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学

2024-05-13

教材教学(精选12篇)

教材教学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本一般是指教科书, 即教材, 它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但前提是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 在达到运用自如的基础上, 再灵活地使用。这就要求“创造者”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的内涵, 掌握教材的本质。通过研读教材, 从而活化教材, 使教学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呈现, 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原型启发, 自然生成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很多数学内容都是生活事实的抽象、概括。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实例, 把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原型, 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体验数学创造的无穷乐趣。

“圆, 一中同长也。”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为圆下的定义。“圆的认识”的教学关键是认识圆“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有了这一思想, 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和特征, 以及画圆的原理、方法学生就能很轻松地获得。但是, “一中同长”这一思想,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认识起来比较困难, 能不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型”呢?

课始, 首先创设投球比赛的情境, 让学生依次判断:“围成怎样的队形向球筐投球, 比赛才公平?” (如右图) 接着追问:“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球筐为什么要放在中心”?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悟, 很自然轻松地回答:“只有围成圆形队伍, 并且球筐放在圆形队伍的中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这样比赛才真正公平。”这些朴素的语言正是“圆, 一中同长也”思想的体现。球筐位置要处于圆形队伍的中心, 即“圆心”, 每个人到球筐的距离相等, 即“半径”都相等, 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半径”这个名词。这样, “圆心”“半径”这两个概念也是“圆”中最重要的概念都在解决“投球比赛”这一生活问题中自然生成并理解透彻, 学生对圆的认识由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实现了飞跃。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上面教学所选取的材料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数学现象,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 把抽象的知识与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优化、组合起来,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操作、验证、推断、交流、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 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二、重组优化, 事半功倍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 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 教师需要深入其中, 把握实质, 对教材的研读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效果。

比如,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教材的编排是首先教学“小数的意义”, 接着是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 最后是“把非整万 (亿) 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其中“小数的性质”与“小数大小的比较”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教学, 结合具体情境,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0.3元和0.30元”, 接着借助直尺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上述两组等式的特点, 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是结合具体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比较0.48元和0.6元的大小,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分析, 感受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本质。

三、追本溯源, 一清二楚

某个具体内容的数学本质既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 又表现为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 还表现为统摄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数学知识、数学本质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数学理解。有了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向有意义的学习发展, 缺失数学理解, 学生就会变得机械而被动。要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教师首先自己对教材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 对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 许多教学都是通过对一组或几组分数的观察比较, 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或者再举例验证,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 而对于性质的原理几乎没有涉及。为什么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不为0的数后, 分数的大小不会变呢?学生的理解因缺少意义支撑而停留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这样的教学, 虽然学生也能通过熟记分数的基本性质而加以运用, 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等, 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应用, 没有进行深度数学思考的机会, 而思考正是数学课的生命力, 缺乏思考的数学课是枯燥的、索然无味的, 是体现不出数学的魅力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本源是什么?该怎样进行教学?江阴数学的智囊团———脱产班给出了答案。

片段:

师:图中阴影部分可以怎么表示?

生:21。

师:你能找出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吗?

生:。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4是怎么得到的?2又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原来一共是2份, 对折后每一份又再分成了2小份, 所以现在一共是2×2=4小份, 阴影部分是1×2=2小份, 所以阴影部分现在用表示。

接着师生再继续找其他与相等的分数, 与相等的分数, 并说明理由每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通过以上数形结合的教学, 学生自然能发现把每一份再分后, 一共的份数 (分母) 、阴影部分的份数 (分子)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后的分数还是表示阴影部分, 也就自然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得出性质后可以继续让学生解释性质,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其实是什么意思, 同时除以一个数又是什么意思?并在头脑中想象图形和再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但能扎实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更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追本溯源, 认识更为深刻, 同时也加深了课堂的深度,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 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让教材真正成为“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让教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教学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呈现, 用以激励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会学、想学、乐学。

教材教学 篇2

新教材的编排总体上感觉是好的。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选文注重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选文的体裁多样性,篇幅短小,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使用新教材后,对语文课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广阔的空间。他们在学习中初步掌握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

2、由于新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在学习中学生能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想象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不断地鼓励创新,另辟溪径,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由于数学英语课在初中的课时多,家长、学生等对其的重视程度又超出语文,因而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无法保证,只有让位给数学英语。

2、中学语文与初中脱节,给初中语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新教材教学中仍应强调基础拼音、写字、解词、品味词语,以及写作训练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

3、综合性学习课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第三单元“走进大自然”就无法按书中的要求带领学生或学生自主结合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语言,欣赏自然美进)也就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开展活动。学生有时就会有应付的做法。

4、选文方面,依然感觉有个别篇目不太适合教与学。例如:《化石吟》虽是一首诗歌,但它只注重了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文学性较弱,学生对它难以产生兴趣。

对话教材 教学合一 篇3

立足知识储备,合理调整顺序。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学习新知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抓手。而数学学习的特点在于各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旦知识链没有建立起来,就很难达到高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合理调整教学顺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单元涉及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及计算。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和人民币接触较多,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仍有学生计算速度慢且正确率低,主要是因为这里面涉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他们对这不够熟练。比如“7元减6角”,有些学生往往会想成70角减6角,但因为不会计算“70-6”这样的退位减法,算不出正确答案。如果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恰好就是后面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于是,可把《人民币的认识》调整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后面进行教学。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调整,却把学生的知识储备当作有力支撑,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多了,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把握图式建构,科学改变例题。教材提供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选用的例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独立的知识点往往难以为小学生所理解,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图式。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例1让学生动手测量0.1米、0.10米和0.100米的纸条,让学生明白它们分别表示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发现这三个小数相等,从而归纳小数的性质。为发散学生思维,笔者板书1、10、100三个数并提问:“你能想办法使这些数相等吗?”顿时,学生的思维被点燃,想到在1、10、100后面补充合适的单位,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接着教师引导:“可以不用加单位也能使这三个数相等,用什么方法呢?”

先引导学生采用单位换算的方法,后采用添小数点的方法,让学生找寻到新旧知识联系点,建立起容易理解的图式,对小数的性质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注重内在联系,优化重组教材。知识之间大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一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教材往往会呈现多道例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逐步认识、分层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知识点难度不是很大,可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根据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来重组教材,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如《认识几分之几》的教材内容是这样呈现的:

例4,把一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 )/( ),3份是( )/( )。

例5,把一条一分米长的彩条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 )……像2/4,3/4,3/10,7/10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例6,涂一涂,比一比。2/5○3/5;5/6○6/6。

为让教学更合理高效,可合三为一:

1.学生每人准备2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用圆形纸片创造一个分数;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并小结:像1/4,2/5,4/7,5/10,16/16……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圈出5/10,再折一折,涂一涂,分别创造出一个比它大和比它小的分数,并说说你的发现。

通过动手操作,圆形纸片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神器”,他们不仅能从感观上认识几分之几,而且能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牢固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例题重组,整个研讨活动更加简洁明了、便捷高效,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谷城县城关镇城内小学)

责任编辑 林云志

教材教学 篇4

一、活用导语,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的导语引言和一些精彩的历史图片,很多历史教师往往忽略这些导语的存在,或者只是简单地读一读,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利用。短短的几句导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精彩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这些导语引言和图片,吸引着学生的视觉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充分研究每一课的导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地去使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内在动力。如教学《秦末农民起义》这一课时,把导语转换成多媒体播放,先播放《大泽乡起义》的视频片段,刺激了学生的眼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问学生谁知道成语“揭竿而起”的由来,再由教师诵读《陈涉世家》的部分内容,接着问强大的秦朝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走向灭亡?我们一起来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揭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印入学生的记忆中,对下面的教学起了引领作用。

二、活用历史图片,加深印象,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打开历史教科书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图片,有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艺术珍品等,这些图片是历史的遗迹,是历史的佐证,直观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印证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清明上河图》,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面中的一员,谈谈自己的衣食住行,对社会的认识。学生俨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社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加深了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和掌握。再如教学《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这一课,指导学生欣赏历史图片“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半坡彩陶鱼纹盆”,“半坡圆形房”。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精美的陶器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使学生对远古时期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活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突破知识的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利用历史地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对地理位置的理解力,有助于一些难点的突破。我在教学《战国七雄》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战国形势地图”,明确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忆战国七雄的名称,告诉学生根据地图先记四周的国家再记中间的三个国家。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学生记忆深刻,不容易混淆,较好的突破了难点。再如教学《隋朝大运河》时,指导学生阅读地图“隋朝运河图”,帮助学生建立对隋朝大运河的整体了解:一个中心(洛阳)四段水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然后指导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记一记,从而突破难点。

四、活用“小字内容”,拓宽知识面,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课文分为主辅两栏,“大字部分”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小字部分”是对“大字内容”的展开和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既能促进对主要内容的掌握,开阔学生的眼界,全面的了解历史知识,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教学《张骞通西域》一课时,结合教材上的小字内容,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讲到张骞刚进入西域被匈奴抓住,学生立即为他担忧;当听到匈奴人逼迫他投降拘留他10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学生被张骞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感动;当读到张骞找到机会逃出匈奴,学生又为之鼓舞;当读到张骞无法说服大月氏国王而返回又被匈奴捉住,学生又一次为他担忧;当读到张骞经历13年的磨难终于回到长安,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利用这些材料加深了学生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学生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适时地进行了不怕艰险,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再如讲授《春秋五霸》时,利用好小字内容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等成语故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中又受到情感熏陶。

五、活用辅助栏,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教材辅助栏的内容丰富,有:说说,想想,议议,记记,看看,读读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辅助要求,指导学生动手动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优化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感悟。如教学《秦朝的统一》这一课,辅助栏中读读的内容是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神云,诸侯尽西来。”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可以设计出这些问题:秦王是指谁?六合指什么?扫六合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历史意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这样把史料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进一步理解。

新教材教学反思 篇5

①注意讲课的效益。不能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拼命讲,该详讲的略讲,该略讲的详讲;要注意处理好差生与整体的关系,不要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象新授课那样从头而起,不能为照顾个别差生,降低要求,从而滋长学生的不良情绪,也不能为个别优生,而让全班学生陪读。即要注意教学信息和教学的层次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②练习的效益。增加课内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练习要适时、适量、适度,有梯度,具有开放性。注意资料的选用。现在几乎各科每天一张讲义,其中有一、二道题失当的话,学生很痛苦,如过难,浪费时间;过浅,毫无激情;过多,忙于应付,如果有错题,那就更糟糕。布置给学生的练习,老师自己都要过一遍。

教材教学 篇6

关键词:研读教材;设计方案;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课程标准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前提,也是指导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依据。而教材是实现课标要求的载体,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所以,教师要实施好课堂教学,不仅要认真研读课标,更要深刻学习教材,还要精心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和使用教材,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商榷。

一、通读教材,把教材读薄

通读教材也叫泛读教材,就是教师拿到教材,就像看小说一样,通览教材,从目录、章节到每一个材料呈现,快速阅读,并整理出教材编写框架,目标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通读教材,形成教材的提纲挈领、编排框架,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得教材精练呈现,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目标是把教材读薄。

二、细读教材,把教材读厚

细读教材是指教师可以结合教师教学用书,仔细阅读课本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每一段对话、每一道习题,读出编者的意思。往往实践中特别容易忽视的是写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前的“教材使用说明”“教材整体介绍”“写给教师”等栏目,这些恰好是帮助我们细读的工具性文字。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各单元、章节的教学建议,更值得教师去细细品读。通过细读,真正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切实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三、精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

精读教材是指我们教师在通读和细读的基础上,感悟教材背后所蕴涵的特定意图,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是指教师在理清教材整体编写思路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所蕴涵的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活动经验等层面上的深刻含义和要求。

四、深读教材,把教材读透

深读教材是指反复阅读教材,时时刻刻思考教材,从不同角度理解教材。要求教师达到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对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灵活处理,重新设计,以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堂教学要求,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五、活读教材,把教材读活

活读教材指结合学科间的联系,根据所带学生的知识现状、学习习惯等,读出适合教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对“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让学生根据“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这三个成语,说出百分数;对“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让学生从字母中、汉字中、国旗中、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等。这样,既加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了很好的落实。

六、多角度读教材,把教材读宽

多角度读教材指教师从“教师教”的角度,“学生学”的角度,“编写者编”的角度,“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的角度等进行研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的目标,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读教材,教给学生方法是最根本的目标。

七、研读教材,把教材读深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研读教材,领会教材内涵,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研究,驾驭课堂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才能做到重新设计教材,乃至编写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如,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中的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让孩子们测量课本长、宽并计算周长。我们知道课本的长大概在20厘米左右,宽在15厘米左右,那么要计算周长,学生用很简单的方法(20+15)×2=70厘米。教材中很多求周长的计算要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在第六单元。对这部分内容教学,没吃透教材的教师就会按教材安排进行,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还很不理想。

有位研究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这样处理:将这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先教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再回头教第三单元四边形。这样学生对周长的计算就会顺理成章地完成。如按原教学顺序,掌握周长计算公式是新知识点,计算也是新知识点,两个新知识点同时进行教学,学生如何消化的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尽量将教材作适当的、合理的调整,以适合学生的实际,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总之,教师一定要进行教材研读,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经历“常读—会读—广读”的过程,达到“读懂—读深—读透”的目标,要在研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育智慧。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郭九胜.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把握和使用教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11).

教材教学 篇7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 母亲是那样年轻, 那样美丽, 她把自己对生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飞向诗歌的王国。可是成年后, 我成为一个诗人重返故乡时, 母亲却不再年轻…… (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语言过渡)

课件映示: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 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 依然那么和蔼、慈祥,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 不知我来干什么, 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 不再谈我的童年, 只是对着我笑, 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 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绪……

(深情、忧伤的音乐缓缓响起, 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朗读结束, 音乐继续回响, 留下一段空白)

师:读了这一段文字, 你的心情怎样?你从中又感受到什么呢? (教师还沉浸在刚才的情境中, 语调比较低沉)

生1:我的心里有些难受, 我感受到作者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 没能守在她的身边尽孝道。

生2:我感受到看到此时的母亲, 作者的心中飘满愁绪。

生3:我感受到文中的我非常怀念母亲, 真想再回到童年。

师:是的, “我”非常怀念母亲, 感谢母亲, 因为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 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 (教师引读文章的最后一节)

生:“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 (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课件映示文章最后一节, 深情的音乐再次响起,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

(课后, 我请教听课的同事, 同事说:开始时被文章清新、活泼的意境所吸引, 到最后心情有些沉重、压抑, 感觉要哭出来了……再问学生课上最喜欢的内容和环节是什么, 学生多数回答:夏天的夜晚很美, 母亲在月色下唱歌、讲故事真好听……

我不禁自问, 为什么自以为得意的教学设计却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后来, 看到了一则教学片段, 才茅塞顿开。

片段二

师:母亲不识字, 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给“我”的启蒙是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孙友田, 他曾经是一个煤矿工人。在你的印象中, 采煤的工作是怎样的活儿?

生:很辛苦……

师:孙友田怎么会从一个煤矿工人成长为一个诗人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散文《黑土地》片段: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 头顶一盏矿灯, 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 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 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 一山乌金望外冒, 黑宝石, 往外跑, 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 我要燃烧!”

师: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 读第一段文字, 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

生:母亲的工作很辛苦, 儿子的生活也很辛苦。但他对生活充满热情, 说自己“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

生: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 “我”白天下井工作, 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

师:真好, 你在一颗爱的种子里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我”的工作热情必定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第二段是一首诗, 《大山欢笑》是他的代表作, 读读它,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诗很顺口, 很压韵, 一看就懂, 很有趣。

师:像什么?

生: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 琅琅上口, 明快、流畅。

师:是的, 《大山欢笑》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 在夏日美丽的夜晚不知不觉给“我”一颗爱的种子, 一颗诗的种子。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让我们再次齐读—— (教师引读文章最后一节)

【反思和分析】

(一) 超越教材需要首先尊重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 广大的语文教师纷纷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 确立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以上两则教学片段都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但是片段一中, 我引进的课外资源却改变了教材的感情基调, 使原本清新明快、活泼愉悦的文章基调变得忧郁、伤感起来。这一语段选自作者的原文《往事如歌——月光启蒙》, 编者把它选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时作了删减, 把原文中忧郁、伤感的部分去掉。现在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月光启蒙》是那样清新美好, 深深吸引了大家。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 我引入的忧郁、伤感显然不能被孩子们接受, 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因此, 在确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时, 我们不能忘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又特别强调文章的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凝聚了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心血、智慧的“文本”总体上是优于单个教师的智慧的。因此, 只有首先尊重教材, 立足文本, 才能更好地超越教材。

(二) 超越教材需要切实关注学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教学资源的选取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 为使课堂精彩, 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进行精心预设, “逼”着孩子走向自己的预设。片段一中, 我也不例外, 推荐欣赏的语段是自己深受感动、产生共鸣的一段话。那么, 这段忧郁、伤感的文字学生能否真切体会, 能否产生共鸣?我没有考虑, 只是想到这段话感情真挚, 再配上适合的音乐肯定能渲染气氛。结果, 煽情的效果是达到了, 可孩子们对文章主题“月光启蒙”的理解还是浮光掠影。

片段二中, 教师选择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段, 把文章内容和课外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对比赏析, 揭开了遮在“启蒙”二字上的面纱。所以学生欣喜地发现:“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我’白天下井工作, 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这首诗很顺口, 很压韵, 一看就懂, 很有趣。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 琅琅上口, 明快、流畅。”就这样, 教师把作品与学生的感受有机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月光启蒙”的意思。

(三) 超越教材需要适度回归教材

语文阅读教学固然需要超越教材, 但如果操作不当, 很容易导致“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 有必要“回归教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适度回归文本, 既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 从而更具有“语文意味”, 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 体现语文的“文道统一”。特别是后者, 更需要“回归教材”的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 “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当然, 这不能成为重走“就书教书”的老路的理由, 关键是“超越教材”与“回归教材”的统一。

在片段二中, 教师选取了两段文字, 这两段文字是作者孙友田的代表作品《黑土地》中的经典语段, 与课文的基调一致, 利于学生赏析, 而且推荐时教师把这两段文字与课文结合起来, 如“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 读第一段文字, 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做巧妙地突破了难点。最后, 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 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自然地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 “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 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这样,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摘要:“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 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超越教材、用好教材”, 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者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月光启蒙》教学案例的基础上, 对比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 对“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材教学 篇8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原则

(一) 树立课程标准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

《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 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 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行课程标准就是我们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立足教材本身就是遵循课程标准, 因为教材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超越教材,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过程中, 必须依据并遵循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指导文件, 否则创造性利用教材就会失去方向。

(二) 准确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 二是遵循而有所立。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不要轻易否定。但再好的教材也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 需要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显然, 教材是需要教师加工和创造的东西, 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只有教师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剖析教科书, 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科书, 教材才能发挥出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学才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不深入, 不领会作者编写的意图, 用老眼光去看待教材, 就没有了创造的基础。

(三) 依据学生的需要而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 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出发点。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对教材创新性利用,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知、思考、探讨、感悟, 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方式

(一) 替换或删减教材的某些内容或者活动

教材是学科专家的作品, 编写时着眼于全国各地普遍使用。从教材的实际看, 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以及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就是我们在用书本中的事例讲课的时候, 一些学生显得漫不经心, 参与热情不高, 角色意识不强, 没有共鸣,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因教育对象、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灵活处理, 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使之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这是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补充、替换或删减教材上的某些内容或活动, 新增一些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 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教师的权利。

(二) 整合或重构教材内容

整合或重构教材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方面。所谓整合或重构教材, 主要是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使之更有利于教学, 更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和运用。整合或重构教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具体教学实际重新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 它既是每一个教师的权利, 也体现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具体表现为:

一是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形成新的教材结构。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第一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如果不重新调整教材顺序, 其结构是: (1) 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 (2) 人身权的重要意义及其构成→ (3) 人格权的构成及特点→ (4) 人身自由权及人身自由的作用与具体内容→ (5)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地位。大家可以看本框内容是讲生命健康权, 但中间却穿插了人身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的有关内容, 不仅篇幅不小, 给人的感觉是颠来倒去, 而且与框题《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主题不符, 有内容与标题不吻合之疑, 加之人格权本身很复杂, 所以学生很容易弄混。如果我们结合导入调整一下教材结构, 把上述复杂混乱的内容变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并行的知识点:用有关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案例导入→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含义、重要性、构成) →2.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含义、作用、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含义、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 。两相对比, 我们会发现单从知识结构这一点上讲, 调整后的脉络比调整前的脉络要顺畅得多, 基本知识清晰可见, 这为学生掌握“三维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合并相同教材内容, 化繁为简。

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本框分二目,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第二目“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这二目分别揭示了网络的一般特点, 即无限性与两面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第一目可整合到第二目中去。我们先来分析, 第一目中的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 与传统交往相比, 它改变了交往的领域、交往的对象、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时间等, 这实际上是在肯定网络沟通的进步意义。第二目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利———它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也有弊———一是网络中有很多垃圾信息, 二是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 一旦上网, 很有可能不能自拔, 受到伤害。由此看来, 第一目无限性恰好符合网络交往两面性中“有利”的一面, 换一句话说, 可把“无限性”作为论证“网络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据之一, 于是, 二目就整合到一块了。

三是补充、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不拘泥于教材, 先进入教材, 然后又跳出教材, 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把握教材,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对教材所涉及的概念、知识、能力、觉悟、观点进行挖掘, 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介绍有关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但教材没有介绍“代位继承”和“无继承人和无受赠人的遗产的处理”等遗产继承知识。虽然这两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性, 不具普遍意义, 但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知识作补充介绍。这样做无论是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质疑, 锻炼思维能力乃至指导实践都是有好处的。于是, 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并设计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思考, 介绍有关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遗产无人认领的情形涉及的遗产继承知识:1.什么是代位继承;2.代位继承的法律依据;3.代位继承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在代位继承中应注意的问题;4.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遗产, 归国家所有。

总之, 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利用教材是新课程倡导下教师的权力,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勤于思考, 积极探索, 在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方面有所作为, 有所创造。

摘要:创造性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权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从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

关键词:教材,创造性,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2

[2]陈妙娥.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北京教育, 2003.11

教材教学 篇9

在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音乐教材中, 有一首很有趣味的歌曲——《嘎子嘎》。它极富儿童特点, 欢快、跳跃, 节奏感强, 歌曲的音乐形象很鲜明, 运用了幽默、风趣与朴实自然的说唱式的曲调和旋律。如“ (说) 嘎子嘎, 嘎子嘎, 淀上嘎子 (唱) 本领大。”用说唱形式, 把部分歌词“说”出来。如“抓住‘鬼子儿’呦”, 在儿化音的使用和发音与旋律的结合中, 具有鲜明的保定地方语言特色和乡土气息。《嘎子嘎》曾获得第二届儿童MTV大赛的金奖, 第四届金童奖。对于这首艺术特色鲜明, 又是保定作词、作曲家创作的歌曲, 我很有感情。但教材中确定此课为欣赏课, 我想这与歌曲的演唱难度有直接关系, 为了让我的学生更深刻地体验, 与这首歌更亲近, 我决定在一个班尝试不拘泥于教材要求, 欣赏和演唱歌曲结合起来, 重点放在演唱上。首先要充分备教材:全面、细致地分析, 理解形成歌曲鲜明艺术特色的音乐要素;还要备学生:用巧妙方法降低难度, 学生能够轻松学唱。

课前的准备花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教学设计出炉前, 利用假期, 我找来这首歌的CD, 对照完整歌谱反复听、学, 以至于那段时间一空下来, 脑子里就流淌着“嘎子嘎, 嘎子嘎, 淀上嘎子本领大”的曲调。我还走访了歌曲的词、曲作者, 李春华、蔡海波老师, 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和思路, 蔡老师拿出珍藏的歌曲MTV光盘, 李老师与我一块交流歌曲“数来宝”式朗朗上口的节奏特点。对于教材的把握我已经胸有成竹。接下来, 如何在教学方法上使学生巧妙地体验、理解“数来宝”的节奏特点时, 我颇费心思。最终, 我选择了用两个小竹片穿成的小快板运用到课堂上。

经过大量的课前准备, 我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变得很轻松:

上课一开始, 我首先采用设境导入的方法, “顺带性”地呈现歌曲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当同学们听说, 老师用电视里猜谜节目的形式抢猜一个保定地区的抗日小英雄时, 都竖起了小耳朵, 瞪大了眼睛看大屏幕。这时, 教室音箱里响起了一个小男孩略带俏皮的声音:“我是这首歌里的主角, 这首歌还是咱保定人写的呢!”孩子们面面相觑, 没有人回答;再放:“不是我吹, 对付“鬼子”我可有一套, 他们的炮楼不就被我点了吗”, 只有几只小手兴奋地举了起来, 我示意他们沉住气, 接着放录音:“我生长在白洋淀, 钻苇塘、打水仗, 水里功夫样样棒。”这时, 几乎所有的小手举了起来, “小兵张嘎。”孩子们从猜谜游戏中了解了歌曲中的人物及历史背景。

我继续对孩子们乐悠悠地说:“小嘎子真让人爱, 不光电影、电视剧里演他, 还有人这样来赞他, 于是我用“数来宝”式的节奏干净利索地说起了这段歌词:

我还特意将“逮”读成了保定方言中的“dei”, 把“鬼子”读成儿化音“鬼子儿”, 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鲜明特点和读音的乡土气息。果然, 学生们来了劲, 一边听一边就模仿上了, 在那摇头晃脑地用保定方言读着歌词。我提出问题, “谁听过、看过与这种节奏感类似的节目?”一位男同学猛得举起了手:“老师, 冯巩和郭东临说的相声里有”。只听, “噢”, 同学们恍然大悟, “竹板这么一打呀, 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 (za) ”, 我和孩子们一边说一边乐, 教室里热闹极了。我从兜里掏出一副小快板, 边打板边说词, 有的孩子小声说:“这不成了打快板了?”我赶紧接茬:“对呀, 这就是打快板, 也叫‘数来宝’”。我让孩子们从书桌里拿出我课前悄悄放进去的小快板, 教他们套在手指上, 学生热情地打板、说词, 然后听了几遍歌曲录音, 基本会唱了, 把“逮住鬼子 (儿) 呦, 逮住鬼子儿喂王八, 喂王八”等几局富有保定方言特点的乐句反复教唱了几遍, 纠正了出错的地方, 很快, 下课了, 学生也能很熟练地演唱了。下课铃想了, 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舍不得交小快板。几个顽皮的小男孩, 一边嘴里哼唱着“嘎子嘎, 嘎子嘎”, 一边窜出了教室。瞧, 个个成了活泼可爱的“嘎娃娃”。

选修教材的教学策略 篇10

一、对选修教材精心剪裁, 大胆取舍, 改变“教教材”的倾向。著名特级教师郭惠宇老师说:“对于语文教师而言, 重构教材是一项必备的教学能力, 也是实现课程理念的主要手段。”但笔者调查发现, 目前语文选修课教学“教教材”的倾向较为普遍, 极少有老师重构教材,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时, 大多数教师仍按照教材文本顺序单篇串讲, 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形成强烈冲突。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也累, 但选修课课程目标并未得到落实, 教学效果低下。基于此, 笔者认为, 教师要在选修课程目标指导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有意识有目的地剪裁教材, 放开手脚, 大胆取舍, 改变“教教材”的倾向。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总计三个单元, 18篇文章, 在大约18个课时内不可能做到篇篇精讲, 也不必篇篇精讲。笔者的做法是在每个单元精选出两篇最能体现单元主题的文章, 如第四单元选的是《阿房宫赋》和《项羽之死》、第五单元选的是《六国论》和《祭十二郎文》、第六单元选的是《项脊轩志》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对于每一单元的两篇文章, 一篇以教师精讲为主, 作为示范;一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重在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突破选修教材单篇文本的限制, 变单篇教学为单元策划, 使单元主题融入到文本教学过程中。例如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在备课时, 笔者曾反复思考如何把这一主题渗透进文本之中, 使主题的落实水到渠成, 不着痕迹。在教学《项羽之死》一文时, 笔者的做法是将《项羽之死》与《乌江》 (争帝图王势已倾, 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 耻向东吴再起兵) 作对比, 让学生分析这两篇作品在塑造形象时的不同, 把单元主题落实在问题中。在教学第六单元时, 为落实“文无定法, 贵在鲜活”这一单元主题, 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 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生活情趣的细节描写, 体会作者借助平凡小事表达对亲人深厚感情的写法, 进而让学生明白写文章“贵在鲜活”的道理。

三、语文选修课教学是对必修课的拓展与提高, 是必修课的自然延伸, 因而, 语文教师要突破必修课重基础性的授课模式, 采用适合选修教材、能体现选修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 更加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六国论》一文时, 笔者尝试设计了导学案, 在上课之前就把包括重要文言词语的释义、文义的疏通、作者及时代背景等问题布置下去, 由学生结合辅助材料和网络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 上课时笔者只在疑难之处稍作点拨。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也避免了课堂教学时间大量消耗在字词解释和疏通文意方面, 使笔者能有充分的课堂时间深入解读文本。

为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防止低效甚至无效的伪探究出现, 笔者在教学《项羽之死》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题:司马迁为什么要用这么大力气和深情来写项羽的英雄末路, 并把这个悲剧人物写得那么辉煌、那么崇高、那么具有震撼力呢?设计这个探究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联系司马迁的自身遭遇来思考问题, 把对文本的探究引向深入,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司马迁为项羽这个悲剧人物立传, 其实是寄寓了自己的深切同情和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客观态度。这样的探究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才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

把握教材,重视教学方式 篇11

一、深化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随时都会遇到难点,于疑难处发问,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探索学习的情境。如教学《赤壁之战》,在简介历史背景交代事件结果后,学生对其结果不解,此时,右顺势设问:为什么周瑜、黄盖竟能以三万联军战胜一曹操八十万大军呢?学生经过对问题分析、推理、弄清了其主要原因是周瑜他们关于抓住曹操弱点,巧设圈套,引其中计。学生分析、推理的过程,同时也受到了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想象是一各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维飞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学生可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事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狼和小羊》一课,在教学狼扑向小羊一段时,可这样引导:当狼扑向小羊时,你想象一下,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思考,纷纷说:狼被正巧赶来的猎人打死了;狼扑向小羊,小羊一闪身,狼一关撞死在石头上……这样设问,使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发散思维。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的、综合性的学习形式,是集学生思考、感悟、阅读、交流于一起的学习方式,它同时也是学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过程。做为老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舍得给时间、给空间于学生。时间是学习的保证,有时间才有效益,舍不得给时间的小组讨论只能是浮在面上,难有智慧的生成,也少有火花的碰撞。空间则是思维的土壤,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尽可能不去打扰学生,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老师可以深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参与交流,但应该注意少说少讲,少说无关话,少讲明白点,多些指导性、点拨性的语言,要知道老师参与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学情,为调整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服务。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及时的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交流反馈。交流反馈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成员之间的学习互动,而集体的交流反馈则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是将组内成员间探究的火花绽放在课堂之上,同时也是对组内讨论探究信息的归纳与总结。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担负起管理、调控和点拨的职责,交流反馈是以学生为主角的信息汇总与交流,老师需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高屋建瓴般的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的解读,教师应及时的予以回应、指导,要多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希望,多用点拨的語言给学生以指引。交流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的肯定学生认识问题的正确、深刻、独到的地方,同时矫正学生认识问题的片面、粗浅、不足的地方,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服务。

三、准确评价学生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潜能的培养。但是学生的潜能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被激发或提高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各年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评价手段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争取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小学语文中的作文的评价而言,要以生活与写作间的内在联系为评价标准,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在出题时要灵活,要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都能有所发挥。例如设计课堂小品,教师规定大概的情节,师生共同参与表演中,然后让学生把表演中的情形写出来。学生可以在表演中观察到一定的信息,甚至在表演中体会到一些东西,写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这也就达到了对学生认知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在评价中,尽管有些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清晰,但是确实是比较有创意的思维,教师要给以高等级评价。

总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情味、愉快、竞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

利用教材激活作文教学 篇12

再反观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写作训练课, 学生内心焦虑。一方面他们深知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确实无从下手。教师讲解很多方法与技巧, 可真正写起来又不知从何入手。而教师也很辛苦, 在备课时需要借助网络与参考书查找很多材料, 从而保证将一堂写作课上得精彩。可批阅时又发现问题还是很多:记叙文的写作无生活经历, 缺少情感, 更不会描写议论文写作时无有力论据, 缺少逻辑性和论证方法。

以上两种情况说明,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不高, 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 立足课本、系统整合写作资源就显得异常重要。洪宗礼在《读写结合, 相辅而行》中提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 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 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总之, 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可引证, 教材中的诗词可引用, 文章中的事件可体味, 文章中的技法可应用, 文章中的结构更可仿作。笔者对教材的具体整合如下:

一、从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1. 从专题整合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像山那样思考” (必修一)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必修五) ;人与社会:“获得教养的途径” (必修一) “月是故乡明” (必修一) “历史的回声” (必修二) “和平的祈祷” (必修二) ;人与自我:“向青春举杯” (必修一) “珍爱生命” (必修二) “号角, 为你长鸣” (必修三) “我有一个梦想” (必修四) “此情可待成追忆” (必修五) 。

2. 从单篇整合

如必修二《我与地坛》、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中选出史铁生和地坛。从史铁生整合出:直面苦难、问、生与死、母爱、悔。如“直面苦难”:史铁生, 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强者, 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苦难, 用他的一生阐明了何谓不屈。轮椅将他与大地隔开, 信念却使他重新站起。他用笔诉说苦痛, 用文字点燃斗志。生活的苦难不期而至, 但对他却是一笔财富。他明白了上帝的恩赐, 接受了厄运的袭击。从“地坛”整合出倾听自然、自然启示、自然的力量、发现。如“自然的力量”:“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我干吗写作?”荒芜但不破败的园子点燃了他的生命:石门中绚丽的落日余晖, 映着晨光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 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蜂儿……美, 给他那个干涸凋敝的心灵注入了甘洌之泉, 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其实, 活着离生活并不遥远, 只不过生活是美好地、有价值地活着罢了。

3. 从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如《劝学》中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必修五《论厄运》中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 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4. 从专题中积累专题提示语

如必修一中的“向青春举杯”:青春, 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 在人生的航道上, 应该珍爱青春, 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 编织斑斓的梦想, 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 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像山那样思考”: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 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 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 将身心沉浸其中, 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 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 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 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二、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结构

从《六国论》 (必修二) 《谏太宗十思疏》 (必修三) 《拿来主义》 (必修三) 整合议论文的常用结构。如《六国论》中心论点的提出与分论点的设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先破) , 弊在赂秦 (后立) 。”分论点层次清晰:分论一“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分论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谏太宗十思疏》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问题 (是什么)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后分析问题 (为什么)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最后解决问题 (怎么办) :做到“十思”。如《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正反对比论证) :先论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 再论证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从《我为什么而活着》 (必修五) 学习整篇议论文的处理:引论———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本论———爱情的渴望+论述;对知识的追求+论述;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论述。结论———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 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三、从教材中学习文体写作技巧

如记叙文, 从《项脊轩志》 (必修五) 《鞋的故事》 (现代散文选读) 学习以物为题的拟题技巧;从《祝福》 (必修二) 《项脊轩志》《纪念刘和珍君》 (必修五) 等学习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来表达情感;从《我的五样》 (必修一) 《送考》 (现代散文选读) 等学习心理描写的技巧;从《金岳霖先生》 (必修二) 《品质》 (必修三) 《老王》 (必修三) 等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等;从《荷塘月色》 (必修二) 《听听那冷雨》 (必修二) 等学习从多角度刻画事物。

四、从教材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学习了《听听那冷雨》:“一位英雄, 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 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 等他回去,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一位学生模仿道:“一位高三学生, 经得起多少次考试?他的肩膀是大理石雕成还是混凝土筑成?他的心底到底有多少根支柱?高考的长路走了十余年, 一座梦想的大学路在另一端等他, 一盏灯在路的前方高悬, 等他前去, 用晚自习上的沉思冥想去整理生生不息的渴望。远方隔山。前程有路。想想夜色后隐藏的曙光。”学习了《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月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学生写道:“今晚在宿舍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学校里日日走过的生态小公园,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长高了, 操场上同学们的欢笑声, 已经听不见了, 室友在宿舍里听着MP3,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衣裳, 带上门走到阳台上。”

教材的资源是丰富的, 五本必修加上四本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选修教材) , 文章的题材涉及各个领域, 文章的体裁也是面面俱到, 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 一边带着学生学习课文, 顺便积累写作资料, 这样岂不是教与考都可落到实处了吗?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弹力绷带下一篇:PVDF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