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2024-10-08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共12篇)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

提高教学质量, 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目标, 是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志, 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只有教学的高质量, 才有人才的高素质。尝试、实践、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是每个教师长期的根本任务。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是指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要经常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产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大学习动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可采取以下方法:

1. 归纳演绎法。

归纳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 同时教学效果也较好。如在讲授以what开头引起的感叹句时, 首先呈现大量的示范, 然后给出其他词汇, 要求学生尝试说出类似的语句, 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What (a/an) +adj.+n.+ (主+谓)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 尝试其他形容词的变化构成形式, 进行口头和笔头的巩固性训练, 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准确性, 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2. 简笔画与语境相结合。

一个句子离开了语境, 其表达的意义就很难确定。而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的对话, 每段对话都有一个微型情景, 要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简笔画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直观的语境,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如教“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时, 利用简笔画创设语境, 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语法规则,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

3. 口诀法。

在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语法不应停留在语法知识、语言点的传授讲解上, 而应成为培养语言能力的一环, 成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手段。学习语法规则是为了掌握语言, 进行交际, 不能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英语语法教学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 严格要求训练, 讲求实效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既不能倾盆大雨地搞突击, 也不能拼时间地蛮干;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随意拔高、增难, 也不能搞题海战术滥练苦做。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点滴积累, 逐课深化;必须要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养成习惯, 才能扎实基础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1. 严格要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采取严格书写、严格朗读、严格背诵、严格默写的要求, 使初一新生一接触英语就接受规范化的听说训练, 从而养成规范书写、流畅朗读、及时背诵、准确默写的习惯。

2. 严格训练。

当天教学的作业当天完成, 课本练习与补充练习相配套, 笔头练习与口头朗读相结合, 课堂练习与课外练习相互补,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所教单词、句型、短语等必须记忆的内容, 隔天早读课默写, 要求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对部分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 及时补课、辅导, 重新默写直至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为止。一周的教学内容在下周集中默写, 反复训练, 逐步积累, 基础扎实, 效果显著。

3. 一课一归纳。

每课结束,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系统复习, 使知识点连成线, 形成面, 构成系统, 融会贯通, 并逐步地让学生自己练习归纳, 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 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 一课一练习。

每教完一篇课文, 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 当天测试, 当天批阅, 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及时讲评, 及时校正, 认真补缺, 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训练, 解题技能技巧不断提高, 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不断扎实基础知识。

(三)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说居于主导地位。实践证明,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不能偏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条件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每个学生。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具备过硬的基本功。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是听说能力、课堂用语、朗读、板书、唱歌、画简笔画, 简称听、说、读、写、唱、画、演。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排除学生在英语听说中的心理障碍,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上课提问时, 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和情绪, 提问时面要广, 不要有重复面。课堂上千万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要选择合适的问题,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 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 特别对有害羞心理、不敢开口的少数学生, 更要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大胆开口。总之, 提问的技巧就是要争取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情绪,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使教学场面生动活泼,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学习气氛。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二者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和目的。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2

(一)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学生特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用彩笔标出,例如:“鸟”、“太”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要将“、”用醒目的红色标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避免学生在书写时漏掉。

(二)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随文识字(听读识字)。学生在听读、跟读课文时,要训练学生进行指读,然后练习让学生将生字按课文的顺序对号入座,找到字音所对应的字形,手指那个字,眼睛看着那个字,手、眼、脑、口综合运用。使学生对生字有个初步的感知、印象。

2.比较联系法识字,帮助学生区别音近字、形近字。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识本课的生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学习“地”字,可与“池、他、她”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这四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各有不同,有水(氵)是池,有土(土)是地,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再混淆了。

3.理序分类,体现汉字的构字特点。识字教学不一定要按照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可按照一定的内容来分类。如在学习《小鱼的梦》一课的生字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出示本课的生字后,让学生观察,这课中哪些字表示动作与手有关,学生很快便找出了“把、摇、推、摆”四个字。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后自己总结出,因为它们表示的意思都与手有关,所以偏旁都是“扌”。最后再让学生想好办法区别这四个字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不仅学的方便,记的简单,又向学生渗透了汉字的构字特点。

谈数学新教材使用中的点滴体会 篇3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求的倾向。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初一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度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幽深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善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数学中充满了美,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新教材中安排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内容。“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虽抽象但也实在,感觉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做一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试一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另一个,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多媒体与新教材整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应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要想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在使用时必须科学,制作课件决不能是课本的简单复制,也不能只当作投影仪而代替教师的板书,多媒体的展示也应及时、适度,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按”。制用课件要新颖、科学。如在七年级数学“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立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了几何体的各种要素,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四、重视教学反思环节,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能力

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4

一、新教材的特点

1. 源于生活, 学以致用

新教材上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情趣、新奇的数学探索活动。例如:学习“认识上下”时, 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想这首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边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让我们认识到教材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还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学习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2.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

新课标明确规定,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发挥, 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 提高了技能。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结合, 同时帮助、引导学生发现情境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简单问题。这样的安排, 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

3.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新教材建立了探索性学习方式,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点,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愿意学数学。选材上吸纳了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和有启发性的情景和事物, 让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例如: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小天地”栏目, 学生可以自主地做自己喜欢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4. 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 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发展都不同, 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 结合数学活动, 通过“练一练”“说一说”“我的小天地”“问题讨论”“数学冲浪”“自主小天地”等学习模块,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养成交流、研讨的习惯, 学会表达思维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 呈现多元文化,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教材使得学生在开放式的生活中学习数学, 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 注重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把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由课堂印象引到整个生活世界, 把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贯穿在数学学习生活中, 这是对旧教材的突破, 通过开设“知识窗”“兔博士网站”, 体现了现代数学特点, 拓展了学习空间。

二、新教材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 也让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摆脱教材束缚,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师应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 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灵活机动地调整教材的结构, 同时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例如:在教学“位置”时, 我没有用教材设计的例题, 而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 然后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通过实际场景进行互动, 准确地辨认位置后再让学生的目光转向课本, 书上内容则作为练习, 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效果很好。

2.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实践探索常常是与合作交流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思维简单、智力发展水平不高,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首先数学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活动要求将学生就近分组或混合编组, 真正做到保证学生在活动中优势互补, 从多种层面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其次小组内要明确分工, 引导合作交流。在活动前要进行合理分工, 明确各自责任,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 既要集中又要有所侧重, 每次侧重一个主题。例如, 怎样组织讨论, 如何发言、汇报等, 应使学生意识到除了关注自己的思想, 还要学会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并在某种情况下, 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 进行辨别、整合, 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引领学生经历过程, 增进体验, 感悟数学

对数学来说, 观念的建立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拿“统计”这一内容来说,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直观经验。如统计“最喜欢吃哪种水果”, 我创设了生动的情景与活动:“兔妈妈有了高兴事, 想请小朋友们吃水果, 但不知道各种水果各买多少。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呢?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吃到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样一引入, 学生之间便开始交流各自的统计方法:问一问、举举手、排排队、拿图片摆一摆等,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一种方法, 进行统计。在这一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及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逐步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新教材使用中的点滴感悟 篇5

当前“二期课改”正进入一个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教材”已经进入全面推广的历史性阶段。而我作为一线教师,这学期使用新教材的比例也已是越来越高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强烈地冲击着我原来固守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在实践活动中我更加注重幼儿回归生活:直面幼儿的成长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如本学期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在春游前后开展了,刚开始孩子们在园所内感觉到了春天来临的细微变化,小草变绿了,树叶长出来了,在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在绿绿的草地上爬上爬下,相互追逐,之后,我们的主题活动真正展开了,孩子们在春游中感受了春天的明显特征后,回幼儿园中也更加起劲的寻找春天的足迹,桃花开放了,小虫子爬出来了……,每发现一个变化,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于是我不断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提高对自然的感受力。我努力地使幼儿园的课程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努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互融合。

在活动中,我也非常关注过程,关注幼儿在“课程的.跑道”上“奔跑”时的经历、经验与过程,如:幼儿经历了什么事件和生成了什么?幼儿反映了哪些成长的经验和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经验?幼儿与环境、同伴和成人的互动方式等。在主题活动“老房子新建筑”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宣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主题内容,家长便带领孩子在外出时注意观察、收集有关房子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构建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的家长还通过网络下载了各种各样的奇特房子的图片,并将自己在外面拍摄的数码照片带来给小朋友们分享,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和孩子收集不同造型的建筑,使得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与同伴的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幼儿更加关注自己居住的社区及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不同的建筑。并收集多元的材料建构各种各样的房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不同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们的城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感到新教材采用了主题活动的形式,综合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方法,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构建了一个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框架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主题网络,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提供了较清晰的思路,并激发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新课程教学点滴体会 篇6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试作出F-L图像。endprint

广西这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改革力度大,内容丰富,较之前的几个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动,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然而令很多从教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尽管通过了新教材岗前培训,也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可到了具体上课操作时,还是一头雾水。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现就如何用好新教材,完成好教改任务,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共勉。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试作出F-L图像。endprint

广西这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改革力度大,内容丰富,较之前的几个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动,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然而令很多从教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尽管通过了新教材岗前培训,也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可到了具体上课操作时,还是一头雾水。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现就如何用好新教材,完成好教改任务,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共勉。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浅谈研读和使用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7

对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 笔者在使用和认真研读过程中感触颇深, 体会到了新教材的种种特点, 在此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生产、生活, 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1. 紧密联系实际, 反映化学的发展, 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把许多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 以便学生能学以致用。比如, 在“我们周围的空气”后的“调查与研究”栏目中, 设置了四个活动项目。这些活动,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 通过写小论文、编写小报的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 “有机合成材料”中, 在介绍了合成材料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 说明有机合成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如白色污染问题。并指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化学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要求学生树立保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达到“不教”的目的。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生理发展顺序和认识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 丰富多彩的, 它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而物质又是千变万化的, 但化学元素是不变的;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并且化学变化中伴随能量的变化, 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等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化学能又是可以利用的, 等等。新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这些观点。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以元素、三大基本粒子、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为核心框架, 将元素化合物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穿插其中进行编排, 使得学科的结构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材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注重从生活经验出发,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实用价值。比如, 在元素化合物部分, 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水、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酸盐、常见的酸和碱、化学肥料等介绍了各自的主要用途。温室效应以及乳化现象等也被加入到了新教材中, 让学生对生活环境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新教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注意到学生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不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如对“酸”、“碱”、“元素”等定义的处理不象旧教材那样, 尤其是对“酸”和“碱”的处理, 是在得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后, 分析酸和碱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时, 剖析酸和碱的本质, 从而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酸和碱。新教材这种由浅入深、从具体到一般的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图文并茂, 新颖美观;信息丰富, 可读性强

1. 图文并茂, 新颖美观,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添加了一定数目的彩图、章头图、插图以及一些实物照片。比如, 在第一单元前面的彩图是一张小猫栖息在2200℃火焰之上的照片, 学生看到这样的照片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 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隔热板是用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 (聚硅氧烷) 制成的, 并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详细介绍, 这样即向学生说明了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还有第六单元的章头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它是我国的十大名画之一, 至今仍不退色, 从而说明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不活泼) 。还有门捷列夫把一百多种元素构建成了一座七层的元素大厦, 非常新颖, 有很强的立体感, 形象直观。

2. 插图对比性强,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新教材中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章头图是一张风景图:蓝天、白云、青山、绿草, 风景优美, 让人心旷神怡。而课本图3-26、图3-32、图7-28、图7-29中的情景让我们触目惊心。通过这些图片的对比, 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工业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3. 彩图形象生动拟人化, 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比如, 在第四单元介绍离子的形成过程时, 加入了拟人化的插图, 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这样把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

三、体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 注重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 能够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新教材在第三单元课题3后添加了设计家庭小实验的内容:自制简易净水装置。所需原料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一些物品, 整个实验的取材方便, 制作简单, 没有安全隐患。在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 并不是把定义强加给学生, 而是通过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让学生进行思考、猜想有三种可能存在:大于、等于、小于, 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在观察到的事实中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紧接着, 教材在后面通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和“镁带燃烧”两个实验进行质疑, 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

2. 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篇8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改更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和学生的探究过程。

一、发掘、设计让学生乐学、善学、易学的教学情境

新教材设计了很多的“思考”、“探究”、“观察”、“?” (对比、类比、思考内容) 、“钥匙” (解题技巧、方法) 等, 再加上每章节承上启下的引入语、“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实习作业”等这些都为学生自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数学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从生活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极坐标的教学, 直接从课本提供的思考入手, 直观快捷, 学生主动联系生活中的定位习惯, 即刻就能给出新坐标系的概念。

然而好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教学实践的长期积淀和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利用有益于教学的情境。谐音记忆法, 也是我在情境教学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我直接把这个谐音记忆法直接告诉学生, 而没有复习提问的尴尬, 就收不到这么好的记忆效果。虽然这个教学实例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但却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有实效, 同时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也为学生掌握众多的三角函数公式, 探求更好的记忆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当然, 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还不能过于复杂, 更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煞费苦心地去创设教学情境, 有些内容开门见山, 效果反而会更好。

二、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过程

新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探究过程, 改变了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传统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结论, 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过程。新的教学教改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很多问题不能只是教师讲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 自己去发现问题, 寻找规律,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适时的把教材设置的思考或探究大胆地“抛”给学生,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及教材设置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 增强学生自信心。但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引导”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激发求知欲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 面对高考我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无奈:给学生更多时间探究会不会探究不好, 是不是会浪费时间, 教师还要回来继续讲解?面对高考还是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题海战术更有实效?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我所带的两个班内进行对比教学。选择一个成绩较好的班进行传统教学称为“传统教学班”, 而另一个成绩较差的班进行新教改称为“实验教改班”, 开始了我新教改的探索历程。

在高二的第一学期学校安排《必修3》第三章《概率》, 《选修2-1》的《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本书。通过对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后, 笔者觉得《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也是高考的难点, 而高考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概率》虽然在这儿也讲, 但相对较简单, 而且在理科教学的选修教材中还要进一步学习, 所以我在“传统教学班”中选择的教学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而且单刀直入直接切入重点, 如:《概率》一章中直接讲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 而其它基本概念、细节略去或由学生课下阅读, 《常用逻辑用语》也是直接告诉学生四种命题、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如何使用, 并直接告诉学生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转换方法而将重点内容都放在了《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上, 而且直接接轨高考。但是学生在学习、做题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总感觉来的太突然, 衔接不上,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感觉也跟不上去。这样的教学教师是感觉节省了时间, 但是学生却有严重的厌学倾向, 并且感觉疲惫不堪。而在“实验教改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 利用新课程理念包装自己, 包装学生,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成熟——应用的程序, 体会知识的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过程。新教材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比如:立体几何在《必修2》第一、二章讲了传统立体几何思想, 在第第四章又给出了空间坐标系, 而到了《选修2—1》第三章又给出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外表看起来这些知识并不系统, 学生学习也不系统, 不利于教学, 可是经过教学发现, 这种“螺旋”上升式教学更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 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教学体系。

给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给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生成过程的机会, 使他们逐步提高探究新知的能力。虽然耗时较长, 但学生学的轻松, 他们善学、乐学, 每一步的基础打的扎扎实实, 能力逐步提高。在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过程中和对比“传统教学班”和“实验教改班”的成绩, 两个班的成绩差距在逐步缩小, 而且在期末考试中“实验教改班”的平均成绩超过了“传统教学班”, 并且高居年级第一。

通过对比实验教学,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探究的重要, 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确立了他的主体地位, 相信成绩不是问题。

初一新课程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9

一、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是与生活的联系更密切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许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

新教材中的每章的章前图,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日中的问题,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等选学栏目中的内容都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新教材中有天文(月球表面白天平均气温126℃夜间平均气温是零下152℃),地理(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m,地图上城市用点表示),物理(温度计、金属丝拉长),化学 (细胞分裂,污染) ,古今中外,建筑艺术、成语、古诗,等等。在教学中,我把一些实物图、实物体带进课堂,增强学生的直观性,改变过去数学课的枯燥无味。数学课也可以上得像物理、化学一样有趣,像语文课一样生动。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周围的问题。为对班里的学生进行量化积分,我和学生共同制作了一张积分表,每位同学的基础分都是100分,运用学过的正负数,得分的加正分,扣分的加负分,期中、期末作总结。

我还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期末班级要评选三好生和优秀学干,我选了几名学生代表,让他们利用第四章调查统计的知识进行操作,他们有条不紊、很顺利地完成了评优工作。在学习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知识时,恰好到了元旦,我让班里每位学生根据学过的和看到过的图形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最关心自己的人。学生制作的贺卡五花八门,有立体的、平面的、折叠的,每张贺卡都包含着主人的智慧和爱心。学生用数学去解释翻牌游戏,去解决棋盘问题,去解释自然界的宇宙中的奥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新课程另一特色是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主体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解说员,而应该是课堂上的“导演”,演员应是全体学生,教师应从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学习2.2节,了解有关移动电话收费时,我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六个组,每组10人,分别去了解现在城镇上的各种促销活动,采集数据,让每一小组根据了解的情况和数据,各编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不仅学会去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且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三、新课程教学需要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中已有的“课本”的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环境中的“活”的资源。毋庸置疑,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以及创造性地开发、引申和改造,使之更具有效性。在教学3.4.2余角和补角这一节,第1课时,教材上只有两个图和两个概念,在讲解时,我注重对概念的挖掘: (1) 余角 (或补角) 是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 (2) 余角 (或补角) 是两角间的相互关系;即若∠l是∠2余角,则∠2也是∠1的余角; (3) 余角 (或补角的表示,∠1的余角表示为90°-∠1 (或∠l的补角表示180°-∠1) ; (4) 同一个角的补角和余角的关系为同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5) 一个角的余角 (或补角) 不是唯一的,可以有无数多个; (6) 余角可以理解为余下的角 (补角可以理解为补充的角) 。因为生活中,我们觉得直角和平角是完整的、完美的。

在新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环境这些“活”资源的开发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环境的感性认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初一的几何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时,我注重抓住几何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运用于生活这个特点,努力使课堂有声有色。

四、新课程教学要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化,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教科书繁、难、偏、旧的状况,原来满堂灌的内容没有了。如果继续按原来的教学形式运作,那么一堂45分钟的课不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

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我把黑板的下边沿当作数轴,取向右方向为正,中间为原点,20cm长为一单位长度,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总结及验证,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都很透彻,计算准确率也很高。

当然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图形的直观性;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利用解题的程序化框图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性;利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教学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等等,都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挖掘和课堂的认真组织。

五、新课程教学要注重课堂点评

在新教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课堂点评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课堂点评并非随意而可为之,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 注重点评的情感性。在新课标下,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善于倾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说,学生得到发展了,课堂才算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 (2) 注重点评的全面性,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点评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 (3) 注重的点评的适度,在课堂上,要更好地发挥点评的作用,必须做到适时、适度、适人,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4) 注重点评的多样性。在新课程下,我们可用启发性常用语、赏识性常用语和激励性常用语等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除了传统的口头点评。我们也可以用善意的体态语言的点评,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六、新课程教学要注重课堂讨论

新教材教学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活动。师生共同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而且能够使学生树立起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方法,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展现自我,并能适时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体验成功。同时,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耐心指导,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学习。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历史是往昔之风云, 先人之旧事, 王侯将相, 朝代更替, 文人骚客, 檐檐相载, 记圣贤之足迹, 录豪杰之身影, 哲匠思想救世, 英雄武功卫国。历史让后人彻悟于真源, 穷研穷于法理。历史是奥秘无穷的学问, 学海茫茫, 趣味融融。常读历史, 抚今追昔, 体历史之微妙者见日月于中天, 悟历史之真谛者得明珠于沧海。历史是人类文明之日记, 社会经验之总结;不懂历史, 纵然技艺卓越, 才华超群, 想人生充盈, 欲心灵丰润, 犹鸟无翼而欲飞、木无根而欲茂。历史让人运筹眼下, 鉴往知来, 历史之重要, 万言难尽,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激发想象, 振奋人心启示将来。

2.教师要进行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心备课, 好比一个人出门前照镜子。照镜子可以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照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衣服扣子没扣好, 衣领没有整理好, 脸上有污垢等) 另一种是照出自己的魅力, 照出自信。不管哪一种, 对于我们都是有益的。试想如果发现自己的魅力, 就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好心情, 使自己带着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照出自己的不足, 那是好事, 毕竟还有及时弥补的机会。虽然当时自己可能手忙脚乱一阵, 但事后, 我们可以更坦然地面对别人的目光, 获得另外一种自信与骄傲。假使出门前没有照镜子没有看到自己不妥帖的地方, 带着明显的不足招摇一圈, 突然发现自己的毛病, 我们将更懊悔。

通过课前反思, 我们会形成更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 增强教学的成就感。

3.让学生做好有效预习

3.1预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习方案 (导学案) 的指导下, 让学生先有目的地学习要学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 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有了成功感, 这种成功感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 学生就盼望上课。在课堂上,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 他们回答对了, 会很有成就感。在预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会促使他们更愉快、主动地学习,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从而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2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预习活动是以自学的方式进行的。要独立地接受新知识, 独立阅读、思考、置疑解疑, 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依靠别人,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 是不容易忘记的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 努力理解, 但不一定都要在预习时解决, 发现问题就是预习的成功所在。有了问题对新知的学习就会有目标, 有目标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经过课前预习, 带着疑问上课, 对那些存在疑惑的知识进行探究思考, 更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敢于追求真理、合作创新的好品质。

4.注意探究疑点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有疑, 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 有疑方能达无疑。”这里所说的“疑”,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大多时候都表征于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既能释疑, 又能激疑。因为疑点是每个学生或每堂历史课无法避免的, 疑最容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 有了疑才能不断拓宽思路。同时, 历史细节还可以巧妙地设“障”立“疑”, 创设思维空间, 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 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 解决心中的疑点。没有对历史细节之疑的魂牵梦绕, 就没有锲而不舍的探究, 也就不会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的惊喜。

近期, 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十分猖獗。学生对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 日本为什么到如今都不敢面对历史? 为什么至今不肯承认曾侵略中国? 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时, 可以与学生一起仔细研读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 用历史细节理解和诠释现实热点问题。《终战诏书》全文共600多字, 从头到尾者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 仅仅在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 为什么只有四年, 明明中国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有14年了, 即使是全面抗战也有八年了。况且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的主战场, 中国军民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和大量的海、空军, 日美的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已阅四载”说明日本的天皇政权只承认“向美、英两 国宣战”以 来这短短 的4年战争 , 只承认对 英美“终战”, 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 他根本不予承认。二战结束后, 由于美国的纵容与暧昧, 中国放弃壮我国威、扬我军威的机会:一是中国抗日军队没有登陆日本本土;二是放弃日本对华赔款。因此, 日本方面至今仍不好好面对自己侵略他国的历史和罪行, 不进行彻底的自我反思。同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另外一个历史细节———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与日本终战诏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便是历史细节“释疑教材, 点化课堂”的精彩之处。

可以肯定地说, 当我们用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 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 都在一个看似与自己完全没有关联的历史对象中变成一个可以与之交流并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古今对话情境。

5.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 由于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需求和兴趣,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样, 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高中英语新教材教法点滴 篇11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方法;评价

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推出的新教材,要求教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必须逐步从应试教育的教学观转变成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必须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教学实践。

基于课标要求,笔者浅谈使用新教材的几点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要使用好新教材,整合教材、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备课着重要考虑的问题。

一、依据教学目标,科学把握教材

高中英语新教材不像SEFC那样分课时设计教材内容,所以,整合教材内容、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熟悉教材编写思路,对分配课时把握教材内容以及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整合单元活动。以必修一为例,教师应把握“热身、读前、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等内在联系:(1)开展“说”的活动;(2)为“读前、阅读、理解”活动做铺垫,理解课文后继而学习本单元的语言知识,通过学习单元词汇语言知识,做好总结归纳;(3)引导学生进入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环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规律等方法,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必修一Unit 4和Unit 5学习定语从句为例,引导学生观察例句,并发现that,when等词以及“介词+which”等定语从句。这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理念。以必修一中的“读听说写”为例,读听在先为输入,先让学生读信之后听录音完成填空和回答问题;说写在后为输出,说后再写,再让学生用I agree,I think so等句式表达赞成或反对观点,为写作创造条件。

二、依据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1.联想法

例如教授必修三Unit 1时,指导学生以“节日”话题,展开联想深化主题,进而了解世界各国节日的缘由、风俗及其意义等。以话题展开联想活动是新教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采用“头脑风暴”式,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节日”的新词汇或节日名称等。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练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境语篇语用中学习词汇。例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控制性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解释写单词词组:必修四单元的would prefer to(would rather)等和选词填句子。还有选词填短文、单项选择、完成句子等形式多样化的有效训练;而且词汇练习的设计紧扣教材,便于复习巩固和理解,既可在句子也可在语篇中学习感悟词汇的意义,这有利于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掌握新词汇。

3.探究法

新教材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任务型活动素材。例如:必修三Unit 1的“任务”是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名称,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或集体合作和课内外结合方式去查找,学生既带着任务去探究实践,又加强了合作能力的培养。

4.引申法

每教完一篇阅读课文之后,教师要设计一个课文内容引申的话题。以必修一Unit 5为例,学完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之后,引导学生选读关于Norman Bethune的图片信息,教师归纳Why is he a hero?等问题,引领学生分解出Why did he die?等若干小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及在生活中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三、依据教学目标,有效运用评价

注重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以下常用的评价手段来推进教学导入、推进、操练、评价等等活动。

1.自我评价

以必修一Unit 1为例,学生结束本单元学习后,通过“我能掌握本篇短文主题;我了解了二战的情况以及课文背景;我能使用一些新词及结构来造句……”问题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通过作业、作文、笔记、错题记录等汇编成集进行自我评价,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及不断完善的机会。同时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学生自我评价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改进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正确的评价。

2.小组互评

指定组长或小组负责人,课堂上反思本单元合作学习情况,通过填写“Everybody takes an active part,Everybody knows how to find information,We need to improve in...”等问题表格,进行小组评价,从而基本了解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之后存入小组档案。

3.教师评价

教师肯定或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相互沟通。例如:在教学Warming-up时,通过以谚语、诗歌或英文歌曲等引入话题向学生传达对朋友和友谊的看法,以问题“Are you good at making friends?Do you have friends?”让学生来回答,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探讨话题以此了解学生的友谊观,教师分析后给出评价,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带着任务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学习,强化动机,提高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教学强调注重评价,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要对学生起激励作用,要多元化、多样化,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3,4[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探究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探究式教学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教师作为探究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设置探究的情境,创建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公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成果。探究式教学倡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只是学生探究的指引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例如“加速度”的教学中对照下表给出问题:“火车、卡车的运动情况有何特点?”

学生不难看出,他们都做变速运动,且速度变化均匀,故为匀变速运动。同时很容易看出它们的速度变化快慢也是不相同的,于是自然提出“如何来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的快慢?”这样的思考。学生既感到自然,又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快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二、结合高中物理新教材思考探究教学

1. 新教材重视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去解决问题

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是高中物理新教材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必修1第一章的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本以正文的形式专门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纸带问题分析,这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的。可见,新教材对打点计时器这一工具和纸带分析方法的重视,这是编者有意识地为学生下一步探究问题作出的铺垫。

接下来,用它来研究和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就很方便了。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分析的应用在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更是比比皆是。

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教材给出的工具,教会学生利用工具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大胆利用身边的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去探究新知识、新问题。

另外,新教材还大量引入了传感器和计算机软件辅助工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这些工具都为探究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途径。

2. 新教材注重学习的层层推进,知识的前后呼应

在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一速度”后面,用纸带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除了专门安排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还在第四节的问题与练习第二题中巧妙地呼应了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原题希望学生体会用极限的思想理解瞬时速度。

这样的例子很多,对比老教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一章中,新教材更是细化了知识点,搭设阶梯使学生能很好地从初中向高中过渡,体现了探究学习的层层推进,步步为营。

3. 新教材讲求知识的科学性,突出了探究学习的精髓

老教材往往关注某个知识点的完整性,新教材则更关注知识体系以及学习知识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学法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新教材除了编排和内容上可读性增强、便于学生理解,在章节的编排上也有匠心之作,值得教学中认真挖掘。

例如:在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中,囊括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和失重、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三个内容,其中,前两个内容老教材中分别在不同的两章,而且都是重难点内容,它们的新课和巩固教学都是重头戏。为什么会把这样重要的两节内容缩减后放在一节内容中呢?第三个内容“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更是物理知识学习后,升华到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高度,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理情景,找出情景中包含的物理本质。那么,又为什么在前两个内容后面,还要再加上一个具有较高思维层次的第三个内容呢?

第四章的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是必修1这本教材的最后一节,可以说,它是开启高中动力学问题的钥匙,对动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节第一个内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其实是牛顿运动定律在合力为0时的特例;第二个内容“超重和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综合应用到分析竖直方向的运动,解决接触力的大小的问题。第三个内容“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显然是要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梳理了第四章第七节的知识内容后,以上提到的两个疑问得到回答,新教材编者的意图也跃然纸上。将这三个内容放在本节,凸显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整合呼应了已学知识,联系实际回答了科技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编者这样的安排无疑是要彰显新教材重视物理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表明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以及科学精神。

上一篇:快乐写作教学下一篇:声乐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