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读

2025-01-17

教材研读(精选12篇)

教材研读 篇1

“涵养教材”中“涵养”二字取其滋润养育之意。涵养,语文教师要让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真正润泽丰盈起来。这是一种研读技能。同时,涵养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和风格,纵与横的把持,深度与广度的力道都应该掌握熟稔。这也是一种对教材研读技能的考量。

“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中的“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技能。它包含着对教材本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研读教材的思考能力。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得以展现的基础是语文教材,根据是课程标准,学生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是教师。如何处理好语文教材的研读与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并将三者有创造力、高效率地结合,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笼统的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框架。教材也只是以一定表象的知识支持课程目标。我认为,语文教师游刃在教材、目标和学生之间,作用非比寻常,语文教师要具备一种研读技能———发展自己研读技能的“触突”,绝对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充沛地对教材内容的感受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多角度地研读教材,以教材为基点多涉及领域内容,从而以充沛的感情充实教材,要让教材在研读中充实、厚重、有趣起来,这是当下语文教师应该有的技能。

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自己手中语文课本的分量不轻。它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大纲上要求的字词,浏览一些名家作品,会用套路做一些阅读题目,写些言不由衷的作文那么简单。

我个人认为,语文是承载着“中国文化启蒙”任务的重要学科。语文老师如果不热爱中国文化,语文老师如果不热衷研究中国文化或者不具备一些中国文化心态,那么,手中的圣哲的言论就会成为所谓的“文言文”这么简单,也就枯燥乏味了。

翻开语文课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些句子,要么是能够彰显圣哲智慧的辞章,要么是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特性思考的语句,要么是引起我们对中国人性格进行思辨的言论。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和拓展,无疑把学生送上了一程更高级、更美好的文化之旅。

比方说,在教学《论语十则》时,可以在课前的准备阶段带领学生游弋在“儒家经典对中国人思维和处事的影响”这个氛围中。可以就儒家经典于中国人的利弊进行思辨。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君子的言说开始,讨论到三纲五常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

学生探讨得出———“五常”是古代修身养性的标准,那么“三纲”就是古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了。“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通俗地说就是做臣子的要服从国君,做儿子的要服从父亲,做妻子的要服从丈夫。做到了后两点,家就算齐了;做到了第一点,国也就治了。一句话,要尊卑有常,长幼有序,不能乱来,“三纲五常”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摘要:<正>“涵养教材”中“涵养”二字取其滋润养育之意。涵养,语文教师要让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真正润泽丰盈起来。这是一种研读技能。同时,涵养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和风格,纵与横的把持,深度与广度的力道都应该掌握熟稔。这也是一种对教材研读技能的考量。“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中的“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技能。它包含着对教材本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研读教材的思考能力。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得以展现的基础是语文

教材研读 篇2

南郑县城关小学 杨宝珠

受学校教导处刘主任的委托,我来谈谈自己近年来在学校校本研修的蓝图下进行个人研修的感受和点滴收获。当然了,在咱们城关小学这个优秀的集体里,我的这些认识都还是比较浅薄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浅见陋识多多包涵,多多指导,不吝赐教。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新课改推进至今,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营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追求。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环节有很多,方法也多样。要说的方面实在太多,我在这三四十分钟里可能连皮毛都说不到。所以,思来想去,就说其中一个点吧。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就是扎扎实实研读教材。大家都知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我们只有深入的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现,新意不断,也才能使孩子们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言意兼得,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那么,如何解读教材,我们才能从传统观念的重围里成功突破,展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用心,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1、学会纯净地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常会听到身边的老师抱怨“我的课怎么就没有亮点呢?怎么就缺乏新意呢?”和大家进行一番交谈后,联系到自己前几年的想法和做法,我找到了答案:之前的我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常常不是静静地读课文,独立钻研教材,而是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或者各种各样的教案集,第一时间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教学案例。常常是已经走进了课堂,课文还不曾读上三五遍。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赵校长第一次听我的课后,问我你能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吗?我当时顾左右而言他,因为自然是背不出来的。赵校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一定要讲执教的每一篇课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后来,听其他老师说赵校长上课时从来不用翻书,因为她胸有成竹。我的敬意之情油然而生,便也试着背诵课文。不过,每一次死记硬背后在课堂上并未感受到其中带来不同体验。所以,再后来就没有讲背课文放在心上了。这几年里,赵校长又关切地询问了我几次关于课文的熟记程度,每一次,我都支支吾吾。于是乎,东拼西凑,自以为集结了多个名师的设计精华必然成就精彩的课堂,不承想收获的常常是失败。邯郸学步怎一个“惨”字了得!如此解读教材自然会“性格”多重,个性不鲜明。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哪来的个性和创造性?

近一两年终于明白了赵校长要求背课文的深刻含义,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要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读出它的意蕴,甚至将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读出它的内涵,慢慢品读,深入骨髓。因此,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学会纯净的读,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的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他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当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看别人对教材的解读,了解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教材解读就会体现个性,充满新意。

2、要善于广泛地读,读懂背后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不少节选或改编自名家名作,含义深刻。如果教师孤立地就课文来解读课文、教课文,就难免会走向单薄肤浅,甚至会断章取义,误读了作者的意图。怎样才能让这“沧海一粟”永葆生命力呢?我们唯有将它放回“母亲”的怀抱,用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教材。

为了精准地解读一篇课文,有时需要去读原著,了解背后的含义。解读《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课文,我们不能孤立地只读这一篇文章,而应该把它放进原著中读,将课文读得更“厚”一些。有了足够的厚度,教师的教材解读也就有了高度。

有时,我们还需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比如课文中对“碰壁”内容的描写,如果就文读文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作者语言的秘妙所在。但当我们读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后,我们便能够透过这谈笑风生的场景,看到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那个饱经沧桑、坚持不懈、不怕艰险的鲁迅。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文章比较着读。有比较才有鉴别,解读教材,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联系相关作品,在比较中鉴赏出文字独有的魅力。比如解读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时,就可以联系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来读。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在江上,同样是一个人在钓鱼,但心情截然不同:前者官场失意,凄楚苦命;后者官场得意,怡然自在。前者蕴含着一种“傲气”,后者则包含着一种“霸气”。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联系相关内容,我们才能将文本解读得更深入,读出其间蕴含的深刻意蕴来。

潜心细读,虚心泛读,用心思考,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够用阅读的厚度成就解读得高度,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二、准确把握课程本质,有效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其基本特征,才能够正确地解读文本,合理地设计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既不能只注重工具性,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文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应该让扎实的文字教学展现魅力,另一方面应该让无痕的情感熏陶彰显智慧。

1、文字教学,扎实展现魅力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所传达的内容,还要让学生透过内容,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字、词、句、段、篇,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还记得今年六月参加省教学能手大赛的情景。当时,我抽到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少年王勃》一课。面对对教材完全陌生的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呢?反复研读文本,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解后,我站在小学中段语文的角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思考:生字是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对刚刚从低段升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该怎样进行扎实的生字教学呢?该怎样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每天至少要有十分钟的写字教学指导”这一要求呢?这篇课文仅要会写的生字有9个,到底该抓住哪些生字进行教学呢?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后,我发现“督”“”两个生字是学生认识、书写的难点。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上指导学生掌握这两个字的写法,让这一节课,有扎扎实实的这“一得”。

词句教学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孩子们能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面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比较陌生难懂的诗句,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既能理解语句,又能掌握学法呢?我试图教给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来理解词句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思考,了解词语大意;再通过语言渲染和反复诵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当时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通过角色体验,把自己当作是王勃体会当时看到壮观美景的心情,追问“此时的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赞美这样的美景呢?”,巧妙地将诗句的理解与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的学习有效结合;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深入体会,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文中内容进行体验式讲解。这样就能使语句的理解、学法的渗透以及情感的体验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情感熏陶,无痕彰显智慧

如果说语文学科的 “工具性”是看得见的显性因素,那么“人文性”就是看不见的隐性因素。“人文性”一旦堂而皇之的“显山露水”,就极可能沦落到“贴标签”的下场,甚至让语文课“思品化”,改变语文学科的特性。因此,情感的激发,态度的指引,都应该力求无痕,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如随风潜入夜的春夜喜雨一样。

我省教学能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林波老师曾经这样执教了《燕子专列》公开课,在这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这篇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面和点两个角度写了瑞士居民们救燕子的感人场面,设计教学时,他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层层推进,深入理解。一读抓“料峭”,通过想象等多种手法体会气候的恶劣;二读抓“冒着”“顶着”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居民们的热心,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三读抓“四处”“纷纷”,进一步体会居民的爱心。学习第四自然段时他用深情的语言来进行巧妙的引导,回环叩击,多次引读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深刻地感受到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情动辞发,真情流露,这时还可以设计让学生给贝蒂写想说的话的环节,这样就能让生命与生命对话,心灵与心灵交融。这样的设计使情感的激发、爱心的培养与语文能力的提升水乳交融,了无痕迹。

三、文本阅读,有“度”才有效

准确的文本解读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签条,我们只有认真阅读文本,并且经历将其读厚,再读薄的历程,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有适当的深度,又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 语文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一种盲目追求深度的误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公开课上,仿佛如果自己对教材挖掘没有足够的深度,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足够的厚度,就展示不了自己的魅力。于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把课讲得玄之又玄,而学生或茫然或无动于衷的课堂表现也常常让我心急如焚甚至火冒三丈。这时候常常想起听过的一些公开课——惊叹于执教老师对教材如此高深的解读,仰慕与人家如此丰厚的文学底蕴,甚至心中还有几分“嫉妒”与自责,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一段时间里,我感到无比的挫败,但也倔强的不想认输。我将之前的听课手册无论学科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再琢磨,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精心设计扎实实践;常常连续几小时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来观摩、揣摩现代教育名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教学课堂。我深深地被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风采所折服。她激情飞扬地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似乎是信手拈来,她对学生的关注不仅在课文中、课堂上,透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她一直在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她对教材的解读让我汗颜:特别是《再见了,亲人》一课,相比之下,自己是如此的才疏学浅,自己也教过这一课,也同样费了不少工夫,显然,自己的文本解读是如此的粗浅。

平复激动的心情后,心中也常常会疑云一片:小学的语文教学,需要如此高深的解读吗?小学的孩子们到底该如何阅读文本呢?面对教师精心而高深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能否领会这其中的奥妙呢?再仔细品味窦老师的课堂,惊讶的发现常常只有那么一两个孩子在与老师互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再深入学习窦老师的教学随笔、教学札记等等,发现窦桂梅老师自2012年以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到了自己之前课堂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尤其对教材解读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她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本阅读,需要怎样的阅读教学?需要的是教师风采的完美展现,还是课堂上孩子们的灵动表现?我们的课堂可以没有充满景仰之情的屏息倾听,因为太过专注的目光缺乏灵气,但我们的课堂不能容忍听不到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见解的声音。孩子们的课堂上,唯有孩子们发出的声音才是最动人的。

记得去年听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一开始紧扣文本进行教学,特别是抓住“看了看”“笑了笑”等重点词语引导孩子们角色体验、表达晏子当时的内心活动,课堂上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那种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师生思想交融的感觉真好。但很快,教师开始将教学引向深处——开始迈入文学的领域,最终更是拓展到了文化的高度。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令人钦佩的文学功底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孩子们的缄默与之前的活跃形成的强烈的对比给我们产生了强烈的触动。又想到今年听了县上一位老师在赛教时执教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被她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感染了,特别是在30分钟课快要结束时,这位老师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背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说实话,自己之前也有背过,但仍然被震惊了,心中暗自惊叹:这得有多丰厚的教学功底?没想到,过后听到一些专家点评,说她只适合教中学语文,我一脸茫然,这几位专家又说,你没发现当老师开口说这些的时候,孩子们不知所云吗?联想到自己有时的课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停地反思:课堂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深度,还是广度?或许,我们的课堂更需要的是适度。

今年赛教前夕,赵校长和刘主任来给我反复听课、评课,她们一再强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度的把握

是的,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综合性,任何一篇课文如果就文教文,势必会走进死胡同,遭遇尴尬的局面。肤浅的课堂就如同一颗干瘪了的种子,要想萌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何等的艰难!孤立独行,常常会让教师步入歧途,甚至走向断章取义的危险境地。语文教学关乎“工具性”,同时也关乎“人文性”,要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焕发出生命力,就需要我们以必要的拓展阅读和一定的背景资料为根基,传送适合孩子们吸收的养分,让他们既不会因为营养缺乏而面色憔悴,也不会因为营养过剩而难以消化。

引导学生们阅读文本,首先让教师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切勿孤立地解读文本。同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深度、高度和广度,揠苗未必能真正助其生长。一切皆需适度,只有适合孩子们接受水平的文化养分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生命,激活他们的潜能。

因此,准确的解读教材,才能精准的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做到这一基准要求呢?那就必须对《语文课程标准》了然于胸。

四、认真研读《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案例式解读》这两本书。

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更要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相关的实施建议。只有这样,在进行每一课的教学准备时,才能找到本课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大致的教学坐标,教学目标确定的方位才可能相对准确。比如,曾经听一位一年级的老师上课,他首先就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学生都答不上来,而新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中的第二条指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对默读的要求仅仅是“学习默读”,这种盲目拔高、超越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做法显然是低效的、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每学期对全册教材进行整体备课时,要思考课程标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各部分学段目标在本册教材中是怎么体现的,编者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各单元内容设计的,以便在单元备课时抓住教学 重点和课文内容及训练之间的联系,备课时才能目标明确、胸有全局、有的放矢,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降低要求,步步扎扎实实。

《案例式解读》

这本书是用鲜活翔实的案例对课标进行了详细地剖析解读,举例98页,讲了如何利用教材插图,小学生对课文插图的兴趣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插图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的理解课文,让他们从色彩鲜艳的图画中去感悟文字背后的魅力。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烘托艺术形象、渲染课文情境、强化情感体悟,还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上《白杨》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插图去想象大戈壁恶劣的环境,可能有沙尘暴,可能狂风骤雨,为什么这里只有白杨?其他植物呢?白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假如没有白杨会大戈壁又会是什么景象?再比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书上仅仅写了志愿军对大娘、大嫂、小金花说的话,图上也只能看见送别时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动作,看不见朝鲜人民的表情,课文的留白给我们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和送别的朝鲜人民的表情,想象他们可能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课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这本书从教学理念、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都会给我们一些精妙的指导。

最后,用现代教育名师薛法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推进实践。潜心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思考点亮课堂,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变换视角 研读教材 篇3

关键词:教材; 研读; 作者; 编者; 语文; 读者; 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76-001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从根本关系上看,决定于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研读是否深入、到位。

什么是“研读教材”?顾名思义,就是要仔细钻研教材,把教材钻深、研透、读懂。如何“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呢?我认为可以立足于五个视角上来分析、解读教材,真正把教材研透,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好这一载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立足作者角度:把握文本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从作者的视角思考文本的基本意义,把握作者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对作者的价值取向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准确把握教材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教育价值,感悟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复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另一方面,对于意向模糊或者有理念缺陷的课文要重新思考其价值取向,以便正确引领学生的互动生成。

二、立足编者角度:领会编者安排意图

解读教材不仅要与作者对话,还要学会与编者对话。在浩如星辰的文本中,编者广泛涉猎,精心遴选,必有其独特的意图。

1.领会编者单元编排的用意所在

苏教版国标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是很有特点的。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再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颂春篇,第二单元创新篇,第三单元英才篇,第四单元爱心篇,第五单元动物篇,第六单元环保篇,第七单元国魂篇。

这样的编排,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针对编者这样的编排特点,在本学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找出相互的联系,彼此铺垫延伸,实现组块教学,落实以下几点:一是抓好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学习,二是抓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三是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

2.领会编者所选文本的用意所在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第八册为例,编者在第二单元安排了创新篇的三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

本单元文化主题是“得到创新启示”,前面的《苹果里的五角星》已经包含着一定的创新思想,学生对此应该不难理解。但前一篇叙述方式肤浅、儿童话,揭示道理也是顺理成章;而《最佳路径》叙述角度不同,揭示中心的方法也不同,一个以“苹果”揭示,一个以“人”揭示,该文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对比的写作手法,感知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以及路径的设计策略中闪耀着理性光芒: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三、立足语文角度:捕捉学科本体特征

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语文的“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应是出于语文教学需要的职业性阅读。语文教师的职业性阅读,应该有明确的语文目标意识和语文学科意识。语文教师必须有“语文”的敏感,应该从文本的众多综合信息中,根据“语文”的需要,作出“语文”的选择——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进行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取舍。

1.立足词句。这是文本中最基本的东西,是文本所有价值的承载形式,是基础的基础。在文本的研读中,要能做到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感情色彩,表情达意的作用。

2.立足文体。指的是文本体裁,是文本的类型。文本的类型决定著教学的取舍。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我们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不注意文本的体裁,不注意文本呈现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对教材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起点、重难点时,就偏离了应有的分寸和方向,使教学偏离正常的航向。

3.立足修辞。修辞是文本的“情眼”,也就是情感点。抓住修辞,也就抓住了文本的情感线,也就触摸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到了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用心。

4.立足文本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

把握住这几点,就能真正地走进语文,发展语文,让语文教学从文本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三、立足读者角度:读出自己独特感悟

接受美学的价值观告诉我们,读者的阅读,不是被动、静止地接受作者的结论和意义,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期待视野,根据作品中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等“召唤结构”进行思考、联想、想象、填补、反思,从而创造出自己新的意义的过程。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阅读,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者的阅读,同样应在把握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对教材文本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并合理地运用于教学。

五、立足学生角度:遵循教学基本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对文本的解读,最后一步至关重要的是要将自己读透读深的东西如何转化到“学生的需要”这一点上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从以上几个视角透视文本后,还要回归到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在综合考虑“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后,研究分析语文学习方面“已学的、应学的、能学的”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出学生在这节课中“要学”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啥 篇4

一、研读教材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 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 与之相配合。因此, 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 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 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 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其次, 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当前所教的教材, 着重弄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顺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配合情况等。最后, 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包括掌握教学目标, 明确所教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和关键, 研究练习题等。

例如, 对于数对的“先横后纵”的规定, 由于和学生对某些日常经验 (如座位) 的描述之间存在不协调, 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外, 能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作整体性考虑呢?能不能在先前教学中自觉渗透呢?当然可以, 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 当学生在观察数据、解读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数对表示“一致性”的意识, 即先看横轴, 后看纵轴, 从而突破“数对表示”这一难点的教学。

可见, 只要教师用整体观来看待所教的数学内容, 就会具有“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教学意识, 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学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把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 就有可能借助于结构的支撑, 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教材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 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 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能厘清教材的内在结构, 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 就能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 有效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 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 学生在求未知数x时, 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 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 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读, 笔者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 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 (如下图) , 并且贯彻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把数学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可见, 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或方法的结构性, 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结构、灵活运用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三、研读教材的发展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 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到位的理解, 而且还要以教材为依托,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实现理性的超越, 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 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如小学数学新教材, 原来习惯称“几何”的内容转变为现在的“空间和图形”。这种变化不只是名字上的变化, 而是反映了数学教育发展取向上的变化。我们在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时着眼点就要发生变化, 即要从“计算几何”向“空间几何”转变。我们以前在研究相关内容时, 侧重于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现在我们在研读教材时, 除了认识、感受、分析这些传统计算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 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活动,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模拟、分析、推理等活动, 加强对几何形体形状、大小、方位、变换、关系和结构的感知与体验, 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 要读出教材的空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 但由于受篇幅所限, 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 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如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小精灵话语”, 就为教师的研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第10册为例, 书本第4页画对称图形, 呈现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 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 因为这一例题, 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 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借助“小精灵话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习者。

可见, 研读教材的发展性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研读新教材的发展点, 二是研读教材预留的发展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研读到位并付诸实践, 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标准用好教材, 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 它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种范例而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再完美的教材也无法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 因此我们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 大胆处理和补充教材, 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学到更熟悉、更亲切、更系统的知识。

例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 “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这些教材中没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都可能被教师点化为消除学生思维盲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添补材料。这样, 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带钩的原子”, 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思维通道。

可见, 我们既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又要以开放的心态研读教材。只有这样, 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素养。

教材研读 篇5

10月11日我在学术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教材研读与处理》的专题讲座。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也思考了许多。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

第一,关于教材研读,余老师给了我们四句金玉良言。他说:‚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研究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阅读教材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艺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教学中,我们就能看到他阅读教材的确是读得细、读得透、读得深。

第二,我可以看出余老师对于课文的看重,他反复说,课文中有那么多精美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以前,我们总认为一些课教不教无所谓,反正最终的考试也不考,尤其到初三复习阶段,更觉得课本无用。但看看余老师是怎么做的。《行路难》中他两次设计到‚课文联读‛的形式,讲警句,他让学生回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讲用典,他让学生回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还举实例用了《孙权劝学》中‚刮目相看‛的典故。这两个例子一举,学生立刻明白了,且印象深刻。再看作文课,所给出的范文多为小学或初中课本中的名篇名段,以课为例,对学生进行点拨。是啊,我们为什么要轻易的放弃那么多课文上的典范呢?要知道他们中的每一篇都是精美的,是经过筛选留下的经典,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最佳材料。

第三,余老师的多角度思考的智慧与能力真的让人钦佩不已。总能让学生从文本中发掘出一颗颗知识的珍珠。而他教给学生捡拾珍珠的方法便是语言的品读。‚品读‛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是余老师读的目的。当然,‚读‛的方法不同,目的、作用便不相同。教学《短文两篇(说‘勤’)(事业篇)》时,余老师用的是有耐性的摘读。要求学生编制语言积累卡;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深度的品读,要求学生品出门子的口才。教学《散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创见的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的深意。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机智的巧读,要求学生学写一种说明片段。诸如此类。各类读法极富特色。还有串读、选读、类读、悟读、比读、联读、练读、演读、背读等等,教师运用灵活,课堂教学轻松自如。

‚大儒无声又自伟,本色无华气自雅‛,六十多岁的余老师是朴素的,但灼灼光华使他的魅力永恒。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大胆的探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勇于创新和开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

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啥 篇6

一、 研读教材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与之相配合。因此,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其次,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当前所教的教材,着重弄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顺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配合情况等。最后,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掌握教学目标,明确所教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练习题等。

例如,对于数对的“先横后纵”的规定,由于和学生对某些日常经验(如座位)的描述之间存在不协调,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外,能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作整体性考虑呢?能不能在先前教学中自觉渗透呢?当然可以,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当学生在观察数据、解读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数对表示“一致性”的意识,即先看横轴,后看纵轴,从而突破“数对表示”这一难点的教学。

可见,只要教师用整体观来看待所教的数学内容,就会具有“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教学意识,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 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学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把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就有可能借助于结构的支撑,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教材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能厘清教材的内在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就能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有效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时,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读,笔者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如下图),并且贯彻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把数学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可见,研读教材的结构性,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或方法的结构性,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结构、灵活运用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三、 研读教材的发展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到位的理解,而且还要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理性的超越,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如小学数学新教材,原来习惯称“几何”的内容转变为现在的“空间和图形”。这种变化不只是名字上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数学教育发展取向上的变化。我们在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时着眼点就要发生变化,即要从“计算几何”向“空间几何”转变。我们以前在研究相关内容时,侧重于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现在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除了认识、感受、分析这些传统计算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模拟、分析、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几何形体形状、大小、方位、变换、关系和结构的感知与体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要读出教材的空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但由于受篇幅所限,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如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小精灵话语”,就为教师的研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第10册为例,书本第4页画对称图形,呈现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因为这一例题,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借助“小精灵话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习者。

可见,研读教材的发展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读新教材的发展点,二是研读教材预留的发展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研读到位并付诸实践,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 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种范例而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再完美的教材也无法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大胆处理和补充教材,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更熟悉、更亲切、更系统的知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这些教材中没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都可能被教师点化为消除学生思维盲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添补材料。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带钩的原子”,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思维通道。

可见,我们既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又要以开放的心态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总之,现行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回旋余地,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拉长教材的“长”“宽”“高”,从而不断提高教材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

潜心研读文本 灵活处理教材 篇7

一、细分每课知识, 有效地进行分割与整合

如果把一节数学课比作一道盛宴, 那么这节课的知识点就犹如食材。在研读文本时, 我们要清楚这节课有多少食材, 这些食材要怎么组织搭配才能既具营养又易吸收, 还要考虑到在这节课内能吸收多少营养, 避免时间与精力上的资源浪费。

例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第一课, 教科书呈现的是笑笑家的平面图,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略) 。

面对这个教学素材, 有的教师备课时一脸茫然, 不知从何入手, 也不知该在一节课中教什么, 怎样教。此时, 我们不妨将本节课的知识细分一下:从概念来看, 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等概念;从比例尺的形式看, 有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从比例尺的作用来看, 有放大比例尺与缩小比例尺;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 有求比例尺的, 有求图上距离的, 也有求实际距离的;从探究角度看, 既要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存在价值, 也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从操作的角度看, 学生既要会测量, 还要会画简单的缩放图。

在本节课教学时, 是否将内容分割成两课时, 逐个击破?如果这样, 知识点如何分割?如果要在一节课内掌握所有内容, 又要如何进行知识有机整合, 提高探究实效?如果教师对这节课的知识了然于胸, 就不难作出选择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二、合理定位教材, 设计建构方法

多年的数学学习, 或许我们已经淡忘了某些数学知识, 也淡忘了具体的探究过程。但是数学的探究能力、数学的思维习惯等却成为一种素养, 永远地伴随我们。因此, 在研读文本时, 我们不仅要发现数学知识, 更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建构认知, 形成技能。

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二上《认识时间》一课时, 如果采用观察、操作的方法, 就有如下教学片段的设计:

1.观察钟面。发现时针、分针、12 个数字、12 大格, 每大格含有5 小格、一圈有 60 小格。

2.课件演示。通过演示与交流, 知道如何借助格、数知道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时或是多少分。

3.动手实践。通过拨钟发现分针走一圈的同时, 时针走一大格, 即 1 时=60 分。

如果采用设计、创作的方法, 就有如下教学片段的设计:

1.请大家看个时间, 是什么时刻?你怎么知道的?通过交流在钟面上补充12个数字。

2.再看个时间, 现在呢?为什么不是8时1分?通过交流, 将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

3. 这些大格和小格对我们认识时间有什么作用?通过交流与操作验证知道, 这些格与数可以用来读时刻, 发现1时=60分的关系。

俗话说,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同一教材, 不同的认识, 就能产生不同的建构认知的方法。

三、梳理教材的前后联系, 做到“学要到位, 教不越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均采用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在研读文本时, 就要注意把握同一知识模块在每个阶段之间, 甚至每个课时之间的度, 做到“学要到位, 教不越位”。

例如,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百分数的认识》, 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具体的探究实例。一个实例是:在一场足球队比赛中, 猛虎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球队的机会, 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你认为应该选派哪名队员?

甲队员曾经罚点球20次, 罚中18次;

乙队员曾经罚点球10次, 罚中7次;

丙队员曾经罚点球25次, 罚中21次;

另一个实例是:科技小组做黄豆种子的发芽实验, 3天后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

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合格率》, 教科书呈现的是, 通过两种品牌的奶粉抽查情况比较:哪种品牌罐头的合格率高?

甲牌:抽查50箱, 43箱合格。

乙牌:抽查60箱, 50箱合格。

通过例题的探究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和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两节课的素材有重复部分, 如第一课的两个实例就已经触及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不仅如此, 在第一节课时, 教科书已出现了出勤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投篮命中率等信息。教师会思考:如果在第一节课中, 学生已经通过探究, 掌握了命中率、发芽率的意义及求法, 通过交流理解了出勤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投篮命中率的意义, 还有必要用第二节课来探究合格率吗?如果第二节舍弃各种百分率的意义与求法, 只进行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是否又觉得这节课很单薄, 第一课时负载超重?如何使用好教学素材, 把握这两节课教学的度?教师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 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 教学侧重也就明确了。

有效教学,从研读教材开始 篇8

后课标时代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形态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一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 但联系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确实没有很好地理解它.

案例1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忽视对知识本质的关注.

《百分数的认识》巩固练习:

师: 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百分率来表示?

生:“百分之九十” .

师: 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表示的成语, 让大家猜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了一些成语, 在小组内讨论, 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且看问答情况.

生1:“ 百发百中”一一“ 百分之百的命中率”

生2:“ 百里挑一” 一一“百分之一的可能被选中”

生3:“九死一生” 一一“死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九十, 活的可能性为百分之十”

生4:“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一一“工作时间占百分之六十, 休息时间占百分之四十. ”

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 你有什么新发现? ( 生答:略)

其实这些成语只能表示一个大概的意思,确切地说是一个虚值, 用百分数来表示这些成语的意思是不严谨的.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新奇热闹,要真正做到实效和趣味相结合,就要关注数学的本质. 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专家张奠宙先生深刻地指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案例2教师专业知识缺失,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意图.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游戏公平》着实让许多老师为难. 教材中通过抛硬币让学生感受可能性. 用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形式呈现一句话:“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这个方法公平. ”有了这样的“引导”,老师组织学生操作,请一名学生抛10次,记下正反面情况.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可能性相同”,老师要求四人小组的学生把抛的次数加起来,比较正反面次数. 如果还不够明显, 那再把全班学生所抛的次数加起来, 比较正反面次数. 有一位老师上课后难过地说:“我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 但我还是失败了. ” 事实上,“可能性相同”, 只是一个概率理论问题, 不是依靠掷硬币验证出来的. 教材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体会虽然频率随实验次数的不同而变化,但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会稳定在1/2 .

从上几个案例,不难看出,深入研读教材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更是决策教学手段的必要参考. 任何在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用意之前就进行“教学创新”的行为,都将事倍功半. 在后课标时代下,研读教材就更有必要性. 新教材的知识框架、编排体系、 呈现样式、 表达方式较老教材大不一样. 新增的一些统计与概率知识,着实需要老师们有更深的学科专业素养.

经常有老师会说:看看教材,我也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怎么研读呢?

一、研读教材我们需要有准备

我们需要有《数学课程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查阅《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要求,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编排的合理性. 我们需要有一整套教材,而不只是一本. 这样我们就可以查阅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各种呈现. 比如统计: 每一年段教材中都有编排,知识点要求都不一样. 教学本册的统计, 我们就需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统计知识? 已经经历了哪些统计过程? 已经具备了哪些统计能力? ……通过教材分析,了解学情,比较正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教学的逻辑起点. 有时候,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可以引起我们对本册教材的更深思考.

二、研读教材我们需要有专业提升

有几个提问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你能想得这么深? 我却不能. ”“为什么他能读懂教材,我却不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关. 在听课的过程中, 发现了有的老师在理解教材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肤浅. 如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高的认识 ”、“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 ”、“分数意义的认识及表述”等,有些教师仅仅保留在小学数学教材所阐述的水平, 没有真正理解内容上阐述. 二是对一些新增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 例如统计与概率内容进入小学数学课程, 对于这些内容有的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教学时仅仅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现卖,比较吃力. 三是对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过程,这些猜测往往没有以既有的数学事实为依据,得到的结论也不是数学上的“猜想”,与归纳的思想方法相距甚远.

三、研读教材需要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

教材是经过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定的学术性著作,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尊重教材. 在操作过程中, 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整体阅读,理清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特别需要对新教材中作出重要调整或改变的部分内容作深入的研读,思考其目的与意义. 例如,新教材把计算教学融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但是我们在不少“问题解决”的课堂中发现,老师多是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忽视了计算教学所应注意的种种问题.

四、研读教材,方法上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1.运用对比,找出知识间的衔接点和生长点,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在研读教材时,我们需要通过对比,把握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从而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以统计知识为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各年段教材都有安排(新版教材第一册出现在总复习).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每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侧重点都不相同. 如: 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次出现“物体分类”,知道分类的标准,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二下时,第一次接触数据调查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以突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衔接点). 而三下时,再次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 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生长点).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的情景也发生了变化,一下是静态情景(数图形),二下是动态情景(调查). 有了诸如此类的对比思考,教学重点也自然显现了.

2.通过变式,丰富知识的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

教材往往因为版面因素,没有把教学知识的各种表现全都编排出来,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我们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或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什么是长方体,教师可以通过变式,以突出长方体的本质属性(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对面相等 );在教学长 方体的高 时 ,加强对 “高 (纸箱高)、深(水池深)、长(木料长)、厚(书本厚)”的变式,丰富高的表现,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加强6个面,5个面,4个面的变式训练,同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加强“底面积乘以高”的变式呈现, 这些都很有必要的.

3.联系整合,让数学学习系统化,使学生学习更具理性.

数学知识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善于把握这种联系,给学生作适当的呈现或分析,那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建构.

后课标时代,我们要想读懂教材,读好教材,仅仅读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师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读更多的专业书,只有积累深厚了,才能使自己有宽广的视角去读出教材深广的内涵.

摘要: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自己先“潜心理教材”,课堂上才能“灵动而生发”.

研读数学教材:基于儿童的视角 篇9

一、基于儿童的童心研读数学教材

学习不是“授予”, 而是儿童灵性在一定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 让作为人的儿童得到充分自由而完整的生命成长。那么“课堂上用什么抓住学生的心”应当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首要思考的问题。儿童不是小“大人”, 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 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本能和冲动、兴趣和爱好、情感和行为, 需要周围环境及儿童所接触和使用的材料的刺激。基于儿童的视角研读教材, 首先要求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童心以儿童的眼光来思考所提供的材料。首先, 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已经看到的、感觉到的和爱好的东西相联系, 是否能唤起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 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其次, 了解儿童的兴趣在哪里, 学习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思考所提供的材料能不能作用于学生的精神需要和要求,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为例, 教材中分别安排了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这几个层次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互动, 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我在研读教材时基于儿童的童心思考:各种形状的积木是儿童在幼儿时期就经常玩, 喜欢玩的玩具。可以想象上课时当学生看到提供给每个小组的积木时, 一定会出现教师没发话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积木玩的场景。如果教师不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而是把学生硬牵到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中, 按程序操作, 让学生仅仅充当着“操作工”的角色, 那么一定会压制学生的主动性, 抑制学生的思维, 扼杀学生创造的灵性。基于儿童童心的教材研读使我决定:“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让学生在“玩”中建构知识, 在“玩”中发现问题, 在“玩”中归纳共性。教学时, 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自由地玩这些积木。其次根据学生玩积木的情形互动交流, 有效追问。如:滚一滚中你有什么发现?搭一搭时哪种积木你用得最多?哪种积木用得最少?实际教学时,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上不时地闪烁出一些精彩的发言, 如:“我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放在滑板上赛跑, 我发现圆柱和球滚得很快, 长方体和正方体滚不起来, 是滑下来的。”“我们在玩的时候发现圆柱横过来好滚, 竖起来不好滚。圆柱上下两个面平平的、滑滑的, 这样滚就不好滚。中间这个面圆圆的、弯弯的, 横过来放, 就好滚。”“圆柱上面的面平平的, 一根一根往上堆, 很稳。横的面圆圆的, 就堆不稳。”“我认为圆柱横过来也好堆。如果我们多拿些圆柱, 最下面放4根, 上面放3根, 再上面放2根, 最上面放1根, 就像卖木头的地方堆木头那样堆, 也可以!”……

学生们基于自己的语言阐述着, 发现者的那份自豪感溢于言表, 藏都藏不住!最后小结时, 有一个学生由衷地发出“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的心声。我想, 这一切都得益于教师研读教材时, 不再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 从而使这节课的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二、基于儿童的经验研读数学教材

教材积淀着人类长期的探索与经验, 属于逻辑化的成熟经验, 是指导儿童当前经验的一种素材和方法。教材要真正地被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引导儿童经验的发展, 就有必要把它恢复到它所抽象出来的原有经验, 变为儿童的直接的个人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 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 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所在。”因而, 如果教师在用教材教学时看不到和抓不住儿童经验中可利用的一些因素, 那么这种教学就很有可能是机械、死板的。用教材教学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把教材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用以解释和指导学生经验的发展;用教材教学要基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 找准学习内容与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的连接点、生长点和发展点,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年级口算教学的内容中经常出现渗透加、减法算式变化规律的题组练习。这样的题组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步感悟算式中蕴藏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初步能力, 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例如: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5页第6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3页第4题

看着一组抽象的算式, 让学生感悟、理解算式中的变化规律,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困难的。那么, 怎样才能便于学生轻松地理解感悟呢?仔细研读后, 发现上面例举的一年级上册第65页第6题的题组规律在学生生活中可以找到经验。于是我这样组织教学:一本图画书10页, 几个小朋友都在看这本书。小明已经看了2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刚看了4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华看了6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小海看了8页, 他还剩下几页没看?让学生分别列出算式解答, 我把这些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再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这组算式,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们都能发现:同样的页数, 看得页数越多, 剩下的页数越少。我进一步拓展:你在生活中还感受过这样的规律吗?有的学生说:同一杯水, 喝掉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有的学生说:同一根绳子, 剪得越长, 剩下得越短。有的学生说:10个萝卜, 小白兔拔2个, 剩下8个。10个萝卜, 要是小灰兔来拔4个, 就剩下6个。拔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从一个数里去掉得越多, 剩下得越少。教材所呈现的逻辑化知识是由儿童经验发展而来的, 只要仔细研读教材, 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就可以找到学生当下经验中与教材有关的可利用的因素,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三、基于儿童的思维研读数学教材

儿童的世界千奇百怪、色彩斑斓, 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逐步向抽象过渡。儿童有他们独特的视角, 课堂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之上。有人说:“大人和孩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 在成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孩子却有自己合理的解释。我们研读教材时要善于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 用儿童的思维思考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首先, 是否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其次, 是否有足够的探究空间, 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经历“再创造”。再次, 是否能指向儿童的学习方法, 让数学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 让儿童学会学习, 在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 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 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计算教学中, 我们都已经认识到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重要性, 尤其是低年级段。在学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 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加) ”的教学内容。例题以学生玩画片的情境为载体分两个层次:第一, 计算24+6。第二, 计算24+9。两位教师对例题的处理稍有细节上的差异。以24+6为例, 第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算一算。再交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板书:4+6=10, 20+10=30。最后回到小棒图上圈一圈。第二位教师: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算一算。再在小棒图上圈一圈。最后抽象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两位教师都是用小棒操作计算, 区别在于摆完小棒后是先抽象算法再圈一圈, 还是先圈一圈再抽象算法。虽然是环节顺序的前后颠倒, 却反映了执教者基于教材对学生思维研读的深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生的三种表征方式:动作的、形象的和符号的, 并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严格的递进关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学生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法则, 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动作表征 (即摆小棒算一算) ——形象表征 (即小棒图上圈一圈) ——符号表征 (即抽象出算法) , 这样的认知顺序循序渐进地建立。其中小棒图上圈一圈应该是沟通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中介与支柱。

研读中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篇10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 封建残余, 新旧交替, 政治腐败, 社会黑暗, 任人宰割, 混乱不堪, 国人麻木, 民族苦难深重,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这样的现实, 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 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 社会的残暴, 呼唤人们不能麻木, 人们意识要觉醒, 敢于斗争, 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 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 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面貌, 在他身上, 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 自轻自贱, 自欺自慰。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 着眼于启蒙, 写出中国的人生, 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 愚昧落后的思想精神, 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 唤醒那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 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 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 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 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 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 因此他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鲁迅看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 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 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 弃医从文, 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由此可知, 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 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 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 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就像《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 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 革命失败。小说《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 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 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意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用《药》这服“药”疗救国人, 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

这也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 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 战斗攻击力极强, 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 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 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 静心地品, 无限地悟, “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 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鲁迅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 芸芸众生, 泱泱人群, 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 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 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 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 这有很深的内涵, 令人警醒, 忍俊不禁, 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 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 不是“取”, 也不是“掏”, 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 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 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 鲁镇不单单是地名, 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 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 鲁镇传承鲁地, 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 鲁四被称为“老爷”, 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 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 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 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刻意安排和选择文字, 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 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的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得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 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 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 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 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 那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 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 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 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 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 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 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教学实质 篇11

一、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本册教材装帧精美,设计美观,图文并茂,适合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套教材由实验版本的32开变成如今的16开,由原来的黑白版本变成了彩色版本,由原来的79000字数变成了如今的170000字数,整整多了2倍还多,可见本册教材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内容发生的变化

笔者将2013年版教材与实验教材作了深入的研究对比,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下表)。

三、新教材的新特色

(一)教材改进了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实验教材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分2个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而本套教材拆分为3个单元进行编排,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在具体编排上,前两个单元都先结合实际问题教学每种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后一单元先结合情境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然后解决一些含有特殊数量关系和联系实际的问题。这样编排,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算理、算法和实际应用。

由于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把对倒数的认识移至分数除法单元,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考虑到分数除法单元的容量及比的内容的重要性、独立性,本册教材把比的内容独立设置为一个单元,安排在分数除法单元之后。

(二)教材改进了百分数的编排,加强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把百分数拆分成两个单元进行教学,分别编排在六年级上、下册,本册百分数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百分数问题。由于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新版教材在这些方面没有用较多的例题来教学,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如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并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而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百分数的应用则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教材中。

(三)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图形与几何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中年级“位置与方向”单元学习了八个方向。本册教材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教学在平面内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初步从方位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学学习“图形与坐标”打好基础。

新版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增加了扇形的初步认识,从而认识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为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材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的是关于统计知识的教学,即扇形统计图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加强各种统计数据和统计图的比较,并能根据数据的不同特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来反映现实数据、分析数据、判断决策、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同样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并要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

(五)教材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数与形”,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材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材继续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新版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读教材,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 篇12

一、创设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发现

学生的认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形成认知矛盾,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位数”时, 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

师:跳绳测试, 在规定的时间内, 小明跳了110下。已知小组跳绳成绩是平均每人跳了117下, 小明跳绳成绩在小组中处于什么位置?

生:既然小明跳绳的成绩比平均数低, 他在小组中一定处于“中下水平”。

师:高于平均数就属于中上水平, 低于平均数就属于中下水平。真是这样吗?下面看一看这个小组跳绳的具体成绩。

师:从小组成员跳绳的成绩看, 小明的成绩在小组中实际排列在第几? (生:第三。) 为什么小明跳得比平均数少, 成绩还是第三名?

(这一情境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生:小军和小李跳得太好了, 把平均数提得很高。这个平均数高于小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 不能代表小组成绩的中等水平。 (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师:正如同学们分析的那样, 平均数也有“失灵”的时候。当一组数据中的数值比较集中, 差异不大的时候, 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情况的中等水平, 而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 平均数往往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这时要用中位数表示更合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数学概念“中位数”, 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中位数是表示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数据, 它与平均数、众数一样, 都是统计量。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中位数的意义, 教师没有直接呈现中位数的概念, 而是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出“中位数”的概念,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进学生对“中位数”的理解。

二、引导化难为易, 回归知识起点

突显数学学习过程的思考性, 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 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的重要特征。我们只有层层分解, 在矛盾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才能体现浓浓的数学思考的趣味。

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从“平移和旋转”步入“正确数出平移格数”这个环节时, 是这样设计的。

师: (出示图1, 略。) 黄小鱼想和红小鱼交朋友, 黄小鱼怎样平移才能跟红小鱼重合呢?需要平移多少格呢?

生:向右平移1格。

生:向右平移4格。

师:到底谁的想法对呢?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1. 层层分解———由点到线。

师: (教师出示图2, 略。)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一个点来研究。黑色小圆点平移到灰色小圆点那儿, 需要怎样平移, 平移了几格?

生: (齐声) 向右平移了3格。

师:我觉得应该向右平移了4格。 (教师故意将起点数成1。)

生:老师, 起点不能数成1, 因为还没有移动呢。

师:原来如此。我们一起来数数。 (师生一起数, 在数的过程中, 课件同步出现数字:1、2、3。)

师: (教师出示图4, 略。) 我们再来看看线段的平移。黑色线段要平移到灰色线段那儿, 该如何平移呢?

生:向左平移2格。

师:向左平移了2格, 它上面的小圆点该如何平移呢? (教师课件演示小圆点移动的过程。)

生:我发现小圆点向左平移了2格。

生:线段平移的格数和线段上的点平移的格数是一样的。

师:我们在数线段平移的时候, 只要数出线段上的一个点平移的距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 线段上的点平移了几格, 线段就平移了几格。

2. 层层深入———由线到面。

师:我们解决了点和线段的平移, 这种方法可不可以用到小鱼的平移上来?想一想, 黄小鱼向右平移几格和红小鱼重合? (出示图1, 略。)

生:向右平移了4格。我是看小鱼嘴角上的这个点到对应点向右平移了4格, 所以, 黄小鱼就向右平移了4格。

生:我也认为黄小鱼是向右平移了4格, 我是数小鱼背上的一条线段的平移格数。

师:通过大家的研究, 我们要知道一个物体平移了多少格, 只要找到其中的一个点或一条线段, 再看平移后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的位置, 数出中间的格子数就可以了。

3. 步步为营———优化策略。

师:老师数出黄小鱼身上的这个点 (不在格子图交点上的点) , 可以吗?

生:我认为这样数是可以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点的对应点在这儿, 应该也是向右平移了4格。

生:我也觉得有道理, 不过好像有点麻烦。 (部分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是啊, 我们可以数物体上的任意一个点或任意一条线段, 不过, 我建议大家选取关键的、容易找的点或线段, 使我们容易看清移动情况。

当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路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化难为易”来解决问题, 促使学生寻找建构新知识的支点。顺利地把点、线段的平移方法迁移到小鱼的平移上来,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数不在格子图交点上的点”, 让学生真正明白, 在移动时还要选择容易找到的关键的点或线段, 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思维的优化。

三、形象直观演示, 解读教材难点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虽然有“因学而教”的思想, 但客观上都不愿意打破既定步骤。而教师设计的教案常是封闭的、线形的, 课堂随机调整的空间不大, 不能很好地进行生成性教学。因此, 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因学而教”的思想,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 注意在每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对应策略注明, 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程, 提高教学效率。

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 (由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而来) 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 说明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到底相不相等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 (教师出示课件, 如图。)

师:看明白了吗?你知道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和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 但是平行四边形左右两条边和长方形的两条宽 (即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不相等, 因此它们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由于课前预设时我估计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周长是否相等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认识。因此, 设计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 使学生明白:长方形的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边不相等, 所以两个图形的周长不相等。这样的演示远远胜过空洞的讲解, 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上一篇:校园快递对策下一篇:Java语言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