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2024-08-25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共8篇)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篇1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一、世界近代史的学习目标

1.依据时间顺序和类别,较好地把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基本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2.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了解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入手,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去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问题。二是探究式学习的原则。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要着重培养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和观念:一是要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二是要树立历史进步意识。三是要培养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是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五是要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一、本册教材概况

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个单元,25课,其中包括4节活动课。第一单元是“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该单元共有7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帝国等主要内容;第二单元是“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该单元共有6课,主要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等主要内容;第三单元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该单元共有8课,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要内容;第四单元是“构建文化的圣殿”,该单元共有4课,主要包括近代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

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一、课标要求(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3)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英、美、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但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只选择了但丁的作品──《神曲》和地理探险家哥伦布发现新航路的主要活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三部法律文献,华盛顿和拿破仑两位资产阶级政治家作为认识欧美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形态和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变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切入点。

二、单元主线

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 “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一单元的核心是“过渡”,即从传统的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确立看做是一种社会形态完成转型的三大支柱性标志。当然,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只看到了欧洲在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度)和市场空间(新航路的开辟)三个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上述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部说明,但在教学中应当渗透这样一种观点。

三、单元内容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第5课 为争取“民主”“ 共和”而战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7课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四、单元重点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l7至18世纪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正确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家。

五、单元难点

1.关于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3.资本主义在制度与封建社会相比其先进性的表现。4.世界近代史上的人物评价问题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一、课标要求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4)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5)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6)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7)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8)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9)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二、单元主线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单元的重点是讲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经济标志和矛盾表现,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外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动荡与斗争。这一单元所涉及的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70年代的历史。在讲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时,请注意编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但编者并没有说它是决定性的基础,为什么?因为按照各种因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等)综合转型的观点,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因素中的哪一种因素的转变是决定性的,而是认为这些因素有序的、协调的、无一缺失的转变本身才是决定性的。这里渗透着一种系统的观念、一种整体变革与发展的观念,而不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单独强调系统变化中的某一种转变是决定性的。

三、单元内容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第13课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

四、单元重点

1.为什么通过工业革命会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殖民地人民进行反抗殖民统治与压迫的正义性和合理性。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巴黎公社的建立。

五、单元难点

1.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变化。2.殖民统治对殖民地带来的双重影响。3.《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一、课标要求

(1)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3)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4)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5)知道本次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6)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作用。(7)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及相关条约的主要事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8)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9)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单元主线

主要讲的是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历史,其主线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历史,其主线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近代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西欧、北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并将这一制度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如俄国、日本等。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了重大变化,即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从以蒸汽为主要生产动力、以棉花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阶段迅速发展到以电力为主要动力,以钢铁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阶段。3.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些都标志着近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同时也揭开了结束近代社会、迈入现代社会的序幕。这一单元的难点是近代社会结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这里要说明的是,近代社会结束的标志就像它的产生一样,不可能有一个截然分开的历史事件作为它的标志,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也就是说,它的标志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历史时段。但历史学家为研究的方便,往往又要用一个点来说明这种转变的发生。那么,近代社会的结束都有那些指标呢?我个人认为,一是垄断组织的产生;二是世界体系与分工的基本形成;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领域和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变;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本质性变化,尤其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社会的世界格局;五是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成果;六是文学艺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现实批判主义流派的产生,标志着现代文学艺术的出现。以上六点是近代社会即将结束,现代社会即将来临的主要标志。

三、单元内容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18课

叩向现代文明的大门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21课

追《根》溯园

四、单元重点

1.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进一步扩展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了重大变化。3.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五、单元难点

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对我们的启示。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

课标要求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4)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5)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是人类精神的进步与升华的过程。这种精神的进步与升华就集中表现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上,它包括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等。因此,人类精神的进步也可以说是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呢?从根本上说,人类的进步是在经济领域,即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的进步,因为没有这种物质上的发展,人类连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也就谈不上其他任何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仅有经济领域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是不够的,人类的终极关怀从本质上说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且要在精神上,也就是在文化上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和他人的理解、看法和情感,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地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同时,人类也要不断地创造一切美好的精神产品或者是先进的文化成果来体现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满足整个人类对美的追求。从历史上的发展实践来看,一切有形的、物质的成果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而产生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成果才能永远成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瑰宝。而一些具有文物价值的有形遗产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人们对这些文物、遗迹、遗址的保护与欣赏,只是为了从中获取巨大的文化信息,了解当时人类的审美情趣、聪明智慧、劳动技能和对生活的态度等非物质的精神财富。

二、单元主线

世界近代史中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讲世界近代史中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一单元的重点是了解人类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三、单元内容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第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第25课弹《命运》论《英雄》——贝多芬作品弹奏与欣赏

四、单元重点

了解人类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重要成果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五、单元难点

1.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

2.近代科学家和艺术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启示。使用本册教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的关系。

二、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准确贯彻课标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例如在第一课中,当我们讲到新航路开辟时,既要了解和记忆有关地理大发现的某些关键性史实,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包括时间和地理方位、航海路线沿途的地理状况等,如果有可能,还要训练学生默绘某些重要的航海路线图。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些知识仅仅知识化,而是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认识,一种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我们在课文后边设置了“每课一得”和“材料阅读”两个栏目,其中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历史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如第三课的每课一得,我们介绍了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这对学生来说,有些超过他们的理解力,但作为不考试的内容,它正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去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在这种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有关信息的能力。在第14课的材料阅读栏目中,我们提供了俄国农奴制法令的部分内容,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读懂的,用这些资料去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内容属于附设性质而忽视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三、处理好常规课与活动课的关系。

学习与探究课的要旨之一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一种环境、气氛、思路和方法。以第四单元的“学习与探究课”——“‘弹’《命运》论《英雄》”一课为例,我们设计了四项活动目标,归纳起来就是: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探索学习和感悟历史真谛的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它们既是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命运》和《英雄》两首曲目的演奏、欣赏、评论和思考,可以引导学生去同已经逝去的贝多芬进行心灵的对话,挖掘这位“乐圣”创作这两首名曲时对“英雄”的理解、期待与失望,感受他对“命运”的诠释和在“命运”面前的抗争与不屈,感受作者在创作这两首名曲时的历史氛围。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体验历史的丰富内涵,掌握学习历史的多种途径,领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诸多方法。我们知道,要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对有些学校来说是有难度的,比如,有的学校可能没有演奏这些曲目的乐器,有的学校可能找不到这些曲目的乐谱,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能够演奏这些曲目的学生或教师,但我们想,这并不会影响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这一课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另行设计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例如找到一些有关资料,由学生自己介绍两首曲目创作的历史背景、作品内涵和艺术特点等;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历史名曲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学习与探究课”设计的本质,根据本校实际,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好这一类型的课程,为达到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富有新意的再创造。

四、正确引导学生对世界近代史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活动的重要承载者的评判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过程。在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主要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要区分历史人物的活动性质,即一个人一生的活动主要分为两种活动:一是历史活动;二是个人活动。前者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而后者是指仅对其个人生活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当然,有时这两种活动并不能截然分开,这要根据具体人物的具体情况来处理。一般说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当根据其历史活动来对其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和范围不是他一生的全部活动,而主要应限定在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活动范围内。(2)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历史活动是顺应还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说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历史人物应当得到肯定的评价,而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历史人物应当得到否定的评价。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也是复杂的。有些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一方面在大的方向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其主观意图却是卑鄙的,使用的手段也是残酷与暴虐的。相反,有些历史人物的主观意图是高尚的,使用的手段也是符合道德的,但其结果却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在对这一类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要明确地向学生讲清其矛盾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人” 与“坏人” 的判定,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体,理清这一矛盾体的过程,就是使人成熟和睿智起来的过程。(3)历史事实证明,大多数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都充满着矛盾与悖论,使现代人对他们的评价充满着种种困难与分歧。这就要求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要掌握分清主流与支流关系的原则,即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要看其长远影响和后果,也要看其历史活动的主流是什么,最后依据其主流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评价,可以选择华盛顿、拿破仑、牛顿、托尔斯泰等历史人物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这四个历史人物中,两位是政治人物,一位是科学家,另一位是文学家。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各异,可训练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篇2

英语课程改革对国内英语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其中教材的改革尤为突出。“英语课本是在一定的语言哲学观和语言教育观教学观的理论指引下,按照某种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大纲所做的重大改革也突出反映在教材的改革上”(何安平2004:9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Go For It!),在(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Go for it!教材的基础之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而成。作为目前国内主流的初中英语教科书必然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1]。《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2],并提出了五级(九年级结束时)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也必定会在该教材的编写上有所体现。本文旨在通过教材的指令语来调查该教材是否体现课标对学习策略的各项要求,因为“教材指令语是指组织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指令性和解释性的话语,它在指引教学的同时也揭示教材所倡导的外语学习模式、方法和策略”(何安平2009:9)。

二、理论参照

(一)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杨连瑞指出,对学习策略的界定和分类,尚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杨连瑞等2007:153-158)。本文拟参照课标中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和五级学习策略的目标描述对教材指令语进行分析。课标中“学习策略”这一术语指的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课标指出,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以下分别简称为“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课标在目标描述中把认知策略细分成11项,调控策略分为8项,交际策略为6项,资源策略为4项。如表1所示。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式

Cohen(2000:79)指出,学习策略训练可以显性或隐性地整合在教材中。显性的策略训练是在教材中建立一个特别的项目来直接训练或讨论学习策略。隐性的策略训练指通过练习和任务来训练。本论文拟依照上述的定义,将教材呈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式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比方说教材中的:Learning strategy:Using dictionaries,这就属于显性的学习策略训练,具体实例如下:Dictionaries are useful learning tools,but many English word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usages.We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definitions we find in dictionaries match the context。另外,教材中出现在Before you read中的Pairwork往往通过指令语来进行隐形策略训练。例如教材第8页:Can you think of any problems you have had recently?Look up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in the box in a dictionary。在这样具体的练习活动中训练学习策略称为隐性的学习策略训练。其中所隐含的学习策略可以通过指令语中与学习策略相关的单词或短语来判断,如:pairwork,dictionary,think of等。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问题

本文通过语料库,对九年级初中英语教材的指令语进行分析,以调查该教材是否体现课标对学习策略的要求。具体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 该教材是否有学习策略训练?如果有,是以显性还是以隐性的方式呈现?

2. 该教材的学习策略是否覆盖课标所列出的所有学习策略分级目标?各学习策略的比例如何?

(二)研究方法

1. 建立英语教材学习策略的评估框架

本文拟依照课标对初中阶段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和各分级目标,参照Cohen所提出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式,对教材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评估。主要从学习策略分类的目标描述和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展开。

2. 建立微型学习策略语料库

将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指令语(包括每个单元的各级标题,标题下属的各类练习指令语)输入电脑,建成本研究所需的微型学习策略语料库。

3. 检索词的设置

用语料库方法调查获取教材学习策略的关键是设定检索词。

1)设置显性学习策略的检索词

从该教材的目录中可以看到Learning strategies这一教学内容,再仔细阅读教材的一两个单元,了解到显性的策略训练集中出现在每单元的Learning strategy部分,所以把显性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检索词设定为:Learning strategy。

2)设置隐性学习策略的检索词

教材中是否有隐性的学习策略训练,笔者主要以课标对五级学习策略的目标描述和潘蕾华(2007:22-23)所列举的检索词为依据,再结合对该教材指令语的Word list的观察,设置表2的检索词进行调查。

4.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检索工具是由Laurence Anthony研制的AntConc3.2.Ow软件。采用该软件调查以下指标,即显性学习策略和隐性学习策略的频数,各分级目标描述的频数。

5. 调查的过程

1)调查显性学习策略的过程

利用AntConc软件,把检索词Learning strategy在微型教材语料库进行检索,计算出显性学习策略的频数。通过Concordance观察检索词的语境共现行,判断检索词所属的学习策略类别,如果通过语境共现行无法判断,再借助File View来观察,归纳出各学习策略的类别和相应的目标描述项目。

2)调查隐性学习策略的过程

隐性学习策略的调查过程与显性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隐性策略的检索词很多(详见表2),每个检索词都要逐一进行检索,如果在语料库中检索不到该词,则说明教材没有该学习策略,如果能检索到,要先在Concordance的语境共现行和File View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课标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和目标描述进行判断,最后去掉已经在显性学习策略中出现的和没有体现学习策略的例句,计算出该检索词的次数。

四、结果与讨论

(一)教材呈现的显性学习策略

将表3中的所属类别进行统计,获得各学习策略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数和比例,如表4所示。

表4显示,教材中的显性学习策略训练集中分布在每单元阅读课的Learning strategy中。训练总数为12次,其中认知策略最多,占总数的66.7%;调控策略次之,占总数的16.7%;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各占总数的8.3%。

将表3中的所属类别和对应目标描述项目进行统计,获得教材中各策略所对应的目标描述项目总数,结合表1课标各学习策略的目标描述项目总数,获得教材各策略覆盖课标目标描述项目的比例,如表5所示。

表5显示,教材呈现了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符合课标的要求,但从分级目标描述覆盖度上来看,教材未能覆盖所有的目标要求。课标认知策略的目标描述有11项,调控有8项,交际有6项,资源有4项,共29项,而显性学习策略在教材中的训练只出现12次,其中两次认知策略训练了同一个目标描述项目,所以训练目标项目只有11项。如上表所示,认知覆盖了目标描述中的7个项目,占该策略目标描述总项目的63.6%;调控覆盖了目标描述中的2个项目,占该策略总项目的25%;交际只覆盖1个项目,占该策略总项目的16.7%;资源也只覆盖1个项目,占该策略总项目的25%。由于显性的学习策略集中出现在阅读环节,而阅读有利于认知策略训练的开展,所以认知策略的训练频数与项目明显高于其他策略。在教学的听、说、写环节,应适当增加其他三种学习策略的训练次数与项目,在隐性学习策略的编排中,是否有这方面的补充?所有显性策略只覆盖目标描述11个项目,占课标目标描述总数的37.9%。可见教材显性学习策略远远不能达到课标目标描述的所有项目,是不是在隐性学习策略方面有相应的补充,使其覆盖率达到课标的要求?

(二)教材呈现的隐性学习策略

对表6中各检索词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并归类,获得教材隐性学习策略的频数和比例,如表7所示。

表7显示,与显性训练不同的是,教材中的隐性训练相对分散,渗透在教材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所出现的次数比显性训练明显增加。隐性的认知策略占总数的46.9%;交际占总数的29.3%;调控占总数的14.7%;资源占总数的9.1%。这正好弥补了显性训练中各策略训练次数少的不足。

通过对表6中教材出现的检索词所对应的目标描述项目进行统计,得出各学习策略在教材中所覆盖的目标描述的项目总数,对照五级目标描述表(表1),得出表8。

表8显示:与显性训练相同的是,教材隐性呈现了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体现课标的要求。与其不同的是,从对分级目标描述覆盖度上来看,隐性学习策略对课标目标描述覆盖率比显性的学习策略覆盖率高出一倍,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课标的目标要求。如上表所示,认知占该策略目标描述总项目的63.6%;调控占该策略总项目的100%;交际占该策略总项目的50%;资源占该策略总项目的100%。所有策略覆盖了目标描述的22个项目,占课标目标描述总数的75.9%。教材在显性学习策略方面远远不能达到课标目标描述的所有项目,在隐性学习策略方面得到了相应的补充。隐性学习策略方面在调控与资源策略的目标描述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弥补了显性学习策略在这两种策略覆盖率低的不足。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九年级Go for it!教材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呈现学习策略,两者以互补的形式共同呈现课标对五级学习策略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对学习策略的要求。结果显示,该教材的显性与隐性学习策略的比例悬殊。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显性学习策略的指令语清晰易懂,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训练;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各种学习策略的意识。隐性学习策略如果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学习策略培训的话,在教材中很难把握得当;学生在学习中更难以意识到。所以笔者认为教材在编写时应适当增加显性学习策略的训练,保持显性与隐性之间数量的平衡。由于该教材多数的学习策略以隐性的方式呈现,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使其显性化,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笔者在表6所列出的检索词,是代表练习或活动中含有隐性学习策略的标志性的词语,可以作为师生对该教材隐性学习策略把握的线索。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这些检索词,以帮助其提高学习学习策略的意识,真正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学习策略去解决新的问题。应该指出,本研究所设定的检索词是具有代表性的,但它们并不能代表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所有的检索词,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学习策略因为没有穷尽所有的检索词而检索不到,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等.200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Students'Book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7.

[2]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3-24.

何安平.2004.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安平.2009.从教材指令语看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C]//何安平,郑旺全.语料库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21.

潘蕾华.2007.对英语教材学习策略的研究——对比两本初中英语教材[D].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2-23.

杨连瑞,张德,范琳等.2007.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篇3

【关键词】历史;图片;策略

图片指的是在课文中插入各种类型的历史地图、插图以及表格,它们对增强历史课对象的直观感和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它们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历史教材图片的恰当使用,为提高学生的自读 自练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图片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而且自身蕴含着丰厚的教育教学价值。历史插图从最初历史教材的编写就受到编者的重视,作为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插图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师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新疆地区的历史教材在采用彩色排版后,在每个单元的前面都增加了图片的使用量,由此可见图片在现在的教材中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初中图片教学主要就是课堂上随堂讲解,学生看一下,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把握不明确,但是对近几年乌鲁木齐市的中考统计,选用的图片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相对于文字来说,图片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更加的实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题内容一目了然、记忆深刻。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九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在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充分发挥图片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把九年级历史图片在课堂中的应用分为三个方面:①导入中的穿针引线;②新课中的推陈出新;③复习中的横贯东西。

一、导入中的穿针引线

导课是讲课最初的部分,也是讲好课的关键,精彩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能让教师顺利地尽入新课的讲授,用图片导入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仅仅限于图片本身的信息的提取会对图片的利用大打折扣,注意挖掘图片的功能,在导课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1.一目了然,切入主题

课本内容是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材料,插图作为课本内容的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教师可以根据某种教学意图,分析准备让学生发掘、探索的问题。这样指向明确,内容具体,一目了然。而在导入新课时就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对这节课堂的把握。

2.逐渐深入,因势利导

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是通常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很好的给与引导,但是前提是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要一步步引导学生回到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

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俄国的十月革命》,我在开头引用了一张图片——一战中的俄国士兵。本来最初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看到当时沙俄士兵的那种厌战的情绪,但是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给我了更多的惊喜。学生看到图片就议论纷纷,“怎么有个小孩?”“不是吧,他也能打仗啊?”“看到没有连枪都没有!”……学生们的观察力是很敏锐的,我因势利导问了他们一句:“这样的一种情形反映出俄军什么样的问题?”“缺人”“还有穷得连枪都不够……”“那沙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铺垫到了一战给沙俄带来的影响这副图片所要解决的问题。

3.承上启下,关注联系

历史本来就是一门内在联系很强的学科,事件的前因后果往往不是在一结课的内容就能讲清楚的,一副图片也许承载的不止是一件单一的历史事件。 例如《福煦车厢》这幅图片,虽然出现在九年级下第三课的引言框中,其实它和九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九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联系,我在九下第三课的导入中引用这幅图片时,有意给学生回忆了原来学过的一战的内容,并且告诉他们这节车厢的故事在二战中还将延续,很多学生就这样记住了一战和二战,记住了战争的结果。

二、新课中的推陈出新

历史图片的性质就是它包含着,传递着历史信息,教师讲课都会涉及到历史图片的使用,在常规的图片讲解之外,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注重图片的启发性,丰富历史事件

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的时间要比对文字的接受的时间快。一般而言,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所需时间为28秒,通过照片所需时间为9~12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掌握了大量图片时,其意义就不单纯是增加趣味性的问题,更有一个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跨度内接触到最多历史信息的问题。

2.结合地图的直观性,简化教学

通过历史插图,使学生准确掌握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我们知道,历史有两个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空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上具有简明、形象、直观的特征,所以地图对学习掌握历史具有重要作用。九年级上下册有44幅地图,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很细致,但同时也过于繁琐,学生很少有耐心能认真地去看,因此讲地图难,学生看懂地图更难。

在讲述世界史的内容时,最难给学生讲清楚的是二战的战线问题,学生对于历史地图上烦琐的国名和弯弯曲曲的国界本来就头痛,再加上地名,很多的学生是学了就忘记,只能死记硬背住那么多的战役和事件,如果让他们看地图说出来根本不可能。虽然我们对地理方位的要求不高,但是能看地图说出二战的经过,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种对二战的一种全新的感受。为此,我曾经尝试在黑板上简单的写出几个国家的地理方位,用圆圈与线分别表示战场和战线,给学生口述二战的经过,达到良好的效果,原来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女生下课后兴奋的告诉我:说二战太吸引人了

3.复习中的横贯东西

复习课一般都是容量大,知识点多,给学生单纯地讲知识点会让学生觉得无聊,而大量高强度的练习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恶学习。而在复习课中利用图片的直观性,把要复习的内容用图片归类,设计好相应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减少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又能启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1)以专题为模块,归纳历史。我把它细分为以下几个专题:人物中的历史,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的领导为线索,把他们的图片放在一起精心设计好相关的提问;事件中的历史,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为主;改革中的历史,把世界史所有国家的改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科技中的历史,主要是三次科技革命;会议中的历史,把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归纳在一起。

(2)以年代为标准,细分历史。例如19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沙俄和日本就可以选取书中的图片,进行横向对比。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美国和德国。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学生会开拓视野,放开自己的思维。

(3)以国家为主题,联系历史。如果说前两种模式主要是横向的对比历史,那么这种复习就是竖向的比较了,苏联、美国、日本的历史都是九年级书中的重点,用书中的图片展示人物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美国建国以来走向独立、民主、富强的历程;列宁、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的图片放在一起就是一部苏联的兴衰历史。

总之,图片是直观、形象的视觉教材,在历史教科书中,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同等重要。巧用历史插图能诱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究力,去再造历史现象,引导学生神游历史的殿堂,并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教育研究方法導论》

[4]《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篇4

板桥中学 冷小强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本班学生语文成绩在三个班中差距不太大。主要原因是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而且只有三五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其他学生在课堂上属于“沉默的一族”,有几个学生作文文理不通,错别字到处俯拾即是,病句随处可见,甚至比不上语文好一点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而且我尝试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时,老是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在充当主力军。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注意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

名著导读:学期初即布臵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四、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2、阅读三至四部名著。本册要求阅读《水浒》、《傅雷家书》及培根随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补充。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4、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活动,在演讲、调查、讨论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就教材提出的问题,或提出学习的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先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五、教学重点

1、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2、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3、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4、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阅读训练和记叙文体、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与拓展。

六、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全期共20教学周,每周5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括号内为课时每课课时安排)

1——3周 课文:《沁园春〃雪》(2课时)《雨说》(2)《星星变奏曲》(1)《外国诗两首》(2)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2)

写作及讲评:3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及检测:2 名著导读:1

4——5周 课文:《敬业与乐业》(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2)

《傅雷家书两则》(2)《致女儿的信》(1)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1)写作及讲评:2

6周 国庆长假

7——9周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2 课文:《故乡》(3)《孤独之旅》(1)《我的叔叔于勒》(3)《心声》(1)

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1

写作及讲评:2

复习:2

10——12周

阶段测试:2

试卷讲解:2 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短文两篇》(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1

写作及讲评:2

13——15周 课文:《智取生辰纲》(3)《杨修之死》(2)《范进中举》(3)

《香菱学诗》(1)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2

写作及讲评:3

名著阅读初步交流:1

16——18周 课文:《陈涉世家》(2)《唐睢不辱使命》(2)《隆中对》(2)《出师表》(2)

《词五首》(2)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

写作及讲评:2

单元综合复习:2

19——20周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篇5

安子岭初级中学

韩秋阳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编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二)思想立意

本册教材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追求,通过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与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共创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在这册教材中,贯穿着一对基本哲学的命题,就是价值和事实的关系问题。在事实维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历史进程、伟大成就、时代挑战、积极应对架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每一个学习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共创共享,来升华他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认同。

(三)学科依据

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遵循生命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知识的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教材编者强调,不是简简单单的基于四个维度的知识认同就可以自然升华成某种价值认同。教材很强调学生自我的生命经验。希望学生在感受我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不断沉淀,领会和感悟自己的生命经验,通过他的自我探索,而不是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强化,通过他的自主建构,而不是我们给予的知识逻辑。让他逐步得对这些价值观念有所认识,有所理解,有所认同,有所接受。

二、教材的内容结构

(一)编写理念

1.本册教材与七年级关注个人与集体生活、八年级关注社会与公共生活有所不同,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场域中“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2.本册教材以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完善人格培养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认同国家发展的价值追求,逐步明确国民身份,在更为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自识性问题。

教材编者强调,重视本源性问题,反复引导孩子在不同的关系中去体验,思考、回答“我是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在不同的生活场域中,我从小我,不断扩展到大我,慢慢地把他充沛的人格不断建立起来,最后打破唯我论,打破个人主义。

3.本册教材试图突破国情国策教育的传统模式,不止步于对国情国策事实性知识的一般认知,而是借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生命经验,将国情知识学习与核心价值观内化、国民身份认同结合起来,将生活场域扩展、个体品德发展与主流价值引导结合起来,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将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进步的期盼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里要跟老师们强调的是,教材对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没有系统地给出知识点,基本上都是把当代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或这个问题当下遇到的最尖锐的挑战,或者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最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体系化地呈现每个主题。所以你要是去缕知识点,会发现缕不全。编者希望这些知识性知识只是他价值观的一种支撑。所以教材很多时候都是以举例来呈现的。

4.本册教材意图通过情境体验、理性思辨、探究分享、合作实践等活动设计,使学生的生命经验能够代入、嵌入、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宏大叙事,将对祖国与时代进步的切身感受和具体认知统整到学生自我道德人格的建构中,通过对个人成长与伟大时代紧密联系的自觉体悟,逐步接受、认同和内化国家和社会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做自信的中国人。

很多活动不是对正文的诠释,不是对正文的展开,有的时候,活动就是一个独立的内容。例如教材35页的关于网络问政这一活动,就是强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协商的形式。教材编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活动,不要跳过,不要错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是梳理教材的客观逻辑,第二就是要把活动作为逻辑的一环进行梳理。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贯穿价值观教育逻辑

(二)突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三)开展“四个自信”的教育

(四)关注成长需求和现实问题的思想对接

(五)强化关键能力,淡化学科知识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篇6

本次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考查的是世界历史上下两册内容,试卷共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大项,题型与中考思路吻合。从总体上来说,试题紧扣课标内容,考查的都是重点知识,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偏重于对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比较能力、识图读图能力等,是历史中考的一次“练兵”,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一、选择题:充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历史学科的能力,对学生辨别、分析、比较能力要求较高。题目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考查基础知识,直问直答式:例:1、2、4、8、9、12、13、14、18、24题。

2.通过材料设置情境式:例:3、6、7、15、17、19、20、21、22、25题。

3.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分析比较式:例:5、10、11、13、23题。

其中,错误率较高有第5、8、10、12、13、17、18题。第5、12、13题中,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第8、10、17题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需要较强的分析辨别的能力;第23题由于课堂上讲解不到位,错误率也较高。

二、材料解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读图识图能力以及与课本知识进行关联的灵活运用能力。

第26题考查的是属于读图识图类题目,包括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复习的过程中曾进行过专项练习,学生回答较好。

第27题考查了英美国崛起的相关历史。分别考查了英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考查偏重基础知识,而作为重点知识,学生掌握扎实,答题情况理想。但第3问的设问不太严谨,学生往往从材料中只得出工业革命这一因素,所以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失分率较高。第2问题目中出现一题多问的形式,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出现了漏题的情况。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篇7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阐释对九年级语文教材的整合方法。

一.围绕中考考点整合教材

九年级面临中考,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九年级语文教材的整合要围绕中考的考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结合考点整合教材。

1.围绕考点, 专题学习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是中考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 为此, 我曾经整合了苏教版九 (下) 第二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和《多收了三五斗》四篇课文, 上了一堂研究环境描写作用的专题课, 系统总结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我首先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朗读4篇小说,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通过讨论, 总结出环境描写的几种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奠定情感的基调;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主题;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然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两篇小说,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 并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的专题学习, 既紧扣中考考点, 又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 同时还节省了大量课时。

2.围绕考点, 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近年来文言文阅读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并且渐成时尚。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 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因此, 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对课文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所谓拓展延伸, 就是要抓住课内外文段之间的联系点和可比点进行比较阅读。比如在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时, 我不失时机地借助他的《丰乐亭记》来对比赏析, 让学生读后说说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从文体、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而这些也恰恰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二.长文短教

顾名思义, 长文就是篇幅较长的文章。而短教, 不是少教, 更不是不教, 而是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 对教材删繁就简, 去粗取精。如果一篇长文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来分析, 费时费力, 学生兴致也不一定高, 所以不论是从教材处理还是从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看, 长文短教都是必须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长文短教, 我觉得其关键是如何“选点”。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选点”, 来达到长文短教的效果。

1.根据文本特点, 选取训练点

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 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有的文章要重语言的积累与品读, 有的文章要重写法的学习等。教师就要抓住这些特点集中训练, 提高教学效益。例如九上《林中小溪》一文, 把溪水冲破层层障碍夺路而出的情景写活了, 语言优美生动, 所以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 就把品味文章的语言作为重点。首先让学生放声读, 读得正确、流畅, 读出文章的味道来。然后让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进行赏析。这样通过品味语言, 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量, 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利用文题, 巧析课文

人们通常把题目比作文章的眼睛, 它能起到概述内容、统领全文、突出重点、贯穿全文、暗示写法、流露作者情感等作用, 抓住文题就能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住文章主旨。因此, 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一定要抓住文题, 巧析课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利用文题设疑求答, 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文题, 设置悬念, 激发探究兴趣。比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 我首先根据文题这样导入:如果你家里今年庄稼获得了大丰收, 你高兴吗? (学生回答高兴)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有这样一群农民朋友, 丰收了却高兴不起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课堂, 便于课堂上集中精力讨论研究, 化解心中的疑问。

3.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切入。

所谓关键语句, 就是对显示文章结构或揭示文章主旨起到重要作用的句子, 常见的有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主旨句等;定位解意就是根据关键句在文段或全文中的位置来判断它的作用, 从而理解其含义。比如《学问和智慧》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单元中篇幅较长的文章, 文章中有好多提示性的语言。在上这一课的时候, 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关键语句, 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可分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学问与智慧的关系两部分。在理解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关系后, 我出示问题“既然学问离不开智慧,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答“我们不但需要学问, 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三.融作文教学于阅读教学

作文占据着中考的半壁江山, 作文分数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命运。然而, 学生作文的现状却不很令人乐观。根据教学实践, 我以为九年级作文指导方法应当与阅读教学同步。具体做法是:读什么, 写什么, 并从中学习提高写作的方法, 做到读写结合, 把每篇课文当作学习写作的范本, 即融作文教学于阅读教学,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努力:

1.学习课文中充满个性的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作文的重点。学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 往往会有一个程式化, 比如脸蛋长什么样, 头发怎么样, 个子怎么样等。这虽然是外貌描写, 但是却没有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表现不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品质。但看看我们九年级小说单元, 里面刻画了好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我在上《故乡》一课的时候, 我通过小专题的形式来学习作者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描写。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二人的语句, 归纳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这些语句, 说说这些语句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在分析杨二嫂这一形象时, 抓住杨二嫂的一个动作细节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一面絮絮的说, 慢慢向外走, 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出去了”) 来体会人物个性, 一个动词“塞”写尽了杨二嫂爱贪小便宜的个性。品读后, 教师问:作者把人物写得那么生动形象, 你想不想试试呢?引导学生来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人, 除了要写出他或她的肖像, 还要写出人物个性来。

2.学习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我常常把写作比作做菜, 如果作文只是叙述一件事, 而不知道去描写景物, 就好像菜里没有放佐料一样, 总让人觉得缺点味道。好的景物描写能更好地体现主人公的心情, 突出中心。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 我抓住了两处环境描写, 一是在登上轮船前往哲尔赛旅行途中的景物描写“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我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景物的, 从而理解菲利普一家此时愉悦、充满希望的心情。另一处是菲利普一家在船上躲开了于勒后的景物描写“在我们面前,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富贵梦破灭后沮丧的心情, 和刚上船时的景物描写形成了对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所起的重要作用:能更好地充实文章内容, 使文章情景交融, 更好地抒发主人公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的文章中恰当运用景物描写了。

3.学习课文如何安排文章结构。

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不知道对文章进行整体布局, 甚至有的学生把作文写成了“流水账”。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课文的结构来教学生, 使学生掌握课文结构的感性知识, 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实际当中去。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 我就抓住了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先总说云和天气的关系, 然后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最后总结全文,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这是一篇典型的总分总式的文章, 利用这篇课文, 教给学生写说明文谋篇布局的一种方法。说明文如此, 其他文章也有谋篇布局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平时要善于总结课文的结构方式, 这对学生写作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篇8

关键词:教材特点;创设情境;典型事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宿迁地区使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已经五年了,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后,教材也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从内容的选取、知识的架构、目标的实现、能力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显著特点,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科学化。

一、教材精选身边的典型事例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新教材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例如,请选择你感兴趣的物质(如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雨水、自来水、汽水、啤酒和洗涤剂等),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

教材在落实核心知识过程中,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水的净化、钢铁制品的锈蚀与防护、燃烧与灭火等;以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如:水的污染、大气的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农药和化肥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文字的表述上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的表述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贴近。老教材中关于氢氧化钙是这样的“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新教材中这一句话改成了“氢氧化钙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的主要成分”,关于氧化钙老教材是这样说的“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新教材改成了“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按照老教材中的说法熟石灰应该是纯净物,而新教材的说法就应该是混合物。新教材中的说法应该更符合实际的状况,如果不去研究新教材,而只根据经验去教书,可能会犯错。

二、教材注重情境的创设

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新教材利用一些可读性强的情景材料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表述上多用启发性的语句,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为防止文字冗长、拖泥带水,在教材中设置一些栏目,如“多识一点”、“活动天地”、“实验探究”、“长话短说”等。每一个栏目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引领学生积极思维,体味化学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给学生留下很多感悟。

如:讲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中的图片“光合作用”就很唯美,“葡萄酿成酒”就很令人向往,教材中表达氯化钠的形成时的插图,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

三、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新教材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重要贡献,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和利用前景,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比如,化学的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话: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从钢铁、化石燃料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时代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化学科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等重大问题;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架设起从贫穷走向繁荣、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地球走向太空的桥梁。

再如: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0.3%。

我们平时上课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素材,多给学生一些信息,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起来,让学生能从化学课堂走向实际生活,能在实际生活中体味化学的无处不在。这也正是王祖浩先生所希冀的那样,能让学生在化学课上体会出化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四、教材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充分体现科学探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运用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探究方式,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四个实验:

实验1. 点燃镁条。

实验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3. 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 mL稀盐酸。

实验4. 取3~4 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这四个实验就清晰而生动,神奇而富有感召力,如果第一节化学课上有这样的实验,学生一定会被神奇的化学反应现象吸引。

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比如单元3到实验室去“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等。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地去做实验,能演示的演示,能分组的分组,实验的效果远非语言的讲解可以比拟的,如果仅从考试的分数上衡量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从学生学习化学难度上来看,从学生的终身学习上来看,从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来讲,还是实验效果好得多。比如说学习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让学生做一做生锈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自不必死记,还可以在不同小组的实验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实验室一般没有生锈的铁钉,铁钉一般由学生自带,不同的同学带来的铁钉锈蚀的情况不一样,在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后所看到的现象各有所不同,仔细分析下来收获颇丰。

五、教材注重体现科学方法的指导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在编写范式上改变以陈述方式为主的传统做法,有计划地介绍有关的科学方法。配合内容学习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逐步展示类比、假说、模型化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方法的应用。如:第一单元出现了观察、测量、记录等内容,第二单元出现了物质的简单分类内容,第二单元的单元练习中出现了简单的比较和实验设计的内容。以后各单元就逐步展开了科学方法的应用,如归纳、演绎等,有些方法并没有明确说出这些是什么方法,但都有体现。

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中,先较详细地讲述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稀硫酸时这样说: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镁条、碳酸钠粉末和生锈的铁钉反应,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在总结酸的通性时说: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那是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

在学习硫酸时,用到了类比的方法,在总结酸的通性时,应用了归纳的方法。在这样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非常容易地利用演绎的方法类推其他常见的非氧化性酸的化学性质。课本之所以进行归纳,其本意也正是想利用酸的通性来演绎出相关的内容,这在老版本中是没有的。

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新教材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指导语,如:请你探究、试一试、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题等有针对性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在版面设计上,页面上留出一定的空白供学生写要点、提问题,记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及分析和判断的结果。

一堂好的课,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学生有了得当的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教起来的任务就轻松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大家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思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毕华林,卢巍.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7

上一篇:编辑部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旅游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