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

2024-06-08

用教材(共12篇)

用教材 篇1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教育观念的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但一部分教师始终跳不出教材的束缚, 还是以“教教材”的方式使用新的教材, 没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起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是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

首先, 我们从二者的教学目标来看。“教教材”的教学, 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既要看到这个知识本身的价值, 更要看到镌刻在这个知识以外的价值。比如, 就以“3+2=?”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算式为例, “教教材”的老师就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3+2=5”这个结果。“用教材教”的老师, 他决不会只盯着这个知识结果去教,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知道这个结果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品质、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充分地开发教材中知识以外的潜能。新一轮课程改革, 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也正是“用教材教”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要求。

其次, 从教材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教教材”常常把教材、教参作为教学的唯一, 书本就是权威, 就是圣经, 教师只是教材的忠实传授者, 是被动执行教材的教书匠。“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个参考、一个借鉴、一个思路,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或者更改、或者调序、或者适当地增减相关内容, 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教材。课改后的新教材为教师的创造留有较大的空间, 这个空间要求教师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 所以, 新教材的教学更加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比如, 综合实践活动重庆地方资源包三年级上册里的“手与工具”一课中有这样一幅图:图上画有十多种工具, 要求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一部分教师严格按照教材上列举的工具让学生一个个地去认识, 记住这些工具的名称及其每个工具的用途, 还让学生写下来, 如果遇到师生都不认识的工具, 教师就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去了解, 然后机械地告诉学生, 这显然是“教教材”的表现。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有的教师则是利用这幅图,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些什么工具, 书上给我们列举了哪些, 生活中还有哪些, 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你使用过哪些工具, 这些工具都有些什么特点,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使用这些工具为人类服务等, 至于书上已经列出但师生都不认识的工具可以不列为教学的内容, 因为这是在当地的生活中可能用不着的工具, 这就是“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二、新教材, 如何“用教材教”

1、理解性地教学。

什么是理解?理解往往表现为可以举例、类比、解释、概括或运用。“照本解释”、“照本运用”、“机械记忆”都不是理解。由于传统课程的确定性非常明显, 统一的教学内容、参考书、备课教案等资料, 造成了教师们对这些资料的一种依赖, 教学无需创造, 无需理解, 只要照搬就行。如“竹笋像什么?”一个学生说像“毛笔”, 而另一个学生说像“正待发射的火箭”。教师在评价的时候, 给前一个学生一把大钩, 给后一个学生一把大叉, 为什么呢, 因为教参书上只有“毛笔”这一个答案。这样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教师对教材、教参没有仔细领会, 没有融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理解, 只能机械照搬, 不能从多角度思考。教师的机械死板造就了学生的机械死板, 哪怕是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也只能是不增字不减字地照着词典背, 甚至还出现了学生为迎合老师而猜测老师心中的答案, 猜测老师所需要的答案的现象。新教材给教师的教学留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如教学目标无确定性, 教学内容无确定性, 问题答案无确定性, 课程的综合性加大等, 使教师可以自由支配的因素很多, 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 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灵活自如地驾驭教材, 教学中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教学。

一位提前进入课改实验的老师发自内心地说过这样一句话:“课改中的许多忧虑会随着新教材的使用而自动消除, 因为新的教材会逼着教师改变, 学生会逼着教师改变, 否则, 你就有可能被你的学生撵下讲台。”的确, 新教材在编排意图和结构体系方面都作了较大的调整, “教教材”似乎已经不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你硬要机械照搬, 就会导致教师下不了台的现象。如, 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上册的《蜗牛》这一课, 教材的安排意图是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蜗牛, 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 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是观察, 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观察的过程, 在过程中学会一些观察的方法。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课时, 将蜗牛摆放在学生的桌子上, 自己却原原本本地按照书上的内容从头讲到尾, 还一边讲一边板书。而学生呢, 由于对蜗牛很好奇, 他们禁不住兴高采烈地观察蜗牛, 一边观察一边兴奋地叫喊, 好让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 没有一个学生听老师讲的内容。然而,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位老师也没有改变自己教学思路的意思, 一个劲地叫学生停下来, 不要去观察蜗牛, 等老师讲完以后再去观察, 但无论老师怎么制止, 就是没有学生听。一堂课下来, 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呢, 一方面没有听讲, 另一方面自己的观察由于受到老师的限制也没能尽兴, 况且还是随意的。最终结果是老师很生气, 学生也不高兴, 一点教学效果也没有。象这样的课, 教师能不被撵下讲台吗?这位老师的教学之所以失败, 就是因为他没有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 还是用“教教材”、“讲教材”的传统教法使用新教材, 这是新教材所不容许的。所以,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 一定要明晰教材的编排意图, 改变以讲授为唯一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材及学科特点, 该观察的要组织观察, 该实践的要组织实践, 该操作的要让学生操作, 并且要把握好最佳时机。

3、建构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以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往往会形成“教教材”的现象, 因为, 知识的确定性比较明显, 可以量化, 可以以纸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前, 教师们大都只是扮演了传授知识的角色, 而忽视了对学生其它方面的培养。各种资料显示, 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或者说,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并不是知识, 而是要将其转变为个人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那才是最珍贵的东西。所以, 培养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是功德无量的。新教材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要求教师不要盯着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 教育的目标要包括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诸多方面:知识、方法、精神、态度、情感、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以充分实现教材的育人功能。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目标是显性的, 是可以量化的,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 是不能量化的, 他们在教材中的反映也是有限的, 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有关的活动才能达成。所以,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一个个认知的过程, 在过程中习得方法、体验情感、发展意识、形成态度等, 促使多维目标的达成, 促使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4、要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 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新教材给教师的创造性留有较大的空间。要实现前面所说的“用教材教”, 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 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兴趣等方面的情况, 结合教学的目标、理念, 进行调整、设计、综合。所以,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包括挖掘课内资源, 拓展并利用校外资源, 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搜集、加工和积累, 结合地方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使教学内容能够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生活, 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最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二是密切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淡化学科界限, 把教材当作载体使教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 达到学科与学科的综合。三是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时充分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像, 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最大限度地创造教材、开发教材, 从而生成新的教材。

用教材 篇2

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而不只是 “教教材”。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李军

教师应学会“用教材”,而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叶老说过:“教师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而已”。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区别,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发展为“学生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构建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应该是“灌进去”的,而是应该通过活跃的探究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释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而如果我们依旧按传统方法去“教教科书”,那我们教师只能是教材的机械“执行者”,成了教材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那样的做法是严重违背课改精神的。

勿“教”教材,要“用”教材 篇3

从教近15年,我依然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备课时的情景:一边阅读语文教材,一边对照教学参考书,把教参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现在想起这一幕,自己还觉得汗颜。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做法使教师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占用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却得不到任何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这句话对老师们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破除传统的“以本为本”的教材观,建立课程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样本,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师为主是“教教材”,以生为主是“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上的主人”这一特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发现,如果一堂课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教”,那么这堂课必定是低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降低了教学的思维价值,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使原本生动优美的文章变得枯燥,而且占用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失去了练的机会。相反,课堂上如果能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自主发现,我们就能看到学生的思维成果和他们多样的、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如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体会到“世界是大家的,各国人民和睦相处人类才会有给美好的明天”这一主题,我并没有直接把这些诗句中的深层含义告诉学生,而是分三步让学生自己领悟到。首先,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太阳的美好和她带给人们的幸福;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們只有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无忧无虑地享受太阳带给我们的温暖;当学生自己悟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时,我继续启发学生:你想对其他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太阳是我的,也是你的,她是我们大家的。”有的说:“我希望你们到我们国家来做客,我们一起享受阳光。”还有的说:“希望强大的国家不要欺负弱小的国家,我们要友好相处。”这样的课堂,洋溢着孩子们充满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从教材中领悟到了文字深处更深刻的道理,得到了更有效的语言表达训练。

二、繁说细讲是“教教材”,恰当取舍是“用教材”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小学六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每一篇文章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生的注意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教学,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具体要求。试想,语文课堂上对教材的繁说细讲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如何去培养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怎样让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去体验阅读的快乐呢?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作为训练语言文字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材料,依据目标创造性地选取教学点。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取舍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取舍的标准,宏观的来说是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照年段目标,我们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具体的来说是我们设定的整篇课文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课文后的练习和思考体现了教科书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建议,我们要把握住。教学重点应当是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的结合点。

特级教师薄俊生在教学《给予树》一棵时,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言语习得的规律,匠心独运,大胆舍弃,突出了教学重点。重点之一:朗读课文。重点之二:练习说话。(用“担心、生气、高兴”三个提示故事情节线索的词语说一段话)在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时,先让学生不受约束、不查字典用自己的话说。学生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说出了对词语的理解——“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愿望得到了实现”等等。老师觉得还不够,提醒学生要加上两个字,并启发学生说:“愿望容易实现吗?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领悟到了还应该加上“终于”两个字。课堂教学有疏有密,富有张力和弹性,值得我们学习。

三、囿于教材是“教教材”,适度拓展是“用教材”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很重要。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无度拓展”的现象,有时学生连课文的内容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就立即忙于形式各异的拓展,诸如字词、句式仿写、同类同题文章的比较阅读等等。我觉得拓展先要立足文本,要注重拓展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

用教材 篇4

一、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材教授者, 而是教材的选择者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选定教材, 教师按教材讲授, 尽量实现相应教学目标。而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 教师对教材的选取有了较大的自主性, 完全可以按照你所教授的班级学生具体情况抛开传统教材, 进而选择教材, 甚至编写教学讲义, 这样教师能发挥更大的教学自主性、灵活性, 教学过程就有了更加鲜明的针对性, 为教师本身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是教材的组织者、开发者

现在使用的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教材, 本教材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是一套适应性强的教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特别是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 在使用教材方面必须进行重组开发。

1.分清主次, 大胆取舍。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或不同班级, 应该抓住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大胆取舍。比如物理选修3-2第一章第五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一) 》, 其第一个内容就是讨论法拉第电机的原理, 并求铜棒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从多间学校 (包括重点中学) 课堂实施情况来看, 难度太大, 学生花了大量时间, 却不能很好的讨论出结果, 是该节教材的难点, 而该节教材的重点却是公式E=BLV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经过市、区多次教研活动探讨, 普遍认为《法拉第电机》这部分内容可以删去, 或者只保留法拉第电机的原理图作为课题引入, 以集中精力解决好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适当进行教材的重组。

每个教材编写者都有自身的偏好和特点, 但教材的编写顺序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已所教的学生, 为此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上面讲到的内容《法拉第电机原理》, 可以将此内容放到第六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二) 》, 与电磁流量计内容放在一起, 更能体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工业和实验室的应用, 这样组合教材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便于学生掌握。

三、 教师是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如何将教材内容贯彻到每位学生, 并实现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标准还需要具体实施教学, 新形式下的组织教学不等同于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在形式上应该有一些变化。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 莫若授人以渔”, 在物理学习中也是如此, 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知识, 获取知识, 运用知识远比教会知识本身更重要。例如在进行《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教学时, 可以课前布置一个课外作业, 让学生收集电磁灶的使用说明书, 然后课堂上对电磁灶的结构、原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交流, 进而讨论涡流的主要应用。同学们为了获取相关资料, 可以说是各显神通, 有的从自已家里拿, 有的从商店里借, 有的干脆用数码相机在商店里拍……., 而这样的活动要求大家走出校园, 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日后学生长期学习、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2. 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和指导,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轻易去告知结论。例如, 探究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时, 让学生描点画出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 引导学生用光滑的曲线将描点连接起来, 再让学生观察其曲线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什么规律?而不是教师自已将正确的图线画出来, 说出其规律。

3. 注意尊重和赞赏学生, 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特别注意, 我们不能在学生提出独特但错误的见解时急着去否定它, 甚至去奚落他, 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比如学生得出“力越大, 速度就越大”类似错误结论时, 我们要通过一些事例鼓励他继续进一步思考探究, 从而不断形成正确的观点, 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自身要当好“演员”, 注重与学生的合作。

气氛和谐, 是课堂高效的基础。在教材的很多学生探究活动中, 教师可以先分好组, 把自已也分到学生中的一个组, 与学生一起探究讨论,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气氛更融洽, 另一方面更容易了解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使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师应根据新高考方案重组教材

高考是指挥棒, 代表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从2010年开始, 广东省高考方案实行“3+小综合”模式, 其中物理科作为小综合科目中的一科, 按照高考出题的难度, 与往年相比, 有比较明显的减小, 这从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已明显看得出来, 而广东版教材编写时主要是按当时“X”科的难度编写的, 因此在新高考形式下, 在用教材时, 要适当降低难度, 打好基础, 着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 对原有教材更需要进行重新整合和删改, 以适应新形式下的高考改革。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篇5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呢?我觉得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针对具体的语文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师生外出旅游,可有目的地选择景点;阅读课外读物时有重点地选择要读的篇目;进行社会调查时,会关注有关人物及事件;观看或收听新闻节目时也会留意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从而有助于课外资源的搜集、加工和积累。

在教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前,我与学生是这样做的:第一,搜集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第二,搜集现代化桥梁的相关资料;第三,弄清我国目前建桥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条件的同学利用假期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亲身感受了大桥的伟岸,并拍下了许多照片。而有的同学则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了关于南京长江二桥的有关文字介绍及图片资料。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搜集了古往今来许多世界名桥的图片。如此丰富多彩的`资料,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巧用历史教材 篇6

【关 键 词】 历史;活用教材;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启发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强调能力的培养,传统历史教学枯燥的说教、填鸭式的灌输、原始教育教学手段等已不再受到学生欢迎,所以,教师如何把历史教“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所以,要教活初中历史,付之行动,让学生不再“死读书”。在此,我以《中国历史》初中一、二年级教学实践为例,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体会:

一、巧用目录,建立知识的框架性

每个学科都有一个知识框架,对历史来说,它的框架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的功过等。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目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并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谱”。这样,知识学得再多,学生心中也会自有条理,知识也不容易混淆。

新教材的目录多用简洁的文字直接切入话题,每课篇名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教师巧用目录和篇名穿针引线,向学生勾勒出某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适应新教材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要求。

二、善用“引言”,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新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恰当的“引言”。有的是联系旧课,导入新课;有的是对一段历史进行简要的概括;有的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精彩的“引言”,既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每课“引言”导入新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引言”,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历史知识,并且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是适应新教材对历史能力的要求的,也是与中考注重能力考查相接轨的。

三、妙用图片,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感性的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课堂趣味横生,也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

四、选用“引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材正文旁边的引文或引语,是原始史料。常言说“论从史出”,教材里的引文或引语就是立论的依据,这些历史典籍、哲人妙语、优秀诗歌、流传民谣等,不仅具有思想教育意义,还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它,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如初中历史第二册唐朝历史部分,引用了唐太宗的两句原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前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政治意识,后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经过教师的仔细讲解,学生对唐太宗的政治观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贞观之治”的出现也觉得理所当然。

五、选用小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除正文外,教材还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介绍;有的是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阐述具体、富有情趣,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加深理解、拓宽思考空间、扩展知识面的作用不可小视。

如讲到唐朝丝织品时,不妨利用小字幽默一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唐朝官员胸口的黑痣。虽是笑谈,却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灵活处理课后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材课后练习题以选择、问答、活动建议三种主观性题型为主,充分体现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原则,其中,活动建议最具特色:题型灵活、形式新颖。包括编制大事年表、故事交流、调查访问、参观名胜古迹、历史人物评价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亲身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无法保证每次活动都能实施,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灵活处理课后练习题,力争每学期组织2~3次活动课,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历史的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也要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获得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用活教材”——是教活初中历史的关键所在。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自愿、自乐的过程。这样,“素质教育”的口号才不会空喊。

【参考文献】

[1] 梁淑文. 巧用教材资源,打造灵动历史课堂[J]. 新课程(中旬),2014(10).

[2] 张宜省. 巧用教材,创新历史课堂教学[J]. 考试周刊,2011(50).

活用教材巧练笔 篇7

一、巧仿文本“美点”练笔

美文是百读不厌的。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文章的“美点”,熟读成诵,欣赏借鉴,然后再引导学生仿照练笔。

《广玉兰》一文中,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花开的各种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描写一种花卉。有学生这样描写荷花:“荷花开花有早有迟,在一个池塘中,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蜻蜓停在上面,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一个圆形的小莲蓬了。那里面的一个个莲子,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偌大一个荷花塘,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教材中可以发掘的“美点”很多,可以是美的语句,可以是美的想象、美的构思,可以是美的景情结合、美的细节、美的修辞……只要是学生觉得美的,都可以作为模仿的最佳素材。

二、巧挖文本“趣点”练笔

“趣点”往往是课文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正因为有了“趣点”,才显得跌宕起伏,摇曳生辉。文章的“趣点”,有童心之趣、巧合之趣、诙谐之趣、形象之趣……学生的心被作者的笔牵引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金蝉脱壳》一文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蝉虫脱壳的过程,学生随着作者的文字边读书边想象,仿佛看到了那有趣的情境,兴致盎然。学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挖一挖自己生活中的“趣点”,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一种有趣的动物现象。有学生就写了小猫吃奶的情境:“才出生三天的小猫大多时候安静地蜷缩在窝里睡觉,头和尾巴靠在一起,像个绒球。老猫刚回到窝里,三只小猫一个个都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喵喵’地叫着,在老猫身下磨蹭着。等老猫躺下来了,小猫的嘴巴很快就找到了乳头,它们的前腿趴在老猫身上,后腿用力向后蹬着,贪婪地吮吸着乳汁。老猫呢,安详地眯着眼睛,似乎在享受着做妈妈的幸福呢。”

当然,对“趣点”的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有趣”的层面上,而应让学生从中学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教师可着重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及写作方法加以思考,渐渐改变自己习作中内容苍白无力、语言平淡乏味的现状。

三、巧悟文本“情点”练笔

小语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浓浓的情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情点”入手进行练笔。文本的“情点”,往往是矛盾冲突的激化点,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文中人物精神的闪亮点,是读者情为所动的落泪点,是文本的耐读、精华之处。

《最后的姿势》一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镇定自若地指挥学生逃生,最后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桌子下面的四名学生的感人故事。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所做出的举动充分体现了他恪尽职守、爱生如子的高尚品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以“谭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进行练笔。有学生在文中写道:“谭老师,在地震来临的刹那,您是多么镇定,多么无畏!当时,您离教室门最近,您可以第一个跑出教室!而您没有,您对学生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当您发现还有四名学生跑不出教室时,您毅然将他们拉到了课桌下面,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他们!您的心里只有学生,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小学生阅历浅,生活体验少,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情点”进行练笔,可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升华。

四、巧探文本“悬点”练笔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往往会在高潮处嘎然而止,留下一个悬念给读者去想象,这就是文章的“悬点”。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开动脑筋,再次体会文章的内涵,发挥想象,来续一续文本的“悬点”,以提高学生判断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灵用教材 灵动课堂 篇8

一、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激活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有几只小鸟》这节课时,教材第一个活动是学生用“凑十”法计算“7+6=13”,即6分成3和3,7和3凑成10,10+3=13或7分成3和4,6和4凑成10,10+3=13。第二个活动是学生用摆小棒和用计数器的方法……我觉得教材这样安排不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年龄特征,于是我调整了教学内容,先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7+6,然后请学生用摆小棒和用计数器的方法解决问题,接着脱离小棒和计数器思考怎样计算“7+6”,并口头描述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先动手操作,直观发现“7+6=13”,交流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调整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亲历“实物—符号—文字”的数学化的过程,新知在学生头脑中水到渠成地生成,方法在学生探究中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二、灵活设计学习活动

《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在教学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学会新知,亲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探究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三项学习活动。1.学生通过拼图认识“什么是组合图形?”。2.创设情境,出示小华家客厅的平面图,请学生思考:怎样算出小华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3.学生动手操作,把客厅的平面图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在黑板展示不同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比较简便的方法,如①分割法。客厅的平面图分成2个长方形或分成2个梯形。②添补法。客厅的平面图添补成一个长方形,再减去添补的正方形的面积。③割补法。先割成2个长方形,再拼成一个长方形……④学生选择一种比较简便的转化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再次引导学生交流哪种转化方法计算比较简单。⑤讨论:怎样计算组合的面积?转化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教学,通过设计灵活的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掌握了分割、添补、割补等转化的方法,并渗透优化转化的方法。在一次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张扬的场所,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丰富的空间观念。

三、灵活使用教材插图

用教材 篇9

一、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本为本”的主导思想,增强教学领域的“法制”观念。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任务的重要保证,遵循大纲精神、忠于教材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尽职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既要防止“照本宣科”囿于课本的形而上学做法,又要克服那种灵机一动、脱离课本的主观随意性。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是“以本为本”思想的基本体现。初三数学教材与初一、初二的数学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初一、初二学习的数学,对学生来说是原来不懂的、全新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教学活动具有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初三学习的数学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似曾相识”又不曾透彻理解的知识,教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性,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以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两解之和两解之积,一元二次方程???,我问,这个定义是怎样来的,它会有哪些作用?这一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了。经过较深入的讨论与思考,学生能从教材体系的高度理解,再去阅读教材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从某一局部上挖掘教材特点,拓宽一些、加深一点,是“以本为本”思想的能动体现。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有:

(1)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别学习以后,引导学生去寻求四则运算间的内在联系,图解表示为:

数量关系为:

通过四则运算间内在联系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一种运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被另一种运算所代替;一种运算与另一种运算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相互联系,我们应从内在联系中认识运算的特征。

(2)开拓属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例如在研究了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规律,即 能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乘积的形式之后,设问:能否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呢?讨论的结果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命题,即“凡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奇质数的和”(简称1+1),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3)投石问路启动知识链。例如在处理中国剩余定理这段教材时,先提出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接着又把书后不起眼的注释放到重要位置来讲述。注释写道,在明朝程大们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首歌,就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把这首歌译成解答为:70×2+21×3+15×2-105=23。学生一见这个算式纷纷发问:170、21、15是些什么样的数?如何求得?2为什么以上各数要分别乘以2、3、2?3减去105的2倍是什么意思?470是在5与7的公倍数中除以3余1的数,加上21的3倍与5的2倍以后能否保持这一特性?5为什么先找余1的数?这些问题,正是解答中国剩余定理的关键内容,弄懂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中国剩余定理。最后还提示说明,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可以利用最小公倍数求解,还可以利用同余知识求解,能启发学生自学同余知识。

(4)赋予某些常识以数学意义。例如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元法,沿用至今(编制年历中还使用)天干有10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有12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酉,接下去应是甲戌、乙亥、丙子……那么一共有多少种组合方法呢?即求天支(10)与地支(12)的最小公倍数(60),所以农历是60年为一个花甲,这个知识在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时予以讲述,学生会乐于接受。

(5)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课虽然逻辑思维多于形象思维,但两者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逻辑思维本身若运用得当,也会趣味盎然。例如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今天是星期二,问109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31000天以后的一天呢?学生跃跃欲试,但苦于数字巨大而作罢。这时我给学生分析:一周为7天,所以1090,3100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可由它们分别除以7所得余数来确定。学生顿悟,问题迎刃而解。像这种在我们身旁出现的的问题,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浅者深入,深者浅出

浅者深入,深者浅出这是处理教材进行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于比较深奥的知识,要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较为浅显的内容,宜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看起来浅显的知识,要把它放到知识体系中去思考,在知识自身发展过程中加深理解,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1)循序渐进,难易结合。例如关于整数11种简单应用题,教材用列表法说明解答方法和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做了如下安排:1给出11种简单应用题,由学生来组建一个知识结构,迫使学生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这11道题并不是简单的递进或并列的线条结构,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的空格位置填上相应的应用题,把一个比较浅的问题放到深一层次上去理解。2画出11种简单应用题的线段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到线段图的一般画法与属于何种数量关系有关,而与解答方法关系不大。3掌握11种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联系,通过实例变换,使学生明确一个复合应用题实际上是由几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一个简单应用题也可以发展为复合应用题,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复合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的发展。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经过分析,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前后联系的几个简单应用题。

(2)构造框架,系统学习。对于初中的教学,系统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构造数学框架有利于学生能简单有效地理解知识要点、难点;且较为系统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们举一反三,形成“同型归类,培养迁移”的能力。正如鸟的双翼必须凭借空气才能飞翔一样,智能的形式和发展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并非任何知识都能形成智能。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促进智能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而且改变了小学那种“题海战术”的做法,将解法相似的众多题目精心筛选,分别归类,明确规律,达到触类旁通、培养迁移能力的目的。简单的知识框架却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教学效用,这正是“浅者深入,深者浅出”的最好的体现。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10

一、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 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也同样如此。巧设悬念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努力思考, 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主要介绍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用以抵御外敌而进行了苦苦探索, 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 “天朝大国”的迷梦被西方的洋枪洋炮击得粉碎。随之而来的是领土主权丧失, 国内又出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在外国入侵和国内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 清政府内部掌握实权的官僚掀起了“洋务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进一步发展,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在国难当头时, 他们挺身而出, 站在时代的前列, 这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国内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时,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但封建思想并没有彻底消除, 一场思想领域的反封建运动兴起成为历史的必然,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本主题一共有四课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 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洋务运动”。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统治而掀起的自救运动, 这次运动是否成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思考, 去争论。在争论中互相学习, 在争论中进行总结, 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 使学生不得不看书、不得不思考。这节课, 按照教材主要讲《洋务运动》, 而我则打乱教材内容, 先把第二学习主题四部分内容发生的背景介绍给学生, 学生先了解总体, 然后再了解部分,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 掌握知识的整体。紧接着设置悬念, 这样紧紧地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历史学科来说, 学生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教材, 大胆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 并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

二、大胆取舍, 紧贴生活

教材不是圣经, 不是法宝, 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内容, 更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范围。事实证明, 多年来历史试卷考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有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 有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的考察, 也有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的试题,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局限于教科书, 而要根据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创造, 树立新的教材观, 既要把握好教材, 又要有创新意识, 使教材更适合教师教学, 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从而更好地搞好教学。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教材突出介绍了驻藏大臣的设置, 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雍正时, 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我在教学中除了根据教材重点讲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外, 还随机联系古今, 进行大胆取舍: (1) 增添了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 册封、和亲、武力征服、设置管辖等, 唐朝、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823年, 建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设宣政院来管理西藏。 (2) 舍去了超过正文两倍以上的小字部分。 (3) 联系实际: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奇不顾中国警告会见达赖, 企图把西藏从我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 这种分裂我国领土的行为我们绝不答应。关注时事政治, 紧贴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教学内容只有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中国古代对西藏的管理知识, 有利于掌握知识的整体, 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中的插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教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因此, 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 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历史新教材中都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 历史插图真实地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 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插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历史表象都产生积极作用。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 又可形象地再现历史, 教师巧用历史插图,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 首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汉武帝的图片:汉武帝头戴一顶高高的帽子, 身著龙袍, 身体宽大, 面目庄严, 踌躇满志, 姿态端庄, 左右两边各跟随一位随从, 从装束到表情, 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 这样就把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帝王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紧接着提问:他在中国历史上做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又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于是学生带着激情进入学习, 效果非常显著。

四、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

川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 除正文大字以外, 教材还给出了大量的楷体小字, 这些楷体小字有的用来补充说明正文内容, 有的用来帮助学生理解,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得好,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能力, 都有很大帮助。一部分教师上课时不讲小字内容, 也不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而是要求学生用课外时间自己阅读, 我认为这样做不妥。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很差, 自制能力一般不强, 若教师放任学生自己处理, 学生收获则很小。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节, 正文只突出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历史影响, 对孝文帝的评价等, 而未突出北魏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我在处理孝文帝的改革这部分内容时, 充分利用了小字内容, 突出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 受到很大的阻力。当时鲜卑贵族大多反对孝文帝的改革, 但孝文帝没有退却, 他巧妙而坚定地实施迁都计划。这段小字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孝文帝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而且孝文帝在困难面前, 勇往直前没有退却, 以一人之智谋, 取胜于众贵族, 突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的卓越才干。这样得出的结论更让人信服。

摘要:本文从“突破教材、巧设悬念”、“大胆取舍、紧贴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插图”、“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巧用历史新教材,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新教材,运用,突破

参考文献

[1]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03期.

[2]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2006年第7期.

[3]中国教育文摘, 初中历史对插图的运用.

[4]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7期.

[5]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8期.

[6]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10期.

[7]中学历史近代史, 初中历史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

小议“活”用教材 篇11

一、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并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3”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更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

二、每一章节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家思维能力的一种创新。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辩论台,然后教师作适当引导。

三、教材的实例多、实物图多,化深奥为浅白,化抽象为直观,降低了教师“教”的难度

传统的数学教材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深奥的数学呢?它们有用吗?”而现在教材举很多实际的例子,不用教师费心说,学生看题或在学的过程中已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只是介绍知识的由来,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等。如“矩形、正方形”这一节的课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是正方形性质应用的游戏,非常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阅读的情感和兴趣。

新教材还有许多可利用的优点,让我们一起慢慢去发现并加以应用吧!当然新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而取其“精”去其“糠”就更能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怎样活用教材 篇12

一、依托文本,让教材“宽”起来

入选小学 语文教材 的课文 ,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无论是在立意取材、布局谋篇还是在遣词造句方面都各具特点, 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这些特点,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谋求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从文章的语言特点着手处理教材, 有利于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二、重组内容,让教材“活”起来

新课程的每个学段都要求教师“创造性 地使用教 材”,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 , 它是用新 教材的最 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它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 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 编写意图 之间的契 合 ,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与超越, 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重组,即以现有教材为蓝本,做好“加减法”,重组出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块。首先是做 “减法”:教材中许 多内容学生都能自己读懂, 教师就没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解, 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剪裁,选出精华,作为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训练点,也可以是情感点。然后是做“加法”:根据选取的核心, 选编与之相关联的、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再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教学块,以拓宽学习领域。

三、拓展延伸,让教材“实”起来

《语文课 程标准》 指出 :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可见, 语文课程与生活实践是息息相关的, 它们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因此,在使用语文教材时,必须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沟 通语文课 堂的内外 联系,充分地利用学 校、家庭、社 区等教育资源, 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四、学科整合,让教材“立”起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天文、地 理、美术等 各个学科的领域。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设计学科的整合, 引导学生学习相应 的学科知 识和技能 ,既可以为达成与“语文”相关的教学目标服务, 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学习《两小儿辩日》一课时, 课后有一个思考题“两个孩子谁说的对 ? ”多数同学知道他们说的都不对, 早晨和中午太阳离 我们的距 离是相等 的 ,但对于为何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认识很模糊, 他们好奇地想知道原因,鉴于此,我设计了富含学科整合精神的探究性作业,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找到原因, 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结果展示给大家。整合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有了各自的收获, 不少学生不但条理清楚地列举了几条自然与美学规律, 还有的设计了简笔画加以展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但真正弄懂了课文中的问题, 并且积累了探究经验,强化了整合意识,领悟到: 语文之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人文等多层面知识,等待他们用探索的眼光去开发,去整合,去创造。

上一篇:企业领导干部职业素质下一篇:矛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