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企业

2024-05-28

饮料企业(通用12篇)

饮料企业 篇1

1 前言

饮料行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最具潜力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自1980年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增长速度超过20%,并且专家预测今后仍将以10%的速度增长。面对这巨大、诱人的市场,世界著名饮料产业巨头纷纷来中国拓展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康师傅、汇源等企业在我国饮料市场上同台竞争。

由于饮料制造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产品口味和质量并没有很大差异,企业间单一的价格竞争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开始将目光投向流通领域。21世纪,谁掌握物流和配送,谁就掌握了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饮料企业将自己的非重要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来经营。我国饮料企业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物流外包策略,怎样进行外包管理系统的设计才适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成了摆在饮料企业面前的十分迫切的问题。

2 企业物流外包优势与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是能在企业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让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开辟新的市场。具体而言,物流外包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1)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优势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将为了适应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等增值型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使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2)形成企业成本优势

在资源配置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将物流外包给资源和服务价格相对较便宜的企业,能直接降低企业的加工或制造成本,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中获益,从而减少资本投入,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企业成本优势,增加盈利。

(3)强化企业核心力优势

物流外包使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避免了全线出击,对于强化企业核心力,物流外包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4)分担企业风险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物流外包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企业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5)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优势

企业借物流外包机会,简化了业务流程改造难度,精简了机构组织,提高了管理效率。将企业的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剥离出去,大大简化了企业变革的难度,提高企业作业效率,加快物流速度,降低单位物流成本,节约双方的交易费用,扩大企业规模,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

物流外包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营绩效方面确实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交易风险、管理风险等,需要在现实中加以预防和控制。

3 饮料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现状

3.1 饮料企业物流的特点

由于饮料制造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产品口味和质量并没有很大差异,消费季节性强,销售物流的不可控因素和变异性较之生产、采购物流而言要大许多,由此,对销售物流标准化,可靠性的监控和评估的审核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饮料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图可以分析得出其物流特点,如图1。

由饮料企业业务流程,配合行业竞争现状,可知其物流具备与此相适应的特点,具体如下:

(1)饮料生产和库存周期较短,需要迅速、及时补货,对库存配置、运输配送以及渠道管理的要求很高,相应地对物流系统的集成化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2)饮料配送日趋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高频度的趋势,对物流配送时间要求高。

(3)由于饮料单品的价值较低,所能赚取的利润空间不大,饮料企业往往对物流成本极为关注和敏感。很多饮料企业开始通过物流外包方式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

(4)饮料企业物流环节多且非常复杂,末端配送成本高,需要物流网络强有力的支持,要求物流配送系统专业、稳定并且成熟,且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的变化随时调整的物流运作模式。

(5)各种促销手段和广告对于饮料需求的影响较大,对物流高峰配送能力提出挑战。

(6)饮料企业分销渠道逐步由以总经销商为中心变为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分销渠道重心由大城市向地、县级下沉。要求物流合理布局配货中心。

3.2 饮料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主要类型

企业的物流策略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一致,饮料企业实施的物流模式及外包管理策略是企业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个饮料企业经营战略有所不同,所以物流的配送模式和物流外包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根据调查饮料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现状,物流外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基本类型:

(1)物流业务完全外包。这是最彻底的外包形式,即企业关闭自已的物流系统或根本就不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将所有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2)物流业务部分外包。即企业将物流业务分为两部份,一类是可以自营的业务,一类是非自营业务,企业将非自营业务或者低效的自营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3)物流系统接管。即企业将物流系统全部卖给或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也叫物流社会化,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接管企业的物流系统并雇用原企业的员工。

(4)战略联盟式的物流外包。即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或其他企业合资,企业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同时物流供应商提供部分资本和专业服务,企业也为合资者提供特色服务,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5)物流系统剥离式的物流外包。是指企业将物流部分分离出去,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允许其承担其他企业的物流业务。

(6)物流业务管理外包。该外包是指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的一种外包方式。

由于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自身物流管理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多样性,使得企业实施的物流外包方式也不尽相同。这样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就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必须慎重考虑。

3.3 饮料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

企业实施物流外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战略、所处的竞争环境、企业状况、外部的经济因素等。大多数企业往往倾向于扩大其外包业务数量,而忽视这些决策的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不恰当的外包决策可能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架空企业的权力。现在饮料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外包决策失误。在双方洽商物流外包合作协议时,物流服务提供者为了获得物流业务、迎合购买方的物流需求,往往会夸大物流能力,导致外包决策失误。外包决策失误将使企业市场份额下降。

(2)忽视外包过程监控和管理,服务质量下降。饮料企业将物流业务的外包后,随着物流执行主体的转移,企业忽视了对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跟踪管理,出现交货延迟、货物缺损等现象时,最终使企业服务质量下降。

(3)第三方物流市场不完全成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度不高: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物流外包中时常出现服务不能及时到位、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4)饮料企业机密外泄。物流外包后,企业的很多信息势必要让物流服务商知道,同时,企业的很多信息也是让物流服务商来提供的,且这些信息范围极广。企业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由于物流服务商的“不忠”而导致饮料企业商业机密泄露。

(5)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的不完善。饮料企业与外包服务商之间没有建立相应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的不完善,缺乏一套合理的服务跟踪程序与信息系统,难以确保外包顺利实施。例如,缺乏对物流服务商的车辆满足率、紧急订车满足率、准时率、顾客投诉率、货物破损率、异常事件处理效果、运价随市调整状况等做出统计,这是现今饮料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4 饮料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决策

在进行饮料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时,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所以饮料企业要想制定一个好物流外包管理策略,首先必须制定好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前,必须成立物流外包决策机构,物流外包决策机构依据企业发展战略,从物流业务的重要性、内部物流整合度和企业对物流业务的控制能力三个维度研究评估出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业务,对物流外包决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如果判断是核心业务和关键业务则提出自营;如果判断是非核心业务和非关键业务提出考虑外包,通过比较自营的管理成本和外包的交易成本,进一步判断是否自营或外包。由此可见此物流外包决策模型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它表明饮料企业的物流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要时根据执行机构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使饮料企业物流效率和优势时常保持最佳状态。饮料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

4.1 成立物流外包决策和执行小组,确定目标体系,广泛宣传

决策前首先应组成一个由物流、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生产制造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和企业外聘专家形成的物流外包决策机构,并根据以上物流外包决策方法来指导企业物流外包。物流外包决策机构在企业内部对物流外包进行必要的宣传沟通,更新理念,疏通广大员工、管理者的心理障碍,变阻力为动力。物流业务的外包势必会涉及到部分员工的现有利益,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了解这部分员工的真实想法,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由于采取物流外包而引起的企业震荡减低到最少程度。

4.2 建立好饮料企业的内外信息交流平台

在企业准备外包物流业务时,首要的技术要求就是要建立一个满足内外信息交流的信息平台。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就没有物流业务外包的应运而生和普及。所以,推行物流外包的前提是建立好自己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平台,并不断加快和推进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物流外包创造必要条件,才能使企业的相关信息与物流服务商、客户得以沟通和交流。企业的网络信息化水平,也就显示了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它显示了企业集成化管理程度。网络信息技术是企业保持内外沟通的手段,是保证信息流顺畅的保障,从而使组织变得精干高效,也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眼不瞎,耳不聋。所以它是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方进行无缝连接的条件之一。要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物流各节点之间必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充分即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企业运行的有关时间、空间和边界规则,为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建立一个物流信息平台,使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得以连通,互相交换和共享数据。一体化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物流一体化运作的真正意义上的中枢神经系统。一种流行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信息的组织与集成,使合作伙伴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共享商业信息,有效地计划和运作一体化物流系统,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供物流管理效益。

4.3 进行必要的企业流程优化和企业组织变革

业务流程的优化会引起组织结构的变化,如果组织不随着改变,必将在新旧生产关系中产生对抗,从而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内耗,它的危害性甚至大于流程优化和物流外包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物流外包本来计划得好好的,结果管理效率没有提高,也没有看见成本下降,反而出现运转不灵的主要原因。

因此,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企业必须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建立与新流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有的组织和部门要裁并,有的部门根据需要反而要加强功能,也许要成立新的部门,这一切都是以新需要为基础,以便新流程能在一个得力的组织架构上有效运转。建立面向流程扁平化网络型组织结构,以顾客价值创造为导向,实现对全过程的有效管理,达到整体最优。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作系统,对外与上下游企业的物流运作系统密切合作,实现供需协调。为物流业务的外包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5 结论

饮料行业企业,由于饮料生产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产品口味和质量并没有很大差异,企业间单一的价格竞争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而且当今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快,企业很难在所有业务上都保持竞争优势,他们必须要集中资源和精力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业务上,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因此许多饮料企业将物流外包作为企业的重要物流战略。

物流外包有降低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优势,但也有一些风险,如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效率下降、企业重要信息外泄等。因此物流外包决策要从优势和风险两方面考虑加强企业核心能力,加强物流外包过程控制和管理,提出物流外包管理策略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样.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淑云,孟详茹,等.物流外包与管理[M].哈尔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戢守峰.物流管理新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MichaelA.Hitt,R.Duanelreland,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vess and Globalization[M].吕巍,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Clifford F Lynch.Why Outsour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M].New York:Oct,2004.

饮料企业 篇2

1.办一个纯净水厂.最小需要资金十万元以上(不包括厂房土建).必需硬件;

厂房大于100平方以上.+ 反渗透纯水机+ 自动洗桶灌装机 + 空气净化车间 + 品质化验室 + 辅助场地,设备 +6人以上.必须软件;

产品检验报告 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QS认证 人员健康证.企业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2.办一个“现制现售”纯水供应站(商店)最小资金3万左右.必需硬件;

20平方门面 + 小型反渗透纯水机 + 半自动洗桶机 + 电话订水服务 + 2-3人.必需软件;

卫生许可证人员健康证个体营业执照.具体选择那一个,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有需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联系.联系资料见下!

1、中、小型矿水、纯净水罐装生产线2000-30000瓶/时。

2、果汁、茶饮料热灌装生产线2000-30000瓶/时。

3、碳酸饮料等压灌装生产2000-30000瓶/时。

4、酱油、醋、食用油灌装生产线2000-6000瓶/时。

5、三、五加仑桶装饮用水生产线60-1500桶/时。

6、1加仑瓶装饮用水生产线600-5000瓶/时。

7、豆奶、花生奶等蛋白饮料成套尘和线0.5-4T/时。

8、复合果蔬汁、粉加工成套设备1-10T/时。

9、食用油专用包装生产线。

10、饮料加工前处理成套设备。

11、水处理(矿泉水、纯净水、食品工艺用水)成套设备2-20T/时。

饮料企业 篇3

此次共抽查了44家生产企业的44种酸乳饮料产品,生产企业涉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浙江、山西、宁夏、江苏、河南、内蒙古、黑龙江、河北、辽宁、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合格产品3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3%。本次抽查结果表明:

大型企业管理严格,知名品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此次抽查了23家大型企业的23种产品,经检验全部达到标准要求的有22种,1种产品“总糖”项目超标,产品抽样合格率达95.7%。

中、小型企业管理问题较多,产品质量较差。

此次抽查了21家中、小型企业生产的21种产品,合格产品1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57.1%。

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企业的微生物指标超标。此次抽查中,有6种产品的大肠菌群或霉菌或酵母菌未达到标准的要求,占10种不合格产品总数的60%。

二是,部分产品的蛋白质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此次抽查中,有7种产品的蛋白质指标未达到产品明示执行标准规定的要求,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70%。

三是,部分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中含有防腐剂苯甲酸。

四是部分企业的产品标签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企业名单:

1.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黑龙江完达山哈尔滨乳品有限公司

3.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华臣食品有限公司

6.帕玛拉特(天津)乳品有限公司

7.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

8.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9.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差的企业名单:

1.上海三元全佳乳业有限公司

2.保定市欣愉食品有限公司

3.哈尔滨市龙台乳品厂

4.通辽市科尔沁区民航路富峰乳业制品厂

5.沈阳鑫健食品有限公司

饮料企业 篇4

集团公司主要生产“盼盼”牌麦香系列膨化食品, 法式小面包、软面包、蓉香包、丝润面包、小卷包、铜锣烧、瑞士卷、欧咔蛋糕、梅尼耶干蛋糕、软华夫、肉松饼等烘焙食品, 以及重磅打造的子品牌“艾比利”膨化系列食品等。2013年, 公司进军饮料行业, 生产植物蛋白类和水等健康饮品, 强力打造集团旗下的食品、饮料双支柱产业, 吹响了向百亿元企业集团冲刺的号角。

集团公司在烘焙食品和膨化食品市场形势很好的情况下, 企业为何还要花巨资进军饮料行业?或许盼盼食品集团掌门人蔡金垵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可以解答:“做饮料, 就是要让国人喝上健康、安全、营养的饮料。盼盼饮料的优质质量, 永远是企业获胜的最大法宝!”

“创新”一词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7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蔡金垵感同身受。然而, 对于兼具快速消费与生产制造属性的饮料行业来说, 真正做到创新并不容易, 很难摆脱同质化竞争。2014年3月16日盼盼核桃慧、黑糖话梅两款饮料强势进军市场,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攻势中, 将盼盼核桃慧和盼盼黑糖话梅顺利推介给广大经销商, 并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与青睐。

盼盼核桃慧在2013年上市后, 凭借健康的营养和美味的口感, 盼盼核桃慧被誉为饮料中的“最强大脑”, 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2014年, 盼盼研发部对配方和技术进行了改良与创新, 并经过近10000名少年的口味测试后, 才出现了这款为儿童与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小核桃慧产品。

作为一款发源于闽南、兴起于台湾的饮料, 盼盼黑糖话梅则是一款专为年轻女性研发的创新型时尚饮品。它结合了晋江蔡家300年的祖藏黑糖秘方, 并和九制话梅一起精制而成, 口感酸甜, 回味悠长。盼盼黑糖话梅创新突破, 将饮料做出了别样风情, 受到年轻女性消费者的追捧。

创新是盼盼饮料生存的根本。在初涉饮料行业时, 公司就在科研人员的主导下, 大胆创新推出了盼盼花生牛奶、核桃慧、香蕉牛奶和上好净水等热门产品。科研创新促进了盼盼饮料的发展和进步, 也展现了盼盼饮料的品类创新能力。“唯有科研创新, 才能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唯有科研创新, 才能快速占领市场;也唯有科研创新, 才能研发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 才能引领消费观念, 引领消费潮流。”这是盼盼人的理念

在从事烘焙类产品前, 盼盼食品集团就先后在甘肃白银、山东临沂、四川金堂、广西南宁、福建长汀及晋江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基地生产采用“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确保公司所需优质农产品原料的供给。盼盼食品先后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认证, 并顺利通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审查, 为了规范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同时盼盼食品还成立了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工序工艺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 盼盼食品首先针对产品工艺特性, 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 制定关键工序的监控项目、监控方法和监控频率, 配备监控人员, 确定各项预防措施的关键限值及出现偏差要采取的纠正行动, 然后根据各工序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检验, 确保次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成品更是要求每批必须抽检, 检验合格后方可签发合格证允许出厂。

如今, 盼盼饮料公司坚持“不是优质食品不出, 不是健康饮料不产”的经营理念, 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获胜的法宝。他们全力为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营养、时尚、方便、放心”的产品;力图让消费者“吃了还想吃, 喝了还想喝。”盼盼食品集团将食品安全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环节来抓, 保证提供给经销商的每一罐产品都是信得过的产品, 也保证消费者喝到的每一罐产品都是放心产品。

水饮料企业渠道拓展三十六计目录 篇5

一、说明

1、本书所讲内容包括桶装水、瓶装水渠道拓展的所有环节,瓶装水的渠道拓展可扩展到别的饮料项目。

2、很多水饮料企业认为自己已完成了渠道拓展的工作,只是渠道增量的工作了,其实不然,回过头来

再梳理一遍(归零检查),你会发现:A、原有的渠道还有许多潜力可挖;B、还有许多你以前忽略了的渠道待开拓。

3、本书实操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涵盖全面,还把一些关键点作了剖析和流程化。

4、本书共分:定位、市场调研、营销团队管理、渠道开发与管理、产品形象、广告与促销、合同与

管理表格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六个模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饮料渠道拓展的精髓。实为水饮 料营销管理宝典!

5、欢迎交流并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二、授课老师介绍

邓 郁

资深水饮料营销专家

1996年至今从事水饮料营销管理工作,曾任职于深圳怡宝公司、云南大山公司等全国 知名水饮料企业,并任职中高层

指导过全国上百家水饮料企业,为数千家桶装水水店做过培训 《羊城晚报》、《民营经济报》授予著名“品牌经理人”称号

三、鼎力推荐

本课程由:

广东省水饮料协会 会 长 罗 坦先生 亚洲最大的水饮料设备制造商(上市公司)达意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张崇明先生 全国最大的桶装水配送商吉福公司 董事长 陈 波先生 珠海永隆集团(中国第一台饮水机生产商)总经理 傅少裘先生 哈尔滨哈特啤酒集团 董事长 王洪洲先生 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 销售总经理 张 刚先生

怡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深圳总代理董事长 李华辉先生 怡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东莞总代理董事长 叶耀宗先生 怡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广州总代理总经理 陈国成先生

鼎力推荐!

四、课程目录

第一章节 定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有较好的水饮料的渠道拓展,必须先确定定位,这是我们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有哪些工具帮助我们选择方向呢?

第一计、品牌定位 第二计、产品定位 第三计、价格定位 第四计、渠道定位 第五计、区域定位 第六计、消费者定位

第二章节 市场调研

我们选择了方向和道路,我们也必须事先知道这个方向和道路上有些什么具体情况,这样我们才能进行合理的资源配备,那么,我们要了解水饮料市场什么具体情况呢?怎样去了解呢?

第七计、瓶装水市场调查要求 第八计、瓶装水市场调查表格 第九计、桶装水市场调查要求 第十计、桶装水市场调查表格

第十一计、新搭建的水饮料企业营销工作汇总 第十二计、新搭建的水饮料企业倒计时工作表

第三章节 营销团队管理

所有事情是由人来操作的,营销团队的素质决定所有事情的成败,怎样建立水饮料营销团队的管理架构?怎样对营销团队督导与激励呢?

第十三计、管理架构 第十四计、管理职责

第十五计、市场总监的薪酬与考核 第十六计、销售总监的薪酬与考核 第十七计、区域经理的薪酬与考核 第十八计、业务员的薪酬与考核

第四章节 渠道开发与管理

我们在往正确方向的行进过程中,我们需要战略伙伴(渠道商)来协助我们,我们怎样寻找战略伙伴?怎样使战略伙伴与我们齐心协力,方向一致呢?

第十九计、经销商(水店)的评判标准及支持 第二十计、瓶装水怎样铺市

第二十一计、瓶装水怎样生动化陈列

第二十二计、直营店、加盟店的区域定位及布局 第二十三计、加盟店发展路线及与厂家合作的发展路线 第二十四计、经销商(水店)分级管理

第五章节 产品形象、广告与促销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好的产品形象,贴切到位的广告与促销,能使我们的事业事半功倍。那么,好的产品形象是指哪些方面?怎样进行水饮料的广告与促销呢?

第二十五计、瓶装水产品形象管理 第二十六计、桶装水产品形象管理

第二十七计、各类广告媒体优/缺点对比 第二十八计、怎样进行瓶装水场地促销(路演)

第二十九计、怎样进行桶装水场地促销

第三十计、怎样举办新产品上市新闻发布及经销商联谊会

第六章节 合同与管理表格

现在是一个契约型社会,无论是公司与渠道商之间还是公司与员工之间,这样大家才有共同一致的行为规范,才不会内耗。水饮料基本的/标准的合同与管理表格有哪些呢?

第三十一计、瓶装水经销合同范本 第三十二计、桶装水经销合同范本 第三十三计、瓶装水业务员工作日报表 第三十四计、桶装水业务员工作日报表 第三十五计、促销活动申请表 第三十六计、促销活动总结表

深圳沃特营销机构

饮料企业 篇6

在餐馆、在酒吧、在家庭,即将掀起一场“玩”饮料风潮。

一种名为俊客魔术鸡尾饮料的纯天然水果浓缩固体冲剂,为人们提供了20款基本素材、近百种搭配。人们可以随当时心情任意调制,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杯属于自己的饮料,在整个聚会上都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两杯;并可根据个人喜欢在自己的饮料中加入不同的“魔戒”,在“魔戒”的神奇帮助下,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

项目概述

纯净水、矿泉水、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这些传统饮料无论如何变化,都逃不出“解渴”和“营养”这两大基本功能。在比价格、比技术、比代言人、比文化后,整个饮料行业已成为低利润、高成本透明度、低忠诚顾客群的薄利行业,在品种和品牌上日趋同质化。

在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新奇、快乐的时尚背景下,我们能否带领饮料跳出“喝”的局限?

俊客魔术鸡尾饮料是一种被赋予“玩”含义的饮料,“玩”给产品附加了快乐,产品的价值当然不同。

该产品为纯天然水果浓缩固体冲剂,分为四大系列,每系列6种口味。冲调后根据各口味饮料的比重不同自然分层,操作简单。除了可以配合各种酒类产品饮用外,还提供两种名为“沸腾”、“骤变”的添加物,增加更多的体验和变化。

定位:能玩+时尚+参与

卖点:

1.产品强调“体验”、“娱乐”理念。

体验:现场调配现场品饮,新鲜、刺激、好玩;20款基本素材、近百种搭配体验不同风情;冲调后的饮料外形如鸡尾酒般绚烂分层;引用方法多样化,可以配合各式酒类引用。

娱乐:喝饮料变成了选择题,是层层喝、跳层喝还是混合喝?卖饮料变成了最“酷”的表演。要有专有销售车、专用饮料杯、专用搅拌棒,现场冲调饮料就是一场魔术表演:袋装饮料是魔法道具、搅拌棒俨然魔术棒。把不同袋子中的颗粒倒入凉杯,加水搅拌,顷刻就成为一种拥有层层诱惑色彩的魔术鸡尾果汁饮料!而配合“沸腾”、“骤变”等添加产品,饮料又变化多端。

2.开辟了销售新渠道。

果汁固体饮料原来仅限于在传统商店超市渠道售卖,而俊客魔术鸡尾饮料因为强调了现场感,所以为这种果汁固体饮料开辟了餐饮新渠道。同样,由于色彩漂亮,现场气氛热闹、浪漫,仿佛夜店鸡尾酒的表演方式,又进入了夜店等特殊渠道,既热闹了酒店气氛,又吸引了消费者眼球。

经营建议:

* 该产品适合餐饮渠道的酒水经销商、餐饮经营者、大企业团购经销;

* 此种饮料为体验型饮料,对终端促销员的表演水平要较高求,因此餐饮经营者要适当对促销员进行表演培训;

* 魔术饮料正适应了现在流行的魔幻浪潮,在促销时可搭配魔术表演,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饮料企业 篇7

1 我国茶饮料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茶饮料在最近几年都是以年增长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茶饮料占到了我国饮料市场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而且发展势头没有降下来的趋势, 大有超越碳酸饮料的势头。由于茶饮料在我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很多国际知名大品牌开始进入我国茶饮料市场。日本朝日、三得利、麒麟先后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 使茶饮料行业的竞争陡然加剧。日资饮料企业有更先进的技术, 在茶饮料市场的争夺上很有优势。可口可乐也转身茶饮料市场, 打出的原叶系列茶饮料, 有着资金、渠道和传播上的巨大优势。本土的饮料巨头也没有忽略茶饮料市场, 娃哈哈的龙井茶、达利园的青梅绿茶、今麦郎的冰茶系列, 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的茶饮料市场, 新品、名品层出不穷, 令人目不暇接, “娃哈哈”龙井茶、冰红茶、啤儿茶爽, “康师傅”铁观音、乌龙茗茶等等。从发展前景来看, 茶饮料市场格局未来是最不明朗的, 但可以肯定, 品牌垄断格局必然会被打破, 康师傅和统一的市场份额会逐步下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局面。

2 我国茶饮料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茶饮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如康师傅、娃哈哈、统一等大牌争先恐后, 国外饮料巨头也纷纷加入中国茶饮料市场, 中国的茶饮料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在强强联手、垄断加速的趋势下,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本来就缺乏品牌忠诚度的饮料消费者呈现出多元品牌购买的消费态势。中小企业因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较弱一点, 很容易去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 这就使得市场上饮料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这种局面对我国茶饮料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不利于推出更多的个性化的产品, 对产品的创新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 还易造成消费者的麻木。

2.2 品牌理念的滞后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我国茶饮料市场开始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化, 使得饮料品牌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茶饮料企业在未来具有的生存能力是由其品牌力来决定的。我国本土茶饮料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的困难, 其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在其他国家大品牌的冲击之下显得力单势薄, 我国本土的企业非常欠缺先进品牌经营理念与先进的运作模式。而大型国际跨国集团通过品牌营销活动, 使得本土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日益“边缘化”。

2.3 生产成本降低引发价格战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五百毫升瓶装的茶饮料一般就是二到三元左右, 这个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不仅是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茶饮料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不断地降低, 同时也是茶饮料市场上各个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茶饮料和瓶装水以及碳酸饮料相比, 其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随着新企业和新品牌的不断加入, 必然会引起茶饮料的价格战。

2.4 渠道未覆盖到农村和国际市场

当前茶饮料都十分注重在一线城市的销售, 对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太关心。这种现象是不科学的, 虽然大城市是茶饮料企业的必争之地, 但是在大城市竞争也更激烈。而农村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 因此茶饮料企业应该将销售的渠道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农村市场中。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为饮料销售业绩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进入农村市场需要的成本比较低, 管理起来更加的简单。在国际市场方面也比较薄弱, 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多的障碍,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2.5 传统的、落后的促销方式

茶饮料的促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品牌的产品定位, 而促销活动的开展对于品牌建立及维护和销售业绩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 在促销活动差异化这个层面, 各茶饮料企业都使出了浑身的懈数, 绝不漏失任何良机, 力求使品牌具有极强的渗透力, 使活动具有绝对的轰炸性及极强的延伸性。但盲目跟风, 不能见着别人好了就开始纷纷效仿, 重要的是根据本品牌的定位制定最具有爆炸性的促销策略。茶饮料企业的促销方式还存在着落后问题, 传统的促销降价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3 我国茶饮料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3.1 产品策略

3.1.1 加强产品创新, 增加产品的独特性

年轻人比较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 喜欢追求个性化。因此面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果要把握年轻人的心理, 需要从饮料产品中寻找差异性和个性化, 依靠产品具有的差异性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因此茶饮料利用其个性化给年轻的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同时, 年龄及其他背景的不同, 会导致消费者对茶饮料的偏好不同, 可以针对其不同需要, 进行市场细分, 提供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3.1.2 强化品牌意识, 树立企业形象

目前饮料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市场和发展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必须要十分注重品牌的塑造。要特别注重品牌个性的塑造, 要懂得如何去树立和维护自己产品的品牌形象, 最好能够把品牌的情感和核心价值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取得竞争优势。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重要的软实力。

3.2 价格策略

3.2.1 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产品形式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不同形式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新进入者因为没有打开市场, 为了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只能在产品的价格上下功夫。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并没有成本上的优势, 所以价格必然不会太低, 其产品的价格不可能作为其与其他领先品牌竞争的一个长期的工具。中小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只能去另辟蹊径, 要找到能够适合自己的市场位置。对市场做一个详细的调查, 选对产品的市场进行细分, 要懂得利用差异化的策略进行销售, 这样可以来很好地去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定位, 并且去建立适合自己的竞争条件和优势。

3.2.2 招徕定价

招徕定价就是一些零售商利用顾客喜欢廉价产品的心理, 通过将几种商品的价格定得较低的方式来吸引顾客。例如在冬季, 由于气候的原因饮料市场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这时就推出降价商品。在冬季为了能够吸引顾客, 每天都有几种商品会降价进行出售, 在吸引顾客来购买这些廉价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商品的销售。

3.3 渠道策略

3.3.1 大力开拓二、三线市场和西部市场

我国茶饮料的销售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 但是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饮料的物流成本也在跟着猛增, 这就使得成本不断提高。如果将市场向那些不发达的市场扩展, 不仅可以缓解饮料成本的压力, 还可以抢先抢占当地市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茶饮料市场渗透率较高, 竞争也相对激烈, 市场饱和趋势快。而随着西部开发战略进一步实施, 中国西部城市的开发为茶饮料市场开发提供了良机。近年来西部城市的茶饮料发展趋势迅猛, 渗透率逐渐增长。因此, 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动向, 开拓西部市场, 增强其市场占有率。

3.3.2 重建分销体系

茶饮料在市场分销体系上要能够及时和准确地抓住市场上的反应, 建立一个比较强大的市场分销体系。在全国要多建设一些营业所, 每一家营业所都需有几十个人, 主要针对那些比较大的超市和卖场。对于小终端可以交给经销商去进行办理。在增强企业生产的饮品具有明显特征的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去细分市场, 建立一个全新的市场分销体系。

3.4 促销策略

3.4.1 推广“绿色营销”, 提高品牌的社会认同感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 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这一方面企业可抓住两点。对内, 加强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 教育员工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办公用纸。既减少浪费, 也降低成本, 一举两得。在产品或包装上, 尽量少采用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对外, 在品牌文化上, 将绿色营销渗透于产品中。

3.4.2 推广整合营销, 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

所谓整合营销就是一个品牌为了更好地去维护和传播以及进一步去改善客户关系, 而采取的计划, 实施以及监督等营销活动。通过整合可以把那些独立的营销联系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一体,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去协同效应。可以这样说, 电视、网络、线下活动等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已成为茶饮料行业品牌营销的趋势所在, 这也是企业实现自我突破、雄踞行业的一把利剑。

3.4.3 创新产品包装、增加广告创意

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中脱颖而出, 企业实施CI企业识别系统战略势在必行。企业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 并借助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实现自我品牌与竞争品牌的区别, 脱颖而出。广告创意给产品注入活力, 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必要手段。

3.4.4 针对淡旺季, 差异化促销

旺季营销是为了实现销量最大化, 淡季营销则是为了获取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同时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旺季期间, 通过对市场竞争态势以及自身状况的综合分析, 拟定一个可行、完善的旺季策略, 并在执行的过程中灵活应变, 以实现旺季销量最大化。淡季期间, 营销人员必须洞悉市场淡季需求, 抓住这种需求, 努力提高销售业绩, 彻底改变传统的淡季营销思想。

4 结语

随着市场的开放, 国际跨国公司竞争者涌进了茶饮料市场, 再加上康师傅和统一占据高额的市场份额。这给本土茶饮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困难。同时, 高水价、高电价, 高油价, 加大了经营成本, 对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茶饮料企业需要改变现状, 通过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提升企业形象, 强化企业品牌, 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忠诚客户, 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 茶饮料行业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茶饮料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然而, 在目前茶饮料行业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下, 大多数的茶饮料企业却忽略甚至于缺乏对市场营销策略的认识, 遑论其恰当运用。本文结合我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深入分析了茶饮料企业在当前的市场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茶饮料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茶饮料,市场营销策略,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侯书森.市场营销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7.

[3]王刻铭, 刘仲华.中国茶饮料市场竞争力分析[J].茶叶通讯, 2007 (5) .

[4]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饮料企业 篇8

传统检测方法弊端明显

当我们在利用HACCP理论进行微生物污染危害控制的实施指导时, 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向QC微生物实验室员工了解当日管路SIP/CIP消毒效果和微生物残留情况时, 却得到类似“试验虽然已经完成, 但是要在两天后才能得到具体结果”的答复。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花费48-72小时才能检验出准确的数字, 也就是说当特定关键控制点失控或微生物污染被发现的时候, 早已经错过了采取纠正行动的最佳时间, 产品已经堆满仓库, 甚至已经在发往客户的路上了。

微生物检测和监控的滞后性决定了微生物检测实验不同于理化实验, 需要很长的培养时间, 不可能即时得到测试结果。从原理上来讲, 目前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都是相同的:首先让微生物从不可见的单个细胞通过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然后进行计数。因此, 培养微生物至肉眼可见是限制微生物检测和监控的限速步骤, 如果能够缩短微生物的培养时间, 或者观察到肉眼不可见的菌落, 那么就能缩短微生物检测的整体用时。

密理博公司 (Millipore) 目前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微生物快速计数设备:Milliflex Rapid System和Bevistat, 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微生物检测整体用时, 同时又能保证微生物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Milliflex Rapid System有效缩短检测用时

Milliflex Rapid System (见图1) 是一款基于薄膜过滤法和ATP荧光发光精确定量的产品, 精度能够达到1CFU, 是一款与传统方法等效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保证微生物检测精度和准确性的同时, 可以将检测时间缩短至传统方法的1/5。

Milliflex Rapid System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微生物荧光发光的快速微生物检测方法。常见的快速ATP微生物检测方法仅仅是提供根据ATP荧光的一个折算值, 通过检测ATP荧光发光的RLU值折算出微生物的含量, 通常只能折算出微生物污染的级别:如100CFU级, 1000CFU级, 10000CFU级。而Milliflex Rapid System虽不是纯粹基于ATP荧光发光的方法, 但并没有摒弃传统方法的优势。Milliflex Rapid System依旧使用薄膜过滤法对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收集, 经过短暂的预培养, 使细胞数目增加到100到1000个 (单个细胞的荧光发光难于定量) , 然后使用ATP荧光试剂结合相应的细胞, 通过高分辨率的CCD和分析软件进行计数。这样, 短暂的预培养后形成的肉眼不可见的菌落, 就能够通过光信号被CCD和电脑软件识别, 然后转换成为肉眼可见的三维立体图像 (见图2) 。Milliflex Rapid System可以将检测限度降至一个细菌, 并可根据细胞中ATP的浓度选择是否进行预培养;能够准确而精密的在1-140CFUs的范围内进行检测和计数, 并且和传统的标准计数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应用于来自食品饮料、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的各类不同样品, 即使这些样品含有不同生长活力的混合微生物。

Bevistat专为真菌检测量身制造

由于饮料产品含糖量普遍较高, 因此在潮湿闷热的生产环境中特别容易滋生霉菌和酵母菌。这些霉菌和酵母菌不但会影响食品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饮料的口感和感官, 而且还会释放出很多毒素, 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霉菌和酵母菌的个体很大, 含有的ATP的数量相对较多, 通常情况下无需预培养即可用于ATP定量检测, 因此Millipore公司利用这一特点开发了针对霉菌和酵母菌的快速微生物计数产品——Bevistat快速真菌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与Milliflex Rapid System相同的设计原理, 只需要“1键+9分钟”就能自动完成试剂喷洒→细胞破壁→二次喷洒→结果判读的复杂过程, 在第一时间给出原、冲洗、中间体成品的真菌污染状况。Bevistat定位为半定量的微生物监控设备, 因此仪器会根据操作者的设定和内控限度作出判断, 对结果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饮料企业 篇9

关键词:加多宝,饮料企业,营销策略

加多宝 (中国) 饮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加多宝) 无疑是中国饮料业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家企业, 也是近十年快速发展的中国饮料企业的缩影。在中国饮料市场的背景下研究这家企业的营销策略可以为中国饮料企业获得一些营销启发。

一、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饮料行业产量增长了近400倍, 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 饮料行业迅猛发展, 2000年行业总产量为1490.8万吨, 至2011年已突破亿吨关口, 达到1.2亿吨。行业总产量在12年间增长了近7倍, 年均增长率高达20.7% (如图1所示) 。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企业数据发布中心2012年)

1. 中国饮料市场结构。

中国饮料市场可以分为瓶 (罐) 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凉茶、果汁饮料、功能饮料, 其他饮料七个主要的细分市场。

2012年9月末, 瓶 (罐) 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凉茶、果汁、功能饮料分别占据了25.65%、21.91%、16.36%、7.21%、22.24%和6.63%的市场份额 (如图2所示) 。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企业数据发布中心2012年)

不同饮料的市场竞争程度差异明显, 以企业销售额来判断市场集中度可以发现, 瓶 (罐) 装水和碳酸饮料属于低寡占市场, 凉茶属于高寡占市场, 果汁和功能饮料属于竞争性市场 (如表1所示) 。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企业数据发布中心2012年)

2. 中国饮料市场特征。

中国饮料市场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 市场潜力巨大。尽管中国饮料行业快速发展了30年, 可是这个市场仍然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饮料消费人口已达4亿, 预计今后这一数字将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增长。2012年中国每年人均饮料消费量为96升, 落后于日本2007年达到的140多升, 也远远低于美国的年人均饮料消费量263升。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饮料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入, 既有国际知名企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也有来自欧洲的达能、来自日本的三得利, 来自泰国的红牛, 来自台湾的统一、顶新, 还有一大批本土企业哇哈哈、加多宝、椰树、汇源、农夫山泉、达利园等。在这些企业中, 除了加多宝在凉茶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外, 其他企业均在和对手进行激烈的竞争。就算占据了凉茶市场73%的销售量的加多宝, 仍然采取极具竞争性的营销策略。

(3) 消费者成熟度不高。根据营销学者Sproles, Geistfeld, Badenhop在1978的定义, 消费者成熟度 (Consumer Sophistication) 指的是消费者所拥有的知识、购物经验以及其他能使其做出有效消费决策的总体技能水平。影响消费者成熟度的因素有消费者知识、使用和购买产品的经历、教育水平等。中国消费者成熟度不高一个重要的体现是, 消费者受广告的影响过大。根据学者陈正辉的一项调查揭示承认广告对自己的消费过程有一定影响的消费者达到了84%, 认为广告的作用比较大或者很大的消费者比例有43%,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广告上, 因为这确实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二、中国饮料市场上加多宝的营销策略

从1995年广药集团将罐装王老吉凉茶的商标使用权租给隶属于鸿道集团的加多宝公司, 到2012年加多宝凉茶占据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名, 加多宝这17年的发展正好搭上了中国饮料行业高速发展的顺风车, 而且更难得的是加多宝开辟了一个中国饮料市场的蓝海———凉茶市场 (2002—2010加多宝经营的王老吉凉茶销量增长如表2所示) 。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成美营销顾问网站http://www.chengmei-trout.com/ac hieve-4.asp

加多宝的成功离不开以下这些营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

1. 准确的产品定位。

2003年成美营销顾问公司帮助加多宝进行了产品的定位, 将凉茶定义为一款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产品定位改变了凉茶属于中药的传统概念, 将凉茶引入中国饮料市场。加多宝准确的产品定位让产品走出了广东的同时, 也避免了和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的竞争。加多宝的成功与这一产品定位密不可分。

2. 大幅度的广告投入。

从2003年开始加多宝非常重视广告投入。广告投入由2003年四千万元增长到2011年三十多个亿。根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广告监测数据, 2012年1月到4月, 加多宝公司一共向电视、报刊、户外等媒体投放了11.74亿元的广告金额, 同比增长了52.6%, 仅4月份加多宝投入的广告费用就高达4个亿。在消费者成熟度不高的饮料市场上, 这种巨大的广告投入对销量上升的刺激不言而喻。

3. 多种分销渠道建设。

加多宝采取了针对销售终端的四种渠道并进建设模式。这四种渠道包括现代渠道、常规渠道、餐饮渠道和特通渠道。现代渠道主要包括大卖场、超级市场、网络等;常规渠道包括经销商 (代理商) 、批发商、邮差商以及一些小店等;餐饮渠道选择了湘菜、川菜馆和火锅店;特通渠道主要是网吧和夜场。这种渠道建设模式让消费者可以很方便购买自己的产品, 尤其是对属于冲动型购买的饮料产品而言, 这种渠道的选择非常利于提升产品的销量。

加多的营销策略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句话, 准确的产品定位, 让消费者看得到 (广告) , 让消费者买得到 (渠道) 。

三、中国饮料企业营销对策建议

中国饮料市场上加多宝的得失不做评述, 但是加多宝的营销策略可以给中国饮料企业一些启发。

1. 品牌营建策略。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品牌拥有者可以凭借品牌的优势不断获取利益, 可以利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形象扩张力、资本内蓄力不断发展。加多宝的品牌营建并不算是成功。因为品牌的实质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 加多宝很好的塑造了品牌个性, 但是品牌价值和文化体现不明显。仅仅依靠广告的狂轰乱炸, 不足以营建一个能长久存在的品牌。中国饮料企业还是应该回归品牌的本质, 踏踏实实塑造出真正的品牌。

2. 分销渠道策略。

销售终端的争夺对企业营销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加多宝的分销渠道策略的成功可以发现, 直指销售终端、多种分销渠道并进的建设模式对于中国饮料企业而言是一种能有效提高产品销量的渠道模式。

3. 产品开发策略。

尽管加多宝开拓了中国凉茶市场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可是仅仅依靠一种产品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中国饮料企业应该针对中国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料的需求, 大力发展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冷藏果汁饮料、活菌型含乳饮料。

4. 开拓国际市场策略。

尽管目前中国饮料市场容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但是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饮料企业可以考虑在国内市场积极发展的同时, 着手准备以更积极的态度开拓国际市场。应该看到在30多年与国外饮料巨头的竞争中, 中国饮料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2012年中国饮料行业运行状况分析报告.2012年

[2]谢佩洪魏农建奚红妹院文卿.消费成熟度研究前沿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11期

[3]陈正辉.中国广告影响力状况调查报告[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第06期

[4]王洪.从品牌营销看加多宝快速崛起[J].企业研究.2013年第11期

饮料企业 篇10

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方法的选择

1.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选取一直都是绩效评价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许多文献在相同方法和相近样本下, 因采用不同评价指标而得到了有差异的评价结论。一般认为,财务信息是企业内部最具综合性的经营信息,财务指标是对企业经营业绩最确当的反映。因此基于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本文初步选取18个财务指标来构建我国饮料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用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用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用以衡量企业的赢利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用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2.评价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课题,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研究表明,因子分析是进行公司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它能为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对比其他应用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评价模型,如综合评价方法(DEA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评价法等)、财务学方法(EVA方法、平衡计分卡等),因子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具有更强的客观合理性。因子分析方法是在数理统计理论指导下,由指标实测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自动生成各指标的权重,即以由原始变量组成的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构建综合评价函数。运用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客观性。它既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整体水平,又能对各个环节进行较为系统深刻的揭示,找出隐藏在这些统计指标后面的公共因素,为指标赋权提供了另一种科学的解决方案。正是基于这一特点,近年来因子分析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国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因子分析

1.样本的筛选

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饮料制造行业A股上市公司,并剔除了ST股和少数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最终得到21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其2008-2009年度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最股网,数据的计算利用了SPSS16.0统计软件。

2. 因子分析计算过程和主要输出结果

为了将不同的指标综合加总,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以下是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因子分析的主要计算过程和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的主要输出结果。

(1)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

采用KMO样本测度及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法,对18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58,根据KMO值参考标准,说明该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说明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是适宜作因子分析的。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由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5个公因子后,绝大多数指标的共同度都很高(大约在0.8-1.0之间),说明各个指标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即所提取的5个公因子能够很好地描述这些指标。由表1可知,只取5个公因子就概括了83.206%的信息,说明5个公因子解释原

有指标只损失了16.794%的信息,比较理想。因此可以选取这5个因子。

(3)输出因子载荷矩阵

研究中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各指标的系数,其统计意义就是指标与公因子的相关系数,它反映了该公因子对原始指标的关系及解释能力。

第一公因子F1在“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五个指标上有较大的正系数,表明该因子综合反映了各企业的赢利能力,可以称之为“赢利能力因子”;该公因子得分越高,说明企业的赢利能力越强。这个综合因子的贡献率达到28.744%,对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估起主要作用。第二公因子F2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这五个指标上有较大的正系数,表明该因子反映了各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称之为“营运能力因子”;该公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该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资产的运用效率越高。这个综合因子的贡献率达到约22.945%,对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估起次要作用。第三公因子F3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这四个指标上有较大的正系数,表明该因子反映了各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称之为“偿债能力因子”;该公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这个综合因子的贡献率达到约16.069%。第四公因子F4在“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上有较大的正系数,在“资本累积率”上有较小的负系数,表明该因子反映了各企业的发展能力,可以称之为“发展能力因子”;该公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该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这个综合因子的贡献率达到约7.803%。第五公因子F5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上有较大的正系数,表明该因子反映了各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可以称之为“应收账款周转能力”‘该公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这个综合因子的贡献率达到约7.645%。

(4)计算因子得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因子系数矩阵,建立因子得分模型,由此计算各企业的公因子得分F (i=1, 2, 3, 4, 5) ,再以5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求加权均值,得到各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模型:

据此模型可以计算出各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各家上市公司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的排名结果,可以看出:

在赢利能力方面,贵州茅台、张裕A、泸州老窖3家上市公司在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3家公司在行业中赢利能力最强。可以看出,饮料制造业企业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高档消费品的销售,该类企业主要以特色产品形成的品牌效应及产品层次多元化作为全面覆盖市场的经营战略。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所形成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等因素帮助企业有效地抢占了主营业务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形成行业巨头垄断的趋势,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高额利润。

在营运能力方面,新华锦、青岛啤酒、承德露露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指标上有较好地表现。这说明3家公司的营运能力强,不仅有较高的销售能力,公司长期处于卖方市场, 产品供不应求, 销售旺盛;而且资产管理效率高,能够较好的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各类资产。可以看出,在饮料制造业中,顺畅的供销渠道和优质产品的“名牌”效应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的销售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对于各类资产的利用效率即企业的营运能力。

在偿债能力方面,西藏发展、五粮液、贵州茅台在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指标上表现较好,说明这3家上市企业具有较强的长短期偿债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流动性资产的充足储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偿债能力。

在发展能力方面,金种子酒、水井坊、老白干酒3家上市企业在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累积率指标上表现突出,具有行业中最好的成长性,市场潜力较大。由此可以得出,明确独特的市场定位、高科技含量的新潮产品以及全球化的营销网络对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有促进作用。

从综合评价来看,贵州茅台、张裕A、泸州老窖在我国饮料上市公司中排名前3甲,而深宝宝A和沱牌曲酒等公司则排名靠后,这与公司在赢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价中的位次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公司经营业绩主要由赢利能力和营运能力2个因素决定。企业要提高经营业绩, 必须保持良好的营运能力和较高的赢利水平。

结论

有效的业绩评价,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综合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情况,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对企业实施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和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饮料制造业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因此对饮料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对我国21家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的业绩进行了科学的评估, 找出了影响各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 对各上市企业在赢利、营运、偿债、发展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所得结论为各家上市公司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我国饮料制造业,上市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忠卫, 王立杰, 周大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中国矿业, 2008, 17 (2) :10-13.

[2].刘静.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因子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5 (6) :79-80.

[3].李龙清, 高利军, 贾齐林.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定性指标量化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1) :12.

[4].张伟, 袁显平.因子分析在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 (1) :100-106.

保健饮料的新秀 篇11

宫氏矿泉水属优质、低钠,低矿化度天然饮用矿泉水,其中含有钾、钠、钙、镁、锶、锂、锌、锰、铁,硅,磷等二十多种有益人体的元素。青龙山矿泉早在汉代就有记载,称“宫氏泉”,无色、无味、无嗅、无污染、无悬浮物,水温常年在19℃左右。

矿泉刺梨微度酒该酒有两大特点:一是发酵而成,二是全天然,不加酒精和香精。这种高级滋补健身饮料,以鲜刺梨果配以蜂蜜和矿泉水,呈琥珀色,清亮透明,酒意很浓,饮而不醉,具有独特的刺梨香味。

矿泉刺梨汽水是集街龙山的矿泉水和刺梨之特点,以刺梨原汁和矿泉水为原料,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金天然高档汽水。它无香精、无色素、无糖精,棕色透明,口清味爽,刺梨香味浓郁,维生素C含量较高。夏季饮用,既能降温解渴,又能滋补身体。

雨花低度大曲酒有30°和39°两种。采用东北产上等纯高梁和青龙山矿泉水,经精工酿制、精心勾兑,长期贮存后出厂。该酒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味甜醇厚,绵软适口,醇甜柔和,尾净甘爽等特点,含有多种徽量元素,优于一般曲酒。

龙雾茶为高级绿茶,独具健身抗癌之功能。经科研部门采用现代化科学仪器分析,表明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喉癌,胃癌等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饮料企业 篇12

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和传统制造成本法的计算方法不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产品消耗、资源消耗、间接成本按照作业归集。基于该原理, 实施作业成本法应该先确认、计量、记录资源动因, 将消耗的资源按作业归集到各个作业成本中心上。其次再对作业动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 将作业成本归集到各个产品上去。

2.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是企业经过一系列计算、分析、研究制定出来的成本, 表示某种商品在企业现阶段经营生产状况下进行生产所形成的成本。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对生产成本进行规定调节以设定好的标准值为考量的制度。标准成本法在成本发生之前用来规划企业在未来将会产生的经济活动, 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凭据。

二、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融合的可行性

1. 会计处理生产费用时借鉴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很有利的

标准成本体系是把设定的成本与企业真实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的成本控制体系, 但是一直以来分配生产费用时只用单独一种指标作参考,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 制造费用的比重和结构不断升高和变化着, 若继续选用以往的分配制度进行分配, 恐怕不能满足现代的要求, 不能从客观的角度上出发来区分费用和成本, 反而出现很多误导企业的错误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相关作业产生的成本按其作业动因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通过作业动因量分配进入到产品成本中去, 从而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所以把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和标准成本法结合, 加入对成本动因的研究, 规定新的标准成本, 可以让企业的领导层及时正确地找出生产活动过程中成本差异的因素并且妥善处理, 寻找出减少成本的重点, 令该企业保持着较低的成本优势来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有利于克服各自在成本控制上的缺点

设定成本中每一项标准进行控制产品成本是标准成本法的优势所在, 但是它只是专注控制调节生产活动过程和生产完成后进行成本考核评价过程这两个步骤。参与到企业运营生产的每个阶段和方面从而进行成本的控制和调节是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它的控制不单纯体现在生产活动, 还体现在产品规模、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成本核算之前, 对照参考标准, 为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企业的业绩考评打下坚实基础, 更加突出的是它保留按照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来核算产品成本的优势, 从而从成本控制的基准方面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业成本法核算中非增值成本采纳的是以往的数据, 没有进行差异分析, 但是标准成本包括了成本差别计算和研究, 填补作业成本法的缺陷。标准成本法的差异分析不算全面详尽,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单位对制造费用进行匹配, 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原因, 以此对标准成本制度的分析进行补充说明。

三、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在食品饮料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食品饮料企业多数实行的是传统的成本管理,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 传统成本管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不能再很好地应对经济变化, 比如传统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差, 不能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等问题。尤其在出现三鹿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之后, 给食品饮料企业加速加强自身管理敲响了警钟。因此, 完善食品饮料企业成本管理, 无论从经营方面、食品饮料质量保障方面还是企业价值的实现方面, 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根据食品饮料企业行业的业务特点以及食品饮料企业现行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食品饮料企业具有精细化的作业流程, 采用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 可更加准确地掌握成本核算。

首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下的成本管理过程中, 关键是降低成本费用, 食品企业应坚持以控制成本费用为重心, 是提高食品饮料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其次,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下的成本可实行程序化管理, 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上下结合过程, 落实经济效益目标, 层层分解成本指标并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是提高食品饮料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

再次,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下的成本管理中, 将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的重心转移, 从经营结果 (目标利润) 转移到经营过程 (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 , 为提高食品饮料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四、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融合在食品饮料企业中应用实例研究——以YX企业为例

1. YX食品饮料企业概况

YX食品饮料公司主要生产含乳饮、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休闲食品等六大类产品。它拥有多家子公司和下属工厂, 为了发扬传统, 追求卓越, 质量管理, 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分销和销售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多年来, 公司秉承“厚度优于速度, 行业繁荣不是个人的辉煌, 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发展理念, 通过全过程监控的产业链, 所有严格的测试标准, 全面负责到人, 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从而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按照良好生产规范严格执行。

2. YX食品饮料企业现有成本控制方法

YX食品饮料公司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主要采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其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 将本期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活动发生前的预算成本进行对比, 具体的做法是将企业当年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当年年初编著的预算情况来比较, 若发现实际的成本比预算的超出了很多, 则对超支部分的活动进行详细分析, 找出其超支的原因就能更容易掌握公司在生产产品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第二, 进行每年度发生总成本的纵向比较, 企业把今年生产产生的总成本与去年同期产品生产的总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之后若发现今年成本高于或低于去年同期产品的成本, 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成本增加和减少的原因, 增加成本的环节如果是生产不必要的环节, 企业应当及时纠正、避免。减少的环节应积极总结经验, 加强推广。第三, 企业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成本进行控制, 通过确定产品成本的相关责任部门, 则需要相关问题部门来进行负责, 找出原因马上改正。以上这三种方法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政策,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企业成本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 需要控制和分析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五、YX食品饮料公司现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生产过程缺乏价值分析

YX食品饮料公司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只会依靠节约来压缩成本, 实际上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对要素源的优化和配置。因为从成本管理方法的角度来看, 能缩减生产成本的节约办法非常有限, 并且可以降低的成本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不能否认的是, 一味地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果和产品质量。只看重生产质量合格条件下的数量标准, 保证不产生定额以外的成本消耗, 并没有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分析, 没有根据价值分析进行资源的优化, 成本降低的幅度自然很小, 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 因此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并不占优势。

2. 成本核算不精确

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发展下, YX食品饮料公司生产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原有的成本信息更是受到严峻的考验。生产成本在传统成本法下划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相比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可以很清晰明了地被归集到相应的产品成本中, 而间接成本费用要想归集到相应的产品成本对象中就比较困难。所以, 制定一系列的成本分配标准进而对生产成本进行严格而统一的分配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制定分配标准、选取分配指标对间接费用的分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选取的分配标准和企业发生的间接费用具有很好的因果关系, 那么当归集间接费用到产品中时则会更加准确、合理, 企业的成本信息也会更加真实。但是若因果关系不明确的话反而会使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 使企业的成本信息产生失真现象。

3. 成本控制标准单一

在YX食品饮料公司传统的成本控制中, 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小, 因此在最终的产品成本确定中不会受到间接成本太大的影响。以成本效益原则作为出发点, 选用工时作为间接费用分配的唯一标准是符合常理的。传统成本控制不能有效地激励和监督成本控制的标准, 因为传统控制成本只注重产品本身的成本控制, 而间接费用的分配过于单一, 只有生产工时这一个分配依据。所以传统的成本控制标准根本起不到监督与激励的作用, 无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如果标准制定过于苛刻会让员工失去积极性, 但如果标准制定得过于松那么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也就起不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若更低的话或许会起到反作用。另外, 单一固定的分配标准只是为了在设定时更加简单和便捷, 因为当时技术不成熟, 还处在逐渐摸索经验的过程中, 这种情况下只能总结出的便于操作和执行的分配标准。在间接费用作为总成本中一个小部分的前提下, 产品成本控制的真实性几乎不受其分配标准的影响, 而且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设定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不能被忽略。但是当前信息时代发展迅速, 总成本中制造费用的比例逐渐在升高, 单一分配标准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了。

六、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融合下的成本控制设计

随着企业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 产品产生环节复杂所产生的间接成本所占总成本比率越来越大, 传统成本法也已不再符合成本核算精确度的要求, 这些间接费用也是产品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若还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的话, 会影响企业在成本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这也促使了YX食品饮料公司利用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融合来进行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法管理。

YX食品饮料公司把作业成本的思想理论融入到标准成本法当中, 将其核算方法作为生产费用核算的依据, 制定出合理的标准作业成本, 与实际作业成本进行比较, 找出造成成本差异的相关原因, 在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法下, 标准作业成本主要构成因素就是标准作业量和标准作业价格。标准作业量主要由研发部门产品生产计划书所决定, 而标准成本价格是在产品的生产之初, 由公司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通过市场调研、多方询价等很多方式制定出来的。从成本的角度上考虑, 通过新的成本控制方法, 使企业形成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的新成本管理模式。制定标准成本就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目标, 也是科学化管理的体现, 为企业提供长期决策的支持。

基于作业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 在标准成本法的思想上, 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量化, 根据标准价格和标准数量计算出直接材料成本, 根据小时工资和单位制造工时计算出直接人工成本。

(2) 在作业成本法的思想上, 利用作业来对产品进行分解, 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作业进行分类, 成立相应的作业中心, 生产费用重新分配, 进入各个作业中心, 然后确定标准作业分配率和作业动因数量。

(3) 在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上, 通过标准成本法确定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确定的制造费用, 将其相加就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 再记录实际发生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进行比较, 计算出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析。

七、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融合下的制造费用分配

YX公司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这两部分上按现有成本法的分配准则进行分配, 而在制造费用分配上, 通过作业分成若干个成本库, 根据企业的成本驱动数据的信息得出作业基础标准成本, 从而确定出单位标准作业成本。

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 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作为基础, YX公司内部团队通过大量收集来自不同部门支持作业的相关信息, 进行总结和归纳, 得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作业, 再根据其性质的不同, 划分并建立各个作业中心, 明确记录每类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总量, 对制造费用合理分配, 并且建立相关的作业成本库, 下一步就是收集每步生产中的作业动因情况, 根据作业成本库和作业动因情况来确定每一项作业的标准分配率, 只要把上述的这些事前准备做好, 就更有利于实施新的成本核算方法, 更好地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

为了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标准作业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下, YX公司收集出与作业流程有关的成本信息, 进行作业分配, 每项作业的性质不尽相同, 会被分为产量级和批次级作业。产量级作业动因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变动, 批次级作业动因跟随产品投产批次的次数而正比例变动。

八、应用评价

作业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为YX食品饮料公司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不断进行优化。YX食品饮料公司通过应用作业的标准成本法, 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给予更密切的关注, 设置了相应作业中心消耗资源的标准价格和标准用量, 这样就可以对构成成本的要素进行分析, 更清晰地找出产生差异之处, 使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在可控制的范畴之内。YX食品饮料公司在生产产品时, 会出现消耗资源但是不会产生价值的作业环节, 在制定作业的标准成本时, 会对生产的流程进行重新的整理, 就会发现并纠正影响效率的不足之处, 例如每个加工环节多余的等待时间、设备检测和维护的无用时间等等, 就会节省相应作业的资源耗费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水平。企业在实施作业标准成本法之后, 会得到更加精准的成本信息资料, 对产品的定价就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这个定价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以后的销售情况和利润收入。在预算管理方面, 企业一直使用的是全面预算管理政策, 但是由于缺乏标准的参考, 历史的成本数据并不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企业成本情况, 所以在借鉴历史数据的情况下, 企业的预算编制和控制都不是很到位, 但在引入作业的标准成本法之后, 企业就会发现在大量数据背后真实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通过计算得出差异再进行分析, 使得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大大提高, 从而更利于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控制。

九、结论

随着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研究的不断深入, 二者的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更全面的成本信息, 在未来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 通过企业不断的实践应用,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建立科学、适用的成本控制体系, 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

摘要:随着企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升高, 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多样化, 产品的成本结构慢慢的开始变化, 以材料和人工为主的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开始变小, 而其他附加的间接费用所占比重却不断的增加, 如果仍然以传统的人工或机器工时来分配这些与生产制造产品无直接关系的间接费用, 必然会因为无法解释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 而不能恰当地计算出成本, 最终不能够准确并有效地控制或改善成本, 这样一来就使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的控制、管理更加的困难。本文以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为基础, 研究两者的融合, 结合二者的优点, 加以完善, 并在某食品饮料企业中进行实例应用, 建设性地提出了新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 以求达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得企业最大化的降低成本。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融合

参考文献

[1]钱嘏俊.企业运营中标准成本法的优势[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5) :46-57.

[2]郑颖蕊.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企业的结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2) :23-27.

[3]苏朦, 杨秀罗.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2 (3) :93-96.

[4]卜夕桐.食品企业作业基础预算管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4.

[5]詹合霞.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控制成本体系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 2013.

[6]郭敏捷.基于作业流程的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4.

[7]刘红波.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法在LZ公司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 2013.

[8]隋晖.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9]杨青, 杨郁华.浅析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成本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3) .

[10]党晓峰.作业成本法在绍兴中小纺织企业的应用——以K织造厂为例[J].财会月刊, 2011 (23) .

[11]王丹丹, 蒋德启.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与融合[J].经营管理者, 2011 (08) .

上一篇:肝功能分析下一篇:设备点检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