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共12篇)
化学教材 篇1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 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 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 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 即课堂上忠于课本、目的明确、内容正确、讲解准确, 但课后反思仍不乏缺憾, 究其原因, 一般都是教材处理不当, 诸如衔接不紧凑、过渡不自然、方法太单调、知识太零乱、问题欠深度、举例欠广度等等.可见, 如何处理教材大有文章可作.本文以高中化学 (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对教材处理的一些看法.
一、继承与发展
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 之所以分为许多门类或体系, 是为了学习和使用更方便.所以, 不同学科之间, 或同一学科的不同体系之间, 或同一体系的不同知识点之间, 总是相通或关联的.这既是为旧知识的应用创造了机会,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方便.高中化学一开始之所以选择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 就是建立在初中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知识基础上的, 教材的编排让我们明确了继承与发展的密切联系, 这是一种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处理的方法.教学本节内容就需要从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切入.为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材在介绍了化学反应常见的分类方法后, 列举了学生熟悉的两个例子:
(1) Fe2O3+3CO=2Fe+3CO2
(2) CuO+H2=Cu+H2O
其目的是让学生分析思考后认识到, 一方面基本反应类型“并不基本”, 因为它不能包含像 (1) 那样的基本反应;另一方面,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依存, 不能分开.这时学生已经明确, 旧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 以前学到的知识还有待发展和完善.他们急需知道新的办法到底如何, 求知欲受到强烈刺激, 这便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题.本节内容结束时, 提到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而那些知识目前尚未学到, 这就暗示出现有知识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延伸.让学生既明确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又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需求, 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继承.只有二者兼顾, 才能收到衔接自然、行云流水的教学效果.
二、呈现与发现
近年来探究教学很流行, 大有非探究无以教学的势头.事实并非如此, 只要运用得当, 接受学习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学时我首先告诉学生, 给事物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并且分类标准不同时, 分出的类别也会不同, 例如给人分类, 可以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国籍等多个标准, 分出青年和老年、男和女、学生和教师、汉族和回族、中国人和美国人等类别;然后转到化学反应的分类, 它也有多个标准, 除了根据反应形式、根据得氧失氧分类外, 根据化合价升降也是常用的分类标准, 由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其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并举了两个常见的例子.然后, 让学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说明直接呈现的知识并非不能掌握.
在教学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时, 我却采用了探索发现的方法, 列举了三个反应式:
(1) CuO+H2=Cu+H2O
(2) 2CuO+C=2Cu+CO2
(3) H2O+C=H2+CO
先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弄清被氧化、被还原的物质, 再考察其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归纳出氧化还原与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 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新定义.这种做法既符合以旧带新的认知程序, 又体现了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 从而避免了因概念相近而容易造成的混乱, 降低了学习难度.呈现是因为有呈现的必要和前提, 发现是由于有发现的条件和可能.二者只有灵活运用, 才能体现虚实相济、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
三、分散与整合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难点, 教材是按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化学三部分在不同章节分散介绍的, 这又是教材本身对教学的一个示范.教学本节时, 我并没有按教材内容依次进行, 而是将本章序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两个讨论组合为一课时, 将氧化还原与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方法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组合为一课时, 将补充内容、小结内容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组合为—课时.在教学用化合价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时候, 我让学生探讨化合价升高与 降 低的总数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的规律, 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埋下伏笔;在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后, 我顺便列举原电池、电解、电镀等实例, 让学生认识到关于氧化还原的知识远不止这些, 既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又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缺乏分散, 学习将使人不堪重负;缺乏整合, 知识会变得支离破碎.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达到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教学境界.
四、补充与舍弃
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呈现方式, 既要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规律, 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所以, 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 因此,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教学本节时, 我把教材上对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列表比较一句带过, 因为能考入我校的应是当地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 这些知识他们已经掌握, 或者是阅读课本后就能明了.而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后补充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对概念, 还补充了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因为这些概念和方法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中经常用到, 并且教材上不再专门讲解, 所以现在提出来是必要的.但只要求初步理解, 而掌握和应用需要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实现.
补充该补充的, 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补充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 才能体现取舍得当、高屋建瓴的教学风格.
教材处理的原则不止这些, 在处理某一章节的时候要把握一些灵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教材的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又是一门教学艺术, 方法因人而异, 艺术有自身的规律, 如果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 或者跳不出教材的束缚, 哪怕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 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一纲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 对教材处理艺术的轻视、忽视甚至漠视, 可能导致我们对教学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
化学教材 篇2
1标准答案:分液操作: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2注意容量瓶写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 3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而不是直接加到刻度线处。(教材16页)(该点用于实验题判断“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
4标准答案:制氢氧化铁胶体: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5注意:胶体颗粒带电,但胶体本身对外不显电性。
6高中见的盐均是强电解质,而弱电解质很少见,如醋酸铅是弱电解质。
7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必修一42页,(有时在计算题中产物略有不同,此时以题为准。)8 即古代铸剑时将剑插入水里的反应。其他金属也有类似反应见高考调研。注意反应条件 9 铁铝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会钝化,遇热的浓硝酸、浓硫酸或直接加热会反应。10焰色反应标准答案: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样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燃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11中和胃酸:氢氧化铝、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不可用碳酸钠,它的碱性太强。12Fe3O4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Fe2O3俗称铁红,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FeO黑色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被氧化成Fe3O4(这些在无机推断题中会出现)
13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合金一般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14求SiO2硅氧键数用均摊法:每个硅连四根键,每个氧连两根键,将硅氧键看成两个半键,均摊下来就是每个硅连四根半键,即两根键,每个氧连两根半键,即一根键。1molSiO2有1*2+2*1=4mol硅氧键。求金刚石等其他未知物质也是如此。
15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做木材防火剂。而纯净硅酸钠俗称泡花碱。
16必修一78页,基本上都要记住。包括含4%的硅钢具有很高的导磁性,人工合成的硅橡胶既耐高温有耐低温。以及瓷器以黏土为原料、普通玻璃一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水泥以黏土、石灰石为原料,注意其中的共有原料。17SiO2光纤 高纯硅光电池
18必修一87页9题:漂白粉或漂白精的失效原理。
19必修二7页碱金属密度逐渐增大(Na、K例外),熔沸点降低。8页卤素单质密度增大,熔沸点升高。
20必修二22页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1必修二24页关于氢键的介绍:从24页图上可看出HF标况下是液态,常温(25度)下是气态。因此注意标况下,1molHF不是22.4mol 22必修二34页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是吸热反应。
23烷烃:即碳氢化合物,甲乙丙丁烷是气态,新戊烷沸点9.5度,标况液态,常温气态。24烷烃沸点变化规律、系统命名法:详见各种教辅(一次性记牢)
25必修二66页: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可出有机推断题)
26苯与液溴反应,而不是溴水。必修二常考的有机方程式必须死记,尤其是乙醛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经常考(选修五57、58页有方程式)。选修五有银氨溶液的制备方法57页“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58页有反应方程式。27必修二81页第二段 油不饱和,脂肪饱和。倒数第四段,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复杂多变的高分子化合物。(第一题可能考到)
28必修二88、89页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注意火法炼铜,题有可能不给任何信息而直接让你写火法炼铜的方程式。电解法制镁铝钠注意写上“熔融”,以及条件,要与书上一字不差。
29必修二90页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30必修二91页资料卡片:富集溴元素。
31必修二95页煤的干馏及其主要产品,知道产品中含有哪些物质,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氨、铵盐、苯、甲苯等
31必修二96、97页煤的液化、石油的分馏。注意石油分馏产生的是含碳原子少的轻质油,在通过裂化和裂解才能得到甲烷、乙烯等物质。
32必修二98页注意那个方程式,选修题中可能考到,至于他的条件,如果题上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则条件就是“一定条件”
33必修二102页记住每一个方程式,考题一般不会给你教材上提到的信息
34必修二107页表一:由表可知,三价铁离子不能在中性溶液中存在(离子共存问题)35选修五7页注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图,尤其注意两种模型原子半径大的球的半径也大。
36看选修五18页重结晶及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关键了解其原理。如果是氯化钠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或氢氧化钙型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直接蒸发结晶即可(即初中粗盐提纯实验)。如果是硝酸钾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说明硝酸钾在较高温度下已达到饱和,此时再冷却结晶,溶解度大大降低而使硝酸钾结晶析出。提纯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直接为蒸发结晶,因为两者区别不大)、过滤(或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碰到类似题,就这几个词,实在不会了,就蒙吧)
37选修五引言第四行,无机氰酸铵加热生成尿素,说明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物、无机物也存在同分异构体,无机物可以与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8选修五32页乙炔的制备,熟记反应方程式。38页TNT的制备
39选修五49页,醇与水互溶的原因是与水形成了氢键。氨气极易溶于水原因一样。40苯酚当温度高于65度时,与水混溶。
41选修五82页方程式,注意在分子式下面写上名称。83页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混合物。
42选修五89页盐析:记住上面列举的物质,少量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过量则使蛋白质析出。变性:加热、加压、搅拌、振荡、乙醇、丙酮、醋酸铅(属重金属盐)等。重金属一般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铜后的金属。重金属盐如醋酸铅、汞,铜离子,银离子
学习化学课改教材所感 篇3
一、教材更具灵活性、科学性和适应社会发展性
1、贴近生活,化学课程资源灵活多样。教材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优化化学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如探究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并解释“鬼火”等自然现象、农村沼气使用前景、常见化学纤维的简单区分等。做到了理论与实际联系,扩大学生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2、以人为本、以社会为中心的设计,改变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模式,促使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教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删除“繁、难、偏、旧”回归基础,提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2)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如“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合成材料”等体现以社会为中心的理念;③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倡多渠道获取知识、协作学习,体现以人為本的理念。
3、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类面临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协同努力。教材中设计了跨学科的学习课题,学生在已有各科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就尽可能全面。如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溶液与生命运动;土壤的简单分析;赤潮和水华现象;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这些课题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学生的学更具开放性、主动性、合作性
1、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育改革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培养全新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时,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自然界中的水”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水资源缺乏,可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课题:(1)调查当地水污染的主要因素;(2)以“节约每一滴水”为题写一篇感想。教师及时指导鼓励,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条件。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之成为真正主人。
2、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在建构了网络环境使学生开放性学习、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协作者和参与者。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材多处设置生活情景,让学生去体味、感悟。从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去总结、提炼、归纳、对比得出结论,使之感受的探究活动中。
3、学生学得更有意义。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所学知识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教材列举了很多来自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具体问题,使之感到生活的危机、自然的灾难、社会的压力亟待解决。唤醒了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作用和地位的变化
新课程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加深新课程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1、教师的角色改变。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管理者转为引导者,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对待。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习方式改变,促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组织和指导者。还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提供各种方便,建立活跃的、支持性的、具人文性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工作方式变革。教师间更加紧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需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工作,必须学会与各科教师合作。在探究性学习中,课题往往涉及到物理、地理、数学等多科知识,须几科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间,与实验员、图书馆员等之间的合作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教化学的不研究在物理、数学、生物等中的应用,靠单一的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3、教师的技能要增多增强。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师应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会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学生喜欢从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教师要创造各种情境,制各类课件,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4、新的学习方式带来挑战。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学生要进行有效探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是探究者。探究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课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化学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课堂和学校,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关键。
化学教材 篇4
一、章节设置别具特色
据往届学生反映,生物化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应该算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内容抽象、枯燥,知识点庞杂,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前面知识掌握不牢固,后面就如同听天书。面对这样一门课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教材章节的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合理的设置,往往会将编者的思路更明确地传达给教师和学生,去粗取精,让他们更容易把握该课程的重点。中西医《生化》在章节设置上尤其注意到这一点。总的说来,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章节的设置进行了重新修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众所周知,生物化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主要在物质代谢部分,如果说“物质代谢”是一幢雄伟的高楼,那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就如同这幢高楼的奠基石,其对高楼的建成是不可或缺的。以往的教材往往直接将这部分内容归在物质代谢中,如糖类、脂类的基本结构仅在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的开篇简单提及,而让本属于生物大分子的糖类和脂类在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难觅踪迹,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基石尚不稳,就匆匆建大楼”的感觉。中西医《生化》就上述问题单独设置一章,章名为“生物大分子概述”,然后分节系统介绍糖、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的化学,每节仅用1~2页不等的文字简单叙述,对于蛋白质和核酸,在本章仅介绍各自的元素组成和基本组成单位,其他内容在后面有单独章节重点介绍。
二、内容条理清楚
在内容的编排上,中西医《生化》比以往教材也有进一步优化,如在核苷酸代谢一章中,关于抗代谢物,以往教材是在介绍嘌呤核苷酸代谢和嘧啶核苷酸代谢过程中穿插介绍,并且在首次提到“抗代谢物”时没有给出明确地解释。中西医《生化》则将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合并在一起,单独列出一节来介绍,并在开头就给出“抗代谢物”的名词解释:抗代谢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代谢物相似,能够竞争性拮抗正常代谢过程的物质。然后依次分点介绍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和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相关知识。如此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内容编排,将原有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让读者在学习中一目了然。
三、知识点少而精,难易程度适中
以往中西医结合专业在缺乏配套生化教材的情况下,常选择中医《生化》或西医《生化》作为替代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无论是从难易程度还是教学时数上都不适合该专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么感觉吃不饱,要么觉得内容过深,颇感吃力,教学效果欠佳。中西医《生化》针对本专业的相关特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内容也力求做到少而精。以脂类代谢一章为例,中西医《生化》由于在第二章“生物大分子概述”中详细介绍了脂类物质的结构,所以在本章就不再赘述。西医《生化》中第四节“磷脂代谢”和第五节“胆固醇代谢”在中西医《生化》中直接合并为一节“类脂的代谢”,如此合并,由于没有类脂结构方面的内容,仅介绍代谢过程,知识点更为紧凑,让大家在学习中更容易抓住每节要点。另外,仅需要了解的内容,如“脂酸的特殊氧化形式”、“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等知识用小一号字体显示,便于大家课后自学。而一些相对于本专业而言较难且关联不大的内容,如“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仅简单提及,不再具体展开讲述。如此种种细节方面的修订,使生物化学不再难学,深受教师和学生好评。
四、章、节、点清晰明了,文字简洁流畅
可以说,这是该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书中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点的标题都做到清晰明了,让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同时在文字编排上也相当简洁流畅,一目了然,对于某些知识点较多的章节,往往会在章节开头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如在脂类代谢第三节“类脂的代谢”中,开头一句话为“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类,本节主要讲述甘油磷脂、鞘磷脂及胆固醇的代谢”,这样的概括,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更好地把握重点内容。
五、紧扣专业特点,把握专业动向
中西医《生化》全书共二十一章,第一章至第十七章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应该讲授与掌握的内容。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一章为选择讲授内容,为了让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发展,专门设置一章即第二十一章“生物化学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在本章中详尽介绍了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成就以及本课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此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一改从前“中西医结合就是不中不西”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充分肯定中西医《生化》优点的同时,笔者也提出了如下建议: (1) 在每章结束的时候,增加一个“知识链接框”,用以介绍相关知识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或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学生可以通过该“链接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兴趣。 (2) 制备配套光盘。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若能将教材中的图文资料通过多媒体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学反思 篇5
引言:空气是大家熟悉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生:混合物混合物中有哪些物质组成?各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是本节课讲的内容。然后直接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一个发展进程。得出空气中的各体积分数是怎样的。此时要强调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VO2:VN2=1:4,VO2:V空气=1:5。
过渡:你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教师给学生介绍实验: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当然由于实验仪器的不足只能这样了,如果让每两四位同学一组进行实验是最好的。这个实验的现象不明显,铜丝反应后黑色不明显。我在分析是:铜丝表面没有打磨,加热的时间不够长;冷却后体积注射器回位也不明显,可能是注射器不够滑,如果用手推到理想的刻度是可以的,这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好的结果。但这个地方还是把书上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反应前是30毫升反应后是24毫升。消耗了6毫升。所以VO2:V空气=1:5。
课后我觉得:还可以给学生补充此实验是否只能用铜还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教师再介绍:用红磷也可以,只要生成的物质不是气体,反应易于控制即可。
过渡:其实我们只是在科学家的创造中做了一次验证性实验,是法国化学家拉锡最早做的这个实验,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多识一点”。
教材的第二部分,我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让学生看书上工业制氧气的图,然后请学生读书上的叙述,我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工业上制氧气的过程。只是要强调一点是:工业上制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对氧气用途:重点介绍两种:供呼吸和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平常的呼吸和平常的燃烧只需在空气中的氧气就够了,不必用纯氧。
对于氮气的用途:一定要说明氮气不供呼吸不支持燃烧,其用途是:可生产氮肥(化学性质)可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性),可作致冷剂(物理性质)。
稀有气体,主要介绍些相关的用途。可作保护气(稳定性)可充灯泡可充入灯泡作电光源。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是空气的污染防污染,对本节的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阅读一个活动天地(能让学生分组在课后进行最好)这理我只是简单对操作方法进行一个介绍。对空气的质量报告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进行总结。
化学教材 篇6
摘要文章探讨化学教材中引入△H (反应热)的必要性和依据,引入△H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反应进度”的含义。
关键词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反应进度
一、教材引入△H (反应热)的必要性和依据
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人们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原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这样表示:
C(固) + O2(气) = CO2(气) + 393.5 kJ
上式表示在101 kPa和25 ℃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时放出393.5 kJ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写法直观,容易为学生理解。但是因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表示方法把反应中原子结合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用加号连在一起是欠妥的。因此,在GB 3102.4~93中规定,热量(Q)“应当用适当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来表示,例如T·△S,△S是熵的变化,或△H,焓的变化”。
在中等化学中,一般研究在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因此,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QP=△U-W=(U2-U1)+(p2V2-p1V1)=(U2+p2V2)-(U1+p1V1)=H2-H1=△H 即QP=△H式中QP叫恒压热,是指封闭系统不做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时,在恒压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上式表明,恒压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所以,在中等化学所研究的反应范围之内,Q=QP=△H,这是教材中引入△H的依据。
二、引入△H以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的变化
引入△H这个物理量以后,使得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了变化。
1.根据国标,在热力学中将内能U改称为热力学能。其定义为:对于热力学封闭系统,△U=Q+W,(式中Q是传给系统的能量,W是对系统所作的功。)Q、W都是以“系统”的能量增加为“+”来定义的。而旧教材中,Q是以“环境”的能量增加(或以“系统”的能量减少)为“+”来定义的,这样,原来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所表示的意义正好与国标的规定相反。因此,引入△H以后,当反应为放热反应时,△H为“-”或△H<0;当反应为吸热反应时,△H为“+”或△H>0。
2.在原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用中文表示,如固、液、气等,根据国标,应当用英文字母表示。如s代表固体、l代表液体、g代表气体或蒸气、aq表示水溶液等。
3.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单位不同。原教材中反应热的单位是J或kJ,而△H的单位为J/mol或kJ/mol。根据引入△H以后的变化,类似以下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就废除:
C(固) + O2(气) = CO2(气) + 393.5 kJ
C(固) + H2O(气) = CO(气) + H2(气) -131.5 kJ
正确表示法为: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然后写出该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下标“r”表示反应,“m”表示摩尔)。实际上,一般给出的都是反应物和产物均处于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98.15 K,压强为101 kPa时的状态)时的摩尔焓[变],即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Θ(上标“Θ”表示标准),两者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三、有关反应进度
考虑到中等化学的实际情况,教材没有引入“反应进度(符号为ξ)”这个物理量。但是应该明确,△rHm的单位“kJ/mol”中的“mol”是指定反应的反应进度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单位,而不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国标中,反应进度的定义为:
对于化学反应 0=ΣBνBB nB(ξ) = nB(0) +νBξ式中nB(0)和nB(ξ)分别代表反应进度ξ=0(反应未开始)和ξ=ξ时B的物质的量。由于nB(0) 为常数,因此有dξ=νB-1dnB,对于有限的变化△ξ=νB-1△nB所定义的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与选择反应系统中何种物质B无关。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SI单位为mol。由于ξ的定义与νB(化学计量数,对于反应物其为负,对于产物其为正)有关,因此在使用ξ时必须指明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进度自1982年进入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从1992年引入了反应进度。反应进度是化学反应的最基础的量。由于化学中引入了此量,使涉及化学反应的量纲和单位的标准化大大前进了一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量在量纲上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对于化学反应0=ΣBνBB,反应的摩尔焓[变]△rH>m,可由测量反应进度ξ1→ξ2时的焓变△H,除以反应进度变△ξ而得,即△rHm=△H/△ξ。由于反应进度ξ的定义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因此△rHm也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即对同一实验数据,由于计算△ξ所依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同,使得△rHm也不同。所以在使用△rHm时,必须指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例如:
2H2(g) + O2(g) = 2H2O(g);△rHm =-483.6 kJ/mol ①
H2(g) + 1/2 O2(g) = H2O(g);△rHm=-241.8 kJ/mol ②
对于反应①,2mol H2(g)和1 mol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g)表示1反应进度的反应,而对于反应②,1mol H2(g)和0.5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 H2O(g)也表示1反应进度的反应,前者放热483.6 kJ,后者放热241.8 kJ。因此,两个反应的△rHm不同,反应① 的△rHm是反应②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
(1) 反应的摩尔焓[变]△rHm实际上是单位反应进度的焓变。△rHm的单位“J/mol”或“kJ/mol”中的“mol”是“指定反应”的反应进度的SI单位,mol-1是每反应进度的SI单位。(2) 对于用不同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相同物质的反应,每反应进度的反应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当然相对应的△rHm也是不同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Hm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但中等化学所用的△rHm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和298.15 K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考虑到这一点和中等化学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新教材中将△rHmΘ(298.15 K)简写为△H来表示。
总之,引入△H以后,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对此应做到心中有数,但教学过程中不要向学生过分强调,以避免不必要的深究。
浅谈化学新教材备课思路 篇7
一、备《化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1.依据《课标》渗透课程理念
《课标》提出了三大课程理念:①面向全体学生;②提高化学科学素养;③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和化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鉴于观念转变的艰巨性, 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时, 三大课程理念既要同时兼顾, 又要有所侧重。
2.依据《课标》确定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义务教育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要面向每个学生, 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该能够达到的。《课标》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内容标准, 并将“具体内容标准”较详细地列在每“一、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 教师应该据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 而不应像以前那样纯粹地“教教材”。应该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根据本地区、本学校乃至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编排, 真正做到以《课标》为中心地“用教材”。
3.依据“行为动词”确立教学方法
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 规定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句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的行为动词, 如“知道”、“说明”、“分析”、“解释”、“尝试”、“体验”、“初步学会”等。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些行为动词并加以应用。例如,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并能从微粒的角度出发, 进行正确的解释。这样, 就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等方式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4.依据《课标》案例开展探究活动
《课标》中的每个一级主题下会有一个活动案例, 这些活动案例与教材中多数的案例比较起来, 不但设计详细, 从课时安排、方法步骤到讲座等一应俱全, 而且简单易行, 不受时空限制,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可以加以利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备课程资源
1.充分研透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我们在应用新教材时, 应注意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 即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新教材无论在内容编排还是在内容选择上, 与旧教材都有很大的出入, 教师要注意对比。例如, 新教材 (鲁教版) 构建了以“化学与社会”为主线的知识编排体系, 因此, 每一堂课都应注意围绕这一体系, 以渗透科学素质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2.适当修改教材
验证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实际操作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是实验区的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 因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 只有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 才能更迅速、更容易地发现教材设计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诸如内容编排缺乏科学性、表达不明确或错误之处。我在使用了新教材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瑕疵, 经过和同仁探讨后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变。
3.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在充分依据新教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准备好各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实验材料、用具等。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设备 (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室、挂图、模型、图书馆等) ;社区或学校周围的课程资源 (如科研机构、学生家庭、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 ;人力资源 (包括学生、家长、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 。注意充分考虑这些课程资源的作用, 使物尽其用, 使化学学科富有学校或地方特色。
三、备学生
1.分析学情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 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 起点也不相同, 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 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 有的学生快一些, 有的学生可能要慢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 尊重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好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探讨学法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 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是此次化学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 让每位学生在学习实验中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要注重开放性教学,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应用小组学习等方式, 开展交流、讨论;在教学内容上注意渗透STS教育,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备教师
1.转变观念
观念不转变, 课程改革无从谈起, 教师在工作之余, 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 领会课改精神, 自觉学习和课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以研究的态度参与课程试验, 正视自己教育教学中需要改变的环节, 努力把观念转化为行动, 与新课程共同进步。
2.丰富教法
利用化学新教材培养学生素质 篇8
一、利用新教材起始内容,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 总存在好奇心理.所以, 我们想要上好第一节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 去探索, “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例如, 绪言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 不能回答.教师做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后 , 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大胆做出猜想与假设, 接着利用身边的资源, 收集资料、制订计划, 再进行实验探究, 最后进行解释与结论, 得出: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或空气) ;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明确破坏燃烧的条件, 使燃烧反应停止,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样将学生引入新课,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精神饱满, 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逐步适应了新教材, 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彩图、图片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教材安排了许多拟人化的彩图、图片和网址, 这是旧教材所不能及的.翻开课本, 生动活泼的文字, 大量的插图 (原理图、示意图、幽默画等) , 以及各种醒目的栏目 (如“你知道吗?”、“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等) , 更加让人爱不释手.我想一进入初三的学生看到它就会有第一面的好感, 有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 作为教师刚好可以把握这机会, 及时展开化学的入门教学, 把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转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新教材不仅提供给学生更生动、更直观、更平等交流的内容信息, 同时增添了化学知识的魅力, 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是极为有益的.图片是对知识, 特别是较枯燥知识的一种形象注解, 充分利用图片和和网址, 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录像、录音、幻灯、实物投影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利用录像可以将一些生产工艺、科普知识、化学应用、新科技等“搬”进课堂, 扩大教学信息量, 使学生能够在小课堂中看到大世界.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 使教学活动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集于一体, 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 赋予教学信息以交互功能.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帮助下, 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的动态形象, 动听、悦耳、渗透着饱满情感的语言进行教学, 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流、教学进度的及时调整有了保证.因而,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 使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以实现, 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我在设计制作的化学多媒体课件“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利用三维动画展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的工作原理, 模拟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酸雨的形成以及酸雨对农作物、森林资源、钢铁桥梁、交通工具、建筑物和文物的毁坏等, 惟妙惟肖, 弥补了教学模型、挂图以及到工厂参观的不足,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利用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中学化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教材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 而且较旧教材而言, 对实验方法的改进, 形式的变化都有很大的突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 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所以, 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 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 更要重视家庭小实验.打破以往教师讲实验, 学生背实验, 培养高分低能的做法, 并调整好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真正通过对实验的教学, 达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规范操作技能的目的.
四、利用讨论题, 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教材的每个章节中, 都适时安排了一定量的讨论题, 这些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学生在讨论交流时, 能充分动脑、动口, 比单纯的听或写要好.另外, 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性.所以, 通过这种锻炼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 问:“做馒头时, 面团经过发酵后生成一些酸, 此时可加入一些纯碱溶液, 用力揉和, 然后做成馒头.蒸熟的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为什么?”学生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和探讨, 共同用所学知识, 解释这个问题.原来是酸跟纯碱 (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 从而使得馒头变得疏松多孔.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
五、利用化学史资料, 进行品德教育
校本教材《医用化学》的开发探讨 篇9
1 做好认证分析, 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方向
1.1 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 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学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检验一门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志。因此,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评估。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基础如何, 医用化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何实质性的帮助?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后, 才能指引教材开发的方向性。
1.2 分析学校办学条件
以学校教学资源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基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学校的师资、实验设备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也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 扬长避短, 量力而行。因此,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对学校自身课程资源合理而充分的利用, 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保障。医用化学是一门重实验的课程, 在开发教材的时候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2 精心组织, 科学实施, 形成学校鲜明特色
2.1 贯彻“简单易学、会用”的编写思路
此思路要求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学生的需要。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学习兴趣不大, 再加上在初中的时候接触化学的时间不多, 对化学有一种“畏难”心理, 从而给化学教学带来困难。由于学校安排医用化学的课时数相对少, 因而在设置教材内容的深浅度上应该简单易学, 这样学生学习的压力和难度有所下降,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增强。如果学到的知识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有较大帮助, 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将会更高。因此, 在编写的时候贯彻“简单易学、会用”的编写思路能为后面校本教材的开发奠定基础。
2.2 实施分工明确的参与式工作方式
校本教材的整个编写工作都是开放的, 每位编写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只有分工明确, 编写人员对于自己所编写的章节内容才能够更深入地思考, 编写出来的内容才更具实用性与专业性。所有的编写人员都是参与者, 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与建议, 这样在内容的选取上就会更合理而更具长远性。
3 校本教材的编写及实施
3.1 资料的收集
在收集资料时应以“贴近实际、关注需求、注重实践、突出特色”为基本原则,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导向, 以医护工作涉及的化学问题为重点, 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 并深入临床了解情况。由于化学教师都是没有从事过临床工作的非护理专业人员, 为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我们利用本校设有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 到附属医院去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到底有什么知识与化学相关联。例如临床上使用的氯化钠注射液, 适应证有哪些?用法和用量有何规定?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制剂的规格怎样?教师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然后在编写的时候将其融入到教材中, 只有这样, 才能编写出贴近护理专业的校本教材。
3.2 对教材内容的筛选与梳理
现有的《医用化学》教材内容繁杂、反应机理难懂、新知识猛增, 且学时压缩, 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 使学生掌握《医用化学》最基础的内容, 提高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 是校本教材《医用化学》开发的目的。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难易适中、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 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2.1 教材内容简单易学
《医用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两部分, 这两部分包含的内容很多, 因此在内容的筛选上应注意取舍。无机化学部分侧重于4个方面, 即物质的量、溶液的浓度、电解质溶液和缓冲溶液以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有机化学部分侧重于烷烃的稳定性、烯烃的氧化性, 特别关注油脂、维生素、糖类及氨基酸, 忽略空间异构、反应历程以及立体化学部分等较深的理论。另外, 增加一些相关链接, 如: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化学与能源及环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整合后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医用化学基本理论知识解释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 并能较熟练地进行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化学计算。
3.2.2 贴近护理专业, 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
与普通教育教材开发“重知识逻辑”不同, 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更强调融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更注重体现“学做一体化”的思想, 更关注培养“知行统一”的实际动手能力[1]。例如, 在单糖中对于结构只做简单的介绍, 其他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 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被氧化为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能与含羟基、羧基、氨基、巯基等的药物或含有这些基团的代谢物结合, 形成水溶性结合物, 同尿排出, 对机体有解毒作用。
(2)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在体内迅速被氧化成CO2和H2O, 并同时供给热量。成人每天所需的热能约60%~70%来自糖类。
(3) 人体小肠能直接吸收单糖, 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所以体弱患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5%~10%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体液。
(4) 果糖基本上与葡萄糖相同, 具有直接供给热能、补充体液及营养全身的功效。但果糖从血液中移出, 转化成肝糖原等方面比葡萄糖快, 并能在无胰岛素情况下代谢成糖原, 因此比葡萄糖容易吸收、利用, 对糖尿病和肝病患者供给能量、补充体液也比葡萄糖更适宜。此外, 果糖能加速乙醇代谢, 用于急性中毒的辅助治疗。
4 开发校本教材,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校本教材《医用化学》在其研发过程中倾注了每一位研发人员的智慧和精力。在研发教材的过程中重点挖掘和培养了研发人员的选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迁移能力。在研发校本教材时, 教师能有意识地迁移一些学科资源, 例如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药理学知识进行横向比较, 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关联。同时, 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一致认为, 在提升教师的引领能力、反思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用好教材教好化学 篇10
初中化学教学重在基本概念的形成, 但是, 如果只强调抽象的概念, 会使这一基本教学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大打折扣。因此教材在设计上辅以生动形象的彩图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若有效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加以点拨、引导, 对实现教学目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1.形象生动地说明或解释知识。例: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 以下所提教材均为此书) 79页图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使知识的呈现简单易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中, 氢氧原子“小人”在天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生动形象、趣味无穷且简单易懂, 对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了清楚的认识, 从而让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难点降低了。
2.教材117页[6-17]全球变暖图解, 形象逼真。在学生脑海里自然会出现一个大问号:我们的家园怎么会变成这样?是什么导致的呢?原来是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暖, 土地沙漠化,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植树造林, 禁止乱砍滥伐;减少石化燃料的燃烧, 利用低碳经济。即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 我们还可以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多栽树、随手关灯等, 自然而然的引入二氧化碳的来源及消耗途径、清洁能源的使用、生活环境的美化等等。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以及分析彩图的含义, 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只有读懂教材内容理解图片含义, 才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与探究对化学学习方式的养成具有深刻影响, 动手是对探究的积极介入和深化, 可以说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化学学习质量的优劣。教材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因此在设计上强化了活动与探究内容对学生动手欲望的激发,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1.教材14页的活动与探究,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学生从实验开始,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空气两瓶, 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燃烧的木条, 发现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多, 氧气含量减少。
2.教材50页的活动与探究分子的运动。取A、B两个小烧杯, 分别装入20ml的滴有酚酞的蒸馏水, 让学生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另取一加入5ml浓氨水的小烧杯C, 用玻璃水槽罩住A、C两个小烧杯, 烧杯B置于水槽外。观察几分钟, 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亲眼见证了A烧杯中溶液颜色发生了变化而C烧杯中没有变化。
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最能刺激感官。进行实验时, 学生要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 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 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 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 认真思考, 准确如实地记录, 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
三、实验能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1.在课内实验中增加趣味性实验。
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般的做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颜色变化。教科书中采用了一个趣味性较强的实验, 将石蕊试液喷到干纸花上进行实验, 通过对比现象, 说明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水不能。
将花直接或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通过对比图,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通过一朵花的一系列变化完成实验, 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2.进一步增强课外实验的趣味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安排了许多有趣的家庭小实验 (课外小实验) , 教材53页, 1+1是否一定等于2。通过实验:1L黄豆与1L绿豆混合, 所得体积小于2L, 而想到100m水与100ml酒精, 所得体积小于200ml的原因。教材108页点燃一只蜡烛在冷盘子底部收集炭黑。
充分利用化学教材,积极组织讨论 篇11
一、组织讨论的意义
在化学课堂教学上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讨论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材、教师、学生。因此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与之相应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三种:
1.化学家的思维活动
2.教师的思维活动
3.学生的思维活动
前两种思维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服务的。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困惑,才能让学生在反复的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分析、比较、综合、判断中锻炼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观点在与同学、老师、化学家的交流中获得更全面的认识与提高。不通过讨论的形式,暴露学生的思维,就不知道其正确与否,就不知道孰优孰劣,就不利于实现学生学习历程的个别化。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意义时,可以在课前先给出当时己知的数十种元素及其相关数据,要求学生按照数据之间的一定规律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期表,再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品展示、设计思路讲解、演示自制周期表对所缺元素性质的预测性以及相互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元素周期表的本质和重大意义,并将发现元素周期律这一创新内化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之中。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各个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也会给教师一个较全面的、真实的了解,为以后的个别化教学打下基础。
二、组织讨论的前提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果没有教学环境的宽松,就谈不上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兴趣,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成功。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其主要活动应是学生学习教材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应该是起着组织、领导和指导作用。为了使这种思维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定程度的隐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最不应该轻易暴露的教师的思维活动往往最容易暴露;而最应该充分暴露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常常“隐藏在一片沉默之下”。这样的教学发展到了极致就成了“填鸭式”教学。教师要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创造一个轻松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宽松情境,让学生的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在学习硝酸一节时,学生遇到了一道常见的习题:收集一量筒N02,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一会儿水位会上升到量筒容积的2/3。因为正好有所需的药品、仪器,我便在学生的要求下临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而事实上水位上升到明显超过了量筒的2/3,一位学生立刻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认为是发生了4N02+2H20=4HN03这一反应导致的结果。这一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大纲的要求,很可能是习题的设计者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看到许多学生都投来疑惑的目光,我在表扬提问学生观察的敏锐后,用同样的疑惑请学生们讨论收集到的N02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有N02、N204可能有少量NO,无02。然而3N204+2H20=4HN03+2NO这一反应,只能使水位上升到量筒容积的1/3,仍解释不了上述问题。当学生一筹莫展时再提示,要是有一个和4N02+02+H20=4HN03类似的反应就好了。这样学生们最终讨论出了正确答案,存在着N02+NO+H20=2HN02这一反应使实验中水位上升超过了量筒容积的2/3。虽然学生突然的提问会影响老师讲课的思路,但我们不能随意制止和拒绝学生,否则就遏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教学技能,保护活跃的气氛,灵活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通常所说的“创造问题情境”,就是指在新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困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如在讲完葡萄糖的性质后,提出如果有人得了糖尿病,你有没有办法帮他确诊。在分析比较氧族元素氢化物熔沸点后发问:“如果没有氢键,世界将会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激活相关的已有知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整个讨论活动起到定向作用。
三、组织讨论的评价
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推迟评价,一般应选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有的讨论可能连最佳方案也不能确定,如高中化学的第一个讨论“你如何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一句话”,而评价的重点也决不只停留在讨论的结果上,更关键的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体现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评价的内容可以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是否对讨论的问题感兴趣;
2.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3.能否提出合理的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语言表达是否清晰;
5.是否能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6.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简洁可行;
7.作出的推论是否正确;
8.整个进程中是否能积极参与。
四、组织讨论背后的讨论
虽然新教材的指导意图很明确,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思维的训练,同时依据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可以说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然而,讨论必定会导致“课堂知识容量不足”,学生不一定得高分,以致教学时的讨论常常只作为点缀,日常的课还得答案明确,还得以讲为主,因为后面还有高考,还有招生指标。不知道是应试带给教育的悲哀,还是教育带给应试的悲哀。
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瑕疵及修正 篇12
一、“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值得商榷
教材第14-16页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在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如图1-19所示, 观察玻璃片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出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对于这样的设计, 我们认为是不够严谨的。在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与玻璃片之间存在温差 (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 。空气中也有水分, 为什么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那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 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够严谨的。
在学生质疑时, 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各个小组通过讨论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 我认为可行的主要有: (1) 用一个较大的注射器装满空气, 放在约37℃的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打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 (2) 将一个干净的小塑料袋含在口中, “吸”满空气后用口包一会儿,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呼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这两个设计中, 都解决了原来教材设计中的两个变量问题, 即把温度都控制得一样了, 只留下了“水分”这个变量不同。通过实践, 发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雾比另一块玻璃片上的多, 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很显然, 这样的改进是科学的、严谨的。
二、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的探究的质疑
在教材第90-91页, 课文作出了如图A所示的设计:
如果按照以上设计去操作的话, 实验是很难成功的, 原因是: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历经多次失败后, 我对原实验设计作出了改进:把导管下端改成“U”形 (如图B所示) 。将导管下端改成“U”形后, 既能利用“U”形导管底端引燃白磷, 又可使导管口远离燃烧的白磷, 防止气球破裂, 从而使实验很容易成功。还可以作出这样的改进:把原设计中的导管插浅一点, 引发反应时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来引燃白磷。尽管操作上要麻烦一点, 却可保证实验成功。
三、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的描述的商讨
在教材第98页, 编者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所以,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化学教材】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教材05-13
化学教材与生活08-18
初中化学新教材08-30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10-08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07-28
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管理08-15
初中化学《新教材》研究心得10-12
新教材下的化学教学05-12
初中化学教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05-19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目录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