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4-07-05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共12篇)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 面对课堂教学的改革, 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惑, 我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交流.在此谈谈自己在新教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新教材重视了“问题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创设各种问题情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教材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很多, 如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 当然, 也可以自己找一些相关的素材加入.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恰当情境, 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 还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实现学习上的“正迁移”.

二、新教材加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每一章之后的“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 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 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 然后安排课时进行交流, 最后汇总写成学习报告、小论文等.

如学完解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归纳测高的方法;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时, 向学生展示这样一个问题:光华农机租赁公司共有50台联合收割机, 其中甲型20台, 乙型30台.现将这50台联合收割机派往A, B两地区收割小麦, 其中30台派往A地区, 20台派往B地区.

两地区与该农机租赁公司商定的每天的租赁价格见下表:

(1) 设派往A地区x台乙型联合收割机, 租赁公司这50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为y (元) , 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 若使农机租赁公司这50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总额不低于79600元, 说明有多少种分派方案, 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

(3) 如果要使这50台联合收割机每天获得的租金最高, 请你为光华农机租赁公司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帮忙设计方案提出一条合理建议.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学有所为”的乐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且能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学生围绕着老师转, 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 而新课程把舞台还给学生, 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得出, 让学生来当“演员”, 老师只要结合教材内容, 按学生的认知特点去设计活动, 做好“导演”的角色.

刚开始时, 我也不太习惯, 总觉得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问题, 何必费这么大的劲, 过一段时间后我也适应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同时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下面以第十七章第五节“实践与探索”为例, 谈谈自己对教学理念的一些改变.在上这一节内容之前, 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去搜集与一次函数有关的生活问题, 然后利用一节课分组讨论解答, 最后由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典型的一次函数问题, 如电话费、出租车费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 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 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课后从学生的作业中也反映出学生对这节课掌握得很好.同时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 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时, 不禁惊叹:“学生有时比我们还聪明.”

四、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在形式上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 我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至少有下面几点好处:

1

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有时老师苦口婆心的教, 还不如学生教学生的效果好, 好的学生在讲给其他同学听的时候, 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2

不同观点在小组中交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有些小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我觉得还需继续探讨.

五、对新教材的几点困惑

1

.删去了旧教材中繁难的计算, 的确深受师生的喜欢, 但是对“二次根式”中, 只讲分母中有一项的分母有理化, 而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常出现分母中有两项的分母有理化, 导致学生在解答时作业错误率上升, 给学生和老师增加难度.

2.

.新教材设计思想的原意是淡化基本概念的严格定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 这样会不会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理解?

3.

学生虽然课堂上探索的热情较高, 但对于作业中的“探索与思考”, 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不愿去多动脑筋.

4

.新教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了, 但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上并不理想, 特别是有关有理数、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六、对新教法的几点困惑

1.

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 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 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作出回答, 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

教学要有程序, 但不能程序化, 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 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 如何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 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的体现, 有些问题的抛出, 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 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 还是按学生走, 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 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 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 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5. 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2

诸暨王家井镇中 邱淼波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尊重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因为教材是教学基础,也就是安排知识点的基础。但在教学中我们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新课程;教材;历史与社会;使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如何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何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历史与社会》老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新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现就如何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提出几点策略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要认真钻研课标,让教材“明”起来。

首先,教师应该研读理解《新课标》,认真把握课标,有了对课标的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教材,才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才能明确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人、社会、自然具有统一性,是一个整体。在校外生活中,几乎看不到学科内容是各自割裂的。而《历史与社会》

课程内容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性,注重各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和渗透,也注重各学科知识内部的融合与联系。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为例,把《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部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按时间、空间、线索加以统整,以现实社会生活领域横向展开。为了使各学科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编者对七年级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在上册,采取从个人周边环境推及全球,从现实社会上溯古代的编写顺序,即从学生自己生活的社会或家乡谈起,然后扩大到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国家――中国,最后再介绍不同环境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建立了空间概念后,从第五单元开始,过渡到对时间概念的学习,为了与前几个单元区域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在设计的过程中,先从区域的故事讲起,再扩展到身边的故事,最后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变迁(用文物古迹来勾画历史线索)。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时空概念以后,在下册又开始转入对现实社会生活内容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科书内容设计不再是以学科群的面目出现,而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对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统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审视现实问题的全息意识和能力。

其二,要正确对待教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一本“读物”,教师以这种心态审视教材,才不至于将教材教的“呆板化──钉是钉,铆是铆”。“呆板化”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是教材使用过程中最大的失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教材“繁、难、深、旧”的现象,强调了这样一个理念:使用这套教材不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历史”与“社会”的“学者”,新教材培养的是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养成对“历史”与“社会”探究的习惯,参与到对“历史”的反观和对“社会”的改造中去。因此新教材十分注重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精选了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不同学科的一些核心概念,然后以此来进行单元内容的设计。如对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内容设计时,“延续”和“变化”是教材 的核心概念,课文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即从无到有的变化――深圳,从有到无的变化――古楼兰,新旧交融的变化――北京。通过这三个例子,来帮助学生建立“延续”和“变化”的历史意识。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要调用学生经验,让教材“近”起来。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建构主义理论是支撑新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以学论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重要教学策略。学习不是大一统的信息存贮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的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定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教师要尊重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因为教材是教学基础,也就是安排知识点的基础。但在教学中我们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所以教师只要在抓住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创造等方面都可自由安排,大胆取舍,可适时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体会的内容,使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上第七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在抓住“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与注记’的三要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教学目标后,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因初一新生来自几所不同的完小,所以在上新课之前,我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请每位同学给新同学画一张图,使新同学能按照他画的图,从中学出发找到他的毕业母校。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每个同学都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第二天上课时,我有目的地挑选了几组同学的画,用投影打到屏幕上,让每个同学自己先介绍,再让同学比较异同,第一组同学的由于画大小不一样,用尺量得的图上距离不一样,我就问同样的起点与目的地,为什么一张画近,一张画远呢?从而引出比例尺这一要素。第二组选择的是校门的方位画得不同的图,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有的是向左 的,有的是向右的,我们学校校门只有一个,所以方向也只有一个,为什么画出来的方向会不一样呢?从而引出了方向这一要素。第三组选择的是没有任何图示说明的图,画的同学讲解过程虽讲了过那里转弯,再到那里等等,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听过的同学脑里还是一片模糊,真的按图能找到吗?答案是肯定不行的。正确的应该怎样呢?于是就引出了图例与注记的要素。这样一来学生影象深,也记得牢。再布置一项任务: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以进一步落实知识。我感觉这样处理教材内容的效果比按书本上内容来讲效果来得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傍水而居可选择绍兴来讲,因绍兴有许多同学到过,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这样也就更贴近学生生活了。还有一本《人、自然、社会》很值得我们加以利用,让我们的学生认识自己家乡,了解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建设自己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三、要强化学习过程情景体验,让教材“活”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讲,以往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行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这种教学方式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性,使教学过程庸俗化。从学生角度讲,这种教学方式意味着重学会、轻会学。这一倾向十分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会学比学会显得更为重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必定是学生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作,在创造。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集思广益,产生智慧的碰撞。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他们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利用当今互联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条件,由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中,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性作业:结合当时我们诸暨全社会举行的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课外调查研究诸暨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资源等)和人文环境(语言、民族、居民饮食、交通等)的特征及其联系。

提供参考资源:

1、《诸暨年鉴》、《诸暨县志》、《诸暨地图》

2、网址:/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90

6、《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年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3

一、要抓住“一个中心”即基本价值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突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根据有关德育理论重视尊重、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基础,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这种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始终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育内容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体现,成为统整各年级教学内容,确定各年级教育的核心概念和教育主题。围绕这个中心,各年级教学内容分别确定了自己的核心概念。其中,统整七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统整八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交往、合作、权利、义务”,统整九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责任、参与、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围绕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组织好课堂教学。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基本价值目标。

二、明确各年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据此应该确定的教育主题

各年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据此应该确定的教育主题是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两个基点。教师的教学要想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生活,就必须准确把握这两个基点。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起点上憧憬未来。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确定的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八年级是学生的青春期过渡的主要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心理矛盾,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指导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确定的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做尊重法律的公民”。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学生面临着多种选择:是劳动就业,还是升学?是升普通高中,还是升职业学校?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如何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责任与使命,主动参与社会生活,选择希望人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确定的教育主题是“承担责任,参与社会生活,迎接希望明天”。教师只有明确这两个基点,做到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地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正确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之间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就教材体系的构建而言。教材体系的构建是既体现综合又有整体感,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其基本点是:立足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路历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价值取向(基本价值目标),分年级组织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内容结构。

就教学内容的安排而言。整套教材始终围绕着“基本价值目标(一个中心)”的实现,根据学生现实的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来安排教材内容序列,同时结合初中学生不同学段的主要问题,确定各年级的教育主题,为解决教育主题而安排教学内容。

就教材内容的编写而言。整套教材也始终围绕“基本价值目标(一个中心)”的实现,依据学生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特点来编写。可以说,初中思想品德整套新教材的编写较好地表现为逻辑性、系统性与针对性、问题性的有机结合。

教师只有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新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教材。

以上是我个人在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思想品德教材(人教版)进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仅代表个人看法,未必正确,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篇4

一、新教材的特点

1. 注重对未知事物的探究。

为了还原科学探究的本来面貌,教材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结论,甚至根本不给出结论。最初面对八年级上下册中共安排的18个探究活动,我感到非常困惑,因为我们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精心准备实验器材的工作量非常大,加上在课堂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是八年级学生对实验非常陌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会占用很长的时间,导致课堂活动不够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所以我也像我校一些教师一样认为学生实验不如教师演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实际上新教材中列出的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大部分不需要专用器材,有些是学生随处可得的,比如“怎样才能使物体发声”等。这些活动我认为可以安排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完成,让学生依据教材的提示把探究实验作为课前的家庭作业,而在课堂上学生只是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只需根据探究的难度适当地进行补充即可。如此安排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生本主义”思想。需要使用专用器材的探究实验实际上就是旧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新教材在编写中已经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活动时间。当然并不是说探究活动越多越好,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考虑到操作的难度、精度等问题还应由教师来完成。

2.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肯定指的是教材,而“纲”我认为应该是课程标准和中考的考纲。近几年中考实验命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有时给出的器材可能是生活用品,比如该使用烧杯的可能换成水桶、饮料瓶之类的物品,可见只是靠教师在课上给学生演示的或讲解的那些实验远不够用,有时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比如:我最初接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在2002年中考总复习时选用的一道青岛市2001年的中考题中,但现在新教材中比那时多出了两个环节:“评估和交流合作”,并且在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中考文化课说明》物理考纲中对探究活动都有要求,我们不切实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他们就不可能明白各个环节应该做什么。2008年哈尔滨中考试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都已给出,就是让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实践,部分学生就可能会交白卷。再有新的课程标准和考纲中对原来实验的要求档次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探究实验考查的比重增大,而测量性的实验比重逐渐减小,比如“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测电阻”和“测电功率”三个实验,在2009年中考考纲中只对“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作了要求,而另外两个原来作为重点的测量实验则没有显现。实际上这三个实验的整个探究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目的和结论有所不同。并且考纲对测电阻的实验作出了调整,由测定常量改成了测定变量,所以对于处理测电阻和测电功率所得的三个结果处理得比较的经典题型也随之被淘汰。还有像影响蒸发的因素、在测电功率的实验后加入当电流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的探究,课本中根本没有显现,但在课程标准和考纲中都作了要求。所以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新课标及考纲灵活处理教材。

3. 教材中各个栏目的处理。

新教材中设有“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科学世界”、“STS”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多个栏目,我们应该对各个栏目都加以重视。在教材中的各个栏目中,没有明确地区分哪些栏目是必须在课堂上讲的,哪些是可学可不学的,每个知识都是教材有益的补充,甚至是教材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我们要予以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半导体和超导体教材是在科学世界中展现给学生的,但是在考纲中是有要求的。并且教材中还包含有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课题,有的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数据,有的没有唯一的答案,比如“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大约有一半的开放性试题。当然我们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内容都在课上讲解,但我们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比如“STS”、“我还想知道”、“科学世界”等栏目。通过教学实践,有些问题我们可能也弄不明白,我们就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我们高高在上的位置已经动摇,现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网络已经普及,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单单靠教师的传授,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教材中的一些问题我也弄不明白,但又不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干脆把这些开放性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网站,如“百度知道”、“中学物理教育网”、“初中物理在线”等,还可以指导一些搜索的关键词,但决不能越俎代庖,直接给出答案,因为对于有些问题我们不可能给全答案,并且有些问题我们也无从给出答案。如:为什么有的废电池放置一段时间还能“生”出电来,我就让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还有一些内容,例如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只要学生能根据说明书学会如何使用电压表即可,其他的一些技术参数教材中并不加以解释,学生也不需要明白。

二、使用新教材的困惑

虽然实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倡导的课程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1. 标准课时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按照教材的安排,基本上就是一课一课时,但有的课程,尤其是电学部分,局限于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的容量,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有的需要一节半课,有的甚至两节课还不够用,而八年级物理标准课时是每周两节,根本完不成教学进度。

2. 在新教材中省略了一些前后联系性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连续性。

如“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中只是定性地比较了电阻的大小,而电阻间的数量关系没有作任何要求,但在以后的计算题中会经常应用到,况且它们的探究也不难进行,所以我认为应把它们列入正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这样记忆会比较深刻。还有“电能”一节,教材完全用消耗的电能代替了电功,在定义电功率时学生会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3. 知识间的整合不匹配。

谈使用教材的几点体会论文 篇5

新课标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而我区正在使用的西师版教材更是充分体现了“突出审美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和弘扬民族文化,注重开放性”这几点。那么,怎样使用好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到西部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重视音乐实践,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地结合,使音乐教学的过程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呢,下面,我以“快乐的三峡娃”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没有过的生活实践教师应努力借助其它手段帮助学生建立。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快乐的三峡娃”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领略三峡的美丽风光,了解三峡工程,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大山里的学校》和《雀尕飞》、歌表演《上学啦》、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等。在备课时,我感到城市里的孩子对三峡移民比较陌生,让学生了解浩大的`三峡移民工程,感受移民孩子欢欢喜喜搬进新修的移民小学和搬进新家时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我把让学生了解三峡移民作为切入口进行教学。首先,介绍三峡工程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峡工程吗?(请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三峡工程),然后我再请学生看介绍三峡工程的课件后小结: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有几大作用;一是防止洪水,二是可以大量发电,三是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为了修建三峡大坝,无数的三峡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来到了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新家。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移民,我画了简笔画,学生通过生动的简笔画明白了因水位的上涨导致移民的家园被淹没,所以只有搬到位置较高的地方建立新家。总之,让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拥有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情感上更能引发共鸣,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平等交流。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呢?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不论你在课堂上给他欣赏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我乐于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感悟。在歌表演《上学啦》的分小组创编过程中以及在学习歌曲《吹吹打打搬新家》的时候,我总是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多一些体验,少一些讲解;这种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情感交流后的学习成果学生更易接受,让音乐课堂成为了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凸显教材的地方特色。

关于新教材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6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师;素质教育;教材教法關;教学艺术

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阐明了初中化学改革的背景和课程性质,提出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标准设计思路,对课程目标,学习主题,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它编写的教材都体现这一宗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否能完成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主要在一线教师,为此,提出迎接新课改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教育必经之路。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迅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把育人放在首位,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素养教育,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全方位素质教育方面上。

二、学历达标

我国是农业大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还很落后。目前,中学化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虽然学历有所提高,但是不达标的教师还很多,这些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技能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应不断的自觉的学习,参加各类学习班,使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达标的教师也要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学新知识,学新方法,学新技能,学新功夫,教师的智能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教育主管部门也应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之门。

三、过好教材教法关

新课标,新教材,抛弃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应试教育为重点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构建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新模式。这对广大的教师无疑是新课题,大家都是初学者,这就要求我们要系统研究新课标,系统学习新教材,理解新课标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掌握编者的意图,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教学中才能轻车熟路。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教育教学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完成教育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扬弃,新的教学模式要体现,怎样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这就急需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就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介绍各位供大家探讨。发现法教学模式;引导自学探究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社会调查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自学质疑合作点拨教学模式;问题信息感知扩展教学模式等等。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新教材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试验和旧教材相比都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家庭废弃物制成简易装置完成所有实验。教师要把教材的所有实验亲自做,反复操作,找出每个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形成演示试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技巧,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实验技能。教材的实验不都是完美无瑕,要大胆改进和改革现有实验,并且根据教材的需要创造条件增加试验。

五、形成特有的教学艺术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 更新教学理念, 顺应教材改革要求。

传统的地理教学, 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 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及能力的培养, 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 远远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关键, 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则将直接影响教师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因此, 实施新教材, 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适应教材改革形势。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 选择课程资源, 组织教学活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 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推进新教材实施进程。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 了解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意见, 也为了用好新教材, 改进调整地理教学, 我们地理组经常深入到各校各班听课、评课、研究, 举行师生座谈会;让学校定期将学生的优秀的新教材征文登在学校的学习园地上, 在全校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 采取个别解决的方法;对普遍的问题, 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解决。

二、活用新教材, 让学生动起来

新的地理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的具体做法是:创设情境, 诱发动机, 让学生活动起来。运用不同的策略,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也正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所在。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在讲授“天气与生活”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课前预习, 让学生收看天气预报, 这样学生在收看天气预报的过程中, 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在家里, 无意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学习这一节课时, 恰巧出现了大雾天气, 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 一上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今天早上出现了什么天气?”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回答:“大雾天气。”“请说一说, 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 你在上学的路上有什么感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有一位同学抢先站起来说:“这种天气, 能见度特别低, 上学骑车很不方便, 应注意交通安全。”“由此可见, 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遇有这种天气, 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可要注意交通安全, 你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这样, 巧妙地联系实际, 借眼前之景导入课题, 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 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让学生朗读课本插图中有关“天气与生活”的描述, 自然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在读“中国城市天气图”时, 改变了过去教师读、学生听的做法。先让学生合作预报北京的天气情况, 然后让同桌学生合作进行练习。

2. 密切联系社会热点, 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激起学生关注社会变化的兴趣。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再是当代学生的追求。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 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在当今信息时代, 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新教材中尽管增加了大量的现代信息, 但仍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当代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应当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 事事关心”。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新地理教材注重人文地理的特点, 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的兴趣, 为地理教学增添活力。我在讲授“地图”一节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为寻找本·拉登的确切地点, 最需要什么?大部分同学想到了地图, 接着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不仅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 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 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 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我讲授“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一课时, 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软件:一个运动的云朵, 遇到山地的阻挡, 顺着山坡逐渐上升, 到达一定的高度, 形成降水;而到了背风坡, 云朵逐渐下降, 却没有形成降水。学生在观察中自己得出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三、构建“主动参与, 勇于探究”的学习新模式

1. 充分运用地图, 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会学习。

新地理教材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各种地图中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在新地理教材的教学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述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尽量地减少教师的讲述,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 从而逐渐树立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2. 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 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 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选择部分课题让学生讲解, 事实证明, 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对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8

一、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缩短了新授课中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很难实现数学的有意义学习,只能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如定义、公式法则机械记忆。而机械记忆的知识是很难产生广泛的迁移的,缺乏迁移的知识是无法转变成能力的。知识形成过程的新授课教学,应是培养一般思维和数学特殊思维方法的重要时机。因为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在新旧知识间进行相互作用,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间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如果压缩知识形成过程,那么其被压缩的往往就是学生既可学习思维方法,又可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学生将错过或失去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机遇。如在反函数的定义教学中,求函数的反函数,要强调原函数,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引出反函数的定义和反函数的步骤,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反函数定义的实质,而且能准确地求反函数。再如教师讲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千万不要因怕费时间,而轻而易举给出公式,因为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我这样做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我先举两例:“求1+2+3+4+5+6+7+8+9+10=?”“1+2+…+99+100=?”学生得到启发,找到规律,进而形成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倒项相加法”。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公式,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体会出用自己所学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

二、适当采用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

什么是“讨论式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即本节课的课题,通常由一个或一组尝试性问题体现出来)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个人准备、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派代表发言,还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的规律,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对称、统一、奇巧、新颖、意外、平凡中之不凡),使数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师生共同参与,安排好每项教学措施、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提供一个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简化的、理想的(顺乎自然又有必要的波折歧路)形式下,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像历史在戏剧中的重演)。在这个意义下,课本是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颠倒局面)。在这样的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有不同见解的争论质疑,多端信息的传输反馈,学生能吸取知识,交流见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在教师主导下的讨论式课堂,有点像历史在戏剧中的重演,但是有着重大的区别,而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不能排练。教师通过备课、教学设计,做准备是可以的,但是真枪实弹的学习研究过程是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排练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由封闭的简单机械系统加以控制的。教师提前制定好课时计划,大体上按课本上的知识系统,逐点讲授,每个部分、每个教学环节用多少分钟都安排好了,当教师讲完最后一句话,打钟下课,一节堪称楷模的好课也诞生了。然而这种“老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究竟是什么,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提倡合作学习与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讨论式课堂是几十个学习的小主人对所讨论的问题随时作出反应。大家虽然有共同的目标,遵从一定的规律,但由于个人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路会有差异,提问和回答也会呈现某种“无规”。因此,教师无法按提前准备的办法一成不变地来指导这种讨论,而必须随机应变,对讨论进行临场控制,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恰当的、必要的引导、建议,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时往往需要对教学目标作出适当调整)。

三、授课时间不能太短

新教材中去掉了老教材中的部分知识板块,调整了部分知识结构,新增了很多知识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这向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如何在三年中讲完比老教材多得多的知识内容。

目前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为了实施研究性学习,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有的教师把传授知识的时间缩得越来越短,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讨论和自学,甚至有的学校明确限制授课时间,提出课堂授课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综观中国教育的历史,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针对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对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规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不能一概而定;二是考虑到新教材在高三阶段还有必修与选修的内容,为了争得更多的复习时间,有的教师在高一和高二阶段想方设法压缩授课时间,争取在一节课中讲两至三个甚至更多课时的教学任务,以致舍弃许多知识内容,对一些概念、定义的讲解,公式、定理的证明草草而过,甚至不讲。其实,评价考试要考查的许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能力都隐含于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和它们的推导过程之中,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手段,表面上看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并且还争取了大量的复习时间,但学生知识的掌握是支离破碎的,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形成。

四、对学生的鼓励是不是越多越好

按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容易有效地接受信息。对学生多加鼓励,这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度”,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答问题不假思索地大加鼓励,形成了“学生说什么都对”的现象。学生本来讲错了或质量不高,经教师的“翻译”也变成对的,这是当前的教学改革必须加以矫正的问题。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9

虽然说新课改绝不等于新教材,但新教材的使用应该可以看成是新课改启动的标志。

新教材不止一个版本,我们浙江省使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是湘教版的。对于新教材的评价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新教材的许多优点当然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更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注重地理知识在社会中的实用价值,呈现方式多样化,图文并茂、直观活泼等等。但新教材也明显存在着对学科的系统性考虑较少,内容选择不完整,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内在结构和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针对新教材的这个不足,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有如下几点实施建议,仅供同行切磋指教。

1 重视课前小复习,知识回顾很必要

新课开始,我们往往创设各种情景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的各种方法中,我认为旧课复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学生接受新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不清楚甚至遗忘,接受新知识就会有障碍。教师在讲新知识之前,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使学生养成了将新旧知识结合的习惯。尤其针对一章中间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旧课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旧知识的关系,逐步建立知识网络,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必修Ⅰ“大气环境”的一章中,关于“大气运动”的知识间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在分析“三圈环流”之前,回顾前一节“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的知识就很有必要,否则对“三圈环流”的形成就很难理解;之后季风的特点、高低气压中心的气流运动特点等,也都与前面“风”的形成知识相关;而各种气候的分布、成因则与整章的内容都有联系。所以学生要完全掌握关于“天气和气候”的知识,哪一节不理解都不行。

2 过渡性语言要说好,前后联系点明了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而这一个个教学活动就好像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珠子,教师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珠子的丝线,缺少了这条线,再好的珠子也变成不了美丽的项链。牵起课堂的“线”,既能帮助学生总结回味学习内容,又能激起学生继续学习新内容的强烈愿望。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自己过渡语的规范性、启发性、感染性。

过渡语的类型有很多,比如直入式、承上启下式、问题式、归纳式等等,具体选用哪种类型的过渡语,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目的灵活运用。针对新教材系统性较差的特点,在课堂中,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过渡语,这样才能架起知识点间的桥梁,使教学知识环环相扣,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以整体形象感知学生。更能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进入新的领域,唤起学生新的感受。

例如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教材先是讲述了城市区位的知识,然后是城市土地利用,最后是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可以说这一节涵盖了有关城市问题的许多内容,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教材中并没有直接讲述这种联系,有关“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也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点清知识间的联系,说好过渡语。比如我们可以在第二课时用直入式过渡语开头:“上节课我们从城市与周围事物间的联系这个角度关注了城市的区位,这节课我们进入城市内部来了解一下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学习完第一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的内容后,再直接用“城市功能区”的概念过渡:“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从而形成各种城市功能区。”,在对各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过后,再直接用“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过渡:“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组合及其有机联系,称为城市空间结构(也称城市地域结构)”。这样,学生就能把各环节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3 板书板图不能省,多媒体无法全代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越来越多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多媒体电教手段。不可否认,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但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许多图和动画的展示往往一闪而过,像放电影一样,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等等,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传统的“三板”教学法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课堂中一些重要的图,能用板图展示,就应该使用板图。它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也能很好地补充多媒体的不足,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板书更是绝不能省的,尤其是针对教材内容系统性欠缺这个问题,结构式、网络式等结构合理的板书往往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

4 课堂学案巧设计,“一页纸”教学显神奇。

课堂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我们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识框架、难点解释、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

课堂学案如果设计和使用得当,尽管可能只是“一页纸”,却能发挥神奇的作用。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0

1. 转变教师角色,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 把大多数“自我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 动手操作、思考问题、交流讨论、总结反思都要到位。在教学活动中,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他们自己设计、探究、交流等等。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位, 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 而不是教学的主宰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 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 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促进教学相长。教师要乐于“蹲下来看学生”。不仅是身体蹲下来, 心灵也要蹲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与学生“打”成一片, 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知、探究, 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思考研究, 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 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1. 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 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讲授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这个问题时, 我发给每个组几张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 一张滴上事先做过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软饮料瓶 (瓶中的水溶有二氧化碳) 中的液体, 结果试纸变成红色, 将这张试纸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片上, 同时让学生思考试纸变成红色的原因。有些学生猜想可能是水使试纸变成了红色;也有的认为是二氧化碳使试纸变成了红色。这时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 将蒸馏水滴在紫色的石蕊试纸上, 结果紫色的石蕊试纸没有变色;同时将一张干燥的紫色的石蕊试纸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结果试纸也没有变色。此时, 有的学生想到可能有新物质生成。这种物质是什么呢?这时我又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 将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在紫色的石蕊试纸上, 结果紫色的石蕊试纸都变红了, 这个实验说明酸可以使紫色的石蕊变红, 此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可能水中生成了一种酸。这时可以告诉学生这种酸就是碳酸。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刚才变红的试纸, 学生惊讶地发现红色已经褪去了, 原因何在?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碳酸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了, 也有的认为可能是分解了, 说法不一。此时, 我让学生先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了成红色, 再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 加热并将沸腾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结果原来的变红的溶液又变成了紫色, 石灰水也变浑浊了。对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早就有了了解。这时不用我再解释, 学生已经很自然地想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而碳酸又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同时也了解到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很容易分解。这时, 我又追问是不是二氧化碳与石蕊反应而没有与水反应呢?学生思考后认为刚才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没有发现变色, 所以不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蕊反应了, 而是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2. 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为学生的智力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还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品质。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的方法, 为学生的智力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对科学方法的传授形式多样, 呈现的方式主要通过实验、基本概念和理论、习题和化学史等方法。

3. 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1

一、创设情境、适度沟通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课堂教学中,我就经常运用这一方式,导入新课时,为了将学生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去,上课前都会准备一个小故事或者音乐或者视频之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和同为一家》一课,以《爱我中华》来导入,再辅以一张有56个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排成“56”的图片来吸引学生。学生自然就知道了我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并且脑子里就已经在思考一些关于今天上课的内容。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是很令人满意的。记得我2010年参加了苏州外校的一个“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课前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陌生的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同我,进而能够和我一起走进课堂。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决定先打情感牌,趁着下课和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随便聊聊。通过这样的适度沟通,获取一些最初的感性认识。课前再用热身的形式打出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猜猜是何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此举在后来的评议过程中得到了与会的所有老师的认同。

二、适度的课堂提问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互动的表现方法之一。随着教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提问不仅要做到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中。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次,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节课40分钟,不能问个不停。第三,要做到提问与探究和创设情境相结合。以上三点是我平时上新课时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在各位同事的帮组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方法,这里也列举几个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比如我抓住他们要分数及小组“面子”的心理,在课堂上一般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第二种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当回小老师,即给他们一点时间准备,让他们自己在规定的范围内出题,然后自主选择由哪组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当然我事先要大致统筹安排,这样一节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不让哪个学生掉队,人人参与,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提问,学生在课堂中既能集中注意力,又可以熟练的掌握知识,确实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教育要创新,这固然是一个趋势,但在创新当中不要违背教育的主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刚刚结束的人教版初二历史八(上)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中,尤其当讲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比如在上《鸦片战争》对《南京条约》进行分析时,既要提高学生全面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不能让学生走进《南京条约》的签订也给中国带来了好处的误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让学生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我在此基础上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时,当我们的国家利益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答案真的很有创意。我静静的听着他们充满智慧的发言,这时突然初二(八)班的一个女生举手了。

“老师,我觉得我以后再也不学英语了”。此语一出,立马引起班级的阵阵“骚动”,赢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听完她的发言后,我的心被触动了。心想,她的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偏激,同时又被一部分比较调皮的同学给“利用”了。想到此,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轻轻问一句:

“为什么?”“老师,它们对我们的国家伤害太大了,现在还要学他们的语言。”

“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位同学知道?”听后,我没有直接讲评他的发言,而是在采取迂回战略。

学生们立马讨论开来,有的说是为了知道过去,有的说是为了勾起我们自豪与感伤的过去……

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开始把两个问题合并起来,一并回答。

“同学们,说得通俗点,我们学历史的主要用意就是知道并了解我们的这片沃土上曾经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究出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预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过去,更不能因为列强欺侮我们,我们现在就不去学他们的语言,相反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找到他们先进的原因,从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东西,达到最后的目的——超越他们。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国学生学英语太疯狂了,学的热情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其实我们要辨证的看待这件事情,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利,尽量避免盲目的学,无目的的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好英语,学好历史,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这堂课后,我意识到一堂比较好的课,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外,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做到触类旁通,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

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四、重视反思

反思就是对课堂行为进行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这样界定反思:“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对每一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导下节课的操作。

反思一:我在讲《开元盛世》一课时,最后让学生讨论武则天的功过,在我的引导下,讲到武则天的“无字碑”时,就有一个初一女生这样写到:“虽为女子但为帝,身在其职促发展。”还有另一女同学这样写到:“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代女皇武则天,打破了这千百年的铁门。我们骄傲多半基于我们无知,武周的傲骨像历史扉页,虽没激烈的火花,却已光照千古。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是的,但这冰心傲骨的那一刻,已璀璨历史的长河。”后来在反思学生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么好的语句时就在想可能与我的激发兴趣有关,当然可能也与这两位学生的性别有关,因为她们都是女孩子。

反思二: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起码要有一桶水。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到底该怎样才能做到?年轻老师教学经验不足,我坚持走出去,当然学校领导也很支持,从教几年来也出去听了很多节课,一有时间,就想尽办法去听我们学校的一些其他老师的课,课后及时的进行学习、消化,以此来提高自己。

反思三:年轻教师在进行新课改时如何驾驭课堂。有时候学生太激动了,以至于课堂比较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在这里也恳请一些老教师多给我一些指导性意见。

反思四: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非常小,很容易与他们相处,甚至相处的非常好,但是有时候有些学生会没大没小,弄得我很尴尬。该如何把握与学生的交往的一个度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索。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较浅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我来说起步不长,但要形成完整的理论性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创新。

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几点感受 篇12

一、听力问题

近几年, 有的省份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 有利于广大农村考生, 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高考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 给学生和教师的感觉是听力平时不用训练, 只需要学好语法、记好词汇等就可以了。英语毕竟是一种语言, 它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际, 我们很少看到两个人不会说语言而拿着笔在纸上写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可偏废。这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也不可能把英语学好。

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问题

我国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改变, 但依然存在。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机械操练, 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学生缺乏思考, 缺乏独立自主的钻研, 缺乏创新的能力,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丧失, 真正成为考试型人才。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努力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变革,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调整和形成各自学习的方式, 增强自信, 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 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

三、学习策略的培养问题

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必须培养学生能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学习。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在元认知的作用下, 根据学习情景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各种关系及其变化, 调整自己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中外教育界的大量研究表明, 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 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英语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 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在新教材中, 有很多关于英语策略培养方面的内容, 有听力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词汇记忆策略等。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策略,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形成和运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目前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由于我们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 把语言当作知识来记忆学生成了“记忆机器”, 另一方面不少独生子女受社会上下不良风气的影响, 进取心不强自制力差, 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 心理素质较脆弱。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本套教材时代感强, 材料新, 紧扣学生的实际, 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感情共鸣。例如, Unit 13 People关于情商和智商问题, 让学生知道情商对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Unit 14 Careers一单元, 让学生了解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特点以及从事此类职业所必备的素质, 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一定的思考, 学生的努力方向会更明确, 学习动力更足。通过对Unit 15 Leanin的学习, 学生了解终生学习及其重要性及终生学习的方法途径,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必会树立学习的信心, 增强学习欲望,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上一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下一篇:日本的核电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