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2024-10-09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共12篇)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的三年级英语使用的是改版后的人教PEP小学英语新教材。为了第一时间感受新教材和新理念,我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三年级英语教学。在这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我的确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有不少收获。相信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这届三年级的语音能力和语言能力都会有许多提高。

一、语音教学非常到位。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并改进了语音教学。

首先来看增加。在教材中字母教学是放在Book 2中的。且在Book 2中的字母教学也只要求三会掌握。而新教材

Book 1中要求学生四会掌握。同时增加了字母的语音教学。即在教学字母的名称音的同时,也教学字母在单词中最基本的发音。教材给出了两个例词。如Aa的教学:Aa, Aa, Aa, [?] [?] [?],Aa [?], apple.Aa [?], ant.这样一来,字母教学就做好字母的名称音和基本发音的教学,做到听、说、读、写,还要认读两个例词(有许多是话题以外的新单词),最终要培养学生的语音运用能力,如听单词找出单词的首字母。这样的设计对学生和教师来说,的确压力较大。一节课要完成4到6个字母这样全面的教学难度不小。但一学期上下来,发现学生掌握得不错。有了这样的语音能力,在单词的学习的确容易多了。比如以前学单词是要靠学生死记硬背的。许多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在三年级时是完全靠字形来记忆单词的。而新教材的使用,学生记如pen 这样的单词时,只根据发音来拼读记忆了。而且给一个hen的新单词,现在大部分学生能自主拼读出来了。这样对于

后续教学肯定有很大帮助。

其次我们再来看语音教学的改进。原先的语音教学是到四上来首次出现的。现在三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是表音文字,因此字词的认读与记忆与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在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把英语这种音形对应规则放到英语学习一年后再上,显然已经迟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的方法。通过提前教学,看是提高了三年级英语学习的难度,其实是降低了学生英语认读和记忆的难度,反而能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改进还体现在,以前的语音教学是放在C部分即选学内容中进行教学的。这样的就使得有些老师教,而有些老师不仅。新课程标准指出,语音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内容。语音是必学内容。另外,把语音单独列出来进行教学,就好象鱼儿离开了水,活不了了!语音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教语言就意味着教语音。语音教学是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操练、掌握语音规律,从而提高是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三年级教材中把语音与字母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更是有效的。

二、话题教学前后滚动。

新教材另一重大改进,是话题教学做到了前后联系与滚动。新教材调整了单词顺序,把colour话题调到了Body Part话题前,Stationery话题后。这样上好文具单元上颜色单元时,就能很好地把文具滚动进新话题的交流了。纵观新教材的安排,许多前面出现过的语言,在后面多次得到了复现。这样的教学大大减轻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负担。其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是说教材少出现点语言就简单了。对学生来说,新语言如果能放旧语言堆中反而学起更有自信。因为在丰富的语言中,学生发现这么多语言自己都会,自信心就强了。新语言

相对于已学语言就显得量少多了。而且新语言在已学语言中出现,就更有语境了,更易理解了。

三、对话教学注重语用。

对话教学注重语用最好的体现是在第五单元Let’s eat中。这里出现了I’d like some….这一本来在第四册中才出现的语言。原因是这一话题会用到这一句型。而老教材是以及I like hamburgers.的句型出现的。语言与真实就餐时不符。还有老教材的语言虽然丰富,但对话教学中的主句型不明显。如老教材 We love animals一单元的句型有,I have a rabbit.Cool.Super.Great!还有 Really? May I have a look.Sure, here you are.Thank you!Wow.It’s nice.I like it.等。而新教材重点突出了What’s that? What’s this?的教学。但教材在这么简单的句型中,也动足了脑筋使之趣味化。如下图所示:

四、阅读教学循序渐进。

新材料在压缩选学内容(现在选学内容只有Story Time了,而且很好学又

与单元话题结合紧密,趣味性又强。教师一般也是当做必学内容在处理),增加了Start to read这一内容。体现了大阅读教学理念,即阅读从学生刚接触时就进行了。教材安排了字母的阅读、单词的阅读,从最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后几册教材没有看到,相信必定是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训练的安排。

总之,教学一年后。我对新教材的心态从没有上之前的喜欢(因为的确有了许多改进)到教学过程中的抱怨(有些内容特别是字母教学的内容过多,不易操作),到现在上完成一学期的新课的欣赏(因为的确看到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语音能力比前几届高了很多,对于后续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而且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填鸭式地灌输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使他们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

二、探索新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教学方法受教学原理的指导,要贯彻教学原则,它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实现。毛泽东同志对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同任务的关系作了生动的论述:“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话一顿。”

三、教学方法的尝试

首先,在教学上要更新思想和观念、以学生为本。面对新的教材,我参阅了大量的书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排除消极因素;设计与安排周密、合理、富有弹性的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施教更具主动性,又给学生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场景。这样,使学生在新的课改当中受益,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接手七年级新生后,我深入了解学生初考的成绩,进行家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学习档案;农村学生知识面窄,课外知识贫乏,本人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引入新课。其次,在教案设计上要别出心裁。在新教材的运作过程中,备课应该是整本书地进行,理清思路,抓出重点、难点,而不是象传统方法那样一单元一单元的进行。备课文的同时要备学生,找出他们的兴奋点,注意各种资源的整合、优化,写出操作性强,有特色的教案。例如:在进行仁爱版教材Unit1.Topic3. Section B课文Step1.Presentation Step 2.Consolida-tion. 的教学步骤以后,我穿插了一个游戏:Step3.Play ThisGame.

The teacher puts some objects in a bag. Such as: a book, aclock, a box, an apple, an orange, an egg, etc. Let one studenthave a look at the objects and ask the others:

S: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s this a/an …?

If they are right, answer: Yes, it is. or No, it isn’t.

At last the teacher puts other objects in a bag which can’tbe guessed easily. Let one student ask in front and the othersanswer, then exchange the roles. (eg. a potato, a pen, an eraser,a watch, a ball etc.). When the students can’t guess it, take itout and say: Oh, it’s a potato….

再者,教学活动要形式多样。开辟生动活跃的课堂。

1.把音乐运用到课堂。教学音乐是人与人情感相通的重要途径,在教会26个字母时我不是简单的一课一课教,而是先利用Project English Unit 1. Topic 1 Section C 4 .Class Ac-tivities:Sing This Song :THE ABC SONG的歌曲,琅琅上口、学生很快就把26个字母的读音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把教具运用到课堂教学。在英语初学阶段,应尽量使用直观手段。如:用实物可以揭示book, pencil, desk等的词义,用模型可以揭示car, bus等的词义,准备一些直观教具,或与课文相关的教学实物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把绘画运用到课堂教学,在缺少实物和模型的情况下,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辅助手段。比如:Unit 4. Topic1. What can I do foryou ? Section B .操练How do you like…? 句型时,我顺手画出:

Kangkang的三个脸谱,并作对话练习:

T: Kangkang, do you like chicken?

Kk: Yes, I like it very much.

T: Kangkang, do you like apples?

Kk: No, I don’t like them at all.

4.把爱心运用到课堂教学。我以往总是不由自主地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在教学中,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对于那些“学困生”,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有进步就抓住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溶入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主题; 同课异构; Story time板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1006-3315(2014)03-094-001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是指《小学英语》译林版三年级教材。三年级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目前很多老师在教学Story time板块的时候,都是在学生学习故事前,先对故事中的新词汇、新句型进行新授、操练,然后进入故事教学。我们会发现,在进入故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知识点,在故事学习中,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与我们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观点完全相违背了。

二、案例背景

2013年3月,我校田老师开设了一节校内公开课。2013年4月,笔者参加了江苏省“杏坛杯”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听了一节由徐州民主路小学张慧敏老师执教的展示课。这两节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三年级起点)3A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第一课时。

三、故事文本教学对比及分析

笔者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来呈现两位教师对于Story time故事文本教学的不同教学设计。

田老师的课:

(1)Our friend Mike can’t find something.

Q1: What’s Mike looking for?

Q2: Who helps him?

Q3: Can he find it?

(2)Watch and read in roles.

张老师的课:

(1)What is he looking for?

A.a rubberB.a penC.a pencil

(2)Question tim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pencil?

S: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

(3)Watch the carto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教师让学生回答自己会回答的问题)

(4)Read and find (PPT呈现Picture1-Picture4)

Q:What does Mike say when he looks for his pencil?(教学This isn’t my pencil.教师请学生读该句,提醒学生读该句的语气)

(5)Mike gets the help from Yang Ling and Liu Tao. Look, listen and answer. (学生听话是谁说的,学生扮演读一读)

(6)Is Mike happy now? What do they say now?(PPT呈现Picture5)

Why does she ask this question? Why is she not sure?

(7)Read the whole story.(同桌合作,任选一项完成A.读一读B.演一演)

[分析及思考]

笔者发现,在田老师的故事教学中,学生们课堂活动参与人数明显减少,教师的教学比较被动,导致学生学习故事效率降低,忽略了文本学习的真正意义。

张老师的文本教学体现以下特点:

一、聚焦主题,提疑激学

一男孩丢失文具,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让学生自由提问,同时又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时学生想要了解故事文本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围绕主题,细品故事

学生围绕pencil提出问题之后,看卡通片回答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这一点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Question time这一活动,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

最后,张老师通过读一读或演一演两种不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理念,提高了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教育家孙双金曾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直张,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张老师的课正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情境”来展开教学,教师以主题为抓手,先让学生接触主题、猜测文本主题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文本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文本的主题中,在故事学习中,学生一边感知故事文本内容,一边体会并学习故事文本中的新词、新句,在理解故事文本的同时,教师设计有趣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以加深对故事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学生先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再到运用语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学习和运用是完全自然的、无意识的、积极的,符合学生习得语言的特点,这使学生整节课能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能让学生滚动式的感知、学习并运用语言,并能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提高故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丽宁.《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问题诊断与改进措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2):31-34

[2]杨金华.基于小学英语板块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2):19-24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三年级上册 [T]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4

罗峰中学 黄振华

教材研习的心得体会

2010年5月16日我参加了七年级英语教材的研习。这次研习中我听了朱淑一老师关于以下内容的主题报告:

一,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理解和使用:

1、什么是教材。

2、调整教材的基本手段。

3、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

4、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5、初中教材 Go for it 的 特点。

6、从一个中单元解读教材。

二,初一英语教材(人教版)内容导读:1.人教版小学和初一英语的教材衔接。2.初一英语教材的概述。3.初一英语教材的基本结构。4.初中一年级教材单元内容特点和课时安排。5.初中一年级教材研习任务分配。6.教材研习:以Starter Unit 2为例。

在分组研讨中我们七年级的英语教师从以下几点对七年级下册Unit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进行了研习:1,教材编者的主要意图。2,单元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3,语音和词汇目标。4,句型,语法和交际功能目标。5,课文的语言形式特点。6,单元教学的基本设想。

以下是我在这一次教材研习中对教材的理解: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新目标》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于一体,包含了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学习策略、任务型语言学习成分以及语篇材料等多项内容,通过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使用这套教材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学英语教师来说难度很大。首先是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多而杂,不知从哪里入手和如何确定重点。其次,教材中的生词量较大。第三,Section A和Section B中的阅读材料不仅语言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语言使用灵活,许多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从传统法的视角看非常“不规范”。然而,这些教学难点所反映的恰恰是语言的本质——口语性、交际性、工具性和文化性;也反映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即大量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只有大量接触一种语言(包括其语音、词汇、结构和话语材料等),才能习得和学会。

我认为该套教材最成功的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教材编写理念新颖,编排体例活泼;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富有时代气息;全书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的问题

2、与每单元话题相配套的任务活动设计合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

3、单元内板块多,信息量与词汇量大,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教材信息量大、词汇量大以及任务型活动多,这套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明显的帮助。通过不到一个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很好地表达自己;但是,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很快就被分化出来,即使教师努力帮助他们,他们仍面临掉队的危险。而且该套教材相对难以把握。这主要是因为:教材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不够完善;教师用书中缺乏对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建议。在有利于教师教的问题上相对考虑得较少。课堂上还是老师讲得多;课堂活动的方式还是以大班活动为主或基本上只有大班活动。

研习心得体会:

1、调整词汇量与难度

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将教材中的词汇按“必须掌握”、“只须理解”和“不作要求”等区别对待;可以删除个别不常用的、对初中学生过难或过于冷僻的词汇。从学生实际习得掌握情况出发,对教材的难易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除和补充。

2、调整学生学习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当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还应有所侧重。小学应侧重听说,初中应逐渐侧重读写,和英语知识的应用。

3、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是互动式的,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内容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师在与教材编写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才能更透彻地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为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奠定基础。培训中由一线教师提供的示范课或研究课更是教师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平台。比如像今天的教材研习活动要多多举办,让一线教师全部参加并有机会发言交流。4,加强教师多种渠道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拓宽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拓宽交流信息和交换思想的领域。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学习,思考,交流,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本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整体人文素养。下面我根据新教材的目标和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搞好初、高中知识衔接,重视学法指导

高一新生一方面学习了初中英语新教材,知识和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掌握的词汇量也比学习旧教材有了明显的扩大,但是,无论是在前期知识与能力储备还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新课标、高中新教材的要求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无法直接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针对现状,我认为:

1.教学过程中,注重常规教学中求创新,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等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开学后一周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2.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不玩花架子。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 锻炼学生开口说。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上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故事,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二、研究新教材,处理好每个单元的6大板块

高中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在高一的英语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每个单元的六大板块的:

l.Warming up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Warming up本身设有多种形式的任务型活动,分对话、讨论、看图填空、回答问题、智力测验等,这些任务的完成也可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不同形式来实现,但是有些Warming up的设计偏难,与学生实际生活不是很贴近,学生活动难以实现,这时我采用了由老师引入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或以课前预习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或通过网络,或通过图书馆,让学生自主地去查找相关信息。

2.Listening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和吸取语言与文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但新教材中听力部分的安排各单元难易程度分布不均衡,有的篇目适中,而有的篇目篇幅太长、语速过快,学生难以完成听力任务。我们认为过难的听力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信心。而过易的听力题又容易使学生滋生自满情绪。我们针对新教材上的听力部分基本上是采用少用甚至不用的做法,而是以《英语周报》听力、《听力突破》等内容作为替换材料,教学效果较佳。

3.Speaking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但口语训练又是高中阶段不容忽略的基本交际能力。我们在口语训练之前,将学生对本单元难以表达的主要词汇、短语、句式列出来,从而降低这一部分的操作难度,让学生感到不是太难,对说英语逐步产生兴趣。如果某一单元的speaking难度过大,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

准备,将对话展示留到下一节课的Daily report中去处理。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表达起来也更加流畅,更有深度,效果也就更好。

4.Reading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在新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认为,新课标下的阅读课重心不能仅停留在词汇、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阅读课应达到三方面的预期目标:①语言方面,让学生接触大量地道、优美的句式,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②阅读技巧方面,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学习来交流各种阅读技巧,如速度方面的略读、跳读、直读,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推测生词等技巧。③文化意识方面,新教材内容广泛、知识上文理兼顾,有助于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5.Language study这一部分分为(Word study)和(Grammar)两部分。词汇学习提供了部分单词和习惯用语的相关练习,分别介绍了构词法知识、英语释义和习惯用法。语法部分则有计划地集中介绍了高中基础语法,并配以各种形式的练习。

6.Writing在语言的四项技能中难度尤为突出,因此,新教材提供了一些写作方法指导。我们认为对学生写的技能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在写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从单句过渡到文段,坚持让学生练习单句翻译题和尝试写周记,有针对性的讲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法。

三、坚持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坚持交际性原则也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我的做法是: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我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 isn’t i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以上是我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的粗浅认识,如有考虑不周之处,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反思》 周兰英

2.《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尝试》 韩依

3.《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实践点滴》 徐一珠

三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姜 伟

伴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培训。这股学习的暖流如春风般沐浴了我的数学教学。使我感受到了教材和教材的重要性。研读教参,参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从来只知道教教材例题。听了红旗小学张美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顿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首先,张老师带着我们纵向梳理了整个学段的知识网络。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统计知识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其次,通观全册、全单元。从每一单元在教学目标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使我们对每一单元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

最后,张老师带着我们解读每一课时的教法及学法。推荐我们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每一课练习的疑难问题,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内容结构给我们进行了分析讲解,及每一节课的练习题,都给我们做了合理的分析和建议。真是对这册教材事事巨细的给我们做了解读,使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支点,把握准了方向,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数学教学。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7

我处于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 接触到不少教师, 也问过他们对阅读教学的想法, 发现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模式, 即交流——导入——预讲部分知识——听第一遍录音提问——听第二遍录音提问——自己看书填表——复述——拓展——家庭作业。用旧教材的思想理念来简单处理新教材, 这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不能理清新教材中语篇之间的个体差异, 单纯复制教学模式。

如六年级第二单元What a day?的Story time版块, 很多教师开篇跟学生Free talk: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Where did you golast weekend?类似过去式的句型问答来引出活动, 从而引出这部分的内容来进行学习。接着进行常规的问答, 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或听或看或填表, 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日记中所涉及的活动和单词。我认为在处理该版块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日记的英文格式, 而不是日记中的活动。其次, 应该关注如何写日记, 以什么为线索来写, 而不是很多活动凑在一起就是篇日记。再次, 应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 了解体会Yang Ling的情感, 自己得出What a day的正确含义, 当然这当中还涉及诸多动词过去式的运用。将以上几方面有机地融合起来, 分详略, 分主次, 让学生通过这一版块的学习, 懂得如何写日记, 如何按照时间或天气编排自己的活动内容, 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第二个普遍问题是:教材钻研不到位, 各版块时间安排不合理。听了很多教师的课, 我发现他们通常喜欢在读前把课文的词句另创情境都新授完毕, 然后才进入课文文本的处理。这时往往耗时在十五分钟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分钟。一节课总共才四十分钟, 上了二十分钟才进入正题, 这不能不让听者大掉眼镜。结果读中仅仅进行了八分钟, 甚至有的只有五分钟, 就跨入读后拓展。整个一节课算下来, 读前二十分钟——读中八分钟——读后十二分钟, 最重要的读中成了处理最马虎的环节。

如新教材的第三单元Holiday fun的Story time板块, 听了几节课, 开篇通过图片引出景点单词, 费心创设新的情景, 或谈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引出单词bund, summer palace等。姑且不论教师去过的景点恰好与书上相同, 就看时间的分布, 如此Free talk, 再teach新单词、新句型, 学生再Free talk, 时间已经去了近20分钟, 而本课的中心Holiday fun还没展开。在这20分钟内, 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和学生自己的词汇缺陷, fun这个词学生几乎没有体会, 这样设计课堂对吗?

第三个普遍问题就是:教者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仅仅就教材讲教材。通常一整节课, 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而前进, 回答教师的问题, 完成教师的操练, 找到教师要找的句型……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会辨认语篇指示词语, 培养学生的推理技巧、跳读技巧、览读技巧等。

如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 教师在指导阅读是往往要求学生模仿录音, 注意语调高低和轻重, 我觉得更应该教给学生体会情感, 知道为什么这里要重读那里要轻读?本单元Story time板块, 国王的地位、心理, 骗子的地位、心理, 小孩子的年龄、心理等都很重要,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六年级的学生很快就能自己揣摩出语调、语气, 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惊喜连连。不少学生即使在背书时候的神态、语气、动作也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远胜过机械盲目第模仿跟读。

从语篇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版块来看, 常见以下问题。

第一是读前版块, 教师忽略了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性, 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预测。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 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读前的大部分工作应该是激发学生的知识库从而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实际的英语课堂中, 很少有教师做到这点, 比较常见的就是教者为了讲单词、讲句型、讲语法而忙碌, 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

第二是读中, 学生不断跟着教师的步伐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 思维发展的扩散性严重受到限制。读中是读者阅读检验预测、修订预测并进行新的预测的过程。可惜的是,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让学生根据背景或图片进行预测, 往往直接给予学生两三个问题后, 要求学生听录音或看动画后来回答。教师抛出的这两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预测的过程, 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得出。

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问题来看, 层次不清、难易不当、重要性不明确是普遍的问题。不少教师处于“提两轮问题, 只要问题不一样就行”的错误逻辑中, 或者粗糙地处理成第一轮两个简单问题, 第二轮三个复杂问题的循环过程。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思考, 这两轮问题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是第一轮猜测后的修正?是否是首轮问题后的细化和深化?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否捕捉住了关键信息?……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环节很少反映出这些要点, 导致整个读中平淡如水, 缺乏重点, 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是读后, 很多教师采取的形式过于单一, 多是复述。读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 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环节, 我们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很多, 可以以提问检查的形式进行, 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汇报的方式进行, 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 还可以模仿写作……在以上都做得不错的时候, 不少教师在活动介绍上又出现语言过于复杂、问题模糊不清、目标层次不明的问题。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 合理重组教材 突破重点难点 侧重朗读写作 弥补知识脱节 培养英语思维

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已全面铺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要求更高。由于六年级学生此前并没有接触新教材,因此难度更高。

简而言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教材信息量大,教学任务繁重;知识技能缺乏整合;新旧教材缺乏衔接,造成知识的严重脱节……

面对这种种困难,我们唯有在教学中摸索,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

一、潜心钻研,合理重组教材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作为常年担任毕业班教学的老师,没有之前年级的新教材教学经验,钻研教材就成为首要任务。

首先,通读1~5年级的教材,了解每册书的教学知识点。然后,重点研读6A教材,考虑如何把以往的知识点融入到每单元的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先确定每个单元各教时的内容,必要时,根据学生实际打破常规的内容安排,进行重新组合。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教材的内容是既定的,但我们可以结合学情进行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突破重点难点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词汇、语言点等展开,所有的重点难点都蕴含在里面,研读教材、备课的时候就要把他们找出来,想办法去突破,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三、着力课堂,侧重朗读写作

新教材特别重视朗读写作,尤其是写作一块,以往我们并不是很重视,而现在我们要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来练习。也是以Unit6 Protect the Earth为例,课文的写作环节给了两个提示:一是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二是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 not…由于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口头表述这些内容,因此书面表达并不是很困难。书写之后的批改讲评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我常常把具有代表性的佳作用投影展示给大家欣赏朗读,表扬鼓励那些能够使用更多词汇句型、把作文写得丰富精彩的学生;也把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展示出来共同修改,经过了第二轮的修改,再在下面的教学中伺机继续进行相关练习。

朗读在英语学习中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技能,无论教学哪部分的内容,我们都从朗读开始。比如sound time部分,可用升调降调等朗读标记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为了使学生学习到准确的朗读技巧,得到语感的培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看卡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语音印象,再出示相关内容朗读,此时的朗读重点在于内容的准确性以及初步的语音正确性。第二步,自读,朗读相关句子,提炼出重点句型。在课文内容全部理解之后,开始更深入的朗读指导,此时重点在于一些新词新句的理解朗读。第三,跟录音读,指导学生根据录音和课文内容的朗读标记正音,调整自己的朗读。这个环节是后面朗读表演的基础,更是学生掌握良好语音语调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精细的指导。第四,自由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朗读、小组内齐读、分角色读……”不做统一安排,既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达到朗读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朗读水平,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

从实践来看,课堂上的这些朗读的训练,对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语感的培养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

四、注重衔接,弥补知识脱节

前面也提到,六年级学生直接学习新教材,知识有脱节。为了弥补脱节的知识,我们先把未学到的知识点梳理清楚,能够穿插在新课教学中解决掉是最佳方法。比如:在教学Unit2 What a day! 一课时,课文是以日记的形式呈现的,而日记必然会牵涉到时间、日期的表达法,那么我们就把“What date is it today?Its the …of ….”等日期的相关知识点在新课教学中穿插进行。由于和本单元内容的契合度高,因此这样的安排自然不显突兀。但也有一些内容并不合适穿插教学,就只能进行专门的教学与练习。

弥补知识的脱节,需要关注部分后进学生,他们本身英语基础低,学习能力弱,就算是课本上的知识也不能够好好掌握,何况还有额外的那么多知识。因此,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必须花时间与精力去帮助他们。

五、更新观念,培养英语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学生能掌握字词句等为满足,而忽视英语思维的训练。殊不知,具有英语思维,才能把英语学会、学活,才能拓展英语视野、提高英语能力。这里以林丽老师的课为例,在6B Unit1 Story time 中有这样一个练习:

听读课文后,把下面的6个句子按课文内容排序:a. The lion caught the mouse;b.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ame good friends;c. The lion could not get out from the net;d. The mouse woke the lion up;e. 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f. 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 get out.

按照我们的常规教学,师生交流,得出正确顺序便完成了。可是林丽老师却进行了巧妙的安排。她在排序之后,用正确的顺序出示了这些句子,却在第一句d. The mouse woke the lion up.第三句e. 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以及第四句c. The lion could not get out from the net.之前各留出了一段空白,让学生思考这里发生了什么。学生预习过课文,也刚刚看过课文的卡通,其实对故事已经了解,但是故事之外的内容却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想象。林丽老师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去思考,进行故事的充实和再创造,得到英语能力的锻炼,也让观课者理解了英语思维的训练该如何进行。

此外,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版的相关书籍,看一些英文版的电视电影,拓展视野。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一定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努力在课堂中实施英语思维的训练。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曹会晓 一、三年级试卷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年级英语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本试卷从听选单词,听音标号,听选图片,听选答语考察学生的听力技能。笔试部分从字母书写,单词归类,英汉匹配,图句搭配,图文匹配,句子排序,情景选择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增大容量,体现出综合性,其中插图32幅,增强趣味性,属中等难度。

试卷分析(数据以市直试卷为依据)1.听力部分

(1)第一题听音标号,共10个小题,第一题通过出示10幅图片,涉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单词,考查学生的识图听辨能力。学生得满分的很多。其中20和12错的多。(2)第二题听音排序,出示两组5副图片,分别是learn,talk,check中的句子,要求学生在识图的基础上,会听辨关键词,达到以图晓意。得分率高。但少部分学生不细心,2,5颠倒,原因在于elephant和goose两个单词没记牢。

(3)第三题听选图片,让学生识图听辨Let’s talk中的语句。重点考察学生对教材常用句子的听辨掌握,且图片多为课本图片,比较容易。得分率高。

(4)第四题听选答语,考察学生对教材常用句子的听辨掌握及语言交际能力。难度中等。虽只有A,B选项,但不细心或掌握不牢固,容易失分,如2,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能听辨man和he,就会做出正确选择He is my father.总的来说,听力部分得分率高。.2.笔试部分

(5)第五题字母书写,书写五个元音字母和所给字母的排序。本题得分很不理想。统计数据是:30%的学生全对,30%的学生只写出其中的两三个字母。而字母排序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或审题不清,或顺序不明。三年级下册要求学生认读描红26个英文字母并开始进行语音渗透。实际教学都高于这个要求。从本题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字母教学的缺陷。

(6)第六题单词归类。通过出示的20个黑体单词,考察学生对于单词的归类识别及掌

握。比较容易。得分率高。这归功于教师们,平时对于单词严格要求,扎实教学。(7)第七题图句判断。通过出示书中的图片,考察学生看图识句的理解能力。其中两幅图是do和culture部分。失分多的是第三小题,失分原因在于:图句不理解。

(8)第八题图文匹配,考察学生对于let’s talk中对话及常用交际用语的掌握情况,图片均为课本插图。比较容易。得分率99%。其中2,5题,学生没看清dad,mum。

(9)第九题答语匹配,同样考察学生对于let’s talk中对话及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情况。题型内容改变。满分率60%左右。6,7,8出错多。其次,部分学生卷面脏,涂改严重,书写也不规范。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书写方面的问题。

(10)第十题句子排序,考察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通过出示的let’s talk中的语句,考察学生对于语句在语境中的运用,学生对语言交际的真实运用以及对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少了插图,难度有所增加,但分值低。后三句答得最好,Oh, how funny!They’re so cute.学生不理解句意。建议教师加大句型练习量,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

(11)第十一题情景选择,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情感态度及跨文化意识等,绝大多数学生做的不错。错误多的为,1题中,近的用this,远的用that。其次,come in和come on分不清。从卷面上可以看到:1.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更精确的掌握语言。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二、四年级试卷分析

四年级英语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本试卷从听音选词,听音判断,听音填空,听选答句考察学生的听力技能。笔试部分从补全单词,语音归类,单词归类,选择填空,图文匹配,组词成句,补全对话,阅读理解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各题型内容不交叉重复,内容涉及课本的每一单元的重点词、句、对话。考察内容的总和几乎是课标及教材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考试内容。其中插图25幅,增强趣味性,属中等难度。

试卷分析:

1.听力部分

(1)第一题围通过出示8组16个音形相似或相近的三会和四会词,要求学生在听清句子的前提下来辨别单词。比往年相比,难度增加,学生得满分的不多。失误多的为2:cool/cold,6:coats/goats,7:cheap/sheep。

(2)第二题听音判断,通过书上的6幅图片,考察学生听辨单句及动词短语的能力。满

分率40%左右。图5错的较多,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看清图意。

(3)第三题根据五幅图片,考察学生的听辨对话的能力。满分率80%。本题考察皆为核心句型,图片清晰,相互之间无语义干扰。

(4)第四题听音填空,考察学生听辨短文能力。虽只有7句话,句式简单,但学生对天气词汇、天气符号、地点在短时间内较难做出判断,听惯了单句三遍,现在短文三遍,难度大,得分率低。

总之,听力题难度大,直接由句到段,学生得分在18-25分之间居多。抽测卷27号,13人满分;卷7,12人满分。2.笔试部分

(5)第一题补全单词,所给单词均为本册课本的四会单词。得分率高。

(6)第二题语音归类,考查五个元音字母的在单词中的发音。单词为三四会单词,选项3个,但绝大多数学生得分在3分左右。此题难度较大。

(7)第三题单词归类,共5题20个单词,满分率80%。失误多的是4题,原因在于单词没记牢。

(8)第四题单项选择,满分率80%。极个别学生在2题,询问天气和颜色的问句分不清;4题难度稍大,this对应these,教材中只要求掌握this和句子Are these apples?疑问句。5题,who/whose分不清,导致失分。

(9)第五题图文匹配,考察学生对于let’s talk中对话及常用交际用语的掌握情况,图片均为课本插图。比较容易。得分率99%(10)第六题组词成句,考查学生书写句子的能力。虽然是四会的句子,满分率低,但得分率高。从卷面上看,学生对语序掌握不够好,尤其是依据标点符号来判断语序。实际上也反映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教授不灵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

(11)第七题补全对话,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90%得满分。一部分学生做的不好。失误在于学生的购物用语掌握不牢固,4空出错较多,不细心,How much is it?和 How much are they?分不清。

(12)第八题阅读理解,考查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做的不错。少数学生失误原因在于不细心,没有认真阅读。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初步阅读习惯的培养欠下功夫。应循序渐进加强阅读,从细节问题的训练开始。1和5出错较多,1中there is不知何意,5中的短文改换人称后搞不清楚。

三、分析总结

(1)本次试卷难易按照7:2:1来考查,有效落实课标提出的总体目标;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去年的题量数目及题难度都有增加。(2)从试卷可看出,部分学生在识图理解及词句方面有较大的欠缺,需要加强训练,在审题方面也需要多加培养。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整改:一是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书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一定要教细,教活。三年级如第五大题,掌握字母从字母的音形序抓起。十一(1),灌输语法教学从交际用语做起。二是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十一,小学英语教材一般都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教师应以开放和兼容的心态来介绍外国文化,使学生从小就能放眼世界,扩大视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态度和能力。教师自身有着跨文化意识,教学中肯定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四年级如第六大题的组词成句,从4,5题可以看出,对于重点句型,让学生扎实掌握。教师注意讲授的灵活性。三是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至于在学生在英语的启蒙阶段掉队。

(3)卷面上我看到以下问题:1.题目要求尽量精简易懂,减少学生因读题不理解产生不必要的失误。2.设计试题一定要考虑小学生特点。

如降低四年级短文的考查。英语是一门工具,在起始阶段让学生保持英语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英语,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二、英语教材建议

本套教材在编排上以话题为纲,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第一单元以greeting为话题,让学生学会打招呼,介绍姓名,道别,同时学习有关文具的10个单词,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其次,本教材的知识点在各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滚动递进,新旧结合。教过三四年级的老师已有体会,我不再赘述。语音语法是暗线,要求教师渗透于平时教学中。

本套教材的语音编排如下:

三下:26个字母的认读,描红及初步了解26个字母在单词的发音。

四上:26个字母及单词的书写,掌握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四下:5个元音字母的开闭音节的发音,并能根据规律拼读单词。五上下:常见的24个元音字母组合和23个辅音字母组合。六上下:认读48个音标并能拼读音标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三上已让学生四会掌握字母及单词书写。我建议:教会教准字母发音及书写。但不作为考试内容。

新课标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法的要求: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2.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在三上的教材中,5、6单元出现名词复数。四上名词复数和人称代词,动词be用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陈力教授这样总结小学英语语法教学(24字):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即不脱离实例和意义讲语法结构,更不单纯背口诀,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适当解释形式及意义,点到为止。三上Unit6出现的如apples,s表示不止一个。随遇随点,遇到就结合实例明确提示,实例多了进行简单的总结。

三至六年级核心板块教学要求变化表

三上的重点在于每单元的Let’s learn和Let’s talk,要求三会:听,说和认读。其它皆为教学辅助部分,根据学生程度教授。注意认读的要求:看到汉语说英语,看到英语说汉语。

四上的重点除Let’s learn和Let’s talk外,还有read and write.字母教授除四会外,要求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语法有名词的复数形式及一些句子的复数形式,但仅限于Where are ? Are they ?和How many ?句型。还有第三人称,重点是单三人称。Is he/she/it/this ?的一般疑问句和Let的祈使句。

建议: 1.三年级教师在刚开始阶段,注意授课的度,首先自己要正确把握教材,其次制作词卡,采取多种方式教学生认读单词,尤其是指读。2.教师要多听Let’s do,chant,sing,体会英语语言的重读,连读,节奏等在语流的变化,增加英语语言的语味,并运用于教学中。3.三四年级教师只要让学生书写,就要做好示范,只要示范就配四线三格,在课堂上进行书写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做适当练习。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培训心得体会

大石头镇一小学 张兴丹

2018年4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全州小学科学一年级新教材教学研讨暨新课标培训会,一线科学教师170多人一同进行了专题研讨。会议由延吉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员许京爱主持,延边州教育学院小教部主任金兰致开幕词。会上,来自延吉市小营镇中心小学校的张思宇老师和光华小学的霍琦老师分别执教《谁轻谁重》《观察一瓶水》,课堂精彩纷呈,这是基于新课标和新课程下的两节优秀的科学课,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精准把握,让我学习了很多,使我理解了让学生的学习应由扶到放,逐步深入。在这俩节课,我看到了老师亲切的语言,欢快的动作。幼小衔接自然。张思宇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能够通过实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也是非常的用心,木块与塑料块的大小形状相同,参照物选择回形针,同材质的橡皮等,使实验过程体现出科学性与严谨性。

随后,延吉市进学小学科学教师虞金萍以《我们周围的物体》为例,对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进行了解析,就教学目标的落实给予与会教师具体的建议。

延边州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金一做了《正确理解课标,追求教学质量》的专题讲座,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的意义、教材的体系、教学中应注重的事项等方面对课标进行详细地解读,并对与会教师提出要求,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上好科学课。金主任对科学教学解读强调的求真、求美很是触动我的思绪,受益良多。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一、 词汇量偏大,但复现率较低

新教材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而且还增加了许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词,但许多词汇在课文中或在以后的单元中并不能多次出现,这就为学生有效地记忆和使用这些词汇带来了不便,有些词甚至在学过后就没了印象,许多学生和教师对此感到茫然。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词汇表中的单词不一定每个都要教、都要“四会”,而是要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现行的教材是在“一标多本”的政策下编写的,中考只能按《课程标准》命题,不可能根据每套教材命多套试卷)。同时鼓励学生多记生词。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记忆所学的单词,掌握记忆和拼读单词的方法,每天布置默写5-10个单词,同时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分别用这些词造句或编写有趣的小短文。还要注重反馈。在课堂上给几分钟时间检测学生单词的记忆情况,可采用课堂听写、集体听写、单词竞赛等方法来强化单词的记忆,并在课堂上请学生将自己所造好的句子念给全班同学听,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生词的使用频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建议每星期举行一次形式多样的单词竞赛活动,以达到记忆、巩固和激发兴趣的效果。

二、 语言点多,成文的篇章相对欠缺

这套教材生动活泼,图片很多,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成文的东西在七年级阶段就显得少了些,有文学欣赏价值的东西欠缺,特别是在Section A中。为了语篇的需要还出现了不少本单元内容以外的语法及语言点,这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便。对此,我的做法是不必过度担心过多的语言点,也不必急于讲解,只要学生明白其意就行,待到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集中讲解,就更方便了,学生就更容易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对于语篇偏少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选一些情趣横生的小文段来读。另外新教材的编写是以模块入手,并没有明显的课节划分,这也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删内容,初看上去整个单元孤单的单词、图片和句子比成文的东西多,这不利于语言的形成和语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词汇发动学生组词成句、用句子组成短文、把图片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连成对话或短文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围绕着本模块的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有效地利用听力材料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材的附录部分附有Tape scripts, 必要时老师可以在完成“听”的训练之后用这些材料进一步地展开说、读、改写的训练,更好地进行本模块的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增选一些文学色彩浓、欣赏价值高的小短文来供学生阅读。大量的阅读是掌握语言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可以学习词汇,学会归纳,学会鉴赏,学会提炼,最终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三、 单元内容零散,组织教学相对难

传统教材“句型”、“课文”、“语法”分类清楚,教师教学起来比较专一,教学的任务、重点、难点也较突出,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有条理。而新教材是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的编写理念,每个单元的内容看起来就比较散乱。教师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贯彻自己的教学思想,增补适当教学内容,例如: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section B,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spring、 summer、 autumn)三单词就不仅可以交谈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季节的特征,还可以复习月份、季节、星期以及与之相关的许多话题。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 教材的要求低,考试评价高

新教材不仅知识容量大,而且覆盖面广,考试听、说、读、写要求较高。教师如果千篇一律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Section A, 适当地增添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就行,不必要面面俱到,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选择完成。新教材词汇量较大,但并非每个词汇都平均使用力量,重点教会《课程标准》中所要求掌握的词汇即可。教材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能力,狠抓学生的听说训练,但仅此就很难应付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这也就使得更多的老师无法从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入手展开教学活动,而是不得不重于题海战术。

五、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适量的阅读和写作内容

三年级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一、解读单元教材,定位习作目标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各单元的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编者充分考虑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很巧妙地将习作重点贯穿于单元系统中。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内容都与“课余生活”有关。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孩子七彩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习作的整体目标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有趣的课余生活,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与感受,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二、多向提供支援,积累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无法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习作也就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支援,帮助他们积累习作素材。

1. 写日记。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可以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日记不像习作课上的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时地布置学生写日记,如心情日记,希望孩子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写写课堂日记,用课堂上所学的关键词来写一写,这样既梳理了课堂收获,又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2. 观察身边景物。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作文。于是我提前两周布置了观察绿黄豆发芽的作业。到了习作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的豆子发芽了吗?”有几个兴奋地喊道:“发芽了!发芽了!”可一部分孩子一脸苦恼,追问原因发现这些孩子的豆子没有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慌,我事先找了豆芽发芽过程的图片,图片非常清晰。于是我让那些孩子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习作指导,最后才让他们去写。事实证明,没有亲手做过实验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于是我马上改变策略,当天中午我就把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组织起来去观察。当时秋意正浓,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让他们看一看银杏的样子,摸一摸树干,想一想树叶飘落的样子,还可以捡一片落叶来观察一下。看着他们细心地观察,激烈地讨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这些孩子的第二次习作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吗!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习作的素材,所以要想学生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积淀习作素材。后来的几次习作,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3. 提供影像资料。

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还可以提供恰当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去“九九回归林”,可是要他们写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了。于是我特意去了一次“九九回归林”,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美景拍下来,用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并在照片旁边给出地点和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素材。

三、巧用“小练笔”,分解习作难度

教过三年级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三年级的课堂作业本中“小练笔”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三年级学生习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如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等为支撑点,让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使单元的习作目标分解到了每次阅读教学的练笔中,习作教学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1. 仿写———抓典型。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筛选并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都是名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些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从学到用”、“从仿到创”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难度。

2. 续写———找拓展。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上一篇:专利著录项目变更合同下一篇:关于汽车配件供应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数据及意见和建议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