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化学实验(通用12篇)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1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初中化学 (鲁教版) 在我市的实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课程理念, 如何备好化学课, 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教材实施以来, 我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对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备课, 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现总结出来, 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备《化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1.依据《课标》渗透课程理念
《课标》提出了三大课程理念:①面向全体学生;②提高化学科学素养;③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和化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鉴于观念转变的艰巨性, 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时, 三大课程理念既要同时兼顾, 又要有所侧重。
2.依据《课标》确定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义务教育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要面向每个学生, 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能够达到的。《课标》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内容标准, 并将“具体内容标准”较详细地列在每“一、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 教师应该据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 而不应像以前那样纯粹地“教教材”。应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根据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编排, 真正做到以《课标》为中心地“用教材”。
3.依据“行为动词”确立教学方法
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 规定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句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的行为动词, 如“知道”、“说明”、“分析”、“解释”、“尝试”、“体验”、“初步学会”等。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些行为动词并加以应用。例如,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并能从微粒的角度出发, 进行正确的解释。这样, 就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等方式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4.依据《课标》案例开展探究活动
《课标》中的每个一级主题下会有一个活动案例, 这些活动案例与教材中多数的案例比较起来, 不但设计详细, 从课时安排、方法步骤到讲座等一应俱全, 而且简单易行, 不受时空限制,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可以加以利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备课程资源
1.充分研透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我们在应用新教材时, 应注意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 即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新教材无论在内容编排还是在内容选择上, 与旧教材都有很大的出入, 教师要注意对比。例如, 新教材 (鲁教版) 构建了以“化学与社会”为主线的知识编排体系, 因此, 每一堂课都应注意围绕这一体系, 以渗透科学素质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2.适当修改教材
验证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实际操作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是实验区的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 因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 只有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 才能更迅速、更容易地发现教材设计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诸如内容编排缺乏科学性、表达不明确或错误之处。我在使用了新教材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瑕疵, 经过和同仁探讨后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变。
3.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在充分依据新教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准备好各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实验材料、用具等。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设备 (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室、挂图、模型、图书馆等) ;社区或学校周围的课程资源 (如科研机构、学生家庭、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 ;人力资源 (包括学生、家长、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 。注意充分考虑这些课程资源的作用, 使物尽其用, 使化学学科富有学校或地方特色。
三、备学生
1.分析学情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 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 起点也不相同, 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 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 有的学生快一些, 有的学生可能要慢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 尊重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好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探讨学法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 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是此次化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 让每位学生在学习实验中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要注重开放性教学,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应用小组学习等方式, 开展交流、讨论;在教学内容上注意渗透STS教育,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备教师
1.转变观念
观念不转变, 课程改革无从谈起, 教师在工作之余, 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 领会课改精神, 自觉学习和课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以研究的态度参与课程试验, 正视自己教育教学中需要改变的环节, 努力把观念转化为行动, 与新课程共同进步。
2.丰富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是改变以往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现状, 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 关键是如何应用。例如, 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常用的教学法, 在新课程中运用时, 教师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口若悬河, 而是进行有效的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2
新课程新教材的教与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和思维-----转识成智: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灌输到对学生进行聪明的培养。新教材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聪明,现代学校的学生往往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这样学生成了知识的留声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聪明的人。我在对新课程实施调研时,面对那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新课程新教材的栏目设计实施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的知识要求降低后我们的学生比用旧教材与教法的时候聪明些了吗?!”,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是的,假如我们还是用老眼光看问题和用老办法处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我们是会步履维艰、事倍功半的。因此,新课程改革需要新教材,新教材的实施需要新理念。
那么,高中化学新教材是如何体现结构观、建构观、整合观和发展观呢?
一、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新结构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新教材是在高中整个课程框架下建构的,是科学领域之下的一个学科,由8个课程模块构成,分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新教材较之现行教材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整个教材来看,新课程的新教材改变旧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本位、学科间缺乏整合的面貌,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构建教科书体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突出培养学生的整体聪明;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始
终,富于整体联系。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很好地体现了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都是学生们所喜欢的。
新教材结构主要有下例特点:
1、可靠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新教材弱化了学科知识体系、淡化对知识的过深过难要求,抑制了对学生过早的专业化倾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
必修模块新教材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新教材内容的选择力求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成就,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特色。
3、良好的选择性、层次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新教材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置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来更好的实现课程的选择性。新教材分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这样能适应不同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不同爱好和需要保证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使高中化学具有选择性,层次性。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都有相同的学分和学时,有利于学生灵活安排和组织模块教学,也便于学生进行对模块的选择和调整。
4、适当的综合性和合理的均衡性。“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模块能实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熟悉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这样新教材就具有适当的综合性和合理的均衡性。
二、新教材的新建构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客体所以能被熟悉,熟悉所以能够实现,都是以活动为基础的,熟悉起源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在社会一定价值引导下师生主体间通过体验、交往和生产而自主、客观建构以系统知识技能为核心的经验和意义的一种非凡的反映活动。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课程需要我们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
新教材通过设置的栏目,促进实际教学中“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新教材创设了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学会合作与分享;通过对科学家探究过程的介绍、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新教材改变学科中心的传统教科书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例如,新教材设计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创造性的意见,不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反思能力、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对事实的尊重、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等等。教科书还注重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等。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新教材重视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新教材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爱好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新教材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练习、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为一体;新教材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版面设计做到人性化,力求活泼大方,美观淡雅;文字尽可能精炼流畅,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适当以图代文,以表格代文,以增大信息容量,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发学生思考;新教材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设置各
种栏目以利学生自学或复习从而能实现学生知识地自主构建,并为教师教学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新教材的整合观
课程整合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脑科学研究指出,脑是以整合的方式而非分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的,知识越整合就越易于学习。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是相互补充、彼此共生的关系。分化和综合本来就是客观世界的两种基本的变化方式,而所谓的整合,就是将不同的部分连结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为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合。所有的课程整合形式,不论是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设计还是活动取向的超学科的主题式课程整合设计,都离不开各个分化的学科,都承认学科知识作为人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课程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的世界。新教材的课程整合有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
●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
●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而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
●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教师对可能要学习的单元可能毫无预备,但要使活动有效,必须知识广博;
●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形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的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如研究性学习内容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四、新教材的发展观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把每一个普通人都按照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来培养,课程脱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学术化、专业化倾向严重,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新教材高度重视了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其目的在于改变旧教材内容繁、难、偏、旧和教师与学生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儿童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教育是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新教材的内容设计注重面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面向学生四周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面向社会的现实实际和发展需要。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新教材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教材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从新教材中随处可见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人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具有的感人魅力。
由此看来,新教材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概念的重建。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新教材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模块,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其次,增强新教材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教材内容的选择自主权,拓宽学生发展渠道,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浅谈初中化学新教材 篇3
1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以往的教材编制得比较细微具体,把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做什么都规定的非常详细,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例如:以往在实验活动中,教材把实验划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实验习题”等,而新教材是粗线条的,没有硬性划分,这样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新教材只是给出建议。教学情景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新教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分栏的形式作出提示;各章的复习内容和方法,新教材用问题的形式提供线索,建议学生自己整理。
同时,新教材在练习、作业量和难度的控制上,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其他练习予以补充或更换。新教材的精心选编,架起了教师通往素质教育、体现创新的一座桥梁。
2新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新教材在为对学生学业和人格发展的全面评价做出建议时,留有创新的空间。新教材在学习结果的描述上没有全部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思考,得出答案,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坏习惯,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应用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和实验现象上,独立地学习实验探究。例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时,上课前我设计了以下的思考题:(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z)调查当地酸雨对环境破坏状况,应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3)上网搜集有关酸雨的资料。上课时,检查学生调查、上网搜集的结果,接着让学生做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分别将植物叶子、镁条或锌粒、大理石等物质放入上述液体中,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调查、上网和上述实验,认识了酸雨的危害,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3新教材从书本走向生活。内容更贴近生活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失落中艰难前进3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3.1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3.2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新教材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利用化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素质 篇4
一、利用新教材起始内容,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 总存在好奇心理.所以, 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 去探索, “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例如, 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 不能回答.教师做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后 , 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大胆做出猜想与假设, 接着利用身边的资源, 收集资料、制订计划, 再进行实验探究, 最后进行解释与结论, 得出: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或空气) ;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明确破坏燃烧的条件, 使燃烧反应停止,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样将学生引入新课,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精神饱满, 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逐步适应了新教材, 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彩图、图片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教材安排了许多拟人化的彩图、图片和网址, 这是旧教材所不能及的.翻开课本, 生动活泼的文字, 大量的插图 (原理图、示意图、幽默画等) , 以及各种醒目的栏目 (如“你知道吗?”、“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等) , 更加让人爱不释手.我想一进入初三的学生看到它就会有第一面的好感, 有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 作为教师刚好可以把握这机会, 及时展开化学的入门教学, 把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转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新教材不仅提供给学生更生动、更直观、更平等交流的内容信息, 同时增添了化学知识的魅力, 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是极为有益的.图片是对知识, 特别是较枯燥知识的一种形象注解, 充分利用图片和和网址, 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录像、录音、幻灯、实物投影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利用录像可以将一些生产工艺、科普知识、化学应用、新科技等“搬”进课堂, 扩大教学信息量, 使学生能够在小课堂中看到大世界.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 使教学活动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集于一体, 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 赋予教学信息以交互功能.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帮助下, 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的动态形象, 动听、悦耳、渗透着饱满情感的语言进行教学, 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流、教学进度的及时调整有了保证.因而,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 使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以实现, 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我在设计制作的化学多媒体课件“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利用三维动画展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的工作原理, 模拟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酸雨的形成以及酸雨对农作物、森林资源、钢铁桥梁、交通工具、建筑物和文物的毁坏等, 惟妙惟肖, 弥补了教学模型、挂图以及到工厂参观的不足,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利用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中学化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教材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 而且较旧教材而言, 对实验方法的改进, 形式的变化都有很大的突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 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所以, 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 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 更要重视家庭小实验.打破以往教师讲实验, 学生背实验, 培养高分低能的做法, 并调整好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真正通过对实验的教学, 达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规范操作技能的目的.
四、利用讨论题, 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教材的每个章节中, 都适时安排了一定量的讨论题, 这些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学生在讨论交流时, 能充分动脑、动口, 比单纯的听或写要好.另外, 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性.所以, 通过这种锻炼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 问:“做馒头时, 面团经过发酵后生成一些酸, 此时可加入一些纯碱溶液, 用力揉和, 然后做成馒头.蒸熟的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为什么?”学生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和探讨, 共同用所学知识, 解释这个问题.原来是酸跟纯碱 (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 从而使得馒头变得疏松多孔.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
五、利用化学史资料, 进行品德教育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了基础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并要求基础教育应有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和善于应对全新挑战的勇于开拓的人才。已有的实施了很多年的基础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基础教育观念更新、教材改革势所必行。北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适时出版,深圳市已经全面推广实验。我有幸参加了“新教材”的首轮实验,作为参加者,首先研究、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悉心钻研了新教材,并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深受启发,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体会。以下分几个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新教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新教材编写中,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也需要数学。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何况教材中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小了学生和数学理论的距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例如:“你今年几岁了?”(引入方程的有关知识)多实际的问题;“日历中的方程、打折销售、教育基金”等生活场景都离学生非常近,甚至就发生在学生本人的身上;“100万有多大?”、“有趣的七巧板”、“月球上有水吗?”、“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图案设计”、“从不同方向看”等有趣的问题,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潜移墨化的学生愿意上数学课了。
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新教材和旧体制的不协调问题。如:这一届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时没有实施新教材,是按着原有教材上的`课,且正好赶上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其综合素质达不到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不仅不善于积极思考,也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甚至连这个能力也不具有。再如:好多日常生活中的名词和概念,学生都不知道就更不懂,象“时差”、“成本价”、“利率”、“利息”、“销售量”,表现出理解能力差。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些名词和概念,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直接导致练习时间的减少,进而导致教学进度的推迟。
二、新教材实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很喜欢“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议明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经常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辅助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讨、研究问题,围绕学生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活动,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且学会学习。数学技能和思维方法得到锻炼,意志力得到培养、自信心不断发展、科学精神逐渐形成。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一个障碍是,在做这些活动时,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主动发言,锻炼的机会多;而
利用新教材实验进行高效教学 篇6
一、认真设计实验,进行高效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原电池》这节课,我是按照实验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观察锌板和铜板分别置于稀硫酸中的现象;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结,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老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甚至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二、利用探索性实验,进行高效教学
验证性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挫伤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而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下面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会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特别是对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决不能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这更激发了学生对知识勇于追求,善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变通实验,进行高效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化学实验现象又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进行高效教学,发展学生智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学习“盐类的水解”这节课时,我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我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盐溶液NH4Cl、CH3COONa、NaCl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结果学生立刻回答出PH=7,但通过实验(使用PH试纸、或者PH计、或者是酸碱指示剂)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结论不一样呢?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于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了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时我赶紧解释了原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又让学生分析了Na2CO3、Al2(SO4)3、BaCl2等溶液的酸碱性,巩固了所学知识。
初探初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教学 篇7
一、实验内容选材广泛, 贴近学生生活
新教材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选取了广泛而丰富的实验内容, 通过化学实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 在新教材第一单元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这两个实验, 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准备蜡烛、火柴等实验用品, 并认真阅读和查阅与这两个实验有关的资料, 积极主动地完成两个实验。
在新教材中, 共有41个实验或实验系列, 其中有70%与我们的生活有关,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么多的实验中, 有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也有相对比较陌生的,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条件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内容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因此, 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 注重实验内容的筛选并分类, 对不同类的实验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简单易行的家庭小实验, 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 如“1+1是否一定等于2”、“石墨导电实验”、“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 苹果、洗发水等的PH值”、“叶脉书签”, 等等;需要教师适当创造条件就可以做的实验, 也应要求学生做;此外, 还可根据相关知识, 补充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做, 如“口吹石灰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测当地雨水的PH值”等。笔者所在的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但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 于是, 每次涉及到环境问题时, 笔者就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考察, 指导他们进行有关实验, 并从环保部门 (或环保网站) 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 然后, 再将实验、调查的情况公布在黑板报上, 让全班同学想办法制定可行的治污方案。
二、实验的性质由验证性转为探究性
以往的实验都是学生按照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般地操作, 在此之前, 他们已经从教材上知道了结果, 只需在实验过程中如实记录现象, 验证一下即可。这样, 学生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 停留在浅表层面, 因而只能进行被动、机械地学习。新教材将以前的验证实验变为探究实验, 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这样, 不但能让学生获得知识, 学到技能, 更重要的是还能使他们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 养成科学品德。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 在教学中, 探究实验教学通过探究实验问题—猜想实验事实—实验验证—科学结论—解释和应用等探究过程来研究问题, 效果较好。但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有许多困难, 需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适当处理, 方可有利于科学探究学习的进行。如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独立地完成实验探究;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 等等。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平坡削枝, 适当降低难度, 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此外,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师还应进行适度地指导。
三、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
老教材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 学生实验极少, 他们主要是机械、被动地“听”化学实验, 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 而没有养成真正的科学素养。新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促进其主动地学习。因此, 提出了41个实验和实验系列, 其中80%以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做, 50%以上的实验作为科学探究形式出现, 这就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试验的界限, 编入了仪器简单, 且操作简便, 又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实验。
新教材几乎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这样的实验,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科学地分析实验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经验,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提出猜想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并将学生进行分组, 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究;配合相关讨论题展开讨论交流, 分析解释实验现象、数据等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获得新知。
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中, 实验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和思路, 能够较好地把握新教材的实验特点, 从而使实验教学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 最终实现化学课改目标。
摘要:初中化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 新教材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将实验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把实验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中。这使得初中化学实验具有了新的特点, 同时, 也使教学策略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新教材,实验特点,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走进新课程丛书——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探讨化学新教材与新型师生关系 篇8
新教材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 而且注重情感和态度的目标,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激励、亲情与友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 得到指导和建议, 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 以情唤情,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达成默契。在化学教学中, 可采取:展示化学之美, 以美融情;优化课堂提问, 以疑导情;贴近社会生活, 以用激情;挖掘化学史实, 以史渗情等方法。 平时教学用语, 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做甘甜的泉水, 滋润学生的心田, 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 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 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 使化学教学成为心灵净化、陶冶情操、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苦学”为 “乐学”, 从而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某学生很懒, 就经常与该生聊天, 先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一下子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平时见面也开开玩笑, 嘘寒问暖, 学生身体不舒服时, 从精神上多关心, 有必要在物质上予以一定的帮助, 学生自习时走到学生旁边, 有意停下来, 看看学生的学习状况, 该生慢慢变了, 变得阳光了, 课堂上目光专注了, 作业写了, 该生觉得不能辜负老师对他的一片深情, 爱屋及乌, 喜欢老师, 就喜欢上老师所交的科目, 变得乐学。
二、新教材强调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方式, 注重探究性。
新教材要求:变“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 从教与学中焕发学生的勃勃生机。
新教材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 教师要通过“引导、尝试、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调控、师生互评, 学生自评, 评出观点, 评出学习积极性、学生总结”几个步骤指导教学。 凡是学生看得懂的, 让学生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 让学生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 让学生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 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化学实验, 让学生做, 教师坚决不包办代替。 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 积极营造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使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 师生互动、合作, 切磋进取, 结伴成长。 例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 让学生观察一块钠, 并说出钠的状态、颜色。 如何探究钠的密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呢? 让学生熟读课本, 然后得出把一块钠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通过实验现象, 既可认识到钠比水轻、熔点低等物理性质, 又可立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即钠块熔成小圆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应该有气体产生, 让学生探究会是什么气体呢? 让学生写出反应物是Na和H2O, 如果有气体产生, 就应该是H2或O2, 接下来就让学生讨论如何检验H2和O2, 充分讨论后让学生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进行爆鸣实验, 即可证明有H2。 钠和H2O反应产生H2, 还有什么产物呢? 在让学生往反应后的水溶液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学生就能立即想到有Na OH生成, 这样通过讨论、实验、总结, 即可写出Na和H2O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2Na OH+H2。
三、新教材强调学习过程教师是引导者, 注重实践性。
新教材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现象和身边的化学学习化学;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尽量由学生自己探究实验,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例如, 在学习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性质时, 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l2确定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 强调发生化学反应即有新的物质生成, 如何证明Cl2通入H2O有了新的物质生成呢? 学生取少量氯水于试管中加入Ag N03溶液, 有沉淀, 说明有Cl-生成, 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红色出现, 说明有H+生成, 通过这两个实验现象, Cl2通入水中后有HCl生, Cl2通入水中确实已经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除了有HCl生成外, 还有哪些物质生成呢? 老师让学生回忆在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时, 除了变红外, 还有什么现象? 学生会回答红色溶液消失, 老师立刻引导学生思考应有有漂白性物质产生? 这物质会是HCl吗? 还是另一种新的物质? 让学生在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 通过试验中观察到变红, 并不褪色, 说明Cl2和H2O反应除了有HCl生成外, 还有另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即HCl O。
四、新教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教材突出“人文性”特点,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 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把学生看成与自己有平等关系的公民, 爱“白天鹅”也爱 “丑小鸭”。 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 不管他们学习成绩如何, 坚决不歧视“差生”, 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 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 其次, 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偶尔的失误, 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 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积极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赞赏教育”。 例如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 对成绩有波动的“好生”和 “差生”。 老师要尽量平等地指出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态度亲切而不失威严, 让“差生”感觉到, 老师在关心他的同时, 也指出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好生”受到更大的鼓励和激励。
新教材的实施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充分体现了情感性、探究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点, 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教材教学的关键。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9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mol/L FeCl3和0.01mol/L CuSO4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速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并做出结论。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 0.01mol/L KMnO4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褪色时间,并做出结论。
实验3: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2mol/L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振荡。观察、比较硫酸溶液、唾液对淀粉的催化效果,并做出结论。
通过这三个实验来说明催化剂的选择性,同时使学生对催化剂选择和使用的方法有所了解,进一步熟悉催化剂。
笔者认为该实验有必要在以下方面调整改进。
第一,实验3是学生已有的化学常识,实验现象对比直观明显,学生最易得到合理结论。实验2要说明Mn2+起催化作用,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若教师直接给出“Mn2+起催化作用”这一结论,证据不足,这不是探究而是灌输,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实验1的对比性强,FeCl3和CuSO4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为实验2的探究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可以把三个实验的顺序调整一下,按实验3、实验1、实验2的顺序,逻辑上更合理,探究思路更清晰。
第二,实验1、2结论的依据不足。不能由实验1就得到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还要考虑SO42-和Cl-的影响,不能武断地就认为是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可以更严谨地设计对照实验:分别采用等浓度的FeCl3和CuCl2,Cl-浓度相同的FeCl3和CuCl2,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比较得到结论,获取选择催化剂的方法。实验2同样可以设计为采用MnSO4和MgSO4,对比说明Mn2+的催化作用,从催化原理上加以讲解,拓展教材。
第三,对催化剂的认识不到位。在实验1后的溶液中加NaOH,以验证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剂催化后是否有变化,从而认识催化剂。
根据以上分析,重新将实验过程设计如下。
实验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2mol/L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振荡。观察、比较硫酸溶液、唾液对淀粉的催化效果,做出结论。
实验2:(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 mol/L FeCl3和0.01 mol/L CuCl2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的速率。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mol/L FeCl3和0.015mol/L CuCl2溶液各1mL,摇匀,比较分解的速率。
实验2结论:Fe3+的催化作用强于Cu2+的催化作用。
实验3:在实验2-(1)(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0.01mol/L FeCl31mL)反应结束后加氢氧化钠到不再产生沉淀。
实验3结论: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实验4:在两支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和2mL 0.1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长短,做出结论。
改进实验后,过程结果评价能够:1.循序渐进,符合认知习惯;2.对比性强,结论论据充分;3.加深学生对催化剂概念和选择性的认识。
像这样可以改进的实验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如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实验2—1“Zn和不同浓度的H2SO4的反应速率的比较”。要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和表示方法的比较,都可以对实验进行有效改进、创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从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提高教学效率 篇10
一、简单记忆法:
把复杂繁多的内容浓缩提练, 采用厚书读薄。如讲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待把它的过程讲清楚后就可以简化为这几个字“一贴二低三靠”来进行学习。
二、比喻记忆法:
将形象、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如讲解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原子的构成, 可以把原子比喻成煮熟的鸡蛋进行研究学习。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 提高兴趣可以采用趣味记忆帮学生学习。如在讲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 可采用“一氧化碳早出晚归, 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前者颠倒要爆炸, 后者颠倒要氧化”这样的口决来学习;又如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时可用“标签面向手心持, 取下瓶塞倒放置, 两口紧贴不外流, 盖瓶放回原位置”来帮助记忆。
四、谐音记忆法:
一些容易混淆的、遗忘快的知识可用采用这方法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水的组成电解水时, 氢气氧气正负极体积比易混淆, 可用
一、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法。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我们可直接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 (含量) 保持不变这两个标志来进行判断。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限度, 就是判断反应的v正是否等于v逆。
2、间接判断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量来间接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否, 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各气体的何种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等等。
3、特殊判断法。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固、液除外) 不发生改变时, 即为化学平衡状态。特别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总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达到的标志。
二、化学平衡判断实例
下面我们以反应αA (g) +b B (g) ·p C (g) +q D (g) 为例, 分析下列情况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平衡。
1、等速。 (1)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αmol A。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生成αmol A是指逆反应速率, 数值相等, 意味着v正=v逆。 (2)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生成pmol C。不能。消耗A和生成C都是描述正反应的, 不能判断v正=v逆。 (3)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αmol A, 同时消耗qmol D。能。单位时间内消耗αmol A是指正反应速率, 同时消耗qmol D是指逆反应速率, 意味着v正=v逆。谐音“幺儿正养父亲” (一二正氧负氢) 来记忆, 还有在讲元素时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几位的可采用“养、闺、女、贴” (氧、硅、铝、铁) , 又如生物体中元素前三位的可用“氧、探、亲” (氧、碳、氢) 学习。
五、关键词记忆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和词来记忆。在讲解催化剂概念时, 可用“一变两不变”描述;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先讲解分析, 然后减缩为“组—查—装—夹—点—收—移—熄”描述学习记忆。
六、顺口溜记忆法:
初中化学中大量记忆难而又常用的知识。可用这种方法来讲解学习。比如在讲空气成分时可以“空气组成别忘记, 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来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 莫要当成质量比”;在讲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时可用“铁夹离口三分一, 管口下顷水下移。导管略出橡皮塞, 根据外焰调试管。固体斜铺试管底, 气泡均匀才收集。先移导管后撤灯, 水不倒吸管不裂。”
七、列表法:
表的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包罗万象, 可把前后, 左右的知识用表归纳、总结、比较, 尤其对区别容易混淆的内容概念有帮助。如讲到原子与离子比较;化学符号同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等这些可用列表比较法学习讲解。
总之,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背景下, 教师要多思考多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透析化学平衡的建立
◇周勇
2、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变。
(8)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改变,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上述各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 (9) 其他条件不变, α+b=p+q时, 总体积、总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能。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这些量都是不变的。
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0)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同时, 若反应没达到平衡状态, 气体分子数就不停地发生变化, 只有气体分子数在平衡状态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才会一定。 (11) 当α+b=p+q时,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一定的。
4、温度和密度。
(12) 其他条件一定时, 体系温度一定。能。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 正反应与逆反应的热效应恰好相等, 体系温度才能不变。 (13) 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的反应, 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是一定的, 若体系的体积固定, 那密度就是一定的, 所以其他条件一定时, 密度一定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11
一、 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实验的“探究价值”
化学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化学实验问题,应有“探究价值”。所谓探究价值,是指化学实验问题一定要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和程度)以及教学计划(课时松紧)、具体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等,适当安排探究活动。如苏教版的《化学①》,课本中共设置了“活动与探究”13项,“观察与思考”15项,全书36课时中至少有20课时安排有实验活动。所以,无论从课程标准还是从新教材内容来看,实验活动都占有较大的篇幅和课时。 “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两个栏目中的实验与旧教材中 “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呈现方式有较大的区别。由于新教材中未严格界定学生和教师谁为实验主角,部分教师产生了“究竟哪些是学生必做的实验”的疑问。新教材中不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目的在于:一是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各学校的条件,尽量为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做实验创设条件;二是要减少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做学生分组实验,或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都是很好的探究内容。新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绝大部分都是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好素材。
二、 通过学生实验,展现新教材实验的“探究价值”
1.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获取直观的学习效果
实验是一个全方位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可能在黑板或草稿纸这样的二维空间取得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也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都是我们教师能够预测的,这些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案例),若能予以重视和解决,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生分组做“Zn-Cu原电池”实验时,会有学生问到,为什么两电极表面均产生气泡,而不是我们课本上所讲的“用导线连接后,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论上的分析出现了什么问题?Zn难道也做正极了?锌片表面产生气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和电极材料有没有关系……最终推测:锌片中可能含有一些杂质,从而在锌片内部形成了若干个小原电池。这样,学生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还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涉及原电池的问题,如钢铁腐蚀等。通过对实验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提出、思考、解答,学生不仅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而且掌握的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
2. 通过实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这种过程,主动探究,就能自动引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与新情境、新信息、新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和链接,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出新的生长点,使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和发展,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中生成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产生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例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根据所给实验用品(锌片、铜片、铝片、石墨棒、导线、电流计、稀硫酸、酒精溶液、蔗糖溶液),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根据提供的材料,自由选择设计原电池,并填表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各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探究归纳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学生在实验探究学习中亲身经历了由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表格设计、记录数据、得出规律结论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最终获得的是一种能力,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等其他方面用得着的东西。我想,如果学生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他将是终身受益的,这也是新教材试图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 通过教师引导,实现新教材实验的“探究价值”
1.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得到了和书本上同样的结论仅仅体现了“实验性”的字面含义,更应看重的是蕴含其中的科学精神。如果只实现了前者,最多是部分地满足了知识技能的教育目标,只有真正落实了化学的科学教育目标,才能较完整地体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教育目标。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的实验中,水层的颜色总是不能褪去,甚至几乎没有变化,如果草草了之,也就无非是用碘水浓度过大等理由搪塞掉。教师准备演示或分组实验时自己先做一遍,在做一遍的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小问题,甚至有些去年做过的实验,今年再做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重视这些小问题,会让学生学到很多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用好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对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不仅要做、会做,还应该十分有把握。教师应从中挑选实验室条件已具备、学生能在课内完成、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比较安全的实验来让学生完成。教师要努力去改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成功率更高。例如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的 “盐类的水解规律”:探究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用pH试纸测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六种盐的PH值。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最后学生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以下问题上来。
(1)为什么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
(2)哪些盐溶液显酸性,哪些盐溶液显中性,哪些盐溶液显碱性?
学生在课堂上用pH试纸测NaCl溶液时却得出pH为6(因为上述盐溶液的配制,实验员是用自来水,而我校的自来水用pH计测为6.4);而同一种盐溶液不同组别也有不同(如Na2CO3溶液的pH为11、13、14。原来实验员配制Na2CO3溶液时的浓度也并不相等)。如果教师事先不去做一遍,不去探究原因,可能上课就受这个问题困扰解释不清楚而影响课堂教学,偏离了知识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针对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明白“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这一规律。
总之,教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的要务是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让他们亲自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但我坚信经过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理解新课改精神,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上是笔者的一点浅见,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祖浩,王磊主编.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顾晔.由一道高考实验题想到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 (1-2):59~61.
[4] 吴思杰.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高中新课程培训资料,2006.10.
新教材化学实验 篇12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材特点,教学策略
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著名教育学家达威多夫曾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深入分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 (简称高一化学新教材) 的特点,结合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探讨和优化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1. 新教材版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以全新国际流行版式展现出来,大开本,双色印刷,图文并茂,有彩图(不含实物元素周期表)21幅,涉及各章节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和变化,有插图121幅,包括科学漫画、实验过程展示图、生产应用图、物质转化或能量变化示意图、概念或知识间逻辑联系图、化学实物图和科学家照片等,各章节均用双色套印。仅从感官上讲,新教材形象生动,趣味性和直观性强,易于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2. 新教材内容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内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并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删和转移处理。主要增加绪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中的电解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环境保护、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删除氯化氢、硫和硫的氢化物、硫酸的工业制法、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还将离子键与共价键两节合并成化学键一节,将高二硅和硅酸盐工业转移到高一,将氮和磷的有关内容转移到高二。经过处理,新教材充分把握重点、分散难度,更加紧凑和合理。
此外,新教材还在各章节编排“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课题”等知识板块,力求将课内双基知识和课外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既丰富教材知识内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又便于教师灵活组织教学。
3. 新教材编排顺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以知识逻辑顺序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对其知识体系作出较大调整。第一,重视初高中教学衔接。新教材首次增加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将化学放在人类进步背景下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心能源、材料、环境和健康等与社会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此安排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进一步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对学习化学的方法加以重视。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系统性较强,既有助于复习初中知识,又有助于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好的衔接作用。
第二,坚持分散难点、分步到位、螺旋上升原则。突出表现在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从“物质的量”一章中分离出来,转移至“卤素”一章之中,将“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安排在第二册“氮族元素”一章之中。另外,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安排在第一册,而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安排在第二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则安排在第三册。
4. 新教材学习方式新。
高一化学新教材力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探究,认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教材增加较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选做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课题,以及“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等新型课堂活动形式。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其获得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不断训练科学方法,逐步端正科学态度,最终形成科学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新教材教学策略
1. 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切忌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尺度。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决定、制约作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复习那些知识,为学习那些知识服务? (2) 学习那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3) 培养学生那些能力,达到什么程度,并结合哪些知识内容来培养? (4) 应进行那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观点? (5) 应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实际内容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要制定合理,阐述明确,方便贯彻落实,切忌以高考标准要求高一学生,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两极分化。例如《卤族元素》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⑴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⑵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卤素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元素“族”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作铺垫;⑶通过比较卤素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⑷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 坚持教学内容系统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系统化指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相关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系统论观点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方式,学习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处理要求教师熟悉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二章《碱金属》以“提出问题→分析→预测→实验→讨论→归纳”的方式表述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描述金属钠、钠的氧化物,以及碱金属元素的日常用途,设疑:“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其依据又是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分析和预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以探索问题的答案所在,并进一步讲解如何巧妙构思H2的检验方法,发动学生创造新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再和学生一道回顾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归纳总结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今后怎样获取、分析、运用知识,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研究”、“探索”和“钻研”,使其转变学习思维方式,并学到完整、系统而又有条理的知识内容。
3. 坚持教学过程科学化,精心搞好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通常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将一节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三个部分。在课的开始,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其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课的中心也是课的核心,决定着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进行。课的结尾,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概括、归纳和强化,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和方便以后的教学衔接。
(2)课堂提问设计
提问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对于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例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时,我首先设疑:“盐溶液显中性、碱性还是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观察、说明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再如在学习“氮气的化学性质”时,我首先阐释分子键能,接着提问:“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如何?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氮气可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必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其效果不言而喻。
(3)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设计。
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由此可见,加强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很有必要。课堂练习着重考查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师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穿插安排,选用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对的习题。课后作业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要结合学生已学知识,以及课外作业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遵照大纲要求,合理布置,以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和逐步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目的。
(4)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既能弥补语言难以表达某些问题的不足,又可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体现教学目标性,揭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体现教学系统性,形成完整知识链; (3) 体现教学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注意中心。
4. 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选用恰当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得法。各种教学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堂课究竟选用什么方法要视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化学教学首先要重视各种基本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其次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和具体学情,特别领会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挖掘信息和科研探究的能力,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保证教学过程最优化。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原电池》一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来完成教学: (1) 观察锌板和稀硫酸反应。 (2) 若锌板和稀硫酸反应,改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 (3) 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而是通过用外电路导线连接,有何现象? (4) 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学生在完成实验过程中,经教师点拨,不仅能掌握知识,而且能训练和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磊, 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 (化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玲.高一化学新教材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3, (5) :143-144.
【新教材化学实验】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新教材08-30
初中化学《新教材》研究心得10-12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05-12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探讨化学教学改革05-23
化学教材09-04
初中化学教材05-13
化学教材与生活08-18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10-08
化学教材建议管理12-27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