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新教材

2024-06-16

巧用历史新教材(精选9篇)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1

历史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工具, 而不是学生必须背会的内容。随着历史课的不断改革, 各种历史教科书也纷纷出现, 自从我任教以来, 就使用过华东师大版、人教版、川教版等版本的教材。下面就突破教材、活用历史新教材谈谈我的体会。

一、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 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也同样如此。巧设悬念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努力思考, 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主要介绍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用以抵御外敌而进行了苦苦探索, 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 “天朝大国”的迷梦被西方的洋枪洋炮击得粉碎。随之而来的是领土主权丧失, 国内又出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在外国入侵和国内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 清政府内部掌握实权的官僚掀起了“洋务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进一步发展,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在国难当头时, 他们挺身而出, 站在时代的前列, 这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国内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时,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但封建思想并没有彻底消除, 一场思想领域的反封建运动兴起成为历史的必然,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本主题一共有四课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 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洋务运动”。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统治而掀起的自救运动, 这次运动是否成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思考, 去争论。在争论中互相学习, 在争论中进行总结, 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 使学生不得不看书、不得不思考。这节课, 按照教材主要讲《洋务运动》, 而我则打乱教材内容, 先把第二学习主题四部分内容发生的背景介绍给学生, 学生先了解总体, 然后再了解部分,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 掌握知识的整体。紧接着设置悬念, 这样紧紧地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历史学科来说, 学生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教材, 大胆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 并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

二、大胆取舍, 紧贴生活

教材不是圣经, 不是法宝, 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内容, 更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范围。事实证明, 多年来历史试卷考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有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 有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的考察, 也有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的试题,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局限于教科书, 而要根据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创造, 树立新的教材观, 既要把握好教材, 又要有创新意识, 使教材更适合教师教学, 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从而更好地搞好教学。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教材突出介绍了驻藏大臣的设置, 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雍正时, 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我在教学中除了根据教材重点讲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外, 还随机联系古今, 进行大胆取舍: (1) 增添了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 册封、和亲、武力征服、设置管辖等, 唐朝、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823年, 建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设宣政院来管理西藏。 (2) 舍去了超过正文两倍以上的小字部分。 (3) 联系实际: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奇不顾中国警告会见达赖, 企图把西藏从我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 这种分裂我国领土的行为我们绝不答应。关注时事政治, 紧贴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教学内容只有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中国古代对西藏的管理知识, 有利于掌握知识的整体, 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中的插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教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因此, 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 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历史新教材中都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 历史插图真实地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 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插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历史表象都产生积极作用。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 又可形象地再现历史, 教师巧用历史插图,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 首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汉武帝的图片:汉武帝头戴一顶高高的帽子, 身著龙袍, 身体宽大, 面目庄严, 踌躇满志, 姿态端庄, 左右两边各跟随一位随从, 从装束到表情, 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 这样就把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帝王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紧接着提问:他在中国历史上做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又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于是学生带着激情进入学习, 效果非常显著。

四、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

川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 除正文大字以外, 教材还给出了大量的楷体小字, 这些楷体小字有的用来补充说明正文内容, 有的用来帮助学生理解,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得好,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能力, 都有很大帮助。一部分教师上课时不讲小字内容, 也不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而是要求学生用课外时间自己阅读, 我认为这样做不妥。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很差, 自制能力一般不强, 若教师放任学生自己处理, 学生收获则很小。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节, 正文只突出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历史影响, 对孝文帝的评价等, 而未突出北魏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我在处理孝文帝的改革这部分内容时, 充分利用了小字内容, 突出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 受到很大的阻力。当时鲜卑贵族大多反对孝文帝的改革, 但孝文帝没有退却, 他巧妙而坚定地实施迁都计划。这段小字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孝文帝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而且孝文帝在困难面前, 勇往直前没有退却, 以一人之智谋, 取胜于众贵族, 突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的卓越才干。这样得出的结论更让人信服。

摘要:本文从“突破教材、巧设悬念”、“大胆取舍、紧贴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插图”、“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巧用历史新教材,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新教材,运用,突破

参考文献

[1]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03期.

[2]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2006年第7期.

[3]中国教育文摘, 初中历史对插图的运用.

[4]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7期.

[5]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8期.

[6]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10期.

[7]中学历史近代史, 初中历史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

[8]中学历史近代史, 教师用书七、八年级上下册.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2

姓名:陈业强 单位:儋州西流中学 学分账号:特岗入职暂无学分账号

通过这次初中历史新教材培训让我懂得了新教材的编写是按时间顺序来编写的。这样的编写改变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按主题的模式。符合了初中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不像以前那种按主题编写,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困难。“例如在八年级第一个学期第二单元的编写’近代化的探索’如果按时间顺序编写洋务运动应该放在第一单元来学习,但却放在第二单元来学习,学生学习完了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时,又从新的去学习,这样在时间方面就感觉很乱,让学生很难把握”。同时新教材的编写按“点——线”的顺序来按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展开,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还让我懂得了利用历史的图片来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更多的历史图片信息。让学生在简短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图片来换取同学对历史的兴趣,从而能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历史和掌握历史。也加深将来在中招考试中的图片识图题的认识,让同学在心中有一个概念。

同时,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这次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国家的意志,在日后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要淡化如:七年级历史里讲到农民起义时,针对于这类的问题一定要淡化,但讲到中国的领土问题时,这类的问题一定要重讲,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祖国的领土有个概念。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操。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3

小学数学新教材课改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同时用好用活数学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让教材鲜活起来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育即生活,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突破课本的束缚,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1.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觉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例如,学习“笔算两位乘一位数”时,我创设了一个买东西的情境:马上秋游了,班上准备买3件矿泉水,每件14元,应付多少钱?老现当售货员,请学生上来买水付钱,并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很多学生在口头表述中体现了10元×3=30元,4元×3=12元,30元+12元=42元这一过程。学生在无意识中运用了逐位相乘的方法,只需一语点破,便突破了笔算乘法的关键。

2.寻找生活原型,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教学开始创设动物乐园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乐园里都有哪些小动物,然后提问: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的兴趣盎然,思维一下打开,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小鸟和小猴共多少只?小鸭比小鸟少多少只?孔雀和松鼠共多少只?这些小动物一共多少只?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几倍?等等。学生在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了不同的问题,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3.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数学问题,从中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这样使学生深深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一双眼睛去洞察奇妙的数学世界,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为自己会创造数学问题感到自豪。

3.回归生活,是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后,设计了三个实践活动:一是在操场上指出自己家的方向;二是带学生从学校走到体育场,设计一个路线图;三是让学生为一名问路的人指路。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投入,并且还有许多新发现,如有学生在为别人指路时,不仅用到教材中的东、南、西、北等方位词语,而且还用到前行、左拐、右拐等生动有效的生活用语。

二、实践操作,让教材灵动起来

数学学习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注重实践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构建过程的有效途径。

1.图片内容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具体存在。例如,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呈现了一幅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情景图。我在教学时,用摄像机将某一交通路口1分钟内通过的车辆摄制下来,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数一数1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数。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这一任务,数数能力和统计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又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呈现的是一幅羊群情境图。我教学时带学生数校园里树的棵数和楼梯的台阶数,学生很有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2.实验操作动起来,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知识的成就感。例如,在平行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平行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用你喜欢的材料通过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创造出一组平行线。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感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折中体会只要对折,折痕之间都是互相平行的;在画中体会画平行线的方法很多:可以沿着直尺的两边画、可以沿着作业本的线画、可以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等,体会各种画法的优缺点,等等。这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而且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数学实践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五年级的团体操训练,当时体育教师把学生分成了30个组,每组有2人做基本动作练习。回到教室后,老师提问:你能在1分钟内算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训练吗?1分钟过去,全班学生都叫:连加算式太长,根本完成不了任务。在学生对简便表示方式的渴求中引入乘法,教学效果特别好。乘法知识的构建,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因矛盾而需求,因需求而产生,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

三、整合资源,让教材厚实起来

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就是根据时代和科学进步、学生实际和现有数学环境,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提供更具现实性、探索性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习整合,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动态、直观的数学情境,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加减混合时,学生很难从静态的图片中看出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一位老师上这课时,运用Powerpoint创造设了一个动态的情境,学生轻松理解并列出了4+3-2的加减混合算式。又如,在学习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如果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分析问题是相当困难和不现实的,但运用CAI课件演示,便轻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助于学生从直观中理解和解决问题。

2.不同学习领域进行整合,有利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数学课程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几个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才能解决。所以,数学教学应对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习了统计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居民用水情况的调查,需要收集的信息有:你生活的居民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人?2006年1~9月份该小区一共用水多少吨?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通过活动,把数学中的统计、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整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其它学科与数学进行整合,有利于丰富数学资源,促使不同学科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请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给学生上了一节剪纸课,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已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数学教学进行理性提升,对两门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把音乐的节奏同两种图形的有规律出现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享受律动快乐的过程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当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要全盘否认教材。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应该走出照搬教材和否认教材的误区,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既忠实教材,又超越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开发、整合和创造,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促进师生的最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巧用教材,创新历史课堂教学 篇4

一、大胆增删质疑

教材的编写、校对大多是一些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完成的,他们固然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很难获得教学前线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他们的劳动成果中难免存在些许与现实生活和学生需要等相出入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本着新课改的理念和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对手上的教材进行科学必要的修改和增删。如对北师大版八(上)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中的“割地”,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即九龙司地方一区,也就是香港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以借助历史挂图,让学生认识到: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在学习完八(上)第三课《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再次出示这张示意图,同时补充新界被强租的时间1898年,以及国际租借惯例99年之说,再联系香港回归的时间1997年,让学生分析总结近代以来香港步步沦丧的过程、原因、认识,以及今天香港顺利回归的原因、认识。这里关于香港内容的必要补充,收到了多重难得的效果:借助示意图,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学生对香港的来龙去脉有了整体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成功的外交是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的”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等情感。以学生对香港的浓厚兴趣,作这番补充、拓宽、延伸,激活了课堂,增强了效果。

二、勤于加工整合

我认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具体表现为,每册教材基本呈现某一个时期的历史,每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包括三到五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单元标题;每一课都有一个学习主题,即课题;每一课下有二到三个分主题,即条目名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科学的精神、课改的理念和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重新组合,尤其是对于单元内容较多的学习主题更有必要加工重组。如: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下设八节文化课,如果教师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很有可能学生在学到第六、七、八三课时,就已经忘了本单元的主题或前面几课是什么内容了。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单元甚至每一课的学习知识。如: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副课题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包括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唐朝和南诏的关系。其中,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是学习重点,设计知识结构图时要尽量详细、具体。教师如上述使用教材,就能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发现历史线索,探寻历史规律,增强理性思维,从而杜绝肢体的零散和枯燥的铺叙。

三、深挖情感素材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现实服务,即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使人内心情感发生变化,从而以史为鉴,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之前,首先要通读教材,进而深入挖掘每一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那些能激起学生内心共鸣、产生情感火花的内容。如在教学七(下)第二十三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政策”时,教师可以借用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素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海军远洋护航,联想到早在600多年前的郑和远航的壮举,钦佩、自豪油然而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四、创设学习情境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事物、事件和现象。历史知识固有的过去性,使历史课枯燥乏味,一节课下来,学生昏昏入睡,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实现和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教师除了要深挖教材情感素材之外,还要努力尝试着做一些变化:变教师教教材为学生用教材、编教材、演教材。这要求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据教材作答,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剧,完成学习任务。如学习七(下)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运河的三点、四段,教师可以设置情境问题:假如你是隋朝一位读书人,家住余杭,要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你会选择什么途径前往?为什么?沿途你会看到哪些城市的美丽风光?说说你会依次经过哪几个河段?金榜题名荣归故里之后,你有何感想?在教师如此巧用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探究后,学生变化了:兴趣产生了,动机激发了。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 篇5

澧溪中学 张丽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随着历史教材不断地改进,历史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行使用的历史新教材就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产物。它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历史课程中“繁、难、偏、旧”现象。因此,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

新教材中的新特色。新教材的基本结构同旧教材一样,还是以课为单位,一课时学习一课,每课都设有“提示”,看提示部分就知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把握其重难点。每课的字体同样由宋体和楷体组成,用不同的字体及大小字来排版,显现出教材内容的主次性、直观性,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课文还配有图表、资料、注释,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的有效信息。新教材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如何利用新教材的有效信息是教好初中历史的关键。下面就一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巧用地图,培养学生识图学史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地图,如重要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政权中心、伟大的古建筑等,利用这些彩色的历史地图,可以挖掘其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对历史地图进行加工,使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比如对《郑和下西洋》地图,为了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我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动态效果插入一只船只,沿着郑和下西洋路线移动,随着船只的漫漫移动,依次闪现出发点刘家港、沿途所经过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对学生来说,这样就更形象、更生动、更好理解了。

第二、恰当运用教材史料,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常言道“论从史出”,新教材中丰富的史料就是立论的依据。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些史料,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3课讲述宋朝农民的文化生活就引用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元旦是宋代农民最受重视的节日之一,也说明了宋朝时乡村人们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蕴涵丰富哲理的精言妙语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素材。

第三、合理选用小字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教材中小字材料占有的篇幅还是很大的,教师如何合理选用有关小字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讲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时,文中有二段落小字内容介绍司马光的勤奋好学、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内容,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精选活动建议,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教材的每一课后都有一道活动建议,题型灵活,形式新颖,包括文物仿制、编制大事年表、故事演讲、诗歌朗诵、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参观名胜古迹、评价历史人物等,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保证每节课都展开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选活动建议,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我预先布置了课后活动建议,举行“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演讲比赛。这样一来,既避免死记硬背或强行灌输带来的负面效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能力。

三、新教材与教学的矛盾。

随着新教材的逐步实施,我们逐渐感受到新教材与教学之间所发生的碰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不时地也存在矛盾。

1、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拿到新版教材,第一个明显的直观印象便是印装精美,图文并茂,色彩艳丽,异彩纷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中穿插的许多图片、历史资料,不仅能充分发挥图片资料提供的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教师囿于教学的习惯,对这些有效信息置之不理,或纠缠于此喋喋不休。新教材中重要资源究竟怎样充分利用,其功能如何有效发挥,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2、新教材与评价方式的矛盾。评价改革与新教材的实施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逐步体现出新的评价机制,但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如何评价?尤其是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如何纳入新的评价体系?除了考试成绩外,其他方面的成绩如何体现出来?所有这些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框框,就连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教师现在也是为考试而教,学生也是在为考试而学,因此,评价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建立具体明确的评价指标,建立新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

3、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与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新教材内容突出表现在它的历史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资源,但这些资源的缺乏又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如何真正体现新教材的价值,也是广大部门和教师深思的一大问题。

巧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6

一、亲密接触,朗读品味,悟得语感经验

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何为有效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

请看《棉花姑娘》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七星瓢虫真热心呀,不一会儿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大家快读读最后一段。(学生饶有兴趣地自由读书,有的大声,有的轻声。然后指名读。)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为什么读得慢,那么柔?

生:棉花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开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多美呀,我在慢慢欣赏呢!(再次读这句话)

师:老师看到你笑眯眯的。

生: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正咧开嘴笑呢!我也很开心。(再读最后一句)

师:是呀,棉花姑娘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重新焕发出美丽。看,她正对我们展开灿烂的笑脸呢。(欣赏动画)(生入情地看,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自读——指名表演读——集体表演读)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没有一丁点儿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却能把“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读得那样有滋有味;没有一个个连环式的问答,学生却能在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思中丰富着内心的体验与情感世界,吸收、积累着生动的语言。

二、巧设情境,多维对话,促进语言的生成

新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情趣,反映学生的思想。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的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照进课堂。

1. 在表演情境中生成。

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图片、语言描绘、动画等创设表演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学生进入文本,在表演中强化对语言的揣摩,对情感的体验;在对话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如《四个太阳》第二段写道:“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学生熟读这段话后,就可创设表演情境进行师生示范对话。

从师生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仅理解了“邀请、尝、香甜”这些词,而且在语言实践中学会了正确运用。此时,学生的表达已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话实现文本语言的实践与再创造。

2. 在问题情境中生成。

新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我们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大胆合理的想象中体验课文的情感,与作者、文本发生情感共鸣。

如《丑小鸭》一文写道:“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有位教师这样设计:

(1)能给“讥笑”换个词吗?小鸟怎么讥笑丑小鸭?

(2)“猎狗追赶他。”如果请你给这句话画一幅插图,画上的猎狗会是什么样的?丑小鸭呢?

“讥笑”“追赶”两词,如果就词解词的话,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游离于文本之外,苍白无味。但在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仿佛来到野外,他们满怀同情用语言描绘着丑小鸭的遭遇:“小鸟说‘你是世界上最丑的,没有人愿意与你交朋友’。”“猎狗张牙舞爪,瞪大眼睛,一幅凶神恶煞的样子。”“丑小鸭好害怕,缩着身子,拼命往草丛里钻。”这是学生从心底发出的最纯真的声音。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惊恐万分”等词语,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思想与语言的同构共生。

三、潜心会文,感性体验,获取语言的积淀

语言表达的灵气,主要来源于学生文化的积淀。有了文化的积淀,才有语言的积淀。因此,教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直觉思维,感性体验,吸收精妙语言,逐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阅读不仅在于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还在于对文本的质疑、挑战,以至于对文本的再创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我们的教学,要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对语言规律及语言素材(字、词、句、篇)的真切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不自觉的“内在知识”,并获得精神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四个太阳》课上到尾声,教师说:“我想画一个快乐的太阳,让同学们永远开心、健康。你们想画一个怎样的太阳,表达你心中美好的愿望?”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7

一、基于教材文本的个性化创作活动

英国诗人斯宾塞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英语是需要反复操练、机械滚动的语言学习课程。 单从表面来看, 是不需要太多个性思维的。 但如果深入英语课堂, 就会恍然大悟, 原来语言的习得是这番景象。 看似单调枯燥的英语文本, 其实可以转变成学生充满个性化的创造整合。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放飞个性。

在教授五年级Unit2“A New Student”时, 我发现学生显然对于杨琳的学校不感兴趣, 机械的句型操练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于是在第四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设计自己梦想中的学校。 设计完成, 当看到他们桌上不同的学校模型时, 我惊呆了, 有的是像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 有的在窄小的牢笼里, 有的是宇宙飞船的造型, 这些充满个性的独特设计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 大家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学校提问, 重点句型“How Many floor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Is there a library inIt?”等, 在对话交流中自然顺畅地进行了巩固复习。 试想如果就让他们介绍杨琳或是自己的学校, 那么所有的答案都将是一致的。 从学生对学校充满个性化的设计中,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和他们的需求。 一个小小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知识的习得, 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洞察了学生的思想、渴望和需求,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交流”。

2.巧用生活元素, 倡导生活化个性创作。

在教授5B Unit4“Seeing the doctor”时, 我仿照了国外教师生活化个性任务布置的方式, 让学生争当合格小医生, 设计“ 个性病历卡”, 里面的内容可以有:Name, gender, age, symptoms, 本单元的重点句型:You should...You shouldn’t...or...刚开始设计这个任务时还有些担心, 怕学生不喜欢或觉得无聊。 没想到第二天过来, 他们的作品着实让我惊艳。 有给自己家小狗、 小猫等小动物挂诊的, 有给家里最近正生病的家人挂诊的, 发病原因也多种多样, 有感冒、发烧、胃痛、头痛, 等等 (一学生补充:Because he has a lot of homework.) 。 最重要的是在他们作品里出现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 一位学生设计到:症状:headache, 伴随反应:have a fever, don’t want to eat or drink anything, feel very tired。最搞笑的是解决方案:no pills, we shouldn’t have a lot of homework,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二、对挖掘新教材个性化元素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看法

2015年我执教六年级英语教学, 从三年级开始教授新教材开始到五年级, 我坚持让学生在学完story, cartoon后续编故事。 他们从最初的只会说零散的几个单词到连贯的句子, 到最后可以完成带有情感有思维型的对话训练。 我把主动权交给他们,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 可以抄写故事一遍, 也可以续编或改编故事, 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在文字旁边配上插图, 变成一个很好的绘本资源材料, 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准备小组表演。 当我告诉他们每一次自己创作的小故事都有可能变成班级绘本故事册中的一个时, 他们积极性越来越高。

在每一单元结束后, 我会根据单元主题让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个性化的任务或活动。 比如在教完故事类文章后, 让学生阅读其他故事并选择进行小报创作或绘本创作。 大部分学生还是更愿意自编故事, 我还会挑选有趣的个性的故事放入班级的绘本册中, 在教完对话类课文后, 让学生自制思个性思维导图等, 学生都特别感兴趣。

三、个性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我做过一个调查, 看看班里有多少学生喜欢并有能力完成这样的活动任务:

三个班调查下来发现, 其实大部分孩子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形式的, 只是在完成英语表述上有些困难。 比如我班很多学生很喜欢做小报或绘本, 尤其是那些有创造想象的孩子画的简笔画、插图, 编的故事都很新颖、有个性, 可他们在表述上有很大困难, 如何让这些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发挥所长并能促进英语知识的积累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们都那么喜欢吃蛋糕, 不是因为蛋糕本身有多么诱人, 而是蛋糕最上层的草莓或樱桃这些带给孩子们的诱惑和惊喜的东西。 就像课堂一样,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断地放上自己的东西, 不断地创造惊喜, 那么课堂将会越来越开放、个性化和和谐。

摘要:当今的小学英语教育培养三种类型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对英语毫无兴趣的学生和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应试教育给了我们太多的条条框框, 如何让这些条条框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富有个性,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 要寻找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本文探讨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和灵感,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字母单词变成学生个性化的产物。

关键词:个性化,活动设计,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

参考文献

[1]郝建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谈课改与初中历史新教材 篇8

对于学生来说, 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巴尔扎克说,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因此, 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时, 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 教育学生不惟书, 不惟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 师生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探究越来越深, 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 达到“教学相长”。在学习“司母戊鼎”时, 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 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 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 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 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 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 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 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让他们发表见解, 提出疑问, 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 精心设计。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教科书新设的内容, 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 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 一本书, 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 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 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 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 分别完成四个题目: (1) 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 (2) 我这十三年; (3)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4) 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 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2. 重视每节课。

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北师大版”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 认真对待, 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 或稍做变通。“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 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3.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 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 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 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 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探求思考, 实现自我教育。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 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 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 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 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 我将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 就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 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 在读书中思, 在思考后写, 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 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提倡实行“谈古论今”, 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 使之“活化”“升华”, 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 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 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篇9

新课程改革近几年来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 高中历史新教材也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大象出版社四种各具特色的版本,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而青岛地区使用的是岳麓书社出版的新教材,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浅谈一下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一、焕然一新的课程结构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为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教材是由中国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构成。中国近代史是必修内容, 而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是选修内容。岳麓版新教材突破了传统历史教材的窠臼, 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 构成了重基础, 多样化, 有层次的创新性教材结构, 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 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学习模块, 这三个模块分别反映了中外政治领域、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和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选修课包括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 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 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 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 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二、专题式的编排体系

教材对历史知识体系也进行了重新整合, 打破了传统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在每一个模块中都采用了专题的形式, 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 古今贯通, 中外混编的编写体例, 构建了高中历史的教学体系。如《历史I》, 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它由七个专题: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再如, 《历史III》着重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六个学习专题, 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三、清晰的编写思路

教材在编写思路和可读性方面, 思路清晰, 特色鲜明, 凸显出创新精神。每册教材前设导读, 每专题前设专题导语, 每课提供了引语, 针对相应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说明, 这样使学生在开始本专题的学习时, 就能了解本专题的内容和线索, 抓住核心问题, 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 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其学习效率。如《历史III》第五专题《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一课, 其导语是这样的:“伴随着列强的炮火, 西学的潮流和传统文化的衰微, 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 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征程……面对挑战中国的先进分子总是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激励自己, 从林则徐以新的目光看世界, 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务派力主‘中体西用’, 到维新思想家提倡新学, 行民权, 定新法;从模仿西方的坚船利炮,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深刻地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导语中便知, 本专题讲述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演讲过程。线索是:从阶级上来看, 由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再到无产阶级;从内容上看, 可知是由器物变革再到制度变革, 再到思想的变革。

另外, 岳麓版新教材在课后还设计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栏目, 这些栏目都有利于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四、直观性的图片配备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长期以来, 不少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 与传统的教材定位于教本有很大关系。“教本”式的历史教材枯燥、繁琐, 无可读性,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既往性的特点, 决定了历史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因此, 历史教材在呈现历史知识时更要注意其直观性。岳麓版新教材就做到了这些。它精心配置了许多有辅助文字叙述的各种历史图片, 图表, 历史文物照片, 历史人物、场景等, 使教材新颖活泼, 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历史III》第一专题共六课就有58幅图片, 而第三课就有12幅, 第六课有18幅。这些图片都是很好的内容补充,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教材不仅提供了较多的图片, 还配备了许多史料, 并设计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课堂设问。如《历史II》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本课在讲述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时, 配备了这样一段史料:“当时很多人反对机器生产, 其理由是: (1) 汽笛声太吵闹; (2) 机器响声太大; (3) 高烟囱有伤风水; (4) 男女同一工厂有伤风化; (5) 工匠操纵机器不纯熟容易伤人”, 接着设计了这样一问:“试分析这些理由是符合理?”学生通过对这段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了解了当时中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从而更明白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多么的艰难。

教材教学内容的正文用大、小形式呈现。大字凸现主干知识, 小字部分作为内容补充。如《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中, 法科学生谢绍敏知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的壮举, 这样的故事既是对主干知识的很好补充, 又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 从而更好地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岳麓版新教材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 也有不足之处。如专题史的模块设计尽管让人耳目一新, 但细看内容都似曾相识, 撇开体例和印刷的变化, 新教材无非是新瓶装旧酒。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模块到模块, 倒有了一种衣物整理箱的感觉, 秩序井然的样子。有通史教学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这个感觉, 这种模块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 人为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如《历史I》着重反映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时间和任务的活动, 探究人类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制的艰难历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变革是历史发展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讲政治怎能不讲经济基础, 不去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的思想文化呢?

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在多处重复, 占用课时, 造成了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如必修一讲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必修三中又提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必修二中讲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必修三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如, 必修二中讲洋务运动, 必修三中讲中体西用。

某些专题的设计有牵强附会之嫌。如必修三的专题一讲的是中国古代思想, 但第六课讲的则是中国古代的科技, 很显然这二者不属于同一类别。

另外, 新教材的所谓中外合编的体例实际上也只是“合”而未“编”, 就像是把沙子倒进水杯, 水就是水, 沙还是沙。

上一篇:英语口试下一篇:安装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