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财务管理(共8篇)
erp与财务管理 篇1
ERP系统与财务管理
摘要:ERP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在ERP系统里,财务管理始终是核心的模块和职能。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流,是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衡量和表现,人们就将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引入ERP系统中来,从而使ERP有了财务管理的功能。
关键字:ERP财务管理功能应用 正文: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ERP系统是基于ERP企业管理理念上的高度集成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ERP软件,即企业资源规划软件,是一种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是一种运用了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RNET技术,在MRPII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制造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高度集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一:ERP核心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精益生产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其二:敏捷制造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二: ERP与财务管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事后核算,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其信息处理一般又都是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是面向任务和职能的,难以满足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高度集成。而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将资金流和物流进行高度集成,实现财务管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以便对全球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反馈,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供强大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获取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除传统的功能外,还应有如下功能:
1、基于ERP的财务成本管理应当以企业的运营资本管理为核心,对采购、生产、销售而引发的现金支出和货款回收,由信用销售造成的应收账款,以及由生产和销售需要而设置的存货进行管理,加强运营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风险。
2、要求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全面提供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尤其是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决策、市场营销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
3、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并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控制。
4、支持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改善,如支持凭证的集中式审核,加快期末关封帐的速度,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
5、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并且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6、支持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向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处理,再到事前预算控制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
7、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易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
8、支持基于Web的财务信息处理,为支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部分财务信息(如采购订单处理等)可以通过Web方式收集和发布。例如Oracle提出的应用系统的ICA结构(网络计算体系),就是这方面的应用。
9、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如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
三: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采购付款循环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ERP的执行过程是从采购活动开始的。采购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采购回来以后,经质检部门验收入库,录入库存系统。此时,库存增加,同时应付账款也增加(或现金减少)。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账后在总账系统中同时更新应付账款和存货账户。从而在采购付款循环中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二)生产循环中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订单从仓库中领取原材料,此时,存货减少,而生产成本增加。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入总账,更新相应的会计科目数据。加工完成,生产出可以向客户销售的产品并入库,通过ERP的会计界面,声称会计凭证,过入总账,减少总账模块中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增加存货账户的金额,实现了生产循环中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三)销售和收款循环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定单,通知仓库按照订单向客户发货,库存减少的同时,应收账款增加。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会计凭证,过账后即可更新应收账款和存货在关的金额。以后收到客户付来的货款,通过ERP的会计界面,生成收款凭证并过账,总账系统中的现金和应收账款两个科目的数据同时得到更新。从而在销售和付款循环中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四:实施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ERP系统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ERP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困难,传统核算型软件受到很大限制,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少考虑这些无形资产。ERP系统除了财务系统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ERP系统突出财务管理的整体性
ERP系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ERP系统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模型和分析模块,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提供服务。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并且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三)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发挥计划与控制作用系统可以把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管理集成在一起。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当生产经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很容易驱动会计核算系统正常运行。由财务管理系统驱动生产管理系统非常困难,而由生产管理系统驱动财务管理系统则容易得多。
(四)ERP系统细化了成本核算
细化成本核算以加强成本管理ERP上线带给成本管理的第一个变革是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成本核算对象进一步细化,按物料编码核算成本,通过子库存转移实现同一法人内部物资转移,成本费用控制高度集中。同时能适时监控采购
物资的实际采购价格,及时了解公司各项大宗原材料等市场信息,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公司成本、利润核算更加真实、科学、准确。
(五)ERP系统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ERP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和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
五、结论
从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核算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基于ERP的集成、准确、实时、决策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ERP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ERP 管理模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必将朝着更加科学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传统企业在转型前必须作好各方面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吕文清:ERP制造与财务管理,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年
2.李成伟:我们ERP软件产业优势分析发展策略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4月
3.姜金香:论ERP对企业会计变革的影响,商业研究,2004年9月
4.孙丹.如何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第14期
5.张军.浅谈ERP系统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6.胡晓莱.基于ERP系统下财务管理功能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年
7.黄丽华.傅新华.成功的企业信息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4
erp与财务管理 篇2
关键词:管理,ERP系统,影响
一、ERP系统的应用
企业应用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计划与控制[2]。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 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 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 见到效益。它所贯彻的主要是管理思想, 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 在不断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此外, 实施ERP还必须因地制宜, 因企业而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 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 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 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Windows NT, 这样长期运作, 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 这种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 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 随着工作的深入, 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 因此, 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 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中国ERP系统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ERP是一个应用软件系统, 是在MRPII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做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 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 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 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中国ERP系统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其一个子系统:财务系统, 例如, 国内ERP系统的生产厂家用友软件就是从做财务软件起家的。因此, 国内的ERP系统带有明显的财务软件特色。如何有效发挥ERP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存储能力, 使之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服务是企业所关心的问题的之一。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并繁荣下去, 需要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 要将其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但是, 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管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这是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是否进行ERP系统时所困惑的问题。
二、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般来说, 如果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 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账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 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 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 才有可能达到:降低库存, 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产品生产成本,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财务坏账、呆账金额等。这些目标能否真正达到, 还要取决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一个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 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 (Supply Chain) ”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 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 实现集成化应用, 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这种集成的系统意味着数据一旦进入系统, 就能够在系统各个部分使用, 减少了传统业务中的多次数据录入。这样有可能改变传统业务的工作流程, 也就是说ERP系统的使用通常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已有研究表明, ERP系统成为了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再造的最大动力而不仅仅是业务功能的变革动力[3]。ERP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提高、团队工作协调性提高。从而, 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ERP系统在企业中大量采用使得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有减少的趋势, 作用有所下降[3]。ERP系统的应用使管理者们能够及时得到企业作业多元化信息,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企业成本和预算中去。已有的研究通过对报表和会计工作的关系比较, 发现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更加快捷、及时的获取成本、作业信息[4]。因此, 管理者不用为了得到财务人员提供的报表而等待, 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三、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对于现在的企业管理者而言, 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 否则就是利润的损失。因此对于信息化的投入, 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回报, 这是所有企业经营决策者在作出决定时最关心的事, 我想这也是这些年围绕着企业实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信息化的投入, 特别是ERP项目的投入, 是一项特殊的投资。首先, 这种投资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投入过程, 企业一旦选择信息化之后, 可能产生一次性的购买硬件和软件的费用, 但随之而来的相应的维护和服务确是一项常年的投入, 特别是由信息化而引发的对企业整体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的需求, 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投资过程, 因此一般评估信息化的投入, 我们采用的是总拥有成本 (TCO) 这样一种说法, 它包括有资源的成本、管理的成本、技术支持的成本和最终使用的成本。其次, 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它涉及的是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 因此很难有一个绝对化的指标来说明它所产生的回报, 所以给人们造成的感觉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 没有产出, 从而使管理者不能明确其要害, 要么盲目投入, 要么不愿意投入。第三, 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管理将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由于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旧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 新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确立, 双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换, 使得人们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时期将大大的增加, 其间很多没有预计的成本将不断产生。由于这种投资的特殊性, 很多管理者在投资之初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往往会出现项目的拖延, 甚至半途而废, 其结果是产生了更多的投入, 去弥补他们认为的失败, 造成花了很多钱, 却造就了一个吃钱的系统。那么如何避免这些不良结果的发生呢?其实很简单, 就是在决定投入的时候, 就明确的知道我们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回报, 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 以明确的、量化的基准来判断应该做什么样的计划, 应该做什么样的投入, 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随着企业市场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 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的评价体系的根本点, 已经从对业务过程的评价, 提升到对企业价值的评价的要求, 除了对“库存量”、“资金周转期”的要求外, 更要求对“企业投资回报率”、“市场价值”、“股东投资增值率”等的评价。因此对于一个ERP项目而言, 更需要一个全面的评价手段, 来明确地反映它的项目效果, 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报到底有多大。相当多的企业畏于ERP系统的高失败率和ERP系统可能给管理带来的影响而出于观望状态。
四、国外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从国外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来看, 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中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首先, 应该努力把会计工作重点放在管理学方面, 向战略方向转移。企业对会计的需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把它放在管理学这个大环境下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会计的具体细节对有效的管理极为重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条理化、规范化的方法, 由同一个信息来源, 提供企业经营、战术和战略所需要的信息。这才是有效的会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其次, ERP系统对于企业管理者得到经营方面的实时数据具有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ERP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与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和作业成本法来共同为
1996年, 美国著名的标准化研究机构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项目评价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中, 包括项目驱动因素、事务处理指标和关键成功因素等三个方面的评估内容。项目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 现实的ERP项目主要有三种驱动因素。对于那些市场较成熟、产品变化相对稳定的行业, 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业等, 驱动他们实施ERP的因素是:关注业务成本的降低。对于产品急剧变化、市场高速增长的行业, 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电子行业等, 这些项目关注的是:提高响应市场和技术的能力。对于综合性的集团型企业, 他们关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通过对项目驱动因素的评估, 实际上是为整个项目寻找到一个基点, 和一个总体目标。事务处理指标:对于事务处理的评估, 可以分为战略性收益和经济收益, 战略性收益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收益, 比如业务处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对客户的响应度和灵活度、成本和业务活动以及对新的应用的基础架构等;经济性收益是用价值来评估项目引起的业务流程变化而产生的效益, 它包括对财务管理、人员管理、IT成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和供应管理等。关键成功因素:根据ERP项目实施的过程, 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 是从项目管理、高层支持、培训、管理改革、合作伙伴管理和流程重组等方面进行的, 在这里又对每个因素进行具体化的衡量, 比如项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资源、团队、技能和管理, 高层支持包含有目标、活动等参与度指标, 培训则包含费用、内容和时间, 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见度等, 合作伙伴管理包含有角色、价格和经验等, 流程重组则包含费用和时间。ERP对企业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任何一个不断发展的企业而言, 现在不是讨论上不上的问题, 而是应该讨论怎么上, 如何尽快实现的问题。而对于产品的供应商和咨询服务的提供者而言, 现在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绪君.管理学基础[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5) .
[2]蒙文静.ERP系统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 2006, (4) .
[3]赵冠华.ERP的主要管理理念以及在会计中的应用[J].齐鲁论坛, 2004, (3) .
[4]林姗姗.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ERP与财务管理 篇3
【关键词】会计;ERP系统;财务管理
一、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1)会计科目设置的特征。ERP系统有其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特征,这就要求应用ERP系统的企业必须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通常是一个企业集团或是总部统一确定会计科目,而且所有使用同一ERP系统的企业必须无条件使用,绝不允许自主修改,否则无法在统一的系统中进行信息共享,期末进行报表合并时,如果不同的企事业使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则无法进行正确的报表合并。ERP系统的设置方案只要确定并实施就不能修改,如要修改就得重新开始建立账套,ERP的这种模式有利于进行信息集成控制。(2)数据采集方面的特征。要想发挥ERP系统的优势,企业应该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经营数据的重复录入,降低数据错误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ERP系统与传统方式的会计处理更大的不同是,经营数据采集的范围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部门,采集并处理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数据,不公给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了管理数据,也给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经营信息,不仅为精细化财务管理奠定基础,也让精细化的业务管理成为可能。(3)会计数据录入方式特征。在ERP不同的系统中,企业的业务部门在将销售和采购入库等工作完成的同时,财务系统能够按照预先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财务人员则可以直接加以审核,若出现错误则通知相关业务人员加以及时修正。ERP财务系统能够及时的汇总及查询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极大地节省了生成会计凭证的时间;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或避免了舞弊行为的发生;缩短了生成财务会计报表的时间,分析报告形式和内部报表形式变得更为多样化。
二、ERP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提供整体解决方案。ERP系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可以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企业运营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形成了将考核、计划、预测、控制和决策于一体的集成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ERP系统建立了一个完整运营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经营的有序进行,并对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管理层次的提升。(2)ERP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应用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的只懂财务核算,而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的状态肯定不能适应ERP系统工作要求。ERP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会计人员的角色也从原来简单的财务核算增加了为企业进行管理咨询职能,财务人员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ERP系统的应用
(1)预算管理。ERP系统在预算、分析、控制及计划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重点强调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预算、过程控制和事后分析,可见利用系统进行预算编制是基础,可以对销售、生产、采购、管理费用等进行全面预算编制管理。ERP系统通过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实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全面管理从销售开始,经过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预算管理,确保企业的运营在预期的目标中有效经营。(2)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分析、记录、反映及核算,ERP系统的会计核算包括总账、工资、应付应收、固定资产等模块等,其中总账是核算的核心。不同的业务模块分别对不同类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在不同的业务模块中生成凭证并传递到总账模块,进行集中的财务核算。(3)成本管理。ERP系统的管理功能涉及企业全部的运营过程管理,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可以对涉及成本的全部信息进行收集,同时进行与预算对比的监控管理,利用各种成本分析方案和备选方案,对各项业务活动实施优化。在每一个功能模块中都可以对该模块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方案进行调整,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ERP系统在我国有取代传统的财务软件的趋势,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也在渐渐显现,但还没有完全发挥ERP软件应有的全部功效,与国外管理先进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ERP系统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控制和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等方面,是我们应该加强的,ERP系统是先进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打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刘学.浅议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5)
erp与财务管理 篇4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ERP系统管理生产经营业务运作,因此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控制风险。文章通过论述企业在ERP系统中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权限管理,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防范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ERP;ERP系统;权限;风险;IT;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7-0140-02 ERP系统权限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1.1 ERP权限管理概述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主要宗旨是将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以求收益、效果最佳化。ERP系统是以软件为载体,为企业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财务等业务人员提供的一个统一经营管理工作平台。
企业要把ERP系统用好,必须依照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划分,在ERP系统通过合理的授权,才能在ERP系统完成各部门的业务操作。对每个岗位业务操作的合理、有效授权,即权限管理。
1.2 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防控内部运营和操作风险的程序、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是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实施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方法。IT一般性控制就是对所有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企业业务集成、转化和提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风险控制。
一般基于企业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是把企业的关键业务按归口管理要求,划分成流程,通过流程内风险控制点的形式加以管控。比如内控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般采购管理等流程中,都会考虑IT应用控制的要求。通过ERP系统权限管理实现IT内部控制措施和
手段分析
随着ERP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企业业务运作更加依赖于ERP系统,导致企业出现了新的业务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需要在ERP系统授权配置管理上深度融合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既要有识别风险的意识,又要有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加以保障。
2.1 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指对系统功能启用的控制,主要有两层含义:①保证启用系统自动控制功能,自动实现对业务风险及操作规范性的控制;②按照标准模版要求,统一配置系统。例如:对于物资采购流程,在ERP系统中创建采购申请的权限由物资部门计划人员拥有;根据采购审批制度,在ERP系统中合理配置采购申请的审批流程,要求在系统中至少进行一级审批。
2.2 业务操作控制
业务操作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用户在系统中能够按照规范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操作而设置的相关控制。业务操作控制包含业务流程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质量控制等。该环节要防范未经授权非法处理业务、系统处理不正确导致业务无法正常运行风险。例如:销售模块客户主数据维护流程,客户主数据的维护必须经过审批。
2.3 权限控制
权限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用户职责的有效履行,对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数据访问的控制。权限控制包括角色分配管理、关键系统操作授权管理、ERP组织级别管理等。例如:应收帐款管理、信用管理流程,权限控制要求客户信用主数据的维护必须经过审批;在ERP系统中维护客户信用主数据的权限由经授权的财务部门信用主数据维护管理员拥有;基于不相容原则,该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销售订单创建/维护。
2.4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特指通过系统操作权限分配中的不相容权限控制达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的作用。不相容岗位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岗位或系统操作权限,不相容岗位分离即对这类行为予以控制。例如:对于物资采购流程,在ERP系统中进行发票校验的权限由财务部门发票校验人员拥有,基于不相容原则,该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操作收货过账;进行付款的账务处理的权限由财务部门付款账务处理人员拥有,基于不相容原则,该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付款申请。ERP系统的权限风险分析
3.1 来自系统层面的风险
由于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等系统维护人员能直接接触数据库软件、熟悉信息系统技术,他们的有意作案或无意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影响很难估量,所以这些关键技术人员需持证上岗,签订保密协议和授权书,同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约束。
此外,为防止非法用户和黑客侵入信息系统,可通过设置防火墙、采用身份识别系统等技术防护措施。
3.2 ERP权限设计缺陷带来的风险
主要表现在权限设计不当,存在与用户工作岗位不相称的系统权限,有违背不相容岗位原则的系统用户和角色。这样在出现误操作时,给系统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
3.3 授权不当带来的风险
①超职责范围的授权导致用户权限过大。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岗位变迁,权限只增不减,不再负责的业务权限未删除;②人员离职,用户、密码未及时变更;③擅自把用户给非岗位人员使用。
这些权限的不当使用,都会给ERP带来信息泄露,违规操作等业务风险。
3.4 不相容岗位职责不分带来的风险
一个员工拥有多个系统帐号、一人拥有跨模块流程的权限、一人操作多岗位业务,这些都可以造成不相容岗位权限交叉、信息泄密等风险。利用IT内部控制管理规避ERP权限风险的措施
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IT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面。在此结合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总结规避ERP权限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4.1 实施IT风险评估
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常常会忽视风险评估,随着企业在IT内部控制要求日趋明确化,IT风险评估也就毫无争议的成为企业防范IT风险的必要措施。IT风险评估主要包括IT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IT目标设定可以理解为IT战略与IT规划,IT风险识别与分析应对包括对信息资产的风险、IT流程的风险以及应用系统的风险识别分析与应对。企业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以选择业界口碑好,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帮助进行风险评估。经过IT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安全问题风险分析和评价、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建议就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4.2 做好IT控制措施与监督检查
IT控制措施包括IT技术类控制措施和IT管理类控制措施。
①IT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是对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身份管理等安全设施、软件定期更新,做好安全防护策略;权限管理方面,ERP系统相对于其它的应用系统,其集成性的显著特点,使得ERP系统的权限管理更具代表性。具体规避ERP权限风险的方法建议定期梳理风险权限、不相容权限、敏感权限等,通过定期专项检查、内控审计等方法规避权限风险;目前有的企业通过开发权限风险分析工具辅助人工检查,也一个不错的参考方法。
②IT管理类控制措施,主要是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与规定,如开发管理、项目管理、变更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管理、授权审批等;制定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的相关文件。通过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有效控制风险。
③聘请业界有资质的专业审计公司做IT风险控制检查。结 语
总之,IT一般控制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ERP系统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中,特别是ERP权限管理贯穿于内部控制的所有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日益完善的标志。企业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范以上文中分析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erp与财务管理 篇5
ERP全称企业资源规划,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新的产物,属于新型的企业管理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将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作为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抉择时的参考资料,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抉择,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很多高校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管理专业都设置了ERP课程,但是由于ERP课程教学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课程教学现状
1.缺乏实践教学经验
ERP本身就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这门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管理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目前本科院校ERP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能接触真正的企业,所以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深入了解,也就不能充分理解ERP的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规划不合理
在ERP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设置的实践教学主要有ERP软件操作练习和企业沙盘模拟实训,其中与实际的企业相关的为企业沙盘模拟实训。[2]在企业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模拟各种决策带来的经营结果,虽然涉及企业中的很多职位,让学生对企业的基本操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通常是“依葫芦画瓢”,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自主思考。
随着人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本科学校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关于ERP课程的实践教学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虽然改变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掌握的ERP管理理论和方法普遍不足,并不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合,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
ERP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但是在很多本科院校中,从事ERP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的企业实践经验非常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实际上,本科院校的很多教师都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而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学工作岗位。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但是其中参加过企业实际ERP项目的却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的ERP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大多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很少是由教师的亲身实践的体会或者思考中得来的,不仅缺乏说服力,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从教师口中得来的知识基本都能从书本中找到。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构建合理的ERP课程体系
ERP课程以培养学生的ERP管理能力为主,ERP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进行课程改革就能得到加强,还要求高校完善ERP课程的课程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校建立复合式的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在构建ERP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学校在建立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建立复合式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比较全面的实践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一个科学合理的ERP课程体系应包括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发展模块三方面内容。
知识模块就是要求学生掌握ERP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ERP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等。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知识模块的学习中应该使用讲解和实践穿插的方式进行。这部分理论知识是专业知识,一般在大二开始学习,这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能力模块主要指基础层面,主要介绍一些ERP开发软件涉及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工具,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这些软件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综合实践,也就是ERP实践过程。ERP实践过程主要包括流程实训和开发实训。流程实训就是学生模拟ERP流程的过程。开发实训则可以当成选修课程,为一些以后参与ERP软件开发的学生设定。
2.改进ERP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ERP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ERP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地展现ERP管理的过程和特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ERP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要进行企业认知实践,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体系和流程等,让学生知道企业是如何运行的。企业认知实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活动:一个就是企业经验沙盘模拟实训,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对企业进行认知的一种教学方式,创建一个仿真的企业经营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进行企业的运营管理。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与真正的企业管理相比,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另一个是安排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学习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商业竞争的环境,真正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
3.建立具有特色的ERP实训基地
目前高校建设ERP实训课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校企合作模式,另一种是建立一套独立的ERP教学实验系统,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来加强对学生的ERP实践训练。如果学校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一套完善的ERP教学实验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目前一般高校都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实践岗位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校企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和一些知名的ERP软件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建立共同的ERP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仿真企业环境或者仿真企业流程中分角色模拟职能岗位,共享专家资源,开展各项实习活动。
在改进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ERP课程时,应该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合理的ERP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习到系统完善的ERP理论知识。同时,改进ERP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提高企业认知和企业信息化认知,并不断提高学生对ERP软件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最后,应该建立具有特色的ERP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斌.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J].知识经济,2014,(12):150.
erp与财务管理 篇6
来自:杭州集控
应用杭州企业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IT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加以启动、实施和维护。这种人才既要懂IT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但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这种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困难的。
一、ERP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ERP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通常看待ERP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次,ERP为一种软件,在软件中融人了管理思想和方法;再次,ERP将软件实施为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因此ERP人才要具备复合知识,至少要具备管理、计算机和专业知识。
从实际情况看来,很多企业在上ERP项目时。问题就出在实施环节上。突出表现为:ERP人才数量不足。或者ERP人才能力不足。ERP实施需要三个不同层次上的人才:
ERP的高级人才。指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他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对技术有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必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把技术和管理紧密结合,能够把常规的管理技术与自己的公司特点想结合。
ERP实施顾问。要求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从知识层面上讲,必须有财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从经验上看,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整个过程:从技能上,还要求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而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才,现在很难找到。
普通的应用人才,必须懂得ERP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操作ERP的相关工具。”2004年8月12日。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举办的“用友ERP实验中心交流大会”上。中国软件协会副秘书长许建刚下了如此结论:有50070的ERP的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ERP的应用人才造成的,由此看来,实施EBP人才的培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二、ERP人才缺乏,培养缓慢
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合格的EIuP实施顾问不超过1000人。在全国的3190多万家企业中,除了300余家上了ERP项目的公司外,剩下的企业有60%以上有意在近三年内实施ERP这就有可能在3年内产生大约300万名ERP实施人才的需求。这个巨大的缺口,将成为国内企业实施ERP的严重障碍。
那么。造成ERP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合理。
从人才来源看,目前国内的ERP人才大多依靠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据统计。当前国内ERP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专业和软件相关专业。来自于职业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不足1/4。这成为ERP人才培养缓慢的直接原因。从专业配置看,ERP涉及多学科,它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的高校很难找到相关专业,即便是单纯的管理专业或IT专业,又因为教材的老化,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进步和IT技术的发展,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这成为国内ERP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三、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ERP应用人才的缺乏问题。应该从中央到地方、从院校到企业形成一个ERP人才专业程度较高、由各方面专家、教授组成的ERP人才联动培训网络。利用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是整个联动培训网络的核心环节。
(1)校企联合共建ERP实验中心的可行性。
实验中心构建的三大要素是硬件、软件和人员。
首先,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强,为实验中心建设提供了硬件基础。近年来,高等教育在立足人才市场,转变办学观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并逐年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资力度。因此,实验中心就有了赖以存在的硬件基础。
其次,ERP市场的成熟促使应用软件有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国外软件加快本土化进程。国内软件逐渐成熟。各厂商在抓紧瓜分市场外,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供应商也瞄上了教育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反过来讲,高等教育对ERP市场也在格外关注,许多院校都审时度势。准备将ERP内容带进课堂。让教育与市场尽快接轨。在志同道和的基础上,合作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最后,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做模式。将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实验中心传统的投资和运作方式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后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实验中心的管理运营。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有利于实验中心长期稳定的发展。
(2)ERP实验中心功能分析
实验中心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ERP应用人才。作为综合实验基地,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设计。其功能特征如下:
第一,多元化的功能。①实验内容的多元化。ERP实验中心提供对企业运做的全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的功能,包容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实验需求,综合性强;②实验对象的多元化。对内,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覆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学历层次,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投资效益。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较大选择余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③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利用ERP实验中心。举办各种针对岗位的短期培训,无疑会为社会实际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尝试。企业高层主管可以利用实验中心丰富的案例库、强大的专家资源实现管理新跨越。以培养ERP高级人才为主旨的各类培训的兴起,开始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的断层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践。ERP实验中心可以提供最好的条件。利用实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④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示范中心和学术交流基地。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要求。ERP实验中心凭借其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教学课件、精心构思的仿真实验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为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提供借鉴,同时成为学术交流的基地。
第二。仿真功能设计。实验中心的特色在于搭建了一个仿真企业平台,在走出校门之前。提前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为此,在实验中心的仿真功能设计上,要力求作到三个仿真。①仿真企业环境。对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使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这种环境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身不同于课堂上课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主动加入群体活动中去完成实验。环境模拟的越真实,实验教学的效果就越高。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一个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②模拟职能岗位。模拟实验中,一种设计思路使每个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验者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员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职业角色”的感觉;③仿真企业流程。在仿真企业环境中,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系统性地经济业务深化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使每个实验者深刻地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体会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做模式。
四、结论
我国著名ER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侯炳辉认为,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巨大瓶颈。如果说国家信息化已经把企业信息化推到了前沿,那么企业信息化又把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推到了幕前,解决好人才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共建ERP实验中心,培养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建立ERP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公司网站:
erp与财务管理 篇7
ERP系统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ERP系统的全称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它拥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 从而在分配管理上最优化。由于其中的信息自动整合, 减少了人工组织环节,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从而从内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使企业内部决策运行更加通畅。
ERP系统是企业集成化管理软件系统中最高技术水平的代表, 集先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 它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从技术的层面来说, ERP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 其自动化节约了很多环节成本;从治理层面来说, 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集成化治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治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它整合的资源总体概括为四大块: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 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透明化, 在会计核算功能上实现了自主化, 在财务与业务管理上实现了同步化, 从而建立了一个人性化的统一平台。
二、ERP系统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ERP系统作为一个新兴企业管理系统, 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应当要如何正确运用ERP系统, 通过上述对ERP系统的概述, 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
(一) 在会计中的应用
在会计方面, ERP系统主要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功能上, 会计核算包括记录、核算、反应和分析资金在企业中的流动过程与结果。而ERP系统则通过信息数字代替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在借贷方向上的混淆;另外运行ERP系统会在会计核算的多币制和应收账、应付账、总账、客户订单、采购等各模块中形成接口, 可以自动生成所需要的数据, 在现金管理模块还将与应收账、应付账、总账集成中自动生成总账, 过入总账等应用, 代替过去的手工烦琐的操作, 这就大大节约了人力在手动计算上的时间成本, 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会计核算的各个模块, ERP系统都是采用集成的信息系统模式, 通过各模块提供的各种方法来管理资产, 自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从而帮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现状有所统筹。
(二) 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
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 再加以分析, 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ERP系统主要应用是指在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在引入ERP系统技术以前, 会计系统的信息处理在电脑上一般都是应用电脑作业, 在业务流程的临近和其他系统的集成上, 则会受到技术与功能不足的限制。而ERP系统技术中财务管理则反映了财会信息, 在系统中, 它首先对收集来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处理, 然后转变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其中可以看出, ERP系统吸收并嵌接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 从实践中得到更准确的财务管理信息, 从而更科学地对财务进行管理, 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得到改善。
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传统手工烦琐操作的缺陷, 另外, 有了这样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可以进行广泛的, 包括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代理网络、各地制造工厂等的各种经营资源、各种信息的集成, 管理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控市场信息,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ERP系统对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影响
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概述。
(一) ERP系统使技术与理念相互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进步, ERP系统技术也以先进占有者姿态闯入企业管理领域, 它不仅实现了软硬件的连接, 而且在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融合上也有立竿见影的体现。由于其系统中, 自动化借鉴了名企管理的实践成果, 从而对多种管理经验进行了整合。
(二) ERP系统技术实现了高效化和科学化
ERP系统技术的应用因为减少了很多烦琐信息整理和实物分配的环节, 因而帮助企业顺利处理好各种业务流程, 加快了平时工作的操作速度, 使得管理更加高效。从而实现了时间短, 而效果非常的统一。ERP在录入数据方面的严格性和在权限设置的严密性, 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了手工账中出现的信息漏报与错报信息现象, 使得决策更科学。
(三) ERP系统给企业管理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由于纯电脑信息的自动处理, 使得员工操作没有了自己的主观性, 从而使得管理缺少人性化, 固定死板的操作流程约束限制了员工的自主性, 削弱了其积极性。
四、EPR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阶段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我国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国外的MRPⅡ软件, 并慢慢开始推行MRPⅡ管理系统, 进入对MRPⅡ实施应用阶段, 这也是ERP系统在我国的启动阶段;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特别是在90年代的中期, 我国企业开始导入ERP系统, 并逐渐开始推广实施ERP系统来管理企业, 这主要归功于MRPⅡ与ERP在我国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从具体的实践上否定了以往的观念。这是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快速发展应用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 许多的外国软件公司都先后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 来推销ERP软件, 例如, SSA、FrontShift、EMS、QAD、SAP、CA等软件公司。同时, 我国自己的软件开发中心和公司也研发并商品化推出了ERP软件。这一阶段, ERP系统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是十分快速的;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 ERP系统软件基本上已经成了我国企业管理软件的一大主流。国内外各大软件公司都在不断改进并推广ERP软件。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在我国大力推广ERP系统的原因是我国当时拥有十分庞大的市场。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企业当时对于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量已经达到每年200亿以上, 对ERP软件、商务管理软件、集团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占到了企业管理软件年需求量的90%, 由这些数据可以表明, 在这一阶段, ERP系统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 ERP系统也已经打开了我国广阔的市场, 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
(二)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当中的应用主要呈现两个特征, 一个是使用ERP系统的企业越来越多, 另一个是ERP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从上文对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应用的各阶段的分析可知, 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广泛使用是必然的, 不仅仅是制造业, 还包括服务业和其他行业领域, 都对ERP系统存在较大的需求,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比较迅速, 全球化的趋势和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加大都迫使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 这当中就包括了使用企业管理软件。但是, 尽管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非常热门, 我国对于ERP的应用还是不平衡的, 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例如, 企业自身缺乏实施ERP的基础条件、难以对原有的财务系统与新的ERP系统进行整合、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ERP系统投入使用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等。
所以说, 虽然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 也给我国的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和利益, 但是ERP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仍然是不平衡的, 我国企业要想办法“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企业具体的实践情况, 对ERP系统进行科学的创新, 体现更多的人性化管理。
五、结语
ERP系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管理平台, 现在正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中,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的手段。ERP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 能够从供应链的角度去优化企业的各类资源, 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会计和财务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了, 因为会计和财务管理会直接和企业的资金出纳联系起来, 一旦管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企业出现亏损或者财务问题, 所以说将ERP系统应用于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就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为企业带来利润。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应用,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企业所淘汰, 企业内部的互联网管理逐渐进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中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的ERP系统, 它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便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主题。总体上说, ERP系统技术在企业的管理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规范化、标准化, 给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实现准备了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ERP系统, 对ERP系统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上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以及ERP系统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影响, 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ERP,系统,会计,财务,企业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星辰.ERP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财经论坛, 2010 (11) .
[2]环海莉.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1 (06) .
[3]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erp与财务管理 篇8
【关键词】E R P系统;会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65-01
所谓ERP系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对企业资源进行统一管理。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财会管理流程,为企业打造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ERP系统概述
(一)ERP系统的概念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被称作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将企业内部进行整合,达到了优化企业资源管理的目的。企业通过运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减少了人工管理的复杂环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增强了企业内部的竞争力,使企业管理在一个系统的平台上进行。ERP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管理思想支撑,实现了对企业的高效管理。
(二)ERP系统的特点
首先,ERP系统具有集成性的特点。在 ERP系统中,信息的集成为系统进行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ERP系统能够充分的衔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变化,不仅使系统预算规划更加准确,而且也使系统控制更到位。其次,ERP系统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向来都是很激烈的,影响企业内部竞争力的原因也有很多种,而ERP系统的即时性不仅及时的把握了企业内部的信息,还对外部的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掌握,使企业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资讯,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做好功课,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第三,在ERP系统融合了庞大的子系统,使会计与财务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有利用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和分析。
二、 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深远影响
企业对ERP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的实际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ERP系统对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1、ERP系统的技术实现了对企业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ERP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幅度的减少了企业管理过程中对繁杂信息的整理工作以及对实物的分配环节,为企业能够正常运行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运用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的统一。与此同时,ERP系统在规范会计录入数据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权限设置,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也使得录入的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准确。避免了传统手工做账中所发生的信息漏报或者错报信息现象,让系统的决策更加科学。
2、ERP 系统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充分的融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的时代,ERP系统技术也在企业管理领域中抢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但在企业管理中实现了先进技术的应用,而且还引入了创新的管理理念,使其与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中也有非常好的体现。在ERP系统中,自动化的管理是建立在优秀的管理实践成果的基础之上,是对多种管理经验的整合。因此,ERP系统在企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二)ERP系统对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
在企业中广泛的应用ERP系统,使得信息多由电脑进行自动处理,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缺乏了个人的主观性,同时企业也缺少了一些人性化的管理,一成不变的操作流程束缚了员工工作的自主性,降低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另外,在对ERP系统的维护上需要的时间长、费用高,这也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 ERP系统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对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情况分析
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对ERP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ERP系统也在不断改进,以满足企业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也开始逐渐的重视起来,因此对ERP系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尽管ERP系统对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是由于企业不具备使用ERP系统的基本条件,财务人员对ERP系统的认识不足,企业原有的财务系统不能与ERP系统有效的整合,使得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难以发挥它的优势。因此,企业在应用ERP系统时,要注意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对ERP系统进行科学的创新,以达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
(二)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RP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中要充分的利用ERP系统的优势,来实现企业的内部管理。
1、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ERP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所谓会计核算,就是包含对资金系统地记录、资金核算,对资金在企业中的流动过程与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在ERP系统中,是通过信息数字来表示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有效的防止了在借贷记账中出现的借贷方向错误。此外,运行ERP系统还会在会计核算的各个模块中形成接口,自动生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取代了传统会计工作手工繁琐的操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手动计算的时间成本,而且还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ERP系统将会计核算的各个模块整合在一起,通过各模块所提供的有效方法来管理企业的资产,使会计工作自动化,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整体统筹。
2、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应用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是对会计核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的相应预测、管理和控制的措施。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财务计划、管理和控制方面。在企业还没有引入ERP系统时,会计系统的信息处理在业务流程的临近或者是其他系统的集成方面,都会受到一些技术方面和功能不足的制约。而应用了ERP系统技术的财务管理,则会及时的反映财会信息,对所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然后转变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通过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我们不难发现ERP系统汲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秀实践经验,这样使得企业通过ERP系统获得的财务管理信息能够更准确,从而使企业更科学的进行财务管理,同时也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
结束语:
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在传统手工操作中缺陷,并且也弥补了手工操作的不足,提高了企业工作的效率。因此,将ERP系统应用于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充分的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慧.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2010(05)
[2] 汤从虎.浅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 2007(06)
[3] 高飞.对ERP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分析研究[J].华章,2011(15)
[4] 舒亮正,罗吉恩,李光朱.浅谈ERP下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
【erp与财务管理】推荐阅读:
ERP沙盘财务预算管理07-06
ERP模式企业财务管理07-19
ERP项目与人才管理07-27
ERP系统主数据的维护与管理论文07-31
ERP系统公司财务08-31
ERP财务软件10-03
erp财务总监总结报告10-06
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10-21
用友ERP财务能手 认证手册 工资题库06-11
erp财务供应链一体化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