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分析

2024-05-28

肝功能分析(精选12篇)

肝功能分析 篇1

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 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中枢”, 担负着糖、蛋白质、脂类等生物物质的合成、转化、分泌及排泄等任务, 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但肝脏又是极其脆弱的, 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以及外界环境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肝功能损害甚至发展成肝癌而失去生命的例子屡见不鲜。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 人们对肝功能损害的预防意识非常淡薄, 甚至一些人经常会忽略自身的肝功能损害问题, 在生活中发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后也不知道是由于肝脏出现问题而导致的, 一些病人直到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才发现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为了提高人们对肝功能损害的重视, 了解造成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 本文选取了100例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进行了原因调查与分析, 希望具有一定的现实的意义和警示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肝功能损害患者100例。首先, 这100例患者必须是通过正常检查和诊断程序确认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次, 这100例患者均不伴有其他并发症或者无法治愈的疾病。诊断标准:ALT>40 U/L或总胆红素>20.5μmol/L, 则被认为是肝功能损害。其中男55例, 女45例;年龄19~67岁, 平均34.5岁。在这100例患者中既无肝毒性药物的服用史, 也没有其他并发症或无法治愈的疾病。

治疗方法: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 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首先,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记录, 统计并整理其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具体原因。然后, 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来选取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进行处理。具体方法:1立即停用会引起肝功能损害的药物或者疑似有损害的药物;2对于因化学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进行保肝药物治疗, 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确定用药的方式、剂量和时间;3对于肝炎病毒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患者, 在相应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保肝治疗;4对于因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则教育患者远离垃圾食品, 帮助患者转变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5所有的患者均被要求适当的休息,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 并给予优质的护理。

结果

通过对100例肝功能损害患者进行病情原因分析、整理和记录后得出以下结果, 见表1。

100例患者在进行1~6周的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以及护理后其治愈结果, 见表2。

讨论

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导致等引起的肝功能损害[1]。这种肝功能损害在发病初期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还能治愈。但由于这种病毒性因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起病隐匿、病程较长, 不易被患者早期察觉而耽误治疗[2]。总体上来说, 这种生物因素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结局主要有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生物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最为严重, 也是肝功能损害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因素。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造成肝功能损害的主要是由化学药物中毒、过敏等引起的。如今医学上由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案例越来越多[3]。而过度酗酒、有机农药中毒等也沦为常见的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化学因素。但以药物性和酒精性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3自身免疫因素: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关注得越来越少, 忽略了去医院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 甚至是在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 也选择忽略和拖延。繁重的工作使得人们缺乏正常的足够的休息, 身体的免疫力会逐渐降低。一旦身体其他器官出现炎症而又拖延治疗时, 会逐步演变为全身免疫性疾病。最终演变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从而造成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损害。4个人生活习惯:目前, 我国肝功能损害患者以及肝癌患者的数量正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和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一些患者的生活习惯较差, 平常生活中喜欢酗酒、抽烟、熬夜等。个人生活习惯不好, 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而抽烟则同样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据相关调查显示, 一根烟燃烧可产生4 000多种化合物, 其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这些都是常见的致癌物质, 对肝细胞的损害非常严重, 长期大量抽烟必然会引发肺部和肝脏的疾病。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环境, 即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好坏。一氧化碳、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等都属于自然环境之列。这些漂浮于空气中的物质都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害。而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等也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 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也是潜在因素之一, 大家知道, 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 其传播途径除了主要的经血行传播之外, 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接吻、性接触、共用餐具进餐等也会传播。

预防和治疗肝功能损害的具体措施: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拒绝酗酒、抽烟、熬夜等有损肝脏健康的行为。2转变自身的健康观念。要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潜在性的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疾病。3慎重用药。对于某些新药, 特别是化学合成药剂, 要在充分认识其药性、药效以及用药物不良反应后选择是否继续用药。4针对自身病情对症用药, 积极入院, 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 并进行适当的休息。5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与陌生人进行过于亲密的接触, 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问题, 甚至是拿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本文通过探讨、分析造成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 对于人们追求健康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艳贤, 郭晓东.非肝炎病毒所致肝功能损害超声影像与病理关系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27) .

[2]潘力.中成药致肝功能损害194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8) :1979-1981.

[3]韩宏伟, 田建荣.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9) :2730-2731.

肝功能分析 篇2

案例:在哥哥面前炫耀一番,但倔强的哥哥也不甘示弱,仗著其结有一天林叔叔拜访陈家,他带来一部电动玩具做礼物,陈家有两个孩子,这两位兄弟都想占有此玩具,由于弟弟年纪较小、体弱多病,因此母亲裁决将玩具送给弟弟。

但是弟弟是一位独占性很强的孩子,从不主动把玩具借给哥哥,甚至故意实的体格,非把电动玩弄到手不可,从此以后陈家兄弟就经常争吵打闹。

每次哥哥均借故推倒弟弟,或强夺弟弟的玩具,弟弟就大哭一,妈妈一听到弟弟的哭叫声,就不问原因地把哥哥责骂一顿.行为功能分析的主要目地是针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的解析.分析的焦点在於确认问题行为在什麽条件下产生,在什麽条件下持续出现, 以及确定问题行为的具体影响层面。

一、以下是针对“妹妹的哭闹”这个行为的行为功能分析:

S刺激条件:每次有新玩具的时候,妈妈都将玩具送给妹妹,然后哥哥每次均借故推倒她,或抢夺她的玩具

O个人条件:年纪较小,体弱多病,妈妈比较偏爱,也认知到妈妈比较偏爱自己这一事实

独占性很强,从不主动把玩具借给哥哥,甚至故意在哥哥面前炫耀一番

R行为反应:

认知:

1、这是妈妈给我的玩具,是属于我一个人的

2、被哥哥欺负了,很生气,但是仅凭自己又无法和哥哥抗衡

3、我要哭,宣泄情绪,申诉对哥哥的不满,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妈妈来为我“主持公道”

情绪:生气、有属于我的东西被抢了的感觉 行为:大声哭闹,引起妈妈的注意

C:短期:情绪宣泄出来了;得到了妈妈的关怀和呵护,但妈妈的护短助长了妹妹的哭叫行为;妈妈呵斥哥哥让她有一种胜利的感觉

长期:独占性加强,难以与人分享,不利于兄妹关系的协调,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养成坏的行为习惯;对妈妈的依赖性增强,可能会丧失独立的能力,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二、以下是针对“哥哥抢夺玩具“这一行为的行为功能分析: S刺激条件:妹妹不将新玩具借给他玩,还故意在他面前炫耀一番

将此情境评价为挑衅和宣示家庭地位(尤其是在妈妈心中的重要性)O个人条件:个性较强,体格结实 R行为反应:

认知:妹妹的这个举动是在挑衅我;妈妈不问原因就责骂我,果然是偏心妹妹;妹妹哭了,我能感受到“征服“和”报复“的满足感

情绪:对妈妈的偏心和妹妹的挑衅感到难过和生气,非把玩具弄到手不可 行为:和妹妹争吵打闹,借故推倒妹妹,或抢夺妹妹的玩具

C:短期: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了;被妈妈不分原因的责骂,让他更加肯定自己不如妹妹重要,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形成了负面的认知和自我评价 长期:妹妹的哭叫却更加助长了他的好斗行为,因为他每能尝到“征服” 与“报复” 之满足感,会让他形成畸形的价值观,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有失公正平等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也会影响他的价值观等的形成,不利于他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不利于他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父母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一般可以运用行为矫正法。如: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父母可以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当妹妹将她的玩具和哥哥分享之后或哥哥爱护妹妹,用和平的手段说服妹妹和他一起玩玩具时,父母可以并应该对妹妹或哥哥的行为及时进行称赞、鼓励等,或者是根据孩子们自己的兴趣、特点和教育情境来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父母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孩子们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引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指当孩子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她)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孩子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如,当妹妹在哥哥想和她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哭闹,父母可以过去协调,但不能按妹妹的期望,不分原因的责骂哥哥,还可以将玩具收走,一旦妹妹和哥哥可以和平地一起商量好解决方案后再将玩具归还。

示范法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父母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参考,让孩子亲眼看一下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方法及其不同的效果.如当哥哥想和妹妹一起玩玩具却不知怎么正确的做而去抢夺时,父母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其次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从而科学、有效地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解释学生的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个人的缺点或不足,不少问题行为是学校和家庭中人际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减少的问题行为,父母可以采用生态系统原理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1)重拟技术.即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拟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拟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将妹妹的哭闹看作是是想要积极解决和哥哥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的表现;把哥哥抢夺玩具的行为视为只是想要玩玩具的表现,当父母把妹妹和哥哥的这种行为看成是积极的行为后,对待孩子就会是另一种态度和教育方式。

肝功能分析 篇3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及抗支原体治疗意义。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为MP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通过临床观察、胸部X线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收治232例MP肺炎患儿中,合并肝功能损害者37例,占15.94%。以食欲不振,呕吐为表现,其他病例缺乏消化系统异常症状。37例均有1项或多项转氨酶增高,结论MP肺炎可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同时由于转氨酶升高,医生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产生犹豫,我们在用药前后对肝功能均进行检查,发现用药后转氨酶明显下降,说明支原体感染导致功能损害,而正规剂量阿奇霉素未发现产生功能损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肝功能损害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rd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今年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年,在学校,幼儿园有一定范围的流行,临床上常伴有肺外损害表现。笔者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MP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3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8~2010年共收治MP肺炎患儿232例,其中合并肝功能损害者37例,占患儿总数的15.94%。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岁~3岁25例(67.56%),4--6岁7例(18.91%),8一14岁5例(13.51%)。学龄前儿童占86.48%。本组小儿MP肺炎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临床诊断标准[1]。就诊时合并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升高者认为有肝功能损害。

1.2 方法:我院确诊MP肺炎者均常规检测肝功能,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除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外,抗支原体治疗前后均进行支原体抗体的检测,抗支原体治疗前指剛确诊后尚未进行抗支原体治疗,抗支原体治疗后指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胸片好转,肝功能和其他检测指标均恢复正常后,检测方法是ELISA法检测血清MP—IgM。抗支原体治疗均选用阿奇霉素(希舒美)。

1. 3 统计学方法:2.3的实验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患儿除肺炎表现外,37例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有食欲不振28例(75.67%),其中伴恶心,呕吐21例(56.76%),伴腹痛16例(43.24%);乏力、精神差症状为主的有5例(13.51%);面色苍白、多汗2例(5.41%);无明显症状者2例(5.41%);未见明显黄疸发生(见表一),部分患儿同时出现2种以上症状。

2.3 治疗与转归:37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中,住院期间肝脏B超均未发现肝脏肿大。抗支原体治疗除选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希舒美)治疗外,同时加用垂盆草口服;除肺部损害外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又超过2个系统共15例,均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治疗1-2天;高热和胸腔积液患儿短期应用激素(平均使用天数3天)。37例患儿平均入院10天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平均12天恢复正常,平均住院天数14天;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病例15例,临床控制效果好,平均住院天数16天;37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或者死亡病例。

3讨论

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在流行高峰期,MP感染所引起的肺炎占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0%[2]。M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可以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器官的疾病,导致心、肝、肾、皮肤等多器官的损害,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可高达51.3%,本组共收治232例MP肺炎患儿中,合并肝功能损害者37例,占15.94%,以学龄前儿童发生率高,虽然支原体感染以年长儿多见,但并发肝功能损害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近年来由于对MP感染的认识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MP感染引起消化系统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与MP直接侵入、免疫介入和产生毒素有关:①MP直接侵入肝脏等消化系统产生病变。②免疫学机制:由于MP抗原与人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组织存在相同抗原,当MP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从而导致肝脏的免疫损伤。由于MP反复亚临床感染,增加患儿对病原体的敏感性致免疫复合物引起血管的Ⅲ型变态反应,从而导致肺外病变。③如果从血液中分离出MP,提示存在类似病毒感染时病毒血症。MP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肝脏受损。MP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时由于程度不同,使临床有不同的表现,大部分临床表现隐匿,可无症状或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儿有乏力、精神差,除年长儿可自诉,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差。症状、体征不典型,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并不低,MP肺炎时,应提高警惕,需区分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或疾病本身所致肝功能损害,随时检测,及时区分,以免延误治疗。 儿童MP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目前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在组织中浓度更高,副作用更少[3]。本组患儿经综合治疗多在2周内随肺部症状、体征好转而痊愈,肝功能恢复正常。说明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治疗.MP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转归绝大部分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对肝功能损害的原因要正确分析,儿童MP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仍可以使用阿奇霉素,及时复查肝功能。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陈克敏.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562—565.

163例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间收治的肝功能异常患者163例, 分为两组, 其中老年组 (≥60岁) 68例, 男37例, 女31例, 年龄 (60~89) 岁, 平均 (70.6±7.1) 岁, 非老年组 (<60岁) 95例, 男54例, 女41例, 年龄 (20~58) 岁, 平均 (46.3±8.6) 岁。

1.2 方法

检测两组人群甲~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HCV RNA定量, 肝炎标志物阴性的将进一步行巨细胞病毒、EB病毒, 单疱病毒等血清Lg M、Lg G抗体及自身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抗体的检测。所有患者行腹部彩超或CT等影象学检查。一旦发现有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患者将转入传染病院进一步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异常病因分析

老年组以药物性肝炎、胆源性肝损害、肿瘤为病因的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病例组, 而肝炎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为病因的发病率低于非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类型

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 非老年组急、慢性肝损害分别为55例、29例;老年组分别为40例、22例, 两组肝功能异常均多为急性肝损害, 分别占57.89%, 58.82%,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非老年组比较, aP<0.05肿瘤:包括肝癌及肝外肿瘤如胆管癌, 胰头癌, 其它转移癌

3 讨论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很多, 预防治疗措施也不同, 掌握了肝功能异常的病因特点, 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造成肝功损害的可控因素, 及早进行干预, 可避免慢性迁延, 造成肝细胞不可逆损害, 最终无法挽救。我国是肝炎大国, 在本研究中病毒性肝炎, 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是非老年组肝功能异常的首位原因。其中肝硬化20例, 占大部分, 高于老年组, 原因可能与一方面部分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前期症状轻, 早期往往被忽视, 有的中青年人尽管已知患乙型肝炎, 但重视不够, 或因经济、耐药性、依从性等方面原因未正规抗病毒治疗, 也未定期监测肝功能有关, 往往达到肝硬化阶段时才治疗, 这与我国肝硬化发病高峰年龄在30~50岁也相符。另一方面可能与本院不是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定点医院, 急性期乙肝病例少有关。为了避免病毒型肝炎, 尤其是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 我们应加强疫苗接种的宣传, 阻断其传播途径, 对于有慢性乙肝的患者, 应及早专门医院正规抗病毒治疗, 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劳累, 保持乐观情绪, 这样才能减少病毒复制, 改善肝功能, 防止病情进展, 提高生存率。

本组资料中,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非老年组占20%, 已经成为非老年组肝功能异常的第二大病因, 与文献报道一致[1]。这可能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结构变化, 日常运动减少, 使越来越多中青年人过早出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有关。酒精性肝病在非老年组、老年组中分别占 (9.47%, 6.1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应注意长期饮酒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的另外主要致病因素[2], 虽然脂肪肝、酒精肝早期对肝功能的影响有限, 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 逐渐进展为肝炎, 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将对人们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不论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如能及早发现, 积极治疗, 多可恢复, 为了避免造成不可逆肝损害, 对于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首先要进行相应的饮食调节, 适合体育锻炼, 配合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达标;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是戒酒, 加强营养支持, 同时根据病情辅助保肝药物治疗, 促使肝功能的恢复, 改善预后。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近年来,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 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药物性肝炎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3]。本研究中急性肝功损害中药物性肝炎是老年组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与非老年组相比, 有统计学差异。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 且多为慢性病, 需长期、联合服用多种药物。其次老年人肿瘤发病率高,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也较以前增多, 加之各个器官代偿功能减退, 容易发生肝损害。再次人们长期认为与西药相比, 中草药不良反应少, 故滥用所谓中药偏方的问题越趋严重, 尤其是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 使用成分不明中药保健或是治疗疾病。为此要高度重视药物性肝炎, 临床工作中应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 特别是老年人用药要慎重, 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 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用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若一旦出现肝损害, 应及时停药, 及早治疗。

除了肝脏本身病变引起肝功损害外, 有不少是肝外疾病引起的, 老年人更加多见。如胆源性肝损害, 淤血性肝损害。这可能与老年人本身生理、病理特点有关, 老年人易患胆石症, 及合并心肺疾病, 导致心力衰竭, 肝脏淤血、缺氧, 损伤破坏肝细胞, 造成肝功能异常。有文献报道[4]老年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6.23%,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研究中肝功能异常病因中老年组肿瘤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 高于李晨报道[5]。其原因除了与随着年龄增长,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肿瘤发病率随之上升有关外, 肿瘤的发病率高, 也与本院消化科与肿瘤科为一综合科室, 尤其肿瘤中晚期患者多见有关。

在本组资料中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类型多为急性肝损伤, 且急慢性肝损害的比率两组差别不大。

当然肝功能损害的病因非常复杂而且有时多种致病因素并存, 如非嗜肝病毒性、自身免疫性、内分泌因素等其他原因致肝功能异常的。在临床工作中, 应仔细对患者的病史, 体格检查, 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明确病因, 对于病因尚不明确的肝功损害, 需进一步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 尽早查明病因, 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陈霖.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 3 (9) :796-797.

[2]王菲, 郑娉娉, 王炳元, 等.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传染病信息, 2011, 24 (5) :271-274.

[3]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 (7) :445-446.

[4]陶书超, 闫玉英, 吴崇学, 等.老年胆石症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分析.循环杂志, 2006, 16 (2) :49-50.

资讯功能产品对比分析 篇5

 一级菜单:资讯菜单

资讯菜单下包括新闻、财经、宏观经济、产业、股票、商品、基金、债券、外汇、特别关注、商业、理财、大智慧专区及合作专区等二级菜单。

 新闻

包括国内时事、国际时事、港澳台时事、新闻时评、滚动新闻。

资讯来源:观察员、新华网、人民网、发改委网站、中国政府网、央行网站。凤凰

财经、中证网、新闻晚报、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新闻晨报、综合外

电等。

 国内时事

国内各种社会时事新闻,不限于财经类

 国际时事

国际各种社会时事新闻,不限于财经类

 港澳台时事

港澳台各种社会时事新闻,不限于财经类

 新闻时评

各种时事新闻评论,包括国内、港澳台及国际性时事

 滚动新闻

上交所及深交所个股信息公告、证券市场各种观点性文章

 财经

包括国内财经、国际财经、财经热评、海外观点、财经人物

资讯来源:观察员、证券日报、解放日报、长江商报、人民日报海外、中华工商时

报、程度商报、统计局网站。中国经济网、央行网站、新华网、东方早

报等。

 国内财经

主要为国内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的公布

 国际财经

国际性财经新闻

 财经热评

各类财经新闻评论性文章

 海外观点:

国外媒体的报告,不限于财经类

 财经人物

财经人物的评论性或报告性文章

 宏观经济

包括宏观要闻、国际综合、宏观新闻、区域经济、经济数据、经济预测、宏观解读、经济日程。

资讯来源:观察员、央行网站、上海证券报、新华网、凤凰财经、中国经济网、人

民网、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易财经、发改委网站、中国证券网、统计局

网站、商务部网站等。

 宏观要闻

国内外宏观经济主要相关新闻和政策公布

 国际综合国外各经济类新闻

宏观新闻

国内外宏观经济类新闻

区域经济

地区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

国内、亚太、美欧的宏观经济类数据走势

经济预测

国内外经济未来走势预测的评论文章

宏观解读

对于国内外经济的评论和解析

经济日程

国内外重要政经日程表

 产业

包括产业要闻、产业新闻、产业观察、国际产经、产经数据、产业动态

资讯来源:观察员、中国经济网、新华网、中期协网站、商务部网站、凤凰财经、中煤协网站、中钢协网站等。

 产业要闻

不同产业方面的主要新闻

 产业新闻

地产、冶金、能源、金融、汽车、综合6个方面的新闻

 产业观察

对于产业中某些现象的观察及报道

 国际产经

国际产业方面经济报道

 产经数据

主要为国内产业经济数据

 产业动态

国内各产业最新的动态报道

 股票

包括最新提示、公司新闻、市场报道、市场数据、新股权证、投资学院、公司研究。资讯来源:观察员,上证所、深交所。

 最近提示

提供最新的沪深两所的股票新闻

 公司新闻

A股市场上停牌的公司

港股市场上公司最新动态和概况

美股市场上公司最新冬天和概况

 市场报道

A股、港股及美股市场信息报道

 市场数据

股市数据报道以及股市的主力动向

 新股权证

新股和权证的最新报道

 投资学院

A股和港股的金融知识

 公司研究

个股公司研究和未来趋势的报告

 商品

包括期市热点、综合资讯、机构看盘、品种资讯、外盘速递、数据报告、股指期货、期货学堂。

资讯来源:观察员、倍特期货、良茂期货、新世纪期货、国元海勤、瑞达期货、上

海中期、国信期货、广晟期货、东亚期货、一德期货、中金所等。

 期市热点

期货市场的热门新闻要点

 综合资讯

国内外期货市场信息

 机构看盘

不同期货机构对于金属、农产品、能源化工、黄金大盘的未来走势的解析  品种资讯

国内外能源期货、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及化工期货的新闻报道

 外盘速递

商品市场外盘最新报道

 数据报告

商品数据报告

 股指期货

对股指期货市场的走势、解析及报道

 期货学堂

期货知识及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专栏、实战技巧、期市故事、期市感悟  基金

包括基金要闻、基金公告、基金数据、QDII/QFII、基金视点、海外基金、基金综合、基金学堂。

资讯来源:观察员、中国证券报、上证报、网易财经、好买基金网、中登公司、环

球外汇网、凤凰财经、综合外电等。

 基金要闻

基金市场的主要新闻及影响基金的政策新闻

 基金公告

各类基金公开告示

 基金数据

基金持仓、净值排名、交易提示及其他相关的数据报道

 QDII/QFII

主要概括QDII/DFII的现状及评论

 基金视点

观察员对于基金观点评论及预测

 海外基金

国外基金新闻报道

 基金综合社保/保险、公募/私募、专户/年金、政策法规及其他的基金新闻

 基金学堂

 基金基础知识、投资策略和基民互动新闻 债券 包括债券新闻、债券公告、债市分析、海外债市及债券学堂。资讯来源:观察员、上交所、深交所  债券新闻 债券市场新闻报道  债券公告 上交所及深交所的债券公开告示  债市分析 对于交易所债市、银行间债市的报道以及债市的研究报告  海外债市 海外债券市场的报道研究  债券学堂 债券基础知识、实战技巧及投资理财知识 外汇 包括新闻数据、币种资讯、外汇动态、外汇学堂 数据来源:无标明  新闻数据 外汇新闻以及经济数据的报道  币种资讯 评论员对人民币、美元及其他币种的评析和外汇政策新闻  外汇动态 外汇市场观察、银行外汇评论以及机构发表的观点文章  外汇学堂 外汇基础知识、实战技巧及投资感悟 特别关注 包括经济专栏、社会专栏。资讯来源:凤凰财经、中国经济网、网易财经、中国证券报、新华网、上海证券报、人民网、人民日报、综合外电、中国政府网等。 经济专栏 国际经济峰会报道、经济数据及经济新闻栏目  社会专栏 社会上实事新闻报道栏目 商业

包括商业要闻、商业观点、商道、商学院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凤凰财经、人民网、新华网、网易财经、人民日报、上海

证券报等。

 商业要闻

国内外商业贸易新闻

 商业观点

财经网、评论员对于商业实事的评析

 商道

综合媒体报道商业成功之道

 商学院

商业知识

 理财

包括理财指南、艺术收藏、理财品种、财富故事、房产资讯。

资讯来源:凤凰财经、新华网、人民日报、新沪商、上海金融报、网易财经、中国

经济网、齐鲁晚报、理财指南等。

 理财指南

相关类经济政策下,理财指南报道

 艺术收藏

艺术,工艺品,古董收藏价值

 理财品种

理财方法中所涉及的品种

 财富故事

财富故事会,财富成功案例

 房产资讯

全国主要城市楼市动态

 大智慧专区

包括产品介绍、赢家学堂、产品动态

 产品介绍

大智慧产品介绍

 赢家学堂

传授赢家们的赚钱小贴士

 产品动态

未来大智慧即将要推出产品计划

 合作专区

肝功能分析 篇6

关键词 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脂肪肝是一种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是否有过量酒精摄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中,肥胖、高脂血症倍受重视。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指标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脂肪肝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33~70岁,平均50.5岁;无慢性肝病史,无严重心、脑、肾病史;轻度脂肪肝40例,中度脂肪肝20例,重度脂肪肝20例。同期选择进行体检的无脂肪肝患者8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检测方法:受检对象空腹1~2小时晨起后,静脉采血3ml,离心分离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等指标检测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应用Hitachi 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条件、质控、标准品等均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输入微机,用SPSS软件包处理,肝功能与血脂等计量性统计资料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血脂对比:结果显示,TG在无脂肪肝组和中重度脂肪肝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而TCH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肝功能对比:经过测定观察,脂肪肝组的AST、ALT、ALP水平比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讨 论

脂肪肝是有关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脂肪肝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当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泌入血流的速度时,出现甘油三酯堆积引起的。脂肪肝的发病率在不同生活习性的人群和各个种族之间都有所不同。我国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是针对特殊人群,受调查对象的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地区不同的影响,脂肪肝患病率差异很大。据报道,北京市1051名机关职员脂肪肝患病率11.0%,上海4009名机关于部脂肪肝患病率12.9%。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在短期内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高达25%,1.5%~8.0%患者可有进展为肝硬化,进而引起肝相关性死亡的危险。

同时一般来说,肥胖者脂肪细胞肥大,导致血脂代谢异常。本文结果显示,TG在无脂肪肝组和中重度脂肪肝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而TCH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符合上述报道。同时经过测定观察,脂肪肝组的AST、ALT、ALP水平比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

鉴于脂肪肝患者通常合并体重超重和内脏性肥胖,应通过节制饮食、增加运动,甚至短期使用减肥药物,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由于多数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在脂肪性肝炎患者,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一些口服降脂药物,应该谨慎或避免使用,在其他治疗肝功能恢复后,再用这些口服降脂药物。

总之,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都有明顯的肝功能损害,而血脂TG参与了脂肪肝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杨昌国,李清华,许叶,等.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二步酶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0,18(4):249-251.

2 李健斋.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25(3):169-175.

3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2002年10月南京会议制定)[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1(2):31.

5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8.

6 Yamamoto M,Nakamura M,Hino K,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homogeneous method for serm HDL-cholesterol[J].Clin Chem,2010,46(16):98.

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AP患者79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23~68岁,平均(40.1±3.8)岁;轻症54例,重症25例;病因:胆源性AP47例,非胆源性AP32例(酒精性17例,高脂血症10例,暴饮暴食1例,胰腺癌2例,不明原因者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B超、CT检查证实胰腺肿大、质地不均匀,胰腺外有炎性浸润,提示有胰腺炎征象,并排除其他疾病。

1.2 指标及检测方法

参考薛惠平等[1]的报道,本研究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ɤ-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升高和血清白蛋白(ALB)的降低作为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参考指标。ALT、AST采用HENRY方法,设备、试剂由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ALP、GGT采用日本生产0LYMPUS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与其配套的试剂进行检测;TBIL用J-G法,试剂由Beckman公司生产;ALB采用溴甲酚紫法,试剂由Dade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正常值参考范围:ALT:0~40U/L;AST:0~40U/L;ALP:30~90U/L;GGT:<40U/L;TBIL:1.71~17.1μmol/L;ALB:35~55g/L。观察指标测得值超出以上范围即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轻、重型AP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比较

重型AP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胆源性、非胆源性AP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比较

胆源性、非胆源性AP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与非胆源性组比较,*P<0.05

3 讨论

AP临床表现凶险,并发症多,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肝、肾、肺等多脏器功能损害[2,3]。肝脏是最早受累,也是常见的受累脏器,肝脏具有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以免疫防御功能[4],是人体重要的脏器,因此有必要探讨AP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肝脏受损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5]。但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AST可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ALP明显升高。GGT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ALB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6]。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本研究利用以上指标作为肝功能损害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重型急性型胰腺炎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源性、非胆源性AP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惠平,卞勇,沈健.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 :44~46

[2] 黄国进.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63例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1) :45

[3] 苏东星.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49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4) :567~568

[4] 姜之荣.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43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 :153

[5] 李健,崔静,唐芙爱.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32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胰腺病杂志,2003;3(1) :15

肝功能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中心机车乘务员中疑似脂肪肝患者56例,56例患者归为实验组,并选取已经康复的脂肪肝患者54例,将其归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6.17±4.63)岁,患者的年龄段为34~56岁,在这56例患者中都有疑似脂肪肝的实际症状;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98±4.39)岁,患者的年龄段为35~57岁,在诊断中,该组54例患者,脂肪肝已经基本痊愈。根据上述资料,两组在年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所有患者在早晨空腹的时候采集静脉血,通过分离血清后,测定出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CT)含量。其中血糖使用已糖激酶法测定,ALT、AST、GCT含量使用酶学速率法测定。

1.3 统计方法

在本实验中只涉及到计量资料,因此采用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用(±s)表示,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清晨抽血化验测定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CT)含量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根据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CT)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两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人体中,肝脏是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能够促进人体合成和分解脂肪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体中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内的脂肪元素主要来自于膳食,而脂肪肝则是由于包括遗传、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综合症,脂肪肝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转变为肝的癌变。

脂肪肝患者中,存在着明显的血糖异常,ALT、AST、GCT含量也会明显升高,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由于脂肪肝患者的血糖、ALT、AST、GCT指标明显高于常人指标,因此根据这一变化可以对早期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血糖、ALT、AST、GCT含量的测定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为疑似脂肪肝患者,而对照组中则是已经基本痊愈的脂肪肝患者,两组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后可以得出,实验组中的患者的血糖含量以及ALT、AST、GCT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而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了个别分析后最终得出了,在这56例患者中,有53例确诊为脂肪肝患者。

血糖、ALT、AST、GCT含量的过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肝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机组人员受工作环境的影响,锻炼少、熬夜多,且缺乏合理饮食,容易引发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应该要重视合理的膳食,不应大鱼大肉,而更需要一些健康的新鲜蔬菜,同时要进行积极的治疗,进行相应的疾控措施,一旦发现血糖、ALT、AST、GCT含量过高或异常,就必须要进行及时的疾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得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糖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发现,在诊断和治疗脂肪肝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发现指标出现异常时,机组人员要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平时应有的锻炼量,合理进行膳食,保证适当的睡眠,将损害降到最低。因此,该种方式值得在实际诊断应用中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血糖及肝功能的检测意义与疾控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疑似脂肪肝患者56例,56例患者归为实验组,并选取已经康复的脂肪肝患者54例,将其归为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的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CT),来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血糖及肝功能的检测意义。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谷氨酰转移酶(GCT)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两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的血糖以及肝功能指标能够对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血糖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脂肪肝

参考文献

[1]刘加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测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65-66.

[2]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506.

[3]冯苏娟,陈莉.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53-154.

肝功能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1月~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麻疹患者112例,其中,年龄<5岁11例(9.80%),5~14岁5例(4.70%),15~18岁3例(2.68%),>18岁93例(83.00%);其中有肝损害的39例(34.8%),均为成年人。

1.2 诊断标准

(1)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资料等参照实用传染病学诊断标准[1]; (2) 单纯麻疹; (3) 麻疹合并轻型支气管肺炎; (4) 肝功能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至少有一项异常; (5) 甲、丙、丁及戊肝抗体均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HBeAg阴性,HBV-DNA阴性; (6) 麻疹发病前后未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1.3 临床表现

1.3.1 临床症状与体征

39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在38~39.5℃之间,其中,体温>38℃的23例 (58.9%) ,体温>39℃的16例(41.1%)。本组患者均有畏光、流泪、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肤可见充血性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有正常皮肤。16例(41.1%)患者皮疹较重,表现为颜面、躯干、四肢及手心与足底,16例(41.1%)患者口腔颊黏膜见Koplik斑,29例(74.4%)患者伴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13例(33.3%)患者肝区叩击痛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

1.3.2 其他并发症r

39例患者中,10例(25.7%)并发支气管肺炎。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常规

血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26例,<4.0×109/L10例,>10.0×109/L 3例。

1.4.2 肝功能检查

39例患者入院后化验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ALT升高在51~365 U/L有30例,AST升高在48~236 U/L有9例。送检甲、丙、戊肝抗体阴性,乙肝抗原抗体检测,其中5例(12.8%)HBsAg阳性,HBeAg及HBV-DNA均为阴性。

1.4.3 麻疹抗体

39例患者中麻疹抗体IgM阳性的36例(其中,26例患者在病程第3~4天采血化验麻疹抗体IgM为阳性,另外10例患者在入院时化验阴性,间隔1周复查麻疹抗体IgM阳性),其余3例麻疹抗体IgM阴性。

1.5 腹部彩超

39例患者腹部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1.6 治疗方法

对所有麻疹患者均采用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并发支气管肺炎者选用二代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肝功能异常者选用复方甘草酸苷(60~80 ml/d)、还原型谷胱甘肽(1.2~1.8 g/d)等保肝降酶治疗。1周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复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为19.7 d。

2 结果

39例麻疹性肝损害患者出院时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复查肝功能ALT、AST均明显下降,其中,25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未正常的14例患者出院后6周,追踪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麻疹病毒引起肝损害在小儿中少见,而在成人中则发病率较高。本组中麻疹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4.8%,多见于麻疹出疹期,重症麻疹患者肝功能损害较重,但绝大部分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较轻,且肝功能损害随麻疹病情的好转而逐渐好转。

成人麻疹症状严重,病毒血症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误诊[2]。成人麻疹还具有以下特点: (1) 胃肠道症状多见,有报道显示,24例成人麻疹中有21例以水样便腹泻为主要表现[3]。 (2) 呼吸道卡他症状和眼部症状重。 (3) Koplik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王静波等[4]报道158例患者中有85.4%出现Koplik斑,同时发现出现Koplik斑的患者均被确诊为麻疹,也就是说,Koplik斑是临床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之一。 (4) 多伴有肝脏和心脏损伤。有报道显示,合并肝炎率为67.05%(234/349),合并心肌炎率为8.60%(68/349)[5]。

麻疹性肝功能损害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与病毒性肝炎的病理表现有明显不同,麻疹性肝功能损害呈周边性肝坏死,肝小叶及小静脉周围肝细胞受损很轻,或基本完好,一般肝细胞象极好,汇管区及肝实质内的炎症亦少[6]。在此种肝细胞内未能找到麻疹病毒颗粒,提示麻疹病毒受到制约,未能进入肝细胞内,而是一种免疫性而非病毒直接侵犯性的损害[7],所以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麻疹性肝功能损害较为常见,损害程度一般都较轻,尤其是成年人多见,预后良好,但亦有个别患者肝功能损害较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在麻疹早期即应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并积极控制麻疹病情,早期发现肝损害,以便及时给予保肝降酶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64.

[2]徐京杭, 于岩岩.我国近年来麻疹病毒及麻疹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改变[J].中国医刊, 2007, 42 (10) :29.

[3]朱菊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成人麻疹21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23 (2) :140-141.

[4]王静波, 王莲.158例成人麻疹的临床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6, 33 (3) :154-156.

[5]赵文武.450例麻疹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 (1) :91-92.

[6]赵明远, 邓培媛.麻疹并发肝损害[J].中华传染病杂志, 1988, 6 (1) :63.

肝功能分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中, 男40例, 女54例, 年龄19~61岁, 平均 (40.5±4.5) 岁;病程1周至15年, 平均 (2.5±0.8) 年, 1年内60例 (63.2%) , 1~3年20例 (21.1%) , 3年以上14例 (15.7%) 。

1.2 诊断标准

1.2.1 甲亢性肝病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全部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关于甲亢的诊断标准[1]。 (2) 肝功能检查具备下列一项或以上者: (1) 碱性磷酸酶 (ALP) 升高; (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升高; (3) 血浆白蛋白降低; (4) 谷氨酰转肽酶 (γ-GT) 升高; (5) 血清胆红素升高; (6) 肝大。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4) 甲亢控制后肝功能恢复好转[2]。

1.2.2 药物性肝病

(1)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肝损害的证据。 (2) 无合并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及肝损害。 (3) 未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4) 发病与用药时间相关。 (5) 停药后肝功能好转或恢复。

1.2.3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1) 确诊为甲亢。 (2) 根据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3]。肝损程度: (1) 轻度异常:A L T、A S T或A L P≤10倍正常上限和 (或) 总胆红素 (TBil) <85.5μmol/L; (2) 中度异常:A L T、A S T或A L P>正常上限1 0倍和 (或) T B i l≥85.5μmol/L; (3) 重度异常:肝功能符合重型肝炎的诊断指标。

1.3临床表现

94例中以消瘦、乏力、心悸、怕热、甲状腺肿大为多见, 分别有55例 (58.5%) 、50例 (53.2%) 、40例 (42.6%) 、44例 (46.8%) 、60例 (63.8%) 。腹泻、激动、突眼较多见。皮肤黄染、恶心、呕吐、腹胀、失眠较少。94例中:甲亢性肝病80例 (85.1%) , 抗甲亢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10例 (10.6%) ,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4例 (4.3%) 。

1.4实验室检查

94例中ALP升高68例 (72.3%) , ALT升高63例 (67.0%) , AST升高49例 (5 2.1%) , 血浆白蛋白降低39例 (4 1.5%) , γ-GT升高24例 (25.5%) , TBil升高25例 (26.6%) 。94例中, 肝功能轻度异常67例 (71.3%) , 中度异常20例 (21.3%) , 重度异常7例 (7.4%) 。

1.5 治疗

治疗首先针对甲亢, 同时配合护肝治疗如充分休息, 加强营养, 保肝药物应用如硫普罗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并积极预防和治疗甲亢合并症, 如感染、心功能不全、甲亢危象等。 (1) 甲亢性肝病80例中, 68例 (85.0%) 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2例 (15.0%) 行131I治疗。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多能恢复, 大多数预后良好, 在1~2个月内肝功能明显改善或基本正常而出院。本组中11例 (13.8%) 为抗甲亢药物停用后甲亢复发而出现肝功能损害, 故甲亢疗程一般要适当延长, 一般要在2~3年。 (2) 抗甲亢药引起药物性肝病10例中, 其中应用丙硫氧嘧啶2例, 甲巯咪唑8例;7例停用抗甲亢药物, 改131I治疗, 3例肝功能转氨酶轻度升高 (<3倍正常上限) , 予以护肝治疗, 继续使用抗甲亢药物, 未再加重。 (3)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4例组中, 3例HBV-D N A阳性, 予以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1例H B V-D N A阴性, 未予以抗病毒治疗。

1.6 疗效

1例 (1.1%) 合并甲亢性心脏病, 出现心力衰竭, 肝脏淤血, 未愈;1例 (1.1%)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重度异常, 出现腹水、原发性腹膜炎、肝功能衰竭, 自动出院;余92例 (97.9%) 均好转恢复出院。

2 讨论

临床上肝功能损害与甲亢同时存在时有以下几种可能:

2.1甲亢性肝损害

甲亢性肝损害较常见, 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为46%~88%[4]。甲亢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易误诊。本组甲亢性肝病80例中16例 (20.0%) 曾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需注意鉴别。甲亢引起肝损害原因有: (1) 长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 同时肝脏是甲状腺激素代谢的重要组织, 长期过多甲状腺激素的转化代谢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2) 高代谢导致肝脏营养不良及相对缺氧。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脂肪变性。 (3) 感染、心力衰竭。 (4) 甲亢中Graves病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同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引起肝功能损害。 (5) 甲亢还影响肝内各种酶的活力, 影响机体的代谢。

2.2抗甲亢药物 (ATD) 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ATD引起的肝损害多见于在用药后3个月内[4]。抗甲亢药物性肝损害主要与机体的异质性反应有关, 变态反应或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可能亦起重要作用。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应注意: (1) 药物剂量, 通常起始剂量为甲巯咪唑30mg/d, 丙硫氧嘧啶300mg/d, 也有建议甲巯咪唑更小剂量者, 如15mg/d。 (2) 监测肝功能。由于肝损害多在用药后3个月内出现, 故在治疗前3个月内应注意定期随诊行肝功能监测, 若出现类似肝炎症状如黄疸、厌食等, 应立即就医。我们认为:对于肝炎症状轻, 仅表现为单项转氨酶轻度升高者 (小于正常3倍) , 一般不需停药, 可减少药物剂量, 但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如肝损害为中、重度时, 需立即停药。治疗主要包括: (1) 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治疗肝损害; (2) 可选择手术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甲亢。

2.3 肝脏疾病合并甲亢本组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甲亢4 例 (4.3%) , 肝炎伴甲亢时, 某些症状、体征易被掩盖、转变, 故易被漏诊。因此, 若患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且食欲缺乏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时, 或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不理想时, 应警惕合并甲亢可能。

总之, 肝功能损害与甲亢同时存在时, 首先应明确肝功能损害原因, 针对性治疗, 才能达到控制甲亢、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12-721.

[2]张晓霞.503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11 (3) :145-147.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久安苗族“跳花”习俗功能分析 篇11

关键词:久安苗族、“跳花”、功能

久安是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下辖的一个乡镇,境内居住有苗、布依、汉等民族,其中苗族是其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于巩固村、吴三村、久安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久安苗族也不例外,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外,久安苗族还有其特有的节日——“跳花”节。

一、久安苗族“跳花”习俗概况

(一)“跳花”习俗的由来

据久安乡的苗族老人所说,“跳花”是为纪念苗族的祖先——苗王而进行的。相传在很久以前,苗族居住的地区时常有土匪霍乱,苗族人生活于土匪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苗族头人趁土匪放松提防之际将族人召集到一块大平地上商量团结起来反抗土匪压迫的事宜。正当苗族人商量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土匪带着兵马赶往他们集会的地方,苗族头人为了能让大家逃脱土匪的罪责,吩咐大家三五成群地唱歌、跳舞,假装什么事也没有。等土匪赶到的时候,苗族人正热闹地歌舞着,苗族头人则告诉土匪,他们是在过节,这是他们民族传统的节日。土匪虽有怀疑,但又没有什么证据只能作罢,放了苗族人。后来,苗族人又以过节的名义集会了几次,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苗族头人安排一些年轻的男女在集会的地方唱歌、跳舞,以掩土匪的耳目, 另外还在集会地的边上插上一根竹竿,安排一人在竹竿顶上注视四周的环境,一旦土匪再来则马上给大家通风报信。终于,苗族人靠这样的集会谋划出了反抗土匪的周密方案,将土匪赶跑了,苗族人又恢复了平静、安逸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反抗土匪的胜利,将每年的二月二十日定为“跳花”的日子,并选择一块较大的平地作为“跳花”场,每年这个时候苗族人都到“跳花”场举行纪念活动、玩乐。

(二)“跳花”习俗中的祭祀

每年的二月二十日为跳花的日子,但是从十九日开始就立杆祭祀。十九日这天,苗族“先生”(主持祭祀仪式的人)便带着人到竹林里挑选可以作为跳花杆的竹子,要求竹子长、直且粗壮。砍竹子前要在竹子根部点燃香、蜡、纸,告知竹子砍它作何用。竹子砍下后将旁枝叶除去,抬往跳花场,途中竹子两头均不能着地。

竹子运送到“跳花”场后,先生在“跳花”场旁边设置祭台,祭台上摆有酒、茶、肉、米饭等,然后先生开始念念有词,大意为:今日是“跳花”的日子,以前祖先为了大家今天的生活不容易,今日特准备酒肉供奉先人,希望先人保护跳花的男男女女平平安安。念完之后将杆立在“跳花”场旁边的某个地方。然后,苗族人就开始“跳花”丰富多彩的活动。

到二十一日时,“跳花”活动基本结束了,先生又摆祭台将杆子请下来。请下来的杆子有很多人等着要,据说这根杆子是经过历练的,能保佑不能生育的人早生贵子,所以每年“跳花”开始时,婚后不孕的家庭都会提前向先生说明,希望先生能将“跳花”杆给他们家,有些人家甚至提前一年或几年预定。但是,至于“跳花”杆给谁家,先生是要通过不孕夫妻的八字推算的,并不是谁预定的早就给谁,八字要与当年花杆相合的才能得到花杆。花杆从跳花场取下来后,先生就带着几个人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放鞭炮地将花杆送到八字与花杆相合的不孕夫妻家里。不孕夫妻接过花杆后要放在堂屋边上挂着供奉三天,每天早晚给花杆点香、烧纸、供饭。三天过后,请村中儿女双全的老人来把花杆制作成筷子,不孕夫妻就每天用花杆制成的筷子吃饭。日后,夫妻俩如果生下小孩就向先生报喜,先生则将喜事告诉大家,并组织大家去贺喜。

(三)“跳花”的参与人员

起初,“跳花”的人只是久安乡的苗族。“跳花”这天,苗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装到“跳花”场唱歌、跳舞。现在,久安的交通日渐畅通,久安周边(如乌当区、高坡乡)的苗族也前往参加。另外,可能是受到苗族的感染,久安的汉族、布依族有时也会一起到“跳花”场玩乐。

(四)“跳花”的各种活动

“跳花”的主要活动场地是在“跳花”场,“跳花”当天,苗族人从家里出来之前要点香烧烛敬家神,晚上回到家吃晚饭前还要给家神供饭。“跳花”之前,族里的带头人带着大家学习一些伦理纲常,提醒大家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跳花”场里,未婚的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花场中间对唱情歌、跳舞、吹芦笙,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在花场旁边唱怀念先人的山歌,小孩子则在奔跑着玩耍,也有一些不喜欢唱歌的妇女在场边绣花、聊天,一些男子在旁边喝酒划拳,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二、“跳花”习俗的功能分析

英国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习俗、文化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必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民俗是最基本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功能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它与其它社会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备的客观效用。①“跳花”作为一种民间习俗一直流传于苗族人民当中,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作用,于苗族人民有益。

(一)怀念先祖,教育后代

“跳花”是为纪念先人反抗土匪压迫的艰难,同时教育后人要尊敬、孝敬老人,另外也教育后代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给后代传递正能量,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发奋自强,努力学好本领,为民族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跳花”之前带头人带领大家学习伦理纲常也是在教育大家的行为不可有违伦理,遵守伦理纲常大家才能过上幸福、和谐的日子。

(二)加强民族团结

“跳花”是久安苗族人民共有的习俗,每年的“跳花”是苗族人民相聚的时刻,借“跳花”之机,苗族人民内部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民族内的团结。现今,久安的一些汉族和布依族也加入“跳花”的行列,各民族互相交流,从而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

(三)弘扬民族文化

“跳花”是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跳花”能让其他人更直观地感受苗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能增强苗族人民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娱乐

“跳花”是载歌载舞的节日,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跳花”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功能,丰富人们的生活。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跳花”仍起着这种功能,这是一种原生态的、丝毫不做作的民俗,能让他族人们领略到苗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能让他族人民分享苗族的欢乐。(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解:

肝功能分析 篇1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12月我科收治临床诊断恙虫病患者40例, 其中检查肝功能异常27例, 男17例, 女10例, 发病年龄31~76岁, 至就诊时病程已5~15d。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野外劳动史。

1.2 症状和体征

发热27例;发现焦痂25例, 焦痂部位:颌下1例, 腋窝4例, 胸部1例, 腹部7例, 腰部3例, 臀部1例, 大腿1例, 腘窝2例, 上臂2例, 肘部2例, 腕部1例;就诊时发现皮疹23例, 为暗红色斑丘疹;就诊时发现淋巴结肿大4例。

1.3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1.3.1 血液分析:

血白细胞 (2.5~12.5) ×109/L, 平均7.8×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23~0.90, 平均0.51, 淋巴细胞百分比平均0.40, 血小板 (50~340) ×109/L, 平均159×109/L。

1.3.2 肝功能:

主要观察血清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3例患者住院前检查血清ALT升高, 23例患者住院次日检查ALT升高, 1例患者住院次日检查血清ALT 29U/L, AS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7U/L, 用药6d后检测血清ALT108U/L, AST 86U/L。27例患者血清ALT异常范围50~579U/L, 以100U/L以下多见,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6例, 其值为25.2~143μmol/L。

1.3.3 外斐氏试验:

OXk<1∶40为4例, OXk 1∶40为11例, OXk 1∶80为6例, OXk 1∶160为4例, OXk 1∶320为2例。

1.3.4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甲肝抗体、戊肝抗体均阴性10例, 丙肝抗体阴性11例, 丙肝抗体弱阳性1例, HCVR-NA阴性1例, 乙肝两对半均阴性3例, HBsAg、HBeAb、HB-cAb均阳性3例, HBVDNA阴性2例, HBVDNA阳性1例 (HBVDNA 4.52×105IU/ml) , HBsAb、HBcAb均阳性4例, 单纯HBsAb阳性7例, HBeAb、HBcAb均阳性3例, 单纯HBcAb阳性2例。

1.3.5 器械检查:

检测B超27例, 其中脾大小正常10例, 脾肿大17例, 轻度肿大10例, 中度肿大7例。

2 治疗与转归

27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20例, 7例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 同时选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甘草酸二铵或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降酶, 苦黄或茵栀黄退黄, 患者肝功能发现异常后均经治疗好转。

3 讨论

3.1 恙虫病东方体及其释放的毒素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 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恙虫病肝脏损害主要由恙虫病东方体在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肝细胞炎症变性和肝脏小血管及其周围炎症, 并产生大量自由基, 最终导致肝细胞破裂和微循环障碍, 使肝功能受损[1]。

3.2 恙虫病伴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主要是恙虫病的病原治疗, 辅以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本组27例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现多在住院前或住院次日, 临床诊断恙虫病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热退, 肝功能逐步好转, 因此考虑由恙虫病本身引起, 仅1例患者入院次日检测肝功能正常, 入院后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6d后发现肝功能异常, 当时患者已热退, 考虑阿奇霉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经加用保肝降酶药物后肝功能复查好转。

3.3 对不明原因发热伴肝功能异常患者, 不仅要考虑细菌、病毒感染等疾病, 还应考虑恙虫病的可能。焦痂的部位多位于隐蔽部位, 不易发现。若条件许可, 应行恙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 以便早期诊断, 减少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3.4 本组27例患者中血清外斐氏试验抗-OXk滴度大多较低, 考虑检测时间对抗-OXk WFT的阳性率可有明显影响, 胶体金免疫色谱法以恙虫病东方体重组56kD外膜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G和IgM, 其对恙虫病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接近100%[2]。

3.5 本组27例患者中发现HBsAg、HBeAb、HBcAb阳性3例, HBVDNA阳性1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应常规做肝炎标志物检查, 防合并病毒性肝炎[3]。

3.6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是肝内HBVDNA持续存在, 但病毒复制的基因表达低下, 血清HBsAg (-) , 可以表现为单一抗HBc (+) 、抗HBe (+) 、抗HBs (+) 、抗HBc (+) 和抗HBs (+) 或三个抗体均 (+) 或HBV五项血清指标全阴性, 但HBVDNA (+) 。由于PCR检测技术的高度发展, 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率上升[4]。本组27例患者中发现乙肝抗体一项或二项阳性多例, 应进一步随访排除隐匿性乙型肝炎。

3.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阳性可出现在血管炎病变严重、多器官功能受损的恙虫病患者[5], 病情较重的恙虫病患者可以检查了解病情。

摘要:目的:通过对27例肝功能异常的恙虫病患者的分析, 了解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方法:总结2011年10-12月收治的恙虫病患者40例, 对住院前、后检查肝功能异常的27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患者住院前检查血清ALT升高, 23例患者住院次日检查ALT升高, 1例患者住院次日检查肝功能正常, 用药6d后ALT 108U/L, AST86U/L。27例患者血清ALT异常范围50579U/L, 以100U/L以下多见,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6例, 其值为25.2143μmol/L。27例患者中检测血清甲肝抗体、戊肝抗体均阴性10例, 丙肝抗体阴性11例, 丙肝抗体弱阳性1例, HCVRNA阴性1例, 乙肝两对半均阴性3例, HBsAg、HBeAb、HBcAb均阳性3例, HBVDNA阴性2例, HBVDNA阳性1例 (HBVDNA 4.52×105IU/ml) , HBsAb、HBcAb均阳性4例, 单纯HBsAb阳性7例, HBeAb、HBcAb均阳性3例, 单纯HBcAb阳性2例。结论:肝功能异常多由恙虫病本身引起, 极少数由药物引起, 另外应警惕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

关键词:恙虫病,肝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王毅.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恙虫病并发肝损害的治疗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 3 (12) :1227.

[2]于乐成, 汪茂荣, 何长伦, 等.外斐反应与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对恙虫病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 2009, 35 (12) :1397.

[3]贾兴泽.恙虫病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 2010, 12 (5) :901.

[4]张玲霞, 周先志.现代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374-375.

上一篇:出口反倾销下一篇:饮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