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2024-09-26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共12篇)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篇1

地质勘查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营模式, 其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地质勘查企业降低成本,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但是, 在其管理与控制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 必须予以解决, 才能使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一、地勘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目前, 许多地质勘查项目没有规范的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不能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将成本管理与整个项目管理相分离, 导致“成本管理只是会计部门的事情, 是部门或个人行为, 而不是全员行为”[1]的错误思想, 使得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能形成。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要经过事前阶段、事中阶段和事后阶段进行控制, 这三个阶段要连续进行, 要控制好每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就目前而言, 某些地质勘查项目, 比较重视成本管理的事后阶段, 而对事前阶段和事中阶段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对于整个工程来说, 其材料所消耗的成本占工程中成本的30%左右, 人工成本占35%左右。而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成本的控制,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但是在目前地质勘查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度不够。

2. 成本管理方法比较陈旧

(1) 成本管理制度并不完善。首先, 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或缺少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 不能保障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其次, 目前一些单位的成本管理制度约束力不强, 在实际成本控制中不能发挥作用, 空有口号, 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实行。

(2) 重视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 却忽视其他环节成本控制。目前在我国, 大部分地质勘查项目在施工环节上重视成本管理, 并没有进行施工前的成本分析, 施工准备的成本预算、材料整理的成本、地质报告编写成本、地质风险成本等成本管理被忽略, 造成管理脱节, 很难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2]。

(3) 没有系统地进行成本分析。目前, 大多数地质勘查虽然普遍强调成本管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却没有真正落实, 使得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不符合, 没有系统地进行成本分析, 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的不足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不能及时改正, 导致成本管理不能有效地控制, 也无法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效益。

3.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少

(1) 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不够。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不断地更新, 有些地质勘查单位没有跟随时代的步伐,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培训机制不健全, 只停留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 而且没有对员工进行教育, 造成培训停滞, 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

(2) 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其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陈旧的分配制度;二是地质勘查工作比较辛苦, 使得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 造成地质勘查行业缺乏高素质人员。

(3) 勘查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地质勘查工作对人员的要求就是要选择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 而在这些人才中, 一般只是具有一方面的特长, 综合素质不是很高, 但是, 目前地质勘查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也就是地质勘查理论深厚, 实践经验多, 而且还要具有管理才能的全面人才。

二、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建议

1. 提高成本管理的重视度

(1) 转变思想观念。因为地质勘查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阻碍了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地质勘查行业也要建立市场机制, 转变思想, 将市场观念树立起来, 并加以重视, 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处理成本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勇于打破常规, 超越自我, 抓住机遇, 促进勘查行业的发展。就事中材料成本而言, 提高事中材料成本控制的意识, 是节约大量成本的关键。现阶段, 在事中材料可以采用限额发料和分级收料的方式, 使材料的利用更加合理, 有效地节约了材料成本, 有时甚至会节约50%的成本, 做好事中成本的控制, 对于成本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 增强责任感。要树立全面成本管理意识, 因为成本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不能只依靠管理部门进行成本控制, 其他相关部门也要与之配合, 增强责任感。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可以构建鼓励机制, 营造一种“人人头上有指标、职工人人抓成本的良好态势”[3], 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根据相关的成本调查所知, 自从建立了指标到个人制度, 在成本控制方面, 节约了整体成本的10%, 使成本控制管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 确立成本管理目标

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利益的实现, 要依靠降低成本, 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但是实现这些的前提就是要考虑勘查的特点, 科学制定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制度。确定责任人和目标, 利用责任状方式, 明确责任人的权利和任务。同时, 要对员工给予相应的激励, 提高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目标。

3. 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地质勘查单位要对人才培养高度重视起来,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有利于项目整体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使得分配机制更合理, 与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相符合, 促进薪酬管理更人性化。而且, 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尽量改善工作条件, 防止人才流失。

4. 建立约束机制

首先, 对项目成本实行逐一分解, 确立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 并一一落实到单位、班组和员工中, 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和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组的内部控制评审制度, 确保落实成本考核和兑现奖惩, 审计等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 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地质勘查行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针对成本管理的种种不足, 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实现项目成本有效控制, 对地质勘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加强成本控制是关键, 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 我国地质勘查主要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但是, 在实际的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中仍然有很多不足, 加强其控制和管理, 是降低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目前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陈耿.浅谈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J].广东科技, 2012, (3) :223.

[2]孙冬莲.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和主要措施[J].现代商业, 2011, (35) :113-114.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质勘查活动的管理,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促进地质勘查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条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勘查资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和专业地质勘查资质。

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液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石油),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煤炭等固体矿产勘查资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资质。

专业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地球物理勘查资质、地球化学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地质钻(坑)探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

第五条 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级;其他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级。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行为,都有权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 申请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具有资格的勘查技术人员;

(三)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勘查设备、仪器;

(四)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八条 下列地质勘查资质,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一)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

(二)其他甲级地质勘查资质。

本条第一款规定之外的地质勘查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第九条 申请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质勘查资质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三)勘查技术人员名单、身份证明、资格证书和技术负责人的任职文件;

(四)勘查设备、仪器清单和相应证明文件;

(五)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

申请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 地质勘查资质申请的受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审查与决定

第十一条 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地质勘查资质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批准,并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异议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单位提交相关说明材料。

经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审批机关应当将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告,并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

第十三条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

(三)有效期限;

(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 地质勘查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工商变更登记或者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地质勘查单位因合并、分立或者其他原因变更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资质。

第十五条 地质勘查单位因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注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审批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六条 取得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本类别所有的地质勘查活动。取得乙级和丙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的地质勘查活动的范围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七条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地质勘查单位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应当于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审批机关应当在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做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查阅或者要求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与地质勘查资质有关的材料。

地质勘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拒绝和阻碍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并对监督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情况做出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

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二十条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地质勘查单位的执业档案管理制度。执业档案应当记录地质勘查单位的执业经历、工作业绩、职业信誉、检查评议、社会投诉和违法行为等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审批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地质勘查单位不再符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相应条件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应当撤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一)审批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四)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第二十三条 地质勘查单位遗失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公告,公告期不少于30日。公告期满后,方可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补证手续。

第二十四条 地质勘查单位不得超越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不得出具虚假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单位不得转包其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查活动。

地质勘查单位在委托方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不得为其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或者超越法定职权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不予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三)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四)在地质勘查资质审批颁发和监督管理中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六条 地质勘查单位在资质申请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审批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并给予警告。

地质勘查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由原审批机关予以撤销,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未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擅自从事地质勘查活动,或者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延续手续,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八条 地质勘查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由原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二十九条 地质勘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

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一)不按照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

(二)出具虚假地质勘查报告的;

(三)转包其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的;

(四)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

(五)在委托方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为其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活动的。

第三十条 地质勘查单位在接受监督检查时,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或者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十一条 地质勘查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相应条件的,由原审批机关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十二条 伪造、变造、转让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缴或者由原审批机关吊销伪造、变造、转让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依法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单位,自吊销之日起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地质勘查资质。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依法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在原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地质勘查资质。逾期不办理的,不得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

第三十五条 建设工程勘察资质管理,依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27

如今我国正在努力向经济大国迈进,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化的地质勘查也应时而生并且在逐步的壮大。然而,地质勘查想要长久以及平稳的发展却并不容易,地质勘查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自身的质量需要通过地质勘查报告来体现,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采取相关策略提高地质勘查的质量,從而提高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

一、项目的概念和内容

项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为:项目就是为了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努力。

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第一,依据范围划分,可以分为范围的规划、范围的界定以及范围的调整等。主要是控制项目的工作内容,从而完成既定的目的。第二,根据成本划分,可以分为资源的配置、成本的预算以及费用的监控等。主要是控制费用,保证实际费用不超过预算的费用。第三,根据质量划分,可以分为质量规划、质量检查以及质量保证等。主要是为了达到质量的标准从而对相关活动进行监管。第四,根据风险划分,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量化以及风险控制和对策研究等。主要是针对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预防。

二、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的特点

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并不是一项单一的项目,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控制工程。在这个工程中,主要有五个项目管理内容:具体内容的规划、施工时间及施工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假如能够对上述五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也将会缩短,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今我们的地质勘查项目已经不仅局限于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还出现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多种地质勘查项目的出现对于相关单位发展勘查项目有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的意义,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勘查项目的管理。

三、如何实现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的高效管理

项目质量的合格和活动的安全是煤田地质勘查项目进行高效管理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我国的地质勘查项目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勘查项目的增多,勘查项目的质量却成为一个很大问题。虽然旧的勘查管理体制已经不存在,但是新的管理体制却尚未完善,导致勘查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弊病,从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无力。针对这个现象,查看相关材料,并提出了关于如何实现勘查项目高效管理的几点策略。

(一)依法勘查是项目管理的基础。煤田地质勘查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实践活动,为了保证管理不出现安全事故,我国不仅对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的管理,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从而保证勘查行为的规范。同时,勘查单位为了使勘查成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法律的保证,勘查必须依法执行。假如没有依法执行,盲目的勘查将会造成结果不能转让,勘查费也就无法收回,由于没有办理勘查权利所获得的资源储量也不能登记,将会自食恶果。所以,依法进行勘查管理是取得良好勘查效果的保证,只有这样,不论是勘查的结果还是经济利益都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促进勘查市场平稳有序的发展。

(二)勘查设计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勘查设计方案是煤田地质勘查项目顺利进行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除此之外,项目管理的重点还有勘查设计方案的控制以及管理。举个例子,假如勘察设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时无法科学性的实现,即在勘查设计时对于煤田的构造程度、煤层的稳定性以及煤层资源的含量计算有误,那么不论是工程量的计算还是勘查经费的预算都会因此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整个项目出现经济损失。因此,选择勘查设计方案一定要慎重。

(三)监理作用是项目完成的保证。国家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地质勘查。为保证地质成果的真实准确可靠,也为保证煤矿事业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把煤田地质工作作为工业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很多事例,我们发现不论是初步考察煤田地质情况的团队还是设计团队都是由同一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和审核。那么在项目的施行过程中,有关项目的设计、审核、施工及监管都是由一个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工作很容易产生懈怠,从而直接导致了勘探程度低或者是资料的可靠性差、勘探的成果与预计的成果差距较大等问题。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中,应保证有第三方的参与。监理单位的职能应当包含组织协调、合同管理、资金的投入以及工期和质量等。

(四)质量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主线。质量问题是贯穿单位存在和发展的主线,它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合格以及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勘查项目的质量管理由两部分组成:技术工作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其中施工质量管理又分为工程的施工工艺管理、材料质量管理、勘查进度管理、勘查突发事件以及技术应变管理等。

技术工作质量管理的高效确保了地质勘查项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施工质量确保了预计结果与勘查结果的相一致程度。因此,在勘查钻孔完工后,我们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并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对钻孔进行合理的评定,同时对一些没有达标的进行补救。各手段之间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地质勘查的施工质量。

(五)安全生产是勘查管理的主题。安全是人们不断关注的主题,安全管理为生产活动提供了保障。勘查的安全管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管理,二是生产安全管理。其中人身安全管理是最主要的方面。第一,生产活动的减员主要是由人身伤亡造成,从而影响了生产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第二,人身伤亡将给当事人以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严重的负担。第三,人身伤亡对多方都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不仅影响生产单位经济、信誉,也影响了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精神状态,甚至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隐患。除了人身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也很重要。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包含机械事故或其他生产中的事故,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管理,假如有不安全的因素、有隐患没有排除、有安全措施没有施行,我们坚决不能进行生产。我们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遵守制度,认真做好勘查工作。

(六)切实保证报告质量是目的。前面做好的勘查项目的工作就是为了给后续的工作单位提供一份质量合理可靠的报告,所以一定要保证该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当然,在提交的报告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假如出现图文不符或内容矛盾等错误,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编制人员懈怠工作,没有认真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查。第二,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急于追求效益,忽视了质量。第三,项目负责人未能对各专业及章节的技术口径进行审查,导致出现前后矛盾。所以,我们应当从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入手,进而保证地质报告的质量。

总结: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当今市场化的地质勘查形势下,地质勘查单位的信誉以及体现质量的报告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勘查设计,还要发挥监理的作用,并且对质量的管理进行强化。同时,保证安全生产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煤田地质勘查项目才能顺利的完成,报告的真实可靠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刚成.煤田地质勘查的合理配置构想[J].低碳世界,2015,(17):156-157.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篇4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是国民经济中特殊的部分,在社会组织中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在企业发展的所有资源活动中,人力资源占据主导地位和关键地位,只有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才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上升空间。根据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发展趋势:(1)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有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的身份化将转向职业化,人才竞争将以能力取胜,人才将具有充分的流动性;(3)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法规不断完善,因此,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绩效提升将进一步得到重视;(4)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了人力资源发展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因此企业对人才潜能的挖掘和对人才的培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5)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时,将更加注重人力本身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

2 当前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人力资源结构分析,当前地勘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以下几个机构:(1)知识结构;主要指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然而在大部分勘查单位,职工的学历水平仍然较低,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人力资源再配置和开发方面,成本是比较大的;(2)专业结构;在专业的地质勘查单位,地质专业的人才是技术人员群体中的主要部分。随着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其他专业如:管理类、经济类、营销类、工程类以及计算机类的人才正在增加,因此,在人力资源调配的过程中,出现了地质人才不足的现象;(3)性别结构;地质勘查行业类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大多艰苦、体力繁重,因此,在职工队伍中,男性职工为主体,男、女比例有所调整,约为3:1的水平,后期将会持续拉大的趋势。(4)年龄结构;根据相关统计发现,地质勘查行业中职工的年龄多集中在36-45岁,年轻群体如26-35岁和较老年群体46-55岁呈现剧减的趋势,总体上来说,地质勘查队伍职工正呈现老化的趋势。(5)工资结构;随着地质勘查行业向企业化管理的进程推进,地质勘查单位的工资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工资制度正转向以岗位效益工资为主题的多种分配方式,整体上来说,职工的工资将更多的与项目挂钩,任务越饱满,工资越高。然而因为企业竞争性不强,职工工资也随着企业的效益波动出现较大的起伏,部分超出平均水平,部分却长期处于低工资水平。

总结现状来说,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不健全。在地质勘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部分单位对人力资源的裴玄缺乏调研和沟通,培训的计划是不完善的。其中主要因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承担起培训的组织职责,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和计划的失控。(2)人才资源规划的缺失。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便是对人才资源的规划不到位,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从而导致在内部各岗位的人才缺少储备,尤其是地质人才,导致人才梯度缺失,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3)绩效考评体系不够科学,工资分配不合理。大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职工绩效考评体系,仅流于形式,因此对职工的绩效衡量不清晰,进而导致工资分配不合理,大多仍未平均分配的形式,在关键岗位、工作骨干岗位的工资激励上不到位。(4)人才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地勘单位对人才的录用和任命为终身制,职工在各个岗位的调动灵活性不高,因此造成人才不能合理分配的弊端,在管理机制上,也存在漏洞,造成化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人才流向其他单位的现象。

3 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

3.1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

从问题可知,大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是使企业的资源和实力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保持适应性的过程,因此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具备适时性和应变性的特点。首先通过对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对人力资源组成结构进行梳理和统计,做出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其次,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动态发展趋势,对未来的组织规模和模式进行预测,进而编制岗位计划。再者,通过对各岗位和各专业的人才需求,确定各岗位的名称、数量、工作时间、技能要求、专业类别,形成具体的岗位计划。第四,则需要确定人员供给计划,如单位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最后需要制定人力资源调整计划,提升人力资源调配的灵活性。

3.2 实施人力资源的开发性管理

为了极大程度发挥地勘单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需要建立崭新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基准的管理体系,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机制。(1)激励机制。为了有效提高地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能力,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可以从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奖金激励、福利计划、植物晋升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2)人才牵引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为了加强对地勘单位人才的管理,提升职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建立人才牵引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机构,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进而更好地挖掘职工的潜力,体现人才的价值,最终提升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3.3 实施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人力资源

无论哪个企业,都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这样才能找到企业所需的合格人员。因此地勘行业在人才管理中,需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地勘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需要加大对地勘教育事业的支持,推进高等院校该类人才的培养和教学,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和共建。(2)全员培训开发人才。地勘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和送出培养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可通过岗位实践最大化程度实现人才的激活和利用。

结束语

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具有普遍特性,但从资源现状、管理开发以及动态变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与该行业特点相对应的个性化特征。地质勘查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规划,制定相关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概括,阐述了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开发战略,寄希望对我国地质勘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发战略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地勤局人事教育处.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6,02:3-28.

[2]罗爱国,邹元坑,袁春亮,张慧珍.地质勘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Z1:65-89.

[3]王伟.我国矿产勘查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4]罗大锋.CHred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5.

[5]吴斌.我国地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篇5

(1991年9月3日地矿部第14号令)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维护地质勘查工作的正常秩序和地质勘查单位的合法权益,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勘查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下列第一项至第六项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和从事下列第七项至第九项工作的地勘行业的单位,都必须申请资格登记,取得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

一、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

二、矿产地质调查、勘查(含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

三、水文地质勘查(含区域水文地质勘查、城市供水、工矿企业集中供水及农业水文地质勘查);

四、工程地质勘查(含区域工程地质勘查,重要城镇、能源、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程地质勘查);

五、环境地质勘查(含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医学地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的勘查评价和旅游地质勘查等);

六、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地质勘查;

七、岩石、土壤、矿物、水质的分析、化验、鉴定、测试与选冶试验;

八、地质测绘;

九、地质勘探工程(含钻探、坑探、井探、槽探等)。第三条 地质矿产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局(厅)是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资格管理机关。

第四条 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及外商投资的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复核、发放由地质矿产部负责管理,其他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审查、发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局(厅)负责管理。

市(地)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授权负责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第五条 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下列单位,均应按照本办法进行资格申请。

一、全民所有制单位;

二、集体所有制单位;

三、多种所有制联营单位;

四、外商投资单位;

五、需要办理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申请的其他单位。

第六条 申请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除应具有法人资格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合理,数量、水平符合所要从事的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

二、装备、仪器适应所承担的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

三、有与所承担的地质勘查工作相适应的资金。

第七条 申请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应向资格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填写《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文件或复制件;

三、上级主管机关关于法定代表人及技术负责人的证明文件;

四、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证明材料的复制件;

五、其他有关材料或证明。

第八条 申请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将应提交的有关文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局(厅)复核发证;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的申请,由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局(厅)初审后,报送地质矿产部复核发证。

第九条 资格管理机关自收到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复核,并作出是否批准发证的决定。对符合要求的发给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对不予发证的,向申请者发出通知,并说明理由。第十条 未取得地质勘查资格证书的单位,勘查登记管理机关不受理其勘查登记申请。

从事地质勘查市场经营的单位,必须凭其取得的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按工商行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不得从事地质勘查市场经营项目。未取得地质勘查资格证书的单位提交的矿产储量报告,矿产储量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取得地质勘查资格证书的单位提交的地质报告不得作为建设的依据。第十一条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统检制度。每三年统检一次,第三年第四季度进行。

持证者应携带原证书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填报《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统检表》,并接受统检。经统检合格后,在原证书上加盖印章;经统检不符合规定的,原资格证书予以注销。逾期三个月不接受统检的,其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第十二条 取得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后,丧失地质勘查能力的,应及时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注销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办理换证手续。

一、经统检复核,应当改变业务范围的;

二、有正当理由并经审查批准需要改变业务范围的;

三、单位发生分立、合并、易名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注销原证书换领新证书的。第十三条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机关,根据本办法规定需要调查了解有关情况,调阅有关资料的,地质勘查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并如实报告。

第十四条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分正本和副本,具同等法律效力。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由地质矿产部统一印制。

第十五条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遗失的,必须登报声明作废后,方可向原资格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补证手续。

第十六条 持有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或吊销资格证书的行政处罚。

一、申请资格证书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不按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办理资格证书注销手续的;

三、将项目转包给无资格证书单位施工的。

第十七条 对冒用、抵押、出租、转让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吊销其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0%以下的罚款。

对擅自印制或用涂改等办法伪造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吊销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没收其印制、伪造的证件及违法所得的处罚,可以并处违法所得70%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擅自超越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批准的业务范围进行地质勘查活动的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令其停止施工,并可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拒不停止施工的给予吊销资格证书的处罚。

第十九条 未取得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擅自进行地质勘查活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令其停止工作,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行政处罚,除对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及外国投资的地质勘查单位所作的处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报地质矿产部批准外,一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作出决定并进行处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地质矿产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既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资格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颁布前在册的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格申请,按第七条第一项填具《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申请书》,由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地质矿产部复核发证。

不隶属于国务院各主管部门的地质勘查单位,依照本办法规定向驻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补办资格申请手续,领取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

上款规定的申请手续在本办法颁布之日起六个月内办理,逾期不办的,视为无证从事勘查活动,按第十九条进行处罚。

自本办法颁布前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从事地质勘查业的营业执照的必须在本办法颁布之日起六个月内凭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重新核准登记,更换营业执照。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篇6

作为项目办公室2011年正式成立以来的首任负责人,周厚祥是一位拥有着25年地质勘查工作经验的“老地质人”,这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得的省部级个人和项目奖励为数众多。从之前在地勘队长达十余年的野外地质工作,到2008年以后担任规划院地质勘查部主任,正式开始承担起地勘项目的技术管理职责,经历了由“参与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让他对地质勘查项目的管理有了自己更多的领悟。

管理基石:制度建设与专家储备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地勘行业经历了大萧条时期,地勘单位经营艰难,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而随着新世纪之后矿业市场的回暖,地勘和找矿机制的重大改革带来的地勘行业的重现兴旺,大萧条时期的后遗症开始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技术力量、管理保障能力的相对薄弱和不足。在周厚祥看来,这些成为了省国土资源厅成立地勘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重要初衷。

“近几年,我们首先所做的工作便是建立制度,建立统一的全省地勘项目技术标准”,周厚祥介绍道,为此,《湖南省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试行)》于2008年编制出台。在这之前,省内的四大地勘部门——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核工业地质局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办法,但是各项技术标准和要求并不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处委托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勘查部根据四大局的工作办法,结合实际,择优选择进行编制,从而统一了省内的地勘编录细则和标准。在项目办成立、接手地勘项目技术管理职能之后,一本全新的《湖南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手册》正在编辑之中,“《工作手册》遵照国家、地勘行业固体矿产勘查有关规范、规程,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制定的关于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综合编制。充分考虑湖南地勘工作特点和发展现状编制,内容上将全面涵盖项目管理的流程、要求,立项、设计和报告文本的编制以及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等内容,从管理、实施和组织三个角度对每个步骤、每个事项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充分确保地勘项目技术管理的规范。”周厚祥表示。

除了规范管理制度外,地勘项目办所做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强大的专家库,周厚祥介绍:“现在我们的专家库有60人,其中50个人为地质方面的专家,10人为技术方面的专家。我们专家库的专家以四大局的专家为主,要求具有实际野外工作经验和较深的理论知识,这跟我们的工作和实际紧密结合有很大关系。现在入选的专家全部具有野外作业的经验,其中三分之二是教授级高工,他们对省内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

对于专家团队的作用,周厚祥做了进一步的诠释,首先是业务审核、评价和指导,以在国内引起重大反响的“岩头寨快速评价模式”为例,周厚祥认为一个重要的经验便是“专家的快速、全程介入”,拥有强大的专家储备,专家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找矿、矿区规划等工作进行有价值的指导,从而加快了整个评价的速度,为“岩头寨模式”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经验的传承,地勘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大量的专业培训,让老专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前辈们的经验得以传承,新人们能够快速成长,有效地缓解了因为‘大萧条’造成的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的困境”。

双星闪耀:合理部署显成效

“花垣凤凰铅锌矿国家整装勘查项目”与“岩头寨快速评价模式”是近几年来湖南地质找矿工作被称为“双子星”的两大成功典范。

湖南花垣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发现了一批矿产地,并且显示全区探获333+334铅锌资源量1170万吨,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作为湖南省惟一进入国家47个重点整装勘查区的项目,花垣凤凰铅锌矿整装勘查发现的铅锌矿由4个矿段组成,钻孔的见矿率在80%以上,新发现的铅锌矿品位为1%~3%之间,矿层厚度在2米~15米,一举将矿田提升为千万吨级的世界资源基地,潜在价值达数千亿元。

而古丈县岩头寨钒矿详查项目则完成一个项目进度上的“奇迹”,该项目野外地质工程施工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室内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制工作只用了4个月。完成了矿区31.42平方千米普查工作和11.87平方千米的详查工作,探明332+333类钒资源量311万吨,达到特大型钒矿规模。若是按照传统评价模式的速度推算,完成如此特大规模的钒矿资源详查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彭悦表示“岩头寨快速评价试点工作为湘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湖南省地质找矿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在周厚祥看来,这两大项目的成功凸显出了管理部门在地勘项目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思路,“抓找矿成果、抓进度突破,强调工作部署的合理性”。近年来,地勘管理部门全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在一批部省合作项目、整装勘查项目上加大政策扶植、技术创新和管理保障的倾斜力度,事实证明这样的管理思路是卓有成效的。

以岩头寨为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一方面,省国土资源厅统筹之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的各类审批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储量评审、水工环、地勘技术、预算评审等部门协调办公、现场处理,专家全程参与,为该项目最大程度地缩减了审批环节和周期;另一方面,湖南发展集团矿业开发公司作为企业投资方,在提供资金保证这一环节更快捷和及时。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则为勘探队营造了宽松的施工环境。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管理部门服务到位,投资公司密切配合,承担单位全力以赴”,岩头寨项目的成功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创新了同类型矿产的找矿方法,创新了地质勘查生产管理方法,取得了“快速评价”的宝贵经验,有力地证明了矿产资源勘查快速评价这一理念完全适合于现代地质勘查工作,能够经济、高效、快速地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做到勘查进度与成功“双优”。

站在地勘与找矿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迎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关口,周厚祥表示,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和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公室将进一步履行好职能,在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撑方面继续努力、加大创新,使自身的价值得以更加完美的体现。

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 篇7

一、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

1. 点多面广。

由于客户的不同地点, 必然性会形成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也会遍布全国各地, 而且, 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 企业的勘查工程多个施工项目也会同时开工。因此, 就形成了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的特点。

2. 工程施工条件差。

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一般属于野外作业, 有的项目可能会处在偏僻的山间、草地或沙漠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 交通不便, 水、电路不通, 人迹罕至, 各项生活条件极差。

3. 不可预期的因素多。

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相比, 由于所处施工条件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会预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例如, 复杂的地质条件可能会在施工前不能全面掌握, 野外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难以在施工前进行准确预计, 为了使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 前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有时难以准确预期等等。

二、对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

针对上述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特殊性, 作为地质勘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全面认识, 认真研究, 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全面管理, 只有管理措施得力, 一项施工项目才能以最小的成本, 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 全面做好生产施工计划、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各项资源。

针对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的特点, 企业对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必须设置相应的专职的管理部门, 结合企业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 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时期, 由专门的管理部门, 对一定时期内的工程施工项目, 全面作好生产施工计划, 包括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计划, 人员的安排、施工机械的安排、工程开竣工时间的安排等项工作作出全面详细的生产施工计划。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之间有时相距遥远, 有些项目之间可能相距较近, 一个项目完工后, 转入下一个项目的施工现场, 涉及到大量人财物的转移, 人财物转移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一笔费用支出, 如何使一个项目完成任务后, 可以以最短的距离, 最小的费用支出完成转移工作, 是需要在生产计划时全面考虑和计划的。因此, 在这些计划的安排时, 要结合不同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及企业项目负责人及施工技术力量等方面因素, 合理协调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衔接工作。一个项目预期的完工时间前, 下一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应当基本准备就绪, 保证一个项目完工后, 基本能够转入下一个项目, 尽量避免一个项目完成任务后, 下一个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造成窝工, 增加停工期间的费用支出, 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

2. 制定详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管理办法。

地质勘查企业要想降低施工成本, 并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保证客户需求, 必须结合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 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中应当包括各项人财物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 每一个项目必须明确规定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权利及奖励办法。同时, 对于员工的各项激励办法, 也应当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只有明确了各项政策, 才能够充公调动包括项目经理及全体员工在内的工作积极性, 项目经理和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果才能够有保证。

3.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按照企业项目管理办法, 企业必须要求项目经理, 结合不同工程施工项目的特殊性, 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前期准备工作, 人员分工与技术人员配备, 工程施工的具体开竣工时间, 人财物进入施工现场的运输安排, 水电路开通安排, 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安排等。

4. 做好巡回检查工作, 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工程施工项目作为地质勘查企业的主营业务, 企业的管理及技术部门要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 安排主管生产施工的负责人, 技术部门、后勤部门的相关人员, 要深入生产施工第一线, 作好巡回检查工作, 及时帮助项目负责人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生产和生活问题, 确保生产施工的顺利进行。

5. 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

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 是提高劳动效率, 防范生产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条件差的特殊性, 要求企业, 必须重视加强对员工的主人翁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培养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 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施工意识。企业可以利用生产淡季, 适时组织这些教育工作, 同时, 还应当结合企业的工作实践, 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范, 使员工的生产施工文明化、规范化。

6. 做好后勤工作, 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的特点, 决定了企业多数生产现场会远离企业的生活基地, 安排好员工家属的工作,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等项后勤保障工作, 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安心生产施工工作, 也是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因此,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想员工之所想, 急员工之所急, 设置专门的后勤部门, 专门负责员工的生活后勤工作, 切实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创造和谐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对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企业的宗旨是为了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有效的控制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 又是地质勘查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如何加强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的方面较多, 涉及到的控制点也较多, 因此, 地质勘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制度, 用制度约束人, 用制度管理人, 用制度控制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

1. 准确编制工程预算书, 慎重承接业务。

由于地质勘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不可预期的支出因素较多, 所以, 企业管理部门, 在决定承揽各项工程施工业务时, 应当组织专业技术和工程预算小组, 对所承接业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风险评估, 充分考察了解各项可能发生的各项重大支出项目, 认真编制项目考察和风险评估报告和工程预算书, 并按照企业制定的项目承接工作流程, 决定工程施工项目的承接, 尽可能作到准确无误, 避免造成各项重大预期支出因素的遗漏, 慎重承接每一项业务, 以保证每个项目均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决定并签约的工程施工项目, 企业要结合国家统一的预算定额和企业制订的各项企业定额, 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成本预算管理责任书, 推行工程施工项目支出的全面预算管理, 由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全面负责, 作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相结合。工程项目完工后, 要由财务部门认真考核计算每一个工程施工项目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 并按照项目成本预算管理责任书的相关奖罚条款认真执行。

3. 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煤田地质的勘查程度与勘查深度 篇8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程度,勘查深度

1 勘查程度

1.1 地质研究程度

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 要在现行的《煤、泥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 T 0215-2002) 中, 提出了各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实际上就是各阶段的勘查程度。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查程度是紧密相关的, 勘查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勘查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地质研究程度。开展各种专题研究工作, 是提高勘查程度, 满足煤矿设计和建设的需要。

1.2 不同类别资源, 储量比例

和原《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1986) 相比, 现行《煤、混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5-2002) 中, 取消了勘探阶段全井田不同类别资源/储量所占比例的要求, 但提高了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 这样有利于保证矿井生产期间正常生产, 有利于缩短勘查周期。现行规范提出的各勘探阶段不同类别资源, 储量比例原则上由勘查投资者确定, 如投资者无明确要求时, 可参照以下要求来确定。

第一, 普查阶段:推断资源量应占总资源量的30%~40%, 普查 (最终) 要大于50%。

第二, 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一般应占总资源/储量的20%~30%, 推断的和控制的应占70%以上。

第三, 勘探阶段:不同类别资源/储量所占比例主要是按地质、开采条件及井型大小来确定。其中, 将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分为三类:A.简单, 指构造简单, 可采煤层稳定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较好。B.中等, 指构造中等, 主要可采煤层较稳定, 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简单。C.复杂, 指构造复杂, 煤层不稳定, 勘探及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地质和开采条件属于第一类, 井型大, 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 储量比例相应要求高一些;若属于第三类, 且井型小时, 要求就低一些。

1.3 确定勘查程度的基本要求

勘查实践证明, 合理地确定勘查程度对保证煤炭资源勘查地质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若勘查程度过高, 可能造成国家勘查投资的积压和浪费;勘查程度过低, 则满足不了矿井建设的要求。因此, 为合理确定勘查程度,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3.1 加强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

在勘查过程中,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非常重要。只有加强地质研究, 才能对煤矿床的赋存规律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提高勘查成果的质量;反之, 虽有足够的勘查工程密度, 而地质研究不够, 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1.3.2 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合理确定勘查程度需要综合考虑煤矿设计和建设的需要, 矿床的地质条件, 勘查技术水平, 经济上的合理性。对上述各种因素, 要区别对待, 综合考虑。

1.3.3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勘查程度的确定必须顾及全局, 既要重视先期开发的井田, 又要注意矿区的总体布局。若片面强调节省勘查投资, 加快勘查速度, 而忽视勘查工作质量和煤矿设计及建设所必需的勘查程度, 就会给矿井建设和开采带来损失, 若煤矿设计和建设部门对勘查程度提出过高的要求, 会使勘查周期延长, 勘查投资增加。

2 勘查深度

煤矿床的勘查深度是指勘查区的深部边界, 即整个勘查区估算资源、储量和评价的深度。它不等于每个钻孔的施工深度, 但要有少量钻孔达到这个深度。因此, 勘查深度与钻孔深度不同, 与开采深度也不同。勘查深度一定要大于开采深度, 以控制深部的构造和煤层的变化情况。

目前, 在预查、普查阶段, 勘查深度一般为1 000m, 最大不超过1 200 m;只适于建小型井的地区一般为600 m, 最大不超过1 000m。在详查和勘探阶段, 勘查勘探深度要与划定的勘查区或井田深部边界一致。在具备开采利用条件时, 勘查、勘探深度要达到l 500m。

勘查深度的合理确定, 对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勘查深度加大, 则必然增加揭露深部煤层及构造的勘查工程量, 延长勘查周期, 积压勘查资金;反之, 如勘查深度变小, 储量减少, 就不能保证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造成生产接续紧张。因此, 合理确定勘查程度, 是煤炭资源勘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勘查深度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地质及开采条件。在地质构造复杂, 含煤性差时, 不适合勘查过深, 一般勘查深度为300m~500m。煤层倾角的缓、陡也影响勘查深度的确定。在倾角缓且煤面长的条件下, 勘查可适当浅些;反之, 勘查就应适当深些。在煤层近于水平, 一层煤就可作为一个开采水平, 勘查深度可由最下部的主要可采煤层确定。

第二, 掩盖程度及煤层埋藏深度。在覆盖层厚、煤层埋藏比较深的地区, 有条件建立大、中型矿井时, 勘查深度要求深些;当地形坡向与煤层倾向相反时, 煤层埋藏深, 深部勘查存在困难, 也可降低勘查深度。

第三, 矿区开发程度及老窑开采深度。在老矿区, 浅部已被揭露和开发, 对矿井外围及延深部分的勘查要求深些;在新矿区可勘查浅些。

第四, 井型大小及开采方法。井型越大, 要求勘查深度越深;井型越小, 则勘查深度要求也越小。一般井工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深, 而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浅。

勘查的深度与资源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相关。随着矿井建设与地质勘查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勘查深度将会提出新的要求, 其主要趋势就是加大勘查深度。

参考文献

[1]黄桂芝.常用勘探网型共性问题探讨[J].中国矿业, 2011, (5) :27-28.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探讨 篇9

一、财务管理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财务管理是组织单位财务活动, 处理单位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地勘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市场经济运行需要财务管理

目前的地勘单位, 无论是从事国家地质找矿工作, 还是社会地质经营工作, 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 体现着资本的运营过程。客观上要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资金、材料、市场、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需要合理配置, 流向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的经营主体。要求各个方面都要树立资金观念、成本观念、效益观念, 这些都是财务管理在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 财务管理在企业价值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是以企业营运资金为载体, 针对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通过计划、控制和监督等手段, 提高资金流转率, 实现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当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 首先必须考虑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这样才有利于在各种复杂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中选择最佳方案, 确保事前投资项目的最佳预期经济效益。

二、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勘单位的事业经费逐年减少, 地勘单位走向市场, 相继成立了许多多种经营实体, 地勘单位形成了靠财政拨款和对外创收两条渠道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新局面。这使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又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地勘单位经营模式的多样化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现行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财务人员素质较差, 财务管理水平落后, 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不完善, 财务监督功能弱化,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地勘单位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 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 没有生存发展压力。因此对财务管理的观念淡薄, 所谓的预算和控制都只是机械的去执行和应对, 没有将其视为重要的管理工作。

2. 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甚至形同虚设。

有的地勘单位对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 内审机构不能发挥作用。

3. 重视预算收支, 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 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地勘单位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 不重视成本考核, 致使好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4. 财务管理偏离实际, 收不到预期管理效果。

地勘单位的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特点, 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源, 产出的主要是勘查设计成果, 因此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无形资产核算的管理还很滞后, 忽视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的价值, 造成实际价值和入账价值差异很大。另外, 有些地勘单位不会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 导致无形资产的浪费。

5.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知识更新不够及时。

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 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有的财会人员一身多职, 疲于应付, 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 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 工作停留在帐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 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财务分析, 失去了财务管理的参谋监督作用。

三、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在地勘单位逐步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 地勘单位成为事业和企业的并存体, 要生存和发展, 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既要体现其公益性, 又要体现其收益性, 在两者兼顾的前提下加强财务管理,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 针对当前地勘单位存在的问题, 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转变观念, 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勘单位从领导到基层管理者都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及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各项工作的好坏与成败都会最终表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地勘单位面向市场, 经营环境复杂多变, 风险变幻莫测, 要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监督、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地勘单位转变观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 也就抓住了地勘单位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将管理落到了实处。

2. 地勘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内部条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要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 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审并重原则, 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细化收支项目, 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 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 安排支出;二是要强化内控机制, 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严格控制支出标准, 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三是建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制度, 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 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建立健全考核指标, 明确责任, 奖优罚劣;四是利用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 从源头上加强对地勘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控制,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要加大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力度, 地勘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 要定期全面地对下属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 加强资金管理, 合理使用资金,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

地勘单位在资金管理中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 不论在整体的生产经营中还是具体的工作中, 资金的流动都必须有序进行, 量入为出, 避免各种财务风险。一是要强化资金实时监控与合理调度, 集中调控资金的流向, 统筹全局, 使资金合理运行。二是狠抓资金的回收, 提高资金周转率。目前地勘单位一些在经营过程中因垫资、交付保证金、拖欠工程款等占用资金量较大, 成为资金困扰的重要因素, 因此从财务管理角度必须对资金占用合理安排、适度控制、及时清理, 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和财务风险。

4. 强化财务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对地勘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 提高地勘单位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提高财会队伍的业务能力、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求财务人员努力专研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不断更新知识水平, 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财务管理者要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决策管理, 从财务的角度对决策事项提出建设性意见, 当好领导的参谋, 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三是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产、物资管理外, 还要进行资产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税金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 增强进行定量预测和风险决策的能力。四是创新管理模式, 实现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 加大财务信息监管力度, 以确保财务管理目标和政策的落实。五是完善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机制。在单位总财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建立二级财务管理部门, 理顺各二级财务之间的关系, 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分级细化财务管理工作。

总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地勘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强化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加强内部监督,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这样, 才能实现地勘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 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财务人员素质较差、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监督功能弱化等问题, 地勘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财务监督,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这样, 才能实现地勘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思路探索 篇10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的性质和历史特殊性, 单位整体的企业化运作意识比较薄弱, 一般的地质勘查单位负责人对财务相关的工作重视不够, 很多负责人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造成内部对资产的管理不规范, 对资金的掌控能力也不强, 对资金的管理能力不到位。一些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很多的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很多人也没有意识要做好对财务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认同及支持,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控制, 内部控制虽然有相关的制度和程序, 但是内部执行往往追求弹性, 很多领导及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 造成内部控制成为空壳。

(二)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岗位设置不合理, 缺乏监督管控

很多的地质勘查单位本身的制度建设中偏重于会计核算和资金审批等内容, 这种制度建设较为简单、低级, 也难以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模式, 在很多其他的制度建设上, 例如, 投融资等, 没有相关的较为健全的制度。另外, 很多地质勘查单位的制度虽然建立, 但是执行效果不好, 建立的时候也没有结合公司特点进行个性化制定, 导致制度存在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 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偏少, 出现了一人兼任多个岗位和职务的情形, 这样会导致岗位设置或者配置不合理。在具体的执行中, 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审计和监督也不到位, 由于人员水平有限, 存在一人兼任数职的情形, 因此, 很多的工作无法形成内部的监督机制。

(三) 财务管理薄弱,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业绩考核尚待提升

总体而言, 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其他一般的市场主体差异较大, 大多数的地勘单位总体的财务管理水平比较薄弱。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在地勘单位的实际运用还是远远不够, 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 很多的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较少, 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不够, 造成很多财务管理流程和制度与实际脱离, 致使财务管理自然存在很多问题。另外, 由于地质勘查项目存在点多、偏远等特点, 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现象明显, 其现场的成本受到技术条件、施工条件、施工地点等的影响较多, 难以真正得到控制, 地质勘查单位的资金理财及材料采购等水平有限, 一些地质勘查单位的探矿权质量差, 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对地质勘查单位的业绩考核也不够完善, 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衡量, 难以引导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思路的转变,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四)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竞争意识不强, 财务核算不规范

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的整体薪酬不高, 行业的发展前途也受限, 难以吸引一些优秀的人员进入单位内部, 而且历史的因素也造成了地质勘查单位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水平尚需提升, 大部分人员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应对问题, 年龄大的从业人员没有进取心, 年轻人又比较浮躁, 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不利于科学的管理。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 一些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入账存在问题、固定资产不入账、往来账混乱等, 一些单位只设立总账或者虽然设立了明细账, 明细账与经济业务相关性不强等, 这些问题都显示出目前很多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核算还是不规范。

目前的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思路都脱胎于行政计划下的经济模式, 离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差异较大, 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思路要朝着更加企业化、精细化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二、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思路转变的意义

(一)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更加企业化有利于理顺运营机制

目前大多数地质勘查单位都是事业单位, 内部不属于真正的企业化经营管理, 地勘单位本身的事业单位管理与企业化的经营之间存在较大的问题和矛盾, 人才也难以引进, 内部的管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地勘单位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 及时做好地勘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 对于地勘单位理顺其内部的运营机制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地勘单位本身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 财政资金划拨、资金管理粗放都导致了地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长期下去地勘单位本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无法具备独立面向市场的能力。同时, 随着国家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 地勘单位需要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保证预算、采购、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可以达到新的水平, 这样才能够适应财政支出制度的变化。

(三)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转变有利于拓宽产业链, 增强发展后劲

地勘单位的发展后劲不足, 多数的地勘单位业务类型单一, 构成不合理, 延伸产业布局不足等, 随着人才的逐步流失, 地勘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将更加紧缺。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已经成为现在地勘单位的难题。地勘单位要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 布局新业务, 提升自身的理财能力和筹资能力, 保证未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 保证未来发展的后劲。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全面转变财务管理思路, 让财务管理更加企业化、精细化、高效率。

三、地质勘查单位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和思路的策略

(一) 强化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及决策的科学性

地勘单位要实现这种变化, 必须要提升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加强内部的控制。新财务管理思路下的财务管理必须要包括会计核算、投融资、资金管理和运营、业绩评价、财务控制等。在管理的时候, 管理层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向更加企业化的方向发展, 提升地勘单位应对市场的能力, 同时满足服务国家的需要。在决策的时候要保证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对相关的投资、项目运营等都需要有明确数据支持的可行性研究, 避免拍脑袋工程, 加强对决策的审批和监督程序。

(二) 完善财务管理组织模式,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优化内部流程

地勘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单位性质及特点, 合理设置好财务管理的组织模式, 对于有二级单位的地勘单位, 要保证相关层次的组织可以实现财务战略制定、财务管控、财务战略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另外, 在岗位的设置上也要尽量实现不兼容岗位由不同人担任, 实现内部的财务制约, 优化财务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在加强风险点控制的前提下尽量缩减工作环节, 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上, 地勘单位要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 加强对资金使用、资产采购等方面的控制, 制定相关的资产购置、管理和使用的制度, 完善地勘单位投融资的制度, 进一步明确后续的追究制度。在制度和流程的建设和完善上, 地勘单位要结合政策的变化, 对一些现存的不足进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已经成型的制度和流程, 保证最新的政策和理念可以在地勘单位内部的制度和流程中得到体现。

(三) 以资金为管理中心, 完善财务预算程序和财务分析体系

地勘单位目前的财务管理应当向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方式的方向努力, 逐步转变到企业化财务管理模式。而提升经济效益的一切结合点在资金, 地勘单位需要以资金为管理中心, 合理配置资源, 充分做好资金的管理控制和大额投资的使用, 同时降低筹资的成本, 提升理财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资金的时间价值, 做好稳定投资。在内部使用上, 地勘单位要制定并执行好内部的预算体系, 资金的使用和资产的购置等都需要有预算作支持, 在预算的编制上地勘单位要保证预算编制更加具有合理性, 预算更加清晰明细, 加强预算的公示化和阳光化, 在预算的执行上, 地勘单位要能够严格控制预算的弹性, 避免随意更改预算。对于预算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地勘单位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 动态提升预算的水平, 通过有效的预算做好资金的运营。

(四)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业绩考核

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思路转变离不开思想的变化, 特别是单位内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思想的变化。地勘单位由于历史的原因, 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较弱, 单位要从全局把握, 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单位要通过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并留住一些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员,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 转变现有人员的思想, 让其向企业化的管理思路转变。同时, 地勘单位内部要加强地勘技术队伍和部门与财务管理人员和部门的沟通, 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熟悉业务, 提升其财务与业务结合的程度。在地勘单位内部也需要完善其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等, 让一些优秀的人员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锻炼, 让更有能力的人员可以走上领导岗位, 让全员进入竞争的状态, 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的能力。

(五) 加强财务审计, 完善财务系统, 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监控

地勘单位要逐步投入资金以改变其财务管理系统, 加强财务系统和网络化的建设, 对各个基础数据也进行理顺, 避免基础数据出现差错, 例如, 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要保证相符。地勘单位也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提升其操作财务系统的能力, 通过良好的授权保证相关的财务系统得到更多的运用。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 地勘单位也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监控, 提升信息化在单位内财务系统的运用程度, 保证财务管理更加及时、全面。地勘单位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时候要选拔一些专业过硬、道德符合标准的人员, 提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外部机构和组织也需要加强外部的审计, 通过内外部的审计监督, 同时结合媒体和市场的监督, 提升地勘单位的整体财务监督水平。

摘要:随着国家对国有单位和企业的改革日益深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开始朝着企业化的方向发展, 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和运营能力, 为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作为相对传统行业中的代表, 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和改革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提出提升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识, 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完善财务管理组织模式,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优化内部流程;以资金为管理中心, 完善财务预算程序和财务分析体系;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业绩考核;加强财务审计, 完善财务系统, 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监控策略。

关键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思路,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妍昱.浅谈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思路构建[J].北方经贸, 2014 (9) .

[2]甘亚蓉.地勘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研究[J].安徽地质, 2014 (6) .

地质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的探析 篇11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技术

1.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

1.1遵循规律,合理规划

我国地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勘查部门应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制定环境勘查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地质勘查工作,遵循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合理引导各项找矿工作有序开展。在勘查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以及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将地质勘查基础性现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2遵循矿产分布规律,合理布局勘查工作

结合财产分布规律,作为勘查矿产资源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勘查工作应被重点关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勘查部门一定要与我国的地形地质情况实施充分结合,清晰掌握我国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将其作为依据对勘查工作进行合理布局。另外,在实际勘查和找矿过程中,还需要与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利用以及城镇化格局相结合,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为商业性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发展实施引导。

1.3大力发展勘查相关的创新科技,勘查能力的增强

由于我国的勘查能力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勘查工作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我国应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对重大地质理論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转变地质区位优势为科技创新优势。

1.4完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

一个完善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而这样一个地质勘查管理体制需要让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

2.矿产勘查阶段划分

勘查阶段划分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是为了地勘查对象进行初步筛选,以使择优进行下一步勘查工作,确保后继勘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减少勘查投资的风险性,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勘查阶段划分原则应根据勘查生产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及时修订出能够实行的原则。具体有:

2.1合理的阶段程序必须反映从勘查开发全过程的客观规律

贯穿于全过程的矿产勘查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于矿产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众所周知,矿产勘查工作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与一般地质科学工作相一致,自始至终是一项探索自然地质体的调查研究工作;二是任务直接来自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既是自然地质体又是经济体的矿产资源为研靠对象,而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特别是矿业生过程直接相关,并作为基础性和先行性工作以自身成果为一守程提供前提条件。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针对矿产所进行的矿产勘查工作有别于一般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和一般物质生产过程,其属性表现为通过对矿产地质条年、赋存规律、变化特征和其开采、加工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研究,直接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物质成果(探明储量的工业矿床)和认识成果(说明矿床可被开发利用的各种信息)。

2.2勘查阶段划分必须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

矿产勘查工作是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它必须为矿山基本建设的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相适应的矿产资源信息和其他所必需的地质、技术、经济资料。基础工业的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分为远景规划、矿区总体设计、矿山建设设计和矿山建设等几个阶段,而矿山建设完成后即投入生产。因而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要与之相适应。以便使各勘查阶段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矿产储量和其他信息资料)具有明确地使用目的。

3.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

3.1地形以及工程测量方面

对于地理位置的测定以及勘探工程的测量工作一般情况下会采用范围较广的坐标系统,同时配合国家最新的基准点进行测量的辅助工作,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矿地,比如较为边远地区的小矿地等,由于交通条件或者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这些边远地区的小煤矿并没有设立全国坐标系统的基准点,面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借助GPS来探知当地的坐标数据等,进而建立区别于其他坐标系统的当地坐标记录。

3.2地质填图

对于地质填图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对当地地质的实际观察基础之上,此外对于其精度要求也有一定限制,对于其精度要求,要严格按照同比例尺地质测量的规范要求标准。对于大比例尺填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以及矿山建设的设计工作服务,因此对于比例尺的选择应该侧重于矿床的规模、形态和勘查阶段作为依据材料。对于地质点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地质点应该摆设在有特殊意义的区域,借助仪器绘制到图中进行标注。此外,不可忽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比如说薄矿层、标志层等,如果有必要,可以适当对其进行扩大表示。

3.3找矿施工

对于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而言,应使用探槽和浅坑进行操作,3m以上的应运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满足钻探规程的要求,对矿芯、底板以及顶板进行控制,使岩石、标志层以及全孔岩芯的采取率保持在3~5m范围内,使其与规程要求或勘查设计的要求相符。当厚大矿体5m以上未能达到要求时,则应及时运用补救措施进行改善。矿体内有钻孔进出时,应采用顶角和方位角进行测量,并对孔深实施丈量。当实际出矿与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有偏离现象产生时,应与矿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确定。不得对砂钻进行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以及终孔都应先对钻头的内径进行测量,结合接口能够规程和设计开展坑探工程。

3.4采样操作

严格按照采样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混样、错号等问题,禁止应用选择性采样方法,运用分别取样的方法对于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实施处理。

4.地质矿产勘察技术方法

4.1找矿信息分析

4.1.1勘查施工

矿产资源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关系到地壳的演化活动。在勘查施工中,若能准确分析出勘查区域的地壳演化,则能明确成矿的地质环境,有效掌握成矿的地质环境状况。要求勘查人员对区域地质事件表进行建立,对成矿使其与地质热事件的时间差异实施详细记录,运用地、物、化及综合材料对当地的地质环境实施分析,将深部地质特征和成矿的关系。

4.1.2矿区的寻找

在对矿区进行查找的过程中,需要勘察人员确定成矿区域,尽可能缩小寻找范围。要求勘查人员能够明确区域性深大断裂及断裂的具体构造,为后期勘察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同时还应查明控制矿田和矿床的实际分布狀况,确保在条件允许的作用下,第一时间确定矿区的位置。在节省寻找时间的同时,为后期的开采施工提供条件。另外,勘察人员在寻找矿区的过程中,应结合勘查的目标,在制定的勘查范围内寻找,避免勘查过程中产生意外。

4.2大比例尺找矿预测的方法

4.2.1构建良好的资源基础

在调查区域地质资源的同时,应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应用,然而,在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之后,通常由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质勘察、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矿产开发进行运用,有效增加了新资料和新信息。其次,结合大比例尺实施找矿时,应运用最新资料,将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满足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进度要求。

4.2.2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的建立

运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对矿产进行预测,作为目前地质工作中运用较多的一项预测方法,由于该方法运用于复杂的地质现象以及多种多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在类比预测中进行使用。成矿模式时高度综合和总结了矿床具备的地质环境、内外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时空变化规律以及矿化标志等,通过改变复杂的地质现象,使其达到成矿地质理论效果,并运用图表或文字进行表述,使人们完整地认识到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

5.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我们需要研究更先进的地质矿产勘察和找矿技术,将我国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合理的实现可循环开发利用。 [科]

【参考文献】

[1]刘小洁,余志武“.试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采矿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篇12

1 地质找矿的关键意义

在地质矿产的勘查当中, 地质找矿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其关键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有效地运用地质找矿方法, 地质矿产的勘查才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的发展, 进而发现更多矿产资源, 更好的实施开发矿产资源的工作。地质矿产勘查就是各类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就是运用地质找矿方法, 进而有效运用地质找矿方法促进每一个行业发展, 只有综合科学化的对地质找矿方法实施运用才可以让满足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

2 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包括对矿山生产的勘查以及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等多方面内容。

2.1 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第一, 要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 清楚确定矿山服务的年限与有关的规划等, 从而完成有效的开发与应用。第二, 要掌握矿山生产勘查的区域, 经过一连串的方法来勘查矿产资源的数目, 使用有效的勘查技术, 来把勘查的效率提高, 同时, 对勘查工作实施具体的工作记录, 把信息的整理与备案做好。

2.2 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因为地下矿产并不是可再生资源, 所以在开发运用时一定要考虑到矿山开发的年限问题, 以让矿山服务年限尽可能的延长, 完成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某些拥有关键矿产资源矿山区域, 一定要实施一定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特别是对于铜矿、锌矿、铅矿等矿山而言, 更是主要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对象。

2.3 综合评价与勘查共伴生矿与尾矿

为了增强矿山的开发, 要综合的运用重点技术, 评价与研究低品位和新种类的矿产的开发技术, 综合的开发与运用紧缺的矿山资源共伴生矿和尾矿。拟定有关的规范与政策来标准矿产资源的运用, 对尾矿资源进行调查, 综合运用矿山的尾矿资源, 让资源的综合运用效率持续的获得提高。

2.4 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在关闭矿山与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中, 要首先拟定详细的法律实施严格的规定, 矿山企业实施工作时也务必要依照法律规定来严格实施。要对闭坑前后矿山的地质环境实施认真的调查, 以把矿山区域的环境保护好。在完成矿山的开采活动以前, 要把闭坑的地质工作做好, 而且提交闭坑的地质报告。

3 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3.1 高精度受控定向 (取心) 钻探技术和岩心定向技术

能够让钻孔轨迹依照制定方向前进的特别钻探技术就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 这项钻探技术还能够在一个主孔内完成钻进几个分支孔的羽状钻孔。这技术在中国的盐卤矿、芒硝矿等开采水溶性矿产的范中已成功运用了。土耳其Beypazari天然碱矿项目工程是我国承接并完成的, 其在0.5m以内的控制精度, 标志着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的中国高精度受控定向钻探施工。唯一不足的是这技术不能在定向造斜段持续取心。

3.2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

勘探技术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这项技术的研究, 通过50几年的开发、完善, 已经产生不一样用途、几种规格类型的液动冲击器。特别是2006年完工的YZX127型液动潜孔锤在我国大陆科钻一井施工中创下了4038.88m的总进尺、平均小时1.13m的效率、平均回次6.31m长度的好成绩。一般的钻探条件下, 在钻探经过中泥浆的固相含量非常高, 并且泥浆固控体系还是岩粉在陈旧的泥浆池加循环槽中自然沉淀, 这样非常容易造成液动潜孔锤内的零件频繁卡死, 降低很多工作寿命, 从而常常提钻。在平时的应用中是相对少的, 其优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3.3 深部钻探技术重点

在钻柱上和钻杆的应用深部钻探技术上, 要上下交替, 以均匀钻杆荷载力, 关注经常使用探伤检验, 适时给予润滑, 使摩擦力和阻力有效的减少;高于1500m的深度区域时, 取心钻杆能使用高强度的绳索, 相应加强钻杆的壁厚和直径;宣传应用深部钻探绳索取心钻杆。钻进技术上使用的形式是绳索取心金刚石钻探, 遇到相对疏松的岩石, 严重破碎的地层时, 为避免发生掉块和坍塌情况, 高性能的无固相冲洗液和高光谱钻头技术在这情况下适用。使用绳索取心技术进行深部钻研时, 冲洗液要配合应用, 冲洗液本质上要固相低、切力低和粘度低, 如果固相含量太多, 要应用离心机给予清除, 避免钻杆结垢。

3.4 控制深部钻探质量

孔斜与采取率是深部钻探相对关键的2个技术要点。对孔斜的斜差要加以控制, 钻进50m时, 要实施测定钻孔的方位角与定角。另外, 扩孔器能在钻头上安装, 维持钻孔口径, 在深孔钻探时, 稳定器能再安装在扩孔器上, 保证满眼钻进, 有效防止孔斜。能使用螺杆马达孔底驱动粗径钻具来有效降斜。完整岩层要大于80%的采取率, 破碎岩层也要高于65%的采取率, 能够综合使用沉淀卡、干钻卡、卡料卡和卡簧卡等形式, 针对岩性不一样, 使岩心采取率有效的提高。

4 提高地质矿产勘探与找矿技术的几点措施

4.1 对地质深部找矿提高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 地表的矿产资源在通过几年开发后, 已经愈来愈少, 只有进一步发展地质深部找矿, 持续发展矿产开发才可以得到保证。要增强地质深部找矿的攻深找盲、摸底探边工作, 对地质深部找矿的了解切实的提高, 推动发展地质深部找矿工作。此外, 我们要分为两部分的深部找矿工作, 就是老矿区深边部与找矿远景区深边部。这2部分有所不一样的深部探矿详细工作, 但两者一样关键, 所以都要引起重视。

4.2 依照矿产分布规律, 促进成矿区带找矿作业

研究矿产分布规律是地质矿产勘探找矿作业的基础和依据, 找矿工作人员要重视加大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运用, 以为矿区的勘探供应理论指导。遵循矿产分布规律来实施找矿作业需要对地质构造加大研究, 特别要重视关注地质矿床断裂结构和控制范围内大角度断裂相交状况研究, 为找矿作业供应根据。

结束语

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找矿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关键技术, 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仍然还会有相当程度的依赖, 新技术是地质从业人员要不失时机地学习, 提升钻探及找矿水平, 地质勘查单位要在新设备加快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人员素质, 从而推动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的深化发展。

摘要:主要分析了有关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的问题, 在阐述了地质找矿的意义以及内容的基础上, 对具体的找矿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对找矿措施进行了总结, 目的在于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从而使找矿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关键词:地质勘查,深部找矿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陈韦伶, 秦宇阳.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J].大科技, 2013, 9 (2) :78-79.

[2]王雅晶.地质勘查及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7) :123.

上一篇: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下一篇:煤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