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2024-12-06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共11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1

2012年教育部审定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与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相比, 在教学内容、章节结构上都做了适当的调整,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增加了部分图片, 不但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调动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更加直观, 易于接受;新教材还依据章节内容在一些单元后面新增加了实验活动, 进一步规范了实验教学, 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教材也保留了老教材上许多精彩的设计, 诸如探究、讨论、资料卡片、化学技术与社会、课外实验等栏目, 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预留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让他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自主的调配。但是, 教材在拥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一、编排上的问题

1.教材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节中删去了关于物质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物理性质的简单介绍, 但是在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节中,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对于压强的理解, 而此时, 初三学生物理学科中压强部分的知识还没有讲到, 这样使得本来浅显易懂的知识成为学生们学习中的难点。

2.教材上第8页关于化学性质的例子举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新、旧教材中例子没有变化, 但新教材中表示性质的能、会、可以等字眼好像有意去掉了, 包括教材第10页课后练习与应用中关于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判断的第3题中的 (3) 水变成水蒸气, 也好像有意去掉了“能”字。尽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关系密切,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 教材上关于性质的描述都没有了“能、易、会”等关键字, 还是会让他们对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描述区分不清, 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3.新教材第32页第2题的第4个选项说的是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 出现了印刷错误, 应该是0.94%。

4.由于教材顺序的调整, 水通电分解的内容被编排在第四单元, 教学中在学习到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节中, 原来老教材上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自然也被删减, 根据前面学习情况, 教材列举了过氧化氢分解的例子, 可是教材只是一句话带过, 没有再配上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不便于学生理解。

5.教材第49页关于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中, 学生初学化学, 不了解酚酞试液遇到氨水的变色情况, 更不了解浓氨水的挥发性, 实际教学中讲授到此处时很费劲, 需要补充给学生一些关于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知识后, 学生才能明白。如果教材能在此处增加一个关于这些知识的资料卡片, 则可以给学生以提示,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 效果会更好。

6.新教材第60页下面,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图中, 在列举分子构成的物质时, 列举了氨水, 感觉不太恰当, 因为氨水属于混合物, 对于混合物直接说其由分子构成不是特别合适, 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就像教材第52页的习题中有一个选项,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一样, 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老教材列举的是水, 而不是氨水, 感觉更好一些。

7.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栏目中的第4题 (1)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 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原来这道题教学参考书上说是对的, 今年又改成错的。并且解释原因为:生成物的总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那么到底什么是反应物呢?一般我们的理解:反应物即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所以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有些牵强。

8.教材第113页介绍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部分探究内容, 建议安排在第45页实验活动处介绍为好, 因为在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时已经涉及到了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再者学生也已经学习了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基本上可以通过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实验的发生装置做出合理选择,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 掌握相关知识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也都把第113页介绍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部分内容提前介绍了。

9.教材第118页第6题中的填空: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___。对此空, 教师指导用书中所给答案为“银”, 但据了解, 目前暖水瓶内胆壁上除了镀银外, 也有镀铝的, 过去还有镀金属汞的。这样就造成了答案的混乱。

10.书上第123页联系与应用栏目中第1题:选择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填空。 (7)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如果从题目中选择的话, 学生只能填二氧化碳, 可是学生刚从教材第118页获知: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这样势必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混乱。不如把题目改成:“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 能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更为合理。

11.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下册教材第43-44页编排了两道例题:例一是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二是关于浓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对于课后练习与应用中的第5、6两道题则属于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这种类型的计算教材上没有安排例题, 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因此建议本节教材再增加一道关于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综合计算方面的例题, 让学生体会到溶液与化学反应这两个知识点的融合, 也便于学生对于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栏目中相关题目的顺利解决。

二、实验设计上的问题

1.教材第21页实验1-5对于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高低的探究中, 仍然采用了将火柴梗平放于酒精灯火焰中1-2s后, 观察火柴梗炭化程度从而得出结论的做法。我们知道, 木材的炭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 其炭化程度是由受热温度、受热时间和氧气含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 木条的炭化程度不能准确反映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并且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 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 新教材仍然沿用原来的做法不太合适。

2.教材第14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设计欠妥, 因为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 而空气中又仅含0.03%的二氧化碳, 因此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后用来和空气进行二氧化碳含量比较, 做法欠妥。 (2) 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关于水蒸汽含量的比较, 实验设计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本实验的设计是通过比较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哈呼出的气体与放置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上的现象, 得出结论。我们知道, 哈出的气体与空气温度不同, 哈出的气体是热的气体, 遇到冷的玻璃片容易出现水雾。如果实验中能改进一下,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那会让实验更严谨, 结论更科学。

3.教材第27页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 使用的是着火点较高的红磷, 需要在集气瓶外用酒精灯点燃, 这样势必会造成五氧化二磷的扩散, 污染空气;另外导管内如果不装水的话还会造成实验误差, 而装水又比较困难。因此, 建议不如改为用50ml玻璃注射器进行实验会更加简便直观,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将过量的白磷装入玻璃注射器, 密封后通过热水浴使其燃烧, 观察注射器上活塞的移动即可说明问题。这样不但避免了污染, 减小了实验误差, 而且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4.教材第92页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方案一中利用红磷燃烧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由于红磷的着火点较高, 使用烧红的玻璃棒点燃时不太好操作, 并且容易造成白烟的逸散, 不但污染空气而且导致实验误差。如果实验中将长的玻璃管换成短玻璃管, 用着火点较低的白磷代替红磷, 采用热水浴加热的方法将白磷引燃, 不但可以简化实验, 而且也可以避免污染、减小误差。

5.教材第128页燃烧条件的探究试验中, 把白磷和红磷放在铜片上燃烧, 污染较大。虽然教材提示演示本实验时可以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但是中学的教室一般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即使是实验室, 很多学校也没有这样的设施。所以不如把实验改进一下, 例如可以把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大试管中, 并在试管口套上气球, 然后将装有白磷和红磷的大试管放在热水 (水温高于40°C) 中, 便会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对于热水中的白磷, 只需用一只大试管将其倒扣, 便可观察到白磷在水下的燃烧。这样改进后该实验在一般的教室就可以演示, 非常方便, 并且几乎没有污染。

6.教材第132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安排的面粉爆炸实验, 实际操作中成功率不高。即使实验成功, 由于金属罐不透明, 学生也很难完整地观察到面粉在金属罐内剧烈燃烧继而出现爆炸的现象。如果将实验改进一下, 用透明的塑料油桶代替不透明的金属罐完成实验, 则效果要好得多。具体做法如下:把塑料油桶从中上部剪开, 下部作为爆炸筒, 上部作为盖子, 实验时盖在爆炸筒上面, 形成一个密闭容器。在爆炸筒的中上部打一个合适的小孔, 然后在小孔内插入一支粗细合适的玻璃管, 玻璃管两端分别连上扎有网状小孔的小塑料瓶和鼓气装置 (如图所示) , 用铁丝固定一支蜡烛, 点然后放入筒内作为火源。实验时, 先向小塑料瓶内加入适量干燥的面粉, 接着点燃蜡烛, 放入筒内, 盖上盖子, 立即快速鼓入大量空气, 便会成功观察到面粉剧烈燃烧继而出现爆炸的完整过程。

以上内容是我和同事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 特提出来和专家与同行商榷。当然, 作为教师, 实际教学中不应该死教教材, 而应用教材教, 并且做到活用教材, 用活教材。但考虑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以及它的权威性和明显的指向性, 因此建议编者在编写、印刷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以免误导广大教师和学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2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构成 课题3: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目录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难点

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教学重点:

1.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氧气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

课题3: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1.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2:原子的构成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3.离子形成的实质;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课题3:元素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 1.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2.保护水资源的一些措施 教学难点: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课题2:水的净化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题3:水的组成

教学重点:

1.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教学难点:

2.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重点: 1.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理解。2.化学式的书写。

3.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重点

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操作步骤顺序 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3.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

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利用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3.置换反应。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重点:

1.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重点:

1.常见的酸;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酸的化学性质 2.常见的碱以及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2.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重点:

1.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2.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重点:

生活中常见的氮磷钾肥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重点:

1.六大营养素

教学难点:

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的供能物质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重点:

1.认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2.掌握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理解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教学难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3

关键词:守恒习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33-01

一、典型习题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后习题第4、6题P34

2、习题内容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a2SO4 = 2Na+ + SO4-2 B、Ba(OH)2 = Ba2+ + OH2-

C、Al2(SO4)3 = 2Al3+ + 3SO42- D、Ca(NO3)2 = Ca2+ + 2(NO3)2-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H2CO3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1题中A、B选项阴离子符号书写错误,D选项电荷不守恒。故选C.。2题中A选项不能发生,C选项电荷不守恒,D选项中H2CO3容易分解,应该分开写。故选B。

4、研究反思

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和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相等,即电荷守恒,是化学微观离子守恒的重要内容。离子反应又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对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理解有利于离子反应的学习。在处理此两个习题时可加以强调,可以作为建构高一学生化学守恒思想的教学点。

二、典型习题Ⅱ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二节《铁的重要化合物》课后习题第9题P63

2.习题内容: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 + Cl2 = 2FeCl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 + Fe = 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 + 3OH- = Fe(OH)3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A选项产物错误,B选项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选项电荷不守恒。故选D。

4、研究反思

此题既是关于铁元素的有关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化学反应情景之一,除了遵行化合价守恒,还需要遵行电荷守恒。利用铁元素相关反应,在熟悉铁元素相关性质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观念,可以作为建构高一学生化学守恒思想的教学点。

三、典型习题Ⅲ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后习题第1题P36

2、习题内容

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研究反思

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过程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总能量是守恒的,即能量守恒,能量守恒是自然定律之一,其本质是微观守恒的宏观体现。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关系式:E生成物-E反应物=E吸收(反成物的总能量小于生应物的总能量)或E反应物-E生成物=E放出(反成物的总能量大于生应物的总能量),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

四、典型习题Ⅳ

1、习题出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课后习题第2题P93

2、习题内容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SnO2 + C —— Sn + CO

WO3 + H2 —— W + H2O

PnS + O2 —— PbO + SO2

UF4 + Mg —— U + MgF2

Au(CN)2- + Zn —— Au + Zn(CN)42-

3、习题简要分析: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各反应的计量系数。

(1)1,2,1,2;(2)1,3,1,3;(3)2,3,2,2;

4、研究反思

此题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它们的配平是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解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在处理此习题时可加以强调化合价变化关系,体会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守恒,对于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守恒可不深入探讨,主要让学生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4

一、探究性化学知识的积累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单质、氧化物性质的研究性学习,如对氧气、氢气,主要考虑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对单质碳的学习,一般从木炭的颜色、状态、吸咐性以及可燃性、还原性等角度考虑。对金属铁的探究,一般从它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生成物氢气的可燃性、亚铁盐溶液的颜色等方面考虑。对金属铜的探究,主要考虑铜的颜色;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得到氧化亚铜、氧化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猜想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硫气体,并通过生成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氮的氧化物等。对氧化亚铁、氧化铁、氧化铜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虑它们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硝酸反应生成物溶液的颜色进行探究性教学。

如右图,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选择红磷作为固体反应物, 它们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利用过量的红磷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生成新的固体物质, 使密闭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小 (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 气体的压强减小, 引起水面变化, 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这一实验中, 选择不同的药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能否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 气体压强变小。假如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 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 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反应前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并无明显的变化, 因此, 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到广口瓶内, 实验就会失败。

二、探究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操作及装置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训练和巩固应该掌握的化学知识。在研究实验现象时,常见的化学反应比较容易理解,如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就说明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有两种,一种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种可以进一步燃烧,并观察到蓝色火焰;对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不是如书本所述为准确的2∶1,氧气的体积总是偏小,通常解释为氧气具有微溶性,而实际水电解未生成氧气前氧元素还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消耗,这方面知识虽超出了初中课本知识的范围,但要升华学生的知识,就必须深入探究,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对初中生少见、富有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如对铜是否能与浓硫酸反应,如果反应后能生成气体,气体是氢气、氧气、二氧化硫还是三氧化硫?这样,从生成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再如,某班同学,通过上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实验总是有误差,他们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后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同学们产生了各种猜想:甲同学可能是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也可能是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是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也可能是因为他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他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引导、训练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推断。在上例中,关键看操作的结果是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大还是减小,通过分析,学生们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时,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得以激发。

三、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又服务于生活。为了生活而学好化学,是化学新课程体现的重要理念之一。九年级化学教材有许多新情景材料的探究习题,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的意识,使之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达到学以致用。如家庭小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实验,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替代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由此,他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约束,通过全家总动员,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印象也更加深刻,这就有利于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5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相关课件:

★ 九年化学教学计划

★ 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 九年化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教学反思

★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书

★ 做题思路化学实验室答题技巧

★ 初二化学优秀教案参考

★ 化学空气的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6

一、不必为了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

初中化学新旧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具备完整性,基础理论中除了部分基本概念外均未涉足,教与学本身又缺乏认知上的完整性。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必从化学学科上一味追求知识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或造成教学内容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甚至把选学内容当作必修,或补充某些课外内容。

由于“一纲多本”体制的实施,作为教师使用哪种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透新大纲,严格按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将课时集中到“是什么”“怎么做”以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为什么”这些方面。

二、不能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了4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些层次及其比重(用知识要点数表示)分别为:常识性介绍17个、了解36个、理解8个、掌握13个。对不同内容所规定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对师生教与学中在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上的限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拔高。当然,对学有余力的优生,从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出发,提高一点要求是允许的,但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

三、不得以新增知识内容为借口任意加大课时量

鉴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等实际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新增加了18个知识要点,它们分别为:选学6个、常识性介绍6个、了解5个、掌握1个。不难看出,新增加部分并没有给教学增加很多困难,实际增多的课时量也很少。当然,必要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占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这当然是允许的。

四、不允许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离纲离本,大搞题海战术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着眼点是素质教育。为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初步基础,虽然也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不应变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若离开大纲和课本的要求大搞题海战术,落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是违反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的。明确了这些要求,参与教与学的师生完全有理由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与练习,以此来改革初中化学教学,达到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目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对大量感性材料具体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感性材料特点和规律的综合归纳, 从中抽象出材料的本质,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概念, 最后再及时加以巩固练习, 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例如, 在学习“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时, 教师可根据教材安排, 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 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实例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经过讨论后,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在学生不断补充、完善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打破了对概念的畏难情绪, 学生不但对实际材料产生了兴趣, 还参与了对具体材料的抽象归纳, 使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得以延续和升华, 能力得以提升[1].

二、通过分析, 把握概念

分析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认清概念的本质特征, 是学习概念的有效方法. 通过归纳得出的概念, 如果不进行分析, 就会束缚学生的思想, 助长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 把概念分解为几个要点, 具有化难为易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例如, 对“元素”这一概念, 在学习中, 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判断: ( 1) 同一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 ( 2)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同一种元素. 通过讨论分析后, 学生能把握住“元素”这一概念的三个要点: ( 1) 相同的核电荷数; ( 2) 一类原子; ( 3) 总称. 同理, “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把握四个要点: ( 1) 一定温度; ( 2) 100克溶剂; ( 3)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 4) 溶解的溶质的质量[2]. 学生通过分析, 领悟出要把握抽象的概念, 就要突出概念的要点. 他们对概念不再有畏难情绪, 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

三、深入剖析, 理解概念

如果不深入剖析,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片面和肤浅, 将概念层层分析, 能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涵义, 避免对概念的认识产生歧义.

例如, 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出问题: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子能否保持物理性质? “最小”怎么理解? 让学生在讨论和思考后, 体会到: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并不包括物理性质; 分子再分, 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生成了新的物质, 而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所以说最小[3]. 同样, 对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让学生思考“一种”表示什么意思, 能否用“最小”. 然后总结出: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 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粒子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化成原子, 所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并不是最小粒子.

通过对概念的剖析, 对一些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和解释, 学生头脑中一些模糊认识得到澄清, 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

四、进行比较, 掌握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 可采用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把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而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

例如, 让学生比较分子和原子、元素和原子、化合物和混合物等概念, 先找出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不同点, 再找出概念间是属平行关系、隶属关系或交叉关系等.

五、理解记忆, 巩固概念

对化学用语虽然需要较多的机械记忆, 但对某些化学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也可发挥理解记忆的作用. 分析概念, 发现规律, 明确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可以更加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

例如, 把化学式和化合价结合起来, 运用化合价正确熟练的书写化学式. 把典型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结合起来, 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识记元素常见化合价.

六、融会贯通, 应用概念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 也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学过的概念, 以便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 20℃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a克,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比较a、b的大小.

( 1) 启发学生先弄清、弄懂固体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 2) 引导学生通过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推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表示为: a g/ ( a g +100 g) ×100%; ( 3) 比较. 启发学生根据化学知识可得出关系式a g/ ( a g + 100g) = b/100, 再通过数学知识分析、比较、判断出a大于b.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 在如何运用概念解决化学问题或解释化学现象中, 经教师的正确指点而豁然开朗, 体验出应用概念的无穷乐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又有利于学生运用概念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逐步对化学概念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吴臻儒.主体参与课堂实务[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9 (4) .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6)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8

一、关于催化剂概念的表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37页关于催化剂的概念, 第五行“这种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中的“增大”, 我认为表述为“改变”更为妥当。因为催化剂包括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同样称为催化剂。湘教版教材上册114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38页对催化剂的表述均较严谨。

二、关于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的叙述

固体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 在常压下, 温度高于-78℃时, 雪花状的固体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显然, 这种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上称为“升华”。而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41页二氧化碳状态变化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中的“气化”应改为“升华”更为妥当。因为“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物理现象。原句的表述虽然使用了“气化”而非“汽化”, 但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湘教版教材上册39页和人教版教材上册115页对此内容的表述均无疑义。

三、关于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记述

20℃时,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如出一辙地转载、复制和沿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258页附录四也毫无例外。笔者认为对碳酸的挥发性有待推敲、商榷。据调查和分析, 挥发性酸是指逸出溶液后还保留酸分子形式的酸, 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碳酸逸出溶液的气体是CO2而不是H2CO3, 它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 笔者认为严格说来, H2CO3是不稳定性酸并不是挥发性酸。

四、关于氯化钠的形成的微观图示的描述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 (Na+) , 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Cl-) , 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氯化钠。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明显比钠原子小。这是对的, 因为根据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知:电子层数越多, 粒子的半径越大。而构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 这是因为当粒子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不同时, 核外电子数越多, 粒子的半径就越大。因为在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的前提下, 核外电子数越多, 电子与电子间的斥力逐渐增大, 结果导致粒子半径不断增大。因此, 氯离子应大于氯原子。但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9页图3-16对此过程的微观描述显示:氯原子与氯离子大小相等。这一点运用化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笔者建议将此微观图示加以修正。

五、关于原子的客观存在的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6页图3-12, 据本教材介绍, 这是国际上借助扫描隧道技术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 并将其排列成一个圆形图像。教材中取用该图像是借以说明原子的客观存在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笔者所不解的是, 为什么要在铜的表面上镶嵌48个铁原子而不是铜原子呢?而湘教版教材上册61页图3-11恰恰取用了同样的这个图像, 却注释为“STM观察到的48个铜原子的图像”, 这个注释与本人的想法一致。但这究竟是两幅图还是一幅图?该图像中到底是铁原子还是铜原子?这些似乎与运用该图像的用意无关紧要, 但基于科学的求真、求实的严谨性, 归属于一个确凿的注释显得很有必要。

六、关于元素周期表示例的阐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49页附录四和下册259页附录五出现了两次元素周期表。表中以氧为例, 说明了每小格代表的元素、元素符号及相关数字的含义。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出现了差错。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与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所在的表格背景不一致。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所标识的是金属元素的颜色, 而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 应将示例中表格的背景颜色由深蓝色改为淡蓝色为宜。

七、关于中和反应中的“中和”的表述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也就是说, 中和反应的反应物要求是一酸一碱。但沪教版教材有两处在运用“中和”这一化学术语时稍显随意, 忽略了对中和反应概念的顾及而缺乏学科术语的严谨性。第一处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46页附录二最后一段倒数第三行:“如不慎将较多量的酸 (或碱) 液泼在实验台上, 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或稀醋酸) 中和……”中的“中和”笔者认为欠妥。因为, 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是酸和盐发生反应, 因此不是中和反应。第二处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204页练习与实践栏目中的第5题:“蒸馒头、炸油条常要用小苏打 (NaHCO3) 或纯碱, 它既可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 又能起发泡作用。怎样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本题中也使用了“中和”这一化学术语。同样, 题目中所涉及的“小苏打 (NaHCO3) ”和“纯碱”均属于盐, 它们和酸反应不能断定为中和反应。因此笔者认为上述两处“中和”术语的运用均有待推敲商讨。

八、关于物质或溶液颜色的图示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下册第154页图6-3中的第二支试管内盛装的是硫酸铜溶液。教材中所显示的颜色为绿色, 这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际颜色为蓝色不一致。该图的用意在于介绍三种带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因此, 颜色的真实、匹配很重要。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60页图3-3a中第三个烧杯颜色改为红色更为客观。

九、关于铁生锈数据的统计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上册第126页第一行“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 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一句中的“十分之一”与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8页最后一段第三至第五行所述的“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不相吻合。而九年级化学湘教版教材下册第50页第一自然段第一至第二行对此内容的叙述则为25%~40%。如果上述三个数据都是可靠的话, 那么原因应该在于数据统计的时间不同。因此, 笔者查阅并考证了上述三本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时间, 分别为人教版2006年出版, 湘教版2008年出版, 沪教版2008年4月修订出版。基于此, 沪教版的“十分之一”仍有待考究。

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瑕疵及修正 篇9

一、“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值得商榷

教材第14-16页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在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如图1-19所示, 观察玻璃片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出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对于这样的设计, 我们认为是不够严谨的。在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与玻璃片之间存在温差 (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 。空气中也有水分, 为什么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那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 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够严谨的。

在学生质疑时, 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各个小组通过讨论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 我认为可行的主要有: (1) 用一个较大的注射器装满空气, 放在约37℃的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打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 (2) 将一个干净的小塑料袋含在口中, “吸”满空气后用口包一会儿,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呼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这两个设计中, 都解决了原来教材设计中的两个变量问题, 即把温度都控制得一样了, 只留下了“水分”这个变量不同。通过实践, 发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雾比另一块玻璃片上的多, 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很显然, 这样的改进是科学的、严谨的。

二、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的探究的质疑

在教材第90-91页, 课文作出了如图A所示的设计:

如果按照以上设计去操作的话, 实验是很难成功的, 原因是: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历经多次失败后, 我对原实验设计作出了改进:把导管下端改成“U”形 (如图B所示) 。将导管下端改成“U”形后, 既能利用“U”形导管底端引燃白磷, 又可使导管口远离燃烧的白磷, 防止气球破裂, 从而使实验很容易成功。还可以作出这样的改进:把原设计中的导管插浅一点, 引发反应时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来引燃白磷。尽管操作上要麻烦一点, 却可保证实验成功。

三、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的描述的商讨

在教材第98页, 编者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所以,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10

一、渗透STSE教育的插图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必修1、2中引入了大量的联系生产生活相关图、科学家肖像图、环保图, 共有67幅之多, 通过挖掘这些插图蕴藏的教育功能, 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教育。新课标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化学实验的安全, 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的插图 (P4图1-1) , 这一类插图可以在课堂上用来配合实验安全的教育。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准备室, 对照课本的插图思考相应的易燃易爆类实验药品的存放方法;引导学生回忆马路上遇见过的石油运输车上的标志等等。通过观察图片, 体会图片的应用, 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化学, 学以致用, 深刻地感受身边的化学。

又如, 必修1中学习铁的氧化物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提出“北京故宫的围墙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经过风吹雨打它还能历久常新”等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故宫城墙图片的欣赏 (P56图3-17) , 对铁的氧化物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被祖国的历史文化所感染, 穿插情感的教育。

而彩色玻璃、五彩缤纷的烟花、净水剂、人造骨头关节等实物图片都属于联系生活生产相关图, 这类图片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乐学的学习态度, 借助这些图片引导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经过精心的编排,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注重了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培养, 在图片诱发的浓厚兴趣下的学习, 远比只是一句话的板书或一次简单的文字记忆的效果好得多。

通过教材插图的使用,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插图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也是学生觉得难度最大的部分, 利用教材中相关的微观、原理模拟图、模型示意图等36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可以纠正其可能存在的模糊概念和相异构想, 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

比如在“离子反应”这个概念的学习中, P28图2-9插图“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属于微观图。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仔细观察这三幅图后,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幅图的含义。第一幅:氯化钠刚加入水中时, 二者没开始接触, 氯化钠的密度大沉在水下;第二幅:水分子接触到氯化钠表面, 准备开始“抢夺”钠离子和氯离子;第三幅:每六个水分子“抢”走一个氯离子, 每五个水分子“抢”走一个钠离子, 这些钠离子、氯离子脱离原来的氯化钠晶体, 分别以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的形式“跑到”水中去“自由啦”, 通过这个生动的“演讲”活动, 学生既可以利用这几幅插图直观地理解物质溶于水时, 受到水分子的作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微观的、抽象的过程, 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而且经过这个活动之后, 学生碰到“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碰到“离子共存的判断”等相关问题时, 脑海里就会“条件反射”出:该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离解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仅仅是在脑海里反映出电解质的化学式!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积极地引导学生分析属于模型示意图的P34图2-13“氯化钠形成示意图”, 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氧化还原过程中:反应前, 反应物的原子的不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判断如何才能得到稳定结构→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这样的模型示意图使学生在没有学过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知识的基础上, 也能理解并掌握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关系和电子转移的方向, 再通过图像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使学生彻底地理解离子键的形成本质。假如这部分的知识没有很好利用插图去讲解, 只是让学生从课本的文字去理解, 或老师把结论简单地告诉学生, 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中的“什么原子得电子、什么原子失电子?”、“怎么失、怎么得?”、“失多少、得多少?”、“得失电子后的阴阳离子怎么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等等相关的知识点的。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插图

利用必修1、2教材中包括实验装置示意图、仪器实物图、操作示意图等的54幅实验插图来创设实验情境,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新教材中对新的实验基本都配有相应的插图, 在进入实验室前, 应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图进行仪器的组成、用途和操作要点的介绍, 特别是同类对比的实验, 利用装置图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一起讨论“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仪器替代?”等问题, 为进入实验室真正做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1:必修1的第4个科学探究:铁与水反应的设计实验。这是高一学生的第一个设计实验, 他们没有实验设计的经验和思路, 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老师的“代设计”或者学生的“乱设计”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P46图3-8铁粉和水蒸气反应这幅插图, 发挥这幅插图很强的示范性和科学性的教学功能, 能很好地达到这个实验的教学目的。

观察要点1:两种反应物的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

观察要点2:水蒸气作为反应物, 提供的途径是什么?

观察要点3:反应条件是什么?

观察要点4:采用哪种反应容器?有没有其他容器可替代?

观察要点5:如何检验产物?

由于学生带着思考对装置插图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认识到该插图装置的优点和不足, 也充分认识了设计整个实验必须要考虑的各个环节, 在动手进行设计时就能提出更完美的设计。

设计要点1:湿棉花提供水蒸气的量有限, 替代装置应如何选择?

设计要点2:固态物质与气态物质相互反应的装置有什么选择?

设计要点3:反应物铁粉和生成物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 选择什么方法证明反应的发生?

设计要点4:选择什么装置收集验证氢气?

设计要点5: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加热的顺序, 氢气的验纯。

由于安排了学生对P46图3-8铁粉和水蒸气反应这幅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充分挖掘了装置插图的内涵, 发挥了插图的引导作用, 在设计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细节、详细记录和设计总结各环节的思考) , 认识了设计整个实验必须考虑哪几部分, 各部分如何选择装置, 等等, 最终通过插图的观察、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进行整个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案例2:必修2中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教学中, 在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 先组织一个看图讨论活动, 活动的第1部分:让学生仔细观察P69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装置图 (图3-16) , 把观察过程中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归纳如下:

1、参加反应的物质有:乙醇、浓硫酸、乙酸, 它们全部都是液态的。

2、反应条件是必须加热, 酒精灯的温度能达到该反应所需的温度。

3、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一定的角度。

4、吸收乙酸乙酯时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5、吸收乙酸乙酯时, 导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下以防倒吸。

6、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酒精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带铁夹的铁架台。

活动的第2部分:在学生仔细观察后, 让他们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 讨论与他们发现相关的内容:

1、参加反应乙醇、浓硫酸、乙酸三种物质加入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2、用酒精灯加热时, 应该注意什么?能不能让温度迅速升高?需要使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吗?

3、加热时试管一定要倾斜吗?直立加热可以吗?还有什么仪器可以替代试管, 哪种仪器更适合这个实验?

4、饱和碳酸钠溶液可能有什么作用?饱和碳酸钠和生成的乙酸乙酯都是无色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利于观察乙酸乙酯?

5、防止倒吸的装置需要改进为倒扣的漏斗吗?

6、如果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从改进制取装置出发, 你有什么建议?

这样, 借助一幅装置图, 让同学们从实验仪器的组成和作用、各试剂的作用和实验的改进三个方面充分地预习了这个实验, 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把物质的物理性质 (沸点) 、液体的加热方法、冷凝管的使用、指示剂的使用等结合起来, 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图表数据能力的插图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定量的化学实验获得的结果往往以曲线坐标图、数据表格图、物质变化关系图等为载体, 再通过理解、应用、分析这些载体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来得到最后的实验结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案例1 (读数据表格图) :在介绍烷烃的物理性质时, 老师不是简单地将结论:“碳原子数越多, 溶、沸点越高, 相对密度越大”这句话作为一个知识点告诉学生, 而应充分利用必修2P55的插图 (表3-1) , 先让学生了解读这类图表的规律:先看横、纵行的名称, 了解横行 (研究哪几项) 和纵行 (按什么规律变化) ;再看各项内容是怎样变化的;最后着重分析变化原因。在了解了读这类图表的方法后, 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3-1中各项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分别经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得出这个图表的含义:

比较:纵行七种烷烃由上至下所含的碳原子数逐渐增加、溶沸点逐渐变大、相对密度逐渐变大。

分类:所含碳原子数1~4个的甲烷~丁烷溶沸点低于0℃, 常温时为气态;所含碳原子数5个以上, 17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熔点低于0℃、沸点高于0℃, 常温时为液态;17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溶沸点高于0℃, 常温时为固态。

归纳:烷烃所含的碳原子数越多,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相对密度就越大, 溶沸点也就越高。

概括: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 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这样, 学生不仅通过自主理解、分析得到了“碳原子数越多, 溶、沸点越高, 相对密度越大”这个结论,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对图表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处理的方法, 读图能力大大加强, 并且通过对该图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 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类似这样的表格还有表1-1、3-2等等, 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策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 (读物质变化规律图) :在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P16的图1-9, 找出图中概括的含义和两条规律, 然后利用图来分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两个方向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在充分理解了该图中反映出的四个规律 (由左至右、由右至左、由上往下、由下往上) 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行“模仿作图”的练习:“在分析图1-9后, 请作出同周期从左至右的元素的金属单质与水 (或酸) 反应的快慢变化规律、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快慢的规律”, 还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或碱性) 的变化规律,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的各种变化规律等等。这样, 学生通过看图→读图→解图→作图的训练, 借助一幅图, 可以掌握四个知识点, 变化出更多的图, 那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而且规律一致, 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如果没有这样的插图, 学生只能通过文字的理解、记忆, 效果会大大降低。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 时刻穿插着学生读图、解图的训练, 总结读图、解图的规律, 那将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的图片帮助师生强化了化学的社会价值, 以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因而, 教师选择的各种教学策略都应该找准着眼点, 抓住关键。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恰当地、充分地, 并且具有整合性地利用好教材插图, 通过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内涵, 渗透STSE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分析处理图表数据的能力, 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 使学生将更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篇11

一、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重要目的

对于化学教育目的一直有两种相互矛盾但是又相互联系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化学课程的目的是对于学生素质的陶冶, 因此,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学到的具体知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 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深且窄”的,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效果通常也不是非常理想。

第二点观点认为, 正好与第一种观点相反,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 因此, 学生学习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迅速且直接地得到应用, 鼓励学生直接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及其相关品质是无关紧要的, 学到的具体知识能否得到最为直接有效地应用才是最关键的。在这种观点的作用下, 其课程内容必然是“浅且广”的, 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也必然是浅薄, 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和理论基础也必然是不完整和脆弱的。

综合看来, 这两种观点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 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而言之, 陶冶学生品质不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但是有效的知识也不全部都是实用性的。因此, 在高中阶段, 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并且完整的知识, 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必须齐备。我们需要认识的就是, 知识实用性的大小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学生采取的是何种的学习态度, 将科学观念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尊重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将知识的实用性发挥出来。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

布鲁纳指出:现代课程改革, 至少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 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 并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就是要获得相应学科的科学观念。现实生活中, 人们常常惊叹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给人类科学前景带来的巨大变化, 却忽视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些划时代的巨著蕴育着的人类科学观念的革命。科学史表明:科学观念的革命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远远重于科学知识本身。高中化学新课程中融入科学观念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 科学观念是组成科学素质的最高层次要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实施, 对于“素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更全面更科学, 其中素质分类的两维构造模式被广泛认同,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由横面的经验领域与纵面的心理操作领域两个层面交构而成, 后者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个层面。在这里认知的方式、情感的形成、技能的获得都受到科学观念的间接支配, 都是由特定观念作为科学背景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第二, 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精髓便是具有科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教条性的和权威性的 (不允许学生质疑) , 所选用教材相当大一部分也是仅仅论述这些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氛围下的知识就想营养液一样, 直接通过静脉滴注到学生的体内, 看似满足了学生机体的需求, 但是学生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却因此大大退化了。综合看起来, 就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没有学到科学观念, 没有学会如何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到实践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要跨越这道鸿沟, 最佳方法便是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第三, 科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工具

生物科学史表明:导致有所发明的“机遇”总是倾向于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所谓有准备的头脑, 就是指拥有科学观念的头脑, 它总会激发起强烈的问题意识, 促使有价值问题的被发现。相反, 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观念, 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著名遗传学家谈家祯教授为我国至今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而深感遗憾, 他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

三、如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实现科学观念教育

首先,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教学过程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 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追求新知、从严求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使他们懂得:探索科学的奥秘,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都要付出辛勤劳动, 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若没有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 是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的。我们知道化学试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因此非常需要科学严谨的作风, 例如, 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程中, 要重点给学生灌输科学试验、安全试验的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生必须明确地了解甚至熟知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见图一:

让学生逐个指出标志的具体内容, 并开动脑筋想出一旦发生危险具体的应对的措施。这样, 科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就被学生“释放”出来。

第二,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观念的灵魂, 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学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多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 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 不是以往功利性地追求结果, 而是享受寻求的答案的过程, 真正实现探究性学习。例如, 在讲解《蒸馏和萃取》这一章节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蒸馏和萃取, 先提问同学:在海边, 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中央科教频道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上问题, 此时你就会发现, 各种古怪的想法都从学生的脑袋里面冒出来, 此时,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激活。

其次, 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非简单给予结果

布鲁纳指出“所谓知识, 是过程, 而不是结果”。布氏教育思想的灵魂在这句话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科学观念的形成具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 虽然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 但观念不属于知识范畴, 因此不能用“传递———接受”的方式去教授, 宣传口授只能给予关于观念的知识而不是观念本身。所以, 让学生学习只有那种引导科学探索, 让学习者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致力于有所“发现”的教学方式,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例如, 在讲解《离子反应》时, 石墨、铜能导电, 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盐酸、Na OH溶液、K2SO4溶液和Na Cl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这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而氯化钠溶液可以?此时, 我们可以借助Flash来对学生形象地展示氯化钠溶解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发生的过程, 远比只告诉他们结果强。

摘要:长期的应试教育让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明显, 在平常的学习中仅仅重视传输现有的知识结论以及相关操作技巧, 对于科学观念的灌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观念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科学观念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齐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0.48.53-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脸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2001 (8) :11-15

[4]孟献华.结合化学史实施探究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6 (8) :26-27

上一篇:边缘社区下一篇:数字化校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