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2024-07-11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精选5篇)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1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读书的收获

王淑霞

读书伴我成长,读书促我成熟,读书提升自我品质。毕淑敏说:读书和不读书在一天之内是看不出来的,在三个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一页一页的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读书人的心,徐徐地加热,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

但是,在我们忙碌的教学生涯中,其实很少有专门的读书时间来读专业以外的书籍。与教学有关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辅材料甚至练习册就成了我们每天必须细细品读的书籍,慢慢我发现教材就是很好的可读书籍,这些书一样能增长我们的知识,一样能提高我们的能力,一样能提升我们的品味。

也许是历史教材特有的教育功能,在教授新教材知识的同时我们无时不刻在感受大师、伟人、思想家、科学家勤奋的探索精神,严肃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们也在无形中锻造着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成长着自己。

读去年的教材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其实一直是与大师对话:与思想家对话,与文学大师对话,与美术大师对话,与音乐家对话。是他们让我们慢慢懂得了思想家们高深莫测的观点主张,懂得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懂得了“文质彬彬才

是君子”,懂得了教学的目的是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人”然后再培养成“君子”。新教材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西方思想大师普罗泰格拉,认识他“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到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到美德即知识。

当学生兴奋的争先恐后的走上讲台施展自己的才华背诵唐诗宋词名篇时,提问点评板书讲解,个个像模像样,细读教材,相信他们在品味历史教材中已经受益了。

当新教材一下子涌出那么多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时,惊叹的不只是我,学生们早已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着文学作品的恒久的教育功能。法国雨果、巴尔扎克、英国雪莱、萧伯纳、罗曼.罗兰,德国海涅、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美国海明威,还有马尔克斯、泰戈尔、鲁迅,一个又一个文学大师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渴望了解,一本又一本大作使学生渴望读到,这就是教育的震撼力,这就是读书产生的效益。

读今年的教材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则是与帝王对话,与哲人对话,与国父对话,与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话,与科学家对话。

感悟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感悟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感叹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治国方略;感受亚洲觉醒的先驱国父孙中山、圣雄甘地、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伟大;敬佩马

克思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敬佩恩格斯甘当“第二提琴手”的博大胸怀,和谐地演奏出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友谊乐章;崇敬毛泽东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一家六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敬佩邓小平三次被打倒三次又崛起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领导中国进行伟大改革,为泱泱大国带来了春的生机春的活力。

读《人物评说》就是体味科学家的勤奋严谨,质疑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十年的时间,阅读800多种参考书,又带着弟子和儿子,跋涉无数高山深谷,行程上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不耻下问,亲自种植几十种药材,亲口尝服毒药曼陀罗花,用时27个春秋完成初稿,又经过三次修改终于定稿;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用自己的理论指导中国勘探开发了几个大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神话,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学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时,正是他们细读教材的收益。当我津津有味的讲授思想家科学家时,正是我收获幸福人生的时刻。所以,细读教材一样让我们收获人生智慧,让我们收获幸福人生,让我们提升人格品质。

朋友们,热爱我们手中的书本,细心发现其中的价值吧!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2

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教学资源,从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到后续的铺垫性练习,充分体现了知识内在的层次性。但因为是文本形式,是以平面、静态的方式呈现,往往将学生的思维框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学生的思考空间变得狭隘, 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生活经验, 适当调整习题呈现方式,把静止的资源活动化,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使习题呈现更贴近生活、富于情趣, 从而创造出习题、情境、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练习中安排了如下习题:

1. 下面3个图形中, 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代表1平方厘米)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76页练习1习题,此题的意图是通过数方格来比较封闭图形的面积,进一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笔者在运用此习题时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多媒体呈现隐去格子的三个图形,提问:“这三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学生猜测,有认为1号的,也有认为2号的,也有认为3号的, 还有认为同样大的。

师:到底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一些呢?

生1:老师, 可以照之前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 把它们画下来, 然后剪一剪, 拼在一起就能比较了。

生2:这样太麻烦了。

生3:老师,可以给它们画上相同大小的格子。

教师先呈现1平方厘米的格子,再动态呈现三个图形画上格子。“现在你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在上述练习过程中,由于教师改变了教材习题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动态呈现信息的过程中,由猜测到画格子比较三个图形的面积,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活。

二、调整时机,提升练习效益

人教版教材中的习题一般在例题之后集中呈现,这样的编排并不意味着要在例题学完之后进行集中练习。其实在不少习题中,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往往隐含着一些新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认真解读和分析习题的编写意图,合理调整习题的使用时机,把课后习题穿插在新授的过程中灵活使用,以期提升课堂练习的效益。

例如,四年级下册,学生在学完乘法运算定律后,在P38页“练习6和7“编排了这样两组题:

6.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7.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习题7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类似每组上面一题的形式可以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转化成每组下面一题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便。习题6是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呈现,就题而练,就练而讲,也能得出结论,虽然也能达到这一习题的预设目的,但习题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鉴于以上认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呈现练习265×105-265×5和265×(105-5),男生计算上题,女生完成下题。比一比谁算得快?引导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得出下一题计算较简便。想一想,是用什么办法使得计算简便的?

第二步:呈现35×201和35×200+35, 25×11×4和11×(25×4)两组题,分别选择自认为比较简便的一题计算。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步:出示“103×12”,你能进行简便计算吗?尝试后,让学生交流想法。(这题适合用乘法分配率简算,也很容易发现规律。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总结先拆数后运用定律这样的方法)

第四步:试一试20×55(综合运用运算定律,选择合适的拆数方法)

在这里,我调整了两个习题的使用时机,两个习题穿插使用。先呈现了习题7的其中一题,通过比赛,初步观察寻找规律,而后通过自主选择尝试运用规律,进一步体会到定律在简便运算中的作用,最后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在这样的分层递进中,学生掌握了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方法,并且巧妙地分解了习题的练习过程,提升了课后习题的练习效益。

三、改组取舍,丰富习题内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习题由于受到教材版面篇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针对单一的训练目的而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因此,教材习题有时看似比较简单或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内容,但实际是可以进行合理改组的。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明确该习题的练习价值所在,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删、重组,丰富习题内涵,以更好地彰显教材习题的编写意图,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后面有这么一个习题:

5. 下面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我在教学时做了这样的处理:

(1)问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你能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在格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展示各种倾斜度不一的平行四边形。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底都是4厘米,高都是3厘米。(随机出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随机出现:面积相等)

(2)师: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等底等高?请你在脑中画一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想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

生1:我想的是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随机格子图上呈现)

生2:我想的是底是12厘米,高是1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呈现)

生3:我想的和他们不一样,我画的是底6厘米,高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呈现)

(格子图呈现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若干情况)

师:观察,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细读教材提升品质 篇3

摘 要:优化活动设计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践行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综合性、情感性、引“思”性、辩证性、适切性、诗意性和审美性,大力提升活动创意的品质,是打造升级版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修订;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19-06

2012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修订和深度开发工作。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而言,借助修订全面提高教材质量,是关乎亿万在读和后续入学儿童道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惠及千万个家庭和社会的大事。教材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优化活动设计,是提高小学品德教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德育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所谓“活动型”,是指小学德育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注重活动设计是由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践履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本文试从活动设计的视角,探讨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品德新教材。

一、为何要优化活动设计

十余年前,实验本品德教材的编者对活动设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凭借一个个活动的牵引,儿童真正成为了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人,德育教材再不是枯燥的、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文本,展现出生活的色彩,充盈着生命的气息。这些成绩我们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多数实验本教材的活动设计存在价值取向的偏失、活动目标的错位、活动内容的肤浅、过度注重活动形式、活动的层次性与儿童最近发展区失衡等问题,必须借助教材修订予以解决。

“活动”,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按照列昂节夫的观点,活动是指“由自觉的目的所调节的人的内部(心理的)和外部(生理的)积极性;活动是对待现实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便在人和他周围世界之间建立现实的联系”[1]。小学德育课程中的活动,是指作为主体的儿童,在既定目标主导下所参与的外显的、有形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以及内隐的、观念的、思想的活动,即思维、想象、联想、追思、创意等活动。如果撇开、舍弃活动,或者说活动的创意不优化,就无法实现三维课程目标。

1.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看

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所不同:其情感目标主要强调的是道德情感,态度目标强调自尊自律、乐观向上以及负责任等;而价值观目标,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生态环境意识、开放的国际视野等,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述目标都无法通过外烁方式、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记诵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课程目标。

例如,五年级上册《祖国,你好》(修订教材未正式出版,尚在完善中,恕不注明编者和出版社)一课,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知道我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体验热爱国土”的目标点,教材安排有“祖国真大”这一框题,创设了“拼图”“查找”和“创意”等活动。拼图:即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拼连成一体;查找:则从地图上找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沙市以及南海中的黄岩岛、曾母暗沙,东海中的钓鱼岛、赤尾屿;创意:即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在深度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展开创意。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是:“某地建设环形广场,用960块黄色方砖砌成,象征中国陆地的国土面积。基于祖国的疆域考量,这样设计有什么欠缺?如果要修建与广场相配套的设施,你会有什么新的创意或建议,请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上述活动设计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对祖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的高度关注和牵挂。特别是创意活动,旨在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发现圆形广场设计中的不足,从中领悟我国的国土不仅仅限于陆地疆域内的960万平方千米,还应包括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的海洋国土”。借助拼图、查找、创意等活动,帮助儿童建构海陆合一的国土观,强化国家主权观,提升爱国意识和海洋意识。

2.从落实能力维度目标看

小学德育课程的能力维度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移情能力、反思能力、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创意地探究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等。宝剑锋从磨砺出,能力须从实践来。课程标准指出,“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学合作,来获取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实现本课程所提出的能力维度目标,因为“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例如,为了落实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即“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以及课程内容中提出的“有荣誉感和知耻心”的目标点,教材创编了《阳光少年知荣辱》(五年级上册)一课,并且设计了“调好情感和弦”的活动。活动的引导语是:“当别人有了荣誉感时,你能祝贺和欣赏吗?当有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和悔恨时,你能理解和支持吗?当别人心中还缺少荣誉感的温暖时,你能感同身受吗?让我们以情换情,以情移情,情情相共,开展一次情感‘大串联’吧!”该活动设计了三种情境:其一,孙云获得了“中华成语大赛”的冠军,作为孙云的同学,你怎样向他表达感情?其二,郑廷廷十分悔恨,不该靠复制别人的文章而骗取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自己的抄袭行为十分可耻。如果你是小郑的同学,该如何向他表达自己的善意?其三,季苹是班上还没有获得过荣誉的人,作为季苹的同学,你将如何以情相慰呢?

nlc202309041959

活动旨在让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感受体验、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并把这种感受和需要表达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是理解、关注和接纳他的。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细腻地体验各种情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从落实知识维度目标看

反思近十年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存在着弱化知识目标的倾向。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绝不可能“空降”。为此,2011版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知识维度的目标。根据德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回归生活’德育理念下的知识学习至少包含三种类型的知识: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2]。如何理解三类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应的学习方式?请看下表:

道德教育的知识观强调,对于育德而言,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建构道德知识,而另外两种知识旨在为学生学习、内化道德知识提供支架。小学德育课程如何才能达成知识维度的目标?道德知识“难以用概念认知或辩析的方式获得。德育要完成这类知识的学习,必须要考虑如何引发个体的行动,设计相应的活动”[4]。诚如课程标准所强调:“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

例如,按照品德课程标准中“节约资源”的目标要点,教材创编了《爱惜每一滴水》一课。课题设计前,编者充分了解学情,发现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自来水是从水管里自动来的,浪费一点水不要紧。”基于学生的认识原点,编者设计了由问题驱动的实践型探究活动:“自来水真的是自动来的吗?让我们走出学校去探访这些小水滴们的行踪吧!”实践活动分四步:首先,考察自来水的源头,怎样从江河中提取水;其次,参观自来水厂的沉淀池、过滤池,比较一下水体的变化;再次,请工人师傅讲解水的消毒装置和作用;最后,总结交流,彼此倾述和分享参与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可以孕育丰富、真切、深刻的体验,从行动中获得心灵之知,从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对于小学德育课程而言,学生只有习得了道德知识,才能内化于心,外彰于行,并转化其人格素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他们终身受惠、享用的精神财富。

二、如何优化活动设计

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立足之“根”。儿童学习本课程所要绽放的心灵之“花”,要结出的道德之“果”,都要借助“活动”这条根生长出来。

如何优化活动设计?笔者在教材修订中感悟到,应特别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综合性、情感性、引“思”性、辩证性、适切性、开拓性、诗意性和审美性。

1.注重活动设计的目的性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活动设计,要有强烈的目的意识。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善于针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的内容,遴选和提炼活动主题。活动意义的蕴含应体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注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课程目标要素融入活动中;另一方面,凸显开放性,注重为儿童的体验、意义生成提供抓手,为他们的潜能开发,实现个性化发展留下空间。

例如,《阳光少年爱反思》(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第一框“吾日三省吾身”,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这一目标点而新增的内容。教材正文引述了孔子的“见圣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材强调这两段名言,旨在彰显中华人文精神的瑰宝。

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编者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的活动”,并呈现了两条背景材料:其一,“我从课外书中看到鲁迅先生通过反思,决定弃医从文。他拿起笔作为武器,要唤起国民的良知,拯救民族的危亡”。其二,“徐霞客白天用双脚叩向、寻访祖国壮美的山川,晚上坚持反思、写日记。他除了在地理学方面有卓越贡献外,还为旅行者总结出了不少野外生存的智慧”。活动的引导语是:“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反思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交流吧!”这一活动设计具有强烈的目的意识,旨在让儿童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经典名句的价值和魅力;通过交流和分享名人反思的故事,帮助儿童把反思作为促进自我成长的法宝。

2. 注重活动设计的综合性

注重活动设计的综合性,是彰显编创人员课程专业品质的标志之一。檀传宝教授认为,建设“德育教材应该有‘课程专业品质’”。优化活动设计,“理应建立在课程理论常识基础上”[5]。小学德育课程是综合课程,活动设计绝不可异化为各学科知识的“拼盘”,也绝非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在既定活动主题的统摄下,把相关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课程标准强调:要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如此,活动的意义才会更加丰满、深刻。

例如,为了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第10条,“了解当地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与求助方法”;“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7条“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及“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的目标要求,编者设计了《火热的夏天》主题单元活动。框架如下:

从主题活动的展开着眼,编者设计的子活动包括:对夏天的小虫(诸如知了、荧火虫)的考察,对雷雨前自然现象的探究,对当地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所造成危害及逃生方法的信息搜集,对在高温酷暑中工作和劳动的工人、农民、交警的观察和访谈以及“制订暑期计划”等等。这些子活动相互勾连、贯通,将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这三条主线有机藕合,充分彰显了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活动设计的综合性品质。

3.注重活动设计的情感性

小学德育课程教材要抵达儿童心灵,就必须得到儿童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这意味着活动设计必须注入相应的情感性元素。情感附着主要从课题提炼和活动引导语上体现出来。

nlc202309041959

例如,活动主题的提炼:“春风轻轻吹”,其附着之情,细腻温柔;“我和春天一起玩”,投射的情感天真美好;“我们班一岁了”,洋溢着儿童的欣喜和快乐;“中秋月夜畅想”,携带的情感浪漫而富有诗意;“谢谢你,骄阳下工作的人们”,彰显了劳动者的激情澎湃以及儿童对劳动者的敬慕和热爱。又如活动引导语的设计,《我是阳光少年》(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活动的导语是:“在班级名册上,你、我、他,姓有别名不同。然而在成长的舞台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阳光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用自己的‘情’、自己的‘心’、自己的‘思’、自己的‘行’,展现阳光少年的风采吧!”类似这样的导语,其注入和渗透的情感元素如磁石一般,会强烈地吸引和激励儿童去参与活动。

4.注重活动设计的引“思”性

引“思”,即以活动为支架,引发儿童思维的张力。杜威强调:儿童活动要“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我们每设计一项活动,都要考虑是否具有调动和发展儿童思维的磁力;注意将比较、分析、综合、想象等元素作为活动内容,让活动变得有刺激性和驱动力。

例如,《高温下》(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引领儿童感受、体验两种不一样的“温度”:一种是摄氏温度的“火热”(从测试活动中感受);一种是劳动者焕发出的精神的“火热”(从观察、访谈活动中感受)。然后,对两种“温度”进行比较、联想、思考。由此,让学生领悟劳动者的高度责任感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豪情,并由内而外驱动自己表达尊敬劳动者、感谢劳动者的道德行为。

上述案例表明,活动设计要提升其专业品质,不能“仅仅只注重直接的、具体的体验本身,它更重视内在反思与抽象思维训练”[6]。因为有了思维介入的活动,给予学生的快乐才不局限于感官性快乐,而是领悟到生活意义和智慧的一种高级快乐。按照哲学家米尔的观点,通过思维活动所刺激出的高级快乐比身体活动所产生的低级快乐更加丰富和令人愉悦。[7]

5.注重活动设计的辩证性

审视小学德育课程实验版教材,有不少活动的立意、内容的取舍,没有用哲学思想进行提炼和处理,致使活动的呈现和展开变得简单、肤浅、平面化,缺乏辩证性和立体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修订注意以唯物辩证法思想作指导,与时俱进,大力提升活动设计的专业品质。

例如,此次修订将“我们生活的地方”,改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着重从“变”字上立意,充分展示家乡(兼顾城市和农村)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风貌。教材基于儿童的视角,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借助儿童敏于发现的眼光,呈现了城市中的地铁开通了,无数的楼群长高了,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农村新修了通往家门口的公路,村里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我能乘坐校车上学了”等等,与此相匹配,教材设计了情感抒发活动,其引发语是:“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请用照片、绘画或文字把你对家乡的爱记录下来吧!”另一方面,教材又呈现了“雾霾天气增多了,嗓子很难受”;小河沟里再也看不到小鱼游了,我很想念它们”等呈现环境污染。教材设计了对话交流活动:“你身边有类似的现象吗?把你的感受、期望和建议,跟同学们说说。”

表面上看,这一设计似乎与本课的主题意义相悖,实则是用辩证法思想作指导,拓展和丰富了主题意义,从新的层面凸显了儿童对家乡的爱。因为赞美家乡是一种爱,儿童对家乡问题的关注和牵挂以及期待家乡变得更美的心愿,亦是一种爱。两种爱所表达的都是爱家乡的积极情感。不仅如此,新增的活动设计,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使活动的展开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

6.注重活动设计的适切性

所谓“适切”,是指活动内容的运筹,活动形式的设计,要与儿童所处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区”相契合。道德教育是一个渐进深化、螺旋提升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有序的强化教育,才能帮助儿童逐渐培养起持久、稳定的道德行为,产生植根于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按照德育学的这一原理,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活动设计要处理好活动内容层次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所谓活动内容的层次性,是指活动设计要体现不同学段儿童的不同要求;所谓活动内容连续性,是指科学建构1~6年级主题活动单元群,充分考虑12册教材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迸进,考虑各学期所设活动的重点及其彼此间的相互呼应、相互强化,从而帮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7.注重活动设计的诗意性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们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他们喜欢面对无生命的事物与之交谈,仿佛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有学者认为:儿童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实际上就构成了丰盈孩子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想象和诗意能拓展孩子的成长空间,是激活他们好奇、前行的引擎。依据这些思想,活动设计理应注重诗意蕴含。

例如,一年级下册《我和春天一起玩》一课,设计了“制作——放流”活动,让每个孩子用五彩纸折一条船,把自己最喜欢的讴歌春天的古诗、童谣、儿歌或自己创作的小诗写在小卡片上,装入船中,然后将“诗船”放在春水里飘荡,让它带着孩子的诗意、想象和美丽的梦飘呀,飘呀,飘向远方。这一活动设计契合儿童的天性,充盈着浓浓的诗意。

8. 注重活动设计的审美性

随着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8],实属必然之趋势。追求德育教学的审美化,需要从德育教材做起。有学者指出:“唯有心向往之,才能培育真实的道德人格。因此,追求教材内容呈现的审美风格就成为德育教材成败的重中之重。”[9]因此,活动设计应有审美性追求,尽可能把美的元素渗透到活动之中。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有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秋天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元素。为了以美辅德,二年级上册创编了《为收获歌唱》单元,设计了“发现和品尝秋天中的‘美’”的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儿童发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人的心灵美以及学生自我与伙伴们制作的作品美。诸如各种果实的色美、形美、味美,中秋的月色美,枫叶的灿烂美,中秋家人团聚的和谐美、亲情美,重阳节敬老的道德行为美,孩子孝敬老人的心灵美,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后喜笑颜开的形象美以及儿童自己用各种果实的果壳、果仁、果肉、果皮创意制作的蝴蝶、小鸟、熊猫等作品所表现出的创造美等。对这些美的元素的发现和品尝,无疑有助于用美浸润儿童的心灵,从而达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材比喻为“起跳板”。他说:“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应当随时准备弹离的踏板而已。”“他”,不仅仅指教师,也包含学生。此次修订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注重优化活动设计的品质,就是让儿童借助教材这一“起跳板”,弹跳得更高,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光全,杨争林.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8,89.

[2][3][4]钟晓琳,朱小蔓.再论德育中的“知识”与“生活”——基于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5][9]檀传宝.德育教材编写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6]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J].课程·教材·教法,2012(6).

[7]罗伯特·费舍尔.教会儿童学会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8]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作者单位:宜都市教学研究室

湖北宜昌 443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运用文本细读策略解读教材 篇4

一.运用比较, 发展思维, 提升鉴赏能力

著名学者乌申斯基认为思维的发展需要有比较作为铺垫。它不但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的热情, 扩宽学生的思路, 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赏析能力, 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敬畏生命》与《谈 生命》这两篇短文时, 我们可从主旨、内容、思路、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角度拟好可比点, 比较其异同, 以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是谈生命问题, 《敬畏生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赞美“生命”的执着和顽强; 《谈生命》则通过文学性语言的描述, 阐述作者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从行文思路看, 《敬畏生命》围绕中心事件 (湖边有几棵树不停地飘散白色纤维) , 按照时间推移, 渐次写出作者的感情变化 (令人吃惊, 诧异和震撼, 满心折服, 敬畏, 感动) , 表达作者 的感受。 《谈生命》则运用文学语言, 通过对“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生命历程的描述, 揭示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这是采用不同角度对于同一话题进行认真阅读分析的方式, 从而达到透彻理解作品的目的。阅读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学著作中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势必会丰富学生纯美的思想文化世界。

二.抓住关键处, 把握文章内容, 细读文本内涵

关键处指文本中的关键字、空白、标点、时间及情节突转等细微处。从读者的角度来看, 最重要的字就是难解的字。从作者角度看, 关键字词往往是作者的故意省略, 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 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 调动读者想象, 用读者经验补充刺激读者的联想或想象, 把他们的经验与记忆激活。所以, 分析作品, 应从分析关键词入手, 把握文章内容, 细读文本内涵。

比如《白杨礼赞》一文, 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是其抒情线索。茅盾通过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 热情地赞美了这一“树中的伟丈夫”。然而 , 作者写景 画形不是 目的 , “神”才是“礼赞”白杨的根本处, 白杨的象征意义在“形”里只是若隐若现 , 须靠想象 才能补足 。而写“神”时, 茅盾一反暗寓之辞, 在议论和抒情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 使白杨形神毕现。阅读本文时, 只有饶有兴味地领略到作者抓住“不平凡”这个纲作为文章的主要线索, 又辅之以精巧细微的特征描写。使得全文有主有次, 有总有分, 线索清晰, 层次井然的这种情感思路, 才能获取真切的理解。其中有艺术的穿插, 有为人处世道理的教育, 将文章的含义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矛盾还原, 寻找切入, 升华阅读效果

孙绍振在《名作细读》中提出了文本分析的一套完整的新方法——— “矛盾还原”。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精义是“求实”“去蔽”“创新”“兼容”, 他强调返璞归真。在语文的教学环节中, 有效挖掘这些丰富资源并联系到自身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譬如说, 契诃夫小说《变色龙》有这样一个问题———“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怎么破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发言热烈, 但始终找不到一致的明确的答案。这不是因为同学们水平差或者读书不仔细, 而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虽然奥楚蔑洛夫一到广场就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最终没有真正弄清案件真相, 却反复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的问题一步步发展情节, 直至篇末。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赫留金的处置全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俄统治阶级的走狗的典型形象在学生中十分清晰, “变色龙”的题意毋需赘言, 一点即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白) ”与“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将军的哥哥) ”这两句话对应板书, 本文的讽刺意义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细读文本中提升大语文阅读素养 篇5

笔者调研发现,当前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如本色淡化,语文味儿不足;主体缺位,学生自主性不够;大语文阅读教学缺少头绪,个性萎缩,人云亦云没有自信等现状。为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人文学院秘书学的学生,要善于细读并叩击文本之灵魂;要敏锐捕捉大语文课堂生发情智的原点并进行深度对话,主动建构提升大语文阅读素养的平台。

一、细读文本,善于紧扣文本的题眼

粗读文本,我们只能感知文本的浅层含义,而细读文本,特别是抓住关键字词细读,就能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味、意味、理味、趣味、韵味,更能将文本所表达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主题深挖深究出来。

从文本的题眼出发,往往能够抓住文章内容的聚焦点(或辐射点),找到行文线索或线索的交叉点,把握记叙描写的着眼点或议论抒情的触发点。

在读完陆蠡的《囚绿记》一文后,读者一般会这样思考:绿是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她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这生机盎然的绿,不仅装点了江山,明媚了世界,也深深启迪了人们。这位作家因为爱绿,竟然萌生出囚绿的疯狂举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囚”的对象通常是人而不是物,为什么用“囚”而不用“藏”?标题中的“绿”究竟指什么?作者对“绿”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绿”能“囚”住吗?……笔者认为,这样的咬文嚼字恐怕更能激发求知欲。

二、细读文本,关注生活的语言及具体的语言环境

细读文本往往会涉及咀嚼词语的选用是不是准确、词语的运用是不是得体、词语的搭配是不是恰当,还要注意词语意思是不是已经明晰表达,等等。

笔者认为,细读文本更要揣摩词语运用是否符合实际生活的语言习惯。陶行知说过,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在研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本中说“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在细读文本时,不妨这样比较词语:“折腊梅花”与“采腊梅花”哪一个更好?古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等诗句足以佐证花儿形状大的通常可以用“采”;再借用“折桂”一词联想开来说,桂花花形很小,人们习惯用“折”这一个动词,同样道理,腊梅花的花形很小,又是紧贴枝干生长的,所以观赏用的腊梅花,不是一朵一朵“采”下来的,而是一枝一枝“折”下来的,这个动词准确地反映了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符合语言运用习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深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语文阅读要以生活为源泉,回归生活世界,开发并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将是大语文教育与生活教育和谐共生的理想形态。

三、细读文本,灵活协调好初读与深读等阅读环节

记得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先生更主张读书要会意。笔者阅读梁衡的《夏》这一篇文章,对此感触颇深。

起初,原始裸读,力求保留最真实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随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对《夏》这一文本的解读、赏析等的资料,一旦找到一些契合点就一股脑儿“拿来”灌输给大脑,似乎只要将零散的知识点拼凑或堆砌起来就是精华了,结果化整为零易而化零为整难上加难,到最后完全迷失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创新性,最后,笔者扪心自问:大语文阅读的原点是什么?应该是以人为本,充分关注文字、文学乃至文化,引领读者的语言不断生长,思想逐渐深邃,精神愈益富足。大语文阅读不仅要信自己,也要信他人,更要信学习共同体。赵丽宏先生曾经说: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参与者。那么,从大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师角度来说,既要自己成为这个文本的思想者、参与者,又要考虑学生会成为怎样的思想者、参与者。从大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主体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读懂、读深。如果舍得多花点时间,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中比较阅读“沸腾”、“升腾”、“蒸腾”的表达效果,那么学生对充满“夏”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会体会得更深刻。海默特说:“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导师在引领学生不断叩击文本之灵魂的同时,要给学生独立有效思维的时间,启发学生咀嚼文字魅力的潜能,引导学生去品读 “芊芊细草长成浓密厚发”、“淡淡绿烟凝成黛色长墙”、“蜂蝶换成蝉儿”、“太阳烘烤大地,麦浪翻滚,扑打远处的山、云、汽车”等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倾听与对话、互动与反馈,让大语文阅读具有一定的审美高度与思维深度,充满大语文阅读的无穷魅力。

四、细读文本,立足发展阅读的思维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是有关新课标的指导性意见。

在研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的主旨时,不妨对“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和“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的手就会拉着你的手—拉着你一起进入永不衰败的天堂”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本文是作者去世五年前写下的,屠格涅夫人生最后20年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晚年生活孤独而且痛苦,病魔缠身,但他仍坚持写作,毫不掩饰地向读者剖开了自己的心灵,把一个老年人的思考、感受、体验浓缩到隽永的文字中。也许蕴含着作者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也许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抑或歌颂爱情的美好;抑或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

在深读文言文《纸上谈兵》时,读者也可以这样思考:赵国战败究竟有哪些因素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从赵国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秦国的角度来分析,当然,还可以从人物个体因素来分析。总之,不要走入思维定势的死胡同。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因此,阅读散文诗《蔚蓝的王国》后,不妨可以读读与之写于同一个月的散文诗《老人》,比较两文的内容与立意有何不同。闻一多先生说:“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理解,才能形成知识结构,才能激发读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

当然,文本细读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比如辐射延展、情景补白、考据探究等,但无论何种方法,我们都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文本的灵魂之处作解读,读出个性,品出味道,悟出情感,赏出智慧,提升素养。

总而言之,提升大语文阅读素养要在细读文本的实践中力求回归原点、找准基点、把握支点、期待远点,努力追求终身阅读终身发展终身受益的价值。

上一篇:楼长的职责下一篇:诚于服务,铸就优质护理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