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

2024-09-05

勘查技术与工程(通用12篇)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1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岩土工程方向) 是长春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之一, 培养具有良好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检测能力, 具有初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经营管理能力, 具备岩土工程师良好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

由于岩土工程专业范围宽泛、内容繁杂, 如何提高工程认识实习的实践教学效果, 是从事岩土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们面临的现实课题。2010年, 随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开展, 以教研课题为依托, 以长春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为教学对象和实践对象, 在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 对工程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工程认识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工程认识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第一个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旨在通过实习, 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地认识, 了解岩土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与趋势等。

工程认识实习是学生了解和认识岩土工程专业的初始阶段;是实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形成专业思想, 建立专业观念, 培养专业价值, 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通过工程认识实习,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工程认识实习在勘查技术与工程概论课程学习后进行, 时间为两周, 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以后。通过实习对岩土工程实际施工现场进行考查, 与专业概论课程所学专业基本知识相印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岩土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望, 同时, 通过施工现场的实际感受和认知, 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但长期以来, 工程认识实习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一) 实习实施模式落后

工程认识实习组织与实施方式基本沿用传统模式, 即教师包办一切。实习开始前, 实习指导教师到市内一些岩土工程施工工地考察, 落实好实习场地, 准备好一切。实习开始后, 教师组织学生到现场实习, 或教师讲解, 或现场技术人员讲解。整个过程中,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在认识实习过程中, 不少高校都存在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大部分沿用传统的“听—看—记”单向灌输的被动学习, 以教师或现场技术人员讲授为主, 忽视了学生在认识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与锻炼 (2)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始终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三) 实习方式单一

实习过程包括实习动员, 参观岩土工程施工现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岩土工程与钻探实习基地, 听校内和校外专家报告, 观看典型的专业工程录像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仅撰写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变成了参观实习。不可否认, 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了专业的面向, 知道了未来所从事的行业, 但走马观花的参观, 学生未得到实质上的能力锻炼。单一的实习方式使学生实习兴趣不高, 影响实习效果。

(四) 实习成绩考核单一

认识实习结束后, 学生根据实习内容提交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报告进行考核。实习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质量, 但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如部分学生实习态度好, 实习深入现场, 对实习内容掌握较好, 但文字表达与报告撰写能力一般, 报告质量不太高, 导致实习成绩不太理想。

(五) 实习内容体系性不够

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 一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实习的内容来组织教学, 二是结合实习基地现有的实习项目现场教学, 最后是专业录像或专题报告。虽然实习内容比较丰富全面, 且基本涵盖岩土工程的各方面内容, 但实习内容安排体系性较差, 未按岩土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与专业知识分项组织教学, 学生难以形成对岩土工程专业的认知体系。

(六) 实习时间和成本的制约

每年工程认识实习的时间在6月初到6月中旬左右, 在这个期间, 基本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已经比较少了。由于长春冬季比较漫长, 一般勘察在年前已经完成, 来年3月份左右陆续开工, 到6月时, 岩土工程施工基本已结束或接近尾声, 剩下的开工较晚的工程相对较少。

同时, 每年实习开始的时候, 正好也是其它年级实习与大四学生毕业答辩的时间, 时间上有冲突, 尽管实习指导教师会安排好实习进度, 但还是会影响实习效果。

虽每年都精心组织和安排实习, 但由于实习经费有限, 多年来, 实习物价上涨幅度较大, 可实习经费已多年未涨, 还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捉襟见肘。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一) 实习实施模式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不仅注重其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 也注重其交流沟通、社会适应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 。因此, 在实习安排过程中, 为锻炼学生交流沟通、社会适应的能力, 在实习开始前一个月, 告知学生实习任务, 鼓励学生自己联系落实实习场地。在联系实习的过程中, 实习指导教师全程了解实习场地的落实情况, 并对联系到实习场地的学生给予表扬, 并在实习成绩上给予加分;对未能联系到实习场地的学生分析其联系失败的原因, 鼓励其继续努力。

在自主联系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成为了主体, 变成了主角, 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既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也避免了大量学生集中参观同一工地, 造成工地拥挤。自主实习相对分散, 实习单位也相对容易接收, 有利于实习现场的管理, 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同时, 各实习小组之间可以轮换, 丰富了现场实习内容, 提高了实习效果。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指导教师先对施工现场做详细了解并备课, 针对实习工地的施工方法设计好问题, 使学生带着问题实习。学生先对实习场地进行全面了解, 然后根据现场回答实习前提出的问题, 最后教师点评, 并对现场进行讲解, 讲解完后, 学生再实习一段时间。另外, 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针对施工现场进行讲解,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结合施工图进行讲解。

(三) 实习方式改革

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写实习日志, 而且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还要运用自己手中的手机与数码相机拍照与录像, 拍摄下重点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与材料。一是填充到实习报告中, 丰富实习报告内容;二是在实习结束后考核答辩时, 作为材料汇报, 进行讲解。

(四) 实习成绩考核改革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 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考核方法。

形成性考核:第一, 查看学生实习日志每天实时记载的情况, 观察记载学生现场实习时的态度, 遵守时间的表现, 安全意识等。第二, 实习现场提出的问题回答情况。第三, 实习场地联系与落实情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每天实习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终结性考核:实习报告的质量、口试与实习答辩情况。口试在最后实习结束后进行, 针对实习内容安排口试题目, 做到一人至少一题, 抽签回答。实习答辩则是实习小组根据实习内容做成PPT进行汇报, 并回答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口试和实习答辩现场给出成绩。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的成绩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实习现场的实习内容, 提高了实习效果。

(五) 实习内容体系重构

改革后, 将实习内容按岩土工程知识体系进行安排 (见表) ,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建立岩土工程专业的认知体系, 并了解未来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内容。具体实习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调整实习进度与实习内容。

(六) 实习时间的调整

每年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安排, 实习时间尽量与其它年级的实践教学错开, 减少其它实践教学对实习的影响。

四、教学效果

工程认识实习的实践教学改革已在2011级、2012级、2013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实践, 改革后实践教学操作性较强, 实习内容安排体系性较好, 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学习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工程认识实习的教学实践, 学生在学习后续的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时, 能根据理论知识回忆实习时的施工现场, 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说明通过工程认识实习, 学生对现场的施工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注释

11 彭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载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年第4期, 第147 -150页。

22 黄菊文、贺文智、徐竟成等:《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载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年第9期, 第165-167页。

33 杨松林、吴萱、吕晓寅:《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载于《高等建筑教育》, 2002年第1期, 第27-28页。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2

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66%;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66%。

就业岗位:

地质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深化设计师、地质环境工程师、无线通信设计工程师、照明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网络现场工程师、高级地质工程师、电梯安装经理、节能工程师等。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78819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678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53元,0-2年工资4122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251元,6-7年工资7279元,8-10年工资8314元。

就业方向: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资源勘查、工程勘查、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

城市就业指数: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125个]、上海[53个]、广州[37个]、成都[30个]、武汉[28个]、昆明[25个]、杭州[21个]、深圳[21个]、南京[18个]、西安[17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盐城[12499元]、北京[6385元]、惠州[6353元]、厦门[5353元]、上海[5252元]、广州[5044元]、南通[5019元]、绍兴[4999元]、佛山[4963元]、深圳[4946元]、杭州[4864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地矿类,其中地矿类共9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地矿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69位。

在地矿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石油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等。

物探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工程地质:物探;应用

“物探法”其全称为地球物理勘查,在建国以来,物探法在开发我国能源、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工程建设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为了尽可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最近几年来,物探法在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不论是在勘查技术的改良、仪器设备的更新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对工程场地滑坡的空间预测和滑动面的确定;对隧道前方的构造带的勘查;对地下采空区和地下空洞的确定。为此,国外,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国对工程物探研究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日本在二十年前用于岩土工程的工程物探就占了物探总投资的74%,且逐年递增。在欧美等国亦占很大比重。加之物探技术效率高,成本低,获取信息多,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促进了物探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深入发展,还可以确保对区域勘查对象的损伤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上对于工程勘探的需求提高,现阶段物探技术已经是更为合理科学的勘探方法,给工程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物探技术的意义、特点与优势

1.1物探技术的意义。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实践证明,物探技术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该技术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勘测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十分到位,非常有效的预防并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威胁,并对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重建工作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减少了意外伤亡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科学防护措施工作中,通过物探技术可以及时的对意外状况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障了公共安全。这一点给予了决策者极大的信心,可以说是吃下了定心丸也不为过。因此,合理的使用物探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勘探工作的安全系数,促进工程勘查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1.2物探技术的特点。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时,一般来说探测的深度比较小,正常情况下,探测的深度均是第四纪土壤,在地质构造中,属于浅表层,也就是说,地质勘查的深度最大不超过百米,一般也就是几十米上下;在地质勘测中,物探技术有着精度比较高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同时人们对于勘测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使得这一标准更加严苛,工程建设部门认为城市工程建设中的物探方法应该具有较高精度,甚至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厘米的范围之内:工程地质勘查的施工作业半径较小。物探法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最大程度加速经济发展,物探工作包括地质勘察、工程测试很多方面,由于技术的先进性,这些内容都可以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工作质量也可以有效保障。尤其是针对一些抢险项目,勘测工作必须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这个时候物探技术的作用就充分的被体现出来了。

1.3物探技术的优势。首要的便是在水域进行勘察的时候,根据工程物探的方法对水下底层的变化状况进行探测,这样可以将钻探的工作量降到很低,从中便可以节约成本;第二就是通过运用工程物探的方法对基岩面起伏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将钻孔的工作进行正确、合理的布置:第三就是运用物探的方法对较为复杂的岩溶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测,钻探还能根据物探的靈活布置,如果两者相结合的话就可以对区域内所有的岩溶分布的状况完全掌握了。

2物探技术的应用

2.1大地电磁测深。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作为场源,称作被动场源电磁测探法。它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究,1980年前后在矿产勘查方面开始应用的。在探测过程中,可以具有较大的探测深度,没有受到高阻层的屏蔽,并且具有较强的良导介质分辨能力。可探测至上地幔,探测的深度较大并不受高阻层的屏蔽,对于良导介质的分辨能力更强,工作成本相对较低,野外装备较为轻便。对地震预报、勘探油气、地热田的调查以及对地球的岩石圈深部结构研究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对地下低阻层异常的敏感,所以能够在金属矿物勘探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2航空及地面甚低频电磁法。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我国就从国外引入了航空以及地面低频电磁法的物探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良导层的断裂破碎及腐蚀带圈定方面,找寻具备较低电阻率的岩脉和矿脉,对含矿构造进行追踪,圈定矿化范围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使用该种物探技术中,所采用的设备也较为轻便,能够在野外拥有较为简单的观测方法,并快速处理资料。但是必须注意对地形、电缆等人文干扰或是异常情况进行识别和改正。因为在该技术中,是使用巧kHz、30kHz的频率电磁波作为场源,对陆空地下的电磁场空间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测量,并对浅层的电性局部异常情况进行了解。具有较浅的探测深度,并对异常信息具有较弱的反应效果。因此该方法主要是使用在浅覆盖区或者是用于外围剖面及扫面工作中。

结束语:地质勘测中物探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通过上述分析,对物探法中的各个不同的探测原理及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物探结果参数,从而提高对于各种物探方法下的工程地质认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要对区域的地质资料做好详尽的分析,合理选择出最适合的物探技术,确保能发挥物探技术的最大优势,提高勘查工作的精度以及可靠度,从而达到最好效果,促进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4

一、淮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的有利条件

淮南地区丰富的地质现象是地质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淮南地处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 地质类型总体类似于华北类型。地层上出露有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震旦系沉积岩、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上经历过多期地质作用, 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现象出露典型。淮河流经此地, 可观察到显著的河流地质作用。而且, 这些地质点分布相对集中, 具有交通便利等优越性, 是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优选场所。

安徽理工大学地处淮南市, 经过我校地质学科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 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在淮南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专业认识实习[3], 积累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素材, 编写的《淮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南》[4], 系统地介绍了淮南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地质、区域地质、地质作用、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路线地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有力地指导了相关专业的地质认识实习。由于地质实习点分布在学校的周边, 非常便于实习的组织和安排, 成为地质工程、水文水资源、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地质认识实习基地, 已成功地开展了多届学生的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开设专业, 借鉴其他专业的实习经验, 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认识实习指导, 结合勘查专业的特点, 开展相应的地质认识实习任务。

二、地质认识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来安排相应的实习内容。具体的淮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路线及内容安排如下。

1.路线1, 洞山实习。观察洞山岩石、地层和生物, 了解其沉积环境, 建立沉积地层的概念;练习罗盘使用, 测量岩层产状;了解洞山构造特征。该实习路线观察岩层主要为寒武系地层, 地层受构造运动影响, 呈近直立状倒转地层, 地面出露各组岩层连续, 岩层完整性较好, 适宜于沉积地层概念的建立。同时, 平直的砂岩、泥灰岩等地层层面, 有利于进行罗盘的使用与练习教学。

2.路线2, 罗山实习。了解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观察舜耕山断层;观察太元古界和新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和岩石风化剖面。观察不同地层的风氧化特征。

3. 路线3, 八公山—朱家洼—茅仙洞—韭山洞实习。认识八公山地层, 了解凤台砾岩层石林的形成;认识八公山化石, 包括寒武系馒头组三叶虫化石和徐庄组砂岩层面上遗迹化石;在茅仙洞观察新元古界刘老碑组地层, 了解淮河河流地质作用;在韭山洞观察石灰岩溶洞, 认识岩溶现象及形成。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末, 在学习了《普通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课程之后, 学生对于地质学相关的岩石、地质构造、地层年代等有了基本认识;同时学习了各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内容, 对地质及物探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实习的时间为1周, 从动员到报告整理, 整个实习过程紧凑有序, 内容丰富多彩。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特点

1.勘查专业地质实习的差异性。勘查专业与地质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重点是要与自身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勘查专业实践性强, 通常地质认识实习往往着重于地质专业知识, 难以满足其专业的需求[5,6,7]。为此,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应强调两部分内容:首先是掌握基本的地质知识和技能, 能够认识工程中存在的地质问题, 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地质资料;其次, 不同的岩性、地质构造情况往往存在不同的地球物理性质, 需要了解如何利用适当的勘查手段来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地质问题。

通过对实习内容的补充与完善, 可以把地质知识和勘查技术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 对于石灰岩和泥岩界面, 除掌握其岩性和地层年代等地质知识外, 还应强调两者的电阻率差异、弹性力学性质差异等, 适合于采用何种勘查方法来探查这些岩层差异。对于较大的断层带, 需要认识其断层面产状、上下盘特征, 还需要了解断层带与上下盘之间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 其不同探查方法更有利于确定断层带的位置及影响范围。

2.地质认识实习要求。为确保地质认识实习顺利进行, 达到相应的实习目的, 对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地质认识实习做以下要求: (1) 安全问题。在实习动员会及每天的野外地质实习中, 要强调安全问题, 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衣着要符合野外实习要求, 各小组配备必要的医药品, 及时清点人数, 遵纪守法, 做到安全有保障。 (2) 实习记录。在每个实习点, 应实地做好实习记录, 包括所见的岩性及其描述、地层年代、地质构造情况, 岩石地球物理性质等, 做好必要的素描图。 (3) 实习日志。每天回到住宿地后, 应及时整理当天的实习记录, 完成当天的日志, 主要记录实习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 (4) 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结束后, 要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 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的组织安排、实习的主要过程、实习的感想及建议等。学生的实习记录、实习日志及实习总结报告作为学生地质认识实习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 及时提交。

四、结论

按照相应的实习计划与组织, 目前已完成我校2012级、2013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认识实习教学, 对淮南地区的各路线地质认识教学开展顺利, 达到了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地质认识实习, 较好地了解了淮南地区地质情况, 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有了更好的感性认识, 初步懂得了如何在野外观察地质现象, 如何利用勘查技术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认识实习的开展也进一步表明, 利用淮南地区有利地质条件, 因地制宜, 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地质认识实习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城墉, 晁吉祥.认真组织好地质认识实习[J].煤炭高等教育, 1992, (4) :85.

[2]胡宗清.提高地质认识实习质量是培养跨世纪地质人才的关键环节[J].中国地质教育, 1995, (2) :38-41.

[3]桂和荣, 严家平, 陈萍, 等.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 2002, (1) :46-49.

[4]刘文中.淮南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3.

[5]张达.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地质教育, 2005, (2) :72-74.

[6]王家生, 龚一鸣, 顾松竹, 等.地质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方法改革和完善[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4) :89-92.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5

勇 往 直 前

永不言败

我将为决定而自豪!

名:

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邮

编:163318 制作时间:2010年5月1日

东北石油大学 勘技07-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 言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铁匠锤打铁砧,铁砧也锤打铁匠;海蛤的壳在棕黑深遂的海洋里变成,人的心灵也受到生命历程的染色,只是所受的影响奥妙复杂,不易为人觉察而已。所以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成功的秘密在于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每年全国的毕业生正不断增长,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迈入社会,走向职场的第一步前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好人生的第一份职业规划显得非常必要。领先百步先领先半步,好的职业规划让你赢在起跑线上,避免“就业错位”,也只有学与用更加紧密结合,才能使得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彰显。通过系列的测评和自我评估,职业探索,求职能力的分析,最终使得我确立了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了合理的职业规划,并将会取得职业的最终的成功。

二、自我评估

“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只有认清了现在的自我和潜在的自我,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我也充分的相信,通过老师、同学的反馈和测评的结果分析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与思考,一定会得出一个真实的自我。1.我的优点: 东北石油大学 勘技07-1 在社交方面,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善于交流,为人正直诚信;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旺盛,效率高;在爱好方面具有较好的电脑水平,拥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从事平面设计,网站建设等业务。不管什么事,只要自己决定了就会投入100%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成就一项完美的事。

2、我的缺点:

性格偏于内向,属于少说话多做事的那种;在自己爱好的领域花费较多的时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办事没有认真仔细研究考虑。3.个人爱好:

篮球,羽毛球,读书,上网等

三、职业探索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可以选对了自己的职业。职业之路可能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不断的调整,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1.职业人格类型与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类型和职业价值观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社会型的职业人格类型和经营、支配取向职业价值观也证明我选择是正确的、符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线。

2.适合的职业特点:有高的稳健度,能稳定地执行工作;具有高度支持团队的能力,是团队中非常好的拥护者;喜欢在工作中接触人; 3.适合的职业:工程师、设计师、医生、教师 4.喜欢的职业: 工程师、医生 东北石油大学 勘技07-1 5.职业环境分析:十七大报告中对于勘察工程行业影响较大的一是关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国家主席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说: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等等。

十七大报告中对于勘察技术行业影响较大的第二点,是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报告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是经济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今后第一要义仍然是发展,国家要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将给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带来较多市场机遇。同时,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国家,深化节能减排工作等新指示将对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技术创新、改变经营运作理念成为必然。另外,从国家对管理、技术等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新规定看,也说明了国家对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要求导向。对于广大勘察设计单位而言,如何在把握外部机遇的同时,创新技术水平、提升管理能力,将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东北石油大学 勘技07-1 6.职业机会分析

优势:专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符合,并经过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训练。劣势:行业经验不足。

威胁: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 职业资本低,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还缺少英语六级资格证书; 众多竞争者的加入,对企业的流程运作缺乏了解。7.自我建议:

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与社会更多的接触,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通过多种途径与社会相关专业人士接触。

四、职业目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综观古今中外,凡事业有成者都是具有目光远大者。

1.短期目标(半年计划): 这段时间主要是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培养求职能力。认真复习本学期的课程及通过各门考试。

2.中期目标(五年计划): 这段时间主要是在本职工作上,重点是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人际关系的经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认真学习有关行业的技术。同时重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之化为更有效的经济效益。

3.长期目标(十年计划): 这阶段重点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自我能力的体现,终身的学习培训计划,保持知识的及时更新和不断的创新要求。使自己的本职职业及第二职业得到充分发展。东北石油大学 勘技07-1

五、职业评估

一个优秀出众的勘察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综合的能力。除了一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自信力外,还要对本行业的竞争情况及时做出有效的分析,以免自己处于弱势的位置,并且要即使做出决策,以便对日后的发展不受影响。如果自己的技术还达不到工作需求或发展的需要,要再继续学习,充分提高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六、我的人生格言: 没有经历,就没有收获!

班级:勘技07-1 姓名:

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探析 篇6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四队 11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数量也在增加。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已经面临紧缺的情况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理论研究。本文分析了地质勘查现状及勘查的主要内容,并对地质找矿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也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逐渐完善。在地质工程中,在地质勘查工程中我们应该针对对不同地质情况进行不同的重点调查,必须要不断的对以往的技术进行创新,应用现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才能保证地质找矿的精确性。

一、地质勘查的发展现状

地质勘查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科学、国防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地位,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的促进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多个经济领域都发挥出重要作用。就以矿产经济来讲,我国是一个矿产大国,国土上的矿产资源储存量极为丰富,通过地质勘查,探明了这些矿产的具体所在位置,并进行合理的开采利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若没有地质勘查,这些矿产则将会被永远埋在地下,失去应用价值和意义。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在开发和利用上却表现出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开采利用效率较低,地质勘查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也缺乏相应的地质勘查行业人才。地质勘查技术和地质勘查人才培养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我国对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相对较少,这也是除了行业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之外的另一影响因素。在我国,地质勘查所需要的资金基本上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勘查行业市场化发展缓慢,极大的阻碍了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

二、矿产地质勘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2.1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由于地下矿产并非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到矿山开发的年限问题,以尽可能的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一些拥有重要矿产资源矿山地区,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尤其是对于铜矿、锌矿、铅矿等矿山来讲,更是重点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对象。除了这些矿山以外,还有一些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竞争力的矿种所在矿山,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查和评价。

2.2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在开发矿产资源时,矿山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生产勘查,并根据勘查结果做出设计生产规划设计,不可一次性将矿产开采完毕,要注意規划矿山服务的年限,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使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资源效应。对于正在生产开采的矿区来讲,还要继续对其周边范围进行地质勘查,以探明更多的资源储量。若是未开发的矿区,则应该从较大的范围进行找矿,以提高找矿效率。另外,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进行相关档案的记录,这对于进一步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3综合评价和勘查共伴生矿和尾矿

为了加强矿山的开发,要综合的利用关键的技术,评价和研究低品位以及新类型的矿产的开发技术,综合的开发和利用紧缺的矿山资源共伴生矿和尾矿。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政策来规范矿产资源的利用,调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的尾矿资源,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的得到提高。

2.4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对于关闭矿山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要仔细的调查闭坑前后的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好矿山地区的环境。在矿山的开采活动结束之前,闭坑的地质工作要做好,另外闭坑的地质报告要提交。对于废弃的矿山和闭坑的矿山,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的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并且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找矿技术分析

在通常的找矿作业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从地表特征出发,寻找矿产的痕迹,再向深层次寻找,这种方法的效率很低,准确度也不高。要提高找矿的水平,可以充分与地质勘查技术相结合,根据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差异,结合先进找矿技术,密切找矿人员和地质勘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综合应用和联合解释的方法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常用的两种找矿技术介绍如下:

3.1X荧光技术

轻便、机动、及时获得元素成分和品位是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效果。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地质行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具有很好的找矿效果。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的激发后,某些物质会在极短的发射出元素X特征射线。荧光技术勘察的方法能够具体的指示出低下隐伏构造和矿体的赋存位置,还能使矿体的边界得到明确的划分,能够使矿体的厚度得到确定。

3.2甚低频电磁法

随着当前勘查深度的不断加深,很多浅层的矿产都被开采,剩下的能够开采的矿产也越来越少,就需要向深层次探寻,这也大大加深了开采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研制出来了甚低频电磁法,方便快捷,勘察迅速,勘察的方式也比较灵活。首先用Fraser滤波等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将掩盖区异常的地质体和产状以及展布的方向根据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和矿体的赋存规律进行有效的圈定,进行矿体空间赋存部位预测,最后提供找矿额度依据。甚低频电磁法快速、经济、高效、便捷,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3.3高精度受控定向(取心)钻探技术及岩心定向技术

受控定向钻探技术是一种可以使钻孔轨迹按照预定方向前进的特殊钻探技术,该项钻探技术还可以实现在一个主孔内钻进多个分支孔的羽状钻孔。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盐卤矿、芒硝矿等水溶性矿产的开采领域。特别是国内承接并完成的土耳其Beypazari天然碱矿工程项目,其控制精度在0.5m以内,标志着我国的高精度受控定向钻探施工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唯一遗憾的是该技术在定向造斜段无法连续取心。

3.4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

勘探技术研究所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此项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改进,已经形成不同用途、多种规格的系列液动冲击器。特别是YZX127型液动潜孔锤在2006年完工的中国大陆科钻一井施工中创下了总进尺4038.88m、平均小时效率1.13m、平均回次长度6.31m的好成绩。普通的钻探条件下,泥浆在钻探过程中的固相含量很高,而且泥浆固控系统还是岩粉在传统的泥浆池加循环槽中自然沉淀,这样很容易导致液动潜孔锤内的零件频繁卡死,使得工作寿命降低很多,从而使得频繁提钻。在平时的运用中是比较少的,只是优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四、结语

对于地质勘查技术来说,具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不断的改进地质勘查的技术,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新时期地质找矿的组织形式的要求得得到适应,使翟匡的重大突破得到实现,要有效的整合勘查矿产资源,有机的优化和组合地质找矿的要素。另外在进行勘查综合评价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断的开拓新的有效的找矿的技术,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益,使矿产资源短缺的现状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张文浩.浅论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

[2]徐培根,孔锐.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J].资源与产业,2010,12(z1).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7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现状及特点

1.案例式教学法的现状。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完整、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最早起源于1970年的哈佛大学法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起, 案例教学法因其基于实践经验的探索性教学模式, 已成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学、法律、经济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教学培养的基本模式。因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具有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扎实的地学基础知识的特点, 故该专业教育培养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与其他工科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据已有文献表明, 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的应用还鲜有报道, 故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 具有显著的教学研究意义。

2.案例式教学的特点。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 并对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 达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由此可见, 案例式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或者数个案例引导, 自觉参与到问题的界定、分析和解决的教学方法, 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案例的实践性。在案例式教学中, 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它没有直接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 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得出个人的判断并做出决策, 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并解决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 弥补学生在实践上的不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匮乏的缺陷。2案例的典型性。就是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够揭示出一般事物的共性, 使学生通过此类案例的教学能够有所领悟, 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案例的启发性。案例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师运用案例, 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 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4案例的互动性。案例式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 还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 真正实现了整个课堂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5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在选取过程中不是个人想象与虚构的内容, 应符合现有的课程理论, 每一个案例应该都是来源于实际的案例, 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6案例的时效性。由于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 在工程上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因此一个能反映当今最新技术的案例才能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分析, 否则, 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因其具有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和效果, 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接受, 但在实际运用中, 尤其是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应因课程而异。案例教学法自从成为法学教育学院化的产物以及其日益成为工商管理学科所流行的教学方法以来, 因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学生具有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地学基础科学知识、宽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坚实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技术管理和合作交流综合素质。而前面的地学知识与工程专业能力培养均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论性, 特别是地学中的《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以及土木专业基础课中的《工程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学科。因此, 严格意义上的案例式教学在这些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是不尽适用的, 它极其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模糊或混淆, 学生很难掌握较强的地学知识以及宽厚的土木专业基础知识。另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既无社会阅历和专业经验, 又缺乏理论知识基础, 如果提供综合性强的案例, 他们将因无从下手而感到沮丧, 难以获得理想的案例式教学效果。反之, 对具备一定的地学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开展案例式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地基处理》课程为例, 该门课主要介绍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应范围、加固机理、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而涉及到的计算理论主要是复合地基方面。该门课采用案例式教学, 让学生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可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比较, 能够达到学生掌握该门课的目的。

2.教师在案例式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或者研究所一毕业就进入高校执教, 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教学能力与案例式教学的训练, 严重限制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熟练的组织能力、启发与引导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而大多数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仍习惯以教师在课堂中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和控制着从案例背景介绍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案例讨论的全过程, 学生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被动地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

3.学生的主体性不强。一方面, 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模式不够熟悉, 导致对于自己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角色缺乏清晰而充分的认知, 严重影响了案例式教学的互动性;另一方面, 有些教师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及展示模式较为单一, 导致案例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果制约了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的互动性;最后, 很多同学对案例课重视度不足, 认为案例库是理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调节, 表现为在课堂上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以上各方面都影响了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

4.资源共享的案例资源库亟待建设。案例是案例式教学法的灵魂, 其选择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案例式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且优质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前提性条件。从我国开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校来看, 因受案例资源需要持续更新、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因素的制约, 至今尚未出现可以面向各培养单位开放的案例资源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已有的案例零散, 采编水平不高。教学案例都是由任课教师基于个人的喜好或者科研成果来开发和制作的, 学校较少组建学科团队或专门的开发团队来开发;第二, 案例来源渠道过窄, 实践性不强。案例主要来源于任课教师根据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信息, 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和加工改编而成, 或者是由任课教师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或者去企业实地调研、访谈, 结合企业的背景和相关资料采编而成。前者因受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保密性等制约而使得案例的采集面十分狭小, 后者因其信息来源脱离了企业的生产实践而使得案例实践性效果大打折扣;第三, 案例编写难以得到认可, 积极性不高。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建立配套的案例编写的激励机制, 教师开展案例编制未能在教师年终考核或者职称晋级评定时得到认可, 使得教师宁愿开展学术研究和发表论文, 而不愿意参与教学案例的编写和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第四, 案例私有化明显, 案例库共享性差。因现有的教学案例主要是基于任课教师个人的兴趣或者需要而开发完成的, 基本为某些任课教师个人专属的教学资源, 很难达到案例资源的共享性。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对策

基于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中存在以上问题, 根据案例式教学在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实际应用中的已有经验, 并结合案例式教学在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改成果, 得到了如下对策。

1. 率先开展案例式教学在相关课程中的试点工作。结合作者申请的安徽省教改项目, 率先在实践性强的相关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试点, 如《地基处理》、《桩基测试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等实务性强的课程。鉴于这些课程中有些在国家各种职业考试资料中就存在了案例分析题库, 因此具备了相对丰富的案例库资源, 可考虑在这些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的试点。

2.提升教师能力。虽然我国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在逐渐增多, 但是因缺乏训练有素的指导而限制了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因此, 建议从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老师案例式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首先, 加强青年教师案例式教学的培训与培养工作。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熟练的组织能力、启发与引导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 这些素质与能力需要经过专门培训, 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运用、实践与改进才能得到提升。其次, 增加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除了优先聘任具有工程经历的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或者直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外, 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每年还重点选派1~2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大中型企业挂职学习。再次, 为了体现学校和院系对案例式教学库编写的鼓励与支持, 学校将教学案例库作为老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业绩之一。

3.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案例式教学, 改革过去以期末卷面成绩作为各门课最终学生成绩的方式, 采用平时案例课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判定的方法, 按照我校新制定的2015版教学计划精神, 建议专业课程应注重过程评估, 评估内容需要精心设计, 多种评估方式并存, 当条件成熟时, 某些专业课程的期终考试 (笔试) 比重可以不超过40%, 具体由老师或课程组决定, 这为学生主动的案例式学习提供了有利保障。其次, 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 应当始终对学生保持鼓励与肯定的态度, 即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其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应得到教师的支持与肯定, 对表现不足的部分应提出并指出学生未来需加强的方向, 切忌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的不足。

4.构建案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平台。借鉴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案例式教学共建共享平台的宗旨:即“立足资源建设、植根教学改革、动态管理、共建共享”。本平台建设也将致力于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综合创新, 面向全国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师和学生, 提供与案例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源服务。首次平台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学校教学费用的直拨, 或者通过学校、省级或国家级的教改项目费用的支持。平台建设后将借鉴当前欧洲较为流行的资源共享模式和运作机制, 即采用会员资源积分制:一是鼓励老师和学生申请加入该平台会员, 鼓励会员只需注册、提交相关达标案例、发表教学心得、使用“在线课堂模块”等, 即可获得相应的积分。二是通过案例式教学研究中心提供给案例编写者统一的案例编写规范和案例资源研发标准, 以动态激励的方式实现案例资源库的滚动式添加和共建共享, 同时给案例资源提交者自动获得相应积分的奖励。三是通过以积分免费换取案例库的案例资源, 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案例编写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案例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加快案例资源的滚动式添加的速度。四是通过案例库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 可以对过时的、不符合现行技术规范的案例实现更新, 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获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提供了途径。

四、结语

结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深化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案例式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除了教师重视案例式教学经验的积累、案例式教学资源库的编写以及构建案例式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平台外, 还需要学生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充当配角的角色, 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元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将有利于学科专业成果导向教育的实现。

摘要:为了快速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 并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体系认证, 本文开展了案例式教学法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应用研究。根据案例式教学的研究现状、案例式教学的特点及案例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中开展案例教学试点、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构建案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平台等对策。该对策对案例式教学在我国其他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勘查技术,案例式教学,案例资源库,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陈慧荣.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基础——以公共管理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9) :72-75.

[2]杨朝霞.论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13 (6) :83-90.

[3]张元鹏, 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高等教育管理专刊) , 2005:24-32.

[4]陈秀琼, 杨高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 2010, 19 (1) :96-98.

[5]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6) :70-72.

[6]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7]尹子民, 张彩虹.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08, 10 (5) :93-96.

[8]杨洪志, 毛永强.案例教学在篮球专选课战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 (7) :106-112.

[9]陈福松.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13 (5) :81-83.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8

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 秉承“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从学校自身的优势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 制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有较强的勘查技术与工程 (钻探钻井) 专业能力, 具有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 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并为培养从事钻探钻井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本专业毕业的学生, 主要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新技术开发及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从事高层建筑基础、路基桥梁基础、水电坝基基础等的勘察、施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地质工程工作。

二、基本思路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本专业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 以“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品牌专业为试点, 充分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 加强与产业的合作, 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 强化实践教学。与国土资源、地矿、海洋、煤炭、地质装备行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大型企业, 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索面向钻探钻井行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的施工和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这三种类型。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 设计型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 研究型工程师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根据企业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程度, 目前学校试点工作还是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先积累一些经验, 待日后社会需要大量更高层次人才时, 学校再开展对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研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按照“3+1”模式进行培养, 即3年在校学习, 累计1年与企业联合培养, 本科阶段学制4年。3年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 1年企业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实践, 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程项目研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 增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四、培养标准

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步骤, 对学生提出本阶段所要达到的各方面专业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 并能独立学习, 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能够应对一些实际问题。本专业培养出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管理能力。具备力学、数学、机械学、金属材料学、电子电工学、测试技术在钻探钻井工程的应用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

3.对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到两个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对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应非常熟悉, 对于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应充分了解。可以制定实验方案, 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能够独立设计钻探机械系统。具有对于钻探钻井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具有在钻探钻井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能够集成钻探钻井工程中工程设计、泥浆技术、钻头技术、定向技术、取心技术、井下信息检测等各方面知识。此外, 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积极创新。

5.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以适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除此之外, 学生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 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

7.学生对于工程上的问题能够做到基本的认知和判断, 并了解钻探钻井工程的相关知识。

8.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能够独立获取并处理信息, 并能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9.熟悉本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技术标准、政策、法律和法规。

五、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需求, 结合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 使其符合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 纵向来看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程。按横向分类则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六、师资队伍建设

1.校内师资队伍。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 增强教师取得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具体措施如下: (1) 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 优先选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 (2)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优势, 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工作, 增强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 鼓励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 通过参与和承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 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 (4) 在职称评定时, 优先评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时, 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

2.校外兼职教授聘请。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或在社会和行业中有成就和影响力的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一个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企业中高层人才的流动情况。长期就职于企业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员却有在高校兼职的意向。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又具备高超的工程相关技能。如果他们能和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联合在一起, 共同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 必能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 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工明确。专职教师要负责学生校内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 制定校内培养计划。兼职教师则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 并制定校外培养计划。除此之外, 专兼职教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会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标准, 明确培养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 最后联合评估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上, 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高水平的专家, 学校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来为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3.实施双导师制。就是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 安排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讲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计方法及步骤, 如:钻探机械装备设计方法和规范、钻杆钻具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泥浆制备和维护工艺规范和方法, 钻探工程设计规范和方法、钻探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等, 保证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和效果, 使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里, 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 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不同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课外实践进行指导。企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设计和研发中, 学生有机会选择工程项目完成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 共同协商毕业设计题目。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配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双导师对毕业设计重要环节把关, 包括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总体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答辩等。

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目的是在新形势下, 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从培养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勘查技术与工程,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文.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2) :47-55.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在当前随着我国鼓励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 国内很多物探生产单位开展海外勘查项目, 需要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物探技术人员。另外, 物探大型仪器大多进口, 仪器操作界面和说明书、处理软件等都是英文。对于物探技术人员, 英语正逐渐成为工作语言。目前, 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落后等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就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物探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陆续从国外引入各种物探方法。

目前, 国内物探科研水平长足发展, 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物探行业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如美国。目前世界物探行业最权威、最知名的学术期刊都是英语, 全球性的物探行业研讨会议均使用英语。

2. 国内大部分物探生产单位都引进了国外先进仪器, 这些进口仪器的说明书、仪器操作界面无一不是使用英语。

3. 在当前随着我国鼓励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 国内很多物探生产单位开展海外勘查项目, 与当地合作方无一不是使用英语交流, 因此需要具有专业英语能力的物探技术人员。

二、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不符合专业定位, 也没有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比较重视实践, 同时对他们认为枯燥的课程没有兴趣。很多学生因为英语这一门分数较低而被独立学院录取, 因此英语基础比较差。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由于在正规独立学院的成长过程中欠缺多年实践的检验, 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搬了母体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而母体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不适用“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控力和毅力欠缺”的独立学院学生, 也并不能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 教学内容实用性差, 没有吸引力。

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涉及很多公式和理论推导。学生用母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 都会感到枯燥, 更何况用英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外,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学生会觉得学的东西将来用处不大, 因此丧失了学习热情。

3. 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 对英语学习热情不高, 进而也就对专业英语不感兴趣, 而且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英语没有其他专业课重要, 认为自己将来出国机会不大, 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 对专业英语不够重视, 学习不够主动, 学习效果较差。

4.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英语时普遍采用讲授法, 基本上采用翻译原文的方式, 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比较被动, 教学死板, 缺乏生动性,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有抵制情绪。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专业词汇的教学, 忽视了对学生在科技文章中长难句翻译能力的培养。

三、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控力和毅力欠缺”的特点, 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阐述。

1. 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1) 增加科技文章翻译指南:专业英语属于科技文章, 长难句处处可见, 其理解和翻译难度比大学英语更大, 所以应增加“科技文章翻译和写作指南”, 结合专业英语中的例句, 系统地讲解翻译标准、翻译过程、长难句分析及译法等方面的内容。例如: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were collected in the Mosida Hills, Utah County, Utah, at over 1100 stations covering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58 km2 in order to help define the subsurface geology and asses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for urban planning in an area where the population is rapidly increasing.分析:这个简单句的主要成分主语是“data”, 谓语是“were collected”, 扩展成分比较多“in the Mosida Hills, Utah County, Utah, at over 1100 stations covering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58km2”交代工作区情况, “in order to help define the subsurface geology and asses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for urban planning in an area where the population is rapidly increasing”交代了重磁勘探的目的。 (2) 少理论, 结合实践。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在物探方法原理部分应避免过于详细, 涉及过多公式和理论推导, 多增加物探勘查实例, 既能降低难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3) 增加专业情景对话。2005年, 我国出台了“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 在国家鼓励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背景下, 国内很多物探生产单位都有海外勘查项目, 需要去国外开展物探工作。在开展物探工作中, 与当地人合作都需要使用到英语进行交流, 所有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增加一些常见的专业情景对话, 比如:What's the first stake number? (首道桩号是多少?) It's886.We'll shoot from low number to high number. (首道桩号是886, 从小往大) How many cables will every group lay out? (每组多少根大线?) 48 cables.You can take 50 cables and 4 power units.Then you have 2 spare cables. (每组48根, 可以带50根大线, 备用2根和4个电源站。) 在国外进行物探野外工作时, 这样关于专业知识的情景对话是非常常见的。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增加类似专业情景对话,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 涵盖面要全。物探方法种类繁多, 而独立院校专业英语课时大多设置为32~40课时, 课时量设置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够完成两三种物探方法教学内容, 学生对于还没有讲到的物探方法的核心词汇很陌生。笔者认为《专业英语》并不同于专业课程, 不能太深, 抓了深度就会丢了广度。各种物探方法的原理, 自会在相应的专业课程中深入讲解。建议教学内容应涵盖所有常见的物探方法, 且结合实例, 少讲理论, 不能太深, 抓住广度。 (5) 增加地质基础知识的专业英语。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属于交叉学科, 必须以地质知识为基础, 学生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地质专业英语词汇, 比如常见矿物、岩石的英文词汇。但目前, 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往往忽略了地质基础知识, 建议适当增加地质基础知识的专业英语。

2. 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①以学生为主导。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授课方式, 从以授课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授课教师应处于引导的位置, 提高师生的互动性。另外, 还可以邀请物探生产单位中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现身说法, 讲解专业英语的重要性。②以能力培养为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业词汇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来讲很重要, 但并不是唯一的东西。笔者在独立学院多年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 发现有相当多的独立学院学生词汇量并不差, 差就差在语法以及句子结构分析上, 经常会出现一个句子里面的单词都知道意思, 但是就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而专业英语属于科技文章, 长难句处处可见, 其理解翻译难度比大学英语更大。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 授课教师除了注重专业词汇外, 更应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英文句子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 授课教师要结合例句来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分析句子, 尤其是长难句, 要给学生机会训练, 最后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

四、结语

对于物探技术人员, 英语正逐渐成为工作语言。目前, 独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物探) 专业英语教学存在没有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应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控力和毅力欠缺”的特点, 教学内容应避免理论化, 要紧密结合实践,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引导地位, 要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另外授课教师除了注重专业词汇外, 更应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英文句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红, 李学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0, (2) .

[2]姚志刚, 高璞, 王凤琴.浅析油气勘探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 2012, (1) .

[3]李伏生.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J].高教论坛, 2004, (4) :68-70.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10

目前我国有53所高校开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3], 但是, 由于本专业涵盖的行业和学科领域广泛、各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不同, 因此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都存在一定差异。 (1) 一些办学较早的学校在专业方向上仍然保留了老专业的特点, 如以应用地球物理为主要方向的代表性学校有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安大学、大庆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的代表性学校有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 (2) 以某一个老专业为主要方向, 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了某些其他方向的课程, 以适应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新要求, 如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 添加部分岩土工程方向课程的代表性学校有:合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西北大学、贵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 添加部分勘察工程方向课程的代表性学校有: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等。 (3) 还有的学校是开设新的方向, 如岩土工程方向, 代表性学校有: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

从上述来看我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方向不同, 学校各具特色, 同时也显示出了同一专业各个学校专业定位、培养方向、目标、要求不统一, 课程设置、学时比例不相同, 都是同一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但是所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却不大相同, 专业知识内容差别较大。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太广, 涵盖了以前的四个专业, 而这四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相差十分悬殊。

我校早在1985年就开始招收工程勘查专业“工程地震方向”中专班学生, 随着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为适应国家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 2002年经国家批准开设了大专层次的“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专业”。2006年勘查技术与工程成为我院首批本科专业之一。2008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开始招收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专业是为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中“震害防御”体系服务的, 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 全国每年需要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为此国家实行了注册地震安全性工程师职业考试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高校, 我校开设以工程勘察为基础、以工程地震为特色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可谓应“震”而生。该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简单地讲就是培养什么人, 即对所培养人才规格进行界定和规范的过程。所谓规格, 是对一定的产品质量所作的要求或制定的标准[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一致,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 体现特色, 主动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学校总体要求与专业建设思路相结合, 从自身的优势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 科学定位, 立足行业, 面向社会, 体现防灾减灾特色, 制定了防灾科技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在德、智、体、美和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系统地掌握勘查技术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系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 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后能将其应用于工程建设各领域。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 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大学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水平[5]。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6]。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 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时能够接触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实用型、应用型课程。对理论基础的要求是“广、浅、新、用”,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意见, 以及我校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目标定位, 构建了体现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拓宽专业口径, 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做到整体优化, 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规范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其中各教学环节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制的要求, 科学处理德智体美诸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教育目标和作用, 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和层次、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 确定合理的时间比例, 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3) 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 重视基础教学。从学科专业自身发展出发, 综合考虑社会和行业发展对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加强课程内容和体系的统筹与协调, 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 夯实学科基础, 做到可持续发展。 (4) 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内容整合,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培养目标, 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 处理好先修课和后续课的顺序关系, 注意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 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效率, 控制总学时数, 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5) 面向工作过程,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相对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 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在实践中真枪实干, 获得实用知识和技能, 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 提高工程素养。 (6) 体现“突出特色”的培养思路。不同的大学之间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办学传统以及其他相关条件, 形成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或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差异性的课程体系。通过特色课程与特色专业的构建,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适应性人才。要办好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必须依托行业优势, 突出防灾减灾的专业特色, 培育与其他高校相比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依据上述原则, 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明确了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以及各科课程间的界定和联系。课程体系设置在横向上, 打破学科分割, 将全部课程按模块分类, 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等。

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是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的课程[7]。占总学分比例36.48%, 公共基础课程分两类, 一类是大学生基本素质课,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语文、体育课程等, 主要让学生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以保证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素质。另一类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为学好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2.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基础课与专业课联系的纽带[8], 是为在专业课程中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占总学分比例的18.89%。与同专业兄弟院校相比, 依托我院力学学科的优势, 加强了该专业力学基础课程群, 依据循序渐进原则系统开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为本专业今后从事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3.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

为使本专业的办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本专业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勘察”向“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转变。开设这类课程遵循面向工作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 让学生掌握本行业目前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占总学分比例17.74%。专业课程分两类, 一类是专业必修课程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与环境物探、工程动力地质学、强震观测、工程地震学等, 其中强震观测、工程地震学为本专业特色课程, 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4. 实践教学环节模块。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占总学分比例18.78%。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人文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基础实践、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实践和专业生产综合实践四大模块, 实践形式分为课内分散和集中实践。所有实践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 (1) 人文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报告及讲座、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2) 自然科学基础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实验。 (3) 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结构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测量实习 (1周) 、专业认识实习 (2周)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 (4周) 等。 (4) 专业生产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综合实习 (1.5周) 、工程与环境地震探综合实习 (1.5周) 、工程地震学综合实习 (1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周)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1周) 、毕业实习 (4周) 等。

5.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外延知识,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为从事相关专业提供知识储备, 以了解相关专业的角度出发, 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任意选择, 该模块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 占总学分5.43%。

6. 素质拓展模块。

素质拓展内容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健康教育、社会调查与实践、人文报告及讲座、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 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树立正确的职业和就业观,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通过鼓励积极参与各项实践与活动培养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要求学生完成5学分。

四、结语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内涵的丰富性, 决定了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侧重, 体现同一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本文结合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 结合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对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新构建, 使学生在知识、素质、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 对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培养更多、更好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勇, 隋旺华, 等.教育部工科地质类专业目录设置的剖析与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 2004, (4) :10-12.

[2]王贵和, 夏柏如, 等.我校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及专业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教育, 2005, (2) :38-41.

[3]夏庆霖.关于深化我国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 2014, (4) :21-23.

[4]郭桂英, 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 2002, (1) :60.

[5]张亚丽, 陈秋生, 王根顺.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8, (3) :90-93.

[6]崔颖.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3) :88-90.

[7]邹晓燕.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5) :170-173.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11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质量;有效性;问题;措施

我国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指的是由政府出资所成立的地质勘查工作队,从事地质勘查、找矿等工作,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支出,其成果则无偿提供给使用者。但是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不断下滑,使得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错误结论时有发生,所以针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从而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整体的质量以及有效性,这既是中国地质勘查工作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必然要求。而随着现在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的中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队开始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个不同的体系,因此更应当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有效性。下面将从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的必要性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整体管理体制的完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要想提升,就必须加强地质工程勘查工作整体的管理,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对于地质工作勘查各个部分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而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加强管理,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其次,是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对于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顺利完工都离不开工程地质勘查所得出的结论。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取决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好坏,工程地质勘查只有提高其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够使得出的勘查结论准确率提升,才能够促使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才能够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影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的因素

对于地质工程勘查工作来说,提升其质量以及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既是中国地质勘查工作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现阶段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的提升。现将对影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的因素展开相关的论述:

1、未很好的融入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管理中

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已经逐步的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是由国家主导的公益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其难以很好的融入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管理中。以国家主导的公益性工程地质勘查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这样不论工程地质勘查单位能否完成相应的工作,得出相应的结论,都能够获取一定的资金供给,这样势必会使工程地质勘查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较低,而相应的风险几率不断地提升。这显然与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相背离,因为现在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若是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依然保持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不会提升工程地质勘查相关单位的工作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更好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2、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较低

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较低,也是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关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较低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勘查周期不合理。一般来说工程地质勘测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勘查周期,但是现阶段一些地方性的工程在缺乏足够的勘查周期的情况下,仅仅凭借以往的经验或是自己主观的判断,就得出了相应的工程地质勘测报告。虽然大部分国有大型项目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地方性的或是小型的项目这种情况就会时有发生,事实上这种情况所带来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损失,还会为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工作隐患。其次,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一般人认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相关专业人员只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几年的实践经验就能够提升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结论的准确性,但是实际上真正专业的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十年以上的经验,而现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单位中这种专业人员是十分欠缺的。

三、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有效性的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提升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相关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的还会阻碍地质工程勘查工作在未来社会的发展。现将对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有效性的措施进行相关的论述:

1、强化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

强化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是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现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大部分虽然属于公益性的,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资金供给,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预算监督管理,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在资金和人事的投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致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创新不足。因此应当加大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资金和人事投入,在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外,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进而实现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新突破。

2、建立完善的地质勘查工作预算管理体制

在工程地质勘查单位内部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现在社会上大部分是以公益性工程地质勘查单位为主,这种事业型单位的管理模式,会阻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未来社会中的更好发展。因此为了强化管理,提高整体竞争力水平,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预算管理体制,在工程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及奖惩考核制度,要求内部相关人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

3、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

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对于工程地质勘查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想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除了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整体的管理外,还应当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而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工程地质勘查单位已有的技术人员加强培训,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职业技术水平,还应当尽可能的聘用一些真正的经验十分丰富的技术人员,从而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整体的效率。

四、结束语

本位从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与有效性提升的必要性着手,针对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促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未来社会中的更好发展。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严重的甚至会使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受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管理,提高工程地质勘查工程质量,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起超.浅谈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提高[J].民营科技,2012,(2)

[2]田学军.浅论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J].管理方略,2013,(5)

[3]杜鹃.工程地质勘查现状与发展[J].科技论坛,2011,(12)

[4]张晓明.小议解决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问题的措施[J].科学实践,2011,(6)

勘查技术与工程 篇12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习,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

地质综合实习为课堂专业知识的补充及深化, 是石油地质相关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将课堂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与实践, 旨在学习地层—沉积相—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复杂的地质现象, 掌握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建立地质学科思维方式, 为今后的工作及科研夯实基础。自重庆北碚实习基地实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综合实习以来, 学校高度重视该实习基地的建设, 多次强调突出实习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探讨有效教学模式, 并将其作为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质综合实习要体现印象深刻、效果突出, 野外剖面的完整及美观固不可少, 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适合的教学方法则尤为重要[1]。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实习前已完成《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及《沉积岩与沉积相》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但鉴于课程浓缩、专业面广而深度不够等问题,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突出重点是实习的关键。重庆北碚地质综合实习经多年的积累及探索, 在教师结构搭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 凝练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体系, 效果突出。

一、“还学于生、化教为学”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若在野外教学中还采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 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预期目的[2,3,4]。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地质认识实习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1. 以小组为单元独立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

实习前、将实习队分成5~6人的小组, 每个小组是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 由辅导员及专业任课教师推荐小组长。在实习期间, 一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如野外的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等。尤其是在每一个剖面点或每一条踏勘路线的总结过程中, 由每个小组轮流派代表进行总结归纳, 其他小组可提问或反驳。因此, 在每次总结时, 气氛异常活跃, 每位同学既是学习的参与者, 也是成果的创造者;组间及组内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并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 以学生为主导, 指导教师启发性地抓重点、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针对性讲解及总结。

野外地质实习以学生观察和讨论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每一条路线, 教师事先告诉学生本条路线的实习目的、主要内容及要求。针对每个具体观察点, 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观察, 之后教师提问, 并启发性地提示重点及注意事项。然后, 小组再次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最后针对关键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在每个剖面点的总结过程中, 首先由各小组总结, 最后由教师提问、评价并系统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5]带给学生的往往不仅是知识本身, 而是对如何获得知识及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 真正做到了“脑勤、手勤、眼勤”。通过以上的训练,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重点内容, 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锻炼。

二、野外现象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野外实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巩固专业知识, 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将野外现象对应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理念[6,7]。如果在野外采取室内教条式授课的方式, 会忽略野外现象及与当地经济、矿产等的关系, 学生学习热情也会大幅降低。因此, 在具体实习过程中, 针对与矿产有关的地质现象 (或地层) , 指导教师会进行详细介绍并引导学生与实际结合,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随机加分问答题。如向学生提问龙潭组煤层的形成环境, 须家河组煤层的形成环境, 它们有何不同?如果让同学们投资建石灰厂、煤矿、砖厂或开展石油勘探、天然气勘探, 会选择在哪个层系, 什么原因?最后通过野外实物和实际矿产领域的讲解, 让同学们对矿产和油气田相关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后, 学生明晰“学以致用”的思想, 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 对以后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专业知识表述能力的培养

野外学生专业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熟悉”三步曲, 最终由学生的表述来进行评价[6]。但理解知识并不等同于表达知识。本实习的教学特色之一, 即实习过程全程引导学生主动表述其所见、所想。

在野外剖面中的难点位置, 由指导教师将各小组统一在一起, 让每个小组轮流派代表进行总结归纳,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最后由教师统一总结, 并根据学生表述情况现场打分。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在每次总结时, 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竞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在开始阶段学生专业表达能力明显不足, 但教师一般以鼓励和补充为主。通过近三个星期的强化锻炼, 在实习中后期阶段, 绝大部分学生不但能在公众场合大方地进行汇报, 而且能用较专业的语言清晰地描述地质现象。

四、多种教学场所结合确保实习可持续性

国内多个经典地质实习基地因开山炸石、退耕还林或食宿不便等原因被先后废弃。因此, 如何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展多元化实习, 是当前实习基地面临的普遍问题。本实习结合新开辟剖面及博物馆等进行多种教学场所的实习, 确保野外实习的可持续性。

1. 开辟新的野外教学剖面。

实习基地已建设数十年, 虽大部分经典剖面保存良好, 但个别剖面 (如代家沟、须家河组一段) 由于风化作用和植被的覆盖, 原来良好地质现象已面目全非, 给实践教学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 带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踏勘新的剖面, 在附近开辟了新的野外教学剖面 (开辟土地垭飞仙关组三段和四段碳酸盐澙湖至台地剖面) , 使教学能够可持续发展。

2. 利用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进行地质教育。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位于北碚码头附近枇杷山上, 馆内有大量古生物、矿物岩石、古植物等标本, 是不可多得的地质学教学场所。自然博物馆针对学生免费开放, 实习队在北碚码头河流相剖面观察后, 可就近至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丰富的古生物及矿物学标本, 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 还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 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和野外教学的不足。

3. 利用卢作孚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北碚市政府新修建了民国时期著名爱国企业家卢作孚的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北碚码头辫状河剖面上方, 是了解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和抗日战争的理想场所。在结束北碚码头沉积相后,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参观纪念馆, 了解实习区域历史及文化背景, 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五、趣味拓展与专业学习互动

连续登山、天气炎热、地势起伏较大等原因容易导致学生身心疲惫, 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如何考虑学生体力及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保障张弛有道的教学质量, 也是野外实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 在结束完构造剖面实习部分后, 租用矿区体育馆开展趣味活动和拓展活动结合的游戏, 如集体单脚跳、集体绕圈、翻纸牌等活动, 一方面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放松相对疲惫的身体;另一方面, 开展专业知识趣味抢答题互动活动, 使同学加深了专业知识印象。最后以测井—物探专业篮球友谊对抗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 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

六、灵活有效的评分方式

野外评分既要体现出野外学习及实践能力, 也要突出室内图件及报告的整体质量。本次实习评分采用逐项量化的方式开展, 包括野外记录、野外表现、图件、报告、手标本鉴定五项组成。具体评分考核方面, 采取实习成绩=野外表现平均×40%+ (野外记录+手标本) ×20%+实习报告 (图件+报告) ×40%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 野外表现成绩以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记录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量化评分方式为“野外成绩=总表现÷5”, 即野外表现需结合学习态度、主动发言及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手标本考试则要求同学们利用工具识别岩性, 并在岩性识别基础上结合层位、油气勘探意义等进行系统总结, 锻炼学生的专业表述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

将启发式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运用于野外地质综合实习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着重学生基本技能、独立思考、创新素质、团队精神的培养。指导教师启发性地抓重点、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针对性地讲解和做最终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基本上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掌握剖面内容,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切实提高了实习效果。在较为艰苦的实习环境中, 学生无一人中断实习、坚持完成实习, 无一人不及格, 实习平均成绩优良, 学生反馈情况佳。总体来看, 化教为学、互动式教学措施在地质综合实习方面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国伟.面向新世纪改革发展地学教育, 培养新型地学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6) :10-12.

[2]余际从, 段怡春, 赵连荣, 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1, (1) :3-12.

[3]赵鹏大.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 2009, (4) :1-6.

[4]赵鹏大.在新起点上推进地质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4) :1-5.

[5]刘占红.引发式教学对地质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6) :81-282, 260.

[6]徐振海, 倪晓玉.对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0) :28-30.

上一篇:英语素质教学的特点下一篇:CPI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