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议

2024-06-30

教材建议(精选12篇)

教材建议 篇1

在世纪之交我国设计并实施了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大纲”退出教育舞台。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颁布实施。其中《标准 (实验稿) 》将小学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统筹安排九年的课程内容, 凸显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通过在全国38个试验区进行试验, 通过调查有98%教师认为对教材“很适应”与“基本适应”。因此2011年12月国家正式颁布《标准 (2011年版) 》。

一、新的小学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归纳

(一) “数与代数”的内容

1.数的认识含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2.数的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简单的乘方及运算定理、性质、公式等。运算形式有口算、笔算、估算、计算器的计算。3.从整除关系认识整数, 内容有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合数, 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4.常见的量内容有时间单位、货币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的认识。5.式与方程内容有用字母表示数, 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6.比和比例内容有概念、基本性质、成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按比例分配等。7.应用题内容有整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 (含百分数应用题) 。8.探索规律内容有在数列中, 在算式中, 在图形列中探索规律。

(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的内容有: (1) 四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的认识。 (2) 五线[直线、线段、射线、平行、相交 (包括垂直) ]。 (3) 六角 (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周角、圆心角) 的认识。 (4) 七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 的认识。2.测量内容。 (1) 图形测量中度量“单位”和度量“量”的认识。 (2)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 (3) 图形的运动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等。 (4) 图形的位置内容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即“上、下、左、右、前、后”及辨认方向是通过“东、西、南、北”的绝对位置确定的, 话6路线图及用比例尺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

(三) “统计与概念”的内容

1.第一学段统计内容为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第二学段为简单统计过程。2.“概率”的内容在第一学段为不确定现象, 第二学段为可能性。

(四) “综合与实践”内容

1.按学习形式有: (1) 数学调查; (2) 专题研究; (3) 数学游戏; (4) 数学制作; (5) 数学实验。

2.按学习特点有: (1) 综合性。a.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综合;b.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c.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综合。 (2) 探索性:注意学生自主参与, 全过程参与, 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3) 开放性: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方式、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均具有开放性。

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即小学数学理论知识教材内容,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第一册内容

(一) 第一章整数:介绍整数的概念。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运算法则、运算性质、整数应用题解法等。 (二) 第二章整数的性质, 内容包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质数和合数, 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部分数的整除特征。 (三) 第三章分数内容有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分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应用题。 (四) 第四章小数内容有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 近似计算。 (五) 第五章量的计算内容有量的概念, 量的计量、计量单位, 各数的概念、互化, 四则运算。

三、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与小学数学理论知识教材内容情况比较

(一) “数与代数”的内容少式与方程, 比和比例, 探索规律。 (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整体没有。 (三) “统计与概念”的内容整体没有。 (四) “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大部分没有。

四、高职师范学院学生目前的现状

有定向生和非定向生 (初中毕业生) 他们成绩参杂不齐, 高的中考有600分, 低的只有200分, 是兜底的学生, 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小学、初中的知识很多没学好, 在师范学习中非常吃力, 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学生实习指导过程中, 我经常发现师范生对数学概念不清楚, 在讲解时经常出现科学性错误。例如:0.9 9循环<1, 角不是图形, 周长、长度、面积的关系与区别, 多次抛硬币是可能性事件还是相互独立事件不清楚等。这主要原因是在小学、初中没有学好, 再加上师范教材没有有关内容, 没有再学习, 其次没有教学参考资料查阅, 所以造成以上情况。

五、师范教材对师范生学习的重要性及对教材研发的建议

师范教材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 为师范教学应用而编造的材料, 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之蓝本。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理论教材还是2001年出版, 至今已经14年了, 与现行的小学教材相差甚远, 根本不符合目前教学的需要。高职师范生最终就业方向是基础教育教学, 他们的学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学, 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高职师范教材研发:

(一) 专业教材要加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相互融合, 学科之间、知识之间融会贯通。 (二) 及时修订升级教材, 编写的教材要科学、全面、实用、超前, 特别要把小学教材中有的内容, 而小学理论知识教材没有内容编入教材。 (三) 还要为教师配备教材教法方面的教师用书, 为师生提供电子教学参考资料。 (四) 如果编的教材内容过多, 教学时数不够, 可以将小学教学内容的第四块“综合与实践”编入教师参考书内, 以备查阅。

总之国家要花大力气编好高职师范教材,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教材建议 篇2

教学内容:第15~21页。

本节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每个例题后安排了一个“做一做”和练习。

教学本节内容,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本节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本节开始安排了四张动物图片,分别代表四类动物物种。其中,东北虎属于哺乳类,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类。下面出现四类动物种数的统计表。

教学这部分内容(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3)出示“中国部分

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2.例1。

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例1:98+25,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以竖式和横式的形式出现。

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一次进位的情况。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进行计算,然后重点就“十位满十,怎么办?”开展讨论。

鉴于本例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同时为例2的教学做好铺垫。除用竖式计算外,一些好的学生也可尝试用口算。注意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如结合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题的训练。

3.例2。

仍然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发,提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例2:376+284,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提示了估算的要求和方法。随后用竖式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与例1教学相同,仍然是解决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问题,只是例2要先加百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进上的1。教材以小精灵的话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学习例2,由于“学生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中已经学过估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进行估计”,再看教材中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可简单归纳一下估算的方法: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围。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估算的作用,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笔算教学仍可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做一做”安排了四道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加法题,包括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认识。同时要注意纠正在连续进位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的错误。

4.关于练习四、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节有两个练习,分别安排在例1和例2之后。

练习四主要是巩固例1,安排了三道题。第1题用连线的方式巩固计算,把两片叶子上的数相加与花心上的和连起来。第2、3题是应用问题。第3题通过提问题进行综合训练,学生除了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外,还可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练习五是巩固例2和加法的综合训练,采用列竖式计算、填表、连线和解答应用问题的形式开展练习。以连续进位的加法为主,适当安排了一些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练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第7题,是改错题,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笔算加法中容易犯的错误,如写竖

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没有对齐;计算进位加法时,忘记加进上来的1等。练习时,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找错误;教师也可就自己班学生常出的错误编成习题开展练习;也可结合改错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计算中常出的错误有哪些。

第8题,是要求将和是1000的两个数连起来。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

第9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通过计算,找出最近的路。第10*题,是选作题。答案是888+88+8+8+8=1000。

第21页思考题可以这样想:

和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进上来的数,一定是1,所以△中应填1;和的个位上的数是8,所以○里可填4或9。如果○里填4,那么百位上是4+1=5,不可能向千位进1,所以,○里应填9。根据个位上9+9=18,向十位进1,十位上8+1=9,所以,□里应填0。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教学建议 篇3

一、教材特点

1.字母领先

众所周知,字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今后的单词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字母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的教材将这一环节放在起始教材的中间进行,也就是先进行了一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再进行英语字母教学,如旧教材(牛津版)。新教材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将字母教学提前至第一单元,也就是将字母教学和口语教学同时进行,即每单元教学一定量的英语口语和字母。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一节课单纯地听、说、读,让写也加入其中。学生在课上既动口又动手,课堂内容也可以变得更丰富,读读新学的字母,写写学过的字母组合,玩玩各自的字母卡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

2.语音渗透

2012年颁布的最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语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单词的拼读、记忆,句子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语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达意,都直接影响人们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三年级新教材充分认识到了语音的重要性,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Sound time”,教材从单词入手,提前渗透语音教学。如Unit1 In class,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b”的发音,列举了学过的单词ball,birthday,book,robot。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教材还将这些单词编成了一首韵律感很强的小儿歌:Big books,big books,Bob has two big ,big books(配套磁带中有伴奏带),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既感受到了字母“b”的发音,又体会到英语儿歌的节奏感,丝毫不觉得乏味。此后的每个单元都整理一个辅音的发音。教学时,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竞赛中练,在悬念中猜。加上简易的歌谣的配合,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二、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初学英语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的能力,因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强,模仿能力强,具有可塑性。因此在学习语言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倾听录音,关注录音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因素,指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并开展各种形式的PK活动,看谁是班内“模仿秀”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交际意识,同时也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设计了一个话题,让同桌进行对话、表演。如教完上册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设计以下话题:在你的生日派对上,来了你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作为热情好客的主人,你怎样介绍你的家人和他/她认识,并向他/她提供各种美食?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学完下册Unit3“Is this your pencil?”让学生就以下话题进行表演:一天,你捡到了一样学习用品(铅笔,钢笔,尺……),你问你的朋友是否是他/她的,想象一下,你会和他/她说些什么?此时学生就需要将本单元学到的新句型和前面学到的旧句型进行整合,同桌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2.关注学生语言的适度拓展

熟悉新旧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上册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自我介绍、朋友、家人、服装、颜色、食品和礼物等。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不成问题。他们都能熟练地掌握课本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千篇一律,不够丰富。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语言将会很丰富,甚至出人意料。如在教学三年级新教材上册Unit4 My family,教师在教学新词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时,如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描述这些人物的简单形容词nice,fat,thin,tall,short,lovely,那么学生在介绍自己家人时的语言不再是干巴巴的几句,而变得比较丰富:This is my family.Look,this is my father.He’s ....This is my mother.She’s ....This is my sister/brother.She’s/He’s...This is me. I’m ...而且我发现学习了这几个形容词后,在很多地方学生会不知不觉中用它们来表达,如介绍自己朋友,自己喜欢的文具......

细心的老师也会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下册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有48个,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由此可见单词拼写在这套教材中的比重。这一信号提醒教师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要注重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从第一单元开始适度增加了学生“写”的作业,从简单的抄写单词,到抄写课文中划出来的词组,再到抄写课文,让学生慢慢地有了“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概念。学生由最初的速度慢,错误多,慢慢地变得速度快了,正确率高了,自信心强了,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后来,我又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翻译词组,即看着中文写英文,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拼写单词,而且要注意词组的结构。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适度的课外知识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我想这些都将为学生学好四年级新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决定选择怎样的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认真研究、钻研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

教材建议 篇4

据《今晚报》报道,在不久前举行的亚洲教育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特别指出语文教材应该增加口语交际内容。语文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两个能力上,甚至只放在“写”上,或者是放在了“考”上。“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很重视‘说’的,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王旭明说。但是,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没有专门进行说话训练的课程,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合理、幽默地表达思想,而是“只会讲官话套话,其实是在重复着废话”。“我们的教材应该增加口语交际内容。”王旭明说,一定要努力使学生将来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听众用合适的语言顺利地表达自己。

法硕考研冲刺备考建议 教材为主 篇5

近几年考研队伍日渐庞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每个考生面前的问题。考研是高层次选拔人才的考试,复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考生在备考法硕时一定要注意抓基础,吃透教材、大纲和真题。

以教材为主

教材是复习的根本材料,也是答题的根本依据,考生在选择教材时应参照两个标准:一要准确。这里所说的准确不单指知识点无误,而且还指该教材为报考院校所指定的教材,或是有关导师主编、参与编写的教材,或是该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二要新颖。目前教材更新较快,所以大家要密切关注新版教材的,尽可能以新教材为准。

以历年真题为辅

对教材及相关材料复习二至三遍之后,可以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因为历年试题的题型代表一个方向,对明确复习方向、启发复习思路、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重要作用。考生在分析试题时主要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同时要有针对性进行练习。既可以检查自己复习的.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还可以增长实践经验,到考场上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尽情发挥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最佳方式是模拟考试,做历年试题然后进行评分,总结得失。

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

高中生物新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篇6

关键词 教材;课改;教学建议

我省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新教材在许多方面都与老教材显然存在着差异。人教版教材的素材选取重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再是局限于罗列知识点,而是注重介绍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家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精神。

文章着重从新教材编写理念、知识结构、课本习题设置,教学建议等4方面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领会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展开。

一、新教材的编写理念

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中删减了过于繁琐、理论性过强的一些内容,目的是不知让学生过于死记一些理论知识,而是满足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增加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了解认识生物学的发展和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分为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让文理科不同的同学在学习生物的要求上有了区分。且在选修模块中又有不同的选择,尤其是理科同学可选择适合于自己内容学习,也更能适应于高考的要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知识体系模块化。建立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概念,建立生命系统稳态与调控的思想观念。

二、新教材的知识结构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罗列上不再像老教材是按照已有生物知识体系来进行呈现,而是按照学生认知习惯上来进行引入,高中生物新教材共分为3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必修1中先介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对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在分章节进行学习。必修2在讲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内容时,先从宏观上以个体引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后再介绍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知识体系的完善,最后呈现的是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必修3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突出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两个方面。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各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各个模块在生物知识框架体系中又是紧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生物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树形图等各种形式,尽快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结构,使学生站在较高层次上认识生物学科的学习和探究过程。

三、课本习题的设置

教材改变了作业系统主要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传统做法,以期促进生物课程的评价改革。习题的设置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来设计,特别重视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运用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业类型有沿用老教材中的“旁栏思考”这一类型,同时在每节内容的页首部分又新增了“问题探讨”,对于课程的导入和增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习题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受版面的限制,教材不可能安排足够多的习题供学生复习。“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这些问题的新增也比较有特点。这些问题紧扣重点、难点,思考性很强。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是促进学生有效促进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的一种体现。

四、教学建议

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结合生物在高中的课时安排较少这一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首先,把握整体教学有全面的教学规划。由于一个模块反映了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有学习、探究的相似的情境,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等,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其次,教学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使用新教材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把握知识内容的深度以理解水平为主。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最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例如,在“实验”、“探究”、“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活动中,设有大量的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数据、进行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群玉.高中生物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设计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2009.

[2]石淮生.浅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内容特点与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

[3]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思路(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运动滑动之辨及教材修改建议 篇7

(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fric-tional force) 。

(2) 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而没有相对滑动, 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static frictional force) 。

(3)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 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slid-ing frictional force) 。

以上三段表述, 分别定义了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笼统定义摩擦力时, 使用了“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表述, 在定义静摩擦力时, 使用了“相对运动的趋势, 而没有相对滑动”的表述, 在定义滑动摩擦力时, 使用了“滑动的时候, 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的表述。对照三者, 不难发现, 其中关于下述三组概念的使用并不规范, 即:“滑动”和“运动”、“相对滑动”和“相对运动”、“相对滑动趋势”和“相对运动趋势”。

这三组概念的前后不一, 容易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混乱。例如, 在分析人走路、猴子爬树、自行车的前后轮与地面等问题中的摩擦力时, 初学者容易将其混为一谈, 导致错误。

先说“运动”。广义的“运动”是自然界的一切物体的基本状态,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而经典物理中狭义的“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参考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一般默认为以地面为参考系, 而“相对运动”一般是相对特定的参考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显然, “运动”与“相对运动”需要注意区分, 这是学生容易理解的。“相对运动趋势”则是在接触面上的静摩擦力确定之前预先判定的, 等同于“相对滑动趋势”。

再说“滑动”。“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 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移动, 如餐盘在桌上的移动。“滑动”也分平动和转动, 属于运动, 但比较复杂, 目前的高中物理并未涉及这一定义, 本文不加展开, 只强调其“接触面不变地移动”这个属性, 以区分一般意义上的“运动”。可以确定, “相对滑动”就是相对于与其接触的另一个物体的“滑动”, 即“相对滑动”和“滑动”两者等价。“相对滑动趋势”则意味着在接触面上的静摩擦力确定之前可以预先判定, 等同于“相对运动趋势”。

综上, 在讨论“摩擦力”的时候, 务必明确:滑动摩擦力与“滑动” (即“相对滑动”) 密切相关, 静摩擦力只与“滑动趋势”相关, 均与“运动”没有直接关系。弄清了这一点, 下面四个使学生容易犯错的实例均变得简单明了。

⒈人走路时摩擦力的分析

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由于人往前走, 即相对于地往前运动, 所以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而且是滑动摩擦力。这种错误的原因明显是混淆了滑动与运动所致。若学生明白了脚底与地只要没有打滑, 就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这个错误就能避免。走路时可以简化为前脚和后脚的问题, 后脚向后蹬地, 所以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前脚则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2.猴子爬树的摩擦力分析

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猴子只要在爬树, 就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往上爬时, 受到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往下爬时, 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这个错误也显然是混淆了滑动和运动。猴子爬树, 只要没打滑, 就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而由于重力方向未变, 始终向下, 向上爬时和向下爬时, 相对滑动趋势均向下, 所以所受静摩擦力始终向上。

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摩擦力分析

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汽车往前开, 就是相对于地面往前运动, 所以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这个错误与前面的类似, 依然是混淆了滑动和运动。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核心是接触面上双方是没有滑动的。所以没有滑动摩擦, 应该是静摩擦力, 驱动轮向后刨地, 所以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从动轮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当然由于高中阶段不要求滚动摩擦, 所以这样处理是可以接受的。

⒋传送带的摩擦力分析

关于传送带摩擦力, 学生容易错误理解为滑动摩擦力。而只要抓住接触面上是否打滑的特征就很容易知道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至于具体方向, 不再赘述。若将物体E轻放其上, 则显然由于“跟不上”, 即有相对滑动, 所以有滑动摩擦力, 而且方向向前。至于达到相同速度以后, 则由于没有滑动, 也没有滑动趋势, 所以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当然, 若皮带加速运动, 则会导致E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若加速度较小, E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加速度较大,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再次生动地说明摩擦力与滑动的紧密关联性。

显然, 由于前述的四个实例均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运动, 不能视为质点, 学生的错误恰恰在于将相关对象错误地简化为质点, 进而混淆了“运动”与“滑动”。对此, 笔者建议将现行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8~59页上的三段相关表述中的“运动”均替换为“滑动”。

《草船借箭》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篇8

《草船借箭》一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 巧妙地通过对“借”的明写与暗写, 既赞扬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的雄才大略, 又反衬出周瑜妒贤嫉能的人物个性。文中对“借”的描写, 确有一石多鸟之效。现举两例试析之。

1.“鲁肃见了周瑜, 告诉他借箭的经过。”这是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纵观全文, 只此一处用了“借箭”二字, 并且借鲁肃之口说出, 可谓恰到好处。它从一个侧面暗示了诸葛亮凭借满腹韬略, 神机妙算, 从曹营借取十万支箭, 只不过暂为代管, 日后同曹军作战之时, 自然会物归其主的 (有借有还, 天经地义) 。一个“借”字包含了丰富的、特殊的内涵。

2.“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句中的“谢谢”一词更是具有多重含义:它既表现出军士们“借箭”成功的欢愉, 也是对曹操“送箭”的绝妙讽刺, 更重要的是将“借箭”之义隐含其中 (有借才有谢, 顺理成章) , 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上述两例在写法上, 前者明中写暗, 后者暗中伏明, 彼此交织, 相互映衬, 极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建议

课文脉络清楚, 以“借”为主线, 教学中可抓住课题题眼———“借”字的特殊内涵和作用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

1.以“借”导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而实不借”“不借而又借之”, 这是整个故事极具喜剧性的主要原因。文中有意以一个“借”字贯穿故事的全过程, 以此来突出主人公的神机妙算, 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若无“借”字的特殊作用, 便没有故事的妙趣横生, 更没有情节的跌宕起伏。因此 , 在指导学生预习和课堂导读中, 应抓住题眼“借”, 精心安排导读的思路。可设计下列问题:1谁为谁借箭?2故事讲的是“真借箭”还是“假借箭”?能不能把“借箭”改为“骗箭”?这些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2.以“借”为主线, 厘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本课的关键, 是要让学生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因此, 为了使学生明确这些问题, 可以“借”字为主线, 分层次设计提问。如: (一) 由“造箭”到“借箭”的一系列表象, 看周瑜由妒忌诸葛亮而发展到发难、陷害的实质。可设计下列问题:1周瑜为什么要限令诸葛亮十天造好箭?他是不是真的需要十万支箭?2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借箭”的?3诸葛亮在立军令状后, 做了哪些周密的“借箭”准备? (二) 由“借箭成功”到“如期交箭”的表象, 看这场“智斗”的实质。可设计下列问题:1诸葛亮是怎样如期完成“借箭”任务的?2周瑜为什么在听了鲁肃的汇报后长叹一声?周瑜说的话表明了什么? (设计以上各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其本质)

3.以“借”为点, 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

教材建议 篇9

一、插图顺应潮流, 特点突出

(一) 插图篇幅巨大, 文字描述减少

目前使用的高中地理 (鲁教版) 教材与以前版本相比, 教材中插图比例增大, 对地理事像的文字描述有所减少。这种以图代文, 以图释文的编写方式留给了师生更多思考的空间, 不仅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发挥自己能力的余地, 而且学生在读图、析图、绘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力与技能也得到了培养与拔高。据统计必修插图151幅;必修二插图159幅;必修三插图108幅。

(二) 插图呈现方式略有变化

其一, 教材中部分插图被安插在课堂导入这一窗口中, 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刺击学生的视觉感官, 使学生能看着图片阅读文字, 带着问题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中。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没有问题学习就会停留在表层与形式上。教材插图呈现方式的巧妙设计,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问题探求的欲望。

其二, 在“活动”中穿插大量的插图。据统计, 必修Ⅰ计32幅, 必修Ⅱ计27幅, 必修Ⅲ计18幅。而且穿插的很多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社会, 这样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感受自然和社会。

(三) 插图彰显地理特色

鲁教版地理教材插图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 凸显地理事物的特点。部分插图不仅体现了一个地理事物或一个地理场景, 而且还体现学科知识的发现过程, 应用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意义与价值, 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内涵方面作用较大。如必修Ⅰ中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图。该插图最大意义是能够让学生在读图析图的过程中明白了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运行规律, 正午太阳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条件。此图一改传统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失衡状态与现象。

(四) 赋予知识的时代性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变迁, 不同的时代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同。鲁教版教材插图体现了知识的时代性的气息。这一点在人文地理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地理位置这一插图诠释了全球变暖的内涵。嫦娥探月工程、天宫一号对接、神州八号、神州九号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热点渗透了3s插图相关知识点。

(五) 类型多样, 层次丰富

高中地理教材“以图代文”, 用图像解说、分析、说明相关的地理知识。插图不仅有传统的地图、统计图, 景观图, 概念图, 而且还增设了联系图, 框图甚至还穿插漫画。形式多样, 设计新颖, 层次丰富。景观图直观性较强, 用图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内容, 形象、直观, 一目了然, 助解功能较强。概念图是对概念的加深理解, 凸显概念的内涵。如黄赤交角图。联系图主要反映地理要素彼此间的联系。如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漫画讽刺性较强, 艺术形式独特, 寓意深远。如插图“将来我们住哪里”。

二、对教材中插图改进建议

高中地理 (鲁教版) 教材插图编者匠心独运, 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本人对部分插图有点不成熟的建议, 现提出, 以供大家商榷。

(一) 拉近插图的美感与现实间的距离

鲁教版中的部分插图过于唯美。唯美图片固然可以吸引眼球, 吸引学生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 但在现实生活中, 人类的某些不当行为, 导致部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学生在生活中寻不到插图中的理想的画面, 心理产生极大落差, 极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 这样的图片安插往往会适得其反。

如在“流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节中图4-1-10, 图4-1-11过于唯美, 极易使学生产生“目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已经已搞得有声有色, 为何下游泥沙淤积还要归结于中上游的防护林遭到破坏?”的疑问, 如果换张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插图, 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 适度渗透传统文化要素

教材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教材的内容最好贴近生活现实, 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特别人文地理中应多安插些富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可穿插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三大传统佳节的图片, 中国民俗建筑:四合院, 客家土楼等传统建筑, 京剧脸谱等传统艺术的图片。建议鲁教版教材编写中再安插些富含传统文化的插图。

(三) 主辅插图相结合

高一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建立, 内容过于简单或内容不明的插图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必修Ⅰ图1-1-1设置的问题为“你能看懂图中所表达的含义吗?如果请你画一幅画与外星人对话, 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用“人类的信息图”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图, 估计学完第一节内容学生也很难看出插图中表达的内容的意思。再如图1-4-8利用手表辨别方向设计问题为“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往往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什么?”笔者觉得这些问题设置太深, 虽新颖但不适当。单纯用一个插图导引, 很难让学生完成问题, 即使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 其理解的过程也有难度, 很难激起学生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建议降低问题难度或再安插辅图帮助学生理解。

(四) 尽量减少一图多用现象

鲁教版必修Ⅲ中图1-3-1”美丽的上海”在必修Ⅲ中重复使用三次, 分别安插在教材的目录部分, 第一单元引言部分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导引部分。建议第一单元第三节导引插图换一张。因为第二、三、四单元引言插图皆与相应单元中的章节插图不重复, 唯有第一单元所用的插图存在重复现象。换掉插图后能保证教材单元结构的对称性。

ESP教材任务设置的问题与建议 篇10

一、ESP教材任务的现存问题

当今通行的ESP教材在任务设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莫莉莉 (2008) 、高嘉璟 (2009) 和王艳 (2011) 均认为许多任务缺乏真实性。葛丽 (2012) 发现大量任务并非基于学生的需求。王颖和郭晓丽 (2008) 指出很多任务形式单一, 无法同时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莫再树 (2003) 认为有些任务过多着眼于语法、词汇和翻译等传统英语技能操练, 不但违背任务的真实性原则, 而且没有满足学生的目标要求。周梅和黄萍 (2006) 随机抽查了国内23家出版社针对高等教育的30本ESP教材, 调查显示近40% 的抽样教材没有设置任务;大部分的任务仅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忽略了对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在目标语境下使用语言等方面的锻炼。

二、借鉴《体验》的原因

我国EGP的教学历史比ESP的更为久远, 经验的沉淀更为厚重, 教材的编纂亦更为成熟。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成功的EGP教材任务设置案例中发掘可取之处, 为ESP教材任务的开发与编写添砖加瓦。

《体验》在众多EGP教材中处于领先地位, 已获得诸多赞誉。它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精神, 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 以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需求而开发的一套新的立体化EGP教材 (郑燕虹2005) 。自出版以来, 它因其崭新的“体验学习”理念、纵深开阔的多元主题、贴近生活的真实内容和丰富多样的任务形式等一系列特点, 广受多方好评 (张冬钦2004;余渭深2005;卞树荣2006;华荣2008;胡爱晶, 孙瑜2011) , 目前已成为众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EGP教材。

较之其它现行的EGP教材, 《体验》的编排更胜一筹。例如, 与《 (全新版) 大学英语》相比, 张丽芳 (2011) 指出《体验》在选材方面更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任务模式更为活泼多元, 素质培养更为全面, 增添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塑造。与《新视野大学英语》相比, 王荔 (2008) 认为《体验》由于其选材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因而更易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方面, 《体验》更注重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和涉外交际的能力, 因此实用性更为显著。

综合以上原因, 笔者将《体验》选为向ESP教材任务编写提供借鉴的EGP教材。

三、对今后ESP教材任务设置的建议

基于《体验》中任务设计的长处, 笔者为今后ESP教材的任务编写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务必要设置任务

周梅和黄萍 (2006) 的调查显示近40% 的ESP抽样教材没有设置任务。笔者认为, 任务的缺失会大幅度降低教材使用的成效, 进而抑制ESP教学质量的提升。任务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无论之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十分重要。对于教师而言, 教材中的任务不仅可以为他们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选择, 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明确地把握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 教材中的任务既可以让他们自我检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对所学知识点现学现用、查缺补漏, 还可以引导他们较为深入地了解与教学主题或内容相关联的知识。鉴于此, 笔者建议任务的设置应当成为ESP教材编写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2、语言技能的训练可尝试以整合的形式呈现

大多数现行的ESP教材任务对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采取的是单项分别训练的形式。这一旨在“分头行动、各个击破”的任务形式在长期的教材使用过程中不免会暴露出形式僵化、单调乏味、缺乏活力的弊端。因此, 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可以尝试将一些语言技能训练的任务糅合起来, 以整合的形式呈现出来, 例如听与说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读与译的结合等。这些多样化的组合不但可以加强任务的真实性, 使完成任务的环境更贴近于现实学习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 而且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亦有积极的作用。

3、可将效仿模式引入任务设计之中

模仿, 是外语学习的一大制胜法宝, 更是让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日趋纯正的必由之路。《体验》中的中译英训练就采用了让学生在效仿中学习翻译的设计思路——先给出课文中含有某特殊结构或用法的句子, 接着给出另一句具有同样结构或用法的句子, 之后让学生模仿以上两句的表达从而将一个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这一任务设计主要致力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地道的英语结构和用法。笔者认为, 在ESP教材的口语、翻译和写作等任务中尝试运用效仿模式十分必要。原因在于ESP的学习是涉及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学习, 势必会接触到该领域的专用术语、概念和表达。鼓励学生先模仿, 则有助于让他们避免走进中式表达的误区, 也有利于他们尽快熟练地用该领域的ESP表达进行交流。另外, 笔者认为编写者不仅要让学生模仿如何遣词造句, 还要让他们对语篇和体例进行效仿, 这一点在学习学术写作的规范中至关重要。

在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今天, 我国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双语人才, 因而ESP教学的地位势必日趋攀升。在这一形势下, 编排设计更为合理科学的ESP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编写者拓宽视野, 切中时代脉搏, 了解各专业在新时期的走向和发展, 把握这一背景下对相关ESP人才的培养需求, 尽可能地设计出还原真实现实的、与时俱进的教材任务。我们期待今后的ESP教材能在既有基础上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更有效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ESP教材建设的发展, 本文借鉴《大学体验英语》这一优秀EGP教材中任务设置的可取之处, 为今后ESP教材任务的编写提出三点建议:第一, 务必要设置任务;第二, 语言技能的训练可尝试以整合的形式呈现;第三, 可将效仿模式引入任务设计之中。

教材建议 篇11

在我看来,教育首先是一种精神训练,其次才是知识训练与能力训练。中国教育的途径正相反,因此要重新开始并放弃以“德”为本而转型到以“美”为本,努力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此再造人格,这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观

任何一种课程设计,都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编订出来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受一定课程观的制约。可以说,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程。如果说,赫尔巴特的课程观是以“知识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杜威的课程观是以“能力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那么,我的课程观则是以“人格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

我以为课程就是“经验”与“建构”,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学生、教材、教法、教具、环境七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的有机构成的时候,它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课程是变化的,随个体年龄的成长节奏而不同。课程的目标由教育的目标所决定。中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审美精神的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根据这一目标和知识结构三分法的模型,我们可以设计出中学阶段三层次的课程结构:

人文学科课程:音乐、文学、美术、艺术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宗教、科技发展史、舞蹈、摄影、戏剧表演、电影艺术等。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历史、地理、外语、社会学与生活、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等。

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研究、兴趣小组活动、课后自由玩耍、野外体验式学习,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

以上的课程设计体现了“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观。在这一课程结构中,人文学科课程是核心、灵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是基础方法,活动课程是实践和多向度的拓展。显然,中学阶段的教育任务就是通过对人文学科课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的学习来完成对中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的全面建构,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审美精神的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教育理想。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应把人文学科的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核心、灵魂与本体的地位。因为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精神土壤。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

二、明确两个问题

现在,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第二,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的目标与功能是什么。

中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首先表现在课程价值观的扭曲。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对立起来。

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为选拔而教、学,为考试而教、学;人的发展沦为选拔与考试的工具。

课程概念限制在非常窄小的范围内,课程成为成功的工具和手段。至于课程更广义的美学内涵与外延,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则被漠视。扭曲了的课程价值观造成现行课程体系中:以“语、数、外”三大学科为中心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过早分为“文科与理科”的课程结构,使得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态严重的失衡,功利性十足,很多时候“人”的成长就不能不放在一边了。

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教养,学习乐趣被剥夺,体质下降,情感世界干枯,不会思想,失去了人生的丰富与生命的尽性。在这样的环境压力和氛围熏陶下,不仅会失去独立观察、独立思考与独立创新的能力,而且也往往会淡化人最宝贵的善心和良知,就会牺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爱。这就是诸多教育悲剧产生的根源。

三、课程目标和功能

1,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体系评课标准,走出了课程目标单一的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我们现行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真理供人系统地掌握,由此导致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灌输主义”倾向。

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认为知识技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基于这种新的价值观,使教学过程成为三维,即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科精神的充分展示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心胸并建构出个性和意义)——过程与方法(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布局,重视教法、学法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知识与技能(明确目标、掌握结构、培养能力、复习巩固)”三维一体的统一。

2,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体系确立新的素质观、知识观与学生观,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化的发展。

该课程观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生态文化、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

同时,该课程观还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因此,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该课程从五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美真善爱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工作的关系。

3,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课程体系确立课程与学生精神生活的连续性,使课程成为学生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该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该课程的基本追求。增进学生与伟大名著的密切联系,增进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校生活的精神性与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美

nlc202309011144

感、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

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始,要重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让学生的心灵生活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

由此看来,重建世界的整体性,重建人类文化精神,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重建人的哲学,重建人的终极价值、终极关怀与终极信仰,就要以“幸福”为中心代替以“效率”为中心,从培养适应工业社会与商业社会的人的价值体系中解放出来。改变目前从近代以来形成的“笛卡尔一牛顿机械时空观”主导下制定的以“语、数、科(即以读、写、算为中心)”这三门主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而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方智慧结合的“系统生态时空观”主导下制定的以“生态世界观(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体育、艺术(音乐、文学、美术)、数学、科学”这五门主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四、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教材与教法

如何把学科的内容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站在结构主义的立场作了精彩的论述。他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向我们提出了四条好的建议。

布鲁纳首先指出,学习的意义在于为将来服务。服务的方式有二:一是特殊迁移,二是普遍迁移,也就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二者相比,后者最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布鲁纳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论的中心思想:“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布鲁纳还从以下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他举了物理学、数学学习中的例子,然后指出不仅在物理、数学中是这样,而且社会学科和文学中也完全是这样。

(2)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埋角牟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大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他认为,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不仅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

(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他主张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这里应指出的是布鲁纳把“迁移”这个概念引入了课程论。什么是迁移呢?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很容易学会骑摩托车、骑三轮车。他把这种技能方面的迁移称之为特殊适用性。

另一种普通的适用性就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学习过程角度加以浅释:一开始,你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们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容易理解后面的新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也就是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所以他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该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总之,他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可以独立前进;你无须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认识是个巧妙的‘策略’,你借此能够获悉许多事物的大量情况,纵然你头脑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不多。”

应该肯定,上述布鲁纳提出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另外,布鲁纳提出的“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一个创见,是他在教学论和学习论结合上的一个贡献。为心理学上的学习理论应用在教学论、课程论和教务论上做出了范例。这个见解启发我们认识到,教学论应以学习论为基础,教学不仅应考虑如何教,而且还应重视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符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这个特点。

五、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主要教学方法

现在我可以提出为教育立心的信念与普遍的学科教学方法和学科教学模式,并对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主要教学方法做一承上启下的总结。

美产生于整体观照下的局部行动之中。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有效的教育实践需要在教育信念的主导下全面而系统地展开,我所倡导并构筑的为教育立心的信念,主要由以下的十大信条组成:

一、唤醒学生的美感是教学的起点;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为目标;三、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四、教学是围绕“情、知、行”合一这一结构而展开的;五、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形成学生们“情感的、认知的与行为的”良好习惯;六、教育的根本夫见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七、培养审美世界观的人应作为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因而,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八、完美的教育与教学要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经历“浪漫化、精确化与综合运用化”这三个阶段的系统训练才能完整与深刻;九、在我们讲授一门学科的时候,要采用以学科精神带动学科理论与学科技能的教学模式,通过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们走上好学上进的成长道路;十、认识与掌握一门学科,只有把它放入“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过程联系中去认识与掌握,才能较好记忆并走向深入。

若要搞好教育,还需要把握一个贯彻教育实践全过程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内在教育节奏,作为教育实践展开的精神结构。也就是说,教师从一开始,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要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对整个教育的过程与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必须要有一幅清晰的心象,在美的“形象性、

nlc202309011144

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教学原则的主导下,以培养审美世界观的人为最终目标,以唤醒学生们的生命体验、唤醒美感和兴趣为中心,深刻体验与掌握“讲课教学式、自学教学式、讨论教学式、活动教学式、实践教学式、综合教学式”这六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使教学过程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中展开,充满丰富的形象、温暖的感觉和生动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实践充满内在底蕴并趋于完美。

以上是我多年办学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得。如果说幼儿、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教育主要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来展开,那么,到了高中,则应集中精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来展开,要强化对学生们进行各门学科的准确的基本概念与各门学科的体系的知识传授以及综合能力训练。

我们今天中学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普遍采用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解式教学法,教师们把学科的知识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一部分一部分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动接受知识,显然,这是一种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的教学法。因为,它忽视了知识的整体观与知识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是一种机械的很容易被遗忘的学习。

“整体式教学法”则是把教学过程纳入三段式的“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系统思维过程中,在整体的观照下去学习细节的知识,然后再回到整体,完成这一循环后,对知识的根系与脉络的把握就特别的清晰,还要多次重复巩固,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展开的过程中,“唤醒生命体验”的思维方式认为这是一个“情、知、行”合一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要从引动学生的情感入手,要善于引起学生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在教学活动中要实施唤醒教育,在个体体验性学习与多元开放陛的讨论性学习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心世界的学习冲动,能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我们把教学作为唤醒教育的一种方式,意在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和方式方法上的局限,把学习活动当作学生生命体验活动来看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程性与生成性,以期进一步拓宽、开创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天地、新境界。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采用唤醒式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自学、讨论、学科结构分析与讲解、活动、实践来引起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作为一个思考着的灵魂来参与学习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全面能力,这是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的首要条件,也是具备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开始。

当然,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高质量的进行,需要教师们根据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明确目标、掌握结构、培养能力、复习巩固”这四大学科教学原则的主导下,把“讲课教学式、自学教学式、讨论教学式、活动教学式、实践教学式、综合教学式”这六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对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完整与深刻,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深深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

优秀的教学应把学生们的学习引向一种彻底的生命体验。在我看来,生命体验是学习的起点,学习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因此,学习任何学科要经历“体验—理解一实践”这样三个阶段的训练才能完整与深刻。学习科学如果注入了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审美体验的要素,学习科学的过程也就成了艺术审美的过程,参与科学的活动本质上也就成了审美活动。

六、以学科精神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要向教师们推荐一种“以学科精神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学科教学要采用一个普遍有效的“从体验走向理解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作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模型。这个以学科精神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前面我们论述过的智能结构的建构模式:智能结构的建构应遵循“学科=学科精神(哲学精神、美学精神、科学精神)+学科理论+学科技能”的三维立体建构模式,才能形成具有哲学精神、美学气质与科学实证的富有创造个性的智能结构。

认识与掌握一门学问,只有把它放入过程的联系中去认识与掌握,才能完整与深刻。学科精神、学科理论与学科技能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在我们掌握或传授一门学科的时候,永远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去理解学科的内在结构与普遍的哲学原理。掌握的理论与技能,如果没有一种隐藏在更深处的综观全局而又生机勃勃的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内在支持,那么,无精神的理论与技能只不过是一种苍白无力而又缺少创造性的笨拙的工具。因此,从“体验—理解一实践”的系统思维过程出发,建构有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智能结构就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制定、教材编写、课程结构设计与学科内容展开的最高指导原则并坚定不移地转化为我们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们可以把学习或讲授一门学科的思路概括为以下三大要点:

第一,领悟学科精神:学科的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学科的应用;

第二,掌握学科内在的理论体系: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第三,应用学科理论解决问题:做练习题与做实验。

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教学,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当今的课堂教学最缺少的就是学科精神的教育。当今课堂教学的“闷课”存在的“死”、“硬”、“涩”等问题,要靠“美”为中介来克服。

在我看来,以学科精神来带动学科理论与学科技能的教学模式就是一条最根本的“美的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科书至少应花五分之一的篇幅来编写学科精神的内容,通过学科精神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们学科的历史观、学科的思维方式与学科的实际应用,拓展学生们的形象性、情感性与创造性的学科视野,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科的审美心胸,这是学好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动力基础。

学习的根本规律是:学习的内容需要经过审美体验才能进入内心。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或没有引起学生们的生命体验与审美共鸣,那么,这种学习只是浅表的必然缺少内化的多半会遗忘的学习。事实上,“学科的精神——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科的练习题训练”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长久以来,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基本上没有学科精神这一部分内容。由于缺少对学科精神的领悟、彻照和穿透而升华出的审美境界,我们对学科的学习大多只是一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机械记忆。其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悲惨结局。

我真诚希望我们国家能编出有学科精神的教材,我们的教师也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一体的评课标准,采用以学科精神带动学科理论与学科技能的教学模式,通过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们走上好学上进的成长道路。

编辑:王建卫

教材建议 篇12

《生物技术实践》共有6个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成分的提取。其中每个专题下又分为2-3个课题, 共16个专题。笔者按着课题的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 将其分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具体划分为: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可依据实验的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学生独立实验

《生物技术》中, 笔者认为有三个实验原理简单, 可操作性强, 材料装置易取, 适合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也可以在家中完成。要尽量让学生在做中学, 尽量将实验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关, 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为其建构新的内容。如:果酒的制作

实验思路: (1) 果酒的制作其实操作非常简单, 需要榨汁机、发酵瓶、灭菌锅, 其实在家中完成用消毒的手可以代替榨汁机, 未开封的矿泉水瓶可以代替发酵瓶 (因矿泉水瓶本身已经灭菌, 发酵时拧松瓶盖就可放气) , 这样可节省大量时间。 (2) 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可以事先准备好已活化的酵母菌。

实验器材:每组未冲洗的赤霞珠葡萄若干 (新疆地区品种优良, 来源广泛) 、烧杯1个、未开封的矿泉水1瓶 (学生自带) , 75%的酒精棉, 活化的酵母菌少量。

学生实验过程:挑选葡萄;冲洗;去梗榨汁 (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和烧杯, 直接用手挤压葡萄, 尽量揉烂一点) ;装瓶 (留出1/3的空间不要装满, 便于以后放气) , 并在瓶内滴入几滴活化好的酵母菌;盖好瓶盖并拧紧。

课后任务:学生将自制的发酵瓶保管好, 最好不要放在阳台上暴晒, 每天要观察现象并记录, 如果一旦瓶子胀气了, 要及时轻轻拧送瓶盖放弃并注意闻闻气味, 是否有酒香, 有时一天需要放气2~3次。

二、学生小组实验

《生物技术》中有部分实验虽原理简单, 但个人不易完成, 需要教师适时地对一些操作技能进行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此期间教师要仔细观察每组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如何, 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宜的引导, 同时要让学生彼此之间学会合作。随后当实验完成时, 教师要对小组的实验结果给予恰当的评价与总结, 同时还要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总结。这些看似程序性的教学模式所隐含的意义非同小可, 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提问、合作、评价中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而这也是选修Ⅰ课程的教学宗旨。

三、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在进行选修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教会学生实验技能以外, 在适当的情境中还应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的推理, 即给学生做示范。在这个推理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应成为合作伙伴, 师生应就某些科学现象构建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地告诉学生答案则不会有长远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与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一起就科学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猜想或假设, 再一起收集数据,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最终师生共同建构理论或模型解释现象。在此过程中, 不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 对教师的生物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教师只有拥有正确的态度 (坚定的信念) 、丰富的视野平台 (知识领域) 、充实的内在营养源 (专业知识) 、必备的硬件设施 (实践知识) 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教师才能较为全面地理解选修Ⅰ的内容实质, 才能较好地完成选修Ⅰ的实验教学。

摘要:《生物技术实践》共有6个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成分的提取。其中每个专题下又分为2-3个课题, 共16个专题。笔者按着课题的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 将其分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可依据实验的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实践,学生独立实验,学生小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参考文献

[1]刘浩然.高中生物教师“生物技术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8-42

上一篇:隐性采访的路径选择下一篇:第一次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