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功能

2024-05-13

教材功能(共11篇)

教材功能 篇1

数学习题的解决之所以能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主要是它具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渗透在习题解题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着技能的或思维的, 智力的或非智力的训练, 使学生逐渐接近知识功能并达到数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1. 知识功能

所有的数学习题最根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解题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 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数学习题的知识功能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三个环节中.

(1) 通过数学习题引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疑问就要靠习题来联络.比如, 已知底数2和指数3, 就可以求幂23=8, 那么, 如果已知底数2和幂5, 即2x=5, 如何求指数x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学习题会毫无疑问地引发学生学习“对数”的兴趣.

(2) 通过数学习题巩固知识.“在数学中, 例子比定律更重要”.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 比形成概念更重要的是概念的同化, 也就是把概念有机地、和谐地融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数学习题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进行认知活动, 如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后, 指导学生做一些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习题, 会让学生加深对单调性的认识, 还会使学生熟练操作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步骤: (1) 设; (2) 作差; (3) 化积; (4) 判断符号.

(3) 通过数学习题运用知识.怎样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并会应用所学的定理、概念和公式了呢?主要还是靠数学习题.比如, 理解“排列”的定义并不难, 但要想处理好排列的习题却需要拥有一些“插空”、“捆绑”、“顺序一定”的技巧, 这些技巧都必须要经过习题而取得.

2. 教育功能

学生一旦进入解题状态, 他的思维活动就具有指定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 情感亦随之高涨、低落和起伏.于是, 数学学科对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教育功能即一并凸现出来.在智力方面, 数学习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合理的思维习惯, 焕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及创造性.在非智力方面, 数学习题亦推动着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认真、严谨、自信、耐心、坚定、顽强, 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不可低估的定向、动力、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数学习题给予学生数学美的熏陶和传统数学成就的展示,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3. 评价功能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解决数学习题 (包括数学习题考试) 都不失为考核与测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数学习题可以较为全面地诊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的水平, 是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能力与否的重要的测评手段.数学习题在学生解决的成败得失过程中足以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意识、观念上的缺陷, 评估学习环节潜在的不足, 是鉴别学生能力、水准的一面镜子.

4. 示范功能

一般说来, 教材中的例习题都是为诠释本节课的某个定理、定义或公式而配备的, 它们是连接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 是一套通向问题解决的解题程序, 对解题的思路、解题步骤的表达、书写的格式, 图例表格的绘制等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因此它们对解决此类相关问题以及对于此类问题的格式化起到了必要的示范、规范及范例作用, 积极促进了学生对产生式“条件”的认知与概括, 最终掌握一般的产生式规则.比如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节课中, 有一道例题在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的过程中就明确表明了求“角”或求“距离”问题的解题的统一步骤为: (1) 作 (辅助线) ; (2) 证 (哪条线或角为所求) ; (3) 算 (计算出要求的角或距离) , 从而也为学生以后求解线面角、二面角、点面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等问题作出了良好的规范, 也为学生能在考试中可以分步得分、多得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 拓展功能

高中数学教材的习题大部分都较为基础, 与高考题有一定的距离, 颇有拓展、开发和挖掘的余地和空间.如高中数学第二册 (上) 通过例题“已知a, b, m是正数, 并且a

6. 提升功能

解题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 而只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手段、一种媒介.通过解题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 深刻领悟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 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本质.“题海无涯, 人生有限”, 学生要想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数学, 拥有一个能“点石成金”的手指头的意义远远要胜于点石成金后的“金子”.教师欲通过覆盖大量题型, 使学生以牺牲宝贵的时间为代价来获取较高的数学成绩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 教师要努力发掘习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有着普遍应用的意义;数学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学习者进行有序的科学的探索活动, 避免盲目性, 为顺利发展解题方法提供保障, 同时数学思想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 以上三种思想方法又都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 即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已掌握的、已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直观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 (1) 高中数学第一册 (上) 习题3.2第2题“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5=-1, a8=2, 求a1与q, ”体现了方程思想; (2) 第一册 (上) P132“求和: (a-1) + (a2-2) +…+ (an-n) ”一题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 (3) 立体几何中,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面与面所成的角问题最终都化归到平面几何中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4) 第二册 (上) P69“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直线的方程是x-y=0吗?为什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7. 模型功能

课本上的诸多例习题为学生提供了模型或结论的功能, 就像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的“解题是一种实践性的技能、好比说就像游泳一样, 在学游泳时, 你模仿别人的做法, 用手和脚的动作来保持头部位于水面之上, 最后你通过操练游泳学会了游泳, 在学习解题时, 你必须观察和模仿别人在解题时的做法, 最后你通过解题学会了解题”.所以, 如果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相应的模型或结论的话, 将会提高思维的效率.例如, 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 (上) 有一练习题“判断下列各对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l1:Ax+By+C1=0与l2:-Bx+Ay+C2=0”, 学生在对两条直线作出“垂直”的判断后, 教师可以趁热打铁, 指导学生记忆与已知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的模式, 简化了直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计算.

8. 联系功能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初始阶段, 主要是以知识点为学习的目标, 学习要求仅局限于能准确了解、理解、掌握必需的数学概念, 发展能获取和运用数学概念和技能所需的过程性技能.由于后面与之相关的知识还没有接触到, 暂时不能进行纵向联系, 所以, 学生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以后的学习中, 学生会发现虽然学习的章节、单元、数学分支不同, 但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在习题中水乳交融, 综合性能明显.一道好的数学习题善于将零散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与整合, 近几年的高考常在知识的交会点命题就鲜明地体现了数学习题的联系功能.因此, 师生要注意课本上例习题的前后联系作用.例如, 在“空间直线和平面”部分中学习“点到平面的距离”时, 学生只会用定义求解, 而在“简单几何体”部分学习了棱锥的体积公式后, 学生就会接触到求三棱锥的高和体积问题, 如果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就会惊喜地获得求“点面距离”的第二种方法即“等体积法”, 完善了对“点面距离”的认知结构.

9. 巩固功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 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慧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例习题无一例外是为巩固数学知识而“讲”和“设”的.为了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就必须通过例题和习题来巩固.例如, 学生在学习“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概念时, 虽然能一字不错地说出它们的定义, 但未必能准确地判断两个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需要借助于书后的练习或其他具体事例进行说明、加强巩固已有认知和新的信息之间的同化与融合.与此同时, 在巩固的基础上, 再通过对例习题的反思与深化, 达到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10. 归纳功能

数学问题的背景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但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却往往是相通的.因此, 数学习题的功能不止停留在本道习题所蕴涵的数学概念、定义的实质及其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上, 更延伸为它的高度概括的、归纳的功能, 更应最大限度地展现数学本质, 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华罗庚先生曾说的“书由越读越厚, 再到越读越薄”想必就是这个意思.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学生尽管抱怨作了大量的习题, 却仍然不能摆脱较低的数学成绩, 我认为很大原因在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剔透、到位, 没有依靠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 没有形成概念、判断或推理, 没有努力挖掘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 不善于总结每个公式、定理的主要用途……因而, 有的人即使做了100道题, 也仍然还是100道题;而有的人做了100道题, 却能把它归结为十个类型题, 达到举一反三、由例及类、解一题通十题.

参考文献

[1]沈祥.数学新题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英]斯科特.数学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肖柏荣, 潘娉娇.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示例[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4]P·R·Halmos.数学的心脏[J].数学通报, 1982.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教材功能 篇2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插图所发挥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使得教学效果能够提升到一定层面上来。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选择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阐述了插图教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教育功能

在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现代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用插图辅助教学的模式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在效果上来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展开以下几点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

在苏教版教材的插图当中不仅有关于诗词意境美的插图,还有展现祖国山河壮丽的插图、唯美大自然的插图等等,学生在看到这些插图的时候,心底油然而生的情感,能够带动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教师应当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感悟插图所表现出来的神韵,将插图当中的美育作用充分挖掘出来。比如说在学习《山行》这一课的时候,教材当中所选择的插图是一幅色彩热烈的山林秋景图,在对于插图进行?^察的过程当中,形象鲜明的画面感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画面当中。山林秋景图当中有蜿蜒的小路,还有云雾缭绕的村庄,漫山遍野的枫叶,与古诗当中所提到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交相呼应,从而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美好的境界当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华美。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如果你置身于画中的景色当中,是否也和诗人一样感受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出来自己脑海当中的想象画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装饰性插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和其他学科的教科书相比较而言,语文教材当中的插图所发挥的作用是比较独特的。一般来讲,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插图能够实现文学性和画面性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彰显出课文的内在特征,插图和课文二者交相呼应,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有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在小学课文当中,起到纯粹的装饰作用的插图是比较少的,实际上任何一篇课文的插图都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为例,插图当中有青翠的小山、悠悠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碧波上的小船……画面当中的情景彰显出来生机勃勃。当教师告诉学生,这里就是祖国的一处美景时,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而且语言发展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混乱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可以借助于插图的相关功能,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说。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其进行观察和想象,使用确切的词语,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一定的意义。具体来讲,可以根据插图展开想象,然后和原文对照,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比如说在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先观察兵马俑的插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姿态。在学生表示完之后,对比课文当中的相关段落,从而进一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确性。其次,可以采用看图编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把插图当中的意境给表达出来,比如说在《爱如茉莉》这一课的学习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里面人物和场景,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和姿态,然后用口头语言表达出图画当中的相关内容。

四、利用插图渗透德育教育

插图当中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是不容小觑的,在插图当中,也会涉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相关事迹,还有的插图会体现出来感人的场景。在对于这些插图进行观察和理解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会产生较强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教材插图把英雄人物感人的事迹定格在一瞬间,但是实质上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将对于学生的生活、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作用。比如说轮船渐渐下沉的时候,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安排乘客逃离,自己却屹立在船头沉入大海;又比如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身下死死地护着学生……在对于这些丰满的人物进行改制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波动,进而得到思想和德育上的教化。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材当中,插图是文学性和绘画性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插图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小觑的。插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带动作用,对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注重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在课堂当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插图的价值。

参考文献:

如何发挥教材例题的强大功能 篇3

关键词:例题;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05-02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也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但仍有许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撇开教材,到处寻找所谓的“新题型”,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如果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中的例题,将例题作一些改编或延伸,可以编出很多题,这样既减少了作业量,又增强了例题的功能。但是,我们很多老师不知道将例题如何改编或延伸,到底如何发挥教材例题的强大功能,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摸清例题类型

例题类型可分为:概念型、规律型、巩固“双基”型、熟练型、综合应用型。例题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纽带,又是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桥梁。在例题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授例题是属哪一种类型,几个例题之间的异同点如何,运用哪些知识解答这样的例题。为避免各例题的教法雷同,教师要分析哪些是基本性例题,哪些是培养学生技能性例题,哪些属于灵活运用性例题。清楚这些内容之后,教师才能根据例题的类型进行改编。

2、搞清例题考查的思想方法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数学课的教学,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而数学思想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和水准。所以,教师必须搞清例题考查了学习哪些思想方法。

3、呈现方式多样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增强例题的功能,必须要采用多种呈现的方式,通常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无论是一堂好课或一篇优秀的导学案,不只是练习题有多么经典,最关键的是例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更适合学生自学,这样才能发挥例题的强大功能;下面我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各种例题的设置方法。

一、概念型例题:

概念性例题,主要是让学生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应多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多种提问,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无论题目怎么变化,但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会改变的。比如:七(上)第1.2.4《绝对值》,绝对值的概念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距离”,外延是“一个数”,抓住这一关键,我们可以提这几个问题:①对内涵提问:2的绝对值是多少?-2的绝对值是多少?3的绝对值是多少?-3的绝对值是多少?3.5的绝对值是多少?-3.5的绝对值是多少?目的是知道数的位置求距离。②对外延提问: =4,则x等于多少? =6,则x等于多少? =2.1,则x等于多少? =0,则x等于多少?目的是知道距离求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③综合提问: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哪些?通过数轴找到数的位置,再根据数的位置来确定具体的整数。通过这三种不同的提问,让学生充分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二、规律型例题:

这类题可分为两类;数字变化类和图形变化类,可根据它们变化的特点找出规律。可采用多题归一的方法。

三、巩固“双基”型例题:

这类例题要采用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分解。一题多解,有利于沟通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多解归一,有利于提炼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从中择优,培养聚合思维。一题多变就是: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数据或图形;条件引申或结论拓展;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或条件、结论同时开放等。通过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训练,可以把各个阶段所学的知识、知识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体会数学是一个整体,但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以一当十,解一道题懂一类题,提高效率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会学习。如:

求证:AE=EF。分析:调换己知和求证的顺序是几何中提出新问题的一种常规做法。我们调换了例2的部分已知条件和结论的顺序提出新的问题,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又巩固了上述添加辅助线的基本作法。上述四种方法仍然可以适用。

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 篇4

一、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1. 乡土教材使用的必然性。

乡土教材作为本土知识的载体, 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风土人情的责任。“本土知识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本土知识与本土人民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 是本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基础和力量源泉。该定义试图概括本土知识的以下关键特征:第一, 本土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第二, 本土知识是一种整体性知识;第三, 本土知识是一种被压迫的知识;第四, 本土知识是一种授权的知识。”[1]要较好地保护这些本土知识, 最好的形式就是编写乡土教材, 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合成书本的结构体系, 才能更好地得到继续传播。

实现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的教育目的, 既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知识遗产, 又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明。甘地说:“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 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 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 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就是使他不断地疏远这种环境, 对于故乡的生活, 他一点也不感到有诗意。村庄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 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发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2]甘地所指出的这种现象在我国教育水平逐步发达的今天日益显露。这种现象的产生只能归因于我国在实现教育目的中所采用的措施, 必须重新考虑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规格。乡土教材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 让年轻一代找回精神上的家园, 从小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 热爱家乡并建设家乡, 而不是厌弃本土社会、对本土知识一无所知的人。

2. 乡土教材与校本课程。

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有个课程资源的问题。它们都是为了弥补国家统一设置课程的不足。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 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教材, 也可以使用乡土教材以外的教材。校本课程的空间广泛, 可以是借鉴外地的经验也可以是本土的文化知识, 还可以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里边的一个内容的细化, 而乡土教材只能是本土的, 空间很窄。这是从二者的资料来源上看。其次, 从内容上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乡土教材很看重历史、人文和艺术, 而校本课程则可以包罗万象, 几乎什么学科都可以设置, 只要不偏离学校的中心课程, 就可以开发使用。再次, 一般来讲, 乡土教材一旦开发出来, 轻易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而校本课程, 有一定的周期, 变化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快。[3]分清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区别,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乡土教材来开发校本课程。

二、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

学校的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方面。对于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我们亦可从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1. 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主要是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对于乡土教材而言, 主要是乡土教材的使用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一些影响。

乡土教材是展示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科技、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是系统、科学、全面的反映建设沿革、地理环境、重大事件、民族风情、名胜古迹、名优产品、专题资料等, 增加学生对本土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发挥乡土教材热爱乡邦、鉴往知来的独特功能,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时, 作为促进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为当地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 为沟通海内外同胞与家乡的真挚感情, 起到一定的作用。

2. 个体性功能。

乡土知识的教育在学校中既可作为直接的德育活动, 即设置相应的课程, 对学生进行讲述, 也可作为间接的德育活动, 布置在学生的周边环境中, 比如以宣传栏、名人格言警句等形式介绍给学生。

乡土教材的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 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学, 能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找到休息的场所, 舒缓紧张的神经, 增加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同时, 乡土教材的内容结合当地生产的实际, 使学生了解生产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 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恶习。特别是在生活条件日渐改善的今天, 乡土知识的学习, 会使他们的观念得到改变, 崇拜祖先的劳动成果。

3. 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知识、技能固然重要, 但是与做人的方向、价值观相比就显得比较下位。乡土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教育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情感内化。乡土教材不一定具有逻辑严密的科学知识, 但它往往充满了人类最珍贵、最纯朴的情感, 通过乡土教材的教读, 学生有可能将乡土教材中的情感加以内化, 形成自己崭新的情感体系。特别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乡贤、勇敢顽强与无私无畏的英雄, 均可化作学生心中的楷模, 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取的动力。而平时不注意的家乡山川美景, 通过乡土教材的点染, 也能催化学生爱的情感, 并逐步培养起他们欣赏美、创造美、感悟美的能力。

(2) 方向确立。乡土教材可以在每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价值的方向。如当学生看到科技发明为家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使贫弱的家乡成为美丽富饶的家园, 学生就容易确立学好科学文化, 建设伟大祖国的方向。而当乡土教材毫不隐瞒某些企业的发展给家乡环境与百姓健康带来危害时, 学生就有可能追问:人类将向何处去?个人的发展以何种价值作为导向?等等。他们就有可能朝着环保专家的方向努力。

三、乡土教材德育化的途径

要发挥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 实现乡土教材德育化,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乡土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基础教育阶段, 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 很少有学校将乡土知识的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向学生讲授。为此, 在正常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大量引用乡土教材中的知识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阅读相关的乡土知识, 并作为背景知识进行讲述。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 野外实地考察是加深乡土知识的重要途径。

利用寒暑假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注重实践知识的获得, 使学生深切体会家乡的大好河山, 领悟祖先的创造发明的真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 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3. 利用多媒体设备, 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 乡土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靠学校内的教师指引和学生对乡土教材的阅读。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 对激发学生学习乡土教材的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实施德育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土教材在学校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不断将乡土知识融入到正常的教学中, 不断改进乡土教材, 与时俱进, 删除一些过时的东西, 补充一些为时代服务的内容。同时要培养相应的师资队伍, 拓宽其知识面, 重新建构教师的知识结构, 为乡土教材的使用和乡土知识的传播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 2001, (8) .

[2]Prakash, M.S. (1993) , Gandhi s Postmodern Education:Ecology, Peace and Multiculturalism Relinked, Journal of Wholistic Education, Sept., p11.

初中英语教材中隐性课程的功能 篇5

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隐性课程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对个人发展的功能。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突出了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影响着初中生的各个方面。

一、品德发展功能

对于学生来说,仅仅学习教材里的显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知识的积累到品德的形成都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包含大量有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关爱弱势群体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二、认知能力功能

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们认知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知识储备量,还应看其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科学得当的学习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文化传递功能

隐性课程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文化载体。初中英语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关于西方国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素材。例如中外节日和相关文化习俗介绍,关于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居民的生活情况介绍,对世界各地著名景点的介绍。这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

四、个性塑造功能

同样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隐性课程对学生身心、个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教材中的隐性课程摆脱了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境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和信息,同时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例如,英语教材里丰富多彩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五、兴趣激发功能

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热爱学习。从教材的编制和思路来看,大多是围绕某一话题,设置一些生动的语言情境,并基于特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和探究等方式,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这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通过本单元语言目标Talk about future intentions,学生可以掌握一般职业的英语表达及职业的相关知识,如Im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So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此话题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想法,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进而学习到对理想、梦想的一些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中隐性课程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功能浅析 篇6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载体

一本语文教材, 通常都是由图片和文字构成, 以文字为主, 图片为辅。 但文字毕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它不似图片形象、直观。 如果学生一直面对黑压压的文字, 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更无从做到去语言文字中寻找知识。 课文中的插图如果赏心悦目, 就能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蕴含的美的意境, 从而用心探索文章的语言美、艺术美, 既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又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受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的影响,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形象的、直观的东西,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小学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两个阶段: 小学生一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时期;而中学生则处于抽象思维为主时期, 但即使如此, 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基于中小学生这样的思维特征, 直观教学在中小学教学,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上仍是一种基本形式。 图像具有明显的直观性特征, 插图属于图像的一种, 可见插图教学是直观教学的一种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插图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激发。 因此, 教师除了运用丰富的语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 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插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探究和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升国旗》一课时, 老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学生的表现, 联想自己在升国旗时的情状。 如此,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 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看看文中作者对升国旗的描述, 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工具性的内涵,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插图教学对促使这几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效。

1.观察能力

观察, 简单地说, 就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因此, 观察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插图教学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教师若能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插图为学生感知事物、思考问题提供支撑,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感知世界。

然而,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看”图, 这样就是美术课而非语文课了。 教师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 注意图片的顺序、主次和细节等。 教师在具体实践中, 可运用插图, 引导学生学会由远及近, 从主要到次要, 从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事物。 如《江南》一文的插图可以用来帮助理解“鱼戏莲叶间”, 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动物是什么? 它们怎么样? 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 看看文中是怎样介绍“莲”的? 让学生根据插图展开联想, 想象“鱼戏”的美景, 在图上找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样, 在图文对照中学生就明白了观察的一般方法, 慢慢地就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2.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种,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可见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主要的作用, 它可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甚至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 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心情相契合。 ”作者和读者之家毕竟有着知识与阅历的差距, 学生对文章的背景、 形象的象征、典故的运用及各种意境描绘手法等不甚了解, 很容易产生理解的困难。 此时, 课文插图就是桥梁中的桥梁, 它能引导学生走向对文字的理解和对文意的把握。

第一册《人有两个宝》一文中有一句“双手会做工”, 这里的“做工”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这词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 但课文中有一幅插图。 通过插图,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朋友们在各做各的事, 这种用手做事情就是“做工”, 这样对图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这样运用插图, 既能理解词的意思,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词的动力, 可谓一举两得。

3.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叶圣陶认为, “语文” 的本质是语言, “语” 是口头语言, “文”是书面语言, “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现在认为, “语文” 就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听说读写的需要。 概括来说, “语文”就是语言的运用。 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苏教版第一册的每个练习环节中, 都有一个 “口语交际”练习。 比如《练习2》是《借铅笔》,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 自己联想出合理的场景, 将整个故事表演一遍, 甚至可以进行改编。 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甚至能在为将来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改善教学环境的良好手段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当一直面对黑压压的文字, 就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这不仅适用于学生, 对教师也是如此。再优美的文字, 它毕竟不似图画一样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 长时间的观看对心理是一种打击。 此时, 若有图片的调剂, 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活动都有很大的助益。

语文教材的插图还可以帮助教师找到上课的合理切入点。 课文的导入十分重要, 有时甚至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 如在导入时能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渴望了解课文的内容, 后续课程则水到渠成。 一些教师备课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烦恼: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导入课文。 此时, 课文的插图可能会让人茅塞顿开。 苏教版第一册《东方明珠》一文向学生介绍了美丽的东方明珠。 教学导入手法可谓千千万万, 但看了课文的插图, 就可以东方明珠的各种图片导入。 让学生认一认东方明珠, 再多放映几张相关图片。 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 既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 又让学生尽快进入了状态。

中职语文教材的功能途径研究 篇7

一、注重情感要素和人格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应用学科,情感性是其突出特征。语文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凭借学科本身优势,成为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及思想道德、意志和审美能力定型的时期。人的文化素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错过了这一关键期,一旦出现问题想挽回就难上加难。在这个时期,中职生的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情感波动比较大,可塑性更大。但中职语文情感教育往往成为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不管在教师中还是在学生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在很多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花哨东西。在这种情形下,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情感教育的缺失,使中职生情感方面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培养,势必给他们今后的社会就业及工作能力的形成造成障碍。

( 1) 注重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目前“偏专业、轻基础文化课”的职业教育特色,对中职生造成了人文素养的缺失。中职生为了现实学以致用、学以谋生的目标而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人文精神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得不到改善。因此,中职语文教育者应注重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这成了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 2) 结合专业课渗透情感。中职语文既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培养中职生基本文化素养”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的一面。即在完成本学科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根据各专业特点,自然地结合专业,为共同的培养目标服务。所以,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资源,对学生进行服务于专业所必备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 3) 结合写作教学,提升效果重在情感教育。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中职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中职生人文素养、情感体验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积累知识、开启思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文能力在写作中也最能反映出来。它包含了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全部的语文素质。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只有引起他们关注,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写起文章来才能表达出异于别人的独特感受。另外,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既能沟通师生情感,又能把健康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情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一,教学方法应突出职业特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情感资源,以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性。给学生以各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中职语文教材中,散文、诗歌、小说占相当大的比例。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课文除了丰富的知识因素外,也有浓烈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自然景观优美动人,花鸟鱼虫赏心悦目;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发展跌宕起伏,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所以,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并选好动情点,打开学生心扉,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其二,教学方法要导激结合。针对中职语文教学时间短、安排紧的实际,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方能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因而,中职语文教学可采取导激结合的方法。如采取邀请成功人士现场答疑或优秀学生交流经验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法; 又如课堂换位教学,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参与备课,扮演“小老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其三,教学方法应新颖、多样、灵活。从中职生的特点出发,应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为现代开放式教学,变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结构,变单一死板的考试方式为灵活有效的考试方式,变单向传输式教学为双向交流式教学。

三、改善教师的教学理念

中职语文教材所选内容不仅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情感,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认识和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和真正价值,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知识,自觉地接受情感教育。

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特点,它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成功的教育是普及教育。教育人、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淘汰人、选择人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它的价值在于能否为不同潜能的人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途径,成才的路就在每个人的脚下。语文教师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转变教学观念起步,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 单纯的语文教学思想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传统授课内容应结合成长历程、人文精神; 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把各科知识渗透其中; 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拓展到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动力,重在更新观念。

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功能与运用 篇8

一、教材插图的特点

1.科学性

教材插图用于准确无误地表达和传递化学知识,选取的情景一定是自然真实的,陈述的事实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表述的知识一定是科学规范的。

2.简约性

教材插图以其简洁的语言、真实的情境、独特的视角、绚丽的色彩,传递着化学信息,给广大师生以简单明了、生动直观的印象。

3.辅助性

教材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是教材文字内容的润滑剂,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它只是教材的辅助形式,不能完全代替教材文字,成为独立的化学知识。

4.多样性

教材插图内容丰富,涉及实验操作图、实验装置图、化学标识图、工艺流程图、微观示意图等;插图表述形式灵活多样,有彩色图、黑白图、实物图、漫画图、原理图式、流程图等。内容的多样性和表述形式的多变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插图的功能

1.看图———获取知识

教材中插入的典型、学生熟悉的画面取代了枯燥乏味的语言表述,寓学习的问题于画面之中,使单一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活泼有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插图,获取知识,利用单幅插图从中发现问题、观察连环插图从中对比问题、观察整体插图从中总结问题。

学习“灭火的原理”时,教材没有采用传统的文字叙述形式将灭火原理告知学生,而是给出了图1的三幅插图[2],提出问题:灭火的方法是什么?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通过看图思考问题,说出答案。

观察给出的三幅插图:第一幅图中堆放的木柴着火了,小女孩把沙子倒在了燃着的木柴上,火熄灭了;第二幅图中茂密的森林发生了火灾,工人师傅在火灾蔓延方向砍倒树木,开设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第三幅图中,楼房着火了,火势迅猛、浓烟滚滚,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同样是“火灾”,采取的灭火方法不同,其中的化学原理自然也就不同:用沙子灭火,是因为沙子附着在木柴上,隔绝了氧气与木柴的接触,燃着的木柴因缺氧而熄灭;森林着火,开设隔离带灭火,是使火焰离开未燃区域,也就是移走可燃物;高楼着火,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温度,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焰熄灭。在观察每幅图并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灭火方法,总结灭火的原理,从而得出结论: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而要使燃烧反应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3)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析图———推理知识

用插图代替语言文字叙述,使抽象的知识问题化、具体的问题情境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出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时,如何求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教材只是以常见的水为例,给出图2[2],让学生通过思考、推理,架起宏观的元素与微观的原子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得出求解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的方法。

该插图有三部分组成:一桶水、构成一桶水的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的氢、氧原子。如何从化学的视角将这三幅图串到一块,由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建立宏观物质、微观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联系,是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就是水中所有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而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与水分子的个数密切相关。假设给出的一桶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是n个,则其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是2n个,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比等于其相对质量之比,即为:

(2n×1)∶(n×16)=(2×1)∶(1×16)

这样就将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巧妙地过渡到求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由此得出了求解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方法: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化合物分子(离子)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积之比。

3.评图———内化知识

有些化学实验原理不变,但是采用的实验装置在不断修改之中,尽可能达到现象明显、操作简单。若将修改前后的实验装置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鲁教版安排了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2](装置一和装置二是不同版次的教材中呈现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教师将两套实验装置图同时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两套装置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哪一个实验装置更合理?为什么?

学生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个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小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二优于装置一的原因是装置二中的小球在玻璃管的尾部,能让空气更易流通,空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反应更加充分。通过学生对实验装置图的对比、评价,确定实验装置,既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提供了实验装置,又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评价问题、确定实验方案的能力。

4.纠图———梳理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化学教材有意安排一些存在问题的插图,对学生起提示、矫正作用,学生通过纠正图中错误的问题(操作),达到梳理知识、加深印象之目的。

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回顾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方法时,教师展示了教材中的插图(图4)[2]。

根据图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判断三位同学读数方法的正误,不正确的读数方法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学生通过识图、判断、分析,一致认为中间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结果准确;上面的那位同学俯视读数,读数比准确数值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下面的那位同学仰视读数,读取数值比准确数值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通过一幅插图进行纠错,明确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俯视读数、仰视读数错误操作造成的影响认识深刻,加深了对液体量取方法的正确理解和记忆。

5.画图———丰富知识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识图”,还要让学生会“画图”。

教材在引导学生建构物质的微粒观时,给出了图5的插图[2],让学生通过“识图”认识水分子、氧分子、氧原子等微观粒子,从而建构物质的微粒观。

学生往往靠死记硬背模型来认识符号,如果教师转换问题考查视角,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化学符号画出对应的微粒模型,再利用微粒模型从量的角度表述符号中数字表达的涵义,学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顺理成章给出答案,避免了对化学知识的死记硬背。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用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这样的自然衔接、巧妙转换,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体现了微观与符号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学习。

6.据图———复习知识

以教材插图为载体,通过对教材插图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各部分的有效整合,设计考查问题,让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

铁的冶炼是认识金属冶炼的一个典型实验,也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探究活动,复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利用教材插图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复习[2]。

(1)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 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4)装置中导管末端连接的气球起什么作用?

(5)试管中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插图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实现了教材插图、具体问题、学生学习三者之间完美结合,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开发了学习资源。

三、教材插图的使用

1.正确认识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使教材内容表述形式简洁活泼、图文并茂,而且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视性,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具条理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

2.充分利用教材插图

教学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教材插图的作用,充分认识教材插图体现的内容,深度解读教材插图的意义,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功能。根据教材插图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富有思考性、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

3.充分开发插图资源

发挥插图的功效,丰富插图功能。我们应当积极开发并逐步完善插图内容,利用插图重建对理论知识、化学概念、实验原理的理解,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进而打造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卓高峰,魏樟庆.深度解读教材插图,提升高考复习效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

[2]毕华林,卢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八年级全一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教材功能 篇9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一题多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 由此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通过“多解”并比较, 找出既新颖、独特, 又省时、省工的“最佳解”时,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 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苏科版九上p29)

我在讲解时, 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 平移一腰, 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 (2) 过上底的两个端点作高线, 转化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 (3) 延长两腰, 转化为两个等腰三角形.这几种证法分别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角对等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式的性质等, 体现了知识的纵向、横向的结合;辅助线的添设也各有特色, 展示了解决梯形问题的一般规律.这样, 对强化学生的解题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一题多变, 改变题目形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 也称思维的广度, 是指思路宽广, 富有想象力, 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后, 若注意发挥例题一题多变, 以点带面的功能, 有意识地在例题基础上进一步改变题目形式, 引申扩充, 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指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探讨, 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 (原习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0, 底边长为4, 那么腰长为_______. (苏科版八上p29) 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 底长为4;求周长. (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4, 求周长. (前两题相比, 需要改变思维策略, 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 另一边长为6, 求周长. (显然“3只能为底”, 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底边长为y, 周长是10.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 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像. (与前面相比, 要求又提高了, 特别是对条件0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 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掌握通解通法, 而又打破思维定式,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一题多变可以是改变或增加题目的条件, 亦可以是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 或是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申.

3.开放条件或结论,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课本上习题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我在评讲时, 常常创设新颖情景, 展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学到知识, 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 开放结论.例如:教学 (苏科版九上p130) “切线长定理”时, 在例题3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已知PA, PB是⊙O的切线, A, B为切点, AB与OP相交于点D, 根据已知的条件, 写出四个或四个以上不同类型的结论.

(2) 开放条件.例如:教学 (苏科版八下p99) 三角形相似条件, 在例3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判断△ABC与△A′B′C′相似, 可添加什么条件?

a.∠A=∠A′=100°, 添___________________

b.AB=2, BC=4, A′B′=3, B′C′=6, 添______________

通过开放条件或结论, 不仅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式的限制, 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

综上所述, 课本上的不少例习题内涵丰富, 对强化双基,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在课本例习题的教学中, 教师若能根据题目的特点, 挖掘其丰富的内涵, 多给学生创设思维活动的空间, 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比较、猜测、引申、拓宽等思维训练, 这不仅能把已学知识点串成线, 线联成网, 组成知识面, 使学生解一题明一路, 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形成思维的创造性, 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材功能 篇10

【关键词】教材 功能

相比老教材的文字平铺直叙,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片、图表。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增设这一板块,其作用何在,这是我们教学过程必须要理解的。教师备课时,应注重挖掘各章节图片、图表在教材内容的引入、串接等方面的作用,顺沿编排的意图加以深化、优化,以提高教材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图片的“引入”功能

教材中大部分节次开始时的图片,都可以作为本节相关内容的“引入”资源。有学生常见可能未引起注意的自然景观;有学生未曾见过、陌生的动植物;有生活中常见但饱含科学规律的自然现象;有科学发展史上重要人物及研究过程的再现……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取更多相关、类似的图片,即可做到生动的课堂引入。

二、图片的“再现”功能

科学教材体现的中心科学知识。图片的提供,首先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无论是宏观世界的现象,还是微观世界的“模型”,这些图片,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科学知识的抽象程度,与先前老教材中过于单一的文字表述相比,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以它们为基础,通过思维的发散,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自然地与“科学知识”亲近,切实地感受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从而消除现实生活与科学知识的距离感;其次,教材中的大部分演示实验均配有图片,能对学生实验的观察提供充足的细节提示,尽可能避免以往实验观察中只重实验现象、不重前期准备,只重笔记实验结论、不重实验过程的弊端,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另外,某些章节中关于科学历史上重要人物及事迹的介绍也有插图配置,可以避免文字的空浮介绍,使学生对科学人物更有亲切感,对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更有科学人文层面的体会。

三、图表的“指引”功能

相比老教材,新教材中的图表比重明显增加。有些图表,是一个实验过程的体现;有些图表是一个科学规律的概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图表有效的加以利用。一方面,尽量体现教学组织中图表的串接功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也尽量体会教材中图表的生成过程,体会数据的展示及分析过程,并逐渐尝试用直观的图表展示某一现象或规律。另外图表的分析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实用载体。

观察能力是科学素养的第一要素,图片、图表就是现成的载体;同时图片、图表的设置,为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讲授灌输式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指向。

一、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图表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以图片、图表资源为载体,阐明观察的重要性。科学教材中的一些图片、图表,展示了一些伟人发现科学发现的过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清楚地感受到科学发现原来启自于细心的观察,说明观察的重要性。

2. 以图片、图表资源为载体,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观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前提。科学源自生活,是生活现象的提炼与浓缩,在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体验中,图片、图表起关键作用。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图片,教学中可利用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七年级下册教材§1.2中,喇叭发出的声波使蜡烛火焰摇曳的图片,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就有观察的欲望,从而更能帮助理解抽象的声波;§1.4中太阳光的色散图片,可引导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验证书本的现象;§1.5中筷子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生弯折的图片,能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再如八年级教材中,植物各种形态的茎、树木的年轮、星座等图片,这里边有些是学生未曾见过的、又无法提供实物的,有些是日常生活可见、学生未知其意所在的,有些是科学现象与生活经验相违背的……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一旦兴趣被激发,原先“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就自然而然了。

3. 以图片、图表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由于学生是灵活的不同主体,观察时具有自身的选择性。例如,七年级上第四章中冰棍外表的白粉,碘的升华和凝华,水蒸气液化实验等图片;第三章中日全食、月全食过程等图片,对于这些资源,应指导学生去发现图片、图表的指向性,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4. 以图片、图表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学生的观察经常具有自我中心倾向,尤其在观察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时,往往不容易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图片、图表资源,引导学生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去观察。

二、利用学生对图片、图表的信息获取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的精髓在于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教材中很多图表的设置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可行性和指向性。例如:七下§2.6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材中设置了三幅图片,由于学生先前已接触过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理解图片的实验设计思路并不困难,加上图片对实验操作的指向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归纳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再如§2.8中,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老教材中只通过实际情景比如静止的电灯作抽象的分析,概括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同体,同线,等大,反向;而新教材中通过三幅图片的设置,学生以此为基础,依次可得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必须满足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个物体几个条件,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以图片、图表呈现科学原理或科学规律,只要利用得当、引导到位,学生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就能无形的提高科学观察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科学表达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03).

教材功能 篇11

电教教材的使用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之一, 而不是全过程, 它不能代替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师讲解。与此相反, 只有依靠教师精心设计,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具体情况, 与其他教学手段密切配合, 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使用电教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目的

教师考虑电教教材的使用时, 应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教学投影片、幻灯片, 能放大, 能活动, 可以抽拉、覆盖、复合, 能集中或有层次地体现某一道德观点。录音可以单放, 也可以与投影片、幻灯片组合使用, 多以分角色的配乐朗诵描述故事情节, 创设道德情境, 或提示具体事例, 暗示一个道理。录像则能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展现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提供的事实或场景, 真实、确切、可信度强。教学中使用哪一种, 什么时候用, 如何组合, 需要教师总体设计, 要有鲜明的目的。

导入新课时演示:目的是提示示例, 设置悬念,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本课学习。

讲课过程中演示:1.先演后讲, 演示为讲解道德概念提供感性材料, 或介绍故事内容, 提示明理的重点、要点, 为学生认识道德现象, 理解道德概念内涵作铺垫。2.先讲后演, 演示为强化、深化道德概念内涵提供典型例证, 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3.边讲边演, 讲解融化在演示的情景中, 演示为讲解道德概念创设情境, 制造气氛, 提示示例引出道德概念, 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

练习中演示, 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所学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评价, 产生道德迁移, 以指导道德行为。

总之, 演示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各个环节的需要, 适时、适量使用, 切忌盲目使用。

二、抓住恰当的演示时机

演示时机应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心理活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应位于明理、激情、导行的关键之处, 在学生具备渴望求知的良好心理条件下, 以增强演示效果。演示时机恰当能使教与学协调, 教学气氛和谐, 学生思维活跃, 学习生动活泼。

三、演示与教师讲解要有机结合

演示与教师讲解有机地结合符合学生道德认知规律。演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 但是, 如果离开教师的具体指导, 学生获得的感知内容可能是支离破碎的, 留下不完整的印象, 他们的思路可能是纷乱的, 不能形成完整的、正确的道德概念。只有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的观察和比较深入的思考, 对感知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与演示结合的讲解一般有两种作用: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图像内容, 从图像运动中感知故事 (或事例) 发展变化过程, 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认识, 形成鲜明的印象。2.指导图 (图像) 文 (课文) 结合, 暗示或提示图像的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通过讨论、解说、提问、答疑等,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

四、把握反馈机制

“外界信息所激起的情绪体验, 制约着个体对信息源的可信性和意义的鉴别, 影响着个体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情绪—认知’结构的建构, 并参与心理动力, 左右着行为的决策和发动。”[1]可见, 信息所激起的情绪体验, 对学生的认知、心理、行为影响很大。演示所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 往往会通过他们的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等自然流露出来。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些反馈信息, 并借助答问等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这个包括他们懂得了什么, 有哪些想法, 存在什么问题。然后, 教师应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活动进程:对学生道德认识的闪光点, 给予强化、拓展、延伸, 促其升华;对学生产生的疑团应促其化解;对“出杈”思路应给予扭转, 帮助学生排除无效信息干扰, 将思路引上“正轨”, 达到发展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认识能力的目的。

思想品德电教教材内容丰富, 形式灵活多样, 有利于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它是思想品德系列化教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有时确实起到其他教材 (如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所起不到的作用。当然, 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必须与系列化教材的完整性联系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协调下一篇:资源勘查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