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教材

2024-07-03

发掘教材(精选10篇)

发掘教材 篇1

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历来是以教材的变革为核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高中物理教科书, 该教材在知识呈现和开放性课题探究设计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突出了发展性, 设置的不同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资料, 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中, 思考与讨论这一栏目的设置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针对如何巧用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中思考与讨论栏目, 优化物理课堂进行相关讨论。

人教版教材在不同的章节段落中安排了不同的思考与讨论, 我们明白了这个栏目安排设置的目的, 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该栏目的作用。

一、思考与讨论栏目开设的目的

1. 探究引入

在必修1第25页的思考与讨论中, 要求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 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三种不同情况。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引出加速度而设置的,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有疑惑:难道这三种情况不是在描述相同的运动情况吗?如果不是, 又是什么含义呢?课堂以启发思维的方式提示本课的要点知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即将学习的内容。

课本第57页的思考与讨论中, 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 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在学生已经有了摩擦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其自主判断某种情况下是否存在摩擦力, 为学习不同的摩擦力做铺垫。

2. 承上启下

在课本第15页的思考与讨论中第二问:如果上述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 位移Δx是正值还是负值?这一问中的正值和负值, 学生在初中的概念就是大于零和小于零, 但是学过矢量之后就要明白这里的正负代表的是方向问题, 为下一步讲解速度设下伏笔, 让学生思考, 如果速度反向了, 是否也会有负值?这个负值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反思, 利用客观规律的递进式提问, 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 总结拓展

课本第63页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定则后, 要求学生考虑当夹角分别等于0°和180°时, 怎样确定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 可得出两个力的夹角分别为0°和180°时刚好是合力的最大和最小值。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

课本第40页的思考与讨论则是要求学生画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的草图, 并且考虑为什么画出来的图像不是直线, 利用数学知识将物理学的概念知识拓展开来, 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如何合理利用思考与讨论优化物理课堂

1. 教师充分准备, 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教材对知识的教学目标设计不是一次性到位, 而是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教材, 有效实施教学。教师首先要熟知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才能正确判断本节课的“思考与讨论”作用。正确使用思考与讨论, 让学生展开科学的探究讨论,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 张弛有度, 适时点拨

被动的学习无法超越主动的学习, 现在的物理教学模式更凸显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明确本节课的思考与讨论的设置目的后, 教师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先自行思考, 然后与同伴交流, 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学生做出总结后, 教师也要适当点拨, 让学生拨开云雾, 提高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效率。

3. 正确评价讨论内容, 及时反馈

学生自主讨论后提出的问题, 具有很大的价值, 教师要积极的反馈, 整理课堂教学的情况, 这样就可以有目的地矫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控制教学过程, 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同时也可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合理利用的效果

1.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学生要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起兴趣, 通过兴趣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合理运用物理知识, 相互讨论、相互交流,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魅力,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物理课堂

不论是思考、交流还是最后的总结反思, 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思考与讨论, 让学生动手做到眼到、心到, 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种对知识的全新体验。学生得到了锻炼, 思维积极了, 那么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3.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思考与讨论充分体现了教材与学生的对话功能, 有利于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式, 重新体验科学家发现某个物理规律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促进物理学语言水平的提高。

上好一堂物理课, 决定因素很多, 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为穿针引线的作用, 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 灵活运用教材的思考与讨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丰富、有序、较为开放的问题情境中,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目的。

摘要:物理知识是一种精华, 是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实践、钻研和概括等活动后凝聚而成的科学知识, 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如何做到减负不减效, 是一个很深的课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 首要的是灵活把握教材, 给学生适当的交流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素养。

关键词:思考与讨论,优化,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九胜.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把握和使用教材.中学物理参考, 2010 (11) .

[2]曲志新.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思考.中学物理参考, 2010 (11) .

活用教材发掘素材培养口才 篇2

关键词:规范;丰富;活用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就是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所谓“文本于语”,即口头语又是书面语的基础。

一、在拼音、识字教学中规范语言

刚入学儿童爱说话,但说话过程中语病很多,意思表达不清,而学生口语交际必须讲究一定的规范,如规范的语言、礼貌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因此,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规范语言的训练。并借助语文学习过程,从读拼音、读音节,到组词、口头造句,不断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使学生逐步养成说完整话的好习惯,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指导学生记忆单韵母“ɑ”,我会让他们寻找与“ɑ”相似的物体,然后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描述。如“我发现ɑ与小女孩的头很相似,因为小尾巴就像小女孩的小辫子”。学声母“q”时,“我发现q很像数学中的9,因为半圈都在左上方。”又如,在识字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字形识字和部首识字充分让学生自主发现生字在读音、结构、部首及字义上的共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再说出利用哪种识记方法最好。慢慢地,“我发现……”“我觉得……”“我认为……”成为学生的常用语,语言也逐渐完整、规范、有条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口头造句,先是选择一个词语,后来是选择两个到多个词语造句,学生在把句子说完整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地添加好词,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二、在阅读教学中丰富语言

课文,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依据,是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凭借,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读,借助说,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乐于与人分享。

1.课堂讨论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无邪,课文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初生之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一种可贵的自信表现。作为老师要珍视这些表现,并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参与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的《玩具柜台前的小男孩》,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售货员阿姨能不能把玩具送给小男孩?”为此,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只要合情理就行了。因此,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我认为售货员阿姨能把玩具送给小男孩,因为小男孩还会跟妈妈一起来买药。”有的说:“我认为售货员阿姨不能把玩具送给小男孩,因为小男孩很懂事,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还有的说:“我认为售货员阿姨能把玩具给小男孩,不过小男孩只借来玩几天就会还给阿姨。”这样,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各自争相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课文内容得到充实,拓展的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拓展想象

很多课文都有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的空白处,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去“补白”,无疑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可错失的机会。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28课《丑小鸭》的教学中,我多处引导学生想象出丑小鸭的心理活动,学生想象的既合情又合理,如:“如果我长得像哥哥姐姐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平,让我长得这么丑?”“我只不过长得丑而已,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待我呢?”“没想到离开家会更惨的,如果现在是在家里,那该多好啊!”“我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回到家,他们会认出我吗?还会欺负我吗?”……适度的拓展,丰富了孩子的想象,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口语交际课中活用语言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都设有专门的口语交际练习。口语交际课是学生进行有指导的口语交际实践的主要途径,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设有效、有趣的情景,给学生提供“想、说、演”的机会,让学生在其中活用语言,互动、交际、合作发展。

总之,口语交际课只有在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活动中,低年级学生才会畅所欲言,才能有效地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发掘口语交际的素材,把握交际的机会,创设交际的情境,就如同敲开了一个个情感的闸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自然流露,在自然流露中表达,在愉快中进行口语训练。

参考文献:

发掘教材 篇3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它们有的展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有的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社会美, 有的再现了自然、社会的艺术美。这些作品总是把丰富的情感蕴含在语言、形象、意境、情节等各个要素之中, 通过阅读、咀嚼、讲授、体味的多次反复, 就能对学生产生出一种情感的激发和强化作用, 把情感的一般体验升华为意识和情感的自我完善, 以求“融美于心灵”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

教师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因素, 帮助学生分辨真伪、善恶、美丑, 通过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 进而在心理上产生感应,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使之获得多方面的启迪。

一、用美的语言去激发

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外在形式, 也是知识的载体。语文教材往往用与感觉和知觉密切联系的理解性与情绪性相统一的词语描绘现实, 表达感情, 创造艺术形象, 它弘扬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激励人奋发向上。通过阅读和思考, 把握人、事、景、物的个性表现及共性特点, 领会题旨和意蕴, 感受色彩之美, 形态之美, 场面之美, 音韵之美, 从中领悟出内涵之美, 激发情感, 陶冶情操。

在让学生直接感受教材语言魅力的同时, 教师要用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作者的感情, 让学生见其人, 闻其声, 临其境, 将生涩通俗化, 枯燥形象化, 抽象具体化, 复杂简单化, 从而引发美的遐思, 达到美的升华。

二、用美的形象去诱导

大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诸如思想理论、道德品格、观念精神、理想信念、态度意志等, 在语文教材中均有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学生从这些文章中吸吮人类进步文明的乳汁, 进而使思想丰富而完善。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识、愿望的。只要抓住课文的每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选取触发感情的共鸣点, 让学生去感知、去体味, 进入角色, 就能获得美感效应。如鲁迅先生的《药》中塑造了一群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群众的形象。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 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 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 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文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满脸横肉”, “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 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 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还有对茶馆里的一伙人的各种嘴脸的刻画, 都充分表现了群众的毫无知觉, 麻木不仁。通过对华老栓和康大叔以及茶馆群众的形象进行描绘, 揭示了革命者被杀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激励人们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 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三、用美的意境去陶冶

许多文章往往经过作者审美意识的艺术构思, 其意含蓄隐秀, 其境生动形象, 能触发学生想象, 引发出别致而隽永的美感, 激起感情上的共鸣。因而, 缘情入境, 深入开掘课文的意境美, 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作者采用以实写虚的手法, 用多种比喻从不同角度唤起人们的美感。如“田田的叶子”像“舞女的裙”、“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又如《绿》既写“她松松的皱缬着, 象少妇拖着的裙幅”的形态, 使人感到梅雨潭在清风吹拂下, 微波荡漾的动态美;又写“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的质地, 使人感到绿波晶莹光洁, 美不胜收;同时写“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的色泽, 使人感到潭水明澈而深厚的静态美。学生读着, 眼前仿佛出 现了一片涟漪, 指肤间仿佛触到绿波, 一种明快、柔和、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就会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比爱恋, 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四、用美的结构去拓展

优秀的作品, 大都构思新颖而巧妙, 章法自然, 美寓其中。赏析作品美的结构, 可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产生喜悦、爱慕之情, 激起研讨的欲望, 拓开了思维, 既可获得美的享受, 又可获得成功的快乐。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是把革命者的遇难和华老栓买药———人血馒头的事巧妙结合在一起。药———人血馒头, 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群众买药、吃药、议药的明线与革命者被杀、被吃、被议这一暗线, 通过刑场、茶馆、坟地交织在一起, 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个被杀害, 一个被毒害;两个受害者, 一个根源, 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行, 以唤起麻木的人们尽快觉醒。

这种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 具有很大的震撼力。

五、用美的情感去培养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有三个特征:一是封闭性———多思, 但不喜表露;二是自主性———成熟且自主自尊;三是探索性———敏感且喜欢探索。他们的情感往往分成两大类, 或喜爱、愉悦、崇敬、仰慕, 或仇恨、痛苦、轻蔑、厌弃。由于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情感的波动性较大, 教师除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外, 借助语文教材, 用美的情感去引导, 去培养也非常重要。一篇文章总是把作者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 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 有渗透作用, 教育作用。美的情感不断激发学生, 学生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思想得到净化, 就会产生对美的追求, 以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

《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石钟山记》的自然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聚光点, 都能激起学生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发掘教材 篇4

一、以人文情怀观照人物命运

《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她在春天失去了丈夫,又在春天失去了儿子,这么一个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对于她的悲剧命运,我们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是否可以像文中那群饶有兴趣的人们一样去漠视她的痛苦?

祥林嫂痛失阿毛,痴痴呆呆地重复着“我真傻……我单知道……”不少学生对此都停留在嘲笑的层面上,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适时启发:“鲁迅先生在文中安排这一段是为了揭示什么?我们如何对待一个不幸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观照,学生可以对文章有深层次的认识。即小说中的看客们嘲讽、挖苦甚至厌恶祥林嫂的不幸,这是一种可怕的冷漠,正是这种冷漠,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切身感受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不能对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对每一种痛苦的关注,其实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注。

自此,学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祥林嫂这个人物,找到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发现她自身的弱点,由此关注平凡人的命运,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去看待他人的不幸。所有这些思考,不仅关注了作品本身的主题,也渗透了学生作为个体对作品独特的理解,这种独特感悟本身就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

二、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内涵

对于《项链》的主题,人们大多把它定位为“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实际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在阅读时鼓励他们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定会以别样的目光与作品亲密接触,得出富有创意的结论。如以“玛蒂尔德大家谈”为话题,启发学生见仁见智,自由评说。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诚实守信。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既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值得我们学习。

勤劳坚强。她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热爱生活。她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学生这些鲜活的见解、生动的表达都来自于作品本身的魅力。挖掘这种魅力,文学欣赏课将充满浪漫色彩且富有创造性。

三、挖掘诗词意境,拓展思维空间

诗词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这就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想象加工、创造艺术新形象,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如《兵车行》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学生借助语言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剧本的开始画面,就会有:

远景:天空,满天阴霾。整装待发的征夫,茫茫天际处模糊的身影。大道两侧,数以千计的百姓。

中景:战马嘶鸣,尘埃四起,咸阳桥隐没在漫漫黄沙中。士卒疲惫,脸色凝重,扛着长枪、腰插弓箭走来。军官模样的人挥动马鞭催促队伍行进。人头攒动,百姓在人海中张目远望,找寻各自的亲人。

特写:人群中一阵骚动。老父看着即将远去的儿子无奈地流下两行浊泪,用干枯的手轻抚着独子的头。老妪望着中年汉子的背影,呼天抢地,跺脚长嚎。一衣服褴褛的青年妇女奋力挤出人群,冲向队伍,拦住了丈夫,后面是他们的儿子牵着父亲的征衣。青年汉子洒下两行清泪。这一别是永诀。一个老兵,两鬓染霜,已无人相送……战车轰隆隆驶过,号哭声渐弱,队伍行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战马嘶鸣声、马蹄声、风吹旌旗声、混杂不清的人声融为一体。这是一场灾难的前奏。

上述只是对诗歌第一节的诠释,对照传统课堂,此种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所有感官及情感因素,使他们既理解了诗歌的内蕴,也升华了对诗歌的感觉。这是一种超越诗歌的高层次欣赏,也是对诗歌画面的创造性再现。

发掘语文教材趣味信息的八种途径 篇5

1. 艺术性的板书文题。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教师要善于通过艺术性的板书, 利用文题这只“眼睛”来引导学生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如, 有的教师用白色和蓝色粉笔书写“有的人”两次, 并启发学生:注意黑板上的两个文题, 哪个更醒目?学生回答:白的。为什么?教师解释:这是对比的效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 主要也是采用对比的写法, 将两种人进行对比。如此巧妙的文题板书自然引出课文的重点。还可以采取逐层书写文题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教师先板书文题中的“走狗”, 这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 根据课文的层层批驳的结构特点, 依次板书“资本家的”、“丧家的”、“乏”等修饰语。

2. 抓住文题的修辞。

运用修辞来定题, 文题生动、形象、含蓄, 吸引读者。如《多收了三五斗》运用了双关辞格, 表面上写农村的丰收, 实际上是对30年代中国农村“谷贱伤农”的高度概括, 巧妙而深刻地暗示了丰收成灾的主题;有的文题运用对偶, 如《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有的文题运用设问, 如《周总理, 你在哪里》, 等等。这些文题或化抽象为形象, 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互相映衬, 或唤起读者深思。分析文题所用的修辞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探索作者笔名、作品集名的来源。

如,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取“早晨的花, 到晚上才拾起来”之义, 实指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像这些有趣的知识虽然不是学生升学必备的, 但对提高他们的语文兴趣作用极大。

4. 挖掘教材中的引文。

教学时尽量从课文中挖掘分析引文, 领略妙处。有的课文引谜语、成语、对联, 有的用名言、格言, 也有引用诗歌、歌词、囚歌、日记、俗语, 还有引用电文、典故等等。如《“友邦惊诧”论》中“捣毁机关……悉被破坏”, 是鲁迅从国民党反动政府1931年12月30日在《申报》上的电文中节录出来的, 它具体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学生运动的诬陷及镇压学生的卖国罪行。

5. 展示实物或图片。

如教学《爱莲说》, 在讲台醒目的一角摆上一盆荷花, 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清清的水, 使“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 学生会加深对荷花外形的感性认识, 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6. 利用课本已有插图。

课本的插图, 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绘制的。说明文中的插图, 利于学生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诗词曲的插图, 有益于学生理解其主旨, 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新闻中的插图, 便于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主体部分的特点;戏剧中的插图能够辅助分析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中的插图, 可了解故事情节, 强化对小说主人公的印象。

7. 把音乐引进课堂。

教师应充分开掘教材中的音乐成分, 在某些环节上把音乐引进课堂, 往往比讲解有效得多, 新鲜得多, 有趣得多, 学生可在怡情悦性中欣赏作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那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乐曲, 使学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赴朝抗美的英勇气概, 学生在对志愿军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时, 一定会急于学习课文。

8. 善于进行课文的比较。

发掘教材 篇6

一、发掘教材中的思想美, 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学生通过学习可看到大千世界的纷繁变化, 感受到人情之趣, 进而激发想象, 丰富情感, 产生“移情”力量。例如, 阅读《长城》, 不但能欣赏到长城雄伟壮丽的魅力画面, 而且在愉悦的体验中, 引起对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伟大创造力的遐想, 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读着《草原》, 字里行间仿佛看到蓝天、白云、草原、羊群, 如同置身于牧人之中, 激起对北国风光的向往和对民族团结的深情;我们学习《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就会对过着穷苦生活的凡卡和在饥寒中死去的小女孩充满怜悯和悲愤的心情。

小学语文教材还编入了一些蕴含哲理的优秀文学作品, 如《钓鱼的启示》《穷人》《尊严》《桃花心木》等, 这些课文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反映了作者心灵的真善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感受“爱、诚实、善良”这些人类的美德, 从而净化心灵,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此外, 教材中还有情节优美的童话、寓言、散文、诗歌等, 这些文章形式灵活, 题材多样, 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学中如果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 并运用多媒体配乐、配画, 就会把学生引入愉悦的境界, 唤起他们对美的向往, 激起美的情趣, 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感受教材中的形象美, 提高想象能力

文学作品的力量就在于借助文学艺术形象来诉诸人的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来理解作品的内容, 也就是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和故事等, 使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教材, 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 而是一行行的渗透着满含人文之美的文字。这些审美形象也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要通过语言这一中介。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可以说, 这是语文课中美育的核心。正所谓:浮想联翩, 沉吟万象。对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景物历历在目、身临其境。

三、体味教材中的语言美, 提高品味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人物和情节, 还必须使学生对作品的语言美有所感受。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读一篇东西, 无论诗文词曲, 总要像吃东西一样, 细细咀嚼, 一句也不要轻易放过, 一个词也不要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读出来。”教学时, 教师必须依凭课文中的字、词、句、段, 以简练、准确、形象的语言, 启发、点拨学生, 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 使其对所学的词、句形成具体的形象。如《燕子》这篇课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 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 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这里写景的词语是“蒙蒙细雨”、“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各色鲜艳的花”、“光彩夺目的春天”。用这些词由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短语来描绘春天, 贴切而准确。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语的搭配形式, 更重要的是“品味”这些词语的含义, 让书中描写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学生的词语丰富了, 欣赏、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欣赏教材中的音韵美, 提高朗读技巧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甚至要熟读成诵, 使学生感受到文中的音韵美。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 这也是渗透美育的基本方法。教师的范读, 应该充分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起伏、疏密顿挫, 读出文章的组织结构、思想感情, 使学生入情入境。范读有助于纠正学生的语病, 培养语感, 使学生更快更深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朗读, 应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 以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来表达学生的情感, 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读促学, 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优美的音韵。如《穷人》第九小节, 在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用降调慢读“他会说什么呢?”, 用沉重缓慢的语调读“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了……”, 用较高的语调读“是他来了”, 用平静的语调读“揍我一顿也好”。这样先轻声读后大声读, 读后再体会, 读思结合, 提高了朗读技巧,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更快地“披文入情”, 接受情感的熏陶, 以便更深刻地体验美感, 获得更高的审美能力。

发掘教材 篇7

一、对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领会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以为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材撰写新颖, 力求做到让学生喜欢。首先, 情景交融。教材编写者充分的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进行考虑, 教材中插入了大量图片, 与内容情景交融、图文并茂, 改变了传统化学学习中的单调和枯燥, 教材变得形象、生动, 教材的趣味性的大大提高。其次, 学法的渗透。新教材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性的设计, 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例如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练习与实践等板块的设置, 不但提出了各种问题, 也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发掘教材的设计特点, 对教材灵活的进行应用, 在此基础上传递给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主动的是思考、讨论和总结, 真正的将学习的化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掌握。

二、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在生活中也随处都能接触到化学, 如食物腐败、铁钉生锈、液化气燃烧等, 这些化学现象都是化学启蒙的良好素材。为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新教材中, 大量的选择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物质将化学知识引导出来, 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将化学和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在新知识与学生的固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如, 在教材中涉及到空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等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 还有铁、铜、铝、生石灰、石灰石等金属与矿物质, 蔗糖水、食盐水等溶液, 油脂、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化合物, 种类繁多, 林林总总, 和生活密切相关, 在新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多。这些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真实的、客观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 在学生脑海中很早就有了一定的印象。从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或现象入手,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都存在化学, 随时都有化学,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在兴趣的驱使下,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 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化学学习的状态中。

三、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主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实验为主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开展, 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观察和交流, 学习化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见,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的沪教版化学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新增了诸多的实验, 提供给学生动手与操作的机会, 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到实验中, 感受实验的整个过程, 在亲力亲为中体会化学的乐趣, 锻炼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 培养其科学素养。如“铜绿”性质实验、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性实验、酸碱盐性质实验等, 对于这些实验, 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验,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耐心的指导学生。哲学有趣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 在实验中享受化学的乐趣, 不断的提高其化学实验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在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化学教师而言, 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 还要让学生知道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和勇于创新, 在价值取向方面, 要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沪教版新化学教材, 始终都渗透着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思想, 尤其是对环保知识的加强, 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人类疾病的日益增加、工业残渣的随意排放、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的危害等, 在教材中始终都有渗透。在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带领学生去探求化学知识, 另一方面灌输给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而让学生接受学好化学, 为人类的生存用好化学的思想教育。

结语

由于初中化学处于化学学习的起步阶段, 教师对教材务必要认真地研读, 对教材的编写体系进行把握, 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解, 对编写的意图进行领悟, 在教学中灵活的进行运用和创新, 发掘化学教材的优势所在,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詹明琦.化学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2 (18) .

[2]寇富强.以化学为例谈学生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的辩证关系[J].学周刊, 2013 (15) .

[3]贾志明.简析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构建学生化学科学素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20) .

发掘教材 篇8

一、图物的发掘和运用

新教材中编排和印刷了大量的历史人物绘画和历史实物彩图, 这些图物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 从视角上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 让学生能直观地、生动地、多角度地去感受历史知识, 领悟历史从而达到掌握历史知识的结果。那么, 这些图物如何运用, 如何发挥它们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呢?这是我们每个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也需注意, 并加于运用的技巧和手段, 使这些直观性的图物发掘和运用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巧妙之处。

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一课中, 其中讲到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这一框题时, 我并不直接讲述其生活生产特征, 而是在介绍完这批远古居民的生活年代, 生活范围后, 让学生观看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这两幅图物, 然后教师层层推进, 并提出问题。对初一年级的新生来说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表现欲望比较强, 针对初一新生的这些特点,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采用诱导的方式, 让学生有目标地参与到探究性的课堂活动中来。观察完这两幅图物之后, 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这两幅图物是我国远古居民山顶洞人曾经使用过的物品, 哪位同学知道山顶洞人用它们干什么吗?

生1:是骨针和装饰物。

2.这些用物的考古发现, 说明什么问题?

生2:说明他们已会用针缝制衣服和用装饰品打扮自己。这装饰物就是一条项链, 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3.对, 这几位同学说得比较好。但我们细心思考一下, 这针是用骨头制作的, 这骨针有“孔”, 用来穿“线”, 针尖还这么尖利, 能缝穿兽皮和树叶。装饰物上的石头和骨头, 也同样加工得比较光滑, 并有小孔用“线”穿成一串项链, 那么山顶洞人如何制作, 这又说明什么?

生3:说明他们基本掌握了钻孔和磨光技术。

4.从同学们的探讨中我们得知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那么同学们在结合课前我们对课文的阅读所了解的知识, 归纳并举例说明山顶洞人还掌握了哪些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技能?

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这种方式避免了说教式的方式, 而是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探究中了解知识、获取知识。这些图物的应用和情景的设计, 需要我们教师课前认真研究和策划, 让教师所设计的情景问题, 通过学生的参与, 从而推动学习的内部过程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有效达成。

情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尺度和一定的目标。这种尺度就是不要太简单, 也不要太难, 更不能简单地用“是”还是“不是”这种不用过多思考的回答, 这种简单的提问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一定的目标是指, 运用你所设计的情景问题, 层层推进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又如“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中, 当讲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时, 先观察和分析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远古居民的房屋建造, 并诱导学生分析这一南一北远古居房住屋建造结构差异的原因。学生虽各抒己见, 但很多学生会从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这种史地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 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一框题教材讲述比较直观, 如果把这种“看图分析活动”设计出来, 那么以往教师直接的讲述模式将变成学生探究为主的方式, 课堂从静态变成了一种动态, 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思考, 这种方式避免了说教式的传授, 而是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探究中了解知识, 获取知识。

二、自由阅读材料的发掘和运用

1.在历史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材料, 它们短小精悍, 生动浅显, 主要让学生自学, 但少数内容也可以根据课堂设计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运用。如在“中外的交往和冲突”一课中讲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 可选择材料“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 涉波狂澜, 若履通衢……”, 让学生自己阅读, 而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 这段文献资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大事件?

(2) 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这次伟大的壮举产生了什么影响?

(3) 请你当一个小导游, 领大家重游“郑和路”, 同时展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

(4) 郑和不畏艰难险阻, 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航海事业, 作为一个宦官, 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 请你当一个小小史官给郑和写一篇生平事迹。

阅读材料的挖掘和运用, 有利于新课程的教学发展, 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这种阅读材料的挖掘和运用中, 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只是承担者、促进者、咨询者、服务者, 而不是讲授者的角色, 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特别是其中第三个问题“重游郑和路”, 目的就是在交往和互动中生成和发掘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第四个问题的活动, 教师一般要课前布置, 让学生课前搜集、整理资料, 充分准备,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 并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 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2.讲授“开元盛世”这课时, 教师引用杜甫《忆昔》这首诗让学生阅读欣赏, 然后出示下列几个问题:

(1)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社会景象?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谁?

(2) 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3) 当时社会繁盛到何等景象?请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 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开元盛世”的时期?这些时期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 虽然打乱了教材按框设题的顺序, 但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流畅、完整。问题显现更直观, 推理性更强, 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开元盛世”的因果关系和经济盛世的内在联系, 整堂课主要以学生讨论、分析、讲述完成, 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充分显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照教材讲授, 而是灵活地、变通地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活动, 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欲望, 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教和学。把学习知识的“简单说教”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掘教材 篇9

【关键词】发掘 高中历史 隐性知识 提高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5-01

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指教材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但却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即我们常说的既在课本之内,又在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它是教材显性知识(即课本中的用正常字体表述的内容)的深化、比较、概括。也是考试的内容之一。发掘隐性知识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学生自己读书往往缺乏信心,不求甚解,浮躁不实,习惯于听教师讲,很少去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学历史变为背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我们只有将教材中的隐性问题不断提出来,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入、主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机械记忆表面的知识。才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通过理解讨论等不同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记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掘隐性知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引言、注释、插图

引言不仅包含章节中引用的资料,也包括每章教材的前面一段言简意赅、立论贴切的提示即其言,非常重要,它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教学内容纲要的作用,并且内容深广,教学的指导性强。引言中涉及到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像一些事件发生的背景时,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及。例如: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引言是“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被称为“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发展为“学在民间”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交代历史背景。插图是提示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状态和情况,以其画面内容反映响应课本的主题,是历史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大纲中内容要点的具体化,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表述了复杂的历史现象,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如: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一段插图《群神宴》中的中国瓷器,画家把来自中国的三件瓷器放在突出位置上,反映当时中国瓷器被欧洲人格外珍视,而且用来盛放水果和汤,在欧洲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说明应用之广,并广受欢迎。在教材的引言、注释、插图中往往隐藏着许多重要问题,如:高考试题中的英国议会制度及两党政治变化题就是对教材中注释和正文的综合考查;台湾在各朝代的名称及同大陆的关系隐藏了许多知识点。对教材中的引言、注释、插图,学生容易忽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对插图的阅读要注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发掘教材中的历史纵横

历史纵横栏目主要是介绍与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以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该栏目的设置,一般属于学生阅读参考的内容,不做统一要求。但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颇有帮助,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有些教材作了明确的分析,但有许多并未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潜藏在教材之中。历史纵横中18个栏目是对正文内容的细化,有或是对重要概念的解释,或是对重要历史事件过程的描述,或是烘托一个具体历史场景,或是具体事物的中外对比等。15个栏目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爆发背景的介绍,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上下文的联系,为正文讲述的重点内容提供背景知识,同时也减少了历史教材的枝节头绪,保证了正文叙述的顺畅。11个[历史纵横]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即将重要的同类历史知识放在栏目中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或是讲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及评价,训练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第16课《抗日战争》的历史纵横中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和华北事变重大事件相继列出为正文再讲述的重点内容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提供背景知识,简化了教材的头绪,更加便于教学。并能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起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更深刻,利于记忆。

三、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学思之窗

学思之窗栏目是将材料和问题相结合,左边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右边主要是针对阅读材料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的思考题,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得出结论。它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历史1(必修)》中,[学思之窗]的阅读部分,共有26个其中有4个历史故事,有6个是历史评论,有5个描述历史现象的,有11个原始文献资料。例如:综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通过这些历史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发掘教材 篇10

教材, 体现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也渗透着学科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它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教材中汇集了各种信息, 既有显性也有隐形.特别是隐性资源往往是靠教师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挖掘、丰富, 它的价值则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最近笔者以人教版《必修5》解三角形中有关两位法国天文学家, 首次运用三角测量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 给学生上了一堂地月距离的探究课, 旨在对教材的隐性资源进行发掘与利用.开始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一:什么是三角测量法

教师:对于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 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距离, 譬如, 如图1, 想要从AB这边测量到河对岸C的距离, 即怎样测出AC, BC的长?

学生1:这个只要量出AB的距离, 再量出∠A和∠B, 然后解△ABC即可, 也就是对于△ABC, 已知AB, ∠A, ∠B, 求ACBC.

学生2:是的, 先求出角C=π-A-B, 再利用正弦定理:ABsinC=ACsinB=BCsinA, 这样AC=ABsinBsinC, BC=ABsinAsinC.

教师:很好, 这个就是三角测量法的原理.这里的角C我们称为“视差”, 可以测量的距离AB叫做“基线”, 它们和待测的AC, BC之间存在着三角关系.这种视差测量是确定天体距离的最基本的方法, 天文学上称为三角视差法.我们课本中提到的两位法国天文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测定地月距离的.

问题二:运用三角测量法对地月距离的测定

教师:圆O1代表地球, 圆O2代表月亮, 地月距离就是这里的O1O2记为d, 而这里的点O1, O2是不可到达的, 地球半径是已知的, 记为r,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三角法来求不可到达的O1O2的长呢?

学生1:三角法?那也就是要构造一个三角形, 并且要包含已知的和待求的量.

学生2:要不构造一个特殊的三角形, 也就是在地球上取点P, 使PO2为圆O1的切线, 这样△PO1O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于是Ο1Ο2=rsinΡΟ2Ο1.

教师:很好, 这样我们的关键就是求出∠PO2O1, 设这个角为θ, 如图2, 即Ο1Ο2=rsinθ, 那么怎么求这个角θ呢?

这时同学们开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并作了各种尝试, 因为点O2是不可到达的, 所以同学们感到举步艰难了, 于是笔者进行了适当的提示.

教师:求角θ是测量地月距离的关键, 但同学们想想, 两位法国科学家为什么不是只取地球上一点, 而是取在同一子午线上的两点呢?我们不妨另画一个图, 设点A就是柏林, 那么对于点A我们知道它的纬度, 如图3, 设EF是地球赤道面上的直径, 这样点A的纬度就是角α, 还有一个∠CAO2, 即角β1我们也可以测的, 大家说为什么?

学生:这个跟太阳高度角一样的, 只不过现在是月亮, “月亮高度角”的余角就是这里的β1.

教师:很好, 这样我们来看△AO1O2, 边AO1已知, 边O1O2待求, 而它所对的角为π-β1, 所以要列一个等式我们最好算出边AO1所对的角θ1, 那么我们怎样用可测的两个角α1, β1去表示θ1?

学生1:过点AO1O2的平行线AB, 则

θ1=∠BAO2=∠CAO2-∠CAB

=β1-∠CAB=β1-∠CO1O2

=β1- (α1-∠O2O1F)

=β1+∠O2O1F-α1.

学生2:求出了θ1, 这样就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得:rsinθ1=Ο1Ο2sin (π-β1) =Ο1Ο2sinβ1.再把角θ1代入上式中, 得

rsin (β1+Ο2Ο1F-α1) =Ο1Ο2sinβ1.

学生3:把O1O2用rsinθ代入, 这样我们要求的θ就包含在等式中了:

sin (β1+∠O2O1F-α1) =sin β1sin θ. (1)

学生4:这里的角∠O2O1F很麻烦!

教师:同学们, 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角∠O2O1F了, 我们刚才提到过, 这里要取同一子午线上两点AB, 也就是对点B来讲也有类似图3的图形, ∠O2O1F公共拥有, 这样相对于点B也有这样的式子:

sin (β2+∠O2O1F-α2) =sin β2sin θ. (2)

考虑到β1+∠O2O1F-α1和β2+∠O2O1F-α2两角都是微量, 这样这两角的正弦值就近似为这两角的值, 即式子 (1) 和 (2) 就变成:

β1+∠O2O1F-α1=sin β1sin θ, (3)

β2+∠O2O1F-α2=sin β2sin θ. (4)

当这个角是很小时, 为什么可以把这个角的正弦值近似看成这个角的值?

学生1:可以看正弦函数y=sin xy=xx=0周围的图像!

教师:看图像, 可以让我们有直观的感觉, 这里我们还可以用以后要学到的导数知识来说明, (sin x) ′=cos x, 在x→0, cos x→1, 而x′=1, 所以在x=0处的周围两函数的导数趋于相等, 即图像趋于接近, 不过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说明就更加简单, 由于limx0xsinx=1, 所以在角很小时, 我们可以用这个角的值来近似表达角的正弦值.

学生:哦!这样一来问题好办了, 只要把式子 (3) 与 (4) 相减得:

sinθ= (β1-β2) - (α1-α2) sinβ1-sinβ2.

教师:很好, sin θ就用可测的α1, β1, α2, β2来表示, 两位法国科学家拉卡伊和拉朗德求得的结果是θ=57′, 与近代测得的数值57′2.6″相当接近.从而得d=rsin5760.3r.

探究到这里学生的成就感顿然而生, 切身体验到了三角学在“量天测地”、“望高知远”的应用.

教师:我们知道在已学过的《必修4》中也有个关于三角学的“阅读与思考”, 介绍了三角学与天文学的渊源.因为宇宙的奥秘对人类的巨大吸引力, 这种“量天地学问”确实太诱人.其实早在公元前二世纪, 三角术奠基人希帕科斯 (Hipparchus) 已经对地月距离进行过测定.他是在月食期间估算地球落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的视角是太阳视角的2.5倍, 从而算出地月距离为地球半径的59-67.3倍, 跟我们刚才算出的数据比较接近.地球在月亮上的阴影曾被亚里士多德用作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同学们其实今天我们还可以利用月食照片来测定地月的距离的.

问题三:利用月食照片对地月距离的测定

教师:同学们, 今天凌晨2点左右, 也就是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时24分发生了自200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月全食.我们就用这组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拍摄的月全食照片来测定 (图4) .首先我们从月食照片中测出地球的阴影圆和月球的半径之比.可是怎么测呢?

学生1:将种种大小的圆形物放在照片上面, 直到找出一个圆形物与阴影圆吻合, 这样可以测量照片上月球和那个圆形物的半径, 从而得两圆的半径之比.

学生2:也可以用解析法, 建立直角坐标系, 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 可以算出圆的半径, 并且可以多取几组数据取个平均值.

教师:同学们不妨课后从网上下载些照片动手做一做, 可得出这个值大概就是2.5.

学生:可算出这两半径的比值有什么用呢?

教师:设地球上看地球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和月球的视角分别设为2β, 2α, 那么tan2βtan2α=rr=2.5, 这里tan2βtan2α2β2α=2.5学生1:哦, 这个好像跟刚才一样, 当角α是微量时, sin αα.

学生2:现在换成正切函数也应该可以, 因为当α是微量时, tanα=sinαcosα的分母cos α就和1很接近, 所以tan α≈sin αα.

教师:如图5, 直线SPSP′代表从太阳的两端边缘发出的射线, 它们决定了地球的阴影.假定它们的夹角与从地球上看太阳的视角大小一样.我们知道从地球看月亮的视角与看太阳的视角是相当精确的相等, 约为0.53°, 那么α=0.265°, β=0.663°.

学生:现在问题很简单了, 这里

γ=α+β=0.928°=0.0162 (弧度) .

由于sinγ=ΟBΟA, 因γ很小, 所以sin γγ=0.0162, 因此ΟBΟA0.0162, 所以月地距离:

ΟA=ΟB0.0162=61.7ΟB=61.7r.

教师:很好, 其准确度约为4%, 实际上这个值是随着月球在其轨道上位置的不同, 在57.0r地球至63.6r地球之间变化.

关于地月距离的测定似乎是解决了, 可同学们还是余兴未尽, 地球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和月球的半径之比是否真是2.5 测定地月距离是否还有其他更古老的方法?地日距离怎么测?宇宙中天体的距离又怎么测?…….下课铃响了, 可同学们的兴致还是那么昂然, 还不“善罢甘休”.所以笔者建议同学上网查阅或上图书馆查阅《天文学教程》与《天体物理学》, 以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课后反思

教师不仅决定着教材资源的鉴别、积累和应用, 也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学中, 教师在理解编写者的基础上, 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 对教材进行二级开发.这对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素养无异是有效的, 这里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掘隐性资源.

1) 教材信息要靠教师进行整合.教材是各种资源汇集的“信息场”, 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均是促使学生能动发展的好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种信息进行开发整合,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资源, 其价值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笔者把《必修4》里的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和解三角形的内容进行整合,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三角学与天文学的渊源.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了解了三角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的动态过程, 加深了对三角学本质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能更好地理解数学.

2) 教材“空白”要靠教师去填补.教材中常有“空白”, 在这些似“无”的空白中, 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需要教师去填补、去探究、去创造.教材中仅提到了两位科学家测定地月距离这样的事件, 具体的测定方法, 这个“空”需要我们教师去填补.笔者从介绍天文学中对三角测量法的定义出发, 探究了运用三角测量法测定地月距离的方法, 而后还给学生介绍了利用月食照片进行测定, 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深刻化.

3) 教材“活性”要靠教师去开发.教学以教材为依据, 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合理拓展, 笔者利用了“量天的学问”对学生的吸引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特别是教学当天刚好发生了多年难遇的一次月食现象, 所以补充利用月食照片对地月距离的测定可以说是得“天时”, 从而达到了激活课堂的目的.

4) 教材“缺憾”靠教师去圆成.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 而不是教材的奴隶.两位科学家测定地月距离的时间教材上定为1671年, 笔者翻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天文学教程》, 年份却是1751-1753年.因此, 由于教材的编写受到时间方面的制约, 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与完善,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圆成、内化和升华.

摘要: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 一套新的教材代表着一种理念和实践方法, 它是教师教学的凭借, 教师应站在编者角度钻研教材, 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 特别是教材中有许多隐形资源, 这些资源如得以发掘和应用,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其价值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因此开发教材中的隐性资源, 实现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整合, 应当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笔者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作了一次尝试.

关键词:教材,隐性资源,探究课

参考文献

[1]胡中为, 箫耐园.天文学教程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91-193.

[2]李宗伟, 肖兴华.天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7.

上一篇:骨髓造血组织下一篇: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