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教材教学

2024-05-14

生物新教材教学(精选12篇)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1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资源,创设具体事物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构建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编写的生物新教材,全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当反映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践情境和交流情境等,让生物学知识“活在学生心中”无疑是生物新教材的重要手段。

1.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思维的敏捷性。

(1)新课开始设置问题情景。杜威曾经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课堂教学的初始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问题刺激和思维碰撞条件,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上课就谈水分吸收的原理,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时,如果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把一根萎蔫的黄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黄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刚买来的新鲜黄瓜放在盐水中泡一段时间后,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个一个的悬念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引发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迅速的集中起来。

(2)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情境。在学生身心疲惫时巧设问题情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谈到有关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时,笔者问道:为什么我们长胖容易,而减肥难?这个问题,几乎使所有的学生都兴奋起来。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结尾设置问题情景。教学结尾设置问题情景,可作为课堂总结,知识的延伸以及下一节课内容的良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完减数分裂一节课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识别细胞分裂图?”这样既督促和引导学生在课下复习,又使学生对课上知识做延伸性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机械的重复。

2. 设置生活情境。

实际生活问题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而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的联系实际,创造生活情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水,盐,体温调节”时,指导学生分析:大量出汗时,应多喝什么水?在海上遇难时,海水能不能喝?中暑是怎么回事?又如,在讲到酶的特性时,笔者会问:“我们平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冷水和开水那样好呢?为什么?”学生会学的有味,学的有用。

3. 创设实践情境。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实践技能,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采用演示实验,也应尽量有学生配合完成,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讲“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一节时,学生在学习了合理施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课外探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了解合理施肥的道理,并进一步根据自己栽培的植物生长情况,设计合理的施肥计划。这样通过创设课后实践情境,把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 创设激励情境。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投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经常告诉他们:“你能行!”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学习知识。教师一旦掌握了“鼓励”这一武器,就能将其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促使生物教学“不教而胜”。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时,对学生经常使用“试试看”、“提得好”、“设计的妙”等赞赏、鼓励和暗示性语言来创设激励情境,使学生从“潜在学习”状态下被激活,从而转变为“成功学习”。

5. 创设交流情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科技将向紧密联系和学科综合化发展,每个人从事的工作是更大一个整个工作的一部分,离开合作几乎一事无成。因此,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应作为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而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交流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发挥个性,又能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情境。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小组成员,尽可能搭配完善,使每个学生都能生产使命感,并能互补,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分工合作的良好氛围,培养他们乐与合作,共同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班级讨论情境。在生物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认识,会有许多相异的思维。班集体讨论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将思维转化为语言。把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理智化地坚持己见,尊重客观事实,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认识,形成气氛活跃、开放民主的教学格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生物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生物新教材提供了武器。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不仅可以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还能全面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2

广东省广雅中学 苏科庚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就谈谈这些困惑和思考,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旧教材的编写体系比新教材好,执教起来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少教师

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

以“细胞膜”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则安排在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本节内容与第4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即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合二为一。教学顺序则普遍有4种情况: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按新教材的顺序讲述。

注:旧教材中的顺序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不少教师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教师仍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教师对旧教材的认同。至于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

尚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如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一共设

置了14个实验活动(见下表)。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览表

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

面几种情况。

(一)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例如,对实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由于鉴定DNA和RNA时需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而这两种试剂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不少学校索性取消了实验,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本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但每个小组至少需要5个锥形瓶,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匮乏,加上实验探究的时间过长(实验装置需培养8~10小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也多是采取指定某一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结果的方式,使原本应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个别学生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教材一共安排了14个实验或探究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全部实验都开设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实验活动有所取舍。比如上述“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由于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操作的实验而往往被省略不做,不少学校因为课时紧张、实验设备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必做的实验也无法开展,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替代学生的探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因此,哪些实验可以不做、哪些实验应该做但限于条件无法开展、哪些实验必须开展、哪些实验不开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成为制约教

师对探究活动进行取舍的主要因素。

(三)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困惑,问题悬而未解或在认知上有冲突,确实需要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寻求解答,在这种前提下,探究才成为学生迫切渴望开展的一项活动,也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有效。否则,探究活动会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无谓的摆设和花架子,最终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

颈。

三、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旧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比较详细地对每一种细胞器进行了介绍,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各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被迫让位于教师的补充讲述,原本应该1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也被延长为2-3个课时,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

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时,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知识系统的要求仍停留在过渡教材的层次上。

2.新教材中的叙述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而部分学生活动限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展,因此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没什么好讲”,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3.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教材前,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调查和论证,但高考命题者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进行试题的命制,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失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忧的事。在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作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程改革的课堂。

上述原因中,最后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编者、命题者以及一线的教师进行更多的对话,以达成一致的认识,使教师最终能“放下

心”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实验区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笔者愿以课程标准组专家、人教版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的一句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教师几多机遇、几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平衡它,中学生物教学将

生物新教材“过程式”教学 篇3

一、熟悉新课标的精神

在使用新教材的初期,备课是非常难的,常常为了备一节课需要花上1~2天的时间,有的课就是上完了,心里也觉得很不踏实,因为不知道这节课的知识点在哪里,学生应该记住什么。课堂上热热闹闹,但课下心里却很沉。因为毕竟学生要面临着考试,这样下去还谈何成绩。就在迷茫、困惑的时候,笔者又翻阅了生物课程标准,细心地学习和研究了新生物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本次新课改的意义。专家们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生物学发展的需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为重点,构建了“人与生物”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提出了三项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笔者坚信,只要在这三项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活动,就不会错。因此,笔者逐渐打消了顾虑,在抓知识点的同时,时刻不忘学生能力的培养,时刻不忘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例如,对于人体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设计为小品表演,用人物代替:一个中转站——心脏,一个供氧站——肺,一个工作站——某器官。用红色的气球代表O2,蓝色气球代表CO2,然后两个人代表的红细胞同时从心脏出发,一个顺“肺循环”路线去接纳O2,并排出CO2,一个顺“体循环”路线去送O2到工作站,还把血管名称设计为经过的路标……通过表演就轻易地使学生掌握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完全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常常恍然大悟,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还能激发灵感,并有新的发现。

二、挖掘新教材的资源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须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挖掘学生的经验背景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课堂。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更留下了充足的利用空间。合理运用、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就能扫除学生的视听障碍,使课堂教学产生神奇的功效。

例如:在学习“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时,先让学生听一段古典音乐《百鸟朝凤》。其婉转啼鸣的唢呐声,使学生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大自然中。音乐停止后,教师及时发问:“听到了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回答:“我想到鸟类会给人带来欢乐,并能帮助人们消灭害虫。”有的回答:“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做鸟类的好朋友。”等等。

再如,在学习“用药和急救”一节时,利用电视节目创设情景:2005年春节文艺晚会优秀节目《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是聋哑人,你知道她失聪的原因吗?(小时用药不当,导致邰丽华丧失听力)。从而引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通过发挥课程资源,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为继续进行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按照近似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复习提问、导言、新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久了,学生便失去了新鲜感。那么如何才能把这种新鲜感保持下去呢?实施“过程式”教学实践后,笔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首先,在导言的设计上下工夫,使导言的模式不拘于一种形式。一个好的导言,等于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例一:在学习“开花结果”一节时,教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作为开场白:“当你漫步在百花丛中,一定会被花的美丽色彩和芳香的气味所吸引,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就会形成小小的果实,花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花的结构。”

例二:在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用猜谜的方式引出关于昆虫的话题:“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打一动物)。”课堂一下活跃起来。

例三: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利用“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表演课本剧,引入新课。看完表演后,谁能说说小蝌蚪没能找到妈妈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的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

例四:在学习“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节时,教者先让学生随着《健康歌》欢快的节拍拍起掌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拿出一个写有“100”的纸板,问学生,在人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对“100”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作为学生,希望它是100分,作为年轻人,希望它是100万,作为老年人,希望他是100岁……然后教者进行小结导入新课。

像以上这些使学生思绪飞扬,兴趣昂然,乐于接受的开场白,只要我们花点心思就可以实现。让教者轻松,让学者快乐。

其次,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总重复一个模式。就拿“小组合作学习”来说,也可以经常变换手法,如变“小组合作研讨”为“同桌研讨”;变“研讨”为“展示”;变“研讨”为“辩论”;变“研讨”为

“表演”,等等。使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让学生的心里总保持一种新鲜感。

四、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图片精美,这些图片和文字可以将学习者带入一种学习情景,如果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他所表达的意图十分深远,给教者和学生带来很多的启示。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对教材内涵的挖掘,把握教材的精髓。在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同时,不断进行课程开发,但不论怎样做都必须摆正师生间的关系,必须体现教师是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时,学生对课文提到的免疫的概念非常难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教材就采用了卡通、漫画形式,让拿着武器的卡通小兵担任监视和防御任务,好像身体的“御林军”,无声的解释“免疫监视”“防御感染”和“自身稳定”等功能的含义,以生动、形象和富有人情味的漫画形式化解了这一难点。

高中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反思 篇4

一、人教版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

新编教材在编写体例和行文中, 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 重视规律的揭示过程, 将启发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模块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 通过渗透现象示意图让学生讨论: (1) 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 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3) 如果玻璃纸内外均为清水结果如何?通过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总结物质跨膜运输发生渗透的条件: (1) 有半透膜; (2) 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从而为本节主体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激发学生从宏观角度 (白菜加盐渗水、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 、微观的角度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及成熟的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形态的变化) 去认识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地学习新知识。

2. 不足。

(1) 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课后习题的要求不一致, 课后习题的难度偏高, 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教学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编者可能对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学状况不太了解 (大多数地区初中没认真地教与学生物) , 所以教材编写的起点较高,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章涉及的知识点太多, 大多数学生很茫然。 (3) 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上有待调整, 如: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一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最难学的蛋白质部分放在一章的开始, 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 学生没有一定的有关细胞结构的知识怎么去学?在本节中还出现了许多新名词, 如:腐生、寄生、染色质等。 (4) 每节内容开始的讨论题语言不够简练、好多处的说法有点不知所云。 (5) 教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使教师汲取新知识和教研的时间大大减少, 不利于教师的尽快提高和成长。

二、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 老师只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 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教学改革的亮点。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具体实施措施有以下几点:

1. 教学方法的恰当把握。

生物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 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 多种形式并举,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编教材的使用上, 教学方法应多采取启发式,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教学地位, 变教给学生知识为指导学生学知识, 变教会学生知识为学生会学知识, 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思考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

2. 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在实验课上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当的时候教师予以指正即可。教师要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验中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3. 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与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可能。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 完善教学手段, 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三、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建议

1. 依赖教材、囿于教材, 不能对教材进行精加工, 不能突破教材束缚。

作为教师应研究编写者的意图, 研究新教材的变化, 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等活动, 悉心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调整、补充、完善。扩大课改的影响, 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 发扬合作教学的精神。

2. 学生的主动参与不能流于形式, 要注意学生参与的深广度, 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参与了, 应减少一些低思维量的问题。

3. 一定要深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为

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确定的活动, 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为活动而活动。

4. 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关系, 仍然要注重双基教学, 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 篇5

齐洪波

(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第二中学,山东 东营 257051)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8755(2004)0438

2004年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省区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试点,作为课程改革的试验省份,山东省今年除了济南、泰安和德州选择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外,其他的市地均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

一、高中生物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一)改革的核心思想:

不同学生要有共同基础,也要有不同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物要为所有高中学生搭建规划人生的平台,要使学生在选择课程中间学会选择人生(实质上体现了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体现)。

(二)实现改革的措施:

1、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好八大领域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八大领域下又包括科目,而科目下又包括模块,必修模块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基础,选修模块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由选修一和选修二。

2、课程实行学分管理,但是这个学分管理要和学分制分开,课程可以开在任何一个年级,但是必须注意科目的内容的衔接关系。每个科目都有一定的学分,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艺术6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课程的开设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级,但应该注意每个学分18学时,比如生物必修共三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六学分。这样必修116学分,学生还必须在选修1中获得22学分,选修2中获得6学分。高中毕业必须获得144学分才能毕业。

3、任何选修模块都允许零选择。

(三)生物课程的解决办法:

6学分必修,共108学时,一个学期两个学段(每学段十周),一个学段学习完一个模块,9周学习,每周4课时,这样在一个学段中的第十周复习考试。这样一个学期可以完成两个模块,在高一就可以非常轻松的结束必修学习,剩余的一个学段和高二的时间可以开设选修。在开设选修时要让学生明确每门选修的适用范围: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用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

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应用,较全面的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用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了基础。在学生选择课程时并不要严格选择,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1、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精神,即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2、生物课程来说确实能体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必修模块体现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强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在全套教材里面,处处都是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专门设计了生物科技与社会一书。

4、生物课程能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热点和前沿,并且在选修上设计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课程结构和内容无疑是恢复了生物科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尊严,为学生打好生物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一样的要求,恢复了生物科学的地位。

二、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1、努力体现模块或教材的特点(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体现了生物科学的联系)。

模块:(1)教育价值:每模块都有符合总目标的教育价值(2)核心概念:每模块都应有一组核心概念(3)观念思想:每模块都应有一组科学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4)学习情境:每模块都应有符合模块内容的学习情境。(5)逻辑体系:每模块都由内在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同时又是开放的兼容的和明确的。

2、是由现代思想观念统帅各个模块,特别是必修模块。

(1)建立了生命是一个系统的思想观念(系统论观点)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

(2)建立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概念。

(3)建立生命系统稳态与调控的思想观念。

3、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的学习。

观察实验的方法集中于分子与细胞模块,假说演绎的方法集中于遗传和进化模块,系统分析的方法集中于稳态与环境模块,建立模型的方法集中体现在现代生物技术实践模块。

4、强化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重要概念用黑体字在教材中标出,对基础的核心内容强化了练习和测试。

5、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于课本的各个章节的各个方面。

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模块分析

(一)分子与细胞模块分析

1、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有利于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及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理解生命有许多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理解生命系统的开放性,即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领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

(2)为学习其他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3)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本模块精选了若干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历史的氛围中去体会和领悟科学过程没有重点,现代生物科学生机勃勃;让学生明确科学的前进依赖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但是理解科学过程,最重要的是亲历试验和探究。

(4)在现实生活的冰晶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2、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以“科学家访谈”代序,让学生明确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2)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件内容体系(3)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

(4)以“本章小结”、节的“练习”和章的“自我检测”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

3、本模块教学应注意

(1)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2)把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3)切实保障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4)认真对待创新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4-9-14)

(5)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二)遗传和进化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在本章中有明确的价值和意义。

2、本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1)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教学内容应该定位在基因水平。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在到沃森和克里克等,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稳态和环境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本模块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①在知识方面: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理解稳态、调节、环境等核心概念。

②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科学方法教育侧重点在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

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④其他方面: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四、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必修模块的教学。

2、注意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统一起来。

3、要尊重教材,发扬教材优点,创造性应用教材,弥补教材缺陷。

4、重视核心概念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

5、要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的。

6、要重视基础,基础扎实才会有创新。

7、贯彻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6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启发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之作出判断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或启发下,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索事物的起因和内部联系,去分析、推理,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教育方法。如“藻类植物”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藻类植物,没有一个直观认识,授课教师应巧妙设计: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藻类植物;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出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这些教学方法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的作用。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只有一种教学模式,往往是几种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教师的探究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根源。生物课堂上要营造研究的氛围,教学过程采用科学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共同探讨。所以,我们教学中尽量用生物科学素语,如:研究、探讨、分析、讨论、观察、调查等

二、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因“闻道有先,术有专攻”,被认为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是把知识输出给学生的传播者,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生物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生物学教师应改变原有单一、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

三、由依靠讲解向改进演示实验转变

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很复杂,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教师只依靠讲解和出示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理解,当然不易获得巩固的知识,通过实验,情形就不同了。教师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制作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做生物实验,解剖、观察、绘图,采集动植物标本 ,才能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实验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要求生物教师所有演示实验必做。如学习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应边讲边实验。鲫鱼各种鳍的作用是教学难点之一,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课前教师从市场买回活鲫鱼几条,并把它们放养在水槽里或玻璃缸里,待上课时用,上课时教师把鱼带到教室里。首先,提出一连串问题,例如⑴鲫鱼为什么平衡在水中而不翻倒?⑵在水中鲫鱼是怎样运动的?⑶其动力来自何处?⑷鲫鱼靠什么来控制前进方向?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教师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仔细观察现象,以得出结论,准备回答:各种鳍能使鲫鱼侧立水中,不倾斜、不翻转起到平衡作用。其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尾鳍的摆动控制方向,胸鳍和腹鳍能保持鱼体的平衡作用。

四、由教学效果的检查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对学生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作业、单元练习和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效果的检查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新课程具有学习方式多元性、学习内容广泛性和实施空间广延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从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吃苦精神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

五、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重要的内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生物科学素质。教师应学会认真处理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当然不应也不能千篇一律。以教材中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探究为例,展示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基本过程,旨在提示掌握基本过程的重要性,又在别的案例中仅强调某些侧重点,如光合作用条件的探究中侧重点则是对实验的分析,并没有千篇一律,只是按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定。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7

一、高中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的内容特点

从内容方面看,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突出了科学性, 加强了直观性, 显示了实用性, 它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意识, 展示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 充满着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图表、STS渗透、探究学习三方面更为突出。

1. 图文并茂, 直观拓展

据初步统计, 仅新教材的必修本中有图表200余幅, 包括实物图、坐标图、生物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遗传图解及遗传系谱图、生物技术流程图等, 但不再像旧教材那样为每幅图表配以大段的解释性文字说明, 这就给相关知识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 体现人文, 渗透STS

新教材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范围, 包括社会生产、个人生活、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社会问题、自然、职业等, 处处渗透着STS, 课课都能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

3. 强调探究, 设计巧妙

新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探讨”、“思考和讨论”, 另外“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社会调查”等探究性活动也穿插在教材当中, 设计非常巧妙。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科学见闻,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还能巩固学生的书本知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教学处理策略

在一年多的教学中, 经过自己的努力和集体备课活动开展, 针对以上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不断探讨处理策略。下面分别从对图表、STS渗透、探究学习三个方面的处理策略浅谈一点体会。

1. 注重背景, 巧妙转换

图表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 它具有直观、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等特点, 是表达、概括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也是高考命题喜欢采用的形式之一, 同时它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新教材不再对每幅图表配以大段解释性文字说明, 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并不仔细去深究这些图表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因此,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结合背景知识从这些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 把课本内的有关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表中相关信息建立联系, 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与图表紧密结合, 在头脑中构建新的图表-知识体系, 揭示问题的实质,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实只有将图、文有机结合, 抓住知识要点, 突破难点, 掌握重点, 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逻辑思维、图表转化以及用图表反映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分析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时, 我先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去读图, 然后鼓励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进行信息转换, 用生物学语言正确描述, 再进行必要的知识迁移, 学生经过分析、讨论, 很容易找到坐标图中的几个关键点和变化趋势, 效果特别明显。这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容易促使他们主动接受新知识。

2. 注重引导, 将计就计

为了突出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 我国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只有通过“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使学生掌握各种生物学技术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 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既然课本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处处渗透着STS, 我们也应将计就计, 在课堂上也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处处渗透“STS”。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思想,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决策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从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去考虑问题, 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的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位玉米育种专家, 利用已学过的相关遗传学知识, 结合生活经验, 大胆设想, 充分讨论, 各抒己见, 寻求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的信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育种专家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通过讨论“杂交育种的不足之处”、“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要求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大胆提出改进意见, 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决策能力, 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真理。教材编排了“与生物有关的职业”之“育种工作者”, 内容安排可谓恰到好处, 从“就业单位”到“学历要求”, 从“必须具备的素质”到“职业乐趣”, 无一不透出编者的良苦用心。我通过指导学生畅谈理想, 渗透人生观教育, 让学生明白只有今天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打下良好的基础, 才有条件接触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技术, 才有机会将科技变成生产力,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更直接地了解育种工作, 我带学生参观了市郊农业科技示范园, 学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瓜菜新品种的引进栽培试验示范区、花卉种苗工厂化生产区、花卉生产示范区、林果示范区等。在这里他们亲眼看到了“组织培养”、“无菌操作过程”, 亲身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 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创造的乐趣, 在这种环境下, “STS”思想渗透便水到渠成。

3. 注重实际, 因材施教

“学会与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际, 不搞花架子, 要因材 (新教材新特点和学生实际) 施教。高中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自信等特点, 希望尝试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新教材的设计更适合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但不要让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要追求合作探究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在备课时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 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 教师决不暗示,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要充分利用好“问题探讨”, 在探讨中处理“问题”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解决好“思考与讨论”,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只有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 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例如我在《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中, 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红绿色盲检查图” (包括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图形) 及与“色盲”有关的交通安全漫画, 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然后结合“问题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并讨论;再引导、鼓励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判断出“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进而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写出并分析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并鼓励他们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探究性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并适时向生活中的医学知识拓展, 大屏幕上显示如下探究题: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 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 另一方表现型正常, 妻子怀孕后, 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请回答: (1) 当妻子为患者时, 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2) 丈夫为患者, 胎儿是男性时, 需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通过探究, 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巩固, 培养了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同时也了解了近亲婚配的危害和生活中的医学知识。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8

一、内容编排体系的区别

旧教材遗传变异内容设置在必修第二册,是在必修第一册生殖发育知识的后面,单列的一章“遗传和变异”,其中第一节内容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遗传的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然后是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单列一章)。新教材的此内容是一本书,编排体系分为7章,依次是遗传因子的发现,包括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第三章为基因的本质,包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为基因的表达,包括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五章为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第六章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包括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七章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包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教材编排思想理念上的差异

旧教材强调的思想是知识的体系,以知识的结论方式依次呈现相关内容,更注重的是如何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关的知识,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明显的特点是很直接地告诉学生,使学生理解掌握,旧教材更强调的是传授,学生理解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并形成体系,然后学会运用。比如,旧教材的遗传变异一开始便告诉学生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是生物有机大分子,接下来让学生知道DNA分子的结构、如何传递遗传信息即DNA的复制, DNA是遗传物质能控制性状,如何控制性状的即基因的表达(此为遗传的物质基础),然后才到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告诉学生生物界的遗传规律,雌雄异体生物特有的遗传现象伴性遗传。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再告诉学生使其知道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遗传变异知识体系形成后,传授学生有关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知识,最后是生物的进化。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思想更加体现了“探究—结论—再探究”的思想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历程来进行编制的,每一节均以“问题探讨”引入新的内容,以实验或事实提供证据得出结论,强调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的技能,强调结论的同时更注重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也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自参与探究,不管是理论上的探究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感受,亲自思考并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告诉学生要知道哪些知识和通过探究思考后得到哪些知识、体会,后者更为重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及能力,也易于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肯定显得无成就感也无乐趣。

孟德尔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出的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被科学界普遍认定后,遗传学就迅猛地发展起来,新教材的第一章为遗传因子的发现,这一章的标题名很科学,尊重科学历史,遗传因子是孟德尔提出来的,后人把其改称为基因,这比旧教材的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再用孟德尔的实验证明得出结论更科学。孟德尔用一对相对性状作杂交实验,分析提出假说、验证得出有关的结论(略),再分别用两对相对性状作杂交实验,分析提出了有关的结论(略)。然后从细胞学的研究角度进行分析(旧教材的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在遗传学之前就已传授讲解),发现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有规律、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保持恒定。即减数分裂和爱情作用。萨顿等科学家大胆地运用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 后经摩尔根及其学生通过果蝇作杂交实验,由于特殊的性状与性染色体的关系而得出结论,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引出伴性遗传。已经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那么基因是什么物质,有何功能呢?从DNA是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DNA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而且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得出基因与DNA的关系即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即基因的表达, 只有基因表达后才能控制相应的性状,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存在的,引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知识为生产力服务,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育种这方面体现了知识的运用,最后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物种的形成,这种编排方式充分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思想“问题—探究—结论,新问题—再探究—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中的做法及思考

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前,用一节课的时间把目录所列的知识和编排的思想理念,即为何这样编排给学生进行了分析,使学生形成一个粗的框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探究方法,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新教材编排的思想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在上新教材时还按照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比如,在减数作用和受精作用一节内容时,就过早地把DNA的数量变化进行讲解传授,而DNA的数量变化应该在后面的章节讲解,学习DNA的复制后学生自然明白。有的甚至干脆把新教材的章节顺序打乱,完全按照旧教材的老一套知识体系进行知识传授,这很明显违背了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师倾注于知识的传授, 不断地尽可能地灌注更多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我认为作为必修教材而言,应更加注重能力和方法,必修课本知识相关的知识不能加得过多,更不能过深,这样不仅偏离了重心,而且也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学生可能惧怕而退缩,这种做法在短期效力可能不错,通过加补、反复练习可能在平时的考试中能体现出一些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从学生的发展来看是错误的,这无形中又重走了老教材的路,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是课堂前15分钟左右交给学生,结合给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大多用课本的问题探讨、本节聚焦为目标进行)这个预习实则一个粗探讨研究的过程(由于学生其他学科的作业布置相对大,没有预习的时间和习惯),有些教师一上讲台便开始引入、讲解,由于学生对有关的知识非常陌生,更谈不上探究,通过预习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探究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这样就达到培养的目的。本书涉及的科学探究方法最典型的有:假说演绎法—以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为例;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建构模型法—DNA分子的结构,这些方法的传授理解远比知识的传授理解重要得多。

四、反思与困惑

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认真地体会新课改的思想,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有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发展,从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创新思维的指导培育者,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不能单一地把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作为教学目标,应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休会到过程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应积极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避免单一重复,充分减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快乐,勇于思考、成就学业。

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 篇9

一、文本资源开发的思路

1. 明确指导思想, 正确解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体现了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物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进行高中生物教育的国家标准, 是编写高中生物教材最基本的依据, 也是高考的指针。因此教材开发前对于《课程标准》要认真解读:具体区分每个课标内容的不同行为动词的内涵, 准确把握新课标对每个知识点不同程度的要求, 从而在文本资源开发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 精心处理新教材主干知识结构化。

在研究分析不同版本高中生物教材基础上, 对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 在不违背课标改革精神的前提下, 对主干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结构化处理是指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增删、重组和整合, 或将繁多、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便于学生获取和掌握。也可以重新整合建构生物教学体系:在必修、选修教材间进行不同模块间的整合;专题间的整合;以生物史实为核心的跨越专题、模块、必修和选修的整合等。

(1) 调整与重组。对于重要概念的编排, 布鲁纳认为:“如果一个概念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应当让学生掌握, 就应当在直观和经验的水平上尽可能早地介绍给学生。”如人教版必修2“基因突变”可以与“诱变育种”整合在一起教学, 这样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再如必修1细胞器的学习顺序不妨按“双膜结构单膜结构非膜结构”排列, 会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记忆。此外, 必修3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程可调整到反射弧之后学习, 可将生态位的概念提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之前等等。

(2) 补充与删减。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 其中如科学史、科学家研究思路与过程、经典的案例等介绍非常有限, 教师教学中应适当补充。补充的文本资源包括基础部分、拓展与延伸部分。基础部分就是适合大多数学生,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文本知识;拓展与延伸部分适合学有余力同学提升知识面需要, 利于这部分学生参加生物竞赛以及满足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需要。如人教版必修2生物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材内容安排的顺序是:对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果按照教材知识点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已有知识出现“空白”, 所以教学难度较大, 通过对教材进行文本拓展和延伸 (中国古代对遗传的了解朴素遗传概念的形成;肺炎双球菌的基础知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增加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重要环节【1】;噬菌体的基础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等) 后, 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高度体现;同时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 学生听课的兴致明显提高, 师生间的交流明显通畅。另外对于教材中有的内容不利于教学的, 在文本资源开发时要大胆地删减。如人教版必修2生物“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问题探讨部分与教材第一个知识点“基因与DNA的关系”没有多少联系, 因此在开发时可以删去。另外教材中选学的章节也可以删去。

3. 深入挖掘教材插图。

教材中的插图, 是经过编者精心考虑后选入的。插图是按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重、难点, 根据学生感觉和知觉的一般规律, 在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和教学性的基础上, 加以必要的艺术加工绘制成的, 是对课文一个很好的补充, 一般说来都能体现课本的重要内容。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接受。实践证明, 文字描述配以有关的图形, 对生物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新版中的插图比旧版有所增加, 但与日本、新西兰等国的生物教材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的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插图很有特色, 对于教材中重要的文字都配以幽默有趣的图画, 既引起学生注意, 又避免了说教, 生动有趣。在教材文本资源开发中要努力挖掘、借鉴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的生物教材, 发现国内教材插图中的不足, 增加与文字相关的插图。

4. 关注教材中的章首页 (引言+图片+名言) 、问题探讨、资料卡片、科学史、科学前沿、知识链接等内容。

这些内容中有的限于教材编写的年代, 其中材料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比如科学前沿部分;有的问题设计与现实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人教版必修2“DNA分子的结构”中“问题探讨”设计的问题:上网查一查有关DNA的信息, 收集你感兴趣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共享。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是根本做不到的, 关键是条件不具备。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你知道该模型是如何发现的?它具有哪些特点?你能制作一个DNA模型吗?通过这样的教材开发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科学史部分,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 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形成的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但是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 教材中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内容简单, 有的干脆就没有。这给自学带来了很大麻烦, 因此需要进行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 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探究性学习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 新教材内容虽很丰富, 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最大限度地开发新教材。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开发, 文本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这样, 我们就能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我们就能完成由传统模式的“教教材”到现代模式的“用教材教”的转变, 就能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文本资源开发的原则

1. 以生为本的原则。

教材开发主要是为了适合于学生, 使之更好地发展, 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出发。所以研究学生并把握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的可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材编写者面对的是“抽象的人”, 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面对的是“具体的人”。所以教材的开发不仅要注意学生当前的基础, 还要针对班级学生实际发展的可能,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教材的整合与开发。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 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进行开发。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 对教材的资源开发要根据学生实际, 合理调整。

2. 因材施教的原则。

开发教材, 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材文本资源开发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生物学基础、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尽量采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密切相关的事例。

3. 具体生活化的原则。

科学源于生活、生产、科学实验的实践, 它的至高至上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本质是一种价值追求, 是科学的人文化[2]。开发教材要“结合学生具体生活”, 挖掘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作为教材文本资源, 这样能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因此在文本资源开发时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出“大”例子。如人教版选修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的消毒, 可以利用美国生命科学教材中“生活实验室”板块部分检测消毒剂对细菌生长的控制能力究竟如何?实验内容包括: (1) 用手指分别在3个封闭的培养皿 (A、B、C) 中的无菌营养琼脂上划个Z字; (2) 分别在A、B两培养皿琼脂上滴不同消毒剂2滴, 马上合上培养皿盖, C培养皿琼脂上不滴任何消毒剂; (3) 把3个培养皿放在温暖黑暗的地方3天, 每天观察培养皿中琼脂的变化, 记录观察结果[3]。多数学生知道消毒剂是消毒的, 但只是一种主观印象, 并不知道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通过实验, 学生在验证了消毒剂的效果的同时, 学会了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另外要善于挖掘与学生间接相关的事与物, 一些与他们自己或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挖掘社会环境与自然、人类文明或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以及他们在学习生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4. 尊重教材、适度开发的原则。

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 应建立在尊重教材、读懂教材的基础上, 并非是让我们重新再去编写教材。因为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推敲, 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的,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教师只有在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正确理解, 适当地处理教材。需要开发的则开发, 不需要开发的绝不开发。

5. 开发、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材文本资源开发的进程中, 开发者不能单纯地为了开发而开发, 要注意开发和应用相结合。开发的文本资源必须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检验, 看是否适合本地区、本校学生使用, 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检验, 然后进行修正文本资料。根据实际情况, 做到开发和应用相统一, 利用频率和效果相统一。

此外, 开发的教材文本语言叙述要平实、精炼, 操作步骤的叙述要清晰、细致,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使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金.教材延伸和拓展的空间及原则.生物学教学, 2009, 34 (3) .

[2]朱正威, 赵占良.生物1分子与细胞.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10

一、讨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生物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变得越来越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当求得知识后,学生的好胜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生物知识及方法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直接领悟到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学生只要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倍增。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新教材中的“讨论”题目是在众多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合理使用这些“讨论”,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 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教材中的“讨论”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是单一的,但学习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讨论时教师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在讨论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讨论还能增强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讨论总会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习时间就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45分钟,有的学生上网去延伸学习空间,有的学生深入社会扩展生活的空间。

总之,完成新教材中“讨论”的教学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理性走向感性、从接受型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在讨论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1. 正确处理好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就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的定势思维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讨论时,他们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不要急于表态,应让他们主动补充或争论。教师还要注意培养讨论的骨干力量,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去激励学生。但教师绝不能放手不管,要仔细聆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一些新的哪怕是错误的信息,给予及时的评判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主动性。

2. 正确处理好培养发散能力和突出主题的关系。

突出主题是由教学特殊任务所决定的。不可否认,开展研究式、探究性的讨论对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探索生物运动的本质规律有其重要的作用。但讨论还必须有一个问题中心,那就是教材中的“讨论”题目。在组织讨论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抓住主要矛盾,启发学生思维,防止学生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或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地讨论。教师还要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联想,开拓讨论的思路。

3. 正确处理好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的关系。

对于课本中的绝大多数讨论问题,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地要求讨论的结果全面性、正确性,解题方法也不一定要最优化,要允许学生讨论时缺乏一些科学性和条理性。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讨论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掌握了终身受益的方法。新教材中一系列讨论题,有的是为了加强概念的辨析,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实验设计思路及目的,还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可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每个讨论问题的意图、功能和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共同感受讨论的成功。同时教师还要从讨论过程中不断抓住信息,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和灵感,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也许会使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但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4. 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长期以来,教师都习惯于学生安静地听课,独立地思考,即使让学生进行讨论,也是流于形式,使得学生的思维缺乏主动性和动态性,不能得到真正的启迪,因而无法进入主动、开放和发展的状态。而集体动态式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考动力不足的缺陷,弥补思考的内容单一、思考深度较浅、思考效果不明显等不足。同时,学生在集体讨论发言时相互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扩大学习内容的覆盖面,从而更全面、更周到地考虑问题。在讨论中学生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在集体动态式的讨论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若受到集体的激励,就会刺激大脑皮层,从而使讨论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5. 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

高中生物新教材“习题”开发策略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习题;习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79-01

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习题,这些习题的作用是巩固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锻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增加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说,习题教学是贯穿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它是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必要措施。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约有48.6%的高中生物教师都并没有将教材中的习题作为给学生布置的正式作业,20.6%的教师在使用习题之时非常随意,而仅有12.6%的教师认真开展了习题教学。这种现象反映出了高中生物教师对习题的普遍冷落,不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新教材,充分发挥出教材中习题的作用,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习题的特性

1、生活性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课本知识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所以其中的习题也大多非常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特点,学生在研究和解答这些习题之时,非常容易联想到生活实际,也非常适合于将其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2、教育性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之所以添加了这么多习题,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学生做习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再次学习和再次受教育的过程,习题不但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和考核,也是让学生温习所学知识的平台,所以说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习题是非常具有教育性特点的,它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开放性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习题较旧教材相比更加具有开放性,很多习题的存在意义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去探寻答案,简单来说就是注重解答过程多于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显然会对开放性的习题更加感兴趣,并且在解答过程中也更能够培养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高中生物新教材的习题开发策略

1、延伸习题内容,丰富习题内涵

高中生物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习题之时,不能只就题论题,而应当在习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和内涵,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习题虽然较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旧有些习题内容比较单一,或是过于局限在教材篇幅之内,不够深刻,例如对解题规律方面的介绍较少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习题,积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延伸习题内容、丰富习题内涵,尽可能地发挥出习题的更大价值。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38第4题为: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怎样的?

该习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非常容易解答,而教师可以适当对该题进行拓展,让学生计算该夫妇生下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几率、只患白化病而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几率,层层深入,延伸知识。

2、改变习题呈现方式

(1)动手实践

长期以来,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之时都忽略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习题,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12第2题为:观察人体纵切片和迎春叶横切片的光学显微图像,回答问题。该习题就必须要先到实验室做实验后才能够解答,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2)音像呈现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既有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的习题,也有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习题,以及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学科技能训练的习题。有些题目的难度较大,并且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而如果教师采用音像呈现的方式将这些习题呈现给学生,则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明了地理解问题。

(3)图表、公式呈现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些习题需要借助各种图表和公式来进行解答,这是训练学生图文信息转化能力的良好方式。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106第5题为: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这种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解答该题时就需要先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同时还要标出各种反应物元素的去向。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习题,教师必须要学会开发这些习题,科学地开展习题教学,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群玉. 高中生物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设计的比较研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31-32.

生物新教材教学 篇12

一、导入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始的导语,一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2. 启发性原则

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3. 趣味性原则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部分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4. 科学性原则

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以取。

二、导入的方法

1. 通过课本中的设问导入

通过设问可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根的结构与功能”这节内容中,教材开头有这样的设问:“有人曾专门做过实验,发现一棵小小的黑麦可以长出近1400万条根,这些根如果连在一起,可长达600km。如此众多的根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2. 通过课本中的古诗词导入

例如在讲“传粉与受精”时,引用下面的诗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教师进一步说明:“蜜蜂采花酿蜜的奉献精神令人赞颂,但更重要的是,蜜蜂在百花丛中辛勤劳作的同时,还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宗接代帮了一个大忙。现在我们共同研究第二节———传粉和受精。”这样的引入起点低,又有趣。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

3. 利用课本中的探究活动导入

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在讲“人类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时,可先引导学生做“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总结出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由此引入新课。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 利用课本中的课外阅读进行导入

课本中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要求以外的内容,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时,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DNA指纹法”断案这段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生物技术的的重要性,由此引入新课。

5. 利用课本中的分析与讨论进行导入

分析与讨论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学生们通过共同分析问题,相互讨论,得出较为信服的道理。例如在讲“计划生育”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我国部分资源状况表”,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多,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由此导入新课。

6. 利用课本中的相关链接进行导入

例如在讲“传染病及其预防”时,可先让学生了解“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这段相关链接内容。通过对艾滋病的有关了解,使学生产生对传染病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引入正题:“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一下传染病及其预防。”

7. 利用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导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首先让学生做“观察膝跳反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小腿突然跳起的现象是反射。教师进一步引导,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8. 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导入

新教材中,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学习也就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讲“生物的基本特征”时,让学生观察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认识这些生物吗?你能说出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吗?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生物的基本特征。”

9. 利用思考与练习进行导入

思考与练习中的题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本中出现的思考与练习进行导入。例如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可提出思考与练习的第1题。有这样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教师提问:“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各指花生的果实和种子的哪一部分?花生的果实和种子是由花的哪些部分发育来的?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上一篇:小洼油田下一篇:生态文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