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教材

2024-05-22

细读教材(共5篇)

细读教材 篇1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紧抓“三点”, 细读教材。具体来说, 就是抓住立足文本这个支撑点, 身“体”力行, 熟悉教材;抓住超越文本这个着力点, 启“智”砺志, 拓展教材;抓住回归文本这个生长点, 明“德”悟道, 活用教材。

关键词:阅读教学,立足文本,细读教材

一、立足文本, 身“体”力行

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语文教师可以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教好语文。”是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以找到这样一个支撑点, 那就是立足文本。那么, 如何立足文本呢?

1.立足文本, 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师要紧扣文本, 指导学生从句式、修辞、练字等角度, 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教师要重视朗读, 从节奏、轻重、停顿、感情等角度, 运用快读、跳读、略读、品读等方法, 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断章析句法, 先让学生通过跳读找出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如“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余空地”“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又稳又准, 击中要害”, 再让学生进行品读, 说说这些比喻句美在哪里。

2.立足文本, 重视“文本之法”的学习

教师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体悟文本的写作的精妙之处。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在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表达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学习的方法有推本溯源法、移步换位法、增删句段法等。如, 教学《我的母亲》时, 教师运用增删句段法, 引导学生明确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抒发感情上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母亲叫我早起”这一情节, 甚至母亲说的话“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一节 (句) 可以删掉吗?这样, 学生就可以充分感受到母亲对“我”的严格督促, 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敬仰之情。

3.立足文本, 重视“情感态度”的体验

立足文本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文本之法的学习、情感态度的体验。即教师指导学生身“体”力行, 熟悉教材, 这是阅读教学的支撑点。如让学生体验《喂——出来》一文的情感, 教师就可以用问题引领法。教师可以先提问: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学生细读文本后发现:文中的人物, 从政界到商界、从文化界到军界、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青年, 涉及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群体;但是没有写到孩子。待学生把握这一点后,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这是作者的疏忽么?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领, 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只要孩子们依然拥有童真, 人类就还有希望。

二、超越文本, 启“智”砺志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具体文本的阅读只是教学手段。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 超越文本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那么, 如何超越文本呢?

1.超越文本, 突破“这一文本”的限制。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大量阅读其他文章, 增加积累。当然, 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超越文本。用以比较的文本, 在主题、表现手法或人物形象上, 可以是相同或相近的, 也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如研读《台阶》之后, 教师可以选择《故乡》中的中年闰土、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 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形象, 分析他们不同的追求, 寻找他们共同的性格特点。

2.超越文本, 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

生活化语文, 更利于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要使语文生活化, 教师可以模仿某些电视节目, 如《人生AB剧》、《实话实说》、《鲁豫有约》, 设置一些特定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如《羚羊木雕》的教学, 可以借鉴电视访谈的形式, 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生活化情境, 可以提升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超越文本, 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 而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就是想象。同时, 好的文章, 言有尽而意无穷;高明的作者, 总会运用留白手法,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触摸文本的深层内涵。如教学《桃花源记》,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的景象。老人和孩子在干什么?荡秋千?放风筝?讲故事?捉迷藏……通过这样的想象, 学生就切实体会到了桃花源的美好。

超越文本, 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突破这一文本的限制, 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 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启“智”砺志, 拓展教材, 这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三、回归文本, 明“德”悟道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超越文本之后, 重新回归文本。回归文本,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长点。如何回归文本呢?

1.回归文本, 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是工具学科, 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 教师要以文本内容、情感、价值观为触媒, 引导学生进行文字训练。如教学《小石潭记》, 在觅潭、赏潭、悟潭之后, 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假如你是一位导游, 怎样向游客介绍小石潭呢?请以“我说小石潭”为题, 写一篇解说词。或者让学生为小石潭景区写一副对联, 如“赏心悦目潭中境, 凄神寒骨胸中情。”

2.回归文本,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是人文学科, 负责构建和重塑人的精神世界。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观生活百态、通世事人情、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如教学《最后一课》, 教师可以提问:“最后一课”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有什么意义?这一问的目的, 是让学生明白: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为了保卫民族语言、坚守汉语家园;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3.回归文本, 突出语文的“语文味”。

教师要净化语文阅读教学, 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去。否则, 就失去了“语文味”。如《看云识天气》的“研讨与练习”, 安排了“预报天气”的活动。这一活动, 侧重了科学知识的把握而淡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 教师应该大胆地舍弃这一活动, 并作另外安排。如要求学生运用拟人手法, 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某一种云彩。

回归文本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突出语文的“语文味”。即教师要引导学生明“德”悟道, 活用教材, 这是阅读教学的生长点。

综上所述,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能力, 以适应社会交往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回归文本, 让语文课更“语文”!我们要紧抓“三点”, 细读教材,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伟星.对新时期文本解读策略的深度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11) .

[2]朱唤民.语文讲评课教学的“三点式”.语文教学研究, 2008, (7) .

细读教材 篇2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二)设计理念: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并且语言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因而,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创设情景,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小鸭,小鹰),有一天,小鸭想学游泳,小鹰想学习飞翔,你们猜猜它们学会了吗?是怎么学会的?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并且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自己您带好吗不深学会那边风景美

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4、识记生字:分析生字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三、细读体悟,演读见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们喜欢表演吗?想不想把第一自然段表演给大家看呢?

⑴自选角色: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⑵分角色朗读:要想表演好,首先要读好对话,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

⑶检查朗读情况,全班交流,引导在读中感悟。

点生读小鸭的话,师:小鸭子,你是不是很想去游泳呢?可我怎么觉得你并不很想去游泳,能再读一次吗?还有那些小鸭想去游泳的?(请其它扮演小鸭的来读)请所有的小鸭来读。

点生读鸭妈妈的话,师:鸭妈妈,你喜欢自己的小孩吗?那你为什么让小鸭子一个人去学游泳呢?(因为我知道它不会淹死,我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还可以请其他扮演鸭妈妈的来补充。师:鸭妈妈们想得真周到,请您们再鼓励小鸭一次,再读读吧!

⑷同桌合作表演,师点拔:想象一下,小鸭会怎么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过了几天,小鸭怎么样啦?它学会游泳了吗?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⑸生上台表演(带头饰)

⑹师生共评:(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指导)

⑺提问:小鸭学会了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刚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极了,非常有趣,告诉大家,课文后半部分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学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很想学,他这样对我说(课件出示)

老师,您能带我们学习小鹰飞翔的故事吗?

指名读,你觉得我会怎么说(自己去学吧)你真是老师的小知心,那我们就自己学一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小鹰怎么对鹰妈妈说;鹰妈妈怎么回答;小鹰学会了吗?)

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如:朗读,表演。

四、总结延伸,指导书写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学本领要自己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2、你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么做?

(生拿着自己的照片上台来说,说的好的同学把照片贴在黑板上)

3、师:大家说得真好,我发现大家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鸭和小鹰。真是太了不起了!

能敢的小鸭和小鹰们,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

⑴师范写,生观察并分析位置及笔顺。

⑵生描一描,写一写。

五、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

1、演一演: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表演给父母看。

2、画一画:可以画小鸭、小鹰、鸭妈妈或鹰妈妈。

3、做一做:回家后自己去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

细读教材 篇3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目繁多,流派各异,题材丰富,底蕴深远。这些古典诗词作品,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或人生阅历,或情感意蕴,或理想抱负等,学习古典诗词作品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古典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或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时,教师的教学有时过于程序化、浅显化、个性化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古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初中毕业生中考语文的古诗词课外阅读却失分很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传统的诗词教学大多采用“读诗词—品字句—悟感情”的方法,侧重于默写和考点挖掘,这种功利性强的古诗鉴赏方法,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更不会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自然也就不能提升学生解读古诗文本的能力。

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走出困境,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细读古诗词文本的意识,以教材为范本,教会学生“文本细读”素读、研读、悟读的方法,在联想、想象、还原、比较、质疑等自主探究活动中,细细品析古诗词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从中发现古典诗词的意蕴美和形式美,从而触类旁通地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一、素读:读出文本的最初本意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用的这种“素读”法。可现在很多人却丢掉素读法,把研读的重点放在教参上。虽然有多元解读,却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悟,很难激发探究的欲望。若要读出个性、读出自我、读懂作者,就要学古人原汁原味地素读数遍,然后才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是素读的典范。他的素读有四步: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关键之处、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力求将文本读“活”;第三步是细心琢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还要做一做。他说:“如果老师能够把书读好,就是不写教案也很好了。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

上述例子说明素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师都这样素读,并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感悟和真挚的情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同伴对话,就会在对话撞击中产生共鸣,从而唤醒言语生命意识,提升言语赏析能力和评判能力。如特级教师董一菲执教《迢迢牵牛星》时,就让学生用素读法体会叠词的作用。结果学生读出了“叠词回环的音韵美”“有情人的相思美”“文章意境的开阔美”,还读出了“迢迢”距离的悠长,“皎皎”光泽的永恒,“纤纤素手”的辛劳与美丽,“盈盈一水间”的相思无奈与悲伤,“脉脉不得语”的一往情深和柔情似水。如果按教参分析,文本就成了冷冰冰的音韵美和相思苦,学生很难体会本诗的忧伤、朦胧、含蓄美,更不能联想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之恨、一波三折的回肠荡气和语言的重重叠叠、平平仄仄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读透古诗词可培养节奏语感,可体味情感底蕴,可产生共鸣的审美愉悦感。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素读可体会到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也可深深感受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2]。

二、研读:品出文本的内在之意

近三年扬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分别是:2014年考品味词句(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013年考诗歌意象(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和品味词句(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2012年考诗歌情感、主旨(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和表现手法(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

上述考题看似书外,实质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相关文本依据,不能得分的原因是日常教学未能很好地研读文本、归纳方法。其实“研读”的关键在于找到进入文本的“切入点”,而“切入点”,可从语言入手,抓住文本的根基;可从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可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可从内部组织结构入手,了解表现手法[3]。研读的目的是品味语言背后的内涵与风格,真正把握文本的真谛,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下面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借用文本细读,用知人论世法、比较法、还原法、联想想象法、多元解读等方法,引领学生研读古诗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

(一)知人论世,了解送友人的背景。借助“泛文本”素材可知李白当年送友人的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时,他眼里的世界,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此时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并诗名满天下。学生可联系实际,想象此时的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老朋友去繁华的扬州,应该是怎样的羡慕与向往。

(二)比较体味,感受送别诗的情味。引领学生比较同主题的送别诗,本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诗人愉快的离别,而且这次离别是在一个繁华的开元盛世时代、繁华的烟花三月季节、繁华的地区黄鹤楼,自然带着李白对扬州的向往,无形中增添了不少诗意。

(三)还原生活,再现送别时的氛围。“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乃天下名胜,提到黄鹤楼,就会联想到美丽的传说和诗意的生活,而对孟浩然即将去的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这些联想增加了愉快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四)想象联想,体验古诗词的意蕴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看似写景,实质包含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借助想象联想,读者仿佛看到:李白把朋友送上船,船已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并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时,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眼前景象,既写出了诗人翘首远送时间之久,暗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又写出诗人此时神驰目注、心潮起伏,暗示诗人对友人远赴扬州的向往之情。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这场带着李白一片向往之情的诗意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传神地展示出意境之美[4]。

(五)多元解读,兼容、共享细读经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很多人联想想象的形象并不相同。如读《游子吟》,有的想到的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到的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前缝衣服;还有的想像儿子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5]。作为老师,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多元解读、自主感悟,还应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大胆质疑。如比较《早梅》“昨夜数枝开”和“昨夜一枝开”哪句好?学生在争论中,思维空间得以拓展,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也让课堂和诗词焕发出生机活力。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研读的积极性,在教会学生细读文本方法的同时,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鉴赏的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悟读:读懂文本的表达技巧

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动静相依、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巧用典故、比兴等等。以送别诗为例,世间离别情万种,有的是把酒言别,有的以目相送,有的执手相看泪眼,可《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无一字提及离别的痛苦和伤感,又如何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呢?我们不妨用以下步骤质疑追问,感悟一下送别情的表达方式。

(一)轻读,勾画关键词语。找出诗中体现离别景物的关键词语:“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流”。

(二)琢磨,读活词外之义。烟花三月:阳春三月,在柳如烟、花似锦的美妙季节里,友人去了美丽的扬州,此时爱四处游历的李白会怎么想?“碧空”天空晴朗,诗人心情并未随着船的“远影”而万里无云。何以见得?长江自古以来就是航运要道,不可能只有“孤帆”!如果有其他船只,作者只看到朋友的船仅仅说明友情深厚吗?“长江天际流”长江好像流到了天边,水天相接,朋友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视线里,按常理诗人应回去了,可是他还伫立江边,在想什么呢?通过对景物描写关键词的感悟、琢磨,我们“破解了一个谜团”:李白在江边送走友人,心里除了恋恋不舍,还有羡慕之情,他其实也很想去扬州看看。

(三)换词,体验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这首诗明里写景,暗里将诗人的情感蕴含其中,可字面上很难发现。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景物,揣摩背后的情感,并且要将自己相关的体验调动起来,与之对接。比如,诗中每句都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这些充满动感的词语不但带来了时空上的转换,更使诗歌本身情景交融,营造出离别时的幽深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

(四)悟读,关注特定语境。古诗词的解读主要从形象分析、表达赏析、内容把握、语言鉴赏四方面进行。要真正读懂诗词必须关注特定的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比如牡丹,一般被视为富贵的象征,然而,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却与众不同。原来,诗人写这首牡丹诗的时候正在浙江公干。当时,他的故乡洛阳已被金兵侵占,不能回去了,诗人只得独立风中看牡丹,是借看牡丹抒发战乱使自己游离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情。

此外,品析“诗眼”成关键词,也不能凭空分析或泛泛说用了什么修辞,诗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用“肥”字写叶准确、凝练,不仅写出叶多、大,还写出润泽鲜亮之状;又体现在感情融注用“瘦”字写花,不仅写出花少、小之状,还可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

总之,文本细读必须花功夫素读、研读、悟读。只有沉入文本、走近作者、体验生活、感悟情感,才能读懂内涵、读出意蕴与美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品读古诗的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古诗鉴赏品位和综合分析能力。

注释:

[1]曹彦杰. 改进母语教育的救命稻草:素读教学法[EB/OL].http://blog.tianya.cn,2013-05-08.

[2]陈晓秋. 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10).

[3]庞瑛.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文本细读[J].考试周刊,2012,(11).

[4]佚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赏析[EB/OL].http://www.shicimingju.com,2011-01-03 .

[5]林茂彪.新课标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EB/OL].http://www.xzbu.com/9/view-3054676.htm,2012-06-05.

参考文献:

[1]陆云峰.从素读到研读:师本阅读的有效轨迹[EB/OL].http://art.ntjy.net/my_blogs/6277,2008-03-17.

[2]陈斌如. “中国古典诗文解读与答题方法”专题研修学习之总结[EB/OL].http://www.jxteacher.com,2012-6-1.

运用文本细读策略解读教材 篇4

一.运用比较, 发展思维, 提升鉴赏能力

著名学者乌申斯基认为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比较作为铺垫。它不但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热情, 扩宽学生的思路, 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赏析能力, 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敬畏生命》与《谈 生命》这两篇短文时, 我们可从主旨、内容、思路、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角度拟好可比点, 比较其异同, 以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是谈生命问题, 《敬畏生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赞美“生命”的执着和顽强; 《谈生命》则通过文学性语言的描述, 阐述作者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从行文思路看, 《敬畏生命》围绕中心事件 (湖边有几棵树不停地飘散白色纤维) , 按照时间推移, 渐次写出作者的感情变化 (令人吃惊, 诧异和震撼, 满心折服, 敬畏, 感动) , 表达作者 的感受。 《谈生命》则运用文学语言, 通过对“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生命历程的描述, 揭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这是采用不同角度对于同一话题进行认真阅读分析的方式, 从而达到透彻理解作品的目的。阅读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学著作中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势必会丰富学生纯美的思想文化世界。

二.抓住关键处, 把握文章内容, 细读文本内涵

关键处指文本中的关键字、空白、标点、时间及情节突转等细微处。从读者的角度来看, 最重要的字就是难解的字。从作者角度看, 关键字词往往是作者的故意省略, 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 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 调动读者想象, 用读者经验补充刺激读者的联想或想象, 把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激活。所以, 分析作品, 应从分析关键词入手, 把握文章内容, 细读文本内涵。

比如《白杨礼赞》一文, 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是其抒情线索。茅盾通过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 热情地赞美了这一“树中的伟丈夫”。然而 , 作者写景 画形不是 目的 , “神”才是“礼赞”白杨的根本处, 白杨的象征意义在“形”里只是若隐若现 , 须靠想象 才能补足 。而写“神”时, 茅盾一反暗寓之辞, 在议论和抒情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 使白杨形神毕现。阅读本文时, 只有饶有兴味地领略到作者抓住“不平凡”这个纲作为文章的主要线索, 又辅之以精巧细微的特征描写。使得全文有主有次, 有总有分, 线索清晰, 层次井然的这种情感思路, 才能获取真切的理解。其中有艺术的穿插, 有为人处世道理的教育, 将文章的含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矛盾还原, 寻找切入, 升华阅读效果

孙绍振在《名作细读》中提出了文本分析的一套完整的新方法——— “矛盾还原”。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精义是“求实”“去蔽”“创新”“兼容”, 他强调返璞归真。在语文的教学环节中, 有效挖掘这些丰富资源并联系到自身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譬如说, 契诃夫小说《变色龙》有这样一个问题———“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怎么破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发言热烈, 但始终找不到一致的明确的答案。这不是因为同学们水平差或者读书不仔细, 而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虽然奥楚蔑洛夫一到广场就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最终没有真正弄清案件真相, 却反复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的问题一步步发展情节, 直至篇末。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赫留金的处置全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俄统治阶级的走狗的典型形象在学生中十分清晰, “变色龙”的题意毋需赘言, 一点即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白) ”与“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将军的哥哥) ”这两句话对应板书, 本文的讽刺意义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细读教材 篇5

一、设置背景

背景设置是叙事文本一般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作者挥墨如泼, 用意显豁, 但一些文本只用一两句闲笔作以交代。或在叙述中插入一句, 志深笔长;或信笔写来, 意蕴幽远。

1. 插入一笔, 暗示背景

《孔乙己》中开头有这么一句话: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 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 傍午傍晚散了工, 每每花四文铜钱, 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 热热的喝了休息……

作者在描写当年鲁镇酒店格局与酒客喝酒情形时, 插入了这一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看似一句闲话但有着以下玄机。首先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 根据文末所附写作时间即1919年可知, 小说所写情节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 这是实行约一千年的科举制度即将寿终正寝的前夜。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 培养了无数精英的科举制度至此也以压抑人才、摧残人才受人诟病, 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 孔乙己其人其事也就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这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其次笔者觉得理解这句话要结合鲁迅这一时期的系列小说 (如《故乡》) 来看, 这些小说大都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 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遭到破坏, 加之军阀连年混战, 苛捐杂税, 强取豪夺, 农村呈现出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是具体表现。这就在深广的背景下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

2. 信笔写来, 烘托气氛

鲁迅先生的《药》中有这样的叙述: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 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 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俩人站在枯草丛里, 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 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

对于这段文字中的“乌鸦”形象, 我们曾经有过误读, 认为是代表反动派, 其实在民俗里它是不吉利的象征, 再结合“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的景物来看, 这段话描写了阴冷、沉寂、肃杀的气氛, 对故事背景起烘托作用。

二、服务情节

如果说背景是人物静态的活动场景的话, 情节就是为人物活动展开的一幅动态的活动场景。受话本影响, 我国历代小说一直重视情节的安排, 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一直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因此文本中的“闲笔”往往是为了表现情节而服务的。

1. 顺带一笔, 暗示情节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颇为惊险、扣人心弦的一节。押送与智取生辰纲的两股人马在黄泥冈登场, 在两支队伍正式过招前, 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都各自在树下休息, 这时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之一白日鼠白胜挑着一担酒, 唱着一首山歌来到黄泥冈:

烈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草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山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它描写了天气的炎热、阶级的差异等自然与社会环境, 表现了老百姓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暗示情节发展。

2. 宕开一笔, 尺水兴波

孙犁的诗体小说《荷花淀》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成长为抗日战士的故事, 表现了她们纯朴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写到她们寻夫未遇情节时, 宕开一笔, 描写了中午的白洋淀风光。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 万里无云, 可是因为在水上, 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 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 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乍一看这像是一处与中心关联不大的“闲笔”, 但仔细分析却大有深意。这段话从句式看有一个特点, 就是每句话主语不统一, 一直变换, 读起来给人以拖沓、有气无力之感。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描写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而设置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表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寻夫未遇时的失望、落寞心情。再就是这处景物描写使小说行文节奏舒缓, 与接下来的紧张气氛相映衬, 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张弛有度。

三、表现人物

在叙事类作品中, 人物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 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塑造了经典的人物,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张飞,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等等, 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此, 表现人物是作家的着力点, 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也正是为此而设计的。

《荷塘月色》是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 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和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但文章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 看似稀疏平常, 又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但仔细分析后发现,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 实在是一处生花妙笔。首先, 我们知道, 按一般的生活常识, 丈夫夜深未归, 作为妻子是不会轻易“睡熟的”, 但文中妻子确确实实是“睡熟”并且已是“睡熟好久了”, 这看似有悖夫妇之道的一句描写, 说明作为丈夫的“我”独处月下、夜游荷塘时间之长, 夜深了仍未回家, 连久等丈夫归家的妻子都“睡熟好久了”, 这就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作者为排遣的矛盾心情之大、之绵长, “才下眉梢又上心头”, 作者独游荷塘, 心绪难平, 因而夜深未归。

其次, 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妻已睡熟好久了”, 说明妻对“我”不宁静的烦闷心绪习惯了, 对为排遣郁闷而夜游荷塘以至夜深未归习以为常了, 这就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处于苦闷、寂寞的精神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 否则妻对“我”的夜深未归不会习以为常, 也不会“睡熟好久了”;这一拙中见巧的“闲笔”, 既照应了文章开头“妻抱着闰儿, 迷迷糊糊哼着眠歌”的描写, 又含蓄地表露了人物心情, 使中心大大加深, 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不露斧凿之痕, 着实是一石三鸟, 生花妙笔。

四、着眼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它包括首尾的呼应、上下的衔接、伏笔与照应等等。“闲笔”往往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1. 如椽之笔, 埋下伏笔

最不露斧凿之痕的当属《红楼梦》中的描写, 这一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可见一斑。文章叙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时, 首先描写了贾府所在之地———京城的繁盛, 荣、宁二府府第之森严。当林黛玉所乘之轿来到荣府门前, 要进门时, 这样写道:

正门却不开, 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 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 又往西行, 不多远, 照样也是三间大门, 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 只进了西边角门。

林黛玉为何不从正门进而从角门进,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子投亲到贾府的外婆家, 能够被容留, 而不宜于大肆张扬。但这也不正暗示了其身份低下, 不配进正门吗?虽然她进了贾府之门, 但这只是缘于亲情的容留, 在尊严与地位上居于被同情的地位, 是无法与贾家门当户对的。这一处描写可以认为是后来林黛玉没有被贾家选作宝玉媳妇的预演, 为后来的宝黛拆分埋下伏笔, 这里的门可以看做是婚姻之门的隐喻。这么简单的几句描写, 暗藏这么大的玄机, 堪称神来之笔, 令人叹为观止。

2. 笔断意连, 入情入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三次提到大石头。第一次交代大石头是在林冲面对草厅被大雪压倒, 拽一条絮被到山神庙里过夜时提到的,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 掇将过来靠了门”。第二次是差拔、陆虞候、富安三人火烧草料场后奔山神庙时提到的, “林冲就伏在门边听时, 是三个人脚步响, 直奔庙里来, 用手推门, 却被石头靠住了, 再也推不开”。第三次是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 叙述如何火烧草料场的得意忘形之时, 林冲在门里听到后提到的, “ (林冲) 轻轻把石头掇开, 挺着花枪, 左手拽开庙门, 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这三处描写看似“闲笔”, 其实在整个故事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为山神庙有大石头是不足为奇的, 有大石头靠着门, 差拔等三人才没能进到庙内, 才能在庙外争相炫耀他们的计谋, 也才能让林冲听得一清二楚, 也才能激起林冲心中的怒火, 从而完成奋起杀人、走上梁山的道路。为何林冲能够掇动石头而差拔等三人不能, 一是林冲非差拔等三人可比, 二就是石头在门后不易推动, 但直接搬动就比较容易。所以三处关于石头的描写, 前后照应, 丝丝入扣而又入情入理。

五、提升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经典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以至标题的拟定等等, 都要符合主题表现的需要。因此文本中的一些“闲笔”就是起到服务主题的作用。

1. 深化一笔, 暗示主题

鲁迅小说《祝福》以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 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也表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给妇女们的毒害。文章开篇就描写了旧历年中国城乡祝福景象, 其中一句话可能不会引起学生们包括一部分教师的注意。

家中却一律忙, 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 致敬尽礼, 迎接福神, 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 宰鹅, 买猪肉, 用心细细的洗, 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 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 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 可就称为“福礼”了, 五更天陈列起来, 并且点上香烛, 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注意小说中这样两句话:“带着绞丝银镯子”,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带着绞丝银镯子”, 说明这不是一般穷人家的妇女, 而是很富足殷实之家的妇女, 她们也只能是干一些洗涮之类的下贱活, 因为“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很明确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现实, “点香烛、请福神、放爆竹”一类神圣的活也与她们沾不上边。与贫穷人家的妇女相比, 她们可能无衣食之忧, 但也毫无例外地处于夫权的统治之下, 这就揭示了广大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 而是具有一般的、普遍的现象, 这样就为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设置了大的社会背景。再者, 这样描写也是为下文写鲁四老爷及其家庭环境张本, 是明写社会习俗, 暗写鲁四老爷家, 为主人公祥林嫂的活动设置了小环境。处于这么一个封建礼教森严、封建迷信思想浓厚的大小环境里, 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发展及其结局可想而知。作者就这样顺带一笔, 既暗示了主人公命运结局, 同时又揭示了造成这种结局的社会文化根源, 可谓一箭双雕。

2. 春秋笔法, 揭示主题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记述了青年学生刘和珍遇害的情形, 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枪杀学生的暴行, 驳斥了反动文人的无耻滥言, 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不仔细分析是无法知道这处叙述所暗含的深意的。

根据一般的常识, 学生游行请愿的事一般都是牵涉面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事, 要经过至少几天的准备, 这样的话作为教师的作者会在前几天知道, 再迟也不会知道得那么晚, 然而作者竟是在很晚的时间“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 只能说明学生“请愿的事”是临时决定、仓促而起的, 而非段政府和反动文人所污蔑的“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这就暴露了当时段祺瑞执政府镇压爱国学生的真相, 有力地驳斥了反动文人的无耻滥言, 表达了作者极度愤慨之情, 具有春秋笔法的神韵。

综上所述, 通过细读可以发现文本中的易被忽略的“闲笔”, 具有对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及结构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正所谓“闲”笔不闲, 如果不加以细读是无法领略文本用意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时可联系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中这类“闲笔”引起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 从而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参考文献

[1]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 不要自由化[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11) :6.

上一篇:临床药剂下一篇:构念效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