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精选12篇)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1
摘要:《矿床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 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难于掌握的课程。本文从《矿床学》课程的研究任务、教学思路、课程内容选择、讲授方法、对授课教师要求、使用教材要求、对学生要求、教师讲授该门课程的完整过程等多方面阐述了作者对学好《矿床学》课程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学生,授课教师,感悟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来说, 《矿床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 也可以说是一门关系着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理解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到矿产资源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广大学生来说, 这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难于掌握的课程, 要学好它, 确实不易。针对这门课程的上述特点, 笔者联系自己近三十年在高校从事《矿床学》课程教学工作经验, 谈谈学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课程的一些感悟, 愿与同仁分享。
一、《矿床学》课程研究任务
矿床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 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矿床学的研究任务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讨论。 (1) 评定矿床质量:查明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及加工性质。 (2) 评定矿石数量:研究矿体形状、大小、产状、查明矿床规模及矿体的形成条件、开采条件。 (3) 研究矿床和控矿环境关系: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 研究矿床成因: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和演化过程, 阐明矿床的成因。 (5) 研究区域因素影响:研究矿床所在区域内的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对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及它和地壳演化发展的关系。由此可见,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它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地质学科。
二、《矿床学》课程教学思路
教师在讲授《矿床学》这门课程时, 要做到对每类矿床的标本兼治。每一类矿床的“标”是什么?“本”又是什么?“标”就是形成这类矿床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类型等;“本”就是这类矿床的形成地质背景、成矿元素迁移过程、成矿作用、成矿机理等。我们要通过对每类矿床“本”的剖析反推矿床“标”的特征, 达到对每类矿床形成特点和成因的有机统一的认知。
三、《矿床学》课程内容选择
根据矿床学的发展趋势, 《矿床学》这门课程大致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绪论; (2) 矿床的基本概念; (3) 成矿作用总论; (4) 岩浆矿床; (5) 伟晶岩矿床; (6) 与岩浆有关热液矿床 (矽卡岩矿床、岩浆热液矿床、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 (7) 下水热液矿床 (或叫层控矿床) ; (8) 风化矿床; (9) 沉积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盐类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能源矿床) ; (10) 变质矿床 (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 ; (11) 区域成矿研究。
四、《矿床学》课程讲授方法
《矿床学》是同学们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同学们已具备了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于《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可以采取倒叙的方法, 即:先讲述某类矿床是在什么样的地质背景下, 通过什么样的成矿作用, 成矿元素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迁移富集, 在什么样的地质环境或构造环境下就位成矿;再讨论在这样的成矿过程中, 形成的这类矿床会有什么样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矿体产状等特点。当然, 在讲授过程中, 要尽量形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表达, 运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流畅的语言, 把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特点展现出来,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对《矿床学》授课教师要求
首先, 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无论是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都有较深的功底, 不能有明显的缺位或短板;其次, 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熟悉野外各种矿床的地质现象;再次, 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找矿工作经历, 从事过矿床实例研究, 在讲授每类矿床成因类型过程中能用各种矿床实例佐证讲授内容 (学生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最后, 授课教师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必须把逻辑思维表达与艺术感染力表达有机结合。
六、对《矿床学》使用教材要求
许多学者都在编著《矿床学》教材, 其中不乏较好的教材;但是也有一些急功近利者, 没有吃透矿床学教材的编写精髓, 粗制滥造, 这本书抄一部分、那本书抄一部分, 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而有些编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新”, 不顾矿床学研究规律, 故意进行所谓的“标新立异”, 结果造成“邯郸学步”的局面。目前, 编写最好的教材是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三位老师编写的《矿床学》 (地质出版社, 1985年) , 但由于出版年代较长, 缺失许多新近发现的矿床实例或矿床类型;翟裕生、姚书良、蔡克勤三位老师继承《矿床学》教材 (地质出版社, 1985年) 以阐述矿床成因类型为主, 以成矿作用为矿床分类, 分析成矿规律的体系, 编写《矿床学》教材 (地质出版社, 2011年) 可视为精品, 为当前最为适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材料。但是对于授课教师来说, 必须进行二度创作, 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定位、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所选精品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增加一些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同时还必须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文献, 才能满足本校本专业学生的需求。
七、对学好《矿床学》课程的学生要求
首先, 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其次, 通过认识实习、基础填图实习,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野外地质现象的认知能力;最后, 学生必须通过对各类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及成因机制的理论学习, 联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矿床实例出发, 解剖它的地质特征和整个形成过程, 使矿床成因理论知识与矿床实例情况紧密联系, 将矿床学的理论知识锻造成为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鲜活的、可运用的知识和能力。
八、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
教师要上好一门课, 功夫在课外, 教师课堂的表现情况, 其实是教师课外付出的体现。要完整展现一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课外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矿床学》的授课, 也是如此;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课前准备阶段。
熟悉课程:授课教师必须熟悉课程内容, 对课程的各个章节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 熟悉各章节的逻辑关系。要把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确定教材或参考资料:虽然学校订购的《矿床学》教材都是近年出版的优秀教材, 但是属于广谱类教材, 授课教师或教研室要尽量选择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用的教材, 同时还要尽量为学生寻找一些适合的参考文献或资料, 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编写教案和讲稿:编写教案和讲稿的过程就是任课教师的二度创作过程。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学校办学定位、学生特点, 编写适于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案和讲稿并进行课程的多媒体制作, 让一些抽象、生涩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变得具体、形象、通俗。
2. 课堂讲授阶段。
课堂讲授阶段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讲授知识性:每位授课教师对《矿床学》课程讲授内容必须保证正确性, 对于一些前沿性内容或成因观点, 可向学生介绍, 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性, 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前沿性内容或发展方向, 课程是开放式的、可发展的, 让学生懂得这与中学阶段的课程内涵和外延是不完全相同的。讲授艺术性:传统《矿床学》课程的教学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细致、逻辑性强、科学性强, 但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其实《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在继承以上特点的同时, 更应该加入一些人文的、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色彩, 加入一些拟人化的语言, 增加《矿床学》课程的文化内涵, 而且讲授语言要风趣、幽默, 这样的《矿床学》课程讲授才变得立体、丰满, 才能让课程讲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 更传授学生文化;学生除了更容易记忆课程的知识点外, 更感到上课是一种听觉享受, 是在享受文化大餐。教师感染力:授课教师必须内外兼修, 做到既有知识又有文化。面对学生时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 衣着得体,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 做到充满自信;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尊敬你、崇拜你, 感到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大学教师, 与传统的工科教师不同, 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给学生以正能量;这样, 学生自然爱听你所授的《矿床学》课程。
3. 课后调查阶段。
课后授课教师多与同学交流, 询问学生对《矿床学》这门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极强的主干课程的学习感受, 对其中各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多向学生传授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如何理解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询问学生对这门课程教学有什么要求, 解答学生的提问;向学生讲授自己的找矿实践, 不断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努力听你讲授的课程、认可你, 达到学好《矿床学》课程的目的。
每位教师对《矿床学》课程的理解各不相同, 在不违背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都是可以的, 给学生讲完这门课程容易, 上好则难;要将这门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喜爱、学生掌握, 则需要授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感情。以上是一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的教师对如何学好该门课程的一些感悟, 望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帮助, 由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有限, 文中必然存在错漏和不足, 望同行赐教。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面较窄,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推荐去地质工程师、前期报建经理、地质勘探人员 物探人员 能源开采人员、高级地质工程师、地质勘查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总经理、水文地质工程师、采矿工程师等岗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勘探技术与工程在资源勘查和工程勘察两个方向上有所侧重。资源勘查,顾名思义是对资源的寻找和勘察,工程勘察则重在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由于采掘技术等原因,曾一度出现资源短缺和地质行业的效益滑坡,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开采也从过去的浅层矿发展到现在的深层矿,新一轮的资源开发正在进行,地质行业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相对少见什么“垄断门”的事情出现,就业形势还是一片大好。
有关“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选择是人生一场举足轻重的博弈,其实说穿了不过是“热门”与“冷门”的纷争。短线专业,又叫应用型专业,长线专业又叫社会型专业(社会性专业涵盖量非常之大,比如机械类、行政学类都属于它的范畴,本文中盘点的“民生专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短线专业,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社会急需、紧缺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用性、针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自然选择”,现在市场上的相关人才需求已经接近饱和。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3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资源勘查;作用;发展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对能源开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地址找矿仍然是现阶段地质资源勘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现阶段地质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矿体的勘察力度,实现对新能源勘察开发,另一方面还应为矿体保护提供指导,降低地质工程中相关灾害、事故的发生率。在地质资源勘查实践中,地质工程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促进地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是提高地质资源勘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内容。
1 地质资源勘查中地质工程的作用
工业化发展背景下,诸如天然气一类传统能源供应量与占有量已经难以满足各行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新能源的勘查与开发成为地质工程领域高度重要的一项课题。在地质资源勘查中,地质工程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深部找矿以及复杂地层条件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不单单是对能源的勘察,还应当充分考虑在能源勘查与开发过程中如何对环境进行保护,避免各种在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与结合的背景下,将地质工程相关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并发挥出来。
2 地质资源勘查中地质工程的发展
第一,以针对复杂坚硬地层的钻探技术为研究重点。随着油田、矿井、建筑等工程项目改扩建工程的深入发展,钻探施工所面临的地质条件将更为复杂,工程钻探中常常面临着断层破碎带、岩溶、海洋、湖泊等客观不良条件的影响,当前的钻进技术应用中常常出现卡钻、埋钻、钻孔弯曲等问题。因此,地质工程中必须针对复杂坚硬地层条件所适用的钻探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钻探效率,提高钻探施工安全性。如针对岩石破碎程度高、破碎带以及裂隙带发育明显,掉块严重的区域,为减少钻探过程中发生坍塌、掉块事故的危險性,提高岩芯采取率,可应用绳索取芯技术进行钻进,隔离上部破碎带,提高钻探安全性(如下图1所示)。该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提钻次数,孔壁裸露时间短,受升降钻具破坏的可能性小,更加适用于复杂地层的钻进以及测斜工作开展。
第二,促进探矿工程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精确化、以及便捷化发展。为适应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应进一步加大对地质工程领域中定位测量、定向钻探等相关数字化系统技术的研究力度,将变频电机以及其他相关智能化设备在地质资源勘查领域中推广开来,并重视对定向技术装置的研究开发,以确保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对超深钻探技术的研究开发。目前一些地质工程实践中,受地形、水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影响,常常会涉及到250.0m甚至300.0m以上超深孔钻探问题。钻探深度过高会导致钻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遭遇破碎层,增加钻进成孔难度,钻头、钻芯管等消耗量巨大,并且对钻孔孔斜度的控制存在较大难度。为适应超深地质资源勘察要求,应结合相关工程实践中的地质条件与特点,组织进行钻探技术攻关,加大对超深钻探技术的研发力度,尝试将单动双管钻具与跟管钻进工艺相结合,对配套钻探工艺进行优化,在避免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发生率的同时,确保超深破碎层钻进期间的孔壁稳定性,为地质资源勘察以及地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在现代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实践中探矿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价值也不断凸显。地质工程作为一项具有极强专业性的综合学科,在地质资源勘察与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促进地质工程相关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对提高地质资源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值得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成.讨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2984-2985.
[2] 常铮.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2014,(8):137-137,133.
[3] 杨宝林.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7-57.
[4] 葛灵生.浅谈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地球,2015,(7):161-16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4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监控, 评价学习结果的综合能力[1]。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应对大学生活及走向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2]。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不同的学科产生了不同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周波[3]通过对电类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法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指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应当“适度”, 即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应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 进行恰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事无巨细、保姆式的指导, 而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和探索精神。邱莉[4]等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即培养“绿色学习”的理念、设计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推进现有教学模式改革、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等等。王新[5]指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 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这种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而且还能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目前本校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研究的较少, 基于此, 本文根据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探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成因, 提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以期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 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差, 这种学生在调查中占40%以上, 他们还没有从中学生的角色中转变过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 还认为老师会像初高中时一样, 以灌输的学习方式传授知识。很多学生这个转变时间很长, 甚至到大三还没有转变过来, 这样导致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培养;另一种是根本不学习, 更谈不上自主学习, 这样的学生占10%左右, 他们认为学习不重要, 课堂上学到的解决不了以后的就业, 根本不会也不想成为成为学习的主体。
20%左右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这部分学生除了平时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外, 他们会主动和授课老师进行探讨, 请老师们进行指导, 培养他们自己的科研能力。这部分学生一般会进行一些大学生科研立项以及创新创业计划类科研活动。实践表明, 这批学生在就业和考研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就业上来说, 他们在进入单位以后, 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强, 很快能够转变角色, 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从考研方面来说, 分数较好自然不是问题, 由于在大学阶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跟老师做了很多科研工作, 他们在面试的过程中也显得更加突出。
2.2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
2.2.1 生源质量严重影响自主学习能力。
宿州市属于欠发达地区,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又属于艰苦专业。根据对4个年级的学生的调查, 他们在填报专业的过程中, 家长有很多认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会长期在野外工作, 甚至有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是冷门专业, 这样导致填报这个专业的人很少, 一般只是把这个专业作为替补。同时安徽省近10年增加了很多本科院校, 但每年的学生人数并没有增加, 这种情况导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这样的艰苦专业学生招不满, 这样很多高校出现很多征集名额。笔者近几年通过把征集过来的学生和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对比发现:被征集过来的学生中很多认为上大学以后就不需要学习了, 他们认为能拿到毕业证就行了, 同时认为上大学只是一种经历, 学的知识以后用不上, 自主学习意识根本就没有。
2.2.2 教师的引导不够。
首先教师上课的方式太教条, 基本还是按照原先的那种基本模式, 很少有教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入到上课中, 更不要说进行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 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少量的老师对自主学习的涵义理解有误。把课程中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看, 就认为是学生自主学习。
2.2.3 学生的评价体系。
首先没有把自主学习能力纳入学生期末考试的考查范围, 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现在有很多高校的老师, 在考试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考试范围, 这样导致学生们认为只要在考试之前看看就行, 严重伤害了那些自主学习的学生。第三, 学校对教师的出卷管的过严, 教师很难出一些开放性试题去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更谈不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2.2.4 整个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档次很大程度上用科研成果来评价;其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 对科研成果的考查远过于教研成果的考查。在经费上科研项目的经费也远大于教研项目。这种结果必然造成教师对科研的重视大于教研, 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少于科研。
3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途径
3.1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从新生刚入学开始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提醒学生注意, 学习知识重要, 学会自主学习更加重要。
3.2 改变课程的内容。
任课教师要积极的去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课题, 让学生参与进来, 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 积极吸收学生进入教师的课题。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的需要, 吸纳一些学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中, 分一些子课题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做, 这部分学生会跟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查资料, 设计实验等。实践表明[6,7], 这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4 多设立一些学生科研项目。
目前我校每年都会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 同时每年会有大学生安徽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国家创新创业项目, 这些都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很好的平台。2014年宿州协同创新中心 (矿井地质工程方向) 开始设立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促进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本校2014年新批准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低将是特色专业建设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贯穿资源勘查专业学生大学阶段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6) :78-83.
[2]尹静, 徐明, 杨海丽.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11-13.
[3]周波, 于志良.电类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法一体化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0) :115-116.
[4]丘莉, 翟晶, 沈晓平.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8) :60-61.
[5]王新.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215) :30-33.
[6]张俊, 孙林华.沉积物成岩阶段元素地球化学变化:以宿州市钓鱼台水库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 2012, 27 (1) :36-39.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5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资源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室内外王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进行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就业面较窄,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推荐去地质工程师、前期报建经理、地质勘探人员 物探人员 能源开采人员、高级地质工程师、地质勘查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总经理、水文地质工程师、采矿工程师等岗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勘探技术与工程在资源勘查和工程勘察两个方向上有所侧重。资源勘查,顾名思义是对资源的寻找和勘察,工程勘察则重在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由于采掘技术等原因,曾一度出现资源短缺和地质行业的效益滑坡,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开采也从过去的浅层矿发展到现在的深层矿,新一轮的资源开发正在进行,地质行业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相对少见什么“垄断门”的事情出现,就业形势还是一片大好。有关“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选择是
人生一场举足轻重的博弈,其实说穿了不过是“热门”与“冷门”的纷争。
短线专业,又叫应用型专业,长线专业又叫社会型专业(社会性专业涵盖量非常之大,比如机械类、行政学类都属于它的范畴,本文中盘点的“民生专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短线专业,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社会急需、紧缺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用性、针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自然选择”,现在市场上的相关人才需求已经接近饱和。残酷的事实是这样的,热门首先表现的是紧缺,接踵而来的就是竞争和饱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未曾注意到的是,有关人类生存的专业正在慢慢升温,人们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建筑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一向炙手可热,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生专业开始展现出了它的魅力,它从未曾同那些时髦的专业“争宠”,也从来不急功近利地宣传自己,却承载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某种程度上,它是有关“能源与资源”的“处理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知识的沉淀和数十年隐姓埋名的经验积累。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6
[关键词] 勘查技术与工程 教学实习 改革 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面向地质工程领域,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建设专业。通过多年专业改革和实践,确定“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强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形成了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发展方向,探索出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教改思想与模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实践教学体系中,实习实践是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观点,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扩大视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专业教学实习又是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专业教学实习包括工程地质野外实习(2周)、专业知识基本教学和录像观摩(1周)以及工程现场观摩(1周)共4周,安排在第二学年公共基础课程结束后的小学期内进行,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前的“扫盲教学”。该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工程实际、增长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野外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科学素养和锻炼意志、增强体质的良好机会。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主要以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认识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勘察、基础工程与施工等专业知识。其目标主要使学生了解常见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法及其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组织管理等基本内容,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积累专业背景知识,培养工程意识,为后面学习专业课及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如何把握实习过程,提高实习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实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更好实现教学实习目标的改革途径。
一、教学实习中的常见问题
根据调研及近几年的实习指导实践,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专业教学实习安排在学生刚刚结束公共基础课,还未接触专业课之前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以及今后从事的方向了解不够,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学习没有主动性,不知道该学习什么,把专业教学实习等同为一般的地质实习,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觉得没有实用价值,专业教学实习过程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2.对校内专业基本知识教学重视不足。在进行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和工程现场观摩之前,针对实习内容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基本知识的普及,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概括性了解,并为学生推荐相关专业参考书,避免学生教学实习过程中一脸茫然,不知所云。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授课往往引不起学生重视,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反正以后还会学到,现在听也听不懂,以致于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在实习过程中大大限制了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3.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过分重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实习过程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教多少,学生接受多少,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学,教学活动过分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生的主体性丧失,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专业教学实习效果的途径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严格控制实习质量,加强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采用报告、答辩等形式来考核学生实习效果,并且答辩方式的考核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交流和讲演能力的培养。
1.联系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才能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习过程中,针对实习内容,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在现场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带领学生观摩香山北沟防火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时,结合某一地质点向学生细致介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原因,虽然其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有关,尤其是人工边坡的开挖改变了岩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再考虑到岩石风化程度较重及存在软弱结构面等在外界气候因素而形成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能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掌握相关地质理论、查明相关地质问题是制定正确防灾减灾措施的前提;不仅如此,工程后期的稳定性监测也需要相关地质数据的采集、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地质学背景知识对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针对工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这样便于学生带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
2.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刚刚接触专业教学的学生来讲,其专业学识毕竟是有限的,由此也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发掘大多数工程现象的意义,甚至认为这些现象就应该是这样存在的,指导教师此时就应该抓住这些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认识工程现象的同时还掌握了工程思维的特性。所以说,指导教师的适时指导对学生能否更好的领悟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在每一实习点,相关的工程地质实习内容由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集中讨论,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的点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最后由教师总结,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在实习过程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学习的主体。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学生毅力
对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业于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工作,而且有些工作场所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在学生阶段就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路线就选取了两条实习内容丰富、徒步行程较长的路线,徒步行走山路达15公里。在此艰苦实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让他们有纪律感和责任感;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地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第三要不断地关心和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
4.合理安排集中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采用野外实践和室内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参观了一天路线之后,对整天的观察内容再次进行讲解讨论,并对第二天要行走的路线进行介绍,把注意之处提示给学生,让他们阅读相关资料进行自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看了很多东西,但比较零散,也不系统,真正印象深刻掌握了的知识似乎不多,而且也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样可以阶段性的安排室内集中学习,将实习内容理论化、系统化,并与今后的工程应用领域进行紧密联系,让枯燥死板的书本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得到反复训练,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和体验,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野外实践和室内辅导的各自优势,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完成了实习任务,又掌握了基本技能并增强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实习结束后,学生对实习过程所学的知识仍有深刻的印象。
5.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采取现场考核、实习纪律考核、实习报告考核、教学实习答辩考核等多种并存的综合考核方式。考核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还可以督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入钻研。
(1)现场考核,即在实习现场学习时,指导教师根据现场情况讲解后,由学生进入自己动手观察记录,然后随机抽点学生进行讲述,按学生汇报情况给予相应成绩。现场考核可使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对薄弱环节及时指导,尽快弥补。
(2)实习纪律考核,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率、实习态度、与现场工程人员交流咨询等的考核,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实习纪律考核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实习,只有亲自动手、观察,自己讲述或听取其他同学讲述,才能发现自己知识掌握的不足,更好地学习并加以弥补,为今后顺利完成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习报告考核,即对学生每一阶段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报告给出成绩,这是考核学生通过现场实习结束后根据所掌握的内容,再查询相关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的一项锻炼,而且还可以达到带着问题进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目的。
(4)答辩考核,即在教学实习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内容进行总结汇报。通过答辩考核可以了解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专业术语进行讲解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理清思路、总结汇报、讲演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专业教学实习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结合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提出了促进教学实习质量提高的改革途径。通过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05级、06级、07级学生的教学实习加强了上述改革途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概括性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专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可以直接进行工程施工等的基本能力的锻炼,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第三,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明显提高,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另外,在野外实习相对艰苦的条件下,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乐观精神和宽广胸怀。
参考文献:
[1]王贵和,吕建国,贾苍琴等.构建新型工程实践平台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中国地质教育,2009,(1):69-73.
[2]季晓慧,王群,管建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初探.中国地质教育,2009,(1):149-15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7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安全和生产效益压力大。
目前企业从安全和生产效益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学生跟班实习。其一, 油田工作涉及钻井、采油气、井下工具作业区等, 这些地方一般比较偏远, 周围环境相对恶劣;常有大型重型机械设备且作业过程危险, 对于大学生而言, 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其二, 由于钻井作业费较高, 如果让学生参与生产,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耽误生产进程。其三, 由于钻井队自有的野营房数量有限, 学生进入现场实习, 食宿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所以目前资源勘查专业的学生生产实习多以参观实习为主, 基本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2. 实习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 建立合理的师资梯队, 是专业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基石。近年来, 学院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的人才, 许多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基本没有经历现场实践系统培训, 就直接参与到生产实习的教学中, 所以青年教师由于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 影响到课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深刻性, 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其原因有二方面: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每年的8~9月份, 一些同学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在生产实习时难于安心;天气酷暑炎热, 野外实习有些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第二, 现在学生就业渠道更广阔, 有部分学生不重视生产实习。
4. 实习时间、地点与现场生产安排的不一致, 导致部分实习内容无法完成。
在选择实习地点和实习单位时, 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 为了节省交通费等, 往往也只能采取就近的原则;另一方面学生实习的时间是固定的, 而现场的工艺生产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 可能与学生实习时间不吻合, 也就导致与教学计划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5. 现场环境和学生对实习内容认识不足不能保证现场讲解效果。
资源勘查本科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井场常用设备及井下工具, 掌握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相关工艺技术,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企业的安全压力、经费等使得学生只能以参观为主的方式进行, 所以学生对现场看到的工具和设备情况难以理解。
二、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
针对目前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生产实习和生产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生产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改革, 提出“校企结合, 课堂内外结合”培养新模式。
1. 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采用校企结合培训的方式。
将学生实习分成三部分, 一周时间在学校主要围绕钻井录井进行实习, 第二周到现场参观实习, 第三周回到学校做资料分析。第一部分学生校内实训基地实习, 指导教师根据实习要求安排学生课堂听课, 避免现场工作状态噪音对讲解的影响, 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部分现场参观实习, 要求学生必须到现场进行实习, 进一步认识油田现场工作状况。第三部分回到学校对现场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完成技术报告和实习报告。
2. 开设实习先导课, 实现课堂内外的结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使学生在实习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实习前聘请资深指导老师给学生作生产实习的背景知识培训, 使学生对本次实习预先有一个初步认识;集中观看现场施工多媒体教学片, 使学生对钻井工艺有一个总体印象和油田生产流程初步认识。在实习过程中, 尽量做到先讲课再实习的教学模式, 避免学生在实习中走马观花。
三、具体措施
1.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矿生产实践教学宗旨和目标, 结合企业和学校实习基地的情况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新大纲从内容上增加资料收集和利用收集资料进行油田地下地质分析, 实习内容更为丰富, 系统性更好, 加强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显著提高。
2. 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生产一线实践经验, 不但能熟练指导生产实践, 还要负责现场联系。为此, 院系应制订实习教师的培养计划。一是定期地派青年教师到现场进行生产培训, 提高其实习指导能力。二是学院主动加强校内教师与现场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一方面请现场师傅到学校给教师介绍钻井录井设施的结构、原理和操作;另一方面在油田请资深工程师直接为学生上课, 从而建立起一支校内外结合、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 实习基地建设。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以学校可实际操作的ZJ45型5000米钻机平台、采油设施和各种钻具等各种设施为核心, 在企业的帮助下已完成综合录井设备的建立、四川各地层的岩屑资料已经收集, 岩屑实物剖面已经建立, 岩屑房正在建设中;学生可以在综合录井仪的模拟生产平台上进行实践操作, 岩屑实物剖面可供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调研和比较研究, 我们优选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作为油矿地质生产实习基地。
4. 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根据新大纲要求, 油矿生产实习要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及“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石油企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培养。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 油田地质实践教学内容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极大的提高。学生到达油田后, 首先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 然后请科研所地质老总做气矿简介和地质技术员的职责与任务、油藏地质研究的方法、参观资料的获取过程, 为学生毕业后在采气采油厂 (队) 当地质技术员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钻井地质实习, 首先在学校实习基地进行钻井学习, 主要由学校教师指导单井地质设计、六大地质录井方法和完井报告的编写等;然后到气矿岩心岩屑房, 请地质技术员现场讲课, 进一步指导学生岩心描述、岩心录井草图和岩心归位图的编绘, 要求分组完成单井的岩心岩屑的描述工作。第三阶段是井下工具公司参观,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井下各种设备和工作原理, 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第四阶段是综合研究, 要求学生利用收集岩心、岩屑资料, 编制单井的岩心、岩屑录井图, 对单井进行生储盖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的分析和评价, 并写出书面报告。最后, 编写油矿生产实习思想业务总结报告。
四、应用效果
根据改革后的模式, 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表明:带队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的加强与提高, 学生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隐患。学生业务素质与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 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实习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2010年资源勘查2007级学生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技能综合应用优胜奖和钻井岩心地质编录三等奖, 是参赛石油院校的最好成绩。
摘要: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针对传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提出并实施了“校企结合, 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教学实践方法, 从师资建设、实习计划、实习内容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促进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生产实践,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微波, 卢秀和, 刘俊萍, 等.高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33 (增刊) :68-70.
[2]陈强, 王运生, 韩爱果, 等.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11, (79) :40-44.
[3]侯学军, 龙芝辉, 高龙柱, 刘继林.石油工程校外现场钻井生产实习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8 (9) :127-134.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8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勘探开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目的与意义
非常规油气资源是现今无法用常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经济性勘探开发的资源, 包括煤层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油页岩、油砂和天然气水合物等[1]。有关专家预测, 到2020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石油供应中所占比重将接近35%[2]。近年来, 在国家的支持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突破, 煤层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油页岩和油砂等均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商业开发阶段。然而, 随着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专业在人才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关注新形势下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情况, 不断调整、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从而保证满足我国新能源勘探开发的人才需求[3]。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将为把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的新型地质能源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人才培养的摇篮提供支撑。
二、思路与方法
1. 新形势下, 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情况调研。
采用多种形式, 多渠道, 系统调研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进一步了解政府部分、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对新形势下新能源勘探开发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
2. 适应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趋势, 勘探与开发并重, 突出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及课程的调整与补充。
在系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已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对于未涉及的关键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论证, 补充开设课程;对于已开设但内容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予以停止。
3. 课程间知识匹配性与继承性研究, 系统优化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专业课程体系。
从新能源勘探地质理论和开发工程技术方法两个方面系统研究课程之间所授内容的匹配性与继承性, 分析各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形成各门课程开设的合理先后顺序, 使课程之间衔接有序, 进而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获得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1. 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专业课程设置采取“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的分段组合方式, 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 以“五强”人才培养为目标, 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其中, 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三个部分组成,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为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为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提高其具体工作技能的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北戴河实习、周口店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
2. 课程体系的优化。
(1) 勘探与开发并重, 突出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对专业知识技能需求的系统调研论证, 根据新形势下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 专业方向更加强调地质与工程相结合, 改变了常规油气地质和石油工程人才分专业培养, 油气地质重地质轻工程、重机理轻技术;而石油工程重工程轻地质、重技术轻机理的现状,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是非常规能源勘探类课程和开发类课程的有机结合, 尤其注重对人才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4]。因此, 在课程体系优化调整过程中, 在课程设置方面, 增开了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和新能源勘查工程课程, 停开了新能源化学课程。同时, 在与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环节, 注重常规油气地质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地质实验室和石油工程实验室的综合使用[5]。在实践教学方面, 增加了煤层气地质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环节中工程设计类题目的数量, 同时, 随着信息和测试分析技术的发展, 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软件使用和实验动手能力要求日益增高, 此次调整过程中, 针对专业主干课教学、课程设计及校内实习环节, 增加了本行业经常使用的绘图软件 (Origin、Corel Draw、Suffer)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Map GIS) 、数值模拟软件 (CMG、Comet3) 等的教学工作, 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制图技能。 (2) 课程间知识匹配性与继承性, 课程教学计划按照“知识、能力与技能培养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原则制定, 前两年主要为通识教育, 目标是打好专业教育的基础, 后两年主要为专业教育。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有序和高效, 充分分析了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按照知识关系安排教学顺序, 制定了各门课程开设的合理先后顺序, 使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优化调整后的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先后关系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马永生, 冯建辉, 牟泽辉, 等.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6) :22-30.
[2]李景明, 王红岩, 赵群.中国新能源资源潜力及前景展望[J].天然气工业, 2008, 28 (1) :149-153.
[3]许浩, 唐书恒, 汤达祯, 等.新能源勘探开发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3) :18-20.
[4]许浩, 汤达祯.新型地质能源概论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10, 专1 (1) :82-83.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 篇9
1 资源勘查工程现状
在我国的建国初期, 资源勘查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发展并扶植的对象。然而, 在现代社会, 勘查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所以, 传统露天矿与高品位、浅部矿体等都难以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吻合[1]。然而, 当前我国煤矿资源总量始终处于不充足的状态, 所以, 绝大多数的矿山资源已经枯竭, 最终导致企业的生产出现困境。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现代矿产资源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也同样会逐渐枯竭, 所以, 金属矿山资源也呈现出紧缺的趋势。为了有效地缓解以上问题, 就必须要使得资源勘查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 更好地开发资源。
2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
2.1 资源勘查工程原则要点。
首先, 应统筹兼顾, 保持适度超前。简单地说, 就是要保证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并且对于各级地质勘查工作予以统筹兼顾, 特别是国内勘查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地勘领域的开放性, 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更加科学与合理。另外, 需要对地质环境调查与工程经济性等进行合理地统筹。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长期的工作与实践经验, 合理地制定出近五年或者是近十年的地质勘查工作规划和部署, 更好地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 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保证工作布置的合理性[2]。因为资源勘查工程不仅需要重视的是工程本身经济效果, 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其社会效益。所以, 只有保证工作布置的合理性, 才能够更好地分配工程任务, 充分地发挥集体的智慧, 为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 工作人员也应该因地制宜, 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完美结合整体和部分, 保证战略布置的科学性。
最后, 应该抓住资源勘查工作的重点, 并积极地拓展领域, 使得工作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更好地拓展该工作的应用范围, 并提高其专业服务的质量。其中, 应该重点开展成矿带与重要矿种勘查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工作开展过程中抓住重点, 才能够更好地节省劳动力资源, 使得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促进工程能够更顺利地完成施工作业[3]。
2.2 资源勘查工程技术选择要点。
在实际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过程中, 最关键的就是要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特别是地质形貌与经济效益这两方面, 必须要保证两者的有效兼顾。第一, 保证因地制宜, 按照勘查区域的地形与地质和物性条件等, 充分地结合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第二, 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单位的经济效益角度上采取措施, 保证更好地实现勘查工程开展的目标。第三, 在勘查手段选择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地运用先进的勘查手段与技术, 保证能够有效地融合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提高勘查工程的质量, 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节省工程的成本。而在技术水平提升的背景下, 在勘查学科中也被广泛应用与发展, 并且相互渗透[3]。所以, 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合理地选择现代化的技术, 还应该积极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熟练地掌握技术操作方法, 像是超深综合钻探技术或者是卫星定位技术等等。通过合理地运用新型技术并深入开发, 能够真正地提高资源勘查工程本身的质量与工作效率。特别是以上两种先进的技术, 不仅能够为勘查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地质信息内容, 同时, 还能够实现勘查工作精准程度与可靠性能的有效提升。第四, 勘查工作人员应该对现代化的勘查技术予以灵活地应用, 保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熟练地操作所中类型的技术设备。一定要保证勘查人员能够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出合理的勘查技术, 更便于增强勘查工作的效果。
3 资源勘查工作的合理部署
3.1 深入勘查区域地形与地貌条件。
在开展勘察工作之前, 需要对所要勘查区域的地形与地貌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因为不同的勘查区域, 其矿区岩层构造以及矿床的水文地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 必需要深入了解勘查区域完整地质条件, 进而确保采取的勘查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保证施工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4]。此外, 还应该对各个地质要素在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影响, 进而把分析的结果和工程施工的目标予以有机结合, 保证勘查工作的部署更加合理和科学。
3.2 保证单项工程效益与质量。
在资源勘查工程当中, 需要划分成单项工程并且分阶段地开展工作。由此可见, 各阶段勘查部署都会对工程整体部署的科学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 在普查阶段, 就需要对各阶段施工予以重视, 并且集中工作人员所有的智慧, 保证各项工作的管理得到全面统筹, 更好地把握各单项工程工作要求并了解其在工程整体中的重要作用, 更好地部署单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作人员的安排, 使得项目开展更加顺利[6]。与此同时, 应该保证所有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资源勘查工程当中, 积极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与价值, 使得单项工程能够取得理想效益与质量, 实现项目工程更好的收益比。
3.3 勘查方法的科学合理。
勘探线面的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中比较常用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勘查方法, 可以在多种类别的勘查工作中使用, 所以, 已经得到了全面推广与使用。其中, 这种勘查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勘探线剖面的相应勘查方法, 并且同个人工作经验实现有效结合, 并通过会议的形式来研究勘探线地质剖面的特性, 保证勘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因为资源勘查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 在开展地质勘察或者是选择勘查技术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而且内容很复杂。因此, 这不仅仅要得到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持, 而且, 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地探索并寻找出全新的勘查思路, 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 保证更好地开展勘察工程发展战略目标。而在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过程中, 需要积极地重视工程的原则要点与技术选择的要点, 能够合理地部署资源勘查工作, 保证勘查结果的精准程度和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 更好地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磊.简析资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35) :972.
[2]沈瑛楚.资源勘查工程要点分析[J].化工管理, 2015 (16) :206.
[3]石磊.探讨资源勘查工程要点[J].企业技术开发 (学术版) , 2015, 34 (1) :41-42.
[4]杨胜堂.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5 (44) :176-177.
[5]谭宏利.浅析资源勘查工程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2) :49-50.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10
1资源勘查中探矿工程的定位
资源勘查,指利用地质、物化探、工程、化验测试分析等手段,寻找、查明某地区的矿产分布、品质、数量的基本特征,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探矿工程要从传统的为地质找矿服务转向为整个地球科学发展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服务。这也是探矿工程的作用和定位!钻探工程作为探矿工程的一种重要的探矿方法及手段,大量使用在矿石组份、矿体形态变化比较均匀、矿床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属于简单或中等的情况下。
2国内外钻探工程新技术发展及应用
2.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及应用
在地质勘探中,还有一种提法被称为有磨料就有钻探工艺。有何种方式的钻探工艺就会需要相应的钻探设备。钻探设备作为勘探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勘探效率和成本。如今金刚石已经成为钻机的基本磨料,这就需要勘探公司采用更先进的钻探设备与之配套。但目前国内的钻探设备与基本磨料的配套很不完善,很多勘探队伍仍采用比较落的生产方式和装备,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勘探行业的需求,也成为制约国内探矿工程发展的瓶颈。金刚石钻头的质量和性能与绳索取心钻进效果密切相关。中国已研制成功具有不同唇面造型和技术参数的高效率、长寿命绳索取心金刚石钻头,包括天然表镶金刚石钻头、天然或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电镀金刚石钻头、人造金刚石聚晶钻头、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不但钻头品种较多,基本上满足了绳索取心钻进不同地层的需要,而且钻头质量不断提高,平均使用寿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研究薄壁绳索取心钻具系统,薄壁高强度钻杆及长寿命金刚石钻头,以减小碎岩面积,提高坚硬地层的钻进效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2.2液动潜孔锤钻进技术及应用
液动潜孔锤钻进技术是冲击式钻进和回转式钻进相结合的一种钻进方法,回转和冲击联合作用,共同破碎岩石,它们相互补充,发挥出其主要优点,因此潜孔锤钻进方法能够提高钻进效率。工作原理是利用泥浆泵供给的液能,直接驱动组合在钻具中液动潜孔锤内的冲锤上下往复运动,连续不断地对钻头施加冲击载荷,配合回转剪切从而达到高效碎岩的目的。目前,小口径液动潜孔锤钻进技术臻于成熟并得到较好应用,但在地热及石油领域运用较少,大多处于试验阶段。
2.3水平行对接井钻进技术应用
水平对接井钻技术被形象地比喻为“让钻头长出眼睛”,也被形容为在地下“穿针引线”。就是一口井与另一口井在地层深处实现远端对接,利用水重力原理,建立流体循环,达到排水降压,气体解吸的效果,从而提高产气量。该技术的成功,可大量减少工程土地占用。施工中不仅要准确地钻遇岩盐层,还要与岩盐层保持水平穿行几百米甚至更远,难度可想而知。
2.4多工艺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及应用
空气连续反循环钻进技术(简称RC)与普通取心钻进相比,不但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钻孔质量好、利于穿越复杂地层,因而被钻探界称之为继绳索取心钻探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取上的是岩样而不是柱状岩心,与目前各矿种的《地质勘查规范》和《岩心钻探规程》要求的岩心采取率相矛盾。导致在地质勘探中,RC钻进方法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更谈不上成为一种常规的钻进方法。潜孔锤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推动潜孔锤工作,利用潜孔锤对钻头的往复冲击作用,来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被破碎的岩屑随潜孔锤工作后排出的废气携带到地表。但是任何一种工艺方法也不会什么地层都适应,在不同的地层,不同硬度的岩石中钻进,应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对于极硬和硬岩地层,采用潜孔锤钻进方法较为适宜,而对于软岩或非固结地层则采用牙轮回转钻进方法较为适宜。压缩空气从气水龙头进气口送入到双壁钻杆,经由双壁钻杆环状间隙进入反循环气动潜孔锤,实现转盘钻机施工。当采用全液压动力头钻机时,通过双通道动力头或单通道动力头下部安装一气盒子,从进气口将压缩空气直接送入到双壁钻杆环状间隙,下部相同,驱动反循环气动潜孔锤工作,然后从钻头底部进入内管中空通道返回地表。由于锤头上部设有导流罩,迫使气流和岩屑能顺利进入内管中心通道,实现反循环钻进。
3钻探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加大探矿工程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抓紧相关设备机具研制、研究钻探工艺、制定相关规范标准,是我国目前探矿工程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具体内容:
3.1研究自动化、智能化、轻便化、精确化的保真快速钻探取样技术,研发适用于月球、极地、永冻层、干热岩、核废料处置、核爆炸、山地、沟壑、沼泽、植被覆盖等难于进入地区和浅层地热能开发钻探取样需要的取样钻探设备及钻探工艺。
3.2定向钻探技术及定位测量实时轨迹描绘等数字化系统的开发研究,变频电机驱动的推广,岩心定向技术及装置的开发研究,以及与绳索取心钻探技术的结合。
3.3复杂坚硬地层的钻探技术研究。积极推广“液动潜孔锤-螺杆马达-绳索取心”三合一或“液动潜孔锤-绳索取心”二合一等钻探技术。
3.4超深孔钻探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钻探技术、钻探设备和孔内事故预防及处理技术的研究。为深部找矿和地壳探测工程实施作好准备。
3.5新型钻孔结构和形式的设计与工艺研究。对于不同功能的钻探孔(井),应本着“经济、实用、便利、先进”原则。如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同井抽回两用系统井,分别可应用于地下水监测和浅层地热能(水源热泵)开发等领域。
4结论
钻探是一门成熟而又不断发展的工程技术,工程中应从实践出发,学习、运用和开发钻探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勘查。
参考文献
[1]于德福.国家应加强探矿工程专业教育[N].地质勘查导报,2010.
地质考察中资源勘查的要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地质考察;资源勘查;要素分析
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中,通常都使用物、化探勘察技术对矿物质进行勘察,这两种技术的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验证发生的异常性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能准确的分析出矿石与非矿石的异常情况,比如在地质勘查的初级阶段,通过建立模型就可以很好的找到矿石,这两种方法优点各异,但是都很重要,因此在勘察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1.分析当前勘察的基本情况
从国际资源方面分析,所有国家的资源都比较紧张,因此各个国家出台了应对措施,一般都是节约利用资源,对于稀缺资源国内使用,不能进行对外贸易。国家领导也重视到这一点,开始大量培养地质勘查人才,引入先进的勘察设备,在全国大范围调查,希望得到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对于我国的资源勘察而言,很多专家为了能够发现资源不惜辛苦 ,前往各个地方进行考察。资源一般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那的地方路况不好,还十分的危险,勘察人员因此受伤的不计其数,但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他们义无反顾的进行勘察。除此之外,最重要最紧缺的是石油资源,其不仅影响国家的发展,同时还影响国家的军事实力,如果在军事方面缺少石油资源,那么该国将会处于被动的地位。
2.分析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性
2.1石油资源的作用分析
石油是所有资源当中最重要的,只有当国家有了足够的石油,才能和其他的国家抗衡。石油是很好的动力资源,例如当前人们使用的轮船、汽车,以及大型的机械设备等,都会使用石油,当一个国家缺少石油后,该国的发展也将会停滞不前。因此必须加强对石油的勘察,及时的发现资源和利用资源,其实缺少石油的国家和有石油的国家发生战争,就是资源利益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石油对于一个国家多么重要。
2.2矿产资源对国家的作用分析
对于矿产资源而言,其在我国的储量、种类分布非常不平衡,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开采利用时,如果不进行节省,那么肯定有一天将会消耗完。一般分为铁矿、铜矿、煤矿[1]。对于煤矿的作用而言,在冬季用来取暖,电厂进行发电等,对于电厂而言,一天所消耗的煤炭就是上万吨,由此可见,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煤炭肯定会使用完,因此就必须积极进行资源勘察,同时进行新能源的研究,将其进行置换,摆脱对其的依赖。
3.地质考察中资源勘查的要素分析
3.1提高对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
上述已经分析得知,在进行地质考察当中,一般都是在荒无人烟的地区进行,人烟稀少,那么勘察条件可想而知,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大量的勘察设备,与此同时,携带大量的食物和淡水,还要考虑地形因素,天气条件情况等。如果勘察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意识,那么在深入勘察地区后,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规划,就可能出现食物短缺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地形环境中勘察,例如高山峡谷、沼泽地区等,由于勘察投入,而忽视了脚下一些危险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坠落危险。由此可见[2],在勘察之前,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自我保护、自我救援培训非常必要,列出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然后出行前采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提高勘察小组的团队意识,在勘察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将发生危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圆满完成每一次勘察工作。
3.2应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如果不对勘察技术进行更新,那么实践勘察的工作效率将会很低。例如在勘察中,携带的设备体积大,而且很重,直接影响勘察人员的行动效率。除此之外,在勘察过程中,老旧设备测量不准确,再加上复杂环境的影响,有些时候需要重新测量,甚至三次测量。由此可见,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设备更新、技术引进上。例如可以引入磁物探法,在断裂位置通常都是充满了金属矿和岩浆岩,在岩浆不稳定的活动中,还会伴随一些热液活动,通常磁性物质都会伴随岩浆岩,那么在地表进行磁性测试,就可以很快找到和岩浆岩相关的金属矿,因此该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作用非常大。还可以应用电磁法,在正常对地面进行勘察中,在时间不断变化的时候[3],电磁场中的分量就逐渐的被改变,利用这点区别就能很好的勘察到地下电性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对有色金属矿进行勘察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都愿意使用激发极化法,其可以很快找到斑岩型矿,浸染状矿,而且精度非常高。
3.3提高勘察人员技术水平
在勘察工作中,人起到主导地位。如果勘察人员技术操作不过关,或者勘察基础知识不牢固,即使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应该制定人才培训机制,在该机制下定期对勘察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执行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法,定期举行座谈会,不仅加深各方面技术、知识的交流,同时强化组员之间的思想、爱好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当团队成员之间更加了解后,在工作中配合会更加默契,工作氛围会更加轻松,这样实际的勘察效率才会提高,勘察质量也得到提高。在每一次勘察工作完成后,都要举行总结交流会议,可以回到企业总部分析,或者直接在勘察现场进行,但是要进行笔迹记录。对于新员工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快速提高其自身能力。
4.总结
通过以上对地质考察中资源勘查的要素分析,发现在地质考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企业要制定完整的培训规划,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标准执行,在保证勘察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圆满完成资源勘察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一楠.资源勘察在地质考察中的要素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 2016(4):00170-00170.
[2]袁宏.分析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发展趋势[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115-119.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篇12
探矿工程是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一门技术。其涉及到地质找矿工程、地壳探测工程等各个领域。当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以勘测新能源和地质找矿为主要的任务,其自身涉及的学科范围较为广泛,要求的专业理论水平层次也较高,从而使得该项工程技术的研究十分艰难。然而,只有对于地质资源探矿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高层次的要求,才能够为不同的领域做出更好的服务,体现出探矿工程技术自身的现实价值。
1 地质找矿是当代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当前,国家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可以简洁的运用两个“更加”来概括:①更加主动的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②更加紧密的将社会和经济的两者发展相结合。针对这两大实质性的功能,我们对于地质工作拟定了四点主要的任务,其包括:①新能源的勘查开发;②深部的进行找矿;③严格的对环境进行保障;④地球科学探测和灾害的治理。
地质工作不仅仅是勘察探测矿体以及开发和利用能源,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环境以及治理灾害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找矿工作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找矿工作中,重点的课题已经变成了对于深部矿和隐伏矿的探究与勘测,在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在地质找矿的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好候环境的变化因素和地球地质环境的改变对找矿工作的影响。
结合以上所叙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探矿工程技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合理的发展也同时促进着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
2 探矿工程的方式选择
开展采矿活动是探矿工程的选择工作的基础,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的选择探矿工程的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主要由以下几种:
(1)勘察人员在接受到相关的矿质勘察的任务后,要依据任务当中的重点内容来确定好探矿工作的重点。通常情况下,首次开始探矿的工作时,要制定出主要的目标,即完成拟定浅井勘探和地质勘察。若需要对于矿质进行深入勘探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借助钻探的方法进一步完成工作。
(2)在探矿工作进行开展的时候,我们要依照不同的地质环境来选择出不同的的探矿方法。一般而言,如果探测的矿体比较集中,并且矿质类型单一,我们就可以运用钻探的方法获得良好的探矿效果,从而确定出矿体的基本信息。但在探测前,如果发现矿体比较复杂,并且就分散范围不均匀,那么我们就需要配合其他的探矿方式来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如运用坑探作业来配合,才能更加准确的确认矿体的基本信息。坑探作业主要有探槽(TC)、浅井(QJ)、平窿(PD)三种类型。探槽从地表挖掘的一种槽形坑道,其横断面为倒梯形,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3~5m,探槽断面规格如表1所示,其浮土性质及探槽深度的确定,有利于往后的工作,且保证了施工安全。
(3)当地的地形条件限制着详细的探矿形式的选择。不同的探矿方式所适用的地形状况相对也是不同的,如地形切割较强的矿区就比较适合运用水平坑道的方法。如果该矿区的地形多半是平缓的地势,那么就更加适合选用钻探的方式,如果该矿区的地形复杂,且矿物分布不集中,选择垂直坑道的方法就更加合适。
(4)探矿形式的选择还受到地表不平的影响。即矿山的地面环境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适用程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矿区也可使用上述的坑探作业中的浅井方法,它是由地表垂直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均较小的坑道工程。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m,断面形状可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断面面积为1.2~2.2m浅井的布置由于矿体规模产状不同,其布置型式也不同。当矿体产状增陡时,可在浅井下拉石门或穿脉,当矿体产状较缓时,浅井应布置在矿体上盘,图1为浅井布置型式图示。
浅井主要用于揭露松散层掩盖下的矿体,深度一般不超过20m。对某些矿床如风化矿床,浅井是主要的勘探手段,对于大体积取样的金刚石砂矿或水晶砂矿来说,只能用浅井来勘探。
3 不同领域的探矿工程技术应用
探矿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应用在地质找矿的工作中,还可以在其他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在生态环境工程中运用探矿工程,是对环境的一种最终检验和验证,在对地下实物样品取出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探矿工程技术。所以,在很多层面上,探矿工程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有着十分辽阔的地域和十分丰富的矿产储备,这些都是我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矿体勘探技术,对我国的能源财富进行高效、合理以及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增强我国矿体勘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2)我国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其已经被列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项目,这个项目运用了现代深部钻探新技术,从而完成了中国第一次的科学深钻。其通过对钻孔中获取的全部气态样品和岩心及液态数据进行研究,获得了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动力学以及地下微生物类型等多项成果。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和效益,首先必须要在钻探技术和管理上取得突破和发展。
(3)要想实现我国的四大梦想,都需要利用钻探取样的技术来完成。探矿工程对于缺水地区进行找水钻井工程、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地下相关的工程等很多个领域都有十分大的作用和意义。
(4)在其他的各个领域,比如地球科学研究、地质资源勘查评价、环境与灾害治理等等,都离不开探矿工程,地质探矿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大力提高探矿工程的技术,地质工作才可以获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4 探矿工程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国进一步发展探矿工程的趋势是拓宽探矿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加大引进先进技术投入探矿工程、抓紧部分设备机具和钻探工艺的研制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标准。其细节化的内容为:
(1)研究智能化、轻便化、自动化、精确化的保真快速钻探取样技术。
(2)要大力开发研究相关的数字化系统,比如定向钻探技术、定位测量实时轨迹描绘等等,推广变频电机驱动,深入开发和研究岩心定向技术及装置,紧密结合绳索取心钻探技术。
(3)复杂坚硬地层的钻探技术研究。地球科学研究钻探设备及工艺的研究。地球科学研究钻探。技术要求很高,比如岩心采取率、岩心保真等。
(4)重点研究高效切磨材料、碎岩工具以及新的碎岩技术等等。大力研究新型成孔材料以及相关工艺等等。
(5)研究新型成孔结构和形式的工艺与设计等。
(6)当前,我国探矿工程在整体上没有明确的主管业务部门,全国的探矿队伍没有整齐的技术水平。其主要勘测的数据不明确,且勘探的质量、效率较低,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当新的技术在推广应用的时候较为困难,其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引导。因此,伴随着探矿工程服务领域的拓宽,以改革当前的管理体制为基础,要加紧制定出有关的探矿工程技术标准或规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探矿工程在地球科学研究和地质资源勘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一般情况下,探矿工程在各个领域所花费的费用都是较高的,其一般是投入项目总成本费用的50%。由此可见,探矿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如果想要在新能源的勘查开发、进行深部找矿、地球科学探测和灾害的治理方面获得重大的突破,就必须要解决探矿工程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探矿工程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才更好地促进地球上的科学研究以及地质资源勘查的工作。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矿产资源也日益紧张,资源危机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本文以当代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如何实现找矿突破,利用科学方法和原则选择探矿工程,科学有效的对地质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指出加大引进先进技术投入探矿工程、抓紧部分设备机具和钻探工艺的研制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标准,是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探矿工程,地质资源,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梅城.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发展趋势分析[J].江西建材,2013(05).
[2]葛和旺.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9).
[3]宫贯乾.分析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推荐阅读:
资源勘查类专业05-11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09-30
煤炭地质资源勘查06-11
资源勘查与开发07-24
水资源勘查09-25
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06-10
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建议论文09-23
工程测量在勘查专业中的应用08-20
水库工程勘查10-31
勘查技术与工程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