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2024-05-12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精选12篇)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篇1

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内容丰富;内容内容编排呈螺旋上升的方式, 循环往复, 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实践应用, 时代感更强,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与人合作的平台;在例题、习题的配置上题量有限,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灵活利用网络资源与动手实践的能力。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上好新教材下的高中化学课呢?

一、努力创设问题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景, 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 教师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 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 教师可以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 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景。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如讲述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时,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下列资料而对课题产生疑问:氯气是如何产生的?然后教师可进一步让分析推理:还可以用什么物质制备氯气, 制备氯气的原理是什么?据报道, 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 家人发现后将她送到医院抢救, 半小时后这名主妇停止了呼吸。医生化验其血液和胃液, 确认是氯气中毒。分析原因, 竟是这名主妇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效果, 把家用洗涤剂、浴液和厕净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 致使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氯气, 导致悲剧的发生。专家指出, 由于厕净精是用盐酸兑成的, 氯的含量较高, 因此当厕净精与漂白粉合用或漂白粉与含氯类清洁剂合用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轻度中毒者会感到眼、鼻、喉不舒服, 重者会伤及心肺, 当空气中氯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置人死地。教师可通过上述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 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联想, 拓展思路, 活跃思维,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二、实事求是的教学内容是上好高中化学课的关键

实事求是就是不做表面功夫, 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定位。教师应先正确分析学情, 根据教学实际, 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首先, 有效教学要对学生的疑虑进行解答和引导, 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化学教学中的设问一定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而不是有意识地给学生下套、设陷阱, 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层层叠叠, 场面上看似很热闹,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如果教学形式和手段过于花哨的话, 学生必然眼花缭乱, 不能真正深入思考, 彻底搞懂。其次, 探究、讨论不要过于机械, 其关键是在于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和具体的行动。最后,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 对于丰富课堂内容, 活跃课堂氛围, 增强视听效果, 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有的教师滥用媒体, 流于形式, 把它当作了黑板和实验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 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视频资料, 也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例如有的化学实验能够在课堂做的, 教师就不应该用视频录像或动画课件代替, 因为学生现场观察实验现象视觉冲击更强烈, 思维上的碰撞更直接, 实验印象更深刻。因此, 教学设计要把握认知规律, 以教材为根本;同时教学上也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地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锻炼, 知识不要讲得过多过杂, 要力求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三、合理开发预习评价方案, 提高备课科学性与灵活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长期的化学教与学活动中有一个环节的重要性一直是处在非常模糊的状态, 那就是学生的预习环节。这一环节由于缺少合理的评价方案, 因此它的功能一直是被教师忽略了。但通过一年的新教材教学, 我发现由于课时量的减少, 如果还按原来的方式把所有知识点都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往往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了节省时间只能变“活动·探究”为“教师演示”, 那么学生的能力根本无法充分得到培养, 大部分教材中良好的设计还只是停留在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而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我重新思考了教与学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发现预习环节应当被重新重视和利用起来。但要怎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一环节的重要功能呢?我认为合理开发预习评价方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常常讲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通常情况, 我们只是停留在定性的基础上, 因此对学生预习的成效性总是缺少信心, 对有些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点总还是进行详细讲解, 这样就造成了时间上浪费。所以开发出能够定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评价方案, 是在处理课时量少的情况下又要很好地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这种评价方案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形式。

1. 简单知识学案

这些学案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去阅读教材,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进行适当归纳整理。这些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再讲解。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教师对于这种学案的设计应着重侧重于某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 不必使学生预习整节课的所有内容。因此, 教师在设计上可以用知识要点进行归纳, 然后适当地配上一些基础练习即可, 而且可以不按章节顺序来设计, 因为有些知识点本身与学过的知识并不会有太大的联系, 这样在教学上就会有更多的灵活性。

2. 探究活动学案

课堂教学的中“活动·探究”环节是最为精彩但实施起来又是最为困难的环节, 所以设计一个良好的活动方案是学生进行有序探究的关键。因为我们探究活动时通常是分组进行, 所以这种学案设计也应该分组设计,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探究任务进行探究活动, 自然就效率高且不容易造成课堂失控。这种方案的设计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 以及解决一些可能出现的一些其他意想不到时的后果。

3. 网络化预习评价方案

以上两个方案通过作业回收批改后, 教师便可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但有些时候整节课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的课时可以完全不要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只要提前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 然后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即可。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一些基于网络平台的预习评价方案。就是学生自学完了整节课后要用自己用户名登陆到作业平台, 完成相应作业。最后通过学生对各项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再作出决定如何进行教学。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篇2

[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

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

一、新教材的特点

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重在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教材的“人本主义”思想。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促进人的一般发展的要求。相对于旧教材(人教社,高中化学读本第一册),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

1.浅:所谓“浅”是指在基本保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标高。总体趋势是由较高能级降为较低能级,甚至不作要求。如删去了配位键、络合物(选学—无)、卤化氢的性质、HCI的实验室制法(D能级—无);删去了HCI的喷泉实验,还有键能、键长、键角等;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也只相当于初中化学水平,删去了两原理一规则以及s、p、d等轨道知识,还有电子自旋等学生接受起来有相当难度的知识点。硫化氢的性质也由B能级降为选学,只是简单地介绍了H2S的实验室制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弱酸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由C能级降为B能级,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配平,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只限定在双线桥这一层面上等等。

当然这里的“浅”是相对的,新教材充分注意到了每一部分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并非乱删滥降。比如:碱金属一章,就未作多少删减,知识体系与旧教材相似。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的编写顺序就未作大的改动,在教学要求上也没有明显的升降。

2.宽:所谓“宽”就是指在适当降低或不降低知识点能级要求的前提下,拓宽和增大了具体知识点的辐射面,使该知识点更丰满、更完整一些。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增加了燃料的充分燃烧(A能级)、氧族中新增加了臭氧及臭氧层的保护(A能级)、H202及相关知识(无—A能级)第六章增加了一节环境保护的知识等。

“宽”还体现在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上。比如数学中集合的概念、立体几何、方程式、极值法、十字交叉法、极限法、不等式等在化学教学中都有具体的应用。这些根据化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方法仍然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

一。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至于与物理、生物的联系则更为广泛和深刻。光学、电学、核反应,结晶牛胰岛素、碘缺乏病、一些元素在人体组织中的富集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人造器官等,都体现了理化生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共同属性。化学与政治学科的联系,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环保意识的教育等方面。

3.新:所谓“新”是指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及时地合理地将与化学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渗透与编排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体现STS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学化学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贴紧时代的脉搏,使新教材显得有灵有肉。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没有生活就没有化学,而化学的发展又促使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

特别是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新”,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努力拉近了化学和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比如:碘与人体的关系,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臭氧、过氧化氢,C6O及其应用前景等。

新教材还充分利用章图、插图、漫画、表格、色彩等表述形式来形象地描述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现象,较好地改变了旧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生硬说理到枯燥乏味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的亲近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面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启动等大环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在“3十2’’时代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建立执教新教材的教学观念。

1.转变化学教学的目的观

在大多数化学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中,化学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是进一步学习医学、农学、林学、生化、材料等其它学科或前沿学科的基础。高中学生在高中学段必须具备牢固的全面的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完成进入大学深造所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高中化学必须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用我们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学生”却不会使用灭火器,油锅着火时惊惶失措,无限制地使用塑料袋,发生火灾时不会自救,马路边上的垃圾桶在燃烧时无动于衷„„这些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化学教学目的观的深层思考:化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高中为什么要学化学,学习什么样的化学知识,若干年后,我们所教的完整的化学知识,在已经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那里还剩下多少等问题,即化学教学界曾经激烈争论过的关于化学教学是“化学家的化学”还是“大众的化学”等教学观的问题。应该说,新教材的出版和启动明确无误地选择了后者。对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去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应用它来理解、解决和决策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深奥的化学知识,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的这些化学知识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应用性;化学应该成为每一个有教养的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使化学学习不仅对高考有意义,而且对学生一生的高质量生活都有意义。

2.转变化学教学的价值观

高中化学教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如何使学生获取化学高分,有效地增加高考的总分值,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如何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应该建立起“学习方法与学习愿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价值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他在某些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将来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他的这一欠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以补偿的。所以中学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体现在产生兴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上。

3.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新型的教学目的观和价值观,要求我们改变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创设

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独立地思考得出一些化学原理的结论和规律来。不要事无巨细地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讲全,讲透,不留余地,包办到底。这中间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假以时日,学生必将养成独立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能由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轻易地包办代替;能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结论不要轻易地给出来。总之,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

4.重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具有专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学生自主性等特点。虽然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不是化学教师单独的任务,有些课题也不一定是化学教师单独能承担得了的工作。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向学生有意识地传输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童工信息渠道,当好有心人、宣传者、鼓动者,启迪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至油腻腻挂钩发现问题,才能选择课题。当学生还是提不出课题时,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课题让学生去做。把我们发现的问题比如本地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情况及改革方案,本地生活垃圾的处理调查及改革建议,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等提供给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中在过程与参与,不在于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精神、品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间接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完善和谐关系。

由此可对研究性学习作出如下界定:研究性学习时有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

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反思 篇3

一、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便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对高一的教学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尽力避免学生在高一就出现对化学的厌学情绪。

我们知道,高一教材必修Ⅰ是要求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旨在促进高中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因此,教师在必修Ⅰ?的教学中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切忌在教学中随意拔高、加深。旧版高中化学教材,因没有这两个“基础”模块的设置,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缺陷,使得学生上完高一后,大部分学生基本失去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热情,给后续化学的学习带来了极大障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接触过不少高一级学生,说高中化学难读,怕学,我甚感奇怪,细问之下,得知其老师,因担心必修Ⅰ内容较浅,从往届高考内容看,认为不能适应高考要求,而把很多选修模块中的内容,渗入必修Ⅰ中,提早进行教学,致使化学教材内容又重复到旧教材“繁难偏旧”上来,致使学生望化学而生畏。这其实是教师对新教材模块设置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笔者从初三所学的得失氧讲起,再简介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只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即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等内容坚决不作介绍,留待学生在以下高二及高三来学习,坚持按课本偏排的内容,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使得我的学生在上完高一必修后,仍能对化学感兴趣,较好地避免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为后续化学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结构等知识均是从实验中得来的,通过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到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研究化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并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对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学生“经历探究实验,学习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使化学实验从“讲实验”转到“做实验”上来。以往局限于学校的条件,如经费短缺、设备不齐、人员缺乏等诸因素,化学实验往往以讲代做。这样做,似乎也能把课本中相关实验内容弄清楚,也能应付高考了,但这样做,由于学生缺乏亲身实验的体会,动手能力往往很差,遇到实际情况,往往束手无策。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育应该面向未来这一宏伟的教育方针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困难,不怕麻烦,创造条件,真正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坚决杜绝以讲代做。依目前情况看,就我校而言,可说大部分实验是可以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实验的认识程度。

二是加强指导,大胆组织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往往费时、费力,但只要指导明确,组织得当还是能够完成的。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了解探究的目的、过程和方法,克服探究时的盲目性,缩短探究的时间;其次,教导学生体验课本中探究实验的设置目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学会利用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的方法;第三,探究过程中注意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第四,在探究完成后,帮助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处理所得数据,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成与败,以保证知识的科学性。通过这些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大体掌握了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总体上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联系实际,使学生亲切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真正实用

教材中,有很多STS教育素材,这些内容,大都为描述性内容,从以往高考的角度看,不算重点、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轻视这些内容的教学。相反,遇到自己较不熟悉的内容,还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如“食品添加剂”部分,本人就不大熟悉,通过查阅《健康》杂志。对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讲课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还有如“光化学烟雾”内容,以前亦接触不多,通过上网查找,才知道是美国洛杉矶市于1946年首先出现,对其产生的原因、成分、危害等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给学生介绍时才更得心应手。正是因为重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我的学生才更清晰地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深切体会到化学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树立起学好化学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对实现学习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从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提高教学效率 篇4

一、简单记忆法:

把复杂繁多的内容浓缩提练, 采用厚书读薄。如讲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待把它的过程讲清楚后就可以简化为这几个字“一贴二低三靠”来进行学习。

二、比喻记忆法:

将形象、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如讲解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原子的构成, 可以把原子比喻成煮熟的鸡蛋进行研究学习。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 提高兴趣可以采用趣味记忆帮学生学习。如在讲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 可采用“一氧化碳早出晚归, 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前者颠倒要爆炸, 后者颠倒要氧化”这样的口决来学习;又如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时可用“标签面向手心持, 取下瓶塞倒放置, 两口紧贴不外流, 盖瓶放回原位置”来帮助记忆。

四、谐音记忆法:

一些容易混淆的、遗忘快的知识可用采用这方法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水的组成电解水时, 氢气氧气正负极体积比易混淆, 可用

一、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法。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我们可直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 (含量) 保持不变这两个标志来进行判断。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限度, 就是判断反应的v正是否等于v逆。

2、间接判断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量来间接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否, 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各气体的何种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等等。

3、特殊判断法。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固、液除外) 不发生改变时, 即为化学平衡状态。特别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总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达到的标志。

二、化学平衡判断实例

下面我们以反应αA (g) +b B (g) ·p C (g) +q D (g) 为例, 分析下列情况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平衡。

1、等速。 (1)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αmol A。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生成αmol A是指逆反应速率, 数值相等, 意味着v正=v逆。 (2)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pmol C。不能。消耗A和生成C都是描述正反应的, 不能判断v正=v逆。 (3)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消耗qmol D。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消耗qmol D是指逆反应速率, 意味着v正=v逆。谐音“幺儿正养父亲” (一二正氧负氢) 来记忆, 还有在讲元素时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几位的可采用“养、闺、女、贴” (氧、硅、铝、铁) , 又如生物体中元素前三位的可用“氧、探、亲” (氧、碳、氢) 学习。

五、关键词记忆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和词来记忆。在讲解催化剂概念时, 可用“一变两不变”描述;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先讲解分析, 然后减缩为“组—查—装—夹—点—收—移—熄”描述学习记忆。

六、顺口溜记忆法:

初中化学中大量记忆难而又常用的知识。可用这种方法来讲解学习。比如在讲空气成分时可以“空气组成别忘记, 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来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莫要当成质量比”;在讲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时可用“铁夹离口三分一, 管口下顷水下移。导管略出橡皮塞, 根据外焰调试管。固体斜铺试管底, 气泡均匀才收集。先移导管后撤灯, 水不倒吸管不裂。”

七、列表法:

表的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包罗万象, 可把前后, 左右的知识用表归纳、总结、比较, 尤其对区别容易混淆的内容概念有帮助。如讲到原子与离子比较;化学符号同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等这些可用列表比较法学习讲解。

总之,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要多思考多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透析化学平衡的建立

◇周勇

2、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变。

(8)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改变,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上述各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 (9)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这些量都是不变的。

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0)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同时,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气体分子数就不停地发生变化, 只有气体分子数在平衡状态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才会一定。 (11)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一定的。

4、温度和密度。

(12) 其他条件一定时, 体系温度一定。能。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 正反应与逆反应的热效应恰好相等, 体系温度才能不变。 (13) 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反应, 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若体系的体积固定, 那密度就是一定的, 所以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篇5

范洪梅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学到知识而且重视能力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能力。那么,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该如何着手?

一、构建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障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将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小组合作好处很多:

1、促进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全面发展的塑造极有帮助。

2、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是袖手旁观,要适时的引导,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迈进。这样,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二、熟悉教材和课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新教材知识面非常广、安排的教学课时又很少,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从旧教材中解放出来,并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对教材进行取舍,合理组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对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必须有效控制。并且特别要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例如:必修2在“糖类”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葡萄糖可以与新制度氢氧化铜悬浊

液发生反应,并且会实验操作及其应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去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样学生就学得轻松、有趣。而若把葡萄糖的相关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势必增加难度,让学生望而生畏。又如在必修2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时有些老师把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等知识全部抛给学生,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拓宽与加深理论知识,加快学习进度的做法,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所教导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匹配,势必造成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学生对化学生畏,继而丧失继续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教学失败。

三、规划好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新课程理念下,加强了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的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比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感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掌握。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

四、加强课后反思是增强有效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课中(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事件即教学情境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回顾和记录教学案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重新意识自己在案例中的失当和不足,并试图进行尝试性重构。二是对过程的反思,即教师反思自己在职称论文发表该情境中如何感受、思考、看待其中的“内容”,以及最后采取什么策略和行动步骤处理。教师在此过程中反观教学情境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课程组织行为,最后思考行为,进而深入思考隐藏于行为背后的自身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念。三是对不同时间点的情境经验之间关系的思考。教学反思不仅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可促进教师理性的升华,以适应新课改的实施。

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6

关键词:模块;自主;合作;困惑

高中化学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在我国是第一次。高中化学新教材由两个必修模块教材和六个选修模块教材组成,所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初等化学的所有领域。必修模块教材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并为学习选修模块和今后继续提高化学知识水平作必要的铺垫。选修模块教材各有自己所侧重的方面:或注重实用的化学知识;或着重化学理论的系统深入;或着眼于化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或为有兴趣于实验探究的同学而开设,等等。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根据个人兴趣,安排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

山西进入新课改阶段已经第六个年头了,围绕新教材所展开的讨论也已经尘埃落定。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在理念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增加了很多小板块。比如:“资料卡片”和“科学视野”可帮助学生理解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学与问”可以帮助学生直接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到及时巩固;“思考与交流”基本上起着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些问题可以得到圆满解决;“科学史话”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家、科学家的丰功伟绩,让他们在掌握课本必要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延伸知识点,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但是,笔者在教学中,仍有几点困惑,望能得到同行的指点:

比如:必修一中,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把易溶的、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碳酸钙属于难溶物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以拆开,但是根据离子反应的定义: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那就说明碳酸钙在反应过程中,应该以离子形式出现(否则,反应就不能进行)那么究竟为什么碳酸钙不能拆开呢?基础好的学生经常会提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弄得老师很被动(讲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恰到好处呢?)

职业中学的学生很多在初中时学习不好(当然包括化学)初中的老师们又会时不时地贯穿一些错误的结论。比如: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而高中阶段,这样的反应有很多,比如NaHCO3+NaOH=Na2CO3+H2O等。初中化学知识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且考查方式不太灵活,导致很多初中化学老师为了学生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整天让学生做一些重复性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不大的工作,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给高中化学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笔者倒是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个别地方实施的初高中综合评价,一个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直到考入大学,才开始综合评估该生所在初、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校长们肯定会对本校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可能会逐渐扭转某些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從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的错误做法。但是,这一做法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

还有很多本地同行共同的问题,比如:高一课程太紧,经常内容讲透彻了,可能做题巩固的时间就没有了,但是,不做题还真不行,如果自习课上讲一些题目,老师们往往出力不讨好,学生大多怨声载道,学校也不提倡,因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支配。再如,选修课的问题,选修3是《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是《有机化学基础》。选修3学生在必修阶段并未接触,但内容不是太难,与大学的《结构化学》联系紧密,这一部分学生如果学好的话,会对学生升入大学学习《结构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考的时候考题难易程度适中,多数同学还是基本能得到较满意的分数。“有机内容”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涉及(必修2),选修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考试内容相比较而言还是较难的。但是有少部分学生对“有机知识”兴趣浓厚,他们想选做“有机”题,但是由于人数较少,在高三复习时他们大多数只能是自习,或让老师单独辅导(因为组不成一个班,又不具备学生自己选课的条件。比如,某些大学,学生们想听谁的课就可以自由去选择)鉴于这种情况,想选做“有机”题的同学最后又回到选修3的阵营中来。由于对选修3兴趣不浓,他们在选做题上得到的分数是相当可怜的。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上述问题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真心希望学生们在新教材的学习中能更加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探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与复习 篇7

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系统地阅读课本。在阅读的基础上做到: (1) 查漏补缺。将在学习过程中,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漏洞和欠缺, 通过系统完整的阅读予以及时补正。 (2) 融会贯通。通过系统阅读, 根据知识结构的特点, 利用列表法或结构图示等形式, 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再认识, 把平时学到的散乱知识点连成线, 将“知识线”织成网,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1.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解题应当从认真审题开始。但许多学生审题马虎, 有的一拿到题就希望能找到与自己做过的哪道题相同, 想当然地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没有读完题就开始做结论;有的确实读了一遍题, 但读不出隐含的关键条件, 最终导致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习题时引导学生做到:原原本本地读题, 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给了哪些已知条件, 哪些已知条件是显知的, 哪些已知条件是隐含的, 有哪些是限制因素。

2. 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规范解题。

解题的基本步骤是审题、分析、表达、检查。分析即去除干扰, 依据题目已知和未知, 找到知识间的联系, 把出题者组合成的复杂问题分解、转化为简单的、能够以基础知识解决的基本问题。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对习题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常规解法的分析和研究, 如突破点的寻找、关键字词的捕捉、隐含条件的挖掘、知识点的联想和应用等, 使学生通过听讲, 明确审题和分析的要领。提高学生从题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 让他们在争论的过程中, 发现自己分析问题的不当之处和知识上的欠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并适时予以点拨,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以达到训练分析能力、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将分析过程和结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格式规范的写出, 以新教材上的例题的书写格式为样板, 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完成, 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

二、组织好边讲边实验

在教学中, 创造条件, 把课本中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相对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提出具体的观察提纲和深层次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既要有真实而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 又要有独立大胆的见解。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 觉得好玩、好奇而忽视学习。比如在讲“钠的性质”一节时, 首先将课前设计好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时注意观察的几个要点发给学生。然后按事先分好的组让学生讨论出要用到的仪器, 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之后各组领仪器开始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我看到了钠美丽的银白色光泽带给学生的惊喜和因之很快消失而带来的困惑, 听到了学生看到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在水中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现象而发出由衷的感叹, 也参与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不同解释的争论过程。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利用好趣味实验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大有裨益。同样是在“碱金属”一章的教学中, 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完成了“滴水生火”和“吹气点火”两个趣味实验, 学生感叹于化学变化的神奇, 竟然使常用的灭火物质 (水、二氧化碳) 参与了点火过程。

三、搞好复习, 注重掌握解“活”题能力

1. 重温“错题”, 巩固基础。

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通性和特性等化学主干知识,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会用。要加强训练, 多做一些基本题和中等难度的题, 首先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通过训练复习, 提高解题的技巧性和准确性, 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 巩固基础还体现在强化审题意识。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同学在解题时常出现的通病, 也是考试失分的因素。

2. 善思多问, 提高效率。

解题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 有一些题自己确实不会做, 不要花很多时间苦思冥想, 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历届考生成功的经验表明:在二轮复习中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 是二轮复习中的重要一环。

3. 归纳提高, 灵活应用。

二轮复习要注重知识的归纳, 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精练各章节要点, 如有机物, 要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 加成与消去、酯化与水解、加聚与缩聚的区别。不仅能解“死”题, 更会解“活”题, 特别要注重化学信息知识的应用。

四、要切实回归课本, 规范书写

1. 要看, 要落到实处地看。

看是迅速获取大量信息最有效的方法, 考生一要看教材的“目录”, 回忆核心知识;二要看教材的“图表”, 理解知识细节;三要看教材的“本章小结”, 巩固易遗忘、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四要看几套典型试卷。

2. 要写, 要规范清晰地写。

规范清晰的书写是高考得分的最后环节。建议考生默写以下重要的化学用语, 提高书写能力。 (1) 画一张元素周期表。 (2) 默写最重要的化学 (或离子) 程式。 (3) 默写其他重要的化学用语。如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等。

3. 要做, 每天上午要目的明确地做15分钟难度适中的模拟题。

初探初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教学 篇8

一、实验内容选材广泛, 贴近学生生活

新教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选取了广泛而丰富的实验内容, 通过化学实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 在新教材第一单元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这两个实验, 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准备蜡烛、火柴等实验用品, 并认真阅读和查阅与这两个实验有关的资料, 积极主动地完成两个实验。

在新教材中, 共有41个实验或实验系列, 其中有70%与我们的生活有关,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么多的实验中, 有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也有相对比较陌生的,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条件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内容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因此, 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 注重实验内容的筛选并分类, 对不同类的实验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简单易行的家庭小实验, 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 如“1+1是否一定等于2”、“石墨导电实验”、“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 苹果、洗发水等的PH值”、“叶脉书签”, 等等;需要教师适当创造条件就可以做的实验, 也应要求学生做;此外, 还可根据相关知识, 补充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做, 如“口吹石灰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测当地雨水的PH值”等。笔者所在的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但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于是, 每次涉及到环境问题时, 笔者就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考察, 指导他们进行有关实验, 并从环保部门 (或环保网站) 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 然后, 再将实验、调查的情况公布在黑板报上, 让全班同学想办法制定可行的治污方案。

二、实验的性质由验证性转为探究性

以往的实验都是学生按照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般地操作, 在此之前, 他们已经从教材上知道了结果, 只需在实验过程中如实记录现象, 验证一下即可。这样, 学生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 停留在浅表层面, 因而只能进行被动、机械地学习。新教材将以前的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 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这样, 不但能让学生获得知识, 学到技能, 更重要的是还能使他们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 养成科学品德。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 在教学中, 探究实验教学通过探究实验问题—猜想实验事实—实验验证—科学结论—解释和应用等探究过程来研究问题, 效果较好。但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有许多困难, 需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适当处理, 方可有利于科学探究学习的进行。如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独立地完成实验探究;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 等等。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平坡削枝, 适当降低难度, 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此外,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师还应进行适度地指导。

三、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

老教材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 学生实验极少, 他们主要是机械、被动地“听”化学实验, 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 而没有养成真正的科学素养。新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促进其主动地学习。因此, 提出了41个实验和实验系列, 其中80%以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做, 50%以上的实验作为科学探究形式出现, 这就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试验的界限, 编入了仪器简单, 且操作简便, 又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实验。

新教材几乎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这样的实验,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科学地分析实验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经验,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提出猜想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并将学生进行分组, 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究;配合相关讨论题展开讨论交流, 分析解释实验现象、数据等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获得新知。

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中, 实验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和思路, 能够较好地把握新教材的实验特点, 从而使实验教学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 最终实现化学课改目标。

摘要:初中化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 新教材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将实验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把实验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中。这使得初中化学实验具有了新的特点, 同时, 也使教学策略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新教材,实验特点,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走进新课程丛书——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浅谈新教材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9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新教材在阅读目标的情感方面,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尤其是低年级。第一学段的第一个阅读目标:就是“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兴趣”, 最后一条是“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则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因此, 我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如, 学完了叶少翁的《游园不值》一诗后, 向学生推荐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郑振铎的《燕子》、朱自清的《春》等名家作品,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同是描写春天景物的不同手法。接着, 利用空余时间, 组织学生阅读谜语故事、童话故事等。让学生沉迷于课外书籍之中。同时, 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 组织学生把自己看完的课外读物放到“图书角”上, 让大家一同分享。此时, 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不少, 乐趣也有很大的提升。其次, 在教学中, 不定期的举行“讲故事”比赛, 评出故事大王, 学生不仅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找到了快乐, 也品味到演讲后的喜悦。因此, 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最爱。与此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1) 浏览; (2) 跳读; (3) 摘记; (4) 旁注。引领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途径:书刊、报纸、上网等。最后, 在阅读教学中, 经常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读文本进行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阅读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低年级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两基”, 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中字、词、句、段、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1.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自主识字、写字训练

新教材中提倡“随文识字”, 要求“识写分开, 多认少写”的原则。因此, 在我教学中, 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学会用各式各样的识字方法 (如, 新旧迁移、故事引入、拆字等) 去识字、写字, 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识字、写字时, 常用一些语言来鼓励学生。如, 把“字”比作“菜”, 问:你“煮熟了”吗?就是记住字了吗?“味道可口”吗?好吃吗?就是“字写工整、漂亮”了吗?“吃完了”吗?就是字写完了吗?从而调动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记字的积极性, 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2. 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贯穿于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之中。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 由于语言感受和理解能力较差, 所以, 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词句的训练和引导, 培养其能力。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理解词句, 并把它积累起来。

3. 感知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说话或写一段话

如, 《走马灯的奥秘》一文中:“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 争着往他脑子里挤。”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茅以升, 体验句子及句中词的美, 并引导学生模仿说:“……一连串的问题, 争着往他脑子里挤。”再如“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 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通过本文的学习, 联系前文的知识, 在不断地朗读中体验到“科学的种子如何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培养创新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 并不是教师的直接授予, 让学生跟着教师走。事实上, 一篇课文, 有多种读法和不同体验, 可以出现多处意义。“兵家读之为兵, 道家读之为道, 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 无往不可。” (清·薛雪《一瓢诗话》) , 可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现代化的社会中,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因此,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提倡多角度、多方位、创新性的阅读, 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技巧, 展示其个性化、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才是关键。

1. 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质疑问难

教师不能把课文“嚼”烂喂给学生, 应该让学生亲自在咀嚼中消化, 落实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 当学生遇到难题、难点时, 教师应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解决不了的, 师生共同解决。同时, 学生在提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度”。

2. 尊重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时, 要尊重并鼓励学生说出个人的阅读感受, 不要人云亦云, 要让学生看到别人在文章中没有看到的景象。这样, 就能把书读活, 书跟人之间的交流也就形成了。只要方向性没错, 理由充分, 就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调动其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篇10

一、新教材实验的编排特点

高中化学新教材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 其中化学实验内容呈现方式有了突破性改变, 现以鲁科版新教材为例加以说明。

1.新教材实验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新教材无论是在新课的导入、重点难点的突破, 还是在习题教学等诸多教学环节上, 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力求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例如,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理论知识较抽象, 学生一般难以掌握。新教材中安排了Zn与CuSO4溶液的反应 (锌片与石墨电极构成原电池装置, 并串联电流表) 的实验, 当学生看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时, 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 而是实实在在的, 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这一点与旧教材纯理论介绍相比教学效果显著。

2.新教材变演示实验为“活动·探究”

旧人教版教材很少涉及探究性实验, 大多是教师的演示性实验, 学生的参与性大打折扣。少数学生实验, 一般也是学生在学完本章知识以后再做实验, 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再感到新鲜和陌生, 不能体会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新教材把很多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活动·探究”。如“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并表示其组成”、“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等,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用品,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问题进行探究, 可以说, 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 思考的角度就越广, 思维愈深刻。与此同时,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 碰撞出许多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不仅给学生增加了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亲历实验操作的过程, 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更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

面对新教材、新实验, 作为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与教学策略, 在实验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一般来说, 化学实验问题主要来自:第一, 对实验现象的困惑;第二, 对实验步骤的困惑;第三, 对实验装置的反思;第四, 理论与实验的差异。例如, 为什么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在氨气的喷泉实验中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烧瓶?铁与硫反应采用什么装置?为什么反应后停止加热反应物还保持红热?在实验中发掘问题, 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知识积极、主动探索的意识。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改革提出“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学生在设计硫与铁反应的装置时就有多种选择, 如在试管中、蒸发皿中、玻璃管中、石棉网上、燃烧匙中进行等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 确定可行的方案并分别进行各自的实验。然后小组之间探讨各自发现的问题。如S与Fe反应的产物为什么是FeS?如何检验其产物?在燃烧匙中进行反应, S会不会与燃烧匙反应并如何避免等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和实验措施, 并总结出规律和得出结论, 使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 化学实验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最重要实践活动, 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体验探究、体验合作、体验成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实验,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使每位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5.

新教材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70-01

数学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从“教教材”的传统观念转向“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小学数学教材除了学生常用的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各种教辅用书、教学挂图、各种实践活动材料,甚至各种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还有把现实生活、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作为“活教材”来理解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来审视教材,用自己的智慧来丰富教材、优化教材,真正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教材资源的开发者!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提高老师驾驭新教材、新课堂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新教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反思。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

二、转变新教材的教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个感官,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如:“分类”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找出分类的理由。对事物进行分类。在对一把铅笔的分类学习中,有的学生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铅笔的特征分,其中有个差生按铅笔的长短分,并能说出分类的理由。当同学们自发地为他鼓掌时我及时奖励他一颗智慧星。当看到他灿烂的脸庞时,你深深地体会到新教材的内涵,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成功是发展之母,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心的更大的成功。新教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宽阔的空间,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起他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由此,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尽可能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还原成生活问题,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一致。比如教学低年级“9+2=11”,这道计算题,我们单纯依靠小棒、圆片、方块、手指等工具,一样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但是如果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相信学生会学得更好,更有意义。事实证明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生活故事,或是一个具体的生活情景,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从生活问题中抽象总结出数学规律。这样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不是深不可测的枯燥的学问,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数学用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够“领悟”出数学的应用价值。生活处处皆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学生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想办法算一算教学楼前的大黄桷树的横截面积是多少。经过讨论,大家想出了办法,然后让他们去实际操作,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操场上去量,去算,不一会儿就算出了黄桷树干的横截面积。学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估算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学生不但更好地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通过动手操作提高了应用能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与新教材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应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要想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在使用时必须科学,制作课件决不能是课本的简单复制,也不能只当作投影仪而代替教师的板书,多媒体的展示也应及时、适度,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按”。制用课件要新颖、科学,以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材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才能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 篇12

1.关于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的阐述

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教育文件,具有规划性质。课程标准在给教材编制一定自主弹性空间,也要去阐发具体要求。课程标准为教师界定具体模块,每个模块具体内容主题以及主题之下的若干个内容标准。课程标准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规定具体内容价值取向。分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首先要遵从课程内容的“建构性”、“多元性”、“层次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不再是维持传统狭义的知识点,而是将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并且还涉及学科思想、实验手段等等。具体学科知识都必须和教学活动相联系,或是将学生已有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将具体知识阐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达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内容。

2.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氧化还原的分析和描述

这一章就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 能通过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第二,了解胶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分散系物质;第三,能通过实验探究或是生产、生活应用实例,了解铜、铁、铝、钠等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 将合金材料重要应用列举。

3.氧化还原反应在教材中的呈现

高中化学在编排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时主要采用分散编排和集中编排这两种。分散编排主要通过将氧化还原反应穿插在碘、溴、氯物质性质内编排,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进行描述;集中编排则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单独描述,在其之后才将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学习,让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内容的学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为方便说明,将不同版本教材应用这两种排版模式用表拟出,如下:

4.从教材到教学的思考

4.1从教学角度分析教材

新教材的大变化主要从教材知识内容教育教学价值、教材活动设计、教材知识内容本体、教材习题、教材知识内容应用价值五方面来进行。新教材的内容主要通过正文和栏目来呈现,教师必须对栏目功能以及具体正文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哪些只要求有所涉猎就可以,再在此基础上对核心内容的深广度要求和逻辑顺序确定。

4.2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教材中利用活动性栏目来引导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材活动线索。具有可从思考与交流进行(例如人教版教材)、还可以从学与问来探讨,通过对活动线索的分析,自然也会发现教材引导的教学思路以及学生活动的线索。通过山东科技版教材可明确教材活动设计线索,具体如下图:

4.3教材习题的分析

通常说来,教材正文和活动性栏目将教学基本要求构成,若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教学重点明确,那就可以通过课后习题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重点。

5.结束语

上一篇:往来账款管理下一篇:时间序列分析股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