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材

2024-07-03

用活教材(精选10篇)

用活教材 篇1

自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以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给历史教师带来了尝试与好奇的兴奋,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重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高中历史新教材增添了不少传统教材没有的内容,如《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即使在一节课内,知识容量也大大增加.面对这种变化,应如何处理?是否应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呢?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为例,传统教材中用七节课叙述,新教材中只用一节课表述.为适应这种变化,我设计该节知识体系时,紧扣“列强入侵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这一中心线索,淡化“列强入侵”的细节,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宣泄.

二、优化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手中的学习资源除了教材以外,还有教学辅导书、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多媒体等.如何将这些教学资源整合并有效利用,以减轻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负担?笔者认为,教师要尽快转变教材观,充分利用上述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图文资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新情境解决历史问题.例如,在学习必修3第六单元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知识时,我依据课标“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的含义,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的线索”的要求设置了如下一题.

近代欧洲先后掀起了3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理性时代.

(1)下图是拉菲尔的圣母像,画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的母子亲情.该图反映了当时绘画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2) 14~18世纪,欧洲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结合恩格斯的话,归纳启蒙思想家是如何发展人文精神的?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再造性的心理反应,是探索未知的开创性心理活动.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一个“疑”字.大致步骤如下:

(1)感知教材.

即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

(2)创设问题情境.

即从教材中发掘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在学习“黄海海战”时,先放映一段《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就消失了……此情此景,学生会想: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第一的舰队,为什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只摇摇欲覆的小纸船和转瞬即逝的泡沫呢?

(3)鼓励学生质疑..

新历史课程基本上摒弃了历史学科的理论体系,挑选重大历史事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呈现历史发展的规律,给历史教师和学生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敢于用新观点、新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道见解.例如,在讲完“十月革命”后,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那么能不能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资本主义能否产生?”等.一声声的质疑,就是学生创新火花的闪现.

(4)深入研究问题.

在学完了“甲午战争”后,可提出问题:“这场战争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教师可从战前双方的国情、战争过程、结果等对学生适当提示;而后学生查找资料,最后不但解决问题,而且还引出了一场“落后就要挨打吗”的大辩论.教师肯定每名学生的辛勤劳动,对他们的积极性予以表扬,尤其是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学生.这种自己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解决问题的训练,无疑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四、适时开展历史课堂活动

高中历史新教材,无论是人民版还是人教版的,都设置了“探究活动课”.这无疑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活动平台.由于对新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多搞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就是一堂创新的好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讲的“辛亥革命”,他在45分钟里安排了多项学生活动,如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背景、影视再现武昌起义的过程、上演孙中山就职场景、就革命的结果开展辩论等.从表面上看,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似乎成了学习的主人,但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却发现整堂课几乎从头到尾都被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斥,而每个活动环节都像蜻蜓点水,根本就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升华.这样的安排,纯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违背了课堂活动设计的初衷,这样的课,算不上是一堂好课.其实,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在乎量的多少,而在乎能否高质量完成.所以,我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尽量做到少而精.还是以“辛亥革命”课堂教学为例,如果对其活动环节进行适当删减,重点突出最后的辩论环节,就可以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较为深入的探讨,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只要充分调动历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就能处处彰显高中历史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读懂教材 用活教材 篇2

一、课时编排,更关注学生的经验

旧版教材中的这节课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课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例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等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资源。再通过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数一数”“说一说”“填一填”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在各项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版教材将这节课分为数一数(一)和数一数(二)两部分来进行教材编排,数一数(一)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的借助图形数一数活动和“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借助语言描述“数一数”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数”,数一数(二)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将计数单位“千”迁移到“万”,再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接着,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大数不是特别多,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含有“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的大数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新版教材将原来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来呈现,尤其是将原本放置在教材一开始的内容“生活中的大数”修改为置于教材最后的内容呈现“‘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修订前后的教材,虽在内容编排顺序和课时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修订之后的教材更关注了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

二、学习信息,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新旧两个版本教材的编写都是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虽然在学习信息的提示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各具特色。如果说旧版教材关注了结果的内容呈现,新版教材则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

将原来的“数一数”一课的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伴随着用算珠进行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思考。例如,“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延伸出“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9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的思考;再进行“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的分析,“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的数,数10片是……”。第二课时:同样是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白“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一个是一万”,继而在“数一数”活动中,通过一千一千地数,让学生对“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通过“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这一问题由“一个一个数”发散出多种数数的形式,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无痕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在学生思维的拐角处进行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分散,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感悟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的新知。较好地实现了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习题设计,更关注能力的提升

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关于《数一数》部分的习题设计各有特点。如果我们仔细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种教材的习题设计都没有安排太多的单一题型训练,而是在具体情境中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练习。

旧教材设计了“数正方体”“涂小方格”“估一估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估一估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乐学数学、好学数学。

新版教材则由浅入深,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首先,通过在“想一想”中圈出一千个豆子,继而“一千有多大”活动是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一千”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说一说”中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坚实的基础,“涂一涂”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涂形,小组游戏以及“我说你摆”活动综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活动有效融合,这样的练习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些练习都以实践性和操作性练习为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是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一个参考的蓝本,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能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要对修订前后的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共性与个性,创造性地用活教材,使得教学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在不断完善中超越,使其成为最适合学生的鲜活的教学资源。

大胆加工 用活教材 篇3

怎样对教材进行大胆加工, 用活教材呢?

一、读懂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意图

课改以来, 老师们不再将教材看得神圣,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已深深烙在许多老师的心中。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 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 粗线条的阅读是肯定不行的, 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深刻感悟教材资源的优越性, 用好教材,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如苏教版第十册教材《圆的面积》一课, 传统教材是直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 探究出圆面积公式, 重点是让学生记住推导公式, 并利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而新课程在这一课中首先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 此活动是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正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的关系, 体会到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 (半径的平方) 的3倍多一些, 此内容的添加可谓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往年学生在解决这样一些实际问题时总是束手无策, 准确率几乎为0。如:

(1) 一个正方形钢板的面积是80平方米, 在这个正方形里截下一块最大的图形钢板 (如图1) , 求这个圆形钢板的面积。

(2) 小红家有一张方桌, 边长90厘米, 如果把它四边撑开, 就成了一张圆桌, 请算出撑开后圆桌面的面积。 (如图2)

以往这样的题型总是经过教师细致讲解后, 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 可是通过新教材改编后, 学生懂得把图形进行转化后求图的面积, 即:

解题准确率提高了, 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大胆选择教材内容

我们都习惯了按教材的顺序安排教学, 习惯了遵守教参的教学建议, 新课改中的教材观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数学要注意教学内容呈现的多样化,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年我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都感到特头疼, 因数小数乘法纯数学化、格式化的内容, 学生感觉很枯燥、厌倦, 积极性也不高, 且常犯这样的错误:把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计算混淆, 或是在计算过程中把每一步算得的积都带上小数点。因此, 今年我对教材的教法作了如下变动:

(一) 变复习题为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 在3×5这个式子中, 我在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 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二) 变例题为讲故事

师:有一乘法之家, 大儿子住三楼, 它是76, 二儿子住二楼, 它是14, 妈妈是两儿子的乘积, 如果妈妈错了, 那这个乘法之家就要塌了, 让我们来找一找它们的妈妈吧。

很快算出:

师:这两个儿子都很调皮, 这一天, 大儿子不老实了, 想把小数点搬家, 大家看变成了什么? (7.6) , 这个家可要塌了, 怎么办呢?妈妈急坏了, 你们快为它想想办法吧!

(生:积也点上一个小数点, 变106.4)

师:二儿子觉得这样好玩, 也把小数点搬了家, 变成0.14, 这下, 聪明的妈妈会怎么办呢?

……

这节课从学生课堂反应看, 上课积极性很高, 气氛活跃, 参与率也高, 从作业反应上, 学生能正确按格式列出乘法竖式, 准确率极高。

教学中, 我开发了教材中的有趣元素, 以多样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 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理, 而不是机械、被动的接受。

三、注重教学细节, 提升教学效果

今年又一次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 想到往年在数学第一课时花费时间太多, 就在第一个探究活动中数方格求出正方形面积, 学生在数方格时误差较大, 且速度很慢, 准确率很低, 最后, 都是由老师代学生数, 这样才算出较正确的结果, 可待学生将表格填写完, 就已经花了大半节课了。今年, 我特地认真研读教材, 改变了一下探究的细节, 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始, 出示教材中第一幅图后,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正方形边长是圆的半径, 正方形的面积是圆半径的平方即16格也就是16平方厘米, 接着我又问: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这个正方形被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空白, 一部分是有阴影的, 阴影部分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是圆面积的1/4) 师又问:“如果要估算出1/4圆的面积, 你打算怎么估算?估算阴影部分方格方便?还是估算空白部分方便?为什么?”这里我有意识引导学生转化思想, 改成数算空白部分方格, 避免数整个图形方格数量的繁杂及估算造成的偏差。因此, 学生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准确率也提高了, 使课堂的思维含量更高了。

同样的教材, 同样的探究内容, 因只改变了一点探究细节, 效果迥异。因此注重教学细节能更好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用活教材,创新历史课堂 篇4

一、勤于加工整合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依据通史顺序的前提下,努力以主题的方式呈现。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单元标题;每一课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课题;每一课下辖2到3个分主题,即条目名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重新组合,尤其是对于单元内容较多的学习主题更有必要加工重组。例如,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下辖八节文化课,如果教师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很有可能学生在学到第六、七、八三课时,已经忘了本单元的主题或前面几课是什么内容了。

二、深挖情感素材

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每一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也就是那些能激起学生内心共鸣,使之产生情感火花的内容。如在教学第二十三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政策”时,教师可以借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海军远洋护航,从而联想到早在600多年前的郑和远航的壮举,钦佩、自豪油然而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机;在学习第十八课“梦想成真的时代”时,可以借助电脑网络、航天英雄等内容导入本课学习,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课堂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就有保障了。

三、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除了要做到深挖教材情感素材之外,还可以努力尝试着做一些变化:变教师教教材为学生用教材、编教材、演教材。这要求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据教材作答,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剧,完成学习任务。如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运河的三点、四段,教师可以设置情境问题:假如你是隋朝一位读书人,家住余杭,要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你会选择什么途径前往?为什么?沿途你会看到哪些城市的美丽风光?说说你会依次途径哪几个河段?金榜题名荣归故里之后,你有何感想?

四、重视探究活动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每一单元的结尾部分都专门设计一节“学习与探究”课;在每一课的结尾部分,专门设计了一个“活动建议”栏目。巧妙用好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创新历史课堂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而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很遗憾地错过了这一环节,如,单元末的“学习与探究”课,要么让学生自己看书完成,要么被当成了学生背书的自行复习课,此间老师彻底放手;还有的是直接跳到下一节新课学习;每课末的“活动建议”栏目,更是形同虚设,很少涉及,有的教师甚至根本不知道该栏目的存在。真是学习资源的极大浪费,损失可谓大矣。历史课堂为何平淡乏味枯燥?学生为何对历史学习兴味索然漠不关心?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初中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追求新鲜,渴望多变,教师总是一成不变地围绕教材说教,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要。教材这番设计编排,精心独到、科学合理自在其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意探究活动的应用。如第二十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活动建议”:举行演讲会,说明台湾、西藏、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做好这一活动,笔者在第十九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结束时就已经布置了课后作业: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果让你去反驳“台独分子”、“藏独分子”、“疆独分子”,你能从历史中找到哪些证据?请课后认真准备,下节课发言,比一比看谁的证据充分。我把这一演讲活动放在了第二十课上课之前进行,学生发言积极踊跃,争先恐后,有的学生竟然还举出了从未学过的史实,可见课前准备的充分和活动积极性的高涨程度。

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材如同课堂教学之本源,没有了教材,课堂将如无源之水。巧用教材,引来源头活水,可以为历史课堂注入活力与灵气。用活教材,创新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意。

用活数学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篇5

一、理解、分析教材内容

教师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就很难实现教学目的。因此,要教好数学,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

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一课,笔者发现教材所采用的正迁移的方法学习乘法对于自己所教的学生并不适合,于是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创新。当学生用加法解决了“游乐园各游乐项目有多少人”的问题后,笔者启发学生观察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像这样的加法算式能不能用一种较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之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乘法算式“2×4=8”和与之对应的加法算式“2+2+2+2=8”,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加数相同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这样调整,教材的定位就明确地指向学生,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非主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用教材”。

二、 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适当取舍教材内容

很多时候,教材对知识的编排与学生的实际并不一致,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回避这种“不一致”,而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读懂教材的同时更要读懂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现时的年龄特征,又要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水平和要求,之后决定教学内容的详略和取舍,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如,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笔者将教材中分配橘子的情境改编为根据投资比例分配红利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以此来引入新课,教学效果出奇得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不但灵活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而且还明白了得到与付出成正比的道理。如此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鲜活的现实背景下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挖掘教材内涵,根据不同版本教材特点重组教学内容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一书中指出:“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现行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被看作完全理想的,它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广大一线教师不仅可以而且也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此来看,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补的空间,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正如贝德纳等人所说的:“只有开发者对设计所依据的理论有反思性认识时,有效的教学设计才成为可能。”在实践中对教材进行重组时,教师要多一分客观辩证的理性,坚持在深度研读时寻觅空间,在反复斟酌后定夺取舍,力求在使用中实现最优化。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当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用两条邻边的长度相乘计算或用底乘高计算时,教材中提供了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猜想。但笔者觉得此时直接让学生数方格验证,不足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两个边长相等的图形面积是否相等的表象。于是,笔者将人教版教材中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在此演示。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看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由于边长相等,所以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等;在平行四边形底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高的长度增加,面积变大了。学生再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从而否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邻边相乘的猜想,激发了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欲望,同时在学生的心中牢固地产生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两条邻边相乘的印象。像这样吸取两个版本的精华,将教材内容重组,教材内容将会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理解掌握得也会更透彻。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材真正为自己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着眼学生发展,用活物理教材 篇6

一、创设情境, 充实教材内容。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下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了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 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参考物来解释、说明, 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情境”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符合学生“抽象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的经验相关联, 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物理学习特点, 能够促进学生经历物理过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 在讲授初三物理上册《动能、势能、机械能》中有关能的定义时, 教材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物体做功,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常规的教学是对这个概念进行合理的解释, 再举实例来巩固概念。这样做, 对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在理解上是不成问题的, 但给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觉, 即正在做功的物体具有能, 不在做功的物体就不具有能。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春节时, 一个父亲给了两个孩子各一百元压岁钱, 过了一会儿, 母亲发现, 一个在超市里买东西, 另一个在玩, 请问你能否说只有第一个孩子有钱, 而第二个孩子没有钱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是不难理解的。于是我就拿这个事例与能的定义进行类比, 在理解能的定义上学生的反应出奇的好, 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教学难点。因此在课堂上, 适当地以“故事情境导入—进行类比—掀起高潮—解决问题”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可以很好地充实教材内容, 也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升华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同时也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物理学习, 并渐渐学会从物理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结合生活中的器材, 变演示实验为体验实验,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者完成的, 知识的获得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结晶。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仅提供学生完成自主建构知识所必需的材料与资源。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要经历一种主动、探究、讨论的艰难历程。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初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知识点时, 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 由于实验本身是一个理想化实验, 加上效果不明显, 学生在理解这个知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只能死记硬背, 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我将它改成一个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的实验: (采用如图的装置) 把木条穿过橡皮塞, 上面露出一小段, 再用橡皮带或胶带把小铃固定在木条上, 把橡皮塞塞进瓶内, 摇动瓶子并能听到声音, 拿出橡皮塞, 倒入1/3杯水, 把水烧开几分钟, 蒸汽把瓶内的空气赶出来, 仅留一点水和蒸汽, 小心地把瓶子从热源上拿下来, 立即塞上橡皮塞, 小铃一定要系在宽的部位上, 冷却后, 再摇动瓶子并听声音。实际上, 这个实验的器材学校都具备, 方法也不是挺难, 但是大部分教师只会采用教材中的实验。我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又给这些内容赋予新的教育内涵。但这样一改, 不论从学习的方式, 还是从学习的效果上来看, 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因此, 只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去, 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在课堂生成资源中拓展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来, “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也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然而, 在新课程理念下, 物理课堂教学应突破“预设”的窠臼, 变“预设”为“生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随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况, 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当课堂出现意外时,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意识:“这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并予以现场的瞬时设计, 即时实施, 创造和开发课程。

在教学“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这节实验课时, 我要求学生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去做, 学生得出了结论, 然后学生先回答我后作总结, 这样做确实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有一次我在上这一堂课时, 在完成了任务后, 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我问他有什么疑问, 他讲了这么一句话:“郁老师, 我做了这实验, 我发现我的卡片造成了橡皮筋的形变没有同桌的学生的形变大, 但我的卡片跳起来比他高, 是不是老师你的结论有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想法, 虽然这偏离了我的教学设计, 因为他涉及的内容不是初中教学中所强调的知识, 于是我安排了这么一个步骤:让同学们相互重新做这个实验, 改成你能否让你的卡片跳得更高, 相互之间比比谁跳得更高, 并总结是什么原因使它跳得更高, 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用你们的实验器材验证你们的结论。结果学生得出了比书上更完整的结论。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意外, 也有可能打破我的教学设想, 但我没有终止学生的疑惑, 反而以此为切入口, 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引发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观察中发现, 在惊异中探索, 虽然因此变故而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但少了一点预设, 多了一点生成, 捕捉到了不曾预料的精彩。

四、合理利用书本的插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知, 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初中学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 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利用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对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插图的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文中的插图, 使课堂的学习活动兴趣盎然,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思维活动过程, 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种类繁多, 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 注意以图代文, 简明直观, 可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突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一节时, 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先让学生观察如下一张图片, 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见到的情况, 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有什么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有着不同的限制速度。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为什么会这样要求?大部分同学不知为什么。于是我就赶紧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学生都说想。此时我感受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自然地引入新课。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 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学习, 学得很投入、很认真。

苏科版物理教材从传统的“文本课程的定位”转向“体验课程”从“单向教学”转向“合作学习”。教师要真正要实现上述功能, 就要切实加深对教材的研究, 适时对书本的知识辅以新的形式、方法, 让学生不断探索, 感受和领悟物理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乔纳森.学习环境下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用活教材 篇7

一、借助历史人物的志向,引导学生辨析美丑

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坚定的志向,这也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屈原“年轻时候就有报国的慷慨大志”;张仲景决心“为人民解除病痛”;玄奘“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而“决心收复台湾”;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崇高志向,可以成为导引中学生行为的直接动因。

反面的历史人物有着罪恶的思想,如袁世凯有“野心”,“还企图当皇帝”。在讲《辛亥革命》一课时,把袁世凯不可告人的目的板书出来,与孙中山“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远大抱负进行对比。这样,让学生去判断是非,分辨美丑,衡量高低,从而强化正面教育,使中学生加深对理想道德的理解,进而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变成支配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教学情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历史课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充满激情,歌颂与批判、崇仰与鄙视、赞扬与讽刺、欣喜与愤怒,是非分明,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

有的内容的讲述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激情,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挂图、教材插图、声情并茂地讲解,配以不同情调的乐曲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当时历史的情境,与历史人物“见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如播放《甲午风云》音像,讲解1894年9月17日,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官兵冲向敌舰壮烈牺牲时的情景。邓世昌的高大形象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有些课文教师可用以情激情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讲《林则徐虎门销烟》要用亲切、欢快、流畅而激昂的语调;讲《血染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我国军民团结一致,掀起抗战热潮,要用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语调……只有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感情,爱国情、民族恨才能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三、总结提升,渗透历史人物的心灵美

中学历史教材,每一课都介绍一个或几个人物,对主要人物要引导学生对其作出准确、客观的分析。例如教学《华夏之祖》,补充作业题: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成功?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归纳为三点:1.他办事勤快,能团结群众,听取大家意见;2.他经过实地观察,带领广大劳动人民,采用了疏通的正确办法治水;3.他一心为公,辛勤劳作,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13载,终于战胜了洪水,使广大群众安定下来。大禹治水成功的三点原因,也是大禹三方面的高贵品质。这三方面,着重称颂大禹公而忘私的道德品质,同时说明在战胜洪水灾害的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威力。

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事实,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通过对人物道德行为和功过是非的分析、比较、概括,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他们的传统美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具有多面性格,优点与缺点共同存在。例如讲《中华文化的勃兴》,介绍大教育家孔子,一方面他治学严谨,主张“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他也有鄙视生产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缺点。对于这类人物要让学生把握主流,分清是非,以达到养性育德、净化心灵的目的。

引导学生评价农民领袖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其阶级局限性。如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反秦,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但项羽入咸阳,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烟焰三月不息。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并从严律已。

五、用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学生

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借助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历史教科书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人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思邈的“人命之重,有贵千金”;邓世昌的“我们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声威。”介绍司马迁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又如介绍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冠的戚继光;明未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祖国的郑成功;抗击入侵的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浴血奋战,“平壤城头留英名”的左宝贵;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等等,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既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六、联系生活实际,内化学生美德

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作出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在讲课时要能站在今天的高度讲传统美德,赋予传统美德以新含义。如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引进外商;讲岳飞精忠报国,联系黄继光、董存瑞的为国捐躯;讲大禹治水,公而忘私,同时结合焦裕禄的鞠躬尽瘁,既讲古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更要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用活教材 篇8

1.“好简单!”——从补写词语开始

人教版二下第四课《小鹿的玫瑰花》中有这样一句话,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朵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小鹿的玫瑰真的白栽了吗?这是课文的中心内容。我让孩子们朗读课文,围绕这个重点学习内容思考,并设计了练习:

(1)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 ( )地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2)一阵微风吹来,她( )地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补出了好多恰当的词语,如:高兴、激动……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理解、感悟,补写的词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成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再朗读这一 段, 孩子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啦,他们是那 么投入、有声有色。通过补写和朗 读, 大家一致 认为小鹿的玫瑰花给大伙儿带来了欢乐,没有白栽。 这样以读 代讲, 以写代说,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练写效果。

2.“ 我 也 会!”——仿写 句子巧过渡

二下课文具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的好词佳句非常多。培养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是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因此,我就留意寻找合适的句子,让孩子们学着样子,用老师推荐的好词写句子,如:在学第四课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学写下面的句子,用“静静地”写话。

例:小鹿不小心地跌伤了脚,它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孩子们有了范例,他们的思维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翔起来。

“昨天上午,方敏敏遇到了一道难题,已经下课了,她还坐在位置上静静地思考,我真想夸她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这是班上一个特别好学又擅长于观察的女孩子写的。班上的一位小书迷则写了自己:星期天,我在家里静静地看书,奶奶看见了,高兴得直点头,好像在说:“真是个乖孩子!真是个乖孩子!”小书迷的句子里,洋溢着被夸奖的满足感,多么朴实、真实的童言。句句表达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3.“我能行!”——仿写段落练扎实

二下第五课《泉水》,课文特别美,文章像一股清泉,潺潺流淌着,还洒下一路爱心。课文的段落也很有特点,从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写法都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学生容易模仿写话。我就引导孩子们扮演泉水,学着课文里的样子,用笔写下泉水乐于奉献、热心助人的生动故事。孩子们有了结构上的模仿,又富有想象,还用第一人称,更容易联系生活,他们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段段可爱的文字,如例:我流到山间的小溪里,看见许多小鱼在快活地洗澡,我说:“洗吧,洗吧,好好地洗个澡,我的水很清很清,洗干净了和妈妈一起去吃食物吧!”

4.“我喜欢!”——续编童话“进 大门”

低年级的孩子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喜欢想象,酷爱故事,让他们参与编故事,热情很高。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学习五、六自然段,把故事编的更长些。在小鹿的面前出现了一只蝴蝶,让孩子们想象蝴蝶怎样的飞来了?它会怎么样对小鹿说?说些什么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一个孩子很响亮地说:“小鹿,我看过你家的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跳舞。”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时,一只花蝴蝶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小鹿面前,它兴奋地说:‘小鹿,我见过你家的红玫瑰,特别漂亮,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玫瑰花,我还请了你的伙伴们也来欣赏呢!’”

接着,我就让还高高举着小手的孩子们用笔来编故事,才满足他们急着想表演的欲望,这时我有引导孩子们也可以编别的小动物,也可以用“我”来编。下面附一段孩子们编的故事:

用活教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篇9

【关键词】教材;阅读;效率

语文课大部分时间在干什么?在运用教材进行阅读教学。因此,用活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训练因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举一反三的作用呢?

一、依托文本,以“读”为本,提高作文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每篇课文都是语言规范,文辞优美的范文.教师应注意“以读为本”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很多篇目要达到熟读成诵。“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应放心让学生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重视精读指导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

二、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推敲,发展学生思维

训练学生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上,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促进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的心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学中不要随便地一读了之,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品味,去推敲,挖掘它们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水》一文,当学生读到“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时,老师不失时机地提问:“这个‘滑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想了想答:“还可以换成‘流字。”老师再问:“那这里为什么不用‘流而要用‘滑呢?”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就会联系前面的内容思考、讨论,发言十分踊跃:

用“滑”说明水太少,突出水的珍贵。

用“滑”说明水流得慢,可见母亲对水的珍惜。

用“滑”表现了“我们”的舒服,表现了缺水的苦涩。

用“滑”还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疼爱。

这样的比较,让学生主动思考,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对缺水的苦涩有更深的体会,对水的珍贵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悟到语言锤炼的重要。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三、借助课文情节,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课程的要求。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爱因思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利用课文中的一些情节空白,启发学生想象加以补充,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最佳途径。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老师即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是什么情景?”学生立即兴趣盎然地展开无边的遐想。

有的说“人们燃起篝火,载歌载舞……”

有的说:“人们把普罗米修斯高高举起,抛向天空。”

有的说:“人们纷纷跪在普罗米修斯的脚下,高呼:‘普罗米修斯万岁!”

有的说:“人们采了许多野花,编成一个美丽的花环戴在普罗米修斯的胸前……”

这里,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和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再现在我们面前,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升华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四、依托文本,唤起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主阵地。但情感目标的落实要忌生硬、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文本,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受到美的熏陶、爱的呼唤和心灵的震撼。

五、以教材为契机,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扩大知识面

对于介绍科普知识的课文,让学生在了解文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向课外延伸,多渠道地获取课外知识,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了《克隆之谜》一文后,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克隆技术的更多秘密。

总之,教材是死的,而教师是活的,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训练因素,就能让学生每学一课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都有新的收获,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马礼兴(1969.1~),女,籍贯:四川西昌,单位:西昌市裕隆回族乡中心小学,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用活教材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作用,科学素养

使用九年级化学三年来, 通过对新教材、新大纲的钻研和教学试验, 我认为新课程突出的特点:一是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合理构建教材体系;二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三是重视实验教学;四是重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在:

1.新教材增设了许多图片, 可读性强, 有关于化学史、化学成就方面的照片, 有表格、模型图、卡通图等, 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新教材增设了许多课外学习专栏, 如“探究活动”“观察活动”“调查活动”“知识视窗”“报刊摘读”“网上游”等, 还有相关的网址和网上教材, 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对社会生活的贡献和影响。

3.新教材删掉了偏、难、繁、旧的知识, 如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合价的概念等, 增添了一些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 如空气检测、燃料、金属与矿物、化学与健康等,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学理念, 注重“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 讲课的最高艺术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 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传统的化学教学以“应试教育”为核心,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新教材要求我们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 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 确立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的理念。

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充分体验感受, 自主形成知识, 获得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 确立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3. 确立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在教学中注重以获得科学知识为基础, 提高技能为目标, 精心设计, 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

例如,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单元, 我引导回忆野炊活动, 让学生讲述他们是如何点燃枯柴的;木柴在燃烧过程中, 他们是怎样保持枯柴不灭, 如何使枯柴越烧越旺;野炊结束时, 你们又是如何灭火的?有的同学说, 他是用干树叶点燃枯柴的, 有的利用废纸点燃的;在燃烧的过程中, 有的同学不停地往火堆里添柴或添废纸, 并且将灰烬掏空, 使枯柴架空燃烧, 火快要熄灭时, 他就用嘴吹或用书本扇风;野炊结束时, 有的同学用水浇灭火堆, 有的用沙子或土扑灭, 有的用较大的树枝扑灭, 火势较小时甚至用脚踩灭。紧跟着我启发学生:你们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这一现实情境的创设, 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燃烧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二、注重科学探究,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教材中, 科学探究的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教材, 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在这部分教学中, 我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为: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中, 我先拿出一瓶“可口可乐”打开瓶盖,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猜想:

(1) 瓶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 怎样证明?

(2) 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才能进到汽水中呢?如何证明?

(3)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如何证明?

通过问题的提出, 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1) 将连有导气管的胶塞塞在饮料瓶口, 并将导气管插入澄清石灰中, 振荡饮料瓶, 石灰水变浑浊。

(2)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分别用塑料饮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和一瓶空气, 注入少量水, 快速拧紧瓶盖并振荡, 发现装二氧化碳的瓶明显变瘪了。

(3)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碳, 试液变红色。

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 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这一结论后, 我又引导学生猜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们讨论后提出下列假设:

(1)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与水无关。

(2) 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与二氧化碳无关。

(3)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变色, 与石蕊试液无关。

(4) 二氧化碳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学生们根据假设, 设计如下实验并进行探究:

实验一: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

实验二: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蒸馏水, 振荡, 观察现象。

实验三:向蒸馏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观察现象。

学生通过以上实验均未得到紫色石蕊变红的现象, 所以得出结论:假设 (4) 成立, 教师再强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一知识。

让学生全面发展, 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实验探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猜想、假设、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等环节,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结合课堂的讨论交流, 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外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搞好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素质。三年来, 我开展了下列课外活动:

1. 指导学生阅读选学教材和阅读材料

及科普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新教材的课外学习专栏相互交流, 这样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眼界,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2. 指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能够使用的化学药品和仪器, 结合教学内容在课余完成的化学小实验, 它能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并扩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我结合新课标要求, 指导学生开展的家庭小实验:自制净水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有色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等。如在酸和碱的性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情景:将浸有一朵紫色康乃馨的塑料瓶 (内装食醋) 放在讲台上, 让学生观察。约5分钟后, 同学们哗然, 原来紫色康乃馨变成了红色!让学生仔细观察, 并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朵会变色的花”为题的实验探究。这样的探究活动, 拓展了课本知识, 把握探究的过程、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举办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

课前演讲是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 课前预习中, 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份与化学有关的演讲稿, 内容可以是化学趣闻、化学史谈话、化学实验、化学新材料等。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 既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新课程体系下,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化教学。素质教育是主方向,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 注重改革课堂教学, 转变教学模式, 活用启发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使传统的“应试考试”转向“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化学 (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5

上一篇: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下一篇:美术教学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