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精选12篇)
中学历史教材 篇1
历史教材,从不同角度选编了许多伟大的爱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的事迹,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们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爱国精神,更令后人崇敬,值得继承和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将历史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借助历史人物的志向,引导学生辨析美丑
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坚定的志向,这也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屈原“年轻时候就有报国的慷慨大志”;张仲景决心“为人民解除病痛”;玄奘“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而“决心收复台湾”;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崇高志向,可以成为导引中学生行为的直接动因。
反面的历史人物有着罪恶的思想,如袁世凯有“野心”,“还企图当皇帝”。在讲《辛亥革命》一课时,把袁世凯不可告人的目的板书出来,与孙中山“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远大抱负进行对比。这样,让学生去判断是非,分辨美丑,衡量高低,从而强化正面教育,使中学生加深对理想道德的理解,进而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变成支配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二、创设教学情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历史课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充满激情,歌颂与批判、崇仰与鄙视、赞扬与讽刺、欣喜与愤怒,是非分明,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
有的内容的讲述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激情,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挂图、教材插图、声情并茂地讲解,配以不同情调的乐曲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当时历史的情境,与历史人物“见面”,从而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如播放《甲午风云》音像,讲解1894年9月17日,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官兵冲向敌舰壮烈牺牲时的情景。邓世昌的高大形象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有些课文教师可用以情激情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讲《林则徐虎门销烟》要用亲切、欢快、流畅而激昂的语调;讲《血染卢沟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我国军民团结一致,掀起抗战热潮,要用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语调……只有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感情,爱国情、民族恨才能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三、总结提升,渗透历史人物的心灵美
中学历史教材,每一课都介绍一个或几个人物,对主要人物要引导学生对其作出准确、客观的分析。例如教学《华夏之祖》,补充作业题: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成功?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归纳为三点:1.他办事勤快,能团结群众,听取大家意见;2.他经过实地观察,带领广大劳动人民,采用了疏通的正确办法治水;3.他一心为公,辛勤劳作,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13载,终于战胜了洪水,使广大群众安定下来。大禹治水成功的三点原因,也是大禹三方面的高贵品质。这三方面,着重称颂大禹公而忘私的道德品质,同时说明在战胜洪水灾害的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和威力。
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事实,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通过对人物道德行为和功过是非的分析、比较、概括,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他们的传统美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具有多面性格,优点与缺点共同存在。例如讲《中华文化的勃兴》,介绍大教育家孔子,一方面他治学严谨,主张“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他也有鄙视生产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缺点。对于这类人物要让学生把握主流,分清是非,以达到养性育德、净化心灵的目的。
引导学生评价农民领袖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其阶级局限性。如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反秦,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但项羽入咸阳,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烟焰三月不息。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并从严律已。
五、用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学生
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借助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历史教科书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人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思邈的“人命之重,有贵千金”;邓世昌的“我们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声威。”介绍司马迁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又如介绍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冠的戚继光;明未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祖国的郑成功;抗击入侵的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浴血奋战,“平壤城头留英名”的左宝贵;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等等,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既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六、联系生活实际,内化学生美德
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作出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在讲课时要能站在今天的高度讲传统美德,赋予传统美德以新含义。如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联系今天的改革开放、引进外商;讲岳飞精忠报国,联系黄继光、董存瑞的为国捐躯;讲大禹治水,公而忘私,同时结合焦裕禄的鞠躬尽瘁,既讲古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更要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美德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美德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以培养中学生持续健康的美德修养。
中学历史教材 篇2
目前,我们的一些学校存在着忽视乡土史教学的现象。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对乡土教材的作用认识不够所致。下面就乡土教材的作用,我略谈三点认识。
第一,乡土教材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也可以说是理性知识的感性化。历史是遥远的过去,既不能“重演”,又无法实验,尤其是某些历史概念、结论、规律,学生是对此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使用语言直观和教学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采取放映幻灯、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外,还可以采用由近及远的方法来教学,讲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本乡本土的历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国统编教材,掌握其内容。这也说明了乡土教材和教学不仅可以起到补充和具体化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将统编教材的某些知识,从比较遥远的,全国性的变成学生所在家乡的,自己周围的、看到的、摸的着的、活生生的史实,这样就做到了理性知识的感性化。
第二,乡土教材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般人谈论起家乡的情况时,都有亲切感,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有比较深厚的感情,都想知道他们的祖先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和斗争的。因此,讲述本地区的历史,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并能引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呼市地区的教师讲到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时,不妨穿插进去讲一点乡土历史。例如:托克托县古城村,呼市郊区黄合少美岱二十家子古城,以及汉匈和亲的历史见证物―――昭君墓等。凡是讲到这些亲近、具体的历史内容时,学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其把了解本地区的历史与理解祖国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乡土教材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宠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并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所以,乡土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把家乡的发展和祖国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国家的富强,才能为家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运用乡土教材的途径
既然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充分运用乡土教材于历史教学中,那么,如何运用乡土教材呢?运用乡土教材的途径很多,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讲授内容和讲课风格,可以选择或创新运用乡土教材的途径。我认为,以下三种途径带有普遍意义:第一,配合历史课的教学进度进行穿插讲授。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引用乡土教材,以补充说明全国统编教材,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途径。这种穿插讲述又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统编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乡土教材可另列专目讲述。如: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中,统编教材只讲述了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团的反教会斗争,作为内蒙古地区的教师可另外设一个专题讲述内蒙古地区的反教会斗争。第二种情况是统编教材虽然有,但内容比较简单,乡土教材可作适当补充。如:讲到明朝的历史时,会讲到一个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大汗,即俺答汗,但对这一大汗的事迹讲述较为简略。这时,呼市地区的教师应对这一人物作详细的补充介绍,讲一些与之有关的人物,特别是三娘子,以及与三娘子有关的事迹,特别是呼和浩特市的雏形及其历史沿革;第三种情况是―――统编教材列有专目,内容比较详细,在乡土教材的运用上则采取略其详者,补其不足的办法。如:讲契丹族建立辽朝这部分历史,呼市地区的教师可以讲一下建立在呼市东郊白塔村的辽代白塔,即“万部华严经塔”。
第二,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一般课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智力竞赛等活动,不可以把这些活动单单地处于从属,而应视为运用乡土教材的重要途径。呼市地区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纪念活动搞历史讲座。如:搞一些有关乌兰夫、高凤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亦可搞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周年的专题讲座,这不仅是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们对自己家乡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激励学生长大以后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呼市地区的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祭扫烈士陵园,如青山公墓,参观乌兰夫纪念馆和内蒙古博物馆,游历昭君墓、大召、小召、五塔寺等。学生不仅仅是乡土史的受教育对象,而且还可以成为广泛收集整理乡土史料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我们历史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兴趣小组来学习、掌握乡土教材,学生亲自动手,动口来收集本地方的乡土史料,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且有助于是学生有传统教学中的课题转变为现代教学中的主题,同时,也有助于乡土教材的.使用与发展。
第三,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乡土教材于中学历史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口头传授或简单的几张幻灯片之外,现在,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所以,我认为在乡土历史教学中也不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乡土教材的课件制作时,除了包括一些文字内容,还应尽量增加一些有关乡土教材的图像(片)、录像,设备条件好的话,最好把声音也设置进去。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场景,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遥远的历史瞬间拉回到了眼前;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观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正确处理好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及注意事项
以上论述了乡土教材的作用及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途径。那么,就如何处理好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和注意事项,我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运用乡土教材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并不是地方史代替祖国历史,而是给祖国历史以实例说明,使之易为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统编教材为主,乡土教材为辅的原则,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运用乡土教材,目的在于充实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具体、生动,有助于把教材讲活,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具体到每一乡土史实,由于它们的重要性、典型性以及它们与统编教材结合的密切程度不同,必须斟酌运用,不宜草率搬进课堂。另外,运用乡土教材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的乡土教材要具备五性,即地方性、教育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读性;
2.选择的乡土教材要尽量选择正面乡土教材,适当吸收一点反面的乡土教材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历史责任感;
3.选择的乡土教材要尽可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的人或事;
中学历史教材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历史教材;知识载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08-01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教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它是历史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所以优秀的历史教材对于学生学好历史和帮助教师的历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它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到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四个版本的新课程历史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人民出版社版、岳麓书社版以及大象出版社版。这四个新版本的历史教材跟以前的老教材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以前的老教材用的是自有现代历史教材以来都流行的通史提纲式编写模式,而现在的新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编写模式。虽然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取和章节结构的安排上各有不同,但是它们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专题式模块教学的编撰原则,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地方。
中学历史教师对专题式历史教材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1、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很多理论和问题被提出来,但对于教师来说,对教材的研究是最重要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之一,教师不能离开教材来进行教学。它对于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下,基础教育以高考为中心,高考是围绕着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核心准则出题的,而历史教材正好也是围绕《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合性,教材还是学生参加高考的第一手资料,历史教材编撰的如何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研究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特别是探讨这种专题式教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于指导历史教师如何正确的使用和理解教材,把握历史教材的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教育界特别热的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教师专业化的目标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在这种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材使用者,更应该是教材的研究者,甚至是创作者。对于这种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的出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应该被动的接受,而应该主动的研究它,特别是把这种教材包涵的专题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研究透彻,从而克服对教材的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教科书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方向和教师需要做出的哪些改变,有助于教师对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产生新的看法,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新版专题模块式历史教材的弊端:
新版历史教材使用以前专题式教学就已经在中学历史开始前复习的时候广泛应用,中学历史教师也渐渐开始重视专题式教学。自从新版专题式历史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渐取代老版教材成为主流历史教材以来,对它的研究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但总的来说,以前对教材的研究重点全都放在教材具体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子目等细微之处,研究的都是教材的“形”反而忽略了历史教材的“神”,对教材本身所包含和反应的教学思想和编撰原则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对专题式历史教学只认识到它的优势和在中学历史考试复习中起到的效果;提出的缺点都是无关痛痒,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专题式历史教材本身的缺陷,这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重点。
自从各个地区逐渐使用新教材以来,特别是2008年河南省开始采用新版教材到如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新教材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教材形式多样化,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使教师教学思路和方法更加灵活,也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某一专题的相关历史知识。但是,新版历史教材也不是完美的,有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因为历史事件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每个历史事件并不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往往会体现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而专题式教材中,每个专题模块相对独立,这样就破坏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特别是割裂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破坏了历史事件的整体性、造成时间顺序上的混乱,这就使学生对历史脉络的掌握比较混乱等等,这些因素深刻的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作为一名即将进入教育第一线的准教师来说,想要教好历史这门学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单纯的依靠教材,一味的觉得新版教材比老教材相比更进步,没有一点缺陷,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教师缺乏主动性而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深入的了解使用的历史教材,对历史教材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包括编写的原则、思路等,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教材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深入了解现在通用的新版专题式教材,包括了解历史专题式教学的优势在哪里?这种教学方式有何不足之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面对教材暴露出的不足之处如何来弥补?
新教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4
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从两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第一, 关于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要完成新教材模块专题教学, 更好地服务于高考, 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 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历史知识结构, 三是更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第二, 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为适应高考作答能力要求,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 一是既要生动、具体, 又要准确;二是既要通俗易懂, 又要有历史性、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 又不失主旨和质朴。教师必须重视在平时教学中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借以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单一, 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不够
当前大多教师, 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陈旧的, 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 学生的调动很不够, 与当前高考的能力要求相差很远。新教材结构下,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尤其要重视学生素质及主体地位的体现, 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 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充分提高学生的赴考综合素质, 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
三、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 在知识传授方面, 存在着须改进的地方。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 教师应注重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 尤其还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 作出恰如其分的取舍、贯通, 以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 服务于高考;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 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这是高考的最终要求。第二, 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 虽已有所侧重, 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 尤其是高考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我认为, 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 具体说:一是教师应把历史课堂变厌为趣, 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探索与指导, 历史课堂上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并进行思考讨论, 归纳作答。二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 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尤其重视对现今的启示。
高中历史教材学习心得 篇5
市二中 何敏
2017年的夏日细雨连绵,我的心也犹如这阴雨般的天气一直忐忑不安,近40岁的我又将入一个新的教学历程,面对这新的挑战我惶恐胆怯,无形的压力让我忧心重重,不知如何应当,静心细想我唯有能做的只有加强学习去迎接新的挑战,在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下我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历史是门严肃的学问,严肃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很多都不愿意去学。但是我对历史却似乎有着无穷的兴趣,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接触高中历史教学后我的兴趣更浓了。高中历史课程在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等方面都较初中阶段增加了许多,因此,许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新的困难,他们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新要求,不少同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惘,甚至对高中历史产生了一些畏惧情绪,因此如何及时排解这些困难让他们适应新阶段的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以下是我在学习中,悟出如何进行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知识系统化
历史课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具体来说,学完每一节要知道其中有几个子目,每一子目讲了哪些大的的问题,对每一子目以目的、背景、原因、内容、过程、概况、结果、影响等提示性词语概括出其结构。学完一章时要回忆本章有几节,每一节有几个子目,每个子目中的目的、背景、原因、内容、过程、概况、结果、影响各是什么。总之,学习时应首先想到这些提示性词语,以这些这提示性词语为抓手统领教材,不致于让所学的知识支离破碎,顾此失彼。
二、内容条理化
当我们对每节的内容划分成几大块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掌握的问题。条理化是对教材主要内容的梳理。对每块内容要分成几条要点,使杂乱的内容变得清晰。
三、要点简练化
为便于记忆,需要在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将所要掌握的内容进一步简练化,争取做到化大为小,化多为少,以点带面,从而构建起简洁明快、层次清晰、利于统揽的知识结构。如对较为复杂的分封制内容可抓住分封的对象、诸侯的义务、诸侯的权利三个方面进行掌握。宗法制的作用可抓住保证垄断和特权,有利巩固和团结两个方面进行掌握。
四、阅读精细化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考试内容涉及到教材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适当注意教材中一些边缘化的内容,如引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图片、表格、文献资料、小字注释等,这些都在考试之列,如若忽视,往往陷于被动。如本课中有三幅插图戴冠冕的夏禹、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有一幅历史地图西周分封示意图、还有学思之窗、历史纵横,都是经常考到的内容,不能对它们视若无睹。
五、记练一体化
要想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必须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在练习中发现记忆中的盲点和理解中的偏差,从而完善知识结构并逐步培养能力。
例: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的说法不符合夏朝的实际;统一国家的需要之说又过于超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故正确答案为b项。
由此可见,本题是典型的能力题,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若仅仅局限于记一记、背一背本课表面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此类试题要反复揣摩,透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教会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 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中学历史教材 篇6
由于篇幅及体例的限制,教材编写者对某些问题的表述并没有充分展开,对某些历史细节并没有充分考证,出现了某些史实表述方面的错误。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58页这样写道:“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然而,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史实的来龙去脉,《史记·秦始皇本纪》讲述得清晰明白:垂相臣斯昧死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默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一笠、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秦始皇一个“可”字,开启了一场焚烧民间文史典籍、禁止私学的浩劫。因此,秦始皇“焚书坑儒”而并不像历史教材中讲的那样残暴。
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怎样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教材中的不严谨表述处理不够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和观点会对他们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例如,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教材中表述不严谨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只是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不加分析原因,最惯常的做法就是提问全班同学有谁知道这一史实,并且阐述具体过程。这样的授课方式就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情境下,除去回答对问题的学生知道这一史实的前因后果,其他学生可能知道了正确的史实知识,但是对问题的实质可能依然没有具体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这一方面看,研究新课标教材中的不严谨表述可以让教师在讲课时提前做好准备,研究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需要。
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我们既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了解他们对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案。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质疑”,老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教材中的不严谨表述,刚好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材料,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表述不严谨的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查阅课外资料,总结某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秦王扫六合”这一课为例,讲到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课前提问学生“焚书坑儒在历史上有这么残暴吗?”“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本课,并且查阅相关书籍,认识历史史实,从而达到理解消化知识点的目的。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相关观点,让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牢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也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同时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该不断地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多看些最新的学术成果,多发现些问题,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使我们的历史教材更加客观,更加科学。同时,也可以从存在的问题看到其价值,善于利用表述不严谨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学历史教材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材,人教版,认识
现行的2003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争相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1) 这一大的背景下, 结合我国教育现状, “通过吸收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优点” (2) 而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该版教材从我国实际社会教育状况出发, 体现了我国当前客观的教育规律与教育特点, 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有:“体例追求大而全;教材观点上过于滞后;教学理念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仍时有体现;对历史人物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作客观介绍, 而是以教条的阶级观点妄下结论。” (3) 对于这些宏观上的缺陷, 已有学者做过整理研究,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着眼点在于从微观入手, 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 进而谈谈自己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两点认识。
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脸谱化
“人物是历史的链条”, 讲历史离不开人;讲人离不开功过善恶。我们的历史教学通过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点评, 特别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立言、立德、立功的分析和研究, 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独立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是历史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也是“以史为鉴”的需要。
从本质上讲, 我们所学的都是历史的陈迹, 而这种间接认识, 必然导致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 “盖棺”却亦难“论定”。这是历史发展的常态, 正因为如此, 才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但是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没能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全面、客观的评价, 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产生偏差, 无法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甚至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仍习惯给历史人物“戴帽子”、“贴标签”, 并且将他们划分派别, 装入不同阶级属性的“筐子”。这样历史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的确省去了很多对历史概念阐释的麻烦, 然而, 这种用派别、阶级属性将人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不仅使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 使教学陷入僵化, 还远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本意。
必修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部分的结尾讲道:“在革命的紧要关头,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限制工农运动, 放弃革命领导权, 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7月15日, 大肆捕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 陈独秀被贴上了拘泥保守、停步不前、悲观软弱的“右倾”标签, 学生会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主要责任在于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其实, 陈独秀曾说:“我与蒋介石不共戴天, 他杀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还有我的两个儿子, 我们和他们是有仇的。现在大敌当前, 只是共赴国难而已。”陈独秀一生所守定不变者, 是进化、民主、科学、爱国和社会主义五大根本问题, 始终如一, 至死不渝。直至晚年, 贫病交加, 四面受敌, 靠接济度日之时, 仍不遗余力地探索变革之道, 期望再造中华。陈独秀作为一个革命者仍值得我们景仰, 并且在大革命中, 中共中央实际受制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政治局,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实际权力和工作范围是很小的, 并且“国共合作”对于共产党来说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当时的共产党不过是几百人的小党, 与国民党比起来势单力薄, 而且苏联一直以牺牲中共的利益来实现“国苏合作”。所以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是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误。
复旦大学的金重远教授在《两个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兼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文中指出了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政治气候的影响;时代背景的作用;历史资料的制约;文艺作品的误导。这些社会因素或多或少会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由于教材版面设计及对于教材整体效果、编订周期的考虑,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难免偏颇, 但是这种偏差很容易误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赵亚夫老师认为历史课程应当追求公民教育, “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一定是智慧型的历史, 而非断章取义的历史。有助于公民自我认识的历史一定是反思型的历史, 而非顾盼自雄的历史” (4) 。这种公民教育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对即将进入大学, 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化底蕴, 而且赋予他们国际竞争的优势。所以, 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慎重,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原则下, 尽量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对历史人物给出评价。
二、对历史事件界定的片面性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推进, 而众多的历史事件就是它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正是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连接组成了历史。所以, 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及怎样评价, 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呈现, 并不完善, 甚至有些事比较片面的。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 其认知水平还不太成熟, 教材中这些并不完善的内容, 会影响其全面地、理性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对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 教材中是这样评价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外患接踵而至, 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对于这种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情, 这种愤慨多数来自于民间对于历史真实的想象, 因而想象出外国人的极端凶残和别有用心, 进而产生一种对外来文明过分的敌视心理” (5) 。的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列强铁骑蹂躏之下的屈辱的历史。但是, 我们在一味承认屈辱的同时, 是否应该对战争做出其他反思?
鸦片战争最为屈辱的表现便是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割香港岛给英国 (第三条) 。割让香港岛对于我们现在来讲, 对中国无论是从国防、经济还是国家主权的完整性方面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1840年的香港, 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渔村, 人口只有200来人, 经济状况非常差, 几乎食不饱腹, 与现在的“东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清政府和民众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惋惜愤慨, 而且战争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常有之事, “开疆拓土”也是战争的常态, 况且是对香港这种当时认为没有太大价值、偏居一隅的地方。第二部分战争赔款 (第四、五、六、七条) 。鸦片虽是天下第一大流毒, 应当予以禁止。林则徐将鸦片直接收缴销毁的行为, 其实已经把英国至于不平等的地位, 对于天朝上国来说, 英国只是蛮夷之族,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独裁的一种彰显, 此后才引来英国以此为借口的对中国鸦片的大肆倾销。第三部分五口通商和关税协定 (第二条、第十条) 。茅海建先生认为:“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 很难简单地以平等不平等来界定。且从长远来看, 五口通商等做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 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直至本世纪 (20世纪) , 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 (6)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五口通商也包含着自由贸易的精神, 英国人所带来的先进的工业文明极大地冲击了当时闭目塞听的中国, 使中国也走进了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中。当时的清政府腐朽不堪、卖官鬻爵成风, 而关税协定, 可避免清政府官员的恶意讹诈, 对维护市场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 鸦片战争并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很多学者也都在反思, 近代以来的中西交融, 不宜被过分妖魔化。作为身在全球一体化中的学生, 更多地应该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去看待历史, 教材也应更为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事件, 而不应直接下一定论。
赵亚夫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即加强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以使我们彻底摆脱经验型教学研究的套路 (7) 。所有教材内容的呈现, 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 引导学生对历史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严谨的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说服力, 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历史史实,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和批判性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黎昕.1993年人教版与20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鸦片战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1.
[2]赵克礼.中学历史课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亚夫.历史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与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 2006 (4) .
[4]林嘉文.对鸦片战争的一些思考[J].西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4 (4) .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12:21.
[6]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 2009 (4) .
中学历史教材 篇8
一、活用导语,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的导语引言和一些精彩的历史图片,很多历史教师往往忽略这些导语的存在,或者只是简单地读一读,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利用。短短的几句导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精彩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这些导语引言和图片,吸引着学生的视觉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充分研究每一课的导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地去使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内在动力。如教学《秦末农民起义》这一课时,把导语转换成多媒体播放,先播放《大泽乡起义》的视频片段,刺激了学生的眼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问学生谁知道成语“揭竿而起”的由来,再由教师诵读《陈涉世家》的部分内容,接着问强大的秦朝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走向灭亡?我们一起来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揭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印入学生的记忆中,对下面的教学起了引领作用。
二、活用历史图片,加深印象,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打开历史教科书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图片,有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艺术珍品等,这些图片是历史的遗迹,是历史的佐证,直观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印证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清明上河图》,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面中的一员,谈谈自己的衣食住行,对社会的认识。学生俨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社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加深了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和掌握。再如教学《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这一课,指导学生欣赏历史图片“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半坡彩陶鱼纹盆”,“半坡圆形房”。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精美的陶器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使学生对远古时期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活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突破知识的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利用历史地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对地理位置的理解力,有助于一些难点的突破。我在教学《战国七雄》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战国形势地图”,明确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忆战国七雄的名称,告诉学生根据地图先记四周的国家再记中间的三个国家。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学生记忆深刻,不容易混淆,较好的突破了难点。再如教学《隋朝大运河》时,指导学生阅读地图“隋朝运河图”,帮助学生建立对隋朝大运河的整体了解:一个中心(洛阳)四段水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然后指导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记一记,从而突破难点。
四、活用“小字内容”,拓宽知识面,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课文分为主辅两栏,“大字部分”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小字部分”是对“大字内容”的展开和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既能促进对主要内容的掌握,开阔学生的眼界,全面的了解历史知识,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教学《张骞通西域》一课时,结合教材上的小字内容,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讲到张骞刚进入西域被匈奴抓住,学生立即为他担忧;当听到匈奴人逼迫他投降拘留他10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学生被张骞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感动;当读到张骞找到机会逃出匈奴,学生又为之鼓舞;当读到张骞无法说服大月氏国王而返回又被匈奴捉住,学生又一次为他担忧;当读到张骞经历13年的磨难终于回到长安,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利用这些材料加深了学生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学生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适时地进行了不怕艰险,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再如讲授《春秋五霸》时,利用好小字内容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等成语故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中又受到情感熏陶。
五、活用辅助栏,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教材辅助栏的内容丰富,有:说说,想想,议议,记记,看看,读读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辅助要求,指导学生动手动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优化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感悟。如教学《秦朝的统一》这一课,辅助栏中读读的内容是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神云,诸侯尽西来。”教师可以灵活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可以设计出这些问题:秦王是指谁?六合指什么?扫六合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历史意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这样把史料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进一步理解。
中学历史教材 篇9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我从事教学的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她孕育出了不少仁人志士, 生发了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记录了重大的历史发展历程, 开慧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也是AAAA红色旅游地。如今, 开发的浪潮滚滚向前, 僻静的土地不再沉寂。“打造中部名镇, 建设红色板仓”的号角已经吹响, 烈士的忠魂, 红色的文化, 奋进的现实, 美好的未来, 构成了研发、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的极好素材。这些促使我有责任, 也很有必要编写一部乡土历史教材, 使它成为中国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让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中学的学生铭记家乡的历史, 弘扬先辈的精神, 激起热爱家乡的情感, 肩负起建设家乡的使命。
在乡土历史教材编写中, 我按照统编教材中国历史的体例, 注意配合好统编教材, 有效补充好统编教材, 加工整理成符合历史教学的乡土历史教材的提纲, 按开慧镇历史、文化的特点, 提纲挈领, 分成七大篇章:概况篇、景观篇、人物篇、故事篇、发展篇、展望篇、礼赞篇。然后以统编教材中的几个重大历史时期为切入点, 查找和查阅史料, 寻找提纲内容, 如光绪时期的景观飘峰古塔, 辛亥革命时期的护国元勋李仲麟, 五四时期的湖湘教育家杨昌济, 大革命时期的巾帼女英杨开慧、缪伯英, 土地革命时期的农协副会长李光明、烈士杨开明、长沙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杨柳坡农村党支部, 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杨展,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慧镇经济、文化的发展, 板仓小镇的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国家级生态镇的创建等。
此外, 我引导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以中学历史教材为本, 以地方历史为资料, 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人物采访、查阅县志、乡志等, 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 充分掌握第一手真实的历史资料。然后指导兴趣小组根据搜集的信息, 结合自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把握, 充分发掘乡土史与课程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乡土史与统编教材的结合点, 归纳整理, 分类归档。
在此基础上, 我带领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 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 编写了乡土史教材“爱我板仓”。由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各位同仁的大力帮助, 该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已刊印成书, 学生人手一册。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 乡土历史教材和统编历史教材的有机结合, 合理运用,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本期一次历史公开课中, 讲授中国历史“改革与开放”时, 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开放性题目:你对家乡改革开放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同学们结合乡土历史教材“爱我板仓”中的“发展篇”各抒己见。大致归纳为: (1) 开慧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新建板仓小镇, 探索农民如何进城、市民如何下乡两条新路, 创新经济、生态、低碳发展模式, 做大红色旅游、生态农业、经贸服务、文体教育四大产业, 打造板仓小镇基础配套、旅游基础的完善、农业产业的品质提升、集中居住模式的探索、环境治理长效管理、公共服务配套、民本民生改善等工程。 (2) 所有成绩的取得, 一方面得益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结合板仓小镇建设的具体实际, 确立了“经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主旋律, 科学规划了板仓小镇建设;另一方面得益于关注民生, 保护环境。我及时抓住这些, 引导学生思考, 感悟课程教学中知识点: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什么能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 (因为它们结合了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 (2) 结合秦、隋、唐、建设新时期历史, 思考为什么要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 使国家稳定, 社会繁荣。) (3) 在经济建设中, 为什么要建立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保护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由于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了乡土史, 巩固了已学的历史知识, 加强了对统编教材中国历史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时近、地近”, 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堂历史公开课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使我和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巧用历史新教材 篇10
一、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 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突破教材, 巧设悬念, 也同样如此。巧设悬念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努力思考, 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主要介绍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用以抵御外敌而进行了苦苦探索, 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 “天朝大国”的迷梦被西方的洋枪洋炮击得粉碎。随之而来的是领土主权丧失, 国内又出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在外国入侵和国内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 清政府内部掌握实权的官僚掀起了“洋务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进一步发展,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在国难当头时, 他们挺身而出, 站在时代的前列, 这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国内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时,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但封建思想并没有彻底消除, 一场思想领域的反封建运动兴起成为历史的必然,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本主题一共有四课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 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洋务运动”。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统治而掀起的自救运动, 这次运动是否成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思考, 去争论。在争论中互相学习, 在争论中进行总结, 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 使学生不得不看书、不得不思考。这节课, 按照教材主要讲《洋务运动》, 而我则打乱教材内容, 先把第二学习主题四部分内容发生的背景介绍给学生, 学生先了解总体, 然后再了解部分,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 掌握知识的整体。紧接着设置悬念, 这样紧紧地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历史学科来说, 学生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教材, 大胆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 并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
二、大胆取舍, 紧贴生活
教材不是圣经, 不是法宝, 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内容, 更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范围。事实证明, 多年来历史试卷考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有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察, 有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的考察, 也有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的试题,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局限于教科书, 而要根据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创造, 树立新的教材观, 既要把握好教材, 又要有创新意识, 使教材更适合教师教学, 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从而更好地搞好教学。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教材突出介绍了驻藏大臣的设置, 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雍正时, 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我在教学中除了根据教材重点讲解驻藏大臣的设置外, 还随机联系古今, 进行大胆取舍: (1) 增添了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 册封、和亲、武力征服、设置管辖等, 唐朝、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823年, 建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设宣政院来管理西藏。 (2) 舍去了超过正文两倍以上的小字部分。 (3) 联系实际: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奇不顾中国警告会见达赖, 企图把西藏从我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 这种分裂我国领土的行为我们绝不答应。关注时事政治, 紧贴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教学内容只有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 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中国古代对西藏的管理知识, 有利于掌握知识的整体, 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中的插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教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因此, 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 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历史新教材中都配有大量的历史插图, 历史插图真实地反映了过去人们的生活, 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插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历史表象都产生积极作用。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 又可形象地再现历史, 教师巧用历史插图,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 首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汉武帝的图片:汉武帝头戴一顶高高的帽子, 身著龙袍, 身体宽大, 面目庄严, 踌躇满志, 姿态端庄, 左右两边各跟随一位随从, 从装束到表情, 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 这样就把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帝王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紧接着提问:他在中国历史上做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又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于是学生带着激情进入学习, 效果非常显著。
四、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
川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 除正文大字以外, 教材还给出了大量的楷体小字, 这些楷体小字有的用来补充说明正文内容, 有的用来帮助学生理解,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的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得好,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能力, 都有很大帮助。一部分教师上课时不讲小字内容, 也不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而是要求学生用课外时间自己阅读, 我认为这样做不妥。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很差, 自制能力一般不强, 若教师放任学生自己处理, 学生收获则很小。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节, 正文只突出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历史影响, 对孝文帝的评价等, 而未突出北魏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我在处理孝文帝的改革这部分内容时, 充分利用了小字内容, 突出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 受到很大的阻力。当时鲜卑贵族大多反对孝文帝的改革, 但孝文帝没有退却, 他巧妙而坚定地实施迁都计划。这段小字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孝文帝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而且孝文帝在困难面前, 勇往直前没有退却, 以一人之智谋, 取胜于众贵族, 突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的卓越才干。这样得出的结论更让人信服。
摘要:本文从“突破教材、巧设悬念”、“大胆取舍、紧贴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插图”、“重视历史教材楷体小字的合理运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巧用历史新教材, 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新教材,运用,突破
参考文献
[1]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03期.
[2]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2006年第7期.
[3]中国教育文摘, 初中历史对插图的运用.
[4]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7期.
[5]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8期.
[6]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10期.
[7]中学历史近代史, 初中历史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
初中历史教学中巧用乡土历史教材 篇11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学;“三三制”教法;育人价值
一、问题提出的根源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九课的内容,也是我代表本校小班参加县卓越课堂历史课大赛的课题。在为赛课准备的过程中,我校历史教研组的同仁们确立了课堂要围绕“体现小班课堂特色,体现历史课堂本色”这一中心。通过教学研讨,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四段三步式”历史课堂教学法,成功解决“体现小班课堂特色”这一难题,而“体现历史课堂本色”这一难题却悬而未决。
在对教材不断地研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课是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两个历史人物为主线展开的历史,但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历史,在川教版的七下历史教材中却是空白。衔接这两个历史人物之间的重要人物,就是蒙古大汗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哥哥。这个人物在川教版的历史教材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但却屡次出现在历史中考的试卷上,原因何在?因为这个人物在乡土历史教材《重庆历史》中有重点介绍。讨论到这里,我们终于恍然大悟,如何体现历史课堂的本色?如何补充本课空白的历史而不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于乡土历史教材《重庆历史》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二、乡土历史教材的重要性
所谓乡土历史,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教育部制订的中学历史新课标规定乡土历史教学应纳入教学计划。重庆地区现行的初中乡土教材《重庆历史》一书,不仅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也注重适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思维特征。
重视乡土史教材与教法研究,对于推动中学历史教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历史,以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整体文物价值和现状,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三是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家乡的历史与祖国历史之间的血脉关系,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乡土历史教材的现状
1.传统历史课程体系制约了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一直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历史教育被长期封闭在教科书中。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乡土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这也正是传统历史课程体系的弊端所在。
2.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使教材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在我国历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学时间约8课时。但老师很少结合中国历史课讲授这方面的内容,原因何在?主要源于乡土教材在中考中所占的有限分值和试题类型。总分为50分的重庆历史中考试卷中,乡土历史的分值仅有5分,而且多是以简单的选择题类型出现。两本《重庆历史》乡土教材共13章,中考所涉及的内容不超过4章。这直接导致在乡土历史的挖掘上,历史教师只是浅尝辄止,仅仅是以中考所涉及的几章内容为主的知识勾画。
四、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误区,以及为了体现本次赛课“卓越课堂”的宗旨,本组同仁们在不断地磨课、反思、整合过程中,采用了“三三制”的教学法,即把一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统编教材,二是地方史教材,三是补充说明部分。教学中先按大纲要求理顺教材,把握主线,确定教学重点;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补充地方史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科学系统地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必须注意的是“三三制”并非机械地把一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等份,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来处理中国历史和重庆历史的衔接融合,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不至于出现混乱和本末倒置的后果。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和重庆历史一书不单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乡土教材中《宋蒙在重庆的争夺》一目着重介绍了蒙古大汗蒙哥攻打重庆合川钓鱼城,以及钓鱼城保卫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历史。这段历史其实是整个元朝建立过程中的一步,如果脱离中国历史的大范围而单一地给学生讲述这段历史,学生是无法理解这段重庆历史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占的地位;而脱离了这段重庆历史的元朝建立史,就会出现零散、空洞的局面。所以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段元朝的建立史才是英雄辈出、风起云涌的血泪史,才是我们身边的可触摸的历史。因此,本课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中国历史与重庆历史进行衔接:
1.在预习环节布置实地考察任务,引发学习的兴趣
重庆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史料、文物遗址。合川钓鱼城遗址就是学习本课内容最好的实地考察基地。庄严肃穆的钓鱼城,在近千年的风雨中默默述说着抗蒙的艰辛和最后免遭屠城之祸的喜悦。你可以登上挺拔雄峻的古钓鱼城城台,领略抗蒙英雄们的忠烈风范和古战场的腥风血雨。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导入环节凸显《重庆历史》相关内容,引发学习的探究性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通过视频《合川钓鱼城保卫战》简单介绍钓鱼城长达36年的抗蒙历史,给学生一个熟悉亲切的开始。然后教师提问:“你去过钓鱼城吗?”因为预习环节有实地考察的任务,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提问:“这里上演过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探究根源的积极性,将这段重庆历史自然地带入整个元朝的建立史中。
3.在补充史料中插入重庆历史,引发学习的生动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补充是对课本重难点知识的有趣解释和深入拓展。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处补充史料中插入重庆历史:
一是在教师讲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汗国时,补充史料“蒙古汗国疆域及四大汗国的形成”。在这段讲述中,教师实际上就是通过介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引出蒙哥其人,既点明了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三者的关系,又明确了元朝的建立过程。
二是教师介绍忽必烈生平时,补充一段忽必烈选封地的趣闻。
这样故事性的衔接,不仅能自然地由重庆历史过渡到本课的重点内容“忽必烈的汉法措施”,而且轻易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本目的学习中,还解决了“为什么忽必烈要学习汉法进行改革”这一疑难问题,可谓一举数得。
4.在情感升华中插入重庆历史,引发学习的思想性
在讲本课“文天祥抗元”一目时,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升华的机会。我在这个环节进行了这样的设问:“在元灭南宋的过程中,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重庆钓鱼城作为抗蒙的前沿阵地,涌现出余玠、张珏、王立等抗蒙英雄。在南宋的抗蒙英雄中,有人写了这样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知道他是谁吗?”以重庆历史中涌现出的抗蒙英雄切入文天祥,将这些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英雄提到与耳熟能详的文天祥同等的高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激发学生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这些乡土历史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有条件收集到。但是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资料进行整合开发,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去感悟生养我们的这块土地积淀的厚重的历史内涵,真正使历史课在人文主义培养上不至于成为空谈,也才能真正发挥人文主义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巍.预习,目标教学的前提与保证.职业教育,1999(S1).
[2]李仁琼.教师主导,精讲多练.辅导员,2011(09).
[3]谢明俊.用图示比较法突破教学难点.江西教育,2000(09).
[4]周军玲.深化与拓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巧用.河南教育,2006(02).
[5]朱家鼎.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1).
中学历史教材 篇12
一、历史教材目录有何用
1.有利于新课讲解和知识复习
如在讲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个单元时, 如果教师能及时利用教材目录可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只要简单提醒这个单元主要是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 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归纳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如果学生不去关注单元题目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有利于高考答题
现在的江苏历史高考命题有时候会突破单本教材的局限进行知识的综合考查, 如2010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第21题第 (3) 问: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 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字等方面的新变化。这个问题要求从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如果学生仅熟悉单本教材的内容, 无疑解答起来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对几本教材的相关目录了解清楚。
历史教材的目录是编者精心提炼的教材提纲, 它为我们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了最便捷的指引, 师生应该善加利用, 那么到底该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目录呢?
二、历史教材目录如何用
1.按教材目录顺序识记好每本教材的目录
如必修一政治史共八个单元, 要求学生按照“从中到外, 从古到今”两个原则进行记忆, 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又分为四课, 包括了两个方面内容, 早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记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不但要同时记住每课课题, 更要记住每课的课题关键词, 如第二、三、四课课题的关键词分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和加强, 这样其实是对教材作了整合记忆。
2.在每册书内部进行纵向连续记忆
按照纵 (时间) 横 (空间) 两条线进行比较, 比如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三个单元可以联系在一起记忆, 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线。
3.把必修部分三本书进行横向连续记忆
如将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和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联合起来记忆, 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此阶段的历史全貌, 同时更有利于解题。
4.结合每年的高考考试说明记忆每课的小标题目录
如在2010年考试说明对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关于主要经济政策的考核中包含“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这几个内容, 我们就需要结合此课教材的目录深入学习与理解教材内容。
当然有好的目录和教材以后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加以合理利用, 以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觉有效使用教材目录的意识呢?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目录意识
1.教师在新课讲授和高考复习时要带领学生先从目录入手
让学生认识到目录的重要性并形成使用目录的习惯。只有教师重视了目录教学这种形式,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目录意识, 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教师要求学生识记背诵本学科的考试说明
因为考试说明都是目录式的, 学生如果对考试说明的要求烂熟于心, 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不会不知道考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了。
3.教师要有意识检查学生对教材目录的熟练程度
如在平时习题讲解时, 我会经常问学生这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必修哪一本书哪一单元哪一课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很快找出教材并翻到相应的内容则说明他们对教材一定是十分熟悉了。
4.在高三复习阶段要通过要点例举的方式确立教材知识目录
充分利用目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最终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成炳衡.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目录进行复习[J].历史学习, 2004 (Z1) .
[2]周黎静.刍议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在高考复习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2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