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园地

2024-08-02

中学历史园地(共6篇)

中学历史园地 篇1

中学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是历史学科门户网站,资料丰富、原创性强,日点击数超过一万。网站主要有高一新课标、历史flash、历史视频、历史课件、教师论文、历史教案、试题交流、高考中考、学生园地、历史百科、活动探究课等栏目。

现在网站注册量、访问量、文章总数用户排行等指标均排在全国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前2位。教育部主办的《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期刊对网站做过专题介绍。网站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网站展评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中学历史园地 篇2

一、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英语写作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教材每个单元以贴近学生生活并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为线索,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参与、实践、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本套教材不同于以往教材的是:每个单元由四课以及Communication Workshop, Culture Corner和Lanuage Power等组成。前四课基本围绕听、说、读三个活动来进行。交流园地一般由speaking, listening, writing等组成, 重点是训练说和写, 介绍了具体的写作步骤和写作要求并提供重点词汇和写作范文, 它的Language Power中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配套练习, 从大小写、标点符号到词、句、语篇。该部分位于前四课后, 通过前四课的学习, 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及相关表达比较熟悉, 从而有话可写, 且言之有物, 因此结合教材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利用交流园地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1. 利用重点词库 (Key Word Bank) 积累词汇,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写作离不开句子, 句子离不开词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词、句入手。教材每个单元的交流园地 (在Language Power部分) 都安排了一个重点词库, 该部分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等都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这部分内容, 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并运用所学词汇,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材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的话题是Cyberspace, 谈到了网络空间的现状及未来、网站的作用、虚拟现实及虚拟旅游, 交流园地部分要求完成一篇介绍自己所在地的网页。下面是该单元重点词库中的部分内容:

Describing places:the largest city, which is famous for, the capital of, the famous sights, located, location, an important centre for, has a population of, main lauguages, climate, scenery.

笔者要求学生先回忆本单元内容, 并补充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来介绍某个地点。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并板书交流部分信息:

然后要求学生就所归纳的词汇和句型, 仿文造句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造句如下:

S1:Susong, lying on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famous as the home of fish and rice.

S2:Susong, rich in cotton,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800, 000 people, is an important centre for the textile industry.

S3:Located in the south west of Anhui Province, Susong has a population of 800, 000 people, most of whom mainly speak the Susong dialect.

S4:Susong covers an area of 2, 394km2with many famous sights induding the Little Lonely Hill and the Little Great Wall of South China, which are well worth visiting.

通过本单元词汇、句型的归纳、扩展和仿文造句, 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用英文思维, 避免写作时出现语言搭配不当、句型误用、汉语式英文等现象, 同时也降低了写作难度, 消除了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 激发了其用英文写作的兴趣,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利用范文引路, 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材交流园地的Writing部分, 对如何搜集材料、选取材料, 如何开头、结尾、衔接句子都做了详细的指导, 并提供了一两篇写作范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范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谋篇布局, 即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文章的首段阐明全文的主题思想, 提示读者本文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 文章的结尾段表明观点, 加深读者的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文章的结构, 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以第三模块第七单元交流园地的Writing部分为例。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范文Underwater World时提炼文章的框架, 再把握其开篇和结尾句, 关注连接词, 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结构创作一个自选地点的网页。该范文的结构如下:

Para.1 Gerneral introduction

(Location, basic information, special features and so on)

Para.2 List of good points.

Para.3 List of bad points

Para.4 Conclusion (Give advice to visitors)

下面是学生模仿范文创作的关于宿松著名景点白崖寨网页上的正文部分。

Welcome to the Baiya Stockaded Village!

The Baiya Stockaded Villag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ights of Susong, attracting tourists from all over China.The villag is located on the Baiya Mountain of Susong, Anhui Province, with breathtaking scenery and an ancient towering wall of more than 5km, just like the Great Wall in the northern China,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Little Great Wall in the South.

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several good things about the village.

The towering wall like a huge dragon lies in the wooded mountain, you should climb it, feeling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Also, a walk in the mountain is a feast for the eyes-full of beauty.Besides the towering wall, there are some other exciting places worth visiting such as Tingyu Pavilion and“The Ultimate”.Especially, it has some excellent picnic areas and the local people are very hospitable to stranger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hings are not so good.

The road is too bad, so you must watch out.The mountain is too high and steep.Therefore, it's dangerous for you to climb it.What's worse, there are few shops in the mountain, so you must take some water and other things.

Go to Baiya Stockaded Village, especially to see the towering wall.Remember to take a camera.However, don't go to the dangerous places without a guide.And take your own food and use the picnic areas.

该学生在习作中模仿了范文中的引言句、结尾句、连接词以及文章结构, 向游客介绍了白崖寨景区的位置、特色、优点和缺点, 并在文中提出了真诚的忠告。

模仿写作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帮助学生学会审题, 把握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 恰当运用时态和语态, 避免写作时丢失构成文章的段落,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随意发挥, 逐渐掌握谋篇布局的策略和方法。

3. 利用听、说材料,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近年来, 高考书面表达遵循“半开放”的命题思路, 要求学生就所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显然, 命题者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用英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能否用英文来思维, 写出地道的英语。然而很多学生写作内容缺乏深度, 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有的甚至把英文写作当作逐句翻译。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做一些话题拓展练习, 培养学生表达自已观点的能力。笔者利用教材中丰富的话题, 结合交流园地中的听、说材料,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挥想象, 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搭建一个自由交流平台。以教材第三模第七单元交流园地中的Speaking:Public Debate为例。该部分Speaking由三个小块组成:reading, listening and debating.

(1) Reading:brief introduction of a fishing town-Dolwyn Bay.

Good points:a beautiful area with a wildlife park;discovery of oil.

Bad points:fishing industry is getting worse;the population is getting old.

A plan:building a big oil factory.

(2) Listening:Listen to a fisherman giving his opinions on the plan.

(3) Debating:Give you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plan

笔者先让学生听一个渔民对此计划的看法, 并记下要点、看法和原因,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sentence patterns for giving opinions如下:

Agreeing:I'm for the plan;I'm in favour of the plan.

I think/In my opinion, the plan will be good/excellent/interesting for…

Disagreeing:I'm totally against the plan.

I think/In my opinion, the plan will be bad/a disaster/terrible for

Offering other choices:It would be much better if we…

再将学生分成十组, 每组四人,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下面表格中一个角色就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 最后各组之间交换意见, 互为补充。

下面是第二组讨论并与其他组交流后的成果:

Notes: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

在热烈的讨论中, 学生尽情地把听到的、学到的词汇、句型“吐”出来,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这样, 通过听材料、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不仅轻松地掌握了表达观点的基本句型和要领, 还拓展了其思维空间, 增强了合作互助的意识。在此基础上, 因势利导笔者要求学生, 以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为题, 给当地政府写一封信, 反映讨论的结果,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下为有关该话题的一份学生习作。

Dear Mr Zhang,

Today, we have hel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a big oil factory should be built in Dolwyn Bay.Opinions are divided.

Some are totally for the plan.They think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il factory will provide more jobs.The more emploment they have, the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they enjoy.In that case,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work here.

However, others don't hold the same view.They think the oil factory is a strike on fishing industry.What's worse, the plan is a disaster to sea life and will destroy the beauty of the town.On the other hand, the sudden increasing population will give great pressure on the town's traffic.

In my opinion, the plan will be good.Our town needs to develop.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in new industry, which will give a new life to our town.Bu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place and try to reduce the harm to the least.

Yours sincerely,

运用“听材料———讨论———写作”综合教学法, 可以把听、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听力材料中吸收精华, 并进行加工, 使之变为写作的素材和表达的蓝本。英国学者Britton指出, “学生口语中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通过训练, 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 能够懂得就某一话题该说什么和如何说, 从而提高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 利用关联词, 培养学生连句成篇的能力。

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 巧妙的构思, 规范的表达, 还需要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 即我们常说的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以及一些介词和短语等。

虽然不少学生能写出句式完整、内容充实的作文, 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往往缺乏连贯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连接词、连接句子和段落, 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语篇衔接手段。

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教材交流园地中的重点词库、语篇结构、功能话题、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经, 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 在积累中模仿, 在模仿中习作, 在习作中提升, 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必修模块2、3)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必修模块2、3) 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胡洁元, 杨海关.高考书面表达阅卷情况分析与写作指导[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8, (1) :21-28.

[5].林昭.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中学历史园地 篇3

关键词: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 交流园地 合作学习 写作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科学、更具体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毕业生“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然而,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的写作存在词汇贫乏、随意发挥、逻辑混乱、篇章布局不合理、内容缺乏自己的思想或观点等问题。为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试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2、3模块)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发挥交流园地的作用,以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英语写作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教材每个单元以贴近学生生活并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参与、实践、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本套教材不同于以往教材的是:每个单元由四课以及Communication Workshop,Culture Corner和Lanuage Power等组成。前四课基本围绕听、说、读三个活动来进行。交流园地一般由speaking,listening,writing等组成,重点是训练说和写,介绍了具体的写作步骤和写作要求并提供重点词汇和写作范文,它的Language Power 中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配套练习,从大小写、标点符号到词、句、语篇。该部分位于前四课后,通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及相关表达比较熟悉,从而有话可写,且言之有物,因此结合教材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利用交流园地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

1.利用重点词库(Key Word Bank)积累词汇,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写作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词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词、句入手。教材每个单元的交流园地(在Language Power部分)都安排了一个重点词库,该部分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等都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运用所学词汇,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材第二模块第四单元的话题是Cyberspace,谈到了网络空间的现状及未来、网站的作用、虚拟现实及虚拟旅游,交流园地部分要求完成一篇介绍自己所在地的网页。下面是该单元重点词库中的部分内容:

Describing places:the largest city,which is famous for,the capital of,the famous sights,located, location,an important centre for,has a population of,main lauguages,climate,scenery.

笔者要求学生先回忆本单元内容,并补充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来介绍某个地点。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板书交流部分信息:

Sentence patterns and expressions to introduce a place

然后要求学生就所归纳的词汇和句型,仿文造句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造句如下:

S1:Susong,lying on the Changjiang River,is famous as the home of fish and rice.

S2:Susong,rich in cotton,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800,000 people,is an important centre for the textile industry.

S3:Located in the south west of Anhui Province,Susong has a population of 800,000 people,most of whom mainly speak the Susong dialect.

S4:Susong covers an area of 2,394km2 with many famous sights induding the Little Lonely Hill and the Little Great Wall of South China,which are well worth visiting.

通过本单元词汇、句型的归纳、扩展和仿文造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用英文思维,避免写作时出现语言搭配不当、句型误用、汉语式英文等现象,同时也降低了写作难度,消除了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激发了其用英文写作的兴趣,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利用范文引路,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材交流园地的Writing部分,对如何搜集材料、选取材料,如何开头、结尾、衔接句子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并提供了一两篇写作范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范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谋篇布局,即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文章的首段阐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提示读者本文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文章的结尾段表明观点,加深读者的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文章的结构,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以第三模块第七单元交流园地的Writing部分为例。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范文Underwater World时提炼文章的框架,再把握其开篇和结尾句,关注连接词,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结构创作一个自选地点的网页。该范文的结构如下:

Para.1 Gerneral introduction

(Location,basic information,special features and so on)

Para.2 List of good points.

Para.3 List of bad points

Para.4 Conclusion(Give advice to visitors)

下面是学生模仿范文创作的关于宿松著名景点白崖寨网页上的正文部分。

Welcome to the Baiya Stockaded Village!

The Baiya Stockaded Villag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ights of Susong,attracting tourists from all over China. The villag is located on the Baiya Mountain of Susong,Anhui Province,with breathtaking scenery and an ancient towering wall of more than 5km,just like the Great Wall inthe northern China,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Little Great Wall in the South.

On the one hand,there are several good things about the village.

The towering wall like a huge dragon lies in the wooded mountain,you should climb it,feeling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Also,a walk in the mountain is a feast for the eyes-full of beauty. Besides the towering wall,there are some other exciting places worth visiting such as Tingyu Pavilion and “The Ultimate”.Especially,it has some excellent picnic areas and the local people are very hospitable to strangers.

On the other hand,some things are not so good.

The road is too bad,so you must watch out. The mountain is too high and steep. Therefore,it's dangerous for you to climb it.What's worse,there are few shops in the mountain,so you must take some water and other things.

Go to Baiya Stockaded Village,especially to see the towering wall. Remember to take a camera. However,don't go to the dangerous places without a guide. And take your own food and use the picnic areas.

该学生在习作中模仿了范文中的引言句、结尾句、连接词以及文章结构,向游客介绍了白崖寨景区的位置、特色、优点和缺点,并在文中提出了真诚的忠告。

模仿写作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把握中心思想,归纳内容要点,恰当运用时态和语态,避免写作时丢失构成文章的段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随意发挥,逐渐掌握谋篇布局的策略和方法。

3.利用听、说材料,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近年来,高考书面表达遵循“半开放”的命题思路,要求学生就所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显然,命题者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用英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否用英文来思维,写出地道的英语。然而很多学生写作内容缺乏深度,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有的甚至把英文写作当作逐句翻译。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做一些话题拓展练习,培养学生表达自已观点的能力。笔者利用教材中丰富的话题,结合交流园地中的听、说材料,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挥想象,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搭建一个自由交流平台。以教材第三模第七单元交流园地中的Speaking:Public Debate为例。该部分Speaking由三个小块组成:reading,listening and debating.

①Reading:brief introduction of a fishing town- Dolwyn Bay.

Good points:a beautiful area with a wildlife park;discovery of oil.

Bad points:fishing industry is getting worse;the population is getting old.

A plan:building a big oil factory.

②Listening:Listen to a fisherman giving his opinions on the plan.

③Debating:Give you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plan

笔者先让学生听一个渔民对此计划的看法,并记下要点、看法和原因,然后师生共同归纳sentence patterns for giving opinions 如下:

Agreeing:I'm for the plan; I'm in favour of the plan.

I think/ In my opinion,the plan will be good/ excellent/ interesting for…

Disagreeing:I'm totally against the plan.

I think / In my opinion,the plan will be bad/ a disaster/ terrible for

Offering other choices:It would be much better if we…

再将学生分成十组,每组四人,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下面表格中一个角色就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各组之间交换意见,互为补充。

下面是第二组讨论并与其他组交流后的成果:

Notes: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尽情地把听到的、学到的词汇、句型“吐”出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通过听材料、讨论、交流、展示成果,学生不仅轻松地掌握了表达观点的基本句型和要领,还拓展了其思维空间,增强了合作互助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笔者要求学生,以Should a big oil factory be built in Dolwyn Bay 为题,给当地政府写一封信,反映讨论的结果,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下为有关该话题的一份学生习作。

Dear Mr Zhang,

Today,we have hel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a big oil factory should be built in Dolwyn Bay. Opinions are divided.

Some are totally for the plan. They think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il factory will provide more jobs. The more emploment they have,the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they enjoy. In that case,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work here.

However,others don't hold the same view.They think the oil factory is a strike on fishing industry.What's worse,the plan is a disaster to sea life and will destroy the beauty of the town. On the other hand,the sudden increasing population will give great pressure on the town's traffic.

In my opinion,the plan will be good.Our town needs to develop.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in new industry,which will give a new life to our town. But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place and try to reduce the harm to the least.

Yours sincerely,

运用“听材料——讨论——写作”综合教学法,可以把听、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听力材料中吸收精华,并进行加工,使之变为写作的素材和表达的蓝本。英国学者Britton指出,“学生口语中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通过训练,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能够懂得就某一话题该说什么和如何说,从而提高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利用关联词,培养学生连句成篇的能力。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规范的表达,还需要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即我们常说的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以及一些介词和短语等。

虽然不少学生能写出句式完整、内容充实的作文,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往往缺乏连贯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连接词、连接句子和段落,并对连接词进行总结和归类。教材每单元的Writing部分都总结了某类关联词及其用法。如第三模块第九单元Writing中总结了表示并列、递进和转折关系的连接词。笔者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小组讨论这些词在文中使用的场合和作用,并鼓励学生补充类似的关联词。下面是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该部分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如:改错、填空、句型转换、连接句子、段落排序等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语篇衔接手段。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教材交流园地中的重点词库、语篇结构、功能话题、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模仿,在模仿中习作,在习作中提升,真正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模块2、3)[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模块2、3)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胡洁元,杨海关.高考书面表达阅卷情况分析与写作指导[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1):21-28.

5.林昭.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略论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 篇4

[摘 要]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学会选择和判断,做历史剧的主人。

[关键词]历史剧 中学历史教学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85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教育将对中学生三观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思考和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一系列问题,是每个历史教师以及历史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对此有所了解。首先,师资力量薄弱。在高校里,历史学并不是热门学科,师范类学校亦是如此,导致中学历史专业教师奇缺,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其历史教学能力、水平可想而知。其次,很多历史教师拿不出“料”来,教学方法单

一、古板,学生对照本宣科的教法根本就不买账。最后,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属于小科目,占分有限,很多学校都由教学能力差的教师担任,这更加剧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程度。

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地位相比,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却大受欢迎。很多学生(包括普通民众)对历史知识的获取往往是通过历史剧,这让我们历史学工作者心中不免产生苦涩的味道。既然存在着这么多的历史剧,学生又那么喜欢,教师是否可以在中学课堂上引入呢?笔者认为,这不失为教学的一个好办法。

一是学生通过历史剧能了解基本的史实。很多历史剧都是根据历史事实通过影视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看了历史剧,为了了解更多的常识而去翻阅相关资料,有些人甚至是通过历史剧喜欢上历史学科的。

二是将直观、感性的历史影视剧植入历史课堂可以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剧植入课堂改变了照本宣科以及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一听说有历史剧看都兴奋不已,课后还津津有味地谈论剧中的事件和人物。因此,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学生观看爱国题材的历史剧,能增强自身对祖国、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植入历史剧,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国家和家乡的历史发展历程,了解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品质。

四是学生观看历史剧,能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审视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还原和学习历史,实现历史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只有积极意义吗?当然不是,消极影响也不少。

一是目前粗制滥造的历史剧仍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往往错漏百出、违背历史事实,误导学生和普通百姓。比如在新《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台词“我家貂蝉可是四大美女之首”,古装剧中的房子不小心就被看出有空调,清宫戏中种种不可能的事到处可见。这些不严肃的历史剧往往会让观众误以为是历史事实。

二是部分无良的历史剧制作者和片商为了收视率和博眼球,不惜违背历史事实,在剧中采用粗俗、暴力、色情和血淋淋的场面。这些作品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辨别能力比较差,过多接触这类影视剧,对他们往往有害无益。

三是各种历史“神剧”不顾历史事实,哗众取宠,严重影响中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的历史“神剧”泛滥成灾。最典型的是最近几年的抗日神剧,学生看到的是我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上天能揽月、下海能捉鳖,以一杀十,甚至以一顶百,甚至有“手撕鬼子”等神技,而事实上抗战初期日军的战斗素养、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优于我军。以上所述对年纪小、辨别能力欠缺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基本史实。

总之,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判断,做观看历史剧的主人。

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学习方法培育 篇5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内容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独立学习、独立发展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它是由许多独立学习、独立发展能力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应主要培养哪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呢?

(一)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能力。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能力。

(二)提问题求解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在具体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如在新的知识比较中设疑,和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课本没有充分论述的地方设疑,自己学习难点上设疑等,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学习实践中提高提问题的能力。

(三)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要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培养才能逐步形成。我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教师示范。

教师的示范就是让学生明白教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特别是教师讲课时要精讲,应把提出问题和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相结合。

(二)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我主要把握了以下环节:1、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好的题目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并能主动地认真阅读、思考、准备、参与;

2、灵活恰当地引导讨论。讨论当中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只有善于引导鼓励,才能使讨论顺利有成效地进行;

3、扼要明克地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论思路,强化通过思考得到正确意识。

(三)自主训练。

传统的教学很严重的一个弊端是教师通篇讲,满堂灌,学生缺少在课堂中观察、阅读、讨论等独立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学习、训练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来读书、思考、作练习、动手操作,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做法

(一)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对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我注重教他们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重点放在独立理解的能力上;对中学三年级学生,我注重教他们应用历史知识的方法,重点放在独立应用的能力上。

(二)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得。

中学生的接受力、理解力和基础各不相同,要使他们都有进步,除了全班性的指导与要求外,对不同的学生还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帮助,尤其要注意对差生的帮助。

(三)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教师系统讲解,以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讲上,学生缺乏主动性,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而,不可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俄国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曾尖锐指出:“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能独立思考的人。”教师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和指导上,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学习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控求,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历史学习活动的主人。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统一,教学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主动示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质量,从而提高教的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掌握了自学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必然是最有效的学,同时也促进教的有效进行。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习惯,是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较长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和发展行为。经过几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如果把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教学程序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讲课脱节的现象。学生的进步告诉我,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方法,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是学生自主能力提高的关键。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绝不是一次两次训练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付出辛勤的劳动。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篇6

---试谈和谐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构建历史课的“和谐课堂”,创建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 和谐教育创新意识多维互动积极参与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历史课的“和谐课堂”就是要改变以往机械、沉闷、僵化的课堂气氛,代之以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心情才能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使学生的思维常迫抑于与教师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其中有由于师生之间知识水平的差别、思维层次的差别而形成的对话方式的不平等。因此,我们过去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学生形成了顺从、循规蹈矩的个性。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多维互动”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实施和谐教育,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追求和谐教育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为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和谐教育课堂而努力。

一、师师集体备课,预设和谐;

教研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学习交流,共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最恰当地组织内容,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和好奇心的内容,内容分量要适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如教学语言的节奏、师生的双边交流等都要精心设计,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升华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历史课堂。

二、师生平等互动,共享和谐

课堂教学的空间充满着无形的但又是最敏感的人为因素,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师生和谐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关键。只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师生之间关系应融洽、民主和平等。实施和谐教育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平等意识,尤其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够突破传统的、权威的思想框架,建立自己的想法;才能敢去“想”而不过分担心和顾忌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教师有了平等的意识,才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发现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应以平等、亲切的态度与学生结成亲密的朋友关系,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朋友。对于学生的种种奇思妙想、幼稚的发现、令人尴尬的做法等,要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教与学才能共融互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教学的参与性。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树立起平等的教学观念。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即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师积极引导下,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共同体验历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使师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学习得更深刻。

心理学家认为: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子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合作、向上的宽松教学氛围,营造一种教也愉快、学也愉快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一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比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我出示“世界地图”说:“同学们想进行环球航行吗?”话音刚落,一位“调皮鬼”即说:“老师,谁来当导游?”引起全班一阵大笑。我也笑着说:“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都可以做你们的导游。”学生们鼓掌大笑。

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出现了。接着我说:“现在流行‘自由行’,你们每个人都可成为一名15世纪的导游,去开辟新航路要作好哪些准备呢?”全班同学立即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来,我让每个小组推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这样,大家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就成功解决了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即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三、生生合作交流,共创和谐

学习虽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中不可忽视集体行为的作用。作为一个班集体,要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能做到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实现大面积提高质量的目的。

学生间“和谐”的主要方式是学生之间良好的课堂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有两种方式:一是竞争方式,比如历史知识竞赛等。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合作方式,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帮助去解决历史问题,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学科技能。如讲“西安事变”时,学生阅读到“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时,感到大快人心。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蒋介石双手沾满革命烈士的鲜血,为什么不杀他反而放了他?”围绕“蒋介石该杀还是要放?”“怎样解决西安事变?”这一中心,我让学生以4个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不重在看结果,而重在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鼓励他们主动地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激发他们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他们敢问“问题”的勇气,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发问,积极抢答,具有创新意识而又发表错误意见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引导,精心呵护“新思维”的萌芽。这样,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了同学间的“和谐”。

四、树立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

创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材内容蕴含着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捕捉环境教育结合点,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讲大禹治水的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大禹治水能够成功?学生回答是他采用了疏导的办法,使水患变成了水利。最后得出结论:要想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要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的互动,如讲到《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的时候,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结合现在,每年春季的北方沙尘天气最令国人头痛,而沙尘的强度和流程影响的范围破坏性逐年加大,生态平衡逐渐失衡,草原荒漠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使学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在现实中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优化历史教学,创建和谐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大有可为,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应大胆探索,努力改革,让和谐教育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书目及文献材料]:

1、骆志煌:《改革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福建教育》1997年1期

2、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5期

3、张红军:《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3期

上一篇:冬日里的阳光记叙文下一篇:福建省消检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