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2024-10-08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共9篇)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篇1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都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化学教材属于化学课程资源中的一部分, 因此化学教材的开发也应该引起广大化学教师的关注。

化学教材一直是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随着化学教材多样化的逐步实现, 新课程提倡化学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运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 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扩展。但是对于许多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 则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对此, 本文将对中学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做出探讨。

一、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

如果说专家学者编制化学教材的过程是化学教材的“一次开发”, 那么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化学教材的过程则称为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化学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对既定的化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配和加工, 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资料,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虽然化学教材是化学学科专家根据课程标准和一定原则编选的, 但要进入化学课程, 成为具体的化学课程内容, 还必须要经过化学教师的二次或多次开发。因为化学课程的实施过程并不是化学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和照搬, 化学教材内容转变为化学课程内容必须要处理三个矛盾:一是化学教材的逻辑性、系统性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等之间的矛盾;二是化学教材内容与化学教师自己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条件之间的矛盾;三是化学教材内容与学校的实验器材设备等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化学教师对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 实际上就是解决上述三个矛盾的过程。对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有如下几点。

1. 在熟悉化学教材的基础上, 对化学教材进行灵活的、创造的和个性化的运用

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首先要熟悉化学教材, 既要了解化学教材的结构, 又要了解化学教材的内容。在结构方面, 要弄清楚整个化学教材的体系, 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在内容方面, 要弄清楚化学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明确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图解、练习的运用和使用方式。其次, 为了使化学教材内容具有适应性, 使化学教材能够适应本学校的条件和本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化学教师应该考虑对化学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或改编。比如化学新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实验探究活动, 这与实验条件还比较差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面临这样的困境, 化学教师可以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对实验进行改进, 采用低成本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或采用生活用品作为实验替代品的方式来进行实验。

2. 对化学课程资源选择、整合和优化

化学教材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其中一种,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把化学课程的实施引向单一的知识传授, 导致化学教学的机械化。而应该从总体考虑, 结合化学实验、多媒体等课程资源的运用, 扬长避短, 以利于化学课程目标的达成。如在高一教材“环境保护”一节的教学过程中, 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 播放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录像, 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其次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对录像进行分析, 开发与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对相关内容进行实验探究。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实地考察当地环境污染情况, 写出相关论文。通过这样多种化学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 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且增加了学生的感知深度,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

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主体包括化学教师与学生。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 因此学生同样拥有教材“二次开发”的权利。化学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 不但要倾听学生的声音, 还应该鼓励学生一起参与“二次开发”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案辅助化学教学, 学案与教案相比更注意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能让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化学学案的组成部分依据化学学习的客观规律, 体现该节内容的学习要求。首先学案中要体现该节学习内容的预习要求, 鼓励学生把预习过程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学案还可以给学生多种学习的角度, 让学生选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是有选择性的, 以供学生自主选择。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案设计, 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 使学生独有的理解和体验融入化学课程当中, 发掘、开创出更鲜活、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

三、化学教材“二次开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化学教材内容转变为化学课程内容所存在的矛盾迫切需要化学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的“二次开发”, 但是如果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不够则容易加大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因此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跳出“考什么, 教什么;教什么, 学什么”的怪圈

绕着高考“指挥棒”转的传统观念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丧失了主体地位, 也否定了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共同的生活过程和人生过程的现实性。比如“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核心及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有些教师就试图通过强化练习, 强行地将概念传授给学生。这样的“二次开发”也许对考试效果甚佳, 但是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题海泛舟会大大削弱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 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物质的量”的艰难。

2. 增强化学课程共建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对于化学教材中一些知识呈现方式与当地现实条件的矛盾, 及比较抽象的知识, 需要一线教师拥有强烈的课程共建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 整合和开发更合理的知识呈现方式, 设计出适宜的“先行组织者”, 对教材进行科学的“二次开发”, 使化学课程内容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收益, 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靠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教材焕发活力。”新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传递和执行教学内容的过程, 而是在活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生的过程。因此,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让教师“用教材教”, 让学生“用教材学”, 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和追寻的教学真谛。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9~13.

[2]张文军等编.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0.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篇2

再读教材,获益匪浅。在大学时代,看惯了逻辑紧密,层层递进的专业书,那时看教材,只觉得教材牵涉面广,知识散乱。现在看来,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现象与反应受限于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所以教材需要将知识浅显化,螺旋式进行学习。但是不论是在解决真实情景问题还是在书面解题,都要求学生对知识具有整合总结能力,这正是我们的中学生欠缺的能力,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传授的能力——如何自己学习,如何让书本散点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整体构架上,初中化学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它始终围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事实到理论,从理论再到事实”两条主脉络纵横向,全方位的展开教学的。

1、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还把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基于初中生学习现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景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

在内容安排上,新教材力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主要突出了以下四方面:

1.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

知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而且包含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方法。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基础,而掌握方法是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能力而言,知识同样也是基础,无知者必无能,这是一般的道理。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掌握基础知识是不矛盾的。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化学事实和概念、化学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化学的发展 化学与实际。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分类、化学的社会观、化学的价值观等。本教科书在选择内容时,优先确定这些化学基本观念,以此为核心选择那些能形成和体现这些基本观念的具体知识内容,并在每一单元中都突出基本观念的主导地位,引到学生将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与基本观念的形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

(2)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3)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2、选择的内容具有弹性和拓展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3、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回避微观,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尽可能将宏观与微观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教科书力图通过形象化的微粒模型、拟人的卡通画等方式,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说,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是本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呈现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4、加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教育

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篇3

摘要:以“化学平衡”为例,梳理德国教科书《今日化学SⅡ》中核心概念的编写特色。有以下五点可供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借鉴:选择真实的情境并一以贯之;突出图像的直观作用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充分运用实验活动助力概念形成;利用数据分析,调动逻辑数理智能促进概念同化;精心设置实践型作业,在综合应用中理解概念。

关键词:德国教材;化学平衡;核心概念;编写特色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8–0017–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加德纳提出课程应围绕核心概念来组织,使核心概念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适应不同的智能组合而反复呈现。德国教材素以重教育现代化和实用技术著称,教材重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科学前沿联系、加强化学学科知识微观本质的揭示,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实验技能等方面均有显著特色。本研究以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高中化学教材《今日化学SⅡ》(ChemieHeute-sekundarbereich SⅡ)[1]中的“化学平衡”知识板块为例,关注德国教材对核心概念这一重要内容的编写特色,以期为我国的教材修订及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教学功能

1.1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原理及理论等基本理解和解释,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确定中学化学平衡内容有以下核心概念:可逆反应的限度,化学中的平衡,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

1.2 教学功能

核心概念是学科的灵魂,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形成的超越事实的思考方式,具有统摄性和概括力。核心概念可以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组织结构,从而使学生于在校期间和毕业后能够运用这些核心概念迅速获取新知识[3]。奥苏贝尔提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观念,从而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核心概念的体现方式反映了学习进程。

2 德国教材核心概念的编排特色

2.1 德国教材中“化学平衡”内容

在德国教材中,化学平衡各部分内容采取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见图1。

国内教材将化学平衡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分列两个单元,德国教材则由化学平衡统领,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呈现,从四大平衡事实的分析研究中总结出平衡学习的基本观念,再提炼上升为核心概念,最后回归到实际应用中深化理解。

通过“事实提炼→基本观念→核心概念→应用”的编排特色,呈现出认识发展趋向而非知识解析取向,核心概念的“核心性”正是在这种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知识点的具体呈现方式上,存在情境素材、图表图像、实验设计等特色,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引入方式,同一主题也采用多样的方式方法,采用归纳式的教材生成路径,实现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迁移、应用和创造。而且,不同概念的生成路径相同,这对于进行方法教育无疑会很有好处。

2.2 “化学平衡”的核心概念编排特色

2.2.1 真实的情境引入概念并贯穿前后,激发探究热情

化学概念的产生本身就是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开始,经过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概括和抽象形成的[4]。化学史实、化学现象、生活场景、自然现象、化学技术发展等真实具体、生动丰富的情境素材,在德国化学教材中被高频度使用,如化学平衡的引入部分,提供了这样的情境素材:高原训练,家务中的钙沉积,由氨制造的肥料和炸药,食品香料,工业炼铁,尿结石等。通过这些真实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体验到化学平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同时,以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激发出学生求知的原动力:工业上怎样做到大规模合成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不能进行到底?可用什么办法更快更少花费地完成反应?草酸钙什么情况下能结晶出来?学生的质疑意识一旦苏醒,他们必定会积极地寻找证据,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附录部分,典型的情境素材有:水垢的形成与处理方式,高山病、潜水病、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氰中毒的治疗等。不仅如此,教材的作业设置,也依托真实情境。如,双效催化法生产硫酸、氨的合成、合成气和转化等。注重真实情境的全程性和发展性,可为学生提供检验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载体,引领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体验将科学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2.2 突出图像图片设计认识概念,促进思维加工

德国教材的化学平衡内容,有着丰富的图片信息,尤其在模型表达和微观问题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丰富的插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感性思维促进理性思维的加工,促进核心概念的形成。图片使用情况统计如表2。

平衡建立的过程和平衡状态的动态性是化学平衡的核心概念之一,因为概念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十分困难。平衡建立模型实验图(如图2),用粗细玻璃管分别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模拟了瞬间速率的变化,直观地表达了从两个方向建立平衡的过程,为学生画出速率时间图、浓度时间图提供了直观的素材。随着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正逆反应速率也在逐渐变化,二者差距逐渐缩小,当ν正=ν逆时,各物质的浓度都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如果继续加入反应物或生成物,ν正≠ν逆,平衡被打破,通过调整浓度再次达到ν正=ν逆,新平衡建立。用直观的模型图,以形象思维演示抽象的概念,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氨的合成内容中,为了消除学生的理论分析与化工生产的认识差距,把陌生、复杂的生产场景以简明清晰的工艺流程方式加以展示(见图3)。

氨的生成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中粒子数减少。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压力下更有利反应的进行。催化剂层之间连有热交换器,用以带走气体混合物在生成氨时释放出来的热能。合成在循环操作方式下进行:生成的氨用液化的方式不断从混合物中除去,没有反应的气体和新加进去的合成气一起重新通入反应器。分析反应特征,应用勒夏特列原理,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有利于反应转化与速率的合适条件。学科能力的发展目标,是在事实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观念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以有效的方式迁移。这同时也是核心概念的教学价值。

用不同长度的箭头,直观表示反应在低温和高温时的转化程度(2000K、2700K),反映不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突出表现了温度决定了平衡的位置;温度变化时,平衡向“对抗”的方向移动。

2.2.3 在实验活动中生成概念,形成科学方法

苏教版教材在相关内容中设计了5个实验活动,而德国教材中有11个实验活动,统计如表3。

从实验数量上看,苏教版教材与德国教材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没有大的差异,从内容与形式上来看,苏教版教材多安排探究实验与方案设计,德国教材中,实验活动安排在每节内容之后,设计严谨,对实验步骤、材料与作业,均有明确要求,实验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运用自然观察智能,进行思维加工,促进概念形成与同化,见以下案例。

亚铁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及其逆反应

材料:漏斗,滤纸,塑料注射器(5mL),硝酸银溶液(0.1 mol·L-1,稀),硫酸亚铁(0.1 mol·L-1)在稀硫酸中的溶液,硝酸铁Fe(NO3)3在硫酸(稀)中配成的浓溶液,盐酸(稀)。

步骤:

正反应:

1.在试管中放置5mL硝酸银溶液,加入5mL硫酸亚铁溶液。将混合物放十分钟后立即过滤。

2.在滤液中滴入盐酸。

逆反应:

1.将滤纸上的银用水彻底洗涤,直到滤液中不再能检验出银离子为止。

2.在银上加几毫升硝酸铁溶液。

3.将滴下来的溶液收集在干净试管中,加盐酸检验银离子。

作业:

a)写出反应方程式。在正反应中如果过早过滤有什么影响?

b)在正反应的滤液中溶入一些硫酸亚铁,提高Fe2+离子的浓度,会有反应发生吗?

相比苏教版设计通过检测少量反应物的存在来定义可逆反应,德国教材通过浓度变化来控制反应的方向,揭示可逆反应存在的普遍性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在思维要求上有明显不同,侧重对确定结果的验证、解释,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供具体实验材料、明确的实验步骤,体现了严谨求实的特点,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相应的实验作业的完成有明确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不要求实验方案的设计,思维训练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的作业中,实验作业在知识延伸和思维拓展上存在明显优势。

2.2.4 数据分析同化概念,调动逻辑数理智能

硫酸铅的物质的量浓度乘以硫酸铅的摩尔质量(M=303 g·mol-1),得到以质量浓度β表示的溶解度。

β(PbSO4)=0.039 g·L-1

通过归纳推理,将溶度积和溶解度关联起来,理解二者在表述物质溶解能力方面的异同,由此得出结论:盐的溶解平衡可以定量地用溶度积Kw来描述,Kw是由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出来的。并没有限定难溶盐存在的溶解平衡,盐类只要达到饱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度平衡。根据离子浓度关系又回到“平衡常数是反应限度的定量描述,利用Q与K的关系可以判断反应的状态”的核心概念上来。同时,引入pKw分析方法,对于过小的数值,经过对数处理得出便于比较分析的数据,与用pH描述溶液的酸碱性相一致。经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这种方法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据处理和应用、数形结合能力,对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

2.2.5 实践类作业解答应用概念,促进系统理解

概念学习要遵循“应用至上”的原则,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德国教材中的作业设置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章节末专门的复习练习题和扩展题,章节中在实验部分与概念提出之后都有针对性的作业,数量不等,形式多样。

从作业内容来看,相比我国教材设置的侧重概念辨析、知识理解为主的作业,德国教材提供大量的实践型作业,均指向生产生活中平衡类实际问题的解决,侧重理论指导下实践方案的优化组合或选择。如,冰面上的冰鞋效应,雾的形成与消失;平衡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夏季长期炎热使海里和河里的鱼死亡,说明这一事实。从实验中认识到的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学习了硫酸的合成路线之后,针对生产过程设计10个题目。

从解决方式来看,相比我国教材作业的直接应用概念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活动,德国教材中实践型作业设置侧重信息技能的培养。如查阅稀硫酸回收利用的可能性;查阅氨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查阅工业上如何由煤得到氮;查阅德国最重要的基本化学产品的年产量,并用图表表示;查阅碘——直链淀粉包合物;查阅反应中,为了取得尽可能高的转化率,工业生产中采取了哪些方法?资源应用的多元化,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基本素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素材使用的意识,也突出表现了教材以认识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与核心概念的呈现方式统一起来。二者对比,德国教材作业更注重层次性与功能性,以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为特色,强调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概念放在系统里理解,避免碎片化的事实知识的孤立记忆。

3 启示

(1)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6]。教材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系统性,同时注意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德国教材关于核心概念的编排特色,从精选真实的情境素材、丰富的图片资料、严谨的数理分析、目标明确的实验活动、灵活多样的作业设置,都凸显了基于核心概念的“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而教”的教材意义。

(2)教材和教学要通过问题与活动的设计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事实、概念和核心概念间的联系。德国教材的优势对我国教材的改进或教学实践有着以下借鉴意义:运用类比模型展示、解析抽象概念,选择形象而生动的示意图都是注重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内容选择要注意STSE理念的渗透,利用化学工作及知识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验设置要强化情境真实、联系生活,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评价方式等方面多加关注;作业注意要结合实践设置,通过归纳类比、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构建等思维过程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Wolfgang Asseblbornusw.Chemieheute-SekundarbereichSⅡ. BildungshausSchulbuchverlage,2010:95~120.

[2]艾里克森著.兰英译.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2,(6):27~29.

[4]郭睿.我国化学概念教学二十五年[J].教育科学研究,2006,(4):47~51.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篇4

改进方法之一

1.实验用品

500ml蒸馏烧瓶1只, 干燥管1支, 4号单孔胶塞1个, 玻璃管一根, 鼓气球1个, 酒精灯1盏, 火柴1盒。

还原铁粉、硫粉、湿润碱石灰。

2.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

注:1.细砂2.硫和铁的混合物 (硫与铁的质量比为4∶7) ;3.盛有湿润碱石灰的干燥管4.鼓气球5.玻璃管

3.实验方法

将仪器按图1装好后, 取下带有玻璃管和鼓气球的胶塞, 向蒸馏烧瓶中装入细砂并铺平 (最厚处2~3厘米) , 然后用大漏斗将硫和铁的混合物漏在砂面的中间并堆成圆锥状。用酒精灯将玻璃管下端烧红时, 迅速插入蒸馏烧瓶内, 将玻璃管上的胶塞塞紧。当玻璃管下端与铁、硫的混合物相接触时, 反应立即进行, 可观察到红热现象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待反应结束后, 可观察到有黑色块状硫化亚铁生成。缓缓挤压鼓气球, 向内鼓入空气, 使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排出, 完全被干燥管内碱石灰吸收。

改进方法之二

1.实验用品

250ml圆底烧瓶1只, 干燥管1支, 玻璃棒1根, 鼓气球1个, 双孔胶塞1只, 玻璃弯管1根, 三通管1根, 密封胶管2厘米, 酒精灯1盏, 火柴1盒。

硫粉、铁粉、细砂、润湿碱石灰。

2.实验装置 (如图2所示)

注:1.细砂2.硫和铁的混合物 (硫与铁的质量比为4∶7) 3.玻璃棒4.三通管5.鼓气球6.密封胶管7.盛有湿润碱石灰的干燥管

3.实验方法

将仪器和药品按图2装好, 点燃酒精灯, 加热玻璃棒和瓶颈接触的部位 (如图2所示) 。当圆底烧瓶内玻璃棒红热时, 用力向圆底烧瓶推入玻璃棒, 当玻璃棒和硫、铁的混合物接触时, 反应立刻进行, 可观察到红热现象迅速向四周扩散。待反应停止后, 可观察到有黑色的硫化亚铁生成。缓缓挤压鼓气球向烧瓶内鼓入空气, 使二氧化硫排出, 完全被干燥管内湿润的碱石灰吸收。

改进方法之三

1.实验用品

大号无色透明可乐瓶一只 (剪掉底) ;内径5厘米, 高10厘米的铁管一段 (用作支架, 用其他支架代替也可) , 水槽1个, 石棉网1块 (剪成直径比铁管内径大, 比可乐瓶内经略小的圆形) , 玻璃棒1根, 3号单孔胶塞1个, 酒精灯1盏, 火柴1盒。

硫粉、还原铁粉、稀碳酸钠溶液。

2.实验装置 (如图3所示)

注:1.带玻璃棒的单孔胶塞2.无底可乐瓶3.放有硫粉和还原铁粉的圆形石棉网4.铁管5.稀碳酸钠溶液6.水槽

3.实验方法

在水槽中心放一段铁管 (竖直放置) , 铁管的上方放一有硫粉和还原铁粉 (质量比为4∶7) 混合物的圆形石棉网。在铁管外侧小心套上一无色透明的无底可乐瓶。向水槽内加入稀碳酸钠溶液 (液面不要超过铁管高度的2/3) 。用酒精灯加热带有胶塞的玻璃棒的下端, 待其红热时, 小心插入 (避免将可乐瓶烫坏) 硫粉和还原铁粉的混合物, 并使玻璃棒上的胶塞恰好塞紧在可乐瓶的瓶口上。用手轻轻按住可乐瓶 (以防被气体顶出) 。

4.实验现象

当红热的玻璃棒下端与硫粉、还原铁粉的混合物相接触时, 立即出现红热现象, 并产生大量气体。这时, 可乐瓶内的溶液被气体排出, 液面不断下降。当反应结束时, 可乐瓶内的液面又开始迅速回升, 2~3分钟后, 可乐瓶内的液面可超过水槽液面2厘米左右 (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被碳酸钠溶液吸收后, 可乐瓶内的压强减小的缘故) 。待液面不再上升时, 从瓶口取下装有玻璃棒的胶塞, 小心把无底可乐瓶从水槽中取出, 可观察到石棉网上生成了块状黑色硫化亚铁。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作业 篇5

——以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为例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行动计划或预想方案,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规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过程形成的总体构想。它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理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专业水平与工作态度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认真地设计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

中学语文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极好凭借。作家的观察力、概括力、想象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品中各种人物的遭遇,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待人处事方法,也都在启迪学生的心扉。如何使影响更大,启迪更深呢?这就要求必须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模式框架内,为保证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方法 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正中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琛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中国古代诗词,尤其是非常著名的小词,是非常细微独特而且内涵丰富的能牵动所有人无限情思的文学形式,它集语言美、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以及表达方式之含蓄美为一体,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在设计该类的教学设计之时,一定要充分发挥挖掘出词人的独特感情本质美,词人用情的态度,这就要在恰当的对比(教师设疑:教师设疑应有选择,凡与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地方,凡应引起学生特别注意的地方,凡有独特表达效果的地方,凡有助于学生把握基础知识的地方,凡明确难点而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可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设疑),引用不同的其他的词来突出。因此关键在于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背后作者的志意和心理,作者的品格修养和性格。需要非常细致精微的分析。如

“ 梅落繁枝千万片”和杜甫的《曲江二首》的 “风飘万点正愁人”颇为相近,“学雪随风转”和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也颇为相近,第一句同是写花飘千万片的零落,第二句同是写落花之如雪,然而在传达情感的质量和姿态上却实在有很大不同。

“梅落繁枝千万片”,梅花落了就落了,像李后主说“桃花谢了春红”非常简洁,可正中说的,却这么曲折这么盘旋,是繁枝,繁茂的树枝,多少梅花落了?是千万片,多么沉痛,多么悲哀,这繁枝千万片的梅花都落了,这还不够,还“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些梅花,千万片都落了,都没有放弃它的一份感情,梅花千万片的落下来,就好像天上的雪花。你看那雪花飘下来的时候,一阵风卷过,雪花在空中飘舞盘旋,随着风旋转,是如此的不舍得不放弃。这正是冯正中用情的固执、那种执着、那种在苦难悲哀走向灭亡之中,都要挣扎的用情态度。古人的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我知道不能挽回了,但我任然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所表现的这种悲剧精神,这种品格,这种操守,令今人也不得不动容,这是所有人共同的人的感觉。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说那落在地上的梅花,跟雪一样。二者对同样的自然场景所有的反应感发是完全不同的,李后主是哀悼,是无可挽回的哀悼,可是冯延巳是是奋斗、是挣扎、是在败亡的途中还要挣扎。这三句全从

落梅写起,其间没有一件写人事,但却传达了人之感受,后面才写到了人事,是“昨夜笙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分析 篇6

一、单元结构

(一)本单元在全书中的地位

初三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第一单元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第一单元作为化学的启蒙教育,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逐步掌握在化学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获取化学知识等方面也起着先导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的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多彩,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新成果;并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以丰富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以及学习化学的价值;并从中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用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介绍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历史和方法,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力地展示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中安排了两个由生活实际活动中所提炼出来的“活动与探究”,通过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评价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化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化学的方法。

课题3:走进化学世界

在课题2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的实验和“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化学以及化学有什么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评价能力。

(2)引导学生明确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题3:走进化学世界

(1)知道一些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并学会一些基本实验操作。

(2)初步体验科学的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三、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用8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课题12课时,课题22课时,课题32课时,单元小结2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收集、筛选、编辑有关的媒体资料,将它们制成相应的媒体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等)展示给同学观看。学生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我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在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全班交流。交流完后,再请同学通读全文,并对本课题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要求同学在实验中要进行认真全面的观察,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评出小组内观察得最仔细、最全面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再在此交流、分析、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在再次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题3:走进化学世界

中美典型分析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篇7

美国的迪堡大学戴维·哈维教授编写的《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分析化学教材, 同样, 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版) 也是国内认可度相当高的一本教材。因此, 选择这两套非常优秀的教材进行对比, 希望可以找出中美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方面的差异, 以借鉴和吸取美国教材的一些先进经验, 提高我国分析化学教学水平。

1 教材组织结构差异很大

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教材和我国大多数教材的编写思路相似, 上册除了“绪论”和定量分析化学概论外, 第二至五章介绍了四大滴定分析法及重量分析法, 第六章介绍了仪器分析中的吸光光度法, 最后介绍数据处理 (第七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八章) 、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 (第九章) 。显然, 该教材的重点在于数据处理方法、滴定分析法及重量分析法。下册以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法为主, 对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包括表面分析、热分析、各种联用技术、流动注射分析、微流控技术等也做了适当介绍。重点放在仪器分析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全书共26章, 各章顺序依次为谱学、电化学分析、分离分析方法。而美国的教材则不太拘泥于分析方法的差异, 将相关分析方法放入同一章, 强调方法之间的相似点, 鼓励学生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章节内容平衡覆盖各种分析技术, 如将四大滴定全部放在第九章“滴定分析法”中讲授;而且将最常用的方法放在每章的最前面进行介绍, 如第九章就是先介绍酸碱滴定的。至于仪器分析, 则是按照大类分为光谱法、电化学、色谱、动力学4章进行介绍。全书共15章, 包括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此教材的重点不是全面介绍各种分析技术, 而是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目的在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2 教材内容编排有很大不同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中将典型方法单独列出, 把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分析过程相结合, 还配有注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这一分析过程是如何设计的, 并进一步考虑如何实施。书中的重要原理都给出各种应用途径。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 书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其在环境检测、临床、工业分析、法医鉴定等领域如何应用, 还给出了如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铁含量, 并将其列为典型方法。又如介绍酸碱滴定法时, 为了说明有机物含氮量的测定, 将面包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作为实例列出, 非常贴近生活。当然这个实验也作为典型方法列出。教材正文旁边留出一块空白, 用于给出“边缘注解”, 即对于正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关键概念如滴定分析、滴定标准液等在正文中以粗体字出现, 其定义在“边缘注解”中列出, 既方便学生学习时查阅, 也方便复习时快速回顾。书中还有代表性例题, 每道例题有详细的解题过程, 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些例题非常贴近生活, 有具体的题设情景, 很多是由文献中的数据改编而来, 而不是为了说明某个公式或原理编出来的。英国皇家化学会倡导将分析化学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进行教授[1], 该教材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每章后有一章内容的小结, 对于学生复习和回顾非常有帮助。在章节末尾, 将本章节中的关键术语列表, 并标出其所在页码。章节末还有“建议实验”, 这些代表性实验由《th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提供, 比较新颖。这些实验可能仅仅是一些学生实验, 也可能是开启个人或团队科研计划的起点。如“酸碱滴定法”一章后列出这样的实验:测定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 药片中的碳酸氢钠还有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书中只简单描述了这个实验, 具体步骤则需要学生自行查阅。“建议阅读”中有著作, 也有期刊论文, 对于章节中介绍的主题, 给学生提供平台进行广泛阅读,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参考文献”也是一样, 不仅有著作也有期刊论文, 让学生知道当年的研究者对于这些方法曾经进行过哪些探讨。最后列出问题, 这些多样化的问题多是基于文献中的数据, 作为实例提供给学生进行研究。

而这些很有特色的内容在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几乎没有, 也没有典型方法、边缘注解和章节小结。书后的确有常用术语索引, 但是每章后面是没有的。虽然有例题, 但是比例很小。例题和习题都不太贴近科研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都是以前的教材, 几乎没有期刊论文。整体感觉, 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仪学》教材没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编写, 更没有引导学生去结合科研实践学习。教材中不涉及实验部分, 而是单独有实验指导。这当然也无妨, 但是这些实验比较陈旧, 与科研工作差异很大。因此尽管很多学生本科阶段都做过相关实验, 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 科研经验却非常欠缺。

3 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比较两套教材的差异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材更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书中会提问为何要在分析过程中包含某些步骤, 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思考问题。如配位滴定法中讲到如何测定水和废水的硬度, 书中在测定方法之后列出几个问题, 包括: (1) 为何要将样品p H值调节至10?更高或更低的p H值会导致什么问题? (2) 为什么要将少量的镁与EDTA的配合物加到缓冲溶液中? (3) 为何特别强调实验过程不能超过5分钟?所有问题都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而不仅仅是提问。这样的问题显然可以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书中会从多角度阐述如何应用于实际。该书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编写的, 非常有亲和力。而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教材似乎更显得高高在上, 更注重传授, 不注重互动。徐光宪院士在《大学化学》发表的《对分析化学教学的两点初浅看法》一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 并认为学数理化的最好方法是多做习题[2]。《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材例题和习题的数量、质量明显优于武汉大学主编的教材。也许学生可以找来习题集做, 但是教材习题更有针对性, 对学生更有裨益。徐光宪院士所说的“培养学生做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一点在《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前面也说到, 美国教材的例题、习题、实验、参考资料多是从期刊中来、从实践中来, 这也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怎样解决科研实践问题, 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能不说, 这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差距所在。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不是学生的错, 而是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没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而科研工作又必须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导致的。但这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群教育者的问题, 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观念问题。所以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本科教育的基础作用不可忽视。因为硕士生也好, 博士生也好, 教授专家也好, 都是从本科生培养出来的。如果在学习分析化学之初, 在本科教育阶段就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是不是更利于学生的深造, 更利于我国科研人才的培养呢[3]?

本文的初衷并非批评国内教材不好, 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显然是一本经典教材, 内容翔实, 通俗易懂, 覆盖面很广, 编者也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只是本文的宗旨在于找出两本教材的差异, 并进行一些思考, 希望能为国内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促进中外分析化学教学交流。

参考文献

[1]俞汝勤.漫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大学化学, 2008, 23 (5) :1-6.

[2]徐光宪.对分析化学教学的两点初浅看法[J].大学化学, 2008, 23 (2) :1-10.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与分析 篇8

一、中美初中化学教材编排特点的研究与比较

1.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整体结构比较

以《酸》为例分析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在整体编排上的特点。

(1)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栏目设计

我国初中化学教材主要以课题的形式组织教材,主要框架为:。

(2)美国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栏目设计

美国初中科学教材主要以专题为主线编写,主要包括“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综合部分知识”四个领域知识。美国初中科学教材栏目设置更为多样化。从学习新知识前的准备到新内容的学习,再从新内容的学习到借助实验解决问题,最后到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每章节的设计都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栏目设计如下:

2.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比较

(1)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知识的呈现特点。

以《酸》为例,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是:①指示剂:以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与二氧化碳的产物碳酸变色为例,提出还有什么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用两组对照实验引出指示剂的概念,并概括出哪类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探究与活动:从牵牛花、月季花等植物花瓣中提取指示剂,并将其滴入醋酸、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验证上述结论。探究活动以生活中的植物花瓣为例,拉近了化学与学生的距离。③常见的酸:主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说明硝酸和盐酸的性质。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借助实验的方式来呈现浓硫酸的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过程,并以错误操作和注意标语强调稀释过程,强化学生的记忆。④酸的性质:主要通过活动与探究及问题来呈现,体现了化学学科“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同时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美国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知识的呈现特点。

美国教材在每一节开始之前都会在左边一栏以“What you will learn”“Why it is important”“New and review Vocabulary”的形式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酸》为例):①酸:是什么使生活中的橘子、葡萄尝起来酸,以此引出酸,并从电离的角度给出酸的定义。②酸的特性:提出一部分酸可以通过尝是否有酸味来分辨,但是对于不明确的物质不能尝,因为某些酸具有腐蚀性,并提出酸生产电和腐蚀金属的原理。③酸的应用:主要从生活、生产和环境三方面介绍,重点放在酸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地表、大气层的影响说明酸对环境的影响,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插图比较

教材中知识点以文字表达和视觉化图表两种方式来呈现,其中又以文字表达为主。研究发现当传达较复杂的知识时,学生无法由文字的线式表述重构知识网络,而视觉化图表将非线式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更系统的方式建立知识网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视觉化图表弥补了文字表达的不足。

统计中美初中化学教材中《酸》这一内容包含的相同知识点的图表,我国4张,美国7张。研究发现中美教材都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美国教材图片颜色鲜艳,清晰度较好,且在图片周围附文字解释,使本来单调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而我国教材图片清晰度较低,颜色搭配失真,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许多困惑。

4.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习题比较

美国教材习题主要安排在本节之后,包括复习习题和标准习题。其中复习习题包括概念考察、批判性思维和表演活动三部分;标准习题包括多项选择、简答和开放题三部分,习题安排从易到难。我国习题分节练习题和单元练习题两种类型,研究指出我国习题难度大于美国习题。统计中美两国开放题数量,美国开放题以专栏形式呈现共有6道,我国节习题和单元习题中开放题共有2道。从开放题的数量来看,美国更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二、研究结论

从中美初中化学教材设置栏目的不同来看:美国教材栏目设置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我国教材栏目设置呆板、简单,学生家庭实验数量较少。美国教材从实验到综合探索再到走进化学实验室,这样的设置与美国下一代课程标准有关。美国下一代课程标准提出以工程与技术、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美国教材中技术和设计一栏相当于我国的化学与技术,都是将化学与生活、环境相联系,我国偏重于叙述,美国更偏重于技能训练。两国教材各具优势,我国教材对每一个结论都安排了实验来验证,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提示和注意事项,这一点比美国更具体,验证结果更具科学性。同时,美国教材中的“阅读要点”和“核心思想”是我国没有设置的内容。

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中美化学教材发现:我国在《酸》这一节知识点的数量多于美国化学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更偏向化学学科本身,而美国对知识点的解释主要偏向于与学生生活。

三、对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建议

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重视对美国教材的研究。

与美国教材相比,我国教材在文本内容组织上难度较大,而且知识的关联性差,研究美国教材可为我国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2)加强我国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教材表征的质量。

教材的表征方式主要有两种,在我国教材中主要以文字方式为主,我国教材注重文本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图表表征的简约性,简单的图表表征也忽视了图文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编排不仅使得内容呈现无主次之分,而且造成了学生阅读困难,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3)增进学科知识的融合,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增进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单一学科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从多维角度理解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美国教材更偏向于运用生活、工业和环境等与学生有紧密联系的实例。因此我国化学教材编写在注重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可增添与生活、生产和环境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课前建立学习目标,明确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栏目设置简单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以语言形式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考点,学习完这节应知道与哪些知识相结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并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某些知识点可采用美国教材的解释方式,以降低内容的生涩度。

同一节新课中我国教材的知识点明显多于美国,对知识点的解释也更偏向于化学学科特点。这可能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困难,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某些知识点采用美国教材中的解释方式,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3)增加图片颜色搭配,给予图片必要的文字表述。

针对我国教材图片清晰度不够、图片失真的情况,建议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注意图片的清晰度和颜色的搭配,减少学生因为图片不清晰和图片失真而产生的疑问。

(4)试题比例恰当分配,适当增加开放题数量。

针对我国开放题数量较少这一不足,建议教师在编制练习题时合理安排开放题的数量和比例,促进我国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从教材习题、教材栏目、教材插图和章节主要内容等多维度分析中美化学教材编写特点,以期为我国一线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教材,多维度,比较

参考文献

[1]王秀忠.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 篇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栏目设置与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科学视野”栏目,成为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栏目大多与化学前沿、社会热点有关。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灵活利用它来拓展课程教学,以化学的应用价值来树立学生的STS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该栏目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可提高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深入学习的欲望。所以明确该栏目的功能与意义,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下面笔者将对人教版化学必修新教材“科学视野”栏目的功能进行分析。

一、“科学视野”栏目的统计分析

1.“科学视野”栏目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经统计发现,必修1和必修2两本教材共有“科学视野”栏目16个,除了必修1第一章之外,其余每章都设置有该栏目,且基本都是出现在章节内容的最后面。所以有目的地、灵活地利用“科学视野”栏目,往往能对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及作用分析。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对“科学视野”栏目内容的观察,可以发现内容大多是一些阅读资料,涉及新材料、环境保护、新能源、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热门话题,而且附加了彩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比如,必修1中的“新型陶瓷”,讲述了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及其发展前景和地位,使学生对国家产生自豪感并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欲望。所以“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二、“科学视野”栏目的教育功能

1.与其他栏目配套整合,能配合和优化教师开展课堂教育教学。

“科学视野”栏目往往是在章节的最后面,是学习完新内容后的一个拓展和提升。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科学视野”栏目的内容就向学生解释了溶液为何是最稳定的分散系和胶体为何具有介稳性,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后面的胶体性质——电泳和胶体化学的应用内容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科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

来后,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探究。而“科学视野”栏目就有这一功能。比如,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最后的“科学视野”栏目“未来金属——钛”,既讲了钛较其他金属的优越性能,也讲了钛目前所存在的制备或冶炼难题。通过阅读,学生会对未来钛的广泛应用前景产生憧憬,引发思考,进而提高科学素养。

3.实现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信息迁移,强化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课堂上,纯粹地讲解理论知识是很枯燥的,而且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不仅要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中的“科学视野”栏目内容是“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对于这样的疑问,学生是比较好奇的。当得知了原因后,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对人类进步的影响。

4.图文并茂,强化理解。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各异,而“科学视野”栏目往往提供的是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这样既直观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比如,在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对二氧化硅的学习中,“科学视野”栏目中的图片展示了二氧化硅的基本结构单元。学生对于“二氧化硅晶体是由许多个[SiO4]四面体结构按Si和O以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晶体”能更好地理解,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5.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内容,营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对于“科学视野”栏目,教师不能过而不提,而应根据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除了文中所说的运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运用等,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过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并与其他人分享讨论。这样的安排,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针对“科学视野”栏目,给教师的启示及建议

“科学视野”栏目内容丰富且具前沿性,可为学生增加科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教师若置之不理或提而不讲是很难发挥以上所说的几方面功能的。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避免此类现象,合理应用该栏目的内容。

上一篇:后备母猪的选育和饲养下一篇:公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