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名师论文(精选4篇)
中学历史名师论文 篇1
名师对于青年教师的榜样作用应该是体现在思想层面和精神领域的, 这种超越实际行为的精神感染, 才是名师的“名气”所应该具有的价值。 名师的定义首先应该是和名师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 且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①。 既然称得上名师, 那么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必定有其擅长之处, 在掌握这些技能或者说知识功底的过程中, 他们也必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心理层面的考验, 对这些心理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在面对类似困境或抉择时更容易找到判断是非的风向标。
一、选择历史教师路途的心理因素
老一辈的名师, 他们所走过的历程具有不可复制性, 比如极其困难的家庭条件、“文化大革命”、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等情况, 都是一去不返的成长背景, 而今天的青年教师也不可能重走他们的老路, 因此, 在选择教师行业时的心理趋向, 其实是含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 时代特征造就了老一辈名师在发展的道路上具备了不同于青年教师的所特有的品质, 比如成学江、王雄、陈伟国老师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种被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和对知识的求真态度, 让老一辈名师们都对书本、学习、阅读、历史学或师范专业都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
从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说, 教师扮演着一种不断创造精神财富的社会角色, 许多人从小在家庭和学校环境的熏陶下, 就从心底崇拜或立志要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赵利剑老师在他的回忆文中写道:“至于说到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挚爱, 则更为吾暗自得意矣。 因为这种爱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乔揉造作, 也不是 ‘既来之, 则安之 ’的顺水推舟, 而是完全源于内心的情与意。 ”②但是, 这些在历史教育领域颇有一番成就的历史老师们, 有相当一部分都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历史或者教育事业, 究其原因:“分配”。 据毛经文老师的讲述:“我们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体制, 大学毕业生说好听点是包分配的, 说不好听点是强制分配, 思想不通, 组织上服从, 师范生就必须去做中小学老师, 除非你爸是‘刚’或‘江’。 ”③甚至有一部分名师在他的职业生涯前期, 在无奈进入教师行业后呈现一种消极心理, 不进反退。 刘庆亮老师在刚开始执教的不安分, 并受到校方的处罚, 也充分反映了部分名师在职业发展的初期, 出现过消极应对的心理。 但是, 无论是“包办婚姻”也好, 还是初期迷惘也好, 这些名师最终还是回到了教育事业的正轨上, 他们靠的是怎样的品质与毅力? 他们在从教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他们立志成为历史名师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历史名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心理
美国学者费斯勒把教师生涯发展分成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 实习导入阶段, 能力建设阶段, 热心成长阶段, 生涯挫折阶段, 稳定停滞阶段, 生涯低落的阶段, 生涯引退阶段。 其中, 处于“生涯挫折阶段”的教师会在教学时遇到许多挫折: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情绪低落, 等等。 教师在遇到挫折时如果停滞不前, 或者说持续在生涯低落阶段而不知在专业领域奋进成“专家的”“卓越的”, 则将永远也成不了名师。
1.职业倦怠心理
有学者认为, 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中期, 常常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 而且会将这种心理归纳在 “高原平台期”或“职业危险期”的范畴。 比如王铁军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平台期通常需要8-10年完成, 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岁左右为资深老教师, 他们会因为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 也会因为“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④。
显而易见, 职业倦怠心理在教师发展的中期很容易被察觉, 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倦怠心理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的一个“毒瘤”, 无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 都是这颗“毒瘤”孕育的“温床”。 刘庆亮老师在他执教的生涯中, 一开始就出现了类似状况。 按刘庆亮老师的情况, 选择教师行业的缘由是学校的分配而并非自己的意愿,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教学事故, 也充分说明职业倦怠心理在职业前期的凸显。
2.名利观
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具有两大优势:其一, 工作稳定。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优胜劣汰的职场竞争给许多青年造成了许多无形压力, 而教师职业的 “铁饭碗”则刚好回避了这一残酷的现实问题。 其二, 教师行业的社会地位较高。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 公众对教师的评价处于一个较高位置, 即所谓的“受人尊重”。但是, 收入问题估计是历史教师甚至是各科教师心中的一个梗。 “清贫”等词一直是形容教师的词汇, 教师所抱怨最多的, 无非就是认为自身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把经济收入纳入教师的职业范畴, 似乎有违背“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等所谓的成为名师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但回归到现实, 中国的教师工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 确实又低了一截。 2012年4月, 《纽约时报》报道称, 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飞利浦。 阿特巴赫进行的主要针对大学教师新聘时工资的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仅为720美元, 在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三名⑤。 教师的薪资水平与社会地位的不协调, 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走上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是在职教师安心教学、创新理论的阻碍之一。
三、名师成长内在动因的激发
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大多数名师最主要的成功方式。 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在一定的年纪条件下自我反思、 自我学习、 自我情感教育的能力已经基本成熟, 并不倚靠他人指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从低到高分别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 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 当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理论为名师工程中个体的需求提供了心理学依据⑥。 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背景下, 满足社会的认可则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 而满足这种追求的有效途径是激励机制。 只有采取激励和自我激励的方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价值需求, 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走向名师的顶峰。
要想激发内在动因, 专业素质则是教师成为名师的基础。 加强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 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除此以外, 还要学会评估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充分了解自己, 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掌握的知识文化技能, 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 其次, 要学会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制定相应行动目标和实施方案, 对自己的行动和作为预设相应目标, 并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和理性分析, 然后通过反思性的思维活动, 再加以修正和改进。
摘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从历史名师的主观层面探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便于我们感受名师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升华, 这才是名师的影响力在精神层面的传播。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 不仅在于能教出多少优秀的学生, 更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精神领袖。本文根据诸多名师的成长回忆撰写, 希望通过分析历史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帮助青年教师们坦然面对从教育人道路上的跌宕起伏, 走向名师的顶峰。
关键词:历史名师,专业成长,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童福勇, 程其云.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11位名师的调查[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2]孙双武.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毛经文讲述.曹军辉整理.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4]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2.
[5]王铁军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名师成功: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解读[C].开启名师成长新航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名师成长研究文集.
[6]卜松.数据告诉你:穷教授和富教授差别有多大[OL].观察者网.发表时间:2015-10-0917:08:16.
中学历史名师论文 篇2
来源:《新高考·升学必读》杂志 2012-03-12 16:34:19
[标签:]
历史:四招制敌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王凤侠
一、抓好课堂每一分钟,让历史学习更有效。紧跟老师课堂上的步伐,充分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对知识点的不断强化和反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会有这样几个环节: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介绍并引导学生了解本节内容、课堂教学、小结。同一个知识点在老师课前介绍、学习、小结、复习、默写的多次反复过程中得以强化,如果你能抓好课堂,那你同时就可以做到对历史事件的多次反复识记与理解,既轻松又不浪费时间。而且,老师在涉及某一知识点时会同其他知识点进行联系,纵横的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系,尤其是必修三本教材知识点的融合,这样,在学习和复习三本必修的过程中每个知识点都将被用到三次甚至更多,久而久之不仅潜移默化了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且减轻了识记和课外苦读的负担。
二、精选筛选试题,做到有的放矢;及时总结,做好错题本。高三的老师往往总是担心给学生的不够,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大量试题,大量资料。我们如何在浩瀚的题海中解放自己,有的放矢呢?首先选择本省近几年高考题、模拟题、以及外省市高考题、模拟题中符合自己高考能力要求的试题,按照知识点、试题的考察类型和角度、热点重点知识的不同角度加以使用。另外,分析试题的考查点和切入点,养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对同一类问题的归类,联系已做试题的类似和相同考法。尤其是材料题的阅读和材料中关键词的掌握以及同类材料考法的归纳总结,如原因、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现象、本质、启示、认识等类似问题的回答,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次,在每一次考试或做完试卷后都要进行错题整理,建立错题本。错题本不是简单的、错题的堆积,一定要找出错因,然后按照错因进行归类,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提高。
三、学会和其他学科的融汇贯通,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历史考试一般分选择题和材料题。除了按照老师所讲的历史选择题和材料题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外,我们一定要打破历史的陈规,把学习外语、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方法应用到历史中来。比如在做材料题时我们常会用到语文阅读法,也就是类似其概括段落大意的归纳法。而宏观的把握则与外语相同,即先大概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再研读问题,结合材料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归材料以确保主旨把握的正确性。比如历史选择题中也可以运用数学常用的代入法、推导法等等。
中学历史名师论文 篇3
关键词:历史名师,教育实践,和谐师生关系
对教育者而言, 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实践, 真正高价值的理论成果也都来自实践;而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大师也只能来自实践;无论古代或近代、还是当代, 真正称得上教育家的, 均是教育实践者。师生关系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名词, 不易界定, 更不易片段解释, 正史或野史记载着许多名师, 这些老师的名气因学生成就、表现或社会的认同而来。
1. 历史名师的师生关系
1.1 孔子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 , 春秋末期教育家。当时教育以私学为主, 孔子约三十岁时, 设学舍讲学, 弟子三千人, 贤者七十余人, 是第一个以老师的身份留名史册的, 其教育故事影响甚远, 教育精神值得深思。
1.1.1 以“仁”为依据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教育理想以“仁”为最高指导原则, 一个人是否有高尚的品德, 往往体现在他的思想举止之间是否有违背“仁”的理念的地方。孔子认为, 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品格。师生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即是“仁”。
“当仁, 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遇到有关仁义的事, 就要赶快去做, 即使面对自己的老师, 也不必谦让。因为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在家里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扩大到社会上, 就是君臣有礼、朋友有义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也应以仁义来相处, 不管学生或老师, 都应从自身的“仁”修身, 以此互动, 最后发展成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 就是“大同世界”的达成。
然而“仁”的目标过于抽象, 故孔子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做“君子”, 孔子所谓的君子是指有道德的人, 无道德之人称为“小人”, 君子对个人修养极其重视, 注意言行, 言无不善, 行无不佳。“善”与“佳”的具体实践方法, 即为尽己之心, 推己及人, 也就是“忠”“恕”二字。教师以君子的言行, 体行“忠”“恕”的义理, 示范给学生, 学生学习老师的身教言教, 以此修身并实践。
1.1.2 以身作则的师生关系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自己并不是天生的圣人, 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自己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才被视为圣人。因为孔子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 天天在那里冥想, 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 那想破脑袋也没用, 不如脚踏实地去学习。世界上的事, 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别, 人有雄心是好事, 但有野心就不太好;人有理想固然可喜, 但是沦为空想, 那也只是一场梦。孔子勉励学生, 不要空想而无实践, 学与思要并进, 凡事除了思考之外, 更要多学、多问、并身体力行, 方能习得学问。
1.1.3 从对话中建立师生关系
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展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最有名的就是他和学生讨论彼此的志向。子路说:“愿车马, 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 无施劳。”最后孔子道出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平常生活中, 孔子就常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借以了解学生的个性, 但却不对学生的志向作批评, 并未认定什么志愿叫好志愿, 什么是不好的志愿, 只是纯粹闲谈。且也不讳言自己的志愿, 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孔子对于学生的提问会以比喻方式回答, 启发学生对问题加深理解。
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虽然简洁, 但是寓意深远, 简单的比拟, 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学习之后, 回到现实生活世界, 总会有困顿挫折的时候, 此时孔子又得对学生这样的境遇开导一番。当学生有怀才不遇的抱怨时, 孔子则勉励学生“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 并期许学生养成理想的人格:“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 就是真正尊崇学问的人, 他的学习是为了心灵的建树, 希望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完成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除了对学生传递学问之外, 孔子亦扮演一位心灵导师, 对于学生心理的困惑或矛盾, 孔子洞悉体察, 教导学生如何让内心有一种真正的从容淡定, 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师生之间心灵的交往在于对话。通过对话, 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达到理解。这样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 通过沟通、理解的桥梁, 达到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也只有在对话情境中, 才能产生真正精神层次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 师生双方在倾听和言说交流中, 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纳对方, 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 获得关怀与理解。在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师生对话是网状的, 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群体间均有语言的交流, 这种对话形态的师生互动的“变奏”模式, 师生之间不必受限于上课的“节奏”, 彼此对话可以是交错的、自由的、延展的且具创意的, 如此形成的对话网络、联结起来的变化旋律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也是增强学习动力的保障。
1.1.4 情感如父子的师生关系
孔子爱护学生情同父子。孔子去探望生病的冉耕, 从窗户外面握着冉耕的手说:“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就是“要永别了, 这是命运啊!这样的好人竟有这样的病, 这样的好人竟有这样的病”。孔子相信有命运, 知道命由天定, 称为天命, 天命虽然可知, 但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 所以孔子也只能接受学生罹患恶疾之事。子路惨死, 又被剁成肉酱, 也使孔子痛心疾首。颜渊的早逝, 孔子的悲痛更是难以想象:“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孔子感叹老天要他的命一般, 身为老师, 理当承先启后, 现在眼见最杰出的弟子先己而去, 他不但为个人哀伤, 也为社会哀伤。
虽然孔子与学生的关系情同父子, 但是他行事遵从“礼”, 即便处理颜渊的后事也是如此:“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 (《论语·先进》) 孔子认为师生关系虽如同父子一般亲近, 但是按照“礼”或颜渊安贫乐道的性格都应简单朴素, 但是同门不忍, 联手为其厚葬, 孔子纵然感到遗憾, 但却也无法强力阻止。这说明了孔子并非居于绝对指挥掌控的地位, 凡事让每个人有自主斟酌的空间。
孔子过世后, 弟子依照丧父之礼在孔子的冢上陪伴老师。师生关系若非有如同父子情谊的交往, 少有人愿意这样。这样行为固然可佩, 但重要的是行为背后我们是否读出了孔门师生关系的亲密与感召力。
1.2 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在西方也有一位为地位与孔子一般受敬重的“名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与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 号称“希腊三哲”, 是希腊文化初期三位具有影响力的哲人与教育家。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苏格拉底有西方的“孔子”之称, 展现关怀与热忱的教育之爱, 提携青年学生。柏拉图认识苏格拉底之后, 从一个对文学、艺术与政治充满热情的青年, 转而专注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弟子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一位。他深受柏拉图思想的影响, 但并非全盘接受, 反而勇于提出与其师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他的名言:“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彰显了他对于追求真理的热忱和执著。希腊三哲师生的教育活动正是希腊文化理想初创时的精神象征, 通过师生间教学与创作活动, 塑造了青年的人格, 开创一个文化发展的高峰。
1.2.1 苏格拉底实践如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苏格拉底是一个不摆教师姿态的老师。他质疑好问, 作风与辩士并无两样。他教学的对象是全民, 不分男女老幼, 也不分贫富, 他都一视同仁, 且不收学费, 因为他认为知识交流是纯粹心灵的事, 最好不要有物质介入, 以免芥蒂横梗, 污染了美好的教学画面。苏格拉底的母亲为助产士, 父亲是雕刻师, 双亲职业被他引喻为教学方法。“产婆术”的教学方法意义丰富无比, 追求知识犹如产子之阵痛, 阵痛之后拾获知识的喜悦如获麟儿。而知识如同孩子, 原本早已存在身体中或心中, 需要老师的“唤起回忆”, 也可以说是“发现”, 进而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引出”, 所以苏格拉底的师生关系也是建立在对话的基础之上的。但与孔子不同的是, 苏格拉底遇到学生反驳论点, 他会张大眼睛笑着说, 批判有理:“你们不必太顾虑到我, 而更应该想到真理, 假如你们认为我说的为真, 你们就同意我的说法;否则, 尽可能提出辩驳, 不要因我的热心而欺骗了你们自己。”
令人遗憾的是, 对于“师生关系”一词, 无论孔子或苏格拉底似乎都未曾给予明确的定义, 但他们都以“实践”的方式告诉后人, 师生关系的面貌为何。苏格拉底曾经与学生讨论“虔诚”、“节制”、“友谊”之义时, 双方讨论许久, 仍无法产生结论。苏格拉底不会强制学生认同自己的论述, 反而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发言的空间, 对于难以下定论的议题, 愿意花时间、给予过程并和学生共同探讨。
1.2.2 柏拉图对学生教育爱的体现与实践
有其师, 必有其弟子。苏格拉底对学生的爱与感召深深影响着柏拉图。柏拉图也以同等的热忱、责任与关怀为学生付出。苏格拉底含冤被判死刑后, 柏拉图内心悲痛, 决定远离政治, 进而主张由哲人统治的理想政治。这样的理想在狄翁 (Dion) 身上找到实现的可能性。柏拉图把老师对自己的期许转移到学生身上, 那是教育家看到一种价值创造力即将涌现的激情, 恨不得倾其全力, 助其茁壮, 辅其成长, 就如孔子见到颜渊。然当狄翁遇害而亡, 柏拉图感受到理想实现希望之幻灭, 悲痛地为其撰写哀歌。对狄翁的怀念, 柏拉图说:“与美者 (指Dion) 接触交往, 不管其在身旁或远离, 怀念也如一。”柏拉图与狄翁深厚的师生关系如同孔子与颜渊, 此种师生融合的醇厚情感, 无论生或死均以精神相伴。柏拉图“惜才”的教育不仅体现在师生价值一致的关系上, 对于亚里士多德尖锐的批判精神, 即使曾引起柏拉图的不快, 但仍赞美其为“学园中的理性”, “智性的化身”。足见一位伟大的师者的特质:广阔的胸怀与深广的气度。
1.2.3 亚里士多德与学生通过日常接触而教学
亚里士多德受柏拉图的包容精神影响, 在独立自主的研究气氛下, 逐渐履行其富于批判的教育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概念丰富, 其中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是其“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 其中伦理学与品格教育有关,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行并非天生, 而是经由后天的努力, 并由习惯养成而臻于完美。所以教导学生除了培养他“辨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的能力, 还要教导他必须通过实践体悟而获得有关道德的智慧, 清楚明白真理为何, 甚至要能明辨老师的指导是否为真。
亚里士多德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相当亲近, 他在雅典从事教职时, 每天上午, 与学生在花园中散步并谈论哲学;中午, 与弟子一起用餐;下午则对大众讲课。这种与学生在交游中教学的精神正是一种潜移默化、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知识的教学历程。
2. 和谐师生关系
孔子与希腊三哲人是众所皆知的古代名师, 但是师生相处之道各有特色。苏格拉底愿意花时间与学生讨论, 柏拉图对学生的批判展现包容的胸怀, 亚里士多德通过与学生生活的接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孔子对待学生的作风似乎与西方三哲有些许不同, 师生间的问答, 几乎都一问一答就结束, 少有继续辩驳。一来孔子与弟子之间虽有对话机会, 但是孔子身份如父亲, 弟子爱之如尊长, 孔子之言, 弟子虽偶有不同见解, 但认同、遵从多于批判、辩论。而苏格拉底之师生关系倾向如朋友般之互动, 可辩论、可讨论, 彼此交流, 意见相左, 情意仍相伴。在那个时空、那个背景环境中, 师生关系的发展势必有所限制, 或许老师对教育心理学不是那么熟悉, 也不见得有多元的教学策略, 甚或教学素材有所局限, 教师的权威依然明显, 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场所中, 努力经营与学生的关系、实践教育的理念, 无论在思想、文化或师生关系的维系上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学历程中, 我们看到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可以达成的目标, 他们未对师生关系下定义, 也未提供经营师生关系的准则, 因为他们将师生关系展现于教学过程中, 除了民主平等、爱生尊师的互动关系外, 还要与学生心理兼容、心灵相接, 以交互理解对待彼此。师生关系的内涵既抽象又广泛, 但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 只是它以实践呈现的意义大过于操作性定义的陈述。师生之间以知识、行动、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过程, 构建出师生关系的品质。
师生关系像什么?若以艾斯纳 (Eisner) 的品酒比喻延伸, 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犹如酿酒。无论高粱酒或葡萄酒, 是麦子或葡萄与水的结合物, 麦或葡萄有其香味, 水有其甘甜, 二者各有特色, 当水与麦交融, 形成高粱酒, 当水与葡萄相遇, 形成葡萄酒;酒的嗅觉、味道、颜色与原先单纯的麦、葡萄、或水已截然不同, 但是各有风味。教师若水, 学生如麦或葡萄, 教师与学生互动之后发展的关系如同酿酒, 有的酒刺激辛辣, 有的酒温和爽口, 有的酒甘甜浓郁, 有的酒清淡滑嫩, 师生关系亦是如此, 可能冲突、可能敬畏、可能亲密信任、可能淡如水。酿酒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师生关系也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 教师一人并不能决定师生关系的发展。艾斯纳把学生形容成酒, 老师要以品酒的方式来鉴赏学生, 艾斯纳所说的酒 (学生) 事实上已是一个综合体, 他不是单纯的学生 (麦或葡萄) , 他是经过师生互动之后的综合个体 (麦或葡萄与水的融合) , 老师鉴赏学生的同时, 依稀看得到自己 (水) 的影响力。麦、葡萄和水都是酒的重要成分, 融合的过程即是师生关系通过教学、通过课间互动发展出来的状态。
师生关系是否有理想的形态呢?我在实践教学中归纳出三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如亲子、师生关系如朋友、师生关系如业务, 这三种形态基本上没有优劣之分。是否如亲子的师生关系就会减损教师专业性, 是否如业务的师生关系就会失去教师关怀的情感, 又是否如朋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理想的期待, 但却也怕因此失去教师的威严?师生关系的实践其实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这种程序性知识其实是自动化的, 有时连资深教师也很难察觉自己的行动意识, 那要看内化在他心中的信念是什么。一个具备教学专业的教师, 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情境该凸显哪一个角色, 处理什么样的事情该立足于哪一个象限。适当的时机以适合的身份与学生互动即是最佳的师生关系形态。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Friedrich Froebel, 1782—1852) 曾说:“教师无他, 唯爱与榜样。”如果老师以爱感动学生, 则教师的一切作为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换言之, 能够尊重教育专业的老师, 会时时体察学生的需求, 不断充实新的知识技能, 一方面充实自我、不断成长, 另一方面做良性示范, 使学生受到感染。师生关系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显重要, 其内涵也值得分析, 让老师们能更清楚地洞察和谐师生关系背后的意义将深刻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楠, 刘要悟.基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的师生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5) .
[2]王守纪, 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5) .
[3]文其云.浅议高职院校师生关系[J].职业时空, 2011 (08) .
[4]王永明.孔子教育伦理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11 (02) .
[5]朱哲, 鹿丽萍.有教无类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J].伦理学研究, 2009 (05) .
[6]杨道涛.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理念比较研究[J].中国报业, 2011 (10) .
中学历史名师论文 篇4
今年是长春市中考自主命题的第六年。昨日,中考结束了数学、历史、政治的考试,这几科考题难不难?考生答起来是否顺利?本报邀请吉大附中几位初三学科教研组长逐科解析。政治:卷面整体感觉比较简单
解析教师:吉大附中初三年级政治教研组长 白梅
整个题比较简单,回顾重点突出,教材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没有回避重要难题,卷面整体感觉比较简单,整体上突出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紧扣时代脉搏,时政和教材结合点比较突出,时政是以国内重大事件为主。
比如最后一道大题,考察建党九十周年的题材,主要考察教材知识点建党百年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材料取材鲜活。
数学:没有难题、怪题和偏题
解析教师:吉大附中初三年级数学教研组长 路文志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延续了长春中考自主命题以往的风格,没有难题、怪题和偏题,同时也有新意和变化。
整个试卷共26道题,前部分注重基础,学生做起来顺手,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没有感觉特别难,但后四道大题稍微有些难度。最后一道压轴题主要考察动态问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图形变化、动态问题,要运用数学方法中的分类讨论,建立模型、综合运用几何和代数,要多角度考虑解题方法,花费的时间也会多一些。有的学生时间不够用,有的学生有时间却没想出来,这也反映了中考数学题的特点,不是死记硬背或者死学一定能做上来的,跟平常下的工夫有直接联系。
历史:不回避建党90周年这一热点
解析教师:吉大附中初三年级历史教研组长 郎文荣
【中学历史名师论文】推荐阅读:
中学历史记忆法论文08-31
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论文07-21
中学历史论文中学历史教学论文10-27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05-26
议论文历史初中中学初一作文10-07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论文07-27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育论文05-26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
中学历史10-09
中学历史教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