诗人与读者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形象,进而影响、激励读者,发挥社会作用。

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诗歌的社会作用与小说、报告文学、议论文不同,不是靠小说的尖锐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也不是靠报告文学确凿的事实、议论文周密的论证去影响、激励读者,发挥社会作用;诗歌是凭借其真挚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艺术形象,美妙的情景交融,和谐的诗句韵律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产生思想和艺术共鸣的基础上和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如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者上阕开篇两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意思说: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抬头远望,心怀报国之志涌动,于是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向。这里诗人通过刻划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满腔热血的思想感慨和汹涌激荡的心潮大志,给读者的思想和情绪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上阕后篇两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前句意是说: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不是我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不停的战斗,八千里路比喻的是征程,云和月形容的是艰辛,即是说在长久的征途中我要以白云和明月作伴,披星戴月,不停的战斗。后句意是说:不能等了,如果就此等下去,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就只会空有悲愤。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在漫长征程中转战南北的报国信念,下句则展现了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情怀。

作者下阕开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四小句,意是说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句式短促,音韵着力,简炼铿锵;特别是“何时灭?”反诘句吐露并强调了满腔的民族义愤,情感强烈,力超字意,志冲云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句表达了要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雄心壮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二句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对敌愤慨之语,意是我要吃敌人的肉,我要喝敌人的血,足见诗人抒发的是一种对敌寇那种不共戴天的切齿痛恨;结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意是等待收复失地,山河一统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这里“待从头”三字再抒情怀,慷慨明誓,充满决心和自信。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满江红》之所以能够以“气壮山河”“光照日月”影响社会、影响诗坛以至于影响历代炎黄子孙,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凭借其真挚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艺术形象,美妙的情景交融,和谐的诗句韵律以及由真挚情感所迸发的忧国之心、报国之志进入到了读者的心灵,千余年来为后人所共鸣,使读者在获得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的同时,获得了诗句语言、抱负志向、人物形象等诸方面审美享受,为历代传颂。岳飞在这篇诗词中揭示了当代遭敌侵辱的时代背景,以真实的、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抒发了自已“精忠报国”的耿耿之心,拳拳之意。通过对岳飞《满江红》的诵读、欣赏、分析,可以感受得到诗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思想感情”的思想表现特点。

古今中外,一切为人们所普遍喜爱、长久流传的诗歌,莫不饱含着真挚、浓烈,而又独特的情感。没有真实、独特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没有情感,就如同书本没有文字、文章没有内容、花园没有花草、鱼缸没有游鱼般有其名,无其实,就显得空洞、僵化、枯燥无味,就无所谓诗歌了。

诗歌所写的一切都是生活的感情化。真情可以使人变得高尚,使人变得无私。诗歌因为饱含了真情而打动人心,净化着人的灵魂。因此,无论是学习、鉴赏诗歌,还是写作诗歌都要从“抒情言志,饱含丰富思想感情”入手,展开学习思考和创作实践。

(3)意象思维,丰富、大胆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心理机能。“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用来指代事物,以唤起相对应的感觉,激发思维活动的工具。思维是基于意象单元的互动,而想象、联想和幻想则是意象思维活动的物化表现形态。在意象思维的过程中,记忆中的影象、文字、声音等都只是外界的信息储存在人体大脑中所构成的思想和精神材料,它们经过思维过程中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等心理活动,以一定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因此,形成意象的过程也是抽象的思维过程。

文学艺术中,意象是思想表现得以实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诗歌的意象思维包括想象、联想和幻想等多种思维形式。诗歌作者在行文作诗的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生活图景和要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在想象、联想和幻想等形象化思维的基础上,运用拟人、状物、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以词语构成的文字语句描写物象的细节,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志向抱负表现出来。作者的这种形象化思维就是意象思维,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内含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等。

想象、联想和幻想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的意象思维活动的结果。想象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想象(即设想或假想)出来的、内容相对比较 丰富的事、物景况。这些事、物景况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且这种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某事物而想起的其他相关的人、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的其他相关的概念;是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的心理过程,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由于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一概念而引起的其他相关的概念,内容相对比较单薄,因而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联想包括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接近联想等。

幻想是指个人对所希望的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现实中幻想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抛开违背客观规律这一实质,幻想却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的指向未来的想像。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能够反映出人们美好、理想的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文学艺术中幻想则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和期望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而达到一种升华,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

在想象、联想和幻想中想象是意象思维过程的主体。

诗歌意象思维中的想象力是最自由、丰富的创造性想象。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心理机能,想象是诗歌意象思维的主要动力,是创造诗歌的主要手段。作者只有通过自由、丰富的想象才能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而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才能把社会与自然、现实与理想、平凡与神奇、天上与人间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者只有凭着大胆、丰富的想象,“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武》),才能打破上下古今的限制,把自己最感动、最钟情的生活素材熔炼为诗歌的意象,创造出动人的意境,既感动自己,也感动读者。如果没有想象,作者再怎么“情动于中”,也无法在有限的诗句里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容。

想象是诗人必须拥有本领。这种本领来源于社会生活,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扎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感受生活,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才能将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通过影象、文字、声音等形式以信息储存方式储存在诗人的大脑中,形成的意象的基本素材,经过思维过程中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等心理活动表现出来。

深入社会生活,有了丰富的想象,诗人在创作时,就会贴合社会生活实际,意象相合,浮想联翩,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如果诗人不深入生活,不了解社会,不储存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一味地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闭门造车,就不会有丰富、真实的想象,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只能是盆中之景,必然缺乏大气势,缺少民众所喜爱的生活气息。

古往今来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抒发情怀的名人、名诗、名句无数,唐代大诗人李白及其作品就是卓有成就的名人、名诗、名句的杰出代表。

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以山川之险为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着力描写秦蜀道路上的险峻和人性的险恶,流露出对社会的忧虑和关切,以达言蜀道之难而喻时事艰险之目的。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惊人的想象力描写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荡气回肠。他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激荡;甚至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他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凭借神奇而又丰富的想象,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无论是山高水急、林木荒寂,还是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势宏伟,境界阔大,使人耳闻目睹,如身临其境。

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意为: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绢挂你的前面。瀑布从高崖上飞一样地腾空直落,好像有三千尺长,让人恍惚以为那是银河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想象是那样的形象、逼真,使读者当真以为瀑布从高崖上飞一样地腾空直落,就是银河之水从九天倾泻到了人间,给读者以无限的美感享受。

李白的《古朗月行》也是丰富想象的典型诗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在《古朗月行》中李白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及强烈的抒情、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的心中忧愤。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便是对这一昏暗局面的讽刺;“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便是诗人忧伤的表达。

古代诗人杜甫(唐)的《望岳》、谢灵运(南朝)的《泰山吟》、曹植(三国)的《泰山梁父行》、谢道韫(晋)的《泰山吟》、张衡(汉)的《四愁诗》等都是富有丰富、浪漫,自由、奔放想象的作品,值得我们在诗歌学习中鉴赏和运用。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人类生命最高的艺术。诗歌意象思维中除想象外,联想、幻想的诗句作品古往今来不乏其人,我们亦需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诗歌意象思维具有创造性与生命性的特征,是作者在认知社会生活基础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自由重构。由于诗人意象思维中重复不断的思维创新,使这种独特的、自由大胆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幻想,赋予了事、物生命的形象和活力,给了人们认知和审美的启迪,使人们从习以为常的社会历史、生活、人性和大自然中获得了异常独特的审美发现,唤起了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激情。

诗歌的意象思维能够有效地确立篇意,使诗人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怎么写,表现出来的作品能给读者明确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感觉到情感真实、身临其境;能够使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物化,加强了语句的快感和审美的愉悦;能够使想象、联想和幻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有利于抒发真挚情感,刻画人物、景物形象。因此,在诗歌的学习鉴赏中,在诗歌的创作实践中,从方法上注重意象思维,学习和运用丰富、大胆的想象、联想和幻想是诗歌学习实践者的一大要决。

2、诗歌的艺术表现特点

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为诗歌的思想表现服务的,其艺术特点主要是通过诗歌的体裁格式、语言艺术、修辞手法等外在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篇幅上的短小精悍,语言上的高度凝炼,结构上的分行排列,节奏上的音韵谐美,情感上的意境优美等外在形态则是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要求。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的合辙押韵、对仗,现代诗歌追求的自由、开放以及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和形式上分行排列,更是将诗歌的艺术表现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1)语言高度凝炼,篇幅短小精悍。

诗歌的体裁格式决定了诗歌的篇幅短小,字数有限。

由于诗歌是着重于抒情的文学体裁,体裁格式所决定的篇幅短小、字数有 限使其主题表现既不能如散文般用大篇幅的语言文字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以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也不能像小说样用更大的篇幅的语言文字进行细致的形象塑造、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以实现作品的思想主题;诗歌必须采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诗歌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必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诗歌语言高度凝炼的根本要求是语言暗示、语序倒置、跳跃自如;字句凝练、成分省略、词性转变。语言暗示、语序倒置、跳跃自如是诗歌强化情感及韵律、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字句凝练、成分省略、词性转变则是诗歌凝练简约、诗句硬朗坚实、词句表情达意的需要。只有尽可能地提高字词中含情的浓度,凝炼诗歌语言语序及字词字句,将所抒之情尽可能地浓缩在最少的字句中,才能够表现作者的思想观念,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高度凝练,短小精悍,是诗歌艺术表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如杜甫凭吊武候祠的诗《蜀相》中“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仅仅十四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三顾频频天下计”是写诸葛亮隆中献策、出山辅刘,“两朝开济老臣心”写诸葛亮在辅蜀两朝的一生事业中功勋卓著,鞠躬尽瘁。这里虽然没有具体描写诸葛亮的一言一行,却热情地颂赞了他自隆中献策起,至六出祁山、军中病死的毕生功勋事业,含介了他与刘备父子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蜀国中的地位、作用和对蜀国、刘备的赤胆忠心。

又如鲁迅诗《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给挚友许寿裳的诗篇。诗中“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诉说了爱国之心难以逃脱“神矢”的射中和自己远离的祖国,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情景感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则是寄语寒星转达自己对祖国和同胞的敬意,是同胞感觉不到的,而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我的祖国以示对同胞和祖国的敬意。轩辕即黄帝,这里表示祖国和人民。

鲁迅《自题小像》短短二句话,二十八个字,既交待了自己远离祖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情景和自己思念、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又表达了自己为祖国献身的决心和意志。特别是“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其语言字句上的高度凝炼“画龙点睛”般地将诗文《自题小像》的艺术特点和思想主题表现淋漓尽致,使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体现了青年鲁迅的鸿鹊之志和毕生矢志不渝奋斗的人生格言。

在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凝炼、壮美诗句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民族志士澎湃的心,激荡着一个伟大国家的民族魂,激励着当代以至历代的华厦人民特别是亿万青年为祖国献身。再如赵朴初先生悼念周恩来同志的诗句“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诗人没有将周恩来同志的功劳作具体地描写,仅用“无私”二字,就高度地概括了周恩来同志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以及生涯中的巨大功绩和蕴含着的许多生动感人的具体事件;诗人也没有将周恩来同志的威望作具体地描写,仅用“不矜”二字,就清楚地揭示了周恩来同志在党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

赵朴初先生“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仅仅十个字,不但赞颂了周恩来同志高贵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而且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真正的威望是在“无私”、“不矜”中建立起来的。

以上诗例说明尽管诗歌的篇幅短小,字数有限,并不影响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不影响诗人的喻景抒情和述事言志。高度凝炼的诗歌语言,短小精悍的诗歌篇幅可以极少的笔墨、精炼的语句描写社会生活,刻画艺术形象,抒发真情实感。

(2)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

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礼乐记》)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外在节奏是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要求,内在节奏则是诗歌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只有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协调一致了,诗歌才会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情感真挚,具有音乐美的感受。

诗歌的节奏源于人类的劳动节奏。原始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协同动作、减轻疲劳和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常常按照一定的拍子,并且在生产动作上伴以均匀的唱声和挂在身上的各种东西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这便是最早音乐节奏的来源。当文字产生,原始人把这种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和音响与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时,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我国汉代辑成的《淮南子·道应训》里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历史的事实说明诗歌的节奏,决不单纯是语言本身的节奏,它是伴随着劳动过程的节奏和音响而产生的,是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用以组织生产和相互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语言文字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情感、想象意念以及诗歌结构形成、组分,各种文学艺术手法的运用、变化,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强烈鲜明,要求更加细腻有序。

音韵是指抑扬顿挫的和谐声音。汉语语言文学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韵学等学科。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和历史,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要求和术语、定式,继承这份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是华厦学子的共同责任和任务。音韵学是专业学者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诗歌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无论是读诗或是写诗,知道一点基本的韵撤知识,了解和掌握格律诗的平仄要求,能够对着词牌把握住律诗和词的节奏,就能够基本满足诗歌的鉴赏和习作需要了。

诗歌作品中音韵具体地说是指诗歌作品的音节韵律。诗歌的韵律主要包括节奏、音律、韵脚、双声、叠韵、四声等内容要素。

诗歌节奏、音律、韵脚是古诗歌韵律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极富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音,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自由奔放为主流的现代新诗中音律、韵脚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诗人的情感抒发,“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的呼声日趋高涨,并取得了根本性突破,但诗歌的节奏却始终是新诗音乐感中最为重要的要求;由诗歌节奏要求产生的诗句起伏变化、语调升降回落、字词读音轻重等诗歌外在表现形式则体现着诗人情感的发展变化及诗歌内容的展现延伸。因此,就现代新诗来说没有押韵,可以成就为诗;但没有节奏,就无所谓诗歌,更谈不上诗歌的音韵美。优秀的现代诗歌有着适合于诗歌思想内容的鲜明节奏和音谐韵美的音乐感。

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历经几千年一直在华夏大地上萦绕。自诗经以来,无论是楚辞、汉乐府,还是唐诗、宋词都有谱唱,且楚辞更是诗句、音乐、舞蹈三重结合之音韵美,宋词也有很多都是配舞伴乐以展示音韵之美。

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得益于伟大的中华民族语言。汉语不仅是象形文字,为世界各民族所仰慕,其语言的音律优美,韵律和谐,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单音节发音,与世界上任何一种发音长度不一的拼音语言相比,节奏感都要强得多,是世界语言中最优美的诗歌语言。日本学者石川忠久就高度赞扬说:“汉诗是高级的语言艺术,无疑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

文学,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因其语句上高度凝炼,篇幅上短小精悍,形式上分行排列,而又高度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诗人浓烈的感情,使读者闻之动心,易唱易记,更是一种精美的语言艺术。在这种更为精美的语言艺术中节奏、音韵是诗歌精美语言艺术的内在特点和核心要求。

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一首节奏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著名词作。词句全文为:“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中被毛泽东尊称为“君”的李淑一,是“骄杨”(开慧)的“好朋友”、“柳”(直荀)的夫人。1933年,李淑一在丈夫柳直荀牺牲后,结想成梦,和泪填了一首《菩萨蛮·惊梦》词;数十年后,李淑一于1957年1月寄给毛泽东,请他指正;毛泽东看完这首词,对亲人的思念、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令其 “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于同年5月11日,挥笔写下这首著名的词章,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百倍关爱,感天地、泣鬼神。

从韵律上看,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下阕的“舞、虎、雨”三字韵脚对照词谱,与上阕韵脚及下阕“袖”字似乎不贞同韵,疑有“破韵”之嫌。但一向重视用韵、深谙格律的毛泽东很清楚这一点,他在1958年12月“作者自注”中明确指出:“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这里毛泽东所说的“不可改”是因为内在节奏(诗歌思想情感的表现)要求而“不可改”,即是为了不因韵害意而“破格”;“只得仍之”是因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协调统一,即意与声谐,浑然天成而“只得仍之”。可见诗为言志,既然格律是为了情感服务的,“情动绳墨外,笔端起波澜”(臧克家语),就没有必要胶柱鼓瑟了。这就是伟大诗人毛泽东的原意。

“诗为言志”就是诗意,是诗歌的思想表现特点所决定的;节奏、音韵是诗味的具体表现和要求。不见诗意、没有诗味的诗词句,即便合律,也无所谓诗词。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虽“破韵”,但在遵循诗词格律的前提下,根据表达需要而作点灵活变通,可以看作是其“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诗论的一种艺术尝试,同时该词又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将语言形式上的节奏因素、音谐韵美因素与词作的思想内容节奏、情感抒发节奏诸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鲜明的诗词节奏,增强了包括情感美、音乐美在内的诗词韵律美,使诗词的意美在节奏鲜明、音谐韵美之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诗味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不能不称之为节奏鲜明有序,音谐韵美的好词了。

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在实际咏颂欣赏中配有多种版本的配曲音乐,无论何种配曲版本或乐器配唱,其优雅之韵律,明畅之节奏,深厚之情感无不得到完满的体现;伴之舞蹈时,在翩翩起舞中的音韵之美更是使人“音语联想”,“乐韵成思”,“触舞生情”,感人肺腑。

中国几千年的词歌发展历程中,富于韵律美的诗词歌赋很多,除《蝶恋花》外,如《雨霖铃》、《临江仙》、《一剪梅》、《虞美人》、《满江红》和《钗头凤》等,都有各种配曲,唱起来都是美感十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因此,我们赏析和习作诗歌时,一定要把握诗歌的节奏,结合包括矛盾冲突、感情的起伏、人物的言行与关系、自然音响的消长等在内的生活节奏变化发展以及意象思维方法,在鲜明的、适合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节奏调动下,充分地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进而得到艺术和心灵的享受。

(3)形态上分行排列,跳跃自如

分行排列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外在形式要求。诗歌的分行排列是由诗歌的语言艺术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是诗歌格式布局的要求。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样式,分行排列则是诗歌文学的体裁要求。中国诗词格律中的格,是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所应遵守的格式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式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虽然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式要求,但分行排列却始终是诗歌文字展现的基本形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分行排列从语言文字展现上能给读者造成视觉的观赏效果,给读者明确的心理定势,使读者看到这样的分行排列形式就知道这是文学作品中的诗歌。

其次是诗歌节奏变化的要求。分行排列使诗歌语句中词和词之间的音节停顿,使诗歌的语言表述在停顿中显现出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要求,显现出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中诗歌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当分行排列将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诗句的语言表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韵脚押韵时,读起来就顺口,节奏感就更强,就更具有情感的色彩和音乐美的享受。

再次是诗歌艺术表现的要求。诗歌作为一种精美的语言艺术,不仅体现在诗歌语言的精炼、寓意,节奏、韵律上,还体现在语言文字展现的排列样式及组合图形上。这种通过排列样式及组合图形所体现的诗歌造型、韵律、气势和美感就是诗歌艺术的排列美。如古体律诗和绝句排列均为方阵型,逐字逐行排列,行数四或八行,行间字数相等,呈长方形,是一种规矩齐整之美,这种方阵型犹如行军布阵,威严整肃,牢不可破,势不可挡;而在现代诗歌、欧化诗歌中诗人们根据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需要及诗歌排列美的艺术创作要求进行排列设计,在分行排列的原则基础上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地创作出了许多诸如梯阶形、金字塔形及其它多种象形图案,“笔墨生动,意蕴深长”地展示了诗歌的排列美及音乐美。

跳跃自如是诗歌语言叙述艺术最基本的外在形式特点。所谓跳跃自如指的是诗歌的语言叙述艺术特点所决定的文字语句的使用手法及思想内容的表现方法。

从文字语句上来说:高度凝炼、短小精悍决定了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微末节地描写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具体的境物、事件,抒发思想情感,托物言志;决定了诗歌只能运用文字语句的转换变化,描写并展现其深蕴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纵横无限的时空跨度。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由于诗歌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纵横无限的时空跨度,因此诗人思想情感、意境想象都是通过文字语句的转换描写在自然过渡,跳跃自如中抒发和展现的。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除词牌名“浪淘沙”的格律要求分行排列外,从语言叙述艺术上看是一首融描写、感慨、抒情于一体,自然过渡,跳跃自如,热情洋溢的词作。全文如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一九五四年夏天在北戴河边休养边工作时,在滔天白浪中下海尽兴畅游了后回到寓所,意犹未尽,一气呵成写下的一首雄浑壮美与沉郁缅怀之词。当时抗美援朝战争以保卫我国的边疆而胜利结束,在全国范围内(除西藏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中国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全国在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中呈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首词由景抒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诗人在词的上阕开头写了北戴河的海景风貌,在观景中蕴积着对人民生活、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深深情思。“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由景抒发情感,由“打渔船”对渔(人)民的关切系念意喻引申到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关切系念,足见诗人的情怀。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下阕启文中诗人对上阕结束后的发问并没有作直接回答,而是用千年前的往事即“千古风流人物”的曹操当年跃马挥鞭率军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在萧瑟秋风中观沧海,洪波涌动,有感而发,以歌言志所写下旷代名篇《观沧海》作为借喻和对比;结果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虽然仍是萧瑟秋风之时,仍是洪波涌动之景,但今非昔比,社会已经变换,千年前东临碣石遗篇主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我们实现了,中国人民已经当家作了主人。

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歌共同特点解析 篇4

唐代诗坛“李杜”、“韩柳”、“元白”、“小李杜”……这些诗人“组合”中,最让我羡慕的当数元稹与白居易了。

他俩虽是列举“组合”中岁数相差最小的,而且交往最为密切的一对,看唐代《诗人年表》,我们能发现,元白之间许多相似的生活经历,诗歌有也共同点,那么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歌的具体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二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世称“元白”,其友情为后世留下一段“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患难的经历上,生活中相互鼓励与支持,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借鉴,曾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居易曾在《赠元稹》一诗中表达了他与元稹心灵锲合的缘分:“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作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元白共同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白在文学相似性比较。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人在创作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强调作品对时事的讽喻作用,现实主义色彩浓郁。在诗作的体裁上,元白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长篇排律以及新乐府等,内容表达上也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

(1)反映现实生活。

由于元白二人皆以“达则兼济天下”为为官志向,同时也因为二人都在童年经历坎坷,体验到了百姓的生活,因此二人在诗作题材的选择上的相似之处是都能够密切关注社会现象及社会生活。例如,元白二人针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矛盾而写下的“对策”,后被整理编辑为《策林》,揭露了诸多社会问题,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短论,体现了二人的政治态度。又如,二人的创作都曾以百姓生活为题材。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白居易的《新乐府》50 首、《秦中吟》等等,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揭露朝廷政治统治的弊端。

(2)抒发胸志。

由于仕途经历相似,二人寄情山水,以山水诗直抒胸臆,表现自己的胸怀,体现人格。例如,元稹的《游云门》,意境高远,景物描写细腻,体现了作者广阔而清淡的胸怀;白居易的《咏意》《题浔阳楼》等,通过风景的描写,体现作者独到的审美眼光,抒发内心情感。

(3)表达生活情趣。

“士大夫”心态在二人的诗作中可见一斑。白居易以淡泊知足的心态,寄情自然美景之中,如《问刘十九》:“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清新之气呼之欲出,自得自适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元稹自己曾说过,想要从诗作中找到“思深语近,韵律调新,而风情宛然”的境界。如他的《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体现了独特的情韵和风致。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篇5

一、引言

二、商业广告的词汇特色(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大众商品普遍使用口语体词语

2、富有创意

3、三、公益广告的词汇特色

1、动词的使用

2、疑问句的使用

3、反语的使用

4、排比的使用

而公益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是广告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指以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等三大特点。公益广告涉及 的主题为公共健康和安全问题,如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预防火灾等。在表达方式上,公益广告使用了与商业广告相同的技巧,但是其目的不是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教育公众、警示民众、普及知识等。英语公益广告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到达了其他语言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各国从事公益事业人员学习的榜样。

英语公益广告的特点在用词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广告中常使用简单、直接的动词,而公益广告中具有强烈情感和否定意义的动词使用得更多,以表达希望人们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公益广告中多名词,因为公益广告的主题涉及世界、地球、环境、健康等,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词,其目的是希望人们关注其主题,故形容词较少使用。如:Stop Smoking,If You Love Your Life。这则关于吸烟的广告并未使用任何修饰词,却能把广告的主题和含义形象生动地传递给人们。

一则广告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并得到人们的认可,故简明的语言经常被采用,公益广告也不例外。有些公益广告需要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因此其句式必须简单、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Animals can’t protect themselves!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30个英语广告中就有一个疑问句,其原因是疑问句的一些特性正好符合英语广告的要求。疑问句有两个功能:一是在心理学方面,疑问句能使读者轻松接受信息并使他们参与其中;二是在语言学方面,使用趣味性句子能降低语法难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广告中常使用疑问句。

例如:(1)Got milk?该广告在美国非常流行,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也由“Hello?”变成了“Got milk?”。众所周知,牛奶对人体建康有益,但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想喝牛奶了,因此人类建康亮起了红灯,尤其是老年人。美国加州乳品加工协会(California Milk Processor Board)制定了该广告,用于提醒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和健康就必须坚持每天饮用足量的牛奶。这则广告只用了一个仅仅包含两个单词的一般疑问句,却表达了深层含义;(2)Where is your child?当人们看到这则广告都会四处张望寻找自己的孩子,该广告的目的便达到了。这则广告使用了一个特殊疑问句,警告游泳池中的父母们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反语是指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例如美国癌症协会为劝诫人们戒烟而制定的广告“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smoking cigarettes,don’t listen„they’re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便使用了反语的手法。该广告中没有用教条式的语言要求吸烟者戒烟,而是正话反说,却直接表达了其真实含义,读者一看会会心一笑,仔细思量便理解了广告的意图。利用多个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就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公益广告中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使句子结构清晰、整齐和平衡的作用,从而使广告标语不易被人遗忘。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One World,One Dream”,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又如宣传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Pull a trigger,they will die;push a button,they will live.”公益广告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英语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广告,也将有助于我国公益广告借鉴国外的优秀作品,促进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3]金海兵.试谈公益广告标语及其翻译[J].孝感学院学报,2005,25(5):48~50.[4]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李镇.英国硕士论文公益 广告语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18~30.[6]唐海萍.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修辞魅力及其翻译策略[J].咸宁学院学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 篇6

下面将该标准小学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部分进行比较,以期获得借鉴和启迪。

一、美国麻省诗歌课程标准与中国《语文课程标准》(1~6年级)的对比

在第一学段,《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并且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麻省(幼儿园-2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则是:辨认有规律出现的节拍,词语中相似的发音,即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麻省语文课程标准则是辨认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反复、明喻、意象。

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麻省的要求是体会、分析用于表现诗歌含义的声音效果(头韵,拟声词,韵律模式)、比喻性语言(拟人化,暗喻,明喻,夸张);文字格式(大写字母,诗句长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麻省诗歌标准中,每个学段后都附有样例,用以说明这些标准在课堂情境下如何实施。此外还选录了一些课例,用以说明怎样把这些具体的学习标准整合成课堂学习单元目标。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省语文课程标准共同之处

麻省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标准,期望所有学生成为有效的语言使用者,并且能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理解本国的文化并对其作出自己的贡献,能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这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相似之处,具体到诗歌标准部分,两个课标的共同之处在于:

1.诗歌教学与文学教学价值追求的一致性。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文体形式,有着独特之处,但两个诗歌课程标准,却始终都贯穿着文学教学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强调诗歌和语文学科中的其他体裁之间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支持的。可见,我国和麻省的课程标准在这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2.遵循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标内容体现出层级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数量和难度在逐年增加;麻省诗歌课标中,从“辨认有规律出现的节拍,词语中相似的发音”,到“辨认韵律、节奏和意象”,再到“体会、分析诗歌要素是如何体现诗歌特征的”,层级性很明显,要求也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高,符合语言学习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三、《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省语文课程标准不同之处

1.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麻省诗歌课标通过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体现出了其较强的可操作性。他们认为:“优秀的英语语言艺术学科课程应教会学生必要的策略以获取学业知识,完成学业目标,学会独立学习。学生通过有意识的练习,以及在日益复杂多样化的情景中发展、应用多种学习策略”,所以在诗歌课程标准中强调策略性知识,比如5~6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分析用于表现诗歌含义的声音效果、比喻性语言、文字格式等”。然后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学习策略,即从“头韵,拟声词,韵律”等要素理解诗歌的“声音效果”;从“拟人化,暗喻,明喻,夸张”等要素理解诗歌的比喻性语言;从“大写字母,诗句长短”理解诗歌的“文字格式”,也就把这种概念性的东西以操作性非常强的形式具体提了出来。另外,麻省诗歌标准后常伴有一些课例,用以说明这些标准在课堂情境下如何实施。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只是“诵读、感悟和积累”等,具体怎么做并没有写出来。比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该如何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则是比较模糊的。相比之下,麻省的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标准,则避免了让学生自己摸索、“感悟”或者是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诗歌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层级性方面: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该从课标的各个学段上明显地看出各阶段目标要求的差异性,看到在同一点上的不同要求。虽然两个课程标准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层级性,但实质上还是有差别的。麻省诗歌课程标准中,有个在三个不同年级教“意象”概念的例子,三年级时,要求学生能找出诗歌中生动形象、能够构成画面的词语,然后朗读、讨论这样的词语,练习写小诗。七年级时,老师带领学生找出环境描写所运用的不同的意象词语,如“汩汩地流水声、有回音的隧道”等,让学生把这些意象和人的一种或者多种感觉对应起来,并自己去分析其他部分的环境描写,运用所学独立写文章。七年级时,引入“意象模式”这一概念,在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时,找出剧本中多个地方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太阳”,并讨论分析,和“太阳”联系的是“光亮、高度和力量”这样的字眼,在该戏剧中指理查德二世这位君权神授的国王。之后“学生独立写一篇文章,探索解释某一形象模式,将之和剧中重要主题联系起来”。这样,层级性非常明显。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仅仅是背诵诗文数量上的增加,如对于诗歌情感体验方面,则层级性不明确,差异性比较模糊,不利于不同年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诗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部分,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领悟、体验和背诵,学生主要以吸收、内化诗歌知识为主。麻省诗歌课程标准后面附有的一些样例中,很注重发展学生的诗歌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诗歌技巧、修辞和诗歌样式特点来写诗,并有相应的修改方法指导。所以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创作诗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国语言特点不同所致。我国的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具有音乐性,结构严谨工整具有整体性,读来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的爱好,所以强调整体古诗的感知、体悟和背诵。虽然古诗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但多背诵一些好诗,孩子们会逐渐感觉到语言的美,感觉到读书,有学头,从而培养了他们爱好语言的感情,促进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增长了他们思考、想象的能力。而英语在上述方面不如汉语的优势明显。在此,笔者认为,借鉴麻省课程标准重视诗歌创作的特点,结合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的优势,在今天,鼓励教师和学生尝试诗歌创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English Language ArtsCurriculum Framework,2001.

3.陈家尧.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修订的几点思考[J].北京:语文建设,2003.6.

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P.100.

上一篇:《续接漫画创作》 漫画教案下一篇:余秋雨《老屋窗口》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