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精选6篇)
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1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 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通过培养他们对英语的语感提高英语能力, 通过交际英语来提高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并在课文内容中配有丰富有趣的插图,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教材中的英语实践活动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是以单元形式出现的, 单元之间的内容联系不大, 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学生在把知识进行连贯和整理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 教师在运用教材时,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和重组, 灵活运用教材, 使小学英语教学课堂高效地开展。
一、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丰富教材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既包括丰富实用的知识, 又能利用其中有趣的插图调动学生的兴趣, 还能通过学习其中的知识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 相比较其他英语教材来说, 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例如, 在教学3B Unit4认识数字时, 我教给学生演唱关于数字的英语儿歌“Ten little Indians”, 学生对这首儿歌非常感兴趣, 他们边唱边学习英语数字, 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 他们迅速地掌握了1—10的数字。
二、从教材的难易度出发, 重新整合
《牛津小学英语》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利于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教材中, 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 而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那么教学起不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所以,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知识的教学顺序, 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英语知识。例如, 在5B Unit3中它原有结构是:Part A Read and Say, 课文中出现包含了大量新的知识点和生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太多, 会打击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 我先让学生学习了Part B中的新词组, 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并通过教学Part C来进一步巩固句型, 然后再教H部分英语歌“hobbies“。学生按照教师对教学重新整合的顺序, 在积极性很高的状态下掌握了英语词汇和词组, 并通过运用对新的句型进行了巩固。这时再让学生进行Part A的学习, 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轻松地进行自主探究, 并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三、从小学生身心特点出发, 增强知识的复现率
1.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教师给出学生一个讨论的话题, 这个话题要和学生的生活相关, 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参与。例如, 在学过5B Unit2 , 之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Talk about: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等等, 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复现, 使他们更深地掌握了英语知识, 提高了运用能力。
2.创设开放的课堂语境, 进行知识的复现。教师在教学中, 要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 创设开放性的英语情境, 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 提高知识复现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 教学5B Unit7 E Look and read , Sam的一天时, 教材中一共有6幅图, 从Sam早上6:45起床到晚上9点钟睡觉, 我拿出挂图请六对同学到前面来, 指导他们看着挂图一问一答, What does Sam usually do at a quarter to seven?He usually… .What time does Sam get up? He gets up at….然后, 再让同座位同学互相练习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What time do you…? 这样通过学习旧知识What…usually…do…at…?而巩固了新知识时间的表达方法, 使学生能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语言交流。
四、从教材的自身特点出发, 灵活运用歌谣与歌曲版块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让他们在一堂课的时间内都保持高度集中不太现实。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集中精力, 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歌谣和歌曲版块, 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唱, 边唱边做动作, 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起来,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同时, 在让学生“动”起来时, 教师也要参与到他们的表演中, 和学生一起学唱, 进行表演,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 例如5B Unit6中的歌曲Do some exercise with me, 学生边唱Turn left Turn right , Bend down, jump, Do pushups一边根据歌词表演动作, 我也跟随学生的演唱一起做动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愉快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并让他们对英语课堂充满了兴趣。
总之,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教材进行灵活运用, 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从多方面来考察教材内容的可行性。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把创新性教学设计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他们积极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摘要:牛津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丰富,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而是要分析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能力, 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进行合理整合, 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完成。
关键词:英语教学,丰富教材,创造性使用,整合,复现
参考文献
[1]郑砚, 郑辉.对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可实施性的探索[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
[2]王咏梅.《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
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2
我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学段教材教法过关集中培训,受益匪浅,尤其是李小芳老师讲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对我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我将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几点心得和大家做一交流。
通过教学实践摸索,我认为要上好初中化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学:即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下学习,包括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两方面。教师的导学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学案,针对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学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如:在学习分子性质时,为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我为学生安排如下学习步骤和实验:
1、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让学生预测结果。
2、实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记录结果。
3、展开讨论,进行小结。这样学生就进入了自主学习阶段。当然,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可以实验,可以讨论,还可以展开调查等等多种形式。但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问。
二、问:是指教师导学、导思的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景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其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在第三教学环节中讲授的重点。在这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最好方法。有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中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习回答别人已解决的问题。”这段话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善于提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课堂上提问题的权力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思考、大胆想象,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不切合实际,不能理解,但我们也要大胆鼓励他们,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教师可以从方法、内容、手段等方面加以引导,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讲:即讲解,讲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回答不了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对于大多数即使没有明确答案但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不讲或一带而过。重点讲解学生按现有知识和水平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
四、练:即就是对前面“学”的检验,是后面的“创”的基础。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你做练习时要精心设计一些开放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让学生鉴别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至少写五种鉴别方法。这道题目一看学生就会选用硝酸银溶液,可后面有五种方法,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大胆的想象,就会有很多种答案。如:测导电性、加硝酸银溶液、蒸发、浸泡新鲜蔬菜等等。通过开放性、多元化的题目训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创:即就是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开放性习题训练方面。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前面四个环节教学的升华。<莲~山 课件>所以这个创新能力的培养通常在课后来实现,如:通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通过学生对科学原理概念的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实验、通过学生对有创新意识的问题的的讨论和研究等等来培养。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所化的时间较多,必须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兴趣小组来完成。如:蜡烛的燃烧探究实验。
上述教学环节是我在学习教材教法培训时的收获,可以看出这几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在这五个环节中,“学、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创、练”的基础,问是学的开始,学是再问的基础,练是学和问的巩固,创是学和问的升华。由于初中我们刚接触到化学,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兼顾创新教育,所以在前两个环节花了较多的时间,但五个环节相辅相成,不能孤立存在于教学中,我们应将它们灵活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教学上我想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简评】刚刚参加工作,就有如此认识,很是难得。第五个环节“创”,觉得从“用”的角度概括比较合适,也和实际贴合。最后一句“在教学上我想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意思就是说,你还没有做,对么(没有做过怎么能说就一定会有效果)?一线教师写文章最好写自己实践过的,然后举例说明,文章就充实。
1、修改文章的标题;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3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是指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要经常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产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大学习动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可采取以下方法:
1. 归纳演绎法。
归纳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 同时教学效果也较好。如在讲授以what开头引起的感叹句时, 首先呈现大量的示范, 然后给出其他词汇, 要求学生尝试说出类似的语句, 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What (a/an) +adj.+n.+ (主+谓)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 尝试其他形容词的变化构成形式, 进行口头和笔头的巩固性训练, 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准确性, 使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2. 简笔画与语境相结合。
一个句子离开了语境, 其表达的意义就很难确定。而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的对话, 每段对话都有一个微型情景, 要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简笔画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直观的语境,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如教“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时, 利用简笔画创设语境, 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语法规则,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
3. 口诀法。
在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语法不应停留在语法知识、语言点的传授讲解上, 而应成为培养语言能力的一环, 成为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手段。学习语法规则是为了掌握语言, 进行交际, 不能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英语语法教学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 严格要求训练, 讲求实效
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既不能倾盆大雨地搞突击, 也不能拼时间地蛮干;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随意拔高、增难, 也不能搞题海战术滥练苦做。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点滴积累, 逐课深化;必须要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养成习惯, 才能扎实基础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1. 严格要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采取严格书写、严格朗读、严格背诵、严格默写的要求, 使初一新生一接触英语就接受规范化的听说训练, 从而养成规范书写、流畅朗读、及时背诵、准确默写的习惯。
2. 严格训练。
当天教学的作业当天完成, 课本练习与补充练习相配套, 笔头练习与口头朗读相结合, 课堂练习与课外练习相互补,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所教单词、句型、短语等必须记忆的内容, 隔天早读课默写, 要求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对部分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 及时补课、辅导, 重新默写直至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为止。一周的教学内容在下周集中默写, 反复训练, 逐步积累, 基础扎实, 效果显著。
3. 一课一归纳。
每课结束,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系统复习, 使知识点连成线, 形成面, 构成系统, 融会贯通, 并逐步地让学生自己练习归纳, 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 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 一课一练习。
每教完一篇课文, 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 当天测试, 当天批阅, 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及时讲评, 及时校正, 认真补缺, 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训练, 解题技能技巧不断提高, 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不断扎实基础知识。
(三)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
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4
一、教材发展的新特点
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比较注重知识的交汇点, 在整体知识布局方面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原来的旧教材各项知识之间都是独立的,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独立。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新添加的知识点, 有些新的知识点在进行添加的时候是经过反复论证,老师以前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感到很陌生。 老师熟悉在课前对知识点,还要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我们开展学习就是为了在学习中进行实际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在开展学习的时候,养成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自己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二、新教学新方法运用
开展新教材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情况更加愉悦,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对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1.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 学会处理相关的数学数据和针对具体情况计算。通过对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平时为人处世的习惯和原则。数学的思维能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最大的优化, 老师要给学生创设他们喜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开展学习。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在水果市场里买水果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对水果进行分类摆放。 因为, 超市的各类商品的种类很多,那么,商场里面的阿姨是 根据什么 来对货架进行摆放? 这样 ,老师通过 把枯燥的 数学知识 和生活的 实际进行联系,让学生对概 念有一个 立体和直 观的感受 和印象。 老师也可以在进行概念讲解的时候, 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例如,通过转硬币和抛骰子等方法,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数字的运算,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掌握新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现在学生要想掌握学到的知识, 就要在亲身的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学生可以在“ 做”中体会和巩固,少运用说教的教学形式,多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对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我们在进行平行四边形教学的时候, 让学生先回忆一下平行线中平行的条件是什么?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在观察和分析中归纳方法, 这样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问题结果就会有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同样的方法讨论其他问题,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时候,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方法和讨论过程开展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分组讨论中来加强师生互动, 让学生和老师开展有机的结合, 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
3.疑问的预设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保持在兴奋的求知状态中,不断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进行“ 利息”概念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就是一个小朋友10岁了,每年亲朋好友给200元的压岁钱,那么, 按照现有的利息这位小朋友把压岁钱存到银行里面会有多少收益呢?学生不能马上得到结论,今天通过对利息的学习就能计算出结果。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就会主动弄清楚这些信息是怎么回事, 在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自觉学习的积极动机,这就是新教材的疑问预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和质疑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创设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掌握的知识更加透彻。 新的教材标准不是要让学生学习知识, 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学习的方法。 当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对所有知识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也会高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小组讨论学习习惯,在自主探究中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提出、理解、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摘要:教材是课改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文本体现,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学会挖掘和创新相关的教学内容,对于教材中的优点,老师要不断进行挖掘和创造,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进行运用,让学生在开展学习的时候善于运用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以教材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延伸学习。
浅谈研读和使用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5
对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 笔者在使用和认真研读过程中感触颇深, 体会到了新教材的种种特点, 在此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生产、生活, 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1. 紧密联系实际, 反映化学的发展, 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把许多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 以便学生能学以致用。比如, 在“我们周围的空气”后的“调查与研究”栏目中, 设置了四个活动项目。这些活动,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 通过写小论文、编写小报的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 “有机合成材料”中, 在介绍了合成材料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 说明有机合成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如白色污染问题。并指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化学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要求学生树立保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达到“不教”的目的。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生理发展顺序和认识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 丰富多彩的, 它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而物质又是千变万化的, 但化学元素是不变的;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并且化学变化中伴随能量的变化, 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电能等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化学能又是可以利用的, 等等。新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这些观点。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以元素、三大基本粒子、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为核心框架, 将元素化合物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穿插其中进行编排, 使得学科的结构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材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注重从生活经验出发,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实用价值。比如, 在元素化合物部分, 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水、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酸盐、常见的酸和碱、化学肥料等介绍了各自的主要用途。温室效应以及乳化现象等也被加入到了新教材中, 让学生对生活环境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新教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注意到学生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不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如对“酸”、“碱”、“元素”等定义的处理不象旧教材那样, 尤其是对“酸”和“碱”的处理, 是在得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后, 分析酸和碱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时, 剖析酸和碱的本质, 从而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酸和碱。新教材这种由浅入深、从具体到一般的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图文并茂, 新颖美观;信息丰富, 可读性强
1. 图文并茂, 新颖美观,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添加了一定数目的彩图、章头图、插图以及一些实物照片。比如, 在第一单元前面的彩图是一张小猫栖息在2200℃火焰之上的照片, 学生看到这样的照片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 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隔热板是用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 (聚硅氧烷) 制成的, 并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详细介绍, 这样即向学生说明了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还有第六单元的章头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 它是我国的十大名画之一, 至今仍不退色, 从而说明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不活泼) 。还有门捷列夫把一百多种元素构建成了一座七层的元素大厦, 非常新颖, 有很强的立体感, 形象直观。
2. 插图对比性强,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新教材中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章头图是一张风景图:蓝天、白云、青山、绿草, 风景优美, 让人心旷神怡。而课本图3-26、图3-32、图7-28、图7-29中的情景让我们触目惊心。通过这些图片的对比, 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工业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3. 彩图形象生动拟人化, 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比如, 在第四单元介绍离子的形成过程时, 加入了拟人化的插图, 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这样把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
三、体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 注重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 能够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新教材在第三单元课题3后添加了设计家庭小实验的内容:自制简易净水装置。所需原料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一些物品, 整个实验的取材方便, 制作简单, 没有安全隐患。在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 并不是把定义强加给学生, 而是通过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让学生进行思考、猜想有三种可能存在:大于、等于、小于, 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在观察到的事实中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紧接着, 教材在后面通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和“镁带燃烧”两个实验进行质疑, 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
2. 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 篇6
●活用教材, 活跃课堂, 增强兴趣
1. 活用教材, 创设情境, 增强兴趣
教学情境即在课堂教学环境中, 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习被思维、情感、创造、优美、游戏的光辉照耀的话, 学习对于儿童来说, 可以成为一种富有兴趣的、引人入胜的事。”可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精神需要,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启迪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如“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中教材只是以一张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探究体会信息来源多样性,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 尝试对教材内容加以改变, 让学生考虑早上起来应该如何根据天气来决定穿多少衣服。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 努力把他们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方法告诉大家,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 教师只要善于创设情境,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总之, 教材是相对固定的, 但教学情境是可以不断变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适时地改变教材中的部分内容, 用活教材, 创设学习情境,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能使我们教师品尝到改变素材的成功喜悦。
2. 活用教材, 提出问题, 维持兴趣
例如, 在设计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这一节内容时, 我没有采用书上的例子, 而是利用课前时间, 用数码相机为学生拍摄了一些独照、合照等。当然在拍摄的过程中我故意让照片出现拍歪、曝光过度等缺点;接着将照片复制到电脑中, 让学生观察, 说说他们对照片有什么看法, 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提出了“有的照片歪了, 要能正点就好了;有的照片太亮了, 能暗点就好了”等一些问题。教师这时加以适时的引导, 简单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际效率。所以学生十分感兴趣, 整堂课的气氛十分融洽,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 教学效果也自然好, 效率也高。
由此可见, 我们不能迷信教材, 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需要将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有所增减地使用教材。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情趣、有意义的素材, 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对此感兴趣了, 就会钻研它, 学习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
●活用教材, 考虑差异, 增强自主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具有高“含金量”的资源。对教材编写工作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体会, 教材中的每个字以及某种组合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磨”出来的, 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个探究学习里都尽可能地容纳和渗透最大的价值, 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深入地了解教材, 同时考虑到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 做到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 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 尝到成功的乐趣。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下册) 第八章第3节制作基本动画中有两个实践学习, 我根据学生在认识Flash软件这一节时已经学过简单的动画制作这一情况, 因为太阳的移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我就把这作为第一任务, 而将太阳的修改作为第二任务, 在移动的太阳这一动画中加入旋转的风车作为进阶任务。这样稍稍改变一下教材的任务, 将两个实践学习合成一个内容的三个任务, 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不同的任务,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完成任务。
●活用教材, 激活想象, 增强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有位哲人也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事物所无法比拟的,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正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也要求我们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使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讲解“设计应用文档”这一章的“制作自选图形时”, 考虑到学生对画图有一定的兴趣, 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 让他们先动手操作并思考几种图形的制作。学生积极思考给出了许多答案, 比如:利用复制操作可以制作同样的图形;利用shift可以选择图案等, 师生共同通过总结来得出结果, 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正是这种意识和能力, 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加以引导, 必将成为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必须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 不应该要求学生千篇一律, 要激发他们的思维, 特别是学生的想象思维。对于学生的特别想象, 我们教师要加倍关注, 鼓励学生不必担心失败。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 得出结果,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推荐阅读:
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10-08
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06-13
活用高中地理教材论文07-15
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05-29
班级教育的点滴体会08-03
校本德育的点滴体会08-12
班级管理的点滴体会08-19
起步作文的点滴体会11-06
语文教学论文:立足文本 活用教材08-09
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