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

2024-05-21

依托教材(精选12篇)

依托教材 篇1

语言是人们思维、交流的工具,其中口语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差,口语表达相对简单,常有“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说不清,道不明”的窘境。如何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呢?在教学中,我立足课堂,依托教材,巧妙训练,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话

苏教版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是它的一大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有插图,这些精彩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最直观的素材。教师要给足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看,自由地说。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更习惯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表达图中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应根据插图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再试着用一句完整的话把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如:A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B图画的是谁?C图画的是什么地方?D图画的他正在干什么?先让学生弄明白说什么,再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最后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概括介绍图画的主要内容。口语表达不是通过一两幅插图的训练就能帮学生形成能力的,要依赖于教师的反复引导,多次训练,方能见成效。当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时,就可以提高要求,把几句话连起来说。这时就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去表达。比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整体到部分,使每个学生都懂得在描述一幅画面时一定要言之有序,这样别人才能听得明白,否则就会令听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最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自己的表达更丰满、生动。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训练,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仿说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短小精美的诗歌,语言简洁规范,是最佳的范文。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能把这些优美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使之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开花。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识字3》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仿说:“你们看,(文中插图)这两个小画家多神气呀,他们用手中的彩色蜡笔画出了我们祖国壮美的河山,你们有彩色蜡笔吗?那你想用它画什么呢?”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画画可是他们最熟悉、最喜爱的事。有的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喊起来:“我用红蜡笔画太阳,我用黄蜡笔画迎春花。”画什么的都有,此时我又推波助澜,顺势一激:“你们也能像文中的两个小朋友一样围绕一个主题,画一幅完整的图画吗?”学生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小手举了起来:“绿蜡笔,画荷叶;白蜡笔,画荷花;黄蜡笔,画花蕊。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家乡荷花美。”“红蜡笔,画太阳;绿蜡笔,画小草;白蜡笔,画羊群。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草原羊儿壮。”学生的想象力让我惊叹,他们对语言的感悟令我折服,这样的学生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能说会道”。

三、利用作品“空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潜能

补白是阅读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本中留有大量的空白,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补白训练。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教《会走路的树》时,我抓住“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话中的“许多地方”“许多有趣的东西”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他们去了哪些地方,又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出示句式: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看见了——。要求学生照着句式填空。学生说得很流畅:“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小河边,看见了碧绿的水草和游动的鱼儿。”“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来到草地上,看见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他们心中、眼里的美丽的地方,以及有趣、美丽的景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不该到此戛然而止,而应该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说完整一段话的能力。这时可出示下面的句式:小鸟跟着会走路的树去了______,看见了______,去了______,看见了______,还去了______,看见了______。这些东西多有趣、多迷人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说这么一大段话肯定有难度,此时就需要教师出来扶一扶,帮一帮,及时地出示一组图片(反映田野景色的图片,反映丰收的果园的图片,反映辽阔草原的图片……),在这些美丽的图片的帮助下,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句式,是能够说出一大段规范、完整、优美的话的。这份小小的成功会使学生信心倍增,会鼓励他们更自觉地去挖掘自己在此方面的潜能。

四、利用教材,模拟情境,提升学生口语能力

苏教版教材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说说做做”的内容。教师抓住这一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课前布置学生做预习。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进行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就会像泉水般涓涓流淌。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我们教师得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训练他们会说、善说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语言都生动、有趣,并能打动、感染他人。

依托教材 篇2

依托教材,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

根据目前生物教学的发展和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验教学经验,研究探索出了依据教材,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四环节实验教学模式,即:研究教材,寻找依托点;研究教法,细化依托点:研究学法,落实依托点:研究评价方案,考查实验能力.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简化了实验教学程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作 者:毛广 Mao Guang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刊 名:中学生物学英文刊名:MIDDLE SCHOOL BIOLOGY年,卷(期):25(12)分类号:G633.91关键词:依托教材 实验能力 生物学教学 教学模式

依托教材,激扬文字 篇3

【关键词】 严谨;精深;感性;唯美

语文学科是充满着渴望与期待的,他丰富的情感,独特的魅力,浓郁的味道都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他不是简单的知识加减。在语文的教与学中,凝练其中一点一线一面,感悟文学作品的精髓与灵魂,成为了语文教师的崇高追求。

我们在公开课时,总是挑挑选选,期望找到最得心应手的课文。每个语文教师对语文学习都有自己的偏好,但要成为一个全面的语文教师,就要学会挖掘每篇教材的魅力。其实每篇教材都有自己可挖掘的点,都有让我们感兴趣、发挥智慧的点。找到了找准了我们能上好每一篇课文。作为教师应不遗余力挖掘每篇教材的魅力。立足方寸之间,才能遨游天地洪荒。

无论语文教学改革走到哪一步,以图文的思想性是必然的,在我个人认为,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是各种特点中最为重要的,应列为首要位置。

任何语言文字都是表达应情感的,情感的表露正是人们对一定品格的肯定与否定,赞扬与鄙弃的反映,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是对培养良好品格充满期待的学科。民族不同,其品格也是有别的,语文学科选编的文章不外乎反映世界的和民族的文化,每篇文章所启示的精神品格就是一种期待,一种对习者阅读者形成良好品格的期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教材时,有着义不容辞的培养良好品格的责任。面对孩子,如何顺其自然地触动他们的心灵呢?在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我这样和大家走进了文本:

默读课文2~11自然段,在文中圈圈画画,口头完成表格。

检查交流:

师:学生们会用哪些方法除草呢?文中列举了几位?联系实际,合理想象,结果会怎样?

生:四位。

师:学生甲?

生:用铲子铲除。不能彻底根除,还会再长。

师: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学生会心地哈哈大笑)学生乙?

生:用火烧。还是会再长。(有的同学小声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赞赏的笑着,示意)妙,一点没错,干嘛羞答答,大声说!

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学生丙?

生(甲):撒石灰可以除草,可那地会成不毛之地。

生(乙):刮风下雨,水土会流失。

生(丙):连庄稼也不长啦。

……

师:同学们说得太有道理了。除草的目的不单是除草,还要注意保护土壤资源。撒上石灰是可以根除杂草,但同时也毁了土地,使土壤不成地,成为连庄稼也不长的不毛之地,这行吗?

生(异口同声):不行。

师:学生丁?

生:斩草除根。是除了草,可地不再美观,没了植被,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的功能价值也没了。

师(小结):看来,学生们的方法都有利有弊。那么哲学家用了什么方法?结果令人满意吗?大家自由讨论。

……

学生交流:

生:哲学家在旷野里种上庄稼,杂草就被根除了。

师: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生:读了第10自然段,再联系前文知道了这些。

师:你们认为哲学家的方法好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好。因为它不仅铲除了杂草,还让旷野变成了庄稼地,这叫一举两得。

师:我也认为很好。这样一来,这片旷野彻底改变了用途,变得更有价值了。(老师点头表示赞许)

……

师:是的,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

怎样除草最好——(出示句子,引导朗读)

生齐读: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师:现在你们认为哲学家的问题简单吗?(学生答不简单)他的学生认为简单吗?(学生答不简单)

师:确实不简单,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哲学家的弟子们终于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呀,是要他们懂得一个人生哲理。(师出示句子)

生齐读:要想产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除草的方法简单易懂,但除草与培养美德的关系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

这是存在挑战的。借助一张表格,师生在严谨中深思,而后张扬着各自的情思,且说且思,人生的哲理如深海沉船,随着思维潜行的深度增加,沉睡的宝藏渐渐放射出它的光芒。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段寻宝的经历。

依托历史教材明理启智 篇4

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 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通过历史教材的启示,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科学显著的特点就是史论结合。这一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在记述具体史实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概括, 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 把握正确的结论。如巨鹿之战后, 项羽势力雄厚, 只有项羽四分之一兵力的刘邦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 最终战胜项羽, 建立汉王朝呢?教材进行了分析, 刘邦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 项羽骄傲自大, 不听取意见, 纵兵烧杀抢掠, 大失民心。所以垓下之战, 刘邦战胜了项羽, 统一了中国。这不仅使学生知道了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如,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材具体写出了革命的原因, 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原因是16,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广泛深入地发展。革命过程包括苏格兰人民起义, 克伦威尔议会军战胜王军成立共和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发动宫廷政变, 推翻封建复辟王朝,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分析, 使学生了解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封建的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过程体现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学习这一段,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 进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教材上介绍了一些有成就的历史人物, 在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蕴涵着灵活运用知识的哲理。“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有一段, “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实践, 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 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 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段内容讲述了詹天佑在三个地方灵活运用了知识。其一, 在开凿八

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 它们反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等, 蕴涵着大量美的内容。

一、充分再现艺术美

在教学中, 我对作品优美的景物描写、匠心独具的安排、生动活泼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 充分挖掘, 着意点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漓江的水”和“漓江的山”的描写段落。对写景的文章, 我引导学生注意两点:

1. 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

指导学生尝试把写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义词, 看看表达效果, 使之理解原词表达的准确。

2. 语言的朴实本身也是美。

要求学生既要从积极的角度去使用语言, 并注意到语言不是词藻的堆砌。如在尝试中把山描绘成“巍峨挺拔”, 把水描绘成“清澈透明”, 都不足以说明山、水的朴实本质。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 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 追求文章更加完美

达岭、居庸关隧道时, 他创造了从中间开井与两端相对开凿的方法, 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其二, 为了克服陡坡的险阻, 保证列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 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 从青龙桥起, 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 来降低坡度;其三, 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方法, 解决了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范例, 学生可从中受到启迪, 学习中应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三、培养学生的预见能力

历史教育的一个独特功能是了解过去, 展望未来。教材蕴涵着无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 可供教学上选择应用, 如我们可以用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来教育学生。讲“红色政权的建立”时, 可先提出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有没有胜利的希望?怎样才能转败为胜?然后说明毛泽东对革命前途作出预测, 并坚定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在八七会议上,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观点, 随即领导了秋收起义,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进行了土地革命, 建立了红色政权, 并预见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由于预见正确, 使党把工作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是科学的。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 培养学生预见未来的能力。

都江堰”中, 介绍了李冰在岷江采取中流作堰, 用竹篓装鹅卵石投入江心急流, 建起一道分水堰的创造性工程, 灌溉了大片田地, 使川西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 两千多年一直造福于人民。这种工艺革新, 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典范, 使我们引以自豪。

商鞅是著名的改革家, 他提出“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舌战群儒, 说服了秦孝公, 改革土地制度, 奖励耕作, 建立县制, 剥夺旧贵族的特权。这种将旧制度转变为新制度的改革, 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这些对今天改革开放仍有借鉴作用。

五、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能力

历史教材对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大书特书。秦始皇是封建时代开拓能力极强的皇帝, 他统一六国, 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修长城, 抗匈奴, 开发越族地区, 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陈胜、吴广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建立了张楚政权, 焕发出革命首创精神, 对历代农民革命都产生了引导作用。又如, 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 为了挽救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 创立了一批革命根据地, 建立了红色政权。这种革命的开拓精神更是我们的光辉典范。这方面的内容都是我们培养学生开拓能力的沃土。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好材料,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革新能力

革新能力, 就是要求人们有改革现实的创新能力。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有革新精神的历史人物, 教学时, 可利用名人效应, 启发学生分析他们是如何摆脱旧知识、旧经验的约束, 创造出新观念、新事物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革新能力和独创精神。如在“名闻世界的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的因素。从多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历史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莒南县筵宾镇中学)

二、深刻领会心灵美

在语文教材诸多篇目中, 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正面人物的形象, 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启发学生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周总理的伟大形象, 联系到当今的 (或身边的) 先进典型。虽不在炮火硝烟中, 但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平凡的形象同样高大。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 众多优秀儿女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美, 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更美。这些形象的挖掘, 可使屹立在学生心灵中的英雄丰碑, 更加辉煌壮丽, 使他们的崇高情操得以萌发, 这是实现美育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他们对英雄主义的美, 爱国主义的美, 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 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深入分析, 再现人物内在的心灵美, 能收到使人感奋的艺术效果。学生能在积极而又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受到人物心灵美的熏陶和感染,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着力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引导学生想象, 启发学生联想, 勉励学生创造。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瞑》, 开始让学生把它当做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来欣赏, 启发学生从景物色彩、明暗、静动、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诗中有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 而这一切又在月光的笼罩之下, 另有一种朦胧美。有“明月松间照”, 也有“竹喧”、“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 还有“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写人不见人的含蓄美。学生在这种清幽明静、活泼新鲜的境界中神游, 由“悦目”到“赏心”, 自然会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这时, 我抓住契机, 鼓励学生把这种对美的鉴赏上升到对美的歌颂和创造。课后, 学生写出了《构溪河畔》、《校园夜色》等好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不但内容充实, 活泼生动, 而且能使思想、情操、品德受到陶冶, 语文课的作用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只要能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起好的主导作用, 就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依托教材 篇5

关键词:教材、开发、发散思维。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就必须培养他们敏捷的语言思维能力。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依托教材,不断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增加学生的动脑、动手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都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

所谓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以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出发,思维向不同的方面发散出去,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上千个单词,几百个习惯用法,一定数量的短语和基本句型,这就为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我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一、听力教学方面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发散思维能力,大胆地展开联想、预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因为听力理解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与所接受的信息进行“交流”。这里所说的“交流”是指在接受信息时,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联想,以达到快速、准确理解所接受信息的目的。比如在学生读到: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store B. In a job interview C. In a museum

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联想,预测在这些地方可能会提到的话题。如果是在商店,老板就不会去询问顾客以前的经历或在哪个地方上学之类问题,而在面试工作时就可能问到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就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识,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二、词汇教学方面

在词汇教学中,我以一词多义,前、后缀的使用,同根词等知识为“发散点”,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以一词多义来展开。英语教材中不少常用词,有多层含义。例如,在讲解句子“… my dad has only two men working for him.”时,我要求学生说出各种带有have的句子,并且每句中have的词义要各不相同。此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很快学生们就说出了如下的句子:

a) We have a big library.

b) 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meeting.

c) I had 3 letters last week.

d) 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had a cold.

e) We haven’t had our lunch.

f) They had to work day and night before liberation.

g) Father had me finish doing my homework before my watching TV.

h) We had a good time in the party.

i) 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

j) Don’t have the water running all the time.

上面的练习实质上就是以动词have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它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have的各种词义和用法,加深了这个词在大脑中的印象,增强了记忆。这比由教师将其用法归纳、板书在黑板上的效果好得多。

2.以前、后缀的使用来展开

运用前、后缀构成派生词,是中学生所学的最重要的构词法知识。当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某一前缀或后缀的含义及其用法后,就可以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单词unfold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该词是由前缀un加fold来构成的,接着向他们解释了un-的含义及用法:它可加在某些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之前,表示否定含义。然后,要求他们说出以学过的带有un-的词来。不少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如下带un-的单词:unfit, unfair, unclear, uncover, unhappy, unable。这样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使他们懂得了词的构成和词语的灵活运用。

3.以同根词来展开

背诵、记忆单词,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在指导学生记忆单词时,我要求学生以同根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为“发散点”来记忆单词。如:agree-agreement-disagree-disagreement; 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等。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记忆大量单词,而且帮助学生掌握了词性和词义。

三、句型教学方面

句型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句子结构的特点,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在句型教学中,我主要以替换操练和一句多译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活用能力。

1.替换操练。例如,在讲解句子“I have my bike repaired”时,我首先向学生解释句型“have … done”的含义和用法,然后要求他们用动词clean, steal, sell等的适当形式替换“repaired”。替换操练对高中生来说,不算太难,但它却可以使学生熟悉句型,提高活用能力。

2.一句多译。它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例如:

我们应该阻止他吸烟。

1) We should stop him from smoking.

2) We should keep him from smoking.

3) We should prevent him from smoking.

4) We should discourage him from smoking.

5) We should hold him back from smoking.

6) We should hinder him from smoking.

又如:他的哥哥参军三年了。

1) His brother has been a soldier for 3 years.

2) He joined the army 3 years ago.

3) It’s 3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4) It has been 3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5) He joined the party in .

四、阅读课教学方面

阅读课文是语言知识教学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它最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阅读课教学中,我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1.中难度句子的理解。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对课文中的中难度句子,我不是首先向学生或要求学生将其译成汉语或作句子成份分析,而是要求他们在结合上下文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出与原句意思相同的句子,越多越好,一个学生说完后,其他学生还可以补充。例如,在讲解“He spent his childhood in hard work”时,我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说出与其意思相同的句子。不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

When he was a child, he did hard work..

As a child, he did hard work.

He had to do hard work in his childhood.

接着另一位学生补充道:

Being a child, he used to do hard work.

这种“一句多说”的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增加了学生听说的机会。

2. 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既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和巩固,又可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开发发散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教师的提示形式可以是关键词、图表或简笔画。例如,在学习了课文Abraham Lincoln之后,我将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制成下表:

Time What happened ?

1809 Lincoln was born.

1818 His mother died.

1860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1864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for the second time.

1865 He was murdered.

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此表复述课文。

3.课后问题讨论。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No smoking,please”之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就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smoking? 进行讨论。学生们纷纷说道:

Smoking is a kind of air pollution. It is dangerous to people’s health. When one is smoking, the poisonous smoke goes into the air. It does harm not only to the one who is smoking, but also to the people about him….

总之,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而且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而这正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地址:621000 四川绵阳普明中学, email: Glen868@sina.com)

依托历史教材 开发学生智力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B)—0031—01

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当有个依托或依据,其主要依托应是历史教材。新编历史教材寓能力培养于历史讲述之中。

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通过历史教材的启示,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显著的特点就是史论结合。这一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在记述具体史实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分析概括,这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把握正确的结论。如钜鹿之战后,项羽势力雄厚,只有项羽四分之一兵力的刘邦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最终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呢?教材进行了分析:刘邦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项羽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所以垓下之战,刘邦战胜了项羽,统一了中国。这不仅使学生知道了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只有对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教材上介绍了一些有成就的历史人物,在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蕴涵着灵活运用知识的哲理。如“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一课中有一段说:“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实践,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段内容包含了詹天佑在三个地方灵活运用了知识:其一,在开凿八达岭、居庸关隧道时,他创造了从中间开井与两端相对开凿的方法,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其二,为了克服陡坡的险阻,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其三,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的方法,解决了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范例,学生可从中受到启迪,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培养学生的预见能力

历史教学的一个独特功能是了解过去,展望未来。教材蕴涵着无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可让学生选择应用。如:我们可以用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来教育学生。在讲“红色政权的建立”一课时,可先提出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有没有胜利的希望?怎样才能转败为胜?然后说明毛泽东对革命前途作出预测,并坚定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在八七会议上,他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观点,随即领导了秋收起义,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红色政权,并预见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于预见正确,使党把工作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是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培养学生预见未来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革新的能力

革新能力,就是要求人们有改革现实的创新能力。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有革新精神的历史人物,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名人效应,启发学生分析他们是如何摆脱旧知识、旧经验的约束,创造出新观念、新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革新能力和独创精神。如在“名闻世界的都江堰”一课中,介绍了李冰在岷江采取中流作堰,用竹篓装鹅卵石投入江心急流,建起一道分水堰的创造性工程,灌溉了大片田地,使川西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两千多年一直造福于人民。这种工艺革新,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典范,使我们引以自豪。

五、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能力

历史教材对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大书特书。秦始皇是封建时代开拓能力极强的皇帝,他统一六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长城,抗匈奴,开发越族地区,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陈胜、吴广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建立了张楚政权,焕发出革命首创精神,对历代农民革命都产生了启发作用。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培养学生开拓能力的沃土。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些材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

依托教材强化阅读教学 篇7

一、把握阅读的整体性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 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大凡文章从构思到成文总要有一个主旨, 所采用的任何材料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去组织、去表现。而我们阅读就得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批文以入情”“入情而得意”。针对新教材提出的整体感知这一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整体感知——部分赏鉴——感悟升华”的阅读原则, 引导学生, 透过文本字面, 走进作者的思想情感中, 去感悟那涵咏不尽的真义, 细致体验文中蕴藏的情和味。

二、重视阅读的体悟性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阅读是关键。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对于语文学习来说, 以读为本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材所选之文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泳工夫兴味长, 好文章只有反复诵读, 涵咏其中, 才能得其妙处。记忆、领会、鉴赏、写作文章都离不开读, 只有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如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读技巧的指导、阅读与分析有机的结合等, 才有可能训练学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涵咏, 进而悟得其妙。

三、驾驭阅读的技巧性

首先, 理清文章的思路。每篇文章几乎都呈现出一个明晰的思路, 阅读文章必须理清作者的思维发展过程, 才能了解文章全貌, 进而准确领会文章达意的本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一篇文章, 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最重要的, 按作者思路去理解文章, 理解才能透彻。”可见, 探究作者的思路对于理解整篇文章显得格外重要。但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不善于整篇、整段去理解作品, 而是凭主观情感, 择其所好, 弃其所恶, 这样非但不能准确把握作品, 还会影响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尝试把握文章的思路, 如可重点关注文章的题目、中心句、文章结构、文章线索等特别能彰显文章思路的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除把握全文篇章结构的思路外, 有时段落的思路也值得探究。在分析段落层次时应特别注意段与句群的关系, 有时候一段落就是一个句群, 而有的段则可能包含两个以上的句群。如果段落是由句群组成, 那么理清句群的特点, 分析句群对于理解内容、读懂文章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三段, 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 句子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 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作者在这段中所阐述的观点, 我启发学生细致分析句子, 引导他们用简缩的方法, 去枝叶, 找主干。学生经过细读发现句子的主干实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 起修饰和说明的作用。因此, 正确地分析句群对于领会作者在段落中的思路是不无裨益的。

其次, 抓住文章主旨句。一篇文章, 作者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集中表达情感的句子, 使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 便是作家主观上对故都北平之秋的总体感受, 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 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悄然飘零的几片槐叶能打动情意, 秋虫的几声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 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 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合了作者的情绪, 因此所绘之景充满了落寞和悲凉, 同时作者的情感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可以说是作者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 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再次, 品味文章的语言。对语言的感知应着眼于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即重点品味作品在表情达意过程中是否做到准确、有分寸, 是否周密有条理, 是否形象、生动、情感分明。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关键性词语, 尤其是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的词语, 它们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举足轻重。如《荷塘月色》开篇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不宁静”就是关键词, 它道出了作为一个具有凛然正气的、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的黑暗现实, 想“超然”而不安于这种“超然”的矛盾与苦闷,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原来作者去荷塘并非是为赏景, 而是他要摆脱由冰一般冷酷的黑暗现实扰乱的“心里颇不宁静”, 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所以, 作品不仅仅是抒情, 更多的是述志。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语, 也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总之,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除了要改变“满堂灌”、越俎代庖的教法外, 我们还应该多鼓励学生, 使他们产生自主阅读的内动力, 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并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探索未知的能力, 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学会阅读、理解, 从而实现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顺利到达未知的彼岸。

摘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整体感知——部分赏鉴——感悟升华”的原则, 在感知的基础上, 找准突破口, 理清思路, 把握文眼及作者的写作目的、结构布局,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内容和写法。

关键词:整体感知,阅读思路,作者情感,语言

参考文献

[1]倪瑞馨.依托教材教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 (19) .

依托语文教材指导课外阅读 篇8

一、教材学习前, 横向拓展阅读范围

1.教给阅读方法, 充分激发阅读兴趣。 (1) 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 了解其主要内容, 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 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三是品味性的精读。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 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 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 (2) 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一是随感式笔记。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 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等。二是摘录式笔记。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 并对此进行归类, 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三是创作性笔记。即在阅读的基础上, 对原文进行再创造, 如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2.紧扣单元主题, 共同研讨阅读内容。现行的人教课标版教材都是以单元为主题来选取课文的, 教师应依托单元主题, 提前商定好相关的阅读任务, 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该学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知道为什么而读, 应该怎么去读, 这样能够使阅读显得有层次、有效率。

3.突出阅读重点, 分步完成阅读任务。课前分阶段逐步围绕教材阅读, 不要平均用力, 而需要有重点地阅读, 这样才能更充分、更高效地使学生锻炼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水平。在依托教材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 明确课外阅读内容后, 要建议学生根据单元学习进度, 分阶段逐步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如, 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单元时, 课前就应该安排学生借助网络或书刊, 阅读有关“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的文章, 并做好相关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这种将课内学习与课前阅读良好整合的阅读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有计划、有准备的主动性学习。

二、学习教材后, 纵向延伸阅读内容

1.围绕作者, 深入阅读其成名作、代表作或近似作。教材中的内容是精选的, 也是有限的, 往往学生还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中, 该课就戛然而止了, 这对刚刚走近优秀文学作品, 只理解还没有巩固就转身离去的学生而言, 实为可惜。对此, 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更自主、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 课后去阅读该作者的相关著作, 将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在课外及时检验和运用。而课后的阅读会进一步加深课内的情感领悟, 既补充了相关知识, 又完善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

2.依托教材, 触类旁通, 拓展研读。依托语文教材, 带动学生涉猎更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 只有课外追踪研读, 拓宽知识面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进而化方法为能力。

三、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促进阅读

课外阅读有着自身独立的价值、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目标。在阅读过程中, 如果放任自流, 实效会大打折扣。学生阅读了与教材单元主题结合的各种资料以及相关书籍后, 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集体交流, 如, 有计划地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佳篇欣赏课”、“好书推荐”等活动, 使学生在赏析交流中共享个体阅读成果, 在成果展览中体验阅读乐趣, 在话题议论中展示阅读感受。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 巩固阅读成果, 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而且能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 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水平、增强思辨能力。

依托教材改革历史教学内容 篇9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 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 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 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 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 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 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 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理解理性历史概念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 (1) 概念的外延, 即量的属性; (2) 概念的内涵, 即质的属性; (3) 概念的属种关系; (4) 概念的定义。

二、追根求源, 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原因的, 事物的原因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 有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 如中国史的许多重大事件没有从国际大背景去分析, 有的历史事件没有分析其原因, 只是在事件发生前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有所隐含。对于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 也必须视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善于使用“为什么”, 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据具体的历史事件, 首先确定是寻找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还是内因与外因。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内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 一般要看与该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因, 是影响事件发生的诸客观因素, 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寻找。其次再分析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

三、透过历史现象, 揭示历史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 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行教材, 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 对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 这就给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天地。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 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不被表面现象及假象所迷惑。

四、强化史实理解, 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历史才成为科学。我们的教材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 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与评论, 只是体现某一观点, 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章节中, 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 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特别是复习课上, 把有关史实归类总结, 然后揭示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史实的理解主要靠建立知识体系, 把分散的、孤立的史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 进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五、挖掘思想教育素材,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很多, 但大都是隐性的, 靠教师去挖掘,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时机实施。目前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浅层次的说教式、硬性灌输、贴政治检签等简单做法, 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 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 思想教育要坚持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的有机结合, 达到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

当确定某一历史事件为思想教育的素材、拟定和实施思想教育时, 应注意把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作为载体, 情感的培养为目标, 提高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为二者的纽带和桥梁。

依托教材资源,优化写话训练 篇10

一、模仿特色, 目标练写

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榜样中了解如何写句子, 这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水平。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心理上比较依赖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模仿力强等特点,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新词语、新句式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 品味各种句式带来的不同韵味, 在体会语言艺术的同时, 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 依照句型结构仿写

句型的结构往往是文章结构的缩影。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仿照课文中出现的经典句型来剖析作者的构思, 体会句意句韵, 领悟其中的奥秘, 为学生成篇习作的谋篇布局打下基础。

例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句子:“妈妈带我访问了其他一些网站, 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有体育新闻, 有动物天地, 有科学博览, 还有音乐欣赏……真是应有尽有。”很明显句子是由三个“有”和一个“还有”串联起来的, 如果不加分析就让学生仿写的话, 很少会有学生能照着原句结构完整地写一个相似的句子。其实这个句子的结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总—分—总句式结构, 我们可以将句子的结构重点讲一讲, 让学生体会“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与“有……有……有……还有……”的关系, 学生马上就能发现并说出来。再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真是应有尽有”与“内容太丰富了”的关系, 让学生在体会与分析中明白了结构特点后再仿写, 学生便会有比较完整的, 甚至会超越句子结构本身的语言表述了。有学生写道:“玩具店里的玩具可真多呀!有调皮的皮皮熊, 有聪明的米老鼠, 还有可爱的小白兔……真是应有尽有。”实践证明, 这种以仿带创的写话训练不仅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还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好方法。

2. 参照修辞方法改写

除了模仿句型结构, 我们还可以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参照句子的修辞方法改写内容, 练习写话,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课文《秋天的雨》里有一个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 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将秋天落叶缤纷的景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我在鼓励学生感受秋意的同时, 引导他们找找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后, 再让他们说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最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参照原句换喻体, 改写句子内容。经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充分理解了之后开始动笔, 一段段优美的话语从他们笔下流出:“秋天到了, 树叶变黄了。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秋风中飞啊飞啊, 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仿佛给她盖上了暖和的棉被。”“秋雨把橙色和棕色给了梧桐树, 树叶像一只只彩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这样的即时改写, 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表达心声的满足感, 同时还让他们领略了创作的愉悦感受, 得到了自身价值的体验, 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捕捉空白, 合理补写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中国画中无墨胜有墨的空白, 总有那么一种让你跟随画家融入其暗伏的、潜在的思想吸引力。语文教材中的诸多“留白”也时常给我们无言的文学邀请, 它常常能带动学生挖掘文章潜在思想, 让学生发挥想象尽情表达, 不失为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1. 观察插图元素添写

低年级的学生都对插图有着独特的情感, 如果我们能适时地利用插图资源, 让学生给文本添砖加瓦, 不但能厚实课文内容, 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例如在《荷叶圆圆》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观察插图, 看看除了文中提到的事物, 还有哪些景物作者没写出来, 请学生学着作者的样子来说一说、写一写。学生一听到让他们在插图上找一找, 个个兴奋不已, 争先恐后地要说出自己的发现。经过指导和梳理, 学生写出了好多生动而有趣的话语, 如“小水草说:荷叶是我的朋友。小水草在荷叶旁边乐呵呵地摇来摇去, 唱着动听的歌”“小莲蓬说:荷叶是我的妈妈。我在妈妈身边快乐地成长”。

文本插图作为文本内容的形象化再现, 也是写话训练的契机。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握图意合理想象, 还要适时鼓励学生用几句话进行阐述描写, 少则写两三句, 多则写五六句。这不但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 还能诱发学生的写话意愿, 使学生的思维和阅读得到有效结合。

2. 抓住文本省略的地方进行插写

翻阅我们的教材, 不难发现许多课文省略了部分与情节相关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对这一空白进行合理插写, 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宝贵的写话素材, 还能让学生的生活体验得以释放, 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是难得的写作训练手段。

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省略了别的孩子的种花经过, 而省略的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理解国王为什么选择雄日为他的继承人的原因也有相当的好处。所以在讲到国王决定让捧了空花盆的雄日做继承人时, 我叫学生想想为什么国王不选捧着鲜花的孩子, 并顺势引导学生读一读雄日的种花过程, 让学生发挥想象把他们的种花的过程和种花时遇到的事写下来。因为有许多学生对种花有一定的亲身感受和经验, 所以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学生不但写清了从播种到长株再到开花的过程, 还将自己播种后等待种子发芽的急切心情和花株长成后盼望开花, 以及花终于开了后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因为自己培育过种子, 养过花, 观察过种子的发芽和植物开花的过程, 所以能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流畅地表达出来。也许这就是观察的力量吧!这种源自生活的技能是什么教育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三、感悟情境, 续编创写

续编可以是对已有故事进行适当的构思, 把故事情节续写下去, 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编写与原有内容相仿的片段。无论是续写还是编写, 都是一种创作方式。

1. 延伸故事情节续写

教材中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性很强, 故事的结束处往往会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余地, 这给学生续写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空间。

学了《风筝》一课我又让学生读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 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他们究竟有没有找到风筝?如果找到了, 他们是在哪里找到的, 找到后心情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续编故事。

每次续编完成后, 我都让学生先在班上交流, 再将其分类贴在教室的展示区供大家品读。作文展示让静止的文本得到了艺术化的延伸, 令学生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间阅读, 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话水平, 真是一举两得。

2. 体验诗歌情感, 编写小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每一个儿童, 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所以教师要在诗歌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天资”进行诗歌的编写指导, 以挖掘学生的诗人潜质, 激发创作欲望。

要让学生乐于编写诗歌, 我们首先就要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灵的顿悟, 还要鼓励学生在原有诗歌的意境中寻找规律, 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与体验, 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 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语言生动活泼, 读来令人如沐阳光, 如嗅春的气息, 如闻童声笑语。所以在阅读分析与感受意境之余, 我特意创设意境引导学生参照课文结构和用词进行诗歌编写, 收获不小。清晨, 家中谁最辛苦?/是勤劳的妈妈, /忙前忙后, /一会儿烧饭, 一会儿洗衣服。/清晨, 家中谁最忙碌?/是强壮的爸爸, /送我上学, 又送妈妈上班。/清晨, 家中谁最幸福?/是快乐的我, /因为我有爸爸妈妈, /有一个幸福的家。多美的一首生活诗呀, 生动而简单地写出了一家三口忙并快乐的生活情景。这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其实诗离他们很近, 编写诗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它也是练习写作的一种方式, 只是创作体裁不同罢了。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11

一、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培养儿童想象能力的主渠道。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

1.在观察插图中训练想象

画面是对现实情景的直观显示,它通过色彩、形象等再现具体的事物,比起抽象的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再造”。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很好的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来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如:课文《荷花》中就配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在荷花池中盛开着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它们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就是这些,但图上所画的并不止这些。教学时,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想想这些白荷花还会有什么姿态呢?然后让他们用上“这些白荷花,有的( ),仿佛( );有的( ),仿佛( );有的( ),仿佛( );还有的( ),仿佛( )。”这样的句式描绘图上的美景。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敢于想、敢于说。

2.在朗读中进行想象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通过朗读,能够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形象、情景,把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理解其意义,受到感染。那么,怎样朗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呢?首先要求学生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读;其次,要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读出轻重、语速、感情。如:《荷花》一课中,第二自然段中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姿态美,还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进行朗读指导前,我先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冒”,学生通过“无字词典”——身边的生活实际,体会“挨挨挤挤”的场面,而后抓住“冒”这个词语想象,不是“钻”,不是“探”,也不是“长”,这个“冒”字体现出白荷花在小小的空间中努力向上的冲劲,它们的生命力那么旺盛,盛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都是那么的美。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在情境朗读中去体会语言的生动,感受荷花的美丽、动人。

3.在延伸课文情节中进行想象

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寓言、童话、神话及其他体裁的课文,都非常适合用于训练学生延伸式想象。延伸式想象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想象出以后的故事。如:在学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这次它又遇到了小红马。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内容和课后查阅的资料,想象出了许多精彩的对话。又如:学了《荷花》一课,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好梦?”教学实践证明,同学们的想象富有童真、童趣,令人欣喜。

二、在习作中培养想象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在的教材在孩子们习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机械、死板、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问题基本没有了,习作内容侧重于开放性,用我手写我心、写我情、写我想。题材自由,符合儿童特点。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教材里习作1、习作4都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图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练习。另外,在写实生活作文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文章表达生动、活泼,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的效果。与此同时,我还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改写、想象写。如:学了《微笑着面对一切》,让孩子们给坚强、自信的桑兰写信。学了古诗《绝句》,让学生根据诗意和书中所给的图进行扩写。

通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同学渐渐喜欢上了习作,对想象类型的习作尤为喜欢。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开拓、创新、富有想象的一代,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依托教材 篇12

一、读目录,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带着导读提纲或相关思想性问题自主阅读, 更能提高学习效率。离开了学生对教材的先学 (自读) , 教师的任何讲解、提问和讨论都将失去针对性, 都没有实质性意义了, 读教材目录也不例外。因此,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或要求, 再让学生进行阅读, 具体实践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两次读目录, 每次读目录带的问题不同, 阅读目的也各不相同。

第一次读目录, 明确本册教材的总体章节内容

每学期第一堂课,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翻翻新书, 读读目录。学生读目录之前教师设计几个问题:

1. 本册思想品德教材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

2. 共几个单元?几课内容?分别是哪些内容?

例如, 阅读七年级下册目录, 要明确本册教材主要学习的是心理品质和法律常识两部分, 共分为四个单元, 八课内容, 分别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容应对挫折、坚强意志、法律常识等六种心理品质及法律常识的两部分内容。通过读目录, 学生可以明确每课内容的安排是从自己认知规律出发, 由简单的概念、表现入手, 再讲这种心理品质的作用, 最后讲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第二次读目录, 明确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

每单元内容学习结束, 做单元或一课内容小结时, 教师应让学生粗读本单元所学要点内容, 进行知识结构小结。例如, 九年级第三课的内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小结如下 (见附表1) 。

经过对目录内容的先读与后读, 能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整体结构有全面把握, 他们对具体内容的学习也就得心应手了, 解决了部分学生在课堂只上会听“热闹”, 下课后又“不知道学了些什么”的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读图和情景材料,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最大的乐趣不单纯在阅读本身, 而在于思考, 因为思考使被动阅读转变成为主动阅读, 所以良好的阅读不只是接受, 还有思考分析。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一个要点内容或道理的理解都是通过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情境插图和情境材料为背景认识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以表演形式进行展示。即课前让善于表演的同学“读”懂插图内容, 充分准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表演, 生动直观地表现教材内容。或者有些情景材料更适合诵读, 就请善于朗读的同学“表演”, 其他同学听了朗读之后, 抢答材料后面的思考问题。如果是疑难问题, 可小组讨论后再发表看法, 最后全体学生共享新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教材内容, 深入浅出, 趣味无穷, 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读文中相关链接,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大多数是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已研究的数据材料, 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中“讲知耻与自尊”这一部分内容的相关链接是“格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亚的故事;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课中的相关链接是日本推销员原一平的事例等。再如七年级下册“少年能自强”一课中, 为了说明知识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努力方向”, 课后相关链接了有关学者对兴趣爱好和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的分类, 这些相关链接内容或者深化解读教材内容, 或者依据教材内容, 对学生实践行为有导行作用, 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所以读好相关链接的内容不容忽视, 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这些事例或材料, 课后请他们再查阅与此相关的更多资料, 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加深他们的理解。同时, 教师可以依此为主题上一节活动课, 在活动课中, 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个人的见解, 甚至可以相互辩论。这样的活动依托教材中的相关链接, 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读课后巩固材料, 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和其他科目一样, 课后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精心筛选典型例题, 读题前要求学生领会“在读中审、审后再读”基本思路, 既先用铅笔画出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句子, 提炼材料中心思想;之后再审读材料后的问题, 看看是哪种问法:“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再联系教材中相对应知识分层作答。经过在阅读中审题, 在审题后再阅读的训练,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对教材知识逐渐学会了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为训练可以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 对指导学生行为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 教师要做好及时点评, 在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方法的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通过对思想品德教材的阅读, 提升了学生提升了心理品质和阅读情趣, 而且在读读、想想、说说、练练、咬文嚼字、练词练句中,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当然,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形成, 还需要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和传授, 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和持之以恒。

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抓住教材特点,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从长远看, 也有利于学生适应开卷考试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上一篇:油水界面检测下一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