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

2024-08-30

教材实验(精选12篇)

教材实验 篇1

本文以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下) 为例, 谈谈自己对教材中建模思想的一点肤浅体会, 恳请同行指教。

一、通过建立方程模型,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和思想, 为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作准备

例1 (P10例6) 。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和45克的食盐, 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克盐到盘B内, 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例2 (P11例7) 。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搬6块, 男同学每人每次搬8块, 每人各搬了4次, 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名男同学?

二、通过建立方程组模型, 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3 (P31例6) 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 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 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是1000元, 精加工后是2000元, 那么照此安排, 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

三、通过建立不等式模型, 使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 积累经验

例4 (P49问题2) 在“科学与艺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 对于每一道题, 答对得10分, 答错或不答扣5分, 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通过预选赛。育才中学25名学生通过了预选赛, 他们分别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

四、通过建立不等式组模型,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例5 (P53问题4) 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 爸爸体重为72千克, 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 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 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 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 结果, 爸爸被高高的跷起。猜猜看, 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五、课文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题, 旨在通过练习,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自己学会建立数学模型, 并逐步提高建模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例1 (P16问题3) 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 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 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 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 ”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

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于是各自试了起来:有添上一人先做几天再让另一人做的, 有两人先合作再一人离开的, 有考虑两人合作完成后的报酬问题的…

李老师回教室后选了两位同学的问题, 合起来在黑板上写出:现由徒弟先做1天, 再两人合作, 完成后共得报酬450元。如果按各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 那么该如何分配?

试解答这一问题, 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

例2 (P33问题1) 要用20张白卡纸做长方体包装盒, 准备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做侧面, 另一部分做底面。已知每张白卡纸可以做侧面2个, 或者做底面3个。如果一个侧面和2个底面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 那么该如何分法, 才能使做成的侧面和底面正好配套?

请你设计一种分法。

总之, 在教学中要采取循序渐进, 逐步渗透, 分步提高的方式, 通过实践与探索, 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数学建模思想, 并学会自己建立模型, 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练剑华, 建立数学模型—— 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 中学数学杂志, 2004 (4) .

[2].王建磐, 初中一年级 (七年级) 数学 (下) 教师用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材实验 篇2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一、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整合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二、教材整合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努力在教科研过程中使广大教师得到提升;在教科研过程中,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在教科研过程中,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教材整合的目标

教材整合教学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把握知识结构,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教学过程中过渡性的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在组织整合教学过程中,用最经济的时间,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和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最佳组合。

四、教材整合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师生合作,正确制定单元定标——单元达标——单元测标这一基本教学模式。

第二、整合教学能够使学生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最佳组合。

第三、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特别是阅读、写作)能力。

五、教材整合的主要思路和观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课标”削枝强干、以简驭繁,提出了“识、写、读、背、说、习”的语文学习“六 字诀”,固本培元,着力为学生夯实语文基础。为了凸显语文学习目标,编者在每个单元为孩子提供了符合孩子语言多维建构需要的、丰富多元的、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3-4篇;每课课后,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3-4道练习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每个单元练习也突出了综合性,设计新颖,语言活动,板块清晰,与孩子生活很是贴近;此外,还有每单元习作的安排、精美的配图、好书推荐、名人知识卡片等,构建了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便教利学的立体的语文教材体系。在这个立体的体系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正确把握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清楚各单元教材中可挖掘的有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资源类型与形式,如适合积累的资源、语感培养资源、思维训练资源、人文教育资源、审美教育资源、写话习作训练资源、阅读能力训练资源、交际能力培养资源、可拓展知识视野的资源等。

六、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以“诗”为主,选取了四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本单元课文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本单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在理解词义上,可充分运用《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所揭示的方法活学活用,会把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并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第二单元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再加第五单元的《东方之珠》,共4篇课文。这组课文都是描绘祖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要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仿照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对学生进行“围绕中心句把句子写具体”的训练,可以进行:“广场上真热闹呀!”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把广场上的热闹写具体。例如《东方之珠》仿照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对学生进行“围绕中心句把句子写具体”的训练,可以进行:“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把广场上的热闹写具体。《西湖》一课,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按照方位的顺序把一个地方写具体。《拉萨的天空》一课,仿照课文的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咤闹海》。这三篇课文都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读有趣故事的同时,明白一定的道理。三篇故事的内涵呈螺旋上升,由蒲公英的被动到小动物的主动,再到哪吒的不畏强暴,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三篇文章,都是以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为立足点的。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分角色朗读好课文,会复述故事。精读感悟课文,体会寓言、童话故事的警示作用,并可以想象画面内容,写好景物描写,注意描写景物的观察顺序。同时要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课文所要阐述的学习精神,并组织练习排演课本剧。例如《蒲公英》通过“亲切、大声、得意”等提示语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环境,有感情朗读;《三袋麦子》、《哪咤闹海》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排练、表演。

第四单元

本单元共安排三篇课文,分别为《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从内容上来看,三篇课文都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 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

本单元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例如《第八次》根据第五段的叙述展开想象,着重引导学生想象布鲁斯会怎样去动员士兵,想象要丰富而合理。《卧薪尝胆》学生学完课文后能讲述这个故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

第五单元

本单元安排了2篇精读课文《小露珠》、《石榴》。这组课文都是状物的,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要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小露珠》一课,让学生明白小动物和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仿照课文句式,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石榴》一课,仿照课文的第四段,品尝一种水果,按一定顺序用看、长、品的方法介绍一种水果。

第六单元

本单元围绕介绍科技知识来组织课文。《石头书》介绍考古学知识,《小稻秧脱险记》介绍农业知识,《航天飞机》介绍现代科技知识。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本单元继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总分的构段方式。例如《石头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读书”和“刨根问底”的意思。《小稻秧脱险记》中,让学生用“纷纷”和“激烈”造句。《航天飞机》一课,让学生通过总起句的学习,进行迁移练习:“——————普通飞机能飞两万米高,而航天飞机能飞到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普通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7分钟。”让学生给这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总起句。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写作能力。

第七单元

本单元是由三篇课文构成,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为主体框架而选取课文的。三篇课文《军神》、《掌声》、《金子》都是反映人的意志品质的故事。

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根据人物描写,理解所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德品质教育,并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积淀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

《军神》这篇文章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仿照课文,用一段语言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掌声》中有人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仿照课文,描写一个人的动作、神态,突出人物特点。

《金子》一课,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一段人物的动作。

另外,在学习这三课时,学习默读课文和快速阅读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课文故事。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第八单元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写作者或文中的人物回忆年少时的事,来表达思乡深情,或讴歌革命精神。

改进教材实验 提高课堂效率 篇3

一、氨分子扩散

在“分子和原子”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观察浓氨水分子的扩散。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学校实验室中常见的最小烧杯为50ml的小烧杯,且要用1000ml大烧杯才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空间较大。在把浓氨水倒入小烧杯中时,会有较多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严重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师生的健康。实验耗时较长、试剂用量较大。为了改进不足,我在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验操作:1.先在一棵 “小树”上滴蒸馏水,再滴上酚酞试液,观察。此时“小树”不变色(说明酚酞与蒸馏水不变色)。然后用眼药水瓶对着“小树”喷撒浓氨水,此时,“小树”开“红花”(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这样生动形象的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体现学习中类比的化学研究方法。2.移走第一棵红色的“小树”,拿出两棵“小树”,分别滴上酚酞试液,用塑料水杯罩住其中的一棵和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塞已取下),观察现象。此时,看到罩住的“小树”在1分钟内慢慢开“红花”,好像桃花在盛开(说明浓氨水分子在运动)。3.盖上盛浓氨水的试剂瓶塞,让“小树”自然干燥(进一步说明浓氨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在“小树”干燥的过程中,教师整理仪器,以便多次使用。

实验设计优点:1.本实验设计进一步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新课程理念。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氨气对学生的刺激,将污染降到了最低。2.用代用品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材料易得,既廉价又可反复使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用量很少,节省了实验用品,节约了经费,适于农村学校实际。3.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观赏性强、实验用时短,利于实验结论得出,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该装置可用于学生的“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用于教师的演示实验。

二、活性炭净化水实验

“水的净化”和“金刚石、石墨、C60”两课中都有活性炭净化水实验。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用活性炭净水的实验(实验6-1)。实验内容如下:在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振荡,观察现象。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因为木炭、活性炭的颗粒是黑色的固体,不便于观察水中“红色”褪去的现象。如果振荡后再过滤,这样虽然能够看到红色褪去,但费时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为了改进不足,我在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找一个大号的注射器针筒,先放进一小团脱脂棉,然后加少许活性炭粉,在活性炭层上面再放脱脂棉。这样一个简易净水器就做好了,实验时往注射器内注入有颜色的水,经过活性炭层吸附后,用小烧杯接住流出的液体,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褪色现象。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在添加完有颜色的水以后,再挤压活塞,以加快水流速度,节约时间,实验前后对比效果很明显。

三、白磷水下燃烧

在“燃烧和灭火”一课中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有“白磷水下燃烧”的实验。实验:在一个烧杯中盛有半烧杯的60℃~80℃的热水,热水中放入白磷,在烧杯上方放置一片薄铜片,铜片上方放置分开的红磷和白磷。观察到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只是熔化。看到实验现象后,我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到实验现象:白磷在水下燃烧发出火光。根据上述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我们直接对烧杯中的白磷通氧气,会看到熔化后的白磷会四处游动并形成许多小液珠而散开,实验时必须不断“追寻”白磷,操作起来不太方便。故此,我对此实验做以下改进。

将烧杯换成离心试管。由于离心试管底部面积很小,很容易将导管放在白磷上方,“固定”住白磷。此改进可解决通氧气(或空气)时白磷四处游动的弊端,而且可多次通气体,每次都能看到明显的火光现象。在通氧气时,氧气的速度要把握好,应缓慢地通入氧气,速度太快会把熔化的白磷“吹散”。

当然,化学实验的改进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如学校的教学用具是否完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的改进、实验仪器的更新,化学实验的创新将会有着更为广阔的领域。

合理使用教材优化实验教学 篇4

一、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笔者 的教学和 调查发现,与大纲版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淡化了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明确区别, 目的是给教师更大的自由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条件实施实验教学。然而受到学校实验条件、教学课时、教师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新课程实 践教学的 要求背道 而驰,具体有:

1. 化学实验 的魅力逐 渐缺失。

实际教学中, 教师把教科书中大多数实验设计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学生“照方抓药”即可,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 动手实验 能力。教学方法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把化学实验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的手段。“结论”往往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和书本上早已知道, 就像水平很低的侦探小说或者电影那样,没有任何悬念,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没有发现时的快乐,感受不到化学的魅力。

2.中学化学实验资源仍然不足。

近些年随 着教育的 快速发展,中学实验条件有所改善,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配置比较齐全,但因诸如教师教学内容把握不好造成课时紧张、有的学校同年级班级数较多、有的学校缺乏专职实验员使得实验需要教师自己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讲课的工作量等原因, 大多数学校仍然无法满足学生分组实验的需要, 因此也就难免出现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的现状以及现代化的实验室经常处于闲置的状况。

3. 新课改起 步初期 , 很多方面存在着误区。

合作精神是科学实验成功的要素之一, 对于中学生今后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本无可厚非, 但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合作, 结果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教学中看到的现象是一个学生做实验, 同组其他学生旁观;一个学生拿着试管,另一个学生则小心翼翼地向试管中滴加药品,等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现代教学的必经之路, 但也出现了用多媒体模 仿取代真 实实验的 现象。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化学实验教学。从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可知,脱离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嗅不到气体气味,感受不到反应的吸、放热现象,他们将无法真正领悟化学实验的真谛。

4.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研究 实验的积 极性不高,只有少数教师还坚守“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信念,组织一定的学生分组实验; 大多数教师仅仅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定量的演示实验 , 还有少数 教师完全 是以“讲”代“做”。

以上调查情况说明:2010年甘肃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弱了。这是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一种现状,它伴随着课改的实施而诞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不可避免地成为新课改后化学教学改革的拦路石。

二、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该如何与时俱进, 促进化学学科的改革呢? 为践行新课标的要求, 三年来我们学校化学教师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在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

1.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化学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和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组织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需药品、操作步骤,认真观察和记录现象,经思考得出结论。如在做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实验(4—7)时,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 让学生回忆前一节次氯酸的漂白性、初中化学学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比较这几种漂白的原理、效果的异同,加深对二氧化硫漂白原理的理解。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开动思维“机器”,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素质自然得以提高。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挖掘书本已有的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实验 (1—5)配100m L1.00mol/LNa Cl溶液的学生实验中,以往教学是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的程序,即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去做。而按探索性实验要求,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等有关知识,并能够自己完成这个实验。所以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准备,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只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笔者对两个班级分别采取上面的两种教法,结果: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去做的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全部学生操作有序,学生顺利做完实验,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后一种教法截然不同,课堂秩序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操作步骤和方法各不相同, 暴露出的问题不少。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都拿着自己配制的溶液请老师观看,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以某一组或几组的实验为主, 针对学生遇到的疑问或违背操作规程的现象,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 在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相互讨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3.推广“微型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微型仪器,寻找一些代用药品,为完成课本一些实验或探索一些物质的性质拓宽了途径,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活动。如高一化学(必修1)中“粗盐的提纯”、“一定物质的 量的溶液 的配制”、“淀 粉胶体的 丁达尔现象”、“金属与酸的反应”、“纯碱和食盐的区别”等实验。 让学生“常回家做做”,既缓解了学校实验器材紧张的局面,又体现了绿色化学减量的原则(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还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有效使用教材 ,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

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自主开发教具,有选择性地使用好教辅资料,有效拓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补充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如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就“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课本以“科学探究”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在总结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课本、教辅资料中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实验方案, 让学生比较, 真正明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每种设计的优缺点,最终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又辅以练习,使该问题由探究讨论上升到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不断收集证据, 形成解释,通过相互交流、评价反思,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和高中新课程实施实践,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 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化学教育教学的新课题。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总结 图文 篇5

1、生物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为:

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操作步骤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符合实验的原理和程序;

(2)可重复性原则——使其他人能按照该步骤完成实验并能不断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3)简便性原则——能以最简单的步骤、材料(经济易得)完成实验;(4)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干扰、控制变量(强调变量的惟一性)。

3、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1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2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3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第4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实验一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步骤、结论

2、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④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

(4)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及步骤

2、实验注意事项

(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4)唯一需要显微镜—— 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5)记准混合后加入—— 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

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6)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

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涮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7)易写错别字提示: “斐”不可错写成“非”; “脲”不可写成“尿”。

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

2、显微镜使用的一般程序: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并略偏左;装好目镜和物镜。②、对光:扭动转换器,使镜头(低倍镜)、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 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③、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用压片夹固定

④、调焦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应当看到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在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⑤、善后整理: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3、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先低后: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放低镜筒,再向上调节(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成像规律:上下、左右颠倒(如何移动玻片)变化规律:图像变大、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放大倍数:物×目 指的是长度上的放大倍数

高放大倍数的表现: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目短物长距离近)污点位置判断:分别转动镜头、移动装片,看污点是否随之而动

4、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 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实验四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 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五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浓度差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2、注意事项

①若溶质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平衡。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③若S1为10%蔗糖溶液,S2为1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由漏斗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

④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 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流程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

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4、特别提醒

(1)实验成功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

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4)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5)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实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的高效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过程分析

(2)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2、酶的专一性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过程分析(2)实验注意事项

①因为过氧化氢酶的反应底物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用其做温度探究的实验,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干扰。②因为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热,这对温度探究带来干扰,而使用碘液无需加热,对实验无干扰。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淀粉酶做探究pH的实验?

答: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这对于判断淀粉酶能否使得淀粉水解出现干扰。故不能使用。

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 层析液:分离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

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检测: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养根尖,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答: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 再加一块载玻片

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为何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答: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细胞都是停留在某时期的死细胞。(13)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答: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十一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 分裂,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方法步骤: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绘图

3、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实验十二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区别: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成功率高于低温处理;低温处理比秋水仙素要安全,方法更简便。

实验十三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 600度以上)等.2、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实验十四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2,4-D,,苯乙酸,吲哚丁酸

2、方法: 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

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除溶液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⑤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五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 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十六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3)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小方格。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0-4ml。

(4)酵母菌计数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2、注意事项

①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至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一般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实验十七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计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二是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3、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4、诱虫器内,土壤与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

5、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

6、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

实验十八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实验目的:探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2、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3、实验方法: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将上述装置放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每天用吸管吸取少许水族箱内的水,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连续观察7天,并做好记录)→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十九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

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

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方法步骤:

1、提取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5 min

2、溶解细胞核内的DNA

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

4、过滤:取黏稠物

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 min

6、过滤:取滤液。

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 min

8、DNA的鉴定:沸水浴5min((1)无变化(2)蓝色)

上节课我们通过几个验证性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是什么样的物质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将它提取出来,进行观察和鉴定。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选用鸡血细胞液作为实验材料。在制备鸡血细胞液时,所用的柠檬酸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制备过程中,一定要用刚宰杀的鸡的新鲜血,并且要与抗凝剂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我们采用静置一天的方法,获得鸡血细胞液。

大家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先要明确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方法步骤去操作。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使用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底,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每一步的用法参照黑板上的指导去操作。

3、在DNA的鉴定中,所用的二苯胺是一种有毒性的试剂,大家在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药液接触到皮肤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不要近距离观察。

下面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思考每一操作步骤要达到什么目的。

在进行步骤1时,利用搅拌的5分钟,做如下提问:

为什么要加蒸馏水?加入蒸馏水后细胞将会怎样?

(让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细胞会吸水以至胀破)

为什么要用力搅拌?

(可以加速血细胞和细胞核的破裂)

所以下一步骤过滤将滤去的是细胞膜和核膜等物质。

在进行步骤3时,要向全班明确:这一步骤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注意加蒸馏水的方法和使用玻璃棒的方法,千万不能太快太猛,防止打碎DNA。

观察滤取出来的黏稠物的颜色。

有的同学提取的黏稠物较少,原因可能是在溶解DNA时不充分,也可能是析出黏稠物时搅拌的快了。

将黏稠物再溶解时一定要充分,多搅拌。以免有DNA损失。

加入冷酒精时动作要慢。

当玻璃棒上出现丝状物缠绕时,继续慢慢搅拌。至不再增加时,取出吸干上面的水分。仔细观察丝状物呈什么颜色?(黄色)

这些丝状物要用二苯胺鉴定。使用二苯胺时要注意不要接触到药液。进行沸水浴时,在实验室较为通风的地方集体进行。

利用沸水浴的5 min。

步骤3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与步骤1有什么区别?

(步骤3中加蒸馏水是使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降至0.14mol/L,使DNA的黏稠物析出。而步骤1加蒸馏水是为了让细胞吸水胀破)

步骤7为什么要加50mL的冷酒精?

(因为DNA不溶于冷酒精,而其他物质可以溶解在酒精中,使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可以析出。悬浮于溶液中)

现在大家从水浴锅中拿出试管,比较两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有丝状物的试管变成蓝色,另一试管还是原来颜色)

这一鉴定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提取出的丝状物是DNA)

那么你看到的丝状物的粗细是不是DNA分子的直径呢?

教材实验 篇6

关键词:动手学化学;非实验内容;实验化;教材实验;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2-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4年上海高考新政策的出台在各高中引发了课程设置方案与考试评价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对师生影响最大的就是高中化学课的周课时数减少了三分之.。然而在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等级考考试手册均未明确的形势下,教学内容总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于是在教学计划上学生的实验课就自然成了被压缩的对象。这样的做法使得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丧失了一大半的学科魅力。除了课时安排紧张之外,其他诸如课堂时空受限、配套设施不足等诸多因素无疑对提倡学生多走进化学实验室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在高中化学课上出现了以观看视频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然而化学学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旨在实现学生体验式的感悟和学习,在做、思、悟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充分挖掘本学科内涵,实现化学学科的育人目标,这是我们高中化学教师的追求。毫无疑问,在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过程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否得到有效实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状,我们工作室的杜淑贤老师很早就提出的“动手学化学”的教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指导性。而我们工作室学员在这一理论的引领下,在推进“高中化学教材非实验内容实验化、动手化”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重点针对教材上的非实验内容,设计和开发实验,尽量让学生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_一定的经验和案例。下面举五个案例进行阐述。

1 体会1mol物质到底有多少

“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经实验测定约为6.02×10 mol”。这是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那么6.02×10到底有多大?阿伏伽德罗常数到底怎样可以测定出来?这是很多学生都想弄明白的问题。

基于上述学情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周末作业——请测量一下一粒大米的质量,然后估算一下1摩尔大米可以够全家吃多长时间?认真投入地去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生收获非常大,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着“化零为整”的测量思想.通过仔细计算之后对于1摩尔为什么只适合描述微观粒子体会深刻。

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量方面我们采取的形式是:启发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测定方法,在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再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和选择,最后以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主实验的申请和实践。

2 喷泉实验DIY与设计防倒吸方案

喷泉实验的设计经常是课堂上教师进行演示,然后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教师实现了所谓“水往高处流”,之后再是原理的讨论和讲解。我们备课组的做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发两瓶氯化氢气体,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每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喷泉。这种尝试下的课堂是异常活跃的,问题开放性很强,引发了激烈的组内交流和组间的探讨,最后的汇报交流时间还涉及到了对尝试失败的原因分析等等。在这一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所获得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而由此学生就能充分理解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吸收时一定要考虑防倒吸,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去研究设计各种防倒吸的方案和装置。

3 “萃取升华”与天然产物提取

提取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工艺环节,是有机化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是目前中西药结合的关键点,是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应用的重要方面,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表彰的科学家屠呦呦,其主要贡献就是选择了,台适的溶剂和方法提取出了抗疟疾药物的活性成分。高一上学期学生实验“从海带中提碘”以及“碘升华”给予了学生分离提取方法和操作上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第二课堂设计了‘‘从茶叶中提取使人提神的活性成分——咖啡因”。

这个探究实践过程很漫长。喝茶为什么能够提神?茶叶中都含有什么成分?什么成分发挥了提神作用?咖啡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是怎样的?咖啡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怎样的?采用什么方法能将茶叶中的咖啡因提取出来?提取咖啡因的最佳溶剂是什么?将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后综合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纠结于是用大量水浸泡?还是用有机溶剂萃取?亦或是先将茶叶灼烧成灰后再用水浸泡?萃取试剂如何去除?如何提高提取的效率?等等。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将学生的自主资料查阅引入到师生交流的环节中来,让学生掌握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沟通能力,并能够自行设计方案完成咖啡因的提取。在具体操作中练习与之相关的实验技能,关注实验过程,捕捉实验细节,通过有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互动学习情境。实践后进行总结与反思,将课题进行延伸,从而将知识技能与研究方法进行升华。

4 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离子反应的实质

学生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在辨析强、弱电解质与导电性关系时总会有很多理解误区,而他们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上用了很多死记硬背的功夫。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整合了导电性与强、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从而实现了学生在体验中琢磨、分析、对比和总结。

具体器具是:一台磁力搅拌器,一个大烧杯,搅拌子'滴定管,测定电导率的传感器或导电性测定装置(一排小灯泡),恒温水浴。学生在分别测定了0.1 mol/L的氨水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情况之后,用滴定管将0.1 mol/L的氨水逐滴滴加到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一边剧烈搅拌,一边观察电路中灯泡的明暗程度变化或者电导率的变化。可以作图来模拟和描述这一过程,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设计类似方案去探究在Ba(OH)溶液中滴入稀HSO,电路中灯泡的明暗变化。去探究纯醋酸中逐滴滴入蒸馏水,观察电路中灯泡的明暗变化,并解释原因。以上这些实验对现象原因的正确分析和解释离不开对导电性实质的理解以及对离子反应本质的把握。

5 混合溶液中离子检验的“实战”

高二下学期的会考复习专题之.“物质检验”旨在要求学生系统整合高中的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并能融会贯通。我们在复习课上设计了组间竞赛的模式,每组实验条件、试剂种类相同,完成混合溶液的离子检验任务,通过各组的完成时间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对每组进行评价。

学生面前的问题是:“这瓶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l、NH、SO、CO、Cl,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实践,最终确定各离子的存在与否。”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战”。这堂课上学生斗志昂扬,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在践行着“动脑、动手、动口”。最后的组间交流更是精彩不断,有人会恍然大悟,有人会扼腕叹息。在动手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效落实了离子检验这部分的知识的复习和提升,这种动手实践的形式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布鲁纳说过“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眼界。我们坚持“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的教学宗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养成用所学知识、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真正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目的。

教材实验 篇7

一、立足于导, 创设情境, 激发“初我”

(一) 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文终究是语言的艺术, 所以教师在更多的时候也会选择语言作为导入的主要形式, 也就是常说的“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在编排上就非常注重导语的设置, 它的每个专题一般由导语和2~3个板块组成。导语对专题内容作扼要介绍, 教师可以借助导语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披文入情, 把间接文字符号转化为真切的情感体验, 与作家和学习伙伴进行心灵沟通。

如“向青春举杯”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青春, 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 走在人生的路途上, 应该珍爱青春, 敞开心扉, 感受多彩的生活, 编织斑斓的梦想, 实现精神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 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 要用恰当的声音形式传达, 呈现你所感受的诗情诗韵;思考青春的话题, 则应结合自我体验, 在积极探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与表达。”此段文字的前半部分, 编者用诗化的语言, 用字里行间流露的昂扬青春朝气, 向刚进入高中、对青春充满憧憬的少男少女发出召唤,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设了情感体验的情境。导语的后半部分, 则是对学生体验提出了内容和要求, 强调了体验的有效性。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该像那个优秀的演奏者一般, “未成曲调先有情”, 精心设计形式多样、言之有味的导语, 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 尽情享受文学的美妙。

(二) 运用多媒体导入情境

语文教学的材料不应局限于纸质的文本, 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样式, 以及大自然中的大地、海洋、天空, 耳之所闻, 目之所接, 一切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 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也日益显著。多媒体能增进理解, 唤起兴趣, 强化记忆, 加速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 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学生多感官参与, 使体验过程趋于完整。

如“和平的祈祷”专题的教学, 可以用多媒体向同学推荐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图片;《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的教学可以用悠扬的音乐伴奏配以同学朗诵, 或播放名家配乐朗诵;教学《边城》时可以播放湘西的风景片段, 了解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 为理解小说人物做好准备, 也可以在课后播放《边城》电影, 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当然, 我们必须强调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功能, 而不仅是播放课件的工具, 要把多媒体的运用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 以加深学生体验,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着眼于悟, 探索文本, 发现“自我”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特别重视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自主地体察知识经验, 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受, 激发起自己的情感, 并积极参与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是主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文本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感悟的探索状态, 让他们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 从而进一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逐步发展学生的体验能力。

(一) 初悟——文本研习

“文本研习”是指教师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 创设阅读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 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实验教材“珍爱生命”专题选入了史铁生《我与地坛 (节选) 》、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长春藤》和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从而激发其热爱生活的感情, 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但是由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的差距, 完成阅读目标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 教师可以设计若干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

(二) 再悟——文本迁移

“文本迁移”着力于“问题探究”, 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 并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

如“和平的祈祷”专题有这样的问题设计:读了安妮的日记, 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 请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 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试着为安妮写墓志铭, 学生撰写的墓志铭有:

1. 这里长眠着14岁的犹太少女——安妮, 她用一部日记不停地扣问着战争与死亡, 让全世界为之哭泣。

2. 请轻轻地, 放慢你的脚步, 别吵醒了正在梦中的安妮。安睡吧, 安妮, 你枕边这本沉甸甸的日记, 让你和你的朋友吉蒂, 结识了全世界无数的知己。祈愿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不再担惊受怕!

3. 人最需要的是勇气和幸福——安妮

4. 放我出去, 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

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探究, 特别是后两则, 运用原文句子, 有很强的文本意识。

三、着重于扩, 自主体验, 找到“真我”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专门有“活动体验”这一板块。“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并结合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以达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语文素养的目的。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 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应力求逼近真实, 在引导学生体验时, 要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处于真实的生活空间, 而不是在一种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动之中, 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是“设计未来”活动板块中的一篇文章。我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础, 以活动为载体, 尽量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后“积累与运用”板块中, 我提出了开放性体验要求, 建议学生分成小组, 走访, 参观, 收集材料, 并写成报告和同学交流。

活动体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新”——内容常更新, 形式常刷新;“活”——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爱好;“妙”——能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启智于趣;“实”——要人人参与, 不搞花架子。

四、着力于评, 享受过程, 体现“多我”

(一) 关注过程, 肯定多元体验

由于学习的生活经验和关注点不同,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体验也不同。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世界, 让学生都获得学习体验, 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不应过于追求标准答案, 而是要尽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动态效果和理想境界。当然, 对多元体验的认可并不等同于对错误的包容, 对一些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或完全背离课文主旨的“体验”, 教师还是要及时予以指正,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关注对话, 多方位评价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性评价, 而体验式教学可以让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 它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身对话的过程中得到来自全方位的评价, 甚至在与家庭、社会的对话中也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在学习《十八岁和其他》时, 可以布置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此文并分别写下读后感交流。这样通过沟通体验, 学生完成了他评、自评的过程, 没有生硬的说教, 没有机械的操作。动态的、多方位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体验中完成了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教材实验 篇8

上册《植物的叶》一课中验证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需用一个较大的塑料袋罩住一盆植物, 放在阳光下观察。我想, 校园中有那么多种植物, 何不加以利用?塑料袋大小可以随意, 能罩住一个小枝条, 甚至一片叶子, 也照样能说明问题, 所以我就布置学生在上课当天的早晨, 随意找一个枝条, 用自己准备的塑料袋罩住并扎紧, 到了上课前我们就可以观察了。同学们用的塑料袋有大有小, 罩住的植物各种各样, 但都能观察到塑料袋内壁有水珠, 说明了植物的叶子都具有蒸腾作用。这个实验经改进后, 同学们人人参与、兴趣大增,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水的三态变化》一节中, 测量水的冰点的实验, 我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 但试了多次均没有成功。经过思考, 我认为不是我做的不好, 而是该实验的设计存在问题:要想使试管内的水结冰, 那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必须低于0℃, 所以所使用的冰块温度必须在零下10度左右才行, 这样与盐水混合以后温度才可能低于0℃。如果提前将冰块从冰箱拿出, 带到课堂上使用, 那成功的几率就微乎其微。我对该实验的改进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适量硝酸铵, 硝酸铵溶解时需吸收大量的热, 很容易地就使烧杯中水的温度低于0℃, 这样, 试管中的水结冰就很容易了。 (该实验也可做如下改进:将市场销售的打火机罐装气体用一根管子喷入烧杯的水中, 水也能很快结冰, 因为这种丁烷气体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热)

下册《彩虹的秘密》中, 有一个探究三原色合成的玩陀螺实验。教学时, 我发现在学生玩陀螺时, 往往出现陀螺旋转的速度比较慢、旋转的时间短、转速不均匀等问题, 从而对于三原色合成后的颜色看不清、看不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光三原色的相互合成”, 效果虽然明显, 但也给人不真实的感觉。针对这些不足, 我将实验做如下改进:把学生制作好的陀螺安装在他们常玩的小电动机 (四驱车、各种模型上可找到, 市场价约1~2元) 上, 再用一个小塑料或橡皮帽塞上, 防止陀螺旋转时脱落, 电动机再和电路相连。这样陀螺转动的速度、转动的时间和停止就能用开关来控制,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而且光三原色的相互合成现象与效果非常明显。

教材实验 篇9

一、生造词语

1.video——录像的, 录影的 (七、上, 108, 词汇表)

应为“录像的, 摄影的”。“录影的”为生造词语。

2.market市场;市集 (七、下, 107, 词汇表)

应为“市场;集市”。“市集”为生造词。

3.back回原处;往回去 (七、下, 112, 词汇表)

应为“回原处;回去”。“往回去”为生造词语。

4.add——加;增加;加添 (八、上, 114, 词汇表)

应为“加;增加;添加”。“加添”为生造词。

5.ending——结局;续尾 (九, 162, 词汇表)

应为“结局;结尾”。“续尾”为生造词。

二、不合汉语构词规律

1.dish——盘;碟 (八、上, 116, 词汇表)

应为“盘子;碟子”。汉语的单音节名词后一般加词尾“子”、“头”、“儿”, 以构成双音节词。

2.rabbit——兔;野兔 (八、下, 106, 词汇表)

应为“兔子;野兔”。

三、不规范缩略

sale——廉售 (七、上, 110, 词汇表, )

应为“廉价出售”。

四、用词不当

1.状语一般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目的、方式、程度等意义, 通常由副词、介词短语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表示。 (八、上, 107, 语法解说)

应为“状语一般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目的、方式、程度等意义, 通常由副词、介词短语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充当”。

2.about——约摸;几乎 (八、上, 110, 词汇表)

应为“大约;几乎”。“约摸”过于口语化。

3.make one’s bed—— (指睡前或起身后) 整理床铺 (八、上, 124, 词汇表)

应为“ (指睡前或起床后) 整理床铺”。“起身”用词不当。

4.behave (v) .举止;表现 (八、下, 106, 词汇表)

应为“表现”。“举止”在汉语中是名词, 不作动词。

5.exactly——正;恰恰 (九, 162, 词汇表)

应为“正好;恰恰”。exactly是副词, 汉语翻译也应用副词。在汉语中, “正”是兼类的词, 虽然可作副词, 但也常作形容词。“正好”只是副词。

五、结构助词误用

1.well (adv) .满意的 (七、上, 120, 词汇表)

应为“满意地”。该词为副词, 修饰动词, 当用结构助词“地”

2.several (adj) .几个的;数个的 (八、下, 105, 词汇表)

应为“几个;数个”。汉语的形容词、数量词后均不带“的”。

3.particularly (adv) .异乎寻常的 (八、下, 105, 词汇表) 应为“异乎寻常地”。

4.have a good time玩的愉快 (八、下, 107, 词汇表) 应为“玩得愉快”。补语前当用结构助词“得”。

六、语词歧义

spotted——有斑点的;有点子的 (九, 167, 词汇表)

应为“有斑点的;有花点的”。“点子”有歧义。

七、语义不明

1.将你的电话号码写在纸上放进袋子里。从袋子里抽出一张纸并找出上面的电话号码是谁写的。 (七、上, 5, 课堂指令)

应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纸上, 放进同一个袋子里, 然后从袋子里抽出一张纸, 看看上面的电话号码是谁的”。

2.at———在 (点刻) (七、上, 107, 词汇表)

应为“在 (几点几刻) ”。

3.well———喔;唔;这个 (用来引出一句话, 继续讲述或填补间歇) (七、上, 111, 词汇表)

应为“喔;唔;这个 (用来引起话题) ”。

4.假如你们小组在减价销售商品。你们每个人有200元人民币。你可以购买或销售任何商品。记录你所购买或销售的商品。 (七、上, 45, 课堂指令) 语义严重不明。

5.假如你在“华兴”旁边有一个服装店。给自己的服装店写一篇广告。 (七、上, 45, 课堂指令)

应为“假如你在‘华兴’旁边有一个服装店, 给这个服装店写一篇广告”。

6.exchange student交换生 (八、下, 107, 词汇表)

应为“互派的留学生”。

八、句子不通

今晚我要去玛丽的生日晚会。 (八、上, 106, 语法解说)

应为“今晚我要去参加玛丽的生日晚会”。“去晚会”不合汉语语法规范。

九、搭配不当

1.everything每件事物 (八、下, 101, 词汇表)

应为“每件事;所有事物;一切”。

2.make a decision——下决定;下决心 (九, 164, 词汇表)

应为“作决定;下决心”。“下决定”动宾搭配不当。

3.fact———事实;真实事情;客观事实 (九, 167, 词汇表)

应为“事实;真实情况;客观事实”。“真实”与“事情”不能搭配, 因为“事情”一定是真实的。

十、表达不准确

1.waitress女服务生 (八、下, 106, 词汇表) 应为“女服务员, 女侍者”。“服务生”为方言词。

2.neither指两个之中一个也不是。 (九, 140, 词汇表)

应为“指两个之中一个也不”或“指两者都不”。

十一、英语表达式

1.听对话。圈出你听到的名字。 (七、上, 3, 课堂指令) (七、上, 25, 课堂指令)

应为“听对话, 并圈出听到的名字”。按照英语的语法规范, 这里的人称代词“你”不能省略, 而在汉语中, 省略是常式。

2.听对话。和你的同伴练习此对话。 (七、上, 4, 课堂指令) (七、上, 10, 课堂指令)

应为“听对话, 并和同伴练习此对话”。

3.给自己选个英文名字。把你的名字写在卡片上。 (七、上, 4, 课堂指令)

应为“给自己选个英文名字, 写在卡片上”。

4.听录音, 将你听到的字母连线。 (七、上, 5) (七、上, 9, 课堂指令)

应为“听录音, 将听到的字母连线”。

5.重点词汇检测。在你认识的字母和单词前打勾。 (七、上, 6, 课堂指令) (七、上, 18, 课堂指令)

应为“重点词汇检测。在认识的字母和单词前打勾”。

6.在你的笔记本上记下五个新单词。 (七、上, 6, 课堂指令) (七、上, 12, 课堂指令) (七、上, 18, 课堂指令)

应为“在笔记本上记下五个新单词”。

7.在图中找到你认识的字母。 (七、上, 6, 课堂指令)

应为“在图中找到认识的字母”。

8.填写下面的卡片, 介绍你的两个同学。 (七、上, 6, 课堂指令)

应为“填写下面的卡片, 介绍两个同学。”

9.两人结对活动。用彩笔写出你的同伴说出的字母。 (七、上, 18, 课堂指令)

应为“两人结对活动, 用彩笔写出同伴说出的字母”。

10.再听一遍。圈出你听到的名字。 (七、上, 18, 课堂指令)

应为“再听一遍, 圈出听到的名字”。

11.画出你理想的房间, 然后给你的同学描述出来。 (七、上, 23, 课堂指令)

应为“画出自己理想的房间, 然后向同学描述”。

12.看图中物品。问问你的同伴是否有这些物品。 (七、上, 26, 课堂指令)

应为“看图中物品, 问问同伴是否有这些物品”。

13.与你的同伴做对话。谈论下面的图画。 (七、上, 27, 课堂指令)

应为“与同伴对话, 谈论下面的图画”。

14.你见到他的时候, 请你给他带个口信好吗? (八、下, 94, 课堂指令)

应为“你见到他的时候, 请给他带个口信好吗?”

十二、标点误用

1.练习上面的对话。然后和同伴编新对话。 (七、上, 31) (七、上, 41, 课堂指令)

应为“练习上面的对话, 然后和同伴编新对话”。表达课堂指令的语句中间应当用逗号。

2.一个学生扮演瑞克。另一个学生扮演采访者。就瑞克一天的活动进行问答。 (七、上, 65, 课堂指令)

应为“一个学生扮演瑞克, 另一个学生扮演采访者, 就瑞克一天的活动进行问答”。

3.看活动3a中的时钟。就时间进行问答。 (七、上, 67, 课堂指令)

应为“看活动3a中的时钟, 就时间进行问答。”

4.练习图中的对话。然后编新对话。 (七、上, 6, 课堂指令)

应为“练习图中对话, 然后编新对话”。

5.带几张家人的照片到课上。每个小组将照片放在一起。轮流对照片进行问答。 (七、上, 15, 课堂指令)

应为“把几张家人的照片带到课堂上, 组成小组将照片放在一起, 并轮流就照片进行问答练习。”

十三、缺少标点

1.do———构成否定句、疑问句的助动词无意义 (七、上, 115, 语法解说)

应为“构成否定句、疑问句的助动词, 无意义”。“无意义”前缺少逗号则句子不通。

2.does——构成否定句、疑问句的助动词无意义 (七、上, 115, 语法解说)

应为“构成否定句、疑问句的助动词, 无意义”。

3.dear———冠于信函中的称谓以示礼貌 (七、上, 115, 语法解说)

应为“冠于信函中的称谓, 以示礼貌”。用处和意义应当用逗号隔开。

十四、错别字

1.develop——发展;状大;完善 (九, 153, 词汇表)

应为“发展;壮大;完善”。“状”为“壮”的别字。

2.album集子;相片薄 (八、下, 106, 词汇表)

应为“集子;相片簿”。“薄”为“簿”的别字。

在这套英语实验教材中, 存在着上述14类问题, 共计54处。应当说, 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英语教材中汉语的使用较少, 因而不规范使用的比例较大。这些问题分布在生词释义、语法说明和课堂指令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 在教材使用汉语的每一个部分, 都存在问题。有的一页中, 问题就有五处之多。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对此前的同类教材进行了调查, 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 英语教材中汉语使用的不规范问题, 早就存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初中英语教材中, 就有同类问题。例如, 第二册词汇表中的“碗豆”为“豌豆”之误, “碗”是“豌”的别字。第一册课堂指令中的“读, 说”应为“读一读, 说一说”。甚至存在着相同的错别字。如, “develop———发展;状大;完善”中的“状”为“壮”的别字。而在2005年出版的实验教材中, 也是“状大”。

使我们疑惑不解的是, 2005年出版的实验教材中的汉语不规范问题比2001版的教材更为严重。例如, 在2001版中使用规范的“录像”、“盘子”、“兔子”, 在2005版中, 成了不规范的“录影”、“盘”、“兔”。

鉴于上述问题, 我们对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英语教材的编写人员应当提高汉语水平。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英式汉语。如果汉语水平不高, 就很难防止英语对汉语的负迁移。

第二, 应当加强教材编写的责任心。我们不知道2005版教材重复2001版教材的“状大”, 是照抄的, 拷贝的, 还是别的原因。然而, 只要加强责任心, 这样的错误是不难发现、改正或避免的。

第三, 英语教材也应当有汉语专家审定。英语方面的专家提高汉语水平, 能够有效地减少英语教材中汉语使用的不规范现象。但毕竟术有专攻。因此, 英语教材的审定, 不仅要有英语专家, 也要有汉语专家。

教材实验 篇10

一、认真分析新旧教材的差异, 把握新教材实验编排的意图

从教材对比与教学实践中发现, 新老教材 (上海出版) 有以下差异:

1.实验类型与数量差异 (附下表) :

2.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的不同:例如蜡烛燃烧实验, 新教材实验步骤清晰、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内容具体、记录方法 (表格式) 得当。

3.[活动与探究]实验的差异。

a.探究的程序不同:例如碳酸氢铵分解实验;老教材编排的程序—发现问题 (化肥变少) —观察实验思考—得出结论;新教材编排的程序—发现问题 (化肥变少) —学生探讨提出假设—根据讨论得到的信息证实假设—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 —联想推理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 新教材如此编排意图是便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b.实验装置 不同 :新教材实 验装置突 出绿色化 、安全化、微型化, 如粉尘实验。

c.实验步骤不同:新教材更显示步骤简易化, 如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在同一块点滴板中一步进行实验, 便于观察、比较、归纳。

二、认真把握好新旧教材的变化,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

从上述实验教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九年级化学实验编排的变化, 不论是数量的增多, 还是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实验的差异, 其编排意图就是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如何培养呢?

(一) 抓好开端, 激发兴趣, 培养自主实验的主观愿望。

九年级是开设化学实验的第一阶段, 许多学生都把学好化学, 成为化学发明科学家当做美好愿望。但是, 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一定程度上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使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 继而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新教材的实验内容, 设置问题和悬念, 因势利导, 抓好开端, 激发兴趣, 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笔者认为激趣教学法十分巧妙, 教学效果很好。其做法是:一开始上课, 教师就设置问题的悬念:用三个有盖的玻璃杯分别装上无色的石灰水、白醋、酚酞试液三种物质, 摆放在讲台上, 让学生猜猜这里边装的是什么?学生一看, 回答:“是水。”老师故作神秘地说:“都认为是水吗? ”同学们满怀好奇, 接着老师把白醋端给学生闻一闻, 学生一闻就知道是醋, 学习热情高涨;再接着老师往无色溶液 (石灰水) 中滴加两滴另一种无色溶液 (酚酞) , 一下变红了;再次滴加数滴第三种无色溶液 (白醋) , 红色又消失了, 学生看后惊讶不已:“怎么会是这样的? ”这时已把学生的情绪推到了高潮。此时, 老师就因势利导: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就要学习化学, 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学习化学就是这么有趣, 在化学实验变化中会产生千奇百怪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生成新的物质, 十分壮观, 偶尔也会有爆炸、燃烧, 产生有毒物质的实验,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无需畏惧。化学知识就是在千奇百怪的实验变化中, 通过自主实验, 经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学到的。同学们听后点点头, 领会了老师的用意。如此开端,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 消除了畏惧心理, 又为学习加热碳酸氢铵实验做了铺垫, 调动了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抓实训练、形成技能, 培养自主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九年级新教材突出的特点就是实验比较多。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除保留旧教材的实验数量外, 又增编了8个基础实验,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抓实训练, 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实验技能。其策略是:

1.教师应扎扎实实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重点是体现示范性和引导性, 教师应注意演示实验时速度不能太快, 要有利于学生模仿, 但此类实验多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完成, 可见度较差, 要让学生真正观察清楚实验现象, 演示时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方法:

(1) 实物展台实况转播:将实验放到实物展台上, 对实验进行放大, 也可将实物展台的视频镜头调整成实况转播形式, 将实验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 而且可以进行细部观察, 实验效果好。

(2) 实验与视频相补充:就是实验做完后, 配合多媒体将实验视频再放一遍。

(3) 与学生实验相配合:即在教师演示完成下, 让学生进行模仿实验。

2.基础实验教学要将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进行操作、体会和训练, 实验前的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 切忌过多和过长地讲解, 以免影响教学有效性。

3.适当地安排重复实验, 让学生经过多次训练, 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

4.教师可安排如趣味性实验、实验竞赛、实验考试等多种形式, 增强训练的趣味性, 优化训练效果。

(三) 抓紧创新, 改进实验, 培养自主实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 鼓励学生通过改进实验, 大胆设计和创新实验, 自制实验仪器用品是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如蜡烛燃烧———焰心部分的探究实验:课本中是取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 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焰”说明火焰中存在石蜡蒸汽, 这一实验并没有验证蜡烛的主要成分和颜色 (白色) , 也没有验证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初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实验中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提出问题 (如什么物质可以燃烧, 五颜六色的蜡烛主要成分是什么, 是什么颜色, 燃烧后变成什么) 。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废旧物品, 引导学生创新多问, 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多问几个为什么, 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验证各种颜色的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烛火焰焰心有石蜡蒸汽, 石蜡蒸汽可以燃烧, 则此实验的说服力倍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实验前,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废旧物品:注射器、白色玻璃小药瓶 (装注射药品的) 烧剩的不同颜色的蜡烛、T型管等。当完成用玻璃管引出“白烟”说明火焰中存在的石蜡蒸汽实验后, 教师立刻随机引导:除上述实验方法“引出白焰”说出火焰中存在石蜡蒸汽外, 你能否利用自己收集的用品和仪器 (小药瓶、T型管、注射器等) 想出别的办法验证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什么物质能燃烧,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什么颜色, 等等) 吗?此时学生思维活跃, 都积极开动脑筋, 大胆动手, 结果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很好:方法一:点燃蜡烛将T型管插入焰心部分, 下端管口伸入小药瓶中, 小药瓶中加入少量水, 且T型管下端距离小药瓶中液面0.5cm, 在T型管中可以明显看到白焰, 到T型管另一端白焰很少或已凝固, 可以将T型管迅速移走, 在移走的同时, 可以看到在插入焰心的T型管一端产生明亮的火焰, 在小药瓶的水面上有一层白色的蜡膜, 证明石蜡是白色的, 石蜡蒸汽可以燃烧。方法二:点燃蜡烛, 用注射器将蜡烛火焰焰心中的石蒸蒸汽慢慢吸入, 可以明显看到注射器中有白焰, 立刻又将白焰推出对准蜡烛火焰点燃, 可以明显看到白焰燃烧的火焰, 并且吸入白焰冷却后, 可以在注射器中看到有白色石蜡固体, 或将注射器中的白焰对准小药瓶中的冷水推出, 便可以在水面上看到白色的石蜡膜, 证明石蜡是白色的, 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如此创新设计的实验, 装置简便、微型、环保、安全、便于操作, 适合学生分组探究及进行家庭小实验。同时, 学生经过收集、设计、实验等一系列独立思考活动,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河北版美术实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篇11

关键词:河北版美术实验教材;修订;介绍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62-03

河北版美术实验教材的修订开始于2005年,从教材实验开始,作者们就十分注意搜集美术教师在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等信息,并对某些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初步的修订方案。

2011年,教育部要求所有美术教材按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 )进行修订和调整,并要求于2012年1月报送修订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各两册教科书。教材编写、出版部门积极配合,努力攻关,并于2012年3月以较好的质量顺利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核。

本次教材修订建立在长期收集、整理、思考各种意见和建议、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深入学习和领会2011版新课标的基础上。为方便美术教师更好地使用河北版美术教材。现把教材修订的具体变化介绍如下。

一、教材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

但凡做事,一定会有一个思想在后边起主导作用,本次教材的修订也是一样,了解河北版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在本套教材修订时,我们做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2011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注意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做到与时俱进。尽可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精选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美术学习的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具体修订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思想性

教材在凸显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修订教材尤其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表现突出。小学1~12册每册的封二为民间美术系列,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为欣赏内容,兼顾其他地域民间美术作品,如布玩具、泥塑、灯彩、编织等,弘扬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美术。初中13~18册每册的封二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从世界文化遗产中,选取了6个不同类型的遗产介绍给学生,并增加了相关图片资料。同时,在教材设置的课题中,也有大量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如《小兜肚》《画花样》《蜡染花布》《民间剪纸》《皮影艺术》等,旨在引导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

另外,教材还设立了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友情或亲情、进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如《花儿朵朵》《大家一起真快乐》《夸妈妈》《巍巍太行》《珍爱艺术品》等。在1~18册每册教材的最后增加了中外美术家欣赏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外著名的美术家和艺术流派。

(二)艺术性

艺术性是美术教材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首先体现在美术教材呈现的美术作品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典型性。为此,编写组仔细推敲每一幅作品,力争使教材上的名家名作更具有典型性和艺术性,使教材上的学生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美感。其次,注重美术教材的版式设计。美术教材版式对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修订中,编写组将教材的所有内容进行了重新排版布局,注重版面的设计质量,力争做到使教材版面呈现出层次清晰、清新雅致的特点。

(三)科学性

编写组认真研读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深入理解修订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等,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全套教材的知识框架进行了审视,对体例结构做了适当调整。在整套教材上把握“两条线”。

明线——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单课课题为载体,以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来引导,使学生在乐学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学习。

暗线——以美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螺旋上升式安排学习内容。

我们在修订过程中重点进行了知识系统构建,例如,将手绘、色彩、中国画、泥塑等在整套书中的内容分布、呈现时间、难易程度都做了统一的调整。在每个课题的呈现上都力求严谨,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脉络清晰。

(四)易操作性

在内容的设置以及进行美术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上,教材都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兼顾城乡差异,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

首先,明确了每课的目标,适度凸显美术本体,使教师对教材更容易把握,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次,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修订中,根据调研结果,编写组就学生掌握起来稍显困难的内容再次进行了调整,使教材更突出了学本的作用,加强了对学习方法、制作指导、教学评价等内容的调整。

(五)时代性

本套教材从立项、编写、实验到现在已近十年。近十年来,文化、经济、科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编写组与时俱进,在修订过程中,挖掘和吸收最新文化、艺术、科学、重大事件等课程资源或营养,将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载人飞船试验成功、上海世博会等鲜活的内容吸纳到教材中,使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六)创造性

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本套教材注重运用美术学科特点提升学生思维力和创造力。在本套书中,设计有关于学生图形创意的系列内容,如《图形变身》《图形与联想》《实用三视图》《图形与创意》等。这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创意能力和手绘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教材特色,突出学科特点

作为教材不仅要符合国家教育宏观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打造特色教材也是本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目标。

特色1——好用。

教材是为学生和教师用的,因此,让教材好用是第一位。在修订中,根据河北省美术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特色,进行修订。在教材中关注教师的使用和对教学内容、目标的把握。如通过主题课文、课页中的学习目标、应当知道的美术名词术语、学生活动建议等有关内容来呈现,更易于教师把握每课的要点,更好地开展教学。

在现阶段的学校中,美术专职教师比例不高,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美术专用教室相对较少,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也不乐观。因此,本次教材修订力争使之适应学校教学,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在教材配套资源准备上、在教学具准备上,在学生工具材料使用上,在教学组织上,都立足现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尽量选取教师好教、易教的内容;在教学内容呈现上,尽量关注兼职教师,使其容易把握;在配套资源建设上,争取给教师准备更多的资源,以方便教学;在学生工具材料准备上,尽量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材料,以方便学生准备。

特色2——重视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

课堂美术教学虽然不是培养艺术家,但是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造型手段无论是对于学生的生活,还是对于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套教材重视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教材中适当加大了相关内容的比例,通过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或学习促进学生该项能力的提高。

特色3——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

思维力和创造力是美术学习的重要价值,教材修订适度向美术本体回归,但是对于美术的教育价值依然十分重视。尤其在新时期,社会建设者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美术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也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一。

三、具体修订内容

(一)梳理了教材的整体结构,使整套书的逻辑关系更强,不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科本体的逻辑性也得到加强

1.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逻辑关系调整了有关课程内容的位置。

2.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某些技能性内容,如水彩画、速写、中国藤类植物、山水、树木的画法、服饰色彩等内容,并放在合适的位置。

3.删去了一些不太合适的内容,如《虚心有节——竹》《流动之美》《有趣的“地图” 》等。

(二)对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做了调整

1.小学1~12册,中学13~16册,每册的页码由原来的40页增加到现在要求的48页,第17、18册,每册教科书由原来的40页调整到现在的32页。

2.扉页后的第一页和第二页的一少半(通页的一多半)进行了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这部分内容是民间美术,主图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副图是相关内容的图片。如第1册为布老虎、第2册泥玩具等。

初中阶段是“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单册为中国的,双册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共6个,如13册为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第14册为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

3.第二页的另一半是目录,从第三页开始为正文部分。

4.教材最后1页和封三的一少部分(通页的一多半)进行了整体设计,小学阶段是《中外美术家介绍》,单册为中国、双册为外国,一共12人。

初中阶段单册为《中国画家介绍》,每册介绍2人,一共介绍6人,主要是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画家。双册为《外国美术流派》,一册介绍1个流派,一共介绍2个主要流派,第18册为“中西方美术发展年代对照简表”,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不同阶段代表艺术家和作品。让学生对中外美术发展的主要线索有一个了解。

5.封三的另一半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设计为三个学生的《评价与签名》。

(三)每课的呈现方式也进行了调整

1.小学阶段的版式上进行了梳理,对于必要的方法和步骤给予了相对固定的位置,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初中阶段教材变化大,把课文从原来版式上面的横条上提取出来,置于课题下方。并重新梳理了文字,使文本更突出学科知识和重点,更精致,更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该课核心内容。

2.在主体课文后,增加了“学习目标”和“应当知道的名词术语”两个栏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清楚设课目的,把握该课重点,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3.根据学习的进程,增设了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

4.部分课题名称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准确更科学。

5.更换了部分不典型的作品图片,现在的图片选择更关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具有经典性,更能够说明问题。

教材实验 篇12

一、立足教材拓展实验教学渠道

教师应有意识对某些教材的施教方式进行大胆处理, 尽可能挖掘可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教学环节。例如, 笔者对选修3-1“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电压表”及“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的教学做如下处理。给每组学生分发拆去后盖的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 (图1、图2所示) , 先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电路结构并画出电路图 (告知图中框格内为灵敏电流计) 。学生画出如图3的电路图后, 再让学生思考不同量程的电路区别,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串联分压原理是如何应用到电压表的改装中的。紧接着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电路结构并画出电路图 (比较难, 先让学生按不同量程画, 然后对比) , 学生画出如图4、图5电路图。教师适时引入等效内阻的观点, 再让学生找出两图的共性, 不难发现两者具有如图6电路图的共同效果。这时, 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并联分流原理在电流表中的应用, 之后让学生应用并联分流原理分析实际电流表是如何在同一电流计上实现改装成0.6A、3A两个不同量程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 笔者发现相对原来直接从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原理入手讲授表头改装的从理论到理论式传统教法, 学生理解更透彻, 同时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有较深体会, 学习兴趣逐渐提高。

二、用创新的实验教学弥补教材存在的缺憾

教材往往因课堂教学条件或学生的认知因素, 会对一些知识或认知环节有意规避。经常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困扰, 也不可避免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留下困惑。对于教材中的这种缺憾,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或学生身边可替代的材料进行创新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选修3-4教材在处理“探究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实验中, 只体现探究振幅、小球质量及摆长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始终避开探究重力加速度g对单摆周期是否存在影响的内容。这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单摆周期公式中突兀出现的g有认知上的排斥, 通常教师只能用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二者具有相关性进行解释。笔者对这个探究做了个小补充, 如图7所示, 铁架台上悬挂两个摆长及摆球质量相等的单摆, 互相隔开一段距离, 在其中一个摆球正下方放置一条形磁铁, 然后将两球拉开相同角度释放。学生很明显可以观察到下方有磁铁的摆球摆得快, 振动周期小。这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受力差异比较, 就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 受到吸引力大的单摆振动周期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没有磁铁的摆球加速度a= (mg) /m=g, 有放磁铁的摆球加速度a= (mg+F磁) /m=g/ (等效重力场, 相当于所受重力变大, 重力加速度增大) 。经过如此处理, 学生就能明白为何单摆振动周期与g有关, 同时也能掌握等效重力场这种物理学常见的等效思想。课后笔者布置一道拓展题:

如图8所示, 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摆球, 摆长为L, 让它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竖直面内摆动, 求该单摆的振动周期。最终学生均能正确完成此题。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经典物理实验的科学之魂

高中教材中有些物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简介, 它们都极其丰富地体现了物理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 最主要的是向我们呈现了物理学家的精妙物理思维。然而由于这些经典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可呈现性, 往往导致教师将其当成科普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 最终导致学生错过了与这些物理学家的一次次“思想与灵魂交流”的机会。物理教师有义务带领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

例如, 笔者在处理卡文迪许实验时, 先用课件动画展示实验装置及实验动态过程, 然后阐述实验原理。

如图9卡文迪许用两个质量一样的铅球分别放在扭秤的两端。扭秤中间用一根韧性很好的钢丝系在支架上, 钢丝上有个小镜子。用准直的细光束照射镜子, 细光束反射到一个弧形刻度尺上, 标记下刚开始细光束从弧形刻度尺上, 照射出的刻度及此时细光束反射所在点的刻度, 通过刻度差值可以算出旋转角度。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①装置设计中采用哪些物理原理?②为何采用两个小球而不用一个?③此实验装置如何实现变不可测的微小量为明显可测?④实验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在哪些环节体现这一思想? 最终通过学生、师生间的讨论, 让学生理解该实验利用的是二次放大思想设计该实验装置的。一是尽可能地增大了T型架连接两球的长度使两球间万有引力产生较大的力矩, 使杆能偏转;二是尽可能地增大弧度尺与T型架的距离使小镜子的反射光在弧线上转动了较长弧度, 是弧长明显可测。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 学生能经历整个实验的设计思考历程, 从而了解该实验蕴含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 更深刻地了解卡文迪许的智慧之光。此类经典实验还有物理必修一中牛顿第一定律的伽利略理想实验、选修3-4光学中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等。

总之,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实验教学资源。这将使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实验教学资源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及方法, 也能使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野,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中学物理教师应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尽可能创造机会, 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实验、领悟实验思想的途径, 从而增加实验教学的价值。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实验教学资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材,实验教学,拓展,创新,挖掘

参考文献

[1]安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上一篇:采购模型下一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