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生产

2024-08-31

粳稻生产(精选9篇)

粳稻生产 篇1

2014年引进粳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 考察其在湖南省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表现, 并探索粳稻新品种相关高产栽培技术, 为粳稻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龙山县石羔镇中南村农户胡昌祥家的责任田内, 面积:111hm2。地理位置:东径109°46', 北纬29°15', 海拔480m。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前作冬闲、田块方正, 年平均降雨量1400cm, 年平均气温15.8℃。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品种

甬优538、甬优5550、甬优4149、春优84、T优272 (ck) 。

2.2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试验, 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 小区长19.6m, 宽6.3m, 面积134m2 (包一边工作行) , 大区间及四周设走道40cm, 四周留保护行, 株行距20cm×26.6cm。

2.3 试验经过

4月24日播种, 采用简化旱育秧, 667m2大田备苗床25m2, 667m2施腐熟鸡粪250kg, 种谷用使百克浸种24h, 播种时, 每公斤稻种用旱育保姆400g进行包衣, 按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

试验田两犁两耙, 5月10日第1次翻耕。5月21日第2次翻耕, 结合第2次翻耕深施底肥:667m2施腐熟鸡粪250kg, 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 50kg, 过磷酸钙40kg, 氯化钾10kg。5月22日规划小区。5月23日移栽, 移栽规格:株行距:20cm×26.6cm。5月28日施分蘖肥, 每667m2施尿素5kg、氯化钾5kg并结合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6月26日排水晒田, 7月10日复水。根据各品种生育进程按大区施穗肥: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 7.5kg。综防病虫:根据田间病虫调查, 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

4个参试品种, 平均单产在638.8~717.9kg之间。甬优4149每667m2产717.9kg, 居第1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113.4kg, 增18.8%;春优84每667m2产687.6kg, 居第2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83.1kg, 增13.7%;甬优538每667m2产650.3kg, 居第3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45.8kg, 增7.6%;甬优5550每667m2产638.8kg, 居第4位, 比对照T优272每667m2增产34.3kg, 增5.7% (详见表1) 。

3.2 生育期

4个参试品种生育期介于140~171d之间, 甬优5550生育期最长:171d, 甬优4149生育期最短:140d (详见表2) 。

3.3 抗性

叶稻瘟:各品种均未发生。

穗颈稻瘟:甬优5550轻微发生, 其余品种均未发生。

白叶枯病:各品种均未发生。

纹枯病:甬优5550轻微发生, 其余品种均未发生。

稻曲病:甬优5550、春优84轻微发生, 其余品种未发生。

3.4 主要经济性状

甬优4149:株高:113.2cm, 667m2有效穗13.68万穗/667m2, 总粒数242.4粒/穗, 实粒数214.8粒/穗, 结实率88.6%, 千粒重26.4g。

春优84:株高123.5cm, 667m2有效穗18.3万穗/667m2, 总粒数183.2粒/穗, 实粒数164.7粒/穗, 结实率89.9%, 千粒重24.3g。

甬优538:株高112.7m, 667m2有效穗14.27万穗/667m2, 总粒数271.5粒/穗, 实粒数235.3粒/穗, 结实率86.7%, 千粒重21.2g。

甬优5550:株高122.4cm, 667m2有效穗13.18万穗/667m2, 总粒数241.2粒/穗, 实粒数210.1粒/穗, 结实率87.1%, 千粒重25.5g。

4 小结

4个参试品种, 有1个品种单产700kg以上, 3个品种667m2产在600~700kg之间。甬优4149株叶形态好、长势整齐、熟期落色整齐、抗性强、丰产性好, 中熟高产良种, 可扩大示范及推广;春优84株叶形态好、长势整齐、熟期落色整齐、抗性强、丰产性好, 迟熟高产良种, 可扩大示范及推广;甬优538株叶形态好、长势整齐、分蘖力强、抗性强、丰产性好, 迟熟高产良种, 可扩大示范及推广;甬优5550株叶形态好、长势整齐、丰产性好, 但穗颈瘟、稻曲病轻度发生, 建议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

摘要:引进粳稻新品种4个进行大区生产试验, 4个品种667m2产在638.8717.9kg之间。甬优4149、春优84、甬优538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种性。

关键词:粳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低温冷害对北方粳稻生产的影响 篇2

正常年份,浸种催芽的水稻种子播后3~5d齐苗,而低温年份,由于播种后持续低温,水稻出苗明显延期,出苗晚,插秧时秧龄不足,苗小,苗还弱。另外,苗期低温,秧苗非常容易感染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也是水稻苗期危害最大的病害。一旦发生,将导致成片枯死或全床死亡。低温多雨、光照不足是水稻立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低温,影响最大。气温愈低,持续时间愈长,立枯病的发生也就愈重。当气温及土温过低时,水稻出苗慢,根系发育差,呼吸强℃小,对磷、钾的吸收能力降低,因此,抗病能力减弱。当持续低温后突然暴晴,土壤水份不足,幼苗生理失调,也常导致水稻立枯病急剧发生。因此,苗期一旦出现低温冷害天气,就应及时做好立枯病的药剂防治工作。

二、影响水稻插秧及返青分蘖期

水稻从插秧到拔节被称为返青分蘖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此期如果遇到低温,根、叶、蘖都将受到影响,低温的直接影响就是水稻返青慢、分蘖晚。一般情况下,水稻移栽后10d左右开始分蘖,20~25d达到分蘖盛期,30~35d到最高分蘖期,而能够成穗的有效分蘖期很短,只有5~10d,最多15d左右,此时,一旦低温,有效分蘖期延迟,有效分蘖数减少。据测定,水稻分蘖发生的最适气温为30~32℃,水温为32~34℃,最低气温为15~16℃,水温为16~17℃。当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时,分蘖发生将十分缓慢,甚至受到抑制。据我们调查,低温年份多数稻株每穴分蘖数都不足20个,尤其是一些分蘖力相对较差的品种,有效穗数更少,所以即使生长后期温度很高,但水稻产量也并不理想。

三、水稻生长中后期遇低温,导致病害加剧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遇低温,水稻易染细菌性褐斑病和稻瘟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对水稻危害不重,只危害水稻的叶片,低温过后,将不治自愈,对产量影响不大。水稻的稻瘟病对水稻危害很重,水稻叶瘟的症状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相似,但其危害程℃要远远大于细菌性褐斑病的危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它可能诱发后期的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水稻感染穗颈瘟,稻穗下折,发病早而重,稻穗抽出后便成白穗,发病晚的秕粒增多。枝梗瘟是指在水稻枝梗上发病。发病后,籽粒不能正常成熟,产生死码子,严重的形成半白穗。谷粒瘟是指在穗上有部分褐色谷粒,严重时病粒变黑。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最大。一般年份减产10%以上。特殊年份,个别水稻品种发病率在50%以上,甚至达到绝收程℃。稻瘟病防重于治。但如何选择防治时间是提高防效的关键。水稻稻瘟病防治最佳时期是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此时施药,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四、低温导致水稻秕粒增多,粒重下降

粳稻生产 篇3

1 品种选择及质量控制

1.1 品种选择

选择品种要求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米以上标准, 抗倒性强, 生育期适中, 株型集散适中, 长势旺盛, 茎秆粗壮, 剑叶挺举, 分蘖性好, 成穗率高, 后期生长清秀, 抗条纹叶枯病。目前在灌南县宜选用徐稻3号、徐稻4号、连粳4号等。

1.2 种子质量控制

所选种子要求品质优良、具有本品种特性, 即种子纯净、一致, 清洁干净, 饱满充实, 发芽健壮整齐, 无检疫性病害, 干燥耐贮藏。所选原种或良种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标准[1]。旱育秧秧田需备种750 kg/hm2。

2 产地环境选择和控制

2.1 产地环境选择

良好的产地环境条件是无公害稻米生产的前提条件, 生产前应对产地环境条件进行调查, 监测评价, 其中下面几种情况不能作为无公害稻米的生产基地[2]:一是产地周围及产区内有工矿企业、医院等污染单位, 排放的废气、废渣等对产区农业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二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高发区。三是产地排灌设备不健全, 不能做到旱涝保收。四是通过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监测评价, 某一单项重点污染指数超标, 或某一单项非重点污染指数超过1, 且综合污染指数不达标的产地。

2.2 产地环境控制

2.2.1 保持产地空气清洁。

产地四周要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 距医院和主要交通干线等有污染源地域1 000 m以上, 必要时按大气污染物标准浓度限值要求进行测定确认[3]。

2.2.2 保持产地灌溉水清洁和排灌方便。

产地稻田用水要控制污染源, 对附近工厂、医院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后, 经抽查监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才能灌入基地使用。另外, 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稻田作基地[4]。

2.2.3 产地要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稻田。

pH值5.0~7.5, 有机质含量1.2%~2.0%, 且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符合无公害生产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禁止施用带污染的有机物和工厂的废泥、废渣, 禁止施用未经登记的肥料, 禁止施用激素类肥料。

3 育秧

为提高劳动效率, 减轻水稻生产强度, 提高秧苗素质, 无公害水稻生产以肥床旱育培育标准化壮秧。

3.1 育秧前准备

3.1.1 苗床选择。

旱育育秧应选择地势高爽、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土壤p H值较低、靠近水源、远离麦田和柴塘的成片菜园或永久性旱地作苗床, 不提倡稻田或水秧田作苗床, 因为老稻田土质粘重, 地下水位高, 耕翻时间晚, 细整难度大, 花工多, 渍害重。苗床、大田面积比为1∶20左右。

3.1.2 苗床培肥。

旱育秧苗床培肥一般分3次进行:第1次是秋冬自然培肥, 秋收后入冬前以秸秆培肥为主, 施草2~3kg/m2、土杂肥3~5 kg/m2、过磷酸钙80~90 g/m2, 施后耕地, 使草、肥、土拌匀;第2次是春季突击施肥, 2—3月以腐熟的农家肥培肥为主, 施腐熟农家肥3~5 kg/m2, 施后耕地;第3次是播前临时培肥, 以化肥培肥为主, 施尿素30~50 g/m2、过磷酸钙75~120 g/m2、氯化钾40~50 g/m2, 施后旋耙3次以上, 使肥料充分拌和在0~10 cm土层中[1]。菜园田可适当减少培肥次数。

3.1.3 苗底制作。

按苗床宽1.4~1.5 m、沟宽30~35 cm、沟深15~20 cm作床。苗床长度超过30 m时, 中间开一道腰沟, 宽30 cm、深25 cm。田头沟宽30~40 cm、深50 cm。旱育秧田地下水位在50 cm以下, 做到床面土细面平, 下雨后无积水。

3.1.4 盖种土。

旱育秧的盖种土应选用培肥后苗床土, 过筛后作盖种土。需备土10~15 kg/m2。

3.1.5 防治地下害虫。

旱育秧田用辛硫磷3.0~3.7 kg/hm2, 对水750 kg/hm2播前喷洒畦面, 防治地下害虫。

3.2 种子处理

选用药剂浸种60~72 h, 消除种传病害, 后改用清水浸透至种子透明。将浸好的种子捞出, 催芽至50%破胸露白, 待用。

3.3 播种

该县旱育秧的最佳播期为5月10—15日, 秧龄30~35d。播前苗床浇透水, 使0~10 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净秧板播种量为干谷750 kg/hm2。按播量和面积称种, 分2次均匀撒播, 用木板轻压入土, 再均匀盖土0.5~1.0 cm厚。盖土后喷水湿润盖种土, 待水分淋渗后用40%旱秧净1 500m L/hm2对水750~900 kg/hm2均匀喷雾, 防除杂草。盖土喷药后及时盖膜, 膜上盖草遮阳降温, 防止高温烧苗。

3.4 秧田管理

3.4.1 播种至齐苗。

经常检查膜上盖草, 防止被风吹走, 造成高温烫芽烧苗。播后5~7 d齐苗现青时揭膜。揭膜后及时浇水, 补充苗床水分, 防止青枯死苗。

3.4.2 齐苗至三叶期。

适当浇水, 防止苗床太干。同时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15%多效唑1 500~1 800 g/hm2, 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 控制苗高, 促进分蘖。

3.4.3 四叶期至移栽期。

苗床以控制水分为主, 做到秧苗不卷叶不浇水, 若秧苗发现缺肥, 用45~75 kg/hm2尿素配成1%~2%尿素液泼浇。注意做好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稻象甲的防治工作。起秧前3 d进行药肥混喷。移栽前1d下午浇透水。

3.5 整地施肥

三麦、油菜等夏熟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平整, 再放水整地、耙平。耙地前施土杂肥45~50 t/hm2, 干整放水后施尿素300~375 kg/hm2、过磷酸钙900~1 000 kg/hm2、氯化钾150~220 kg/hm2作基肥。

3.6 移栽

3.6.1 移栽时间。

麦茬稻应尽早移栽, 一般在6月15—20日, 最迟不超过6月25日。

3.6.2 移栽密度。

行株距为 (28.0~23.3) cm×13.3 cm, 栽植27万~33万穴/hm2, 每穴2~3株苗。

3.6.3 移栽质量。

做到浅、直、匀、挺、少, 即插得浅, 行株距直, 每穴苗数匀, 苗株挺直, 不飘不浮, 植伤轻。

4 本田管理

4.1 分蘖期管理

4.1.1 追施肥料。

移栽后5~7 d, 秧苗返青立苗, 需追施分蘖肥。追施尿素75~110 kg/hm2或等量含氮的复合肥或碳酸氢铵。

4.1.2 化学除草。

移栽后5~7 d, 结合施肥用丁·苄1 200g/hm2或丁草胺颗粒剂15 kg/hm2, 拌尿素或潮细土撒施。

4.1.3 水浆管理。

秧苗移栽后, 寸水护苗活株, 返青后浅水分蘖。总茎蘖数达到预期成穗数的70%~90%时, 脱水分次轻搁田, 高峰苗数控制在适宜穗的1.3倍以内。

4.2 拨节长穗期管理

4.2.1 追施穗肥。

穗肥用尿素150~220 kg/hm2或等量含氮的复合肥, 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 用量各半。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0~3.5时施用, 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0~1.5时施用。穗肥要视苗情施用, 群体大, 叶色深的田块要少施, 反之要多施重施。

4.2.2 水浆管理。

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对水分较为敏感, 必须保持10~15 d的2~3 cm浅水层。其他时间间歇湿润灌溉。

4.3 灌浆结实期管理

4.3.1 水浆管理。

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 齐穗20 d后干湿交替, 成熟收获前5~7 d断水。

4.3.2 肥药混喷。

采用根外追肥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2次。

5 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充分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依据病虫害防治标准、用药标准, 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农业防治上, 可采取秋耕灭茬、春季灌水方法, 压低螟虫冬后存活基数;可清除田头地边杂草, 减少灰飞虱越冬场所;适当推迟播栽期, 避开一代螟虫发生以及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可在田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直接诱杀害虫。化学防治上, 选用Bt、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作物、天敌、环境友好的农药。有限制地使用咪鲜胺、三环唑、烯唑醇、吡虫啉、三唑磷、噻嗪酮、锐劲特、敌百虫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遵守GB4285、GB8321等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农药的使用要求, 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实施农药交替使用, 禁用甲胺磷、水胺硫磷、杀虫脒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6 适期收获与贮藏

当90%的籽粒黄熟或齐穗后45 d左右开始收割、脱粒。并保持一定晒谷厚度,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烘干机低温干燥处理, 使稻谷水分含量保持在14.5%左右, 以提高整精米率, 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提高稻米品质。

贮藏期间, 采取措施降低温湿度, 勤检查, 发现害虫和微生物活动, 及时采取通风、翻库晾晒等措施, 控制含水量在14.5%以下, 尽量减少用药。妥善贮藏稻谷, 防止变质, 确保稻谷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加生, 黄开忠, 周建传, 等.水稻旱育秧弱苗成因及预防转化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 1999 (6) :28.

[2]王一凡.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王玉芳, 王洪林, 赵加生.淮北地区优质中粳稻无公害生产技术[J].农技服务, 2008 (11) :4-5.

粳稻新品种“中佳粳21” 篇4

中佳粳21(原名YK2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武运粳7号与秀水6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品种。2005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佳粳:1属密穗型巾熟晚粳品种,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檗力中等偏强,穗型中等,千粒重30.6克,后期熟相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适宜在杭州及同类生态区作单季稻种植。

二、栽培要点

1.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带蘖壮秧

中佳粳21在杭州市作单季稻种植,可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大田用种量每公顷45—60公斤。稀播育壮秧,可在秧苗期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以促蘖控高。培育带蘖壮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直播栽培可在6月上、中句播种,大田用种量每公顷45-60公斤。作连作晚稻种梢,可I:6月10-25日播种,大田用种量每公顷60-75公斤。

1.合理密植,创造高产群体

中佳粳21分蘖力中等偏强,单季稻移栽田块每公顷插30万丛左右.即插足基本苗90万-105万株。最好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密度宜20厘米x14厘米或24厘米x10厘米。直播田块应及时疏密补稀,做到匀苗足苗,以创造高产群体。

3.适氮增钾,科学用肥

中佳粳21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性较强,叶色较淡,总用肥量可较其他粳稻品种适当增加。施肥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分蘖肥,适施促花肥,看苗补施穗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以培育中佳21大穗多粒,从而获得高产。

4.合理水浆管理

要求前期深水护苗返青;分蘖期间间隔灌水,且宜浅不宜深,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分蘖。是苗后及时搁田,尽量分次轻搁,田要搁透,以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孕穗期到扬花期保持田问薄水层,满足植株最大需水量,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生育后期干湿交替,以延长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寿命。

5.注意病虫害防治

粳稻生产 篇5

1.1 试验地点

吉水县纬度26.95°白沙镇白沙村廖家村小组,面积1600.8m2。

1.2 试验品种:共22个品种参试

1.2.1 粳稻

杂交晚粳(甬优538、甬优1538、甬优1540、甬优2640,甬优4550、甬优4953、甬优5540、甬优5549、春优84、春优284、花优14)。

常规粳稻(小叶迟熟、粳W328、粳WJ80、粳WJ89、长江17长江25、长江1419、秧池高大、甬秀1)。

1.2.2 籼稻超级晚籼(深两优5814、欣荣优华占)

1.3 田间设计

小区长7m宽3.5m,计24.5m2,横30行,竖22行,667m2/17983蔸,2次重复。共44个小区。

1.4 试验实施

1.4.1 播种期

6月29号,移栽期7月17号,秧龄19d。

1.4.2 手栽基本苗

杂交籼稻每蔸2根苗,3.6万苗/667m2,杂交粳稻每蔸3苗,5.4万苗/667m2,常规粳稻每蔸4根苗,7.2万苗/667m2。竖行22行横30行每小区660蔸,合1.8万蔸/667m2。

1.4.3 实际用肥量

纯氮15.54kg/667m2。基蘖穗肥运筹比例4:3:3,基肥随耕耙田撒施45%复合肥42kg/667m2;蘖肥抛栽后8d结合除草撒施尿素9.0kg/667m2;穗肥:栽后25d结合晒田施48%复合肥20kg/667m2。钾肥未施,以复合肥代替,氮磷钾为1:0.73:0.73。

1.4.4 定量灌溉

浅水移栽,寸水活蔸,浅水灌溉,薄露烤田相结合。但因今年雨水太多,晒田效果不好。

1.4.5 病虫草害防治

封闭除草:移栽后8d,7月24号结合施头道每667m2用(含量2%苄嘧磺隆、45%丁草胺)苄丁抛秧封闭除草剂进行栽后除草。

病虫害防治:

第1次7月24号用干瞪眼3包、稻津3包、福赛3包、氰戊·辛硫磷1瓶,加表水45kg喷施,预防螟虫、叶稻瘟、纹枯病。

第2次8月20号用干瞪眼3包、稻津3包、福赛3包、飞虱灵6包加水45kg喷施,预防预防卷叶虫、叶稻瘟、纹枯病,蜒虫。

第3次9月3号用卷卷清2瓶、敌瘟灵1瓶、噻蚨酰胺6包、吡蚜酮6包加水45kg喷施预防卷叶虫、穗颈瘟、蜒虫、稻曲病。

2 理论与实际测产结果

见表1。

3 小结

3.1 生产力结果

杂交粳稻组排CK前4位品种依次是:甬优4550、甬优4953、甬优5540、甬优538、甬优1540,其中并列第2的是甬优4953、甬优5540。这5个品种的单产水平依次比CK高51.9、30.9、20.7㎏。紧随CK后2位品种依次是甬优2640、甬优1538产量只相差10㎏。

常规粳稻组与CK没有可比性。在常规组中超过500kg只有粳W328、粳WJ89 2个品种,接近500kg是粳WJ80、秧池高大、甬秀1 3个品种。

3.2 光温水结果

连续6a生产力播种期均在6月30日—7月9日之间生产力安全。适当迟播也能安全出穗。进一步表明粳稻耐迟播特性,又为创新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3.3 稻曲病防控

品种抗性是基础,气候是诱因,肥水是关键。生产实践表明:相同栽培水平相对于今年参试的11个杂交粳稻品种而言,其中甬优4953、甬优5540、甬优5549 3个品种稻曲病极轻,几乎没有;与去年气候条件相比,今年受秋季连绵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影响,去年病情较轻的品种或及轻的品种病情比去年重;同一丘相同的施肥栽培管理,只因高处肥料集中流向低处,高处植株表现青秀无病,而低处植株表现贪青病情严重。

3.4 常粳生产适表现

通过6a生产力实践证明,历年的参试常规粳稻品种中没有发现1个品种超过籼稻杂交优势。

4 结论

发展粳稻生产,当地的气象、生产工具及其他生产条件基本具备。

双季晚粳适宜播种期:应以6月中下旬为宜。种价高,种价生产成本远高于优质籼稻。优质优价的优势不明显,略低或与国家常规杂交稻保护价持平。缺乏稳定市场收购保障,表现粳稻卖难。稻曲病关难掌控,己成粳稻推广障碍。

摘要:为探索南方双季晚粳稻高产替力及适应性,筛选适应当地生产资源栽培的晚粳稻高产优质品种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为“籼改粳”生产发展提供了不少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2015年项目单位进一步增加了参试品种数量,由去年的14个增加到20个。其中常粳组9个、杂粳组11个、超级籼稻CK组2个。

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篇6

1 杂交粳稻的研究现状

1926年Jones首先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 中国、印度、美国、日本都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水稻杂种优势生产应用的设想。其中日本的新城长友在1966年育成了具有“Chinsurah Boro II”细胞质的“台中65”不育系, 1968年首先实现杂交粳稻的三系配套技术, 但却未能在生产上利用。我国在1964年由袁隆平院士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后, 1973年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 1975年相继实现杂交粳稻的三系配套, 197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 成为世界上第1个成功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商品化利用的国家。粳型杂交水稻的研究是1965年由李铮开始的, 1969年育成滇一型不育系, 1972年中国农科院从日本引进Boro II细胞质, 辽宁、湖南等省农科院把它转育成黎明和丰锦等不育系, 但却没能得到一个有效的恢复系, 而是利用籼粳交的手段配制出一个杂交优势较强的粳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

我国北方杂交粳稻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宁夏、新疆等地。20世纪70年代初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解决籼粳两大基因的杂种F1的不亲合性, 利用“籼粳架桥”技术首先育成我国第1个高配合力粳型恢复系C57和杂交粳稻组合黎优57、秀优57, 随着以黎优57和秀优57为代表的杂交粳稻的育成和推广, 大大提高了辽宁和宁夏的水稻单产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33万hm2, 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育成具有高配合力的偏粳型强恢复系C418, 在全国粳稻区应用十分广泛。1998年育成新组合屉优418、辽优3225,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C57、C418进行配制并审定的组合, 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2 杂交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

2.1 杂种优势较低

杂交粳稻不如杂交籼稻的杂种优势强, 生产中杂交粳稻实际增产优势的应用仅为10%左右, 由于恢复系在粳稻中很难找到, 而受遗传因素影响, 导致不能直接利用籼稻的恢复基因, 因此, 必须通过“籼粳架桥”技术获得中级材料, 以利用籼稻的恢复基因, 同时利用籼稻的广适性、抗逆性等优良有利基因[4]。现在人们认识到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的程度应掌握2条基本原则:一是双方亲本自身生产力水平要高, 在高起点上借助杂优利用实现水涨船高, 将超亲优势与竞争优势统一起来;二是双方亲本的遗传差异必须加大, 但要适度。

2.2 杂交制种纯度和产量问题

BT型不育系是中国杂交粳稻种应用最广的三系不育系, 具有开颖小、柱头外露率近乎为零、父母本花期存在时差的问题, 以致制种产量低和繁殖困难, 且易受高温条件的影响, 使其花药开裂、散粉, 从而自交结实。其是导致杂交粳稻种子纯度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杂交粳稻的米质不及常规粳稻

农业部于2000—2001年对中国水稻品种进行普查发现, 288个粳稻样品中有91个优质常规粳稻达3级以上国家标准品质, 约占32%。而杂交粳稻仅12个, 只占4%。在这种差异显著的情况下, 农民产生选择倾向性, 这也是常规粳稻受到农民青睐, 而杂交粳稻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2.4 环境条件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会影响稻米的质量。由于不育系花粉败育时期较晚, 连续高温条件下会造成不育系的散粉现象, 极大地影响稻米的品质。实践证明, 在水稻抽穗开花期, 高温将导致水稻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明显增大, 花药开裂、花粉可染率明显下降, 降低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从而影响稻米品质。

3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3.1 提高杂交优势水平

要提高杂交粳稻的杂种优势及其在生产中的竞争力, 必须利用“籼粳架桥”技术获得中间材料, 在产生差异的过程中, 利用中间材料的有利优势, 通过杂交配组, 使有利基因得以保留和利用, 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杂交后代, 构建具有较高遗传基础水平的中间材料。在继续加强恢复系选育的前提下, 有目的地加强对保持系的转育, 实现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和发挥。

3.2 利用各种育种技术改善米质, 提高产量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决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是垩白率、透明度、整精米率, 这几个性状的优质对劣质部分是显性, 因而只有注意提高杂粳双亲的米质, 才能培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因此, 在选择杂交双亲时, 应严格掌握品种的品质表现关, 采取亲本双优策略进而解决杂交粳稻米质差和产量优势不显著的问题。通过导入外来基因弥补亲本中的不足, 利用杂种优势技术, 从而培育出产量、品质及外观表现均达标的优良杂交粳稻品种。

3.3 减少混杂的概率, 确保种子纯度

经过深入研究, 杂粳混杂退化主要是由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造成的。因此, 要确保亲本纯度, 应注意制种时安全隔离, 建立完善的繁殖、制种体系。至于制种产量, 首先应从育种上下功夫, 要选育有较高制种产量潜力的组合, 结合配套制种高产技术, 确定种子生产方针, 建立制种繁殖基地, 杜绝籼粳混种区的制种。种子繁制过程中, 要重视亲本的提纯复壮。加强大柱头、高外露率不育系材料的开发利用是杂粳应用于生产的关键。抓好种子的收获、精选及加工的各个环节, 避免人为因素的混杂, 确保种子的纯度。

3.4 利用不同熟期的品种避开高温时期

杂粳容易出现混杂, 其重要原因是双亲的抽穗期正好赶上高温时期。大量研究证明, 高温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的开裂率降低, 造成花粉散出量减少, 继而导致不育花的数量增加, 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影响稻米品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通过选择晚粳型恢复系制种, 使抽穗期延后, 错开高温对杂粳的影响, 经实践验证, 以晚粳型恢复系配组的杂交组合混杂出现较少。

4 杂交粳稻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 中国杂交粳稻日益受到育种家及各级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杂交粳稻的研究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后, 更充分调动了专家的积极性, 为专家研究杂交粳稻创造了一个平台, 促使杂交粳稻的快速发展和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研究, 已经实现了在杂种优势、品质、抗性等诸多问题上的关键性突破, 为杂交粳稻的发展减少技术障碍[5]。

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中, 优化和提高晚稻米质, 逐渐满足广大农户和消费者对米质的要求, 通过优化栽培技术, 加强制种技术研究, 增加投入,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选育精品组合, 实现既定的杂交粳稻增产目标指日可待。

摘要:阐述了杂交粳稻的研究现状, 分析杂交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以为杂交粳稻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粳稻,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中, 等.北方超级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J].北方水稻, 2007 (1) :1-8.

[2]陈付琴, 雷东梅, 刘金波, 等.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56-58.

[3]华泽田, 张忠旭, 王岩, 等.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进展[J].中国稻米, 2002 (2) :30-31.

[4]袁隆平, 唐传道.杂交水稻选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中国稻米, 1999 (4) :3-6.

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 篇7

1 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

早在1958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曾以中国红芒野生稻为母本与坂藤5号杂交, 发现中国红芒野生稻导致藤坂5号产生雄性不育的细胞质。1960年, 日本琉球大学新成长有以印度籼稻钦苏拉-包罗II (Achinsurah Boro II) 为母本与台中65杂交, 发现包罗有导致台中65产生雄性不育的细胞质, 并育成包台型 (即BT型) 台中65雄性不育系, 同时把保罗的恢复系导入台中65的细胞核, 产生BT型不育系的同质恢复系, 于1968年实现三系配套。之后, 1968年日本农业技术研究所渡边以缅甸里德稻 (Lead rice) (籼) 与藤坂5号杂交, 通过连续回交, 育成具有里德型细胞质的藤坂5号不育系, 并找到有较强恢复力的福山 (粳) 为恢复系, 但这2套不育系因优势不强均未能用于生产。美国、印度、前苏联和菲律宾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这项研究, 但都未能完成三系配套。

我国的粳型杂交水稻的研究是1965年李铮友开始的, 1969年育成了滇一型不育系, 1972年中国农科院从日本引进Boro II细胞质后, 辽宁、湖南等省农科院把它转育成黎明和丰锦等不育系, 但在粳稻品种中未能找到有效恢复系, 而是通过籼粳交, 后代再与粳稻复交的方法选育出含籼稻血缘的粳稻恢复系, 配制出优势较强的杂交粳稻在生产上推广。第1个粳型恢复系C57, 把籼稻IR8的恢复基因导入到粳稻中选育而成 (IR8/科情3号//京引35组合) , 用它作父本于1975年育成粳型杂交水稻黎优57, 用于生产, 实现了粳稻的三系配套。

2 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 杨振玉 (1982) 通过籼粳复交培育出C57, 解决了我国粳型恢复系的选育问题, 并培育出黎优57, 从而代替了80年代以前的丰锦、秋光等常规品种。但80年代末, 杂交粳稻的生产出现徘徊和滑坡现象, 表现为: (1) 不育系异交特性差及母强父弱的制种特点; (2) 繁殖制种中生物学混杂产生的同质恢对杂种F1纯度的影响; (3) 杂交粳稻的产量优势不及纯系粳稻; (4) 杂交粳稻出米率和外观品质不及推广的纯系粳稻。随着人们对BT型配子体不育系、杂交制种和种子纯度的认识, 粳稻杂交的手段和技术得到了改善, 种子生产体系变得完善。前面2点已得到解决, 而后面2点始终是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重要因素。陈忠明 (2000) 认为主要原因是亲本不育系改良滞后, 保持系只能体现当时的生产水平;而且杂交粳稻株型主要受恢复系制约, 当时的恢复系常表现为生长量小, 分蘖力差, 叶色深, 叶层配置不合理, 后期早衰, 穗型较大, 两段灌浆明显, 结实率偏低。另外, 由于纯系粳稻品种的不断改良, 产量接近、米质优于现有杂交粳稻组合, 对杂交粳稻的挑战更为严峻 (杨振玉, 1998) 。

随着骨干材料恢复系C418的选育成功, 杂交粳稻面积出现了新的发展。在江苏, 杂交粳稻9优138的选育成功, 打破了江苏杂交粳稻徘徊不前的僵局。但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花期不遇, 产量及米质竞争优势不明显, 影响着杂交粳稻的发展, 而且同质恢的影响也时刻存在。加上近几年高温致使粳稻不育系 (武运粳7号A) 高温结实, 都是杂交粳稻的发展瓶颈。

3 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杂交粳稻竞争优势不强的形势, 张忠旭和杨振玉 (1999) 提出了利用双亲加性效应, 提高籽粒产量竞争优势;把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常规品种转化为三系亲本, 结合优势育种与常规育种, 将优势育种亲本的本地有利基因优势生态群 (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 与优势育种配组另一亲本外源有利基因优势生态群 (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为内涵的遗传基础) 相结合, 遵循籼粳遗传成分适度搭配、本地适应系与偏籼 (偏粳) 外源系相结合以及筛选有利优势、淘汰不利优势等配组原则, 根据杂种F1的遗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 走“水涨船高”之路;同时创造籽粒优势的F1理想株型。针对保持系产量水平不高的现状, 应在继续加强恢复系选育的前提下, 有目的地加强对保持系的转育, 走“水涨船高”的道路, 实现杂粳优势的利用。

另外, 南京农业大学洪德林 (2000) 也提出了利用不育细胞质作为鉴别标志, 通过回交转育, 把各地新育成的粳稻优良品种转育成三系亲本, 再通过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进行交配, 形成“回交转育、生态配组”的育种策略, 使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之间形成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 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 使杂交粳稻的产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而且通过增加粳稻血缘, 减少籼稻的血缘, 有利于改善杂交粳稻的稻米品质 (洪德林, 1998) 。因此, 要提高杂交粳稻的竞争优势, 关键是要选育高产水平的双亲。

针对杂交粳稻制种时父本花时迟, 杂交制种花期不遇, 不少研究者提出“籼不粳恢”的亲本选育思路, 即增加不育系籼型的成分, 增加恢复系粳型的成分。通过粳型恢复系与常规粳稻杂交, 把常规粳稻的强分蘖性、后期不早衰等优点转嫁接到恢复系上, 从而提高恢复系的综合性能。

3.1 不育系的改良

一个优良的组合, 必须能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 抵抗或适应不利条件, 使不利条件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而组合对环境的适应性, 绝大部分受核基因控制, 因不育系和保持系是同核异质体, 而不育系的农艺性状是由保持系决定的, 所以在不育系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上, 必须注重保持系的选育。粳稻品种中几乎不存在有对粳型不育系恢复的能力, 只有保持的能力 (洪德林, 1985) 。因此, 只要找到高产、配合力好的粳稻品种, 开花习性好, 异交率高, 就可转化为三系亲本, 提高亲本的产量能力。

近2~3年, 粳稻的条纹叶枯病大发生, 严重影响了粳稻的推广。江苏大面积推广的粳型号不育系武运粳7号A表现为不抗条纹叶枯病, 加上以前选育的粳型不育系亲本老化, 且不抗条纹叶枯病。因此, 用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常规粳稻来转育不育系, 或向粳稻中掺籼再转育, 实现“籼不粳恢”粳型杂交水稻配套。

针对不育系高温结实, 一些科研工作者已经有意识地将两系不育系转育成三系不育系, 使核不育基因与光温敏基因核不育基因重组在一起, 构成双型不育系。

3.2 恢复系的改良

粳型杂交稻先于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三系配套, 但因优势弱, 故推广面积远不及籼型杂交水稻 (洪德林等, 1990) 。恢复系资源贫乏是粳型杂交水稻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Shinjyo C, et al., 1972a, 1972b) 。粳稻的恢复基因几乎都是从籼稻中导入通过籼粳复交产生, 因而不可避免的在引入籼稻恢复基因的同时, 也引入了籼稻中不利的遗传成分, 从而导致生育期推迟、米质下降等 (洪德林等, 1985) 。例如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的杨振玉 (1982) 采用籼粳复交的方法 (IR8×科情3号→F1×京引35) 育成的具有籼稻恢复基因的粳稻恢复系C57等 (含有较多的籼稻遗传成分, 平均为12.5%) 配出的F1组合生物产量优势明显, 但经济系数有所下降, 结实率不高, 稻谷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也较纯系粳稻低 (洪德林等, 1998b) 。

北方杂交粳稻自实现三系配套以来大多以弯曲穗型为恢复系C57和C418这2个骨干恢复系选育杂交粳稻。籼粳交恢复系材料普遍表现花时早、感光性强、生育期偏长、耐低温性差等缺点, 从制种角度提倡籼不粳恢, 加强恢复系粳稻成分。为解决这一问题, 辽宁农科院 (张忠旭和杨振玉, 1999) 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李爱宏等, 1999;孔祥斗等, 1997) 等认为, 适当增加恢复系粳稻血缘, 减少籼稻的血缘, 提高恢复系本身的籼粳协调能力, 改善恢复系的稻米品质, 同时改造恢复系株型, 将常规稻的高产、优质和良好的株型性状转移到杂交粳稻上, 另一方面, 向保持系及恢复系中渐渗爪哇稻、超级稻等次亚种的强优势基因, 在保持恢复系较高产的基础上, 竞争优势与超亲优势协调并进。

3.2.1 常规粳与粳稻恢复系杂交 。 江苏扬州农科所把改良恢复系的株型和丰产性作为突破口,选用生产上主栽的粳稻品种武育粳 3 号与恢复系 C8411 杂交,将常规稻良好的株型嫁接到恢复系上,育成了一批丰产性突出、株型优良的恢复系 R532,用它配制出的杂交种产量有明显提高(孔祥斗等,1997)。

3.2.2 借助分子手段 ,选育直立穗型粳型恢复系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于 2000 年开始形成以恢复系 C418 为主要遗传背景的恢复基因库,导入了世界各地水稻的优良基因构建了粳型恢复系育种材料平台,并在该育种平台上进行恢复系的选育与改造,使恢复系的选育与改造工作进入数字化、规模化阶段。直立穗型恢复系 C52 是以直立穗型粳稻恢复系 C9083 为父本,优质早熟的常规粳稻品种辽粳244为母本杂交而成的。

3.2.3 北方杂交粳稻中心通过利用高产 常 规 品 种 转 育 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导入恢复基因,利用常规品种进行回交-测 交 ,最 终 选 育 出 具有 常 规 品 种 绝 大 部 分 优 点 的 新 恢 复系。该研究利用了优良常规水稻的不育系回交转育的中间型材料进行选育恢复系,为恢复系的遗传基因背景提供了新的种质来源,同时为选育恢复系杂交过程减少了人工去雄杂交的过程,增加了恢复系品种选育的思路 ;利用中间型的不育系材料同时也为选育与当地优良水稻品种优点相似的恢复系缩短了选育年限。这种恢复系选育技术为杂交粳稻在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其育种程序如下:第 1 步用待转育的粳型水稻M 与不育系 A 连续杂交 2 次 ,形成 B1F1 代群体的不育系材料 A/M//M;第 2 步以 A/M//M 为母本,具有恢复基因的恢复系材料 R 为父本进行杂交,形成杂交复合体的杂交种 A/M//M///R;第 3 步以复合杂交种 A/M//M///R 为父本,以 M 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 M/(A/M//M///R),然后仍以 M 为母本,以 M/(A/M//M///R)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 M/M/(A/M//M///R)的回交群体材料,收获该世代数的群体材料,从其分离的后代中选择与 M 的性状相似的材料进行恢复基因的测定,所得到的恢复系材料即为与 M相似的恢复系。

3.2.4 北方杂交粳稻中心提出的恢复系选育方面 ,需要对后代进行测恢,或利用分子技术,增加工作难度。如果在常规粳稻多次回交后,再用当前优异的粳稻恢复系杂交,这样可减少工作量。即在第 3 步骤中,以复合杂交种 A/M//M///R为父本,以粳型恢复系 R 为母本进 行杂 交 ,所 得 到 的 R/(A/M//M///R),从其分离的后代中选择与 M 的性状相似的材料,所得到的恢复系材料既保留了 M 的优点,又引进了恢复基因,而且工作量也变小。

3.3 籼粳架桥

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采用“籼粳架桥、亲缘渐渗、有利基因交换、亲本遗传改良”的方法, 利用轮回422与密阳23杂交育成粳型特异亲和恢复系C418, 籼型成分约占1/3, 粳型成分约占2/3, 与多个不育系杂交, 表现为高产、优质、抗倒、高光效、高结实率、高配合力等, 成为继C57之后又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粳稻恢复系 (张忠旭等, 1999) 。

3.4 同质恢选育

通过杂交和系谱法改良粳稻恢复系, 后代选择单株是否会含有恢复基因必须与不育系测交后才可得知, 选育工作量大, 时间长, 且不易获得育性恢复力、产量和米质配合力都好的理想重组体。所谓同质恢是指具有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相同细胞质的恢复株。同质恢复系选育过去在杂交籼稻上有人做过, 是从F2及以后世代中选择可育株进行, 恢复力好, 但是配合力不理想, 未能获得可用的优良恢复系 (李泽炳等, 1982;广西农业科学院育种室第三组, 1977) 。在粳稻上, 日本最早配套的三系都是细胞质相同, 三系遗传背景相似, 因而杂种没有优势 (盖钧镒编, 1977) 。洪德林 (1998) 提出粳稻同质恢选育的策略, 通过利用雄性不育细胞质本身作为育性鉴定标记, 通过回交的方法把生产上推广的或新选育的高产优质配合力好的粳稻品种 (品系) 或杂交粳稻转育成同质恢复系, 既能免去单株测交又能保持原品种配合力的粳稻恢复系选育途径。洪德林 (1998) 研究发现粳稻BT型同质恢与非同质恢对BT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力无显著差异。这样, 不仅利用了粳稻品种 (品系) 或杂交粳稻的高产优质配合力好的特点, 而且还都导入了恢复基因, 增加了粳稻成分, 改善了恢复系。

3.5 通过基因累加、互补, 选育新的恢复系

利用优异的粳型号恢复系与另一粳型恢复系杂交。江苏徐淮地区农科所用中粳恢复系R37682 (芦苇稻/02428//8628, 有野生稻亲缘) 与北方杂交粳稻中心选育的C9083, 杂交选育的徐恢201, 先后组配徐优201、徐2优1号等通过江苏审定。

3.6 利用特异材料

3.6.1 利用广亲和基因材料。

增加居复系的遗传差异和生态类型差异, 进而增加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差异, 实现杂种F1高产。如C418、轮回422均为爪哇型、广亲和材料, 已广泛用于杂交粳稻的配组及粳稻恢复复的选育。

3.6.2 向粳稻恢复系中导入优异基因。

美国光身稻稻米品质优良、叶片厚, 对强光适应性强, 光合速率高, 偏大穗, 成穗率高, 抗倒性强, 对籼粳有一定的亲和性。江苏、安徽近几年在每年的8月中旬都有1次高温时段, 致使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因此, 向杂交材料中导入高光效基因, 既可提高光合效率, 也可防患于未然。

此外, 还有抗条纹叶枯病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稻瘟病基因等。

4 讨论

与三系杂交籼稻相比, 杂交粳稻所占的面积低, 为粳稻面积的3%, 为三系杂交籼稻面积的1.4%, 杂交粳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杂交粳稻育种的科研投入不足, 科研协作不强, 杂交粳稻的强感光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不配套, 时刻制约着杂交粳稻的发展。因此, 在杂交粳稻育种上, 要加强亲本的改造, 充分利用优势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 促使杂交粳稻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探讨了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 分析了当前杂交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杂交粳稻,育种,历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邓华凤, 何强, 舒服, 等.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J].杂交水稻, 2006 (1) :9.

[2]王才林, 汤玉庚.我国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 (5) :8-13.

[3]杨振玉.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及其技术策略[J].杂交水稻, 2005, 20 (2) :5-6.

[4]杨振玉.北方杂交粳稻育种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

[5]华泽田, 郝宪彬, 蔡伟, 等.直立穗型粳稻恢复系C52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 2007, 22 (3) :19-22.

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抛秧栽培的优点

一是省工。抛秧采用软盘育苗, 整地方便, 抛秧容易, 与常规栽插方式相比, 抛秧可省工22.5~37.5个/hm2, 工效提高5~8倍。一般软盘旱育抛栽每个劳力每天可抛栽4 000 m2, 缩短了栽秧时间, 抢住了插秧季节[1]。二是省秧田。抛秧栽培的秧田与本田比一般为1∶30~50, 且秧苗成秧率高, 可省90%的秧田, 且有利于集约化育秧。三是高产稳产。抛秧栽培水稻可缩短返青期, 促早生快发, 尤其是低位分蘖增多, 提早成熟, 有利于高产、稳产。同时, 用种量比移栽的高, 基本苗更足, 据测产, 一般产量比移栽的增产750 kg/hm2。

2 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2.1 育秧准备

一是床土准备。大田准备过筛细土1 500 kg/hm2, 最好选择菜园或者稻田熟化土, 加壮秧剂12~15 kg/hm2拌匀堆闷熟化。二是秧田准备。选择靠近大田的田块作秧池, 秧池与大田比例1∶20~25, 在播种前7~10 d开沟做板, 样板宽1.5 m, 长度视需要和田块大小确定, 沟宽30 cm, 沟深20 cm, 周围开好排水沟。为使板面平整, 可先上水进行平整, 样板做好后排水晾板, 使板面沉实。播种前2 d找平, 填平裂缝, 充分拍实, 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2]。三是材料准备。大田育秧应备足2 m宽的地膜, 434孔塑盘1 200~1 350张/hm2, 隔热稻草若干。四是种子准备。塑盘育秧要综合考虑生育期和安全抽穗期特性等因素, 选择优质高产分蘖性强, 穗粒并重型的品种, 如徐稻5号、连粳7号等, 大田播种量52.5~60.0kg/hm2, 播种前要精选、摊晒, 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2.2 精细播种

一是确定播期。要根据茬口情况, 合理确定播期, 秧龄30~35 d。二是药剂浸种。大田用咪酰胺15袋/hm2对水60 kg/hm2, 浸种2~3 d, 以谷壳透明, 米粒腹白可见, 米粒易折断且无响声为标准。三是催芽播种。催芽要求“快、齐、匀、壮”。5月15—20日落谷, 浸种后可以直接放在袋中催芽, 稻芽以破口露白为好, 以免播后造成损伤。播种要把握好5道工序, 即铺盘、铺土、播种、盖土、洒水。关键要控制好塑盘底土厚度, 以塑盘小孔一半为宜。铺好底土后, 按盘称种, 每盘播芽谷150 g, 播种后盖土0.5 cm, 以看不见芽谷为宜。四是封膜盖草。补水后秧盘上放隔热芦柴, 最后覆盖地膜和稻草, 以看不见地膜为宜, 防止晴天高温烧芽。

2.3 苗期管理

一是及时炼苗。盖膜时间不宜太长, 揭膜的标准为:秧苗出土2 cm, 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 (播后3~5 d) 揭膜炼苗。如果盖膜时间过长, 遇到高温容易烧伤幼苗, 或者造成高脚苗。揭膜的原则:晴天傍晚揭, 阴天上午揭, 小雨雨前揭, 大雨雨后揭。二是科学管水。揭膜后上足水, 晴天8:00—9:00灌跑马水, 傍晚放干水, 保持秧板湿润, 半旱管理, 以水调肥、调气、调温、护苗。三是防病治虫。苗期 (揭膜后) 重点防治灰飞虱、苗稻瘟。

2.4 抛前准备

一是秧苗准备。抛栽前看苗施肥, 使苗色清绿, 叶片挺健清秀。秧田用尿素22.5~30.0 kg/hm2对水1 500~2 250 kg/hm2根外追肥或喷施高效叶面肥[3]。抛栽前5 d控制水分, 促使秧苗老健, 防止过分嫩绿。抛栽前1 d用48%毒死蜱450~750m 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调节好水分, 秧盘要轻搬轻放, 到田头平放, 让秧苗自然舒展, 利于抛栽。二是大田准备。大田要整理平整, 高低悬殊不能太大, 否则高的地方晒秧, 深的地方氽秧。因抛秧时田间无水层, 故抛秧田的基肥施用与栽秧田不同。在施足磷肥的基础上, 氮肥适量少施, 一般施45%复合肥450~600 kg/hm2、尿素75.0~112.5 kg/hm2。

2.5 大田抛栽

抛秧时, 大田最好无水层, 水会对秧苗产生浮力, 轻则使秧苗入土过浅, 增加成熟期的倒伏风险;重则使秧苗汆在水上, 遇风就会刮到一起, 被迫重新人工移栽[4]。由于抛栽后分蘖、发棵的速度比手栽快。因此, 抛秧的密度要适当稀松, 一般田块抛39.0万~40.5万穴/hm2。只要掌握分次抛, 逐步补稀的方法, 一般能够抛匀。抛秧结束后, 按照2.5~3.0 m的规格拣出1条30 cm宽的操作行, 将操作行里的秧苗再次补稀。抛秧结束以后, 把塑料秧盘洗净叠好, 妥善保存, 以备翌年再用。抛后的24 h之内不要上水, 防止汆秧被风刮到一起, 前功尽弃。如抛后遇到大雨则多开几个排水口, 避免抛秧田形成水层, 造成汆秧。抛后7 d, 结合追施分蘖肥及时进行抛秧田的化学除草[5]。因抛秧与栽插秧生物学特性不一样 (即栽插秧苗多为直立, 抛秧苗多为倾斜或平躺) , 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有很大差别。抛秧田不能使用乙苄类除草剂, 只能使用丁苄类或噻酰类除草剂, 可用稻田一抛灵15袋/hm2拌肥撒施。

2.6 大田管理

一是水浆管理。栽后寸水活棵, 活棵后浅水分蘖, 达80%穗数苗后自然断水搁田, 通过多次轻搁田达到土壤沉实不陷脚且叶色退淡, 倒4叶及时恢复1~3 cm水层, 待田面无水后2~3 d再灌1~3 cm水层, 如此反复, 直到收获前7 d断水。二是合理施肥。移栽后7 d施分蘖肥尿素112.5~150.0 kg/hm2;倒四叶期施促花肥45%高效复合肥255 kg/hm2及尿素112.5~150.0 kg/hm2;倒二叶期施保花肥尿素75 kg/hm2。三是综合防治病虫害。搞好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封益林, 刘菊华, 杨卫建, 等.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1) :49-50.

[2]顾兴花, 李耀立, 刘福久, 等.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87.

[3]蒋良才, 赵玮.水稻软盘旱育抛秧的技术组装[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3) :297-300.

[4]周丽芳, 毛盛河, 王小明, 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115-117.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研究与开发 篇9

1. 超级杂交粳稻是突破口

目前我国北方粳稻面积约7005万亩, 占全国水稻面积14%, 其中东北5550万亩, 辽宁约1000万亩。上世纪60年代矮化育种和70年代杂种优势利用, 使80年代以来北方粳稻常规育种取得长足进步, 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增加水稻总产量一靠扩大面积, 二靠提高单产, 由于耕地和水资源限制扩大面积潜力有限, 唯一出路是提高单产。换言之, 我国正面临着在较少土地上, 利用有限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稻谷的严峻挑战, 北方粳稻区尤甚。超级杂交粳稻则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突破口。

北方粳稻生产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全世界100多个稻米生产国95%以上是以籼稻为主, 粳稻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日本、前苏联等少数国家。除中国外日本粳稻面积最大, 但也仅为我国东北三省的2/3。我国北方生态条件利于粳稻生产, 东北大米享誉国内外, 品质和价格均具有竞争优势, 内销外贸前景广阔, 对世界粳米市场影响很大。可见, 北方粳稻绝不能以牺牲产量来追求优质, 这既不符合粳稻生产实际, 也不符合粳米作为中国大众主食的国情。北方粳稻品质优良, 需求在扩大, 但面积不能增加, 只能把高产放在第1位, 在高产基础上解决优质问题, 在确保单产基础上进行品质改良。南方稻区已完成株形改良、矮化育种和优势利用等杂交稻育种阶段, 北方稻区则相对延缓, 仍以种植常规品种为主。南方稻区的籼型不育系异交特性好、恢复系资源丰富, 杂种优势应用广泛, 而北方稻区由于不育系异交特性和恢复系资源限制, 育种难度较大。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暨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杂交粳稻育种攻关, 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批杂交粳稻亲本资源创制与新组合育成, 为北方杂交粳稻推广、种子企业发展、粳稻产量上新台阶提供了技术支撑。

2. 超级杂交粳稻优势突出

通过实施超级稻育种计划,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培育成功一批强优势组合, 表现良好。

增产潜力大:从近几年辽宁和我国北方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看, 超级杂交粳稻比对照增产15%~20%。目前辽宁高产稻区平均亩产600公斤, 而近300万亩中低产田却在450公斤左右, 提高中低产田单产则成为增加总产的主要途径。以丹东、大连稻区为例, 有水稻近150万亩, 占全省水稻面积15%, 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间平地, 土质肥沃, 水资源丰富, 污染少, 利于水稻生产, 但由于水稻品种仍以常规品种为主, 夏季多雨寡照, 秋季多雾湿度大, 病害发生较重致使产量稳而不高, 单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引进和开发利用杂交粳稻, 为其水稻生产带来新的曙光, 杂交粳稻组合如辽优5218、辽优2006、辽优9906等比常规品种每亩增产100公斤, 在中低产田增产150公斤以上。杂交稻抗旱性、耐瘠薄性、耐盐碱能力强, 远远超过常规品种。2006年黄海北部稻区条纹叶枯病大发生, 许多主栽常规品种感病, 平均每亩减产150公斤, 严重者亩产只有150~200公斤。而杂交粳稻一枝独秀, 非但未感病, 还取得大丰收, 全区种植15万亩平均亩产达650公斤。

品质优食味佳:提起杂交水稻, 广大消费者第一印象就是品质不好、口感差, 但这一切已成为过去。近几年超级稻育种攻关, 一直把解决杂交水稻品质问题作为主要任务, 在杂交水稻组合选育上, 引入日本特优稻和我国优质稻的优质性状配组, 使杂交稻的两个亲本品质都达到国家优质粳米标准。这样配出的杂交稻适口性好, 品质与现在推广的常规稻处同一水平, 有些杂交稻品质还高于常规稻和日本特优水稻, 如辽优2006为特优质稻, 可与日本越光相媲美, 辽优1052还引入香味基因。

抗性强: (1) 节本, 杂交稻根系发达, 根量约为常规稻1倍, 整个生育期可像旱稻一样无水层栽培, 灌水量可比常规稻减少33%, 每亩可节水200立方米, 节省水电费20元左右。 (2) 省肥, 氮肥施用量减少15%, 杂交稻发达根系对氮肥利用率提高, 苗壮, 分蘖早, 可节省第2次蘖肥;穗比常规稻大1/3, 不用施穗肥即可保证大穗。 (3) 省药, 减少打药30%, 杂交稻抗病虫性高, 又多为散穗形, 不用防稻曲病、稻飞虱;杂交稻耐低温冷害, 减氮节水使稻瘟病发生少。

3.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研究开发

基本指标: (1) 增产, 在规范化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10%~15%, 每亩产量潜力850~900公斤, 大面积亩产700公斤, 比常规品种亩增产85公斤以上。 (2) 品质优良, 适口性好, 整精米率高, 综合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 (3) 抗逆性强, 适合环境友好栽培, 耐瘠薄、耐干旱、抗稻瘟病。

主要内容: (1) 超级稻育种资源创新和广适应性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通过组织北方稻区各省科研育种力量, 整合资源进行多方位、多层次联合攻关, 创制和培育适合高效栽培的优质粳型超级稻育种新材料、不育系、恢复系。通过多种育种方法和手段培育省肥、省水、高效利用资源、抗病虫、抗逆性强、省农药、广适性优质超级粳稻新品种。将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相结合, 采用多元复合杂交、组织培养、转基因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根据理想株形与籼粳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以优质、高产、多抗、适合轻简节水栽培为育种目标, 通过亲本改良供体亲本→桥梁亲本→主体亲本亲缘渐渗创造变异, 以基因分离重组为主要依据丰富遗传背景扩大变异和选择范围, 从低世代起, 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等方法培育适合北方不同生态区种植的超级稻新材料和新品种。 (2) 以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为核心技术, 研究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 确立优化调控模型, 建立超级杂交粳稻生产实用技术规程和全程技术监控体系, 集成超级杂交粳稻生产技术, 实施大规模示范, 形成适应北方不同生态区的超级稻生产模式。 (3) 科企结合开发优质超级稻种子, 以科研为支撑,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龙头, 以基地为保障, 建立育、繁、加、销一体化科企结合成果转化体系, 引导种子企业和稻米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超级杂交稻产业开发, 以公司加农户模式实施订单农业, 推进超级杂交稻种植, 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带动相关企业联动发展, 使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

4. 超级杂交粳稻研发技术路线

在明确优质超级粳稻形态、生理特性遗传与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集成育种和栽培技术, 针对北方不同的生态区建立一整套优质超级粳稻技术体系。通过大面积示范区和生产基地的建设, 实现稻种和稻米产业化,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超级稻组合培育:以不同类型品种 (株形、产量、米质和抗性差异较大品种) 为试材, 在不同肥、水处理条件下试验, 探讨各种类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同时, 研究各类品种形态特征 (株高、叶片、穗、粒以及根系形态等) 、生理特性 (光合速率、气孔阻力、蒸腾强度、灌浆速率、根系活力、抗寒及耐旱性等) 、品质性状 (精米率、垩白、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 。明确植株的形态和生理特性与品质、产量和抗性的关系, 不同品种需肥需水特性与产量、品质关系, 稻米品质与产量关系, 进一步完善优质超级稻理论技术体系。

种质资源筛选和新材料创制:根据育种目标, 对现有种质资源目标性状进行鉴定, 筛选出低直链淀粉、低垩白度、高胶稠度及耐寒、耐盐碱、抗旱、抗稻瘟病、抗纹枯病、抗白叶枯病丰产资源。采用杂交技术、体细胞突变、人工诱变等手段, 利用不同质源类型创制遗传力高、亲合力和配合力好, 具有优异特点的中间新材料。

培育适合轻简高效栽培优质超级粳稻新品种:根据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优化性状组配的原则,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及地理远缘杂交、多元复交为手段, 辅之分子标记选择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 快速聚合多种有利基因, 构建有利基因集团。通过生态选择和穿梭育种方法, 培育优质超级粳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北方各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优质超级稻新组合生产技术集成, 建立示范区, 以点带面, 辐射周边。

5. 超级杂交粳稻特殊栽培要点

种植杂交粳稻一定要依其特点采取相应栽培方法。 (1) 要稀育壮秧:杂交粳稻分蘖多, 个体优势强, 种子成本高, 一定要实行稀植栽培, 行距33厘米、株距13.3厘米, 每亩穴数1.36万, 用种量仅1.5公斤, 收获穗数22~24万。 (2) 要减少氮肥用量, 每亩施标氮要比紧穗型耐肥品种减少15%~20%;注重基肥和粒肥, 同时要稳磷、保钾、增硅。 (3) 要实施节水栽培, 每亩用水量比常规稻节省200立方米左右, 在科学管水上除缓苗期外, 整个生育期间土壤保持干干湿湿不建立水层, 实施无水层灌溉。科学种植杂交粳稻不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避免过多施用农药, 减少污染, 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好。

目前北方稻区常规稻种子每公斤售价3~5元, 每亩地用种量3~4公斤, 种子费用12元左右;杂交粳稻每亩用种量1.5公斤, 按每公斤16元价格, 每亩种子费用25元, 较常规品种多15元。种植杂交粳稻每亩较常规品种增产50~75公斤, 每公斤稻谷按1.8元计算, 则至少增收80元, 外加省肥省水省电省农药费, 扣除购种子增加的费用每亩地可增收节支100元以上, 效益显著。杂交粳稻可旱种节水栽培, 这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着特殊意义。

6. 超级杂交粳稻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中学历史名师论文下一篇:干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