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精选5篇)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篇1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研究方案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局限在校内,学生大量的闲暇时间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学校闲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和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的渠道,提高学生闲暇时间生活质量,实现新时代的教育任务。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过去只重视课堂教学,局限于校内教育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闲暇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因此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效能,提高学生闲暇时间学习和生活质量是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校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研究也刚刚起步,通过对部分学生家长的采访调查,发现78.6%家长对闲暇教育概念模糊不清,认为闲暇教育就是学校以外的教育,跟学校没多大关系,只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适当报个辅导班就行了,让孩子从校内的学堂转移到校外的讲堂,孩子社会实践、探究自然的时间被剥夺了,成为学习的机器。那么如何走出误区,让全体教师和学生成为闲暇教育的参与者呢?
我校地处县城中心,学生多数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闲暇时间校外活动空间比较大大,但教育资源毕竟是零散的、无序的。要想集中高效地利用闲暇时间组织活动,就要与最优质的活动场所建立正常的联系,建立活动基地就是最基本的办法。校外实践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并且取得了 0
一些成绩。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了“开发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闲暇时间生活质量”这一项目的研究上。
我们旨在立足学校实际,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闲暇教育意识,提高教师认识,培养教师开发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能力,尝试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闲暇教育新路子。
二、概念界定
1.校外实践,是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学生自主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学校组织广大学生到学校以外社区或自然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2.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家庭以外的能对学生产生教育功能,提供教育实践活动的处所。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田园、科技实验基地、植物园、动物园、学校周边的富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乡村。
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利用,是指学校对学校以外的教育处所进行挖掘整合利用,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延伸,学生在这些社会场所中,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发展,塑造了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研究的策略
1.周边开发,综合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开发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先从学校周边的环境入手,选择具有开放性且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场所,方便学生到实践基地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受教育面广;此外,还要注意所选基地是否有综合利用的优越性,这样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到那里参与不同层次的实践,让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具有永久性。如我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之一“佳乐家超市”,就是上述校外活动基地的最佳选择,在学校东边约50米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可设计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到超市去体验。如低年级数学,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可带领学生到超市中去体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品德与生活一课认识了一些蔬菜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到蔬菜区指认蔬菜名称;中、高年级的同学可做一些超市里对过期食品的处理
等问题的调查,也可以做实践体验,1小时收银员、超市迎宾、导购员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既有知识的巩固,又有社会实践的活动体验。
2.问题入手,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让各班学生到社区中去发现问题,然后以班为单位进行梳理整合3——5个问题,再交学校教导处,由教导处对全校问题再次梳理整合,把学生公认的问题进行分析、权衡,最终确立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小交警交通指挥岗”是我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就是采用上述办法来确立的。(此基地适合高年级学生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基地,地处新昌路与利民街的交叉路口,车辆较多,时常发生交通事故,这里白天都有交警执勤。学生通过轮流跟交警指挥交通,巩固了《安全教育》中所学的交通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肢体语言,还在实践中,潜移默化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体验到了服务社会的辛苦和快乐。
3.关注科技,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科技实践基地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科技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学生对本土科技文化知识了解的欠缺,有目的、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去参观实践,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如“城关街道科技示范园”就是我校的一所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学校平均每学期分批带领学生到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实践体验一次,通过采访技术人员了解科技种植的最新技术,动手采摘、插秧体验劳动的艰苦。同时也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红提葡萄的市场价值》《何为绿色蔬菜》等。
4.校际合作,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清清的小河、保留的沟渠、丰富矿产资源等,但是非常单一,而城区的社会实践就有多样性的特点,实践基地丰富,活动内容丰富,家庭条件良好。这些都是农村实践活动不能相比拟的。生活在县城和乡村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鉴于这个问题,县城学校和乡村学校利用校际合作,在双方建立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取长补短,资源互补。如“高崖库区学校”就是我校的校际合作兄弟单位,每年两个单位的学生和教师都要进
行3天的交流互动,实验小学的部分师生到库区小学体验生活,库区的部分师生到实验小学体验生活。通过两个学校师生的交换体验,城里的孩子在短短的几天,学会了自理,了解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认识了一些农作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而农村的孩子则适应了城市家庭生活,小到日常生活器械的使用,大到在公共场所的交际,熟知生活区域的乘车路线。校际合作,让两边的师生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受益匪浅。
5.军民共建,开发利用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
学校与就近的部队进行协商,建立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校内课程对学生进行校外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如我校在驻昌部队405团建立了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每年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部队去体验生活,通过听故事,了解军人的坚强,队列训练,射击等实践活动感受军队纪律严谨,树立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
6.聚合还原,辐射结合,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聚合还原,就是学校牵头定点建立社区服务基地,由学校定期组织到社区服务。辐射结合,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住所的远近,打破年龄的限制,自由结合,组建小组,确立自己在小区的实践基地。如我校定点设立的社区服务基地“蓝宝石花园”,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小区服务,培养学生岗位意识;每位学生又自己组建小组,在自己小区里确立个人的服务岗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1.3—2011.4)为项目研究的酝酿、准备、方案的确立阶段。再进一步总结前一段闲暇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1.5—2011.11)项目研究阶段,具体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第三阶段(2011.12—2011.1)总结阶段。全面反思、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五、研究的组织与保障
1.坚实的科研基础。实验小学崇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
2.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地处县城中心,生源面很广,学校建立了佳乐家超市体验岗、小交警体验岗等五处社会实践基地为课程的开发准备了丰富的资料。
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项目研究的各种会议、研讨进行了详细论证和规划,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成果形式
(一)预期效果
通过研究和实践,开发出几个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我们还要依托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学生方面
(1)多元能力增强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如课堂中的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2)激发潜能开发。
①改变学习方式,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接受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相结合,以实践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体验可以借助语言工具来实现,也可以不通过语言工具来完成。学生在实践的感悟中,在现实的场景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认识、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是知能转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化教为学,教学相长;化学为思,学思结合;化理为情,情理交融;化知为行,知行统一。学会体验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大有帮助。
②培养学生思维,具有一定探究的能力
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学习活动,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实践探索,善于自我反思评价,乐于群体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2.学校方面
(1)开发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合理的利用。
周边开发,综合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问题入手,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关注科技,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校际合作,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军民共建,开发利用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聚合还原,辐射结合,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2)较大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建设。
这些运作机制,融丰富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于一身的独特的德育模式,它能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体系,建构学校学习课内知识,实践于校外实践活动的立体式的学习方式,较大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建设。并且以学为主线,社会实践为外围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我校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品牌工程。
(二)项目研究预期成果形式 一是报告,总结形成研究项目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报告;二是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供学生开展闲暇教育活动;三是经验论文集,结集出版教师研究经验论文;四是形成各种闲暇教育教学模式;五是形成各种成果集,包括学校网站资源库、案例集、论文集以及相关音像资料。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篇2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需要确保学生实习落到实处, 制定一定的规范和制度, 包括校外实习各个教学环节、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与绩效管理办法等。
1.运行目标与定位
1.1学校和企业在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运行中, 双方的总体规划要合乎互惠互利、合理体制、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
1.2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定位:最大限度适应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的开展, 能满足研究生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专业的实践内容紧密相关, 管理、生产、实习有机组合, 相互促进。
1.3不同年级的学生实习, 按时间、 批次、 分类合理分开, 提高实习基地资源的利用率。
1.4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并对管理部门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保证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
1.5 创新实践基地确立一套研究生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评估系统, 按周、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登记、打分和评估。
2.职责
2.1校企合作共建办公室职责
2.1.1根据学校对在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 负责制订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总体计划,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光源三个专业的课程设计、专业模块设计、创新计划、研究生技能竞赛、研究项目的创新实践、毕业论文等工作进行合理调整及方案、任务和进度的制定。
2.1.2根据培养方案, 向具体系部下达具体实践教学任务, 并督促系主任、各研究所提供专业对口的双师型教师, 同时向企业落实技术人员参与实习基地的教学活动, 列出教学时间表; 协助学系作好有关创新实践基地聘用校企以外指导教师方面的工作。
2.1.3协助学系对创新实践基地的使用情况及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年度评估与绩效汇总、反馈。
2.2学校工作职责
2.2.1负责与创新实践基地的日常联系, 并协助创新实践基地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2.2.2负责推荐创新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 保证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等工作运转正常规范。
2.2.3协助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 组织编写研究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指导书,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研究生创新实践技能要求, 制订教学实施方案, 并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 企业需求的变化, 开发新的创新项目与实践内容。
2.2.4做好产学研工作, 定期组织项目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 加强校企合作。
2.2.5负责理论教学的正常进行, 并结合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 对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总结与提高, 与实际创新应用接轨。
2.2.6负责将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的有关情况报校企合作中心审批, 并将有关资料收集归档。
2.2.7为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学生动员、任务分类、指导书印刷和进度安排。
3.合作企业职责
3.1 为学生提供包括创新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 使学生在现场环境下进行实习甚至生产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取得创新实践工作经验,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 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3.2负责创新实践基地基地的正常运转, 保证学生所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 实践项目利于学生工程能力培养, 使学生能真刀真枪进行创新实践训练。
3.3 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在创新实践期间的一系列考核等工作, 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使学生在创新实践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并负责对实践教学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4指定有关职能部门组织、 管理创新实践教学工作, 协助校方一起考察选派政治素质好, 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并保持相对稳定。
3.5与校方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共同组成考评小组, 对实践教学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评定, 对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共同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3.6为教师提供部分实践岗位, 承担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月秀, 谭仕林, 钟强, 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90-92.
[2]方祯云, 赵郁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5) :37-39.
[3]王悦, 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13-115.
[4]任佳, 王杰, 梁勇.北京高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分析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8) :222-224.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校外实践基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应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笔者在社会实践基地能充分利用独特的办学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心理健康的港湾。
一、提高认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认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为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心理素质是整个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增强战胜心理上弱点的勇气,掌握有效调节心理的方法,自觉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为其他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实现德育、智育、心育的全面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需要。只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的断乳期、成长的反抗期、发展的危险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最近各地发生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我更加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心理教育的职责在于帮助未成年人顺利成长,并充分发展其潜能,使之能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能自我发展、人格健全。通过学习辅导,让他们学会学习;通过生活辅导,使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热爱生活;通过职业辅导,让他们学会生存;通过青春期教育,让他们顺利度过安全期;自我意识辅导,让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的现代人。
二、加强调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我通过心理测验、问卷调查和教育实践,分析出来基地实践的中小学生大致存在这样的一些心理问题:(1)社会压力。东部城区的快速发展,引发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负荷加重。(2)学业的压力是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3)同学的竞争压力。同学之间的攀比,生理差异,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导致不良情绪反应。(4)考试的压力。 (5)家长的压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必须的,为孩子创造条件是必要的,但做得过分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6)教师的原因。个别教师的行为失范、偏激个性和不良情绪导致学生产生“师源性”心理。(7)有的学生自我概念差,自卑心理严重、自我肯定不足,容易产生挫折感,导致行为退缩,害怕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8)青春期综合症。由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如果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产生心理问题。(9)数码网络的影响。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数码虚拟世界,上网成瘾,导致体质下降,交往减少,心理脆弱。
三、优化服务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一是团体辅导活动。依据心理教育目标和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通过案例、游戏、故事,应用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他们自信、自省、自我认同、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个案咨询帮助。个案咨询主要在心理咨询室由专职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为个体学生提供的个别辅导。通过倾听、积极关注、情绪宣泄、心理分析、行为训练等方法,帮助那些行为有异常、学习方法存在障碍、情绪反应不良的学生。三是电话或来信咨询。设立校园心理热线,实行定时服务,咨询教师轮流值班,咨询室外设心理信箱,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四是家长心理辅导。主要侧重于家庭教育心理策略和家长本人的心理疏导。辅导形式包括讲座、团体训练、讨论会等。
近年来,我们基地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引导、示范、催化、矫正与疏导,有效帮助了一些学业失败,行为失控,心理失衡的青少年学生。二是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基地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不断增加和改善咨询室的硬件设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基地的品牌课程。三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联合办班、奖励自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讲座等,提升心理辅导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知识的理论素养,普及了一些心理知识,形成了一些教育特色,总结了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专家推崇,促进了区域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校际协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聚合效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中常常面临这样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发展存在着校际不平衡。城区校发展较快,偏远校相对发展较慢。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偏重于学校,忽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无法在源头减少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诱因和家庭诱因。三是个别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四是专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人员仍然短缺而且素质不高,并且缺乏严格科学的行业规范做指导,没有区域性的健康教育研究协会做指导。
社会实践基地在办学特色、办学资源和工作内容上比全日制中小学有更加有力的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联合参加实践的学校,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作发展。通过成立基地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机制”,快速实现“三个推进”。“三个机制”是依托政府支持,以教育为主,联系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团体,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联席会议机制,联动投入机制和联合服务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全方位关心,全天候关注,全员关怀。“三个推进”是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区域学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共识,建立一支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运作机制,最终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多层次、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科研,科学实践,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2]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
[3]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篇4
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创新来源于实践, 因此把加强实践训练作为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着力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为研究生自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机制保障, 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实践机会, 训练了他们的新技能, 激发了创新热情。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一直都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应该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 以具有硕士、博士为主体, 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 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 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为最终目标。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可以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 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 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对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 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 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永远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类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 本文从管理模式方面探讨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基地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
2.管理模式
2.1组织与管理
2.1.1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成立有企业技术人员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系人员参加的教学管理机构, 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
2.1.2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 其管理按创新实践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推行。 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调整与撤销, 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2.1.3加强对校企创新实践基地的指导, 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 协助实创新实践基地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帮助创新实践基地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2.1.4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学生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 对创新实践基地教师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水平进行审查, 保证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和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2.2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选聘
2.2.1选聘原则: 本着有利于融洽学校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利用社会人力资源, 有利于调动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保证创新实践基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落实, 提高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原则。
2.2.2选聘条件:选聘热心教育工作, 有一定的创新实践教学指导经历, 教学态度认真, 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为指导教师, 签订聘任协议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 建立学院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库。
2.3检查与评估
2.3.1为促进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 应从实践教学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 校企合作办公室应不定期地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监督检查。
2.3.2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学生的评选, 并给予表彰。
2.3.3由分院负责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到校面向测控、电气、电信等专业研究生召开宣讲会。 宣讲内容包括企业介绍、接收人数、创新实践工作介绍、面试安排与录用流程介绍、接收简历等。
2.3.4由企业负责面试与录用并正式公布录用学生名单, 并向其他公司及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学生, 而对创新实践不合格的学生, 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允许进行重修, 提高应用及创新能力。
2.4师资队伍管理
为了保证企业技术人员能更好地参与教学、培训, 老师需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学历需本科及以上, 在企业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至少两年以上。 对申请的课程进行严格删选和管理, 对课程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并要求指导前进行试训和试讲。
学校老师以实验老师为主, 理论老师为辅, 实验老师做好理论老师与企业老师的桥梁, 实现理论的实用化与产业化。 为了保证知识及时更新和经验的代代传递, 选择老师要注意老中青的结合, 注意学历、职称、年龄的比例, 尽量选择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其比例建议为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60%, 高级职称的比例是40%以上, 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100%。
创新基地师资队伍数量、年龄、学历结构合理, 在实践基地建设期间, 将充分利用学校理论与实践老师和企业老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研发优势, 组建一支科研能力强、工程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团队。
3.结语
在研究生培训基地创建过程中, 学校和地方充分发挥特长, 学校制定对在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 负责制订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总体计划;企业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和实践指导, 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 对老师进行严格选聘和管理,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然后进行每年或每学期一度的检查与评估, 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好管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春荣, 滕宝仁.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11) :147-149.
[2]吕明, 杨胜强, 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4) :31-32.
[3]王悦, 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13-115.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篇5
双休日、清明、端午、五一、国庆,加上寒暑假,学生每年在校外的时间约有170天。闲暇时间该去哪里?该做什么?在城里孩子忙着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时候,农村孩子又是怎样度过这闲暇时光呢?
通过对我校五(2)班49名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4.7%的学生向往一个“有意义的周末”,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2%的学生觉得周末“空虚无聊”;有18.4%的学生感到“没有意思”。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我讨厌放假。每当假日,爸爸妈妈不能放下工作陪我,也很少有小朋友跟我一起玩。我只能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看电视。我感到真无聊……”49名学生中只有二人就读市区培训班;双休日看电视超过5小时的有21人,主动阅读课外书的仅占7人;除去作文选,没有其它一本课外读物的占18人,人均藏书量为3.4本。女同学大多在家看看电视、照顾弟妹、学做家务,男同学多数骑着自行车疯玩,进入电子游戏室、网吧的也不在少数(据对26位男生的调查表明,一年中涉足游戏室、网吧的共83人次,其中最多的一名学生达28次)。观看成人赌博的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参与赌博。这项调查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在农村孩子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即农村孩子既缺少闲暇的知识,也缺少闲暇的技能。
如果积极的闲暇方式不确定,不良的闲暇活动就会乘虚而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关材料表明,当前青少年犯罪有四大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有害的闲暇活动。(其余三项为缺少家庭温暖,受到歧视,不正当的好奇。)因此,闲暇教育——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摆到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面前,闲暇教育的理念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思考:让闲暇生活因综合实践活动而精彩
闲暇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和“闲暇”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闲暇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决定人的生命质量,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意义。
如今,闲暇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且还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因为它更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作为学校,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的功能,组织学生参与和投入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恰恰正是闲暇教育的有效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应该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农村学生闲暇生活,同时,有益的闲暇时空可以充实综合实践的活动基地。
探索:依托小社团 开展大实践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从而激起学生实践研究的热情与信心。三是专题细化。如指导学生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有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闲暇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建议以“假日小社团”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以集体体验、自我体验、角色体验和情境体验为具体途径来丰富农村学生的闲暇教育。
农村孩子同样可以自己的小社团自己组、自己的社长自己选、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公约自己立、自己的基地自己建、自己的先进自己评、自己的指导老师自己聘,把“假日小社团”成立起来。社团名称,也让他们自己起,什么“编织小社团”、“绿化小社团”、“家政小社团”、“爱心小社团”、“交通小卫士”、“环保小卫士”等等。指导老师可以有老师、家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社会热心人士组成。有了这些保障,在闲暇时间里,农村学生在设计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时还要注意一些最基本的“结合”:
1.与读书活动相结合: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知识与技术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的农村孩子由于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缺少读书的气氛,缺少对知识的兴趣,于是,“我爱读书”小社团可以让孩子们行动起来了,让他们在结伴去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浓浓气氛,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读书联谊活动,如“读书经验交流”、“故事大王比赛”等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认识到不断学习可以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提升人生的境界。通过读书体验教育系列活动,可以激励他们主动读书,自觉地拿零花钱买书,有的学生还会用卖废品的钱购买图书,甚至捐书成立“互助书库”,让同学们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与自护活动相结合:
比如:让学生对身边吃、穿、住、玩等几方面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不安全隐患若干条:如吃不洁食品、骑自行车乱跑、爬树、乱玩农药瓶、玩水、玩火等。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编成小报并开展“危险的事儿我不做”主题活动。“自护”活动形式多样,还可以开展“自我保护小卫士”、“健康小卫士”、“防火小卫士”、“交通小卫士”、“环保小卫士”等主题活动,这对促进孩子们的自护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比如让孩子们通过寻找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上的“道德垃圾”,收集道德妙语,阅读美德故事,对自己的言行提出要求,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搞好个人卫生”实践,把“道德垃圾”从自己的“道德档案”中清除,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养成道德好习惯。
4.与家政教育相结合:
比如让孩子们通过搞家庭卫生、买菜做饭等开展“今天我来当家”这一主题实践活动,从而体验家长做家务的辛苦,以及家庭理财和人际交往的重要。
5.与学农活动相结合:
比如利用闲暇时间让农村孩子体验“争当新菜农”这一角色,让他们走进大棚,在亲身参与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农活过程中,体味菜农的辛苦,了解菜农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在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中,理解科学种菜的重要性、必要性。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推荐阅读: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07
校外实践基地11-14
校外教育基地11-22
小学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方案10-20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0-2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11-24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11-09
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09-14
2009校外德育基地活动计划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