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2024-08-02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共12篇)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1

摘要:目前大部分空管中心之间的联系仍然是通过话音和点对点的数据交互,因此人的能力限制了协调的速度和精确性,对管制中心之间的影响范围产生了约束。全系统信息管理(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SWIM)作为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最主要目的是实现在管制系统之间的互连网络,并且通过协同和提高空域的有效利用率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其主要核心服务之一是信息安全保障,但是安全性在大范围的分布式系统中是很难保证的,对信息安全性比较薄弱的系统来说是更大的挑战。文章从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和安全技术方面对SWIM的信息安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安全体系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全系统信息管理,安全服务,安全技术

0 引言

全系统信息管理(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SWIM)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采用SOA面向服务架构,无缝连接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相关单位,有效、及时地共享和交换相关数据,为不同单位、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提供数据交换的基础平台,通过协同和提高空域的有效利用率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SWIM作为大范围的分布式系统,依托统一的信息平台,把原有空管信息化“点对点”的链形连接变为“一对多”的星形连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各信息系统需经适配器进行接口转换、消息转换、数据过滤等操作后,经适配器翻译成SWIM平台能够接收的数据格式、消息格式,方能与SWIM平台上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在大范围的分布式系统中安全性是很难保证的,对信息安全性比较薄弱的系统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安全服务是SWIM提供的核心服务之一,需要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来提供保障,同时也遵循以Web服务安全标准为主的通用安全机制。文章对信息安全服务体系的研究途径和安全功能体系进行了分析,对影响SWIM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的主要层次的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

1 SWIM概念与体系结构

1.1 SWIM运行概念

参考单一欧洲天空空管研究联合行动(Sing European Sky ATM Research,SESAR)中的SWIM运行概念标准[1],SWIM运行概念包括的要素分为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参考模型、信息服务参考模型、信息管理、SWIM技术基础设施和SWIM应用。

ATM信息参考模型(ATM Information Reference Model,AIRM)通过逻辑数据模型对ATM信息进行标准定义,引入了ATM信息新的标准,比如AIXM-5的航空数据;信息服务参考模型(Information Service Reference Model,ISRM)对所需信息服务和行为模式进行逻辑细化;信息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鉴定、资源传输、安全方面(可信、密码、授权、通告服务、注册),用以支持信息共享;SWIM技术基础设施通过ATM数据和服务的分发、交互实现实时协作的架构;SWIM应用对各类关键数据信息交换,为终端用户即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军方和社会公众等提供有关信息数据。

通过SWIM进行交换的数据包括:通过集成、分析和格式化的航空数据信息;航空器4D详细飞行航迹,这样航空器的位置可以根据时间获取;机场各种要素的状态,包括进近、跑道、停机位、闸门等机场运行信息;过去、当前和未来对空中交通有关联的地球气象信息;空中交通流量信息等。

1.2 SWIM安全性架构

SWIM安全性架构[2]如图1所示,它从逻辑上被划分为3个组成部分。最顶层是空管系统使命功能,它利用SWIM的服务功能进行协作;最底层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ITI)功能(包括网络和安全等),这些是上层功能运行所必需的;边界保护功能处于SWIM服务和ITI之间。

SWIM能够通过不同的应用实现广泛用户之间可信赖的信息共享。用户应用包括:飞行员在飞行器的起飞、导航和降落阶段获取共享信息;机场运行中心管理起飞、地面运行、进近和着陆时的共享信息;航空公司制定时刻表、规划飞行路、降低延误时的信息共享;民航管制中心的空中交通服务信息共享;提供气象发布和预报的气象服务信息共享;军航管制中心使用空域的信息共享。

2 SWIM信息安全服务体系研究

SWIM信息安全服务涉及保护SWIM共享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其最终目的是为SWIM环境下的ATM应用和服务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中间件支持和标准的安全保障。而服务安全基于信息交互、数据存取的消息安全,SWIM环境下的消息以XML格式为基础,其可靠传输有赖于底层机制和整个环境本身的安全[3]。

在信息的生命周期内对信息的完全保护,信息安全体系的主要层次必须具备其自己的保护机制,通过深层机制的防护对安全性方法进行构建、设置和更新。涉及的主要服务层次包括公共信息管理层、公共数据传输层和应用层。

2.1 安全技术研究途径

构建SWIM信息安全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安全技术的研究途径,分为4个步骤: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需求分析、技术安全评估和安全设计,如图2所示。

安全风险评估负责计算系统范围失败的可能性,但是不包括计算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因为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会随着时间变化,攻击源和攻击性质都有可能更改[4];安全需求分析将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输入,负责体系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批判性、可说明性等方面的分析;技术安全评估对可用技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安全设计对采用的安全服务技术进行设计和决策。

2.2 SWIM安全功能体系

根据SWIM信息安全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等安全性要求,按照安全技术研究途径,建立SWIM安全功能体系,保障信息在数据交换时得到保护。将SWIM安全功能体系分为4个模块,包括安全体系服务、安全体系支撑、安全策略管理和安全策略执行,如图3所示。安全体系服务分为身份管理服务、验证服务、授权服务、保密服务、数据源鉴定服务和监听服务。安全体系支撑作为安全体系服务的基础建设,分为密匙管理、时统服务和注册与存储。

1)安全体系服务

(1)身份管理服务:为了确保SWIM的数据安全,防止隐私数据的外泄,阻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必须研究有效的SWIM用户认证方法,为SWIM安全服务架构提供第一道防线;

(2)验证服务:服务请求者须获得一个安全凭证,以便于当它访问所需资源时向同样信任该安全凭证服务(Security Token Service,STS)的服务提供者出示该凭证;

(3)授权服务:SWIM系统的交互和信息的共享带来安全要求的提高和扩展,只有对用户身份做出可靠的确认才能有效地保证合法用户接入网络并对其使用的相应资源进行收费,同时阻止非法用户对网络进行恶意访问和破坏;

(4)保密服务:采用各种加/解密算法,加强网络协议的安全防护;

(5)数据源鉴定服务:对提供数据源的数据信息安全性进行检查,只有安全的信息才进入;

(6)监听服务: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提供监视的网络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监控发现入侵痕迹并及时作出响应;

(7)密匙管理:通过用户身份信息和与身份信息绑定的密钥来定位公钥;

(8)时统服务:接收可靠时钟源的对时信息和网络时间,进行本系统内部和业务软件对时;

(9)注册与存储:为服务请求者提供注册和存储服务。

2)安全策略管理

SWIM核心服务将为各种应用提供统一服务,而这些应用到服务的策略是通过WS-Policy进行规范的。WS-Policy提供一种简单的基于XML的结构,用于描述应用到Web服务的需求、首选项和性能,并给出了各种策略处理模型,如标准化、交集、融合等。

2.3 SWIM安全技术

基于SWIM安全功能体系,采用以Web服务安全标准为主的通用标准,按照公共数据传输层、公共信息管理层和应用层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功能层次分层,如图4所示。

1)公共数据传输层

公共数据传输层提供SWIM数据交换底层的安全机制,包括网络层安全、传输层安全和XML安全[5]。

网络层数据安全包括底层数据的封装、加密、访问控制、完整性检查等,采用IPSec技术可保障SWIM的IP通信,实现基于连接逐跳安全机制的数据传输。传输层安全主要防御会话消息中继节点的攻击,实现数据传输中保密、认证和完整性检查等安全措施,建议采用传输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实现基于会话端到端的安全机制。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安全包括XML签名(XML Signature)和XML加密(XML Encryption),XML签名将消息发送者的身份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消息绑定,既用来描述网络资源、XML文档和协议消息的签名,也用来计算和验证这些签名。XML加密为网络资源、XML文档和协议消息提供数字加密。

2)公共信息管理层

公共信息管理层负责基于消息的安全,包括消息的可靠、有序、无重复传输等。

公共信息管理层可采用SOAP消息格式,SOAP可以和现存的许多因特网协议和格式结合使用,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MIME)等,是一种轻量的、简单的、基于XML的协议。SWIM消息安全由WS安全规范(WS-Security)和WS安全会话规范(WS-Secure Conversation)提供支持。SWIM环境下的XML和SOAP消息在各式各样的协议之上传输,这些消息可能包括FTP、JMS、MQ等。可靠消息传输采用WS-Reliability和WS-Reliable Messaging标准提供支持,该消息传输安全机制保障消息被可靠地传输。

3)应用层

应用层安全为用户提供基于服务和应用的安全,涵盖了安全体系服务中的功能,如身份管理服务、验证服务、授权服务、保密服务等。

身份管理服务由WS-Federation技术标准提供支持,通过互信的网络服务间身份、属性认证使不同的安全域相联的机制,假设网络服务请求方理解新的安全机制并能够与网络服务提供方互相通信,既可用于主动请求,也可用于被动请求。验证服务可采用WS-Trust技术标准。该标准由WS-Security扩展而来,用以描述STS。在STS模型下服务请求者须获得一个安全凭证,以便于当它访问所需资源时向同样信任该STS的服务提供者出示该凭证。授权服务采用安全声明标记语言(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SAML)。SAML是一种描述用户认证、授权和属性信息的基于XML的框架,它声明的可以是用户的认证结果、授权证书列表或者授权决定表达式,SAML不局限于SOAP消息,也可以用于基于REST的网络服务。数据源鉴定服务采用XML密钥注册服务规范(X-KRSS),X-KRSS通过用户身份信息和与身份信息绑定的密钥来定位公钥,X-KRSS允许XML应用向XKMS信任的服务提供者注册密钥对。

3 结束语

全系统信息管理是下一代空管系统的核心能力,可有效解决空管、机场、航空公司、气象等部门存在的各自对空管信息掌握不完整、表述不相同、认知有差异等问题,通过协同和提高空域的有效利用率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文章从保护SWIM核心服务安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SWIM安全功能体系,分析了以Web服务安全标准为主的SWIM安全服务和基础设施所应遵循的安全技术,给出了安全体系的研究途径,为SWIM的部署、实施和发展提供安全服务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Matias K,Martin G J.Learn to SWIM[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vailability,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2014.Fribourg:IEEE Press,2014:556-560.

[2]Stephens B,Tectura C,Bellevue W A.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C]//24th digital avionics systems conference.Washington:IEEE Press,2005:344-348.

[3]吴志军,赵婷,雷缙.广域信息管理SWIM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4,1(1):1-4.

[4]Martin G J,Tor E F.Sink or SWIM: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in the sk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vailability,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2013.Regensburg:IEEEPress,2013:794-801.

[5]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System wide information management(SWIM)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gateway requirements[EB/OL].[2009-9-21].www.faa.gov/nextgen/programs/swim/documentation/media/gateway/xml_gateway_reqts_v2.0.doc.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2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地开展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科的教学要求,我们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独特的教学模式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激趣导入。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因特网》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 同学们有没有上过网?② 大家上网都做些什么?③ 因特网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方便?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对比式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我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透透彻彻,生怕学生听不懂。这种做法是本人认为不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比如说,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本人在开始授课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 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又如在讲解网页修饰这节内容时,可先展示一个已经修饰好的网页,并让学生与上一班级制作的网页相比较,从而提出任务一:给网页添加背景、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学生可以通过“帮助”、网页学习网站等获得操作信息。学生因为已经学过word字处理软件,任务一很容易就完成了,于是再展示一个网页进行比较,并提出任务二:给网页添加图片、动画、音乐、水平线等内容。教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在word中已经学习的方法去操作以达到知识的迁移。最后教师总结。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网页装扮地五彩缤纷,个性十足。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寓教于乐

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指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1]如果作为一种教育法则,“寓教于乐”则要求我们当今的审美教育面向新的世纪、新的教育观念,以当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种美和审美的方式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在课堂中,“寓教于乐”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技巧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学生愉快而饶有兴起地接受与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指法练习课中,教师在课前可演示《金山画王》中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就很好地激励学生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微机原理,抽象难懂。我自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单一途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进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又如,我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橡皮”工具时,讲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玩,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教师适时鼓励怎么办?引导学生使用“+”和“-”号,如何将其变大变小,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在临近尾声时,再让学生欣赏你表演的红橡皮、绿橡皮的杂技,让他们带着问题到课后去寻找鼠标“右键”在画图选色中的应用,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把知识学到了手,学生因此乐此不彼。

四、互动,利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

因为我校的实际状况,不允许学生一人一机,所以我干脆把他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不同长处的学生作出配搭,互相帮助,彼此模仿、示范,分享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同一水平,并且具备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效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解决电脑为人所垢的弊端――过于机械化、缺少人际关系的培养和感情的交流,还解决了人多机少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妨在学习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解难,多作互动交流。这比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或一个学生利用电脑自己进行学习强多了。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学习体会

学习了国培《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李冬梅老师从学科特点、学生学习动机、及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来分析,让我更加深刻地思考,平时上信息技术时存在的问题,并从学习中让我学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归纳几点收获:

(一)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1.科学性 2.实践性 3.创新性 4.应用性 5.综合性 6.基础性

(二)学习动机分析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 我想说的学生喜欢的是:信息技术课堂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成就感、归属感、影响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让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

首先要重组重组课堂,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分为精讲新课与做作业两部分。时间为 1 : 2。我的信息技

术课堂: 从培养信息素养出发,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培养其获取、管理、存储、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习活动主题的设计是关键。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并经历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培养其信息素养,还可以学习总结

一些技术技巧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像自主探究、游戏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等等。并且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正

确使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出详细的学习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布 置难易适中、具有创新空间的实践内容 交流、评价与反馈

课程简介

本课程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环境给教学带来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信息技术学科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利用域服务器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方法。学习目标

本课程学习目标为: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3

摘 要:信息网络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理念和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电子邮件、班级QQ群和微博与学生沟通和交往,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方法,超越了简单的责罚和规训,在提倡学生自主沟通,促进主体道德内化,保证学生话语权,丰富日常班级管理德育形式等方面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电子邮件 班级QQ群 微博 电子阅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在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班级管理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应对时代变革,改变的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更是教育思想、理念和情怀的更新和提升。

一、电子邮件: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案例1】

开学不久,两位同学因为言语的冲撞继而发展到用打架来解决纠纷。刚开始处理这起事件时,我采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训诫,还要求他们在班级作深刻检讨,发现效果并不好。

没过几天,这两位同学再次爆发战争。这次我改变了处理方式,结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首先,我让两位同学分别冷静地反思一下,在反思的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平复,面部的表情都有所缓和,但是都不肯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我就让他们在晚上互相用发电子邮件的方法述说当天所发生事情的经过,并谈谈自己事后的感想。当晚两个同学分别发送了邮件给对方,在邮件中很客观地写下了打架的起因,总结了自己不对的地方,请求对方的原谅。两封邮件中言辞诚恳,情真意切,两位同学很快冰释前嫌,并成为很好的朋友。

【反思】

通过“电邮传情”这件事,我们发现传统的说教、惩罚、训诫等老一套的班级管理方式存在着压抑学生话语权、阻滞学生宣泄情绪、逼迫学生曲意顺从、消解师生之间的信任等弊端,无法妥当地从根本上疏导、牵引、协调问题的解决。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隐秘的优越性,与学生沟通无极限,协商交往不留痕,营造快乐大本营。

“电邮”超越了时空,键盘流淌了真情。光缆的两端连接着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心灵,这种隔空喊话,用文字的旁白代替了语言直白,互相协调商量是那样的自然和坦诚,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是那样客观和动情。“电邮”引进班级管理,既能满足青少年的情感和价值体验,又能让学生互动交往克服“我”的本位,转向“你”的移情,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错误,从行为上改正错误,这即是现代德育知行统一的追求。

二、班级QQ群:班级管理的“监督者”

【案例2】

本学期,笔者以群主身份建立了班级QQ群,分别任命几名班干部为QQ群的管理员,并且明确了QQ群的群规则和群用途。

一天我收到一位同学的QQ信息,信息中透露三位班干部欺负班上的一位有智力障碍的女生,并且编写了一首打油诗让同学们到处去传唱。我马上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班上的同学会受班干部的影响,扩大和加剧对这位女生的伤害。

通过找班上的同学摸底调查,我基本弄清楚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然后我结合当时的一则时事新闻《山西男童挖眼案》,在QQ群中开展了“如果郭斌在校被人欺负,你怎样看?”的讨论。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在QQ群里发言,有的表示“欺负郭斌的同学应该受到老师的严惩”,有的表示“如果我是旁观者,我将帮助郭斌揍他”……

我注意观察了这三位班干部的QQ图标,一直都很沉默。两天后这三位班干部主动“投案自首”,给我发来消息,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经过这件事后,班上的同学对这位有智力障碍的女生都格外照顾,同时也认为三位班干部知错能改,大家乐于配合她们工作了。这正好印证了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那句话,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的模仿[1]。

【反思】

QQ聊天以其广泛性和便捷的即时沟通模式深得中学生的喜爱,是目前中学生普遍流行的交往方式。建立班级QQ群,能够充分运用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特点,为网络时代的班级管理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柯尔伯格强调,品德既不是固有的“道德种子”的成熟,也不是单纯外部环境塑造的产物,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在活动和交往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1]。自从QQ群建立后,同学们经常在群中踊跃交流。当学习中碰到了难题发布到群里,总有热心的同学帮助解答;当生活中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发布到群里,总有好心的同学负责安慰开解;当班上有好人好事时,总有开心的同学及时发布……

班级群的图标总是闪动着,热闹非凡,他如同班级45颗跳动的心脏,生机勃勃。有了这个美好的氛围,我及时抓住契机,在群里开展了“你的行为我监督”活动,将每周班级表现情况在群里进行公布,同时实时发布的有同学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点滴感动的瞬间、学校要闻、班级内外、四海摘英、家长寄语、教师心絮、同学传真、小小曝光台等。有了班级QQ群这个平台,同学的热情被点燃了,班级管理透明度增加了,交流沟通无处不在,师生相伴形影不离,协调合作畅通无阻,学生家长自觉参与,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增强了,QQ上一片繁忙兴旺的景象。

三、微博:班级管理移动的“留言簿”

【案例3】

一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女生在微博上@我,说她最近比较苦恼,因为她喜欢上了隔壁班的某个男生,虽然她觉得非常不应该,但是她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总是不自觉地去关注那个男生的一举一动。

慎重思考后,我给她了微博回复。建议她首先认真思考喜欢他的哪些方面,然后鼓励她去和这位男生正常交往。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再思考自己喜欢的那个男生是不是自己虚幻出来的“自己崇拜的英雄”呢?

有了我正面具体的回复,她和我距离拉近了,我俨然成为了她的“闺蜜”。她随时和我分享她的感受,我也从旁给她适时适度的引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微博互动后,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再也没有原来的苦恼,他们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普通朋友。

【反思】

正如有些媒体夸张地表述“微博搅动中国”,中国进入了微时代。作为信息技术时代下的弄潮儿——中学生,见面语也时髦地换成了:“你关注我了吗?”

微博的出现强烈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只言片语、图片视频及微博上的互动都能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甚至直接参与学生关心问题的讨论。杜威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儿童的道德思维[2]。于是我鼓励学生将班级上发生的点滴记录在微博上,老师可方便地从各位同学的微博上了解到班级的日常变化、舆情波动、风云际会,而这些信息在日常用面对面的语言方式获取是很困难的。

四、电子阅读:班级管理的生活方式

【案例4】

班上有位男生脾气非常暴躁,当和同学发生小摩擦时常常通过“武力”去解决问题,造成班上同学都有意地疏远他。由于无法和同学融入一片,他常常独自沉浸在电子阅读中。针对这一情况,我推荐他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读完后请他来和我交流一下感想。一个月后他主动找到我表示他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让他好像走入了小主人公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将他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他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在感动中,他发现爱其实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像空气,每天在我们的身边。同时也认为自己原来在班上的处事态度存在很多的问题,以后会积极改正。我趁热打铁地又给他推荐了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将近一个学期过去了,他通过不断的阅读,行为逐步地发生了转变,和同学们的关系也逐渐冰释。

【反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思想教育的基石,被人们所公认。阅读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可以熏陶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心灵。然而,很久以来仅靠纸质书本,其获取的延时性、内容的局限性、携带的限制性制约着书籍教育功能的最优化和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阅读弥补历史的缺陷,实现了处处能读、时时能读的立体型、多样化、全覆盖的特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可供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

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3]。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提高了学生主体感受教育氛围的效率,电子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学生阅读的主流方式。学生通过电子书联动阅读、指向阅读、集中阅读等,由于火力密集、药性浓烈、把脉治疗,情感上往往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上容易受到深刻的启发,觉悟上常常得到快速的提升。这时,教师再从中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能顺势而为;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能影响深远;即便不能实现人性品质的“突变”,但内化的恒久可靠,让学生走向成功,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教师应该且用且珍惜。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

[2] 杜时忠.德育十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 王道俊,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教育研究,1989(9).

信息技术与门诊服务流程管理 篇4

1 传统就医流程及实施信息化流程管理的原因和目的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 是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的整个过程[1]。目前医院的门诊流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自然过程, 即患者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交费、候检、检查检验、再就诊、再交费、取药、治疗、离院。在接诊高峰期都会遇到挂号、候诊、交费、取药排队时间长而诊查时间短的问题, 看一次病至少要排4次队 (挂号、候诊、交费、取药) , 交3次费 (挂号费、药费、辅助检查费) , 花费时间少则1.5~2.5 h, 多则1 d[2]。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候诊大厅人满为患, 门诊各个诊查科室、收费窗口和取药窗口门前人头攒动的现象。其原因除了门诊量大以外, 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是一个根本原因, 而这与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医院的门诊流程安排不尽合理有关。因此, 必须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作业流程进行重组, 以患者为中心, 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 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 从而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2 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中流程再造的实现

门诊流程再造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流程, 尽量减少患者就诊的环节[3]。我院在实施门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对现有流程中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了服务模式, 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 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后, 患者在门诊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减少, 门诊大厅拥挤现象缓解, 在医院停留时间缩短[4], 患者满意度提高。

2.1 前台发卡系统

患者首次就医时, 由操作人员将其个人资料如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地址等输入诊疗卡, 系统将资料存档。此卡作为患者就诊的“身份证”, 是进入医院计算机系统的钥匙, 同时避免造成挂号、就诊、收费、检查等部门重复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持卡患者可刷卡查询自己的资料、过去的病历及处方。

2.2 挂号形式多样化

采用多种挂号形式, 分散某一时间段内挂号就诊的人次, 使患者能在不同时间段内挂号就诊, 从而减少患者挂号排队的时间, 减缓门诊就诊高峰的压力。开设专用窗口, 实行专家门诊预约制度, 对热门专家实行事先预约, 使患者能够通过电话及网络预约挂号,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 特别是外地患者看知名专家难及挂号、候诊时间长的难题, 并杜绝非法倒票人员倒票的现象。

2.3 就医叫号系统

门诊电子排队、叫号, 电子显示屏自动显示患者姓名和顺序, 减少了患者反复询问的麻烦, 也避免了插队、争吵等现象, 主要应用于门诊候诊、取药、抽血、检验等窗口部门的排队管理。完成挂号流程后, 护士接诊台分诊计算机上的分诊程序从门诊数据库中读取就诊序列数据, 形成挂号患者文字提示资料;从计算机本地读取所在诊室医师的文字数据与照片数据, 形成医师介绍图文资料。叫号信息与医师介绍资料交替显示, 形成图文并茂的叫诊信息。门诊医师在门诊工作站上进行叫诊操作。分诊程序生成的界面内容通过电脑内安装的多屏卡及多屏卡软件发送到诊室相对应的显示屏上。

2.4 门诊医师工作站

使用门诊医师站系统, 挂号后的患者信息直接传到相应门诊医师的电脑里, 医师可以直接在电脑里“写”门诊病历, “开”检查化验申请、治疗单和处方, 患者做完检查或化验后, 门诊医师可以从电脑里直接调阅相应患者的检查图像、检查或检验报告。系统可以列出自费比例和报销政策, 医师可以及时征求患者意见, 调整处方, 避免纠纷, 提高服务质量。另外, 系统可以及时通知医师药品库存、使用方法和剂量、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帮助医师合理用药。交费后的电子处方直接传递到门诊药房, 让药师提前摆药。经过这样的数字化流程, 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 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 也让医师有更多的时间面向患者。

2.5 检验信息系统与条形码技术相结合

每一名患者的标本从采集、转运、接收、处理等检验前处理, 以及系统与仪器间双向通讯、标本检测、审核、确认、检验报告单无纸化传送等检验处理过程都是通过对条形码进行扫描监控, 直到最后的检验结果确定。这样有效地杜绝了标本化验前的误差, 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另外, 实现自助打印化验单, 需要化验单的患者凭诊疗卡在自助打单机上刷卡打印结果, 使患者能够及时、快速地取得结果, 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2.6 实现无排队取药

2.7 门诊信息查询系统

在各明显处设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 患者可查询就医注意事项、门诊各科方位、专家出诊信息、办理出院指导、各项收费项目、药品价格、收费依据等, 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消除对医院多收费、乱收费的错误认识。

3 信息技术应用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的体会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技术及IC卡技术的发展, 为医院门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医院要充分利用, 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 解决“瓶颈”问题。我院在实施门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不断提出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的要求, 对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 如门诊医师工作站、候诊处、检验、影像传输系统、计价收费系统及药房配药系统实现联网, 促进医院信息化不断完善, 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门诊流程必须以患者为中心, 在转变观念及经营战略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实现信息化的同时进行流程再造[5,6]。优化原有的流程之后, 引入合适的信息技术, 将医院的信息基础建设和门诊服务流程优化结合起来, 两者同步进行, 改变服务模式, 创造轻松、良好的医疗环境, 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提高患者的有效就诊时间, 减少其排队等候时间, 改善医院绩效,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相应地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医师开完电子处方后, 患者一旦完成收费, 立即通过系统传送到药房, 药师审方、校对后迅速完成调配, 同时给配好的药品附上患者姓名、使用说明和药品清单, 并在电子幕上显示患者姓名, 等待患者取药。患者按收费清单上显示的窗口号即到即取, 使患者无需排队取药。此外, 收费清单上标有药名、数量、用法、单价和总金额, 告别了医师的“天书”时代, 让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

参考文献

[1]王俊智.浅谈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矛盾的分析[J].工企医刊, 2003, 16 (2) :125.

[2]温佰胜, 廖秀珍, 罗君荣, 等.再造门诊流程构建和谐医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5, 3 (5) :385-387.

[3]戴谷英, 孙康平, 韦文生.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5) :285-286.

[4]钟初雷.实施门诊医生工作站与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6) :377.

[5]丁碧岚.提升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3) :150-151.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5

农民是农业建设主要的力量,提高农民的思想和意识是发展信息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结合的关键因素。所以政府和地方必须要强化宣传的力度,积极的宣传农业信息技术的效果和重要作用。同时农业地区要组织农民培训,请专业人员对广大的农民讲解信息化给大家带来的便利以及对农业生产有效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素养,为了下一步的发展进行基础的奠定。

4.2提高资金的投入

农业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结合一定不能缺少大量资金注入,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可行的资金投入方案,结合不同农业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制定,帮助农业地区早日的实现信息化的建设。地区需要把资金的使用用到实处,确保信息技术可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顺利的实现。

4.3保证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化设备与技术在进行完善以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要确保农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转变以前传统农业信息比较单一化的不足。

5结语

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完善,农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因为它已经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阻碍作用,必须要进行改革。把信息技术使用在农业的经济管理中不但是趋势,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好方法。它可以提高中国的农业经营规模,实现农民在经济方面的增收。政府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在认识水平方面的培训,等等,这样才可以推动中国农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王丽莉.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16):142-144.

[2]杨慧.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Z1):185-186.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管理 工程管理 电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项目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种专业展现在人们的身边,将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等传授给学生是它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型、拓展型、外在型素质,从而能够让学生变为在处理工程策略和整个过程中的高级管理人才。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广泛运用在现实生活的技术,它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明显得到改善。想要增进两者的起色和进步,应当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做法不仅使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得到相对的应用,工程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1 电子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利用科技的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存储、制作、处理,这种以技术为主的方式统称为信息技术。计算机已经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电脑我们经无法正常生活,而如今我们所面对的难题是怎样合理的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而不是对其使用与否的问题了。对于工程信息的管理以往陈旧的方式由于数据量大,构造繁琐,存储也不方便,查找和修改也不便捷,在现代化管理需求中已经落伍了,计算机的出现有效的处理了陈旧的工程管理所不能处理的问题,使得工程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在有关工程方面出现的多种因素我们都能够利用计算机的工程管理所临摹出来,它是程序简洁化了,工程的管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对于项目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力

(1)技术和经济达成了联合。人们常说需要T型人才,这是由于社会分工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局势日渐精确,社会生产方面也日益精细,从而导致专业分化日显明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就普遍存在了,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综合型的人才被人们所需要。在社会中若仅仅有管理技术或者说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顺应其进步趋势了。只要有管理技能,或者干脆与工程技术人员,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较多的企业工作人员由于受到陈旧工程管理理念的干扰,无法把经济和技术相结合,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严重欠缺,在如今的企业建设中造成了管理方式和工程技术不能够得到统一的重要影响。然而,若想使技术和经济形成统一,我们应当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贯彻到项目里面,这样就能够让各个部门的工作者在电脑上得到有效的交流、沟通。

(2)施行数据共享。让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计算机、不同软件的用户能够读取他人数据并进行各种操作运算和分析这就是对于数据共享的简要说明。各个部门和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善也得到了逐渐提高,在企业建设里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入使数据共享得到了实现,同时数据的传输也得到了保护。将大量、无规律、复杂的数据和资料统筹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能够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工作和相应费用,使现有的数据资源得到更充分地运用。

(3)提高资金管理和运营水平。财务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是资金管理,总部管理财务实现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资金管理,计算机系统具有数据库同步与广域网通信功能,联合规划和管理资金,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迅速的进步是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使营运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企业综合资金的运营效率得以提升。

3 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

3.1 运用于项目管理

供应和保持项目的投资、规划、进展是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的好处。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由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可以利用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查阅信息。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利用计划审核法和重要途径法等网络技术就能够计划系统出现在项目经理面前,从而重要路径报告就可以被整理出来。为了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应当积极的将资源进行分配、报告现场进度等向工程管理人员传送和辨析。

3.2 运用于物资管理方面的好处

所以在工程项目施行之前应当对其进行程序操作。为了确保施工供应实用的材料报告,进行了预测存货及分析材料可用性。计算机电子技术把世界范畴内的货物、信息进行剖析、统筹,在掌握市场现状的根本上让决策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计算机电子技术能够整理出货物的价格数据、采购分析、投标情形等信息,对于市场上的行情进行系统分析。另外,在货主和买主之间通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能够跨越空间的距离使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于物资管理、决策这对项目的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

3.3 在管理系统方面进行运用

施工计划施行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工作的状况报告、重要活动表、项目实行报告以及实行和规划的对照分析,为了避免在施工工程中出现意外事件,项目经理应当及时对这些工作掌握清楚。项目经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将这些分析工作进行合理地统筹和整顿,从而根据已经解决的信息进行随时跟踪、了解,工作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总之,我国近几年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信息化水平与国外相比而言,我国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信息化不仅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所有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各个工程管理中。

参考文献

[1] 田振亚.论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2] 李卫星,朱焕立,吴喜泉.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29).

[3] 郑海泽.浅谈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7

一、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 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在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 不少事企业单位实行“零基预算”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个管理方法要求预算会计在编制之前, 全面掌握各种财务信息, 才能实现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并为全年的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需要明确的总账和明细账, 而借助信息技术就能实行在短期之内, 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2. 对财务核算的影响

财务核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 不单是事后的静态核算, 而是向着事中的动态核算方向发展;核算业务活动也有所改变, 不再是定向核算而是具有一定的及时性;财务报表和报告的编制的时间有所突破, 不受传统的会计周期而限制。由此一来, 电子信息技术促使财务核算能够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 以及指标执行方面的信息, 因此, 电子信息技术为财务核算管理丰富了财务信息的内容, 并且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价值。

3. 对财务决策与预测的影响

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借助电子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进行财务决策和预测的管理, 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是一个模拟人类思维的系统,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 并结合相关的数学模型, 对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工以及深层次的应用。单位借助此系统的帮助, 可以对下一年度的财务支出方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比较, 进而可以更好的编制预算, 在解决资金支出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4. 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影响下, 财务管理的环境已发生了改变, 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 只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 各项决策活动才能实现科学化。这不仅给财务管理提供了方便, 在财务管理职能方面也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体现在财务控制范围的扩大, 已逐渐深入到财务管理的各个层面上, 不仅如此, 还体现在财务控制手段方面, 使其更具有信息化、全面化。

5. 对财务管理过程的影响

首先, 通过使用电子信息技术, 打破了传统财务信息沟通的障碍, 建立了关于财务管理的系统平台, 将财务信息系统的归纳在一起, 减少了企事业单位与上级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从而使财务管理更信息化, 系统化。

其次, 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资金管理的手段, 可以实现资金有计划性的管理及其规划, 使资金收支情况明细,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保证了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 为财务业务活动的监管规范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已建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 为了使其运作更顺畅, 统一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 以便于财务管理, 促使财务信息提高及时性和准确性, 对于业务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能够实时反应, 从而解决了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 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了有利的监管作用。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很多服务功能, 因而财务管理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 下面就针对于资金管理方面进行讲述。

在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时, 流动资产是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 同时实现实物及价值的耗费和补偿, 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生产经营模式。但多数企业不能对资金流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财务部门提供信息和数据相对比较缓慢, 数据的准确性也不高。因此, 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在对于市场的变换时很难做出快速的反应。然而, 电子信息技术的进入, 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1. 货币资金的控制

在流动资产中, 货币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若对其控制不到位, 就会使企事业单位出现财务风险, 甚至引起经济的损失, 所以更应该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 然而电子信息技术是最好的帮手。首先,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能够及时反馈资金的收支信息;其次, 当明确了资金收支事项的权限后, 可将资金计划的信息及时传达到文件中心;再次, 建立了单位内部牵制制度, 将资金收支职责进行分工, 而文件中心可以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存款和付款工作。

如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 采用财务一卡通的经费管理系统。由于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较多, 从事的财务业务活动也多, 所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系统的经费管理系统, 对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说, 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财务一卡通不仅可以刷ID卡进行自动报账, 还可以通过智能BQ平台, 对往来报销资金和薪资等个人财务信息的查询, 企业员工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资金流动情况, 不需要再往返的回到企业查询, 这一功能充分的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便捷性。

2. 储备资金的控制

在储备资金的控制中, 经常出现采购间断性, 以及生产连续消耗, 对于这些问题, 电子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在采购渠道方面, 通过网络将采购材料的信息记入电子数据库, 以便于稽查, 同时还建立了网络监控体系, 为采购定价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在货物储存方面, 可以利用信息系统, 对货物储存的量进行自动确定, 以保证存货最小化的占用流动资金;在物资的调配方面, 采用信息软件, 对散货进行分区管理, 明确货物的使用情况, 进行按需采购。

例如, 财务软件与建筑企业智能管理平台进行合理运用。建筑企业的智能管理平台包含了项目、施工、设备、人力、物资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信息, 会计凭证是由财务与业务共同集成的数据源, 会计凭证的编制一般通过手工录入, 因此记录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然而, 用财务软件与建筑企业智能管理平台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使财务系统与智能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信息共享, 由业务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财务软件的运用不仅确保了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还减少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同时提高了财务核算的速度。

3. 成品资金的控制

为了确保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对于成品资金的控制是关键, 而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销售环节是问题的根源。对此采取的治理方法是, 利用信息化管理, 将每个销售点当天的销售情况录入公司的数据库中, 由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全面了解市场货物的流动情况, 因而对库存商品实现远距离的调度,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4. 结算资金的控制

企业在资金结算的过程, 经常遇到赊销情况, 对企业资金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 实施有效的制约机制。无论公款是汇入还是借出, 都必须按照规定录入计算机系统, 进行备案以便查询, 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债权资金的周转状况进行管理;其次, 组建了专门负责客户信息管理的信用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客户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并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额度核算以及控制发货。对财务活动进行信息化的处理, 为结算资金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卫玲, 汪晶.电子信息化推进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40-43.

[2].王迎辉.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辽宁经济, 2010 (10) :86-87.

[3].罗志艳.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 2007.

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篇8

1.1 概述

在现代安全管理工作中, 安全信息管理技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措施,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实质上讲, 安全信息管理就是把现代系统科学融入安全工作领域中, 结合现代管理理念, 通过电子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管理人员,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信息进行处理, 并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生产环节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通过系统的安全分析与评价, 对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和信息支持。

1.2 现代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和特点

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及特点主要是通过处理数据信息, 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运用, 从而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支持。数据处理通常包括字符、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有的信息代表事件;有的代表人或物体;有的代表条件和状态;有的则表示各种管理信息和相关法规等。通过数据处理和信息收集, 能够将繁琐复杂的数据转变为直接利用的安全信息, 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系统安全状况。采用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并充分发挥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精度高以及智能的特点, 使信息处理工作更加系统、完整、准确和及时, 确保社会生产的有序、安全进行。

1.3 安全信息管理范围

从内容方面来看, 安全信息管理的范围包括生产安全信息和非生产安全信息, 一般多为生产安全信息, 包括生产过程信息、设备运行信息、日常生产管理信息等;从信息的来源方面看, 主要分为一次和二次信息。一次信息就是直接来自生产现场的信息, 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二次信息就是经过处理和综合的信息;从类别方面看, 安全管理信息分为事故信息、隐患信息、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等;从管理要素方面看, 主要包括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环境信息和管理信息;从信息的表达形态来看, 包括图、文、声、像等信息。在生产过程中, 应该将各类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评价, 以充分期限出安全管理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特性。

2 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研发

安全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同, 都需要经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模型建立、系统设计和程序实现等环节。其中系统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安全信息系统的结构, 提出各阶段的程序及处理方案。具体来看,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 总体设计

安全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应该结合系统安全目标、任务和相关模型, 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对象进行系统结构的划分, 设置多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

2.2 详细设计

(1) 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的确定应该首先遵循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安全信息管理需求及生产状况, 并努力保证数据名称的类型、字段和长度与系统的设定及相关规范相符, 便于系统地进行信息处理。比如说: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安全隐患类型、安全属于和量纲等数据字段的设定应该与国家的相关规定与行业规范相符。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数据结构的字段含义进行简单的描述。

(2) 代码设计。在设计前, 首先要确定编码方式与代码对象。如果数据元素存在通用代码, 尽量采用通用代码, 如果没有通用代码应该遵循便于使用、符合规范的原则进行编写。

(3) 输入输出设计。应该结合安全信息的处理需求和业务部门的格式与工作规范进行数据输入输出方式和格式的设计。

(4) 数据存储设计。首先要确定数据存储的容量和内容, 并结合相关要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和数据库, 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应该充分结合系统功能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 设计多个子系统, 并使各个模块间具备独立的功能和关联, 便于系统调试、功能实现和维护, 增强系统的整体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这样才能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3 安全信息系统的基本配置

(1) 系统软件平台。根据安全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现阶段软件技术的发展状况, 选择易于开发、维护和使用的软件, 并要具备多媒体处理功能, 以充分适应各种应用需求。通常情况下, 可以选择以下几类: (1) 选择新一代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作为数据库系统; (2) 选择具备良好人机界面的中文操作系统作为安全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 (3) 选择功能较为健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相关软件作为系统编程语言; (4) 工具软件有关的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平台。

(2) 系统硬件配置。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 应该首先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安全性、成本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配置方案。常见的有单机、网络和终端等配置方案。就目前来看, 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单机方案, 只需要一台主机和打印输出设备就能够使用, 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摘要: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安全信息管理技术就是综合运用各类生产信息资源, 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辅助, 并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从而起到消除隐患、推动生产、提高效益的目的。但就目前来看, 现代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仍缺乏规范的模式。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的研发及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研发设计

参考文献

[1]官巍, 胡若.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3)

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有效融合 篇9

●信息技术与现代学校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目前教育形势发展迅猛, 但离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学校管理进行创新, 建立信息技术与现代学校整合的管理模式, 以提高管理效能和教育现代化水平。

从目前各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看, 普遍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和应用的现象, 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建设后成为了校园“装饰品”, 不能及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上这些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贬值速度快, 往往因为学校管理不合理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信息技术与现代学校管理整合可以带动和监督学校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同时还可通过管理促进其使用效果。因此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整合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是通过对学校人、财、物、事等的管理来实现的, 而信息始终贯穿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 可以说, 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信息了解管理对象,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加工处理制订工作计划或进行学校工作决策, 通过指导信息实施对学校工作的调度与控制, 通过反馈信息来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的效果。

学校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大体上可分为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各种活动信息以及学校财、物信息、科研等五种类型。这些信息以及对它们加工的结果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当前状况, 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的财、物信息主要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各种渠道捐款、其他固定资产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对管理人员掌握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改进和提高财、物资源的利用效益起着重要作用。科研信息主要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信息、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信息。对上述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通过校园电视系统, 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校园网进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学校管理信息比人工处理要准确、高效、快捷得多。

●如何在学校管理中进行信息化建设

(一) 教学及管理人员的学习化建设

现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前列,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音频技术、通信技术、图像压缩技术等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特点为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服务。发达的网络技术能够使任何人在任何时期、从任何地点获取任何所需要的知识。将现代信息技术成功地引入学校管理领域, 可以改善学校的现代化教育备件, 更好地发挥学校电化教育的作用, 并可以帮助学校领导做好科学育人、科学决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学校管理者必须更加重视与自己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储存与处理, 学会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功能。如此便可以促进常规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编制技术。

(二)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切入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及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来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一, 学校网站的建立, 可利用Windows2003的服务器架设功能, FrontPage或其他工具制作网站、网页。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广告、广播、宣传作用;学校管理中的文件、政策、规范, 可让师生通晓;其他如教育教学资源、公共资源等也均让师生共享。其二, 开发BBS功能, 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开辟校园论坛, 学校领导与教师, 教师与学生在论坛上互相讨论学习体会, 就校内外的事件和师生关心的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再广阔一些, 社会上的一些有识之士或者学生家长也可进入聊天室, 以利于学校管理者广纳善言, 更好地做好管理。其三, 利用E-mail做师生的思想工作。在校园网内建立邮件服务器, 供管理者和师生使用E-mail进行交流。开设心理咨询信箱, 运用E-mail交流、避免面对面的尴尬, 既缩短了校长、教师、学生间的距离, 又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还有助于尽快地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其四、对师生的考核进行量化管理。

(三)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的优势

1. 利用信息技术, 拓宽时空局限。

网络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在单位完成, 也可以在家庭完成;管理者对各种现场的处置既可以现场办公, 也可以点击鼠标进行桌面管理;教师和家长、学生的交流, 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通讯平台实现适时、多向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建立起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过程追溯。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最需要的是过程管理, 但最艰难的也是过程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 大多重结果的考核, 轻过程把握, 由结果来推测过程, 这种方式显然有着很大的缺陷, 在很多情况下, 结果好并不等于过程优, 同样的结果并不代表过程的质量完全一样。很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结果中不一定都能呈现。作为学校管理而言, 最怕不能暴露问题, 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恰恰可以针对过程, 利用其适时的信息采集、海量的信息存储、客观的身份认证, 对众多教育教学流程实施有效的全程监督, 甚至可以实现过程的追溯, 从而能找出问题环节并实施有效的补救措施。例如:电子备课系统可以对教师备课时间的合理性进行有效调控。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教案上传的时间来推导备课时间, 并与执教时间、学生作业时间相对照, 看是否按要求备课, 这种备课管理的方式显然比传统的备、教、改、检查的方法模式有着难以比拟的优势。

3. 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信息处理。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最大的优势在于凭借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可以将过去无法统计的一些数据迅速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 管理者只需要读懂这些数据, 并据此作为依据来优化自己的管理方式。如:在网络版的图书管理系统中, 我们可以通过借阅登记系统来按班级进行阅读量的统计, 这样各班级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情况就一目了然, 学校行政和各科任教师就可以据此来调整自己教学和管理的思路。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目分布情况的统计来找出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目, 并把它作为学校以后新增图书时的参考。可以这样说, 信息技术带来了学校管理信息反馈与处理的一场革命。

总之, 当前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才能使学校管理信息处理得准确、及时, 才能使学校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有效地实现, 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 冲击着学校的管理观念和模式。依据信息技术和现代学校管理的特点,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美妙的切合点, 将信息技术与现代学校管理通过其切合点在多方面进行有机整合, 将使学校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 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文档资料标准化、各类资源共享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人本化、数字化、高效化的理想目标。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10

关键词: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网络防护

0 引言

近年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 迅猛发展的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和体验。在人们得到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在面临和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 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的增长。尽管我们已经研究和使用了如防火墙等复杂的软件技术, 但是, 这也无法阻止黑客的入侵。这样, 原本就很脆弱的计算机网络显得更不安全。因此, 如何针对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 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是摆在计算机安全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亟待解决。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安全威胁的类型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漏,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 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网络威胁是潜在利用网络安全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资源耗尽、资源被盗或者被破坏等。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1) 系统漏洞

包括不安全服务、配置、初始化。系统的各种漏洞容易造成网络安全威胁, 要定期检查系统, 更新系统补丁, 从而可以很好的预防漏洞和安全威胁。

(2) 线缆连接威胁

包括拨号进入、冒名顶替、窃听。窃听在线缆威胁中时有发生, 在广播式网络系统中, 每个节点读取网上的数据, 如搭线窃听, 安装监视器等。

(3) 物理威胁

包括偷窃、间谍行为、身份识别错误。目前计算机偷窃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含有企业的重要文件的机器, 容易被不法分子实行偷窃行为,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身份鉴别威胁

包括算法考虑不周、随意口令、口令破解、口令全套。人们使用互联网时有时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这时口令密码设置尤为重要, 不能随意设置, 应该有一定难度, 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5) 有害病毒

病毒,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 计算机病毒已经构成了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严重威胁。由于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都是相互连接的, 如果某一个设备受到病毒的攻击, 它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网络。病毒具有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和传播性、潜在性和不可预见性特点。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不论是支付宝上网购物、银行转账还是信用卡业务, 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轻松处理日常生活的各项事务, 对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来说, 简直是便利之极。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连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着先天不足。再加上系统软件中的安全漏洞以及所欠缺的严格管理, 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的攻击。因此针对网络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应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 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现有网络系统和协议还是不健全、不完善、不安全的:有的思想麻痹, 没有清醒的意识到黑客入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的没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没有采用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手段和产品;有的尚缺乏先进的灾难恢复措施和悲愤意识等。网络安全是研究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安全问题, 具体地说, 网络安全研究了安全的存储、处理或传输信息资源的技术、体制和服务的发展、实现和应用。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任何网络服务都会导致安全方面的风险, 问题是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目前网络安全防护对策有以下几点:

3.1 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

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很重要,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来说主要是监控用户、设置用户权限, 采用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监控路由器等。通过隐藏IP地址, 更换管理员账户等方式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

3.2 计算机病毒防范

计算机病毒都是人为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漏洞编写出来的, 由于Internet的快速发展, 新病毒的出现, 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最常用的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是安装杀毒软件, 对感染病毒的文件进行查杀。预防病毒的措施还有以下几点: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 不随意下载未知网站的文件, 文件下载后先杀毒再使用, 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店址邮件 (附件) , 经常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等等。此外, 还要经常安装更新系统补丁, 减少一些病毒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和破坏。

3.3 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

对于一些刚接触网络的用户来说, 需要提示他们应该安装必要的防黑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 并且在上网时要对这些软件进行运行操作, 并进行安全更新, 保证这些软件的安全性。网络上所指的防火墙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网络内部安全的系统。它的作用是在网络内部和网络外部之间构建网络通信的监控系统, 用于监控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和访问者。防火墙技术可以防止通信威胁, 与Internet有关的安全漏洞可能会让侵入者进入系统进行破坏。

3.4 数据加密

由于网络黑客可能入侵系统, 偷窃数据或窃听网络中的数据, 而通过数据的加密可以使被窃的数据不会被简单地打开, 从而减少一点的损失。目前加密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常用的加密技术有两类:一类是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另一类是公共密钥加密技术。

3.5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可以用来证明消息是由发送者签发的, 而且, 当数字签名用于存储数据或程序时, 可以用来验证数据或程序的完整性。与普通手写签名一样, 数字签名可以用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数字证书相对于网上身份证, 以数字签名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有限进行网上身份认证, 具有真实性功能。数字证书安全、保密、防篡改, 对企业信息有效保护。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这使我们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 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 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 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士波.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硅谷, 2013 (1) :17-18.

[2]王能辉.我国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3]邬朝晖卢畅.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及其防护策略[J].中国新通信, 2013, 15 (5) :81-81.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 篇11

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的概况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革命也一直在持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不断的进行进步,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和网络的联姻,让计算机技术走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人们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进行网上沟通、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人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便捷和高效率的工作。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

工程管理是对工程进行的前期规划、过程的调度和后期的维护。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必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建设数量和强度的增大,对工程的科学管理十分的必要。工程管理不仅需要对施工中的工人、设计人员和参与人员进行管理,也需要对工程的材料、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规划、工程的技术和工程的资金进行管理,凡是涉及工程的任何方面和步骤都需要必要的管理。因此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引入高科技的手段来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计算机的应用会给工程管理带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但可以完成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可以克服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实现计算机模拟的功能,从而简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流程,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效果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项目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新的项目需要开发,项目的计划是由公司的项目经理组织,工程项目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项目开展,计算机保留信息的方面会有很大的优势。首先,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关键路径的反馈。其次,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资源分配,实现进度报告分析和其他信息及时传递,同时进行问题解决,这些需要分析的相关项目问题,可以及时提醒项目经理工作内容和进展情况。

2.物资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实现需要物资情况的报告或信息,有效地进行库存预测和材料采购等过程的操作,提供了实用且快捷的办法。通过计算机电子技术进行市场行情分析,各地商品价格数据的对比,采购成本的分析,将采购条件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搜索出来,这样就很方便的给项目经理提供目前的市场状况的分析,帮助采购材料或者销售产品。同时,它也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方便的沟通和服务。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改进项目,为整个项目有效地提供物资买卖。

3.在工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操作的控制。在控制对象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设备或装置的传递函数的方式,放大系数倍数,增加时间常数,积分常数等运算,其目的是实现监测计数。(2)实现制动器的操作。制动器上是将调节器输出的信息频率,通过改变角位移的方式进行机构调整,或通过改变介质的能量传递到生产过程中进行预测控制,最后成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精确的控制。(3)实现数字控制器的操作。计算机可以实现无线路由传感器接受某种形式的信号进行测量转换数据,这些信息将被存储到数字控制器里。数字控制器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关键,是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是由输入和输出通道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可以实现这两种渠道的自动控制。

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1.技术创新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必要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的创新让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更加的合理。一是加大技术的投入,对工程管理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必要的技术投入,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和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软件的应用要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基本的技术支持。二是加大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技术研发。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并不能原封不动的运用到工程管理之中,需要必要的技术创新,以便满足工程管理的特殊化要求。

2.人才培养

人才始终是各种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事工程管理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及素养,同样也要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这就需要人力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具体做法:第一,对工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在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第二,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以便更好的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整合。第三,注重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因此需要相关的人员具有不断创新和学习的思维。

3.理论研究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必要的理论研究,我国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本身就十分的匮乏,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高校为代表的研究中心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的相关理论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在历经了多次的改革与发展后,实现了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工程管理的质量及管理效率,可以更好的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也加强了各个管理环节的协调性,从而实现工程周期的缩短,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应加大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之间的联系,这需要两个行业的相关工作者做出共同的努力,在实现各自技术发展和提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两者的相互结合运用,从而促进两者共同的发展,这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佟文.探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2).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施工管理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发应用。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息技术以提高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1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施工管理

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总称,它包括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一种手段。它们之间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只有对两者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区分两者的概念。

2 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2.1 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作业水平。

2.2 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作业水平。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单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方面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设计计算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

2.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范围仍然较窄,主要集中在以招投标、造价预算等为主的前期工程中,而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质量、进度方面几乎未曾涉及,对施工管理更是纯粹依靠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浪费。(2)仍以单机版应用为主,只是利用计算机速度快进行单机操作,而不能形成网络,以有效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商务活动如采购等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因特网所带来的便利并没有真正被利用。(4)网站大都只实现了信息发布,因为缺少必要的工具类软件而缺乏相应的信息互动。(5)软件开发没有创造性,常常选题雷同并且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不能有效配置,会出现低水平甚至重复开发的现象。

2.4 国外同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国外建筑业同行已经有很多成功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国内香港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等。

3 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用与实际

例如,在我国广东华南师范大学的二期工程,该工程总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共有实验楼、文科楼、学生公寓、艺术楼、后勤综合楼、人防地下室等22个单体建筑。总工期为360日历天,在该工程中信息技术就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实践。

在该工程中主要应用了以下信息技术:(1)采用GPS测量系统对工程测量进行准确定位。它常用于大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等多个方面。(2)利用先进的数码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管理。该项目建筑单体多,施工范围较广,按照传统的“手勤、眼勤、脚勤”等方法是很难管理好施工现场的。(3)采用智能化材料管理软件对材料实行信息化管理。该工程所用到的材料较多,联系的厂家也比较多,所以对材料实行了智能化管理,以保证所用到的材料能够和建设方的看板相一致。(4)采用施工日记软件纪录施工日记。它具有强大的文字处理等多项功能,内容全面并且可以节省人力。简化化大量的工程信息管理、材料、人工、工程计划、合同、文档编辑、制表、数据统计和质量管理等手工劳动,从而彻底改变建筑行业传统工作方式。(5)组建局域网,实现办公快速化。通过局域网组建可以大大减少办公用纸的需求量,在项目部内实现资源共享,每一台电脑均可共享其他部门每一台电脑的项目部公共资源,为实现和谐办公提供了良好的桥梁。(6)采用“Gloview”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能够全面有效的了解现场的状况,既可以了解到现场的施工状况与进度,又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

4 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策

4.1 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特点制定战略计划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建筑产业以保持其中流砥柱的地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行为。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建设领域的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只是象征性的顺应潮流。将信息化技术广发应用于建筑施工的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强质量监督等更是重中之重,是核心所在。

4.2 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及网上办公系统

现代建设往往工程浩大,人员以及资料都相对较多,而且经常涉及国内外,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化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了因传统纸质载体和经向沟通方式而造成的信息沟通失误,从而可以减少损失。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将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可以有效利用因特网提供的信息平台,既不会出现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失误。

4.3 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

以因特网为平台,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连接是建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它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实现平行交流方式以避免传统的纵向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失误和损失,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有助于及时的沟通合作,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4.4 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软件的应用水平

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中进度、质量、成本等三个控制过程相关软件的应用,是真正的当务之急。在进度控制方面的相关软件已经比较成熟。网络进度管理软件就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以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

5 总结

施工企业要想在建筑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加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必定要适时的做出改革措施,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加强企业管理将是一种科学明智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武树春.建设工程与软件应用系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第九届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文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ETL系统设计下一篇:农村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