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料

2024-08-21

健康饮料(共10篇)

健康饮料 篇1

饮料的分类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制品。其中又可以分为果味型:如桔子汽水、柠檬汽水等。可乐型:含有焦糖色、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和水果香型的辛香、果香混合香型的碳酸饮料。低热量型: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代替糖类的各型碳酸饮料和苏打水, 成品热量低于75kj/100mL。其他型:含有植物抽提取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为赋香剂, 以及补充人体运动后失去的电解质、能量等的碳酸饮料, 如姜汁汽水、沙棘汽水、运动汽水等。

果汁及果汁饮料

它的定义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 经加工制成的制品。大都采用打浆工艺, 将水果或水果的可食部分加工制成未发酵但能发酵的浆液, 或加入与果浆在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 制成的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的制品。

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

它是用新鲜或冷藏蔬菜 (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 食用菌, 食用藻类及蕨类) 等为原料制成的饮料。它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发酵蔬菜汁饮料蔬菜、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蕨类饮料。

含乳饮料

即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 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 (m/v) 称乳酸菌乳饮料, 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称乳酸菌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

它的定义为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 经加工制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5% (m/v) 。它包括以下常见的几种:豆乳类饮料、椰子乳饮料、杏仁乳饮料、其他植物蛋白饮料。

瓶装饮用水

它是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天然矿泉水: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 允许添加二氧化碳气。纯净水: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 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 去除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

茶饮料

用水浸泡茶叶, 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叶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 (谷) 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它又包括茶汤饮料、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其他茶饮料。

固体饮料

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 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制品。成品水分不高于5% (m/m) 。果香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和其他型固体饮料。

特殊用途饮料

即我们俗称的特殊用途饮料。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 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这个大类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大类。

其他饮料

果味饮料、非果蔬类的植物饮料、其他水饮料归属于此类。

喝什么更健康

第一等级:纯净水和矿泉水。纯净水几乎去除了水中所有的杂质, 是水的本来面目, 对人体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纯净水是富氧水, 能活化细胞及内脏, 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矿泉水主要来自地下深层, 它们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的水。根据目前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规定, 作为矿泉水, 首先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或有损身体健康的物质;其次, 必须含有一定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特征性微量元素, 如锂、锶、锌、溴、碘、偏硅酸、硒、溶解性总固体等界限指标, 至少必须有一项达到国家矿泉水标准规定的量值, 否则不能称其为矿泉水。优质的矿泉水通常是低钠, 矿物质含量适中, 含有一种或几种特征性微量元素, 水质的口感也较好。

第二等级:茶和咖啡。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是常喝的三类茶, 茶可提供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及某些微营养素, 具有防癌抗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密度、减少蛀牙和龋齿及肾结石的作用。咖啡有醒脑、提神作用。

第三等级:低脂奶 (脂肪含量为1.5%或1%) 、脱脂奶和大豆饮料。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钙和某些必需微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酸奶中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第四等级:不含热量的甜饮料。仅提供水分和甜味而不提供能量。

第五等级:含某些营养成分的饮料。指纯果蔬汁、全脂奶 (脂肪含量为3.25%) 、含酒精饮料和运动饮料。

第六等级:含热量的甜饮料。这类饮料除了含较高的能量外, 几乎不含其他有用的营养素。 (摘自《市场报》)

健康饮料 篇2

这里所说的“游离糖”主要是指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我们喝的含糖饮料中添加的糖,制作糕点时加的糖,烹调时加的糖等等都属于游离糖。

很多人实际上没有意识到很多数饮料中都含有糖,而这些糖在体内会产生能量,多喝会影响口腔健康、增加体重。

一项调查,对8类116瓶饮料中能量进行了检测,从碳素饮料到果汁中都含有糖,所提供的能量在150-300千卡。这只是1瓶或1听中含的能量,对那些一天喝2听或以饮料为主的人来说,来自含糖饮料的能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如果想喝饮料,要尽量选择能量低的饮料。为避免含糖饮料腐蚀牙齿,饮用含糖饮料后应立即用清水漱口。饮料的选择可依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1、需要控制能量或控制糖分摄入者,宜选择能量低的饮料。

2、需要补充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可适当饮用果蔬汁饮料。

3、运动后大量出汗者,可选择含电解质的饮料。

运动饮料的健康问题 篇3

而在报告之外,电视中的体育赛事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体育文化早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足球、篮球等备受关注的体育赛事中,我们经常看到大汗淋淋的运动员总是拿着一大瓶蓝色或者绿色的运动饮料畅饮。运动饮料也逐渐走出赛场成为一种潮流,不论是上班的白领,还是校园里的大学生,甚至是刚刚背起书包的小学生,都喜欢上了运动饮料。即使他们并没有运动,也没有很多体力活动,也热衷于在口渴时选择运动饮料。

一方面是运动饮料导致的急诊比例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却依然热衷于运动饮料。我们真的需要运动饮料吗?运动饮料真的对健康有好处吗?

运动饮料都有什么“神奇”成分

运动饮料其实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糖)以及矿物质(钠和钾)的风味饮料。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定义,运动饮料是指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运动饮料的作用主要就是在运动员剧烈运动后,帮助其及时补充运动时随汗液流失的钾、钠等电解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同时补充部分糖以维持体能,补充水分以帮助维持体温平衡。现在,还有些运动饮料会添加一些维生素、牛磺酸等活性物质,就可以起到补充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功效,更好地促进运动员恢复体力。

谁需要运动饮料

既然运动饮料有这样的作用,是不是就意味着适合所有人呢?可以来看看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项声明,该声明称: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饮料只适用于那些经常进行高强度耐力运动的体力活动人群。这里所说的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饮料就包括了这些运动饮料。

绝大多数健康专家也认为运动饮料对于专业人员有一定益处,可以补充剧烈运动后所缺失的电解质和能量,但对普通人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甚至还会让你的运动失去意义。在欧美国家有一个名为Lucozade的运动饮料,一瓶380毫升的Lucozade运动饮料含266千卡的能量,而中等体力活动的运动,比如慢跑的能量消耗为8.0千卡/小时/千克,这意味着,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需要慢跑33分钟才能消耗这么多能量。如果你去健身或者慢跑,运动后喝一瓶运动饮料的能量就很可能超过你之前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意味着之前的运动几乎是白费了。对于想要控制体重或者减肥的人来说,这肯定是不小的打击,好不容易坚持运动半小时,一下子就把消耗的能量给喝回来了。

运动饮料能否提高运动能力

各大体育频道是体育迷的最爱,我们总会在那里看到这样的广告:在某次比赛中,开始一直处于弱势的球星萎靡不振,然后喝了一瓶某饮料后就像打了鸡血,“小宇宙”瞬间爆发,“收拾”全场终结比赛。有些广告里则是普通的运动爱好者,喝了某运动饮料后突然进入“变身”状态,飞身扣篮,各种“逆天”表现频现……运动饮料真的那么神奇吗?喝运动饮料真的可以迅速提高运动能力、扭转比赛吗?

这样的问题估计每一个体育迷都很想知道答案。作为一名资深篮球迷,笔者可以凭亲身经历告诉你,不论喝几瓶运动饮料你都无法瞬间变成科比。

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项系统的调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饮料提高比赛成绩的证据并不充分。研究人员调查了1035个运动饮料的网站页面发现有431个网站页面、105种运动饮料产品都宣称可以提高运动员成绩,对这些运动饮料进行荟萃分析后发现,目前的研究证据并不能证明运动饮料能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的媒体直接指出:“喝运动饮料也许只是浪费钱。”

小心运动饮料给健康添负担

喝运动饮料早已变成了一种很酷的潮流,也许与运动无关。其实,过多饮用运动饮料不仅不会有好处,甚至还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

首先,运动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是一种甜饮料意味着能量肯定不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一般含3-14汤匙糖(一汤匙约4克糖)。从健康角度来看,喝运动饮料意味着会吃进去更多糖,摄入更多能量,若其他方面得不到控制,必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龋齿、中风等健康问题。

其次,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钠也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根据我国标准规定,运动饮料中钠含量一般在50-1200毫克/升之间。喜欢喝运动饮料就不能忽略随之喝进的钠,增加钠的摄入量是难免的,而过多的钠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更健康的功能性饮料现状与展望 篇4

推广富含天然成分的天然功能性饮料是目前非酒精行业新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产品一般是指包含有一系列水果、蔬菜和植物提取物的饮品。最受关注的是富含天然抗氧化剂的产品,以及含有天然纤维和营养功能的天然提取物的其他饮料。此外与绿茶和咖啡相关的产品也被定位为富含抗氧化剂的产品。Cadbury与ConAgra生产的以可可豆为原料的饮料也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概念进行市场宣传。其它许多天然即饮饮料的茶品牌和果汁混合饮料也都打出这样的营销牌。

对于产品成分与产品定位在不同领域中的交叉互换,益生菌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益生菌主要市场的缓慢发展相比,益生菌饮品与其它非乳制品产品的生产则逐渐兴起。在乳制品行业中益生菌乳酒和其它饮品如包含了易于消化成分的Galaxy巧克力益生菌产品也出现在市场上。

定位天然功能

正如许多消费者所熟知的,高含量的抗氧化剂是减少癌症发病几率和维持健康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提供高含量抗氧化成分的产品则成为近期功能性软饮料的一个主要特点。大多数这样的产品富含天然抗氧化成分,主要有茶与各种果汁。对于像咖啡和可可一样的传统热饮,供应商们也纷纷推出以含有天然抗氧化成分的新产品与新品牌。

在众多非酒精性饮料中,茶以提供优质高量抗氧化剂成为畅销产品的代表。某咨询公司于2009年5月推出的茶与即饮茶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美国消费者知道茶叶中含有丰富抗氧化成分,大约有44%的成年人因为“抗氧化成分”而饮用新鲜茶饮,大约38%的被调查对象也是因为茶中的抗氧化成分而选择饮用即饮瓶装茶的。报告同时也指出购买即饮茶饮料的消费者从2005年至2008年之间增加了1100万。这也得益于媒体对于茶中抗氧化物成分和其他有益成分的正面宣传。

除茶饮之外,果汁类饮品包括冰沙(Smoothie)是定位天然抗氧化剂产品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在富含抗氧化剂茶饮品和果汁饮品的领域中都非常活跃。代表产品有定位于天然品牌的Fuze Tea与Odwalla。2009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在旗下Odwalla系列推出名为超级红色水果混合冰沙产品(Odwalla Superfood Red Rhapsody Fruit Smoothie Blend),此产品的定位是富含抗氧化剂的饮品,其中包含多种果蔬汁,如甜菜、番茄、草莓、树莓、石榴以及路易波斯茶。Odwalla C Monster草莓果汁于2009年7月在美国市场上市,标签上声明“富含抗氧化的维生素C,维护您健康的免疫系统”。

定位健康营养邡分

从Kellogg的全麦纤维(All-Bran Fiber)饮料,到日本生产的能减慢糖份吸收的加糊精产品,在非酒精性饮料中添加纤维是逐渐增长的另一趋势。2009年中就有诞生了许多增强纤维含量的饮品。例如减慢糖份吸收的产品,由Kirin Beverage公司生产的Gogo No Kocha Straight Plus Tea与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推出的Healthy Body就是很好的代表。

在美国,Genomma Lab推出的新款榛子口味的地中海香草咖啡Teeccino Mediterranean Herbal Coffee被定位为富含菊粉的饮品,因为其主要原料为菊苣的根。作为一个天然的无咖啡因产品替代品,菊粉成分被定义为有益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和维持肠道健康的原料。其他富含纤维成分的原料如枣和无花果也被用于饮料研制当中。

2009年5月,热带胡萝卜素(Tropicana Essentiels Beta-Carotene)产品成功在法国上市,该产品定位于为身体和皮肤提供优质β-胡萝卜素。其它添加β-胡萝卜素的果汁混合型饮料有联合利华生产的Knorr Vie juice等。许多欧洲的食品零售商正在研发可宣称含有天然健康的胡萝卜汁混合产品的相似产品。例如2009年8月,荷兰折扣超市Aldi在旗下Optifit天然水果蔬菜汁系列推出新品种——苹果、黑醋栗与胡萝卜的混合果汁。

为了更好地推广饮料成分的天然功能,许多中国公司都在寻找把传统草药中的成分融合到软饮料中的配方。2009年,大量含有红枣成分的饮料进入中国市场,红枣的主要功效是缓解压力。例如贵人健康饮品公司推出的动康红枣汁,定位于放松心情、提高免疫力、滋阴养肺、明目护肤。

定位“活性健康”

含有“活性健康”成分的酸奶市场正在扩张,尽管有些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消费者仍然确信益生菌会给他们带来好处。根据消费调查显示,许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动力依然集中在产品功能,或健康成分,如有益的菌群、益生菌、纤维和ω-3等。几乎尽四分之一的酸奶消费者认为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是购买的主要动力。

因此,核心的功能性成分——益生菌,则被认为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原料。并逐渐在非乳酸产品中渐渐盛行。在荷兰,水果食品公司Hero正在研发添加益生菌的Fruit&Co产品,2009年1 1月新增加了苹果口味并宣称该产品有益于消化系统。在美国,NextFoods公司在旗下Goodbelly Plus系列成功地推出了含有益生菌的非乳制品饮料。新产品于2009年10月下线,Bigshot 50益生菌产品声称可以提供500亿活菌,产品是柠檬姜口味。Bigshot 50有益于消化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是非乳制品饮料,不含大豆成分,不含小麦成分,是完全的素食产品。在乳制品行业中,许多公司也跳出传统水果酸奶的研发领域研制产品。Mars于2009年9月在英国推出了Galaxy巧克力益生菌饮品(Chocolate Probiotic)。这是一款含脂肪2%的具有“饱满,润滑,美味”的全新产品。

此外乳制品行业也可以按照益生菌种类的不同进行细化。例如,美国公司Redwood Hill Farm就推出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牛奶制作方法的由羊奶制作的乳酸酒。乳酸酒在中欧和东欧有着悠久的历史,借此背景,该公司正在推广天然健康新产品的益处。乳酸酒包含10种活性菌,这一特点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比超级水果混合的黑莓和石榴更有吸引力。

预测

天然功能性原料的广泛使用,产品成分与领域的交叉互换,正解释了为什么功能性饮料正在引领非酒精饮料行业的新产品研发。然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面临的大环境和来自外界的经济压力也不容忽视。同时因缺少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使用的不确定性,健康声明的使用将逐渐被功能性原料的使用所代替,而且传统功能性产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消费者已经逐渐习惯去购买含有健康功能的食品与饮品。另外目前正流行的“抗氧化剂就是一切”的市场营销理论,其实提醒了未来有可能存在的关于盲目推广抗氧化剂成分,而忽视其它使用在食品工业中的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益成分的问题。因为众多饮料企业同时推广富含抗氧化剂的产品则很有可能对其真正的优点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对于抗氧化剂原料的细分和分化也是势在必行。虽然因为经济的衰退,相关法规的影响,功能性软饮料的发展将会趋于稳定。但生产更健康的功能性饮品的趋势也将随着经济的复苏迅速崛起,领跑的将是拥有更多健康功能的天然营养产品。

在英国,雀巢(Nestle)在其速溶咖啡系列推出了Nescafe Greeen Blend品牌,Nescafe Green Blend是一种富含有益健康的天然抗氧化剂成分的产品,同时完美地混合了青咖啡与传统烘烤咖啡的产品。该产品以100g的包装销售,并以“富含天然健康抗氧化成分”的口号成为雀巢咖啡系列的领军产品。

在美国,雀巢(Nestle)在其Nescafe Taster's Choice品牌下推出了Gourmet Instant Coffee产品, 该产品使用了1 00%哥伦比亚原料,由生长在哥伦比亚山地的上等阿拉伯咖啡豆制作而成。浓郁的烘培香味使人很容易分辨出这款优质的黑咖啡。该产品拥有犹太洁食认证, 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防腐剂,以20个独立包装成套出售。同时公司也推出了其他口味:原味、香草、榛子以及无咖啡因系列。

在德国,卡夫 (Kraft Foods)对Jacobs Kronung Gold品牌旗下拥有的Jacobs Kronung Gold Loskaffee速溶咖啡重新包装。新标签上声明,咖啡是一种天然的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品,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该产品被定义为高端优质天然抗氧化剂产品, 以1 00g罐装零售。同时其它市场上的卡夫Gevalia高端咖啡也更新了标签。

在美国,POM Wonderful公司在旗下POMx品牌中推出香草口味冰咖啡 (Vanilla Flavour lced Coffee),该产品富含抗氧化成分与咖啡因。 其中阿拉伯咖啡豆、脱脂牛奶以及有机蔗糖都经过了热带雨林联盟的权威认可并且颁发了犹太洁食认证。此产品曾在2009年拉斯维加斯NACS展会上亮相,这款把健康概念与社会公益完美结合的产品保存在10.5盎司的可回收瓶中零售。

在英国,Cadbury Trebor Basset在旗下Cadbury Bournvile品牌中推出Drinking & Baking Cocoa产品。该产品由1 00%可可豆制成,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来源。此产品也可以供素食主义者饮用,保存在250g的包装中零售。

在美国,Target公司在旗下Archer Farms Simply Balanced品牌推出了Berry Cherry Fruit Smoothie产品。 该产品不含任何添加糖, 并且保留鲜果采摘时候的味道。此产品是由太阳晒熟的水果与香蕉, 苹果和柠檬汁经过新鲜加工而成的果汁。新鲜的加工过程保留了大量的维生素A,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C与E。 一瓶果汁能提供130千卡的热量。

在西班牙,Grupo Leche Pascual公司在旗下Pascual品牌推出了柠檬混合果汁 (Pascual Solo Zumo Fusion Citrica),该果汁是100%水果汁混合,包含橙汁、橘汁、西柚汁和柠檬汁。此产品富含维生素C,每200ml提供82千卡的热量。 该产品是提供保护身体细胞抗氧化成分的优质来源。

在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at)在Santal 10 Vit品牌推出红色水果果汁(Red Fruit Drink)。该产品由精选红色水果制作而成,富含10种维生素。 果汁含量最少不低于30%,并且不含防腐剂。 此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石榴,是富含纯天然抗氧化剂的优质水果,石榴也被认为是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食品。该产品最近推出了拥有1000ml的大包装。

在中国,龙丹牛奶公司推出的黄金混合牛奶是鲜牛奶与姜汁、 谷物、南瓜、木瓜和小米混合而成的乳饮料。该饮料富含蛋白质、粗纤维、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并且不含食品添加剂。保存在250ml的包装中零售。

在英国,Marks & Spencer公司在旗下Drink Well品牌推出橙汁与奇异果混合果汁(Orange & Passion Fruit Juice Drink),该产品是添加了益生元成分的可以助消化的果汁饮品,宣称能提供膳食纤维。该产品无人工添加剂、人工色素、香精或防腐剂。保存在330ml的饮料袋中销售。

在俄罗斯,Lider公司在其Sobe Eleksir Zdorovya品牌推出健康饮品(Health Drink)。该产品含有菩提树子、 马鞭草、甘菊、薄荷、 鼠尾草和迷迭香的提取物。这款富含维生素C的饮品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增进睡眠。保存在230ml的瓶中出售。

在加拿大,Metro公司在旗下(Irresistibles)品牌推出益生菌苹果、梨和浆果混合果汁 (Probiotic Apple,Pear and Raspberry Flavoured Drink)。这一系列果汁不含人工添加剂与色素。该系列果汁含有大量维生素C以及2g益生元纤维(菊粉)。该产品保存于950ml瓶中出售。

喝含乳饮料对孩子健康不利 篇5

“现在商店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都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了。这些产品有什么区别吗?”近日,记者接到不少读者的咨询电话,对此,烟台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发区分局提示,含乳饮料和纯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差异极大,家长不要把含乳饮料当成牛奶让孩子长期饮用,它无法满足孩子每天的营养需求。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一些牛奶饮料不标注蛋白质含量,标签也不完整,消费者无法区分是乳饮料还是乳酸饮料。要想区分这些产品,首先从名称上来判断,然后看看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的为纯牛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为乳酸饮料。此外合格产品应是均匀一致的.液体。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报纸或者网站查看有关部门公布的合格产品,到正规的大型商场或超市购买,商场或超市对经销的产品一般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

碳酸饮料背后的健康隐患 篇6

饮用碳酸饮料已经成为导致全球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原因,因为孩子并不会意识到一罐12盎司的碳酸饮料里含有140卡路里(相当于走路36分钟,跑步17分钟所消耗)的热量。这些含有卡路里的饮料可以解渴,但并不会让你有饱足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孩子一天喝了1~2罐碳酸饮料,就额外获得了约140~280卡路里的热量,这就意味着他这个月又长了非常“顽固”的一磅肉,一年下来,这个孩子就会足足长了12磅肥肉而不是肌肉,等到孩子稍长大点以后,他们将面临严重的体重超标问题。

同样,孩子也并不会意识到一罐12盎司的碳酸饮料里含有9茶匙的糖分。更糟糕的是,饮料中所含的糖分都是从高果糖谷物糖浆中萃取的,属于不健康的糖分,是非自然生长谷物的副产品而已,因此很有可能罹患蛀牙和边缘性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等疾病。

所幸这个命题反过来也可以成立,只要戒除了日常饮食中的碳酸饮料部分,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轻松甩掉好几斤肉。有传言说如果将可口可乐换成健怡可乐或者零卡路里可乐,每个月至少可以甩掉一磅肉。

对此,我想要说的是,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我们所饮用的功能性碳酸饮料其实并不会减重,在补充之后仍要摄入其他等量食物,“减重”?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那要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被健康碳酸饮料这个概念所愚弄,喝碳酸饮料并不能补充任何营养成分,任何一种碳酸饮料中的酸性化学物质都会腐蚀人的牙釉质。零卡路里的可乐同样会对骨骼健康有害,并诱发心脏病。

健康饮料 篇7

行业发展:势头看好

记者:请您先谈谈目前我国饮料行业的整体情况?

高彦祥:食品饮料行业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产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势头,饮料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食品。

截至2007年12月,全国软饮料的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了19.79%,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29.79%,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73%,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2.87亿元,税金总额同比增长26.15%。同时,在各个子行业中,销售收入和缴纳税金总额上,碳酸饮料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利润总额上,蔬菜汁及果蔬汁饮料制造业跃居第一,占比28.81%;销售利润率上,占第一位的是茶饮料及其他软饮料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14.73%。但我国每年人均软饮料消费量还相对较低,仅为20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说明我国饮料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业内预计在2015年我国饮料产量将达到3700万吨。

记者: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高彦祥:从世界饮料市场划分来看,碳酸饮料、水饮料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两个行业已经处于成熟阶段,所以效益增长会比较缓慢。与此同时,由于收入的增长和健康概念的加强,茶饮料和果蔬汁的销售额迅速增长,市场比例不断扩大,其中纯天然的、高含量的果汁,复合果汁及果蔬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各种低糖或者无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飞速发展,一些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纯茶饮料。虽然近些年来世界饮料市场增长减缓,但是具有健康和保健功能的饮料产品是全球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功能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以及低能量产品的开发。我国的饮料市场情况大体与世界相同,在经历了碳酸饮料时代,水饮料时代,茶饮料、果汁饮料快速发展时代,如今已逐步过渡到功能型饮料市场开发阶段。

茶与果汁:各有优势

记者:您能否重点介绍一下茶饮料的市场情况?

高彦祥:茶饮料是软饮料市场中的重要一员,茶类产品的市场开发与消费者的诉求息息相关。我国已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而且茶饮料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要。日本茶饮料的长盛不衰,就给了国内企业很好的启示。国内茶饮料市场从1989年开始,历经1998、1999、2000、2001四年的飞速发展时期,至2002年受果汁饮料高速增长的影响,茶饮料产量和销量的增幅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2%的增长率。

目前茶饮料的年销量占国内饮料市场9%,位居瓶装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之后。目前国内销量最好的是冰红茶类饮料和低糖绿茶饮料,都属于加糖饮料,而不加糖的纯茶饮料只在少数大城市热销。绿茶是比较常见的种类,近年来呈增长趋势,新的风味和品种不断出现。比较流行的产品是以绿茶为原料,添加蜂蜜或者茉莉等口味,并且含有较低的糖度。红茶则主要以冰红茶、奶茶和纯红茶为主,风味主要是柠檬。乌龙茶近两年开始大量出现在市面上,主要原因是它的营养价值丰富,具有降血脂等功效。2006年5月28日,广东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所谓“凉茶”是指用茶叶制成的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的一种饮料,为了增强功效,又在凉茶中添加一些中草药。如今,喝凉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流行。有人认为,“凉茶”现象体现了岭南传统文化,展示了广东人的开发性和创新性;而其深入人心的“怕上火”的广告语也符合如今人们由于快节奏生活而带来的健康诉求。

记者:我们都知道,果汁饮料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那么它与茶饮料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

高彦祥:的确,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果汁饮料产品也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而纯天然果汁、高果汁含量的果汁饮料将会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果、蔬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其他天然成分,如100%橙汁、100%桃汁、100%苹果汁等。近几年来,复合果汁与果蔬汁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品种繁多。我国果蔬汁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丰富的果蔬资源。市场上的主要口味有番茄汁与其他果汁的复合汁,胡萝卜汁与橙等果汁的复配。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果汁饮料消费量将保持每年4%-6%左右的增长;而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果汁饮料也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功能饮料:后起之秀

记者:功能型饮料应该是新近兴起的一个饮料品种,您能否针对功能型饮料的发展谈谈您的看法?

高彦祥:随着饮料工艺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市场消费也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而逐渐进入功能型饮料的发展时期。功能饮料是集运动饮料、能量饮料以及其他特殊功能饮料(如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素饮料,添加中草药成分的草本饮料等)为一身的,为特殊人群提供特定健康营养功能的一大类饮料的总称。1938年第一代功能饮料“Lucozade”出现;1965年,百事运动饮料“Gatorade”问世;而在1987年,第一代能量饮料“Red bull”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功能饮料中运动饮料占68%,营养素强化饮料占25%,其他为7%,如这几年来出现的“激活”、“脉动”、“尖叫”、“体能365”、“劲跑”、“他+她”等产品。目前市场上的功能型饮料按其原料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蛋白质饮料、维生素饮料、果汁饮料等;按其保健功能可分适宜运动人群服用的延缓体力疲劳饮料,调节肠胃功能的益生元饮品以及适应肥胖人群饮用的低热量低糖饮料,适宜体弱人饮用的真菌类(灵芝、虫草等)饮料。

功能型饮料已经迅猛发展了多年,一些专家认为,这个市场最终将会达到饱和,但是目前市场还处于功能型饮料蓬勃发展的中间阶段。无论在增长空间、创新还是新品牌进入方面,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添加到饮料中的功能型因子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得到更新与加强,如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益生菌、活性肽、活性脂肪酸、矿物质、多糖类等。植物化学素如花青素、番茄红素等被认为是强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能降低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癌症等的危险,具有促进健康的功效,这是目前功能型饮料或果汁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人们对消费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和企业对市场的细分,不同的产品将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功能型饮料将和其他饮料,如茶饮料、果蔬汁饮料等一起构建起我国饮料市场的未来。

技术设备:不断革新

记者:我们谈了那么多有关饮料行业的情况,那么,近年来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情况又怎样呢?

高彦祥:技术和设备一直都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设备技术的不断革新,工艺参数也随之改变,新的包装形式或者新型的包装材料的出现也使新型的终端产品得以不断地发展,所以饮料行业的新产品才会层出不穷,充满新意。

我们还以果汁生产为例,在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步骤有原料的挑选、清洗、压榨取汁、过滤、杀菌与灌装等。关键的技术体现在原料的挑选、杀菌和灌装上。高品质的果汁源自高品质的水果种类,再好的加工设备也无法用劣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果汁。要保证原料的品质,首先就要正确的选择加工水果原料的品种,如果实出汁率高、糖酸比适宜、营养丰富等。另外就是杀菌,通俗的讲,杀菌的目的是杀死果汁中的有害菌,并破坏果汁中的酶使果汁在储藏期内不变质。果汁的杀菌通常采用高温瞬时杀菌和巴氏杀菌。近些年,国际上逐渐兴起了新的灌装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无菌冷灌装,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严格的无菌状态下进行的冷灌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饮料灌装的最先进技术。采用UHT超高温瞬时灭菌,25°C常温灌装,最大限度减少果汁受热时间,保证产品原有的口味和营养。根据市场及消费者对饮料品质的不断追求,热灌装市场的份额将会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将是前景看好的无菌冷灌装。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引进了这种生产线,如汇源果汁等。

保障安全:品管先行

记者: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作为饮料企业在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呢?

高彦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是屡遭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这使中国的食品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为何会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危机呢?在危机爆发后,又为何不能有效控制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主要是由于国家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督措施出现了漏洞,原有的制度只关注终端上市产品,严重忽视了产品的原料安全、动物自身防疫安全和生产过程安全。对食品添加剂、植物卫生、农药残留物、转基因生物、食品链污染等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缺乏重点监督。

而政府的严格监管只是一个方面,保障食品安全企业还应该从我做起,科学、理性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企业要从源头抓质量抓安全,对于饮料行业来说,优质、稳定的原辅材料和包装物料是持续生产高品质饮料产品的根本保证。必须采用严格的原料采购控制程序,例如,把所用的原料分成A、B、C三大类,A类原料主要是指比较关键的,就是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的;B类原料是指对产品品质影响不是太要紧的,如饮料中经常用到的白砂糖、柠檬酸等,只要是按照国家生产标准生产的就能够完全达到质量要求;C类原料则是指清洗用的原料和包装材料,对产品的内在质量影响较小。在选择A类原料时,必须由企业统一选择、确认、批准,实行企业大定单制,由企业共同制定年度采购合同,之后由供应商根据各工厂需求量分发;在B类、C类原料的选择上则相对简单一些。另外,对于原料供应商的选择也要制订标准,对供应商的整个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品质控制及质量稳定性进行评定。

对整个生产过程,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因为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产品质量管理逐步提升和追求零缺陷的历史。企业的品质管理需要在业内通过ISO 9002:1994质量保证体系认证、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来实现。

企业品保部门在这方面非常关键,它要负责企业内的整体品质管理工作,包括制订、修订和审批所有的技术类文件,并组织培训和监督执行;对各厂进行品质稽核,针对异常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改善、追踪;定期召开品保工作会议,通报标准化实施情况并总结经验;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最新的相关国家标准,及时通报并督导生产部门严格执行。对成品检验和抽样品评标准要同样严格。每个月质量监督部门要从生产工厂和市场进行随机抽样,部分对照样品由公司专业队伍统一品评评审,以充分保证产品统一稳定的质量和口味。通过持之以恒的质量管理,才能规范企业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稳定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记者手记

市场需求的增长带来了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新兴企业的不断诞生,而企业的表现往往又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饮料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种类也花样繁多,之所以会有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依靠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一方面依靠企业严于律己。与高教授的对话,感受最深的就是,企业科学、理性的管理和运营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饮料新宠——谷物饮料的发展趋势 篇8

饮料产品的发展迎合了消费者“安全,时尚,健康,营养”的根本要求。国内接二连三的乳业安全事故,极大地催生了其他植物蛋白饮料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谷物饮料走进了饮料行业,成为饮料行业的新成员,其前景受到各大饮料企业的密切关注,并被看好。

谷物饮料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饮料通则》2007规定,植物饮料已经进入饮料大类,而谷物饮料归属于植物饮料,根据QB/T4221-2011中对于谷物饮料的定义“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调配制成的饮料,可添加果蔬汁,植物提取物等食品原料”,我们可以看出谷物饮料具有取材来源广泛,环保,绿色,健康又营养的特点,这注定了谷物饮料将获得越来越多的饮料市场份额,最终成为新时代饮料的新宠。

从饮料销售排行来看,目前排行前5位的饮料依次分别为碳酸类饮料、水饮料、乳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和水饮料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乳饮料、果汁饮料及茶饮料则处于市场的发展期。根据饮料市场“安全,时尚,健康,营养”的消费者需求,我们可以预测健康营养的饮料将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谷物饮料市场发展机遇

谷物饮料目前还是处于市场的导入期,虽然各大企业预测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进入这个市场并取得成功的企业非常少。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技术投入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宣传不够。很多企业只是将谷物加工成谷物浓浆进行销售,有些企业则将牛奶中加入谷物细粉制成双蛋白饮料,有些企业则将谷物加工成植物蛋白饮料进行销售,多数企业在企业营销上定位不清,以至于没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品牌。

谷物饮料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比较丰富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谷物饮料的市场营销应该借鉴牛奶和乳饮料的营销策划,以代餐作为重点,通过组合添加其他营养元素,形成良好的口味诱惑,作为休闲饮品来扩大市场的认可度。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现代人动物性食物在整个食物摄入量中占比已经偏多,而谷物类食品摄入占比在降低,这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显现。国内近几年三高人群的比例逐渐升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谷物饮料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环境,降低心血管疾病,改善睡眠,减少三高患病机会等,因此从改善膳食结构着手,提高谷物类食品摄入量,同时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这对于提高国民身体健康,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谷物类食品同其他果蔬等植物类食品非常容易形成互补,这对于谷物饮料新品的开发非常有利,研究人员很容易开发多样化的口味,这有助于谷物饮料占有较大的饮料市场,关键是研发人员必须开发出谷物饮料的基料。要求基料必须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较长的保质期,同时要有较好的口味,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更加关注,必须净化标签,减少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尽量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

健康饮料 篇9

台湾食安问题层出不穷, 为减少民众的担忧, 台湾“卫福部”陆续对食品与饮品的管理增加了新规范。饮品方面加强了焦糖色素使用规范及限量标准、含糖量强制标示、含有果蔬汁的包装饮品强调标示原则等, 对于食品添加剂采取“全登录、全标示、加重罚金与处以刑法”的加强管理。新规范的实施间接影响了台湾饮料业者对于中长期产品研发、内容物成分组成与标示的规划。因此, 2013年台湾饮料新品仅约228种, 相较于2012年减少近三成, 创近10年新低。

根据敏特国际全球新产品数据库 (Mintel GNPD) 的资料统计, 2013年全球共推出14, 664种饮料新品, 其中果汁推出数量最多, 占近五成;以增长幅度来看, 整体新品推出量年增长24.4%, 果汁项目增长幅度达三成以上;其次为碳酸饮料、咖啡饮品。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统计处”

2014年台湾饮料产值仅有运动饮料与咖啡呈现增长, 运动饮料大幅增长33%;果蔬汁衰退最多, 达6.7%。推测是由于台湾以往多数果蔬汁果汁含量较低, 偏向使用人工添加成分, 造成摄取时含糖量过高, 在消费者日趋重视健康影响下, 对果蔬汁的购买意愿下滑。台湾“卫福部”将从2015年7月1日起, 实施“宣称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装饮料标示规定”, 规定果蔬汁含量在10%以下, 或由食品添加剂提供风味的包装饮料, 须在其外包装上注明“风味饮品”或“口味饮品”, 违法者最高可罚新台币300万元。

味全因混油事件业绩大损

根据中华征信所“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显示, 2013年入榜饮料业TOP10业者总营收为新台币344.75亿元, 年衰退0.4%;入榜TOP5000的饮料业者维持在14家。统一企业营收遥遥领先其他业者, 达107.23亿元新台币。近两年入榜TOP10企业在名次上有小幅波动, 但入榜企业没有变化。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统计处”

资料来源:近5年中华征信所“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

单位:新台币亿元

饮料业TOP10企业中, 泰山企业增长幅度最大, 达20.63%。为迎合市场需求, 泰山将过去的仙草蜜茶饮品改良, 以天然、消暑、解渴、低糖、低热量为诉求吸引消费者, 同时推出瓶装点心饮品桂圆黑木耳露、冰糖莲子白木耳露, 主要针对25至35岁上班族女性的消费市场。

受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最大的企业是味全食品工业。受其母公司顶新国际集团馊水油与饲料油事件影响, 消费者拒买味全产品如林凤营鲜奶、每日C果汁、康师傅方便面等, 倒致其产品滞销, 业绩大幅衰退。

提起各种饮料的外包装, 不得不提宏全国际。宏全近两年来业绩持续增长, 台湾众多饮料大厂均为其客户。虽然2014年受到大陆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 但目前已接到法国达能、康师傅及华润怡宝等新客户的订单, 同时宏全投资的湖北仙桃厂、安徽滁州东鹏厂预计将于2015上半年投产, 外界预计宏全在大陆市场的业绩可望大幅增长。

大厂义美布局手摇

含糖饮料,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篇10

与饮用含糖饮料有关。在中国,年轻人和小孩已经慢慢养成了

喝含糖饮料的习惯,其潜在危害非常大。

近日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哈佛大学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因肥胖致死上千万人,其中有18万人的死因与饮用含糖饮料有关。这份报告指出,当人们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将导致体重的增加,从而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患病几率。

150毫升含糖饮料能量=1小碗米饭

含糖饮料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各种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能量饮料或运动饮料不胜枚举,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在它的配料表中,人们都可以清晰地看见诸如白糖、蔗糖、葡萄糖、高葡糖浆等字眼,而它们都属于含糖饮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告诉记者,在饮料生产中,所有加了糖类的都称为含糖饮料,人们以为自己喝的是饮料,不是能量,但实际上这些饮料会给身体增加不少的能量。

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在营养学界早有公认,首当其冲就是造成肥胖。翟凤英举例说,根据调查,一杯150毫升含糖饮料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小碗米饭的能量,但很多人不觉得是吃了米饭,时间长了养成习惯,身体就会积累过多的能量,造成体重过重。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病区徐书杭博士告诉记者,业内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研究一般是针对总热量的高低,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成分的高低可能对人体的影响,具体涉及含糖饮料这一项的并不多。不过,含糖饮料中的糖是碳水化合物,饮用过多导致血糖升高,或者说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恶化血糖,这是可以确定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西方对含糖饮料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做了很多调查,他们发现含糖饮料除了能引起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外,还证实含糖饮料与包括骨质疏松、肾结石、痛风、龋齿以及一些癌症都有关联。“总之,说含糖饮料好处的几乎没有。”

喝含糖饮料已成青少年习惯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总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才是含糖饮料的“重灾区”,但实际上中国的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横向比起来,我们的消费量不如他们高,但中国的危险就在于年轻人和小孩已经慢慢养成了喝含糖饮料的习惯,这种潜在危害非常大。”翟凤英表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执行的一项名为《中国居民膳食和营养状况纵向追踪》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饮料的平均每日消费量年年在上升,10年前平均每天在3-5毫升,现在达到了平均每天十多毫升,其中农村和县城增速尤其快。

调查显示,2-6岁组喝饮料的每天能量摄入比不喝饮料组高300多千卡,7-17岁组高500-600千卡。翟凤英认为,单纯从体重来说,喝饮料组一般比对照组体重要高,而它对慢性病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的结果。在未来,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会逐步显现出来,这将给我国的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如果喜欢上含糖饮料以后,他们再喝白开水就接受不了,会觉得没味道,所以说形成这个习惯是非常致命的。”翟凤英说。

消费者要学会看营养标签

在食品营养标签中,碳水化合物一栏表示的就是含糖量,因为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淀粉,而饮料中一般没有淀粉。范志红告诉记者,市售饮料的含糖量从4%到16%不等,大部分都在8%-10%之间,除了饮料中糖分确实很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乎被含糖饮料“包围了”,“现在除了矿泉水,你只能买到甜饮料,完全不含糖的饮料太少了。”范志红表示。

按照营养学的建议,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只有水到体内才能起到把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2500毫升的水,而含糖饮料没有推荐值,摄入量越少越好,最好是完全不喝。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翟凤英提到,不健康的饮料已经广泛进入了学校和周边商铺。此外,媒体宣传也在起着负面作用,“垃圾产品的宣传是有钱就做,在电视里面,都是一些大家喜欢的明星在做宣传,小孩会说,你看明星都在喝,我们为什么不能喝?”翟凤英对此非常担忧。

翟凤英认为,消费者首先要学会看营养标签,认识饮料里面的营养特点和对健康的危害,自己进行控制,特别是孩子,要从小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避免对甜饮料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对饮料产业进行规范,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标准,控制不健康饮料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按照与健康的关系发布饮料消费指南,指导公众消费,“在饮料生产时就可以列出等级来,比如第一类是完全健康的饮料,第二类是奶类, 接着是低糖饮料,都标示在瓶身上,这样对消费者有一个提示。”

翟凤英相信,通过持续的健康科普,公众消费习惯是能改变的,“我们有减盐运动,从1989年开始,盐的摄入量从15克降到了现在的10克以下,连吃盐都能改变,糖也是可以克服的。”

1200 毫升

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

每日最少饮水量。

如何选择饮料?

选择饮料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果蔬汁饮料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运动后大量出汗时可选择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对于需控制能量或糖分摄入的人,可选择能量低的饮料。由于目前市售饮料都含有一定能量,因此,不宜摄入太多饮料。

中国儿童青少年饮料类零食消费指南

可经常食用:不添加糖的鲜果蔬汁;适当食用:加糖但有营养价值;

限制食用:甜度高或加鲜艳色素。

上一篇:科学实施下一篇: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