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2024-10-21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共5篇)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篇1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得以广为流布,几乎成为“信条”而为广大教师熟知和尊崇。这一提法因其对比对称的修辞效果,简洁明快地伸张了新课程理念,促进课程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中解放出来,实质性地推进了课程改革。然而,这一提法也存在着体用不一的矛盾,未能将教材放置在课程体系予以系统考察,致使教材身份明暗不定,进而影响了这一主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操作。因此,本期我们提出并讨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是针对目前有许多老师仍把教材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处处以教材为中心,把教学定位为: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把教学关注点放在“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上。这样的教学,不可避免地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被教材束缚。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此话的含义?教学实践中,又如何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呢?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实际上,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这就意味着,实现同一个课程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案例,而教材中的案例知识仅仅是诸多案例中的一个部分,它虽然正确,但可能远离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正因如此,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处理,使之符合学生实际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教材”又不止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又不止是“用教材教”。这里用的不是连词“不只”,而是动词“不止”,即“不终止于”,亦即这一主张应该兼具程度和过程两层含义。

1、“教教材”又不止“教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和文本呈现。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应当让它退居到参考书备忘录的地位”,作为纠偏之举,自有其实践意义。但教材紧密配合课程标准,对课程要素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而审慎的编排,比起其他“参考书备忘录”之类,有着显著的公共性、统一性和权威性特征。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显然,这样的例子不是一般的例子,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精心安排的,具有典型意义、核心价值和示范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教材”亦不为非。为什么又说不止于“教教材”呢?教材并不是课程的全部,只是课程体系的一个阶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介质之一。教材对课程的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组织与学习经验组织两个方面。叶老说“编辑先生应当时刻假想教师面临的情况,设身处地于教学活动之中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就是在讲学习经验的组织。但这还只能是一般性的、虚拟的。杜威认为教材的心理化必须基于“特定”的情境,而这样的情境显然是教材编写者无从预设的。英格利斯认为,课程“既是教科书,又是教学情境”。可以说,教师和学生与教材接触伊始就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了。师生接续下去的课程工作,主要是通过校本化将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真实而实质性地组织在一起。杜威十分重视课程组织的连续性原则。杜威的课程连续性原则主要强调经验对知识的含摄,而不是孤立的知识逻辑的勾连,否则在杜威看来这样的连续性就是“反教育的”。可见,从“教教材”到不止是“教教材”,并不是背离,而毋宁是换了主语(师生)、换了状语(学校、课堂、活动)的课程内容组织与学习经验组织工作的接续。

2、“用教材教”又不止“用教材教”

对组织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来说,教材既是工具,也是文本呈现的样态。教材是建制性的,表现为综合性体式。知识性内容除了准确表达,还有为了便教利学的修辞表达,如导语、图表、旁批等等。除了知识性内容,还有示例系统和作业系统等情境和任务的拟态等等。教材具有鲜明的方法论诉求,具体表达为许多可以清晰理解与便利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教材,既是教材,又是教具。教师在“教教材”的同时也就是在“用教材教”。“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一对体用关系,具有内在规定性。所以,作为一体化承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提法,在逻辑上可能是说不通的;而应该说:“教教材”又不止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又不止是“用教材教”。也可以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教”;不止是“教教材”也不止是“用教材教”。其中,“用……教”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直接关涉教学情境、师生关系、学生需求、学习兴趣等,具有优先性。正是“用……教”将教材带到师生共在的教学现场,进入适用抑或不适用、大用抑或小用、这样用抑或那样用、现在用抑或以后用的变易状态,进而改变着教材的功能和作用,并由“用而不止于用”直接影响到“教而不止于教。

二、用教材教与用知识教

多年来,教育一直注重知识传授,课堂的主要功能也是传授知识。教育必然要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有知识,更要有能力、有素质、有智慧的人。知识的学习不是教育的目的。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开启学生的智慧,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课堂应该关注的不是知识掌握没有,而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成长。有成长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成长的课堂什么样?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改开始时提出的要求,十多年了,至今还少有教师做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有些教师仍被教材紧紧束缚着,不知道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把教学变成了为教材服务。在课堂教学中,不敢越教材一步,使教学成了一种僵死而非灵动的活动。现在的中小学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十多种,不同的教材只是对唯一的课标的不同呈现,许多教师不知道真正的教学要依据课标,教材只是教学所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2、如何用教材教

怎样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整合教材的意识和能力。教材的编写,只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相关的知识不可能同时表述,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把不同时段学习的相关知识,甚至不同学科学习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综合与整合。教材的知识多是分阶段、分年级编写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注重知识的衔接,前连后挂,做好铺垫。语文教材是一篇篇课文的组合,如果教师只是教教材,那么就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用教材教就是借用课文来学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如果只是教课文内容,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再多的课文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什么学生学习语文十几年,语文能力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3、用知识教而不是教知识

教材的编写是以知识为载体,而课堂教学不能以教授知识为目的,而应以教授知识为手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开启智慧。现在课堂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还停留在教知识的层面,只要学生掌握知识、能够做题就行,缺失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比如数学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手段,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然而,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微乎其微,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则时时、事事、处处都需要。对学生成长有核心价值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应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意识,过多注重知识结果的呈现,而不注重课堂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成长的课堂。

4、如何用知识教

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既要注重学,更要注重习。习旧知的过程,会提升学生忆的能力。学生忆的能力强了,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自如应用,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在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注重让学生在课堂说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被培养出来。忆的能力、说的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素质的载体。如语文课堂,学习课文不是目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是目的。知道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只是知识,通过积累、模仿会应用这些写作方法进行写作才是目的。学习一篇文章的主题只是知识,培养了学生概括主题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才是目的。学生在课堂的成长,不是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让能力得以培养、素质得以提升、智慧得以开启,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有效的成长。课堂变成了成长的课堂,教育才是真教育。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内涵为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简单的执行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开展教学。因此,“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本质,是强调老师要重新审视教师、教材和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是教材的开发者与研究者,而不是简单的执行者;教材不应是控制和规范教学的“圣经”,而是供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体验和形成价值观的一种范例;教学不是简单的执行教材过程,而是以教材为范例,引导教师、学生生及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因此,与其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一种教学操作策略,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即教学中树立教材“范例性”的理念,把教材作为引导教学活动的一种案例或范例,把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文化中介”。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篇2

如何用教材教呢?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作用是什么, 有哪些功能。新课程改革将教材的作用定位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和建构的资源, 为师生对话、共同创造生发性知识搭建平台,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材的功能有三点:一是教材的范例功能。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 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形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特别注意文章的典范性, 大多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基础性与规范性, 确实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技能的范例, 而且这种范例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成为了一种开放性的文本。二是教材的教育功能。语文教材体现时代精神, 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渗透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发挥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教材的发展功能。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文本,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习惯为线索, 引领学生的语言由稚嫩走向成熟, 引导他们的思想由简单走向深刻, 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对发展他们的语言、情感、智力等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 “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作为教材的开发者、应用者, 要摒弃“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教材绝对权威”的错误思想, 多发挥一些个性的演绎, 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形及时增删、拓展教材内容, 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教学氛围。我认为, “用教材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地利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凭借, 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与教学的目标方向,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 因而用足教材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后, 有的教师步入了误区, 一味地脱离文本, 漫无边际地开放教学内容, 导致课堂教学“离题万里”,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用教材教”, 教师应当尊重教材, 充分研读教材, 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质资源, 精心组织教学, 激发对话, 让学生走进文本。

1. 运用教材指导朗读。

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 他在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 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 感慨万分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 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 就都不存在了, 那些酒囊饭袋葬送了一个汴州, 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 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 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声音中充满了急切的关心。王老师又问:“你们担忧吗?再问!”学生再读, 朗读声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紧接着, 王老师进一步引导:“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 学生的朗读声中充满了激愤, 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爱国诗人。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 学生每一次朗读, 无不叩击了教材, 无不生成了对文本的理解, 无不激发了学生对当权者纸醉金迷的愤怒。

2. 运用插图突破难点。

新课标下的各类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从另一视角帮助学生解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有经验的教师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酸的和甜的》一课, 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 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插图,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狐狸的动作、神态, 猜想它的心理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再如, 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 讲到的民族小学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小学生, 作为汉族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没有多少了解, 不易形成印象, 巧借课文后“资料袋”里的五幅民族服饰的图片, 就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3. 运用文中的插问和温馨提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编写思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考、学习能力为本, 尽可能地给学生展示了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教材通常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了思考的问题,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能使学生悟到读书时应该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北师大版教材中设计了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形象, 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 编写者对学生学习的提示、要求, 通过丁丁、冬冬两个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 增强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使教材变成了学生的“学本”, 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本”。例如, 教材中通过冬冬送“金钥匙”的形式, 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以培养“会学习”的人。仅一年级上册, 教材就“看图识字的方法”“写字‘三个一’”“学习指读方法”“培养读书好习惯”“培养写字习惯”“随文听读识字方法”“学习经常回头看”“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标上段号的方法”“明确写字的要求”等十个方面对学生给予了具体指导。教材中的这些方法指导重在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实践, 形成技能, 而不仅仅是读一读, 背一背。

二、巧妙地整合教材

“用教材教”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生成过程, 实现“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为“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的转变。教师备课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加工课本、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 这一行为可以显现出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因此,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 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增删和延伸。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设计编排, 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课程理念, 具体表现在课文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主题单元”是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 它包括“主体课文”“语文天地”两部分。“语文天地”设计了多种语文学习活动, 包括字词的学习, 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诵读, 拓展阅读的篇目, 以及听故事、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资料、举办展览、讨论交流等内容, 每项活动都是围绕主题或情境展开,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单元里的内容没有“导———扶———放”的前后序列, 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可以自己选择, 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语文天地”中的项目有的可以用于导入课题, 有的可以在课中练习, 有的可以作为梯度练习, 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复习巩固。开放的教材内容给了教师充分的整合教学资源的自主性。

三、适时地拓展资源

“用教材教”的理念昭示着教材不是唯一的教本,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应准确把握教材, 灵活运用教材, 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通过多种形式优化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梦想的力量》时, 创设了三次拓展资源的场景, 有效地为教材“补白”,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课文的内涵。开课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口算题:“非洲水资源受污染, 急需挖井以取得干净的水源。已知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钱, 假如一名小学生靠每天额外做工挣取2元钱, 问:攒够挖一口井的钱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回答:“1000天。”教师追问:“大约多少年?”“三年”学生回答。教师再问:“那攒挖三十口井的钱需要多长时间?”“九十年。”教师继续陈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两年左右的时间非洲就挖出了三十多口井, 解决了许多非洲人吃水难的问题,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计算、思考, 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瑞恩梦想的意义的理解, 教师出示了一些非洲难民的图片, 并动情地讲述:“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 占非洲总人口的66%。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 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的生命。瞧, 因为没有水, 他们的生活多么痛苦!”学生一片沉默。教师引读:“当瑞恩听到老师的讲述, 知道非洲孩子的苦难生活, 于是他想———”学生接读:“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教师再引读:“当瑞恩想到严重恶化的缺水问题, 将会使非洲长期处于贫穷和饥荒, 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学生声情并茂地再读:“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图片的展示与教师声情并茂的引读,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总结环节, 教师又补充资料:2003年3月15日, 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 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 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教师顺势而导,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理解、感受, 写一段话。学生情动而辞发, 写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抓住练习的契机, 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想写的时候提出写话要求, 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篇3

对待教材,语文教师往往会走两个极端。或者奉教材为“圣灵”,毕恭毕敬,务求讲深讲透;或者弃教材如敝屣,自立门户,心裁别出,以极大的心力物力去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前者可称其为“教材本位”,近些年来已成众矢之的;后者则是教师的“个人本位”,貌似前卫,但语文涉及面太广,凭一己之力难免缺乏系统,科学性更是难以保证。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撰的教材之严谨之权威是不容质疑的。至于“教材本位主义”,原非教材之错,错在神化教材的教师;众人一致认为教材容量增大,课时减少无法完成,所以,要用教材,用好教材,使教材成为知识的载体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媒介,才是语文教师该有的正确态度。

语文课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综合体,可能包含着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内容。怎样避免语文教学的“繁、难、偏、怪”?怎样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系统?是把每一个具体文本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全锅”端给学生吗?不是!要“目的单一,大胆取舍,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味把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作品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以教师自己的学习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其次,我们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来确定每一课的教学重点。第一是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小说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诗歌侧重于对诗歌情感的感悟;散文侧重于语言的体味……第二是具體到某一篇文本,它自身的显著特点。

同一种文体的教学重点也因文而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就有不同的教学重点。《我的叔叔于勒》应重点赏析菲力普夫妇这对人物形象,通过他们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的变化来表现主旨。而他们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像一幕幕丑剧,在他们自身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表演中,我们似乎看到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炎凉。真正理解了这对人物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也就完成了。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篇4

关键词:教教材,小学科学课

教材是课程具体的体现。现行小学科学课为湘教版教材, 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较大改进, 力度之大、速度之快, 前所未有。这让我们一线的教师, 不得不重新认识教材, 领会教材蕴含的新理念, 新精神。今天有幸读到周成平老师《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走向新的教材观》一文, 深受启发, 并对如何用好现行小学科学教材, 提升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 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 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重要的指导思想

1) 教材是材料。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实施载体, 它只是一种重要材料, 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教学的材料”, 这样我们就可以接受与此有关的一些教学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如顺序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实例可换, 内容可选。

2) 教材是“学材”。教材虽然是师生共用, 但它主要是学生用的, 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因此, 新形势下,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教材还给学生。

3) 教材是“媒介”。教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媒介, 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介。

2 用好教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

教师要从整体入手, 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沟通,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教材。内容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导出?还要想一想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 它对后续学习起到什么作用等。

1) 活动性是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我们的科学教材是由一系列典型的科学探究、认知活动组成的。活动是有结构的, 要求学生参与经历的是有结构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一个由各种活动组成的认识活动过程。

2) 一定要赋予科学活动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并不是所有具有科学内涵的活动都可以编写到小学科学教材里, 都可以运用到我们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去。既具有科学内涵, 又具有教学内涵的, 也就是对孩子具有科学素养价值、意义的活动才是我们科学课的活动。所以我们教师要研究、把握和观察科学教材活动的内涵, 也就是要思考科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个活动的编排意图、实际效果等。

只有吃透了教材, 才可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3 重视并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是用好教材的基础

1) 要重视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从教材编排来看, 整个小学科学教材很多内容单元呈线性排列, 前后关系密切, 如生命世界的知识, 三四年级主要是生命世界最基本的科学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植物、动物以及生命世界最基本的特征, 五六年级则对生命世界进行概括和延伸, 需要先前所学知识有力的支撑, 所以, 一定要做好前后联系和衔接、复习工作。

2) 要掌教材单元课时的结构特点, 一般以总分总或分总结构组成一单元, 尤其是每一单元最后一课, 是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或者是对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

3) 要重视对科学概念的整合。多用归纳的方法, 对科学概念进行整合, 把学生已有的零散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相应的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不拘泥于学术上的专有名词, 特别是教材没有明显标明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和陈述, 力求做到短小、准确, 不要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标准的条理式科学概念, 甚至要求死记硬背, 最重要的是深入探究科学探究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如研究食物链, 不要去记住什么是食物链, 什么是消费者, 什么是生产者, 而是要结合现实生活去深入了解食物链的结构以及共性的特征。

4) 要重视课外知识对已有科学知识的补充, 帮助形成科学概念, 要充分重视单元资料库的价值。

4 巧妙的用教材开创教学自由空间

传统的教学, 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 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则允许自己“改”教材了。教师要正确取舍,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其实, 知识点之间、各门学科之间、本门课前后、新旧知识之间有其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只有非常清楚这些联系, 才能明确每堂课所传授的知识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 进而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前后呼应、条理清楚。

现行小学科学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 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资料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 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互相交换供全班其他同学阅读,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材。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参考文献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篇5

所谓的“教教材”就是照本宣科,按照课本给定的内容展开教学,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所谓的“用教材教”,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展开教学,不仅传授教材上有的,还能揣摩编者的意图,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学,甚至能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笔者认为,“教教材”有三种境界:一是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此为一般境界;二是根据教材设计意图,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去教教材,此为较高境界;三是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此为最高境界。作为一线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教教材”,在对教材有了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用教材教”。那么要怎样做才算是会“教教材”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理清教材的前后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小学数学是按照数学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建立起来的统一体,其中的数、量、形和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密切的纵横联系。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和进行教学,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熟悉相邻年级的教学内容,甚至要熟悉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所要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准备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沟通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

要正确把握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了知识网络。因此,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教教材时才能把握好教材的位置与轻重。数学教学的难点存在于教学重点之中,是因为学生原有数学认知基础与新内容之间有矛盾而导致的。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立足于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要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教材编写人员反复研究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读懂教材,弄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读懂教材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是显性层面的知识脉络,一个是隐性层面的数学思想方法。显性层面的知识是教学的载体与结果,隐性层面上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教学的着力点。当教师读懂了所教教材的内容时,教教材才会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才能保证所教的知识正确、扎实。

要研究例题背后的价值

“用教材教”是对“教教材”的一种超越,当教师具备了教教材的能力,同时又具备了分析、比较、重组教材的专业水平,这时候才能上升到“用教材教”的层次。笔者认为,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不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并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教师不应该过度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忽略数学的本质。最后是要处理好个案与整体的问题,“用教材教”对任何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用教材教”可以先从一些典型课型入手,通过一个一个案例的积累,形成阶段性经验。

总之,“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方面,它们之间是基础与发展、前提与提升的关系。一线教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完成从一个熟练的教书匠到专业化教师的华丽转身,才能确保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小升初古诗词常考填空题下一篇:家庭教育材料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