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困惑

2024-05-10

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困惑(共9篇)

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困惑 篇1

在农村学校生存越来越难的今天, 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均衡教育。而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也应该积极地思索今后的出路, 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农村学校要整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备课中的困惑

1.备课流于形式。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按照区局精神, 在一次备课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二次备课, 理论上这是正确可行的, 但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却往往事与愿违。

(1) 不是每个教师都去备课, 甚至有的教师连一节课都不备, 虽然备课实行轮流制;有的学校在配备年级组时由于教师的能力、年龄等存在差异, 备课的重任就落在年轻人得身上, 甚至完全由他们代劳。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由个别教师备的课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 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 内容深浅把握不准, 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其次, 有的教师只是应付了事, 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个教案, 一旦用这样的教案实施教学, 师生会集体受害。

(2) 备课组形同虚设。由于学校小, 全组的教师只有两三个, 这样想搞集体备课就难了。有的备课组干脆就不进行集体备课, 如果上面要查, 就由备课组长造假, 一学期写上几次就行了;有的备课组在吃饭、走路时两人一碰头, 说了几句话就算集体备课了;有的组即使偶尔坐下来, 那些没有备课的教师对教材不熟悉, 对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没有思考过, 甚至看都没看, 他们能够说出什么吗?也许有经验的老教师凭经验可以说几句, 但也不过是空话、套话, 说了等于没说。多数教师因为没有备课, 所以没有发言权, 只能闷声不响, 全盘接受。即使别人备的课水平再低, 再低效, 他们也只能说“好”。

(3) 不备课就上课, 不按教案上课。有的教师由于资格老, 凭着经验上课;有的教师照着参考书宣读;有的教师自以为水平高, 看不起别人的教案, 自己又拿不出个像样的教案, 只能由着性子上课。这里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备课就上课, 甚至连教材也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匆匆“钻研”, 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履行自己的教学义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 教学内容不熟悉, 教学过程欠思考, 教学方法未掌握, 怎么能发挥教师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呢?教师不能把握重难点, 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教师教得糊涂, 学生自然学得糊涂。

笔者认为, 备课组应提前一周做好准备, 讨论备好下周的课, 而且要认真地对待。发挥众人的智慧, 明确重难点, 交流讨论突破的方法及要点;上课前还要写简案, 原因就是要教者认真钻研教材, 不能拿到什么上什么。

二、作业中的困惑

(1) 作业多。现在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可谓是下足了工夫。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就日益沉重。有随一类教材发放的补充习题;有二类用书中的评价测试;还有本校的导学案以及各种试卷等。光前面的三类, 语、数、外三个学科加起来一天就不知多少。

(2) 作业质量不高, 针对性不强。所出的这些作业, 不能做到结合具体的校情、班情、学情, 有的作业学生做不出来, 交上白卷;有的学生都会, 根本不需做, 浪费时间。

(3) 批改作业时, 不注重分类、归纳、总结。还是上面所讲的, 该练的不练, 不该练的乱练。批改时就应该把学生错得多的题目整理、摘录出来再练, 个别错的, 单独辅导。

三、讲与练困惑

(1) 讲的问题。现在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懂, 拼命地讲, 到最后学生还是不懂。这种教学方式必须要改变。笔者认为, 讲一条让学生弄懂一条, 讲十条弄懂十条, 总比讲一百条一百条都不会的好。

(2) 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用于学习, 听教师讲课, 而练只能到晚上进行。课上练的量很少, 时间很短, 导致重学轻练。这种方式能否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 值得怀疑。从哲学上看“一个正确的认识, 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如果能合理地分配练的时间, 在课上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 教者巡视, 指出不足, 课后再适当地补充练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个问题, 看似简单, 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相当的困难。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学校的教学质量定会稳步提高, 农村教育就会有出路。

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困惑 篇2

(济宁市任城区机关幼儿园 姜 梅)

在幼教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园也跟随课题加入了新教参的试用中。“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也好,“建构式课程”也好,老师们首先被生动、鲜活的生活课程所吸引。课程目标的多元性,课程组织的综合性,也更易于老师操作。但尝试不久,困惑也接踵而来。

首先是来自家长方面的:新教材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同步教育,并设有与家庭社区资源共享的具体操作方法。当家长初步了解了以后,合作态度有热转冷,怀疑知识性内容浅了,是否影响幼儿的发展。

之后是来自老师实践中遇到的困惑:

困惑一:如何把握课程目标一些内容看起来似乎太简单,老师总感觉抓不住东西;有的一个内容涉及领域又太广,操作时总担心重点把握不准。

困惑二:如何把握教师角色正如朱加雄教授分析:教师针对如何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探索,感受探索带来得快乐?如何判断儿童学习的关键时刻,适时适度的介入和参与儿童的活动?

困惑三:如何把握师幼共建契机对于师幼共建生活课程方面,老师们运用以有经验操作较为自如,但在某个活动中,老师不知怎样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把握契机,发挥他们的潜能。

困惑四:如何做活动记录习惯了依据教案组织活动的老师,只想着如何完成教育目标,顾不上观察孩子。

不难看出,老师们产生困惑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课程改了,教育观念没有变。意识到这点,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新课程,解决困惑的思路也就有了切入点。

一、依据专家案例分析,转变老师观念。

我们从朱加雄教授下面的这段话中得到了启示:“再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曾要求幼儿园教师以幼儿园为本,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讨。但是由于缺乏高一层次的人员的引领和帮助,同一水平的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动往往是像留在原有的水平。“我们没有条件让每个老师,甚至部分老师、去听取、专家的`教育思想,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很容易收集到专家及走在幼教改革前沿的教育实践者们的经验。使我们的困惑有据可查,有例可依。

二、基于行动,解决现存问题

(一)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把握课程目标

研讨中,通过对新课程的分析,使老师们明确:新课程的内容设置,都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把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基本源泉。以生活课程为渠道,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及专注能力。使幼儿从小乐于发问、主动探究、善于创新、发展与人相处的谦和品质。开发幼儿的潜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总之新课程目标的设定,都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明确了这一点,目标也就不难把握。

(二)从专家的指导案例中,体验角色的转换

专家们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虽说法不一,但观点一致:信息交流者、观察者、活动参与者、幼儿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具体操作起来如何把握?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之后,专家们可操作性的指导案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

(三)从解读幼儿的角度,作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对于老师们来说确实是个难题。从‘效果性的记录’到‘活动真实情况的罗列’,还是习惯于从传统意义上记录。人人都会观察,但观察什么?记录什么?我们从朱家雄教授的文章中得到了启发:儿童在学习吗?在学什么?是如何在学习的?有没有得到要学的东西?学了什么你没有要求学的东西?这样,就直接将老师的目光引向了儿童。学会了观察幼儿实际能做什么和他们确实做了些什么。虽然老师们还时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思想,但对幼儿的关注增多了,知道从什么角度解读幼儿,从而反思自己的不足。

(四)通过多角度互动与家长合作

针对家长的不理解与质疑,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家长慢慢转变了看法:

1、在活动室门口设“专家观点栏目”,因为专家的看法对于家长是最有说服力的。使家长渐渐明白:生活课程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渠道。

2、通过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各种能力的发展。

3、在活动室门口开设“温馨提示栏目”,把老师的建议、幼儿的表现、需要家长合作的内容,以这种方式交流,家长更易接受。

4、通过“家长建议意见表”,促进老师的家长工作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困惑 语法 古文 选修

新课程改革过去了三年,在这期间,我亦承担了从高一到高三一轮的教学。这次改革无论是从教学的观念上还是教材的使用、课程的设置上,都较之前面的改革力度要大,范围要广。我亦从中学习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亦有几点困惑,就教于同行之后,发现他们亦有同样的烦恼。现一一陈述出来,就教于各位专家。

困惑一,语法知识要不要教

传统的语文课本是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读文能力,编排体例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一个个专题,初衷是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地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于是作为语文知识一部分的语法知识就被淡化,初中不讲语法,学生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不知道名、动、形、介、连。由此也就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看不懂表意复杂的句子,进而也就不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为这些句子是需要对之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才能读懂的。例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句“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是一个单句,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提出它的主干。如果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主谓宾,又怎么去提句子的主干呢?其次,学生在文章中经常会把名词当动词用,到处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曲解甚至误用词语,生造甚至滥造词语;表意含混不清,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不清,别人说什么又不知道。最后,古文读得支离破碎,似懂非懂。学习古文的时候,必然要涉及到活用的词类、特殊的句式,而如果我们的同学连名、动、形都分不清,又怎么能够理解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连宾语、定语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理解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如果连这些都不能掌握,又怎么能做到准确翻译呢?例如《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幽于缧绁”,《赤壁赋》中也有一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谁是动作的发动者,分不清句子的成分,那么这两个句子“于”都会被理解为“在”。又例如《赤壁赋》中“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这两句都有“东”,但前一句是名作状,译为“向东”,后一句是“名作动”,译为向东进军。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法储备,又何谈得上准确翻译?

困惑二,古文的讲解究竟应偏重于哪一面

在所有的公开课上我们都会看到,基本上一节课只有几分钟在讲字词,有的甚至于连10分钟都没有,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鉴赏作者的章法技巧。我有一位好朋友的女儿在苏州中学,我问她,老师是怎么上古文的。她说基本是不讲字词的,就是分析技巧、情感,我问她懂不懂,她的回答很直接且现实:“没什么懂不懂的,找本课外的翻译书抄抄就解决了。”我于是让她翻译了高中必修课本中的几个句子,基本不对。我想如果连文章中讲了什么都不知道,或者是知道得不准确,你就去给她讲这个文章如何精妙,那不是无异于对牛弹琴吗?在半梦半醒之中进行的鉴赏探究有价值吗?

困惑三,选修教材安排是否有可行性

高中三年有1.75个学年学选修部分。选修是5个模块16本书,其中“诗歌与散文”3本,“小说与戏剧”4本,“新闻与传记”3本,“语言文字应用”4本,“文化论著与研读”2本,要求选4门,修满8个学分即可。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再选3门。首先,“选修”的“选择权”依课改的初衷应该是给学生的。学生感兴趣什么就选什么,而事实上由于考试、教师配置、考核管理等一系列的原因,“选择权”仍然在老师的手里,这就变成我老师选什么课你就得上什么的局面。“选”的意义与价值已经冲淡了很多。其次,选了以后有学分考核,那么这个考核所针对的就应是选的这本书,而事实却是教的是什么,完全不考什么,可是两个学分照给。至于说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可以再选3门,基本是不可能的。选修教材的编写,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中有很多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困惑四,作文的训练序列是否应与课本配套

以前的老教材,课文基本可以作为写作的一个范文,学生可以模仿、借鉴。而苏教版没有一个基本的作文训练序列,其实,放在文章后的作文训练很难借鉴前面的文章。例如必修一版块一,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前面的三篇文章是《劝学》《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三篇文章可以说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规范的议论文。在初中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在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算是规范的议论文的时候就指导他要学会运用多种说理方法,这无异于让一个人还没有开始练内功,就让他开始练刀剑,结果,全是花架子,别人轻轻一击,就溃不成军。虽然在选修教材中有专门的一本“写作”,但那是要在必修课本全部学完之后再选的,那么前面这1.25个学年作文又如何来教呢?

困惑五,唯人文性能否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苏教版的指导思想很明确,5个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用人文话题来统领一个个专题,体现三个度:①人与自然;②人和自我;③人与社会,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在考虑教材的人文性时,是否就应该撇弃别的因素?例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的掌握,文章是否适合高中生的认知度,适合高中课时的安排等等。如果只是唯“人文性”至上,那么,我们的学生到最后所学到的也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人文精神“,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反而会教出一批话不会说、手不能写的高级文盲。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个人体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4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 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 但是, 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 还要不要“训练”?

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学生往往是内心感悟而不知如何表达, 通过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 有益于他们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口语训练, “做到我口表我心”;可以给学生文字材料, 要求他们写出读后感, “做到我手写我心”。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多动手, 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感悟, 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高质量的阅读, 尤其是创造性阅读, 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 是阅读的开始, 而不是阅读的终止, 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高中生的阅读既要有形象性的感受, 又要有理性的思考, 这样才有可能深入的理解文本。而我们的一些学生只愿意感受, 却不愿意动脑筋思考,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 高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课本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我们今天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我认为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 理解作者的思想,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站在作者的立场之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融入自己的想法, 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 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 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 解读不够深入, 缺少内在体验, 浮光掠影, 不作深入探究, 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学生读不懂文本, 光有所谓的理论而不会分析, 言之无物, 假话空话套话一大堆, 这完全是语文的悲哀。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要让学生说话, 说出他们对文本的感悟, 多思考、多体会、多表达, 不怕出错就怕不做, 不求热闹但求成效。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语文课堂上, 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各种意见, 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 更不用说什么点拔引导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功底, 要不断的学习, 要扎扎实实的备课, 语文老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 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 要有自己的见识。阅读教学的发展, 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 阅读教学的改革, 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 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既要传授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给学生, 这样学生的表达才会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又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 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又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不可盲目的认为学生说的都是对的;我们既要和学生平等交流, 又要点拔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 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 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从专业的角度, 从认知的高度, 从思想的深度, 全面的指导学生, 以理服人, 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云南省元谋县第一中学白光志

邮编651300电话 ***

邮箱1274380545@qq.com

摘要:进入高中数学新课程以后,很多教师和学生分别在教学或学习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一些问题。教学目标要求难以实现,教学内容难以按时完成,课堂教学怎样实施才能更加有效,数学新课程对农村学生的学习造成那些困难,教师和学生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才能克服困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农村学生、困惑

2009年9月,云南省开始整体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云南省当年所有高一入学新生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A版教材。我所处的元谋一中是一所县级高中,信息闭塞,硬件设施较差,优秀的学生都往省级或市级重点中学读去了,到我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松散,行为随意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些粗浅认识,对新教材教育教学也有一些体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在此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 新课程有更高的目标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比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层次更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重视数学的过程教学,舍弃应试教育中的结论教学模式。例如必修

(一)第一章第25页习题1.2B组的第2题,在题目先给出条件后,要求学生画出满足条件的函数图象,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1-

握程度不同,画出的函数图象也各不相同,这与过去答案唯一的教学相比要求更高了。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全民族数学素养。相对于基础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这一目标很难完全实现。

二. 新课程对教学方法要求更高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

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去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同时教师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应用教师教学用书中配套的光盘制作优质的课件去丰富自己的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到硬件条件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开展。

三.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开放有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追求课堂教学有多精彩多完美,但求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都有所收获。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讨论、对话,理解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新知,探究新知,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因材施教。而我们农村来的学生没有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和效果不太明显。

四.新课程的内容偏多,难以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中数学必修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而高一就要学完其中四个模块。高一要完成必修教材的1至4模块,高二要完成必修5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以高一上学期为例,必修1,2各安排36课时共72课时,按每周4课时20周计算一学期共80节数学课,除去两次阶段性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去复习小结,更没有时间上习题课和进行单元测试了。而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都难以完成,甚至用两课时来完成都是常

有的事,经常出现到了期末考试了而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最后不得不快速推进。再具体到每一章节,必修2中按编者的意图,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用8课时;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用10课时;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用9课时;第四章“圆与方程”用9课时,照此进行不论那一章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按教材要求第2.1.1“平面”这节内容用一课时完成,那么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平面,掌握平面的画法,三个公理,还要能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表达及互相转化。这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画图,特别是画两个平面相交,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两平面的交线在哪,更不知道一个平面的哪部分被挡住了,哪部分没有挡住;二是很多同学刚开始接触符号语言,既不知道如何用符号语言表述,表述了也不知道其意思。一节课要完成如此之多的教学任务,别说学生不能接受如此多的知识点,就是教师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何况还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结果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有时一节课上两三课时的内容,没有练习,没有消化,没有巩固,教学过程势必成了走马观花,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似懂非懂,即使能记住知识点却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当然就不会解题了。新课标指出: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创造尝试、思考、交流、讨论、表述的机会,试问这样的一节课能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吗?

五.新课程知识难度增加

与老教材相比新课程看似难度在减少,其实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这些新增加的部分难度却不小。我感觉新课程教材的编写完全是按照城市的重点高中学生素质编写的,而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农村学

生普遍感觉到高中数学很难学。选择人教A版作教材,更是难中之难。例如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是计算机语言,知识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我们农村来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经济,家庭教育的限制,平时做事很随意,缺少条理,逻辑推理能力差,读高中之前很少接触过电脑,在电脑操作都还不熟练的情况就要求他去编写计算机语言,这对他们来说真是太难了,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一章上学得很是吃力。再有就是教材中的有些事例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我们农村普通中学的实际,如公共汽车的票价、出租车的计费、轮船的航线与台风的影响等,这些例子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都很陌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中数学的应用比以前重视了许多,但难度也加大了许多,原因是让我们农村普通中学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不多,教材很难贴近实际生活。

六.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难以把握

由于我省2009年9月才进入新课程,高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没有。所以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样给教师把握教材的深浅带来了困难。虽然经历了新教材培训,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经常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只是给出了结论而没有推导或证明,要不要补充?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73页仅仅指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那么互为反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反函数的求法需不需要补充,教师真是难以把握。又如在选修1-1第二章中,新教材删去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而后面的习题中又出现练习,这让教师处理起来感到茫然。新教材中有不少“观察与思索”、“探究”、“思考”,可以说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动

手、动脑能力,而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底子簿、基础差,对一些“探究”基本上是无从下手。对此,我们感到很困惑。

这是我在这两年新课改教学中的感受,可能部分同仁与我有同感。在教学中各位同仁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望各位给我多多指教,帮助本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人将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新人教A版必修1至5.选修1-1.1-2.2.张一民著《中学数学教法研究》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新课改在甘肃已全面展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笔者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成为新课改推行的最大阻力。

(二)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三)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难度问题

目前高一历史课程开设情况是每周两节课,高一上学期修完历史必修模块一。如要完整修完该模块每章节知识,至少要18个教学周。在升学压力下,在语、数、英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在对历史学习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确实很难把握。

(四)高考方案问题

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二、实施策略

(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二)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教师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中接受历史的熏陶。

(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投身新课程改革,我最真切的感受是“在路上”,在艰难中求索和抉择。只有看清问题,才能坚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感触 篇7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 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内涵, 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发生疑质疑。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工夫, 要有中心, 有重点, 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如在学习化学变化时, 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以燃烧吗?等等。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 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 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 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给学生充分的信任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总怕学生自己学不懂, 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 或多或少会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课堂环境中, 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 因而教师教学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做中学, 玩中学”, 在学习中探究的乐趣和收获只有学习者自己知道。我们应当引导每一位学生大胆尝试, 充分相信学生,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探究的快乐。

三、恰当指导学法, 切不可过度讲解

对不同的教材内容, 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 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具备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能自主、自如地学习。如在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 并不急于小结, 而是由学生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越学越能找到感觉。再如, 在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时, 要提示学生注意:该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这就足够了。因此教师不要过度指导,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 让学生做决定。真正地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实施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8

当今世界新技术迅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理念不断更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 》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 并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 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教师如何认识这些新内容, 探讨如何讲解这些内容, 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

一、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需有一桶水, 这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指标。

新教材内容更突出时代特征, 许多新内容教师都没有接触过, 如果仅仅利用教学参考书, 甚至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改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 源, 老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先有教师的特色才有教育的特色。课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知识的自我更新。比照新课程标准, 地理教师急需储备以下知识技能。

1.专业知识 : 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 , 学科前沿方面的知识。其次是关于全球化的一些知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争端, 除了地缘关系外, 更有历史、文化、经济、传统、价值方面的原因, 要多看《环球》、《世界博览》之类的杂志, 积累丰富的感性、生动事例, 使教学充满时代气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广泛涉猎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教研型、专家学者型教师。

2.深厚的教育理论 :过去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只是一些皮毛, 某些教师在有了几年的教学实践后, 难免不思进取, 很容易落入经验主义的窠臼。新的教育理论百花齐放, 如什么是有效教学? 必须扎扎实实啃几本教育理论书, 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出真知。

3.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越来越频繁,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会上网查找资料, 但真正能把资料变成运用自如的多媒体课件的很少, 很多是直接借用网上现成的课件, 机械照搬, 把多媒体课变成“课堂秀”, 花哨但不实用, 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一个优秀的课件, 需要精心策划、专心制作和恰到好处地使用, 以收到良好的课堂使用效果,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4.地理实践 :寻找、创造一切可能机会 , 增加教师的实践体验, 如地理教师的旅游实践感受, 就是最好的课外教材。

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鼓励积极探究,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强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所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研究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活动, 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例如, 在教学经纬网知识时,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①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 并在一个球体表现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②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③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 提出确定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 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⑤“问题”的迁移———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景中。学生会联想到 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画两条十字交叉的线。 但怎样向别人描述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 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 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⑥“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 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这样在模仿的过程中, 学生既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又掌握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研究性学习只是众多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师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信息传递方式更生动活泼, 教学内容更形象具体,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既锻炼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与其他方式方法相结合, 也可以与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方式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篇9

(1)时间不够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在班级人数多达80人的情况下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学生发言的时间少,老师的个别指导难以开展。

(2)怎样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3)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4)期末检测的形式单一。我们的朗读训练、字词句段篇的训

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是最合适的?

(5)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却没有在日常生

中交谈得好。一大部分学生不想发言,发言的学生也没有创新,好像被一个模式固定了。

这些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也是我想在工作中解决的问题,我想一名教师也正应该在困惑中成长。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伙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困惑二:感觉高年级的阅读课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表现为教学目标没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是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烦琐的分析还没有退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舞台。

(2)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以说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学生似乎也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朗读又回复到初读时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对文本缺乏自己的个性体验。无论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师强加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赶羊式教学的必然后果。

(3)学生学习方式是转变了,但学生自己却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4)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如何备好课?如何备好学生?

上一篇: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下一篇:转子一点接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