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稻14号

2024-11-04

淮稻14号(共4篇)

淮稻14号 篇1

1 简化旱育秧技术

传统的水育秧方式, 秧田占大田比例10%~15%, 占地多, 用水量大。90年代以来, 推广旱育秧技术, 取得了显著的节水、省工、省地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秧田培肥要求高, 冬春期间需多次培肥, 费时费力, 培肥不当, 常导致育秧失败;土壤调酸难, 在广大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土壤偏碱, 很难达到调酸要求, 使得秧苗发生生理性病害而形成黄苗死苗;立枯病发生严重, 发病后防治, 效果不佳, 严重年份造成缺秧, 影响大田生产。因而不少原先推广旱育秧的地区, 又不得不重新回复到水育秧。

旱育秧黄苗、病苗、弱苗甚至死苗的原因主要有2条。营养问题, 旱育秧苗容易发生缺素症, 主要是缺铁, 导致叶绿素形成受阻。这在土壤p H值偏高, 也即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的地区尤为普遍;菌源性病害, 主要是立枯病、恶苗病。针对上述2个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研制成了2个产品“旱秧绿1号” (微肥) 和“旱秧绿2号” (杀菌剂) 。在旱育秧发病后施用, 较好地解决了旱育秧的黄苗死苗问题。但原旱育秧操作程序仍过于繁杂, 农民难以掌握到位。此外, 农民往往等到秧苗发病时才用药, 连年都会有大量的弱苗发生。

水稻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 有效地克服了现行旱育秧存在的问题, 变冬春期间空田培肥为落谷前1次施肥, 变土壤调酸为有效补素, 变发病后被动用药治病为落谷时主动预防, 简化了育秧程序, 提高了壮秧率, 使水稻旱育秧技术更加完善, 更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1 程序简化

旱育秧比水育秧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省种子、省秧田和增产的优点。然而, 本省以往推广的水稻旱育秧技术有21道操作工序, 而简易育秧只需要8道工序, 大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

1.2 更加省水, 比水育秧省水90%, 比原旱育秧省水40%

简易育秧, 仅需播种时浇1次透水, 农民用井水、塘水或沟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秧苗生长期间, 土壤表层始终保持覆盖物, 保水效果好。而普通旱育秧地表裸露, 土壤蒸发量大, 常需多次补水。简化高效旱育秧的用水量是普通旱育秧的60%左右, 是水育秧的10%左右。

1.3 省工省田

本育秧方式与常规旱育秧相比, 全部育秧操作可在1~2d内完成, 可省4~5个工/66.7m2秧田;免去200d左右的秧田空田培肥期, 空田可种冬春蔬菜, 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收入。

1.4 防病壮苗效果好

秧苗恶苗病菌主要由种子传染, 生产上主要采取药剂浸种的方法来解决。水育秧的烂秧病和旱育秧的立枯病, 生产上防治药剂种类很多, 但农民习惯于见病后再用药, 往往因为用药不及时或药不对症而造成弱苗和死苗。旱育秧的生理缺素症, 农民也往往在见病后才施用“旱秧绿1号”等补铁制剂, 易形成弱苗。国内其他土壤调理剂、壮秧营养剂或专用肥, 都只适用于中性偏酸的土壤。“旱秧绿3号”苗床专用肥适用于偏酸、偏碱等各类土壤。“旱秧绿4号” (秧病灵) 拌种, 可一次性解决恶苗病、烂秧病、立枯病, 并可减轻胡麻斑病的发生。由于防病在前, 不但省事, 且出苗率与成苗率均大大提高, 秧苗健壮无病。

1.5 大田增产5%以上

由于采用本技术育秧, 基本上不出现病苗、弱苗, 秧苗素质好, 分蘖多, 白根多, 栽到大田发棵快, 有效分蘖增加, 成穗多, 大田增产5%以上, 效益显著。

2 机插秧大壮苗技术

2.1 壮苗移栽

该技术通过合理是株型调控技术, 使促进基部2张叶片有效生长, 叶片离地高度增加, 使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好, 加之病害防治技术, 有效解决机插大苗下部叶片黄叶、烂叶等问题, 使大叶龄期基部绿叶率高, 为插后基部叶腋分蘖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 通过合理调控技术, 30d秧苗不超高, 秧苗素质好, 壮苗比例高达80%以上。与常规技术相比, 单盘总苗少, 但壮苗总数多。同时根粗根白, 活力强, 抗植伤力强, 成活率高, 插后缓苗期极短, 分蘖快。

大壮苗机插时, 秧苗茎宽3~4mm, 百苗干重3~4g, 比常规中小移栽的对应指标度都高出1倍以上。叶绿苗壮杆粗, 机插后, 分蘖大, 穗大、穗足, 高产。

2.2 生育期增加, 大田生育期进程提早

大壮苗落谷期早, 使机插秧比常规中小苗可以提前10d播种, 比传统的人工栽插水稻生育期只晚10d左右。在稻麦两熟区, 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苗生育期缩短对机插秧高产的不利影响, 缩短机插秧与手插秧在生育期方面的差距, 有效利用温光资源, 增加机插水稻有效积温, 使水稻生育进程提前, 水稻抽穗开花, 灌浆结实在其最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为水稻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适宜栽插期限延长

常规中小苗移栽, 适栽秧龄期弹性小, 时限紧, 过龄秧苗素质急剧下降。而大壮苗技术适宜栽插期15~30d均适宜栽插, 而且秧苗素质高。适宜栽插时间段超过15d。适栽期比小苗延长10d, 可有效缓解秧龄和插秧时间的矛盾。

2.4 增产显著

大壮苗秧龄长, 秧苗健壮, 移栽后缓苗期短, 分蘖起步早, 大分蘖比例高, 形成大穗多;据淮安市农科院试验, 在同等条件下, 6月18日移栽的机插秧淮稻九号, 5月中旬落谷的大壮苗与6月初落谷的小苗相比, 水稻齐穗期提前7d左右, 平均每穗实粒数多22粒, 每667m2增稻谷70~110kg, 增产幅度达10%以上。

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稀落谷匀播、长秧龄、旱育大壮苗。

本技术通过配套产品机插秧专用“旱秧绿”作为核心技术载体, 使技术集成实物产品中, 通过产品合理使用, 使技术措施得以落实。该产品由“拌种剂秧病灵+营养土调制剂+苗床底施肥”3部分配套组成。

3 水稻合理施肥与控水技术

3.1 壮秧

要做到足肥、稀播、适龄。湿润秧宜安排在5月上中旬播种, 秧龄30d左右, 播量每667m2净秧板20kg左右;旱育秧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 秧龄40~45d, 每667m2净秧板播量30kg左右。秧田施用纯氮15~20kg (磷钾配合) 。湿润秧要施足基肥, 1叶1心早施断奶肥, 2叶1心重施长粗分蘖肥, 同时可喷施适量多效唑, 移栽前3~4d巧施起身肥, 争取秧苗单株平均带蘖2个左右。旱育秧要抓好苗订培肥, 药剂浸 (拌) 种, 保湿齐苗, 控水促根促蘖, 防治病虫草害等环节, 促使秧苗分蘖同步, 生长蹲实清秀。

3.2 扩行

6月15日前后移栽最为适宜。移栽行距一般26.7~30.0cm, 株距10.0~13.3cm, 每667m21.8万穴左右, 每穴3~4苗, 基本苗6~7万/667m2 (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 。这是增施穗肥攻取大穗的必要条件, 也是强杆抗倒、提高结实期光合效率之必需。肥力水平偏低田行株距可适当缩小至25.0cm×13.3cm, 保证每667m22.0万穴左右, 每穴4苗, 基本苗7~8万/667m2 (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 。

3.3 合理施肥

每667m2产650kg, 一般需纯氮20kg左右 (磷钾配合) 。根据争足穗, 攻大穗、保粒重的要求, 应采用平衡促进法, 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安排为6∶4为宜。基肥以复合肥加碳铵为好。穗粒肥要前后兼顾, 在余叶3.5、1.5时各施尿素8kg/667m2左右。在分蘖末期, 增施氯化钾8kg/667m2。

3.4 科学控水

在水浆管理上要坚持浅水促蘖, 在栽后18d左右, 总茎蘖数达20万/667m2上下时, 分次适度搁田, 烂田、肥田重搁, 漏水田、瘦田轻搁。至分蘖末期, 达到清水硬板, 叶片老健挺拔, 出现一黄。栽后28~30d, 达高峰苗28万/667m2左右, 成穗率75%~80%。孕穗及扬花阶段, 保持浅水层, 后期干干湿湿, 养根保叶。成熟前7天断水, 不宜过早。

3.5 防治病虫害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种子和土传病害。秧田期用锐劲特等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本田用井冈霉素、锐劲特、杀虫双等防治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抽穗前后用三环唑防治稻瘟病1~2次。

淮稻14号 篇2

1 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285kg/h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054kg/h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26.7%,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9.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205.5kg/hm2,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5.4%。大面积生产一般产量9 750kg/hm2左右,高产可达11 250kg/hm2以上。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淮稻13号为迟熟中粳类型,感光性与感温性中等,全生育期154d左右。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03~105cm,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分蘖性中上等,长势旺盛。叶片长宽适中,厚而挺立,叶角较小,分布规则均匀,群体内通透性好,有效、高效叶面积比例高。叶色深绿,功能期长,成熟时仍有3片以上绿叶,生长整齐清秀,熟色熟相俱佳。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淮稻13号分蘖成穗率、颖花分化能力均较高,一般成穗300~33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0~160粒,结实率85%~90%,穗、粒数变幅较宽,相互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千粒重29g左右。

2.2 抗性及品质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多年接种鉴定,白叶枯病为1~5级(9级制),穗颈瘟为3级。基腐病未见,稻曲病无或轻度发生,抗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籽粒饱满,壳薄粒亮。粒重高,米质优。据江苏省种子站2006年取样送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84.8%,精米率76.3%,整精米率73.3%,垩白率12%,垩白度1.3%,碱消值7.0,直链淀粉含量17.5%,胶稠度82mm,透明度1级,综合评价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饭粒整齐,洁白晶莹,软硬适中。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湿润秧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d左右,净秧板播量300kg/hm2左右;旱育秧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秧龄40~45d,净秧板播量450kg/hm2左右。秧田施用纯氮225~300kg/hm2(磷钾配合)。湿润秧要施足基肥,1叶1心早施断奶肥,2叶1心重施长粗分蘖肥,同时可喷施适量多效唑,移栽前3~4d巧施起身肥,争取秧苗单株平均带蘖2个左右。旱育秧要抓好苗床培肥、药剂浸(拌)种、保湿齐苗、控水促根促蘖、防治病虫草害等环节,促使秧苗分蘖同步,生长蹲实清秀。

3.2 合理密植

6月15日前后移栽最为适宜。移栽行距一般27~30cm,株距10~13cm,栽27万穴/hm2左右,每穴3~4苗,基本苗90~105万根/hm2(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肥力水平偏低田行株距可适当缩小至25cm×13cm,保证30万穴/hm2左右,每穴4苗,基本苗105~120万根/hm2(包括2叶1心以上大分蘖)。

3.3 田间管理

产量在9 750kg/hm2左右,一般需纯氮300kg/hm2左右(磷钾配合)。根据争足穗,攻大穗,保粒重的要求,应采用平衡促进法,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为5.5∶4.5为宜。穗粒肥要前后兼顾,在余叶3.5和1.5时各施尿素120kg/hm2左右。在水浆管理上要坚持浅水促蘖,在栽后18d左右,总茎蘖数达300万个/hm2左右时,分次适度搁田,至分蘖末期,达到清水硬板,叶片挺拔,出现一黄。栽后28~30d,高峰苗达420万根/hm2左右,成穗率75%~80%。孕穗及扬花阶段,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成熟前7d断水,但不可过早,以利养根保叶,增粒增重。

3.4 病虫害防治

加强对病情虫情监测,及时指导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用毒死蜱等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大田期可用井冈霉素、阿维菌素、毒死蜱和高氯菊酯等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和稻飞虱等病虫害,喷药前田间应保持水层,药后保水3d以上,可显著提高施药质量,抽穗前后用三环唑防治稻瘟病1~2次,可确保丰产丰收。

摘要:介绍了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淮稻13号的主要栽培技术, 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淮稻1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胡祝祥, 华荣.淮稻9号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3) :85-86.

[2]袁生堂, 袁彩勇, 文正怀.淮稻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04 (5) :39-40.

[3]夏光宏, 魏宝磊.机插淮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9) :141-142.

大中农场淮稻9号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全生育期152 d左右, 株高100 cm左右, 有效穗数300万穗/hm2, 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 结实率85%左右, 千粒重27 g。株型紧凑, 长势旺, 穗型中等, 分蘖力较强, 叶挺色深, 群体整齐度好, 后期熟色较好, 抗倒性较强, 较难落粒;接种鉴定中感穗颈瘟、白叶枯病;经测定, 该品种的整精米率63.5%, 垩白粒率14.3%, 垩白度1.8%, 胶稠度73.0mm, 直链淀粉含量18.0%[1]。

2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该品种参加江苏省区试, 2年平均产量为8 790 kg/hm2, 对照品种为武育粳3号, 其增产幅度为11.8%, 达极显著水平[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44.5kg/hm2, 较对照增产8.5%。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3 育秧技术

3.1 种子处理

3.1.1 晒种。选晴天将种子摊晒2~3 d, 提高干燥度、均衡性, 增强吸水一致性, 提高破胸整齐度。

3.1.2 盐水选种。浸种前须用比重为1.08的盐水进行选种, 提高种子饱满度和发芽整齐度, 减少小弱苗。

3.1.3 浸种。

用16%恶线清1∶400~600药液浸种48~72 h, 具体浸泡时间据温度和气味确定。排水时要及时淘清药水。浸种时要勤翻勤换水, 保证上下部吸水一致。吸足水后, 采用日浸夜排的方法, 直到种子破胸。

3.2 苗床制作

苗床制作要做到“早、平、畅”, 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要早。苗床开沟时, 要选择天气状况较好时尽早开沟。开沟后降雨, 则可以进行多次验平, 以确保开沟质量[3]。二要平。要求秧池要平, 秧池底部高度差在2 cm以内;三要畅。在秧池挖排水沟, 避免秧苗缺水或发生渍害, 提高育秧质量[3]。

3.3 播种

育秧盘适宜秧苗数量3 500苗/盘, 落谷量120~130 g/盘。

3.4 苗期管理

3.4.1 肥水管理。

为了使秧苗根系发育良好, 要进行合理的灌溉。如果秧苗生长的过程中表现出营养土肥力不足, 要适当补施肥料。同时还要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3]。

3.4.2 暗化。

暗化能促进出苗齐, 出苗快, 成苗率高。根据气温确定暗化时间, 要防止时间过长造成串根。

4 大田管理技术

4.1 大田准备

在播种前要对大田进行平整。在进行机械平整前, 在水稻田中灌水, 保持一段时间, 将土壤泡软, 使秸秆与土壤充分黏合, 提高灭茬旋田效果。平整后结合化除进行沉淀, 提高化除封闭效果, 防止插深不发棵, 甚至下沉死苗。

4.2 合理密植

超龄秧将导致大田有效分蘖叶位减少, 加速大小苗分化, 移栽时秧龄要严格控制在18~20 d, 秧苗2.5~3.5叶, 苗高12~16 cm。在运输过程中要求用运秧架分层运秧, 秧压伤轻;准备覆盖物, 用于雨前秧块挡雨防水, 防止秧块过湿变形。栽插时要避免栽深秧。在根据叶龄确定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基本苗, 并做好补秧工作。淮稻9号品种需栽插90万~150万株/hm2。

4.3 肥料运筹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需尿素570~630 kg/hm2;一铵210~240 kg/hm2。 (1) 施尿素112.5 kg/hm2、一铵150 kg/hm2作基肥。肥料可以随水施用, 施用时要将田块封闭, 避免肥水流失和串肥。大雨前要开好沟, 防治渍害发生。 (2) 返青分蘖时期肥料的施用。在栽插后7 d左右, 可以施用第1次分蘖肥。肥料随水施用, 确保其发挥最大的肥料效应[3]。第2次分蘖肥一般施尿素112.5 kg/hm2, 在插后14~15 d, 第2次晒田复水前追施尿素150 kg/hm2, 施肥时田间水层要小于3 cm。 (3) 促花肥及穗肥。基部第一节间伸长2 mm左右, 倒4叶期施促花肥, 一般施一铵75 kg/hm2、尿素112.5 kg/hm2, 具体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要根据苗期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如果水稻苗情较差, 促花肥的施用时间就要相对提前, 在倒5叶时施用, 肥料用量也要适当增加。苗情较差的田块还要在倒4叶追施1次穗肥[3]。 (4) 保花肥。一般施尿素75~90 kg/hm2, 施用保花肥可以保持颖花量。

4.4 水分管理

4.4.1 返青缓苗期。

该期进行灌溉, 以提高成秧率和加速返青活棵为目标。坚持有水插秧, 使水稻栽插后, 秧根能及时与烂土弥合, 防止根茎晒死。插后2~3 d内, 如遇晴天, 必须灌跑马水, 9:00灌水, 15:00排净, 露苗透气, 水层以中午田面不露墩为宜, 并逐步缩短保水时间, 然后开始晒田3~4 d, 直到田边出现裂缝, 田中出现裂纹为止。然后施第1遍分蘖肥复水, 水管3~4 d, 再晒1次田, 以巩固晒田效果, 再后建 (上接第67页) 立浅水层促蘖。

4.4.2 分蘖期, 水层管理。

晒田复水后, 以建立浅水层为主, 隔10 d左右再晒田1次, 使土壤沉实, 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计成穗数时开始搁田, 采用分次轻搁, 保蘖争穗, 每次搁到田间脚塘无水再复水, 泡1~2 d再排水搁田, 达到群体叶色自然褪淡, 地面有小裂缝, 白根铺满地, 叶龄余数2.5叶复水, 达到清水硬板, 群体总茎蘖数控制在成穗数的1.3~1.4倍。

4.4.3 拔节长穗期水层管理。该时期水层以干湿交替为主。

4.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 结合田间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综合防治[4]。

摘要:介绍了大中农场淮稻9号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以为淮稻9号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中农场,淮稻9号,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邓建平.2006年江苏省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J].中国稻米, 2006 (3) :24-25, 23.

[2]姚丽鸣, 黄秀华.超级稻淮稻9号超高产精量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08, 24 (2) :19-20.

[3]罗同明, 王永贺.大中农场淮稻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61.

淮稻14号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在江苏省国营白马湖农场农科所新试验区进行。参试品种为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淮稻5 号。试验药剂包括蚜虱净、甲霜灵。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机插密度和氮肥用量2 个因素, 进行裂区试验设计, 主区为氮肥, 副区为机插密度, 氮肥设3 个密度处理, 分别为225 kg/hm2 (N1) 、300 kg/hm2 (N2) 、375 kg/hm2 (N3) , 机插密度设4 个处理, 分别为90 kg/hm2 (M1) 、135 kg/hm2 (M2) 、180 kg/hm2 (M3) 、225 kg/hm2 (M4) , 共12 个处理, 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为24 m2 (4.8 m×5.0 m) , 各主区间筑埂包膜单独灌排, 防止串水串肥, 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1,2,3]。

1.3 试验方法

播种前稻种可选用蚜虱净和中生菌素、恶线清等药剂进行浸种处理, 并在催芽前用甲霜灵等进行拌种。5 月20日落谷, 6 月16 日移栽, 秧龄为27 d, 育秧方式按照常规机插秧的育秧方式进行。试验机插密度以调节机抓苗数 (3、5、7、9 株苗) 来确定实际基本苗数, 氮肥运筹上按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4.5 进行, 其他管理按机插高产栽培规程实施[4,5,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有效分蘖期、拔节始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各处理叶面积、干物重[7,8]。收获前测定产量构成因素, 并割方 (6.7 m2) 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处理对淮稻5 号产量的影响

2.1.1 不同机插密度对淮稻5 号产量的影响。 不同机插密度对淮稻5 号产量有显著性的影响 (表1) ,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机插稻产量以处理M2为最高, 比处理M1、M4分别增产597.02、646.77 kg/hm2, 增幅分别为6.6%、7.2%,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1.2 不同施氮量对淮稻5 号产量的影响。由表2 可知, 不同施氮量对淮稻5 号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其中以处理N2平均产量最高, 分别较处理N1、N4增产9.8%和3.8%, 试验表明, 实际生产中, 氮肥用量并非越高产量也就越高, 本试验中, 以施纯N 30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2.1.3 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对淮稻5 号产量的影响。 不同的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有一定的互作效应 (表3) , 低氮水平下, 适当地增加密度可弥补因氮肥不足而导致的产量降低;高氮水平下, 密度偏高产量缺有所下降。在试验中, 处理N2M2、N2M3水稻产量最高。

2.2 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处理对淮稻5 号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共同作用下,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 穗数随机插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成穗率和实粒数则相反, 千粒重在高机插密度下有所降低。水稻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 各构成因素存在着实现高产的最佳组合。本试验中, 机插稻以处理N2M2理论产量最高, 为10 069.47 kg/hm2, 比较其构成因子:有效穗数324.0 万穗/hm2, 成穗率80.90%, 穗实粒数110.6 粒, 千粒重28.1 g, 是一个较为合理的穗粒结构 (表4) , 说明在生产中要协调好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关系, 才能获得高产。

2.3 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处理对淮稻5 号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水稻高产群体适宜的最大叶面积指数 (LAI) 是源库关系协调和各部器官 (地上部和地下部) 平衡发展的基础。由表5 可知, 各时期叶面积均随施氮量和机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 抽穗期达最高, 成熟期最低, 但不处理的增减幅度不同, 就氮肥处理而言, 拔节始期至抽穗期, 叶面积指数增幅分别为21.8% (N1) 、 22.4% ( N2) 和16.1% (N3) , 抽穗期至成熟期, 叶面积指数降幅分别为57.1% (N1) 、50.0% (N2) 和44.6% (N3) , 表明氮肥水平低, 抽穗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 生产上会出现早衰现象, 氮肥水平偏高, 叶面积指数下降缓慢, 造成贪青晚熟, 对水稻产量的形成均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机插密度对叶面积指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拔节始期至抽穗期, 叶面积指数增幅分别为25.0% (M1) 、23.1% (M2) 、17.9% (M3) 和14.1% (M4) , 这个时期, 随机插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的增幅在降低, 可能与拔节始期叶面积指数偏高有关系;抽穗期至成熟期, 叶面积指数降幅分别为51.5% (M1) 、50.6% (M2) 、50.0% (M3) 和47.9% (M4) , 表明生产上机插密度偏大, 也易造成贪青晚熟。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叶面积指数基本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在本试验 (中等肥力) , 群体密度适宜情况下, 以施纯N300 kg/hm2范围为宜;机插密度也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一个主要因素, 本试验中, 淮稻5 号的产量以基本苗135 万株/hm2为佳, 但在低肥力水平下, 机插密度需要增加,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有一定的互作效应, 适当的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 同样高氮水平下, 机插密度应适度的降低, 本试验以机插密度135 万~180 万株/hm2, 施纯N 300kg/hm2左右, 淮稻5 号产量最佳。因此, 在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中, 氮肥投入和机插密度都不宜太高或太低, 需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摘要: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 进行不同机插密度与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氮肥的影响高于机插密度, 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适当地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 同样高氮水平下, 机插密度应适度降低, 本试验以机插密度135万180万株/hm2, 施纯N 300 kg/hm2左右, 淮稻5号产量最佳。因此, 在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中, 氮肥投入和机插密度都不宜太高或太低, 需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关键词:淮稻5号,机插密度,氮肥,产量

参考文献

[1]周江明, 赵琳, 董越勇, 等.氮肥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2) :274-281.

[2]隋鑫, 付力东, 任海, 等.不同移栽基本苗密度对水稻新品种花粳22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5) :11-12.

[3]方文英, 徐云松, 金国强, 等.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对早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 2013, 19 (1) :56-58.

[4]滕志英, 韩国华, 屠灿英, 等.水稻配方施肥对“淮稻5号”产量的影响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13 (1) :102-103.

[5]周培南, 冯惟珠, 许乃霞, 等.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研究, 2001 (1) :27-31.

[6]潘圣刚, 黄胜奇, 江洋, 等.秧龄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1 (3) :134-138.

[7]陆森林, 翟修云, 钱宗华, 等.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配置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13 (3) :42-43.

【淮稻14号】推荐阅读:

上一篇:造林树种选择设计下一篇:活用教材的点滴体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